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教学建议模板(10篇)

时间:2023-09-05 16:30:10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小学音乐教学建议,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小学音乐教学建议

篇1

在歌唱教学中存在着三个凸显的问题:第一是合唱音调不准,独唱严重跑调;第二是小学生歌唱知识技能欠缺;第三个是教师过多的语言教学指导破坏了音乐鉴赏的完整性。

(一)教学资源匮乏,轻视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性

由于教学资源有限,且大部分学校不重视音乐这一学科的重要性,传统和陈旧的教学观念直接影响着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效进程。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重视学生个性和全面发展,只是片面的追求升学率,一味的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由于缺乏教学资源,在课堂教学中很少为学生开展音乐教学活动,教学内容没有一点创新和新颖,只是按照教材内容循规蹈矩,不能够有效的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进而导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缺乏创新。

(二)合唱音调不准,独唱严重跑调

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一是有的找准音很困难,唱完上句下句起音就成困难。还有的学生不能够把理论上的知识运用至实践之中,例如学生心中明白如何起调起音,但是唱出声来就存在很大的问题。歌唱教学中音准问题严重,使学生的歌声缺乏美感,音准问题不解决,歌唱难以激起学生美好的感情体验。长此以往的音准问题还会使学生对歌唱失去兴趣。二是教师对学生歌唱音准的关注率很低,面对学生歌唱时音不准缺乏有效的方法。有的教师认为这么一点音准问题是很正常的,便忽略了;而有的教师则是关注到音准问题了却没有有效的方法去解决,也就跳过去了。在歌唱教学中请学生独唱的机会少,检测少给学生唱歌的时间不够多。导致学生在歌唱时对准确音高的心理感知能力、对声音的控制能力不够强。

(三)歌唱知识技能欠缺

中年阶段(3―6年级)是小学教学的重要阶段,这个阶段的学生逐步理性,所要掌握的知识由感性到了理性,此阶段的唱歌教学不但要与读谱知识相结合,而且要求学生在唱歌中对呼吸方法、发生技巧等知识逐步的掌握和运用,从三年级开始进入合唱教学,要求学生在节奏和曲调上有比较准确的把握。

(四)教师过多的语言教学指导破坏了音乐鉴赏的完整性

在音乐欣赏教学课程中,大部分老师只播放一遍音乐,就向学生提出问题,而且还时不时地在学生体验音乐的过程中插话,这就干扰了学生的音乐体验,也会破坏音乐鉴赏的完整性。

二、提高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效果的对策和建议

(一)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

由于小学生的心智发展不成熟,兴趣成为了他们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小学生学习的驱动力。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培养他们热爱音乐的兴趣,才能在教学中事半功倍。音乐教学中的合唱队学生的音乐素养能力要求很高,合唱比独唱的旋律更为复杂,学生在掌握此技巧和知识也更为困难。在此种情况之下,培养学生浓厚的音乐兴趣爱好十分有必要。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中,可以多播放一些音乐合唱作品,让学生自己欣赏,从而引导他们说出感受。与学生共同分析合唱音乐作品的唱法和技巧,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接受水平,对唱法进行调整,保证学生可以充分掌握合唱唱法,不断提升合唱水平,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发展他们对音乐的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

(二)加强歌唱技巧的教学,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

同步的音准和节奏训练是开展合唱教学的基础,对合唱水平的高低起着决定性作用,缺乏这两种训练将会无法进行较为复杂的合唱作品的教学。音准训练在具体教学时应循序渐近,尽量采用无伴奏形式从横向的音程练习开始,逐渐过渡到纵向的音程以及简单的和弦,让学生根据固定音高学会彼此倾听,自己调整音高,以达到协和的状?B。为了帮助学生训练内在听觉和掌握音准,在教学内容上应采用匈牙利作曲家柯达伊的无伴奏合唱训练曲,指导学生在充分理解作品的内容上,确定合唱的音准、音色,然后反复训练以达到作品需要的协和。

(三)关注音乐学科价值

篇2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36-0235-01

一、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现状分析

近年来,素质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全国中小学音乐教材建设初具规模,基础音乐教育在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各个方面正在得到不断的拓展和丰富。但与此同时,农村音乐教育改革仍然进展缓慢。从对湖北省部分地区的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前期调查了解到,在农村地区,音乐教育改革举步艰难。领导重视不够,缺少师资,缺少设备,家长认识不够,这都是农村音乐教育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农村音乐教师缺乏、素质偏低严重阻碍了音乐教育的发展。

二、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音乐教师专业素质参差不齐

目前我国农村音乐教师素质参差不齐,整体素质偏低,严重制约着素质教育下音乐教育改革的进展。从本次调查情况来看,在湖北农村地区孝感市、随州市和十堰市的47所中小学(6所中学,41所小学)中,其音乐教师大多还是中师或大专毕业,有的是通过进修、培训等渠道获得学历并进入中小学任教的,而具有本科或本科以上学历的中小学音乐教师数量偏少。此外,部分中小学音乐教师存在兼职的问题,有的学校由于师资力量不足,音乐、体育、美术等课程不乏兼职现象。

(二)音乐课程教育评价机制不完善

虽然近年来素质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农村中小学教育理念,教育教学方法逐渐得到改进,但应试教育对农村中小学教育仍然影响巨大,音乐作为非统考科目向来不受重视,因而针对音乐课程的教育评价机制建设长期滞后。本次调查中发现,孝感市、随州市和十堰市多数农村中小学尚未就学生音乐课程学业水平的评价和音乐教师教学成果的评价形成明确方法和标准,音乐教育评价方法与过程都存在较大的随意性。

(三)教师待遇偏低,队伍建设资金匮乏

音乐课程作为“副科”在中小学教育中向来不受重视,虽然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音乐课程及音乐教师的地位得到一定提升。但本次调查中发现,音乐教师的福利待遇偏低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彻底解决,且在学校晋级、评优过程中,音乐教师作为“副科”教师,往往被忽视,其工作成果得不到重视和认可。而音乐教师的培训,音乐师资条件的改善都需要政策、资金的支持,重视不足与资金匮乏的问题得不到解决,现有音乐教师队伍稳定性不足的问题就难以得到解决。

三、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发展对策

(一)依托“国培计划”强化教师队伍建设

音乐教师是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实施者,其专业素养与教学能力直接决定着中小学音乐教育的质量,但目前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师素质现状不容乐观,强化音乐教师队伍设的需求十分迫切。当前,正值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好时机,也是“国培计划”实施的第三年,这为农村地区中小学音乐教育提供了更大的机遇与发展空间,尤其是为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师队伍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对此,应依托“国培计划”实施农村中小学教师置换脱产研修、专业技能培训,延伸“影子模式”,同时积极举办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师专业技能竞赛、优质课评选、专项技能如器乐、指挥、歌唱等培训活动,不断提升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师的音乐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并在潜移默化中转变期教学理念,提升其教学热情和责任心。

(二)完善音乐课程评价机制

应不断健全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学考评机制,一方面,要明确对音乐教师教学评估的方法与指标,使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开展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有目标,有计划,有章可循;另一方面,要明确对学生音乐科目考查的方法与指标,使学生在学习音乐课程时有明确的方向和目的,同时也以此更好地引导教师对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改进。学校之间也可借“国培计划”下的相关活动相互交流课程评价机制的建设方法和评价指标,从而取长补短,不断完善自身课程评价机制,有效激励音乐课程“教”与“学”成效的持续提升。

(三)健全音乐教育发展保障机制

当前,改善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师待遇,增加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资源及音乐教师培训的资金投入,成为保障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的重要前提。对此,中小学一方面要结合自身情况合理申请专项拨款,另一方面也要强化对经费的管理与筹划,提升其有效利用率。此外,做好现有音乐教育设施设备的维护,提升现有资源的使用效率和使用寿命,也是为音乐教师培训和音乐教育改革争取资金的重要措施之一。

四、总结

总之,音乐教育有着重要的美育功能,在农村中小学素质教育改革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针对当前农村中小学教育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认为强化师资建设和课程评价体系建设,以及改善音乐教师待遇和增加音乐教育资金投入,是推进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发展的首要举措。

篇3

随着现代多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技术极大地扩充了音乐教学的容量,丰富了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技术,使音乐课程发生了质的变化。当网络、电脑和软件组成的信息技术进入中小学音乐课程,音乐课程系统就呈现出新的面貌。

一、满足数字音乐教学的硬件设备

从音乐教学的角度出发以经济实用为标准构建一套电脑音乐教学系统并不复杂,一台普通的PC机、一对带功放的音箱、一支卡拉OK话筒、一条MIDI线、一台有MIDI接口的便携式电子琴就可以构成一个简洁的电脑音乐系统,它能够满足最基本的电脑音乐软件应用操作要求。硬件设备具备后就可以根据教学活动的需要选择安装一些实用电脑音乐软件进行音乐文件的制作、处理和编辑了。

二、常用电脑音乐软件简介

电脑音乐制作软件是指能利用电脑制作、剪辑、播放音乐作品的软件,这部分软件又分为MIDI类和音频类。MIDI类常用软件有 Sonar,Cubase,Band in a Box,Overture,作曲大师,TT作曲家等音频类常用软件有Audition(cool Edit)、SoundForge、Goldwave等。根据功能又可以细分为音序软件、自动伴奏软件、乐谱打印软件、音频编辑软件、音乐教育软件。

三、合理地运用数字音乐软件服务音乐教学活动

(一)巧用Audition CS6音频软件

Audition CS6音频编辑软件是一款功能齐全的多功能音乐软件,建议每一个音乐老师都能掌握它。在教学及各类活动中有如下地作用:

1.音乐欣赏教学。在教学人教版三年级音乐欣赏课《森林与小鸟》时,我用Audition音频编辑软件按照乐曲ABCD四段体结构一一剪辑出来并导出WMA格式插入到PPT当中,学生通过四次的分段欣赏后能从音乐要素的细微变化感受森林里小鸟的不同音乐形象等,使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得到提高。

2.歌曲联唱制作。学校举行文艺会演时声乐兴趣小组的学生要表演歌曲联唱。这时就要对不同歌曲的主要伴奏部分进行剪辑合并,同时又要让歌曲衔接自然,在Audition多轨模式下导入剪辑好的几首歌曲,在歌曲的开头和结尾分别做淡入淡出的效果点播放键进行试听修改,满意后再将歌曲合并导出MP3格式,一首联唱伴奏就做好了。

3.升降调。在指导学生参加声乐表演时,我们有时会发现虽然选的歌很优美动听,但是让孩子练唱起来歌曲的一、两个高音总是唱得不稳定,孩子的唱功暂时达不到理想水平,而现有的歌曲伴奏就需要降调处理,这时就可以用Audition导入歌曲伴奏,点击“效果”下拉菜单中的降调做半音或全音小三度范围内的降调处理,帮助学生用合适的音调把歌曲唱好。

(二)作曲大师――舒心的制谱工具

作曲大师是一款功能很全的制谱软件,支持简谱、五线谱、简谱鼓谱、五线谱鼓谱等,混合排版界面直观,支持多声部少行和多行混排,歌词输入简明,还具有MIDI音乐制作及自动配器等功能。在教学中笔者主要发挥如下功能:

1.编配制作简单的合唱谱聆听MIDI回放。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合唱教学进入课堂,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唱一些简单的合唱曲,但是好听的、简单的合唱曲市面上不是太好找,不是歌曲太大太难,就是旋律太老调了,这时我们帮孩子们x择一些短小好听的曲子,改编成简单的二部合唱手写稿子欠美观,这时可以发挥作曲大师多声部制谱功能,打印出简单的二部合唱谱发给孩子练唱。同时,作曲大师有MIDI播放的功能,可以将编配的二声部MIDI回放旋律以视觉的方式播放流动性曲谱,孩子们可以边看边聆听声部音响效果更好的练唱曲子。

2.引导学生创编旋律、歌词。例如,学生在学习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共产儿童团歌》时,演唱后学会了旋律创作中的变化重复手法,在课后的小小作曲家音乐实践活动中老师引导学生用“同头换尾”或“同尾换头”的方法改编旋律,让学生先看老师怎么用作曲大师输入一句简单的旋律,再让学生模仿老师操作输入改编的旋律,然后再引导学生即兴编创歌词,在歌词输入框中给对应音符填词就成为一首歌了,当学生演唱着自己改编的旋律、编创的歌词情绪特别饱满、音色也更明亮动听了。

篇4

新课程改革是当下每一位老师积极探讨、实践的主要课题。科学的教学模式和教育理念为老师们教书育人提供了科学的方向。在实践探索过程中,作为一名小学音乐教师,在收获成果的同时也遇到了问题:怎样才能让学生高效的参与在音乐课堂中呢?本文就音乐课堂教学中的低效现象做了分析和建议。

一、音乐课中“不和谐”的声音

目前音乐课堂中存在着以下几点问题:

1.课堂中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

(1) 学生对音乐的重视度不够。上课时喜欢交头接耳、做小动作、坐姿不端正、精气神不足、课堂参与度不够,和老师互动的学生永远就是那么几个,其他的学生积极度不够。

(2) 学生没有良好的聆听习惯。首先,在老师声情并茂的范唱或播放音响音乐时,学生却在聆听过程中走神,甚至调皮的孩子会窃窃私语;其次,学生不具有聆听的意识和习惯。一位学生回答问题,其他同学没有耐心聆听的习惯,争相举手,只想阐述自己的观点想法。表演小组汇报表演,其他小组却为接下来自己小组的汇报作预演,唯一的观众只有老师。

(3) 学生语言不简练。课堂中很多思维活跃的学生在回答问题时,语言缺乏简洁性,只需两三句话解决的问题,却是叙述了半天也抓不住重点,讲不清楚!

(4)学生小组合作中出现的问题。个人学习、小组学习、大组学习的合作方式,已成为音乐课堂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它为学生提供了体验成功的机会,同样也培养了学生精诚合作的能力,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合作学习中,出现了这样几个问题:

①小组成员合作散如沙。学生抓不住合作任务的重点,合作过程毫无逻辑,就像一盘散沙,都不知道做什么,东一榔头西一棒,你一言我一语,每个人都想按照自己的想法来,或者都没有什么想法,大眼瞪小眼,思维不活跃、不积极。

②小组与小组之间的能力差异明显。汇报表演时,总是那么固定的几个小组,其他小组永远是观众,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做到全员参与。

③小组讨论、表演过程中环境吵闹。小组讨论过程相对比较自由,学生说话的声音也就不受控制,40几个人的声音交相辉映,一组声音大,其他几组为了能够听见相互间的对话,提高音量,排练演唱时喊叫演唱明显;小组展示过程时,表演组在表演,聆听组仍然在窃窃私语,有的说闲话,有的忙着讨论未完成的问题,整个展示过程杂乱无章,效率低!

④学生收放不自如。在小组讨论环节过渡到小组展示环节时,学生总不能收放自如,老师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和精力让学生陆续安静。

2.老师的不足之处

(1) 语数外老师经常会在音乐课时扣留学生补作业、打扫教室,而这些被扣留的学生再走进音乐教室时已经是上课后10分钟,甚至是课已过半,音乐课被他们的推门、“报告”声打断也成为家常便饭,音乐课的节奏被打乱,学生的注意力更是自然的被打断,影响甚大。

(2)教课老师的有效提问不达标,环节设置不理想。上课时,总是出现老师问题提出后,能解决的学生为数不多,甚至无人举手的现象;也常会出现某个环节的设置实际效果与备课时所预期的效果有距离。

(3)课堂中存在不和谐的“声音”。每个班总有那么几个脾气古怪或非常调皮的学生,老师经常会因为这些个别同学的过分举动而动怒,甚至是暴跳如雷,最终不仅仅没有控制住课堂,反而让整个班级处于了不和谐的氛围中。

学生对音乐的不够重视、不良行为习惯的养成和老师存在的问题,都直接影响了一节音乐课的质量和效率,只有找出原因并对症下药,高效的音乐课堂才能得以实现。

二、音乐课堂低效的原因

一节高效的音乐课,要有好的引导者,老师不具备较好的课堂掌控能力、课前准备不够充分,会导致课堂的低效。同样,处于主体地位的学生需要拥有好的上课状态。但因为家庭、社会原因[1]、部分主科老师对音乐的不够重视、音乐老师对课堂行为习惯的忽略,造成了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形成,导致了音乐课堂的低效。低效原因具体分析如下:

1.部分老师和家长对音乐学科的不重视

很多家长和老师应对中考,对音体美学科重视度不够。他们的想法直接影响到了学生对音乐的学习态度。

2.老师考虑不周全及对课堂掌控能力的不足

(1)教师“备学生”和“备学法”的缺失。老师的备课流程基本是备标准、备教材、备教法,往往忽略了备学生和备学法。这一缺失导致老师对学生认知能力了解不够,不能用最简便的方法达到教学目标。学生能力受限,又怎会有发挥,无疑这是决定课堂高效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

(2)老师普遍缺乏艺术处理课堂突况的意识。上课节奏无故被调皮的孩子扰乱,教师肯定是很头疼的,但老师毫无艺术的动怒,结果只能是给想学的学生泼了冷水,捣蛋的孩子口服心不服的继续该怎样还怎样,课堂中老师艺术的处理好突况是攸关重要的,否则,本可高效的课堂将被毁于一旦!

3.学生不良的行为习惯阻碍了课堂的高效行进

(1)较差的聆听习惯阻碍了课堂的高效进行。课堂中走神或者窃窃私语的孩子失去了与音乐碰撞的机会,同时想用心感受音乐的小朋友也因为周围的窃窃私语而受到了影响。较差的聆听习惯大大降低了学习歌曲的速度、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也得不到应有的提高;学生回答问题、小组汇报表演,都需要一个安静的氛围。不聆听、讲话的习惯大大影响了汇报者的思绪和质量,同时自己也失去了学习别人长处的机会,当然课改中所提倡的培养学生互评及鉴赏能力则是在走形式化了,没有听何来评!总之,老师准备的再充分、教案设计的再精彩,学生没有好的聆听习惯,那么这节课都是低效、无味的!

(2)孩子较差的语言表达能力让课堂效果差强人意。课改背景下的音乐课堂,是充满生命力、师生共同成长的舞台。整个课堂教学活动是以师生交流互动、生生合作活动为主要形式。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凸显,学生不再是被老师牵着鼻子走的小牛犊,老师不再是灌输者,而是一个合作者、促进者、引导者,老师开始放手让学生去感悟音乐,从音乐体验中去感受音乐基本要素的重要,去体会音乐的美和作用。这种上课模式留给了学生很多发挥的空间,学生畅所欲言的说出自己的想法的机会多了。此时,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显得尤为重要!但学生词不达意,耽误了时间还达不到效果。这样的结果是差强人意的!

(3)低效的小组合作。“合作学习”作为新理念,成为了各学科课堂中的教学形式之一。但没有凝聚力、成员能力分配不均的小组,是不可能做到高效合作,形成小组间良性竞争的。散如沙石的小组讨论中,没有人知道要总结大家的观点,做出结论性的选择,而能力较弱的小组长期作为观众也逐渐的由力不从心演变到了灰心丧气。除此之外,小组讨论过程中吵闹的环境、讨论结束时不能收放自如的纪律,都会使一节精心创设的课显得杂乱无章!不但没有提高学生的合作水平,反而为学生学习音乐带来了很多不利的情绪和不良的演唱习惯!

音乐课堂的低效绝不仅仅是学生的原因,老师家长的观念和做法都会对课堂效率起到决定性作用。三管齐下,对症下药,对音乐课堂效率的提高会有很大的帮助。

三、对音乐课堂低效现象的建议

教育思想家乌申斯基曾说过:“人的好习惯就像是在银行里存了一大笔钱,你可以随时提取它的利息,享用一生。一个人的坏习惯就好像欠了别人一笔高利贷,老在还款,老还不清,最后逼得别人走入歧途。”

1.家校合作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和提高学生对音乐的重视程度

多与学生家长沟通,引导家长避免过度溺爱、管教过严、简单粗暴等不良的教育方法,帮助他们了解新的教学理念,重视对孩子行为习惯的教育。帮助家长了解音乐对人一生的作用,引导孩子正确认识音乐的重要性,做好表率作用,为孩子营造好的家庭教育氛围。同时,尽量减少学生接触负面社会环境的机会,如游戏厅,降低社会环境对学生的负面影响。

2.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念

纠正学生错误的思想观念,如把扰乱课堂看成是“英雄行为”,把顶撞老师看成是“勇敢”,培养学生谦虚、宽容、懂事的乐观性格。

3.老师高度重视对学生课堂常规习惯的培养

为学生设计一套行为习惯要求,同时做到严格规范要求,在教学工作中经常检查,不让学生钻空子。

(1)与音乐学科以外的老师沟通,音乐课不逗留学生,对迟到学生采取扣除平时分的方式规范上课时间,为音乐课创设良好的上课氛围。

(2)培养学生的聆听习惯。要求学生用心聆听音乐,不可以讲话。习惯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需要老师不断的提醒,眼神的提醒、动作的暗示、甚至是停止音乐,让学生逐渐成为一个文明的、用心的听众!课堂中老师要引导学生在小组合作展示中,聆听伙伴的智汇报成果,明白只有各行其职,才能使每个人都有所得!

(3)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老师要有意识的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对学生过于繁琐的回答要做出及时的评价和指导。多给学生表达的机会。在反复的回答、提出问题、再回答这样一个过程中,相信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会得到长足的进步

(4)培养学生高效合作的良好习惯。有质量的合作学习是建立在学生良好的合作习惯基础之上的,有了好的习惯,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合作和创新能力!首先,分工明确,组员互相监督互相帮助。小组分工为:汇报员、小组长、乐器组长(看管分发小组乐器)、编导、纪律组长。小组长的职责是组织全组的成员有序的进行讨论交流、实际表演,汇报员的职责是代表小组发言,简洁的汇报出组员的讨论精华,纪律组长的职责是维持合作讨论,表演过程中所在小组的纪律;其次,合理划分小组成员,能力较强的学生和较弱的学生搭配分组,起到互帮互助的作用,实现全班参与;最后,培养学生讨论问题时轻声轻语的习惯,好的讨论环境让效率提升的同时,避免了学生的喊叫歌唱的习惯。同时使用音乐口令让师生间配合默契,让学生能够收放自如的结束合作讨论表演

4.评价激励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评价是促使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手段。适时的奖励能让学生产生强烈的荣誉感,刺激了学生自我控制能力的提高,对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起着导向和监督作用。在此过程中对学生的良好的行为习惯要及时进行总结,每月一评,学期末进行总表彰。从不同的角度给予学生表扬和鼓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进取心,同时通过自评,和互评,寻找别人身上的好习惯通过多元化评价,培养学生好的行为习惯,改正不好的行为习惯。

5.提高老师的个人能力

教师精心备课、设计最佳教案。教师在备教材、备教法、备标准[6]的同时,要重视备学生和备学法。只有了解了学生,对学生原有知识水平了如指掌,并结合教学目标和内容合理设计出适合学生的学习方式,如个人学习、小组学习、大组学习,才能使各项教学目标以最好的方式达到。

在教师和学生的共同提高和进步、家长的密切配合下,引导学生从主观意识上重视音乐,喜爱音乐,家校有意识的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并同时采用评分机制鼓励约束学生,长期以往,高效的音乐课堂定会逐渐成为一种常态课的形式存在。

在新的教育改革理念下,让学生有兴趣的畅游在音乐世界里,通过聆听、表现和创造音乐等活动,让学生体验蕴涵于音乐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是处于课堂改改热潮中的音乐老师都要为之努力的目标。同时,通过音乐课这个舞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面向全体学生,在小组合作创新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让孩子在实践中慢慢收获宝贵的合作能力和创新思维,更是新时代音乐老师需要为之奋斗和努力的!以上种种对学生上课时的行为习惯和老师的能力都有着很高的要求。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和老师教学能力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要持之以恒。在科学的教学理念的引导下,高效音乐课堂的形成需要老师和学生坚持不懈、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陈琳.浅析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成因与对策[J].新课程,2011(10):107.

[2]曾晓莹.立足音乐课堂,培养创新能力[J].才智,2009(15):25.

[3]梅玲.小学音乐教学中聆听的技巧[J].江苏教育,2012(07):41.

[4]时艳春. 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浅谈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J].现代阅读,2011(12):61.

篇5

一、激趣导学教学模式

众所周知,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尤其是在音乐教学模式设计中,运用兴趣教学能够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因此教师在课前准备时,应从学生的兴趣方面入手,例如,在上课时可以用童话故事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逐渐导入新课;或者让学生先听一首动听的歌,在学生兴趣高昂时导入新课。

例如,在欣赏《龟兔赛跑》时,教师可以先找一位学生来讲述龟兔赛跑的故事,然后再找两位学生来扮演乌龟和兔子,在课堂上还原故事的情景,在表演的欢快气氛中来欣赏《龟兔赛跑》的音乐。随后,若是学生在课堂上表现的良好,教师还可以用多媒体来播放《龟兔赛跑》的动画片作为对学生的奖励。在这种兴趣教学的模式下,学生在课堂中情绪高昂,气氛活跃,对学习音乐容易产生极大的动力,从而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并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二、情境陶冶教学模式

情境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犹如身临其境一般,因此容易使学生更快地融入课堂气氛当中,具有明显的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学《新年好》《过新年》时,教师首先可以用彩色粉笔在黑板上画出鞭炮、灯笼、彩带等具有新年特征的事物,这样能够使学生如同沐浴在新年的气氛中一样,学生在这样其乐融融的气氛中学习音乐,既提高了学习动力,又放松了心情。其次,教师还可以在上课前先播放一段有关于春节的照片和视频,使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进一步了解我国传统新年的知识,从而很快学会与新年有关的歌曲。

篇6

我认为小学音乐课的意境教学大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用教材挖掘意境

教者应当认真分析教材内歌曲的歌词、旋律、节奏、速度、力度、音乐表现记号、情感标记等,以充分发掘教材的音乐意境因素,并运用它来为意境教学服务。

二、用色彩营造意境

教师应当运用自然界的五彩缤纷来引导学生想象和表现音乐色彩。

如:在教学《秋天多么美》一课时,教者精心制作了金黄色稻穗的头饰,绘制了金黄色田野里稻浪滚滚的图画,准备了农民在金黄色田野里开镰收割的镜头,学生被金黄的色彩所吸引和感染,犹如置身在硕果累累的金秋意境中,用明亮的音色,明快的节奏,演唱了《秋天多么美》,脸上也露出了像金灿灿的秋天那么美的笑容。这说明,美的色彩,能造成美的意境,学生在美的意境中,能唱出美的音色,取得美的效果。

三、用多媒体展示意境

学生在多媒体有声、有色、有形、有象的展示下,很快就能进入紧扣教材的特定的音乐意境中去。例如:在教学《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时,教者精心剪辑了一组电影电视镜头,学生在屏幕看到的是:人民音乐家聂耳在简陋的斗室里,在昏暗的灯光下,创作《义勇军进行曲》,随着聂耳搞音乐创作的脸部特写镜头渐渐拉近,叠印出抗日将士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冲锋陷阵的场景,同时响起了冲锋的号角,强劲的军号声激发了聂耳的创作灵感,激励着聂耳在粗糙的五线谱纸上奋笔疾书《义勇军进行曲》。随着《义勇军进行曲》的歌声由弱到强,又叠印出抗日救亡运动风起云涌的画面……,在庄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声中,万人注目着天安门前的升旗仪式……。这一组影视镜头的播放,具有整体上的跌宕起伏、刚柔相济的艺术效果,使学生既了解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创作过程,又很自然地进入了《国歌》的音乐意境,并产生了强烈的学唱愿望。

四、用钢琴渲染意境

钢琴家肖邦曾经用钢琴演奏,把一批调皮的孩子带到夜色朦胧的大森林的意境中去,他用琴声向孩子们讲述了一个大森林的故事,竟使这些调皮鬼安静下来,并一个个进入了梦乡。这说明作为乐器之王的钢琴,在音乐意境的渲染上,有着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

比如:教者在教学《闪烁的小星》一课时,用了和声节奏音型,为歌曲主旋律作背景,通过和弦的节奏性变化,来展现满天星星一闪一闪亮晶晶的音乐意境。

上述教学实例说明,只要教者能根据教材实际设计出丰富多彩的钢琴伴奏,就能有助于音乐意境的渲染,取得较好的意境教学效果。

五、用语言描述意境

教师在用音乐语言构筑音乐意境后,还必须及时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用口头语言来描述音乐意境。如:在音乐欣赏课《彼得与狼》时,先让学生听这个交响童话的音乐,在学生随着音乐旋律的发展渐入佳境后,又及时启发学生想象,用自己的话来描述它,在此基础上,简要概括出在这个交响童话故事中猫的馋嘴与狡猾,小鸟的机灵活泼,鸭子的愚蠢笨拙,狼的阴险、毒辣,彼得的机智勇敢,老爷爷的善良、可亲等音乐形象,使学生真正感受到交响童话音乐的艺术魅力。

值得注意的是:学生在进入音乐意境后,必然会对音乐的旋律织体、和声节奏赞叹不绝,激动万分,并有一种急于表述的激情。这时,教师就应当因势利导,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艺术感受。尽管他们往往辞不达意,但教师还是应当给予鼓励,并在此基础上作出总结性的画龙点睛式的意境表述,这将有助于意境教学的深化。

六、用形体表现意境

首先,教师应当运用自己富有表情的形体动作来表现音乐意境。如:在范唱《可爱的羊群》时,可以用一个较大幅度的缓慢抬手、远眺的形体动作,来表现辽阔的草原意境。又如:在为学生演奏《码头工人歌》的时候,教师可以用沉稳的演奏姿势,痛苦而愤怒的脸部表情,来表现受尽煎熬的码头工人挣扎反抗的情景。

其次,教师应当组织学生用形体动作来表现音乐意境。如在教学《走啊走》这首歌时,积极启发学生创编了老大爷、小朋友、走路的形体动作,在教师富于表情的钢琴伴奏下,学生兴致勃勃地表演了各具个性的老大爷、小朋友、走路的情景。

音乐意境的形体表现,应以教师为主导,在组织学生的积极参与中,促使意境教学的直观形象化。

七、用歌唱赞美意境

学生一旦真正进入了音乐的意境,就会用非常自然的歌唱来赞美它,而这种自然的歌唱,是比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小提琴还要动人心弦的。例如,在教学《小纸船的梦》一课时,用声情并茂的范唱,把学生带到一个神奇的梦境中去,在教师富有魅力的钢琴伴奏下,学生十分投入地唱起了《小纸船的梦》,用动听的歌声赞美神秘的梦境,而神秘的梦境又使孩子们的歌声更加动听。

篇7

高校音乐教育教学在新课改影响下进行了一定调整,强调教育教学创新大背景影响下,很多高校均考试在音乐教育教学中进行艺术事件的引入和应用。但从艺术实践应用效果上来看,相当大一部分高校对艺术实践的认识较为片面,艺术实践的教育价值与应用价值也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新时期下,艺术实践对于高校音乐教育教学活动开展的积极影响更为巨大,探寻出高校音乐教育教学中艺术实践的科学实施策略与路径也十分必要。

一、高校音乐教育教学现状分析

近几年,高校音乐教育教学在范围上有了一定程度扩大,出艺术类院校外,很多高校内非艺术专业也开设了音乐学科。高校音乐教育教学不仅能够陶冶学生情操,更加能够培养出学生一定程度的音乐艺术鉴赏能力。通过对高校音乐教育教学开展状况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很多高校对音乐教育教学开展给予的关注并不够,大多数高校音乐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更是缺乏应有支持。从教育教学所选择及应用方法来看,高校音乐教育教学所选择与应用方法同质化现象严重,课堂教学也是高校音乐教育教学活动的主要开展形式。尽管部分高校音乐教育教学进行了创新尝试,但音乐教育教学向更好层级转变依然任重道远。

二、高校音乐教育教学中进行艺术实践的意义

(一)有利于音乐教育教学创新性的增加

高校音乐教育教学中进行艺术实践有利于教育教学创新程度的增加,在高等教育极为注重创新的大背景下,艺术实践无疑是高校音乐教育教学进行创新的有效选择。传统课堂教学为主要教学形式影响下,高校音乐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效率较低,课堂教学本身要受时间与空间限制更是制约了音乐教育教学活动的创新空间。艺术实践本身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将艺术实践作为高校音乐教育教学的有机构成,不仅可以使得教育教学程序创新性有所提升,更加能够使得教育教学内容的创新性有显著增加。在艺术实践相关活动较好开展下,高校音乐教育教学创新也会越发顺利和简单。

(二)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进行音乐相关知识学习

高校音乐教育教学中开展艺术实践有利于学生更好进行音乐知识学习,无论是在艺术院校或非艺术院校中,音乐教育教学活动开展的目标均大同小异,其不仅要求学生掌握一般性音乐学科知识,更加要培养出学生一定程度的艺术情操。过于单一的教学模式影响下,学生不仅容易对音乐教育教学活动丧失兴趣,其在专业知识获取上也会变得越发困难。艺术实践不仅在形式与内容上与传统教学活动有明显差异,其寓教于实践活动更加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对音乐、对艺术有所了解,较好开展艺术实践相关活动下,学生对于音乐的感知力可以有明显提升,这一做法也势必会提升高校音乐教育教学整体质量。

三、高校音乐教育教学中艺术实践的实施策略

(一)常态化开展艺术实践活动

高校音乐教育教学中意识实践相关活动开展需要成为常态,并着力构建艺术实践与常规教学间的有机联系纽带。很多高校虽然引入了艺术实践活动辅助教学,但间歇式进行艺术实践活动很难将艺术实践活动的教育教学价值发挥出来。建议国内高校定期开展艺术实践活动,并切实将艺术实践活动作为音乐教育教学体系中的组成部分。相关教师不仅要对艺术实践活动开展流程进行较好确定,更加要结合音乐教育教学实际,如何时开展,怎样开展艺术实践活动进行积极思考。通过艺术实践活动在开展频次上的增加和稳定来不断彰显出这一创新教学形式的教育教学价值。

(二)丰富艺术实践内容

高校音乐教育教学中更好实施艺术实践也要注重实践内容上的调整,鉴于当前很多高校音乐教育教学中艺术实践活动开展同质化现象明显,丰富艺术实践的时间内容,通过艺术实践内容调整来带动艺术实践应用价值提升是不二选择。高校音乐教育教学活动发起者需要对艺术实践开展内容进行重新构思,特别是在不同高校,不同年级的学生实际学情有明显差异下,结合教育教学实际进行艺术实践内容的重新选择和编排十分重要。高校音乐专业教师可以在互联网上进行艺术实践活动资源的获取,其也可以结合教育大纲进行艺术实践活动内容的敲定,这一做法下,艺术实践才能被学生更好地接受,其也能更为顺利地实施。

(三)鼓励学生自主进行艺术实践尝试

高校音乐教育教学中艺术实践更好实施需要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尝试,很多高校缺乏频繁开展艺术实践活动的资源与现实可能,发挥学生直观能动性,使得其自身能够成为艺术实践活动的发起者与受益者也十分可行。例如,教师可以布置艺术实践活动主题以及活动开展时间,通过布置艺术实践活动任务的办法让学生分组进行艺术实践活动开展尝试。在学生完成艺术实践活动自主尝试后,教师对学生艺术实践活动开展状况进行分析,点评与反馈则能是艺术实践活动更加具有教育价值与导向价值。这一做法下,学生的动手能力可以得到增强,艺术实践活动的开展也能得到更多支持。

四、结语

艺术实践虽然对高校音乐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有较强的辅助作用,但也需要看到,艺术实践活动开展需要较好的内外部环境支持,高校开展艺术实践活动更是会受到多重因素影响和制约。充分发挥艺术实践在高校音乐教育教学中的作用与价值具有较大难度,这业要求高校舞弊对艺术实践活动如何开展,怎样开展等细节性问题进行更多思考。在教育越发应用性与实用性的基础上,艺术实践活动开展也要注重其与音乐这一艺术本身的联系,并在艺术实践活动开展中注入更多的教育成分。

参考文献:

篇8

一、营造宽松的课堂氛围,解除学生的心理负担

宽松课堂氛围的营造,关键在于教师。教师过于严肃的表情,容易造成学生的胆怯心理,不利于进入音乐的情感世界。教学中,我积极转变观念,实实在在地落实“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将自己在课堂中的角色由传授者转变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变为引导者,由居高临下转变为“平等的首席”,放下了“师道尊严”的架子,真正地成为“孩子王”,最大限度地缩小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使教师成为学生可以亲近的、真诚的、喜爱的朋友。课堂氛围民主,学生敢表真情、敢吐直言,主观能动性得到了充分的调动,课堂成了师生共享成功之喜悦,共担挫折之烦恼的园地。

二、通过音乐实践活动,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音乐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音乐实践活动的开展,既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又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丰富校园生活,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途径。

首先,学校提出“以艺术教育为突破口,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口号,要求每位学生都能唱一首歌,各项活动人人参与,转变了过去少数人参与,多数人观看的局面。

其次,音乐课外活动开展歌唱比赛、音乐知识竞赛、音乐欣赏专题等,改变了过去的单调活动。

最后,走出去,请进来。走出去,即每年组织学生参加区里、市里举办的比赛,向社会展示学校音乐教育成果。多给学生提供锻炼的机会。请进来,邀请音乐专家来校位同学们做讲座。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丰富了学生的精神生活,增强了集体观念,培养了学生活泼乐观的性格,消除了自卑、孤僻、羞愧等不健康心理。

三、重视情商培养,增强心理素质

1、丰富情感。

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内心体验和态度。情感在教学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教学成功的催化剂。教学过程是师生情感的双向交流过程,教学过程充满热烈的情感和情绪,是产生良好课堂氛围的重要原因。作为音乐教师,上课时必须包含丰富的情感,以情动人,充分发挥情感的疏导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

2、养成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对孩子的一生受益无穷。个性表现在音乐活动中往往十分明显。我们在教学中发现作业成绩好的儿童往往是坚持力强的孩子,一些没有坚持力、没有耐心的孩子总不能很好完成作业,怕累、怕麻烦、贪玩,就学不好,因此,要不断用表扬的方法肯定优点,树立好的典型,激励儿童主动克服不良习惯。

3、增强自信。

篇9

一、钢琴视奏课程的介绍与现状

钢琴视奏,意即拿到一首作品后经过短暂的乐谱浏览或不经过浏览而直接在钢琴上将作品弹奏出来的一种形式,这种弹奏要求准确地表达作品的速度、风格、音乐形象、音乐内容等。钢琴视奏是任何一名普通高校音乐专业学生必备的技能,拥有过硬的视奏能力,学习者就能迅速地把握音乐作品的整体结构,并提高学习的效率,同时也有助于用最短的时间去浏览大量的作品,丰富音乐语汇。

国外的专业音乐学院、专业音乐工作者以及专业音乐教师在钢琴视奏上已经进行了一些行之有效地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在前苏联,高校学生的视奏训练是从第一学期开始的,并贯穿了整个学琴的过程,有系统地、循序渐进地进行着。美国在钢琴的视奏训练上也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美国哥伦比亚大学音乐教育系钢琴主任教授RobertPace编著的钢琴教材中,明确地指出:“视奏训练应从儿童的识谱知识同时开始”。美国茱莉亚音乐学院为钢琴系的学生开设了视奏训练课,从提高学生的快速准确识谱能力来促进视奏能力得到提高。

中国的钢琴教学,相当一部分教师沿用了前苏联的钢琴教学模式与体系,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对钢琴教学中的钢琴视奏环节也有着很好的训练。一些教师与专业工作者在钢琴视奏方面做出了有益的探索研究,诸如:《高等师范教育钢琴视奏能力的培养》(海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马兰副教授)、《阅谱眼动研究在钢琴视奏能力培养中的作用》(陕西延安大学鲁迅艺术学院徐爱霞老师)、《“四位一体化”钢琴视奏模式初探》(安阳师范学院杨相勇副教授)等等。国内外的这些研究和探索,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为本课程的开设与推广提出了良好的基础和平台。

二、钢琴视奏课程开设的意义

识谱是视奏的重要前提,也是视奏总体中的核心部分。由于钢琴本身所具有的音域宽广、声部复杂和织体丰富的特点,钢琴弹奏的识谱,几乎比任何乐器的识谱都显得更为复杂与困难。因此,快速而准确的识谱不仅是高校音乐专业学生的基本功,也是钢琴视奏必须逾越的一道重要门坎。

(一)本课程开设的理论意义表现在:

1.钢琴视奏课程从钢琴视奏中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基础工程——识谱为切入点进行研究,意在强调识谱的正确与否、识谱的快慢与否,能够决定钢琴视奏的准确性与迅速性。识谱中准确、快速地提取谱面信息是非常重要的,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视奏能力的差异。

2.通过对识谱的程序、过程以及行之有效地快速识谱的方法研究,能够给各位从事普通高校音乐专业钢琴教学的教师以及钢琴学习的学生以理论上的帮助、理论上的依据以及理论上的参考。

(二)本课程开设的实践意义表现在:

在钢琴视奏中,最为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快速识谱,并将谱面的信息传递给双手,然后在钢琴上将乐谱内容进行准确的弹奏,形成“眼”、“脑”、“手”三位一体的协作与配合,而“眼”在这其中是第一位的。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视奏能力,能够更快、更准确地掌握、把握好每一首作品,提高钢琴练习的效率,提高学生的音乐综合素质。由于各个高校的生源质量各有不同,每一个学生都有其个体的差异,如何通过课程开设的内容进行实际的应用,让学生在一段时间的训练、练习后,达到提高识谱能力、视奏能力的明显改善与提高,是本课程开设的最终意义与目的。

三、钢琴视奏课程的实际训练过程

本课程的实际训练将以教育学、音乐学、运动学、心理学和文化学理论为依据,对视奏的认知过程进行感知,针对每一个层次的认知特点,对钢琴视奏中快速识谱的发展时期和训练方法做出相对应的训练方法。根据钢琴视奏中快速识谱的特点与规律,其基本规律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即习惯培养期、技能训练期和实践体验期:

(一)习惯培养期(初级钢琴学习阶段):

在钢琴入门的教学阶段,通过对学生的初级识谱教学、音符种类的辨认等方式,能够让学生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练习,在拿到一个简单的乐谱后能够准确快速地识别并演唱乐谱上的音符、节奏以及必要的音乐表现,然后在钢琴上将乐谱的旋律进行弹奏,让学习者逐步掌握基本的快速识谱能力和钢琴视奏能力。

(二)技能训练期(掌握快速识谱方法并将其运用到钢琴视奏中):

在高校音乐专业钢琴学生的教学中,他们通过了基本钢琴弹奏技法、视唱练耳、乐理、和声等课程的学习,而且日后的工作大部分都在中小学从事音乐课程的教学。虽然他们的钢琴弹奏水平不能与钢琴专业学生以及职业演奏者相比,但已经能够胜任今后工作的需要了。对他们的要求主要是通过理论的讲解与运用,能够快速地将一些歌曲钢琴伴奏谱中的和声进行准确的分析、辨认,准确地在键盘上进行和弦连接的弹奏,通过对和声的熟练以及伴奏谱上伴奏节奏型的形状以及音高分布等,从而将伴奏谱准确、完整的弹奏出来。

(三)实践体验期(能够熟悉掌握快速识谱的方法与技巧,并学以致用):

有些学生有较高的钢琴弹奏能力以及熟练的键盘应用能力,因此对他们要求主要是:

1.对各种升、降号较多的复杂调式、音域跨度较大、音群比较密集等的乐谱,能够准确快速地识别其音准并准确把握作品的风格。

2.对于节奏较为复杂、左右手节奏较难对位的乐谱,能够快速准确地掌握和把握好。

3.对于声部较多的多声部作品,能够准确快速的识别作品的每一个声部及其分段、呼吸、旋律线条等更加细化的内容。以此达到更加准确、到位地表达作品的内涵、音乐形象等。

四、钢琴视奏课程的实际训练目标

钢琴视奏中快速识谱的训练方法将以音乐学、教育学、运动学、心理学为基础,根据钢琴视奏的特点,为达到快速识谱之目的,采取科学、系统的四种训练方法:即形体训练法、心理训练法、持能训练法和实践(或仿真)训练法。具体来说,即将快速识谱能力的训练作为钢琴视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纳入日常教学工作中,以学生为主体,从其认知结构的特点和生理、心理、乐理出发提出有针对性的训练策略,从形体姿态(如:正确姿势、手、脑、眼一体化等)、心理因素、技能把握(快速识别音程:留意不同形状的音程组;注意左手常用的声织体)、实践训练等多层次、全方位进行训练,从而使我们的快速识谱训练及视奏训练科学化、系统化,以期有效地帮助学生提高快速识谱能力与视奏能力,真正解决钢琴视奏中快速识谱的问题。

(一)生理、心理、乐理三者有机结合的钢琴视奏快速识谱训练方法:

1.培养学生良好的内心的和声、调式调性感觉以及掌握好调式中和声的基本布局以及基本走向,如何培养良好的听觉习惯以及良好的内心音乐感受。

2.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较为灵敏地大脑反应能力、判断能力以及“眼”“脑”“手”的综合协调能力等。

(二)“眼”、“脑”、“手”三者综合协调的钢琴视奏快速识谱能力培养:

1.如何更加熟练地识别单行五线谱、大谱表上的任何一个音高位置(包括五线谱五线、四间以及上加线间、下加线间)以及在键盘上的具置。

2.当出现音程、和弦时,如何通过其在五线谱上的线、间位置准确地、一看即会地识别其具体的音高位置以及在键盘上的具置。

3.常用的6升6降的大调及其平行小调中每一个调的升、降音位置;常用的一些基本节奏型及其符干、符尾的组合形状以及时值要求;常用的休止符的形状及其时值要求;常用的节拍的基本规律及其强拍、次强拍、弱拍的固定位置。

篇10

当前我国高校的公共音乐课程中流行音乐逐渐进入到课堂教学中,受到教师和学生的欢迎,但对于流行音乐教学的内容、教法、教材建设、课程安排、教学大纲等方面没有统一的标准和规范,文章主要就此问题提出了对于改进高校流行音乐教学的几点建议。

一、摆正流行音乐在高校音乐教学中的地位

我们应该正视流行音乐教育的作用,将之纳入到高校音乐课堂当中来,虽然流行音乐的题材广泛,音乐样式和风格也比较多样,但它经过实践的考验和艺术沉淀后,只有一部分流行音乐才能称之为经典和具有一定艺术价值的。已经得到了历史的升华和广泛的认同,其艺术价值是永恒的。因此流行音乐应该作为一种元素进入到学校的实际课堂中,并且向民族音乐、传统音乐和西方古典音乐这老一代的音乐文化进行广泛吸收,而流行音乐也向老一代的音乐输送流行的、大众的文化信息,两者之间互相促进,利用流行音乐的介入使得课堂教学更加丰富多彩起来。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获得多元化的音乐知识,吸收多方面的音乐艺术营养,而且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有利于音乐的健康发展和普及。当我们传播音乐知识时,不能放任自流让流行音乐唱课堂的主角,使得学生的音乐素养停留在流行音乐界定的低水平的层次上,偏离音乐教学普及和提高学生音乐素质的基本要求。让音乐课堂更快乐,更充实,这才是我们教学的目的。

二、改革公共音乐课的教学形式

现在的音乐课大多还是以鉴赏为主,讲解为辅,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大学生的需要,课堂气氛也很难活跃起来。我们将流行音乐引入课堂,从各个层次和方面挖掘它的内涵,让学生有兴趣的同时,也能有目的的去学习。作为教师在课堂中可以安排师生互动的环节,教师可以唱一点、跳一点、演奏一点,并且带动学生也跟着唱起来、跳起来,一些表现欲望强烈学生还可以登台演绎他们的作品。老师不但可以深入讲解自己喜爱的音乐形式和作品,学生也可以与老师交流,向大家介绍自己喜欢的音乐形式和作品。这种互动的教学方式可以很好的带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我们可以选择合适的流行音乐作品在课外和课间播放,培养学生聆听音乐的情趣和习惯,放松他们的紧张情绪,这样对于音乐课堂的教学也起到了一定的铺垫作用。此外,还可以组织开展流行音乐方面的专题讲座、评论,举办流行歌曲比赛等,一方面可以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流行音乐,提高他们的审美鉴赏能力,另一方面通过丰富的课外实践活动,锻炼他们的舞台表演能力和心理素质,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实践能力,多方面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对古典音乐和民族音乐的兴趣。

三、合理规划音乐课程设置

目前高校的音乐课数量十分有限,而且各个年级的课程设置几乎都一样,通常都是些音乐欣赏类课程,没有根据学生的年级和心理特点来设置课程。面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改变和建立与时俱进的教学观念的现状需求,利用流行音乐元素的特点,服务于高效率的教学改革中。首先要将熟悉的流行音乐融入到基本乐理、视唱练耳教学的训练当中,挑战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与时代紧密结合,运用一首学生熟悉又喜欢的流行歌曲作为实际的例子,把抽象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在具体的环境中形象化、具体化、简单化。如利用多媒体,选择合适的流行歌曲进行欣赏,并把谱例展示在课件上,结合识谱、节奏特点、速度、力度、和声、调式、曲式结构等音乐基础知识,使学生在欣赏流行音乐的同时,掌握音乐基础知识,这不仅可以拉近学生与音乐的距离,还可以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提高学习效率。其次,可以在声乐、器乐、合唱、舞蹈等技能类课程中加入流行音乐的元素和作品,了解和学习流行音乐作品的演唱和演奏,与传统的、古典的音乐作品相结合,让学生接触多元化的音乐作品和风格,从而拓宽他们的艺术视野,更新课程内容的设置。最后,还可以开设多元化、多层次的流行音乐欣赏课程,一方面了解流行音乐的发展历史和社会背景,把流行音乐与流行音乐文化相联系;另一方面,在体材、种类上进行补充和扩展。“流行音乐的种类非常广泛,但在大学生中只流行摇滚乐、电子音乐等。就连在流行歌曲的演唱风格上也都模仿大陆、港台著名歌星为主。如果能让学生对各种流行音乐的风格进行系统地学习,掌握它们的演唱技巧与组合形式,对学生真正的认识流行音乐,提高他们的审美鉴赏能力,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

四、更新教师的知识结构

在普通高校中,公共音乐艺术教育的师资队伍还不够健全,教学能力水平也参差不齐。由于目前普通高校的音乐教师都是受专业教育和传统的教学方式影响,很难迎合非专业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实际要求,特别是对当代流行音乐没有系统的学习和研究,这就需要我们通过开展师资进修、培训、交流、自学等各种渠道来提升广大一线教师的思想理念和业务素质,并及时的作用于教学实践。应该把流行音乐纳入普通高校公共音乐选修课的教学内容中,从流行音乐自身的艺术特点、文化内涵出发,研究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思路来,为正确引导自己的学生学习流行音乐做好一定的基础。因此我们的教师必须通过继续研修、自学等多种途径,主动地学习当代流行音乐及相关知识,使他们具备适应新事物、新知识的能力,提高他们的音乐综合素养和一专多能的专业水平。

五、结语

目前我国普通高校音乐教师的教学理念、知识结构赶不上时代潮流的变化,严重影响了流行音乐教学在课堂中的地位和作用。流行音乐在高校素质教育的发展中不断完善,为更好的加强音乐教育教学的和谐性、合理性,我们应顺应时代的发展,完善和发展流行音乐教育,建立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活动相结合的,兼顾参赛培训、社团活动指导等课外教育体系建设,全面发展大学生的素质教育,提高他们在社会竞争中的适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