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老年医学的概念模板(10篇)

时间:2023-09-06 17:20:10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老年医学的概念,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老年医学的概念

篇1

作者简介:王丽梅,E-mail:limwang@hotmail.com;

慕课(MOOC,MassiveOpenOnlineCourse)是近年来出现的新型教育模式,由于其广泛应用网络信息技术,更加适应信息时代,一经出现,就成为了国内外教学领域的热门话题。慕课引发了一场学习和教育的革命,正在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2013年,日本教育通信行业联手高等教育机构成立了“日本开放在线教育推进协议会”[1]。目前全球有十几个国家在积极推进“慕课”,包括美国、英国地、日本、澳大利亚、巴西、中国等[2]。在美国、加拿大和欧洲等地已经把慕课应用于医学教育。人口老龄化问题是重要社会问题,老年疾病是卫生保健事业的焦点。老年医学知识涉及面广,教学素材资源丰富,面对慕课引领的教育革命浪潮,积极吸取和借鉴慕课教学的优点,积极推进教学改革,是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

1慕课的本质内涵

1.1慕课的发展现状慕课,是MOOC的谐音,原意是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最早于2008年被正式提出,其后发展迅速。2012年,慕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在美国形成了Coursera、Udacity和EdX三大平台,在日本、澳大利亚也出现了类似平台。很快,美国多所知名大学宣布与慕课平台建立合作关系,向世界各地的学习者提供优质课程。因此2012年被称作慕课元年[3]。欧盟紧随其后,于2013年建立了线上学习“立方体学院”(AcademyCube),组建了欧洲地区慕课平盟。三大MOOC平台Coursera,EdX和Udacity推出的数百门课程中也包括健康/医学专题(Health&Medicine)[4]。

2013年5月,清华大学加盟美国在线教育平台edX,同年7月,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签约慕课平台Coursera,标志着大陆慕课课程进入世界人们的视野[5]。随后不久,“中国慕课长三角论坛”在复旦大学召开,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分别启动了“学堂在线”“好大学在线”两大MOOC平台,中国多所知名大学先后加入慕课平台,慕课像星星之火呈现出燎原之势[6]。因此,2013年被视为中国慕课元年[7]。国内医学界也认识到了MOOC的重要性,并希望通过MOOC推动医学教育模式的改革,2014年3月,中国医学教育慕课平台建设暨“慕课联盟”成立,国内医学教育应用慕课教育开始起步[8]。

1.2慕课的基本特征一是开放性。课程面向大众,提供免费优质资源,世界各地的学生都能够参与到顶级在大学提供的优质课程中,只要有电脑能够联入互联网即可以在线学习,打破了大学的“围墙”。二是大规模。传统课程需要依托一个固定的场所,人数必然受到限制,最多也仅为几百人,但网络平台的慕课课程,可以实现上万甚至十万人以上的在线学习,达到更广泛的受众效应。三是课程要素完整。慕课有参与、有反馈、有作业、有讨论和评价、有考试与证书,是完整的教学模式。

1.3慕课对教育模式的影响慕课平台创立的理念是希望通过慕课将学习者和卓越的教育资源联系起来,使任何人都能实现无障碍的学习。从教学形式上看,慕课属于现代远程教育的范畴。从教学方法来看,慕课是一种利用计算机互联网信息交流与大数据信息挖掘功能而进行的开放性课程教学模式[9]。17世纪上半叶,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创立班级授课制,将工业化的生产方式引入教育,取代了个别教学模式。长期以来,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最基本的组织形式,虽然尝试过各种变革,但始终没有撼动课堂教学的基础地位。慕课借助新技术的力量将全球最优秀的教师、课程和平台整合在一起,不断创造和释放着开放网络教育的新能量[10]。从教育发展史来看,慕课是继个别教学、班级授课以来教育界最大的一次革命。

2慕课的主要优点

2.1教学理念超前一是课程资源开放。慕课资源完全开放,即使学习者在人种、地域、经济和文化等方面存在差异,每个人的学习愿望都有机会得到满足,体现了公开、民主和自由的精神,有助于实现教育公平。开放资源除了可以免费共享之外,还可以对资源重复利用、修改和传播。二是“翻转课堂”模式。慕课的“翻转课堂(FlippedClassroom)”实质是学生学习力解放的一次革命,颠覆了人们头脑中对课堂的传统性理解。将课堂内与课堂外师生、教与学的时间进行重新安排,课堂外的时间学生从做作业“翻转”为学习新的教学内容,而课堂内的时间则由教师讲授知识“翻转”为学生与教师互动讨论,翻转了课堂的时空、师生关系,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三是高效快捷。运用互联网、移动通讯、无线网络等信息技术手段发现课程信息,数以千计的人在瞬间获得这些信息,知识的传递在瞬间就可以完成。慕课本身是基于互联网发展起来的开放式教育模式,不仅在其本身的传播发展中离不开信息技术,在慕课制作、考核评价、师生交流等过程中也应用了多种信息技术,从而大幅提高了授课效率和效果。PPT、音频、视频等教学手段节约了教师大量的板书时间,丰富了学生接受知识的感官渠道,提高了效率[11]。

2.2教学内容精制慕课教师多为知名大学教授或该领域最前沿的研究者,代表了当前所在领域的主流思想,可以将最新、最前沿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慕课不是传统课程的简单录制,而是将课程知识分为若干单元,将单元细分为知识节点,录制成8~12min的生动讲解视频。教育资源生产方式由个人作坊式到团队分工合作式,不同的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担任某一特定的角色,不同角色的教师各有侧重又密切配合,甚至整个教育过程中的某一环节的工作也是在学校范围、校际之间乃至学校之间的团队协作的结果[12]。每个节点的知识通过多媒体素材和技术进行形象生动的解读,视频制作精美。

2.3教学设计合理根据心理学研究,人的高效专注时间约15~20min,按照这个时间制作慕课视频课程,既方便学习者利用碎片时间,又符合心理认知规律,学习效率更高。慕课教师在编辑内容时,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及教学方式对知识节点进行逻辑重组,可以清晰地表达完整的知识框架。慕课课程设计有教学互动环节,连接问题和知识点,在观看视频时,伴有随堂测试题,如同游戏里的通关设置,答对后才能继续进行以后的学习,能够及时给学生答疑解惑。慕课课程既可以在线学习,也可以下载到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便携移动终端上学习,实现了“时时处处皆可学”。

2.4教学评价灵活传统教学由任课教师完成课程的考核和评价。慕课教学模式下,考核可以通过电脑自动判分。慕课教学师生之间互动较多,老师可以适时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此外,慕课设有网络论坛等学习支持服务平台,在这些平台上,学生可以进行交流讨论、互相帮助,实现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

3慕课对老年医学教学改革的启示

3.1转变教学理念一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改革的核心是将传统教育中的“教师中心”转变为“学生中心”。大学要从传授知识的地方,变为产生知识的地方。师生充分交流,碰撞出思想的火花,教师从医学理论课中提出问题,让学生课下自己查资料,找答案。这样的方法使学生的中心地位更加突出,更能发挥学习的主动性[13]。在老年医学教学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调动学生的内驱力。二是改革教学模式。改变以“教师、教材、教室”为中心的传统,采用上下线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将慕课与传统课堂教学相结合,节省课堂时间,降低教学成本,提高实效[14]。三是充分应用慕课平台。老年医学具有丰富的教学素材和资源,充分利用慕课平台,善于学习其他同行的慕课课程,主动制作老年医学课程微课、慕课,促进同行交流,加强师生互动,提高教学效率。

3.2优化教学内容一是紧跟学科前沿。新进展有很强的探索性,常常联系实际应用,有助于培养学生务实和创新的理念。二是注重人文精神培养。现代医学模式要求关注老年人心理健康,实施人文关怀。在这种形势下,在老年医学专业课程中渗透人文精神显得尤为重要。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敬老、爱老的观念。三是结合病例。科学选择教学内容,不必完全依据教材照本宣科。这些疾病本身也与学生的健康息息相关,能够学以致用。

篇2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入选标准:①年龄≥60岁;②48 h内有明确上消化道出血;③急诊胃镜检查有活动期的胃、十二指肠溃疡。剔除标准:①有胃部手术史、外伤史、4 w内其他手术史;②有消化道恶性肿瘤;③有凝血功能障碍(凝血酶原活动度

1.2 SS应用方法

首剂施他宁250 μg静脉注射后,3 mg加入5%葡萄糖溶液500 ml中,250 μg/h持续静点72 h,用药期间,患者禁食水。

1.3 超声心动图血流动力学测定

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用药期间和停药后6 h的SMAV、SMAPI、PVF及肾动脉RARI。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以x±s表示,采用SPSS11.5软件进行配对t检验,相关性检验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

2 结 果

2.1 血流动力学指标改变

与用药结束后6 h比较,用药期间PVF、SMAPI、SMAV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ARI无明显变化,用药前后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1。表1 血流动力学指标改变(略)

2.2 SMAV、SMAPI、PVF与再出血及输血量的关系

SMAV、PVF与早期再出血率显著相关(r=0.853,P<0.05),治疗期间SMAV、PVF的减少可以有效降低早期再出血的发生,而SMAPI与治疗期间的输血量显著相关(r=-0.925,P<0.05),SMAPI的降低可以有效减少治疗期间的输血量。

3 讨 论

老年PUB,多数溃疡面积较大,常规治疗效果欠佳〔2〕。文献报道,PUB的患者导致胃酸升高和胃十二指肠黏膜血流量改变主要是通过胃肠激素发挥作用的,其中SS能有效抑制胃蛋白酶、胰高血糖素等的释放,有利于抑制胃酸分泌、胃肠道黏膜循环的改善及黏膜修复,同时尚有促进血小板聚集和血块收缩功能,有利于永久性止血〔3〕。

SMA大部分起始于腹主动脉,是支配小肠和大肠血运的主要血管,其静脉回流门静脉;胃的静脉最后也回流门静脉,因此测定这两条血管血流动力学参数可以较好地反映胃肠道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尽管在上消化道出血的病理生理变化中,黏膜血流量起着重要作用,但在严重的出血中,上述大血管的血流动力学改变比黏膜血流量的改变更为重要〔4〕。我们的结果显示,用药期间PVF、 SMAV、 SMAPI下降,说明SS可以减少胃肠道的血流量和降低门静脉压力,从而有利于溃疡止血。

PUB出血多为胃十二指肠动脉侵蚀出血,SS能够减少胃十二指肠的血流量,从而降低胃十二指肠动脉的压力,而达到止血的效果。同时SS也能够降低血清中胃泌素的水平及抑制胃酸及胃蛋白酶的分泌。有学者认为,由于SS对分泌胃蛋白酶的抑制作用,使其在PUB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中,疗效要优于那些仅仅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5〕。

本研究还发现SMAV、PVF与早期再出血率显著相关,表明治疗期间SMAV、PVF的减少可有效地降低早期再出血的发生率,而SMAPI的降低可以有效减少治疗期间的输血量。在治疗期间SMAV、PVF、SMAPI降低的同时,RARI无明显改变,这说明SS治疗期间不会造成肾脏血流量的减少,导致系统性的血流动力学改变。

总之,SS可以有效减少胃肠道的血流量及降低门静脉压力,而对肾脏的血流量无影响,同时可以减少治疗期间的输血量,减少再出血的发生率,这些血管血流动力学参数的改变有助于解释SS治疗老年PUB的原因。

参考文献

1 Fomin PD,Sydorenko VM,Lissov OI,et al.Application of synthetic analogue of somatostainoctrestatin in the treatment of gastroduodenal erosions and acute ulcers complicated by hemorrhage〔J〕.Klin Khir,2005;1(1):114.

2 Farrell JJ,Friedman LS.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in the elderly〔J〕. Gastroenterol Clin North Am,2001;30(2):377407.

篇3

【中图分类号】R78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0)08-0101-01

近年来随着口腔新材料的研发,磁性固位系统已经广泛应用于口腔修复体中,其中全口覆盖义齿是应用最多的领域。老年高血压患者存在拔牙禁忌证,覆盖义齿可以将残根、残冠尽最大的程度保留利用。本院自2005年7月-2007年7月采用Migfit磁性附着体对28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全口覆盖义齿修复,并随访观察2年,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村料和方法

1.1 材料:日本爱知公司产的Migfit磁性附着体,富士模型塑料,德国拜耳公司生产的印模材料及模型材料,上海齿科材料厂生产的钴铬合金及托牙材料。

1.2 方法

1.2.1 病例选择:选择我院2005年7月-2007年7月门诊老年高血压患者共28例34付,年龄55~84岁,平均67岁。其中男12例,女16例,上颌8付,下颔26付。入选条件:患者单颌余留1~4颗牙或残根,基牙松动

1.2.3 基牙牙体预备:根管治疗后,平齐龈缘截断基牙,根面中心磨成凹面,边缘形成约1mm、宽45°的小斜面,扩大根管直径至1.2-20mm,长5mm以上,根尖区保留约4mm的封闭区,呈卵圆形,类似于牙根外形。对于圆形的根管,在根管口的颊或舌侧上预备长为2.0mm,直径0.7mm防旋转沟。对扁根管,依根管形态预备成扁形即可,不一定预备防旋转沟。

1.2.4 制取印模:首先在牙根周围放入排龈线进行排龈5分钟,选择合适专用塑料牙根钉,在根管内均匀涂涂上石蜡油,选择合适托盘,调拌聚醚硅橡胶,用针头注入根管口,用低速手机螺旋充填器将聚醚硅橡胶充满根管,插入塑料牙根钉,再用托盘取印模,重点检查塑料牙根钉有无移位,有无气泡,印模组织面的清晰度,用超硬石膏灌注模型。

1.2.5 制做带衔铁铸造钉帽:根管壁及根面涂布石蜡油,将烤软的嵌体蜡条压人根管中,冷却后轻轻拔出,检查无缺陷后复位回根管中,将衔铁稍微加温压在根管口顶部,应尽量设置在较低位置,并使衔铁平面与平面平行,衔铁的工作平面应不高出牙龈缘1.0mm,用嵌体蜡包裹,形成含衔铁根帽铸桩核,弯曲衔铁夹持柄,常规包埋,采用齿科钴铬合金铸造。对形成的铸件进行打磨,去除衔铁表面的氧化层及粗糙面,最后抛光。

1.2.6 衔铁钉帽粘固和制作义齿:在临床基牙试戴钉帽合适后,用玻璃离子水门汀粘固在基牙上,再将磁体准确吸附于衔铁上,采用二次取模法制取上下颌印模,超硬石膏灌模型,常规记录、转移牙合关系,制做义齿。

1.2.7 试戴及完成义齿:义齿初戴合适后,先预黏固衔铁,试戴义齿修改压痛区,调整咬合,试戴2周后取出磁铁再重新黏固.检查磁力效果,如不理想拆除磁体校正位置后重黏。每次黏圊前先在下颌垒口覆盖义齿的舌侧基托钻孔,设置排溢道,注入少量自凝氇料将磁体固定于与衔铁相对应的组织面内,嘱患者正中咬,多余树脂从排溢孔流出,打磨基托,修复完成。

1.2.8 检查:每隔6-12个月,定期复查,必要时做垫底处理。

2 结果

采用上述方法对28例老年高血压患者34副磁性附着体全口覆盖义齿进行修复,并进行2年随访观察,结果1例使用16个月发生义齿基托折裂,4颗基牙发生牙龈炎,经及时指导治疗后改善,其余患者在讲话与咀嚼运动时义齿无脱位,不翘动,基托内基本无食物滞留现象,磁性附着体表面未见腐蚀现象,基牙根面无龋坏,根帽无脱落,X线片检查牙周组织和根尖周组织较修复前无明显变化,覆盖基牙处的牙槽嵴无明显萎缩,取得了满意的修复效果。

3 讨论

3.1 关于覆盖义齿:覆盖义齿指义齿基托覆盖并支持在天然牙或已治疗的天然牙牙根、牙冠或种植体上的一种可摘局部义齿或全口义齿,被覆盖义齿覆盖的牙或牙根称为覆盖基牙。其优点:由于保留了牙周膜中的本体感受器,使覆盖义齿具有一定的生理辨别能力;可调节咬合力的大小,使口腔支持组织免受或减轻咬合创伤,有效防止或减缓牙槽骨的吸收;另外在基托末端保留天然牙或牙根可防止或减轻远中游离鞍基的下沉,从而减小主要基牙上的扭力,减轻软组织和牙槽骨所承受的压力,减缓骨组织的吸收。缺点:自洁作用较差,容易发生龋坏和牙龈炎症;因覆盖基牙的存在,牙槽嵴吸收较少比较丰满,颌间距较小,且基牙的唇颊侧常有较明显的骨突,常影响人工牙的排列,甚至因骨突较大而影响义齿的摘戴;另外,制作时间较长,费用较高。

3.2 磁性附着体的优点:(1)磁性附着体可以提高覆盖义齿的固位效果及咀嚼功能。本组患者戴用磁性固位全口义齿后反映,义齿戴入后固位稳定良好,咀嚼功能好,易适应,显著提高了修复效果。磁性附着体在牙弓上的分布如同覆盖基牙一样,分散在牙弓的两侧较为理想,可给义齿提供较平衡的固位力;(2)磁性附着体应用于可摘覆盖义齿,具有固位稳定,不用卡环而增进美观等优点。对游离缺失的病例,采用磁性固位体可减轻基牙承受的扭力。在设计义齿时应根据其实际固位力需要及余留牙根的健康情况及分布位置选择磁性固位体的数量和类型。有较多可利用的余留牙根,可设计完全由磁性附着体固位的义齿,依靠覆盖基牙和黏膜组织支持。若缺牙区大,牙弓既有余留牙根,又有健康基牙,可采用卡环与附着体共同固位的形式。卡环应放置在牙弓后段基牙上,以免影响美观,卡环与磁性附着体应尽可能分散分布;(3)Migfit磁性附着体钉帽状铸接式衔铁作为根面板覆盖于牙根根面,边缘密合,钉帽高度抛光,减少了菌斑的堆积,易于清洁,起到防止继发龋的作用;(4)磁体和衔铁的引力,具有轴向力强而侧向力弱的特点,可相对自由移动,使基牙受侧向引力减至最小;(5)基牙截冠后冠根比例明显改善,有利于基牙的健康;(6)磁体在行使功能时,其引力可使义齿上浮,能缓冲义齿对黏膜的压力,减少疼痛。

总之,Migfit磁性附着体全口覆盖义齿修复通过保留覆盖基牙的牙周膜本体感受器,使牙槽骨受到功能性、生理刺激,使义齿在行使功能时,保持对咀嚼力的精细感觉,为老年高血压等有拔牙禁忌症患者的义齿修复提供了一个良好的选择,是一种确实可行的修复方法。

参考文献

[1] 肖雪,冯海兰.磁性附着体在下颌全口覆盖义齿中的临床应用.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00,18(4).232-234

[2] 余日月.磁性复着体在下颌全口覆盖义齿应用中常见的问题及处理.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2003,4(2):110-112

篇4

据2010年我国第6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60岁及以上人口占13.2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7%。北京市在第6次人口普查中结果显示60岁以上老人占12.5%;65岁及以上人口占8.7%。我国已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

1.2老年医学

老年医学发展至今已有百年历史。老年医学是一门针对老年人特有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专门为老年人提供医疗服务的学科,老年医学已成为现代医学中必不可少的学科。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老年人口数量多、人口老龄化速度快的国家之一,到2020年,预计我国老年人口将占总人口的17.17%,总数达到2.48亿[3]。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如何更好的发展我国老年医学,培养更多、更好的老年医学人才,以适应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需求,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之一。

1.3教学实践

老年医学有其自身的特点,在教学实践中,目前存在着需要探索与改进的地方[4、5]。人体各脏器老化及退行性变是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加之复杂多变的疾病状态,这常常是老年科医生需要面对的问题[6]。各种疾病交织在一起,既存在疾病管理的问题,又不单单是单一专科疾病的诊治,诊疗思维有所不同,这相应的要求在老年医学教学实践中与专科的教学实践有所区别,有所强调,有所转变。这是老年医学教学实践中需要更新与改进的地方。为了促进老龄社会健康稳步的发展,培养熟练全面掌握老年医学知识的人才,需要我们不断根据老年医学发展特点改进教学实践工作。

2老年共病管理理念与教学实践

2.1老年共病的特点

据统计,在65岁~69岁老年人群中有32%的人患有3种及3种以上的慢性病,在80岁~84岁老年人群中这一比例则上升到52%。这使老年人的医疗问题变得更加复杂,死亡率、住院率升高,更易出现不合理用药,药物相互之间作用,不良反应等问题[7-9]。老年共病的患者常常需要服用多种药物,包括中药及西药,种类多,数量大,服药时间及服药剂量不易掌握,差错率高,且药物之间相互作用增多,容易出现肝肾代谢负担,药物蓄积等不良反应[8]。同时,有的老年患者共病中的每个疾病的治疗方案可能与其他疾病相互矛盾,如某位老年患者可能同时存在冠心病和消化道出血,此时,抗凝与止血治疗需权衡利弊,以期降低医疗风险,取得对患者预后最佳的效果。

2.2老年共病的管理

2012年,美国老年医学会首次提出了老年共病管理理念,并于同年编辑出版《老年共病管理策略》的指南[10]。该指南强调了对老年患者进行综合评估,进而遵照患者意愿,结合循证医学证据,考虑预后,权衡利弊等因素,管理共病。该指南强调了个体化建议,并指出结合循证医学证据及患者实际情况,更加贴合实际,得到了广泛的认可。老年共病的管理需要多学科的基础知识,同时还需要了解老年综合评估,老年综合评估在老年共病管理中的作用越来越得到重视,其主要包括疾病状态、生活活动能力、认知功能、营养、心理等方面。其在疾病的诊治与教学实践中同样有重要的作用[11]。

2.3共病管理与教学实践

老年共病管理理念即是一个全新的理念,也是一个老年科医师天天面临的医疗问题;是老年医学不断发展进步的结果;是人文关怀与循证医学不断发展的结果;是我们需要思索与实践的新理论新方法。通过老年共病管理理念的提出与推广,可以提高老年医学教学实践效果,可以更加明确老年医学的教学特点,需要全方位评估,多学科考虑疾病管理,通过强化老年共病管理理念,进行老年综合评估,可以使学生对老年医学有更深入的理解,能进一步明确学习内容,提高学习效率。强化老年医学整体治疗观念,为以后的临床工作中打下坚实的基础。即使实习学生毕业工作后,不从事老年科工作,但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在各个不同专科工作的医师,都将面临着老年患者,这些老年患者中也将存在老年共病患者,这些患者是不同专科医师处理的难题。如果能够在教学实习阶段就有共病管理的思维及实践基础,则能更好的应对后期临床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更好的解决实际问题,更好的提高服务质量,提高患者预期的治疗效果。这将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因此,有必要将共病的管理理念深入到教学实践当中,使其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3老年共病管理理念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3.1提高教师对老年共病管理理念的认识

通过老年共病管理理念的宣传与学习,使广大老年科医务工作者乃至各专科医务工作者,熟知老年共病管理的概念与方式方法,制定科学的管理体系,塑造科学管理的氛围。为进一步开展教学实践工作提供必备的基础。只有具备良好的氛围,必要的知识储备,明确教学观点,才能有的放矢的培养医学人才,优化教学方案,提高教学实践的效果。

篇5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老龄化进程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冠心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而血脂异常是冠心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直接威胁到患者的生命。高胆固醇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因此降脂达标,特别是降低低密度脂蛋白(LDL-C),是防治冠心病的关键之一【1】。目前,临床上运用最为广泛的降脂药物为他汀类药物,但该类药物会增加患者肝脏的负担,增加患者肌肉毒性的风险,使得治疗并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近些年来,依折麦布抑制胆固醇吸收性药物的出现,联合他汀类药物能够帮助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血脂参数变化,使得患者血脂等情况达到正常指标。本文通过选取58例患者进行分组实验,简单探讨依折麦布联合瑞舒伐他汀钙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疗效,详细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随机选取2009年1月-2014年1月中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共计58例,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9例;其中,男性患共计41例,女性患者共计17例,年龄在61-8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72.1±9.4)岁;病程在1-9年之间,平均病程为(4.1±1.4)年。两组患者经过详细检查均确定患有冠心并合并高脂血症,且排除了甲状腺功能异常、相关器官严重病变和家族遗传病等,且两组患者均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瑞舒伐他汀钙进行治疗,口服,每日一次,每次10mg,3周为一个疗程,连续服用4个疗程。

观察组:采用依折麦布联合瑞舒伐他汀钙进行治疗,详细剂量如下:瑞舒伐他汀钙进行治疗,口服,每日一次,每次10mg,连续服用4个疗程;依折麦布,口服,每日一次,每次10mg,3周为一个疗程,连续服用4个疗程【2】。

两组患者需严格按照剂量服用治疗,在治疗过程中如出现不良情况应当立即停止用药并及时告知医生,采取相应措施,避免发生其他病变。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在治疗后TC、三酰甘油(TG)、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等相关指标,还有临床治疗效果和患者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进行比较分析。

1.4疗效判定

参照钟幼玉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疗效判定标准对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判定,分为显著(TC下降幅度>20%,TG下降幅度>40%,HDL-C上升幅度大于0.26mmol/L)、有效(TC下降幅度在10%-20%之间,TG下降幅度在20%-40%之间,HDL-C上升幅0.10mmol/L-0.26mmol/L)、无效(TC、TG、HDL-C无明显改变,甚至有恶化趋势)。

1.5统计学意义

本次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组间对比采用X2检验,P

2.结果

经过上述方法对两组患者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的血脂指标明显有所变化,治疗效果均优于治疗前,但观察组效果更优于对照组,详见表1;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5.8%,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5%,治疗组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患者在治疗后MACE对比情况相对较好,观察组出现概率低于对照组,详见表2.同时,两组患者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暂均未发现有相关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出现,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血脂指标的变化情况对比(mmol)

组别

例数

TC

TG

LDL-C

HDL-C

对照组

29

5.4±0.2

1.9±0.5

3.4±0.3

1.1±0.3

观察组

29

4.1±0.4

1.6±0.4

2.5±0.2

1.4±0.2

注:P<0.05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效果情况对比(例/%)

组别

例数

显著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对照组

29

10(34.4)

12(41.3)

5(17.2)

22(75.8)

观察组

29

15(51.7)

13(44.8)

1(3.4)

28(96.5)

注:P<0.05

表3 两组患者MACR情况对比(例/%)

组别

例数

心肌梗死

心脏性死亡

缺血性卒中

共计

对照组

29

5(17.2)

2(6.8)

2(6.8)

9(31.0)

观察组

29

2(6.8)

1(3.4)

3(6.8)

注:P<0.05

3.讨论

冠心病(conronary heart disease,CHD)是因脂质代谢异常,使得脂质沉积于动脉内膜所导致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使得动脉腔狭窄或者堵塞,因此导致心脏血流受到阻碍,心肌组织缺血引发的心绞痛等症状。而对于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类型,在治疗该种疾病时,需要调整患者的血脂水平,防止斑块破裂情况出现,降低患者急性冠脉事件的发生概率,便可以从根本上达到治疗的效果。本文中采用的依折麦布和瑞舒伐他汀,两种药物在配合的情况下可以有效降低血脂,防止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发生概率。

瑞舒伐他汀是一种被广泛应用的3-羟基-2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主要作用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方面较其他汀类药物有着明显的优势,若要加快患者降脂的进程,必定要加大使用药剂量,其不良反应发生的概率也会增加【3】。老年人的身体综合素质较为特殊,较大的剂量可能会对老年患者的生命构成极大的威胁,而依折麦布是近年来被逐渐广泛用于临床的有效的非他汀类胆固醇调节药物,为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提供了更好的治疗手段【4】。本文选取的58例患者,通过两组的不同药物治疗,临床疗效有着明显的不同,综合来看,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5.8%,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5%,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采用依折麦布联合瑞舒伐他汀钙两种药物在实践中能够做到良好地配合,成为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完美搭档,从本文数据中看到有着良好的临床效果,可以有效降低患者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予以高度重视和应用。

参考文献:

[1]吴海丹,徐开联,付延导.瑞舒伐他汀钙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疗效分析[J].论著.2012,4(11):22~24

篇6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一种以骨量低下,骨微结构破坏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近年研究认为,高血糖、细胞因子等也是导致骨密度变化的重要因素[1],OP常常与肥胖、高血脂、糖尿病等疾病并存,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I)水平的异常也被认为是内分泌紊乱、肾病、骨病、肿瘤等疾病的病因或危险因素之一[2],但IGF-1、骨钙素(BGP)与胰岛功能及胰岛素敏感性相关性的研究国内外报道较少,本研究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骨密度及胰岛素抵抗情况进行研究,旨在探讨血IGF-1、BGP的水平变化与胰岛素抵抗及骨密度(BMD)的关系,为此类患者早期预防、诊断及治疗提供新的方向,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0月-2013年5月在郑州人民医院老年病科住院治疗的108例糖尿病患者,其中男56例,女52例,平均年龄(64.12±12.02)岁,平均病程(6.22±5.38)年。根据骨密度测定结果及1998年WHO推荐的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如一个或一个以上部位骨密度低于同性别正常成人骨峰值2.5个标准差为OP组,其余为非OP组,其中OP组62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平均年龄(63.21±7.21)岁;非OP组4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平均年龄(61.22±5.02)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WHO(1999)糖尿病的诊断标准:糖尿病症状+任意时间血浆葡萄糖≥11.1 mmol/L或FBG水平≥7.0 mmol/L或OGTT试验中2 h PG水平≥11.1 mmol/L,症状不典型者,需另日重复证实。

1.3 排除标准 (1)1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2)患有恶性肿瘤、甲状腺及甲状旁腺疾病、库欣综合征。(3)无长期卧床史,未服用激素、噻唑烷二酮类药物、钙剂等影响胰岛素及骨代谢的药物。(4)近期有急慢性感染及创伤者。

1.4 BMD的测定 应用意大利产I′acn型双能X线骨密度仪检测体检者的正位腰椎(L2~L4)、髋部的股骨颈(Neck)、三角区(Ward s)、大转子(Troch)的BMD值,以腰椎总T评分值进行判定,-1~1为骨量正常,-1~2.5为骨量减少,

1.5 生化指标的测定 FBG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FINS、BGP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LDL-L及HDL-L采用日本760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IGF-1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试剂盒为美国RD进口分装。计算稳态模式下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空腹胰岛素(μU/L)×空腹血糖(mmol/L)]/22.5。

1.6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相关分析采用Pearson分析,以P

2 结果

2.1 两组观察指标的比较 观察组的FBG、FINS、HOMR-IR、LDL-C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HDL-C、BGP及BMD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IGF-I、BGP水平与其他观察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两组患者血清游离IGF-1、BGP水平与年龄、FBG、FINS、HOMA-IR、LDL-C水平呈负相关,IGF-1与BGP及BMD水平呈正相关(P

3 讨论

糖尿病与骨质疏松皆为老年病科常见疾病,随着社会人口的老龄化,两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且糖尿病多与骨质疏松并存,即糖尿病性骨质疏松,已有的研究证实,骨密度与肥胖、雌激素、细胞因子等因素密切相关,Barrett-Connor等[3]研究认为,血胰岛素水平不足或胰岛素敏感性降低是糖尿病骨质疏松发生的重要原因。黄昶荃等[4]的试验研究也发现,胰岛素抵抗组大鼠HOMR-IR与BMD呈负相关,提示随着胰岛素抵抗的加重,骨密度呈减低趋势。本研究结果也表明,糖尿病并骨质疏松的观察组伴有明显的胰岛素抵抗和血脂异常。

骨钙素是成骨细胞分泌的一种激素样多肽,可直接反应骨形成的状况,胰岛素缺乏可抑制成骨细胞合成骨钙素,通过对骨细胞的多种代谢作用而影响骨的形成和转换,引起骨质疏松[5]。而IGF-1可作用于骨原细胞,刺激DNA合成,增加成骨细胞数目及活性,促进骨基质剂骨胶原的形成,同时抑制骨胶原降解,调节骨吸收,对于骨量的维持有重要作用[6]。孙明谨等[7]研究发现,2型糖尿病组骨质疏松发病率增高,与IGF-1水平降低导致骨形成减少有关。杨瑞平等[8]研究发现,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患者血清IGF-1水平比无骨质疏松的糖尿病患者明显降低。由此认为IGF-1是一个骨生成的强刺激因子,在糖尿病并骨质疏松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9]。有研究报道,用IGF-1治疗骨折的糖尿病大鼠可提高骨钙素水平,促进OB增殖,与胰岛素治疗效果相当[10]。

本研究表明,老年糖尿病病程较长、胰岛功能差、血糖控制差、IR低均为糖尿病并骨质疏松症的危险因素。目前大多数学者认为骨质疏松主要源于破骨细胞介导的骨吸收增加和骨转换率增高[11-12],因此主要的治疗药物为骨转化抑制剂和骨形成刺激剂,鉴于胰岛素在骨代谢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因此建议对于糖尿病患者除了饮食运动疗法、血糖监测,在降糖药物选择上尽可能选用改善胰岛素敏感性药物或胰岛素治疗。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及其研究手段的进一步发展,尤其是人类基因子计划的最终完成,有望提出用IGF-1治疗骨质疏松作为骨质疏松治疗新靶点,但其疗效评价尚待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 Hamrick M W.Leptin and bone:a consensus emerging?[J].BoneKEy-Osteovision,2007,4(3):99-107.

[2] Heaney R P,Barger-Lux M J,Davies K M,et al.Bone dimensional change with age:interactions of genetic,hormonal,and body size variables[J].Osteoporos Int,1997,7(5):426-431.

[3] Barrett-Connor E,Kritz-Silverstein D.Does hyperinsulinemia preserve bone?[J].Diabetes Care,1996,19(12):1388-1392.

[4]黄昶荃,程刚,陈建梅,等.胰岛素抵抗对2型糖尿病及单纯胰岛素抵抗老龄大鼠的肾损伤和骨密度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6,26(4):496-498.

[5]秦子琈,徐有俊.老年骨质疏松症的危险因素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2,8(34):31-33.

[6] Dominguez L J,Muratore M,Quarta E,et al.Osteoporosis and diabetes[J].Reumatismo,2011,56(4):235-241.

[7]孙明谨,蔡俊伟,李雪锋,等.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与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关系的研究[J].广西医学,2008,30(6):793-795.

[8]杨瑞平.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与骨质疏松关系的探讨[J].临床荟萃,2003,18(10):567-568.

[9]石莉,郭琦,程栋.2型糖尿病并发骨质疏松及骨量减少的早期诊断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2):37-39.

[10] Maccario M,Grottoli S,Aimaretti G,et al.IGF-1 levels in different conditions of low somatotrope secretion in adulthood:obesity in comparison with GH deficiency[J].Minerva Egndocrinol,1999,24(2):57-61.

篇7

自1909年美国IgnatzLeoNascher医生提出老年医学(Geriatrics)的概念,一个世纪以来,美国老年医学专家的医疗和教育工作使老年医学得以不断完善,迄今已经形成了一门完整的学科。1942年成立全美老年医学会,1945年成立全美老年学会,1965年设立老年人医疗保险,1966年开始老年医学专科培训,1974作者简介:杜文津,硕士,主治医师,第四军医大学兼职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老年神经病学。丰在美国国立健康研究院创建老年研究所。20世纪0年代,设立老年医学研究基金开始资助本科医学院校的临床和科研人员探索改进医学生课程中的老年医学内容,职业卫生局资助建立老年医学教育中心如南德洲老年病教育中心(SouthTexasGeriatricEducationCenter,STGEC),退伍军人医疗系统成立老年医学科研、教育、临床中心(GeriatricResearch、EducationandClinicalCenters,GRECC)。

2美国新型老年医疗模式

美国除了传统的护理院(nursinghome)外,还有各种现代综合服务的老年医学诊疗、保健方法不断涌现。这些新型医疗模式旨在全面提高医疗质量、便利老年患者和降低医疗消费。设置老年病房(acutecaref-0rⅡ1eelderly,ACE)。美国的老年病房一般设立在大型三级医院,由老年医学专科医生负责,专门收治老年患者,并会同其他专科医生对老年患者的会诊与治疗。该医疗模式能有效诊治老年患者疾病,及时发现和防治老年病综合征,缩短住院曰。开设老年髋部骨折专诊(hipfractureservice)。老年人体质虚弱,容易摔倒,且老年人骨质疏松,从而导致髋部骨折发生率高。老年髋部骨折专科诊疗流程简捷,由老年科医生负责患者的术前评估、围手术期处理和术后亚急性期诊疗与康复,可使老年患者尽快手术、减少并能及时处理术后并发症,缩短病程和住院日,加速患者康复,降低治疗费用。实施亚急性和过渡性医疗(subacuteandtransi.tionalcare)。在急性病或慢性病急性发作缓解或控制后,老年患者往往不能很快恢复,但其住院过久可能会引起活动能力下降、院内感染等问题,造成其疾病的恶性循环。在亚急性和过渡性医疗模式下,老年医学团队负责老年患者的康复理疗、压疮治疗、抗生素治疗、肠内外营养、精神行为病症等诊疗服务,并负责安排老年患者的出院后连续诊疗、保健以及指导相关机构改善社会和家庭环境,为老年患者在急性病或慢性病急性发作控制后提供合理而安全的连续性诊疗服务,有利于患者恢复。开展全面的老年人服务项目(programofall—in-clusivecarefor血eelderly,PACE)。老年人服务项目是一种为衰弱老人提供基础诊疗、预防、日问锻炼与娱乐活动、急性病诊治及慢病长期管理等全套医疗保健服务模式。老年科医生定期对患者进行评估,及时调整服务内容和方式,对难以解决的病案邀请专科医生会诊。同时,为保证老年患者的自主性和独立性,使其能够继续居住在社区,减少住院次数和入住护理院的几率,提高和维持生活质量,降低医疗费用,组织召开家庭会议,商议护理、诊疗方案。建立退休养老社区连续医疗(continuingcarereti.rementcommunities,CCRC)。美国将退休老人聚居,对其提供连续性医疗、保健及日常生活服务与支持。大部分老人加入CCRC时属低龄,比较健壮,生活能够自理,CCRC为其提供基础医疗保健和预防、及各种生活服务支持。随着老年人年岁增长及急、慢性病患病率升高,需求逐渐增多,老年医学团队根据每个老人的具体需求提供医疗保健服务和长期慢性病管理,除急性病需要住院外,老年患者在CCRC社区可享受连续性的医疗保健服务。

3美国老年医学教育现况

美国于1988年在全美内科资格认证中加入老年医学专科资格认证考核,1995年设立老年医学教育和培训国家论坛,发表老年医学和健康保护白皮书,包括老年医学训练、分布、应用的建议和获政府健康体系资格认证人员所必须具备的条件,详细列举了医学生、住院医师、研究生、老年病专科医生训练、继续医学教育和资格认证的内容等。1998年美国老年病协会发表老年病专科研究生训练指南,明确了老年医学基本教育目标、核心教育内容及专业目标嘲。目前全美125所医学院校都设置了老年医学必修课程,旨在医学生中普及老年医学基础知识,不少医学院校还建立老年医学临床和研究中心。以及122个老年医学专科培训基地。老年科医生需要经过系统性专业培训和资格认证考核,包括取得医学博士学位、3年住院医生培训后取得行医执照,以及1.3年老年医学专科培训并通过资格认证考核。

3.1老年医学课程相关内容

美国老年医学课程设置合理而全面,主要包括:①衰老的生物学:基因、生物化学、细胞、衰老进程的理论。②衰老的心理社会问题:正常行为、人口统计学和流行病学、公共卫生和政策问题、医学伦理学和法律、社会资源和规划、对老年人的态度、生物心理因素的相互作用。③老年病及老年相关临床问题:衰老过程中的器官组织解剖和生理学、疾病和衰老相关障碍的病理及病理生理学、疾病和衰老相关障碍的流行病学和自然转归、评估和管理。常见问题有外科手术的评估、麻醉的选择、事故和跌倒、住院相关损害、医源性问题、营养问题、行为问题、社会问题。④老年人的评估和管理:面谈和功能记录、交流和相处技能、老年人体格检查、特殊临床试验、临床诊治的做出、病历的保存、预防医学、循证医学、临床药理学、康复、医护团队/科间合作、治疗的连续和机构间交接、人道主义关怀。⑤老年病教育、管理和研究:规划的制定和评估、基本原则和教学方法、教学的技能、研究设计和方法、研究技术、文献回顾和解读、规划的管理。

3.2老年医学研究生课程

研究生课程包括6类内容脚。第1类用于达到BHPr要求的老年病初级和高级咨询专业人员的质量准入标准。第2类培养教员,保证老年病服务领域具有合格和优秀的师资。第3类培养研究生成为老年医学教育的领导、骨干及学术专家。第4类培养研究生成为熟练的老年科医师,胜任老年人健康和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第5类培养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包括综述、制定科研计划、科研实践及撰写科研论文等必需技能。第6类培养是为研究生获得成为医学管理者及从事临床计划、目标、评估等方案制定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其课程设置覆盖了老年医学所必需的所有元素。临床训练包括初级医疗、综合老年病评估、院内院外患者的咨询、护理院的医疗、家庭医疗、临终关怀和姑息治疗、康复、衰老的心理精神问题、医学伦理、住院患者的救治、老年病的私人门诊以及牙科和精神病治疗。科研训练包括理论课程和实验室的实验、与导师和实验室成员讨论预实验问题、复习文献、确定实验内容、完成实验内容、撰写论文。管理训练包括健康管理和美国医学管理者协会课程、一些高级导师课程。

3.3老年病医师资质证明

老年医学是美国医学专业委员会(AmericanBo.ardofMedicalSpecialties,ABMS)认证的2级专业组织。ABMS是美国医师资格监督的初级实体。主修ABMS认证的老年病训练课程的研究生必须完成内科学、家庭医学、或心理/神经病学住院医师的课程。经过1—2年的课程后,通过参加美国内科学和家庭医学或心理学和神经病学委员会组织的考试,可以获得老年医学资质证书。

4对我国老年医学医疗和教育的启示

4.1发挥现代老年医学的特点与作用

当今临床医学过度的专业化,不利于身患多系统疾病的老年人,导致他们辗转于各个专科,得不到及时、正确、有效的治疗,增加了患者、家属和社会的负担。因此,老年科医生首先在掌握全科知识基础上应有侧重的发展技术专长。教师在教育学生时,以老年患者整体健康需要为中心,综合考虑患者生理功能和多种急、慢性病的相互影响,权衡各种诊疗措施的预期效果和不良反应,协调各专科的会诊意见,多学科协作。还要系统考虑患者心理、精神和行为等方面的病症,以及社会和家庭环境因素对患者健康和功能状态的影响。

4.2骑立连续性健康保障服务的理念

老年医学在教学中应将医学实践从疾病治疗延冲割健康管理,使学生深刻理解健康管理的重要性。时,注重传授健康管理知识、加强学生健康管理技能的训练。另外,在健康管理中提供连续性的健康保障服务至关重要。老年人常患有多种不可治愈的慢性病,对其医疗服务需要一个连续的过程,即老年人在疾病慢性期、康复期可以在社区或家中接受继续治疗或功能康复训练,如病情反复再回到医院就诊。美国的PACE项目即是一个比较成功的范例,值得我们参考和学习。我国应注重老年人养老保健工作,也需要大力发展以社区为基础的老年健康管理及健康保障体制埘。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还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鼓励学生积极投身基层健康促进事业。

4.3制定合理的老年医学教育计划

篇8

2急诊医学是社会发展的产物

急诊医学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而诞生的一个年轻学科,在其发展过程中必然带有浓重的社会进步色彩[6]。从急诊相关名词中就可见到社会发展的烙印。在急诊医学诞生之前,在医院里的急诊部门常常通称为急诊室(EmergencyRoom,ER),表面含义是与急诊有关的“工作室”或“诊室”。强调的是一个“房间”(Room)。它的功能只是为病房的专科医师提供一个紧急诊断和处置的场所。故急诊室一般无专业医师,只有一些专科医师临时派来应诊,并有较多的护理人员协助专科医师的工作。目前在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和规模较小的医疗机构,急诊室的模式和功能仍较常见[7]。随着经济发展和急诊医学的壮大,医院里急诊部门的功能也发生了改变,它由提供诊治场所的单一功能,转变为急诊患者早期诊断和治疗的基地。它一般由院前急救,急诊抢救和急诊重症监护病房三部分组成。这样,无论从功能,概念和规模上都有了很大的改变,所以改称为急诊科(Emergen-cydepartment)。近十几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急诊医学与其它医学专业一样,也有向专业化和大型化的发展趋势。故近来在国内外一些经济发达的地区相继出现一些以急诊医学为主要专业领域的大型急诊中心(Emergencycenter),为社会提供专业化和快速的急救服务[8,9]。因此,急诊医学的发展必须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平行。

3相对专业化是急诊医学的发展方向

现代医学进展使专业分化越来越细,许多专科医生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日益专一化,有的仅是某病的专家,而患者是一个整体,且随着寿命延长,老年人常有多种慢性病同时存在,某种慢性病急性发作或在许多慢性病的基础上又得了新的急性病,这时各个系统的疾病相互交叉发生在一个病体上,决非单一专科医生所能解决,这就需要有专门的医生对患者的病理生理状态进行综合评价和分析,以期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而这正是急诊科医生应该并有能力完成的[6]。急诊医学是一个综合学科,是对医学以时间维度为标准划分的产物,其涵盖面非常广,非专业化很难提高医疗水平(真正的万金油)。如一个急诊医师同时搞内外科,是很难具备高水平的。所以,急诊医学本身的专业化,既进一步分科化是其发展方向。故在目前阶段,一些较大规模医院的急诊科应设立急诊内科和急诊外科专业组,并且每个医师都应该有自己相对较强的专业方向。这样,使急诊医师的知识结构合理化,做到博中有专,争取在某些方面较专科医师有一定的优势。其次,还应拓宽急诊专业领域,如近来出现的胸痛中心,中毒中心,创伤救治中心等。这些领域的拓展,使急诊医学这一综合学科向纵深方向发展,专业化水平会进一步提高,同时也必将促进急诊医学的整体进步。总之,急诊医学专业化有两层含义,一层是急诊医学相对于其他学科的专业化,此方面已成共识。另一层是急诊医学本身的专业化,既进一步分科化。综合学科的相对专业化必将会给急诊医学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4快速诊断是急诊医学的关键

篇9

“机遇只垂青于有准备的人”,王茂斌的从医生涯应证了这句话。从心脏内科医生到神经康复医学的先驱,他义无反顾,在国内开辟了一条神经康复医学的康庄大道。

20世纪80年代,世界卫生组织重新调整健康的概念,提出医学不仅是治病,还应康复人体受损功能,神经康复学随之在国外悄然兴起,但国内医学界对此还浑然不觉。

1986年,还是心内科医生的王茂斌来北京参加老年医学培训班,当时授课的是一位来自澳大利亚名叫Peter Last的康复学医学家,他主讲了新兴的神经康复医学科,王茂斌听得如痴如醉,对于能帮助到那些身体功能受损的“残疾”患者,重新恢复肢体功能,他感觉心里燃起了熊熊烈火。而Peter问是否有从事神经康复医学的同行时,全场无一人应答,医生们面面相觑,陷入一片尴尬的沉默,王茂斌顿时感觉挨了当头一棒:北京集合了全国最好的医生资源,却对一个已在国外兴起的学科闻所未闻。正在这时,一个意外发生了,坐在王茂斌边上的医生为打破课堂的尴尬局面,推着王茂斌的手举了起来。当时的王茂斌虽然从事心脏病的康复工作,但与全面的康复科学相之甚远,他只能无奈地站起来,向Peter作了简单介绍。

当年的一个小插曲,却使得中国神经康复医学的进展和王茂斌的医学道路紧密结合起来。半年后,王茂斌接到Peter的越洋来信,邀请他去澳大利亚最大的康复机构学习,并帮助申请了资助。对该领域的向往,使王茂斌义无反顾地踏上了进军神经康复学的征途。日后,回忆起此事,王茂斌爽朗地说:“天上掉馅饼喽。”

抱着满腔抱负,学成归来的王茂斌面临的却并非是一条光明道路。当时国内尚未建立康复科,甚至还有很多专家理不清康复科的内涵,将康复等同于疗养、理疗、养生,对神经康复更是知之甚少。然而,王茂斌顶着上级、同事以及朋友的反对,带领团队在河北省人民医院创立起了国内最早的临床康复机构。他高举“康复医学就是临床科学,与其它临床学科意义相当”的旗帜,要为康复科正名。国内就康复医学论战了二十多年,其间王茂斌不曾放弃过坚持与钻研,他的团队在这条充满未知和艰辛的道路上,踽踽独行,不断翻越障碍,勇攀高峰,在原卫生部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同行的共同努力下,终于耕耘出国内康复学科的“一亩三分地”。

随着康复临床的不断精进,王茂斌团队康复了众多脑卒中与脑损伤患者,取得的成绩使当初反对的人改变了态度,这让王茂斌也深受鼓舞。随着康复医学的发展,政府部门也明确了在中国发展康复医学的重要性,其迎来了发展的全新拐点。在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纲要中,明确了康复医学即是临床一级学科的地位。2008年汶川大地震,原卫生部委托中国康复医学会组成“国家康复医疗队”,由王茂斌担任名义队长,深入灾区开展康复工作。由此可见,康复医学在临床中不断显示出它的优势,政府部门还提出了“防、治、康三结合”和“加长康复医学短板”的战略。

积极创新 志在功能康复

过去,医学上普遍认为大脑神经细胞与神经源无法重生,脑卒中或脑梗死患者出现功能缺失,只能回家休养或者去疗养院,没有科室能对患者的瘫痪以及其他严重功能加以治疗。“好不容易救活了患者,下半辈子却要瘫在床上,这是很痛苦的事。”说到这里,王茂斌皱起了眉头。正因为如此,神经康复医学针对疾病所致的运动、感觉、言语交流、认知、吞咽、二便等功能障碍进行的评定和治疗,显得意义非凡,也给了王茂斌坚持的动力。

“神经疾病患者是康复科的既定患者,康复医学可以将大脑活着的细胞功能最大化,从而减少患者的残疾,让他们归属社会。简单来说,神经康复医学旨在让孩子去上学、青年人去上班、老年人能生活自理。”王茂斌说。

据王茂斌介绍,三级医院康复医学科的重点在于急性期的临床康复,因为康复医学介入越早,功能恢复的效果越好。比如脑出血的病人,抢救过来后就要即刻考虑功能问题。“原卫生部要求康复科医生在患者病情稳定后48~72小时内,必须介入到神经内外科、骨科、心脏科等科室。”王茂斌告诉记者,有数据表明,中风患者的功能恢复主要发生在病后6个月内,尤其是头3个月内,而康复医学的早期介入,可以让80%的中风患者恢复行走能力。经过康复科治疗,较轻的患者一般在8~14天后便可以回家;还有望进一步功能恢复的,继续到康复医院或二级医院对其实施稳定期和恢复期的康复治疗;若是功能无恢复的希望,应该去老年之家、护士之家、养老院等长期照顾单位。

另外,康复科的治疗手段相对多样化,以患者脑损伤为例:为恢复其功能,医生可以采取药物、训练、矫形支具等手段,利用脑的可塑性,重新组织脑的功能。“这跟地震发生后的交通阻断是一样的道理,可以通过其他路径抵达灾区,想尽办法构建连通新的道路。”

医学在不断进步,疾病也在不断演变,王茂斌在神经康复科学领域积极创新。在王茂斌看来,在既有的医学基础上,康复科的治疗手段可以打破框框条条,一切皆围绕患者的功能康复。

坚持信念 对患者不轻言放弃

王茂斌的病人,很多都是来自全国各地的疑难病患,面对这些“老大难”,王茂斌从来不轻言放弃。“只要病人有一线康复希望,就要尽百分之百的努力,无论成功失败,都是对患者负责。”因为这种个性,王茂斌曾让多位被同行“判死刑”的患者康复正常。

2002年,英国伦敦北部发生火车脱轨事故,香港凤凰卫视中文台女主播刘海若在车祸中遭受严重复合损伤,经英国多方抢救仍处于严重昏迷状态,被认定已经脑死亡。一个月后,刘海若由王茂斌科室的凌峰教授从伦敦接回北京治疗。当时她因重症脑损伤,处于昏迷状态,视觉、听觉、痛觉刺激都没有反应,生命体征也不稳定,痉挛明显,上肢屈肌和下肢的伸肌中度痉挛。

在神经外科稳定住病情的同时,王茂斌对刘海若进行了系统、严谨的康复性检查和评估后,否定了脑死亡这一诊断结果,并立即参与多学科专家会诊,讨论她的康复治疗方案。王茂斌当时认为预防性康复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刘海若昏迷时期,利用摆放、有限范围内的关节活动以及其他被动型处理等“二级预防措施”来控制四肢痉挛加重,同时预防患者可能出现的吞咽、二便等功能障碍。

当康复治疗进行到近三个月时,刘海若苏醒了过来,前期的康复训练起了很关键的作用。痉挛已完全消失,这为肢体功能训练奠定了基础,吞咽功能障碍的预防也为防止误吸、改善体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随后,王茂斌及时转被动性处理计划为以主动性康复训练为中心,因为卧床近三个月,刘海若产生了明显的“废用状态”,但王茂斌认为其大脑功能没有根本性破坏,只要经过一段时间的科学训练便可恢复。通过运动功能主动性训练、药物、针灸、电刺激、主动性盆底肌肉训练,以及认知功能训练(特别是计算机辅助的认知功能训练),还包括社交活动等一系列系统、主动性训练了近两年时间,刘海若奇迹般地恢复到接近正常状态,后来开始了正常上班和生活。刘海若对此感激万分道:“您一直不抛弃、放弃,我才得以恢复。”

医生的医术固然重要,而医生对病人精心治疗的态度与爱心更让人敬佩。王茂斌造就的一个又一个成功病例,不只是康复医学的胜利,更是坚持的胜利。

心系康复 躬耕不辍康复事业

2002年,王茂斌已到了退休年龄,从医的脚步却没有就此停止。当时宣武医院的神经康复科尚处于摸索阶段,科室理念与治疗方式都没有明确。王茂斌被宣武医院返聘为康复医学科的主任,本着严谨的科研态度与丰富的从医经验,呕心沥血地构建起今天规范的神经康复科,并将科室水平提升到了国内先进地位。

经由先驱们的不断努力,康复医学的概念已经规范,但仍面临着诸多问题。“首先,专业人才缺乏,由于我国缺少康复医师的正式认证,以致从事康复医学的人员鱼龙混杂。而一个合格的康复医师,应在具有大学本科学历基础上,经过‘3+2’的毕业后续教育,获得统一认证才能上岗。其次,康复医学还没实现分级医疗,绝大部分责任由综合医院承担着,但综合医院的容量有限。最后,康复科的高额医疗费用也是学科发展的瓶项,对很多患者来说,这是一笔不小的负担,费用能不能报销很关键。在医保上的报销,康复科需要国家医改的支持,费用过高可能导致患者得不到有效的治疗。”心系康复医学的王茂斌忧心道。

各种康复学科问题的出现,也促使王茂斌致力推动康复科发展。为了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康复医疗体系,他联合同行专家参考发达国家的模式,以“康复医学会建议”的名义,向北京市卫生局递交了一个“急慢分治、分级医疗”的医疗模式起草文件。该模式是以社区为基础,指定急性期和亚急性期患者接受康复服务的住院时间与治疗机构。此外,王茂斌还以主编的身份参与了《中华医学百科全书》的编纂。

令王茂斌欣慰的是,在国家、政府的大力扶持下,中国康复医疗事业迅速发展,并成为中国医药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国家制定的“防、治、康三结合”和“补齐康复医疗的短板”两个政策也在逐步落实。

“我认为只要有利于学科发展,又能带动基层工作,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就应当予以支持。无论如何,要抓住国内康复医学发展的黄金期,借助政府医改的大好形势,将中国康复医学的发展推上一个新台阶,创造出中国康复医学发展的独特模式,快速赶上国际先进水平。”说到未来的发展,王茂斌眼里充满了自信。

王茂斌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康复科原主任,主任医师,教授。1993年调入原卫生部北京医院,主要从事心脑血管病的临床康复医疗、科研与教学;建立了北京大型综合医院中规模最大的临床康复医学科,担任原康复中心主任,康复医学硕士生导师及原卫生部老年医学研究所兼职研究员。

篇10

为什么要成立老年医院

每天早上,不难见到各大医院窗口前老年人排队挂号的身影。很多人不太了解,老年人看病,需要到专门的老年科或者老年医院吗?为什么要成立老年医院呢?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后,老龄化问题再一次得到重视。2001年,北京市政府将北京胸科医院改名为北京老年医院。后来,在北京逐渐形成了以北京老年医院为龙头的老年医疗服务体系建设。

据陈院长介绍,发展老年医院,首先是为了满足老年人的需求。过去,“人活七十古来稀”,老人可能会因为突发心梗、中风,就突然离世。但现在,随着医疗水平的发展,治好疾病不再是问题。问题是疾病治愈以后,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往往难以得到保障。

“一个年轻人去做个支架、接个骨头,做完后可能不会出现什么问题。但如果一个老人去做这种手术,过程中就可能会出现很多并发症。”陈院长说,人老后,体衰多病是最大的特点。有些老人眼睛看不见、耳朵听不见,吃饭也吃不下,身体逐渐衰弱,平时只能卧床。一旦得一次流感,或者一次拉肚子,很可能就面临生命危险。老年人的抵抗力、全身体能储备都在下降,这就造成在医学模式上,像过去传统的心脏、呼吸、血液分科这样的单科医疗,很难满足老人需求。

还有的老人,不想给子女造成医疗费用上的负担,于是便久拖不治。老人受心理因素、社会环境、文化背景、生活习惯等多方面影响都很大。“一是多病,二是功能下降,三是受社会环境因素影响大,这是老年医学面临的最主要特点。”

其次,建立老年医院也是国际发展的趋势。“在老年医学发展和老年服务体系建设方面我们和国外有大概是20~30年的差距。”据陈院长介绍,现在我国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关注的主要是预防疾病和急诊急救,而对于三级预防关注得较少。所谓三级预防,就是在疾病发生后,不让病人残疾、失能,通过早期康复和早期治疗,提高生活品质。而老年医疗就属于三级预防。

据了解,现在国外有中期医疗和长期医疗的概念。所谓中期医疗就是急性病后的功能康复,而长期医疗指的是对于彻底失能的老人提供医疗和生活照护全方位支持。“中期和长期都是针对老人的特殊性提出的,而这方面目前我们提的还不够多。”陈院长说。

另外,还有一种叫做末期医疗,也就是临终关怀,即如何让老人有尊严地、没有痛苦地离去。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在家庭中实施临终关怀的比例是衡量社会文明程度高低的金标准。陈院长说,国外对于中期、长期、末期医疗这三个理念,无论在服务内容和机构设置上,发展得都非常快。

老年医院里都有些什么

那么,老年医院在医疗服务或功能设置上,和一般综合医院相比,有何区别呢?

陈院长说,首先,老年人和年轻人看病过程不同。一个年轻人到医院去看病,从挂号、签字、办手续,直至完成手术出院,完全可以自己独立完成。但老人的情况就比较复杂。看病时需要有人陪同,有的老人被送来医院后只能卧床,或是处于失智状态。当需要老人做出相关决策时,他们往往受社会因素干扰比较大。另外,老人的体弱多病和功能下降,也造成老人的住院医疗非常复杂。

一般的综合医院,是以一个器官或系统的发病、治愈过程来设计的,比如心脏科、呼吸科等。“在我们医院,有一部分科室是按照综合医院设置的,但是内涵上又有区别。”陈院长说,老人最主要的特点是多病、功能下降和受社会环境的影响,所以在治疗模式,医院采取了多学科的模式。除了常规的医生,还有康复、心理、营养、药学等各个专业的医护人员共同参与。此外,还有社会工作者,专门负责处理老人医疗以外的事务,比如家庭、子女、医保、付费等问题。

另外,随着老年人的功能下降,他们的健康状况难以依靠传统的诊断手段来评估。老年医院开展了功能评估,包括对老人的生活能力、认知状况、社会心理环境、医疗费用等多方面因素进行综合评估,从而评价出老人整体的状况。

“在老年特色科室方面,我们也做了很多努力。比如我们有老年痴呆病房,收治的老人多是失智状态,有人表现平静,有人表现狂躁,同时很多病人合并心脏病、肾病、中风等多种躯体病症。这种情况就涉及到多病的治疗。”

陈院长说,医院还设有临终关怀病房。“这部分主要是针对肿瘤、恶液质等重症病人,通过临终关怀,使他们在有限的存活时间内,感觉到有尊严无痛苦。”据了解,临终关怀的运作方式具体包括疼痛缓解、对症处理、社会心理干预、开展死亡教育等。

此外,医院还设有老年康复科,“包括心脏的康复、肺康复,还有中风康复、认知训练、骨关节术后等的康复。”

在门诊,医院设有疼痛门诊、失智(包括记忆减退、痴呆等)门诊、失禁门诊、跌倒门诊等针对老年人的特点设置的门诊。另外,医院还在尝试建立专门的长期照护病房。

在配套设施上,医院还有一些针对老年人特点设计的、人性化的细节。

“WTO提出了一个叫做‘老年友善医院’的概念,我们正在逐步实现这个理念。”陈院长说,由于老人的一些特殊需求,在老年医院的建设上,不光要有无障碍设施,还有人文、伦理,包括沟通和特殊的老年风险防范等一些措施。

比如,在医院病房里,每个老人都有一个独立的空间。病房楼的45度角十字型设计,让每一个床位都能照射到阳光。床位是按照放射状摆放的,这样便于医生和护士可以同时看到四个点,病人有什么情况都能及时看得到。病人去卫生间是直线距离也是最短的。

此外,卫生间里不设淋浴,这是为了防止老人摔倒和意外发生。老人可以被送到洗澡间,那里有进口的洗澡机。为了老人坐立方便,卫生间里马桶设置得比较高,并配有洁身器。“考虑到一部分失能老人,在床上排便是很难受的,但是自己又动不了,我们在特殊病房还设有吊轨。这样可以通过吊轨将他们送到卫生间。”陈院长介绍说,在这些细节的设计上,一方面要满足老人的需求,另一方面,也要考虑降低护士的劳动强度。

此外,每个病人还配有一个平板电视,电视上会播放一些健康教育的内容,也有点餐、叫护工等多种功能。医院的医护人员对于病人的称呼也很注意。“我们护理部曾专门讨论过管老人叫什么,有人说叫‘老张’‘老李’,有人说叫‘叔叔’‘阿姨’,最后我们还是觉得叫‘爷爷’‘奶奶’比较好。我们的护士小姑娘差不多二三十岁,老人一般是七八十岁,病人也反映这样的称呼特别亲切。”陈院长欣慰地说。

医院能为养老做些什么

那么,在整个社会的养老体系中,医院应该扮演一种什么样的角色呢?现在都在谈医养结合,那么究竟应该怎样结合?

陈峥介绍,根据功能状况,养老大体可以分为三大类:安养、养护、护理。“所谓第一类,安养,是针对功能健全的老人而言的。”陈峥说,这部分老人可能只是由于丧偶,或是子女在国外,无人照看。“养老院接收的主要就是这类病人,主要是让老人有事可干,比如一起打打牌,照顾他们洗澡吃饭等。”至于看病,只需定期坐班车去医院就诊,或是医生来巡诊。

“第二类,养护。这部分是针对半失能老人,这才是我们医养结合的要点。比如偏瘫病人、痴呆病人等,对他们的照护往往是养老院和居家比较棘手的、或是不太擅长的。”

第三类,护理,就是彻底失能需要长期照护的概念,一般由护理院这样的医疗机构收治。陈峥总结说,严格来讲,老人在离开工作岗位以后、失能以前的这段时间,如何让他们老有所学、老有所用、老有所乐,这些并不是医院的主要关注范围。

“真正的医养结合的概念,是在老人失能或半失能以后,这时候医疗要介入。不论在家里还是医院,老人既需要生活照护,又需要做共病管理和功能康复,那么谁来做?这才是真正的医养结合的切入点和交叉点。”

“所以,我们谈医养结合,不是简单的养老院办医院,或是医院办养老院。而是指的从宏观政策层面、组织层面,比如医保、卫生、民政等多方面共同去努力。不论老人在家、在养老机构或是在医院,有民政部门的社会工作者给予照护和关注,比如为老人送饭、送浴、购物和帮老人理财。剩下的,医疗相关的服务,由医院负责提供。比如定期查体,比如康复治疗。如果有人想在家里临终,那么医院就提供癌症止疼泵、透析设备等。不管老人身处哪里,都能够同时享受到社会的服务,和我们卫生的支持,这才是非常漂亮的医养结合,这就是发达国家的多学科整合服务。”陈峥说,要达到这个理想状况,各个层次的配合都非常重要。

那么,老年医院发展到现在,有没有遇到过什么困难呢?

“这么多年来,国家对我们一直很支持。老龄化问题是一个社会问题。只要我们医院提出想法,政府都会全力配合、投资去解决。所以我们医院发展也很快,从急性期治疗、康复医学,到长期医疗、末期医疗,发展都比较快。在设施建设、设备投入等方面,政府也都非常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