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05 16:30:20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传统文化背景,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关键词:传统文化;人文精神;传承;
作者简介:陈华(1978年――) 女 郑州人 北京大学文学硕士 河南省郑州市中州大学文化与传播学院讲师 研究方向文艺理论及当代文化
一、多元文化背景中的传统文化精神
传统文化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世界各地,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中国有灿烂的文化。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了特有的文化习惯及文化积淀,也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在过去的一个很长历史进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就是指根据中国古代思想家和文学作品所提炼出的理论化和非理论化的、反映中国伦理价值取向的,且长时间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力的社会精神。
谈及中国传统文化不得不谈谈其中的几种与西方文化中相似但又不同的基本精神:
1.人文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大量地体现在儒、道、佛三教的有关心性道德修养的理论中。众所周知,十八世纪欧洲的启蒙运动,高扬人本主义去冲破中世纪神本文化的牢笼,正如当时的主要思想家所言,他们倡导的人本主义,从中国儒、道哲学的人文精神中得到了极大的启发和鼓舞。而当今东西方思想家注目于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主要是想借助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中的人文精神来提升人的精神生活、道德境界,以抵御由于工业社会高度发展而造成的人类的自我失落和精神空虚。
2.“自然”精神。
中国古代各个学派都从不同的方面探讨人和自然的关系,即所谓“天人合一”、“师法自然”。传统文化不仅注重社会的和谐,更提出了“天人合一”的思想,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协调。
人们常把"天人合一"视作中国文化的主要特征之一,而追其根源,则与中国原始文化中的自然(天地)崇拜,以天地为生物之本等观念相关联。同时,自然也是人们吸取美感,以自然界的某些现象作为原型,进行艺术加工,为生活带来美的享受和高雅的情趣的源泉。这从古代古文物,特别是书法、绘画、文学作品、饮食文化以及园林建筑等方面可以窥见一斑。
3.“包容”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是国内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结果,同时也吸收了外国的优秀文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不是抱残守缺、故步自封的文化,它善于学习各种文化体系的长处,又能加以消化吸收,用以丰富自己,这既是“包容”精神。 二、反观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是在漫长的古代历史中形成的,是以封建社会文明为其背景。而西方文化,严格地说,是在文艺复兴之前才逐渐形成,是以资本主义文明为背景的。一个是封建色彩浓厚的文明,一个是资本主义色彩浓厚的文明,这就决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不可避免地带有落后性,在许多方面存在着薄弱之处。
当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但是,从总体上看,效果并不理想。对于中国传统中的民俗礼仪、传统文化知识的缺乏乃至我国古代文明的不了解,使的当代民众缺少民族自豪感、缺乏自信心。
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它们对加强当代人文素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我们也要以正确的态度对待传统文化。虽然我国有着丰富的传统文化,但长期的封建统治思想遗留下来的种种恶习,还有一些消极因素,使得传统文化中也有糟粕存在,所以我们要用正确的态度对待传统文化。
二、反观中国传统文化意义在于:
第一,反思中国传统文化有助于提高当代的思想道德素质,有利于激发民众的责任感。
第二,反观中国传统文化有利于提高当代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更有利于塑造良好的国民形象。
第三,反观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消除系列社会问题转加教育与当代以及所带来的负面效应。
近百多年是革命和改革的时代,所革所改的对象主要就是文化传统,传统文化早就变得支离破碎、惨不忍睹了。一个民族的历史悠久,价值就在于有传统,把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当成一种历史责任,将使当代青年更有责任感,更加积极向上。
尤其近几年,每年都有一些社会极端事例出现,它们也一直在为当代传统的传承敲响警钟。
三、关于传承传统文化的几点思考
首先,传统文化的传承担负着传承民族文化知识的重任,担负着提升国民素质和培养人才的重任,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的作用。我们在国民尤其是青少年中开展和加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使其对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有较为系统的了解,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培养国民对中国灿烂传统文化的热爱,促进当代中华民族精神的培育,进而加快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进程。因此,要启发青少年一代继承优秀文化传统的自觉性,强化他们对民族精神的认同感。切实加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教育,使人民既有面向世界的气魄和包容全球的胸怀,又有强烈的民族意识和鲜明的民族本色,不断增强我们的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
其次,完善传承形式及内容,加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我们应在高校中开设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或系列讲座),我国传统文化以儒、释、道思想为主流,注重政治、教育和伦理道德,及中国历史、文学、艺术发展情况的阐述。例如高校课程的设置中,应该要求每个大学生在校期间必须曾经选修过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并取得合格成绩。重视人文精神的培养,可以从两方面入手:
1、阅读经典
文化经典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巨大的感染力和丰富的创造力。中华文化经典凝聚着中华民族高超的智慧和伟大的精神,具有丰富的内涵、深邃的思想。中华文化有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优良传统,中华文化以其强大的生命力培育了一代又一代的英才,为世界的发展做出了宝贵的贡献。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培养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是国民整体素质全面发展的需要。阅读文化经典,正是提高当代人文化素质的重要方式。
阴阳学说,是我国最古老的《周易》经典中哲学思想的主要代表,具有朴素的唯物辨证观点。《易经・系辞上传》云:“一阴一阳之谓道”。讲的是宇宙间一切事物既对立又统一的法则。万事万物的变化,都是由阴阳运动所使然。形意拳把阴阳之理运用于拳法之中,形成拳法理论的基本思想。形意拳两仪歌曰,“鹰熊竞志,取法为拳,阴阳暗合,形意之源”。首先,作为阴阳所具有的含义,形意拳从三个方面,演绎出一系列阴阳概念。一是从人身肢体看,正为阳,背为阴,即心胸部为阳,脊背部为阴;身体左侧为阳,右侧为阴;上为阳,下为阴;手心为阳,手背为阴;拳心向上为阳,拳心向下为阴。二是从运动形态看,动为阳,静为阴;起为阳,落为阴;展为阳,束为阴;快为阳,慢为阴;进为阳,退为阴。三是从人身行为及其它方面看,呼为阳,吸为阴:刚为阳,柔为阴;开为阳,合为阴;攻为阳,守为阴;外为阳,内为阴;气为阳,血为阴等。从拳犁、掌犁看,又有阳拳、阳掌、阴拳、阴掌。立拳、立掌又称为阴阳拳、阴阳掌。然后,根据“阴阳对立,阴阳转化,阴阳相济”的运动规律和法则,进行“内外兼修”健身养生,并创造出一系列技击原理和方法。使神妙莫测的形意拳技击之法,明显地具有阴阳特征。其攻防、进退、吞吐、虚实、真假、束展、智勇等等无不体现出阴阳对立统一的概念,从实战中变化多端的手法、腿法、战略战术看,也无一不是阴阳的展开和体现。如果对形意拳全面地分析,从理论到实践都离不开阴阳的互易变化,阴阳学说贯穿于形意拳运动的始终。因此,先师曰,“拳之大要,重在阴阳”。
根据老子“孤阴不生,孤阳不长”的道理,在形意拳的行功中,又深刻体悟出松与紧的关系,把松视为阴,紧视为阳。一阴一阳,一松一紧,阴阳相长,平衡和谐。光有松没有紧,则孤阴不生。光有紧没有松,则孤阳不长。有松有紧,才能劲力活泼,气血畅通,功力长进,有变有化。在形意拳术的干变万化中,又贯穿着一个理。这个理,实质上就是老子所说的“道”。老子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形意拳以道为根本,形成了一套比较系统而完整的练拳理论。丹书云,“道自虚无一气生,便从一气产阴阳,阴阳再合成三体”。形意拳中“三体”一词即由此而来。“三体者,天地人三才之象也”。三体也称三才。其渊源也出自《周易》,“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两之……”这里指天地人为三才。由此三才而引申出:天有三才日月星,地有三才水火风,人有三才精气神。而人之三才,又有内外三才之分。外指人体头手足,内指人身体内气(真气)、液(精津血)、固(脏腑肌骨)。依“三才”之意,形意拳形成三体式桩功。成为形意拳的基本功法,精髓所在。入道之初步姿势,形意拳中有“三节”(根节、中节、稍节),“三劲”(明劲、暗劲、化劲),“三心”(手心、足心、顶心),“三势”(高势、中势、低势),“三丹田”(上丹田、中丹田、下丹田)的说法,在练法要领中,又有三项、三扣、三圆、三敏、三抱、三垂、三曲、三挺等八个要求,也均暗含三才之意。若三体贯通,自然内固外坚,根基牢固,气盈劲足,故形意拳有“万法出于三体”之说。《易经》曰:“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三才,三才生万物”,即此意之源也。
五行学说也和阴阳学说一样,是认识世界,解释宇宙事物变化的一种学说。“五行”一词出自《尚书洪范》。它主要讲的是事物生克制化的规律。古人为说明五行及五行生克,以金、木、水、火、土五字作为代表符号,以“相生””相克”原理来解释事物的相互关系及作用。并广泛应用于各个方面。据此,形意拳家创编出劈、崩、钻、炮、横五拳,名曰形意五行拳。并根据易医理论,把内五脏肺、肝、肾、心、脾以及外五官鼻、眼、舌、耳、人中,与五拳相匹配,形成了一套形意拳独特的健身原理。根据五行相生关系,“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万物土中生”之理,形成形意五行拳相生关系为劈拳变钻拳,钻拳变崩拳,崩拳变炮拳,炮拳变横拳。又根据“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的相克之理,来说明劈拳破崩拳,崩拳破横拳,横拳破钻拳,钻拳破炮拳,炮拳破劈拳的攻防原理。以“相克”理论作为攻防原理的编拳依据,从实际操作体会,还是很有道理的。当然,实战运用则不可教条死板,而要注意阴阳变化,方可活学活用。把阴阳五行学说运用于形意拳中,不仅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拳理功法,多种单式练法和对练套路及相应的技击技术和健身理论。而且,根据五行所具有的突出特点,还提出了对拳法演练的具体要求和内涵意义。如劈拳属金,其形似斧,有劈物之意。崩拳属木,似箭离弦,有射物之意。钻拳属水,形如闪电,曲中求直。炮拳属火,其形似炮,左右顾打,拳猛刚烈。横拳属土,似土之活,滋养万物,为五拳之母。此五行拳锻炼人体生理五脏功能,则有劈拳养肺,钻拳助肾,崩拳舒肝,炮拳强心,横拳利脾的健身功效。坚持修炼,日久天长,自会阴阳平衡,身体健康。总之,形意拳运动处处离不开阴阳五行之理。可以说,阴阳五行学说是形意拳的总纲,是形意拳立论之依据,理论核心之所在。
二、形意拳拳法套路以仿生学思想为基础
形意拳以阴阳五行学说立论,创编了五行拳,即劈、崩、钻、炮、横五种拳法,采动物技能之长,创编了十二形拳,即:龙、虎、猴、马、蛇、鸡、鹰、熊、骀、鼍、鹞、燕等十二种动物的象形练法,形成了形意拳运动的主要套路内容和基本拳法。不仅蕴含丰富的古哲学思想,而且具有浓郁的象形会意的仿生学思想。在中国武术的发展史上,象形拳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其中,形意拳就是一门模仿各种飞禽走兽的技能特长,象其形,取其意,内外兼修,形意合一的象形拳。它充分展示了古代体育仿生学思想。
形意拳的起源和发展与仿生学思想有着密切的不解之缘。很早很早以前,我们的祖先在和动物的相处过程中,就清楚地发现,尽管人类为万物之灵,但是,人的身体素质和某项技能,与各种飞禽走兽的专项长处相比,则大显逊色。例如,躲闪灵巧、机警敏捷不如猴;凶猛刚威扑食之勇不如虎:飞翔腾空,活泼自在不如鸟;体壮力强、调膀之劲不如熊;养身延寿不如鹤等等都是人类不如禽兽的地方。这就给养生家、拳术家以无穷的象形遐想。大约几千年以前,我国劳动人民就开始运用导引吐纳,仿效鸟兽形态动势,以求活动筋骨,调理气血,改善自己的身体素质。春秋战国出现了“两禽戏”,熊经鸟伸,如熊攀树自悬,鸟伸足飞空。西汉则发展为“三禽戏”(鸟、熊、猴)。至东汉末年,著名神医华佗,集前人之经验,总结创编了“五禽戏”。据《汉书・华佗
传》载,“吾有一术,名五禽戏,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鸟。亦以除疾,兼利腿足,以当导引”。此五禽戏,模仿动物姿态活动而得名,锻炼吐纳,以强壮身体为主,不以技击为能,流传于世,对健身作用甚为有效,影响极其广泛,成为我国古代体育仿生学思想的典例。
宋时,岳武穆王倡双推手法,又以“熊鹰竞志,取法为拳”。鹰形为进攻,熊形为防守,并以此教练将士,相传为形意之源。金元时期,山西太原人白玉峰,精通拳技,融会贯通旧时宗法,参以古代搏击和华佗氏之五禽戏变化,创编了龙虎豹蛇鹤,名曰少林五拳。使动物搏击之长模仿运用于拳术技击而盛极一时。明末清初,山西平阳人姬龙峰,得岳武穆王拳经,默识揣摩,潜心修炼,学乃大成。又配以十大动物之形,而创立心意拳种体系。以上岳飞,姬龙峰创拳之说,只是人云亦云的传说。虽然有种种争议,但是,这一拳种的套路练法,具有明显的仿生思想却是肯定的。我们再看一下现在的心意拳和形意拳,其象形取意的套路内容,更能说明问题。心意拳原名六合心意拳,也曾名十大形,是一种仿效动物技能象形会意的武艺。虽然练法上重意不重形,但其套路的主要内容,十大形和七小形,占了相当大的比例。十大形为龙虎猴马鹰鹞燕鸡熊蛇,七小形为鹤形、猫形、鼍形、骀形、螳螂形、喜鹊登梅、蜻蜓点水,共计采用十七种动物的形象练法。作为一个拳种模仿如此之多的动物形象,效其良能,悟其真意,在象形拳中也是少有的。与戴氏心意拳一脉相承的形意拳,以五纲十二目为原理,取象于数理,撷取十二种动j物的技能和特点,变为十二形拳。其仿生思想的轨迹也清晰可见。由此看出,武术在传统文化的背景下繁衍,形意拳在古代体育仿生学思想的基础上逐步发展,从而奠定了形意拳的套路内容和拳法基础。
形意拳的命名,十二形拳的意义及形意拳身形练法要求,都充分体现了仿生学思想。关于形意拳的名称,过去普遍称为意拳,后来又称为六合心意拳或心意拳。随着仿生思想的不断深入强化,而逐渐定名为形意拳。当然,至今仍有称心意拳或六合心意拳的。从形意拳的名称分析,形不仅讲的是外形,即本身运动所表现出来的外表形象,而且,包含了许多动物的特征和技能。意则讲的是意念、思维。形意拳不仅要求内意和外形要统一,而且,在演练中要体现出动物技能特长的内涵意义。它不是单纯的仿效动物的外表形象和动作,而是要有心理上内在的思维想象。形意拳的名称,虽然同时强调形与意两个概念,但不难看出仿生思想是形意拳立拳的基础。这就是说,形意拳如果离开了动物之技的模仿,就会失去它本质上的意义。形意拳实乃象形取意、形意合一之拳也。
形意拳所采取模仿的十二种动物,为了适应各自的生存环境,各有其独特的技能。诸如龙有搜骨之法,伸缩吞吐,升降灵敏,活泼于腰:虎擅长三绝,有凶残刚猛之威,扑食之勇;猴极具灵性,有纵山之灵,躲闪变化之巧;马练腹实,有疾蹄之功,撞险之胆;蛇有盘绕曲伸之能,又有拨草之技;鸡(公鸡)生性善斗,有独立之功,抖翎之威,歼斗之勇;鹰有捉拿之劲,以爪为锋捕物之灵;熊看似钝笨之物,膀力之大无以伦比。且有扶项之力,拙中藏巧之劲;(鸟台)有护尾之能,竖尾升降之技;鼍有浮水之长,左右分合之巧:鹞有入林之快,钻天翻身之奇;燕有抄水之妙,闪避飞翔,灵巧敏捷之能等等。这十二种动物的技能和特长,都是人的不足之处。形意拳家根据这些动物各自特有的技能,编成拳术套路,练习搏斗之技、健身之术,转变成人的本能,为人所用。就是以动物之长处未弥补人的短处,而不是象形取形。例如我们练习猴形,绝不是要学习猴子的抓耳挠腮,地上滚爬的形象和动作,而是要撷取猴子的灵性,动作快捷,三闪六躲的技击搏斗之长。形意拳谱云,“远取诸物”和“人以身形物之形,物之意以人意悟之”。说明了学习形意拳,仿效动物形象的目的。其意义就是仿其法,效其技,练其功,悟其真意,通其造化,以除疾病,搏击自卫,全面提高身体素质的运动能力。
在练法上,形意拳讲究“鸡腿、龙身、熊膀、虎抱头”四象之理,运用仿生思想,取法于拳技,提出了练习形意拳身形素质的形象化要求。形意拳的步法多用鸡腿步,亦名寒鸡步。就是说练习形意拳的步法,要象鸡走路一样,两腿夹紧,似屈非屈,似直非直,出步磨胫,站立时,如金鸡独立之势,以单腿重心低为功夫,有提低疾远,变化敏捷之特点,既便于进攻,又便于防守。先师常言,“练形意拳要把把不离鹰把,步步不离鸡腿”,可见鸡腿之重要。形意拳的身法以龙身之特点为要领,主要取其身有三屈之才,形松体灵之精义。龙善变化,腰为一身之主宰。形意拳白勺动作,吞身蓄气时犹如龙体之蜇伏,起身进攻时好似龙之升腾,体现出身法灵活柔韧,吞吐自如的特色,才算是掌握了龙身的练法。形意拳动作简单,实战性强,劲力之锻炼,又以效仿熊的膀力为上。熊虽然是迟钝笨拙的动物,但力猛形威,尤其其膀力十分的大。取之于身内,透关健体,练静力,练沉身,气充丹田。人体上肢,肩膀为根节,通过松肩沉肘,节节贯通,劲整力合,实战时,劲力才能灵活运用,体现出价值。关于虎抱头,则是形意拳动作过渡时“两手相抱似猛虎离穴之意”。就是说要取老虎扑食之前,表现出来的雄威形态,虎伏丹田气足,目聚神光?,身藏其劲,爪藏其锋,以练精气。此说“抱”字也有以“豹”解释的意思,均是要体现威猛逼人的神气和劲力特点。不必硬抠字眼,只要仿其形,效其性即可。
综观形意拳之演化,十二形拳之要义,四象之取法,无不和仿生思想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形意拳谱讲,“十二形实本天地万物化生之理,取世间禽兽之具有特能者,妙效其性能,摹效时久,自能精神入体”。由此分析研究可知,古老的体育仿生学思想,是形成形意拳健身性与技击性的价值取向和思想基础。
三、形意拳演练形式以风水方位学为特征
以阴阳五行学说为理论依据创编的形意拳套路,式简而意深,涵蕴相当的丰富,它不是单纯的拳脚套路,而是把本质上凶残斗狠的搏击之技淡化,表现于内含“用法”的套路演练之中。它拳势紧凑,动作明快有力,一出一入,一进一退,刚柔相济,内外相合,形神一致,大多单动作重复,好学而难精。从演练的套路形式分析,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出,它以华夏民族传统风水理论中的方位学为演练套路的基本特征。形意拳起势动作,面南向北,居右虚左:行功走趟,左右往返,循环不已;收势结束,有始有终,回归原地。充分表现出民族传统方位学的观点。
从起势动作看,形意拳的三体式,为基础套路的开始姿势。按照传统习惯练法,起势要站在场地的右侧,身体面南向北的方位,方可开始演练。根据阴阳五行学说,北方属水,性阴,南方属火,性阳。人体面向南,背向北,形成了向阳背阴之势。这一面南向北的起势姿势,又与古代“负阴抱阳”的哲学观点相吻合。老子云,“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它讲的是宇宙万物都有
阴阳二气对立而统一的意义。当对立的阴阳两气交融时,就能达到“和”,形成统一。这一学说,对我国传统的风水观点方位学影响极大。如在建筑上,象征权势的官府,有“天下衙门朝南开”之说,老百姓的住房有面南为正、为上、为吉的称谓。这一传统思想自然而然地影响到武术界,形意拳当然也不例外。如果说,演练形意拳起势方位是受“负阴抱阳”和风水方位学的影响,那么,“居右虚左”则是受古代儒家“尊左卑右”封建礼教等级观念的影响。在我国传统的礼仪中,对宾客和长辈,要“虚左”以待,敬让于左方。长期以来“世皆以左为上”,因此形意拳起势,居右虚左,正好证明了形意拳家谦恭礼让,武德为上的道德风范。另外,古人也有以方位表示“吉凶祸福”的说法。如“君子居则贵左”“吉事上左,丧事上右”。征战打仗,也被视为是不吉利的事。因此,有“用兵者贵右”之说。如果以此联系起来分析,形意拳术套路演练,虽然不是用兵打仗,但其内涵也有技击攻防意义,也不能说与兵战全然无关,也还是有一定的渊源关系的。所以,形意拳演练套路,仍然遵循“吉礼左还,顺天以立本,武礼右还,顺地以利兵”的传统俗规,而从场地的右侧,开始起势动作。
从行功走趟(段)看,形意拳基础套路结构,都以双趟进行演练。每趟又以四步或六步的偶数为组合。单趟由右向左,双趟由左向右。根据个人体质,运动量可大可小,为增加功力,左右往返,循环不已。但形意拳演练,规矩甚严,阴阳分明,朴实无华,动作简单,天天如此,显得“刻板单调,枯燥无味”。如果细细琢磨品味,文化内涵极其丰富。一是根据阴阳五行学说中“阴阳转化,阴阳相济,阴阳消长”的观点,行功走趟不能一直不停地由右向左,即由西(阴)向东(阳),或由左向右,单向练习。如果长期以往,一味单方向练习,就会出现阴盛阳衰,或阴消阳长,破坏身体平衡。因此为求平衡,就必须正反方向,阴阳转换,左右往返,以求其“和”。二是从传统美学的角度看,形意拳也讲究左右对称,成双配对,均衡协调等美学原则。三是从宇宙观来说,“天下之理,终而复始”,“天下万物运行规律是周而复始的”。(《程氏易传・恒传》)形意拳练法上讲究,阴阳互易变化,实质上是一个圆或圆弧运动。因此,套路演练上周而复始,左右往返,是符合天体运动规律的。再者古老的宇宙观“天也无际,无始无终”;佛道的“空”、“圆”道理;春夏秋冬,四时节气的循环运行;乡民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劳作生活方式。这些自然法则,都显现着阴阳转换,周而复始的观点,都对形意拳套路形式,从思维模式上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从套路结束的收势看,形意拳很讲究要成背阴向阳之势,负阴抱阳之象,与起势一样,必须回归原位。即从场地右侧起,再回到场地右侧原方位上。这一收势与起势的一致性,也恪守着一种传统的理念。《易经》云,“无往不复,天地际也”,老子云,“万物旁作,吾以观其复也。天物云云,各复归于其根”,都体现着有去必有归,复归其本源的哲学思想和宇宙间时空循环的传统意识。收势回归到原来的方位,正好说明受有始有终,无往而不复这一传统哲学思想的规范。另外,炎黄子孙,历代相传,都有依恋故土的心理,崇尚落叶归根的爱国主义美德。因此,善始善终,始终如一,寻根归宿的民族意识和伦理道德,自然而然地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形意拳套路结束动作回归其原位,也正好反映了我们华夏民族传统文化的回归心理。综观形意拳套路的起势、走趟、收势的形式结构特点,不难看出,传统的民族意识和风水方位学,已经形成了形意拳套路演练形式上比较明显的特征。
四、形意拳功法修炼以道功道术为要旨
由心意拳衍生而来的形意拳,虽然名称叫法有别,功架拳式有异,但拳理拳法同出一源。在其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不仅受传统的古哲学思想影响,而且与宗教,特别是道教的思想、道功道术有着紧密的联系。我国土生土长的道教,很重要的特点之一就是追求长生不死。从而,也发展了一系列道功道术。其中道家的摄生术,内丹术对形意拳的功法修炼,影响尤为深远。所以,我们学习形意拳不能不研究道家的功法,我们研究形意拳传统文化内涵,不能不探讨道教及其道家思想、练功方法对形意拳产生的作用。先师云,“精拳者必精于道”。鲁迅先生也曾说过:“中国根柢全在道教”。道家思想对形意拳的影响不仅全面深刻,而且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
在形(心)意拳的发展史上,据有关文字资料记载,其鼻祖及主要承传人都与道教有关。如被誉为形意拳鼻祖的圣贤忠义之±岳飞,就一直被道教所奉祀。中兴形意拳的一代宗师姬龙峰,据传,在道教圣地终南山玉柱峰下修炼,得岳武穆王拳经,创终南形意。祁县戴(隆邦)氏心意拳的先祖戴伯苗,也曾在武当山学习道家内功。山西形意拳名家布学宽先生曾事师于大同云霄观主持任圆亮,习道家龙门派性命双修功法。从河南、河北、山西三大流派中流传的主要拳谱看,一是《守洞尘技》,本身就是道教《七部尘技》中的一支。二是《形意古拳谱》全书始终贯穿着道家思想及其道功练法术语。三是在此基础上,各流派其主要代表人物,也莫不对道教经典颇有研究,而且结合自己的练功体会,定向发挥,深化理论,形成了形意拳比较完善系统的拳理拳法和练功方法。民国年间,一大批形意拳专著问世,把传统的古哲学思想与形意拳融为一体,并以道家思想来解释形意拳之理性。《拳意述真》一书就颇具代表性。
形意拳的拳与道相合的思想,使道家的内丹功法成为形意拳的主要修炼功法,并逐渐加以发挥发展。形意拳强调“心意”的作用,逐渐形成了形意理论的突出特点。“全凭心意练功夫”就是对形意拳本质特征的概括。“心意”一词来自佛学典籍《俱舍论》“心意识体一”。道家受《内经》等古代传统形神统一观的影响,也特别重视行气、导引、意守、抱一、存想、内视、调息等意念作用,进而形成内丹功法。宋朝道教养生家陈抟形成了内丹理论,并绘《太极图》加以说明。祁县戴家拳创立丹田桩功(蹲猴势),全名宇宙乾坤六合势,形如母胎婴儿有三屈而折之势,融入了古代宇宙观和道家丹田术。形意拳与戴氏心意拳,虽练法有别,但丹田功仍是形意拳之精髓。《形意古拳谱》说的好,“静养灵根气养神,养道养功见天真,丹田养就长命宝,万两黄金不与人”,揭示了丹田功的可贵及其实质意义。其中“灵根”一词出自道教《太玄经》,“丹田”一词也来源于道家。丹,道家谓之金丹,有永刚不坏之性,有园陀无亏之义,被誉为先天虚灵性体。田,谓之炉鼎,金丹由此烧炼而成。所以丹田为生命之源,也是人体的动能之源。丹田功法,在形意拳来讲,并非炼什么全丹,而是练气、练劲。形意拳之所以内劲气足,也正是由于丹田中的气不断地聚藏与发放的结果。实际上,丹田功即是练气的功夫。拳经云,“人身以气为本,以心为根,以息为元,以肾为蒂,终离不开呼吸二字”。形意
拳从实践到理论都很注重“气”,气在技击、养生、修心、哲理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是形意拳的精微所在。气又分为三种,一是无极之气,道家写为“”;二是五谷之气,通常写为“”;三是呼吸之气,我们指空气,大气。形意拳内功修炼,则是由呼吸之气回到无极之,要返朴归真,回归自然。不难看出明显地带有道家思想及内丹术的特点。“阴阳反复丹自结”,形意拳内功“由无极而入静,由瀣无一气而渐生,由太极而充盈,由两仪而循行,由三才而贯通,由拳术而运用”,其过程是练意、调神,使人体气机变得协调。由于丹田的重要作用,而形成形意拳内功中非常重要的一步功法――丹田功法。其练法有小周天功法和大周天循环法。围绕丹田,拳家们各有侧重地发展而演变成不同形式的练功方法。山西、河北、河南三大流派的丹田功,练法形式虽不尽相同,但都讲究“气盛劲足,丹田劲变”,“发放劲力,气自丹田吐”,“内劲发于周身,丹田一动无不动”等来自丹田的各种劲力。可见,形意拳十分重视丹田功法、气劲学说。
在形意拳的功法修炼上,所讲的三层道理即“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炼之以变化人之气质,复其本然之真也”,也是渊源于道家“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炼虚还无”四步功法中的三步练法。在第一层功夫,炼精化气的过程中,把道家功夫的“炼己、调药、产药、采药、封炉、炼药”等六步修炼法,经过体悟、改造,移植到形意拳中,形成小周天功法,打通任督二脉,真气循环运行,并将口中津液意送丹田,道家谓之“玉液还丹”。此步功夫是筑基的功夫,全在下丹田修炼。在此基础上,进行炼气化神,以大周天循环法连通奇经八脉,十二经络。待以上两层功夫打下一定的基础,全身气血贯通,随心所欲,才算是具有了比较高的气功修为。因此,形意拳也称内功拳。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形意拳的主要承传人与道教有着密切的关系。形意拳功法修炼以道功道术为要旨,为根本法则,是和得益于道家的摄生内丹术分不开的。总之,我们练拳这所以要悟道,是由于道具有虚静、柔弱、朴素、自然、无为等基本的思想特征,而这些富有哲理的思想特点,对于提高练拳的层次,达到练拳的高境界,又颇具宝贵的指导意义。
五、形意拳伦理道德以孔孟仁学为准则
在“礼仪之邦”――华夏民族的文化沃土中萌生发展的中华武术,无论哪门哪派,都十分重视道德伦理精神。传统的伦理理论,是一门关于调整和规范人们行为道德的学问。两千多年来,一代一代对社会各个领域产生影响。形意拳作为关系人体生理和精神的修炼拳道,自然会受到更大的影响。形意拳把武德和拳艺均视为一种追求高品位的修养。而其行为和修炼的道德判断、价值取向的伦理思想,便是首居中华民族正统地位的儒家孔孟仁学。孔孟仁学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也是形意拳门道德行为的准则。儒家思想的主要特征是“修己治人”。孔子认为治国的前提是严以律己,重视礼义仁德。做人要光明磊落。孔子的忠实信徒孟子也告诉人们为人处事一定要仁义。孟子曰:“仁,人心也。义,仁路也”。关于“仁”的内容,在《论语》中解释为“仁爱、宽容、谦恭”。“子路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由孔孟提出的这种仁德思想,成为人们涵养道德、处理人际关系的应持态度。同时,孔子还十分重视修养的全面发展,并提出“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的思想。这些基本思想也都成为形意拳门尚武崇德的主要精神。为更好地了解形意拳伦理道德精神,以下我们从形意拳之拳谱内容、授徒规矩、技击思想、侠义行为、涵养品德等几个方面,简单分析孔孟之道对形意拳的影响。
从《形意古拳谱》看,全书贯穿了传统伦理、孔孟仁学思想。《形意古拳谱》实际上是后人翻版的《岳武穆王心意拳谱》,是清朝乾隆年间及其后来流传的一种心意拳谱。多少年来,广为传抄,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书的开头有六个前提,每段都用较通俗的语言讲述孔孟仁学思想。如“其君子怀仁而慕义”,“做人崇忠厚之心”,“常存仁义之心,能消除万事之凶”,“世道人道之维持,何赖平?赖乎礼而已”,这些都是孔孟仁学的精粹。书中,由无名氏所作的《六合拳・序》不仅明确指出“天下之治道有二,曰德曰威。天下之学术有二,曰文曰武”,把德明显地置于首位。而且,对形意拳之鼻祖岳飞的伦理精神“气节、刚毅、礼贤、忠孝、智勇”大加赞扬,使学拳之人生敬仰崇拜之心,树为学习之楷模。同时,对岳飞运用《孙子兵法》的仁德思想也作了肯定。“曰,‘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张浚尝问用兵于王(岳飞)。王曰,仁、信、智、勇、严缺一不可”。从书中的拳学主张、拳理拳法看,也作了符合阴阳、五行、六合等变化观念的解释。而且,明确提出,“所谓真传者,名虽曰武,其实贵和,和者,智与勇,顺成自然之谓也”。这一传统的伦理思想,中庸之道,渗透于形意拳的各个方面,起着明显的指导作用和积极影响。
形意拳门收徒传艺,择人甚严,以德为先。崇尚武德是形意拳门的优良传统。形意拳谱明确指出,“此艺三教三不教。何为三不教:贼盗者不教;愚鲁者不教;无义者不教。何为三教孝悌忠信者可教;有刚有柔者可教;机谋灵通者可教”。形意拳门授徒传艺提出的“三教三不教”的门规,是符合孔孟之道伦理精神的。这就是说,作为一个形意拳师一定要坚持武德第一,武艺第二的原则。把人的道德品质视为习武之先决条件。形意拳家布学宽先生常说:“艺好不如性好”。并常告诫弟子,要遵循先师古训,不可轻易传人。《形意古拳谱》曰,“六合自古无双传,多少玄妙在其间,假若妄传无义人,招灾惹祸损寿年”。“武艺虽真窍不真,费尽心机枉劳神,祖师留下真妙诀,知老传授要择人”。根据择人而教、择德而教的思想,形意门授徒传艺,如果没有合适的人,宁可不传也不轻传。所谓合适的人,那就是人品端正、符合传统伦理思想的仁义之人。涵养品德,陶冶性情是形意拳修炼的一大乐趣。形意拳具有形意合一,内外兼修,练意调神的特点。其养气、练气、练意、练神,尤其注重修心养性、内在情感的培养和品性道德的内涵。拳师们一生修炼心意,不仅在功夫和拳技上,功力增加、技艺提高,同时,对养成有恒的习惯,坚强的意志,坚定的信念等品质也是一种自我磨炼。这种操守内外一致,涵养道德的行为方式,练习日久,自然会使人身心协调,变化气质,消除浮躁气息,养成刚柔相济的立身精神,获得正确的人生观。我们强调形意拳气在心性修养中的作用,就是说养生要养气,养气需修心,修心应修德。以思想作为修炼的基础。“立人之道,日仁与义”。自然地使练习者的内在意识和动作结合在一起,去体悟人生、涵养道德,进而接受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熏陶,给人带来新的情趣和愉悦的享受,从中更好地理解形意拳的内涵。因此,习武健身,修身养性,以德自律,培养自己高尚的情操,是练形意拳的主要价值取向,也是“天
人合一”观在形意拳修炼方法上的体现。
形意拳“防御为能,顾打结合”的技击特色,体现了孔孟仁学思想。形意拳虽有技击性强的特点,但与人相较,决不可随意出手伤人。拳经云:“万事归于善”。孔孟之道的仁义礼智信,“仁”作为道德体系中五德之首,运用于形意拳技击思想中,则是以宽厚精神,坦荡胸怀,以及谦恭、审慎的态度对待,即使对不正派的人也要做到仁至义尽。布学宽先生的论述“意拳之拳法,主张先守后攻。既能安全自己,又能克制对方,……在技击中以武德为重。在自卫的原则下胜敌。故往往不是先发制人,而是后发制人”。“战斗即要伤人,非在万不得已时不要轻用。故两国相交,尽力言和,如敌人无理取闹,我则奋起还击,消灭之,最终目的仍是和平。即以斗争求和平之意。拳法亦同此理。事关武德甚重,学者必须注重”。因此,山西太谷形意门老拳师在切磋拳艺时,都十分注意应有的胸怀,谦恭的态度以及互相尊重的友爱精神。另外,关于车毅斋大师与日人较剑术时曾有这样的记载,“日人奋然临,毅斋慢然应。倭败色沮”。一个“慢然应”,体现了形意拳家武德为先,先礼后兵,从容应战的技击特色。把争取胜利的个性特征,纳入了“以礼而行”的范畴。
儒家的仁爱思想体现在武林中则表现为英雄侠义行为。孔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孟子曰,“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要“舍生取义”。这一“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美德是做“仁人”的准则。也是形意拳门倡导的行为标准。不少形意门人,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见义勇为,为民除害。并且,时时处处以仁爱思想助人为乐,行善积德,受到人们的称赞。圣人孔孟提倡“大勇”,反对“小勇”,强调武勇以国家大局为重,而不要在小事上做出争勇斗狠之举。形意拳历代掌门大师都立意倡导义气之风,重视伦理,讲义气,讲信义,忠厚诚实,互相友爱,主张德智义勇以民族观念为重。这与孔孟仁德思想是完全一致的。如形意拳大师车毅斋、韩慕侠等,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奋然打擂,战胜外国武士,为国扬威,表现了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气节,受到人们的敬重。
另外,在师徒关系方面,更显现出孔孟的伦理道德思想。形意拳门一向推崇和信奉“尊师重道”的高尚品德,强调“一处投师,百处学艺”。“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师父是绝对权威,弟子要谨从师教”。以及“师承传递,以字论辈”等等说教,无疑都是伦理观念对形意拳界的深刻影响。
六、形意拳健身养生以“天人合一”为境界
形意拳是一种独具华夏民族特色的养生之道,具有良好的健身效果。它以阴阳五行学说为理论依据,结合医学理论,解说人身体内组织结构,生理功能,互相关系,并以阴阳变化互易之理,创编出以锻炼人体五脏为主的五行拳,仿动物特点之长,创编出十二形拳,以灵活肢体,疏通十二经络,对调节人体平衡,强化气血运行,起着整体的滋补和康复治疗作用,其修炼的理想效果,则是“天人合一”之境界。所谓“天人合一”,即是天人一致,天人相通。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表明天即道,道即自然。《慧命经》曰,“盖道之精微,莫如性命。性命之修炼莫如归一”。庄子更认为,“天人本一”。“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所以,事间一切人和事都应顺其自然,合乎其道。这一传统的“天人合一”观念,对形意拳修心养性理论具有明显的指导作用。
《拳经》云,“天为一大天,人为一小天”,“固灵根而动心者,武艺也;养灵根而静心者,修道也。所以,形意拳术与丹道合为一者也”。孙禄堂先生在《意拳述真》一书中指出,“天地之间,万物之理,皆道之流行分散耳。人为一小天地,亦天地间之一物也。故我身中之阴阳,即天地之阴阳。万物之理,亦即我身中之理也”。形意拳讲人与自然和谐的“天人合一”思想,是说人作为一个小宇宙,也必须遵循宇宙法则。让人体本性和宇宙达到共振,与自然相融,以求得身心和谐,天人合一,回归自然。形意拳修心养性之理,其渊源就是祖国传统文化所讲的“中庸之道”。车毅斋先生云“形意拳之道,合于中庸之道也。其道中正广大,至易至简,不偏不倚,和而不流,包罗万象”。这与天人合一观是一致的。它的精华是“和”,即和谐之意。其内涵是阴阳平衡。因此,“和谐”成为我们现实生活和练拳活动中,所追求的目标和境界。形意拳以道为准则,性命双修。“内包其真,外包其德,真德含容其体”。主张凝练生命的深度,提高精神境界的层次,力图通过修道积德,练意调神,涵养品性,内外合一,以追求完善人体生命的价值及其完美。此拳重内、重气、重合、重神。讲究“内三合,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外三合,肩与胯合,肘与膝合,手与足合”。这种“合”,既是动作协调一致、和谐平衡的技术要求,也是内在的心意思维与外在的形象动作相合一的表现。形意拳的站桩练法,无论浑元桩,还是三体势,都要求“合”,意守丹田,独立守神,以意领气,以气运身。把自己置身于天地之间,采宇宙之信息能量,夺天地日月之精华,与大自然融为一体,把人体生物场和宇宙磁场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人体小宇宙和天地大宇宙的能量信息沟通,相互作用,相互统一,从而达到天人合一之境界。
形意拳修炼,讲究人体自身之平衡。根据“天人合一”“阴阳平衡”的思想,“若偏阴偏阳皆谓之病。夫人之一生,饮食不调,气血不和,精神之不振,皆阴阳不和之故也”。(孙禄堂《意拳述真・自序》)所以,人体失去平衡,就会危及身心健康。形意拳锻炼的实践证明,阴阳的结合,五行的调合,对人体的疾病和治疗都有重要意义。以五行拳之术,练五行之体。以形意拳五行生克制化之理,来加强提高内五脏之间互相资生,互相制约的生理功能。从相生关系看,脾(土)主运化,化生水谷之精微以强肺(金);肺气清降而助肾(水);以肾水之精而养肝(木);以肝藏血而济心(火);以心之热而温脾(土)。其五脏之功能循环不已,和而互生。从相克关系看,肺气清降,抑制肝阳上亢;肝顺达又可疏泄脾郁:脾运化可限制肾水滥;肾滋润可防心火烈;心阳热,可制约肺清太过。五脏相克之理,可互相限制太过、太偏。这样,体内相辅相成,水火济济,阴阳自然得以平衡。形意拳修炼的过程,也是平衡与不平衡两者关系的相互转化过程。体弱多病者,通过锻炼,恢复健康,达到平衡,是低级水平的平衡。继续锻炼,又打破平衡,获得新的平衡,乃是中等水平的平衡。坚持不懈,精益求精,最后达到内外调和,身体强健,精力充沛,益寿延年,才是高层次的平衡。这种循序渐进,渐次提高的形意锻炼方法,是符合医学和生理学理论的。这是因为在练习形意拳的时候,通过活动筋骨肌肉,使用劲力,气血畅通,使身上各种细胞受到破坏。而后,在生长产生新的细胞,以适应新的需要。所以,各种新旧细胞的更新换代,自然会使体力增加,功夫长进,身体逐步强健。我们应该懂得,练
形意拳换力换劲,劲力生长的道理,寓刚柔相济之法,以提高人体的平衡层次。
顾客抱怨管理是企业维护良好客户关系的关键之一,由于顾客抱怨行为受到文化的影响,目前有关这方面的研究绝大多数都是在西方文化背景下进行的,因此,需要研究中国顾客抱怨行为的表现,并分析其文化成因,这将有利于企业开发基于中国文化背景的顾客抱怨管理策略,提高顾客满意度和保有率。
中国传统文化下顾客抱怨行为的表现及成因分析
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包括讲求缘分、重视面子、中庸、谦卑等。本文将结合顾客抱怨行为的相关研究,具体探讨我国传统文化背景下顾客抱怨行为的表现,并探讨其成因。
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的顾客相信缘分,倾向于外控制,这使得他们往往会将失败归因于环境、运气等不可控因素,不满意程度较低,从而降低了他们采取各种抱怨行为的可能性。
研究表明,顾客经历产品或服务失败之后,所进行的原因归属会影响其抱怨行为。顾客越是倾向于将失败归因于企业,则越有可能会采取各种抱怨行为。
在西方社会,人们认为个人或企业应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因此,经历产品或服务失败时,他们倾向于将责任归咎于企业。而在我国,人们相信缘分,倾向于外控制,经历失败后,他们往往会将责任或原因归于个体自身以外的因素,如环境、运气等,认为一切是命中所定,是企业或个人所无法控制的,这使得我国顾客经历失败之后的不满意程度和采取各种抱怨行为的可能性都较低。
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的顾客重视面子,讲求谦卑和中庸原则,寻求与他人和谐相处,这一切使得他们对投诉行为的态度较消极,投诉的心理成本较高。因此,经历产品或服务失败之后,他们往往不愿意直接向企业投诉,更不太会诉诸法律。
研究表明,经历产品或服务失败之后,顾客是否直接向企业投诉,会受到整个社会对投诉行为的态度的影响,而社会对于投诉行为的态度与其文化的集体主义程度相关,一个社会越是以集体主义为导向,则其社会规范对于投诉行为的允许程度就越低,人们对于投诉行为的态度也就越消极。我国社会以集体主义文化为导向,重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主张凡事替别人着想,要与人为善,和为贵;同时,中庸原则使得中国人主张凡事都不要太极端,要“不偏不倚”;谦卑这一品德则使得中国人尽量避免说“不”字。这一切使得我国顾客对于投诉行为的态度较消极,因此,经历失败之后,他们往往不愿意直接向企业投诉,更加不会诉诸法律。
同时,中国人重视面子,而直接向企业投诉会有损对方的面子,因此,是应当避免的。不仅如此,顾客在此过程中可能会被粗鲁地对待,或者有时企业还会将产品或服务失败的责任归于顾客, 这些因素都进一步提高了投诉的成本,降低了顾客直接向企业投诉的可能性。
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的顾客以集体主义为导向,人与人之间互相依赖,社会联系强,这使得他们经历失败后往往会进行大量的负面口碑宣传。
研究表明,口碑传播的范围和强度受到一个社会的社会联系强度的影响。中国人崇尚集体主义,个体内在地与他人联系在一起,人与人之间互相依赖,人们通过互惠、亲情等培育与他人的关系网络。由于这一导向,中国顾客倾向于更多地依赖非正式沟通渠道,依赖口碑来获得和传播信息。同时,亲密而稳固的人际关系使得家庭、团体成员间接触频率高,口碑的传播速度也更快。并且,人与人之间互相依赖的价值导向使得中国人更愿意与其他人分享信息,这是互惠的表现,是维系人际关系所必不可少的。因此,与西方顾客相比,中国顾客在经历产品或服务失败后,更加可能会在朋友、亲人等范围内进行消极的口碑宣传,一方面发泄不满,“报复”企业,另一方面也告诫他们将来避免遭遇同样的情况。
管理我国顾客抱怨行为的文化策略
企业的抱怨管理措施不仅要能够为那些直接向企业投诉的顾客进行有效的补救,还应在理解大量不满意顾客不愿意直接向企业投诉原因的基础上,鼓励他们直接向企业投诉,这才是防御性营销策略成功的关键所在。本文将根据我国顾客抱怨行为的表现及其文化成因,具体探讨管理中国顾客抱怨行为的“文化疗法”。
(一)降低顾客投诉成本
为了降低顾客投诉成本,企业首先需要让顾客了解投诉的政策和程序,告诉顾客如何与企业取得联系,这将增加顾客的自信,降低顾客感知投诉成本。其次,培养员工“阅读”和“解码”顾客情绪线索并采取相应补救措施的意愿和能力。尽管重视面子、谦卑等传统文化基因使得中国顾客不善于公开说“不”,但他们却往往会通过间接或含蓄的方式表达出其不满。企业中与顾客直接接触的一线员工可以通过顾客所表露出来的这些细微的变化来判断顾客满意与否。通过“阅读”顾客的情绪线索并进行“解码”,从而把握住顾客的真实心理状态,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令顾客满意。
(二)告知顾客投诉将会带来的社会益处
受面子、中庸等传统文化价值观的影响,中国顾客对于投诉行为的态度较消极。Richins的研究表明,顾客对于因其投诉行为而产生的社会益处的感知会影响他们对待投诉的态度,如果顾客认为投诉会为社会带来益处,则会对投诉行为持有更积极的态度。因此,企业可以通过顾客至上教育让顾客明白投诉是其应享有的权利,鼓励顾客投诉;一旦顾客的投诉被接受,企业应该将其在程序、政策或产品等方面由于投诉等反馈而做出的改变公布于众,使顾客知道他们做出了贡献,从而使他们对于投诉行为抱有更积极的态度。此外,如果企业能够拥有良好的服务补救形象,也会改善顾客对于投诉的态度。
(三)采取措施影响顾客对失败所进行的归因
为了鼓励顾客直接向企业投诉,企业需要采取措施,影响顾客对失败的归因,使得顾客将责任从自身转移到企业,从而增加其投诉的可能性。例如,美国Pearl Vision眼镜公司的成功就在于让顾客知道,不管出于什么原因,只要眼镜破了,就可以免费来换。这一措施最终使得Pearl Vision眼镜公司获得了较高的顾客保有率和市场份额。
(四)有效管理负面口碑
为了有效管理负面口碑,降低负面口碑所带来的消极后果,企业应为顾客提供更多的抱怨途径,让顾客寻找到更多的发泄平台。企业可以通过网络社区和网上调查,实时监测顾客的口碑,了解顾客的评价,并对此做出适当的回应;还可以以匿名的方式参与口碑论坛,影响顾客的口碑宣传。所有这一切都需要企业从战略的高度进行规划和实施。
(五)开发新的测量顾客满意度的标准
受传统文化价值观的影响,中国顾客经历失败之后,往往不会采取直接、公开的投诉行为。基于欧美文化背景所开发的测量顾客满意度的标准,如投诉的频率等,并不能如实反映出中国顾客对于产品或企业的态度,因此,企业需要开发其他标准来测量顾客满意度,才能了解服务质量和顾客满意度的真实面貌,并采取相应的校正措施,最小化未来其他顾客的不满。
结论
综上所述,集体主义作为核心价值观,依然是中国人处理人际关系的指导,并继续获得社会的认可。因此,企业需要认真审视中国传统文化对于顾客抱怨行为的影响,只有这样,才能开发出基于该文化背景的顾客抱怨管理策略,提高顾客满意度,获得顾客忠诚。
[中图分类号]G4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4)11-0231-01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十分重礼仪的国家,礼仪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作为礼仪之邦的国民,我们也应重视礼仪教育,提高自身的礼仪修养。但是现在的大学生中却存在着很多礼仪失范的现象,因此我们有必要充分利用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加强大学生礼仪教育,促进其礼仪修养的提高。
一、在大学生礼仪教育中重视传统文化的原因
(一)大学生礼仪修养的现实需求
中国在世界范围内都享有“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的美誉,其重“礼”的文化氛围也使学生形成了谦逊、内敛、尊老爱幼的特点。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还有很多学生存在着礼仪修养缺失的现象。在现实生活中,现在很多大学生在许多方面都表现出了缺乏礼仪修养的言行。如在公共场所乱丢垃圾、高声谈笑,又如在人际交往中自私、冷漠,缺乏交际礼仪等。现在的大学生之所以会出现如此多的礼仪失范现象,主要的原因就在于对其进行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还不充分。因此,要提高大学生的礼仪修养,培养出懂礼貌、知礼仪的高素质人才,就必须重视传统文化的作用,将大学生礼仪教育与传统文化紧密结合起来。
(二)中国传统文化中蕴涵着丰富的礼仪教育资源
中国传统文化中蕴涵有丰富的礼仪教育资源,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可以极大促进大学生的礼仪修养的提高。周礼及其后的儒家文化蕴涵着十分丰富的礼仪教育资源,如中国古代的“六艺”中“礼”是居首要地位的。因此,在现在的大学生礼仪教育中,要充分挖掘传统文化中的礼仪资源,使大学生受到传统礼仪文化的熏陶,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其礼仪修养。
二、在传统文化背景下如何进行大学生礼仪教育
(一)吸收传统文化中的“重美型”精髓,培养大学生的美好礼仪形象
所谓“礼仪”,是由“礼”和“仪”两方面构成的,其中“仪”就是指仪态、行为。因此,美好的仪态和行为也是大学生礼仪修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学生礼仪教育中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中国传统文化对于“美型”,即美好的个人仪态和行为是十分重视的,对美型的期待也是中国传统审美价值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管子》中就包含了我国最早的学生守则――《弟子职》,另外,我国佛教文化中也对“美型”提出了“行如风,站如松,坐如钟,卧如弓”等的要求。当然,我国传统文化中关于“美型”的内容远不止这些。充分吸收和利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美型”精髓,是十分有助于大学生美好礼仪形象培养的。
(二)吸收传统文化中的“重伦理”精髓,培养大学生高尚的礼仪美德
在大学生礼仪教育的过程中,培养其高尚的礼仪美德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而中国传统文化中蕴涵着丰富的“重伦理”精髓,对其进行充分的吸收和利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大学生礼仪教育的发展。重伦理、崇道德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最为显著的特点。这一点,无论是在儒家“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仁义观中,还是在墨家兼爱、非攻思想中,还是在道家“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等的言论中,都得到了具体而广泛的体现。由此可以看出,中国传统文化对于个体伦理道德的形成与提高是十分重视的,其重伦理的特点及“重义轻利、内省慎独、宽厚谦虚”等的主张是可以被用于进行大学生礼仪美德的培养的。
(三)吸收传统文化中的“重礼仪”精髓,培养大学生的美的性情
进行大学生礼仪教育就是为了使人们能够形成互尊互敬的良好关系,人与人之间能够和谐相处。因此,在大学生礼仪教育中,一项重要的内容就是要对大学生美的性情进行培养。而中国传统文化中蕴涵丰富的“重礼仪”的精髓对于培养大学生美的性情具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国传统文化是十分重视对人美的性情的培养的,这在很多古人的言论中都可以找到。如孔子“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及“不学礼,无以立”,管子“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等。通过吸收和利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礼仪”精髓,必定会促进大学生美的性情的培养。
三、结语
综上所述,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生礼仪教育中具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有必要充分挖掘传统文化中丰富的礼仪教育资源,吸收传统文化中的礼仪精髓,并将其应用于学生礼仪教育之中,从而促进大学生礼仪修养的提高。
【参考文献】
汉字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汉字的独特之处在于汉字具有表意功能,汉字中的会意字和象形字形象生动地把汉字要表达的意思通过文字符号表现出来。从汉字中我们可以看到上千年前祖先生活的情景,了解他们的生活观念和思想,祖国的传统文化在汉字的世代相传中得到传承与发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把字理与小学语文教学相结合,让小学生在字理认知的过程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进而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一、字理与小学语文教学相融合的意义
字理与小学语文教学的融合有重要意义,字理与小学语文教学的融合有利于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还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字理与小学语文教学的结合有利于小学语文教学的高效化
识字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生字学习是小学语文学习的主要内容之一。小学生只有具备一定的生字量,才能实现小学语文工具性的学科性质,学生具备大量的生字词之后,才能依靠文字获取更多的知识,把文字当作一种学习的工具。小学生要掌握的生字量很大。每课的课后都有一定的生字要学习,加上识字的学习内容,小学生每个学期的学了期末前的一小段时间外都在识字中度过。假如教师不注重识字的趣味性,采用单一化的教学方法教学生字,学生会觉得识字教学枯燥乏味,进而对识字教学产生厌烦情绪。字理识字让学生走进汉字,了解汉字根源,感受汉字中传递的浓厚的传统文化,有利于小学语文教学的高效进行。
(二)字理与小学语文教学的结合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字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避免了学生生字词的死记硬背,通过追根溯源性的学习过程让学生了解汉字的造字原理。字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能够让学生对生字词进行理解性记忆。生字的学习充满趣味性,学生的思维在生字词的学习过程中得到锻炼和发展,有利于学生智力的提高。字理识字避免学生对知识进行死记硬背,学生的各种能力均得到锻炼发展,最终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二、字理与小学语文教学的结合的教学策略
(一)象形字字理教学
象形字在汉字中占有很大比例,在象形字的教学中,教师不应该只是教会学生借助汉语拼音会读生字、会写生字,而是应该把象形字的教学和象形字的“形”结合起来。小学低年级的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象形字一般较为简单,往往被安排在小学低年级中,教师结合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对小学生进行生字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要把生字所代表的事物结合起来。小学低年级是识字的初始阶段,注重象形字的字理教学能培养学生的识字兴趣,有利于学生语文兴趣学习的培养。如:“火”“山”“水”“日”“月”等象形字,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把字形和这些字代表的事物联系起来,把生字想象成该事物,把每个汉字都想象成一幅生动的画面。这不仅能锻炼学生的想象能力,还能培养学生学习生字的兴趣。总之,象形字理教学是一种能调动起小学的形象思维和学生的心理特点有效结合的教学手段。
(二)会意字字理教学
假如说象形字把事物的形象通过文字符号展示给学生,那么会意字则把生字描绘的场面展示给学生。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结合会意字的字理进行教学。如:“上”“下”这两个字对于初学汉字的低年级小学生来说区别起来显得较为困难,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这两个字的字理进行教学,学生才能有效理解。针对小学生总是对上和下这两个形近字难以区分的状况,假如把这两个会意字的甲骨文字进行教学,学生就能很好地理解。上是月牙上有一小横,下是月牙朝下,下面有一小横;再联系具体的上字和下字,上的一小横在上,下的一小横在下。这样和会意字的古文字结合起来教学学生就能够有效地掌握相关的汉字。像休息的“休”字,就是一个人靠着大树。一个字就是一个场面,把生字和它表示的场面结合起来教学,学生更能理解和掌握。
(三)偏旁的表意功能
汉字中的一部分字是由一定的声旁和形旁组成,声旁表声,形旁表形。汉字的偏旁往往有固定的意思。生字要表示的意思往往和生字的偏旁有关系。在教学生字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把生字的偏旁作为分类教给学生,当学生遇到相关的生字时,能够触类旁通,达到有效掌握生字的目的。如和火有关的偏旁有“火”、
“”,当明白这些偏旁的意思,学生就能够理解带有这些偏旁的字,像“炮”“煮”等,当学生掌握了着两个偏旁和火字有关,就能理解带着这两个偏旁的生字的意思。像这样的偏旁还很多,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把生字偏旁的表意功能进行归类教给学生,有利于学生对生字有效掌握。
汉字根据不同的造字原理分成不同的类别,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联系汉字的造字原理进行教学,把汉字想象成一幅幅图画进行教学,让学生在自理教学中对汉字有深入的认识和理解。在汉字的学习中不仅学会汉字,更是亲身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的美,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
中图分类号:C9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5)05-082-0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教育、践行培育与构建是我国思想政治领域内相当长时期的重要的时代课题和任务,也是一个牵涉到很多因素和层面的系统性工程,其影响因素也是多种多样。其中,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就是这些众多影响因素之一,也是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的思想文化大背景和土壤 。因此,研究在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背景下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十分紧要的思想意义和现实紧迫的文化价值。
一、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实践面临的挑战与问题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已经成为我国思想道德建设的领头羊,在各行各业政治思想工作成为热门话题和重要的时代任务。中国是一个拥有56个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每一个民族共同体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基础、思想世界、风俗习惯与信仰理念,这些多样化的民族文化资源包含了诸多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价值体系相通的因子,能够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提供诸多的有益成分,但是不排除这些多元化的文化也存在很多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不一致的地方,甚至有些是矛盾和冲突。面对这种情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将如何取舍、如何将之作为发展的平台是一个富有挑战性的文化工程。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不单纯是一项思想文化领域的事情,更多的需要良好的法制环境、社会环境、经济环境等来支撑和保障,但是当前我国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社会环境、制度环境与国际环境的发展现状,存在一些不利于社会核心价值观构建工作顺利运行的因素。由此,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工作将面对各种复杂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
二、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与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的多重关系
当前,我国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具有典型的二元结构体系特点,一方面是具有一些汉民族传统文化的特色,另一方面包括诸少数民族本身独特的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与培育践行就是植根于这样的文化背景下行进的,这种文化大背景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提供了内容、模式方式、机制和制度、价值取向等方面的思想资源,同时也包含一些不利的思想文化成分。
(一)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提供了丰富的思想文化资源和背景
一是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对于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阐释有很多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相通的。比如,当今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提倡的和谐相处、仁爱、自然的核心价值观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内容构建和拓展具有诸多的启发意义,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所提倡的;爱国优良的政治文化、民本的治国理念、务实创新的人生进取理念等也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炼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
二是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含有非常多的关于如何培育核心价值观的一些方法资源,比如重视价值观的教育模式,科举制度的推行将国民价值观的构建与国民的教育和学习、工作挂钩;重视家庭教育在核心价值观中的作用;少数民族还将核心价值观的构建培育与日常的信仰活动、日常礼仪活动相结合,这些价值观构建的方式和模式都是值得我国当前核心价值构建学习的。
(二)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带来的挑战与不利的影响
当今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面临着西方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等多种文化的挑战。从纵向来说,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包含着很多不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构建的东西。
一是中国传统文化,毕竟是属于传统时代的东西,难免会有一些糟粕的东西,存在一些不适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的消极因素,比如中国的家文化、男尊女卑、男性文化、等级文化等等都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和践行各个不入。
二是中国是一个少数民族的国家,传统文化还包含很多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这些民族文化很多处于非现代化的状态,包含很多不文明的因素和成分。
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包含的这些不利因素,表明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还面临着如何对各种文化资源进行扬长避短的时代课题和挑战。
三、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下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
针对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面临诸多的机遇、挑战与问题,结合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我们应该积极学习新加坡在多种文化背景下构建核心价值观的一些做法,重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德性、思想和文化性的价值取向;科学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研究,凝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其当代阐释力;多渠道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认同教育与践行,将灌输与引导相结合,推动生活化和大众化的道德建设模式;做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所需的制度和机制的顶层设计,为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提供制度保障。
(一)吸收传统文化的思想性和文化性们,建构以文化性和思想性为主的价值取向,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工作健康发展。
一是构建文化性和思想性的价值取向,这就要求我们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务必要抓住当前各种文化和思潮发展的趋势和动态,力求各个环节突出文化性的价值走向,突出其思想的教育性。
二是构建科学性和系统性的价值取向,这就要求我们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务必要遵循文化思想发展的规律、遵循国民价值观养成的规律、遵循社会发展的规律,力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工作科学化;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包含构建主体、客体、环体、载体等等要素,对这些要素要进行需要系统化统筹安排。
(二)加大理论研究,凝练和整合传统文化精华,不断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价值。
一是全方位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其构建的理论研究,要打破常规,对核心价值观构建进行纵向考察。这就要求我们在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不能将之仅仅当做一个逻辑命题来处理,更应该当做一个历史命题和现实命题来思考,努力探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过程中的规律性东西,关照当下中国的历史定位。
二是理清传统文化的精华和糟粕,不断吸收其有益成分服务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不断夯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的内容体系。
三是抓好三个维度的建设,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的操作性[4]。这就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过程中要建设好国家层面的主导价值观,增强其吸引力和凝聚力;建设好社会主体的共同价值观,增强其认同力和生命活力;建设好公民主体的基本价值观,增强其现实性和实用性。
四是面对多样的文化思想发展态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构建务必要处理好分化与整合、继承与创新、开拓与实践等关系,真正促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体系保持吐故纳新的态势。
(三)吸收传统文化的教育模式,建构显形与隐形相结合的模式,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工作立体化运行
一是通过各种形式和媒介,加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与认同教育,做好核心价值观构建的认知性基础。鉴于当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显形教育过多,我们应该积极开展网络传播与传统媒体相结合[5],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网络化模式发展,充分利用公共空间加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教育,
二是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发展,努力破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生活世界的各种困境和挑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过程主要有理论的长远性和现实生活的短期性、理论体系的抽象性和现实生活的经验习惯性、理论的普遍性和共同性与现实生活的场景性等三大困境和冲突需要解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融于人们日常的生活圈子中,才能够真正让国民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因此,针对这三个困境,充分发挥利用好家庭、社会和学校和网络平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要结合国民的日常诉求来进行,从现实生活诉求角度来解读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还要遵循国民日常生活的认知图谱和认知图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话语系统郭国民化大众化,从形式到内容尽量实现从哲理学术性向日常生活性的转换;社会主核心价值观的构建还有融入到国民日常生活的情感世界中,提高大众对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融入到国民日常生活每一件事情的参与过程,从大的国家大事到小范围的私人圈落,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从这里开始展现和落实,
三是加大文化的引领教育作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融入到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尤其是发挥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育人功能,以此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
(四)吸收和借鉴中国传统文化发展过程中的制度与机制,设计和建设好符合当今实际的一系列制度和规范,从而有效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工作的常态化和制度化运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种现代社会的价值观,需要现代性社会制度为其提供刚性保障,提供发展的可能性空间平台。正是由于这样,所以我们在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工作开展的同时,务必要作好与之相配套的经济机制、政治法律机制和社会机制的完善工作,做好制度的顶层设计,注重制度建设与文化建设的一致性、同步性与互动互补性,以便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做好各项制度保障。
总之,在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环境下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性工程,需要各方面的力量供给和动力支撑。目前,最关键的是要建构一套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核心价值观理论体系,并用到实践中去,注重文化引领对构建核心价值观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肖季文,欧凯.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J].文史杂志,2012(3):4-6.
[2]胡刚.多元文化背景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之探讨[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13(5):62-65.
中图分类号:G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1605(2009)08/09―0065―04
节日文化承载着一个民族的精神内涵,写照了一个民族的文化底蕴,彰显了一个民族的内在价值,是一个民族精神气质的象征。它是增强民族自我认同感,联结民族共同记忆的文化纽带;具有独一无二的民族特性,是本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重要标志。
当今世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文化领域也随之呈现了全球化的趋势。各国在文化领域的交流与对话日益频繁,多元文化已成为当今世界一道绚丽多姿的文化景观。可以说,文化多元化已是当今世界文化领域的显著特征,它在给我们带来机遇的同时,也使本土文化面临着多元文化的冲击。
我国传统节日文化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正面临着话语权日渐走低的尴尬局面,构建节日文化话语权成了我们关注的问题。因此,如何在多元文化共存的时代背景下构建本土文化的话语权威,释放本国传统节日之异彩,处理好本土节日文化与外来节日文化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关乎传统节日文化传承的重要课题。
一、传统节日文化话语权减弱的异态走向
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传统节日文化在本土的主体地位有所动摇,其话语权威日趋减弱,呈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异态走向。一方面,随着节假日法定政策的实施,保护本土节日文化的觉悟虽有所增强,但传统节日文化仍面临边缘化的危机。另一方面,外来节日文化浸染传统节日文化的意识形态市场,并呈扩大趋势。
随着传统节日日益式微,在社会人士保护传统节日的呼吁下,政府出台了节假日法定这一重大举措。该提议的实施表明,我们对传统节日文化保护的意识有所增强,以往以民间各种活动形式加以传承的节日被纳入到制度保护的层面。它为我们传承传统节日文化,提升传统节日文化的话语权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但另一方面,我们也应看到,由于存在着对传统节日内涵理解模糊、认同感不强等现象,使节日法定这一外部推动机制的作用十分有限。从意识层面讲,传统节日文化缺乏内在的合法性,因而即使有了固定的节假日,但对一部分人而言无非是多了几个休息日,节日法定在引导民众加强节日认同感、传承节日文化方面的功效显得微弱。目前,许多年轻人对西方节日的狂热度依旧持续走高,而传统节日的影响力度虽然随着节目法定政策的实施有所提升,但传统节日文化的主导地位依然受到严峻挑战,面临着边缘化的危机。要真正实现传统节日文化的有效传承,牢固传统节日文化的话语权威还需要经历一段漫长的时间。
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与往来日益密切,一方面,它使各国文化在互动中实现了不同程度的成长;另一方面,在多元文化发展中也催生了文化霸权主义的负面文化效应。文化霸权主义试图将本国的价值取向、生活方式等以各种途径渗透到别国,以达到文化殖民的目的。现在,文化霸权主义在节日文化方面也开拓了浸染别国文化的意识形态市场。正如缪赛尔・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中所提到的“每一个文明都把自己视为世界的中心,并把自己的历史当作人类历史主要的戏剧性场面来撰写。与其他文明相比较,西方可能更是如此”。随着西方节日文化在我国不断地推广、盛行,它越来越受社会大众,尤其是年轻人的青睐。在一定程度上,它使作为我国主流节日文化的传统节日文化受到了挤压,走向了边缘的地位,传统节日文化的话语权威面临严峻的挑战。
二、传统节日文化话语权减弱的根源分析
多元文化背景下传统节日文化呈现异态走向的原因主要可从国内与国际两个维度加以分析。
从国内角度讲,最根本的是传统节日文化的社会根基发生裂变,节日文化的现代性调试功效微弱。中国的传统节日发端于以自然农耕经济为基础的岁时节令之上,随着中国社会由传统向现代转型,作为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传统节日文化赖以生成的社会根基发生了变化,而其当代性调试功效比较微弱,因而难以顺利实现适应当代生活的过渡。主要表现为:
首先,节日内涵的苍白化。传统的节日文化是中国古代农耕文化、宗法文化、原始观念文化等的承载体,是一定时期内文化特征的生动写照。然而,由于农业文明向现代文明转变,传统节日生成的社会基础发生根本变化,其所包含的文化内涵在当代社会失去了存在的根基,也失去了应有的活力。节日的内涵在一代又一代的传播中日益显得苍白无力。
其次,节日形式的粗陋化。“任何一种或一个民俗事物和现象,都是经由人们相应的表现构成的。这些表现体,正是各式各样民俗元素的象征符号。”作为民俗重要组成部分的传统节日也是如此。节日的形式,或者说,节日符号是节日文化的承载体,它使人们在文化生活中通过对文化符号的接触来体会它所传达的文化内涵。然而,现阶段传统节日中的一些仪式、行为活动在传承中日趋形式化、简单化,节日形式也过多地停留在物化层面,缺乏精神涵养。这使传统节日在现代人中出现了解读的困难,造成节日文化理解上的障碍。
最后,节日认同感的淡漠化。伴随着节日内涵的苍白化、节日形式的粗陋化,出现了节日认同感的淡漠化。其主要表现为对传统节日文化的向心力不足,节日文化身份的自我确认模糊,最终将造成传统节日文化话语权的动摇,乃至分崩离析。
从国际角度讲,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推进,当今世界的斗争日益转向了文化领域的斗争与较量,文化霸权也成了西方社会一些国家在斗争中所推行的一个新战略。可以说,全球化浪潮中出现的文化霸权现象是传统节日文化话语权日渐走低的外部挑战。从某种意义上讲,“全球化根本上就是一种以经济行动策略来实现的新的文化整合过程,它的最终结果就是能够在某种普遍性设计中瓦解任何一种保持自身特殊努力的文化自足体,进而完成对于世界文化前景的‘普遍化’构造。这就是以美国为代表推行的、由缪赛尔・亨廷顿宣扬的‘普世文化’”。在多元文化背景下,传统节日文化正面临着文化趋同化和殖民化的新境遇。
现阶段,我们的节日文化被趋同到西方节日文化之下的危机日益凸显。缪赛尔・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中指出:“西方正在、并将继续试图通过将自己的利益确定为‘世界共同体’的利益来保持其主导地位和维护自己的利益。这个词已成为一个委婉的集合名词(代替了‘自由
世界’),它赋予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为维护其利益而采取的行动以全球合法性。”他们凭着在文化中的强势地位争夺世界文化的话语权,不断地向别国传输自身的意识形态,意图使其文化传统成为世界性的传统,使世界的文化趋同化。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在文化较量中处于弱势地位,我们的节日文化在西方节日文化的强力浸染下易被西化,难以坚守本土的文化个性,以至丧失节日文化的民族特色,这最终导致节日文化话语权的丢失。
三、重建传统节日文化话语权的路径探讨
在多元文化背景下,重建传统节日文化话语权是一个关系到节日文化传承的问题,同时,也是一个涉及到维护本国的文化安全,坚守文化个性的重要课题。因此,我们要深入探讨重建传统节日文化话语权的有效路径,使传统节日文化得以有效地传承。
1,实现制度层面到意识层面的升华,创生传统节日文化的内在合法性
这是重建传统节日文化话语权的基本前提。国家实行节日法定的政策通过外部引导来繁荣传统节日,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内因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我们要将文化的传承由制度层面上升到意识层面,确立节日文化的内在合法性,以内部改造作为节日传承的强大基石。从根本上将节日文化的根基载人人们的心中,这也是重建话语权威的重中之重。
在文化多元化的浪潮下,异质文化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渗透,甚至相互冲突的现象。创生传统节日文化的内在合法性,首先需要我们确认自身的节日文化身份,找到节日文化的民族归属感。缪赛尔・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中也提到:“在后冷战的世界中,人民之间最重要的区别不是意识形态的、政治的或经济的,而是文化的区别。人民和民族正试图回答人类可能面对的最基本的问题:我们是谁?”只有确认自身的文化身份,我们才不至于在多元文化摩擦中迷失自我。创生传统节日内在合法性最重要的是增强节日文化的认同感,使节日文化的传承成为一种内在的自觉活动。“既然历史是认同的话语,谁‘拥有’或占有过去的问题就是一个谁拥有能力在给定的时间和空间上识别他或她自己和他人的问题。”因而,我们要注重节日文化认同感的培养,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宣传活动传承传统节日文化中的深刻内涵,让社会大众从根本上认识、理解并认同本土的节日文化。在多元文化面前依然坚守本土的节日文化传统,使人们能通过传统节日文化找到民族身份和民族归属感。
2,实现传统节日文化的当代性过渡,创生传统节日文化的时代张力
这是重建传统节日文化话语权的重要条件。“现在传统节日遭遇的问题是它没有很好地完成从农业文明形态向现代文明形态的转型,其文化内涵、过节方式与现代社会契合度不高。”目前,传统节日文化要重建话语权,就必须赋予时代内涵,注入当代元素,赋予节日文化与时俱进的品质。因此,我们可从以下两个维度实现传统节日文化的当代性过渡:
一方面,挖掘传统节日文化中适应当代的文化价值,实现传统节日文化内涵的当代性过渡。每一种节日文化都包含着浓厚的文化底蕴,我国的传统节日文化更是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然而,现阶段我们面临着传统节日文化内涵日显苍白化的困境,因而要挖掘传统节日文化中对当代社会仍然具有一定价值的文化精神,使其顺利实现当代意义上的调试。如端午节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习俗与纪念屈原有关。“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在写下绝笔之作《怀沙》后,抱石投汨罗江,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一首壮丽的爱国主义诗章。”这里体现了“精忠”的文化精神,它对我国目前所倡导的爱国主义价值理念仍具现实意义。再如,中秋节有吃月饼的习俗,“坡有诗云:‘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月饼象征着团圆”。其中,可挖掘出人们崇尚“和”与“美”的精神,这与我国完成祖国统一以及构建和谐社会的美好愿望又具有相通性。可以说,几乎每一个传统节日都能挖掘出符合当代社会特质的文化内涵。通过这种挖掘,传统节日文化在当代社会将更具生命力。
另一方面,创新传统节日的文化符号,也即传统节日的表现形式,有效实现节日文化的当代传承。“符号的传达关系和传达功能不仅要受到符号使用者的限定,还要受符号使用环境的制约。……所有的节日符号系统的传达意义和传达功能,要受到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文化背景及各民族的文化心理环境的影响。……适应这种经济发展及转变的民俗活动就自发地得到保存和发展,而主要以早期农业文明为基础的活动因难以在现代社会中找到基石而逐渐式微和消亡。”因此,要实现传统节日文化的当代过渡,需要打造传统节目的当代符号品牌,创造出节日文化的形象代言人,以此传承具有本民族特色的节日文化。
3,坚守节日文化的民族个性,走中国特色的节日文化道路
这是重建传统节日文化话语权的根本要求。在多元文化语境下,西方节日对传统节日造成了强大的冲击,节日的西化现象日益突显,本土节日文化正面临着日渐流失以及失去其民族个性的危机。传统节日文化话语权继续走低的局面为我们保护本土节日文化、坚守节日文化的民族个性敲响了警钟。
对此,一方面,要适当地提升文化免疫系统,牢固节日文化的根基。这里所说的文化免疫是指“本土文化在面对可能产生或已经产生的文化渗透、入侵、感染等威胁的情况下,通过基于个体或群体的应答机制进行自我保护的现象”。“它通过识别‘本土文化’和‘异质文化’成分,排斥进入本土的可能存在的文化威胁和本土范围内产生的不良文化倾向,以维持本土文化的生存和发展”。这是我们在文化多元化语境下延续本土节日文化的重要举措,它有利于牢固文化的根基,也只有这样,才能坚守节日文化的民族特色,彰显本土文化的鲜明个性。另一方面,要突显传统节日文化的中国特色,释放中国节日文化的异彩。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与西方有着本质的区别,具有鲜明的民族个性。“传统节日在主流方面,体现了以自然为取向,万物平等的自然本原思想;体现了和谐为美的思想,即不仅包含人与自然的和谐,还包含了家庭和谐与邻里和睦的思想;体现了崇尚劳动、敬老敬贤、追记先人等社会伦理思想。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孝、诚、信、礼、义、廉、耻’等核心价值观充分体现在传统节日的诸种表现形态之中。”这种文化特性是几千年来中华节日文化不断演进而形成的文化积淀,它具有独一无二的不可替代性,是我们民族的象征。在全球文化交往中,我们必须坚持传统文化的独立性以确保自身的文化安全,充分把握文化的主动权,坚持传统节日文化的中国特色。
世界已经进入全球化时代,全球化的过程方兴未艾。21世纪是全球世纪,全球化浪潮的迅猛兴起,将在人类社会的一切领域、一切方面形成一场席卷全球的世界风暴。我们已经可以清楚地看到超国家的、超国界的、全球性的力量在行动,全球性的问题在蔓延:环境污染的全球化,人炸以及由之而来的移民问题的全球化,核武器以及其他大规模毁灭武器扩散所造成的对全人类的威胁,恶性传染病、买卖与犯罪活动的全球化,甚至垃圾处理都成了全球性的问题。同时,当今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如资源、粮食、贫困等问题都带有了全球意味,然而,在众多的问题中,文化似乎始终牵动着人们最敏感的神经,因为文化是各民族的安身立命之本,是人们永远的情结。全球化时代的到来昭示着以往那种各民族文化之间老死不相往来的时代的终结。
一、全球化加速了世界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与互动
当前,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人们公认的历史现象与过程,但是,对于经济全球化是否会带来文化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却成了迄今为止最具争议的概念之一。人们对此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相关的学术著作更是数不胜数,时至今日也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
实际上,马克思早在一百多年前就曾经指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经济生活的过程。不是人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1] 因此既然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那么,伴随社会存在的变迁,迟早会发生社会意识的相应变动。所以,只要我们承认经济生活中全球化的存在,我们就无法否认社会、政治、文化等领域的全球化发展趋势。可以说文化全球化与经济、政治、社会的全球化一样,都是全球化这一历史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必然结果。但是,文化全球化并不就是全球性民族文化的趋同,而是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形成的不同民族的文化在全球大规模的交流与互动。这种文化的交融,不是一个民族的文化融化到另一个民族的文化之中,导致这个或那个民族文化的消失,或使本民族的文化受到削弱;相反却是在这种交融中,使本民族的文化因汲取外来文化的有益内容而更加健壮,更加生气勃勃。文化的全球化,使各个民族、各个地区的文化不断地突破本民族文化的地域和模式的局限性而走向世界,将本民族文化区域的资源转变为人类共同享有的资源,加快了不同文化在全球层面上的交流与互动。西方文化的强势地位并不意味着世界必然趋向西化,外来文化的势头再猛,冲击再大,都不可能湮灭本民族的文化,相反,本民族的文化反倒有可能在与外来文化的碰撞、交流中得以汲取新的养分,实现新的辉煌。
二、全球化进程中,中国传统文化面临着机遇与挑战
全球化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它不仅要经历经济全球化、政治全球化,最终还要实现文化的全球化。文化全球化的过程是世界性的文化认同、价值认同和实践认同的发展趋势,它必然会对世界上所有的原汁原味的民族文化构成破坏和冲击,这是人类社会在发展过程中必须付出的代价,而对于非西方世界的文化而言则意味着要付出更大的牺牲,所以,全球性文化的交流与整合,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带来的挑战是显而易见的,但同时文化的全球化也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发展带来了一种机遇。
中国传统文化经过数千年的演进已经发展成为一种高水平的文化形态,它既有民族性,又有世界性。从历史上看,每当一种文化进入中国,大都逐步走向中国化而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比如佛教东渐就是一个鲜明的例证。佛教源自于印度,却在中国得到保存、发展与弘扬,而且,经过几百年的改造与吸收,佛教有一部分变成中国式的宗教(如禅宗),另一部分则被吸纳于宋明理学之中。再如,世界历史上的许多文化都因异族入侵而中断、消亡过,如印度文化因雅利安人入侵而雅利安化,希腊罗马文化因日耳曼族的入侵而中断上千年,等等,而中国文化却反复把以武力入驻中原的北方民族纳入到中国文化发展的轨道中来。中国传统文化的这种包容性更有利于其充分利用全球化这一契机,积极主动地与外来文化进行交流,取长补短,推动民族文化的发展和创新。同样,从作为中国文化的主导思想儒家文化来说,儒家文化在历史上也多次遇到过如何对待异质文化的问题,但它遵从的总的思路是“道并行而不悖” ,主张文化的多元性,因此,在历史上中国文化并非华夏文化的一元格局,亦非儒家思想的一家独行,而是华夏文化与周边少数民族文化“多元一体”、儒、释、道“三教并存”。儒家从观察社会现实出发,认为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需要是分层次和多侧面的,并非一种文化所能满足,所以,不同的多元文化各有其位置和作用。由此形成的中国传统文化格局是儒学为主,而又多元互补,即使儒学内部也有各种派别的争论。儒家思想具有的这种文化多元并存的开放性和包容性,正是使中国传统文化在全球性的文化交流、借鉴中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全球化是我们发展民族文化的大舞台,我们不必担忧全球化会使我们的民族文化丧失民族性,也不必为文化的民族性缺失而忧虑,我们有机会也有条件融入全球化的进程之中,从而推动民族文化的发展。
三、积极进行文化整合,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活力
文化全球化从根本的意义上说,应该是在尊重和保持文化个性基础上对人类文化共性的发扬和推广,是在保持差异性前提下的文化交流和融合,是文化多样性和统一性的双向互动。世界上每个成熟的民族都有属于自己的特有文化形态和文化个性,这种特有的文化已经成为民族亲和力和凝聚力的重要源泉。如何在保持传统民族文化的同时接纳现代性,吸收全人类所创造的优秀文化成果,形成一种既适应现代又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新文化,是我们在文化全球化进程中亟待解决之难题。
“一个民族要认识自己,就要走出自己的墙,从外面看。一个民族要认识别个民族,就要走进别人的墙,从里面看。其实,认识自己和认识别人是同时的。”[2]文化的民族性并不是封闭的、保守的,而是开放的、发展的动态概念,它在自己的历史行程中总要吸纳外民族文化的精髓,溶于自己的血肉之中。中华文化的走向远不只是一个继承并发扬传统的问题,中国的传统文化,本身是建筑在传统的农耕社会基础之上的,近来,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展,中国经济和从前的经济结构以及经济模式都有了很大的不同,中国民众也正一步步迈向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中去。眼下,进入公众视野的文化产品和文化门类众多,能够冲击人的感官并且改变人的观念的东西也很多。网络、传统媒体甚至公共场所都可以对人的行为和观念产生影响。在这种前提下,仍然要求今天的人们去完全按照昨天的行为方式来生活,是不明智的,也是不现实的。正像安东尼•吉登斯认为的:“全球化并不是我们今天生活的附属物,它是我们生活环境的转变,它是我们现在的生活方式。”[3]因此,中国传统文化唯有积极地进行文化整合,舍去消极的不合理的因素,让健康的、符合今天民众行为习惯和理念的因素积极加入进来,中国传统文化才能更好地得到继承和发扬,“保卫传统文化”的呼声也才能平息下来。
与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相比,文化是一种软实力和软环境,文化行为和文化生态的大规模变化在短时期内是不会产生巨变的,但是长远的看,唯其不容易彻底改变,其改变之后的惯性才会更深远。韩国的“江汉奇迹”,向所有人展示了儒家文化在现代化浪潮冲击下的另一种结果。韩国的经验告诉我们,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并不矛盾,把传统文化中的有益因素与现代化变革中的需求结合起来,应是一个民族实现现代化的最好选择。文化走向本身,就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不断演进以至变革的过程,永无止境,中国文化和世界文明发展的历史经验都说明,异质文化的交流、碰撞与融合是文化更新发展的重要契机,文化封闭则只能导致僵化、停滞和落后
总之,文化全球化是当今世界文化发展中的一种客观趋势,文化全球化不等同于“文化殖民化”或“文化霸权主义”。在文化全球化进程中,无论任何民族只有积极地融入全球化文化,才能在文化全球化过程中创造出自己民族文化的新特色,才能同世界各民族文化一起共同构建全球文化新体系。
作者单位:新乡学院
参考文献:
个人主义对自然资源的无限占有、个人奋斗的不择手段,必然在导致人与自然之间关系不和谐的同时,也导致人与人关系的不和谐。强权政治,霸权主义可以说是极端个人主义在国家行为上的表现。两次世界大战都与帝国主义国家争夺世界霸权、重新瓜分对世界自然资源的占有权有关。
东方在天人合一观念的影响下,不仅认同天与人的同一性,而且认同人与人的同一性。中国人以血脉宗亲为纽带,将整个民族、整个国家看作是一个大家庭,“家是最小国,国是最大家”,中国人以同为炎黄子孙而自诩。
中国人在处理人与人的关系方面的东方智慧,突出表现在天道与人道的一致性、以物比德的审美观及和而不同的处世伦理这三个方面。
1、“天道”与“人道”的一致牲
由于天人之间是统一为一体的,作为社会人与人关系的“人道”本于“天道”,“四海之内皆兄弟也”,社会的人也是统一为一体的。作为入世的教化之学的儒家学说,“天下归仁”是孔子的最高理想。虽然孔子在不同的情况下对“仁”的解释不同,但都蕴含了作为个体的人以“仁者爱人”做为对社会的“善”的行为准则。也就是说天人合一的人与自然的和谐观与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观是一致的。
2、以物比德的审美观
如果说老庄的道家学说在人与物的关系上以自然为大美的话,那么儒家学说则把人与人之间的善推及于人与物的审美上来,这便是中国传统美学中的以物比德。寇鹏程在《中国审美现代性研究》中说,“这种‘比德’所获得的美感是在人与对象之间道德的比附中实现的。”
孔子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都有以物比德的意思。荀子在《法行》篇中明确提出了“比德”的审美观,他说:“夫玉者,君子比德焉。温润而泽,仁也;粟而理,知也;坚刚不屈,义也……”在这里“玉”之美在于它与人类的“仁”、“知”、“义”等品格的相似,而人的“仁”、“智”、“义”等品格在玉中也恰好得到了表现。
比德的审美传统一直沿袭至今,从屈原的《橘颂》、刘禹锡的《陋室铭》到茅盾的《白杨礼赞》、现代歌曲《红梅赞》莫不如此。比德强调人的社会道德的意义,通过比德将人自己的“德”的品质寄托在对象世界里,从而实现人伦社会与外在世界的和谐统一。
3、和而不同的赏石伦理观
天与人的合一,人与人的合一是讲事物的同一性,另一方面,天生万物,物有千差万别,人有形形,这是事物的差异性,如何处理好这同一性与差异性的关系呢?这便是东方“求大同,存小异”、“和而不同”的思想。
这个思想在赏石伦理上的集中表现,便是既作为一名石友又作为一著名美学家的王朝闻先生关于“赏石可以有偏爱,但不要有偏见”的论述。他在《石道因缘》里说:“因每个人的审美经验不同,爱好也有习惯性,这些审美个性对石美的爱,必然会出现着重点不同的选择。”因而“难免偏爱”,但不能因石及人,产生对不同己好的石友的偏见。
和谐、包容的“和而不同”的理念,对于赏石审美,它包容万象,各取所好。这对于多元化的国际赏石界,也具有、多元共荣、物我相通、情理一体的普世价值。
三、心身一体与灵肉两分——灵与肉的关系
1、东方的心身一体与西方的灵肉两分
人之为人,是人不仅具有作为生物共性的躯体和本能,还具有其它生物所不具有的自觉意识,能把人自己和人所处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作为对象来思考。因此人就有了作为物质的躯体的“身”(“肉”)和作为意识的“心”(“灵”)这两个部分。
在西方文化中,按基督教教义,人是由上帝制造的。在西方人的心目中有两个世界,一个是人的世界,一个是上帝——神的世界。人只有在人世间赎罪,才能在死后进入神的世界——天堂。所以,在西方,身与心或灵与肉是两分的。
孔子说“鬼神敬而远之”,从本质上来说中国人的心目中只有一个世界,那便是人的世界。儒家和道家所主张“天人合一”的“天”,在中国人心目中从来都不是“神”,而是自然,以及“天行有常”的自然规律。
佛教自两汉时期传入中国后,在与儒、道的融合中变成了中国式的佛教——禅宗。禅宗并不以来生轮回为寄托,而以今生的心性修炼获得心性的升华,摆脱人生烦恼,追求生命自觉的精神境界。禅宗认为,“禅”是每一个人都有的本性,也是宇宙的法性,这种人的自性与宇宙的法性圆融一体的境界——禅宗,乃是一种随缘自适、随遇而安的人生最高境界。这可以说是对“天人合一”的另一种说法。
所以,在以中国传统儒、道、释思想为主导的东方文化中,人1门追求的是一种与“天人合一”相通的身心合一,灵肉合一的感受。
2、乐生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基督教认为人是生而有罪的,而且是人类始祖亚当违抗上帝命令偷吃禁果犯下的原罪,需要亚当和夏娃的后代一代代地赎罪下去。与西方相反,中国人认为人生而有趣,生而有乐。这种乐趣在于对自己生命的把握,要自强不息,与时俱进。正如周易上说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曹操一方面感叹人生的短暂“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另一方面却是要更加地珍惜生命,他说“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从美学的角度看,乐生是一种审美人生。按儒家思想,这是一种入世的现实之美,是善与美一体的尽善尽美,是适中、和谐、秩序、节制、平衡、安定的“中和之美”;按道家思想,是一种虚无之美,是摆脱了任何人为的束缚、无欲无为的自然天成之美,是一种飘逸出世、自由逍遥之美;按禅宗思想,这是一种随缘之美。是困自眠、饥自食、渴自饮的“春来草自青”的随缘自适之美,也是心注一境、超然象外、直参内征的顿悟见性之质美。
儒、道、释的审美乐生,都是身心合一、灵肉一体的审美体验,虽然各有侧重,但都表明了人生的最高境界是活在当下,是乐生,而不是为了赎罪,也不是为了受苦受难。
3、东方赏石审美中的心身一体,知行合一的普世价值
东方赏石审美秉承“天人合一”的理念,不但求得人石之间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还求得了灵与肉的和谐。“夜听石语到三更”,“赏石——心灵朝圣之旅”,“石心、石意、石有情”,都是心灵观照下的真情流露。
在“天人合一”的审美诉求中,不但有心身一体的审美观念,还有知行合一的审美创造,那便是对观赏石的从“随形、置势”到“命题、配座、赋文、陈设、组合”这样一个认识与实践相统一的过程。这种知行的合一,奇石由普通的顽石升华成了融自然美、艺术美于一体的天然艺术品,观赏者则从这件天然艺术品中复现并证明了人之为人的自己。
这种心身一体的审美观照与知行合一的审美创造,同样对全球赏石界具有普世的价值。
四、东西方的思维模式——综合与分析
季羡林认为东西方两大文化体系的不同表现在很多方面,但最根本的不同是思维模式的不同,一言以蔽之,东方的思维模式是综合的,而西方的思维模式则是分析的。
诚如季羡林先生所说,这种东西方的思维模式的不同已经深入到人们的生存习惯之中。比如笔者作为中国人给国外友人写信,总是这样留下地址:中国、重庆、渝中区、临江支路九号,是由整体到局部的综合思维模式。但如果是美国人写,就会倒过来,成了:九号、临江支路、渝中区、重庆、中国,是由局部到整体的分析思维模式。
东西方文化体系都为人类造福,都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现在的问题是从17世纪发祥于欧洲的近代工业文明成为了在全世界占支配地位的文明形态,其分析思维的局限性日益暴露无遗,它所造成的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已无法用分析思维的模式来解决,只能靠东方综合思维模式才能得到解决。这就是季羡林先生所说的“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河东”的意思。
前面我们从东西方观念对比的分析中,对我国优秀传统思想影响下的赏石文化中关于天人合一、人与人和谐、人身心和谐的普世意义作了分析,而这一切,都是东方综合思维模式的表现。在季羡林先生与池田大作、蒋忠新合著的《畅谈东方智慧》—书中,以对谈的方式,有以下形象的说法,我们以此来作为本篇文章的结束语。
1、思维模式决定行为模式。行为模式决定文化特色,东方与西方这两大文化体系之间最根本的区别,必然表现在思维模式方面。
2、一言以蔽之,东方文化体系的思维模式是综合的,而西方则是分析的。所谓分析的思维模式,用一句通俗的话来说,就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再用医学来作比喻,就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所谓综合思维,其特点可以归结为两句话:整体概念与普遍联系。用医学来打个比喻:头痛可以医脚,反之亦然。东方思想的基础或出发点是综合的、包容的,而西方思想的基础或出发点是分析的、排他的。
中图分类号:G04文献标识码:A
Cultural Background Differences of Traditional
Festivals in Eastern and Western Countries
ZHANG Xin, YANG Yue
(College of Humanities, Xi'an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Xi'an, Shanxi 710071)
AbstractTraditional festival is a folk culture created by human being,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human civilization. As the difference in agricultural color, religious, worship and beliefs and the pursuit of value differences, resulting in different festivals in the west and east. This article explores differences of culture background in east and west by the comparison of major traditional festivals in the west and east.
Key wordsculture; traditional festival; background differences
1 中西方主要传统节日比较
1.1 中国的春节和西方的圣诞节
(1)春节(the Spring Festival)。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这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春节的历史很悠久,它最初的含意来自农业,古时人们把谷的生长周期称为“年”。春节的到来意味着春天将要来临,万象复苏草木更新,新一轮播种和收获季节又要开始。人们刚刚度过冰天雪地草木凋零的漫漫寒冬,早就盼望着春暖花开的日子,当新春到来之际,自然要充满喜悦载歌载舞地迎接这个节日。
(2)圣诞节(Christmas Day)。圣诞节又称“主降生节”,是基督教徒纪念耶酥基督诞生的日子。在圣诞节,大部分的基督教教堂都会先在12月24日的平安夜举行礼拜,然后在12月25日庆祝圣诞节。圣诞节本是一个宗教性的节日,后来逐渐演变成一个具有民族风格的全民性的节日。在西方国家里,圣诞节也是一个家庭团聚和喜庆的节日,他们通常会在家里陈设一棵圣诞树,以增加节日的欢乐气氛。
从中国的春节和西方的圣诞节,我们可以看到我国长期以农为本,十分重视气候对农作物的影响。春天来临,要开始新一轮的播种和收获;而圣诞节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
1.2 中国的鬼节和西方的万圣节
(1)鬼节(Chinese Ghost Festival)。中国农历的七月十五,是盂兰盆节,也称中元节,俗称鬼节、施孤。本是印度一种佛教仪式,佛教徒为了追荐祖先举行盂兰盆会。佛经中《盂兰盆经》以修孝顺励佛的旨意,合乎中国追先悼远的民俗信仰,于是益加普及。每逢农历我国的华族必定会隆重举行"庆赞中元",全国各地,都可以看到庆中元的红色招纸,张灯结彩、设坛、酬神。
(2)万圣节(Halloween)。万圣节是西方国家的传统节日,万圣节前夜起源于不列颠凯尔特人的传统节日,在10月的最后一天,他们相信这是夏天的终结,冬天的开始。在这一天,人们熄掉炉火、烛光,让死魂无法找寻活人,又把自己打扮成妖魔鬼怪把死人之魂灵吓走。
随着时间流逝,万圣节的意义逐渐起了变化,变得积极快乐起来,死魂找替身返世的说法也渐渐被摒弃和忘却。今天全球大部分人以古灵精怪的打扮来庆祝万圣节的由来。而中国阴历七月十五也被认为是鬼门关大开,阴间的鬼魂回到阳间来探望亲人的说法,在这一天会有很多人烧纸钱、蜡烛悼念先人。
1.3 中国七夕节和西方的情人节
(1)七夕节(the Double-Seventh Day)。七夕节又称为“乞巧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节日。相传,每年农历七月初七的夜晚,是天上“织女”与“牛郎”相会之时。“织女”是一个美丽聪明、心灵手巧的仙女,凡间的妇女便在这一天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艺,也少不了向她求赐美满姻缘。
(2)情人节(Valentine's Day)。关于情人节的来源,有不同的说法。其中一种说法是为了纪念一个叫瓦伦丁的基督教殉难者。公元3世纪,罗马帝国的基督教徒瓦伦丁因为带头反对罗马统治的迫害而被捕入狱。典狱长的女儿对他悉心照料,无微不至,两人之间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可是瓦伦丁并没有获释,于公元270年2月14日被处死。行刑前他给典狱长的女儿写了一封血书,表白真情。基督教徒为了纪念瓦伦丁,便把2月14日定为“情人节”。
这两个节日都是具有爱意的节日,中国的七夕具有世俗性及泛神性。而西方的情人节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的节日。
2 中西方节日的文化背景差异
2.1 农业色彩和宗教色彩
中国长期处于自给自足的封建农业社会和自然经济,十分重视气候对农作物的影响。在春种、夏长、秋收、冬藏的过程中认识了自然时序的复杂规律,总结出四时、二十四节气,形成了以节气为主的传统节日。在古时候,因为生产力低下,常为冬天的寒潮所侵扰,又为粮食的匮乏所担心,因此盼望春天到来进行耕种。当然,西方节日中也不乏与农业有关节日,但由于西方基督教的兴起及工业社会商品经济取代了农业经济,人们对天气的依赖逐渐减弱,而是各种宗教意识诞生出的传统节日。
2.2 神灵崇拜和上帝信仰
中国早期的社会结构是建立在以自然崇拜与人文精神相结合的习惯势力的基础上,其基本的哲学理念是主张神灵与人二者之间相互的协调与平衡。中国传统的神灵,大多是人们进行诉求时的自然崇拜,而不是一种求得心灵净化、精神升华的终极崇拜。
在西方,人们大多信奉基督教,认为上帝是世界上一切事物的创造者。人类的祸福、寿夭、贫富等都是上帝先天注定赐予的而非后天求得的。上帝和耶稣的概念已经印在他们脑海中,比如圣诞节就是基督徒把这一天当作耶稣生日来纪念的节日。
2.3 集体主义和个性主义
众所周知,中国的传统节日是在长期文化积淀的结果。受儒家伦理道德的熏陶,在表达感情方面都比较保守、细腻和含蓄。是将个体融入群体中,强调以群体、大局为重。在传统节日中的表现是注重血缘性的家族全体成员能共享团圆。如“春节”、“中秋节”等都有一些“团聚”、“团圆”等俗规礼节。
西方国家的传统节日热衷于挖掘个体价值,追求自由主义和个人主义。人们在节日里充分张扬自我,宣泄自己的情感。比如情人节当天,人们可以向自己所爱的人毫无保留的表达爱意。因而西方情人节也越来越受到中国年轻人的青睐。
3 结论及意义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长河中,节日对民族性格的塑造、民族情感的凝聚起着重要作用,也是一个民族民众参与最广泛的文化象征。它承载的是文化,传递的是感情。尽管中西方节日在农业色彩和宗教色彩、崇拜和信仰以及价值追求上有差异,但人们祈求美好生活的愿望是相同的。了解西方的节日文化,能更有效的达到交流、增进了解、促进友谊,在当今这个充满竞争和机遇的世界里更好的加强沟通和交流。
迫于当今社会各种压力,人们的日常生活往往是单调的重复,缺乏生气,节日会对人们单调的社会生活增加色彩,改善人们的精神面貌,焕发人的工作热情。
参考文献
[1]高钰.浅谈中西方节日文化对比[J].文化与文化研究,2010(8):102-103.
[2]郭贵丽,张立玉.中西方传统节日的文化差异[J].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10(8):55-58.
[3]李安辉.中国民俗史[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1.
[4]钱彩琴,朱金兰.中西方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比较与跨文化交际[J].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3):3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