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05 16:30:21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高级工商管理课程,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中国内地高校开设公选课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今已有20多年的历史。公选课实际上已经成为我国大学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涉及数学与自然科学类、人文科学类、社会科学类、计算机类、语言类、艺术类、体育卫生类、基本技能类等[1],在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拓宽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作用。
一、明确课程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高校公选课的生源来自各个学科,少则五、六十人,多则上百人,选课动机千差万别,如何在一个半小时内,吸引学生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呢?大学教育的定位不应只是知识教育、技能培养,高校公选课的定位是通识教育,其中增强人文教育理念应当贯穿于高校公选课课程设计中,包括爱的教育、善的教育、美的教育等价值观的教育内涵[2]。不同学生对所选课程的期望各有不同,但担任公选课的老师要思路清晰:我为什么要开设这门课程?课程设计必须要有非常明确的目标性。在本人所担任公选课《纪录片创作与赏析》的课程设计中,我将课程的教学目标修订为:分享人生经验;正视社会历史、现实;反思人生意义、价值;丰富大学文化生活;提高影视鉴赏力。上公选课的大多是大一、大二的学生,他们对社会的认知水平和能力还有待提高,本课程希望通过不同类型的纪录片的推介、赏析,为他们打开一扇认识历史、社会、人生的窗口,从多个层面带给学生不同的学习体验,相信总有一点可以触发他们的共鸣。
二、突破课程理论框架、创新设计课程教学内容
(一)增强学科知识的普及性。与专业课程教学要求不同,高校公选课课程教学目的主要是拓宽学生知识面。因此,教师在做课程设计时,必须把课程的理论知识打碎、揉烂,删繁就简、降低学习难度,形成以知识应用为主、理论为辅的课程教学框架。比如可以对一般课程里的历史背景、理论溯源进行删减;将课程体系粗枝大叶化,绘制出课程核心内容的枝干,将专业理论通俗化,更强调知识的普及性。
(二)精选接近性强的学习材料。相较于专业学生,公选课的同学对所选课程知之甚少,如何激发他们对课程的学习兴趣,就成为课程设计的关键。比如本人所教授的《纪录片创作与赏析》这门课程,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我的教学资料库也在不断地调整中。在选择观摩影片时,为保证让学生观摩到不同类型纪录片,我会刻意选择一些短小的、时代感强的题材,比如《活力中国》系列、《新青年》、《街舞狂潮》等;自然地理类题材记录片是一般观众都会喜爱的片种,我选择的是制作精良的《美丽中国》、《森林之歌》;为了丰富大家的文史知识,特意选择《故宫》、《大国崛起》、《敦煌》、《当卢浮宫遇见紫禁城》等题材的影片;为了让大学生认识真实的中国,我也选择了一些反映社会现实的纪录片,如《归途列车》、《阿拉民工》等;还选择了《梁思成与林徽因》等爱情题材的纪录片,希望通过真实的影像故事触发同学们对爱情的向往并懂得珍惜的可贵。
(三)增加师生互动性内容。作为大学通识教育,培养学生多元思维方式、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是课程教学方法的设计思路[3]。在做公选课课程设计时,必须将课程内容逐一分解、细化到每堂课中,并通过问题设计、课堂讨论将知识体系串联起来,充分调动起学生的质疑力、反思力,在讨论中帮助学生理解、消化专业知识。这种互动一定是启发式的,带有思辨性的,不能是灌输式的。老师不一定给出答案,但要引导学生思考的方向;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适当降低课程专业难度,不能像要求专业学生那样要求公选课的学生,问题设计要深入浅出;高校公选课教学更讲求艺术性,生动、活泼、幽默风趣的授课方式,自然是大学生喜欢的,但这并不意味着简单迎合学生的口味,而是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四)提高多媒体教学水平。多媒体在高校教学中已经很普遍,但课件的设计水平却参差不齐,有的只是教案的文字版,并没有把多媒体的优势发挥出来。公选课多媒体课件设计要强化视觉、听觉效果,教师可以制作出课程所需的视频、音频文件,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应用性;PPT的设计要突出视觉线,文字要少而精,图文并茂效果才好,可以是课程的要点、难点,可以是讨论题目,也可以是设计好的图标、动画……
三、强化设计性,有效控制教学环节
(一)课前做好引导。在每次正式开始课程内容前,先做简短的课程回顾,再通过设计好的针对性问题明确本堂课的学习内容和目标,做好学生的学习引导。比如《纪录片创作与赏析》的课堂教学中,我会结合上节课课后布置观摩的影片,提出一些问题组织学生讨论,并不直接给出参考答案,让学生们带着疑问开始本次学习。
(二)课中增强互动性。公选课程不适合满堂灌,老师不能只做传声筒。一节50分钟的课,课程理论教学内容设计最好不超过30分钟。做课程设计时要强调可操作性,教师可以通过生动的案例引出一个个问题,让学生参与讨论,在提问过程中还要尽可能顾及全场,调动、活跃课堂气氛,任课老师适时对大家的讨论结合课程知识点予以回应,引导讨论的大方向。
(三)课后做好课堂总结。在下课前,一定要做几分钟的课堂总结,将当天的知识要点进行汇总强化,并布置下节课讨论的题目。《纪录片创作与赏析》的每节课后,我会给出学生下去观摩的篇目,并提出相应的几个问题,要求学生带着问题观看、思考。
四、增强思辨性,鼓励学生参与课程教学
(一)增强课堂教学的开放度、参与性。大学教育绝不只是实用的工具,大学课程也不只是传播知识信息,还涉及道德、伦理、审美等领域,影响大学生人格、思想、责任感的形成。如今,我国高校公选课教育管理给了任课老师很大空间,因此应当提倡、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展开自由讨论,有交流、有探讨、有碰撞是培养大学生思辨性的最好手段。当然,老师要主导讨论的行进,做好引导和启发,真正达到一定教学效果。在《纪录片创作与赏析》的课堂上,我会选择一些有争议的影片供学生观摩,通过讨论、交流共享不同学科青年的观点、立场,引导学生们认识人性、社会的复杂性,激发他们对“公平、正义”、“良知、责任”等人文精神的认知。
(二)弱化课程管理强制手段。大学公选课程教育应当充分利用心理学的“获益吸引,降低阻抗”原理,给学生更多自主权,比如将课堂考勤点名转换成课堂提问,既能了解到课率的情况,也起到了考勤作用,学生也很容易接受。学生请假一律批准,不准假,他/她的心不在课堂上,也不会有好的教学效果。其实,在几年的教学实践中,并没有遇到经常请假的学生,只要课讲得好,同学们还是很乐意上公选课的;这样也会给老师一定压力,课讲得好才有人来听。高校公选课课堂是给予大学生浸染人文精神的很好空间,教师要做好课程设计、认真备课、上好课,充分利用好这个平台,真正让公选课成为大学教育中一座清新的花园,百花齐放、生趣盎然。
参考文献:
高校工商管理课程涉及到了多方面的知识,包括市场营销学理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等。该课程的设置合理程度以及教学质量,会直接影响到高校培养工商管理人才的成果。为此,针对我国高校工商管理课程现状展开分析研究,并提出相应的改革措施,就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社会意义。
一、我国工程管理课程现状分析
(一)课程设置有失科学。长时间以来,我国高校在设置专业课程时,过于追求多而细,以确保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工商管理课程也是如此。但事实上,这种设置方法有失科学。究其原因主要在于:过细、过窄的专业课,对学生知识面的拓展、综合素质的提升很不利。
(二)理论与实践相脱节。很多高校当前已经构建起了相对完善的工商管理课程体系,但仍然没有摆脱“理论与实践相脱节”以及“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教师在开展日常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注重对理论知识的讲解与传授,而忽视了指导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活动中。深究其原因,主要包括三点:一是传统教学理念根深蒂固,教师的思维受限,缺乏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二是,改革动力不足,未找到行之有效的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方式;三是,部分教师已经意识到了针对学生开展实践活动的重要性,但由于缺乏实践教学经验,导致实践课程教学流于形式。在这种教育教学模式下,学生无法掌握借助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践问题的方法,这对他们日后的发展非常不利。
(三)教学方法落后、单一。在教学硬件实施不断发展与进步的形势下,教师的教学方式却未得到及时更新。“教师讲解为主、学生听课为辅”仍是主要的授课模式,教学方法相对落后、单一。即使在新教学理念与要求被提出之后,部分教师开始将多媒体授课等新型教学模式引入课堂,试图借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学习积极性,增强他们自主学习能力。但由于缺乏相应的教学经验,学生的被动学习状态未得到有效改善,导致新型的课堂教学手段成为一种摆设,传统教学方法仍然占据了主体地位。在沉闷的课堂上,学生缺乏发挥自主思维能力的时间与空间,长此以往,便丧失了对学习的热情,不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这与工商管理课程最初设置的教学与培养目标不相符。
(四)忽视了现代大学生的学习特征。21世纪的大学生,相比于与传统大学生,拥有更强的独立性、自主学习精神及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此外,在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下,他们于学习方面,也体现出了一些新的学习特征:其一,自主性。现代大学生在知识获取过程,体现出更强的自主性,不再满足于被动学习这种状态,开始追求学习主动权;其二,目的性。现代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形势较为严峻,为了满足时展的要求,不得不努力设定更高的学习目标,并通过各种途径获取知识,以增强自身各方面的能力;其三,实践性。当代大学生在学习相关理论知识的同时,注重将知识运用于实践活动中,以充分发挥知识的实践性与实用性,并且借助各项实践活动,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体系;其四,创造性。当代大学生试图通过自身创造性思维的发挥,促进自我价值、社会价值以及人生价值的实现。但从我国工商管理课程目前的设置状况来看,并没有将当代大学生的学习特征充分考虑在内,导致学生的现实需求,在课程学习过程,无法得到有效满足,这便对人才培养目标的顺利实现形成了阻碍。为此,高校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革新工商管理课程。
二、工商管理课程改革措施
(一)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工商管理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应用性,要求学生在学习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要掌握运用知识进行实践操作的能力。因而,高校工程管理课程教师,在开展日常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注重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包括模拟实验教学法、技能训练法等等),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具体的实践活动中,以培养他们的自主创新精神以及实践操作能力。
教师在讲解相关知识的时候,可以引入情景模拟这种教学方式,例如,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就相关问题展开探讨,而针对一些不易理解的知识点,则可以引导学生以形象的方式进行展示,以活跃课堂气氛,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又或者,在讨论某个案例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以小品表演这种有趣的方法,剖析与展示相关知识点,如此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快速把握案例,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判断力和学习能力。
(二)更新教学理念,坚持创新发展。在新型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案例分析等新型工商管理课程教学方法的作用,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从而促进学生自主思维能力的发展,以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增强其自主发现问题、自主分析问题以及自主解决各类问题的能力。因而,在革新工商管理课程的过程中,教师需要转变教学理念,坚持创新发展,以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例如,在将案例教学法引入工商管理课程中的时候,教师首先应该带领学生围绕鲜活、贴近实际的管理案例展开讨论;其次,要树立起全新的课堂教学理念,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将课堂学习主动权交还给学生,促使他们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他们的自主思维与学习能力。基于这种教学理念的课堂,弥补了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参与度不高的缺陷,促使学生能够得到真正的成长。
(三)了解大学生心理特征,积极进行引导。当代大学生具有很多心理特征,例如独立性、自主性、创造性、目的性以及功利性等等。其中,既包括积极方面的思想,又包括消极方面的思想。为此,教师应该在充分把握学生这些心理特征的基础上,对其进行积极、正确的引导。作为高校工商管理课程授课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时,不仅要向学生传授基础性的理论知识,而且要参加一些课外内容,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例如,教师可以将最新的国内外研究成果引入课堂,指导学生在参与知识竞赛活动过程,灵活运用已有的理论。而在借助案例、体验式等教学法进行授课时,教师则需要与学生之间维持和谐的关心,通过有效的沟通、交流,了解学生内心的想法,指点他们纠正错误的思想,形成正确的观点。在具体展开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首先应该全面把握课程教学要求和学生的实际心理需求,以明确课程教学目标;其次,借助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打造活跃、互动的课堂,秉着“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教学理念,教会学生如何进行高效学习,促使他们在毕业之后,能够成为社会有用之才。
结束语:总而言之,在新的社会发展形势面前,为了培养出更多的工商行政管理人才,高校应该着手改革工商管理课程,积极采取措施,完善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推动课程不断朝着现代化、科学化、合理化方向发展。
一年来,虽然课程多、时间紧,与同学之间面对面的交流、研讨的机会也不多,但是本人能尽可能的通过网络、电话等现代信息工具,与同学开展研讨与交流,并及时请教有关教师专家。通过学习交流,拓宽了知识面,提高了认识。认识的提高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对自我的认识,认识到自身的不足,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管理知识和职业素养;另一方面是对企业管理的认识,以前主要停留在本职工作和本部门管理的认识。通过学习对管理的认识上升了一个层次,现在经济全球化、知识化、信息化,还有更新的提法“知本经济”时代,因此学习无论对于个人、单位还是企业都至关重要,而且非常之必要。企业和个人必须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重塑自我,提升自我,更新观念,不断创新,增强竞争能力。最先进的组织是学习型的组织,只有不断学习,对单位的所有员工进行管理培训,全面普及管理知识,一部分人通过培训掌握最前沿的知识、技能和管理方法,才能为本单位提供全面的加强管理和提高效益的解决方案,只有自身素质的提高和综合竞争能力的加强,才能适应这个“唯一不变的是变化”的社会,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首先是要制定好发展战略,战略制定好后,主要是在管理上贯彻执行,当然也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和制约。管理活动支持经营的决定,因而战术性的意义较大,企业的管理有执行和决策两部分,工作不外乎就是想和做,想是决策,而做就是执行。像客户订单的承接、采购、验收、付款、出货、收款、记帐等一系列活动都是执行过程,“执行管理”就是我们对各项交易做记录、分析应用,并设法提升其效益的活动,因此,执行的对象也就是一般所说的企业职能。在实际工作中,我发现,现在大部分企业不是没有决策,没有制度,而是决策、制度不能很好的贯彻执行,各企业、企业各职能部门没有充分发挥其应有职能,而且制度在落实过程中随着层面的增加偏离程度越远。制度不能很好贯彻,管理有很多不规范行为,考核制度滞后,不能完全监控企业的行为,更不能达到事前稽核的功能是影响企业发展的重要原因。
我作为一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虽然从事的是行政管理工作,但是通过高级工商管理课程的学习,可以说进一步提高了自身的管理执政能力。像我们街道有工业企业300多家,年纳税超亿元以上,如何引导企业创优做大,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是摆在我们执政者面前的一大课题。通过学习,我深刻地认识到企业要持续稳定的发展,必须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能力,核心竞争能力是企业独特的竞争优势。
通过一系列的相关课程学习,使我深刻地认识到要如何引导启发企业借助信息化手段提高执行能力,以达到执行的规范与快速。像可以用erp来整合企业的职能,使企业需要它的协助来使交易和数据管理都上轨道,提高执行速度,降低信息处理的成本,大幅度提升竞争力,还可以用erp来提升决策管理的能力。其实在大多数的情况下,企业管理不是“好不好”的问题,而是“能不能”的考虑。在执行方面,是可以直接寻求erp的协助的,只要把数据整理清楚,把单据内容正确地录入,erp的整合功能自然可以替企业带来省力、正确、及时等自动化的好处。若学习了足够正确的观念,erp还可将许多“事后”的管理工作提前为“事前”的管理,因而强化了事前稽核的功能。
在学习中,同时我们遇到了一些难题,希望学校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能予以提高、改善。一是适当增加导师课堂的授课时间。可以说,国际高级工商管理的学员基本上是利用休息时间进行学习的。虽然,参加的学员具备了较高的文化素养,但是由于课程多、时间紧、任务重,无形给学员的知识消化带来了一定难度。二是创新学习的方式。由于参加高级工商管理的学员来自全省各地,统一到杭州参加一定时间的面授,无可非议,但是来自全省各地的学员是非脱产学员,身后还有大量的工作。如何解决工学矛盾,是摆在杭州以外的学员所面临的实际困难,我认为可以采用远程网络教育的方法来实施,这样既可以解决学员赴杭来去匆匆的“赶集”之难,又可提高学员的学习效果。三是选用教材应更符合实际。国际高级工商管理的课程,选用的是香港的教材。由于香港与大陆的文化差异,有些教材、作业题的词语在阅读上难以理解,无形给学员的学习带来一定的难度。我认为,应该把香港的教材与大陆的教材进行统一修编,更有利于学员的理解与消化。四是加强实践交流。学校可以通过开展研讨会、主题班会的形式,不定期的组织学员进行研讨交流,加强学员之间的友谊,提高学员学以致用的能力。
高职教育的教学应以理论够用,实用为主为原则,经济法作为学生了解经济法律知识和解决管理活动中的实际问题的课程,更应该体现出这一原则。经济法讲授必须要与学生的生活及密切接触的社会实际结合起来,把工商管理活动中涉及的常用法律问题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对该门课程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上进行全面改革,从而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经济法的实质,并能够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为培养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理论知识和应用能力并举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服务。
一、经济法课程特点与定位
明确经济法课程在工商管理专业与法学类专业课程设置中的不同作用和目标,对于把握工商管理专业经济法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与其他课程相比,经济法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
1、内容广泛而丰富
大多经济法教材内容都涉及极广,几乎覆盖了所有经济管理工作的全部业务范围。它的基本内容涵盖民法、商法、行政法等多个法律部门。具体来说,工商管理专业经济法课程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法律基础知识,包括法理学基本知识、民法基本知识和经济法基本知识。二是市场主体部分法律,包括公司法、企业法、企业破产法等具体法律基本理论。三是市场行为规制部分法律,包括合同法、证券法、票据法、竞争法、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障法、知识产权法等内容。四是国家宏观调控部分法律,包括税法、金融法、价格法等一些内容。
2、经济法更新速度快
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当今社会变化很快,从而规制人行为的法律也在不断完善和更新。因而教材的内容也在不断的补充和修改;对于教授经济法而言,需要随时了解经济法内容的更新,更要不断地掌握经济立法的最新动态,根据发展变化动态,调整自己的授课内容,并借助现代教学手段,不断补充和更新教学内容,扩大学生的知识吸收量,使学生掌握的知识始终是紧跟时代脚步的,为增强学生毕业后对经济管理活动的适应性打下基础。
3、经济法理论比较抽象
相对于其他经管类课程,经济法本身的法律术语难懂,分析思路和以往大不相同。针对这一特点,经济法的教学要注意适当补充一些学习法律所必需的知识,适当介绍各种法律制度制定的理论依据及其意义,而且课程设计要针对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学要求和学生原有知识结构和认知能力状况,在教学内容上有所选择和侧重,同时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通过鼓励学生阅读课外参考书、积极开展课堂实践教学,使学生不仅能学到经济法基本知识,而且获得学习知识的方法和运用所学知识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工商管理专业经济法教学模式改革建议
对于工商管理类专业的经济法课程而言,应该着重研究经济法课程建设如何与应用型工商管理类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特点相结合,教学模式改革应该以配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出发点,以理论教学为基础,实践教学为导向,采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培养应用型工商管理类人才。
1、构建合理的教学内容体系
经济法的范围非常广泛,工商管理专业经济法课程的内容基本涵盖了法学专业课程所包含的具体子部门法,具有极强的综合性。而作为高职的学生,学习时间有限,课程学习时间有一定的约束。在有限的时间里选择合适的内容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在课程内容设置上要体现出实用性,考虑到工商管理专业学生未来参与社会工商管理活动对法律知识的需求,工商管理类专业经济法课程应当以商法制度为主要内容,全面讲解公司法、合同法、票据法等商法制度;考虑到学生的法律知识状况,有必要事先介绍部分民法知识为学生提供应当具备的基础法律知识,最后再辅以民事、行政及仲裁等法律知识;同时设置相应的财税、金融等宏观调控法律制度。
2、多种教学手段结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为了更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为了更好地提升课堂实际教学效果,必须将多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结合起来,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中心和主体,教师成为学习过程的引导者,具体手段如下:
(1)案例分析:案例分析是教师和学生共同讨论和分析实际案例。通过案例分析来示范思维方式和思维特点,可以更形象和生动地理解经济法律知识。不仅有利于学生对法律知识的准确理解与掌握,而且能够给学生留有思考的余地,以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提供保证。
(2)专题讨论:组织学生对经济法中的重点热点问题进行讨论。可以事先拟订讨论题目并将提前一次课发给学生,要求学生课下搜集资料、撰写实践报告,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并做典型发言,教师最后做出点评和总结发言。实践证明,专题讨论使用的好,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高,而且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思辨能力。
3、实行全面合理的考核方式
考核环节也是教学过程中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目前工商管理专业的课程考核中,经常采用教师划范围,给复习资料等方式,学生考前突击记忆知识点和复习题,考试结束后知识就所剩无几。这些不全面的考核方式不利于促进学生对法律知识的真正掌握,更谈不上运用。所以应建立科学的考核体系,全面衡量学生学习状况。在综合评定中应体现出学生出勤、作业、课堂讨论、实践报告等情况。
在越来越多的潜在客户已经修完EMBA课程之后,商学院必须设计出更具吸引力的课程来保住“摇钱树”不会轻易流失。新加坡国立大学在2009年初推出一项美国游学的项目,与美国某知名管理学院合作,时间约为一周,课程与旅游的用时比例对半开,收费约6万人民币。对于既爱玩又乐意投资自己的工商管理人来说,这笔费用当然不算什么,但报名开始之后收效却平平。一位新国大的EMBA说,若是放在以前,肯定会有很多人报名,但如今经济困局乍现,即便费用不在话下,也没有什么心情了。更何况,新国大的授课方式原本就是在亚洲大城市“流窜作案”,这个月上课在日本,下个月在马来西亚集合,游学并不是新鲜事,而美国也不是刚刚开始存在。
对于那些好容易闲下来,想用心学习一门语言的老总们来说,如何选择培训机构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大众化的语言课程当然不能上,那种一个学员配一个老师两个助教的课程又实在没有学习的氛围:人总是有点贱骨头的,遇到称呼自己为“您”的老师,总是不由自主地想让他帮你倒一杯咖啡。又或者是学习《天下无贼》,请个向刘若英那般肉麻俊俏的老师当家教?学习地点很容易从起居室转移到卧室。
国内某门户网站在今年年初的时候推出了一项评选,是票选“2008年中国企业高端人才培训十大优质项目”,在评选阐释中看到这样的说法:“高端培训用智慧的力量武装企业远航的舵手,铸就经济浪潮中的稳健的货轮”。货轮是否真的稳健不谈,但在之后的候选名单里,你不得不感叹以商学院为首的高端培训机构为了赢得更多的致富机会,还是煞费了一番苦心的。
可以看出,目前市场上供选择且一定程度上获得高端人士承认的培训项目大致分为三类:首先还是“擒贼先擒王”的各类总裁班,其中涉及“老三样”金融、管理、MBA精读和“潮流课”企业上市等等。前两年“总裁班”还曾因它的独特性引得媒体大炒特炒,后来当人们发现这样的课程除了收费昂贵外几乎没有明显的特别之处,便日益向鸡肋方向发展。在2008年的课程统计中竟然已经初现“董事长班”的踪影,部分商学院继续以满足企业家虚荣心为根本目标而开课。
另一类是特定行业的高端课程,比如“中国人民大学房地产总裁MBA研修班”、“清华大学矿业投资与优化整合高级研修班”、“中国餐饮业总裁高级研修班”、“煤炭产业高级工商管理研修班”等等,都是相对热门板块的热门股,是舍得在培训上拿出大笔费用的传统行业,但行业课程的行业专业性和实战操作性还有待考察。
剩下一类,就是2008年大热一时的“个人修养类”课程。比如北京大学艺术品鉴赏与收藏高级研修班,声称要“与文博界、书画界泰斗面对面探讨艺术品鉴赏与收藏的技巧和奥秘;名家实物专题论坛,热点问题专场讨论,及时掌握行业资讯,把握行业脉搏”,“名师带领走遍国内的名考古遗址、遗迹和博物馆,通过实地、实物的观摩考察,围绕瑰丽多彩的古代文物的解说,探求中国传统社会和历史文化的发展”。说白了,就是高端人士的又一次闲钱挥霍。这样的课程在“盛世收藏”的前提下颇有市场,那么在寒冷初现的2009年,是否该开个“黄金与保值产品稳健投资班”来应时应景呢?
不得不提一句的是,女人的钱大概还是比较好赚,否则在若干培训中为什么以“女性”专属课程标榜的就有25%之多?从复旦到清华,还有北大光华管理学院,近一两年都开设了专门针对女性的管理课程。
清华项目的定位是“关注女性事业,关爱女性生活”,侧重于解决“在事业与家庭间如何定位”的问题。该项目的招生对象是“所在企业年销售额在5000万以上,或者个人年可支配收入在50万以上”的女性高级管理人员。课程分五个模块,分别是“女艺术与营销管理”、“职业生涯设计与人力资源管理”、“女性修养与组织发展”、“卓越领导力”、“健康女性与太极管理”。
作为卓越女性课程的“始作俑者”,复旦EWP的最大特色是没有强调“企业家色彩”,而是将学员定位于“社会精英女性”。因此,其课程设置上更多地加入了美学、文化艺术、礼仪、社交与生活、人生价值和自我探索的内容,其主要模块为自我认知、构建爱的关系、女性领导力开发、形象塑造与表达、交流和讲座。
定位如此精准的一项课程,开办几年来却反响平平。一位报名参加该课程,几次下来却选择放弃继续上课的女企业家道出了其中原委:虽然女企业家身上多少都有些女权潜质,但女性读这方面的研修课程还是希望获得更多男性的青睐,然而纯女性的学员构成实在阴气太重,的确缺乏乐趣。
更何况,在这些相当入时的课程中师资力量始终是个大问题。过于学术的导师有些OUT,足够FOLLOW的又不过是《ELLE》主编、于西蔓、金韵蓉等期待从企业家身上捞到些油水的“当红人士”,说服力相当有限。更有许多课程,比如“清华大学公司治理与资本运作总裁研修班”以挂羊头卖狗肉的方式生存,一旦败露,就另靠名校,再起炉灶。
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将财务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具有全方面专业技能和知识,能够在政府、金融和企事业单位从事财务管理以及科研、教学工作的高级工商管理人员。可以说,这一目标定位过于笼统,内容宽泛,无法帮助学生明确未来的发展方向,也无法帮助老师明确教学内容,设计合理的教学方案,不利于学生与教师素质的培养与提高。
(二)课程体系搭建混乱
目前我国财务管理学科建设主要借鉴国外先进的知识和经验,因此,我国财务管理体系沿用了西方管理学的成熟理论和研究方法。但是,由于国外的理论具有一定的本土性,在我国情景下可能会“水土不服”,而且,借鉴的理论和方法之间也可能存在重复或遗漏,使课程设置缺乏整体性及系统性,不利于学生知识的摄取和能力的培养,也不利于教师课程内容的合理设计和教学方法的探索和改进。
(三)教学方式陈旧单一
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和信息技术的普及,许多高校已经配备了先进的教学设备和仪器,使教师的教学手段更加生动与形象。但是,一些老师的思想还比较保守,认为投影仪和黑板相结合就是现代化教学手段,并没有真正理解教学方法、方式改革的真谛。此外,由于财务分析与决策软件的缺乏,许多老师在授课过程中也只能选择照本宣科,无法使学生将理论运用于实践,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如果现行的教学方式不能改革,那么现代化的教学工具也只能是摆设,无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应变能力。
(四)教学与实践脱节
现在我国高校很少设置财务管理实践教学环节,仅有少数的学校在探索财务管理与沙盘模拟实践课程相互结合,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但是,在国外的财务管理课程设置中有专门的实践课程设置,包含课内实践教学、实验室教学和课外实践教学三种形式。这主要是由下述两个原因造成的:一是主观上,大多数高校并未将实践环节看作重要的教学环节,并没有真正意识到实践环节对于学生学习和应用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二是客观上,实践环节的开展需要企业的配合,而财务管理部门掌握企业的商业机密,因此校外的实践环境很难满足,而校内设立专门的实验室需要大量的经费和人力,许多高校因此只能放弃实践课程设置。
二、重构财务管理专业教学模式的对策
(一)财务管理人才培养目标的重构
选择合理的教学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成功与否的关键,也是建立合理的教育制度,选择科学的教育方法和设计合理的课程体系的重要依据。高校的财务管理教学人才培养目标包括总体目标和专业目标:
1.总体目标
通过教育教学,培养“高素质、宽基础、针对性、拓展性”的知识技能型、复合技能型人才。通过系统的知识传授和适当的实践引导,帮助学生掌握全面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使学生迈出校门即已具备从事初级和中级财务管理工作的能力。
2.专业目标
本专业主要面向中小企业、现代商业银行、农村金融行业等企事业单位,培养品德合格,专业素质扎实,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和一线岗位适应能力,且具有一定创新精神和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能在生产、服务第一线从事出纳、会计、银行柜员、审计、税务员、存货管理员、统计员及客户信用管理等工作。
(二)搭建合理的财务管理课程体系
财务管理课程体系建设应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又要兼顾与相邻学科间的关系。应在设置的必修专业课程包括管理学、税法和经济法、初级、中级和高级会计学、成本与财务管理学、管理会计学、内部控制以及初级财务管理等课程,专业主干课包括中、高级财务管理学、货币银行学、证券投资学和财务报表分析等课程。为培养复合型和创新型人才,在保证专业方向的课程特色的同时,适当开设专业限选课以满足同学们的兴趣和爱好,包括金融市场学、个人理财、数理统计与计量分析、税务会计、审计学和保险学等。解决好各门课程之间的边界交叉和内容重复问题,优化资源配置。另外,应积极向国外先进的教学模式学习,引进和建立教学案例库,通过教学案例的学习和讲解,更生动和有趣的将的财务理论与实务学习结合在一起,将大量的新兴学科知识和网络技能融入到财务管理课程体系之中,适应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和政治环境变化对财务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
(三)加强财务管理师资队伍建设
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和应用型财务管理人才的保证。教师首先要转变思想,积极接受新的教学思维,主动探索更有效的和更合适的教学模式。为保证财务管理教师队伍能够将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教学工作中来,学校应采取责任追究和效果奖励相结合的方式,明确岗位责任,完善考核制度,调动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同时,学校也可以通过信息沟通渠道,积极引进教学效果好,科研能力强的教师,打造一支科研与教学齐头并进,具备创新和改革精神、教学方法和专业水平高的师资队伍。
(四)构建三位一体的教学方法体系
改变过去“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从以下几个方面重塑教学方法体系:
1.ERP沙盘模拟实验课
ERP沙盘作为企业模拟工具,通过使学生组成任务小组的方式,进行独立的分析和决策,可以作为实验室教学内容,弥补学生的实践经验不足。通过这个实验,使学生明确企业运作流程,熟悉资金运作形态,更清楚地认识到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中心地位,促使学生的全局观,将静态教学转变为动态教学,促进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形成。
2.广泛开展合作性教学活动
积极扩展各种社会资源,通过与政府和相关企事业单位合作建立实习基地等方式,帮助学生有机会接触到真实的财务管理业务,促进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技能。定期向实习基地的企事业单位输送优秀的实习生,帮助学生提早适应工作需求,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鼓励财务管理专业任课教师参与教学实践活动,使其理解和掌握财务分析和决策过程。
灵活的教学体制
《新营销》:如今,EMBA教学都依靠其特色吸引学生,法国马赛商学院在课程设计及教学方式上有哪些独特的地方?
米歇尔・古泽兹:法国马赛商学院是法国最知名的一所学校,2001年,我们的EMBA项目在英国《金融时报》排名第61位。我们EMBA项目最大的特色是学生可以在法国和中国上海交通大学两地上学。
目前,我们面对全球化的市场环境,从世界范围看,很少有EMBA学生既能在欧洲上学,又能在中国上学,而我们的EMBA项目就是这样的一个项目。学生可以在欧洲和亚洲学习,完成一个案例。比如,中国学生在上海开发一个案例,到世界各地搜集资料,最后在欧洲完成。
我们的国际MBA项目有四个方向,即全球管理、人才领导力、品牌与创新、人力资源管理。在上海,我们有金融方向的国际MBA,这个方向是法国没有的,而在法国我们有市场方向的MBA,这个方向是上海没有的。对MBA的学生来说,很重要的一点是他们需要扩充自己的人脉关系,需要具备全球化视野,我们的办学方式在这一方面可以对他们有帮助。虽然这种教学方式,对我们的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但是对学生而言却是很简单的。
《新营销》:在学制上,中国MBA、EMBA学制趋向于越来越短,法国MBA、EMBA学制是否也是这样?
米歇尔・古泽兹:法国不是这样的。法国马赛商学院提供的是兼职MBA、EMBA项目,我们在3年前尝试把这个项目控制在14个月,但是学生的反馈是学习强度太大,跟不上学习进度。现在,我们按照全球惯例,项目控制在18个月到24个月完成。
事实上,我们有全球创新举措,我们的学生可以在1~4年里完成学业,学生开始学习的时候,是一个标准化的两年制;如果学生为了更换工作想加快学习进度,就可以加快学习;如果学生总是出差耽搁学习,就可以把学习进度放慢。我们根据学生的情况调整学习进度,学制有更大的灵活性。
国际化的教学内容
《新营销》:马赛商学院的MBA、EMBA项目与欧美其他院校的MBA、EMBA项目相比有哪些优势?
米歇尔・古泽兹:总体来说,我们有三个优势。首先,我们与中国最知名的学府之一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合作。其次,上海MBA和EMBA项目很少是用英语教学的,而我们完全用英语教学。最后,如果你看美国的MBA项目,就可以看出并没有那么国际化,他们的案例教学以美国为主,并且游学特别少,而我们有五个地方可以选择游学,分别是法国、巴西、美国、印度、摩洛哥。
《新营销》:法国学生和中国学生对MBA和EMBA项目的需求有什么不同?
米歇尔・古泽兹:其实差别没有那么大。中国学生更关注MBA和EMBA项目与职业的关系,而欧洲和美国学生不那么注重。
《新营销》:法国马赛商学院的MBA、EMBA招生是否设定了门槛?
米歇尔・古泽兹:我们的要求是学员通常要有5年以上的工作经验,因为我们的MBA和EMBA项目是面向管理层或中层以上职位的学员。另外,申请人要有良好的英语水平。在录取学生时,我们通过面试考察申请人是否有管理才能,如果他们有良好的管理才能,各方面都很优秀,那么他们就能成为我们MBA和EMBA项目的学员。
《新营销》:你在中国和法国授课的内容是否相同?
米歇尔・古泽兹:我的教学内容不完全相同。我授课的学生不仅仅是面向市场以及品牌管理方向的人,因为我是面向所有的学生教学。例如,我去年有一门课,听这门课的学生有金融领域的,有市场领域的,有物流和供应链领域的。现阶段品牌管理的范畴涉及公司各个部门,比如IT、生产、法务等很多部门。
在中国,我主要研究的方向是奢侈品牌,在教学上我会加入一些有关亚洲维度的内容,以及中国市场和中国品牌的内容,比如,我的案例中有上海滩服饰品牌和珠宝品牌。
另外,在教学中我还加入国际品牌内容,当然教学肯定是混合了国际和中国两方面的内容。对于中国学生来说,他们首先要了解全球市场是怎样的,然后了解中国市场是怎样的。对于法国学生来说也是相同的道理,先看全球市场,再看法国市场。
全球视野的商业机会
《新营销》:在与学员互动的过程中,你是否会了解他们对奢侈品品牌发展有哪些困惑?
米歇尔・古泽兹:目前,大多数奢侈品牌亟需要了解中国消费者特定的需求,中国消费者对服务的要求比其他任何国家的消费者都高,所以店内服务至关重要。例如,传统的中国公司大部分是以部门为导向开展工作的,它们必须学会如何用颠覆性的战略,用高效协同的信息系统、分销系统管理品牌。
其中,分销渠道对奢侈品品牌来说会面临在百货公司里设柜还是自己开店的问题,这种选择必须通过具备相关知识能力的人才能完成,尤其是中国公司与欧美百货公司打交道,一定要找到懂这些公司的人才能在欧美市场管理好品牌。
还有一个例子可以说明中国公司对奢侈品发展过程中的困惑。目前我工作的一家中国奢侈品公司,他们的产品非常漂亮,他们面向的是很多买手,由他们向大众市场推销这些产品。所以,这些买手就要接触富裕阶层的人,或者与专业的设计师、建筑师沟通。而这家公司自己的人不知道如何与这些人沟通,所以他们迫切需要招聘到这样的人才。
《新营销》:据你了解,不同国家的消费者对奢侈品品牌的需求和认知是否有很大的区别?
米歇尔・古泽兹:你很难去教一门不涉及消费者分析的奢侈品品牌管理课程。据我观察,中国消费者除了单纯的炫富者外,也有非常老练的低调的人消费奢侈品,他们不希望与别人使用同样款式的包。
另外,在奢侈品成熟市场,消费者更看重的是奢侈品品牌背后打动人心的东西。例如,爱马仕近期上线了一个网站叫“爱马仕的手”,上面有一些宣传片,这些片子已经在电影院上映了。片子的内容是制马仕的手工工匠为什么从事这个行业,他们为什么那么热爱自己的工作。
《新营销》:如今MBA、EMBA项目在全球都很热门,它的发展趋势是怎样的?
一、树立团结奋进的团队精神
企业精神是企业群体意识的集中表现,代表着企业的信心、理论、目标和行为准则,是企业全体员工共同实践的思想结晶。广弘医药公司经过坚持不懈的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践,形成并树立起团结奋进的企业团队精神,并将之融入到公司的改革和发展中,为企业注入了凝聚力和向心力。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原则
一直以来,公司十分注重企业文化建设,在实践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原则,对员工提出“关注企业,关爱自己,创新工作,舒心生活”的工作方法,将企业的改革与发展和员工的根本利益紧密地结合起来,充分体现公司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经营管理理念。“关注企业,关爱自己”,是要使员工认识到个人与企业的血肉联系,关注企业的发展,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来促进企业的效益,从而实现自身的根本利益;而员工只有在自身利益得以实现的基础上,才能充分调动自身积极性为企业去创造效益,促进企业的发展;“创新工作,舒心生活”是号召员工冲破旧的观念和体制的束缚,用全新的工作方法,去开创企业效益与员工利益双赢的局面,最终实现“舒心生活”的目的;而员工只有在“舒心生活”的基础上,才能全身心的去“创新工作”,推动企业的发展。
(二)加强企业人事制度改革
面对医药市场风云变幻、国家新医改政策实施等一系列严峻考验,广弘医药公司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全面推行人事制度改革,极大地触动了干部、员工的思想,激发了竞争,提高了工作责任心,促进了企业文化建设,充分调动起员工去“关注企业”、“创新工作”,进而做到“勇争一流”,使企业精神落到了实处。公司加强对干部、员工队伍的管理,每年年底对在职中层干部,进行一次德、能、勤、绩、廉等五个方面的全面综合述职考评,由考评人员进行评分,年度评议为“优秀”者给予奖励,“不称职”者的职务降低一个级别;此外,公司每季度对全体员工进行一次考核评分,重点对岗位技能及业绩进行考核,考评结果直接与岗位任职、工资级别挂钩,大大地激发广大干部员工的工作责任心和积极性。
二、塑造健康向上的文化环境
从一定意义上说,企业文化环境代表着企业领导和企业员工的文化素质,影响着企业的社会形象。因此,塑造现代文明的企业文化环境,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广弘医药公司坚持对企业文化环境的建设,一手抓软件配套,一手抓硬件创建,为企业的发展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
(一)建设文化阵地,增强企业软实力
近年来,公司加强宣传工作,通过在内部公众场所建立文化宣传栏、外部设立宣传网站的形式,架起联系企业与员工、客户的桥梁,成为宣传企业改革与发展的文化阵地。宣传栏和网站作为企业文化的载体,通过生动健康、图文并茂的宣传手段来报道公司生产经营大事,交流和传达企业内部信息,并以此来展示企业亮点,起到了树立形象、展示品牌的作用。此外,公司还积极进行新闻宣传报道,加强企业影响力,使社会大众和客户了解、信任企业,提高公众的认可程度,为公司的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氛围,增强企业软实力。
(二)开展文体活动,营造文化氛围
开展丰富多彩的企业文化活动,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有效形式。公司通过有意识、有目的开展各类活动,提高员工对企业的认同,增强企业的凝聚力。近年来,每年的“三八”妇女节期间,为缓解女职工紧张繁忙的工作压力,公司组织户外游园活动,使大家感受企业的人文关爱;在“五四”青年节期间,公司组织团员青年开展主题拓展活动,培养职工的责任感和协作精神;在“七一”建党节期间,公司党委组织党员走近当年伟人的艰辛成长环境,重温伟人走过的光辉历程,使广大党员深化党性教育。
(三)关心职工生活,构建和谐氛围
公司对外租用单身职工宿舍,减少单身职工的住房经济负担,营建舒适的生活环境,使职工能够更好地去“创新工作”和“舒心生活”。公司工会每月为过生日员工送上礼金和总经理贺卡;在重大节日给每位员工发文娱活动费,夏天为全体职工发放夏季高温津贴;对离退休干部、家庭困难、生病住院、生育、病故的职工,公司都派人上门慰问,帮助解决实际困难;春节期间,公司领导对困难职工进行走访慰问,切实关心职工的生活,营造和谐的企业氛围。
三、打造学习型的现代企业
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提高人才素质,打造学习型的现代企业是重要的一环。因此,加强培训,鼓励员工不断学习,更新知识结构,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是企业参与知识经济时代竞争的必然选择,也是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并赢得竞争的重要保证。
(一)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发挥人才引领作用
公司始终将建设卓越的管理团队和高素质的员工队伍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走综合性教育、多渠道育人的路子,加强对干部员工队伍的教育。特别是在国家新医药政策实施后,为增强企业竞争力,提高员工队伍业务能力,近三年来,公司投入培训资金举办各种培训班达121次,企业中层管理者55%经过中高级工商管理课程培训。同时公司内部根据日常生产经营的需要,开展了生产经营管理制度、质量管理、特殊药品及专项产品知识等培训,并针对培训内容进行考核,提高职工的培训效果。
最近几年,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录取中,许多学校的工程管理专业都采取大类招生,如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同济大学、武汉大学、中国地质大学等。所谓大类招生,就是将原来的本科招生专业并入该专业所属的学科大类、一级学科、专业院系或相近的一级学科下面招生。如按照1998年教育部本科专业目录的划分,管理科学与工程是管理学门类下的一个一级学科,其下设管理科学、工业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和工程管理四个二级学科专业,招生时,在招生专业上不以二级学科专业名称招生,全部按管理学、或管理科学与工程、或工商管理、或土木工程等招生。待学生进校一段时间学习了基础平台课程后,再根据学生的选择意愿,二次分配到二级学科专业中学习。
按大类招生可以使学生学习广博的知识,拓宽知识面,牢固基础,实现由学生接受单一学科背景下专业教育,向接受多学科交叉、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教育的转变。同时也给予学生更多的选择权利。尤其是对一些在高考填报专业志愿时,对很多专业不了解,盲目选择专业的学生很有指导意义。即让学生进入高校后,待他们对各专业的实力、就业前景和发展趋势有所了解后,给予他们二次选择专业的机会,对于弥补志愿填报的盲目性,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但从近几年各高校的大类招生运行情况看,存在许多问题,首先,培养的毕业生难以满足新经济的需要,工作适应能力差,学生不如原来按具体专业招生的毕业生受企业欢迎。其次,在教学中出现课程关系混乱,专业间矛盾突出,时间分配不合理,学生学习积极性降低等问题。本文拟在分析目前我国工程管理大类招生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结合具体实际,提出专业建设的一点建议。
为了研究我国目前工程管理专业大类招生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笔者特设计了三种调查问卷,包括教师调查问卷,企业调查问卷和学生调查问卷。分别向目前我国开设了工程管理专业并且按大类招生的学校发放调查问卷,调查任课教师和工程管理专业在校学生对大类招生的看法和建议。同时也向从事工程建设领域的企业发放了调查问卷,了解企业同行对工程管理实行大类招生的看法和建议。教师问卷发放60份,收回59份,学生问卷发放100份,收回90份,企业问卷发放50份,收回48份。
一、工程管理大类招生的基本现状
根据调查,目前我国各种层次的本科教育中,有300多所高校开设了工程管理专业。在2010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高考招生中,有25所学校的工程管理专业按大类招生。其中,实行大类招生的第一批本科重点院校有17所,第二批本科一般院校有8所。工程管理归属于土建类(或土木工程)专业一级学科招生的学校有10所,归属于电子信息科学类一级学科招生的学校有1所,归属于管理科学与工程类一级学科招生的学校有13所,归属于工商管理学一级学科招生的学校有1所。具体统计见表 1所示。
各学校的工程管理大类招生基本都是从2004年以后开始的,只有个别学校在1999年没有开设工程管理专业时,在其他相近专业中开设了工程管理方向,但并不属于真正意义上的大类招生。
也有的学校虽然实施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大类招生,但却把工程管理专业单列招生,没有列入管理科学与工程大类中。如南昌大学的管理科学与工程类下各专业虽按大类招生,但却把工程管理单列招生,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大类招生下只有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子商务二个专业。又如吉林大学、福州大学的管理科学与工程类下各专业也按大类招生,而把工程管理单列招生。
所有学校按大类招生的培养模式中,总共有三种培养模式:“1+3模式”、“1.5+2.5模式”和“2+2模式”。其中按“1+3模式”培养的学校有15所,按“1.5+2.5模式”培养的学校有8所,按“2+2模式”培养的学校有2所。
二、工程管理大类招生存在的问题
大类招生不仅是一个新生事物,也是高等学校目前招生发展的趋势。但是,根据最近几年工程管理大类招生在校学生的学习情况和任课教师的反应情况看,存在很多不足。主要体现在:
1.打乱了课程之间的层次递进关系
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为例。工程管理专业从2007年开始实施大类招生,现拥有在校学生近300人。2007年招生时,工程管理放在管理学大类下招生,采取“2+2模式”培养,即前二年所开课程与所有管理学其他专业课程相同。许多工程管理的专业基础课程,如工程制图、工程测量、土木工程概论、工程力学、工程结构等全部放在第5学期。由于时间紧迫,一些专业主干课,如工程造价、工程项目管理等也必须放在第5学期。这样完全打乱了课程之间的层次递进关系,增加了学生学习的难度和教师的教学难度。根据课程的相关关系,工程制图和土木工程概论必须先于工程力学、工程结构开设,工程力学、工程结构又必须先于工程造价、工程项目管理开设。
2.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由于大类招生打乱了课程之间的层次递进关系,增加了学生学习的难度,也严重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此外,由于按大类招生,在教学计划的制定中,参与讨论的人员和专业众多,为了“和谐”,人为地加入了一些与工程管理专业关系不大的课程。这些课程不仅占据了学生学习的宝贵时间,还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课程分配不均,个别学期负担过重
按大类招生,只有后二年才能安排工程管理的专业课,而后二年中,第7学期学生将投入大量的时间找工作,第8学期学生全部做毕业设计(论文),其实,真正用于学习专业课的时间只有第5学期和第6学期。这样一来,大量的课程必须排在第5学期和第6学期,这二个学期不仅课程门数多,而且许多先行知识没有学习,导致学生的学习负担非常重。
4.理论课和实践课的学分标准不合理
目前我国许多学校都是实行学分制,学生必须修满规定的学分数才能毕业。根据调查,大部分学校的理论课程是16学时、18学时或20学时为1学分,实践课程有1周1学分、1周1.5学分,甚至个别是1周2学分。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为例,理论课程是16学时1学分,实践课程是1周1.5学分。从实际看,实践课程折合的学分数太高,开设几门实践课后学分总数就超过了学校规定的学分总数限额。工程管理是一个实践性要求很强的专业,应该降低实践课的折合学分数,以增加实践课的门数。笔者认为1周1学分比较合理。
5.二次选专业时矛盾突出
按大类招生,学生二次选择专业时已经进校相当长的时间了,学生对学校各专业的师资力量、就业前景和发展趋势比较了解。所以,对于那些师资力量强,就业前景好的专业,选择的人非常火爆,而对那些就业前景差的专业则门庭冷落。以我校为例,2009年学生在二次选专业时,选择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生达到招生人数的200%,而其它专业最少的只有4人填报。这不仅加大了学生之间的竞争和矛盾,更加剧了专业之间和教师之间的矛盾。
6.影响专业布局
学生在二次选择专业时,除了根据自己的兴趣、就业前景和师资力量来理性选择以外,部分人具有从众心理,看见别人选什么专业,就跟从选择,没有从自身特点和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出发来理性选择。如一些艰苦专业、冷门专业或虽然容易就业但工资低的专业,选择的人数很少。此外,由于学生的阅历所限,只能看见眼前的就业情况,难以预测几年后的就业前景,也导致学生从众地选择专业。这使得一些专业选择的人数非常少,但这些专业又是社会经济发展所必须需的专业。这不仅造成资源的浪费,同时影响了专业的合理布局,甚至会对某些专业造成毁灭性的打击!若干年后,可能造成专业的失衡,严重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
三、大类招生下工程管理发展建议
1.归属到土建类招生
工程管理不同于管理学门类其他专业,有其特殊性。工程管理是一个跨土木工程、经济、管理和法律的复合型专业。按照建设部制订的培养目标,工程管理是培养适应我国现代科学技术与经济发展的需要,具备管理学、经济学和土木工程技术的基本知识,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能在国内外工程建设领域从事全过程的工程咨询、工程造价和工程项目管理的高级工程管理人才。根据这个目标,工程管理课程设置应该有二条主线:土木工程知识体系和经济管理知识体系。那么,如果按大类招生,工程管理既可以归属于土木工程类(或土建类)招生,也可以归属于管理学类招生。
但是,工程管理是对工程实施的管理,工程在先,管理在后,没有工程,就没有管理的对象。所以,从这个意义上看,工程管理应归属于土木工程类(或土建类)招生。即使由于行政机构设置的影响,不能把工程管理归属于土木工程类(或土建类)招生,在大类招生培养方案中,也必须先开设土木工程类课程,或者虽然行政上归属经济管理学院(系),但仍与土建类专业一起实施大类培养计划。
就工程管理专业大类招生问题,笔者专门对本校在校学生、本校本专业老师、本校其他专业老师和部分其他高校工程管理专业教师进行了调查,调查了学生196人,教师50人。调查结果见表2所示。从表2可见,90%的教师和97%的学生反对工程管理专业按大类招生。即使按大类招生,82%的教师和99%的学生认为工程管理专业应该放在土建类招生。
不同的培养模式,培养计划安排有很大的不同,且培养模式直接影响学生的培养质量。
从表2可见,对大类招生前几年各专业培养方案相同的问题回答中,98%的教师和99.5%的学生认为前0.5~1年的培养方案相同,即都认为大类招生应该采取“0.5+3.5模式”,或“1+3模式”。无论是学生还是老师都认为应该把更多的时间留给本专业安排,都希望多学习些与本专业紧密相关的课程。笔者认为应该采取“1+3模式”较好。
3.优化专业培养计划
由于种种历史原因,目前专业培养计划存在许多不足,如前面提到的课程关系、学分比例等。通过优化专业培养计划,去掉与专业培养目标关系不密切的课程,重新编排课程教学时间,减少部分理论课课时和学分,同时与实习基地和用人单位紧密结合,增加实践课数量和学分。通过优化,使专业培养计划更加科学和实用。
4.积极培养学生个性,做好学生就业指导
针对二次选专业学生从众心理问题,专业老师应加强专业介绍。专业介绍不能泛泛而谈,应详细体现将来的工作行业、工作内容和对专业知识、学生个性的要求。使学生通过专业介绍,可以清除地看清自己适合什么专业工作。此外,有科研课题的老师,还应启发学生在某一研究领域的兴趣,引导学生有的放矢地选择专业学习。学工组老师也应加强学生就业指导,用前瞻性的眼光分析5~10年后各专业的需求状况,指导学生确定自己的就业方向。
此外,大类下招生的其他专业,还应加强专业自身建设,提高专业实力和就业率,以吸引学生。
大类招生是一个新生事物,在其发展中必然要经历波折,只有反复论证反复实践,才能不断改进,符合科学发展规律。
参考文献:
1968年,英国第一个公共行政专业的学士学位在Sheffield多科技术学院被授予,到20世纪70年代末期,英国已经有8所多科技术学院可以授予公共行政学士学位①。虽然公共行政专业主要是为了培养职业公务员,但当时公共行政专业的学科基础仍建立在社会科学之上,以政治学为主,辅助以社会学、经济学、法律和社会政策分析等,已经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多学科交叉的特点[1]。与此同时,一些传统大学也开始设立起类似于公共行政的专业。传统大学的公共行政专业大致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从政府研究的角度设置的相关专业和课程,典型的如Kent大学和伦敦经济学院,另一种是从公共政策和管理分析的角度设置的相关专业和课程,典型的如Aston大学和Birmingham大学。第一种类型偏向于政治学,第二种类型则已经开始倾向于经营和管理科学传统②。1979年以后,伴随英国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兴起,政府开始要求公务员具有私人部门的管理风格和管理技术,要求公务员更像是具有企业家精神的公共管理者,而不是行政官员。公务员需求的变化直接冲击了多科技术学院和部分传统大学中公共行政专业的学科基础,使之开始由以社会科学为基础转向以经营和管理学科为基础,并且更为关注信息技术和其他技术的应用。新的课程,像经营战略、管理学、营销和财务管理等逐渐取代了传统的社会科学课程而进入公共行政专业的课程设置。在多科技术学院公共行政专业学科基础转换过程中,英国“商业和技术教育委员会”(BTEC)起了关键性作用。早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为了协调和监督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英国政府建立了两个委员会,1973年建立了技术教育委员会(TEC),1974年又成立了商业教育委员会(BEC)。公共行政教育隶属于BEC。1983年,两个委员会合并,成立了商业和技术教育委员会。BTEC采纳了与一般商业教育更为一致的公共行政教育观点,使公共行政成为BTEC商业和金融课程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并由BTEC下属的商业和金融分委员会负责。正是在BTEC的直接干预和支持下,当然更重要的是响应新公共管理运动对新型公务员的要求,职业技能训练取代社会科学知识成为公共行政课程的核心部分,公共行政教育更进一步体现出“通用技能”的要求和“学科交叉”的主题。BTEC曾对“通用技能”进行了明确界定,即“通用技能”是包括自我管理和开发、与别人一起工作、沟通、管理目标和解决问题、应用计算、应用技术、应用设计、创造在内的技能。BTEC要求其所属的多科技术学院的课程都必须围绕提高这些技能来设计。虽然英国传统大学并不受BTEC指导,可以自行设计课程,但由于BTEC在英国职业化教育中的权威性和巨大影响力,这使得传统大学中的公共行政课程也从强调理论知识和社会科学基础转向强调技能和经营管理基础。一场席卷整个英国教育系统的“技能运动”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在这场运动中,无论是多科技术学院还是传统大学的公共行政专业都更趋向于应用性和操作化,在课程设置和教学中,管理的自主性、效率和成本—收益分析成为永恒的主题③。正是这场“技能运动”促成了20世纪90年代以后英国大学中公共行政专业的彻底转型,也即由公共行政转变为公共管理。
1991年英国还有8所多科技术学院和5所传统大学授予公共行政学位,但到1997年,英国竟然没有一所大学再单独授予公共行政学位,在现有的16家进行公共部门研究和学位授予的高等教育机构中,公共行政学位已经被公共管理和公共政策两种学位所取代[2]。虽然公共行政专业向公共管理专业的转型是一个从20世纪70年代末期就已经开始的过程,但真正的突变却发生在1992年,这一年新的高等教育法案允许多科技术学院像传统大学一样自行决定专业和课程设置,提供高教产品,这使得相当一部分多科技术学院(包括授予公共行政学位的8所多科技术学院)得以升格为大学,人们习惯上称之为“新大学”。从1992年至1994年的两年间,几乎所有的公共行政学位名称都消失了[2]。从公共行政裂变而来的公共管理专业,在核心课程设置中更体现了管理学和经济学的学科特征,如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信息管理、决策科学和公共经济学等成为公共管理专业首选课程。即使在公共政策专业,技能导向也越来越明显,学科基础也更倾向于经济学,尤其是公共选择理论[1]。英国大学公共部门研究的专业和课程在20世纪90年代的重组,公共行政专业向公共管理专业的转变,究其原因,除了来自新公共管理运动的直接影响,以及由其引发的20世纪80年代“技能运动”和90年代高等教育放松管制的影响之外,来自英国大学商学院的竞争和冲击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在多科技术学院和传统大学中,一直没有专门的公共行政硕士学位(MPA),相关的硕士学位专业和课程要么隶属于政治学或政府学系,授予文科硕士学位(MA),要么隶属于商学院,授予理科硕士学位(MSc)或MBA[3]。20世纪80年代席卷英国高等教育的“技能运动”,不仅影响到公共行政的学士学位课程,也直接影响到相关的硕士学位课程。萨切尔内阁支持公务员取得MBA学位,而不是与公共行政相关的硕士学位[2]。在这样的背景下,政治学或政府学系中与公共行政相关的MA学位的规模日益萎缩,而商学院中相关的硕士学位尤其是MBA课程却急剧增加,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英国大学商学院大量提供公共管理和公共政策类MBA课程,其名称为“公共部门MBA”(PublicSectorMBA),甚至像Birmingham大学的公共政策学院,它所授予的硕士学位也是MSc和MBA,而且尤以MBA占多数,竟然和商学院完全一样。而且,在课程设置上,英国大学的公共管理硕士学位课程也非常接近一般MBA课程。
例如,Aston大学商学院公共管理系硕士学位核心课程包括:组织行为学、战略管理、公共部门财务管理、组织变迁管理、营销管理、公共政策、客户服务和质量管理、应用研究方法;而Birmingham大学公共政策学院的硕士学位核心课程则包括:治理和管理、财务管理、组织分析、人力资源管理、公共部门营销管理、信息管理、政策分析。Aston大学和Birmingham大学的公共管理教育在英国大学中非常具有代表性。Aston大学是英国最早、也被认为是最为成功的在商学院中创办公共管理教育的大学之一,而Birmingham大学公共政策学院则是英国乃至欧洲最著名的公共管理教育机构。从这两所大学的公共管理硕士学位的核心课程设置上不难看出,英国公共管理教育的技能导向和非政治化色彩,其课程已经很难与一般MBA课程区别开来。某种意义上说,在研究生教育层次上,正是大量公共部门MBA阻止了MPA专业在英国的出现,反过来,也进一步限制了公共行政专业的发展空间①。因而,英国大学商学院大规模培养公共部门MBA也是促成公共行政专业20世纪90年代最终转向公共管理专业的重要原因之一。在英国,由公共行政教育演变而来的大学公共管理教育,与传统的公共行政教育相比,其显著差异体现在四个方面,即:(1)更强调实践导向,而非理论导向;(2)更注重政策实施的管理和评估,而不是政策制订;(3)从社会科学基础转到工商管理基础;(4)由重视知识到强化技能[1]。伴随专业和课程设置的转型,公共管理教学方法与公共行政相比也有明显不同。传统公共行政教学倾向于单向式教学,以教师和知识为中心,而公共管理教学则强调双向沟通式教学,以学生和问题为中心,更注重未来公共管理者所需要的技能、实际公共管理的活动过程及其所需各种实用技术(如计算机、信息技术等)的教育。因此,公共管理教学方法较之公共行政则更为灵活多样,已不限于单纯的课堂教学和讨论班。像商学院其他工商管理课程一样,在公共管理教学中,案例分析也处于核心地位,除此之外,还包括实地调研、实习(如三明治课程,其中包括一年到实际部门的实习)和计算机模拟等。目前,在英国大学的公共管理教育中,案例分析、模拟演练、灵活的教学模块和跨专业的联合或荣誉学位,已经构成其区别于传统公共行政教育的鲜明特色,公共管理教育在英国正在吸引着越来越多未来致力于公共服务的学生。
二、英国公共行政研究传统及其危机
英国公共行政研究传统的形成要早于大学公共行政专业的出现。20世纪初,英国公共行政作为一个学术研究领域是由Webb夫妇建立的,他们的经典研究工作是关于英格兰地方政府的系统研究。Webb夫妇具有实用主义形式的关于外在于政治过程的政府职能的研究工作,长时间主导着英国公共行政的研究风格[4]。在Webb夫妇的积极倡导下,1922年,英国皇家公共行政学会成立(RIPA),它作为一个独立的学术和咨询组织,旨在发展作为一种职业的国民服务和其他公共服务,并推动公共行政研究。RIPA创立的第二年,英国著名的《公共行政》杂志创刊。RIPA的创立和《公共行政》杂志的创刊,标志着公共行政作为一个学术研究领域在英国建立起来。RIPA早期主要致力于三个领域的工作:其一,运用案例研究探索和提升公共行政的职业实践;其二,将政治学、经济学和历史学理论引入公共行政研究,以便建立公共行政学科;其三,研究所有民主国家中公共行政所应遵循的原则[5]。为此,RIPA定期举办各类演讲和会议,与国外学术机构建立联系,支持个人研究,并与大学保持密切联系[6]。RIPA对于维系和促进英国早期公共行政研究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但是直到20世纪50年代,英国公共行政研究的规模都十分有限,真正从事公共行政研究的学者也很少,研究主题主要是对英国政府的历史描述和运作现状的批评,研究方法多采用历史案例分析,即通过历史史实来刻画和分析政府组织结构、职能以及中央和地方政府间的关系[7]。进入20世纪60年代,英国公共行政的研究状况发生了很大改观,整个60年代都被称为是英国公共行政研究的黄金时期,几乎所有英国政治学领域的著名学者此时都从事公共行政研究,如D.N.Chester、W.J.M.Mackenzie、S.E.Finer、W.A.Robson、A.H.Hanson等都活跃在公共行政研究领域[4]。在这个时期,英国公共行政的学术领域被定义为是研究提供公共服务的政府制度安排,换句话说,就是将公共服务看作由政府供给的产品,重点研究政府的制度结构和决策过程,它的学科基础是政治学。概括地说,这个时期英国公共行政研究的主要特征是:(1)集中于研究作为政府组成部分的公共服务;(2)相信政府“计划”可以弥补市场失败;(3)捍卫作为公共服务提供机制的科层制[8]。20世纪60年代末和70年代,英国公共行政研究领域的范围开始得到拓展,其主要推动力量是来自组织理论和公共政策分析两个学科的迅速发展及其向英国公共行政领域的广泛渗透[7]。
组织理论和它的分析工具在英国的本土化发展工作主要是由Aston大学的DerekPugh教授和他的同事们完成的,他们由此创建了组织理论学科发展史上世界闻名的Aston纲领和Aston学派。Aston学派早期的工作主要集中在1963年至1969年这段时间,他们运用大样本的制造业企业组织和其他类型组织进行比较研究,创造了一套组织理论中非常重要和基础性的概念及其测量方法,如规模、专业化、集权、规范化、标准化等等,用它们对组织结构进行测量,并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权变组织理论。Aston学派后期的工作是将权变理论运用于英国地方政府的组织和管理研究,开创了英国公共行政领域研究政府组织结构和行政管理过程的先河,并为英国公共行政领域中研究范式的转换创造了条件[9](p.90)。英国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的公共政策研究深受美国的影响,研究内容集中于政策过程而不是政府正式的制度安排,更强调在政策形成和传递过程中的组织和个人网络分析,同时也更为关注政策内容和结果评价以及与提高政策质量相关的各种问题。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公共政策研究的学科基础已经不局限于政治学,经济学尤其是公共选择理论的概念和方法开始进入政策分析领域。英国早期的政策研究主要集中于个案分析,如著名的清洁空气法案研究等,有名的政策研究机构包括Birmingham大学的地方政府研究所,Bristol大学的城市化研究所,Leeds大学的公共卫生和健康研究所等[7]。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英国的公共政策研究开始形成自己的特色,典型的如政策评价、政策网络分析等至今在国际上仍颇具影响[10]。英国的公共政策研究起初虽然并不是隶属于公共行政的一个分支学科,但它的研究领域却与公共行政多有交叉,并在客观上起到了拓展公共行政研究领域的作用,同时也为该领域引进了新的理论和方法。在英国,组织理论和公共政策研究在拓展公共行政研究领域的同时,也使得基于政治学范式的公共行政面临潜在的危机。盖瑞和詹克森(Gray和Jenkins)曾经指出:“公共管理作为公共行政研究的替代者的威胁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的多元主义时期,这个时期很多学者通过运用决策理论、组织理论和政策分析来研究英国的中央和地方政府。这种学术努力又恰与地方政府正致力于战略规划、预算改革和公共服务战略管理的努力相一致。此时,学者和实践者都相信通过运用战略管理、结构重组进行有效改革,可以创造出更具响应性和说明义务的行政单位,并发展起更好的人事管理系统。正是在这种共识的基础上,公共行政研究范围扩大了,其中不仅包括政治学者,还包括组织理论家、经济学家和其他管理研究专家。然而,也恰是从这时开始,传统的基于政治学范式的公共行政研究开始消退,而基于经济学和管理学范式的公共管理研究得以迅速发展。”[11]
胡德(Hood)也认为:“英国公共行政从70年代已经失去了其在公共部门研究中的统治地位,产生危机的原因就在于公共行政范式理论和方法的弱点。在公共行政研究中,真正的理论建构相当有限,通常所用的研究方法是历史案例分析,而且这些研究经常是建立在精明的常识而非明确的理论基础之上,这导致它极其易于遭受来自公共选择理论和公共管理理论的攻击。”[12]虽然20世纪60年代末和70年代,英国公共行政研究已经面临其他学科诸如公共选择和公共管理的挑战,但它的真正危机还是来自于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新公共管理运动。变化了的世界需要新的理论。英国新公共管理运动改变了政府行政管理理念和运作模式,改变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重组了公共组织体系,政府已经不再是公共服务的垄断者。这使得公共行政范式在变化了的世界面前显得无所适从。传统的公共组织科层制模型是建立在等级制、规则和普遍有效性原则之上的,这些原则随着政府职能的分散化和公共服务主体的多元化,正日益面临严峻挑战。在新公共管理运动中,一些新的治理模式,像内部市场机制、竞争定价、合同外包等,正在不断涌现出来,公共组织的性质、目标、结构和相关利益领域也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这些公共部门和公共服务供给中的新现象和新问题,都迫切需要给予新的理论说明,而公共管理研究范式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涌现出来,并开始成为传统的公共行政研究范式的替代者。另外,从英国社会科学研究的主要经费来源———“经济和社会研究委员会”(ESRC)20世纪80年代所资助的两个重大研究项目中也不难发现从公共行政到公共管理的研究范式转换。这两个项目分别是“政府间关系研究”和“政府与产业关系研究”。政府间关系研究是依据政策、职能和活动领域的变化探索中央和地方政府间关系的新形式,并由此寻求对政府间关系、政策制订、实施和说明义务的新理解。政府与产业关系研究则是建立在政府间关系的框架上,探索不同类型组织之间、政府与市场之间的新型关系及其相关的政策网络形式[7]。可以说,ESRC所资助的这两个重要研究项目都远远超出了传统公共行政的研究范围,相反,却为公共管理和公共政策研究提供了更广阔的用武之地。
三、英国的公共管理研究范式
20世纪80年代英国公共行政研究的持续危机,到90年代终于酝酿出一场公共部门和公共服务研究的革命,也即范式转换。公共管理研究范式在英国公共部门和公共服务研究中取代公共行政范式的标志性事件,是存在了70年的皇家公共行政学会于1992年7月因破产倒闭而寿终正寝[6]。在20世纪90年代初英国的公共部门和公共服务研究中,公共管理就正式取代公共行政成为主导研究范式。英国的公共管理研究有两大理论支柱,即管理主义和新制度经济学[7]。管理主义的前提假设是私人部门的管理技术和方法在公共部门同样适用,为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必须引入私人部门的管理。基于此,管理主义强调授权、职业管理、明确的标准和绩效测量、结果管理、货币价值、客户导向等等,这恰好为英国新公共管理运动中的3E标准(即节约、效率和效益)给出了合理性说明。而新制度经济学的前提假设是强调作为传统公共服务提供机制的科层制失败而不是市场失败,在公共服务中引入市场竞争是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和效率的关键。基于此,新制度经济学强调化、合同外包、准市场和消费者选择,这为英国公共部门私有化、政府职能化作出了理论注解[13](p.47)。无论是管理主义还是新制度经济学,都已经不再将公共管理看作仅仅是政府的行政管理职能,也不仅仅等同于是单纯公共部门的管理,而是将其看作公共服务供给的整个过程中由各种不同角色所组成的复杂网络的治理,这些角色包括国家、区域和地方政府,政治和社会集团,压力、行动和利益集团,社会志愿组织,私人和商业组织等等。因此,公共管理研究实际上并不局限于研究政府做什么?公共部门做什么?公共管理研究致力于全面分析公共服务是如何供给的。基于这样的研究出发点,横亘在私人部门和公共部门、政府和市场、政府和其他公共组织之间的那些传统界限开始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具有高度整合性的公共服务供给网络。在这个网络中,治理(gover-nance)成为核心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