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经济危机与金融危机模板(10篇)

时间:2023-09-06 17:20:36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经济危机与金融危机,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经济危机与金融危机

篇1

2007年开始的美国次贷危机演变成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对当前世界各国经济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无论从波及的范围,还是从对世界经济的影响看,这场金融危机都不亚于1929~1933年那场经济危机。这次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探讨其产生的原因和影响的文章非常多。而很多文章尤其是媒体报道中,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这两个概念经常混淆使用,甚至互为替代,这是不对的。搞清楚这两个概念的区别和联系,对于深入理解当前金融信机的性质和影响是必要的。

什么是经济危机

当代多数中国人头脑中的经济危机概念基本上来自于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在政治经济学中,经济危机指的是经济发展过程中周期爆发的生产过剩的危机,是经济周期中的决定性阶段。自1825年英国第一次爆发普遍的经济危机以来;、资本主义经济从未摆脱过经济危机的冲击,其表现为生产减少、工人大量失业、购买力和需求下降、通货膨胀等问题。

但现代意义上的经济危机其内涵要比传统意义上的经济危机宽泛得多。从形成经济危机的根源来说,传统意义上的经济危机主要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激发的结果。爆发于1929~1933年间的美国经济危机,其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体制下的社会财富严重分配不公,使得社会贫穷阶层和人口不断扩大,从而制约了社会消费能力,导致了社会生产的过剩。而现代意义上的经济危机其根源是多方面的,并非单一的。有政治,经济、金融和贸易体制等多方面的原因。二战后,国家干预主义盛行,世界贸易一体化趋势加强,资本市场发达,金融领域创新活动频繁,各国经济之间的相互依赖性增强,虚拟经济超实体经济加快发展。这些因素虽促进了各国经济的发展,但也为经济危机的爆发埋下隐患。

举例来说,1970年由石油危机引发的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是由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两大利益集团的矛盾引发的;1996年亚洲金融危机则是由东南亚国家放松管制和过快的资本自由化、银行体系不完善、金融监管缺失,汇率制度僵化等原因造成的;2007年越南经济危机则主要是资本项目开放过早且金融体系不健全、监管不到位造成的;2007年美国金融领域中次贷危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次级抵押贷款产品设计上存在固有的缺陷、国际和国内的流动性过剩等因素,深层上还有社会政治原因:政府长期以来为满足民众的愿望而偏好宽松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房贷政策。

什么是金融危机

金融危机又称金融风暴,是指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与地区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如短期利率、货币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价格、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金融危机具体表现在金融萎缩,股价下跌,资金供给不足,流动性低,并引发企业大量倒闭,失业率提高,社会普遍经济萧条,甚至社会动荡或国家政治动荡。

现代社会金融危机之所以频繁发生并迅速蔓延,这与发达的现代金融市场密切相关。由于实体经济迅速发展,货币制度硬约束的不复存在(即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电子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发展,导致虚拟经济超常规发展。金融市场异常活跃,泡沫现象严重,这使货币流通速度加快,资本市场过度膨胀,流动性过剩加剧。同时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不断加强,各经济体之间的联系紧密,某一国或地区金融领域出现问题,立即会波及到世界各地,世界经济形成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格局。这些因素就好像一把双刃剑,既推动了世界经济的飞速发展,也导致了金融危机的频繁出现。

篇2

根据笔者个人的理解,所谓虚拟经济是指与虚拟资本以金融系统为主要依托的循环运动有关的经济活动,简单地说就是直接以钱生钱的活动.其最早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私人间的商务借贷行为,例如某甲急需购买某种原料或货物,但他本人并没有足够的资金,而某乙手头正好有一笔钱闲置未用,于是某甲便向某乙借一定数额的钱,许诺在一定时期内还本付息.通过这一活动某甲取得了对这笔钱的使用权,可以用其作为支付手段的功能通过实际的经济活动取得赢利,而某乙则以借据为凭证保持了对这笔钱的所有权,以及到期可向某甲讨还本息的权利.这时,某乙手中的借据就是虚拟资本的一种雏形,它通过借还循环运动而取得增值.某乙并未从事实际的经济活动,只是通过一种虚拟的经济活动来赚钱.由此可见,虚拟经济发展的第1个阶段是闲置货币的资本化,即人们手中的闲置货币变成了可以产生利息的资本.第2个阶段则是生息资本的社会化,即由银行作为中介机构将人们手中闲置的货币借入,再转贷出去生息,人们还可用手中的闲置货币购买各种有价证券来生息,这时人们手中的存款凭证和有价证券也就是虚拟资本.生息资本的社会化可以引导资金从不能用于生产、流通等实际经济活动的人们的手中转移到能将其用于实际经济活动的人们手中,并可以将分散在各人手中的资金集中起来进行较大规模的经济活动,从而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虚拟经济发展的第3个阶段是有价证券的市场化,即有价证券可以根据其预期的收益而自由买卖,从而产生了进行虚拟资本交易的金融市场(例如股票市场、债券市场等).有价证券的市场化能引导资金向预期收益较好的产业流动,从而可进一步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1898年还出现了农产品的期货交易方式,以后逐渐扩及有色金属、石油等工业原材料,这是虚拟资本的一种新形式.虚拟经济发展的第4个阶段是金融市场的国际化,即虚拟资本可以跨国进行交易.这一过程是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中叶债务国政府和铁路公司在英国、法国和德国的金融市场上发行固定利率的债券,但从本世纪20年代开始才有比较大规模的跨国证券投资,而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在《布雷顿森林协议》及《关税和贸易总协定》的推动下,才逐渐形成了规模巨大的国际金融市场.金融市场的国际化能在国际范围内引导资金向收益较好的产业流动,从而可以大大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同时还形成了一种新的金融市场——外汇市场.期货交易也日益虚拟化,即将购买期货作为一种投机的手段.

60年代以来,股票、债券、外汇等金融商品的交易陆续出现期货交易方式,1973年还出现了期权交易.虚拟经济发展的第5个阶段是国际金融的集成化,即各国国内的金融市场与国际金融市场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相互间的影响也日益增大.随着因美元脱离金本位而导致浮动汇率制的形成,金融创新的增强,信息技术的迅速进步,以及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虚拟资本在金融市场中的流动速度越来越快,流量也越来越大,从而使得虚拟经济的规模不断增大.据报导,1997年全世界虚拟经济的总量已达140万亿美元,约为世界各国国内生产总值总和(28.2万亿美元)的4倍.全世界虚拟资本每天的平均流动量已高达1.5至2万亿美元.可以预计,随着电子商务和电子货币的发展,虚拟经济的规模还会膨胀.

2虚拟经济系统的特性

按照系统科学的观点,可以将虚拟经济看作是一个系统,从而可以从系统内部的结构及系统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来考察这一系统的特性,以便揭示系统演化的规律.笔者认为,虚拟经济系统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的特点.

1)复杂性

复杂系统一般的特征是规模巨大、耦合度高、透明度低、动态而且开放,但其最本质的特征是其组分具有某种程度的智能,即具有了解其所处的环境,预测其变化,并按预定目标采取行动的能力.这也就是生物进化、技术革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内在原因.虚拟经济系统是一种复杂系统,其主要组分是自然人和法人(投资者、受资者以及金融中介者),他们按照一定的规则在金融市场中进行虚拟的经济活动.虽然每个人都有按照他自己对环境及其发展前景的了解,以及其预定目标来独立进行决策的自由,但每个人的决策又不能不受到其他人的决策的影响.虽然在系统中由于组分之间的非线性作用而容易产生混沌现象,但由于系统的自组织作用而可以呈现一定的有序性和稳定性.

2)介稳性

所谓介稳系统是指远离平衡状态、但却能通过与外界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而维持相对稳定的系统,在系统科学中称之为具有耗散结构的系统.这种系统虽能通过自组织作用而达到稳定,但其稳定性很容易被外界的微小扰动所破坏.系统的稳定性被破坏后可能在一定的范围内游动,交替地进入稳定和游动的状态,从宏观上看来可以认为此系统是稳定在一定范围内,即具有区域稳定性.但有时系统失稳后也可能会产生急剧的变化,甚至造成系统的崩溃.系统崩溃后有可能通过深度的结构调整而恢复介稳状态,也可能走向消亡.一般说来,系统的惯性越大,其崩溃的可能性就越小.虚拟经济系统是一种介稳系统,必须要靠与外界进行资金交换才能维持相对的稳定.造成其介稳性的原因很多,但最根本的原因是虚拟资本的内在不稳定性.虚拟资本的内在不稳定性来自其本身的虚拟性,例如有价证券本身并不具有真正的价值,只是代表获得收入的权利,是一种所有权证书,使其持有者在法律上拥有该有价证券的所有权,并有权索取其购买有价证券时所付出的资本所应获得的那一部分剩余价值.当有价证券可以在证券市场上进行买卖后,由于其本身并没有价值,故其价格的确定不是按照客观的价值规律,而是按照人们对其未来价格的主观预测,还要受到其供求状况的影响,这就使其价格更加脱离了实际经济活动的效益.当虚拟资本的价格远离其合理预期时,就会形成“经济泡沫”,要靠外界不断注入资金来维持其稳定,但这只是一种虚假的、极易破灭的稳定.虚拟资本的不稳定性也来自货币的虚拟化,即货币并不真正具有价值.自从货币与金本位及金汇兑本位脱钩之后,虽然还具有其作为支付手段的使用价值,但已不再具有真正能以某种实物来衡量的价值了.这时货币的价值只能用其购买力来衡量,而货币的购买力又要受到货币发行量、利率、汇率、人们的消费行为等因素的影响,因此货币的虚拟化就会增强虚拟经济的不稳定性.虚拟资本的不稳定性还来自虚拟经济系统中存在的正反馈作用.例如购买某种股票的人越多,就会促使更多的人购买这种股票.人们之间的这种相互影响就是正反馈作用,它会造成放大效应,使虚拟资本的价格大起大落.

3)高风险性

在经济活动中所谓的风险是指人们预期的收益与实际收益之间的差异,这种差异既来自客观世界的不确定性,也来自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能力的局限性.虚拟经济在具有高风险性的同时,也有带来高收益的可能性.虚拟经济系统的高风险性来自其本身的复杂性与介稳性.首先是虚拟资本的内在不稳定性导致其价格变幻无常,而金融市场交易规模的增大和交易品种的增多使其变得更为复杂;其次是人们对市场及环境变化的预测能力不足,对预期收益至今也没有找到较好的预测方法,从而较易导致决策的错误;再次是不少人承受风险的能力有限,在面临巨大的风险时会无所适从,甚至会因正反馈作用而使风险放大;最后是许多人因为追求高收益而甘冒高风险,从而促使各种高风险、高回报的金融创新不断出现,例如利率期货、股票指数期货、物价指数期货及期权等.

4)寄生性

虚拟经济系统与实体经济系统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虚拟经济系统是由实体经济系统中产生,又依附于实体经济系统的.实体经济系统包括物质资料的生产及与其相关的分配、交换及消费等经济活动,可将其看成是资本的循环运动.例如,生产领域的资本家在由金融市场取得资金后,就会将其作为资本来购买设备、原材料和劳动力来投入生产过程,然后将其产品销售出去变成资金,从而构成了资本的循环.资本家用此部分资金及通过这一过程取得的剩余价值来按合同归还本息,从而也完成了虚拟资本的循环.由于虚拟与实体这两种经济系统之间联系紧密,在实体经济系统中产生的风险,例如产品积压、企业破产等,都会传递到虚拟经济系统中,导致其失稳.而虚拟经济系统中的风险,例如股票指数大落、房地产价格猛跌、银行呆账剧增、货币大幅贬值等,也会对实体经济造成严重的影响.在金融已成为经济核心的今天,实体经济已不可能脱离虚拟经济系统而运行.因此,如果将实体经济系统看成是经济系统中的硬件,则可认为虚拟经济系统是经济系统中的软件.

5)周期性

虚拟经济系统的演化大体上呈现周期性的特征,一般包括实体经济加速增长、经济泡沫开始形成、货币与信用逐步膨胀、各种资产价格普遍上扬、乐观情绪四处洋溢、股价与房地产价格不断上升、外部扰动造成经济泡沫破灭、各种金融指标急剧下降、人们纷纷抛售实际资产及金融资产、实体经济减速或负增长等阶段.但是,这种周期性并不是简单的循环往复,而是螺旋式地向前推进的.

3金融危机——虚拟经济系统的崩溃

金融危机是指利率、汇率、股价等金融指标全部或大部突然而急剧地恶化的现象,这时人们纷纷抛售其实际资产并变现其虚拟资本,导致经济及社会的动荡.例如,1982年爆发的拉美金融危机、1995年爆发的墨西哥金融危机,以及这次东亚金融危机等.尽管这些危机的诱因和规模各不相同,但都对有关国家造成了很大的危害.关于这次东亚金融危机的成因,国际学术界有以下3种主要的理论.

1)经济基础论

这一理论主要是由柯赛提(G.Corseti)、克鲁格曼(P.Krugman)、毕赞提(P.Pesenti)、罗贝尼(N.Roubuni)等人提出的.他们认为“东亚经济奇迹”实际上是问题百出的,这些经济奇迹的背后是东亚各国及地区的经济基础不稳固,经济基本要素的发展不协调,以及各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失误.由于东亚这些国家的基本经济要素出了问题,经济危机是不可避免的,而金融危机只不过是经济危机的反映而已.他们将东亚金融危机的形成归结为货币实际估值过高、经常项目赤字过大、投资过度、政府对银行的过分支持、以短期借贷来支持长期投资,以及缺乏适当的金融监管体制等6个因素.

2)金融恐慌论

这一理论主要是由萨克斯(J.Sachs)、瑞德莱特(S.Radelet)等人提出的.他们指出,东亚各国及地区经济基本要素存在的问题本身不足以构成金融危机,这种危机主要是外来因素造成的.是国际资本流动造成的冲击,使人们对东亚金融市场及经济前景产生了一种过分悲观的预期,而这种预期把个别东亚国家发生的问题看成是整个东亚的通病,因而造成外资突然地大量撤出,导致危机的发生.他们将东亚金融危机的形成归结为投资者的盲目乐观情绪、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将流动性危机误认为清偿性危机、国际市场条件的恶化,以及国内金融市场的自由化等5个因素.

3)资本流动论

这一理论主要是由世界银行的阿尔巴(P.Alba)等人提出的.他们指出,要弄清楚东亚金融危机的原因,应该认真分析国际资本流动的状况.东亚国际资本流动的特点是私人资本流入占了越来越大的比例,而且已由产业投资为主转向金融证券投资为主.由于许多东亚国家及地区采取固定汇率制及中性的财政政策,稳定国内财政赤字,造成国内经济稳定的一种假象,从而大大有利于外资大量的流入.大量资本流入到一个脆弱的经济,就有可能引发危机.他们将东亚金融危机的形成归结为金融机制不健全、企业过分庞大集中、过度鼓励对外借款,以及宏观经济的脆弱性等4个因素.

以上3种主要观点之间的区别主要在于着重点的不同,所指出的问题中有一些是大体相似的.从系统论的角度看来,可以认为金融危机的成因主要是基于虚拟经济系统的内在特性,加上来自外界的扰动.形象地说金融危机就像是雪崩,可以将雪山下的岩石看作实体经济,将覆盖于其上的雪层看作虚拟经济,而将雪崩看作虚拟经济的崩溃.这种说法主要基于虚拟经济系统的介稳性质,系统内部的耗散结构在外因的触发下突然崩溃,从而造成滚雪球式的效应.通过考察虚拟经济系统的结构与演化规律,可以将金融危机的成因归结为以下5类.

1)实体经济系统运行失常

其主要表现是经济发展的速度、结构与效益之间的失调,通常的问题是着重追求高速发展而忽视效益,也没有注意结构的合理化.例如,从1990年到1997年东亚金融危机前,韩国5大集团除了LG集团,其它4家都进行了大规模扩张.结果,每个集团都拥有涉及十几个到几十个行业的30家到80家相关企业.但是,近年来韩国大企业集团的营业收入收益率(利润/营业收入)却不断下降.1996年度,进入全球500家最大企业的13家韩国大企业营业收入收益率只有0.77%,1997年度进一步降到0.33%.又如近20年来,马来西亚政府一直奉行积极干预经济、主导市场的政策,推行“赶超战略",以高投入刺激经济高速增长作为发展经济的首要目标,以主要依靠出口为导向的外向型经济来带动整体经济发展,大量利用国际资本尤其是短期资本来支持国内信贷,忽视了经济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其出口产品中电子产品占相当大比重,在国际市场需求减少时未能及时进行调整,导致出口锐减,而政府还在兴建许多与国力不相称的大型建设项目,耗费了大量外汇,使得经常项目赤字居高不下.这些情况都会削弱作为虚拟经济基础的实体经济.但是,经济的快速增长容易造成人们对未来的过于乐观的预期,而这种预期又导致盲目投资,以及国外资金的盲目流入,从而掩盖了严重的问题.此外,企业间的相互拖欠、生产能力过剩、原料及产成品库存积压、企业亏损及破产、房地产大量闲置等实体经济运行中的问题,以及企业从事金融投机活动失败造成的损失等等,最终都会以银行坏账的形式冲击虚拟经济系统,使其更加难以保持稳定.

2)政府宏观管理失误

政府宏观管理的失误对实体经济运行的影响是人所共知的,对虚拟经济运行的严重影响却往往被忽视.例如,东亚各国和地区在金融危机发生前多半实行主要盯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在美元升值时就会造成本币高估,再加上实行高利率(例如从1991到1996年,泰国货币市场利率与美国联邦基金市场的利率相差3.15%以上),鼓励银行向外借款等措施,使外资大量流入,刺激起盲目投资、开发房地产及购买证券的热潮.有些国家的政府处于政治需要,极力散布乐观情绪,对投资者造成误导.在政府鼓励及投资者盲目乐观情绪的支持下,必然会导致虚拟经济的不断膨胀,经济泡沫也随之增多.大量外资的流入不但掩盖了实体经济效益低下的问题,而且还为维持虚拟经济系统的耗散结构提供了能量.由于经济前景看好,对本币的需求旺盛,股市及房地产业生气蓬勃,靠借新债来还旧债似乎不成问题,使得银行敢于放胆借债及放贷,致使虚拟经济过度膨胀,加剧了其内在的不稳定性.

3)金融系统幼嫩脆弱

许多东亚国家的金融系统建设未能与经济的高速发展保持同步,其金融系统既不成熟又不健全,在面临外来冲击和巨大风险时表现脆弱.由于资本市场的不发达,使有些东亚国家和地区以银行为主要的融资中介,用短期的借贷来支持长期的投资.而由于缺乏其它融资手段,不断地借新债还旧债成为银行用以弥补投资收益低下和滞后的救命草,一旦借不到新债就会引起严重问题.但是,由于政府对银行的过度支持,使银行产生一种只顾逐利、不承担风险的所谓的道德危机(MoralHazard),这种道德危机自然导致过度借贷行为.而金融机构的不健全,以及缺乏适当的监管机制又进一步助长了这种道德危机.有些东亚国家在金融系统还很不健全时就贸然实行金融自由化,弱化或放松金融监管,让大量的国外游资自由进出,甚至听任国际投机资本在金融市场上兴风作浪,成为产生金融危机的诱因.例如,印尼银行机构在1988年只有74家,而1994年就增加到206家.金融机构虽飞快膨胀,但管理监督跟不上,造成失控.在此情况下短期积累的大量的外债进入了这样脆弱的金融系统,必然导致危机.有些国家虽对金融机构有所监管,但由于政府官员的腐败,与金融机构相互勾结,使这种监管流于形式,直到产生严重问题时才暴露出来.例如,1998年日本大藏省有数名在职官员因受贿而被捕,有25名前金融检查官在23家地方银行担任理事以上职务,很难令人相信他们会对银行实行严格的监管.

4)投资人群信心动摇

由于东亚经济连续快速地增长,加上不少东亚国家及地区政府采取各种措施积极吸引外资,使得投资者对东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盲目乐观情绪,都预期能得到较高的收益,在没有冷静地评估借款人的还款能力之前就迅速大量地投入资金.而一旦出现问题时就很容易因乐观情绪的破灭而发生恐慌,匆忙撤走资金,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在每个国家的金融市场上都有成千上万个国内外投资者从事虚拟经济活动.从微观上看,即使每一个贷放者都遵循一种理,但市场却在这种个体的理下总体上出现了一种过度的恐慌,导致了资本逆流.按理说,有偿还能力但缺乏流动性的借款人应当能在资本市场上借到现金以偿还债务,他们之所以借不到钱是因为每一个贷放者都假定其它的贷放者不会贷款给这些借款人.此外,贷放者之间信息的不均衡性也是造成金融市场不稳定的重要因素,而金融市场不稳定又使得贷放者的信心动摇,这使得虚拟经济系统的耗散结构在没有新的资金注入时就难以维持稳定.

5)国际投机资本冲击

篇3

金融危机是虚拟经济领域的经济危机,并能引发实体经济领域的危机。经济危机往往以金融危机为前奏,而此次金融危机又是次贷危机恶化引起的,金融危机进一步恶化将导致经济危机。

次贷危机、金融危机、经济危机三者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

美国次贷危机产生原因主要是风险披露不充分、财务报表的透明性不够、金融创新缺乏透明度和有效监管。而此次全球金融危机由美国次贷危机传导机制引起的,在短期利益的激励机制、放任自由的监管理念下过度金融创新是此次金融危机的根源。

2不能由于金融危机而废除公允价值

2.1何为公允价值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B)在《国际会计准则第32号——金融工具:披露和列报》的定义是:“公允价值,指在一项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自愿的双方交换一项资产或清偿一项债务所使用的金额。”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在《财务会计准则公告第133号——衍生工具和套期活动会计》的定义是:“公允价值,指当前交易中,自愿的双方买入(承担)所使用的金额,换言之,该项资产(负债)是在非强迫或清算拍卖的情况下买入(承担)或卖出(清偿)的。”我国对公允价值的定义与IASB基本一致。

2.2公允价值应用的意义

公允价值具有国际通用性,能够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满足了会计目标的要求;它有效地提高了财务信息的可比性,提高会计信息对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决策相关性,有助于预测企业未来业绩;公允价值弥补了历史成本计量不能及时反映企业真实的财务情况的不足;更能真实地反映企业的收益,更符合会计的配比性;公允价值是金融工具最相关的计量属性,适应新兴经济活动发展的需要。

2.3公允价值对金融危机产生的不利影响

公允价值的运用体现了决策有用性,在价格波动时能更好地满足报表使用者的信息需求,使相关性高的会计信息更能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但同时不能忽视公允价值对金融资产价格的负面影响,公允价值在特殊时期更容易加剧市场的起落。

由于采用公允价值计量,资产应按照市价不断进行调整,金融危机导致金融资产市价不断下跌,企业对金融资产不断进行减计,影响金融机构在资本市场中的信用等级下降、借贷成本抬升、担保金不充足等,投资者失去信心则加大资产抛售力度,从而市场陷入了“交易价格下跌——提取拨备、核减权益——恐慌性抛售——价格进一步下跌——必须继续加大拨备计提和继续核减权益”的恶性循环之中。如不采取任何措施,则最终将以各金融机构破产为止。在这种恶性循环之中,公允价值的运用条件是否发生了变化,公允价值能否“公允”地取得——以市值计价,公允价值计量属性还适用吗?基于这种不良影响导致金融界对公允价值开始产生了质疑,认为如果资产不按市值定价的话,金融危机就会消失;加之各国为了救市对公允价值做出了重新取舍,金融界则要求废除公允价值。

金融危机爆发后,世界各国纷纷采取行动来救市,对会计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也采取了相应措施,进行了重新的取舍,来帮助金融机构度过金融危机。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于2008年10月10日正式了《在不活跃市场下确定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修订稿;美国政府授权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暂停按市值计价;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于10月13日则修改国际会计准则相关条款,允许对非衍生金融资产进行重新分类;10月15日,欧盟修改现行会计准则中有关按市值计算资产价值的规定,金融机构将停止按市价计算的会计准则,改用成本估值计算。10月17日,日本表示在公允价值系统性风险时,将对其进行改革,放宽公允价值会计准则。可见,公允价值计量只是被暂停但并没有被废除。

2.4公允价值计量仍是会计未来发展方向

公允价值的推出是具有理论基础和环境基础的,公允价值会计提供了一个时间性的价值,若没有此价值则会导致投资者和法规制定者对于信心和流动性的决策失误。金融危机下,公允价值计量真实的反映了市场信息,让投资者及时地看到了最真实的情况,并不存在放大效应。改变公允价值计量只能是短期内减轻危机的一种手段,而不能从根本上消除危机,更不利于防范未来。如果将公允价值改为历史成本计量,那么将是会计发展的倒退,存在的损失只能是暂时性地被掩盖了,金融危机也不能避免,只是爆发的时间延后而已。

因此,公允价值会计准则仍然是未来的趋势,金融危机过后市场恢复正常良好运转,人们对公允价值计量的呼吁必将重新提上日程。

3金融危机下如何正确理解和运用公允价值

3.1公允价值及时反映了资产价值的变化

公允价值计量下,金融资产在资产负债表上的账面价值要定期根据市场价值做调整,会随市场价值的波动而波动,同时也给财务报表带来了波动性。公允价值在不同的市场情况下起着不同的作用,在市场良好的情况下,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会调高,利润就会高一些;而在市场萧条的情况下,金融资产就会计提减值准备,利润就会减少或形成亏损,这将市场变化引起的资产价值的变化及时的反应了出来。而在传统的历史成本下,损益对利润表的反应会慢很多,但无论是采用公允价值计量还是历史成本计量,资产负债都是客观的反映在财务报表中。

3.2公允价值的认定

公允价值本身并没有任何问题,实质上是公允价值的产生过程遭到人们的质疑,即在不活跃的市场上应该如何认定。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对公允价值的产生有三个层次的认定:第一层次,一个活跃市场中的成交价就是公允价值;第二层次,如果在一个活跃市场中没有相同产品的成交价,与其相类似产品的近期可观测到的成交价也是公允价值;第三层次是如果上述两个层次的价格都不能获得,则需要通过估值模型来计算有关产品的价值。它规定公允价值计量标准首先看是否适用第一层的标准,不适用的情况下再逐级向第二层、第三层判断。由于估计技术还不够完善,估值模型并不能完全客观真实的反应市场情况,在应用时有一定的人为因素存在,这也就表明公允价值具有主观判断性。因此,应完善估计技术的发展和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从而完善在不活跃市场上对公允价值的认定。

3.3在特殊情况采取的措施

在市场极其不稳定的情况下应制定出应对措施,公允价值该怎样计价才能减少损失,减少对公司业绩及投资者信心的影响,避免造成类似今天的金融危机。基于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①在市场持续景气时,公允价值下按市场价值调整资产账面价值的同时,可借鉴前几期的账面价值的平均值作为调整的基数,以确保资产不会在经济持续繁荣时,增长过多,防范于未来,一但市场不景气,计提的减值也许会少些,对企业风险也就会少些。②在经济景气时提取额外风险准备金。③引入风险价值披露模式,弥补公允价值计量对风险披露的不足。风险价值披露模式是在正常的市场条件下及给定的置信区间和特定的时间区间内,计算一个机构或会计主体可能遭受的最大损失的方法。

4新环境下我国公允价值的运用

4.1我国谨慎的应用公允价值

我国的制度体系比较严谨,采用公允价值是有条件的,是谨慎的使用。与国际会计准则相比,在很多方面做了谨慎的改进,引用上也只是趋同。新会计准则指出在坚持历史成本原则的同时引入公允价值,(即历史成本处于主导地位,公允价值处于从属地位),对于公允价值在什么情况下才可以使用,有较为严格的限制条件,应当保证所确定的会计要素金额能够取得并可靠计量,例如在《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一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规定:当交换具有商业性质并且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时,应当以换出资产公允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换出资产公允价值与换出资产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当上述条件不能同时满足,则应当按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确认换入资产的账面价值。我国对公允价值的引用充分考虑了我国目前的市场经济发展状况、企业体制和公司治理,以及法律、文化、人员等会计环境,体现了中国特色。

4.2我国引用公允价值面临的问题

(1)我国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够完善,有相当一部分资产和负债难以通过市场取得有关公允价值的完备信息,影响了采用公允价值时存在活跃市场的前提。公允价值的运用提高了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却降低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在取得公允价值时,如何确保其可靠性仍是公允价值运用的一个难点。

(2)公司治理还存在许多缺陷,一些高管人员的道德观和诚信意识缺失,会计人员的道德水平和执业能力也还参差不齐,影响了在不存在活跃市场下采用公允价值时需要主观判断因素。公允价值的运用存在主观判断的问题,在不活跃市场中需要由交易双方自己确定,这必然会受到管理人员和会计人员主观意志的影响;现值技术的应用需要会计人员合理估计未来现金流量,确定折现率,其准确性取决于会计人员素质。

(3)估值技术尚待发展,公允价值的确定离不开估计技术,我国评估机构对公允价值应用的经验欠缺,实际操作中存在很多困难,而不同的估计方法也会有不同的评估结果。我国对公允价值的研究仍处于理论阶段,因此,我国对公允价值的应用仍应采取谨慎性这一最优的原则。

4.3我国应积极采取措施应对金融危机

篇4

[中图分类号]F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426(2010)04-0043-02

金融的现代经济核心地位是当之无愧的,这不但为其正效应所证明,其负效应――金融危机的破坏力也从反面提供了支持。特别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金融危机发生的频率越来越快。金融危机是指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与地区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其中,短期利率、货币资产、证券、金融机构倒闭数等最为重要。金融危机能够引起货币贬值,带来经济萧条,促成普遍的悲观经济预期?熏其中的任何一个指标的变化都足以中断正常的经济发展或促成经济的倒退。无论何种类型的金融危机,都拥有一个对经济最有杀伤力的武器,即国际传染。所以,现实经济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情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金融危机会迅速扩散到其他国家和地区,演变成为范围更大的金融危机。而且,随着传染的扩展金融危机的破坏性也越来越大,往往从单纯的货币危机演化为经济危机,甚至影响政局的稳定,导致政治危机。从早期的荷兰郁金香泡沫危机,到近期的欧洲货币体系危机、拉美金融危机、东南亚金融危机、阿根廷金融危机,直至目前刚刚走出低谷的美国金融危机,无不如此。

引发金融危机国际传染的一些普遍因素主要有:贸易联系、竞争性贬值、政策调整、流动性冲击、多重均衡和唤醒效应、政治影响传染等。而且,随着金融的演进,金融危机国际传染的原因日趋复杂多样。尽管人们从实践中总结了很多有关金融危机国际传染的经验,也相应采取了亡羊补牢式的防范措施,但是,金融危机国际传染非但没有减轻,反而更加频繁,破坏力也有增无减。因而,从理论上进一步明确金融危机国际传染的路径并由此引申出防范对策,显得尤为紧迫。

一、金融危机国际传染的路径

现实经济的复杂性和理论研究的抽象性,使得人们对于金融危机国际传染的分析存在多维视角。比如,从金融危机的影响出发,把金融危机国际传染归结为波及传染和净传染。前者是指危机国家恶化了另一个国家的宏观经济涉外变量,如贸易净额赤字、外汇储备下降等,从而破坏了其原有的内外均衡,导致另一个国家经济出现危机;后者是指一个国家的金融危机诱发了另一个国家的金融危机,但却不能用宏观经济基础变量来解释。再如,从国家间关系的性质出发,将金融危机国际传染归为接触传染和相似传染。前者指通过直接的经济金融联系实现的传染;后者是指通过投机者行为实现的传染。源发国的危机迫使投机者纷纷调整自身的行为,包括重新评价相似国家的经济基础及政府的政策,调整资产结构自救,发动货币攻击获利等,从而使得另一国染上危机。借鉴以往的各种理论分析,结合历次金融危机的现实,我们可以发现金融危机国际传染的一般路径:实体经济路径和金融路径。原因在于:市场经济是金融与实体经济二位一体的开放经济。服从于分工的需要,市场经济衍生出金融这一范畴,它与实体经济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经济系统。同时,市场经济本质上是一种开放经济,这在国家层面上表现为经济的国际化,而在全球经济层面上则表现为经济的全球化。经济的国际化会使一个国家的对外贸易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日益重要,甚至在某一时期起着决定性作用,尤其是实行出口导向发展战略的国家更是如此。经济的国际化并不排斥贸易保护主义,而经济的全球化则以自由贸易为根基,虽然其未必促进国别经济的国际化,但是它的发展使得各国经济联系趋于紧密。正因为如此,发端于一个国家的金融危机会通过实体经济路径和金融路径传染到其他国家,从而形成范围更为广泛的金融经济危机。

(一)实体经济路径

实体经济传染是指通过实体经济关联而达成的危机在国家间的传导和扩散。其具体形式有:

1.贸易伙伴型传染。一个国家的金融危机恶化了另一个与其贸易关系密切国家的国际收支以及经济基础运行状况,从而令其陷入金融危机,这被称之为贸易伙伴型传染。贸易伙伴型传染有两个传导路径:其一是直接的进出口贸易传染;其二是间接价格冲击传染。前者是指爆发金融危机的国家往往表现为本国货币大幅贬值,进口减少而出口增加,从而导致贸易伙伴国的贸易赤字增加、外汇储备减少,不但缺乏用于国际支付的手段,而且会成为投机者货币攻击的对象,最终成为危机国际传染的受害者。后者是指一个国家金融危机导致的本币贬值使其贸易伙伴国的价格水平下降,同时促使贸易伙伴国居民进行货币替换,对本币的需求量减少,而要求兑换外币的数量增加,导致中央银行外汇储备减少,诱发货币危机,进而形成金融经济危机。

2.竞争对手型传染。如果危机发生国和非危机发生国的出口市场相同,互为竞争对手,则会发生竞争对手型传染。即:货币危机使危机发生国的货币大幅贬值,由此降低了其竞争对手国的出口竞争力,进而导致其宏观经济恶化。另外,因为竞争对手国可能采取竞争性贬值行动,从而诱发投机者对该国货币发起攻击。在通常情况下,一国与危机发生国的贸易联系越紧密,危机传染的概率就越大。由于发展中国家大多依靠廉价劳动力的优势发展对外贸易,而且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存在互补性的贸易结构,所以,其产品销售市场多为发达国家。众多发展中国家往往出口竞争于同一发达国家的市场,而相互间贸易往来不是很多。故贸易伙伴型传染的影响力度有限,竞争对手型传染成为危机传染相对主要的渠道。

(二)金融路径

金融路径传染是指一个国家因宏观经济波动导致金融机构或金融市场缺乏流动性,进而导致另一个与其有着密切金融联系国家的金融机构或金融市场缺乏流动性,从而导致该国爆发危机。或者虽然另一个国家与其没有密切联系,但基于预期而导致该国爆发危机。

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经济日益呈现金融化的趋势。经济的金融化使得金融的核心地位日益显现,对与之相对的实体经济的渗透作用与日俱增。与此同时,金融对外影响也越来越强。国与国之间的金融联系较之实体经济联系更为便利和紧密,这一点集中表现为金融的全球化、一体化,从而在金融危机中发挥着重要的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刚刚走出阴影的美国金融危机在这方面体现的最为充分。金融路径的具体传染渠道有:

1.金融机构渠道。金融机构不但具有高度的垄断性和内部关联性,而且是各国金融联系的重要纽带。当某金融机构在危机国利益受损后,为了达到资本充足率和保证金要求,或出于调整资产负债的需要,金融中介机构往往大幅收回给其他国家的贷款,并且没有能力给其他国家提供新的贷款。如果该国缺乏足够的国际储备,金融管理水平不高,就很难应付国际资本大规模流动造成的冲击,结果陷入了危机。

2.资本市场渠道。在金融全球化的背景下,金融危机的传染还可通过资本市场渠道进行传染。因为当今资本市场是一个全球一体化的市场,极易发生波动。当机构投资者在一个市场上出现大量的资本损失,往往会在其他市场上出售证券获取现金以便补充流动性;即使不遭受损失,也会基于风险和预期心理重新进行证券投资组合,以获得尽可能大的收益。这个组合会随着风险与预期的变化而相应调整。所以,一个市场的资产收益在一些投机者的冲击下发生变化,会导致其他市场证券组合的改变,从而把危机传染到该证券市场所在国。尤其重要的是,预期效应使得即使国家之间不存在直接的贸易、金融联系,金融危机也可能会传染。这是因为一个国家发生危机,投资者对另一些类似国家的市场预期也会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到投资者的信心与预期,在信息不充分、不对称的作用下而产生“羊群效应”,进而导致投机者对这些国家的货币冲击,最终染上金融危机。

二、防范金融危机国际传染的对策

上世纪90年代爆发的一系列波及多国、影响巨大的金融危机,引起许多国家乃至整个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新近走出阴影的美国金融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更凸显出有效防范金融危机国际传染的急迫性。虽然引发金融危机国际传染的因素众多,但是危机在国与国之间的传染都要通过具体的路径进行。因此以路径为基础的政策措施对于金融危机国际传染的有效防范是关键性的。具体政策措施包括:

1.建立预警信息系统。即预先测知金融危机的国际传染,从而提前采取措施进行应对。一个国家应当建立一套关于金融危机国际传染的预警指标体系。预警指标系统包括一系列易受溢出影响和传染影响的预警指标,这些指标可以被用来对本国可能遭受的传染进行预警。这些变量在金融危机到来之前的表现与正常或平稳时期更显著地存在着系统性差异,从而能够通过密切观察这些变量使一国政府预先感知传染的可能性和方向,进而可以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措施,避免遭受危机传染或减轻传染的影响。

2.增强实体经济与金融的抵抗力。改善实体经济自身经济结构,扩大内需,建立内外均衡协调的国民经济生产、流通体系,增强出口市场的多元化和可替代性,为抵御金融危机国际传染提供基础条件,这也是一个国家抵御外部冲击的根本保证。与此同时,强化金融机构特别是银行资本充足率、资产流动性、风险管理与控制能力方面的监管,优化银行组织结构。完善市场准入制度和运行规则,规范市场行为,增加市场透明度,加强对市场参与者经营活动和财务状况的监管,完善市场退出机制,以保证市场的安全性和增强投资者信心。适时增加金融市场的规模和流动性,并保持适当的金融市场开放度和集中度。

3.完善关键性防火墙制度。最为核心的是要建立灵活的汇率制度。缺乏灵活性的汇率制度易于受到攻击,并且往往对危机产生加速作用。所以,要根据本国经济发展阶段与国际经济形势确立富有弹性的汇率制度。无论是固定汇率制度还是浮动汇率制度,以及其他介于二者中间的汇率制度,只要是适合本国需要的就要采用。合理开放本国资本市场也是不可缺少的。实践经验与理论研究都表明:超越发展阶段的金融市场完全开放往往不能达到理想目的。特别是对于各种制度还很欠缺的发展中国家,过早全面开放会适得其反,极易遭受外部金融危机的传染。因此,必须合理确定开放次序、进度和程度,预先考虑设立危机应急系统。

4.加强国际协调与合作。金融全球化的迅猛发展,使得金融愈发脱离实体经济而独立发展,虚拟经济不断膨胀,累积了大量的风险,国际货币体系波动频繁。每次金融危机都要发生的国际传染,事实上暴露了国际金融体系存在的内在缺陷,如目前的国际货币体系是布雷顿森林体系在危机冲击下而形成的一个过渡体。不但使美元失去了制约,而且滋生出巨大的汇率波动风险。因此,必须加强各国在全球化进程中的双边或多边协调与合作,积极推进国际金融体系的改革,发挥国际性金融组织在信息披露和政策协调等方面的作用,促进地区性经济金融合作,加强对投机性资本流动和衍生金融产品开发及交易的管制。

参考文献:

[1]张志波,齐中英.基于全球经济大系统的金融危机传染机理研究[J].商业研究,2006,(13).

[2]王京宝.简论金融危机的防范[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1999,(3).

篇5

关键词:虚拟经济 实体经济

Key Words: Virtual economy Entity economy

作者简介:赵朋(1986―),男,山东济南,中央民族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对外经济关系。

2008年爆发于美国进而蔓延到全球的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造成深远影响,这场被称作“金融海啸”的危机由美国华尔街市场上爆发的次贷危机开始,逐渐转变为金融危机最后演化成经济危机。从空间跨度上看,危机从美国输向全球;从经济层面跨度上看,危机从虚拟经济输向实体经济。按照《资本论》中的观点,这不是一次简单的、局部的、短暂的金融危机,这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危机。与以往的危机相比,它最大的特点是从虚拟经济的层面蔓延到实体经济的层面,虚拟经济影响了实体经济的发展,反过来又阻碍了虚拟经济自身的发展。

《资本论》中对虚拟经济有过论述。马克思对虚拟资本的划分是相对于生产资本和商业资本而言,他认为,在实体经济活动中,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必须通过与实物形态之间的相互转换才能产生利润;而在虚拟经济活动中,资本可以不经过生产―流通―交换―再生产这样的循环就产生增殖。按照劳动价值论的观点,商品的价值是由凝结在其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决定的,而类似银行汇票等证券类的资本因为没有人类劳动凝结在其中,因而本身并没有价值,但最终却能够产生某种形式的剩余价值,因而被称为“虚拟的”。

现在虚拟经济得到迅猛的发展,虚拟资本的种类也从当年的汇票、股票等简单形式发展到RMBS、CDO等复杂形式。尤其在美国,虚拟资本种类不断翻新。美国通过证券化创造金融衍生品,把流动性差的某个或某一组其他形式的资产转化为证券。例如某银行发行了许多住房抵押贷款,该银行把这些住房抵押贷款捆绑在一起组成一个住房抵押贷款池,以此为基础发行住房抵押贷款支持债券(RMBS)。一只债券就被无中生有的创造出来。在RMBS的基础继续进行新一轮的证券化,发行以RMBS为基础的债券担保债权权证(CDO)……在理论上债券化的过程可以无休止地进行下去。

但是这些金融衍生品是否真正存在价值呢?从劳动价值论出发,这些金融衍生品的创造归属于虚拟资本的范畴,没有凝结人类的劳动,因此不存在任何价值。但西方经济学以效用价值论为基础,认为只要商品对人有效用就有价值。既然虚拟化的股票和债券可以给人带来收益,那么这些虚拟商品本身也是具有价值的,而它们的价格则是由市场交易中的交换价格来决定。而价格的规定在理论上主要依据货币主义者弗里德曼提出的预期资本收入化理论。所谓预期资本收入化,是用来表示经济流量和存量之间关系的一种观点,简单说,就是资本存量的价格等于预期收入除以利息率。由资本价格公式可见,资本的价格是由预期收入和利息率两个因素决定,资本价格的高低与预期收入成正比,与利息率成反比变化。预期收入资本化公式为美国吸引外国资本流入创造庞大的虚拟经济提供了理论依据。美国可以通过利率杠杆将其所得收入进行资本化,而资本化后形成的资产价值将是原预期收入的数倍。美国通过在金融市场上不断创造种类繁多的金融衍生产品,打包处理后卖给其他国家的投资者,将全世界的资金流都吸收到自己国内,从而通过预期收入资本化在自己微小的实体经济旁边形成一个庞大无比的虚拟经济。美国这种策略的实现依靠的是美元在世界经济殊的地位。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美国通过牙买加协议逐步确立了美元充当世界货币的角色,虽然美国的GDP只占全球份额不到25%,但美元却占到全球外汇储备的64%、外贸结算的48%和外汇交易的83%。美国完全可以通过印纸币的方式来偿还自己欠下的巨大国际债务,从而将自己国内的经济危机转嫁给世界。

当虚拟经济的发展规模与实体经济规模比例协调时,会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但是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决定了,作为资本的人格化,贪婪是资本家的本性。马克思就曾在《资本论》中对资本家对于增殖的贪婪追求做出过精辟的描述:“一旦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大胆起来。如果有10%的利润,它就保证到处被使用;有20%的利润,它就活跃起来;有50%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为了100%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了300%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首的危险。”虚拟经济创造的财富具有自行放大的特性,长期发展下去会导致经济的虚拟化。当经济虚拟化程度过高,就会脱离实体经济的控制,迅速膨胀化泡沫化。而原先作为资本存量增殖根源的预期收入本是存在于人们头脑中的来自未来的收入,一旦经济形式发生了波动,人们对于未来前景的信心有所动摇,必然会导致预期收入的减少,从而使虚拟经济产品价格急速下降,而虚拟产品价格的下降又会使人们的信心更加萎缩……如此恶性循环下去,之前依靠金融衍生产品和预期收入资本化公式吹涨起来的虚拟经济泡沫破灭,其价值大幅缩水,从而引发危机。

虚拟资本的特征、运行机制以及价格形成的方式决定了虚拟经济本身并不创造价值,真正的价值只能通过实体经济中人们的劳动创造出来。这场经济危机的爆发让我们对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关系有了更为深刻的认知,也让我们看到了马克思《资本论》蓬勃的生命力。

篇6

中图分类号:F2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0)01019502

1 此次金融危机是由经济问题引发的

金融危机又称金融风暴,是指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与地区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如:短期利率、货币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价格)、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此次金融危机是由次贷危机恶化升级演变来的。而经济危机可以理解为经济基本面发生极端恶化,大量企业倒闭,社会经济陷入极端萧条中。

金融危机是虚拟经济领域的经济危机,并能引发实体经济领域的危机。经济危机往往以金融危机为前奏,而此次金融危机又是次贷危机恶化引起的,金融危机进一步恶化将导致经济危机。

次贷危机、金融危机、经济危机三者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

美国次贷危机产生原因主要是风险披露不充分、财务报表的透明性不够、金融创新缺乏透明度和有效监管。而此次全球金融危机由美国次贷危机传导机制引起的,在短期利益的激励机制、放任自由的监管理念下过度金融创新是此次金融危机的根源。

2 不能由于金融危机而废除公允价值

2.1 何为公允价值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B)在《国际会计准则第32号――金融工具:披露和列报》的定义是:“公允价值,指在一项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自愿的双方交换一项资产或清偿一项债务所使用的金额。”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在《财务会计准则公告第133号――衍生工具和套期活动会计》的定义是:“公允价值,指当前交易中,自愿的双方买入(承担)所使用的金额,换言之,该项资产(负债)是在非强迫或清算拍卖的情况下买入(承担)或卖出(清偿)的。”我国对公允价值的定义与IASB基本一致。

2.2 公允价值应用的意义

公允价值具有国际通用性,能够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满足了会计目标的要求;它有效地提高了财务信息的可比性,提高会计信息对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决策相关性,有助于预测企业未来业绩;公允价值弥补了历史成本计量不能及时反映企业真实的财务情况的不足;更能真实地反映企业的收益,更符合会计的配比性;公允价值是金融工具最相关的计量属性,适应新兴经济活动发展的需要。

2.3 公允价值对金融危机产生的不利影响

公允价值的运用体现了决策有用性,在价格波动时能更好地满足报表使用者的信息需求,使相关性高的会计信息更能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但同时不能忽视公允价值对金融资产价格的负面影响,公允价值在特殊时期更容易加剧市场的起落。

由于采用公允价值计量,资产应按照市价不断进行调整,金融危机导致金融资产市价不断下跌,企业对金融资产不断进行减计,影响金融机构在资本市场中的信用等级下降、借贷成本抬升、担保金不充足等,投资者失去信心则加大资产抛售力度,从而市场陷入了 “交易价格下跌――提取拨备、核减权益――恐慌性抛售――价格进一步下跌――必须继续加大拨备计提和继续核减权益”的恶性循环之中。如不采取任何措施,则最终将以各金融机构破产为止。在这种恶性循环之中,公允价值的运用条件是否发生了变化,公允价值能否“公允”地取得――以市值计价,公允价值计量属性还适用吗?基于这种不良影响导致金融界对公允价值开始产生了质疑,认为如果资产不按市值定价的话,金融危机就会消失;加之各国为了救市对公允价值做出了重新取舍,金融界则要求废除公允价值。

金融危机爆发后,世界各国纷纷采取行动来救市,对会计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也采取了相应措施,进行了重新的取舍,来帮助金融机构度过金融危机。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于2008年10月10日正式了《在不活跃市场下确定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修订稿;美国政府授权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暂停按市值计价;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于10月13日则修改国际会计准则相关条款,允许对非衍生金融资产进行重新分类;10月15日,欧盟修改现行会计准则中有关按市值计算资产价值的规定,金融机构将停止按市价计算的会计准则,改用成本估值计算。10月17日,日本表示在公允价值系统性风险时,将对其进行改革,放宽公允价值会计准则。可见,公允价值计量只是被暂停但并没有被废除。

2.4 公允价值计量仍是会计未来发展方向

公允价值的推出是具有理论基础和环境基础的,公允价值会计提供了一个时间性的价值,若没有此价值则会导致投资者和法规制定者对于信心和流动性的决策失误。金融危机下,公允价值计量真实的反映了市场信息,让投资者及时地看到了最真实的情况,并不存在放大效应。改变公允价值计量只能是短期内减轻危机的一种手段,而不能从根本上消除危机,更不利于防范未来。如果将公允价值改为历史成本计量,那么将是会计发展的倒退,存在的损失只能是暂时性地被掩盖了,金融危机也不能避免,只是爆发的时间延后而已。

因此,公允价值会计准则仍然是未来的趋势,金融危机过后市场恢复正常良好运转,人们对公允价值计量的呼吁必将重新提上日程。

3 金融危机下如何正确理解和运用公允价值

3.1 公允价值及时反映了资产价值的变化

公允价值计量下,金融资产在资产负债表上的账面价值要定期根据市场价值做调整,会随市场价值的波动而波动,同时也给财务报表带来了波动性。公允价值在不同的市场情况下起着不同的作用,在市场良好的情况下,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会调高,利润就会高一些;而在市场萧条的情况下,金融资产就会计提减值准备,利润就会减少或形成亏损,这将市场变化引起的资产价值的变化及时的反应了出来。而在传统的历史成本下,损益对利润表的反应会慢很多,但无论是采用公允价值计量还是历史成本计量,资产负债都是客观的反映在财务报表中。

3.2 公允价值的认定

公允价值本身并没有任何问题,实质上是公允价值的产生过程遭到人们的质疑,即在不活跃的市场上应该如何认定。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对公允价值的产生有三个层次的认定:第一层次,一个活跃市场中的成交价就是公允价值;第二层次,如果在一个活跃市场中没有相同产品的成交价,与其相类似产品的近期可观测到的成交价也是公允价值;第三层次是如果上述两个层次的价格都不能获得,则需要通过估值模型来计算有关产品的价值。它规定公允价值计量标准首先看是否适用第一层的标准,不适用的情况下再逐级向第二层、第三层判断。由于估计技术还不够完善,估值模型并不能完全客观真实的反应市场情况,在应用时有一定的人为因素存在,这也就表明公允价值具有主观判断性。因此,应完善估计技术的发展和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从而完善在不活跃市场上对公允价值的认定。

3.3 在特殊情况采取的措施

在市场极其不稳定的情况下应制定出应对措施,公允价值该怎样计价才能减少损失,减少对公司业绩及投资者信心的影响,避免造成类似今天的金融危机。基于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①在市场持续景气时,公允价值下按市场价值调整资产账面价值的同时,可借鉴前几期的账面价值的平均值作为调整的基数,以确保资产不会在经济持续繁荣时,增长过多,防范于未来,一但市场不景气,计提的减值也许会少些,对企业风险也就会少些。②在经济景气时提取额外风险准备金。③引入风险价值披露模式,弥补公允价值计量对风险披露的不足。风险价值披露模式是在正常的市场条件下及给定的置信区间和特定的时间区间内,计算一个机构或会计主体可能遭受的最大损失的方法。

4 新环境下我国公允价值的运用

4.1 我国谨慎的应用公允价值

我国的制度体系比较严谨,采用公允价值是有条件的,是谨慎的使用。与国际会计准则相比,在很多方面做了谨慎的改进,引用上也只是趋同。新会计准则指出在坚持历史成本原则的同时引入公允价值,(即历史成本处于主导地位,公允价值处于从属地位),对于公允价值在什么情况下才可以使用,有较为严格的限制条件,应当保证所确定的会计要素金额能够取得并可靠计量,例如在《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一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规定:当交换具有商业性质并且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时,应当以换出资产公允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换出资产公允价值与换出资产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当上述条件不能同时满足,则应当按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确认换入资产的账面价值。我国对公允价值的引用充分考虑了我国目前的市场经济发展状况、企业体制和公司治理,以及法律、文化、人员等会计环境,体现了中国特色。

4.2 我国引用公允价值面临的问题

(1)我国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够完善,有相当一部分资产和负债难以通过市场取得有关公允价值的完备信息,影响了采用公允价值时存在活跃市场的前提。公允价值的运用提高了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却降低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在取得公允价值时,如何确保其可靠性仍是公允价值运用的一个难点。

(2)公司治理还存在许多缺陷,一些高管人员的道德观和诚信意识缺失,会计人员的道德水平和执业能力也还参差不齐,影响了在不存在活跃市场下采用公允价值时需要主观判断因素。公允价值的运用存在主观判断的问题,在不活跃市场中需要由交易双方自己确定,这必然会受到管理人员和会计人员主观意志的影响;现值技术的应用需要会计人员合理估计未来现金流量,确定折现率,其准确性取决于会计人员素质。

(3)估值技术尚待发展,公允价值的确定离不开估计技术,我国评估机构对公允价值应用的经验欠缺,实际操作中存在很多困难,而不同的估计方法也会有不同的评估结果。我国对公允价值的研究仍处于理论阶段,因此,我国对公允价值的应用仍应采取谨慎性这一最优的原则。

4.3 我国应积极采取措施应对金融危机

(1)提高估值技术水平,制定可行的操作方法。虽然新准则中规定了运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一系列使用条件,但在不活跃市场中采用什么技术和方法来评估公允价值缺乏具体的操作指南。我国应当尽快制定操作指南,规范公允价值的确定程序。估值技术的提高取决于会计人员的素质,所以要加强会计人员的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完善会计人员的知识结构和专业素质。

(2)制定并落实在极端市场条件下相应对策,针对市场环境和具体的行业特点,出台具体的实施细则,有特定的公允价值计量的监管机制,协调金融稳定和公允价值的发展。

公允价值在我国运用是个长期的过程,应在实践中逐步拓展公允价值应用的深度与广度,提高其可靠性和可操作性;在实践中总结公允价值的运用经验,完善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真正体现公允价值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陈华,张倩.基于美国金融危机的公允价值问题研究[J].财政监督,2008,(22):911.

[2]李理.金融危机下我国会计改革的反思―金融危机下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取舍[J].技术与市场,2009,(2):3739.

[3]刘京海,陈新辉.对当前金融危机下公允价值计量的思考[J].财务与会计,2009,(1):69.

篇7

07年我国的经济危机对于大量的企业濒临倒闭,一些中型企业效益严重下滑,其中钢铁行业下降迅速,一些小型钢铁铸造冶炼企业直接倒闭,近些年来有些起色,但是也没有能恢复以往的热闹场面。近些年来我国经济在不短上升,经历经济危机,也受到了一些影响。随着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环境的不断深入接轨,尤其是上市公司越来越受世界经济影响,为此我们需要提高上市公司财务预警的研究,以提高对于经济波动的承受能力。

一、财务预警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一直以来,我国的产品就呈现出生产过剩、内需不足的问题,这是我国实行出口导向型战略的主要原因,同时,这也是造成我国过度依赖出口贸易的主要原因。我们都知道,制造业是我国的主要的实体经济企业,其在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1]。然而美国于2007年至2009年之间,发生了巨大的金融危机,这对于我国的制造业来说,无疑是巨大的灾难。首先,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很多国外的金融机构纷纷倒闭,结果造成越来越多的人失业,面对这种情况,人们开始放弃以往超前消费的思想,使得消费水平严重下滑。国外的需求量下降,我国的出口贸易自然也会出现出口难的问题,加上国内需求同样没有增加,很多制造业的商品都不能及时销售出去,但是这些商品占用了企业的大部分资金,这些资金如果不能及时回收,制造企业内部将不能正常运营,出现财务危机的可能性极大;其次,为了应对这次金融危机,美国政府开始利用利率杠杆,为金融机构注入了大量的流动资金,这样一来,美国货币迅速贬值,促使人民币的升值,进而使中国出口的商品在价格方面失去了竞争力。同时,我国的大部分对外贸易,在结算的时候都是以美元为单位,而美元的迅速贬值,造成国内企业的应收账款呈现出大量缩水的情形,所以,货币因素也是造成我国制造业出现财务危机的主要原因之一;最后,金融危机的出现,使得银行对贷款的管理更加严格,我们将其称之为信贷收缩。对于制造企业来说,贷款是很平常的事情,尤其是在企业利润率较高的情况下,企业为了能够扩大再生产,就会寻求银行的帮助,向银行贷款。然而为了应对金融危机,尽量减小银行的损失,大部分的银行都会暂停办理贷款,同时银行也会要求之前的贷款企业提前还款。根据上文所述,制造业本来就陷入了资金运转的困境,银行提前回收贷款更加剧了制造业的资金困难,很容易造成制造业的资金链断裂,进而引发制造业的财务危机[2]。综上所述,面对金融危机的影响,制造业发生财务危机的几率比较大,这对制造企业的发展极为不利,因此,提前对金融危机下制造企业的财务风险进行风险预警,并找出合理的应对策略,是当前制造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金融危机的特征

首先,金融危机的爆发具有突然性特征。大部分的金融危机都是突然出现的,并且在各国还没有准备好如何应对的情况下,金融危机就已经迅速传播开来。然而引起金融危机的原因并非短时间内形成的,所以建立必要的预警机制是预防金融危机的最佳方法;其次,金融危机爆发前会有很长一段时间的潜伏期。正如上文所说,金融危机是日积月累形成的,一些发展前景良好的国家更容易发生金融危机,美国金融危机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这是因为这些国家内部的泡沫经济增长过快,成为引发金融危机的主要原因;最后,金融危机具有传播速度极快的特征。受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世界上各个国家在经济方面的联系越加频繁,其中一个国家的经济出现问题,其他国家也必定会受到很大影响。当然,金融危机之所以传播迅速,在很大程度上也受到了心理因素的影响。试想一个国家发生了金融危机,在本国投资的企业将会全部撤出,很多参与投资的企业也会跟着退出,进一步加剧了该国资本市场的混乱程度[3]。

三、财务预警模型的基本技术指标

金融危机下,做好财务预警研究对于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做好财务预警研究的第一步,就是要确定财务预警的基本技术指标。当然,这些技术指标需要在明确财务风险以及金融危机的特点的前提下进行。总结财务风险与金融危机的特点如下:财务风险的特点包括客观性、不确定性、可度量性、可控性、损失性[4];金融危机的特点包括突发性、较长的潜伏期、传播蔓延速度快、危害不可估量、可预测性。(一)偿债能力。所谓的偿债能力,具体来说就是面对企业长期和短期债务,企业如何利用已有的资产进行偿还。在一定程度上,企业具备的偿还能力决定着企业的生产,因此,制造业上市公司应该在充分了解企业具备的偿还能力大小的前提下,对企业的未来发展进行战略规划,确保企业的偿还能力满足企业扩大再生产的需要。(二)盈利能力。盈利能力是指企业获取利润的能力,企业的本质属性在于它的盈利性,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受到投资者的看重,盈利能力的影响因素很多,但是盈利能力作为一定时期内企业的收益数额,得到广泛关注。(三)发展能力。企业的发展能力是指企业扩大再生产、壮大实力的潜在能力。企业的盈利能力不等于发展能力,金融机构在对上市公司进行考察时,应注意上市工期的发展能力,做到资金的最大使用率。

四、金融危机下如何规避财务风险

(一)优化企业资本结构,合理筹集和运用资金。保证企业内部债务资本与权益资本始终处于平衡,避免大量借贷现象的出现,是企业减轻自身债务压力的最佳手段。否则,企业在债务压力的影响下容易发生财务危机。因此,制造业上公司应该充分认识自身的风险承受力,在此基础上选择对企业比较有利的资本机构,从而保证企业能够以较低的资金成本获取较大的经济收益,也就是说,只有企业树立正确的财务观念,才能平衡企业面临的风险与收益,才能为企业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二)提高企业产品竞争力,保持良好的盈利水平。产品一直是制造业进步和发展的主要决定力,要想保证企业能够长久稳定的运营下去,就必须提高企业主营产品的盈利能力,从而确保企业拥有固定的收入来源,制造业上市公司也是如此。当然,企业主营产品的竞争力大小还必须由其质量决定,否则企业将失去自身的竞争力。因此,企业应该加快对核心产品的创新研究,进而从本质上提升企业的产品竞争力。(三)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管理,规范企业治理结构。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对管理的有序性、财务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均起到了一定的保障作用。倘若企业的内部控制都已失效,指标分析就毫无意义可言,财务危机预警更加无从谈起[5]。所以,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可以让企业的管理者及时掌握可靠真实的财务信息,并对收到的预警内容予以反馈,同时提出相应的对策,从而控制财务危险,防范和避免财务危机的发生。

五、结束语

市场经济在不断完善进步,另一方面也在和国际接轨,这样的发展趋势,使我国经济受国际影响非常严重,为了保证上市公司的稳定运行,那么对于财务预警的分析研究就要更加深入。金融危机下社会经济会多少受到一些影响,这样对于上市公司来说是一个不小的冲击,能够顺利度过,需要在财务方面有充足的准备,财务预警研究要制定到公司发展方针里面,这样才能使企业全力以赴的去完成,以提高整体竞争实力,保证在危机下实现逆增长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朱洪婷.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财务预警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5.

[2]谭清云.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财务预警模型分析[D].吉林财经大学,2012.

[3]杨国红.引入非财务信息的制造业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研究[D].云南大学,2015.

篇8

三十多年前,西方发达国家出于自身的政治与经济需要,开始大力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也慢慢接纳中国以转口贸易、直接贸易的方式融入全球主流经济体系;而中国自身也面向全球市场开始改革开放的进程,无论是利用劳动成本优势占领外部市场,还是利用国内市场换技术,都取得了骄人的成功。特别是面对1997-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以及2000-2001年由美国科技股泡沫破裂引发的全球金融衰退,中国以基础设施投资为基础的财政投入方式应对,不仅弥补了短期的需求缺口,还为两次危机之后的世界经济复苏做了良好的铺垫,并抓住了两次大的全球贸易大扩张的机遇,这些成就在世界上应该说是独一无二的。

2007-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降临,引发全球经济震荡,在需求不足情况下,中国企业自2008年下半年开始出现产能绝对过剩、规模收缩并开始进入紧缩周期。其时,大量中小企业被迫关门,数千万的就业岗位蒸发,农民工纷纷返乡,中国开始第一次体会到由大型发达国家引发的经济危机的威力。这一次,中国公布了四万亿的刺激计划,除了基础设施支持政策,还对纺织、钢铁、装备制造、轻工业、物流等出口行业提供支持,成为“十大产业振兴规划”的一部分;同时,还通过提高出口退税率为出口厂商提供支持。这些以投资和出口为主导的广泛刺激政策,与前两次的稳定措施类似,只是规模更大。而在消费刺激方面,只有家电下乡、以旧换新补贴、农村工具补贴等相对较短期的举措,规模相对较小。这些举措,总体说来还是在解决短期缺口的同时为下一次的全球经济增长高峰做准备,问题是,下一次的全球经济增长何时来?会不会来?

2009年10月初,希腊政府突然宣布其2009年政府财政赤字和公共债务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预计将分别达到12.7%和11.3%,远超欧盟《稳定与增长公约》规定的上限。全球三大信用评级机构相继调低希腊信用评级,希腊债务危机正式拉开序幕。由此引发了全世界对欧元区经济体不信任情绪的发酵,致使欧元兑美元由2009年底开始下跌,半年累计下跌超过20%。欧元区的金融问题致使全球经济二次筑底的概率大大增加。这一次,中国开始真正认识到美欧两大经济体可能长期维持低增长,消费增长可能长期低于中国的产能增长。中国的出口怎么办?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方式还能不能持续?继续基础设施投资来刺激经济还能持续多久?中国巨大产能的市场在哪里?过去三十多年融入世界经济,发挥中国后发优势的战略机遇期似乎渐渐进入尾声。2010年的世界政治动荡因素增多,世界贸易纠纷、制裁越来越多,世界经济增长的动力也在减弱,中国暂时也不可能成为火车头拉动全球经济发展。这一次次提及的中国经济转型,而每提一次似乎都比上一次更紧迫。

“中国模式”的瓶颈与突破

“中国模式”是所谓“北京共识”宣扬的经济增长模式,最早由美国学者乔舒亚・库珀・雷默(Joshua Cooper Ramo)提出,并成为近年来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热点。固然“中国模式”受到世界认可并指导其他国家实践的事实令人欣喜,但也应该认识到“中国模式”是一个开放的、发展的、不断变革、不断完善的动态发展模式。

笔者认为,任何经济增长模式离不开资源、资本、劳动力三大要素。“中国模式”成功在于自然资源的获取便利,用市场换取了资本以及用出口积累了资本和相对低廉的成熟劳动力。现在,资源越来越难以获得、出口面临产能过剩、国内市场消费能力仍然偏低,毫无疑问,“中国模式”遇到了一定的困难。而富士康鸿海工厂2010年6月的大幅加薪事件,本田广东零部件工厂因工人罢工而被逼加薪事件,无不昭示着廉价劳动力时代面临结束。经济增长三大要素弊病的暴露,确认了以后发优势取胜的“中国模式”已经面临瓶颈。

早在2004年讨论“十一五”规划时,就发生了增长模式是否要转变的争论。最后在“十一五”规划中,明确了转变模式,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生产业、发展服务化的制造业和先进制造业等。但“十一五”规划更多的是发展目标,而不是过程与方法,到底如何转型,“中国模式”如何突破,仍然是个令人困惑的问题。

如果说传统经济增长是资源、资本、劳动力三大要素的投入与协调,那么新经济则增加了创新(包含科学、技术创新与不同于一般劳动力要素的知识型人力资本创新)要素。面对创新这一新的增长要素,既不能过度悲观地认为与美欧的科技差距、人才差距还在拉大,也不能盲目乐观地认为经济发展了各种创新人才自然就更多了。从中国的现实状况看,确实有着喜人的成绩,一方面国家级科研机构取得大量重大科技突破,另一方面很多民营经济企业发扬“山寨”的精神攻城略地。应该说摒弃单纯抄袭、适度模仿的本土化“山寨”,是值得鼓励的,无论是深圳的国产手机制造商、比亚迪汽车还是已经取得世界领先地位的高铁机车,都是在“山寨”基础上寻求自主创新与突破的成功案例。从市场经营的角度来说,要鼓励创新、释放新的生产力,中国仍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从根源上鼓励民营企业的市场化发展,因为他们是商业市场的创新主力军,相关的扶持与鼓励政策既有短期的拉动作用,也有长期的促进作用。而在创新人才培养与积累方面,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一方面需要搭建起一个能吸引人才、能使得人们发挥创业精神的环境,另一方面也需要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等方面的适当改革、逐渐培养。

如果说建国以来的主要成就来源于“发动群众”的话,在新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下,“中国模式”的突破仍然依赖于群众,依赖创新领域的“人民战争”。

金融危机下的转型思考

从“十一五”提出转型,到目前讨论“十二五”计划过程中明确了转型的必要性,转型已经基本成为共识,也知道方向是要发展服务业、先进制造业、高附加值产业等。但当前经济转型的难度在于,一方面是产生过剩与就业压力的短期困难,另一方面是科技与高端人才储备不足的长期影响因素。从这个转型困难的角度出发,转型仍要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做起。

第一,中国可以利用产业布局上的梯度结构,让较发达地区将不具备优势的产业淘汰或迁移至中西部地区,腾出空间迎接新兴产业与创新经济,即“腾笼换鸟”。以广东为例,其外贸增长率早在金融海啸发生前就已经落后国内一些地区,一味补贴刺激效率落后的出口产业已经达不到快速经济增长的目标,需要腾出空间引入新鲜血液。从转出的产业来看,虽然有部分企业转移到东南亚或印度、非洲等其他发展中国家,但大部分还是在国内消化,选择了湖南、湖北等劳动力成本更低、面对内需更有区位优势的中部地区。从这个角度来说, “腾笼换鸟”虽对全国的非农就业状况影响并不大,然全国的整体产业布局却能够得到优化。这是一种渐进性的温和转型,新产能替换旧产能。

篇9

公司总经理抵御金融危机的事迹材料(化“危”为“机”的带头人)

公司下属改制企业上海南洋电子有限公司总经理朱建荣同志,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紧密联系实际,坚持发展是硬道理,以人为本,转变发展观念,提高发展质量,带领全公司职工共渡金融危机。

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仍在不断地加深、蔓延,也不可避免地影响着南洋公司的生存与发展,从去年四季度以来,公司的生产和经营失去了正常运转。数据表明,去年12月份亏损额达21.9万元。为日本西铁城生产的cm200c产量从300万减少到80万,随即今年的1、2月份竟出现了无订单停产;国内大客户深圳华为公司传来要撤销的全部订单,各种不利消息接踵而来,国内外订单一下减少了50%。如此严峻的局面,公司何去何从,总经理朱建荣接受了挑战,他认真学习了科学发展观,明确科学发展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尤其是在公司面临困境之时,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意识到民生问题大于天,如果民生得不到改善,员工丧失发展的积极性,公司就难以扭亏为盈,已有的发展成果完全可能付诸东流,也可能陷入无法自救的地步。调整发展思路、准确把握形势、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特别要有员工的理解和支持。为此,总经理及时召开了全体员工大会,会上分析了当前的经济形势和公司面临的实际困难,提出了共克时艰,共渡难关的想法和下一步的措施。首先,实施轮岗,保障员工利益。在生产不能正常运转的情况,为保证员工的生活保障,对不停产和已停产的岗位实施轮番上岗或转岗的办法,员工也能理解公司在非常时期的苦衷,闲时放假回家休息,任务一到随叫随到,为提前完成任务主动要求加班加点,由于工作效率的提高,没发生过一起延误产品的出货事件,这样工人的工资也并未因经济危机而减少。

其次,注重发展,努力开拓市场。在实施轮岗的同时,朱建荣同志深刻认识到要复苏,根本的是要求发展生产,创造效益才是企业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也是员工和公司最大的利益,脱离现实的乐观和无所作为的悲观,同样是致命的。为此,他积极想办法,寻找国内信誉好、资源充足、安全性较好的合作伙伴,亲自联系,几次赶到深圳华为公司商谈,争取到华为公司的谅解后同意订单再延续一段时间;多次赴扬州等地寻找国内需求cm200c产品的客户。在他的努力下,南洋生产的生产和经营在逆境中找到了生机,为复苏增添了信心。

复苏的路还在继续,总经理朱建荣化“危”为“机”,真抓实干、果断采取有效的措施,使公司在危机中有所发展。相信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金融危机过后,上海南洋电子有限公司在电子行业中呈现的是一派更加美好的景象。

篇10

中图分类号:F830.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544(2009)05-0024-07

2007年2月,汇丰控股为在美国发放的次级住房抵押贷款增加了18亿美元的坏账准备, 并和新世纪金融公司先后发表声明, 指出美国次级房贷市场存在着严重问题, 同时披露出两家公司出现大量亏损。2007年3月13日, 美国住房抵押贷款银行家协会发表报告,指出次贷市场存在着危机,由此拉开了美国次贷危机的帷幕。2007年4月, 美国第二大次级抵押贷款机构――新世纪金融公司出现巨额财务亏损并申请破产保护,次贷危机正式爆发。危机迅速从信贷市场向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蔓延, 最终演化成一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 直接导致了世界经济的整体衰退。 分析这次金融危机形成的原因, 认识危机的传导路径及对世界经济造成的影响, 从中总结出带有警示性的教训, 对健全我国金融体系, 有序开发金融产品,维护金融稳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美国次贷危机的形成机制

美国的房贷市场分为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房产购买者在一级市场向房贷机构借款, 房贷机构为分散贷款风险和扩大资金来源, 再将住房贷款作为一种资产卖给具有风险隔离功能的诸如房利美、房地美等特殊机构, 这类机构再以该资产池的未来现金流作保证, 发行抵押贷款支持债券(mortgage based securities,MBS)。 可见,MBS是基于抵押贷款形成的初级衍生产品, 这种债券是将住房抵押贷款打包,以借款人的还款收入产生MBS收益的产品。据统计,到2007年一季度末,美国各类住房抵押贷款余额为12.4万亿美元, 其中有5.98万亿美元被证券化,证券化比例为48.2%。而在2001~2006年期间,这一比例则高达70%,见表1。

因为MBS中的基础资产有很大一部分是质量不高的次级贷款, 以次级贷款为基础做成的MBS一般称之为次级债券, 次级债券信用评级的等级是不高的,这必然影响到这类债券的顺利销售。为了更好地推销MBS,“两房”等特殊机构采取措施为债券增级,按增级特点可分为外部增级和内部增级。 外部增级是债券发行机构向第三方,如银行、保险公司等为债券购买保险。内部增级来源于债券的结构设计,主要包括过度担保和债券的优先/次级参与结构。所谓过度担保是指在发行MBS时, 用作支持债券发行的资产池的价值大于该发行债券的面值。优先/次级参与结构是指将债券分为高级债券和低级债券, 高级债券对于担保资产的现金流享有其本金和利息的优先支付权, 低级债券只有在高级债券持有人得到完全支付之后,才可能被支付。

在传统的信贷市场, 贷款机构发放贷款的风险是通过贷前审查、抵押担保等方式控制的,不能完全规避的风险则需要以计提的风险准备金和自有资本来承担。利用资产证券化方式,贷款机构可以将各类贷款出售, 从而将贷款风险通过证券市场转移给投资者。随着风险的转移,贷款机构因贷款占用的资本得到释放,回收的资金可以继续扩大贷款。在这一模式下,贷款机构的放贷能力明显提高,除了贷款规模扩大之外,放贷的对象也得到了扩展,许多在传统贷款模式下不可能得到贷款的客户也成了贷款机构的放款对象。 而一些劣质的房贷机构则滥用资产证券化工具来扩大市场份额, 并采取低息策略与优质金融机构进行竞争, 使得整个房贷市场的定价机制严重扭曲。

MBS这类金融产品一般是投资银行购买, 但投资银行购买MBS后并未到此结束, 而是对MBS再次打包设计,把MBS按可能出现的贷款偿付违约率分成不同的模块,发行担保债务凭证(collateral debt obligation,CDO)。根据潜在违约率的高低,其中风险低的是高级CDO,风险中等的为中级CDO,风险最高的为股权级CDO。其发行比例为:高级CDO占80%,中级CDO占10%,股权级CDO占10%。由房贷所产生的现金流首先偿付高级CDO, 如果有剩余再偿付中级CDO,最后偿付股权级CDO。一旦贷款违约,受损次序首先是股权级CDO,其次是中级CDO,最后是高级CDO。经过再次打包,高级CDO获得了AAA的最高评级。由于与同等评级的其他债券相比,高级CDO能获得更大的收益,所以深受市场青睐。风险偏好较低的商业银行、保险公司、共同基金、教育基金、养老基金等是主要购买者。 中级CDO和股权级CDO因评级较低,主要买家是风险偏好较高的对冲基金,销售不出去的则由投资银行自己持有。 美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基本结构详见图1。

在系列CDO产品的基础上, 投资银行又进行了两个方向上的产品设计, 一个方向是以CDO为基础设计出合成CDO, 即CDO的平方、CDO的立方等,它们的特点在于实现杠杆效应。 另一个方向是设计出信用违约掉期(credit default swap,CDS),CDS类似于保险合约,这种合约涉及三方,其中交易的甲方向乙方定期付款,乙方则为丙方的标的资产(通常是债券)提供违约保险。 它的作用是寻找对手公司对房贷衍生产品投保, 从而将房贷衍生产品的违约风险进一步分散。

无论是CDO还是CDS, 都是在房贷基础上进行的二次创新或多次创新。 这种创新一方面扩大了此类证券的供给,满足了市场的需求;另一方面也为投资银行、 信用评级机构等中间商提供了巨大的利润空间。为了满足市场的需要,这些中间商不惜降低自身的执业标准,对那些本身具有较高风险的金融衍生产品进行打包分离,并给出了过高的信用评级,以此向投资者兜售这些结构复杂、 风险特征不易识别的证券。 由于评级公司对合成CDO产品的高层次级产品也给予了AAA的信用评级,因此,大量投资者根本不知道自己所购买的AAA级CDO产品的还有更为庞大的低等级贷款层, 不知道自己所持有的不过是劣中取优的产品, 是从BBB级乃至更差的产品中被人分离出来的一个所谓的优先层。 次级抵押贷款利益链条如图2所示。

二、次贷危机演化成全球金融危机的路径分析

由于美国连续几年实施的低利率政策和货币投放的不断增加, 使流动性过剩和通货膨胀压力逐步显现,这使得美联储的低利率政策难以为继。从2004年6月开始,美联储走上了加息历程,联邦基金利率17次上调, 到2006年6月已上升至5.25%的水平,并维持14个月之久, 这对住房贷款者而言偿还负担快速加重, 住房贷款的不良率首先从次级贷款开始快速上升。随着利率的上升,美国房地产市场从2006年中期开始降温,2006年6月到2007年末, 反映美国10个主要城市房价变动的S&P Case Shiller指数从226下降到190,下降了约15%。房地产价格持续下跌, 使得房贷借款人通过申请房屋重新贷款来避免违约的能力迅速下降, 房贷违约率急剧上升。2007年第二季度,许多房贷机构陷入沉重的财务危机,超过20家次贷机构宣布破产、遭受巨额损失或寻求被收购。此后, 全球一大批顶级投资银行和商业银行陆续卷入次贷危机。美国次贷危机从国内传导到国际,蔓延速度和影响范围都是惊人的。自从次贷危机爆发以来,造成的冲击可从以下几个层面分析。

(一)直接冲击房贷机构和次级债供应商

在利率上升和房价下跌的形势下,2006年次级房贷违约率大幅度上升。 由于房贷机构不可能将所有贷款证券化, 因此必须承受保留在自己资产负债表之上的未实施证券化资产的违约损失。2007年初,全美最大的抵押贷款银行――全国金融公司3个月收入锐减33%;2007年3月13日, 新世纪金融公司由于无力偿还高达84亿美元的债务申请破产;2007年8月,美国第十大抵押贷款机构――美国住房抵押贷款投资公司申请破产。 次贷危机使房利美和房地美所持有的相关资产市值缩水50亿美元以上。 到2008年末,美国已有超过180家发放次级房贷和次级债的金融机构出现问题,其中房贷机构130多家,次级债发行机构50多家。破产的银行也不断增加,详见表2。

(二)冲击购买了MBS和CDO的基金公司、投资银行和商业银行

在总额约1.4万亿美元的次级抵押贷款支持证券中,投资银行、商业银行和对冲基金大约持有其中的56%,价值约7830亿美元。次级抵押贷款的违约率上升导致上述机构持有的次级抵押贷款支持证券的市场价值大幅缩水。 由于上述机构均实施了以市值定价的会计记账方法, 必须参照市场上正在交易的相似金融资产的价格来确定自己所持有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因此,次级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市场价值的缩水, 必然使持有这些资产的金融机构的账面价值发生同样程度的缩水。

抵押贷款违约率上升导致中间级或股权级MBS和CDO的持有者不能按时获得本息偿付, 造成这些产品的市场价值缩水, 从而恶化了基金公司和投资银行的资产负债表。 一旦投资基金的资产遭受严重损失,基金公司就会面临投资人的赎回压力、商业银行的提前回收贷款压力, 以及中介机构的追加保证金要求,从而被迫抛售优质资产,甚至破产解散。次贷危机爆发后, 在对冲交易中被质押的次级债券迅速失去了流动性并成为垃圾债券,证券清算银行必须强行平仓, 这时基金公司就会产生巨额亏损乃至破产清算。

2007年6月,美国第五大投资银行贝尔斯登旗下的两只对冲基金因投资CDO和CDS而严重受损,资产净值所剩无几。以这两只基金破产为开端,标志着金融风险从信贷市场向证券市场的扩散, 并引发了包括德国、法国、英国、荷兰、澳大利亚、日本、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金融市场上一系列投资机构投资受损的事件。2007年8月,全球最大保险机构AIG、澳大利亚麦戈理银行旗下两只基金、台湾人寿、台湾房地产信托投资公司、法国巴黎银行、荷兰投资银行、高盛旗下两只对冲基金、 加拿大皇家商业银行等相继宣布因涉足次级债而遭受损失,有的甚至宣布破产,引起金融股股价暴跌。2007年9月, 英国第五大抵押贷款机构诺森罗克银行因次贷问题遭遇挤兑, 英国北岩银行因陷入次贷危机最终被政府接管。2007年10月, 美欧日等国家又有多家大型投资银行和证券公司披露出在次贷相关领域遭受巨额损失。

(三)冲击购买了信用评级较高的MBS和CDO的机构投资者

在未实施证券化之前, 与次贷相关的信用风险是由放贷机构承担的,一经实施了贷款证券化,则与该部分贷款债权相关的信用风险及其收益, 就从放贷机构的资产负债表中转移到持有MBS或CDO的机构投资者的资产负债表中。因此,一旦次级抵押贷款的整体违约率上升, 就会导致次级债的违约风险相应上升,这些证券的信用评级将被评级机构重新评定,如果调低,次债产品的市场价格必然大幅缩水。

2007年7月, 穆迪宣布调低399只次级贷款债券的信用评级,标准普尔对612只次级贷款证券进行降级,惠誉调低了200只次贷支持债券评级,使次贷危机进一步向持有次级债的养老基金和保险基金传导。由于此类机构有严格的投资标准,不能投资低于一定级别的债券品种, 随着投资组合中相当一部分MBS和CDO的信用等级降低, 它们不得不把那些低等级债券抛出变现。 随着大批投资者资产组合的调整, 市场抛盘压力加大, 流动性从市场上不断被抽走。由于次级债券价格大幅下跌,导致持有此类证券的投资者出现资产损失。

(四)冲击股票和期货等市场

由于投资基金必须公布资产净值, 投资损失在资产净值中体现并公布出来, 进一步加剧了基金投资者的担心,纷纷要求赎回基金。为了满足投资者的赎回,基金公司不得不通过变现股票、期货、期权等资产来满足自身的流动性需求, 这又使全球各大股票、期货市场价格出现大幅波动。2007年7月,法国金融保险公司两只基金缩水13%, 另一只债券基金资产缩水40%; 同年8月, 法国巴黎银行旗下3只投资MBS的基金无法合理估值,停止申购和赎回;德国联合投资管理公司和法兰克福信托也停止同类基金赎回。 由于投资者担心次贷危机将会演变成系统性金融危机, 纷纷出售股票持有现金, 导致全球股市暴跌。据统计,自2007年初至2008年底,全球金融机构宣布的与次贷相关的亏损和资产减值已经超过6000亿美元, 全球股市“蒸发”的市值高达12万亿美元。 由次贷危机引发的市场流动性短缺还波及到商品期货、原油期货和外汇期货等市场,美国信贷危机迅速演变为全球金融危机。

进入2008年,随着上市公司经营年报的披露,美国花旗银行、美林证券、瑞士银行、日本瑞穗金融集团、三井住友金融集团、三菱UFJ集团等大型银行集团都因涉足次级债市场而出现了巨额损失。2008年初,花旗银行宣布2007年第四季度亏损98.3亿美元;瑞银集团宣布2007年第四季度亏损额达到125亿瑞士法郎(约合114亿美元);美林公司宣布减持115亿美元的坏账及衍生金融资产。2008年3月, 美国第五大投资银行贝尔斯登因债务杠杆比率太高而遭受“流动性灾难”,在美国政府的主导下,最后被摩根大通收购。7月,雷曼兄弟公司报告提示,“两房”存在大量不良资产,严重资不抵债。受此影响,“两房”股票下跌,金融市场动荡加剧。9月7日,美国政府宣布动用2000亿美元接管遭受重创的房利美和房地美。9月15日,有着158年历史的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公司宣布申请破产保护;同日,华尔街五大投资银行之一美林公司被美国银行收购; 与此同时, 美联储与财政部授权纽约联邦储备银行向AIG提供850亿美元贷款, 帮助其渡过流动性短缺的难关。9月21日, 华尔街仅存的两大投资银行高盛和摩根士丹利公告,接受美联储监管,转型成为银行控股公司。 由于房利美和房地美是次贷资产的购买者和MBS的发售者, 而华尔街五大投资银行则是MBS的主要购买者和CDO、CDS的主要发售者,并且都是股份公司,当其业绩下滑、资产损失之后,其股票市值急剧下跌。例如,2008年8月底,房利美和房地美的股价分别收于10.2美元和7.7美元, 与上年同期相比跌幅超过80%。 雷曼兄弟公司2007年初的股价是每股86.18美元, 而到2008年9月12日, 每股只有3.65美元。 这使得购买这类机构股票的各国投资者严重受损。 而这些投资者又有相当一部分是上市公司,当其业绩下滑和资产受损的情况公布之后,又导致这些机构的股价下跌,引起市场极大恐慌,使得次贷危机蔓延至全球金融市场的各个领域, 产生连锁反应。

(五)全面冲击实体经济

由于美国和其他国家的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购买了大量的次级债, 次贷危机的爆发造成次级债的市值下跌, 给实施以市值定价会计记账方法的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造成了巨额的资产减记与账面亏损。 而投资次级债的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在此之前大都采用了杠杆经营模式, 即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资产规模远高于自有资本规模, 资金差额由杠杆融资方式获得。 当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面临的投资风险上升之后,就不得不采取去杠杆化行为。在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启动去杠杆化过程中, 常用的方法有两种:一是通过出售风险资产来偿还债务,主动收缩资产负债表,从分子方面降低杠杆比率;二是通过吸引新的股权投资来扩充自有资本规模, 从分母方面降低杠杆比率。 由于商业银行还必须遵守新巴塞尔资本协议规定的资本充足率原则, 在次贷危机造成商业银行的资本金发生亏损, 且短期内难以增加股权投资的前提下,为满足资本充足率规定,商业银行不得不降低风险资产在资产组合中的比重(即降低资本充足率的分母),这又导致了商业银行大量减少贷款的投放量。 而实体经济一旦失去银行信贷的支持,必将导致消费和投资需求的萎缩。2008年,全球各大股市与美国股市同步下跌, 很大程度上就是由跨国金融机构在全球范围内降低风险资产比重的调整行为所致。

当美欧日等经济体经济发展减速之后, 企业开工率下降,居民收入减少,进口需求随之下降,这又对贸易伙伴国的出口构成冲击。 对于出口导向型的经济体而言, 这将严重拖累其宏观经济增长。 进入2008年,美国、欧盟各国、日本等各大经济体全面陷入经济衰退。 受次贷危机的影响, 冰岛发生债务危机,继而匈牙利、乌克兰和罗马尼亚等国又陷入债务危机,陆续接受IMF援助贷款。根据IMF2008年的最新《全球金融稳定报告》, 美国次贷危机正在超出次级抵押贷款市场, 蔓延至优质住宅和商业房地产市场、消费信贷领域和公司信贷领域。由于美国经济牵动着全球经济走势,次贷危机爆发后,银行对于消费信贷的投放趋于紧缩; 很多美国居民在次贷危机中遭受了直接的经济损失,在财富效应的影响下,其消费需求下降, 导致各国对美国出口产品的大幅度减少。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我国金融市场主体的信心也明显下降,国内股票市值严重缩水。更为严重的是,美欧日等经济体经济衰退后,对外需求大幅度减少,在此情况下,我国相当一部分外向型企业的产品没有了市场,而调整转型又十分困难,因而出现了大面积的减产、停产、关门或倒闭,给经济增长和就业带来巨大压力。

综上所述,此次全球金融危机有其独特的生成、传导和蔓延的过程,其逻辑线索大体可描述为:美国房地产泡沫破裂,房贷违约率上升,发生次贷危机以住房抵押贷款为基础的次级债券贬值缩水, 发行和购买次级债的投资机构财务状况恶化, 以致出现亏损或倒闭,发生次级债危机投资银行、基金公司和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调整资产组合, 抛售次级债券和股票等金融资产,股票等资产价格大幅下跌,引发金融市场危机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的资产减记和去杠杆化过程,大幅度缩减资产规模,使信贷市场流动性收缩,金融支持实体经济能力下降,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减少,引发全球经济衰退(全球经济危机)。可以看出, 这次全球金融危机与20世纪30年代的危机源于实体经济进而引发金融危机的演进过程完全不同, 这反映出不同时代经济和金融结构的巨大差异, 也反映出此次金融危机是经济体系中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之间严重的结构性失衡。

三、全球金融危机的若干警示

此次全球金融危机的生成机制和演化过程已清晰地呈现在我们的面前。 我们可以从已经发生的事件中总结出一些具有警示性的教训, 在我国今后的金融改革和经济发展中引以为戒。

第一,金融必须为经济服务,离开这一宗旨的金融活动必然对经济发展产生负面作用。 美国次贷危机之所以会演化成全球性金融危机,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虚拟经济过度膨胀, 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严重失衡。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美国把大量的制造业转移到了新兴市场国家,而把美国本土打造成贸易、航运和金融等服务业中心,利用专利、标准、信息和品牌等手段,控制着产业的高端,使美国的虚拟经济达到巅峰。在本世纪初,美国网络经济泡沫破灭后,金融业快速发展,各类金融衍生产品大量涌现。这些金融衍生产品不是出于服务经济发展的需要,而是出自金融机构、部门、个人的逐利动机。这种脱离实体经济的金融业务搞得越多,表面越繁荣,对经济的危害越大。金融危机警示我们,金融是第三产业,金融的发展应立足于市场分工, 履行服务于实体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职能,任何脱离实体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金融活动都是危险的,也是没有希望的。

第二,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必须匹配,脱离监管的金融创新必然制造出系统性风险。 在近年的美国金融市场中, 金融机构不断创造出各种眼花缭乱的复杂产品,经过多次打包重组,结构复杂和不透明的金融衍生产品和证券化产品充斥美国金融市场。一个简单的数字就足以让人警醒, 美国的次级抵押贷款总额为1.4万亿美元,而CDS的总和高达62万亿美元。 各类衍生产品的问世不需要论证, 也没有相应的机构对其监管,只要有人购买就可以进入市场。而“两房” 等特殊机构和投资银行把住房抵押贷款打包证券化,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出大量衍生金融产品,把风险转移给世界各国的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 在这个分散转移风险的过程中, 发行机构没有把与风险相关的信息真实全面地传递给投资者, 资产证券化过程中的严重信息不对称导致市场失灵, 最终引发了金融市场的系统性崩溃。 金融危机警示我们,如果金融产品既不是源自于实体经济的需求, 又不是金融机构出于风险管理的需要, 又没有对其进行充分而准确的风险揭示, 这类金融衍生产品必然成为市场风险的来源和放大器,一旦时机成熟,就可能演化成金融危机。因此,监管当局必须要求金融市场的参与者进行充分的信息披露, 解释其向市场提供的各类产品的收益和风险形成机理。 在金融创新的过程中, 必须加强对各类金融衍生产品的风险控制, 降低金融创新可能伴随的道德风险。 必须通过金融监管防止这种脱离实体经济需求、 制造和放大风险的金融产品的出现。

第三,住房抵押贷款风险必须高度关注,防止房市泡沫对国民经济造成危害。此次金融危机表明,房地产价格虚高隐藏着巨大的破坏力, 其过快攀升的直接后果是对国民经济健康运行造成伤害。 金融机构在发放住房贷款时必须严格贷款条件, 完善贷款程序,防止在经济环境变化时不良贷款率的上升。房地产的健康发展对经济增长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美国次贷危机也警示我们, 不能把拉动经济增长的任务简单地维系在房地产繁荣上。 金融监管部门必须建立严格的房地产信贷管理制度和房地产金融预警系统,防止信贷资金过度进入房地产市场,避免房贷风险的过多积累。 为了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发展,需要推动住房信贷证券化,分散信贷风险,但是需要慎重考虑以何种方式开展信贷资产证券化。我国银监会一直强调资产证券化必须基于银行的优质资产, 实践证明这一原则是正确的。 由于信息不对称等原因, 市场主体并不能对所有的风险进行准确的识别和定价。 所以在国内推行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过程中,不仅要强调基础资产的优质性,而且要特别注重其现金流变动的信息披露和信用评级工作,以稳健发展为原则,确保我国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第四,清醒地认识金融业的高风险性,放松监管必然使风险不断积累并最终演化成金融危机。 在次贷危机爆发之前, 美联储其实已经注意到了房贷机构放松贷款标准的行为,但为了鼓励住房消费,美联储还是采取了支持包括可调整利率房贷产品在内的次贷产品的开发与使用。在房地产市场繁荣时期,金融监管部门没有在宏观层面对房贷机构的操作进行密切监测并提示其风险程度。直到2005年12月,美国金融监管部门才准备推出监管指引, 旨在遏制不负责任的放贷行为,2006年9月, 这份指引最终定稿。2007年初,美联储才会同其他4家银行业监管机构颁布了住房抵押贷款指导意见。 面对次贷违约率的上升, 美国监管部门认为这只是少数机构的非系统风险,直到2007年6月,美联储才与其他部门发表声明,提出房贷机构需要遵循谨慎性原则, 注意信贷风险的控制,但为时已晚,此时次贷危机已成愈演愈烈之势。 如果美国监管机构能够及早对房贷违规行为进行审查和监管, 那么多高风险的次贷衍生产品就不可能在市场上不断产生,更不会获得优质的评级,贝尔斯登、雷曼兄弟、美林、华惠等银行就不会像多米诺骨牌一样接连倒掉,“两房”、AIG等机构也不会摇摇欲坠,需要政府大量注资或被接管。金融危机警示我们,金融业的稳健经营和严格监管,是一个健康的金融体系赖以维系的基石, 市场主体一旦脱离监管的约束,不计后果,一味逐利操作,金融危机就极易发生。

第五,海外投资必须坚持多元化原则,投资集中度过高将会带来重大损失。目前,多数国家都将外汇储备投资于美元, 一些大型国际金融机构在投资时也是以美元计价的资产为主。在经济繁荣时期,人们往往对金融体系的脆弱性缺乏认识,容易被市场繁荣的表象所迷惑。 此次金融危机给投资者的深刻教训就是,投资者要注重投资结构的多元化,防止资产过于集中于一个区域、 单一产品而可能引发的风险和造成的损失。 我国金融机构近年来已经尝试资产多元化运用, 其中一些商业银行和保险公司已涉足海外投资。金融危机警示我们,投资海外金融产品必须准确识别, 特别是对那些高风险债券和各类金融衍生品投资更要谨慎,要加强QDII投资的经验积累。特别是在近年来我国外汇收入持续增加, 国家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对外投资的背景下, 更要提高境内投资机构的风险控制能力。我国企业“走出去”是大势所趋, 但一定要注意审慎经营, 进行境外证券投资的机构和个人必须提高风险意识,注意风险控制,降低投资损失。

第六,金融产品交易必须规范进行,过度投机必然损害金融体系。 回顾近代历史上发生的多次金融危机,大多都与过度投机有关。无论是上世纪30年代的全球经济危机、1994~1995年的墨西哥金融危机、1997~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 还是目前的全球金融危机,很大程度上都是由投机行为泛滥、不注重风险控制引起的。近年来,在高利润的诱惑和激烈竞争的压力下,投资银行、基金公司和其他投资机构大量介入复杂衍生金融产品的投资。而衍生金融产品又具有高杠杆效应,交易主体只需交纳少量的保证金,就可以进行高回报的大额交易。 高杠杆率使得投资银行对外部融资依赖性增强, 在市场流动性较为充足时,可以通过市场融资来弥补交易资金缺口。而一旦市场流动性短缺,自身财务状况恶化,便会造成投资银行无法通过外部融资维持流动性的情况。 美国华尔街五大投资银行等机构及其交易对手出现的流动性危机, 都是源于高财务杠杆率支配下的过度投机行为。金融危机警示我们,实现金融市场和金融体系的稳定与可持续发展, 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抑制过度投机, 各类金融产品的交易形式和交易规模必须规范进行, 漠视风险的过度投机必然严重损害金融体系。

参考文献:

[1]Courchane,m.,Surette,B.and P.Zorn.Subprime Bortowers:Mortgage Transitions and Outcomes. Journal of Real Eotate Finance and Economics,2007,29(4).

[2]Pennington-Cross,Anthony and Chomsisengphet,Souphala Subprime Refinancing:Equity Extraction and Mortgage Termination.Real Egtate Economice,2007,35(2):233-263.

[3]孙立坚,彭述涛. 从“次级债风波”看现代金融风险的本质[J]. 世界经济研究,2007(10):2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