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05 16:30:09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会计行业竞争格局,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关键词:战略管理会计;农业发展银行;应用
一、战略管理会计的内涵
战略管理会计,是基于战略管理的视角为企业的发展获取持续的竞争优势,满足不同利益相关者的不同利益需求,为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会计。在激烈的市场条件下,金融市场不断深化改革。在银行业中,我国农业发展银行经营环境受到巨大的挑战,面对内部的优势与劣势,结合外部的机会和挑战,引入战略管理会计是为科学管理提供战略决策信息服务。与管理会计相比较,战略管理会计注重农业发展银行在市场竞争中的长远发展能力、抵御风险的能力,注重农业发展银行在经营中的稳定状态与创新能力,通过持续的指导,实现农业发展的总体性目标。战略管理会计,是银行高层管理者为保证银行的稳定与发展,通过对银行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综合研究,对银行的所有经营业务进行长远性和根本性的谋划与指导。
二、战略管理会计在农业发展银行应用现状分析
当前,中国的经济进入"新常态",金融体制改革进入"深水区",银行经营格局总体发生很大变化,行业间的竞争,经营格局的变化迫使农业发展银行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增强其自身竞争力。市场竞争的不断发展让农业发展银行认识到了提高战略管理会计的重要性。目前,农业发展银行尚未全面系统地推行战略管理会计,主要是理论上的探索,并未对其进行深层次的应用,可以说我国农业发展银行对于战略管理会计系统的应用处于初始
阶段。
银行竞争经营格局的明显变化使得农业发展银行必须加速探索出一套适应自身发展的经济模式。因此,在新时期农业发展银行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对于经营绩效的影响尤为明显,合理运用自身资源,建立新的战略管理会计系统,适应经济转型,灵活运用新技术,将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和竞争力。
三、战略管理会计在农业发展银行运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战略管理会计在农业发展银行的应用困难
20世纪80年代,全球进入战略制胜的时代。战略管理会计,以一种全新的视野和理论方法,受到银行业的青睐。作为传统管理会计的变革与发展,战略管理会计于20世纪90年代被引入中国,受到专家推崇,我国银行业开始学习和应用。由于战略管理会计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其理论的前沿性尚缺乏系统的指导思想与规范制度,再加上改革开放进程中的特色政策,使得我国银行业长期以来对其应用空间有限,导致战略管理会计对银行业的整体应用价值得不到彰显。客观上限制了战略管理会计在农业发展银行的应用推广。
(二)成本管理方法存在缺陷
目前我国农业发展银行成本管理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传统的成本管理方法已经不能适应银行的发展要求。农业发展银行从事的业务种类多而且程序复杂,其所提供的金融服务属于一种无形的产品。因此在识别现有资源、分析资源变动原因,应用作业成本法进行成本管理与核算,规划成本作业等方面,存在实际的困难。人为的判断和对数据进行简单的收集和处理,具有主观性,不能高效准确地获得真实的相关数据信息。因此选取合适的成本动因就成为了分配间接费用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因为对占总成本比重较大的间接费用的分摊不合理,极有可能很大程度影响成本核算,无法反映银行各部门的运营效率。为避免造成人力和物力的浪费,所以选取数据要合理,过多或过少的数据都会对准确性造成重要影响,合理的数据有利于做出正确分析,有利于制定策略和相应的管理。
(三)绩效评价体系不完善
农业发展银行现行的绩效考评制度与标准,在信息技术向大数据技术转变的过程中,已经不能满足银行的战略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精细化管理的实施效果。作为绩效考核的指标,平衡计分卡在农业发展银行的具体操作过程中,主要起到判断银行员工的作用,而对银行整体业绩的衡量缺乏战略考核。这使得平衡计分卡的使用价值局限于普通员工层面,与银行发展的使命、价值观和愿景相分离。考核评价指标系统中,指标类别与指标选择存在针对具体职位具体分析而设置说明书的情况,这使得指标设置数量过多、指标设置标准虚高、指标设置重点缺位,而对于银行整体战略性财务指标的实现没有起到支持价值。评价考核指标的采用,对银行短期利益的取得虽然效果显著,却缺乏长远性。现有的评价体系短缺于考虑消费者的利益、短缺于考虑员工职业生涯发展的利益,缺乏对员工的长远激励机制,缺乏对消费者的可持续利益机制。
四、改进措施
(一)建设农业发展银行的大数据平台
大数据时代,信息技术已转型升级为数据技术。农业发展银行银行需要基于战略管理会计的眼光高度重视自身数据平台的建设,以DT时代的思维积极参与大数据建设。顺应信息技术到数据技术的变革,借助数据技术提升农业发展银行的竞争优势。
(二)强化战略管理会计理论研究
之所以需要注册会计师对企业会计报表进行审计鉴证,系着眼于保护中、小股东和潜在投资者(以及外部债权人)的利益。注册会计师作为专业人士,应该具备相应的专业胜任能力,并恪守职业道德,本着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履行其职责。如果失责了,且侵害了中、小股东和潜在投资者(以及外部债权人)的利益,使他们蒙受了损失,注册会计师就应该承担法律责任。注册会计师在执业中最担心的,是企业管理当局不诚信,即企业管理当局蓄意舞弊。作为“外部人”,要在限定的期限内,在抽样审计的基础上,洞察会计报表中的全部虚假信息,几乎是不可能的;但作为专业人士,注册会计师有识破重大的、恶性的虚假信息的责任,并且应该具备这种专业水平与技能。而所谓“重大”、“恶性”,应以利害关系人所受损害的严重程度为量度。最有“切肤之痛”的莫过于利害关系人,他们会在掂量得失后决定是否对制造虚假信息的企业管理当局、失责的注册会计师提出索赔诉讼。一般地说,这属于民事范畴。
二、 我对侵权赔偿和行政处罚的理解
银广夏和中天勤事件引起了广泛的议论。有些人在谴责银广夏管理当局严重诈骗、造假和坑害中小股东的违法行为的同时,也对中天勤在银广夏事件尚未产生最后处理决定前,就受到被撤销的最严厉的行政处罚,表达了不同的观点。我认为,这不是对个别会计师事务所的问题,而是对注册会计师行业、对注册会计师的失责行为怎样看待的问题。对此,我想说一说我的看法。
1. 区分会计责任和审计责任既是一个社会共识,也是在审计业务约定书和审计报告中所明确的。所以,企业管理当局造假的会计责任应是第一位的,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的过错则是第二位的,并不是“各打五十大板”的关系。企业管理当局造假对利害关系人造成的损害,其赔偿标的应以受损额为基础,而注册会计师的赔偿责任,虽然也要参照利害关系人的受损额,但应以他们的过错大小为主要的判断标尺。有人说,企业管理当局的造假手段越高明,注册会计师越有可能犯失察的过错,两者是成反比例的。这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2.判定注册会计师的过错与判定企业管理当局的造假行为,同样是一个复杂而细致的过程。从涉案嫌疑到定罪应有一个过程,而且两者是不同的过程。就注册会计师而言,主要是要界定他们过错责任的大小,这需要专业鉴定、需要通过一定的程序,并且要允许注册会计师申诉,不宜匆忙启动行政处罚程序。我认为,当前有必要加强惩处力度,加大上市公司和会计师事务所的违法违纪处罚成本,使他们不得不有所戒忌。但一要按程序,二要适度。
3.注册会计师的过错,应该追究的主要是民事责任,除非他们丧失职业道德、收受企业管理当局贿赂、通同造假,但这需要在取得确凿的证据后,再进而追究刑事责任。虽然我国新刑法有追究失责者刑事责任的规定,但对于注册会计师之类的专业性强、风险高的职业,是否需要“从宽”考虑,这值得商榷。业内早有一自嘲的说法,即注册会计师是“两院”院士,忙坏了进医院,有过错上法院。近来,不少事务所的经理、从业多年的年青有为的注册会计师纷纷改行,他们中不少人自称不是为了高就,而是为了规避注册会计师行业中的重大风险。我还听说高校注册会计师专业的一些学生毕业后不愿从事注册会计师行业,这对于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发展会带来什么影响,值得三思!
4.会计师事务所的淘汰出局,是通过行政处罚手段,还是通过民事赔偿而“倾家荡产”,也是值得探讨的。我的意见倾向于后者。希望能从目前以行政处罚为主的格局转向以利害关系人向法院起诉为主的格局。今年1月15日,最高人民法院下发了《关于受理证券市场因虚假陈述引发的民事侵权纠纷案件有关问题的通知》,初步建立了侵权纠纷诉讼机制。《关于审理涉及中介机构民事责任案件的若干规定》(第一稿)目前也正在征求意见,希望能够早日出台。这一规定对注册会计师的侵权责任,明确了免责条款,正是业内和业外(包括法律界)议论多年的问题,即如果注册会计师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勤勉尽责,认真执行了审计准则的要求,仍未能发现企业管理当局舞弊,可以不追究其侵权责任。关于在当前的环境下,免责条款会使注册会计师加大还是放松责任感和风险意识,这可以讨论。但我认为“加大”多于“放松”。免责是要通过客观证据和专家鉴定的,绝大多数注册会计师为了在发生过错时能够免予追究责任,更会增强风险意识,谨慎执业,并在工作底稿中留下审计过程的轨迹,特别是专业判断和事务所内部督导和复核机制的轨迹,以期为提供客观证据奠定基础。这也正是我们全行业应该努力提高执业水平和健全会计师事务所经营管理机制的必由之路。
三、 注册会计师能完成“经济警察”的职能吗?
之所以需要注册会计师对企业会计报表进行审计鉴证,系着眼于保护中、小股东和潜在投资者(以及外部债权人)的利益。注册会计师作为专业人士,应该具备相应的专业胜任能力,并恪守职业道德,本着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履行其职责。如果失责了,且侵害了中、小股东和潜在投资者(以及外部债权人)的利益,使他们蒙受了损失,注册会计师就应该承担法律责任。注册会计师在执业中最担心的,是企业管理当局不诚信,即企业管理当局蓄意舞弊。作为“外部人”,要在限定的期限内,在抽样审计的基础上,洞察会计报表中的全部虚假信息,几乎是不可能的;但作为专业人士,注册会计师有识破重大的、恶性的虚假信息的责任,并且应该具备这种专业水平与技能。而所谓“重大”、“恶性”,应以利害关系人所受损害的严重程度为量度。最有“切肤之痛”的莫过于利害关系人,他们会在掂量得失后决定是否对制造虚假信息的企业管理当局、失责的注册会计师提出索赔诉讼。一般地说,这属于民事范畴。
二、我对侵权赔偿和行政处罚的理解
银广夏和中天勤事件引起了广泛的议论。有些人在谴责银广夏管理当局严重诈骗、造假和坑害中小股东的违法行为的同时,也对中天勤在银广夏事件尚未产生最后处理决定前,就受到被撤销的最严厉的行政处罚,表达了不同的观点。我认为,这不是对个别会计师事务所的问题,而是对注册会计师行业、对注册会计师的失责行为怎样看待的问题。对此,我想说一说我的看法。
1.区分会计责任和审计责任既是一个社会共识,也是在审计业务约定书和审计报告中所明确的。所以,企业管理当局造假的会计责任应是第一位的,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的过错则是第二位的,并不是“各打五十大板”的关系。企业管理当局造假对利害关系人造成的损害,其赔偿标的应以受损额为基础,而注册会计师的赔偿责任,虽然也要参照利害关系人的受损额,但应以他们的过错大小为主要的判断标尺。有人说,企业管理当局的造假手段越高明,注册会计师越有可能犯失察的过错,两者是成反比例的。这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2.判定注册会计师的过错与判定企业管理当局的造假行为,同样是一个复杂而细致的过程。从涉案嫌疑到定罪应有一个过程,而且两者是不同的过程。就注册会计师而言,主要是要界定他们过错责任的大小,这需要专业鉴定、需要通过一定的程序,并且要允许注册会计师申诉,不宜匆忙启动行政处罚程序。我认为,当前有必要加强惩处力度,加大上市公司和会计师事务所的违法违纪处罚成本,使他们不得不有所戒忌。但一要按程序,二要适度。
3.注册会计师的过错,应该追究的主要是民事责任,除非他们丧失职业道德、收受企业管理当局贿赂、通同造假,但这需要在取得确凿的证据后,再进而追究刑事责任。虽然我国新刑法有追究失责者刑事责任的规定,但对于注册会计师之类的专业性强、风险高的职业,是否需要“从宽”考虑,这值得商榷。业内早有一自嘲的说法,即注册会计师是“两院”院士,忙坏了进医院,有过错上法院。近来,不少事务所的经理、从业多年的年青有为的注册会计师纷纷改行,他们中不少人自称不是为了高就,而是为了规避注册会计师行业中的重大风险。我还听说高校注册会计师专业的一些学生毕业后不愿从事注册会计师行业,这对于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发展会带来什么影响,值得三思!
4.会计师事务所的淘汰出局,是通过行政处罚手段,还是通过民事赔偿而“倾家荡产”,也是值得探讨的。我的意见倾向于后者。希望能从目前以行政处罚为主的格局转向以利害关系人向法院为主的格局。今年1月15日,最高人民法院下发了《关于受理证券市场因虚假陈述引发的民事侵权纠纷案件有关问题的通知》,初步建立了侵权纠纷诉讼机制。《关于审理涉及中介机构民事责任案件的若干规定》(第一稿)目前也正在征求意见,希望能够早日出台。这一规定对注册会计师的侵权责任,明确了免责条款,正是业内和业外(包括法律界)议论多年的问题,即如果注册会计师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勤勉尽责,认真执行了审计准则的要求,仍未能发现企业管理当局舞弊,可以不追究其侵权责任。关于在当前的环境下,免责条款会使注册会计师加大还是放松责任感和风险意识,这可以讨论。但我认为“加大”多于“放松”。免责是要通过客观证据和专家鉴定的,绝大多数注册会计师为了在发生过错时能够免予追究责任,更会增强风险意识,谨慎执业,并在工作底稿中留下审计过程的轨迹,特别是专业判断和事务所内部督导和复核机制的轨迹,以期为提供客观证据奠定基础。这也正是我们全行业应该努力提高执业水平和健全会计师事务所经营管理机制的必由之路。
三、注册会计师能完成“经济警察”的职能吗?
随着经济全球化脚步的不断加快,高度信息化经济时代的到来,特别是中国在2001年加入WTO,以及《世界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的制定,中国烟草行业将面临着国内外经营环境的深刻变化。现在,环境保护观念深入人心,全球范围内环境保护运动和绿色消费运动正在不断地兴起,这对于我国烟草行业的发展来说,无疑是个巨大的挑战。
二、烟草行业财务管理核心作用的体现
1.“工商分离”改革促进烟草行业的市场化
针对烟草商业企业养尊处优、不思进取的工作作风,以及烟草市场相关制度的不完善,烟草的进一步发展到了一个不可忽视的瓶颈阶段,弊端极其明显。为了打破瓶颈,促进烟草的继续发展,在2003年,国家烟草专卖局对烟草行业进行了改革,将烟草的销售与管理工作彻底分开,形成烟草的工业企业和商业企业同时并举的格局,这就是所谓的“工商分离”改革。烟草的工商分离,区分并明确了烟草工业企业和商业企业各自的职责,加强了相对完善了烟草管理体制,同时,预示着烟草行业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重大转变,这有利于烟草企业尽快适应变幻莫测的市场经济环境,并形成正确的市场竞争意识。总而言之,“工商分离”烟草管理体制改革,打破了以往省内烟草垄断的格局,促进烟草资源的良性合理流动,并且在市场的激烈竞争下,实现优胜劣汰,促使企业不断探究市场需求,研究新品种,以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需求。烟草行业的战略重组,有利于合理配置烟草资源,提升企业的营销水平和财务管理水平,从而提高烟草商业企业的经济效益。
2.经营体制改革推动财务管理的科学化
在中国,对烟草行业,政府实行的是统一领导,专卖专营的管理体制,因此,从某种角度上看,烟草行业是我国一个特殊的垄断行业。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我国烟草行业将面临重大挑战,为了推动我国烟草行业继续稳步发展,国家开始逐步对烟草行业的经营方式和管理体制,进行局部性的重大调整。所以,在2004年,全国烟草商业打破传统的经营模式,开始取消县级烟草公司法人的烟草经营工作,到了2006年,国家烟草专卖局又下发了国烟办(2006)126号文件,对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进一步理顺烟草行业资产管理体制深化烟草企业改革意见的通知》((2005)57号)提出了实施意见,要求进一步推进烟草行业改革,全面推进公司制改造,中国烟草总公司与省级烟草公司、地市级烟草公司建立三级母子公司体制,地市级公司为经营主体的格局。烟草行业经营模式和管理体制的巨变,促使每一个烟草企业,加强企业财务管理,完善企业财务管理模式,从而保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尤其是地市级烟草公司,因为这一系列变革,直接或间接地将市级烟草公司提升到了一个关键的地位。
3.财务管理支撑企业战略发展推动
财务管理,是公司组织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一项基本的经济管理工作,在公司的管理和经营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战略型行管理的角度出发,企业的财务管理必须具备战略思想,不能单纯的只从财务观点出发进行理财,要理解和支持企业战略,从战略的全局角度,来考虑和设计企业的财务行为,追求财务自身的最优化。公司的战略决定着公司的治理机制,是企业公司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环境中取得竞争优势的重要保证之一,有利于促进公司企业的长期生存和可持续发展。而公司战略的选择和制订,要受到董事会的决策的影响。财务治理从属并取决于公司治理结构,可看作是公司治理的一个子系统,它的根本性质是划分与配置公司的财务决策权、财务执行权和财务监督权。显然,在很大程度上,企业的长远发展要求决定了公司战略的划分和制定方式。而在战略管理条件下,企业公司财务,作为企业公司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具有战略管理思想,这对于总公司而已,必须统一规范企业公司的财务管理工作,把企业公司的财务定位到一种全新的战略高度,保证各层级财务管理组织或理财主体,积极有效的贯彻执行母公司的战略规划与决策目标。实行战略性财务管理,彻底改变了以往个人管理的弊端,全面提升企业公司的财务管理水平,有利于推动企业公司的战略性可持续发展。
三、发挥财务管理的核心作用的策略
烟草公司主要由中国烟草总公司和省市县等下属单位组成,管理着全国烟草行业的生产经营和建设工作。尽管国家有烟草法律的硬性规定,但是相关的管理体制还很不完善,在管理方面,主要还是分为资产管理和行政管理。因此,为适应公司总体发展战略的要求,在集团化财务管理的运行模式上,必须采取高度集权的财务管理模式。
1. 投资管理
按照中国烟草总公司的相关规定,在“做精做强主业”的前提下,加大对烟草投资管理和控制力度。按照《烟草行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对于能够自筹资金进行投资的企业公司,只要固定资产总量合乎要求,在规定范围之内,报经省公司备案后,就可以按照规定的章程自行组建;对于那些在规定额度之外的各种投资,一律上报给国家烟草局审核批准。同时,根据《烟草行业多元化经营管理办法》的规定,逐步减少或暂停多元化经营投资项目,加强对多元化经营企业投资的审核要求。
2.资金集中管理
对烟草企业公司来说,所谓资金集中管理,主要是指除用于房周转金专项存款以外,对全省烟草商业系统的各成员单位的其他一切存款,实行收集起来,建立资金资源管理中心,由总部统一管理,从而实现资金的合理调度,提高公司资金的利用率。首先,需要对所有成员单位和资金资源管理中心的银行账户,进行统一管理,必要的时候到合作银行进行集中办理,这个账户作为一个双向开支账户,主要用于下级单位利润收入的上缴和上级对预算资金的下拨。其次,以现代网络信息技术为依托,组建资金管理中心信息网,全面预算整个企业公司的资金总需求量,把资金结算资金和收支预算有机的结合起来,促进资金合理的调剂余缺,合理配置资金资源,达到最大化的资金利用率。
3.全面预算管理和会计核算
全面预算,是公司企业在一定的时期内,对财务放管理方面的总体预测, 主要包括经营预算和财务预算两大部分,一般来说,管理费用预算、开发预算、销售预算、和销售费用预算都属于经营预算的范畴,至于财务预算,主要包括资金预算、投资预算、预计利润表和预计资产负债表等。企业的经营预算,则是要从包含企业本部在内的所属企业逐级编制,并进行严格的审核和汇总。各市州公司仍然作为会计主体,但是要结合公司经营管理的实际情况,在固定时间固定地点,集中进行会计核算,确保各方面会计核算的数据结果达到一致,从而使集团的财务状况得到有效提升。简而言之,就是单独的设置一个服务器,专门进行设账核算工作,并及时的将会计预算信息收集起来,归纳总结,从而方便各企业的相关负责人对经营管理状况进行会计核算。
4.成本费用管理
成本费用管理,是企业公司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要实行严格的预算审批控制制度。其主要措施如下所述:第一、严格审核预算内的各项支出,按预算时间进度拨款;第二、严格控制和审批预算外的各项支出,并且必须追加预算费用,并办理相关手续;第三、以同行业费用水平为标准,定额定量的管理财务费用,确定目标费用额度,并计算对应的目标费用率。企业公司经营业绩考核的主要内容,就是目标费用额和目标费用率,这就促使各单位提高成本费用管理的水平,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全面提升生产效益。
5.收益分配及业绩考核管理
在出资者和企业经营者签订的契约中,出资者往往是在经营者的经营业绩评价基础上,对企业经营者进行激励和约束,通过业绩评价体系,引导所属企业进行经营活动,从而达到与集团相同的预期目标。为了达到投资回报率得到有效提高的预期目标,,省公司通过专业财务管理人员的全面预算,给各子公司下达了一定的硬利润指标,,促使各子公司在规定的期限内,努力提高利润率,实现资产的合理增值,,当然,前提是不亏损,保证资产保值。当然了,为满足烟草行业的长远可持续发展,各市州公司要按照公司事先制定好的投资协议,将所获利润按一定的比例返回给省公司。至于剩余的留存收益,则可按一定比例自行支配。同时,各州市公司要按照总公司的要求,建立指标管理体系,考核和监督各项财务指标执行情况,其财政指标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固定资产收益率、流动资产周转率、成本费用利润率、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贡献率、对外投资收益率和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同时还包括公司不良资产的比例等方面。另外,要加强财务管理人员的水平和素质,提高烟草公司资产的运行质量,加强总资产中国有资产的有效管理,从而加快烟草企业资产一体化的进程。
在互联过程中,小企业是占了大企业的便宜的,那么,小企业还应该负担一部门的建设网络的费用,从而在互联互通过程中,应该是小企业给大企业付费(至少是相对多付费)。可是,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因为尽管理论上如此,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们还要受到很多因素的限制,我们必须综合考虑历史、国情、技术、市场等因素,以科学发展观制订网间结算标准,要做到各种利益关系的平衡。
首先,要平衡不同网络下用户之间的利益关系。在市场经济中,企业的成本最终要落在消费者的身上,而无论什么方式的网间结算,运营商的结算付出最终将由电信用户来承担。因此,制订网间结算标准,首先要顾及到用户的利益。
其次,要平衡电信运营商之间的利益关系。电信业改革重组之后,我国电信运营商历史成本各异。在电信市场上,移动运营商轻装上阵并抢占了市场先机,而固网运营商却把我国电信业的历史包袱和负担承担了下来。
再次,还要平衡市场格局关系。国内当前六家运营商同台竞技的市场格局初步形成。在这个市场格局当中,运营商以主体地位参与到市场中来,按市场规律办事,既竞争,又合作。制订网间结算标准自然要遵守市场经济规律,平衡市场格局利益关系,促进电信运营商的竞争与合作。运营商之间的竞争是我国进行电信业改革和重组的初衷,而这种竞争关系也已经初步形成。
最后,还要平衡普遍服务关系。网间结算实现了一部分网间互联收益的重新分配,影响着运营商做好互联互通的积极性。不仅如此,运营商的网间结算成本最终要分摊到用户身上,网间结算标准与用户的通信利益休戚相关。与互联互通如出一辙,网间结算也是一项普遍服务内容,是国家的责任和运营商的义务,因而监管部门必须把网间结算当作普遍服务来抓。
对于普遍服务,监管部门采取强硬措施是毋庸置疑的大事。对于网间结算,监管部门必须高压手段和经济手段并用,不仅立足现有市场,还要远瞩电信业的未来发展,考虑到未来发展当中贫困地区的普遍服务。上文已经有过阐述,移动通信和固定通信在某种程度上分别是“富人”和“穷人”业务,而网间结算的成本最终要分摊到用户身上。因此,制订网间结算标准,必须平衡移动用户和固网用户之间的利益关系,并以“先富的人带动后富的人”为宗旨,对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有所倾向,为建设小康社会“添砖加瓦”。
下面就依次介绍当今比较主要的制定网间结算费用的方法,并分析它们的优缺点。
一、预期增量成本法
费用以向互联的运营商提供的设施和业务的预期成本为基础,通常对长期成本做出估算,即长期增量成本。长期增量成本变化的方法包括长期平均增量成本、所有业务长期增量成本以及全要素长期增量成本。这些方法包括不同的固定和共用成本的元素,而这些元素通常被排除在传统的长期增量成本的分析之外。这种方法在目前被普遍认为是较为合理的方法。它传递了有效的价格信号,并且基于当前的技术条件而非存在于账簿上的资产。这是在一个完全竞争市场上对于成本的最为接近的估算,但是为主导运营商提供的收入较低,而且在最终用户价格严重不平衡的情况下,可能会出现一些不适当的结果。结合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这一方法的实行也存在着很多的困难:其中最主要的一点就是网间互联成本的确定和分拆,对于这一问题,我国尚没有科学的成本测算模型和方法,对于网间互联成本不能给出合理的预计。
二、历史会计成本法
费用的计算以提供网间互联设施或业务的运营商的会计记录为基础。但是基于主管会计政策和有关投资方面的政策决定,会计记录常常不能正确体现资产的实际价值,而且历史成本代表较低的效率,通常没有考虑到技术进步以及市场的变化,所以这种做法虽然常用,但是并不为当今的监管机构和专家所推崇。
三、由呼叫方保留全部收入的方法
在互联的运营商之间提供终接业务不收取任何业务,通常来说运营商只为其本身的设施支付到连接点的费用,加上其他运营商为其他运营商为向其提供业务而发生的非正常业务。这种方法在两个运营商处于相似地位并且相互交换相近数量的电信流量时最为有效,但是正如前面博弈模型中的道理一样,当运营商之间的规模和地位不平等时,这种做法是明显不可行的,因为电信企业作为市场上独立的经济体,也要追求利益最大化,而这种做法对大企业是不公平的,所以不可能真正实施。
四、收入分成法
通常,新的市场进入者向主导运营商支付一部分从实现互联的业务(或全部业务)中获取的收入。我国大陆现在就使用这种方法。这个方法比较简单,不需要通过成本分析来决定网间互联费用。但通常被认为是一种不透明的方法,存在低效和妨碍竞争的可能性。而且通常是不发达国家的选择,尽管如此,有时,收取的费用为国家电信业的建设也做出了贡献,因此,作为一种向更有效的方法过度的中间步骤,收入分成法也是可取的。
但是,现在全世界范围内来看,都还没有一种成熟、十分合理的互联结算方法。对于我国的电信行业来说,我们首先应该认清现实,那就是我国现在的网间结算方法也还不尽合理,但是,我们也应该意识到,这也是一种必然。我国的电信产业还处在发展中阶段,本身的产业结构就还没有确定成型,而且各个运营商之间的实力差距也比较大,因此,如果互联政策偏向扶持小的运营商,这必然使主导运营商受损,反之如果偏向主导运营商,则小的运营商根本就没有办法生存下去,这样就更不利于竞争的引入。做个形象的比喻,如果给前面所述的两只猪分一份食物,如果偏向小猪,则大猪就会饿肚子,而且大猪还会因为担心小猪吃饱长大后会和自己抢食物而百般阻挠小猪吃食;如果偏向大猪,则大猪会越来越强大,而小猪则越来越瘦小,最终很可能就会死亡。因此我认为,在现阶段,随着中国的电信产业的不断改革、重组、分拆、联合,网间结算也必定会随之不断变化,直到有一天中国的电信业产业结构趋于成熟、合理时,各个运营商的实力比较均衡时,大家就自然能够认识到,互联互通不单纯是一种责任,更加是一种经营需要,而且随着3G的上马以及世界其它国家电信企业的进入,我国的电信企业更加应该加强合作,共同缔造一个有效、双赢的竞争局面。
参考文献:
一、我国企业合并会计方法选择――二元制格局
(一)发展历程
2001年10月,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原则上通过了对所有的企业合并都采用购买法核算,取消原来的权益结合法的提议。随着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 FASB ) 和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对权益结合法的修改和取消,2006年我国财政部颁发了第20号会计准则企业合并,其中并没有完全采用国际通行规则,而是规定了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采用权益结合法,即对于被合并方的资产、负债按照原账面价值确认,不按公允价值进行调整,不形成商誉,合并对价与合并中取得的净资产份额的差额调整权益项目。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按照购买法进行核算。 按公允价值确认所取得的资产和负债。形成了购买法和权益结合法共存的二元制格局。
(二)我国允许购买法和权益结合法共存的原因
1、在我国的实际操作中,实施购买法尚不具备完善的外部环境。采用购买法的首要条件是具有被并企业可辨认资产和负债的公允价值。但现阶段我国资产评估市场还有待健全,资产评估业从业人员业务素质不高,资产评估机构管理不完善,在评估中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增加了购买法实际操作的难度。
2、权益结合法为合并后的企业留下了较大的利润增值空间,如果不允许这些企业采用权益结合法,很多并购活动就有可能流产,而且会使并购交易对股东失去吸引力。在国际竞争日趋剧烈的情况下,我国企业迅速扩大规模以增强竞争力,一个便捷的方法便是进行并购,尤其是跨国并购。因此,现阶段我国在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中保留权益结合法对我国企业的扩张和经济发展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3、权益结合法的会计处理简单,易于被企业、会计人员掌握、接受,也会减少评估带来的主观影响,减少其他相关会计准则如无形资产、商誉会计、公允价值计量等的不完善造成的影响。
二、我国企业合并会计方法选择的建议对策
(一)对购买法和权益结合法的适用条件进行严格的规定,保持它们之间的互斥关系
企业合并会计准则在实务处理过程中,要使两种会计处理方法保持互斥关系,借鉴国际会计准则(IAS22)和美国公认会计原则(APB16)的规定,规范权益结合法的限制使用条件,两者只能选其一。针对企业合并会计方法选择可能出现的无序局面,权益结合法的应用范围应当严格遵守准则规定。对于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原则上应采用权益结合法;对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原则上应采用购买法,保持它们之间的互斥关系。并对是否属于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要充分发挥审计机构的监督作用,对其加以规范和限制。
(二)关注企业合并的实质重于企业合并的形式
在会计实务中,各企业交叉持股、控股情况比较复杂,企业合并的目的也各不相同,因此同一控制下的合并不一定都是股权联合性质的,非同一控制下的合并也不一定都是购买性质的。而权益结合法和购买法的根源在于对合并实质的认识不同,因此在实务操作中,彻底搞清楚企业合并的形式是必需得。购买性质的企业合并采用购买法,股权联合性质的企业合并采用权益结合法。
(三)创设公允价值运用条件
我们应跟踪研究国际公允价值应用的最新发展动态,借鉴其先进的理论和实务成果,并结合我国目前的经济环境,尽快完善公允价值定价机制,尽快制定相关的公允价值应用指南,规定公允价值的取得方法,增加准则的可操作性;同时,要加大对会计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其专业技能,尤其需要提高评估人员和审计师的技能,掌握科学有效的认定公允价值的方法,运用自己丰富的职业判断经验和相关的知识背景,在准则范围内灵活地进行业务处理,及时准确地取得公允价值。
(四)要充分发挥监督部门作用,提高监督人员素质
面对越来越复杂的会计业务,会计人员只有提高自己的职业技能和道德素养,才能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充分发挥经济监督作用。为了保证会计信息质量,证券监督部门、产权交易市场、会计及资产评估事务所、投资银行等各相关部门应相互配合,完善相关法律制度,规范监督机构,加强各部门的监管力度。
(五)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增强人民法律意识
现代企业制度尚不健全,无形中提供了会计信息造假行为的空间,导致会计信息失真。加之我国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市场经济中法律意识淡薄,审计监督机构对企业监管不严,执行审计业务时不严格按程序办事,导致利用企业合并操纵利润的事情时有发生。所以,完善企业制度,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和审计等监督人员的法律意识,增大人们的造假成本,才能更有效地防止企业利用企业合并操纵利润。要完善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不但要完善制度,还要改变公民的思想观念。
随着我国证券市场、资产评估市场及其它外在条件的不断成熟,尤其是对公允价值,商誉及无形资产会计处理的日臻完善,必然会使购买法与权益结合法并存的二元格局退出历史,从而出现单一的购买法,以提高企业间的可比性,也避免了投资者因采用不同的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而做出的次优化选择。
三、结论
不同的合并会计方法可能导致企业利润的较大差异,如果允许企业自由选择合并会计方法将使合并会计信息缺乏可比性,同时也不利于投资者做出理性的投资决策,因此,我国新的《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明确规定,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类似权益结合处理,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按照购买法处理,从而使购买法和权益结合法的选择保持了互斥的关系。笔者认为,这样的规定,既与合并会计方法的国际发展趋势基本保持了一致,充分体现了我国当前并购市场的特殊性,将对我国未来的企业合并活动产生积极的影响。当然,新准则中仍然存在着某些值得商榷的地方,尤其是对“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的判断标准还不够清晰,还必须在相关的准则指南中加以明确。
参考文献:
(一)调整了辜务所和分所的设立条件
《办法》在事务所的设立条件方面有所变化。如规定事务所的合伙人或股东应当持有中国注册会计师证书,合伙人或股东3年内没有因为执业行为受到行政处罚,而此前的规定允许合伙人持有注册税务师、注册资产评估师等资格证书。《办法》还要求,取得注册会计师证书后应连续5年在事务所从事审计业务,而以前的要求是合伙人5年,有限责任事务所股东3年。另外,《办法》不再要求取得证书后连续执业,也没有规定合伙人至申请日止在申请注册地连续居住1年以上。
对于分所的设立,《办法》强调事务所对分所在人奉、财务、执业标准、质$控制等方面实行统一管理,并对分所的业务活动和债务承担法律责任,分所负责人为事务所的合伙人或股东。同时提高了设立分所的门槛。如注册会计师数t由以前跨省设分所不低于40人,改为不区分是否跨省均应不低于50人;申请设立分所的事务所及其已设立的分所前3年内不得因为执业行为受到行政处罚。有限责任事务所上年末净资产和职业风险基金总额不低于人民币300万元,合伙事务所上年末净资产和职业风险基金总额不低于150万元。值得注意的是,过去在省内设立分所需要在申请地有业务,但现在则不需要。这有利于注册会计师跨地区执业、从而打破地区和行业封锁。
此外,对于合伙事务所的合伙人、有限责任事务所的股东,没有任何国籍限制和居住时间的限制,只要符合规定的条件,境外人员也可申请设立事务所。
(二)简化了审批程序和申报材料
在设立申请和审批程序上,《办法》明确了各个环节的办理期限。比如,省级财政部门对申请人应当场或5日内一次告知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应当自作出批准之日起10日内向申请人下达批准文件;或者自作出不予批准决定之日起10日内书面通知申请人等。过去事务所办理跨省迁移,不仅需要两个省的财政部门分别审批,有时两个省要的材料还不一样,程序很复杂。现在跨省迁移只由迁入地的省级财政部批准,而且统一了须提交的材料。《行政许可法》出台后,新设事务所特别是合伙制事务所没有指标控制,且更易得到批准,从而缩小了从筹备到设立的时间,减少了相关费用。
《力法》还大大简化了申请材料,规定了申请设立事务所时所应提交的材料,明确规定按照固定格式统一提供,省级财政部门不得要求提供规定之外的其它材料。
审批制改变对中小会计师事务所的影响
(一)促进事务所重组,改变既定利益者格局
脱钩改制时,不少事务所仓促应付,既得利益者暗箱操作,致使股权设置不合理,无法形成必要的制约机制,没有完全抹去计划经济的烙印。一些既定利益者作为合伙人或股东,实际上掌控事务所,其中大部分亲自参与事务所的经营管理,少部分作为“太上皇”并不参与经营管理。普通员工则不持有股份,不享有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因此,事务所存在一种特殊的委托关系。在具体业务上,普通员工与合伙人或股东所掌握的信息不对称。真正了解实情的是普通员工,合伙人或股东只能根据普通员工输出的信息来判断业务的执行情况。合伙人或股东与普通员工在博弈过程中,普通员工往往占据优势,作为人的普通员工有可能采取诸如偷工减料这样的机会主义行为,从而产生问题和成本,使得审计资源的配置难以达到帕累托最优,有可能损害事务所乃至整个行业的形象。
《办法》出台后,新设事务所特别是合伙事务所将会变得规范和容易得到审批,这有助于有一定执业经验但不持股份、受既定利益者控制的注册会计师独立出来另设事务所,从而促进注册会计师行业重组,改变既定利益者格局。
(二)有利于注册会计师责任和权利相对应
过去我国审批成立的中小事务所绝大多数采用有限责任制,采用合伙制的很少。有限责任事务所中,业务收入的大部分由股东分享,但是业务产生的风险却仅限于事务所的全部资本。事务所的股东为了个人的经济利益,不仅可能滋生过激的商业行为倾向,还可能扭曲了激励约束机制,例如限制员工职位的提升、长期不肯新增内部股东。而部分事务所的过激商业行为会导致“劣币驱逐良币”、虚假会计信息泛滥、部分审计人员道德颓丧、行业信誉降低。事务所对审计质量承担责任的经济约束缺乏刚性和力度,是独立审计质量保障机制重要的制度缺陷。事务所管制结构不当,导致事务所执业时缺乏风险意识,过于重视经济利益,执业时投入的人力、物力有限,对于一些审计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不能勤勉尽责,发现不了隐藏的风险。而合伙制具有有限责任制所不具有的优势,有利于合理界定产权,使合伙人的责任和权利对等,提高决策效率和监督效率,降低成本。《办法》规定着眼于制约注册会计师过激的商业行为倾向,提高职业行为的水准,放宽了合伙事务所的设立条件,并相应提高了设立有限责任事务所的门槛。由于合伙人不仅要承担自身过失带来的损失的无限赔偿责任,还要承担其他合伙人的过失产生的损失的连带赔偿责任,这就可以客观上要求合伙人增强风险意识,严格按照独立审计准则和职业道德准则的要求谨慎执业,全面加强内部质量控制,尽量避免陷入审计失败当中。
(三)事务所生存的压力加大并有可能使审计市场陷入恶性竞争状态
在我国目前的审计市场上,高端业务被大型事务所垄断,同时因为大所运作成本较高,在低端业务上对小型事务所没有竞争优势,现在不少事务所特别是中型事务所高端业务做不了,低端业务不愿做,处境变得十分艰难。我们认为,成熟的市场竞争机制将会导致大部分事务所都是小型事务,主要从事低端业务,而只有少数事务所经过优胜劣汰的洗礼成长为大型事务所,主要从事高端业务。在这个过程中可以预见,小型事务所将大量涌现,其中大部分将采取合伙制,而合伙制的一大优势是内部交易成本低,从而在低端业务上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而《办法》的实施将催化这个裂变的过程,使事务所特别是中型事务所的生存压力进一步加大。
从另一个角度分析,《办法》对合伙事务所的合伙人、有限责任事务所的股东没有任何国籍限制和居住时间的限制,只要求符合规定的条件,就可申请设立事务所。这是我国履行加入WTO开放服务市场承诺的需要。随着开放的深入,外资事务所将有可能大盘涌入。可以说,深化改革开放使注册会计师行业充当了我国中介服务业对外开放的排头兵。但如果审计市场有效需求仍不足,如果行业监管力度和行业自律得不到加强,市场无序竞争的状态得不到改善,市场的开放和大t新事务所的涌现,将有可能导致没有经过信用市场充分培育的注册会计师行业陷入进一步的混乱和恶性竞争之中。
中小会计师事务所的发展对策
(一)独立性
《办法》加快了建立合伙制事务所的步伐,无论是合伙事务所还是有限责任事务所生存压力加大,因而必须设法保持应有的独立性。独立性是注册会计师的立业之本,是注册会计师业务质量的根本保证。离开独立性谈审计质量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没有审计质且保证,事务所的生存和发展始终有后顾之忧。笔者认为,事务所应采取以下措施保持独立性:(1)改变现有的分配方式,应以年薪为主,以提成为辅,提成比例则以业务联系、工作数量和质量、合作精神和责任心等综合加以考虑。(2)除提取必要的风险基金外,事务所应提取一定数量的质量保证金,用于质量控制和培训支出。(3)承接新业务前,应由事务所统一评估专业胜任能力特别是独立性,并决定是否受聘。(4)客户的联系人与审计业务的执行人应作为“不相容职务”,由不同人承担。(5)对于长期客户,安排定期轮换注册会计师。(6)合伙人或股东对独立性的审查不仅仅局限于书面复核,应参与实地抽查。
(二)经营策略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2年5月15日
到2010年底,我国共有7,873个事务所,整个注册会计师行业从业人员近30万人,其中会计师事务所里的执业注册会计师(包括合伙人)有10万多人。但是在我国庞大数量的会计师事务所中,具有20名以下(含20名)注册会计师的事务所却占到总数的88%。对于河南审计市场来说,如果年营业额在1,000万元以下且执业注册会计师人数在50人以下的会计师事务所都可定义为中小会计师事务所。那么,2011年除两家会计师事务所以外,中小规模的会计师事务所占据了河南省的审计市场。
一、河南省审计市场现状
(一)会计师事务所规模小,盈利能力差。2010年度河南省共有432家会计师事务所,3,951名执业注册会计师参加年检,占全国执业注册会计师人数的3.59%,其中注册会计师人数>50人的会计师事务所共3所,在中部六省中,居于第三。但是,河南省拥有证券业务审计资格的事务所却没有,与发达城市相比相差甚远。北京拥有注册会计师人数>50人的会计师事务所在全国最多,共有59所,其次是上海、广东,都远远超过河南省。另外,河南省会计师事务所的收入也远不及发达省份,河南省年度收入前十名的会计师事务所2009年度收入总计为7,365.57万元,而全国收入排名第一位的普华永道中天会计师事务所2009年收入为257,843万元,河南收入前十名的事务所还不及普华永道中天会计师事务所收入的7%。整体上来说,河南省会计师事务所与我国大型事务所相比最明显的差距是规模太小,竞争力差。
(二)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影响注册会计师行业。河南经济发展处于我国中下游水平,规模以上大型国有企业数量及规模较国内经济发达地区普遍偏小,民营经济及外商投资企业发展程度较弱,在全国2,000多家上市公司中,河南仅有50多家,一些较高质量企业的大部分业务都被北京、上海、深圳等经济发达地区的会计师事务所瓜分。河南50多家上市公司中,由河南本地事务所承接的仅5家左右。越是发达的地区,注册会计师业务量越多,注册会计师的事业越昌盛,也是优秀的注册会计师人才流向的地区。河南省排在前10名事务所的注册会计师人数合计才415人,而北京注册会计师人数>400人的会计师事务所有2所,这得益于首都经济繁荣发展。北京不仅是中国大企业成长的沃土,也是全国注册会计师最向往的城市之一。
(三)河南审计市场需求不足,事务所竞争激烈。审计市场的需求程度影响着审计市场的竞争。在我国审计市场,市场需求大多属于强制性需求,大多数公司没有自愿聘请审计服务的动机。中小会计师事务所为了在市场竞争中生存下去,一方面他们就屈从于买方市场的要求,顺从客户的“意愿”,当然就会在独立性和公正性上难以取舍;另一方面为了得到市场份额,中小会计师事务所会采用压价竞争、给回扣、提成等不正当手段进行恶性竞争。这种竞争不光降低了事务所的收入,也会影响审计质量。因此,在河南省的独立审计市场中,需求不足导致会计师事务所可分享的蛋糕不大,会计师事务所竞争激烈,虚假陈述现象严重。
(四)事务所业务范围窄,专业化程度低。据中注协公布的数据,2009年我国综合评价前百家事务所的总收入为2,061,051万元,其中审计收入为1,698,927万元,占总收入的82.42%,由此可见,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的服务主要局限于审计鉴证业务,河南省的中小事务所更是如此。目前,河南省中小会计师事务所提供的服务主要停留在中低端传统审计服务领域,尽管管理咨询业务有所发展,但还仅限于记账、税务和资产评估等,开拓的新业务量不大,没有挖掘客户更深层次的需求或发现新的细分市场,行业专门化水平低,服务及功能定位没有特色,河南省中小会计师事务所在今后多元化发展战略中将面临着挑战。
二、国外中小会计师事务所竞争战略
当前国内事务所营业收入主要集中于传统审计领域,而国外同行的营业结构比例正好相反,国外非审计营业收入占到2/3。国外发达国家中小事务所是服务于中小企业的主体力量,由于其经营成本低、专业特色突出,服务角色灵活,更能适应中小企业数量大、规模小和种类多等特点。面对一个成熟、市场份额稳定的审计服务市场,发达国家会计师事务所已很难通过审计服务扩大规模,提高业务收入,尤其是中小事务所只有另辟蹊径。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发达国家中小会计师事务所市场定位不是盲目追求上市审计,而是通过市场细分,发现审计市场中某些未满足的需要。他们以中小型企业为自己的主攻客户群,并以记账、代编会计报表、处理工资单等为自己的主要业务,或者提供专业分工很细很强的服务。非会计、审计业务不仅能带来较高的收入,也可减少传统审计业务可能引起的诉讼风险,通过为特定目标客户服务,中小事务所取得了低成本地位,他们见缝插针,拾遗补缺,绕开了同大型事务所的竞争。
我国政府承诺,入世后六年内将解除国际会计师事务所的所有政策进入壁垒。这样,国际会计师事务所必将纷纷加大投入,以占领更大的市场份额;同时,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下国有资产重组并购和以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上市及不良资产处置为代表的改制业务使国内审计(鉴证、咨询服务)市场需求相当乐观。但现实证明我国国内事务所从规模和执业水平上远远难以与国际所竞争。国际会计公司进入中国,对中国会计服务市场的格局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因此,我们应该客观、冷静地分析这个市场,明确我国会计师事务所与国际会计公司竞争中存在的差距与优势,合理预测其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这是关系到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的生存与发展的大环境。
一、竞争战略的一般理论分析
在公司竞争战略理论发展过程中,具有代表性的学派是资源学派。资源学派主张公司战略的主要内容是如何培育企业独特的战略资源,以及最大限度地优化配置这种战略资源的能力。1990年,普拉哈拉得(Prahalad)和哈默尔(Hamel)在对世界上优秀公司的经验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竞争优势的真正源泉在于“管理层将公司范围内的技术和生产技能合并为使各业务可以迅速适应变化机会的能力”。战略资源学派认为,每个组织都是独特的资源和能力的结合体,这一结合体形成了企业竞争战略的基础。因此,企业竞争战略的选择必须最大限度地有利于培植和发展企业的战略资源,战略管理的主要工作就是培植和发展企业对自身拥有的战略资源的独特的运用能力,即核心能力。
资源观的战略管理思想是:“产业环境分析、内部资源分析制定竞争战略实施战略建立与产业环境相匹配的核心能力竞争优势业绩”,即分析产业环境、内部环境,比较竞争对手的资源优势,通过竞争战略的制定和实施来建立与产业环境相匹配的核心能力,从而获得竞争优势。
(一)产业环境因素分析
环境理论认为,企业的外部环境按层次分,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任务环境、竞争或行业环境、一般环境或宏观环境。
1.任务环境
任务环境因素也称为“直接活动环境”,是指一些与组织的目标制定、目标实现直接相关的因素。这些相关因素主要包括客户、供应商、竞争者与政府监管机构等。达夫特指出,任务环境包括与组织相互作用和对组织实现其目标的能力具有直接影响的部门。任务环境一般包括产业、原材料、市场部门以及人力资源等。
2.竞争或行业环境分析
这是任务环境之上的一个层次,它包括一个企业或一个经营单位及其竞争者在同一行业内的运作情况。在这一层次,环境因素影响所有在同一行业内的竞争者。哈佛大学的迈克尔・波特教授认为,有五种基本竞争作用力或受到五种结构性因素影响同一行业内的竞争力。这五种竞争作用力是进入者、替代品、购买者、供应商和竞争者之间的对抗力。其模型如图1所示:
3.一般环境或宏观环境是最宽泛的一个层次
一般环境包括那些对企业的日常经营没有直接影响但有间接影响的部门。一般环境包括政府、社会文化、社会伦理道德、经济环境、技术以及财务资源部门,这些部门最终会影响到所有的组织。因此,一般环境因素可以界定为一个组织疆域外的所有可能影响因素的总和,这些因素包括以下几个主要部分: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伦理道德、自然资源等。
(二)公司资源因素分析(SWOT矩阵分析)
SWOT分析法,也称SWOT态势分析法,SWOT分析框架,最早是由美国哈佛商学院的教授安德鲁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提出来的。它是把企业内外环境所形成的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es)、机会(Opportunities)、风险(Threats)四个方面的情况,结合起来进行分析,以寻找制定适合本企业实际情况的经营战略和策略的方法。
1.明确公司的优势(Strengths)
优势通常是指公司的一些特长,或是那些能提升公司竞争力的与众不同之特征。它通常有如下表现形式:技能和重要专长;有形资产;员工队伍;组织资源;无形资产;竞争能力;联盟与合作伙伴;市场营销方面等。所有这些可以称之为竞争性资源。这些竞争性资源,配之以具体行业以及其他外部条件,必将对公司未来业绩起决定性作用。
2.明确公司的劣势(Weaknesses)
劣势是指竞争对手拥有但公司尚不具备或不擅长的那些竞争性资源以及其他使公司处于不利竞争地位的内部条件。内部劣势通常表现为:缺乏一些重要的技能与专长;缺乏重要的有形资产、人力资源、组织资源以及无形资产等,致使公司缺乏竞争力。内部劣势可视为公司应该获得而尚未获得的那些竞争性资源。它们的存在为我们审视公司资源提供了一种思路,即公司还需要补充哪些竞争性资源。
3.明确公司的市场机会(Opportunities)
公司与市场机会之间存在以下关系:一个公司能够拥有的机会往往随行业的不同而不同;即使是同一行业,不同公司把握机会的能力也有显著差异;同一机会对不同公司的吸引力是不同的;不同机会对同一公司的吸引力也有显著差异。公司应该留意抓住符合以下特征的机会:能给公司带来大量的现金流,并促进公司利润增长;能激发公司潜在的竞争优势;能充分利用公司的竞争性资源。
4.明确公司可能面临的威胁(Threats)
有时候外部环境的某些因素会给公司的盈利前景以及市场地位产生一定的威胁。这些威胁对公司的影响可大可小。公司至少要做到:一方面预测这些威胁可能会给公司带来哪些负面影响;另一方面,在此基础上,明确公司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减轻或消除这些影响。
二、会计师事务所的战略环境分析
(一)会计师事务所外部环境分析
1.会计师事务所宏观生存环境分析
注册会计师职业是一个不提供有形产品只提供服务的特殊行业,因而宏观上主要受到政治环境、法律环境和经济环境的影响,具体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注册会计师职业服务市场的国际竞争将日趋激烈。跨国公司的迅猛发展、资本市场国际化趋势和经济全球化促使许多国家的会计师事务所把国际化和多样化作为未来发展的战略目标。许多会计师事务所通过设立海外办事处或合并来为它们的主要客户提供全球。随着我国会计市场对外的全面开放,注册会计师服务市场的竞争将日趋白热化。
(2)会计信息化审计将成为主流。会计信息化审计是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和通讯等),对传统审计模式进行重构,并在重构的现代审计模式上通过评价控制会计信息化信息系统。计算机、网络时代的来临,对审计领域的信息化提出了新的要求。各国会计公司都将深化开发和广泛利用审计对象,建立技术与审计高度融合的、开放的现代审计监督服务体系,以提高审计在优化资源配置中的有用性,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过程。
2.会计师事务所行业环境分析
前已述及,在一个行业中,存在着五种基本的竞争力量,即潜在的加入者、替代品、购买者、供应者以及行业中现有竞争者的抗衡。这五种竞争力量共同决定了行业竞争的强度和获利能力。我们运用波特的五力分析法具体分析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的生存环境。
(1)潜在的进入者。潜在的进入者是否能够进入某行业并对该行业构成威胁,取决于该行业存在的进入壁垒。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主要进入壁垒有规模经济、审计质量、地源优势、政府政策等。很显然,最大的潜在进入者是那些历史悠久、信誉优良的外国会计公司,他们可凭借其良好的品牌优势、丰富的市场竞争经验、先进的管理平台、卓越的研发能力,克服市场进入壁垒,直接争夺我国会计市场的市场份额。
(2)替代品。会计师事务所提供的会计报表审计、会计咨询等专业服务具有不可替代性,但是在税务、管理咨询、投资咨询、人力资源咨询等领域,与律师事务所、税务师事务所和专业管理咨询机构的业务存在一定交叉,所以会计师事务所的非审计服务替代产品来自这几个行业所提供的服务。但同时,非审计服务的提供与审计业务的开展有很大的关联性,与其他行业的类似服务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可替代性。
(3)购买者。会计师事务所服务的主要购买者是上市公司。转换会计师事务所的成本与客户对审计市场收费水平的了解程度等对客户的讨价还价能力都有较大的影响。根据证券法的有关规定,上市公司必须定期公开其经过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年度报表,如果更换会计师事务所,必须在重大事项中报告并说明原因。这使得一般上市公司轻易不愿更换会计师事务所,结果导致我国上市公司专业服务的购买者竞争能力较弱。
(4)供应者。知识密集型是注册会计师行业的一个显著特点,人力资源是会计师事务所最主要的资源,因此,注册会计师是财务报告供应链的重要环节,他们是专业鉴证服务的供应者。一方面,注册会计师的专业判断能力具有不可替代性;另一方面,许多企业在招聘财务经理时往往优先考虑具有注册会计师资格的人员,并愿意高薪聘请。这样,注册会计师的首要求职岗位往往是财务经理而非会计师事务所,使得注册会计师具有较强的讨价还价能力。
(5)行业内部现有竞争者间的竞争。一方面,我国许多会计师事务所之间综合实力相当,单个会计师事务所不易取得明显的竞争优势;另一方面,各会计师事务所提供的服务差异化程度不高,竞争往往采取低价招揽业务的形式,最终影响到整个行业的收入水平。因此,我国会计师事务所之间的抗衡程度可以说是相当激烈。
(二)会计师事务所的SWOT分析
会计师事务所竞争战略的制定和实施既要遵循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不能超越客观条件许可的范围,同时也要充分发挥会计师事务所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回避威胁,把握机会,以选择适合自身和环境的竞争战略。会计师事务所的优势(S)、劣势(W)、机会(O)和威胁(T)主要考虑的因素包括会计师事务所的人力资源、客户、品牌、资金、研发技术、管理技能政府政策、地缘优势、经济环境等。
1.优势(Strengh)
(1)会计市场审计鉴证服务需求迅速增长。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国恢复注册会计师制度至今,我国共有会计师事务所5350多家,注册会计师6.9万余人,非执业会员7万余人。2004年全国百强会计师事务所的业务总收入就达到70多亿人民币。这些都反映了我国会计市场专业服务的旺盛需求。
(2)政府机构的适度参与可促进我国注册会计师职业的健康发展。一方面,受几千年的传统影响,我国民间比较认可政府在社会事务管理中的权威作用,利用政府的权力引导企业接受和认可民间审计,具有直接的效果;另一方面,政府的有效监管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市场结构,抑制会计市场的不当竞争,进而消除或减轻市场失灵。
(3)特有的市场格局已经初步形成。本地会计师事务所由于熟谙国情,则驾轻就熟,通过几十年的发展,许多会计师事务所与客户间已逐步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使得客户的转换成本较高,提高了外国会计师事务所的进入壁垒。
(4)相对成本优势。由于会计师事务所拥有更多的案例库、实地经验和成熟系统的企业管理思想和策略,由其提供记账和财务管理,成本将低于企业自己做的成本。出于对性价比的考虑,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的低廉收费可以为它赢得一部分客户。
(5)文化优势。我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大国,其特有的东方文化对外来者是不容易理解和融合的,因此文化因素往往也是我国会计公司阻碍外国会计公司实施其跨国战略的因素之一,提高了外国事务所进入我国会计市场的门槛。
2.劣势(Weakness)
(1)客户管理当局有强烈地粉饰财务报表的动机。财务报告的供应者应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现实的情况是,许多企业的管理当局为了个人的利益置其会计责任于不顾,不惜粉饰财务会计报告以美化其业绩,这显然提高了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难度和审计风险。
(2)高质量的注册会计师专业服务需求意识不强。良好的注册会计师专业服务供给是依托在相应的需求下产生的,但是,我国资本市场的会计信息相关者却缺乏这种有效的需求。政府主管部门、税务机构甚至有些投资者都只是盲目地希望股价不断上涨,而对会计信息质量的高低不予关注。这样,会计师事务所在种种压力下有可能丧失其独立性,为迎合市场的不当需求,出具不恰当的审计报告。
(3)注册会计师执业环境有待改善。一方面,我国的会计师事务所虽然已经完成了脱钩改制,但是多年来形成的行业垄断、地区封锁现象依然不同程度地存在,影响了事务所之间的自由竞争;另一方面,随着审计电算化、网络审计等新型审计模式的发展,相应地带来一系列新的问题、新的纠纷,而目前的法律法规却并未提及,这样就有可能出现无法可依、无章可循的局面。
(4)会计师事务所组织形式不够合理且规模偏小。会计师事务所组织形式包括有限责任制和合伙制,我国现有的事务所大多选择有限责任制而非合伙制,不利于事务所对社会公共责任的承担。而在众多的事务所中,大型事务所并不多见,只有5名注册会计师的小事务所占大多数,多数不具备承担大型或特大型企业审计的能力。
(5)事务所业务品种较单一。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由于执业理念、执业能力等因素的制约,仍主要局限于审计鉴证业务的服务。管理咨询业务虽有所发展,但业务类型狭窄(主要是税务、记账、资产评估等),收入有限,仅仅是事务所总收入的一个小小的补充,尚未成为其业务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
3.机会(Opportunity)
(1)会计市场的全面开放,也给我国的会计师事务所开拓国际市场提供了机会。由于国民待遇的相互性、对等性,我国一些优秀的会计师事务所也可通过设立海外办事处,或通过与当地事务所合作等形式提供全球,注册会计师服务的市场领域将不仅局限于本土。此外,国际会计公司的进入,往往也带来了先进的管理模式、执业技能,我国的会计师事务所可以发挥后发优势,结合自身特点积极学习和借鉴他们的长处,提高我们的职业素养、执业质量和竞争能力。
(2)服务业务的多元化拓展。伴随着企业经济活动的国际化和多元化,会计服务市场的需求也呈现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客户已由过去单一的会计审计服务向多元化、全方位需求转变。对此,会计师事务所应把业务范围从传统的会计审计业务扩展到管理咨询、资产评估、投资咨询、税务、人力资源咨询、软件设计、IT咨询等。
(3)国内其他市场空间的充分利用。四大等著名会计师事务所,在我国国内主要承接大多数重量级的中国企业的业务,或者以服务跨国公司为主,尚没有把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和西部地区客户作为重点。
4.威胁(Threat)
(1)国际会计公司的介入使得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竞争能力更加不足。国际会计公司经过百年的发展,特别是经历过几次大的事务所之间的合并、收购行为,已经进入成熟期。而我国会计师事务所还处于成长期,总体上“小、散、乱”的现状的依然存在,众多中小事务所的激烈竞争又降低了其讨价还价能力,出现恶性的低价争揽业务的情况。
我国目前执行的预算会计管理制度对于财政资金的收入以及支出方面的管理较为重视,在大量社会资源使用以及占用等方面的情况并没有给予过多的关注和重视。比如各级行政事业单位在固定资产的占用方面情况并没有充分了解,也没有明确以固定资产的方式进行投入的股权投资情况,这样的话极易导致国有资产流失。同时,政府的债务、还本付息情况、预算资金的使用效果等相关问题并没有向广大公众进行信息披露,并不能真实、完整的反映政府实际上的债务数额以及预算情况,这样的话会使会计信息资料缺乏真实可靠性,无法将预算资金的执行情况如实反映出来,会给政府带来很多的财政风险。
2.较大范围的使用有偿资金,对于预算会计核算领域范围也有了新的要求
我国近年来不断推进财政投融资体制的市场化程度,增加了政府投融资的主体,使政府投融资出现多元化发展格局。而且在公共领域内不断介入私营部门,财政资金结构也朝着多元化、多来源、多渠道、多层次等方向发展,有偿资金得到广泛应用。为了增强政府的财政风险意识,应对债务的相关问题进一步进行研究、分析,并加强政府债务管理工作,因此从客观上而言,必须不断扩宽预算会计核算领域。
3.行政事业单位在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目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正在积极、全面开展改革工作,各级各类的行政事业单位拓宽了自己的筹资渠道,不再仅仅单独以来政府资金拨款,也逐渐面向社会,吸收社会投资力量,进行自收、自支、自费的经营管理模式。在实现这一转变的过程中,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政府部门的主导力量和监管能力,相应的也会提高各级各类行政事业单位的办事灵活性和自主能力。基于行政事业单位自费办事业、招聘人才、建设的发展模式下,为了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机制中占得一席之地,求得长远发展,更应该重视预算会计管理,充分利用资金,提高经济效益。
二、进一步加强预算会计管理的相关对策
1.应改变预算资金管理格局,实现全面的预算资金管理
首先应该建立健全的政府会计信息系统,做好政府会计信息的信息披露工作,提高政府会计信息的透明度。当前的政府会计信息系统应加入投资经营的国有资本安全使用情况、失业金以及养老金等使用情况,并且应加入政府整体的会计报表,以便及时了解、掌握关于政府的相关支出和成本信息。同时应将政府会计系统和债务管理、现金管理、预算管理、计划管理相结合,实现经营管理型会计管理模式,并且要求政府各部门都应该编制预算报告,确保政府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性,便于为政府及时提供相关的支出信息和成本信息,为政府部门决策提供重要参考,更好的控制支出。其次,政府部门应详细核查、确认目前内部各个预算单位对固定资产的占用情况,并且将确认的固定资产可纳为政府的资源,经政府专门机构对这部分资源进行管理、维护。
2.应将预算会计的核算领域进一步拓宽
我国各级行政事业单位现阶段的会计基础主要以收付实现制为标准,然而由于新的会计制度不断创新和改革,打破了以往单纯的预算资金管理格局,应该要求建立一套和国际会计核算制度接轨的全新的会计核算制度,应将传统的收付实现制转变为以权责发生制为会计基础的管理模式,可以将社会资源的使用情况、占用情况及时反映出来,也可以使政府财政状况以及财政资金的使用情况完整的反映出来,便于政府部门进一步加强债务管理以及投融资管理工作,准确核实实际的政府财政资金数额,将政府财政风险控制在最低。比如可将会计资产、负债管理以及非现金交易等业务都实现权责发生制作为会计基础进行会计核算,有利于完善收付实现制核算的不足和缺陷。
3.应进一步完善事业单位预算会计的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