食品行业特征模板(10篇)

时间:2023-09-05 16:30:06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食品行业特征,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食品行业特征

篇1

关键词:集群品牌 集群社区 俱乐部产品 产权

研究背景

产业集群是特定区域内大量关联企业(供应商、成品商、客商)及支撑机构(中介服务机构、规制管理机构)相互作用,所形成的类似生物有机体的产业群落。关于“区域产业集群整体/集体品牌”现象,国外学者多采用“集群声誉”概念术语称之,中国学者多采用“区域品牌”、“集群品牌”等概念术语描述和研究,其科学、严谨的规范术语应为“区域产业集群品牌”(简称“集群品牌”)(吴传清,刘宏伟,2008),它是特定区域的特定产业集群发展到成熟阶段所累积的产业知名度、美誉度、忠诚度以及产品市场占有率等“三度一率”声誉,一般采用“地名+产品通用名”词组表述(如“浏阳花炮”、“金华火腿”、“龙口粉丝”等)。“区域产业集群品牌”是中国学者开创的一个产业集群研究新领域和前沿理论论题,也是产业集群发展实践中的热点问题。目前学术界关于区域产业集群品牌的公共产品、产权等经济属性特征的研究成果,多侧重于一般性的界定、描述,尚缺乏学理上的分析、阐释。

区域产业集群品牌的公共产品属性特征

关于区域产业集群品牌的公共产品属性特征,学术界众说纷纭,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以下三种:

“公共产品(public goods)”说。中国学者普遍强调区域产业集群品牌是一种“公共产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夏曾玉等(2003)最早探讨了区域产业集群发展所形成的“区域品牌”所具有的“公共物品”经济属性特征。此种观点在学术界流传最广。

“准公共产品(quasi-public goods)”说。首倡“产业集群”(Industrial Cluster)概念的美国学者波特(1998)强调产业集群发展累积的集群声誉是一种“准公共产品”。宋永高等(2008)将“集群品牌”的公共产品属性折衷地表述为“集群品牌是一种公共或准公共产品”、“集群品牌是(准)公共产品”。

“地方性公共产品”说。周云峰(2010)认为 “区域产业组织的整体品牌”(区域品牌)是“公共品牌”,对区域产业组织内的任何成员而言,在消费上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区域品牌”存在“私有性”元素,对区域产业组织之外的其他组织而言,在消费上具有排他性和竞争性;区域品牌是其所属集团的“私人产品”,从收益覆盖范围而言,属“区域的公共产品”、“地方性公共产品”。

此外,还有部分学者将“集群品牌”或“区域品牌”的公共产品属性表述为“公共资源”、“公共资产”等等。

根据公共经济学的公共产品分类理论,上述表述均显笼统、失之准确。

公共经济学根据产品是否具有消费的排他性和竞争性标准,将产品分为四类(表1)。与“私人产品”(private goods)对应的“公共产品”(public goods)分为“纯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两类,“准公共产品”又分为“公共资源”(common resources)和“俱乐部产品”(club goods)。“俱乐部产品”是一种介于私人产品和纯公共产品之间的“准公共产品”。俱乐部是由一定数量的成员组成,其成员必须具备某种资格,且遵守俱乐部规则。俱乐部产品仅供俱乐部成员共享,具有消费上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排斥非俱乐部成员共享,具有消费上的排他性。

“产业集群社区”(简称“集群社区”)是产业集群研究者借鉴社会学视域中的“社区”概念(“社区”是指地域相对较小、社会经济文化活动比较相似、社会功能相对完整的“共同体”)而倡导的一个新概念。郑广和陈雪梅(2006)根据日本发展经济学家速水佑次郎关于“社区是在加强人际关系和相互信任基础上引导社区成员进行自愿合作的组织”的论述,倡导将产业集群视为一种社区的“集群社区”概念。马斌和徐越倩(2006)采用“社区性产业集群”概念分析研究了民间商会组织在产业集群治理中的作用机制。陈文华(2007)从产业集群治理视角提出了“产业集群:一个具有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的跨行政区划的产业社区”命题。产业集群社区理论强调,产业集群区域是相关联的集群企业组织、中介组织及居民(具有相关技能的劳动者等)所组成的地域性生产、生活共同体,集群企业之间的合作激励既是基于市场交易下的利益性互惠合作,也是源于地缘、血缘、业缘等因素以及习俗、信任、承诺等非正式制度安排。

根据公共经济学的公共产品分类理论以及产业集群理论视域中的产业集群社区理论,可将区域产业集群品牌的公共产品属性特征进一步准确地表述为“产业集群社区俱乐部产品”(简称“集群社区俱乐部产品”)。这种表述的优点表现在:一是精准地揭示了区域产业集群品牌的“公共产品”属性特征―“准公共产品”之中的“俱乐部产品”属性特征;二是精准地揭示了区域产业集群品牌收益覆盖范围的空间特征―“产业集群社区”。

获得产业集群社区俱乐部成员资格的集群企业均可平等共享区域产业集群品牌,任何成员企业无法排斥其他成员企业享用,具有消费上的非排他性特征。尽管集群企业之间存在着竞争关系,但某一成员企业对集群品牌的使用并不影响或减少其他成员企业的享用,具有消费上的非竞争性特征。产业集群区域内未获得俱乐部成员资格的集群企业、产业集群区域外的非集群企业均为非集群社区俱乐部成员,无权共享集群品牌,具有消费上的排他性特征。

区域产业集群品牌的产权属性特征

(一)代表性观点

与企业品牌的产权归属单一主体―企业所有不同,区域产业集群品牌的产权归属多元化的集群成员所有。学术界关于区域产业集群品牌的产权特征存有两种代表性的观点:

1.产权模糊说。张屈征等(2003)最早探讨了由某一地区厂商共享的“区享品牌”所具有的“产权模糊性”和“利益共享性”特征,强调为品牌所在地共有的“区享品牌”无明确的权利主体,共享企业不得独占,政府也无权注册。熊爱华(2009)借鉴上述“区享品牌的产权模糊”论表述,从区域产业集群视角探讨了“区域品牌”的产权特点,强调“区域品牌”为区域“公共权利”,产权模糊,区域内相关企业可免费共享品牌使用权和品牌收益,企业不可独占,政府也不可能拥有。从学理的严谨性视角而言,上述“产权模糊说”仅揭示了区域产业集群品牌产权的部分特征。

2.产权分类说。刘红艳和何慧爽(2009)借鉴产权理论,根据品牌主体性质的不同,将区域产业集群发展所形成的“区域品牌”产权分为政府产权(区域政府和行业协会为主体的区域品牌)、社团产权(若干企业联盟组建的区域品牌)和私人产权(龙头企业主导的区域品牌)三类。实际上,后两类“区域品牌”实为企业联盟所形成的企业共同品牌,而非区域产业集群整体品牌;“政府产权(区域政府和行业协会为主体的区域品牌)”的表述也不尽科学、严谨。

新制度经济学的产权理论是分析研究区域产业集群品牌产权特征的重要理论基础。新制度经济学的产权理论认为,产权是一种包含所有权(归属权)、占有权、支配权(处置权)、使用权等内容的“权利束”;产权根据归属主体不同分为“私有产权”和“共有产权”两类(表2);产权的属性特征分析涉及排他性、可分割性、可让渡性和清晰性等方面。

(二)显著特征分析

基于区域产业集群品牌的“产业集群社区俱乐部产品”属性,区域产业集群品牌在产权类型上表现为“产业集群社区共有产权”,产权由集群社区共享共有,其“共有”边界仅限于产业集群区域,排斥产业集群区域外的经济主体共享。因此,区域产业集群品牌产权具有一定的“私有性”,是一种“产业集群社区私有产权”,是一种“相对不完全的共有产权”。

区域产业集群品牌产权的显著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产权主体的多元性。区域产业集群品牌产权归属产业集群区域内的地方政府、行业协会、集群社区俱乐部成员企业及其它利益相关者等多元化集群成员。

产权的内部非排他性和外部排他性。区域产业集群品牌是一种集群社区集体性专用权,仅供集群社区俱乐部成员企业平等共享,彼此不具排他性,但排斥集群社区内不符合集群社区俱乐部相关准入条件的集群成员企业(非集群社区俱乐部成员)以及产业集群区域外的经济主体(政府、行业协会、企业)共享。

产权占有的不可分割性。区域产业集群品牌是一种集群社区共享的集体产权,产权专属集群社区俱乐部成员组成的产业集群集体而不属于单个集群成员,符合集群社区俱乐部相关准入条件的集群企业均可享用集群品牌,但均无权独占、分割集群品牌产权;产权的不可让渡性。区域产业集群品牌不能脱离特定区域的特定产业而独立存在,具有极强的地域根植性和产业依附性,其产权既不能在地域间进行品牌资产交易,也不能在产业间进行品牌资产让渡。

产权的模糊性。尽管区域产业集群品牌产权的归属主体是确定的,但又是多元的,并非唯一,因而产权主体具有模糊性。

结论

概称区域产业集群发展所积累而成的“区域产业集群整体品牌”现象,最为科学、严谨的规范术语应为“区域产业集群品牌”,可简称“区域集群品牌”或“集群品牌”。将区域产业集群品牌的公共产品属性特征表述为“公共产品”、“准公共产品”、“地方性公共产品”、“公共资源”、“公共资产”等,均失之精准。借鉴公共产品理论、产业集群社区理论,科学、严谨的表述应为“产业集群社区俱乐部产品”, 可简称“集群社区俱乐部产品”。借鉴产权理论,可将区域产业集群品牌的产权属性表述为“产业集群社区共有产权”,其具有主体多元化、内部非排他性和外部排他性、不可分割性、不可让渡性、模糊性五大特征。

参考文献:

1.吴传清,刘宏伟.区域产业集群整体品牌现象的名称术语规范探讨[J].中国经济评论,2008(1)

2.夏曾玉,谢健.区域品牌建设探讨―温州案例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3

3.Michael E. Porter..Clusters and the New Economics of Competitiveness[J].Harvard Business Review, 1998,76(6)

4.周云峰.基于公共产品理论的区域品牌供给研究.生产力研究,2010(5)

5.郑广,陈雪梅.集群营销形成与发展探索[J].商业经济文荟,2006(1)

6.马斌,徐越倩.社区性产业集群与合作性激励的生成―对温州民间商会发生机制的社会经济学考察[J].中国工业经济,2006(7)

篇2

一、食品行业成本控制管理的特点

2012年,世界经济大环境影响着我国央企,不断引发严重的欧债危机。国资委预警了当时的严峻形势,出现不断下滑的市场需求趋势,各个行业人工和原材料成本上升,央企经营面临着日益增加的巨大压力。欧美经济出现了下滑趋势,持续几年的经济危机对其产生了影响,国际大环境不利于央企的发展,央企的利率也开始下滑,对经济的增长有刺激作用。在这种大环境下,食品行业的发展也受到了影响,其成本核算控制和风险管理显得非常重要。

食品行业往往需要很大量的食品原材料,对材料的要求不尽相同,但是食品原材料都具有相同的特征就是容易变质腐败,所以很多食品行业根据市场的不同需求设立不同的分公司或者子公司,允许在运作模式上采用合同管理或者特许经营的模式,在经济上不承担母子公司所经营的直接管理的办法,而是采取经济上独立核算,支付管理佣金的形式,食品行业的成本核算方面的管理都是加盟公司自行管理,总公司根据分公司的质量成本报告进行指导的形式。食品行业所需产品具有数量多,种类繁杂,批量不确定性等特点,在进行食品采购的时候,对所需产品进行分类更有利于进行成本核算和成本控制,能够容易换算是否盈利和损失。在食品生产销售的环节中往往需要多种途径和阶段,包括细分市场,设计产品,以及后续的生产销售等多个环节。在每个环节,企业都应该投入大量精力包括财力进行成本的管控,做好食品行业成本管理和控制工作。

二、食品行业在成本控制上常出现的管理问题

在食品行业成本控制上如何进行管理是全面质量管理的主要内容之一,很多食品企业没有重视产品成本的控制,造成了利润降低资源浪费,严重的甚至造成资金链条断裂,不能控制全局。很多食品行业将控制成本的重点放在产品生产的阶段,没有考虑在食品原材料采购和储存等环节,也没有考虑使用材料时候进行节约或者充分再利用等,这就造成了食品行业在成本管理下有很大的弊端,这样的浪费势必导致与竞争对手不能抵抗,难以适应市场的需要和经济的运转。

(一)食品行业对成本管理缺乏系统性的认识,部门之间配合不紧密

食品行业成本控制是由多个环节组成的,每个环节都充分发挥作用的话就能做好食品行业的成本控制和经济管理工作。行业要建立完善的成本控制管理体系,需要各部门之间的紧密联系沟通和配合,同时也是各部门之间应尽的义务,不能注重企业整体而忽略部门的力量,否则成本控制管理不能顺利开展。在食品行业工作中出现资源浪费的现象,部门间往往推卸自己的责任,互相拆台导致成本控制责任混淆不清,在各部门收取的资料使用情况和数据等往往不具备条理性,账目不清晰,在使用材料的同时没有进行统一管理,没有指定使用标准,后续统计工作也会出现重复记载或者忘记记录,分析数据的时候可用性价值不高。

(二)缺少完整质量控制体系

果果食品行业主要是中小型企业,规模不大,经济能力一般,所以部分中小食品行业为了目的和利益,往往忽视了成本的核算,一味去追求更多的利润,在产品制作的过程中只图量,不图质,甚至对成本控制管理工作造成忽视,不能形成长效的管理体系,还有一部分重视成本核算的企业,他们由于自身经验不足,不了解自身企业在经营上如何进行成本管理,所得历年数据不能进行比对分析,缺乏成本管理的专业人才,主要体现在:分析方法简单,对税局统计和数据分析仅是停留在简单的对比层面上,再有对产品质量,成本构成没有详细分析,不能准确的判断各产品个各环节的使用比例。

三、对做好食品行业成本控制管理的建议和对策

(一)食品行业成本控制管理要全员进行参与,加强部门之间的配合

食品行业成本控制,需要企业全人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参与,加强人员成本控制的意识,将食品行业质量管理与成本控制统一起来,共同努力将成本控制落实到具体实处,对不能按照要求做的员工需要追究责任,具体到人,建立明确的奖励和惩罚的实施方案,管理层要引起重视,对员工进行协调指挥,共同节约,提高企业利润,降低消耗。在重视企业产品本身的质量的同时,形成完善的成本控制体系,全员共同参与,每个环节都要发挥作用,帮助企业做好企业成本控制工作,进行相关数据的统计核算,发现问题,找出原因,确定更改的方向和阶段性的目标,落实到人。所以成本管理的重要环节就是控制和改善,企业要足够重视并一定落实到位。

(二)应形成完整的质量成本管理体系

食品企业应该立足企业本身,根据自身的特点和情况,建立相应的质量成本管理体系,加强管理以促进企业高效、快速地进行质量成本管理工作。明确各职能部门权限责任,协调部门之间的分工合作,建立一套适合企业自身特点的质量成本管理体系。

参考文献:

[1]韩薇薇,王殿华.中国食品安全风险防控成本理论研究[J]. 学术交流. 2013(07).

篇3

背景

喀斯特地貌是地下水与地表水对可溶性岩石溶蚀与沉淀,侵蚀与沉积,以及重力崩塌,塌陷、堆积等作用形成的地貌,以南斯拉夫喀斯特高原命名。在我国亦称之为岩溶地貌,桂、黔、滇等省区分布甚广。中国960万km的土地上,喀斯特分布面积超过了124万km,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3%,主要分布于中国南方的贵州、广西、云南、四川、等省,其中贵州省喀斯特面积达到了13万km,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73.8%。贵州省发育喀斯特的基岩之广、厚度之大、相对面积比之高,又比较集中连片,这在全国乃至世界都是罕见的。

喀斯特地貌发育区,土石之间粘合力差,暴雨之下容易发生水土流失,再加上人类不合理的农业耕作方式更是加剧了水土流失的速度,从而导致了石漠化速度加快,耕地面积减少,人地矛盾突出;贵州省少数民族多,有苗、布依、土家、仡佬等49个,约占全省总人口的35%,有些少数民族不通汉语,同时受到传统习俗和宗教信仰的影响,他们与外界的交流有限,先进的耕作方式和种植技术难以被他们采用,这对当地扶贫工作的开展造成了巨大的困难。然而,政府的扶贫模式往往具有普遍性,对贵州喀斯特地区贫困问题形成的原因定位不准确导致了扶贫效率低下,效果不明显,部分地区经过多年的扶贫但仍然没有实现真正脱贫。

但是,贵州省矿产资源丰富,全省已发现矿产105种,矿床、矿点3000多处。以矿产资源的开采为依托的矿业经济一直都是该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柱,矿产资源的开发会给这些社区带来发展机遇,如公共基础设施的改善、经济条件的改善、增加就业机会等;扶贫开发是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单靠政府的资金注入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开展多渠道的融资机制,当地的资源性企业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让其参与社区的扶贫工作,势必会对当地的扶贫发展带来巨大的资金支持和技术帮扶。本文以贵州J矿社区发展为例,分析了资源性企业参与政府扶贫的优点,以期对喀斯特地区的扶贫开发提供新思路。

1、研究区概况

J矿社区位于贵州省黔西南州境内,属贞丰县沙坪乡管辖地区,该社区地理位置处于河谷低海拔地带,海拔在350~760米之间,据资料记载年平均气温19.2℃,月平均最高气温29.9℃(6~7月),月平均最低气温6.2℃(1~2月)。年蒸发量1350mm,年降水量1357mm,雨量多集中在5~8月份,冬春季节严重干旱。

社区经济主要以农业生产为主,总共耕地面积为1220.7公顷,主要的农作物有玉米、水稻、黄豆、小麦等,人均收入为795元,低于同年贵州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490元;该社区所包括的三个行政村属于贵州省重点贫困一类村、二类村。社区80%的耕地属于坡耕地,土层薄,水土流失严重,土地单位产出低,粗放型的耕作方式对环境的破坏十分严重。

2、J矿社区贫困原因分析

图1J矿社区贫困问题树

Figure1TheproblemofpovertytreeofJminecommunity

2.1落后的教育

表12007年J矿社区人口文化程度统计

Table1ThepopulationstatisticsofeducationofJminecommunityin2007

比较对象

文化程度

人数(人)

占总人口的百分比

(%)

该县同年平均文化水平(%)

小学及以下

1967

62

42.34

初中

429

14

12.35

高中及以上

篇4

因食品面临微生物的污染,导致有害微生物破坏食品的品质,影响人体健康,所以我国现代食品行业对微生物的检测要求越来越高。为及时发现食品中的有害微生物,检测是最有效的手段,及时发现及早控制能为人类身体健康奠定保障。目前,我国食品行业中PCR检测技术获取了令人满意的结果,其具有操作简便、工作效率高等特点,在我国食品行业中逐步拓宽了应用空间。

一、PCR技术原理

PCR技术应用于食品微生物检测的原理可简要概括为:经高温变形、低温退火及中温延伸等三步不同环节反复操作,从而检测微生物核酸序列,通过利用单个核酸分子序列完成复制达到扩增的目的。具体分析PCR技术的应用原理,需根据温度不同整合信息,即高温变形。被检测食品微生物处于双链状态的DNA序列于温度高达94摄氏度状况下变性,成功解链,以双链形式存在。低温退火。55摄氏度下,被检测微生物特异性引物与处于单链状态的DNA进行融合。中温延伸。72摄氏度下,需以被检测微生物引物的引导延伸为条件进行复制,检测微生物DNA序列。以上所述三点,需反复操作,直至获取足量被检测微生物DNA序列,以达到PCR技术检测要求。

二、PCR技术在食品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特点

我国民间一直流传“民以食为天”,食物是人类生命得以延续的物质基础,而食品安全则与人类身体健康具有直接关系。我国是人口众多的大国,对食品的需求量远远大于别国,食品安全问题不仅能直接影响我国社会的和谐稳定与市场经济的发展,且能构建对外贸易关系及塑造我国在国际上的形象,因此,食品安全对于我国可持续发展与国民后代均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目前,我国食品行业的发展越来越迅速,食品面临的有害微生物数量逐渐增多,一些企业过于重视经济效益,往往忽视了微生物检测管理,因食品受污染而影响我国社会的稳定,对国民身体健康造成威胁。为及早控制食品微生物污染源,PCR技术应用于食品检测中具有重要意义,据调查,该技术已获取令人满意的效果。

(一)操作便捷

传统自动化技术检测程度不仅缺乏一定高度且花费较长时间,影响微生物检测工作效率。微生物检测工作涉及多方面,如:微生物生长应用的培养基、微生物生长环境的PH值、生长温度等均因微生物类型不同需花费不同的检测时间、人力及物力,为严密观察培养基中菌落特征、微生物细胞特征及生理生化等鉴定,传统自动化技术检测步骤较为繁琐,虽投入大量时间与人力,但难以提高工作效率。与传统自动化检测技术相对比,高自动化检测技术的出台及应用获取显著的检测效果,例如PCR技术的应用,该技术特点之一的操作便捷与传统自动化检测的操作形成鲜明对比,仅需一人实施人机一体化便能控制所有检测程序,便捷式的检测步骤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拓宽了我国现代食品行业发展的空间。

(二)检测快捷

传统自动化检测技术下,微生物检测通常需要2-5天不等,较长时间可达1周或1周以上,因检测时间过长,往往出现食品已投向市场流转而检测结果尚未出来的情况,体现了传统自动化检测具有费时的弊端,对我国食品行业实际生产运作造成滞后影响,从而影响我国社会稳定与经济的发展。然而,高自动化检测技术PCR完全规避了费时这一弊端,较短时间之内便能得出检测结果,通常几小时,较长时间仅为1天,因此,高自动化检测技术PCR对我国食品行业的发展具有的指导意义。

(三)准确率高

经济时代,我国各类食品微生物种类较多,传统的自动化检测技术分离食品上的微生物较为困难,已难以全面辨别食品微生物的种类。这一难题最关键性的关卡是检测活性薄弱的菌落,通常不仅检测不出,且难以培养,不利于顺利实施食品微生物检测工作。然而,目前的高自动化检测技术PCR安全可规避这一问题,运用高自动化技术较为准确的检测出食品上微生物的类型,为食品生产监督提供主要依据,为我国食品安全奠定保障,从而实现利国利民这一夙愿。

(四)潜在发展空间

PCR属于现阶段高自动化技术,其在食品微生物检测中体现的优势相对于传统检测技术较高,无论是对于我国食品行业的生产管理或是食品投入市场流转等均具有利国利民的重要意义。回顾性分析,传统检测技术较为落后,制约了工作效率,不仅难以保障我国食品行业安全生产,且给国民身体健康带来直接影响。随着我国高新技术的发展,PCR的出台是我国技术发展的成果,不仅体现我国科研的进步,且成为了我国食品安全保障的有力手段,因此,其具有极大潜在发展空间。

三、PCR检测技术的展望

食品行业属于环环相扣的生产、运营过程,食品不可避免在生产、流转及销售等环节受到各类微生物的污染,影响品质,因此我国实行微生物检测是监督食品安全的重要手段。随着我国生物技术的更新,各项新出台的技术与高自动化PCR技术相结合势必拓宽微生物检测空间,提高食品安全质量管理工作的效率。在未来。我国微生物检测面向于鉴别有毒微生物产生的毒素,对毒素进行深入分析与研究,使PCR检测技术在我国食品行业中不断延伸发展空间。

我国未来食品微生物检测将随着国内外技术的更新而不断提升应用水平,就目前而言,高自动化PCR检测技术已经在我国食品行业中发挥了令人满意的成效,因此,技术的更新必将带动PCR的应用水平,促使其迈入另一个发展阶段,继续为我国食品安全做出贡献。

四、结语

以上论述,PCR高自动化技术属于高新科技成果,随着我国生物技术与自动化技术的更新,两者相结合之下将会促使PCE继续为检测贡献其操作便捷、检测快捷及准确率高等优势,为我国食品行业的发展及国民身体健康奠定保障。因此,PCR技术的应用不仅利于民生基础设施,且利于我国与国际间的贸易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篇5

食品行业面临的挑战可以概括的用3C来形容,customer(客户)、competitor(竞争者)、change(变化)。

客户的挑战来自市场细分和消费者快速响应。食品行业的客户是典型的大众市场,但是随着消费水平、消费习惯、消费结构的改变,食品行业客户也走向细分;食品的品质保障、消费趋势把握、消费的季节与周期性、产品传递渠道的长度等原因都决定食品行业要生存必须快速满足终端消费者多变的需求。

竞争的挑战来自产业的纵向一体化与低成本竞争。国外大型食品企业很早就开始了对产业链的整合与兼并,进行全球的布局,力图在几个专长领域取得垄断地位从而避免过度的竞争。如达能在饮用水领域的兼并、卡夫在饼干业的整合。而面对来自发展中国家的原料和人力的低成本竞争,企业内部的成本控制和全球采购都没有太多进一步压缩的空间,余下的策略只有从产业的价值链上创造和占取更多的空间。

变化的挑战来自客户、竞争对手、原料商、代工商,但是归结到一点就是经营方式的改变。由单一市场的单一需求转变为细分市场的多样化需求,由大规模生产转变为大规模定制经营,企业每天要处理的订单也呈现几何级数的增长。这种订单的变化,实际就是市场对企业经营方式转变的最好注释。

中国食品行业的唯一出路

面对如此之多的经营挑战,中国食品企业应该如何应对挑战。多数中型食品企业如何生存?大型食品企业如何由辉煌走向卓越?中国食品企业如何与家门口的国际食品巨头争夺明日的市场?

出路只有一条,导入供应链管理战略,实施供应链协同管理,实现产品供应链的整体效益。

供应链管理是对产品从原材料生产、物资采购、产成品制造到商品批发分销、零售的所有企业协同过程的管理,它不同于企业内部管理,更不同于一般的管理信息系统。它更是一个企业的战略层面的取向,更多的是战略决策与协同标准的管理。

供应链管理对于中国食品企业来说是一种新的业务模式,也是协同效益产生的根源。具体表现在:

食品业的价值链正由上游向终端倾斜,谁最接近消费者、谁最能把握消费者需求,谁就能在整条价值链上有更大的发言权。而企业对终端的掌握,只有两种方式:直销和渠道,对于食品这种有特殊要求的产品,渠道的能力就是对终端的需求把握能力。

中国国内经济区域特点和地理分布,使得食品销售渠道,还是以多品种、小批量、分销网络形式为基本特征。根本有别于国外大型零售商直接与品牌商交易的扁平模式。如何管理逐级放大的渠道组织,特别是分销渠道,是中国食品行业供应链侧重点所在。

长期的战略或伙伴式的联盟关系逐渐取代合同式短期的供应关系成为供应渠道主流,同样在销售渠道上,品牌商也将更加依赖稳定强大的一级批发商来掌握诸多的2级、3级分销商。

企业的明确定位、细分市场和消费人群、专业分工,使得不同食品产品的供应链呈现个性化特征。渠道的建立、渠道的交叉、渠道的掌控,成为食品业供应链管理的重点。

食品的安全、保质等要求使得食品的产品生命周期比较短,物流与计划、订单信息传递的迅捷性要求高。渠道响应能力最集中的表现在渠道订单上。

渠道为本

供应链管理是使得中国食品行业摆脱现有弱点,强化自身优势的最好武器,而针对食品行业的特定性,渠道管理,尤其是渠道订单的管理又是供应链管理的本质所在。渠道能力是一种持久的、不可购买的、不可转移的、与中国消费市场现状密切相关的能力,而正是它的不可替代性,使得渠道能力成为中国食品行业的核心竞争能力。而且中国企业对本地消费市场的熟悉,也使得渠道能力是中国食品企业的比较优势所在。

法国达能参股娃哈哈、乐百氏,主要看重的就是其市场份额、广而深的销售网络,他们借助这个成熟的渠道把自己的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DELL是利用了新的手段―互联网重新构筑自己的渠道网络,通过这个扁平而快捷的网络,减少自身的成本损耗、加大大规模定制力度,提升消费者满意度,加快自身资金的流转,从而最终实现在IT硬件产品上的全球竞争能力。

协同模式驱动供应链管理变革

食品行业的供应链业务渠道协同模式可以分成“战略伙伴”模式,“重要伙伴”模式,“大众市场”模式,“复合”模式与“低回报”模式。

产品品牌商根据公司的规模、技术支持能力选择合适的模式与多家供应商建立合适的战略协同关系,这是决定供应链绩效的主要因素。只有当一个公司发展其协同战略时,公司才能获得供应链带来的财务和经营绩效的最佳水平。

为在业务协同上获得成功,企业必须要清楚地了解供应链上伙伴的类型和特点,以及支持合作关系所需要的技术。合作强度不同,采用不同的经营模式。

食品行业以往的合作更多是“大众市场”模式,其将成本作为合作中的最重要因素,它拥有很多个供应商选择,合作的深度非常有限。关键的问题是力求获得物料和交易成本最小,同时在合作关系支持流程和基础设施方面无需大量投资。

未来的供应链协同发展方向应该是由“大众市场”转向“重要伙伴”,通过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降低供应链上的协同成本,通过信息共享、高效业务处理降低渠道库存、加快资金流转、加快产品开发与推出速度,最终实现供应链上新价值的创造。

业务协同的深度和对渠道伙伴的控制力,是决定供应链竞争力和价值链价值分配权重的主要因素。嘉士伯是全球第五大酿酒集团,它采用了供应链协同管理系统后,使得其瑞典的130个订货商能够直接通过爱立信WAP电话把订单输入公司系统,而这些订货商面向1500个零售商店。增强经销商的供应链协同后,瑞典嘉士伯由原来的5个电话销售中心和销售部门减少到1个客户中心,客户记录、库存水平以及供应链其他方面的情况一目了然。而且客户可以很快确认自己订单状况,嘉士伯也能确定最有效的运输路线和时间,并很好地计划和管理自身的生产与库存。目前,瑞典嘉士伯一个50人的电话销售团队每月处理18000个常规客户,超过70万订单(近5.5亿升啤酒和非酒精饮料)。

供应链管理对渠道协同的改进

供应链是价值链物理上的实现形式,供应链管理以整个供应链作为管理对象实现对最终客户的价值提供。供应链协同按其层次分,有操作和业务流程协同、管理和业务标准协同、战略协同,供应链协同按内容分,有订单协同、财务资金协同、需求预测协同、需求计划协同等,订单协同是各协同工作开展的基础。业务协同水平的提升伴随着协同模式的转变而深化。

订单是最基础的渠道行为,订单流程是渠道组织结构的重要依据,订单信息是相关业务控制的重要依据。快速的订单响应保障渠道库存信息的准确和渠道库存与市场销售的最佳平衡点,而且订单快速完成也促进资金周转的加速,提高资金的时间价值。

订单管理实际上关联了库存管理、物流管理、财务控制、供应商管理、需求预测、电子单据(供应链管理系统)等诸多因素。因此说订单管理是食品行业供应链管理优劣的关键否决性一票,是不为过的。以订单管理驱动流程优化,进而实现渠道能力、供应链管理能力的提升,也是食品企业应该遵循的规律。

食品行业供应链管理的实现模式

时间进入2004年,供应链管理对于食品行业已经不是一个遥远的梦想,供应链管理开始走下神坛,很多企业已经把供应链管理的思想引入企业战略。

作为国内啤酒业老大,青岛啤酒的二次创业把价值链拉动作为三大策略之一,全力推广供应链管理模式。青岛啤酒集团销售公司,由于它的机构横跨全国,销售环节复杂,手工难以管理,容易在一些环节出现失控现象。为了实现订单快速响应,加强渠道控制,减少区域间冲货,统筹安排库存,加快资金周转,避免财务风险,实现管理规范化,降低管理费用,提高新鲜度管理,该公司于2003年5月实施销售渠道管理,并在2003年底实现了包括销售渠道、供应渠道在内的全程供应链管理。

更多的食品企业也开始把眼光从企业内部的ERP等管理工具转向效应更明显,见效更快的供应链管理战略。

中国最大的肉制品企业――双汇集团应用供应链管理系统,实现了有效的成本控制和工作效率提升。通过供应链管理系统,从供应商、制造商到仓库和商店等都实现了基于互联网的信息共享。

总结国内企业供应链实践,对比国内外供应链实现的生态环境,我们对供应链管理的实现和改进方向归纳如下:

业务协同与组织协同并重;

打通渠道,实现渠道能力优化提升;

以订单为供应链绩效驱动,以渠道流程固化、优化来改进业务效率与效果;

最终实现低成本,快速响应的供应链管理的战略能力:

组织协同:供应链管理首先需要各企业作为供应链组织参与,其管理的核心和突破口是渠道成员,在供应链管理不断改进的过程中,逐渐实现对各级渠道成员、非渠道成员、直至所有的供应链成员的管理。

业务协同:供应链上业务、销售订单、采购订单、促销活动、新产品开发、库存管理等业务的协同,信息的畅通和业务标准的统一是业务协同的基础。

篇6

这种看似矛盾的监管方式正是现阶段食品监管尴尬的现实写照。

然而,在矛尖还是钝固的争论中,毒奶粉、三聚氰胺、瘦肉精、添加剂等食品安全事件屡屡上演却是不变的事实,变化的只是三鹿、皖毛毛是等食品企业前仆后继倒下的原因各不相同。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作为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我们何时才能吃得安全?我们的食品监管究竟该如何保持松弛有度才能促进食品行业的健康发展?食品生产经营一线的企业家们对食品监管又有着怎样的呼唤

6月22日,带着这些疑问,《徽商》杂志独家专访了已获准筹建的安徽冷冻行业商会发起人、中国冷冻食品专家魏宜龙。源头空白待填补

魏宜龙介绍,改革开放以后,我国食品监管走过了一条由宽到严的监管之路。

改革开放初期,为解决人们的吃饱问题,国家对食品行业进行了全面放开,各类资本和各种经营主体都可以进入食品生产领域。

“那时候,人们租几间房屋搞个作坊就可以生产加工食品,整个行业基本上处于无人监管的状态。”

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尤其是各种食品安全事件的出现,国家渐渐意识到与人们生命和健康息息相关的食品企业必须进行严格监管,于是食品监管很快提上了政府议事日程。

自2004年1月1日起,我国首先在大米、食用植物油、小麦粉、酱油和醋五类食品行业中实行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这就是所谓的Qs认证。此后,随着Qs认证在食品市场的全面应用,我国食品监管体系逐步成形。

2008年,影响波及全球的三聚氰胺事件无疑是中国食品监管真正的里程碑事件。

在反思三聚氰胺事件的沉痛教训中,我国迅速制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并于2009年6月1日正式施行,标志着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的法律体系进一步完善。

不像汽车、家电等其它产业,生产和销售只涉及配件商、整车(机)厂、经销商、消费者等少数环节,对食品工业而言,从田间到餐桌,是一条漫长而复杂的旅程,涉及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

目前,我国食品生产大致可分为种养、生产加工、流通销售、餐饮等几大环节。

正是这个先天特征,决定了食品行业的市场监管体系和质量控制体系比任何一种现代工业都要烦琐复杂。

在改革开放过去的三十多年中,整个食品工业链条上成长最快、实力最强、管理水平最高的环节是加工制造。因为管理一万个种植五亩土地的农户和管理一家五万亩种植规模农业产业化公司的难度不可同日而语。

而在其它环节,集中度与可控性相对较低,由此堆积了大量的食品安全风险。

据了解,当前中国食品监管主要分布在五个部门。

其中,农业部门监管种养殖,负责食品安全的源头;质量监督管理部门负责监管食品生产环节,工商部门负责流通环节的监管;卫生部门负责协调;同时,《食品卫生法》中规定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也负有食品安全的监管职责。

魏宜龙表示,在食品安全的源头,种养殖产品的质量监管是由农业部门负责的。现实情况却是,农业部门除在畜产品防疫、屠宰等领域拥有一定执法权外,基本上没有其他农产品质量监管领域的执法权,其对种养殖产品的质量监管缺乏有效的手段。

即便现在政府加大了对农副产品生产的扶持力度,每年都评选各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给予奖励,农业部门也大多只重视种养殖企业的规模,而不重视企业种养殖产品质量。加之,我国种养殖业分散经营的现状,食品生产源头的种养殖农副产品质量存在明显的质量监管空白。

这无疑从源头上给食品安全埋下了很大的隐患。

“假如源头上的种养殖产品质量不合格,如添加剂等,肯定会影响下游生产加工和销售企业的食品安全。只是一旦出了问题,受罚的往往是后者。这是不是很可怕?”

此外,国家发改委、商务部都有部分专项资金鼓励食品生产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和安全标准,对安全和质量搞得好的食品企业进行奖励。但是,食品质量监督管理的执法权却掌握在质量监督管理部门的手里。换句话说,这种奖励办法远不像国外的奖补政策一样直接与食品企业质量挂钩。

这意味着,通过奖励引导食品企业重视产品质量和安全的杠杆作用并不明显。

魏宜龙建议,要弥补食品安全质量的源头监管空白,首先要推进农业产业化,改变我国种养殖业分散经营的现状,为种养殖业标准化、统一化的质量监管创造条件。

其次是要填补种养殖源头质量监管执法权的空白,不仅重视生产规模,还要重视种养殖等食品行业的源头产品质量。

国外模式或可借鉴

除了建议填补食品工业源头质量监管空白外,魏宜龙认为,我国食品行业的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不健全的现状也给企业监管带来很大漏洞。

“我们国家不像欧美国家,法律已经成熟了,有些法律法规的规定已经明显跟不上时展。比如我们冷冻食品行业,有些法规还是1994年制定的,十几年来市场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法规却依然没有改变,已经严重滞后。”

据介绍,我国食品安全领域多部门、分段监管体系,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都不相同。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吴广枫就认为,食品行业因产业链长而实行分段监管也无不可,但分段监管加上多部门就容易造成重复、交叉管理,出现相互推诿现象。

多部门、分段监管对食品产业链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各环节受力不均,既存在重复监管,又有监管疏漏。不仅如此,政府监管部门既是食品安全的行政监管者又直接面对企业进行食品安全的检测。

魏宜龙告诉记者,尽管食品行业分散经营的特性决定了食品安全监管必须有农业、卫生、工商、质监等部门联合完成,但“多头执法”客观上增加了食品企业生产经营的不确定性。

“现在,食品企业监管的多头执法现象比较严重,常常是企业犯了一个错误,四五个部门过来打板子,它怎么能承受得住?”

众所周知,食品生产加工和流通领域一直是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的重点。但“不管就乱,一管就死”这一困扰中国多种问题的悖论在食品行业同样存在。

对此,魏宜龙强调,不能片面看待食品监管和食品行业发展之间的关系,因为食品安全与人们的生命健康有关,必须加强监管。同样,食品监管也不能管得过严过死,要保持食品行业正常的生产经营环境,保持企业的合理利润。

“企业和人一样。一个人如果生存不下去,往往会铤而走险。如果食品行业的企业家企业无利可图,他也会毫无顾虑的。”

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事件频发,各级政府都加大了对食品安全企业的监管。在魏宜龙看来,这种近乎运动式的食品监管模式并不利于整个食品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一碰到食品安全事件,舆论压力一来,有关领导就要求对食品行业进行‘严打’,甚至根本不考虑‘严打’措施是不是合法合规,我国食品行业现行的运动式监管模式弊端很多。往往‘严打’时间一过,市场又恢复原样,老问题依旧重现。这就像钟摆一样,对我国食品工业的长期健康发展很不好,问题归根结底还是我国的食品监管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

从国外来看,政府在食品安全的职能上主要是负责制定法律和适当的行政监管,而将技术推广、市场监管和企业审核责任交给非官方组织。而我国食品行业的标准大多是由国家相关部门委托有关专家和企业制订,行业标准体系并不完善。

魏宜龙就称,安徽冷冻行业商会正式成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制定冷冻肉食品的省级标准,以净化市场,提高安徽冷食品的整体质量。

篇7

我国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制度建设起步较晚。2006、2008年,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分别了《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指引》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指引》,两个指引的,有力地促进了我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的履行和披露,规范了信息披露的形式和内容。但是,总体来说,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水平仍然较低。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属于自愿性披露,对其进行研究,有助于了解披露社会责任信息的公司特征和披露相关信息的内部动力,为信息使用者和政策制定者进行决策提供依据。

食品行业的消费者众多,企业利益相关者涉及面较广,其社会责任的履行尤为重要。近几年来,我国食品安全问题被媒体频频曝光,食品企业的社会责任备受争议,社会责任履行及披露情况备受关注。本文以2012年在上交所和深交所上市的食品行业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定性和定量分析法,研究食品行业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及其影响因素。

二、文献综述

国外对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研究较早,主要采用实证研究方法。维茨(1972)研究认为,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与财务绩效有显著关系。Patten(1991)研究证明,公司规模和所处行业是影响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关键变量。Trotman和Bradley(1981)研究发现,公司规模、系统风险、长期利益与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正相关。Cowen et al.(1987)研究证实公司规模、所处行业、是否存在社会责任委员会与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正相关,而与盈利能力不相关。Robert(1992)的研究表明,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与公司内外部压力程度、企业战略地位、公司盈利能力正相关。Krishna(2008)研究得出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水平与公司规模呈U形关系的结论。

近年来,国内学者也对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进行了一些研究。李正(2003)以上海证券交易所的521家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发现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与公司规模、负债比率、行业特征正相关。沈洪涛(2007)的研究发现,我国石化塑胶行业的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与公司规模、盈利能力正相关,而与财务杠杆和再融资需求没有关系。蔡刚和干胜道(2010)以四川省64家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结果显示,国有、盈利、大型公司更愿意披露社会责任信息,而上市地点对信息披露没有显著影响。程华安(2013)以沪深两市300家公司2009―2011年的数据为样本,对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企业规模与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正相关,单独披露社会责任报告的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质量较高,财务绩效与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没有明显的关系。

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假设。

1.企业规模。相关的研究发现,规模较大的公司,面临的外部压力较大,利益相关者较多,容易受到社会公众的关注,有可能披露更多的社会责任信息,同时,规模较大的公司,披露社会责任信息的相关成本较低,为其披露社会责任信息提供了可能。Patten(1991)、沈洪涛(2007)等的研究都说明了这一点。由此本文提出:

假设1: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与企业规模正相关。

2.公司盈利。一方面,盈利的公司倾向于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并希望将其与其他公司区分开来,这些公司会选择披露更多的社会责任信息。另一方面,盈利的公司也有能力披露更多的社会责任。Robert(1992)、沈洪涛(2007)等的研究都得出了相同的结论。由此本文提出:

假设2: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和企业盈利正相关。

3.财务杠杆。关于财务杠杆(财务风险)与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关系,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财务杠杆越高,股东、债权人、管理者之间的利益冲突越大,越需要披露更多的信息(Jesen和Mecking,1976)。另外一种认为,财务杠杆越低的公司,对债权人的保障程度越高,越愿意披露更多的社会责任信息(M. C. Guire,1988;Orlitzky,2001)。基于目前我国上市公司乐于披露好的消息,隐瞒不利消息,因此,本文倾向于第二种观点。由此提出:

假设3: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和财务杠杆负相关。

4.单独披露社会责任信息。单独披露社会责任信息的,表明公司在股东和债权人利益保护、员工福利、环境保护、社会公益等方面做出了努力并取得了一定成绩,愿意向社会公众披露相关信息,以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提升企业的知名度。由此本文提出:

假设4:独立社会责任报告与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水平正相关。

5.是否为国有。国有企业的性质决定了其比非国有企业需要承担更多的经济和社会责任,同时,也有义务披露更多的社会责任。由此本文提出:

假设5: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与国有企业正相关。

(二)样本设计及数据来源。本文根据证监会2012年新修订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对行业的划分,选取2012年度在我国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公司为研究对象。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方式包括三种:单独社会责任报告、在年报中单列社会责任、在年报中提及社会责任,由于在年报中提及社会责任,相关信息比较分散,而且也不好区分是否属于社会责任,因此,本文只选择了单独社会责任报告和在年报中单列社会责任的公司进行研究,同时剔除了ST上市公司,最终从95家食品行业上市公司中选择了66家公司进行研究。本文的数据全部来自于巨潮资讯网提供的上市公司年度报告和社会责任报告,并经手工整理而成。

(三)变量选取。本文选择的变量如表1所示。

1.被解释变量――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指数。本文利用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指数来衡量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水平。不同学者对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内容的界定有所不同,如:沈洪涛(2008)把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内容分成五大类:环境、员工、产品、社区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责任;上海证券交易所在的《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指引》中,要求企业披露对股东、债权人、员工、客户、消费者和社区的责任。本文借鉴相关研究,认为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包括股东、债权人、员工、政府、环境、社区、客户(消费者)、供应商等,把社会责任划分为8大类,8大类下又细分为16个小类(见上页表2),为了便于分析,本文给出了每一小类应该披露的主要信息。为了确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指数,把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分为三种情况,并赋予一定的分值。具体来说,有定量详细披露的赋值2分;有定性总括披露的赋值1分,没有披露的赋值0,各类信息的权重相同。把16个小类的得分相加就是该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指数的总得分,指数的范围在0―32之间。

2.解释变量。根据前面的研究假设,选择企业规模、财务绩效、财务风险、企业性质、是否单独披露社会责任报告作为解释变量。

四、实证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2012年度,食品行业95家上市公司中,有28家公司独立了社会责任报告,占全部食品行业上市公司的29.47%,38家在年报中单列社会责任进行披露,占食品行业上市公司的40%,另外29家公司只在年报中提及社会责任,占食品行业上市公司的30.53%。由此可以看出,食品行业上市公司单独社会责任报告的较少,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总体情况较差。

对本文选定的66家样本公司2012年度的相关变量进行描述性统计,如表3所示,可以看出:(1)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指数最大为32分,最小为2分,不同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情况差距较大,平均值为14.4234分,得分率只有45.07%,说明食品行业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情况不容乐观;(2)本文对样本公司总资产的数额取自然对数,衡量公司规模的大小,从统计结果来看,食品行业上市公司资产规模相差较大;(3)净资产收益率平均为11.72%,最大为50.53%,最小为-72.86%,说明食品行业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差距较大;(4)资产负债率平均为40.84%,说明食品行业上市公司财务风险处于中等水平,个别公司的财务风险偏高;(5)企业性质和单独社会责任报告为虚拟变量,平均值为43.94%和42.42%,说明在选定的样本中,有43.94%的企业为国有企业,42.42%的企业单独了社会责任报告,另外57.58%的企业在年报中单列社会责任信息。

为进一步了解食品行业上市公司披露社会责任信息的情况,本文按责任类别对企业披露的社会责任信息进行了统计分析,如表4所示,可以看出:(1)从总体上看,食品行业上市公司对股东、员工、债权人及环境的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相对较为充分,得分率在50%以上,比较低的是对政府和债权人的责任信息披露,得分率分别为28%和26%;(2)单独社会责任报告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情况总体较好,其中对股东责任信息的披露最为充分,得分率达到92.83%,其次分别是对员工责任、环境责任、供应商责任、客户责任信息的披露,对政府和债权人的责任信息披露情况最差,原因是很多上市公司没有披露对当地经济发展的贡献,而对债权人的责任也是泛泛而谈,缺乏量化指标,造成这两项得分较低;(3)在年报中单列社会责任的公司,披露的社会责任信息极为有限,各项指标得分都较低,有很多公司单列了社会责任,但只是笼统地进行简单描述,相当于没有披露,这也是造成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指数较低的主要原因。由此可以看出,单独社会责任报告的公司信息披露情况明显好于在年报中单列社会责任的公司。

(二)回归分析。根据前面的假设,以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指数为因变量,企业规模、财务绩效、财务杠杆、企业性质、单独社会责任报告为自变量,建立模型,以进一步分析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模型如下:

CSRD=α+β1ROA+β2DAR+β3SIZE+β4OWNER+β5INDEPE+ε

相关性分析如下:从表5可以看出,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指数与企业性质、独立社会责任报告在5%的水平上显著相关,与公司规模在1%的水平上相关。自变量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但系数较低,不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即模型自变量之间不存在多重线性关系。把数据带入模型,运用SPSS进行回归分析,得出结果如下页表6和表7所示。由表6可知,R2为0.728,说明回归的拟合度较高。而D-W为2.168,接近2,说明模型残差变量呈正态分布。F值为32.175,相应的Sig.值是0.000,小于显著性水平0.05,因此可以判断自变量对因变量解释非常显著。从表7可以看出,只有独立社会责任报告通过了检验,也就是说食品行业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与独立社会责任报告正相关,其他几个变量,包括企业规模、财务风险、盈利能力、企业性质等几个变量与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关系没有通过t检验,只有假设4得到证实,其他4个假设没有得到证实。原因可能是:(1)食品行业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本身与其主体特征没有显著关系,信息披露的内部动力不足;(2)本研究只选择了一年的数据进行研究,样本量偏少,给各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打分也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可能影响了回归分析的结果。

篇8

汉鼎咨询数据显示:2009年休闲食品制造业创造工业产值4364.54亿元,同比增长27.53%;实现销售收入4304.03亿元,同比增长31.39%;实现利润117.71亿元,同比增长52.87%。

休闲食品行业在规模增长的同时,品种和类别也大幅度增多。目前,市场上大行其道的休闲食品共有以下几大类:谷物膨化类、油炸果仁类、油炸薯类、油炸谷物类、食糖类、肉禽鱼类、干制果蔬类等。但中国休闲食品产量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相距甚远,尤其同世界休闲食品消费大国美国相比,中美两国人均消费差距约为150倍。另一方面,中国因几大休闲食品生产厂家都集中开发谷物膨化产品,使得产品品种单一,竞争较为激烈;由于技术力量相对薄弱,导致目前休闲食品风味还不能与国际上同类产品风味相媲美;国内除几大合资企业外,许多国营中、小型厂家制造的休闲食品包装色彩及品质较为粗糙;因技术力量不足、食品机械落后,使许多适龄产品的开发尚处空白。 二、我国休闲食品行业的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

从20个世纪90年代开始,历经十多年,中国休闲食品市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超市作为方便食品、休闲食品销售的大本营,它的主战场虽然仍在沿海大城市,但这些地方市场拓展的空间已逐渐缩小,因此,随着超市连锁业在全国的发展,休闲食品已经显现出向周边及中西部地区发展扩大趋势。

中国的休闲食品走过了民粹时期和全盘洋化阶段,现在进入了严重的同质化时期,从概念到实体都没有实质的差异性,同质的代价是销售费用的爬升:)03年我国饼干类产品促销费用为16.38亿,年环比增加16.25%,行业利润下降到4.5%(工业生产的危险点是5%),这是条看不到希望的路,生产者和经销者都很迷茫——休闲食品走向哪里?

休闲食品行业虽然在快速扩展壮大、在逐渐被企业所重视,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在目前国内休闲食品市场上,外资、合资企业仍占据市场的绝对优势,不少本土企业因无法紧跟市场发展步调,不能持续做大做强,最终被市场所淘汰,这也是目前国内市场高端休闲食品一直被外资垄断的原因之一;再者,食品企业数量繁多,休闲食品的“价格战”此起彼伏,品类越来越丰富,消费者的选择余地却越来越大,市场竞争越演越烈。诸多的因素使休闲食品企业在迎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了巨大的挑战。在群雄并起的“战国”时代,本土休闲食品行业该朝什么方向发展?   汉鼎咨询认为:企业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健康是休闲食品的发展趋势

在西方国家,低油马铃薯食品和以水果蔬菜为原料的休闲食品受到人们的青睐,销售势头越来越好,这说明在日益升级的市场竞争中,休闲食品开始趋向健康化。随着休闲食品行业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休闲食品开始贴近人们的生活,但由于不健康的饮食习惯,过多摄取高热量、高脂肪的食品以及运动不够等原因造成的肥胖症,特别是儿童肥胖症问题在城市家庭中已成为关注的焦点,而休闲食品与肥胖症的关系也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因此,开发健康和功能性食品将是休闲食品市场未来的主流。

2、新品开发将贴近生活习惯

休闲食品是消费者为了“休闲”应运而生的食品,是能使消费者感到轻松、休闲、享受的食品。因此,未来的休闲食品行业必将越来越接近人们的日常生活和饮食习惯,如带汤汁的、便于咀嚼利于下咽和消化的食品在休闲食品市场将大受好评。

3、差异化是企业发展的方向

休闲食品行业的市场前景广阔的和发展潜力巨大,但是由于食品行业已进入完全竞争阶段,企业利润日趋平均化,并且行业整合、市场细分也即将完成。因此,休闲食品企业应抓住机会跳出产品同质化的圈子,实施差异化战略,用差异化特征来提高消费者的消费意识,用产品的内在优越性将消费者与企业紧密联系起来,通过创新产品、建设品牌和拓展市场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道路。

4、品牌成为竞争关键

休闲食品市场的日益壮大以及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使跨外资企业看好中国市场。早在10余年前,箭牌、达能等跨国大企业就开始进入中国市场,现在已基本完成企业的整合、产品的细分和市场布局,今后他们将加大市场拓展力度,并运用他们在资金实力、品牌管理经验、渠道运作等方面经验大力蚕食中国休闲食品市场。因此,在外资企业迅速占领中国市场的时候,本土休闲食品企业想要立于不败之地,就要努力提高产品的质量,不断创新产品,并且要更加注重品牌的树立和培育,品牌是决定竞争力的关键。

5、本土企业应联合拓展市场

篇9

1、组建原则:行业协会领导,标准及科研机构和院校、重要骨干企业等部门的技术和标准领域专家和生产管理专家组成;具有标准化经验、具有一定的行业影响力技术和管理人员。

2、组织构架:冷冻食品行业标准制定工作委员会,冷冻食品标准制定技术支持组和3项标准起草工作组,详见附件。

3、工作目标:工作委员会组织行业力量按计划完成3项行业标准制定和技术审定工作;完成标准配套教材的编写任务

3、工作任务及范围:

1)冷冻食品行业标准制定工作委员会:负责组织冷冻食品行业标准制定工作计划编制、督导标准研究制定计划实施工作,组织标准技术审定会,组织标准宣贯教材审查工作。

2)冷冻食品标准制定技术支持组:按照标准制定程序及标准化工作要求,编制3项行业标准研究制定工作实施方案,负责标准制定中技术协调与技术把关;完成冷冻食品标准体系初步研究报告。

3)冷冻食品标准起草工作组:完成3项行业标准文本的起草、征求意见专家审定会等各个阶段的研究及制定工作,完成标准文本、编制说明、技术验证及教材的编制和定稿工作。

二、任务分配与合作

1、中国食品工业协会

    标准制定工作委员会及四个工作组的组建与运行;行业及部门间的沟通协调;组织行业调研及工作会议、标准文本总体把关。与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共同确定标准制定技术思路,标准文本起草、征求意见、标准审定、标准报批等工作。

 

2、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

    协助中国食品工业协会,负责技术工作组和标准起草工作组技术实施的组织和协调工作;组织开展国内外冷冻食品标准体系阶段性研究,与中食协共同确定标准制定技术思路,标准文本起草、征求意见、标准审定、标准报批等工作。

标准制定技术支持组

冷冻调制食品技术规范起草工作组

冷冻食品术语与分类起草工作组

冷冻调制食品检验规则起草工作组

冷冻食品行业标准

制定工作委员会

 

 

 

 

 

 

 

图1 标准制定工作组织构架图

四、进度计划安排

总体进度安排:《冷冻调制食品技术规范》和《冷冻调制食品检验规则》为2012年到2013年;《冷冻食品术语与分类》为2012年到2014年。

(一)《冷冻调制食品技术规范》《冷冻调制食品检验规则》标准制定工作计划

1、标准调研阶段(2012年6月—2012年9月)

通过走访冷冻食品生产企业、管理机构,了解当前冷冻食品工业企业执行标准现状,收集资料、联系起草标准单位。

2、标准起草阶段(2012年9月—2012年2月)

(1)标准起草准备工作

开展冷冻食品行业调研及国内外冷冻食品标准对比分析研究;冷冻食品特征质量指标研究。完成标准制定预研报告。

(2)组建标准起草工作组,提出标准制定方案;召开4次标准起草工作会议,开展标准起草工作,形成标准征求意见稿(标准文本和编制说明)。

(3)组建标准技术支持组,召开《冷冻食品基本术语和分类》等三项冷冻食品行业标准编辑工作启动会,时间大约在9月中旬,会期1天,地点:待定(北京、青岛)。

2、标准征求意见(2013年3月—2013年5月)

经过标准征求意见和意见汇总处理,提出标准送审讨论稿;召开标准工作会议,审议标准送审讨论稿,提出标准送审稿。

3、送审阶段(2013年6月—2013年8月)

经过标准征求意见和意见汇总处理,提出标准送审讨论稿;召开标准工作会议,审议标准送审讨论稿。

4、报批阶段(2013年9月—12月)

组织召开标准审定会,形成会议纪要;根据会议专家意见,由起草工作组完成标准报批稿(待定);由技术支持组进行技术会审及协调,形成审定意见交由标准制定工作委员会终审,形成标准报批稿文本。

(二)《冷冻食品术语与分类》标准制定工作计划

1、标准起草阶段(2012年9月—2013年12月)

(1)标准起草准备工作

开展冷冻食品行业调研及冷冻食品领域基础概念研究,对国内外冷冻食品术语及分类相关技术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在此基础上完成标准制定预研报告。

(2)组建标准起草工作组,提出标准制定方案;召开3次标准工作会议,开展标准起草工作,形成标准征求意见稿(标准文本和编制说明)。

2、标准征求意见阶段(2014年1月—2013年4月)

3、送审阶段(2014年5月—2014年8月)

组织召开标准审定会,形成会议纪要;根据会议专家意见,由起草工作组完成标准报批稿(待定);由技术支持组进行技术会审及协调,形成审定意见交由标准制定工作委员会终审,形成标准报批稿文本。

4、报批阶段(2014年9月—2014年12月)

向工信部上报标准报批稿,配合标准审查部门完成标准文本的综合审定及修改,并配合出版社完成标准文本编辑与。

(三)《食品工业企业诚信管理体系(CMS)建立及实施通用要求》编写计划安排

1、编写准备阶段

(1)征询行业意见,组建编写工作委员会,遴选参加编写单位及执笔人,确定主编、副主编等人选。

(2)成立编写组,制定编写大纲,行业内征求意见,召开专家会,对编写大纲进行讨论修改,确定编写大纲。

2、编写阶段

根据任务分工,各执笔者按照编写大纲和阶段任务开展标准化教材编写工作。

3、统稿阶段

主编、副主编根据分工进行统稿,并召开2-3次统稿工作会议,对撰写的书稿进行充分的研讨,提出修改意见,由执笔人认真修改并返回给主编,有主编组稿后进行统一审核校对。

4、审稿阶段

组织专家审定会,由行业专家对书稿进行审定,形成会议意见。主编根据审稿专家意见进行修改并定稿。

5、出版阶段

审稿后的书稿送交出版社出版。

五、经费预算及征集方案

经费预算包括标准制定经费预算(60万元)和诚信体系教材编写(20万元)经费预算两部分,预算合计80万元。

(一)标准制定经费预算                                       万元

序号

预算科目名称

合计

1

差旅费

7

2

会议费

15

3

专家费

5

4

劳务费

6

5

实验材料及验证费

17

6

文献/知识产权事务费

6

7

其他(资料、不可预见费)

4

 

合计

60

 

(二)《食品工业诚信管理体系(CMS)冷冻食品生产企业实施指南》

经费预算:20万元。

序号

预算科目名称

合计

1

资料费

7

2

会议费

4

3

专家费

5

4

劳务费

4

 

合计

20

 

(三)标准经费筹集

1、行业标准下拨经费

3项*0.40万/项 = 1.20万元

2、企业标准赞助

参与标准制定企业提供标准制定及宣贯材料编写的赞助费用2-3万元/家。

参与标准起草及标准指南编写的企业约30家,预计征集经费60-90万元。

3、科研项目资助

根据可能和机会,积极争取国家或地方冷冻食品相关的基础及应用研究项目支持。

附件1 冷冻食品行业标准制定工作委员会建议单位

主任单位:中国食品工业协会

副主任单位: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

            河南双汇集团

            山东惠发食品有限公司     

委员单位:(排名不分先后)

1.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冷冻食品专业委员会

2.      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全国发酵食品标准化中心)

3.      中国肉类研究所

4.      中国海洋大学

5.      江南大学

6.      河南双汇集团

7.      山东惠发食品有限公司

8.      北京华都肉鸡公司

9.      广州酒家集团利口福食品有限公司

10.  青岛九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1.  秦皇岛正大有限公司

12.  山东凤祥股份有限公司

13.  诸城外贸食品有限公司

14.  河南四季胖哥食品有限公司

15.  河南众品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16.  青岛亿路发集团

17.  蓬莱京鲁渔业有限公司

18.  福州百洋海味食品有限公司

19.  山东佳士博食品有限公司

20.  舟山海洋渔业股份有限公司

21.  南京大地食品有限公司

22.  荣成泰祥食品有限公司

23.  长春皓月食品有限公司

24.  吉林天景食品有限公司

25.  好当家集团

26.  杭州佑康食品有限公司

27.  上海益民食品一厂

28.    桃屋珠江食品工业有限公司

附件2 冷冻食品标准制定技术支持组建议单位

1.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冷冻食品专业委员会

2.      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

3.      中国肉类研究所

4.      中国海洋大学

5.      江南大学

6.      上海冷冻食品行业协会

7.      北京市食品工业协会

8.      山东省食品工业协会

9.      青岛市食品工业协会

10.  烟台市食品工业协会

11.  ***省食品工业协会

12.  江苏省食品工业协会

13.  南京市食品工业协会

14.  青岛亿路发集团

15.  诸城外贸食品有限公司

16.  河南双汇集团

17.  山东惠发食品有限公司

 

附件3  冷冻食品标准起草工作组建议单位

(一)《冷冻食品术语与分类》起草小组建议单位

1  广州酒家集团利口福食品有限公司

2  山东凤祥股份有限公司

3  秦皇岛正大有限公司

4  上海市冷冻食品行业协会

5  荣成泰祥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6  山东佳士博食品有限公司

7  北京华都肉鸡公司

8  河南双汇集团

9  河南四季胖哥集团

10 诸城外贸集团

11 山东惠发食品有限公司

12 好当家集团

13 杭州佑康食品集团有限公司

14 上海益民食品一厂

15 上海梅林食品有限公司

16 青岛亿路发集团有限公司

17 蓬莱京鲁渔业有限公司

18 舟山海洋渔业股份有限公司

19 南京大地食品有限公司

20 桃屋珠江食品工业有限公司

21吉林天景食品有限公司

22长春皓月食品有限公司

23甘肃黄羊河食品有限公司

 

(二)《冷冻调制食品技术规程》起草小组建议单位

1  广州酒家集团利口福食品有限公司

2  山东凤祥股份有限公司

3  秦皇岛正大有限公司

4  上海市冷冻食品行业协会

5  荣成泰祥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6  山东佳士博食品有限公司

7  北京华都肉鸡公司

8  河南双汇集团

9  河南四季胖哥集团

10 诸城外贸集团

11 山东惠发食品有限公司

12 好当家集团

13 杭州佑康食品集团有限公司

14 上海益民食品一厂

15 上海梅林食品有限公司

16 青岛亿路发集团有限公司

17 蓬莱京鲁渔业有限公司

18 舟山海洋渔业股份有限公司

19 南京大地食品有限公司

20 桃屋珠江食品工业有限公司

21 青岛九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2 河南众品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23 唐山市施尔得肉制品有限公司

24 福州百洋海味食品有限公司

25吉林天景食品有限公司

26长春皓月食品有限公司

27甘肃黄羊河食品有限公司

(三)《冷冻调制食品检验规则》起草小组建议单位

1  广州酒家集团利口福食品有限公司

2  山东凤祥股份有限公司

3  秦皇岛正大有限公司

4  上海市冷冻食品行业协会

5  荣成泰祥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6  山东佳士博食品有限公司

7  北京华都肉鸡公司

8  河南双汇集团

9  河南四季胖哥集团

10 诸城外贸集团

11 山东惠发食品有限公司

12 好当家集团

13 杭州佑康食品集团有限公司

14 上海益民食品一厂

15 上海梅林食品有限公司

16 青岛亿路发集团有限公司

17 蓬莱京鲁渔业有限公司

18 舟山海洋渔业股份有限公司

19 南京大地食品有限公司

20 桃屋珠江食品工业有限公司

21 青岛九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2 河南众品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23 唐山市施尔得肉制品有限公司

24 福州百洋海味食品有限公司

25吉林天景食品有限公司

篇10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7-0143-02

传统课程教学以学科为导向、以知识为目标、以教师为主体、以应试为基础、以逻辑为载体、可以开设理论和实践分离的课程。但职业教育必须是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能力为目标,借助项目教学培养学生职业素养、传授学生主体溶知识、理论和实践为一体的课程。[1]。项目化教学是一种行为导向教学,由杜威的“做中学”理论发展而成。

项目化教学以工作项目和生产实践中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设计一系列教学情境和任务,把教学标准所要求的知识内容渗透进这些项目和情境中,学生参与完成这些项目后自然而然地就实现了教学目标。高职食品行业英语教学的第一目标是培养学生日后工作可能运用英语解决实际业务的技能,更加注重培养毕业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一、高等职业教育食品专业英语的教学问题

(1)高职食品专业英语教育照搬本科院校英语教学模式,教学内容过分依附理论课程,大量的时间用在基础语言知识的教学,却忽视了食品行业需要的实际英语能力的培养与提升。(2)食品专业英语教学目标不明确,考核评价方法单一,英语教育评价多以卷面成绩为准,一考定输赢,不能真实、全面地评价学生的能力。(3)现行的专业英语教学过分依赖学校定的教材,内容呆板、单一,不能很好地吸引学生,学生处于被动状态。(4)教学过程完全依赖教师讲授,而教师常采用一字一句进行英译汉式的讲授方式,学生反感,实际行业英语能力提高不大。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对高职食品专业英语课程进行项目化课程改革,根据日后学生从事的职业细化总结出的一系列的岗位工作任务,继而组建一系列行动化的学习项目,学生以完成工作化的学习项目为载体,实现在做中学的教学理念,最终丰富了学生的实践知识和理论知识。所以,食品专业英语课程进行项目化改革势在必行,顺应食品行业发展要求。

二、高职食品专业英语中项目化教学的应用

食品专业英语项目化教学强调“学习的内容是工作,通过工作完成学习”,对班级学生进行分组教学,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构建一系列完整的工作任务情境,提高学生食品英语职业能力和素养,更注重学生个性特征的张扬。项目化教学在高职食品专业英语的应用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探究:

1.项目化教学的基本理念。还原给学生一种真实的工作环境,注重对学生处理和综合分析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同时评价和检验食品专业英语教学效果主要看学生运用英语解决食品行业工作的能力。因此,我们分析细化食品行业典型的英语工作场景作为典型工作任务从而设计出一系列可以贯穿整个课程的综合项目,通过这些项目的实施完成语言知识的学习和语言技能的锻炼。

2.课程目标的重新定位。以烟台职业学院《食品专业英语》课程项目化改革为例,课程以岗位需求为目的,要求学生掌握食品行业相关的常用语,具有英语口头交流的能力以及阅读和翻译英文资料的能力,学会运用互联网和字典处理食品行业英语信息的技能。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达到能基本听懂食品行业相关岗位上的常用语的水平;具备用英语与客户交流的一般口头表达的能力;能够阅读和翻译食品英语配料表、使用说明书和有关技术手册的能力;学会运用互联网查询食品专业英语资料的技能,同时培养学生基本生存能力,基本发展能力、解决问题、革新创新的能力。通过食品专业英语课程的学习和训练,使学生具备以下知识、能力、素质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1000个与食品行业相关的英语词汇和术语;掌握500个左右的食品专业英语词汇;能基本听懂与食品行业相关的简单对话;能阅读简单的食品行业英语材料并正确理解;能用英语表达相关食品业务中的相关术语;了解不同文化的食品礼仪差异。(2)能力目标:通过食品企业导游项目,让学生就相关食品企业、食品种类、企业文化、生产工艺等信息内容进行资料搜集和网络检索,组织小组语言情景,从而训练学生的口语对话能力和随机应变能力,根据小组表现,进行相互间的评分,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的精神,教师进行指导和总结并进行综合评价。通过食品包装设计项目,让学生为我食品系产品进行商标品牌的设计,通过进行商标的含义和理念的表述以及食品包装整体内容的设计,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教师仅对结果进行合理分析而主要由学生分组相互评价。通过实用餐厅英语项目,学生进行点餐、配餐的交流,组织小组情境对话,现场模拟餐厅点餐以及进行配餐营养分析,操练常用食品英语及餐厅口语句型,培养学生场景再现、灵活运用英语口语的能力。通过食品检测报告项目,让学生在课堂上熟悉食品检测报告常见报表及正确填写规范,通过资料收集和检索,分组完成某类食品的中英文检测报告,使学生养成调研和总结汇报的能力。通过食品企业工作汇报项目,让学生分组选择自己有兴趣的企业岗位,通过深入细致的检索和论证最后撰写出英文报告,培养学生英文资料的阅读和检索能力以及撰写英文报告的能力。通过食品企业应聘与面试项目,学生撰写中英文简历,分组模拟英文面试情境,学生掌握英文面试过程中需关注的问题和模式,培养学生英文面试的自信心和交际能力。在实训项目操作中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和职业素养,形成认真求实的工作态度,具有较强的沟通协调和团队合作能力以及具备良好的自我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3)素质目标:养成良好的食品质量安全责任意识和环保意识;树立食品文化包容意识和正确的职业态度;与组内成员分工合作,培养团队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安全、节约、环保”的意识;具有“严谨细致、诚实守信”的品德。

3.项目化教学的考核评价。评价以能力考核的方式,即以结果为主的评价和过程为主向结合的评价方式。课程的总评成绩由学生课堂表现(包括课堂提问、课堂讨论、课堂发言等过程中的表现)、项目作业等各种情况进行综合评价。

食品专业英语进行项目化教学改革,强调一切以学生为主体,无论从思想理念,还是从学材及教学方式上均进行了颠覆性的变革:学生不再是“被填的鸭子”,不再是闷葫芦;学生变成了演员、经理,他们能够真正地参与教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通过分组合作共同完成典型人物,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合作精神和责任感。该课程项目化教学真正体现了食品英语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创新性,避免了旧的专业英语课程体系的弊端,顺应了高职食品英语的改革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