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06 17:20:35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科研项目保障措施,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中图分类号 G3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23-0250-01
Abstract Risk management research,as a special subject,has been applied to various industries and departments,but little was carried out in agricultural research projects. In order to strengthen the risk management of agricultural research project,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potential risks,the suggestions and measures to strengthen risk management were put forward.
Key words agricultural research project;risk management;suggestion
农业科研项目风险管理是对影响农业科研项目实施效果的各种因素进行识别、监控、评估和处理,从而尽可能地降低危害,减少不确定性,保证项目实施效果。科研项目的风险主要来源于项目的不确定性,即科学研究是对未来事物发展的预测和判断,科研人员也不能精确地控制其中参与因素的变动,这些变动导致了科研项目存在各种风险。
风险管理研究起源于19世纪。20世纪60年代,美国首先把风险管理作为一门学科开始研究,我国的风险管理研究则起始于20世纪80年代。目前风险管理已应用到各个行业和部门,其中企业管理中风险管理的应用较为广泛,而在农业科研项目中应用风险管理相对较少。随着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党的十后,国家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支持增加,农业科研水平有了巨大的提升,农业科研项目潜在风险也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因此,加强农业科研项目风险管理,进行风险识别和监控,从而尽量规避和减少风险,降低风险危害具有重要的意义。
1 农业科研项目风险管理概述
农业科研项目的整个执行过程都涉及风险管理,从项目前期准备、评审、立项、实施到成果及推广管理。为确保农业科研项目的顺利实施,开展农业科研项目风险管理须进行风险识别、风险控制和风险应对,如图1所示。
1.1 风险识别
风险识别是确定风险因素对农业科研项目的影响,分析风险因素对项目的不确定程度以及可能引起的损失。
1.2 风险控制
风险控制是对农业科研项目实施中的风险因素进行评价、评估和监控,制定风险计划。风险控制主要包括:①制定风险计划。根据经验,列出农业科研项目实施可能出现的风险和影响程度。②风险评价。评估农业科研项目实施中风险因素可能发生的几率,引起的损失程度和影响。③风险监控。对可能影响农业科研项目的风险因素,项目重点实施阶段,易发风险过程和诱因等进行监测、判断和甄别。风险监控贯穿风险管理的整个过程。
1.3 风险应对
风险应对是指通过各种方法,包括事先制定的风险应对措施和临时应急措施等,处理农业科研项目实施中的风险因素,力求消除特定的风险因素,保证项目顺利开展。风险应对包括:①风险规避。通过各种保障措施,如改变技术路线、减少高风险技术应用、健全人才制度等,预防风险发生。②风险转移。在风险发生前,通过方法和措施,如项目根据不同的目标,成立子课题,每个单位承担一个子课题,通过专项―项目―课题―子课题的方式,将风险逐渐减小转移。③风险承担。承担项目中可能发生的风险因素及其引发的影响和损失,风险承担可能导致农业科研项目的失败。
1.4 风险因素
农业科研项目风险管理是个动态管理过程。其各个部分、步骤相互重叠、贯彻始终。因此,有效地分析、甄别农业科研项目实施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因素,是进行风险管理的关键和前提。农业科研项目可能出现的风险因素如表1所示。
掌握风险来源,强化风险意识,进行必要的风险管理对于项目成功开展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我国开展科技改革后,很多科研计划取消或者合并,科研立项逐步向大型科研项目方面发展。大型科研项目参与单位多、投入巨大、执行周期长,风险相对较高[1]。因此,非常有必要加强项目的风险管理,提高项目的成功率。
2 关于农业科研项目风险管理的建议
2.1 主动开展农业科研项目风险管理
主动开展农业科研项目风险管理,就是要对农业科研项目所要实现的目标和取得的成果进行主动管理、主动控制,认真分析项目和所处的环境、支撑条件等,理清项目和外部因素之间的关系、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识别农业科研项目中的潜在风险,变被动应付为主动预防农业科研项目执行过程中遇到的风险和不确定因素,确保项目保质保量地完成。主动管理也是个动态管理过程,不是依靠经验一成不变的研究,而是主动跟踪整个项目周期。随着项目的开展,个别环节可能诱发风险;有些项目的特定阶段可能会出现风险。因此,只有坚持不懈地跟踪进行风险分析,才有可能早期预见风险的存在,从而对潜在风险和可能诱发的风险进行有效的管理和预防。对于重大农业科研项目,更需要主动开展风险管理,包括密切关注子课题的研究进展,外部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变化,课题组成员之间的协调沟通以及项目组成员的变动等,把项目风险降到最低[2]。
2.2 加强全过程风险管理意识,把风险管理纳入项目管理中
农业科研项目风险管理是个系统的综合管理过程,涉及到各方面的因素。从项目设计之初研究条件的_定、团队人员的配备、技术路线的设计、阶段目标的完成情况、执行进度的控制情况、项目目标的实现、市场需求契合情况以及对风险的整体认识、评估和预防能力等,需要在项目整个实施过程进行风险管理,处理好项目实施的每个细节。风险管理贯穿于项目始终,而不只是在项目某一阶段开展风险管理。否则,任何一环的失误都可能给农业科研项目带来巨大的风险,进而导致项目失败。全过程风险管理还应包括项目结束后对成果的管理。项目成果是否能被推广获得效益,推广程度如何,是否符合市场的需求,市场营销手段如何[3-4]等也是项目管理的一部分,是评价相关应用开发项目的关键,非常有必要进行风险管理,保障农业科研项目成果的推广应用。
3 参考文献
[1] 徐钰华,周力民.大型科研项目的风险管理初探[J].航空科学技术,2004(4):18-21.
一、科研资源整合失衡的因素分析
“整合”(Integration)是将组织中个人、各部门的活动综合并协调一致的过程,是知识和信息的流动。实现科研资源有效整合,也就是要在知识与信息充分流动的基础上实现各种科研资源,如人才、设备、资金、项目、成果等的有效配置和合理重组,保证共享共建,使之尽可能高效、低成本地融入到科研过程,减少整合过程中的交易费用与重复建设,推进科研目标的顺利实现。
我国具有丰富的科研资源,一方面为科研水平的提升提供了坚强的物质后盾,另一方面为我国经济实现又好又快提供了动力源泉。然而,由于受到传统科研管理体制的影响与地方利益、部门利益、个人利益等的驱使,在科研资源的配置过程中,相关于人才、资金、设备、项目、成果等的信息流与知识流并不能在各科研组织间顺利实现交互共享,这就很容易导致资源配置过程中的交易费用过高,难以有效整合。究其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科研人才流动不顺畅
科研人才是科研活动的主体,是最具创造力的科研资源。影响科研人才整合的最主要的因素是与科研人才流动息息相关的户籍、社会保障与内部激励等。然而,我国还存在着较“硬”的户籍限制与社会保障约束,同时科研组织内部的激励机制也不健全,激励手段方式也较单一,往往只偏重于物质激励,忽视了精神激励。这就使得科研人才在流动、交换过程中会受到多重的束缚与顾虑,难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才能,遏制了整合效应的发挥。
2.科研资金结构不合理
科研资金是科研活动的血液,是进行科研生产的关键。然而,由于我国缺乏统一的科研资金调配系统,在配置科研资金时容易造成资金投入结构不合理,对应用研究、试验开发领域投放过多,而基础研究领域的投入不足。这一方面影响了科研活动的后劲与潜力,另一方面也造成了科研资金的无效利用。另外,在科研资金来源中,社会化融资的局面还没有打开,政府投入所占比重依然过大,这一方面导致了对政府的依赖性过大,造成政府负担过重,另一方面也忽视了社会多元化、多渠道的科技投入力量,他们因缺乏资金投放、获利的平台,因信息不对称而无法融入到科研过程。
3.科研设备调控不完善
科研设备是科研活动的支撑,是科技进步的助推器。然而,由于没有建立起完善的设备共享的顶层管理机制,使得一部分科研组织出于保密性、安全性、竞争性的考虑,不愿意共享自己“先进”的设备,惟恐其他科研组织赶超自己,另一部分科研组织则碍于面子工程、形象工程,宁愿自己购置、研发,也不情愿借助已有的设备。这种“恐后”、“求全”的观念主要是由于他们没有看到信息共享、资源合作带来的规模报酬递增、交易费用递减等效应。
4.科研项目审批不严格
科研项目是科研活动的载体,合理的科研项目共享系统能有效地把控项目审批,规避重复建设。然而,由于在科研项目审批方面没有建立起明确的审核与监控监理机制,使得各科研组织在进行项目申报时,无法获得自己所申报的项目是否与其他科研组织的雷同或已申请过。另外,在项目运作过程中,由于缺乏共享的信息系统平台,使得科研组织在某些能进行技术、人才、设备等方面优势互补的项目达不成合作,同样也造成了科研资源的浪费。
5.科研成果供需不匹配
科研成果是科研活动的具体实现,是科研生产的结晶。完善的科研成果共享体系能够促进科研成果迅速地转化为生产力,缩短研发周期。然而,由于在科研资源整合过程中依然存在着科研体制和经济管理体制相互脱节的现象,导致产学研分割,研制出来的成果脱离实际,不能符合市场需求;其次,由于缺乏中介性质的科研成果转化服务机构或信息系统平台,使得许多科研组织的科研成果无法顺利实现产业化商业化,创造更多的价值。
二、信息系统平台是实现科研资源整合的有效路径
综上分析,可以发现在科研资源整合的过程中,信息交流与共享贯穿于每一个要素的整合过程。如何实现各种资源的流通共享,已成为科研资源实现有效整合所面临的一个首要问题。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日益成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完美的方案,依靠信息系统平台提供的强大的快速的信息流、知识流的传输交互,使得科研组织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花最少的代价实现资源整合,最大限度地降低交易费用。
1.信息系统能有效地破解信息不对称,降低交易费用
借助信息系统平台,科研组织可以把自己所需要的资源信息集中在该平台上进行、交流,实现信息的共享与快速匹配,无须再像以前那样支付巨额的人力、财力、物力去搜寻、匹配所需资源,并且随着交易次数、合作程度的不断扩大加深,科研组织间的信任度也会逐渐提高,其合作的不确定性与风险也逐渐降低,交易费用也随之减少。这样,科研组织可以把更多的时间与精力集中在如何开发、提升资源的价值和技术的研发上。
2.信息系统能有效地促进组织结构变革,适应时代要求
高效的信息系统平台,需要完善的组织结构与之匹配。随着信息系统的导入,科研组织内部的管理结构和人员的素质结构也要求发生相应的转变。信息系统带来的高效率会使科研组织在结构设计时更偏重于信息流的传输,更侧重于向时间观念、效益理念转变,因此可能会引致组织管理机构的蜕变与精简,使得科研组织传统的金字塔组织结构(如直线制、职能制等)向现代化的组织结构(如扁平式)转变,用“系统思考”的方法来提高信息传递的速度与质量,减少时滞与失真,适应时展的要求。
3.信息系统能有效地促进优势互补,形成规模效应
以信息共享为纽带的科研资源整合,能够促使科研组织合作,产生规模报酬递增的效应。通过信息系统的资源聚集效应与共享功能,科研组织可以把其他科研组织所拥有的具有比较优势的资源与自身的劣势资源整合起来,在合理的利益分配的基础上形成共赢的机制,从而减少资源重复开发、购置的时间与成本,最大限度地利用、挖掘现有资源的价值。并通过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来提高合作的广度、深度与厚度,减少机会主义行为,降低资源整合中的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形成规模报酬递增的合作效应,实现“1+1>2”。
4.信息系统能有效地提高政府行政效率,反映“民生”需求
以信息系统为平台的科研资源整合能够拉近政府与科研组织间的距离,加快信息传递,缩短服务周期。借助网络化平台传递信息的高效性与广泛性,政府可以把其所制定的与科研资源整合相关的政策措施传递给科研组织,保证科研组织能在第一时间内了解政策变化的动向,把握政策内容的精神,及时做出相应的科研战略与组织安排,使政府不必像从前那样把相关信息从上往下地一层一层地传递给科研组织,提高了行政效率。另一方面,借助该平台也可以使科研组织能把自己在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难题及时反应给相关部门,无须再像以前那样自下而上地一级一级地反馈,减少了部门时滞,提高了决策效率。
三、基于信息系统平台的科研资源有效整合的实现
信息系统平台是实现科研资源整合的帕累托改进,是有效的路径选择。通过构筑涵盖科研资源领域诸要素的网络信息平台,可以实现信息共享。其具体的实现安排如下所述。
1.科研资源信息的实现
科研资源信息的实现是基于信息系统平台的科研资源实现有效整合的前提。首先,鉴于平台运作的安全性与可操作性,应实行会员制与审核制。科研组织如果要享受该信息系统平台的各项服务,就应按照相关要求填写真实信息,注册成该信息系统平台的会员,这主要是便于对科研组织信息的审核与科研组织间的联系。注册成会员之后,科研组织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特性选择相应的界面,或资源供给平台或资源需求平台来自己所需要的信息。见下图。
2.科研资源匹配交易的实现
科研资源匹配交易的实现是基于信息系统平台的科研资源实现有效整合的关键。当系统平台的资源信息量聚集到一定规模后且供求量基本持平时,就可以利用该平台对相应的资源进行匹配交易。科研组织可以先通过信息系统平台的搜索引擎,直接在科研资源数据库中搜寻自己所要的信息。倘若有适宜的信息就可以与之联系,进行价格磋商、现场核实、签订合同、实物交割等;倘若现阶段没有匹配到合适的交易,则可以将自己所需要的信息按照上述要求在相应的界面上,便于其他组织的搜寻与匹配。见下图。
3.科研资源整合平台相关指标的统计
科研资源整合平台相关指标的统计是基于信息系统平台的科研资源实现有效整合的反映。作为科研资源整合平台的管理者或运作者,对系统平台所反映出来的各项指标如访问量、会员注册量、资源关注率等统计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系统平台当前运作的状况,及时做出相应修改。如根据对网站访问量的统计,可以对该信息系统平台的普及率、关注率进行量化反映,如果发现访问量在逐渐减少,说明该系统的普及率与关注率正趋于下降,因而应采取措施,如加大对系统的宣传力度、提升系统的服务功能等来吸引更多的科研组织等。
4.相应保障措施的安排
前台的良好运作离不开后台的完善保障,在构筑或运作科研资源整合信息系统平台的同时,也需要相应的保障措施。人才方面,要破除户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的束缚与限制,综合运用多种激励方式(如知识激励、文化激励、信任激励等)来鼓励人才流动与互换。资金方面,要优化经费投入结构,加大对基础领域的投入,切实提高科研水平的开发潜力与后续动力;在科研经费来源方面,要鼓励支持社会化资金参与科研资源的整合过程,通过社会化资金的介入来补充、增强科研资源整合的活力与后劲。设备方面,要消除形象工程、“求全”观念与“恐后”思维,本着共享共荣的理念,加强对科研设备的利用。项目方面,要实时追踪项目申报或在建项目,鼓励广大科研组织把自己申请过的或正在申请的项目实现共享,同时要加大对项目审批的透明性和项目合作的协作性,提高科研组织的积极性。成果方面,要鼓励广大科研组织在保护好知识产权的基础上,加强产学研的交流,加快产业化、商业化进程,提高成果利用率。
在做好上述五种科研资源共享的基础上,还应加强系统平台网络技术建设的投入与支持,以坚实的资金后盾、技术支撑来保障系统平台的型构与实现,并应加强网络安全技术,以稳固的安全防范技术来防止恶意行为的破坏与攻击。最后,还应有相应的科研资源共享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来保证科研资源整合的有序性、合法性与高效性。
参考文献:
关键词: 理科基地;科研训练;管理模式
Key words: science base;scientific research and training;management model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06-0225-02
0 引言
北京林业大学理科生物学基地自成立起,通过开展大学生自主创新和科研训练项目,在学术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学院目前已将科研训练列为理科基地学生的必修环节。生科05盛夏同学在读期间以第一作者在SCI源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之后,近四年理科基地学生在SCI上达10余篇;生科01徐振愚在Nature上发表的2篇论文,影响因子达到31.4。理科基地学生继续深造读研率达80%以上,有60余名本科毕业生赴英国剑桥大学、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等世界一流学校继续深造。
理科生物学基地建设十多年来,坚持学生作为创新实践的主体,在科研训练和人才培养上已取得了一些宝贵的经验[1-3]。本文通过在保障措施和运行管理两个方面来阐述关于本科生科研训练管理的探索,既有理科基地科研训练计划的实践也有笔者提出的一些建议。
1 科研训练的保障措施
1.1 科研训练的经费保障 通过多渠道、多方面的争取来确保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的经费保障。近年来,理科基地的教师获得国家科研课题经费达5000多万,通过教师同意学生可以参与其中。学生可以自由、自主申请项目,审核后给予不同的经费支持。2011年底,北京林业大学国家理科基地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400万的经费资助,基地通过“理科基地自然科学基金子项目”申报形式将该基金划分为38个导师指定项目和16个学生自选项目,由学生和教师自主申报,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供充足的经费保障。
1.2 将科研实质性地纳入教学过程 在教学活动中融入科研,教师是学生科研道路引路人,可以通过多个渠道来激发学生的科研意识:①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可以介绍专业课相关的现有研究成果,以及自己的科研项目和实践经验;②指导学生进行课程论文的写作,调动学生查阅参考文献、了解学术前沿信息,提高学生论文写作能力;③进行探究性的课堂讨论,在某一课题范围让学生介绍自己查找的资料,并且加入自己的看法与见解,老师及时进行点评;④对优秀的科研成果应该进行展示、表扬,肯定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激励学生进行科研创新的主动性。
此外,也可进行开放性实验教学,在具备一定的实验基础技能和科研技能的基础上,可对学生进行开放性实验教学。开放性实验教学是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独立完成实验过程的教学模式,可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主动性,锻炼学生科研素质能力。
1.3 推行导师制 根据教师的课题项目和学生的科研兴趣,进行老师与学生的双向选择。教师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培养学生科研方面的基础知识和自主学习方法,并给予学生一定的任务,从实战中锻炼科研创新能力。同时积极鼓励学生及时主动与教师沟通交流科研中遇到的困难与解决方法。
1.4 建立系统化科研训练体系 首先是基本科研素质培训,主要在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大学生创新实验室完成。基本科研素质包括:科研主题的提出、科技前沿动态追踪、文献查阅与获取、科研项目规划与申请、研究方案的制定、研究计划的执行、实验数据获取与处理、研究结果的分析与展示、研究总结报告与科技论文的撰写等。其次是科研技能培训,应充分利用现有国家重点实验室、部委重点实验室以及学科教师研究室构筑的科研训练平台,以培养基地学生的科学精神、科学意识、创新及实践能力为目标。
1.5 实验室和实习基地开放运行 全部教学实验室向基地学生开放,为学生科研训练服务,满足学生科研训练的需求,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潜能得到充分发挥。创新实验室实行个人申请和导师推荐,向具有自选项目的基地学生开放[4]。鼓励学生将优秀的科研成果转化为产出,将实验室中研究的成果付诸于实践中,这个过程可以在实习基地中实现。
2 科研训练计划的运行管理
科研训练计划运行管理体系,包括评审立项、过程监督、结题验收、汇报交流、激励制度、学分认定。
2.1 评审项目 由于大学生能力有限,且大都缺乏科研经验,因此,由专家教授和专业老师对学生的立项申请进行评审是非常必要的。评审应从立项的依据、项目可行性、主题新颖性等方面来评价。通过评审将立项分为国家级、北京市级、校级、学院级,对不同的项目给予不同的支持,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立项评审可以使学生认真对待科研训练,而且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把握研究的方向,明确研究思路,细化研究计划。
2.2 过程监督 大学生虽然具有激情,但还没有养成良好的科研习惯,为了确保项目实施的进度和质量,及时给予学生正确的指导,就必须建立完善的监管制度,对项目进行监督管理。过程监督包括导师监督指导、填写中期检查表,进行中期答辩等,在课题进行期间,由导师或者研究生对项目的进展进行检查和监督;中期检查表交由学院检查,督促没有及时完成任务的项目组;中期答辩,检查项目完成情况。
2.3 结题验收 在项目完成之后,要求学生撰写结题报告。结题验收,可以使学生对科研训练项目的整个过程有一个全面清楚的认识,也可以总结自己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获得的成果、经验和教训,还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科技报告的撰写能力。结题报告是学生研究成果的呈现,也是作为评价项目的一个重要依据。
2.4 汇报交流 通过汇报交流一定时期内研究的内容,可以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总结能力,通过提出自己在项目实施阶段遇到的困难,集众人的智慧,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也起到监督的作用。同时,可以形成良好的学术交流氛围。不同小组所研究的方向不同,听取别人的汇报可以开阔眼界、拓宽思路,吸取别人的经验教训。
2.5 激励制度 激励应贯穿在整个项目之中。科研训练给学生发挥创新性提供了一个舞台,但是如果没有进行鼓励和认可,学生就会对科研项目失去热情。在项目实施的各个阶段建立评价和奖励机制。如项目评审阶段,根据一定的评价体系,将项目分为国家级、北京市级、校级、学院级,在重视程度上和经费额度上有所倾斜。项目中期检查阶段对于及时完成任务并且取得较好成绩的项目,可追加适当的经费资助。项目结题后学生提供科研项目的研究成果,如专利、论文等,进行答辩,从答辩中评出一、二、三等奖,从学院人才培养基金中提取一定比例对学生、导师进行奖励。同时对在核心期刊上的学生给予一定的量化分奖励。注重科研成果展示平台建设,通过项目答辩会、展板、交流报告会、学院网站等形式对学生科研训练的研究成果加以宣传和展示,以此来肯定学生的成就,提高学生对科研的热情。
2.6 学分认定 目前,北京林业大学国家理科基地已将科研训练纳入理科生物学基地学生的教学计划,“3学分”制激励学生参与科研活动。在教学大纲中规定:申请立项记1.0学分,完成科研任务记1.0学分,科研结果记1.0学分。理科基地学生毕业时科研训练学分不得低于2.5学分[4]。这种学分制管理模式,进一步固化和推进了大学生科研创新工作的开展,大学二年级开始所有理科基地生均投身到科研训练中。
3 结语
科研训练使学生的科研素质和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强化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思维,锻炼了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使其尽早参与到科学研究的队伍中。科研训练项目重点在于培养学生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应用知识进行综合设计的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获取科研数据和数据分析与应用能力、文字表达的能力[5]。总之,学校应当重视大学生的科研训练,虽然已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但是还存在一些不足,还有待进一步的摸索和探讨,以此来提高我国的科技实力,为经济建设和国家建设做贡献。
参考文献:
[1]田裕康,罗维平.创新实验室自主管理和自主学习模式探析[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29(2):30-32.
[2]刘广伟.建设开放型创新实验室,培养学生综合能力[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1,9(1):108-110.
一、本科生自主学习能力现状分析
1977年,我国中断了11年之久的高考得以恢复。根据教育统计资料,我国1977年高考报考人数为570万,录取人数大约27万,录取率约为4.7%,这意味着,每21个考生中只有一个人可以得到进入大学、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此时的高等教育是名副其实的精英教育。1999年,高考招生比例大幅度提高,其中普通高校计划招生156万人,比1998年增加了48万人,涨幅超过44%,是当时建国以来招生规模最大的一年。而据中国教育部考试中心最新消息,2011年全国大约有933万名高考生,招生计划大约是670万,录取率达到70%以上。按照国际通行规则,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由原来的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化教育。
高考扩招为更多的学生带来了学习的机会,与此同时也引发了一些问题,例如,生师比扩大、教室数量不够、容量不足的问题;学生宿舍、食堂缺乏的问题;教学设施不能满足教学需要的问题;特别是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也存在着不少问题。根据我们对所在学院本科生的问卷调查统计分析,学生的自主学习现状不容乐观。约有四成以上的被调查学生表示在学习过程中几乎从来不使用参考书,约有16.17%的学生表示在学习中没有特别感兴趣的问题,而对感兴趣的问题,希望业余时间钻研,但一直没有实施的比例高达40.85%。这些统计结果表明,在高等教育过程中,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均存在一定问题,迫切需要得到及时的解决。
二、本科生科研素质及能力与社会要求的差距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之一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本科教育应当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本学科、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掌握本专业必要的基本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从这一规定上我们不难看出高等教育的目的以及高等学校的培养目标。作为一名合格的本科毕业生,除了通过学校规定的各门课程的考试以外,必须培养和形成一定的科研素养,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方能在今后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务。
但实际情况不尽如此。从相关报道以及部分用人单位反馈的信息来看,本科生的科研素质及能力与社会的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无论是在获取信息、发现和提出问题方面,还是在逻辑思维和分析综合方面,本科毕业生均缺乏足够的训练,尤其是实验和实践的能力、发明创造的能力更是欠缺,至于论文的写作能力以及演讲展示能力也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这些均表明我国高等教育的质量并没有与快速扩张的高等教育规模同步发展。尤其需要引起注意的是,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有些学生在选择高考志愿以及选课学习时有明显的避重就轻倾向,而某些高校为了保证生源、适应社会需求,缺乏对专业设置的长远规划,盲目跟风,使得一些专业的设置超出了社会需求。根据北京人才市场报2011年6月18日的报道,目前文史类、经济管理类毕业生供大于求,理工类毕业生供不应求。在今年6月15日召开的北京市高校毕业生就业会议上,副市长丁向阳表示“各用人单位需要的主要是研发人才、实操人才及了解和适应社会的人才。”[2]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社会和用人单位对本科毕业生的要求,同时也为高等学校教育和培养学生指明了方向。无论学生将来是从事研发工作,还是从事其他工作,具备较强的学习、思考和研究能力,都会使他们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可持续发展的潜力,也必定会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和好评。
三、本科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科研能力的培养途径
培养本科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是高等学校的重要使命。这一使命能否很好地完成,取决于教学计划和培养体系制定的是否科学合理。一般而言,学生学习能力和研究能力的培养可以通过课程体系内培养和课程体系外培养两大途径来实现。
1.课程体系内培养
课程体系内培养一般按照教学计划完成。高等学校专业教学计划是按照高等学校培养目标制定的指导教与学活动的规范性文件,它体现了社会对某一种专门人才培养规格的基本要求,是学校组织和管理教学工作的主要依据。
具体来说,教学计划包括专业培养目标,学习年限(学分总计),课程设置及其主要的教学形式和学时(学分)的分学期分配。
以笔者所在的学院为例,教学计划中详细地规定了专业名称、标准修读年限、毕业学分、授予学位、培养目标、基本要求、主干学科以及专业核心课程,并对培养“专业基本技能”的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和培养“专业核心应用能力”的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及综合性课程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对于整个培养过程中的理论教学学时数和实践教学学时数、以及必修课和选修课、基础课和专业课等的学时分配、所占比例、课程名称等均有详细的说明。
课程体系内的培养对学生专业素质的形成是重要而意义深远的,经过四年系统的学习和实践,特别是经过最后一年的毕业设计(论文)阶段的训练,学生们逐渐将所学的课堂知识和书本知识转化为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他们将来步入工作岗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课程体系外培养
课程体系外培养是课程体系内培养的重要补充,是学生在大学四年中开阔视野、培养兴趣、提高能力、增进协作的重要环节。课程体系外培养包括学术讲座、学生社团活动、社会调查、学科竞赛、参与老师的科研课题以及本科生科研项目等等。本文仅以本科生科研项目为例进行分析。
所谓科学研究,是指“人们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采用科学的方法去认识自然和社会现象,探索客观真理,并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它是探求知识,解决问题的创造性活动。”
本科生的科研与一般科学家的研究活动有所不同。有学者认为,“本科生科研既应该包括科学家从事的调查、实验等环节,又应该包括科研方法学习、研讨式学习、独立学习、学期与学年论文、创造性的实习和社区服务等环节,而不能将其仅仅局限于科学家式的研究。”本文所研究的本科生科研项目由项目申请、项目实施、中期检查以及最后的鉴定验收等环节构成,一般要求最终成果要有研究论文公开发表,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已经超出了一般研究性学习的范畴,虽然尚达不到科学家的研究高度,但仍然具备了科研项目的基本特点,是激发学生学习动力,促进其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培养其科研能力的重要途径。
笔者所在的北京联合大学继2010年“教育教学——本科生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的实施,2011年按照学校申报北京市专项经费工作的安排,继续申报“教育教学——本科生科学研究计划”项目,该项目以提高本科学生自主开展科学研究能力为目标,项目经费总额为120万元。拟在全校范围内支持165个本科生科研项目,其中理工科项目90个,每个项目支持1万元,文科(艺术、经管)类项目75个,每个项目支持0.4万元。
从上述内容中可以看出,北京市教委以及高校对本科生开展科学研究非常重视,并给予了鼎力支持。2010年北京联合大学商务学院共有18个本科生科研项目获得批准,同学们在教师的指导下查阅资料,自主开展研究,不仅比较系统地进行了科研方法训练,而且在明确的目标驱动下,增强了学习和思考的针对性,研究意识和研究能力均得到了提高。根据学院团委的统计资料,我院全部18个项目均在2010年底顺利结题,发表的论文中包括核心期刊论文、国际会议论文以及普通期刊论文等多种形式,反映出学生在开展项目研究过程中所获得的巨大收获。2011年我院又有20余个项目获得了经费资助,学生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有条不紊地开展研究工作。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本科生科研项目的研究已成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研究能力的重要途径。
四、本科生开展科学研究的评价机制和保障制度
为了提高本科生开展科学研究的积极性,增加大学生参与科学研究的热情,合理地评价大学生的研究成果,同时便于教师对参与科研项目的学生进行针对性较强的指导和帮助,解决他们在研究过程中所存在的具体问题,完善的评价机制和保障制度必不可少。
1.评价机制
对本科生开展科学研究的评价主要侧重于对其科研能力的评价。根据张潇潇的研究成果,科研能力主要包括学习能力、知识能力、实验能力、创新能力、控制决策能力、人际沟通能力以及组织能力。这些能力比较完整地描述了对学生研究能力的评价指标。以知识能力为例,张潇潇将其定义为在知识的吸收应用过程中所具有的能力。知识能力被进一步分解为4个要素:知识共享能力、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信息搜集能力)、知识吸收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
根据上述评价指标,指导教师可以对所指导的学生逐一进行评价和分析,掌握学生的优势和存在的不足,并对其比较薄弱的能力方面加强指导和训练。对大多数本科生而言,由于他们参与科研项目的机会不多,研究的经验比较缺乏,指导教师需要更多的引导和帮助。从最基本的搜集资料、翻译文献,到研究框架设计、开展市场调查,以及后续的数据处理和分析,撰写研究论文,指导教师都要及时进行指导,使学生在研究的每个阶段都得到最大限度的锻炼和提高。
2.保障制度
本科生开展科研项目的研究毕竟属于学校课程体系外培养的一项活动,需要学生投入极大的精力和较多的时间,在研究的过程中还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有时甚至是非常痛苦的。但提高本科生的科研意识和科研素养,关乎学生总体培养目标的实现,又是势在必行的。因此,制定一定的保障制度对于该项目的顺利执行无疑是非常有益的。
根据相关资料,我国各高校在执行本科生科研计划时一般都有相应的保障措施和激励政策。例如,东南大学对于达到预期研究目标的学生,学校将根据成果的创新价值,给予报销科研费用、计算课外创新实践学分并可奖励学分、参加优秀生评选、免试读研和颁发奖励金等多种奖励。又如,福州大学对于结题评审合格以上的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项目组成员可根据《福州大学本科生奖励学分管理实施办法》的有关规定申请奖励学分,或作为院系培养方案中科研训练课程学分。笔者所在的北京联合大学商务学院也有同样的保障措施。但需要说明的是,除了激励政策,还应该有比较完备的项目执行跟踪检查制度,以督促学生和指导教师按照项目实施计划较好地完成相应的工作,而不是单纯地对检查不合格的项目停止执行或停止研究经费的下拨。
五、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本科生科研项目由学生个人或团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选题,自主进行研究性学习,自主开展研究工作,是他们了解和掌握基本的科研方法手段,训练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研究创新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但限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项目在执行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需要改进之处,具体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第一,从注重成果到注重过程。作为一个研究项目,要求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是无可厚非的,但评价的标准应不仅仅局限于发表什么级别的论文,或者获得什么级别的奖励。项目的验收应把过程考核纳入进去,学生在项目研究过程中学到了多少东西、取得了哪些经验教训、在创新思维和研究能力方面得到了哪些提升都应该成为项目验收的重要内容。
第二,扩大学生的参与人数。无论是从国家层面还是从学校层面,能够参与到本科生科研项目中的学生人数都微乎其微,这使得高校中的绝大多数学生在进行毕业设计(论文)之前缺少系统的科研训练的机会。另一方面,由于本科生科研项目一般以一年为限,缺乏连续性和持续性,使得后续的科研活动难以为继。针对这种情况,笔者认为,一方面学校应积极鼓励学生申报各种级别的科研项目,珍惜和争取机会;另一方面,学校应把本科生科研素养的培养视为大学教育的主要任务并努力将其纳入教学计划,通过一定数量的相关课程和要求,促使所有的学生参与其中,在开展研究性学习和探索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研究能力。
在毕业设计选题方面要采用生产第一线或科研实践的课题作为毕业设计题目,使学生融入到生产实际中,初步了解生产技术和科研工作的流程,接触生产实际中的问题。从思想上明确科研项目选题的重要性,从而意识到正确选题与促进经济发展两者之间的必然联系。在这种题目下,学生可以在科研项目中得到历练,可以初步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毕业设计中,加强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创造力,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
2.指导教师深入实践,加强校企合作关系。
采用来自生产第一线和科研实践的课题作为毕业设计题目,这就要求指导教师具有很强的实践能力,特别是那些专业课或专业基础课教师必须具备现场生产实践经验。只有这样学生做出的毕业设计才能符合实际,并且经得起实践的检验。这就促使指导教师要到实践中“找原材料”。这种要求,对教师本身也有一种压力,会对提高教师自身专业实践能力产生一定的推动作用。在产学研相结合的毕业设计中,教师和学生可以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与此同时,指导毕业设计的教师除必须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外,还需具有解决实际应用问题的实践能力。然而现实的情况是许多专业课教师虽然理论基础坚实,但是他们从高校毕业就立即进入高校工作,缺少实践能力,这就需要采用产学研相结合的毕业设计。在毕业设计的准备过程中,指导教师可以深入企业进行实践,加强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在实践中丰富教师的教学内容,教师自身坚实的知识也可以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在毕业设计过程中,指导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共同对学生进行毕业设计指导,也可以强化自己的实践能力,对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3.聘请企业技术人员兼职指导教师。
在“源于企业生产实际的毕业设计模式”的毕业设计工作中,高校可以到企业或科研单位聘请技术研究人员作为学生设计的兼职指导教师,这样有利于提高师生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解决学校在职教师缺乏实践经验的同时,也进一步解决了缺少指导教师或指导教师时间和精力投入不足等实际存在的问题;对企业方面来说,与学校合作有利于企业技术人员的不断创新,有利于企业在迅猛发展的经济浪潮中、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其长期、持续发展的优势。企业也可以邀请理论基础十分坚实的高校教师担任高层次的技术专家与管理顾问,从而达到双向交流的目的,使企业和高校实现共赢。
二、源于企业生产实际的本科毕业设计选题保障措施
源于企业生产实际的本科毕业设计选题得以顺利进行,必须有一定的保障措施,使学生和教师积极参与企业技术服务活动,为企业解决生产第一线技术难题。为此企业、社会和学校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完善促进学校、教师、企业结合的政策环境。
实现该模式毕业设计的前提是落实好促进产学研结合的相关政策,包括强化监督,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相关政策的落实,切实解决产学研结合过程中科技成果的分配问题。针对产学研结合的实际特点,进一步完善政府机构对大学或科研机构的考核政策,引导其建立一套有利于成果转化和开展产学研合作的评价考核体系。
2.构建有利于产学研结合的公共服务平台。
建立有利于产学研相结合的信息平台,关键是要实现促进人才、技术、资金及设备等信息之间的有效对接,从根本上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促进各种信息的沟通,认真组织协调各方面的关系,加强高技术水平人才的培训,共同促进本行业内的产学研相结合。
3.营造有利于产学研合作的环境。
在当前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历程中,想要营造有利产学研合作的环境就要大力宣传它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加强宣传与产学研结合相关的政策;认真总结那些产学研结合进展顺利的先进典型,将其成功的经验进行推广和分享;加快建设全社会的信用体系,强化相互间的契约意识,确保产学研合作可以得到不打折扣的执行;在合作过程中,我们应该大力弘扬、合作共赢的理念,鼓励各方开展多样的有利于产学研相结合的各种合作。
4.改革完善教学科研评价体系。
对科研评价体系进行必要的调整和完善。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建立和完善人才队伍分类管理、评价和激励机制,高校教师岗位分类管理是结合高校定位与发展战略目标,通过设置不同类型不同级别的岗位,制定与岗位相应的考核激励政策,从而实现科学化管理高校教师队伍,使人才资源得到进一步优化配置。清华、浙大等部分高校最早开展高校教师分类评价,根据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三大职能,将教师分为:教学型、研究型、教学科研并重型,浙大还单独设置社会服务型。不同类型的岗位考核体系不同,改变以往以科研为主“一刀切”的做法。
1.教学研究型大学教师分类管理的意义
教学研究型大学是“以教学、研究相结合,研究为重点”,与研究型或教学型大学相比,教学研究型大学中教学与科研型教师规模相当,学校应当更注重教师的分类评价与管理,以激励教师发展,带动学校教学与科研并重发展。
在高校分类管理与评价中,由于高校自身情况存在差异性,合理制定教师分类标准至关重要。科学合理的分类标准能够明确引导教师向不同类型发展,有助于教师的岗位工作更专业化,同时符合人的发展具有个性化特色的客观规律,真正达到分类管理的目的。本文结合教学研究型大学的特征,深入分析大学教师分类管理过程中的主要环节,探讨教学研究型大学教师分类管理的有关对策,旨在为教学研究型大学实施教师分类管理及提升师资队伍整体素质提供参考和建议。
2.教师分类管理过程中的主要环节
在大学教师分类管理过程中,应当明确以“教师专业发展”为核心,通过教师个体专业发展带动学校教师整体素质的提升。以教师胜任力为基础,通过标杆参照体系,对教师资源进行整合和优化。以激励措施和保障措施为两翼,通过制定相应政策为教师专业发展保驾护航,如下图所示:
图 教师分类管理主要环节示意图
(1)以教师专业发展为核心。
大学要实现对教师分类管理的核心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在实行分类管理过程中,要以教师的专业发展为根本导向。在不同岗位类型教师的不同发展阶段,根据教师的工作表现、自身素质能力基础、个人发展目标,通过实施教师评价,引导教师制定较强的专业发展可行性短期目标和职业期望,激励教师自身的内在发展动力、职业自觉意识,促进教师在包括教育信念、动机、知识、能力、专业态度与规范等方面的专业成长。同时,引导教师将个人专业发展与学科、学校未来发展相结合,在实现个人专业发展的同时,或带动所属学科的发展,或提高专业教学水平,推动学校人才培养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的提升。
(2)以教师胜任力为基础。
实施高校教师分类管理,对于教学研究型大学而言,教师分类相对比较明确,在制定不同类别岗位职责和考评体系时,应当以教师胜任力为基础,通过建立合理、公正的岗位职责要求及绩效管理体系,符合不同岗位类型教师事业发展期望,促进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满足学校不断发展的需求。如果岗位要求不符合教师的实际情况,将无法发挥引导作用。高校在制定相关政策时,应当明晰学校教师的能力储备和未来要求之间的距离,对学校师资进行总体评估和合理配置;对于教师个人而言,可以根据各个岗位的要求,分析所需要的能力条件,论证各岗位职责的适应性,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激发自身的期望动力,从而不断提升自身素质,推动个人职业发展。
(3)激励效应。
在制定教师分类管理相关政策时,应当确保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教师都能起到激励作用。在“绩效优先、兼顾公平”的前提下,从价值评价和价值分配两个方面,对不同类型教师的贡献进行评价,无论作为教学型教师,还是作为科研型教师,都要使其因贡献得到承认而受到激励。另外,适当拉开不同职位和不同能力水平人员之间的价值分配额度,引领教师的价值观念从“领工资”向“挣工资”转变,切实体现“优绩优酬”,使教师作出的贡献得到相应的回报,激励教师不断向前发展。
(4)保障措施。
在高校教师分类管理实施过程中,“教学与科研同等重要”的意识氛围必须贯穿始终。学校应当在工作条件、工作氛围、培训机会、晋升机会等方面制定相应保障性的措施,营造学校教学与科研齐头并进的大环境,为不同类型教师发展创造和谐的氛围,最大限度地支持教师的专业发展。
3.教学研究型大学教师分类管理对策
(1)构建合理的教师评价体系,实现发展性教师评价与奖惩性教师评价相结合。
教师分类管理的目的之一是推动教师结合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专业发展方向,因此单纯的奖惩性教师评价体系已经不能满足实际需求。目前国内外高校教师评价主要有两种体系:传统奖惩性评价体系和发展性教师评价体系。发展性评价体系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充分体现教师个体和学校集体共同发展进步的思想,能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同时,奖惩性评价对教师的直接激励作用同样不容忽视。因此,高校实现分类管理的首要问题是构建合理的教师评价体系,推行发展性评价为主、奖惩性评价为辅的教师评价体系。
(2)结合学科特点及教师个人素质,引导教师做好个人发展规划。
大学教师分类管理目标之一是引导教师个人发展,因此做好教师个人发展规划是实现教师分类管理的重要环节。由于在教学研究型大学中,存在各学科发展不均衡,以及一般学科、基础学科、新兴学科多种类型学科并存等问题,必须通过岗位层次设计及复合考核指标,引导教师结合学科特点和个人基本情况制订个人发展规划。
对于教师所在的学科在学校处于引领和提升地位的重点学科,可通过适当增加研究型岗位比例,引导教师向研究型方向发展;对一般学科、新兴学科的老师,则从现状和未来发展目标着手,设置适中的教学与科研型岗位,引导教师根据自身特点,向教学或科研型教师发展;对属于基础学科的教师,应适当增加教学型岗位比例,突出教学能力在该类岗位考核中具有重要地位,引导教师向教学为主方向发展。在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学科的岗位设置的基础上,学校应当了解教师选择岗位类型后的职业期望,制定保障措施和政策扶持教师向职业目标进步,协助青年教师制订出适合自身特点又能保证其持续发展的职业规划,在后续的发展过程中,及时了解未能完成短期目标的各岗位类型教师的困难,协助教师重新修订职业规划。
(3)结合职称与岗位构建多元多层次的绩效评价体系。
在教师分类管理中,不同类别岗位的绩效评价体系是实现分类管理的重点和难点。我国目前岗位聘任依然实行分级管理,其中专业技术岗依据岗位任职条件进行区分。在发展性教师评价思想的指导下,将教师分类管理与岗位设置相结合,通过设置不同职称级别、不同类别岗位实现教师的分类聘任。根据岗位职责和要求,为各类岗位的教师设置不同的职业发展通道和绩效要求,纵向由层级构建区分度,横向由类别构建区分度,从而构建以职称级别和岗位类别为主的多元多层次绩效评价体系。
对于不同级别不同岗位的教师,学校设置不同的考核标准和工作任务要求。如对于教学为主岗教师,应当对其承担本科生或者研究生的课程教学时数有所要求,绩效考核则侧重于对教师教学工作量、教学满意度、教学改革成果等方面;对于科研为主岗教师,应当明确其年度承担科研项目的经费额度最低要求,绩效考核则应侧重于对教师科研课题、专著、学术论文、专利等方面;对于教学科研并重型岗位,应当明确教师承担一定的课程教学工作时数,同时要求承担的科研项目经费达到一定的额度。
(4)设计合理的薪酬体系。
合理的教师薪酬体系是实现教师分类管理的重要保障。教学科研型高校在构建薪酬体系时,首先应当明确“教学与科研同等重要”的理念,教师教学工作与科研创新只是分工不同而已,确保内部公平性,保证同一组织内部不同职位之间或者不同技能水平人员之间薪酬水平的公平性。薪酬设计应当反映岗位职责和能力的大小,与岗位特点、教师个人能力素质及实际工作绩效向关联。在具体措施上,实行教学积分与科研积分通用,实现不同类型岗位的教师薪酬达到统一的定价标准;实施教学与科研奖励,在设置高校科学技术奖励的同时,对长期奋战在教学一线的教师也一样设置奖励,引导教师在教学方面取得成绩并有所突破。
4.总结与展望
结合教学研究型大学的特征及实际情况,从教师专业发展、教师胜任力、激励措施和保障措施等四个方面深入分析教师分类管理的主要环节,进而提出面向教学研究型高校的教师分类管理对策,为高校实施科学化教师管理提供参考,进而提升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促进高校教师自身发展与学校学科发展相结合,推动学校实现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司福亭.论发展性教师评价与教师专业发展[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08):37-39.
[2]刘万海.教师专业发展:内涵、问题与趋向[J].教育探索,2003(12):103-105.
[3]卢昌宁,赵雪梅,蔡强,等.高校教师岗位设置和分类管理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高校师资研究,2011(06):1-8.
科研部门的主要产品是科研成果,为了提高科研的质量,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是十分必要的。以福建省环境科学研究院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为借鉴,对科研部门如何建立质量管理体系进行一些探讨。
1 任何组织都需要管理
当管理与质量有关时,称为质量管理。质量管理是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活动,通常包括制定质量方针、目标以及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等活动。实现质量管理的方针目标,有效地开展各项质量管理活动,必须建立相应的管理体系,这个体系就叫质量管理体系。它可以有效达到质量改进。ISO 9001是国际上通用的质量管理体系。
质量管理体系是指“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管理体系”,实现质量管理的方针目标,有效地开展各项质量管理活动,必须建立相应的管理体系,这个体系就是质量管理体系。
2 科研项目质量管理的全程控制
2.1 项目立项阶段(设定质量目标)
科研项目的特点决定了科研项目的质量目标很难完全用量化的方法控制,只能是定性、定量方法的结合,在科研项目的计划中对项目的质量计划往往也是作部分量化,大多是规范性的要求。结合科研项目的特点,以管理过程为基础进行质量控制,主要目的就是要保证科研项目能够在合理的工期内,用尽可能低的成本达到尽可能高的质量水平,并注意在管理和效果间取得平衡。
从提出需求开始,到签定科研项目协议为止,是项目管理的关键。这一过程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组织和评审项目申报书、组织项目可行性论证和签订项目合同。
2.1.1 项目申报人应根据《年度项目申报指南》,以及当前的研究热点,结合自己的专业特长,明确项目的研究方向,确定拟申报的项目名称和关键词。
2.1.2 项目立项查新。项目申报人应查阅与项目相关的研究内容,了解该项目的研究背景,判断自己的项目是否已有人开展了相近的研究工作或其研究深度。
2.1.3 项目申报人应综合以上内容填写《科技项目计划申报书》。科研管理部门根据项目情况组织本部门学术委员会和有关专家(与自己项目有关的专家应回避)进行审核,科研管理部门应将专家评审意见及时反馈,合理归纳与采用。
2.1.4 《科技项目计划申报书》经评审合格,填写《项目评审/推荐意见表》。经批准后,签订合同。合同评审记录随质量记录一同归档保存。
2.2 项目研究阶段(制定质量计划和质量控制)
此阶段是科研项目全过程的重点和核心。科研项目管理工作包括科研项目的开展和控制两个方面:一是在课题开展过程中,提供项目合同书中确定的对项目的各种支持条件,对所依托的项目或子项目进行成本核算,对其经费开支进行监督,负责项目经费的财务管理和核算,审批仪器设备支出、协作费用支出等。二是对课题研究的正常开展进行检查监督和控制,建立起全过程、全方位的跟踪反馈的监督检查机制,了解执行情况,及时反馈问题,寻求解决办法,确保项目按计划顺利进行。
在合同签订后,项目负责人全面负责承担科研项目的综合技术、经济指标、质量、进度;负责组建项目技术组。负责人应组织对实施过程进行策划。策划应建立在项目组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最终形成书面的项目组织实施方案。实施方案的内容应包括:项目的详细分拆情况、到某一阶段的任务与要求、实验的具体方案、人员的分工情况、重要节点的设置与检查方法、经费的使用计划、风险分析等等。项目组织实施方案应真实客观反映项目的实施路线,同时也是考核个人工作的依据。
项目组成员运用正确的设计方法进行具体的科研设计工作,对项目成品的质量和进度负直接责任。
在项目组织实施方案的基础上制定《项目专项质量计划》。报科研管理部门,科研管理部门组织相关专家对《项目专项质量计划》进行科学性、合理性审核。
科研管理部门负责全过程中项目组和各相关部门的信息交流及协调工作;负责监督项目工作进度有否按计划进行,《科技项目进展和经费使用报告表》(由项目组填报,科研管理部门核对);有关信息应形成记录,并作为质量记录在项目结束后归档保存。
科技项目计划申报书的主要内容为项目概况、项目必要性和可行性、解决的主要问题和实现目标、关键技术、效益分析、项目实施方案、进度安排、经费预算、本部门审查意见。
科技项目进展和经费使用报告表的主要内容为项目概况、项目进展情况、经费使用情况、投入产出分析、下年度实施计划。
2.3 项目审核阶段(质量改进)
对科研项目的总结评价(审核),就是对科研项目的投入与产出进行学术价值、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综合性的绩效评价。福建省环科院对项目研究报告编制完成后,采取项目负责人、部门审核、院部审核和审定的三级审核制度,科研项目质量管理中的三级审核制度是科研单位全面检查项目完成情况,提高科研项目效率与质量的有效手段。对实施过程进行认真策划,注重项目负责人作用的发挥,对预研项目的主要过程实施分阶段质量控制,有利于掌握研究进度和解决关键技术,从而实现研究项目全过程质量管理。
项目研究结束后,项目负责人应组织项目组成员进行技术总结,应委托具有法定资质的单位就项目名称和关键词进行技术查新并出具《技术查新报告》。及时编制《研究报告》和《工作报告》。项目研究报告编制完成后,首先进行内部审核,填写《技术文件内部审核单》。《科研项目内部审核单》的主要内容为项目概况、项目负责人审查意见、责任部门审查意见、科研管理部门意见、院技术审核意见、审批或审定。项目组应根据部门审核、院部审核的意见再次组织编写人员进行修改并编制修改说明。
2.4 验收阶段、成果鉴定(质量保证)
验收过程主要是对研究项目的审查,包括科研工作总结报告和财务决算审计报告,验收部门对照任务书的有关内容(如研究目标、研究内容、预期成果、关键技术、技术文件)进行,并仔细核算财务决算报告和审计报告,确保项目以通过验收。
成果鉴定是确定预研成果水平的重要手段。鉴定时应尽可能收集证明成果水平的客观评价资料,如文章发表的档次、数量、被引频次、查新报告、成果的反响与应用情况等,鉴定结论应准确科学。
项目组根据验收意见修改完善报告,形成科研报告终稿。经审批后,项目负责人应填写《科技成果鉴定/验收申请书》,同时准备申请书附件正式向验收部门提出验收申请。科研管理部门应协助项目负责人做好专家评审工作。项目通过鉴定/验收后,项目负责人应填写《科技成果鉴定/验收证书》,送项目下达部门确认,《科技成果登记表》,报送有关部门。并按《环境科技档案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归档。
2.5 科研项目归档
科研档案是指在科研工作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科技文件资料,是科技活动的真实记录。严格规范科研档案管理在科研质量管理中十分重要,可以保证科研工作的准确性和科研记录的完整性,利于基础资料的保存并使其发挥应有的科学价值。
科研活动过程中将产生大量的技术文件和记录,科研项目验收(评审)通过后,项目责任人应按《科研项目成果归档目录表》中所要求的内容提供归档材料,以保证科研成果及时归档。
其中原始记录是科研活动的第一手资料,技术文件主要包括研究活动产生的记录:项目建议书、申请书、合同、调研报告、研究方案(实验记录、检测记录、讨论记录)、总结报告、验收报告等。
科研项目管理活动产生的质量记录记载了管理部门对科研项目的监督管理情况,如《合同评审记录》、《项目专项质量计划》、《技术文件内部审核单》、《信息交流记录表》等。科研档案工作是科研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追溯科研成果的源头,应高度重视管理,把科研课题档案工作与科研计划、检查、验收和成果管理紧密结合起来,实行同步管理。
3 结论
ISO9001系列质量体系已被世界上110多个国家和地区所广泛采用,在产品或服务责任日益受到人们重视的今天,已成为一项重要的预防性措施。按照ISO9001标准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构建科学合理、职责明确的质量管理体系的组织机构,建立文件化的科研过程质量管理。各机构(单位)通过第三方审核,为顾客提供了质量保证。对于通过了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机构(单位),说明已建立了一个完整质量体系;能够有效控制项目研发(生产)过程的质量;具有发现潜在的质量问题、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能力。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是在不断改进中得以完善的,该体系进入正常运行后,仍然通过内审、管理评审等自我评价手段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监督控制,使质量管理体系能够保持完善。定期评审质量目标的实现情况,寻找管理中的差距和改进的机会,保持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才能提高质量管理的有效性和效率,使认证资质的持续有效。
参考文献:
随着中国军工科研所(以下简称科研所)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科研所不再仅仅根据计划任务完成科研生产,而是以科技企业的角色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然而,传统的组织结构极大地限制了科研所的快速发展。本文阐述了科研所传统组织结构的弊端,提出了新的组织结构变革构想。
一、科研所组织结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科研所目前的组织结构普遍采用直线职能制。设所长1名,副所长几名,下设多个职能处室,如综合办公室、组织人事处、财务处、科研生产处、项目处、质量处、市场处、审计处、条件保障处等。设多个研究室。企业决策权高度集中在所长一层,由主管副所长协助所长分管各部门;职能处室负责专业管理职能;各个研究室承担具体的科研生产任务。
根据笔者的调研,传统的组织结构中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权力过分集中,全所的财务、人事、营销、采购、质量等经营活动的决策权、指挥权和监督权全部集中于所长手中,所长同时还行使科研生产经营活动的监督权。所长高度集权导致缺乏足够时间用于规划科研所的长期战略目标和计划。其次是横向协调不畅,主要表现在研究室之间横向联系差和职能处室与研究室之间的工作协调难度大两方面。再次是职责设置重复,不同的职能处室具有相同或相似的管理职责,不同的研究室承担同一系列的科研项目开发,这些问题直接导致了人浮于事、责任推脱、资源浪费等现象。最后是科研与生产职责分配不合理,现行组织结构设置中,设计研究室的职责既有项目设计也有加工制作。在有限的人力、物力资源条件下,研究室无法集中资源用于科研项目研发,产品开发周期大大滞后于竞争企业,市场竞争力严重不足,客户流失的现象屡见不鲜。科研与生产职责分配给同一部门,既不利于专业化分工,也不利于管理效率的提高。同时,现行组织结构中,将生产各环节的职责同时分配给多个部门,造成生产资源不能集中利用,科研与生产协调难度大、成本高。生产协调工作占用了研究室大量的产品开发时间。
二、科研所组织结构变革思路
按照组织结构设计的相关理论,首先对科研所的战略、环境、技术等重要的组织结构权变因素进行分析。科研所新的发展战略要求产品技术更新快,产品品种多样,研制周期短,这对组织结构提出了更加灵活和柔性化的要求。科研所生存的环境已经由技术变革平缓、拥有稳定客户和供应商、缺乏竞争者的稳定环境,转变为充满现代市场竞争的迅速变化着的环境,横向协调流畅、市场反应迅速的弹性组织结构应更加适合。科研所普遍进行着定制类产品的研发,并广泛引入计算机专用软件进行辅助设计(CAD)、计算机一体化制造(CIM)、办公自动化系统(OA)和企业资源管理系统(ERP)等自动化软件参与科研生产管理,技术进步使得有机式组织结构的采用变得更加可行。
科研所组织结构变革总的原则应是增强企业的应变能力,提高企业的运行效率,促使企业更好地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具体包括:任务目标原则,即坚持“以事为中心,以事建机构,因事设职务、因事配人员”的原则进行组织结构设计。合理分工和明确协作的原则,即对于每个部门和每个员工的工作内容、工作范围、相互关系、协作方法等,都应有明确规定。组织结构柔性化原则,即通过临时组建多专业人员构成的临时性项目团队,让更多的员工参与到临时团队中,共同面对市场,相互协作,互通有无,以高质量完成科研项目为共同目标,从而增强企业应变能力,提高组织结构柔性。统一指挥和责权利对等原则,即部门的调整应明确责任与权益,工作中统一指挥,资源统一调配,避免资源浪费和争抢现象。稳定性与适应性相结合的原则,组织结构的变动涉及人员、分工、职责、协调等各方面的调整,对人员的情绪、工作方法和工作习惯会产生各种影响,因此,结构调整既要考虑到延续性,也要适应新的经营战略和环境的变化。
通过以上权变因素分析,依据变革原则,可以看出科研所适合进行柔性化组织结构变革。其一,以柔性化理论为指导,在横向结构上建立以科研项目为核心的临时性项目团队,建立健全横向协调机制,构建更有弹性和应变能力的矩阵制组织结构;其二,撤销研究室编制,将科研与生产相分离,设立研发中心,理清专业化分工;其三,合并职能处室,将管理职责相同或相近的职能部门进行合并,对管理职责进行重新调整,压缩职能部门,避免职责重叠;其四,组建生产车间,将研究室生产班组与机加车间合并组建生产车间。
新的组织结构分为“所长——副所长——部门”三级管理层次。部门包括职能部门、研发中心和生产车间,各部门负责人直接向主管副所长负责,副所长向所长负责。企业依据科研项目组建临时项目团队,由项目经理负责,项目组成员来自相关部门,项目完成后临时性团队自行撤销,成员仍回原来的部门。
科研所新组织结构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征:
第一,精简部门,增设研发中心。
第二,组建生产车间,实现专业化集中管理,合理有效地利用生产设备,由主管副所长负责。
第三,根据科研项目成立临时性项目团队,由项目经理负责,团队成员横跨多个职能部门,加强横向联系。
三、实施新组织结构变革的关键步骤
科研所实施组织结构变革应循序渐进,分步实施,力争做到变革的阻力和工作影响最小化,最大程度地实现组织结构变革的目的。变革实施的关键点在于临时项目团队的启动运行,其分为团队设立、团队运作、团队解散三个步骤:
步骤一:根据项目需要组建项目团队
1)获取客户需求。由主管市场的职能部门通过市场调研、信息分析、客户接洽获取客户需求,确认后将需求信息传递给研发中心主任;
2)项目评审。由研发中心组织相关设计人员对客户需求进行项目评审,由评审会讨论是否承接这一科研项目,并将科研项目分类,科研项目按照性质划分为A、B、C三大类:A类项目属于全新开发项目,技术难度大,客户先期只需要少量样品测试用,运用潜力巨大;B类项目采用的开发技术相对成熟,设计上只需要在原有的技术基础上适当修改,产品订购量较大;C类是采用现有的技术就可以研制生产的,产品订购量大。
3)组建项目团队。项目获评审会通过后,由研发中心向主管项目的职能部门(以下简称项目部)提交立项申请;经审核和备案之后启动项目团队组建;由研发中心与项目部根据项目类别从项目经理人才库中选定项目经理;项目经理确定后,由项目经理与相关部门负责人共同协商,从相关部门中选取专业人员组建项目团队,并报项目部备案,项目团队正式成立。
步骤二:团队运作
项目团队的运作围绕科研项目的运行来开展,团队的共同目标就是保质、保量、按时完成科研任务,项目经理对科研项目的结果负责。由于项目团队是根据完成科研项目的需要临时组建,团队成员来自多个部门,因此团队组织具有独特的运行特点。首先,项目团队应该制定出科学有效的项目运行总体规划,内容主要包括科研项目的研制目标和研制节点,以此作为团队运行的总体纲领。其次,项目团队应制定明确的成员职责分配和奖惩办法。再次,应通过制定规章制度明确区分项目经理与部门负责人的工作职责,由于团队成员同时受项目经理和部门负责人的双重领导,容易造成责任边际不清晰,在指挥和协调上出现难度,因此,制定并实施相关制度文件,明确项目经理和部门负责人之间的职责界限是比较有效的解决办法。最后,完善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协调机制,通过协调会、网络平台和电话联络等多种途径加强信息交流,从而促进资源共享。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研究所(以下简称橡胶所)是我国唯一以橡胶树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国家级研究机构。“十二五”以来,根据科技和产业发展要求,橡胶所主要开展天然橡胶遗传育种、栽培生态学及栽培技术、生理生化、热带土壤、热带作物营养、天然橡胶初产品加工工艺与设备研究、天然橡胶产业经济及产业发展策略研究。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实施“人才强所”战略,把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凝聚和培育作为事业发展的基础,创新工作机制,人才队伍建设取得较好成效,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二、橡胶所在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方面的做法及成效
一是制定人才发展规划。为加快实施人才强所战略,根据《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农村实用人才和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0-2020年)》总体要求和热科院《“十三五”规划(2016-2020年)》、《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总体部署,着眼于为我所事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制定了《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研究所“十三五”人才发展规划》,科学合理地制定培养计划,确定培养目标,根据科研、开发、管理工作发展需要,有针对性科研队伍、管理队伍、科研辅助队伍建设,既要突出科研人才,又要重视行政管理人才和科研辅助人才的培养,既要开发现有人才,也要培养后备人才。
二是将人才培养与所重点学科的建设结合起来。学科建设是科研单位的重要基础,也是实施培养高素质科技人才、取得高层次科技成果的有力保障。重点学科是所根据事业发展需求,择优确定并重点建设的培养创新人才、开展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在学科体系中起着引领和带动作用。此外,学科建设可以有效的推动科研单位的科研活动,在重点学科建设中, 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工作的发展对学校高层次人才培养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在重点学科建设中,人才培养与科研研究互为因果,相互促进。一方面, 学科中所培养的高层次人才和众多的科研成果成为重点学科的主要支撑;另一方面, 重点学科又为高层次人才的培养, 高质量科研成果的出现提供了基础园地。各重点学科不但在自身的发展中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而且也带动了学校相关学科和整体科学研究的发展。
三是加强现有人才的培养。鼓励现有科技人员提高学历,通过联合培养博士生、互派访问学者、参加国际学术交流等方式,对岗位业绩优秀、发展潜力大的青年科技骨干,选送到知名院校、科研院所攻读学位或开展博士后研究或学术研修。
四是重视青年人才培养。对40岁以下的科研人员给予科研经费的支持,重视青年人员科研能力的培养。在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中设立“人才培养专项”,支持优秀青年科技人员开展自主选题的科学研究。对于一些有申报指标限制的省部级项目(如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向青年科技人员倾斜,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支持。在新进人员项目策划、项目申报、论文撰写等过程中给予指导,促进其快速的成长。
五是建立健全人才激励保障机制。有效的激励保障措施,是引进人才、留住人才和激发人才创新创业热情的重要保证。不断完善培养、引进、使用等激励保障措施。“十二五以来”,我对获得国家、省重大项目和重大成果的科技人员进行重奖。成果获国家自然科技奖、技术发明奖、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热科院每项奖励40万,获二等奖的每项奖励20万。获国家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院奖励10万,二等奖5万,三等奖2.5万;中华农业科技奖获特等奖院奖励10万,一等奖5万,二等奖2.5万,三等奖1万;以上奖项我所均按1:0.5配套。此外,项目申报并获准资助100万元以上的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给予5000元/项奖励;申报并获准资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给予2000元/项奖励;一般科技项目给予500元/项奖励。成果通过会议组织的鉴定、评价,并经省部级科技成果登记公告,鉴定结论为“国际领先”,给予4000元/项奖励;鉴定结论为“国际先进”,给予2500元/项奖励;鉴定结论为“国内领先”,给予1000元/项奖励;鉴定结论为“国内先进”,给予500元/项奖励。论文被SCI收录的影响因子小于3.0的论文,按其源杂志在奖励年度的上一年度影响因子分值进行奖励。奖励标准:1000元+影响因子×500元/篇奖励,若被SSCI收录,增加奖励1000元/篇。
六是实施人才战略科研产出迅速提升。“十二五”以来,科研经费大幅度增加,获批各级各类科研项目450余项,其中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项,973计划课题1项,863计划子课题1项,星火计划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7项,948项目5项;产业体系专项7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4项;农业部部门预算项目61项;海南省重点计划项目9项;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43项;海南省星火产业带项目3项。获省部级科技奖励17项,其中一等奖6项,二等奖5项;获授权专利295项,其中发明专利74项;审定品种3个;1078篇,其中影响因子3.0以上SCI论文33篇;出版专著22部;制修订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7项。
七是优秀人才不断涌现。“十二五”以来,各类人才不断涌现,拥有国家天然橡胶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1人、岗位专家6人,国务院特贴专家14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2人,农业部突出贡献专家2人、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1人、农业科研杰出人才2人,海南省十大杰出青年1人、突出贡献专家2人、“海南省515人才工程”人选3人、省政府直接联系重点专家1人。
通过实施人才战略,科技人才的总量和结构得到了优化,质量得到了提升,科技人员的内在动力极大地得到了激发。
三、存在的问题
一是领军人才数量不足。我所近年新引进人员力度持续加大,在职在编人员已经增加到200人,学历层次显著提高,研究生以上学历人员占70%。近年来,年轻科技人员增幅较大,目前35岁以下人员占47%,虽然充满活力,但专业技能、知识经验积累不足现象突出。高层次特别是领军人才数量不足问题仍未解决。
二是创新能力不强。目前尽管在橡胶树遗传育种方法与技术、抗逆栽培、营养与施肥、采胶制度与技术、死皮防治等领域处于世界先进地位。但缺乏创新人才战略的实施计划,“论资排辈”现象严重。
三是管理机制和制度有待健全。考核评价和激励约束机制不够完善,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岗位责任、监督管理等管理体系不够健全,管理能力和水平需进一步提高。
四、对策
一是加快高层次人才引进与培养。注重人才引进与学科建设相结合,依托热科院重要人才引进计划、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和国际交流合作等平台,加强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通过继续教育、项目合作、联合技术攻关、国外考察等形式,拓展人才培训培养层次类型,提高科技人才队伍整体素质,加快农业科研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
二是重视人才建设路径。加强人才的引育、使用、评价和流动,要育的好、用的对、评的值,打破人才“制度壁垒”和“学科壁垒”,促进农业科技人才在区域、学科和产业方面的均衡分布;发挥职称评审等的人才评价作用,在评价中要不唯学历、不唯资历,确实把业绩好、贡献大的一线科技人员晋升到更高一级的专业技术职务上来,并给予更大的舞台。
中图分类号:G40-058 文献标识码:A
Function and Approach of Instructor Subsidy System Implementation
HU Maobo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Research Centre of Hu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Wuhan, Hubei 430074)
AbstractThe implementation of Instructor subsidy system in Research University is beneficial to the selection of postgraduates,and increasing their enthusiasm to study and participate in research. Besides, It 's a contributing factor in the growth of instructors.This paper points out that the Instructor subsidy system in Chinese Research University should be established on multi-subsidy system. What's more, strategies to different situations,complete rules and regulations should be considered at the same time.
Key wordsinstructor subsidy system; function; approach
作为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重要措施之一,“导师资助制”不仅成为研究型大学管理人员、研究生导师、研究生关注的热点,也成为社会各界热门的话题。学术界,有学者认为应该通过实施导师资助制来增强导师的责任感和减轻博士生的经济压力。①尹玉玲对我国实行研究生导师资助制的意义、前提条件、难点进行了阐述,对我国建立研究生导师资助制提出了建议。②方展画③和李昂④对美国的研究生导师资助制进行了简单的介绍。来茂德等介绍和分析了浙江大学采取的导师出资“递进式”。⑤陈花玲等对西安交通大学导师资助制进行了介绍和分析。⑥笔者在学者们研究的基础上,对研究型大学实施导师资助制的功能进行分析,对研究型大学导师资助制实施的途径提出建议。
1 导师资助制的内涵
“导师资助制”是以财政拨付的研究生培养经费与导师部分研究经费为研究生奖助金的重要来源,在管理中充分发挥导师的作用,将研究生在学习和科学研究实践中的实际表现与是否能够获得奖助金相挂钩的资助体制。导师资助制中,研究生获得的奖助金不是根据研究生这一身份而给予,其本质是研究生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或协助导师完成教学任务而获得的合理报酬。导师资助制的目的是提高研究生奖助金的资助强度,扩大奖助金覆盖面,增加奖助金总额度,强化导师对研究生的培养责任。因此,导师资助制是为了激励研究生参与科研,形成研究生学习的竞争局面,培养研究生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研究生学习与生活的保障水平,推动研究生教育观念转变,促进研究生培养质量提高的保障措施之一。
2 研究型大学实施导师资助制的功能
2.1 导师资助制有利于研究型人才的选拔
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级研究型人才的教育,研究生是高级研究型人才的后备军。实行导师资助制后,研究生能否获得奖助金及其数额的多少与在科学研究中的实际表现相挂钩,导师需要给参与其课题研究的研究生发放助研津贴,这导致研究生的研究能力与研究生和导师的利益直接相关。为了保证研究生具有参与科研的能力,且能够在科研中取得一定的成就,导师对研究生研究潜力的考察就由外在要求变为内在需要。导师就会客观、准确、公正地对待考生研究潜力的考察,在复试过程中更加突出对考生专业素质、综合素质、创新精神和能力的考核。这样有利于将具有研究潜力的考生选,使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有了保障。
2.2 导师资助制有利于提高研究生学习和参与科研的积极性
导师资助制的目的是促进导师吸引研究生参与科研,激励研究生全身心投入科研,为研究生进行科研创造良好的条件。研究生要胜任协助导师完成教学任务和参与导师的科研,必须夯实理论基础和扎实专业知识。导师资助制将研究生是否能够获得奖助金及奖助金额度与研究生在科学研究中的实际表现相结合,促进了研究生积极学习基础理论知识、专业知识和积极参与科学研究。导师资助制加强了导师对研究生学习和科研的管理责任,促进导师在学习和科研方面对研究生鞭策和指导,有利于研究生端正学习态度和提高研究兴趣。研究生参与科研项目的过程中得到导师的悉心指导,和导师交流自己的研究心得,从中得到启迪和激励,从而处于高激发状态,就容易取得科研成果,产生对科研的兴趣。导师资助制提高了研究生获得奖助金的可能性和额度,提高了研究生生活的保障水平,解决了研究生学习的后顾之忧,使研究生能够将主要精力放在学习和科研上。
2.3 导师资助制有利于导师指导能力和研究能力的提高
导师资助制有利于导师之间的竞争,有利于科研能力强的研究生有参与科研的机会,并从中得到成长。导师资助制对导师实行优胜劣汰,促进导师的竞争。实行导师资助制后,有科研项目、指导能力强的导师自然会得到研究生的青睐。能够吸引研究能力强的研究生参与科研项目的导师,所申请到的科研项目自然会出色地完成,所指导的研究生的研究能力自然会提高,自身的指导能力和研究能力会在“教学相长”中得到提高,在下轮申请科研项目和招生中会取得良性循环。指导能力和研究能力不高的导师自动会“下岗待导”,迫于生存和发展的压力,他们会自动加强充电,提高自身的研究能力和指导能力。提高导师的研究能力和指导能力就由外在要求转换成导师自身内在的迫切需要,这有利于研究型大学导师队伍的建设。
3 研究型大学实施导师资助制的途径
3.1 建立多元资助体系下的导师资助制
导师资助制只是研究生资助方式的一种,不能将其等同于研究生资助体系,它的资助力度和作用不能替代全部的资助模式。研究型大学学科的多样性,研究生能力、兴趣、层次、经济困难程度的多样性决定了研究型大学资助体系的多元性,导师资助制只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实际操作中,只要有利于研究生的发展和保证公平,研究生可以同时获得包括导师资助的几种受助资格。要加大导师对研究生因参与科研而提供的补助,导师资助制应成为导师负责制的重要的一部分,明确导师与学生的责、权、利。明确助研津贴是研究生参与了导师的课题研究并由导师给出评价后,发放的补贴。助教岗位由院系根据教授的工作量决定是否给其设立。明确助教津贴是研究生协助导师完成教学任务而发放的补贴。研究生作为研究助理是研究过程中重要的人力资源,学校可以组织动员校外其他个人和单位来设立联合实验室或奖助学金。
3.2 建立与导师招生计划相联系的导师资助制
导师招生计划的制定应强化以科学研究与创新为导向的研究生培养理念,统筹与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以科学研究项目和经费为纽带,将科学研究与研究生招生联系起来。在保证各学科人才培养基本规模的前提下,向科研与创新倾斜,并实行分类管理,建立科学合理的招生计划形成机制。可采取将招生指标与对导师扶持的基金相挂钩,学校综合各种因素确定每学年各单位的扶持基金和指标,由导师向所招生的单位提出每学年的扶持基金的申请,由所招生的单位根据导师的科研情况和学术水平在本单位扶持基金和指标中审批。⑦导师招生计划既要保证研究生培养紧密地结合科学研究,也要保证导师对研究生的指导落到实处。可以在对导师的招生规模进行刚性约束的同时,规定导师出资金额随着招生人数的增加而递增,以此对导师的招生规模作出柔性的、合理的约束,从而使资源得到优化配置。⑧
3.3 建立类型与层次分明的导师资助制
实施导师资助制时,应该根据各个学校、院系、学科自身的特点灵活地制定导师资助制,切忌“样板化”。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由于其阶段的不同,在参与导师课题的机会和作用有着很大的差别,所以应该对不同层次的研究生区别对待。应该提高博士研究生享受奖助学金的额度和延长其享受奖助学金的时间。不同的学科获得科研项目的机会和科研经费的额度上有着很大得差别,所以应该对不同类型的学科区别对待。对于导师也要根据个人实际情况给予不同的对待,已经在本学科领域取得一定地位和影响力的导师要求要高些,对于正是学术研究和教书育人起步阶段的年轻导师,要求要低些。对于科研经费较少的学科的教师、青年教师、科研经费暂时较少的新研究方向的教师和新引进的教师,学校应该以财政拨款和学校自筹作为经费来源,设立扶持基金,由导师申请,作为研究生资助经费的来源之一。
3.4 建立使导师资助制顺利实施的规章制度
政府应该从宏观层面制定研究型大学导师资助制的引导性政策,行文规定在科研经费预算中设立人工费用的项目,完善现行科研经费核算体制。学校应该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明确学校、导师、学生在导师资助制中的权力和义务,并保证其具体落实。学校应该给予导师在招生中充分的自,并给予研究生选择导师的自由。学校应该保证各种基金的资金充足并及时到位,应该保证导师申请基金的评审过程公平、公正、合理,使各种基金真正起到促进导师加强指导和激励研究生参与科研的作用。导师要确实给学生提供自己应该提供的各种补贴,在给学生提供学术上的指导和参与科学研究的机会的同时,还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学生接受导师资助以后,应该努力学习,积极参与到导师的课题中去,协助导师完成教学工作,保证完成基本工作量。
本文是湖北工业大学2010年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2010yjx03)的成果之一
注释
①徐敏.博士导师资助制的“加压”与“减压”[J].中国高等教育,2005(18):48.
②尹玉玲.研究生导师资助制在我国实施的难点及对策[J].中国高教研究,2006(12):21-24.
③方展画.美国高校研究生的学费及资助[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9(1):67-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