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端午节改进建议模板(10篇)

时间:2023-09-07 17:25:58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端午节改进建议,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端午节改进建议

篇1

1、技术方面,我们面点房为了能整体提升技术,在王随群,王师傅的建议下,利用酒店发放的活动经费,合理的给大家购买了相关专业的面点书籍,让大家提升操作技术和创新思路。

2、传统节日方面,每次在过传统节日的时候,面点房都在一楼餐厅出名档,比如腊八送客人腊八粥,正月十五包制各种馅料的汤圆、端午节也在总监的指导和要求我们包制了5种大的肉粽、兔肉、酱肉、牛肉、腊肉、蜜枣的,很受客人的欢迎,在端午节的当天也现场包制粽子哄托节日的气氛,也能让客人感受到节日的气氛。

3、荣誉方面,,面点项目我在河南省取得了金奖,在此也非常感谢酒店和总监,在总监的陪同和指导下获得了好的成绩,为酒店在当地留下很好的声誉,同时也被河南省,开封市被评为面点大师的称号。徐松涛在四月也被评为酒店的每月优秀员工。

4、面点房的员工都能在我的带领下加班加点,毫无怨言,完成一次又一次的大型的会议点心出品接待,在此我代表酒店和总监感谢面点房的全体员工,谢谢你们辛苦努力的工作,面点房的工作节奏比较快,时间相比之下也比其它部门长,可是大家都能的齐心协力完成一次一次的接待,这也是我们面点房最好的一方面,也是我最感动和要感谢的地方。

2011年上半年不足的方面有3点

1、早餐出品,白粥太稀,玉米硬没有按照要求在蒸过之后放在水里保存,还有油条口感不好,有时候保温和加餐不够及时,这些的不足之处,,已经在日常工作中不断的改进和调整。

2、在工作中有时忙的时候使用了速动的小笼包子,也是面点房的不足之处,在出品的时候装盘还没有达到最好,在以后我们还需要继续努力不断的改进和调整。出品的时候台面卫生做的不够好不够及时,还有冰箱卫生在以后还待加强管理。

2010年的下半年工作计划有8点

1、在工作中首先要严格要求自己,要按照酒店的规章制度来约束员工,做到奖罚分明,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把有形的制度变成无形的约束。

2、做好主管的助手,带领本班组人员按质按量完成上级交办的各项任务。

3、加强冰箱和工作台面卫生管理。

篇2

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事关学生语文思维的培养和语文素质的提升,地位十分重要,必须受到语文教师的重视。初中的语文教学,重点在于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觉、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去。因此,把握正确的教学方法,运用多种教学策略,提升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是很有必要的。

一、 活跃语文课堂气氛,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

所谓的语文课堂教学,其实是初中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大部分的语文课知识都是通过课堂教学的模式传授给学生们的。因此,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兴趣,就要从课堂开始。首先,应该想方设法的活跃课堂气氛,改变过去那种“死气沉沉”的“干巴巴”的授课,运用更为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让语文课堂成为孩子们的“乐园”。其次,应该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语文课堂的“主人”。要想提高语文课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学生们是否积极自动的参与课堂学习,才是成败的关键。所以,运用不同的教学思路,改进授课模式,塑造学生们的“主人翁”意识。

例如,在七年级上册《端午日》一文的课题教学中,教师应该不仅限于本文的讲述和解读,而是应该拓展文章中心思想和主题的范围。具体来说,《端午日》一文的端午节,其实和学生们有着密切的关系。教师可以先从我们日常接触的端午节入手,让学生们开发想象,开动脑筋,就端午节的相关回忆和趣味进行讨论,然后分组派出一名代表在全班发言。最后,教师可以进行总结。然后,将同学们的发言结果和端午日文中描述的内容进行对比,强化理解和记忆。在讨论和发言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调节好课堂气氛,既要足够热烈,又不要超出正常的激辩范畴。其实,类似这样的课题教学方法还有很多,推而广之,可以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培养浓厚的语文学习兴趣。

二、 要加强课外的语文辅导,进行“生活化”的语文教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是兴趣不仅仅来自于课堂和学校,也不全是来自于教材和课本。要培养学生的语文兴趣,从课外、生活和实践中都可以办到,而且效果往往更好。初中生大都处于12-15岁的青春期,活泼好动,喜欢玩耍。因此,教师要抓住学生们的个性和喜欢特征,进行“生活化”和“游戏化”的教学,不要局限于一张黑板,一个课堂。要大胆鼓励学生们从生活中学习语文和文学知识,渐渐体会到语文的魅力,进而主动的喜欢上语文。同时,教师应该加强对学生们的辅导和课外帮助,与学生打成一片,凝造和谐、欢乐的师生氛围。有研究表明,当学生对某位老师有好感时,就会爱屋及乌的喜欢上该老师所教授的科目。所以,和学生做朋友,亦师亦友,就能启迪教学灵感,又可以帮助学生进步,可谓一举两得。

如,在朱自清散文《春》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注重课堂教学与课外生活教学的统一,就要培养学生们朗读课文、分析课文的良好习惯,也要引导学生们看到外面的“春”。《春》一文主要通过对春天来临的感叹和描述,抒发了作者对春天、大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之情。有了这个中心思想的把握,教师可以让学生们在放学后,在自家的街道上,在户外的树林下,尽情观察春天美景,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意境。类似这样的课外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感悟,提高学习兴趣。此外,教师应引导学生多读课外文学读物,多写日记和随笔,培养良好的语文思维。通过课外、生活中和实践化的教学辅助,可以提高教学的层次和立体感,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语文思维体系,促进他们的文学修养和觉悟。同时,这些措施也必然可以大幅度提升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

三、 不断变换和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模式,提升教学的层次和深度

语文教学如果陷入单一模式的泥淖,就很可能失去乐趣和吸引力。教师要想让学生们爱上语文课,并自觉的参与到语文课的学习中来,就必须主动的与时俱进,不断的创新教学思维和方法,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提升语文课的吸引力。比如,改变过去教师“滔滔不绝”的讲授方法,进而采用课题讨论、小组讨论的方法对某篇文章、某个主题进行分析,并形成小组意见,然后交由教师和同学们共同审评。透过类似的方法,不但可以让学生们体会到语文课的深层次内涵,而且可以提升教学的深度和水平。

另外,教师也可以尝试运用多媒体等新型教学媒介,如放映机、幻灯片、计算机等。这些多媒体手段不但生动形象,而且切合学生们的兴趣爱好,极容易激起他们的共鸣。教师要着力于“引导”和“点拨”,让学生们自己多思考、多发言、多写作,在开展学生个体的语文实践中培养学习能力。要加强师生的互动和交流,培养师生间的默契,让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语文知识到主动的“索取”和“吸收”语文知识。

总之,兴趣的培养是情感教育的一部分,语文学习的兴趣同样如此。要达到培养学生语文兴趣的目的,教师需要倾注自己的心血和感情,要真诚对待每一位学生、每一堂课和每一个问题,做到这样,学生的语文兴趣一定可以培养好,教学效果一定可以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周杏念.浅谈初中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吴洪雷.眼耳脑口手,全部动起来——谈如何引导初中生听好语文课[J].现代阅读(教育版)

篇3

笔者认为,目前我们世代承传的民间文化逐渐消失、甚至部分传承中断的原因为以下几点:

(一)外来文化的冲击

经济全球化不仅带来了不同来经济理念,更是文化思潮上的碰撞与融合。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开始“改革开放”,“开放”,其中也指对外来文化积极接纳的态度和对不同文化吸引、吸收的能力,而“开放性”本身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点,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人们可以接纳来自欧洲的芝士,学会品尝大洋彼岸的红酒。也正是这样的文化背景,让可乐、汽水、炸薯条、炸薯片、炸鸡、汉堡包这些东西日益成为饮食市场的重要角色。

(二)自身的忽视

中国近代在很多方面都落后于西方国家,遭受西方列强的欺负和侵略,所以一些人就把中国贫穷落后的原因,归结在传统的文化上。所以在他们否定中国传统教育,提倡接受新教育的背景下,现在年轻的一代人,对中国的传统文化的认识出现了断层。

(三)保护的偏差

中国饮食文化是一种视野广、层次深、角度多的文化,它属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政府对文化的保护与发展也越来越重视。但是,对饮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存在着很多偏差。

首先,重申报、轻保护是现在政府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存在的最大的问题,由于我们所保护的是民间的饮食文化而非官方文化,政府的保护与人们的现实生活完全脱节的教训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史上屡见不鲜。

其次,宣传力度不够也影响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效果。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传统文化的珍贵记忆,并且它作为一种活态文化,很容易受到人类社会结构和环境改变的影响,所以,对它宣传保护显得尤为重要。

最后,就现在已经公布的几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而言,饮食文化涉及的地方微乎其微,仅仅在民俗方面略微提到。然而,韩国人却把端午节作为自己的“重要无形文化遗产”加以保护,并且更加注重这个节日背后的文化蕴含,在韩国,在端午这一天要吃传统打糕,喝益仁汁等等,端午节已经成为韩国传统节日的代表,这无疑是给我们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特别是饮食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敲响了警钟。

二、饮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建议

(一)饮食文化氛围的形成

从2008年开始,中秋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被正式确定为国家法定节日,在这样的规定下,大家就能有时间在节日当天和家人一起包粽子、吃月饼,这也是国家保护传统文化的一种方式。

所以,饮食文化遗产的保护需要一种文化氛围,面对强大的西式快餐,我们需要在中国饮食与世界各国饮食碰撞中,找到一个坚固的支点,用中国饮食文化的优秀特质来充当这个支点。往往一个有名的餐饮企业背后都有文化的支撑,一个让人记住的餐点往往都是被它的故事所吸引,所以,我们必须从浮躁中走出来,沉淀自身的饮食文化,创造发扬具有鲜明中华美食特色的餐饮企业。

(二)传播饮食文化的记忆

一部《舌尖上的中国》就能唤起那么多人对中国饮食文化的记忆,在国内,是促进民族和地域包容融合,是传统饮食文化的展现与传播,在国外,是对中国的软实力的宣传,所以,要重视饮食文化的传播。

一方面,注重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宣传。在日本,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都被授予“人间国宝”的称号。在人民心中,人们更看重“人间国宝”这样的金字招牌。所以,加大对传承人的宣传,不仅能提升传承人的社会地位和认同感,而且能吸引更多优秀的传承人来继承、学习饮食文化。

另一方面,加强影视、报刊的宣传。《舌尖上的中国》的成功是大家有目共睹的,所以社会各界应该加大对饮食文化素材的投入,充分发挥媒介的作用,用各种媒体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三)传承方式的改进

在对如何保护饮食文化遗产的研究中,大多学者关注的是政府的职责、媒体的作用、学界的责任等等,却忽视了传承人在这个过程中的重要性。

中国饮食文化的传承具有很大的灵活性与流变性,属于纯粹的手工技艺的传承,一般来说,分为师徒传承、家族传承以及帮工传承等。这几种方式在中国从古至今的存在着,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结构的改变,这样的传承方式已经出现了问题。现在的师徒传承己和过去有了很大的变化,不再是师傅不愿教,而是徒弟不想学了。许多年轻人已经不愿意学习老一代的手艺,也不愿意继承家族的饮食事业,而转向更好的行业和地方去发展。在这样的情况下,传承人的延续将岌岌可危,培养传承人的方式就必须在原有的基础上做出改变。

1.教育传承

教育传承是全世界公认的一种重要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方式。现在很多地方都开办职业技术学校,甚至一些专业的厨师培训学校。这些经过国家认证的学校是专业的、系统的,这样就能使更多的优秀人才投入到饮食的学习中,并且更容易培养出合格的、优质的传承人。

2.个人办班

个人办班的兴起,能够有效的解决一些老传承人后继无人的情况,总所周知,一个好的厨师,是需要时间和经验的积累,所以一个优秀的传承人想把自己的技艺传承下去最好的办法就是自己办班。现在,一些社会团体、资深厨师开始自己办班,虽然他的要求不高,学习并不深入,但它机制灵活,学员较广,方法不一,也对饮食文化传承人的培养与发展提供了有利的补充。

3.经典菜式的传承

篇4

一、生活中觅传统

“各种重要节日、纪念日,蕴藏着宝贵的道德教育资源。”,这是《公民道德建设纲要》中明确指出的,节日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情感教育资源。欢度岁时节令,我们的孩子每年都反复参与节日的活动,节日期间丰富多彩的习俗风尚,人们的衣食住行,民族的传统艺术,以及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人际之间的各种情感,都会在学生面前得到充分展现,这种强烈的文化氛围,以及其中蕴含着的道德资源,在新时期的今天仍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开发并利用好这些资源,将有助于提高中学道德教育的实效。正确组织、引导学生开展节日活动,既可以与传统的优秀文化紧密联系,弘扬民族精神,又有助于公民道德规范教育实现生活化、大众化、行动化,在日常生活中寻觅传统的影响。

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有它的历史渊源,有精妙的传说,有经典诗文、独特的情趣。它们反映了民族的传统习惯、道德风尚和宗教观念,寄托着整个民族的憧憬,它们是千百年来千秋万代岁月长途中的欢乐盛会。了解传统节日的来历与习俗,开展传统节日探寻活动,培养他们对传统节日的兴趣,是加强对中学生传统情感教育的前提。

我认为,现在初中学校应积极引导学生开展三个一活动:开展一次调查活动,探究传统节日的来历和习俗:师生共同拟订传统节日研究调查方案。内容可涉及传统节日的来源、习俗、传说、经典诗文等。通过小组分工、同伴互助,深入乡村、社区,实地调查走访,通过报刊、广播、影视、图书馆、互联网、等不同形式和渠道,收集整理分析资料,写出传统节日的调查报告。开展一次知识竞赛,比一比谁了解的习俗多;开展一次经典诗文诵读活动,在诵读中引导学生与节日亲密接触,亲密对话。

另外,学校应积极开展传统节日文化的系列宣传,利用班会、国旗下讲话、综合实践活动课对学生展开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的初步教育,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出黑板报、制作展板、通过红领巾广播在校内进行宣传,告诉学生节日的来历,古人流传下的习俗,好的活动建议等,激发学生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

二、活动中品内涵

很多学生不喜欢过传统节日是因为他们根本不了解这些节日中所蕴藏的内涵。因此,挖掘传统节日内涵显得尤为重要,引领学生了解民族传统节日文化知识,增强学生对传统节日的认知和理解,进而认同传统节日、喜爱传统节日。

在学校教学中,怎样开发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需要教师探索研究,对传统节日进行界定,对节日核心内涵进行概括和提炼,如端午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七夕乞巧爱慕、腊八融和感恩的主题。引导学生开展道德实践体验活动。

比如说清明节。清明节在大多学生的眼中是“沉重的日子”、“怀念与哀伤的日子”,认为清明节就是“祭扫先祖墓地的日子”、“许多烈士为国家牺牲,要纪念他们”。除此之外所蕴含的丰富寓意,却一无所知。为了让学生了解清明,过一个有意义的清明节,我校就充分挖掘清明节的文化内涵,分析了清明节人文精神应有两个层面:一是纪念感恩,怀念故人,二是保护新生。如果把清明仅看成扫墓的节日,是一种偏见。清明节的活动还有郊游踏青、荡秋千、踢毽子、拔河、放风筝等等亲近自然、张扬生命力的活动。为此,学校开展了系列德育实践活动:

(1)探寻清明文化,搜集资料,了解清明节的由来、各地的清明节习俗、有关清明节的传说、故事,背诵一首以上有关清明的诗。

(2) 组织踏青,开展拔河、踢毽子、荡秋千、打羽毛球等亲近自然、张扬生命力的活动。

(3) 随同家人祭祖、扫墓,了解家族中各人的姓名、经历等;关注祭祖、扫墓活动中的现象、习俗;谈谈自己对清明节各种习俗的感想,有哪些是作为文化传统可继承的,哪些是封建迷信活动应破除的。

(4)制作科技小制作、环保袋;阅读先进人物或事迹,撰写的读后感。

实践的收获令孩子们兴奋:交流中,他们发现清明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是唯一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传统佳节;诵读会上,一首首描写清明、春天的诗词在朗朗传诵;辩论会上,对于迷信习俗的争辩,有据有理;体验日记中,对于清明节的认识和感悟具体深刻。

再比如如端午节,除了引导学生了解端午习俗,参与包粽子、缝香袋的实践活动之外,重点还应开展“走进屈原”活动。通过“屈原故事知多少”屈原诗词朗诵等活动,与伟大诗人屈原面对面:两千多年前,伟大诗人屈原为他的祖国流尽了最后一滴泪,纵身跳进波涛滚滚的汨罗江。屈原报国无门而以身殉国,坚守了他不同流合污的高贵品质;他上下求索、九死未悔,宁愿去死也不愿离开故国半步的情怀,一直引起同学们的深思和探索;他那与日月齐光的高洁品德,激起同学们无限的仰慕。从中体味他那痛苦执著的伟大情感,体验他那崇高忠贞的伟大人格。人格教育能够发挥其它教育形式所不及的重要作用。在重塑中华民族的理想人格的今天,过端午节,学习和传承屈原的高尚人格,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三、比较中得新知

和洋节日相比,一些传统节日对中学生缺乏吸引力,春节和元宵节等传统节日之所以今天被国人看淡,与这些节日大多来源于农业文明,与祭祖、驱鬼、借节日填饱肚子等联系在一起是密不可分的。这种文化渊源和传统形式也使得中国传统节日欢快的气氛中缺少些浪漫色彩,这与富裕起来追求生活品位和精神愉悦的现代中国人显得有些不协调。随着经济的发展,节日本身也应该发展。无论是元宵节也好,重阳节也好,它们都与最初的起源有所不同,发生了变化,所以我们的传统节日也应该跟着我们的经济、文化、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如果一成不变一定是不行的。

首先,活动形式要多样。要结合时代特色、学生特点,组织各种类型的校际、班际活动,利用探究课、社会实践、校班会,充分整合校园、社区、家庭、社会资源,开展大量的主题式、探究式、体验式、寻根式节日文化活动,引领学生走进传统节日,过传统节日。其次,可发挥家庭、社区、学校三方力量,共同开展德育实践活动。在传统节庆之际,组织学生、家长、社区人士过传统节日。如元宵节学做元宵,制灯笼,猜灯谜;端午节讲屈原爱国故事、进行划船比赛、拔河健身运动;重阳节进行敬老爱老活动。

四、接受中悟情感

篇5

1、日常工作

作为一名劳动保障工作人员,我时刻严格要求自己,对工作不敢有丝毫懈怠,我要求自己做到三勤:第一,手勤,多做记录,尽量把工作中的得失和每次出现的问题记下来,以吸取经验和避免工作失误;第二,口勤,多问,遇到疑难问题就向别的同事请教;第三,耳勤,多听取同事们提出好的意见、建议,以便改进工作。这三年来我对劳动保障办事流程进行了一些改进,提高了办事效率。

2、社会养老、医疗保险工作

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活动,把党和政府对老年人的关爱落实到具体活动中,为老年人和退休人员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每年“拗九节”开展“拗九香粥送温馨”活动;“端午节”联合其他单位开展包粽子比赛;九九重阳节开展形式多样的“敬老”活动。让老年人和退休人员欢聚一堂共享节日欢乐,让他们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爱与关怀,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学,老有所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及时掌控退休人员动态信息。本社区现接收企业退休人员1105人,其中:党员205人、异地协助认定98人。在做好企业退休人员的登记录入工作,掌握其动态信息。11月圆满完成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资格认定工作和异地退休人员的协助认定工作,工作中对部分行动不便的孤残老人我们做到主动上门服务。进一步推进落实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提高医保在居民中的影响力,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使这项惠民政策真正深入人心人人受惠。社区劳动站在办理城镇居民医保1183人的基础上,新增医保126人。

3、就业失业登记工作。

20__年社区已为62人做了就失业登记。落实就业扶持政策是创建“充分就业”社区的重要手段,也是失业人员申请享受政策的起点。为了使广大社区居民更好的了解劳动保障政策,我们在社区以挂横幅、宣传栏、发放宣传材料等活动对就业政策进行及时宣传,并将最新的就业信息与再就业政策通过入户走访和电话通知的形式告知给每一位失业人员,使他们能够积极地参加社保所举办的各种活动、招聘会等,我们为201名失业人员申请了社保、医保补贴。

二、今年主要工作及目标

篇6

业务员月工资P = 底薪A + 硬性目标考核B + 软性目标考核C

硬性目标考核B =(本月实际销售额/本月计划销售额)*100% × 本月实际销售额 × 15%

1、客户档案内容齐全,单位名称及主要负责人姓名准确无误,地址准确详细,单位电话、主要负责人手机号码准确,如有网站或电子邮箱,需一同准确记录。每个重点客户个人都要建立一个“A类客户客情登记表”。客户资料发生变更后,要保证在15日内调整登记表相应内容。

2、与客户做到双向熟悉,熟记客户客情关系卡中的内容,随口能说出客户基本情况,尤其要知道重点客户的兴趣、爱好、近期的喜怒哀乐,最近业务进展。和客户见面时,能相互叫出对方的名字。(客户至少能随口说出你是谁、代表的公司和所做的产品或者服务的名称。)

4、每周最少帮客户做一件事。对于A类客户,每周最少帮客户一个忙、或者解决客户一个问题、处理客户一个投诉、给客户出一个主意、了解客户的一个需求、干一次活、提供客户一份顾问式行销资料方案等,总之要每周必须帮客户做具体的一件事,这件事可以是客户公司的公事,也可以是客户个人的私事。

5、客户必须首荐(第一个推荐)你企业的产品或服务。客户无论是面对下级还是直接顾客,都能够第一个推荐我们的产品、服务,遇到要搞一些活动,客户总是第一个想到我们。客户能够了解我们产品及服务的特点、优点、卖点。

6、及时快速反馈客户意见建议、市场竞争产品动向、竞争对手活动。

7、元旦、春节、元宵节、清明节、五一节、端午节、中秋节、国庆节、感恩节、圣诞节、客户生日、客户公司的重大节日等重要日期,必须与客户以电话或者以手机短信方式沟通一次。特别注意的是,问候时一定要署名,署名的格式为“公司名称 + 个人姓名”,要让客户知道是谁在关心他、问候他。避免发生发短信问候客户,客户却不知道是谁发的短信情况的发生。

8、月计划与总结、周计划与总结、工作日记项目规范、内容完整,公司要求的各项报表按时完成上报、内容全面准确。

9、关心公司的发展,实事求是地提出改革、改进的意见和建议。

10、公司领导临时交办的其他工作。

二、年终奖金的考核细则:

奖励目的:

鼓励员工认真工作,稳定人心,长期合作,把自身的经济收入、个人发展与公司的长期发展目标相结合。

奖励办法:

1、奖金总额:当年总销售额的5%。例如,当年完成总销售100万元,则总奖金额度为1,000,000元 × 5% = 50,000元。

2、奖金发放对象:正式应聘、应聘手续齐全、长期工作的员工

3、个人奖金的计算方法:当年个人工资总数 / 当年全员工资总额 × 奖金总额 = 个人当年应得奖金

篇7

【中图分类号】TP317.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8500(2012)12-0073-02

1 前言

韩国江陵的端午节申遗成功对我国起到巨大震动,最早拥有端午节的中国却无缘申遗,对我国来说实属遗憾。事实上,这种例子比比皆是。究其根源,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上存在许多漏洞。因此为了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必须要采用先进技术,而办公自动化技术成为了应用的必然趋势。

2 办公自动化技术概述

在20世纪70年代,办公自动化就各个发达国家快速形成的一个综合性技术。对于办公自动化目前还没有严格的统一定义。相比之下,美国的M.季期曼教授命名为办公自动化,这个定义相对算比较经典。教授认为,办公自动化就是把计算机技术、系统科学、通信技术及行为科学使用在传统数据技术中,能够有效处理数量庞大而且结构不明确的各种信息办公事务上。

总而言之,办公自动化技术就是在各类办公人员办公活动中运用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以及行软科学等各种先进技术以及设备,而且这些技术以及设备和办公人员共同为某一目标服务,实现人机信息处理。

3 办公自动化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应

应用办公自动化技术能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者提供多功能桌面办公平台,给不同办公事务创建不同办公的环境,增强办公效率。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可知,办公自动化技术主要应用在如下几个方面:

3.1 提供电子邮件: 保护部门中单位、个人以及用户之间,把电子邮箱当成办公应用统一接口,对保护中所涉及到各种文件进行发文、信息服务、收文、活动安排、档案管理等各项工作,在发送电子邮件时可以选择是不是要采用消息提醒,提醒接收者阅读文件,同时还可以发送附件,每一位保护者通过电子邮箱就能够了解遗产资源以及需要处理的任务,这样极大提升了该技术的易用性与友好型,降低文化遗产保护的工作量。

3.2 应用于大量工作流: 所谓的工作流就是某保护区域要完成某一项保护任务,所实施的一切工作与工作之间的交互过程。应用办公自动化技术,多是使用在保护部门的上级领导对工作者提出的保护任务公文审批,以及各位保护者为保护文化遗产的资料申报等。每项工作都按照流程形式,要起草文件之人发起流程,经过本保护区域或者上级领导签署后,最后将文件发出去,并归档入库;或按照列表形式清晰罗列出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地址等,如果时间允许情况下,还要请一些相关人士看后提出建议,同时把目前需要完成的保护任务列出来,并通过办公自动化技术链接到需要处理的界面。

3.3 提供信息的平台: 过去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者需要按时到某个地方该共同办公,如果没有在一起还需要专人传递文件,这种做法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相悖,导致办事效率极低,还极易出差错。但是应用办公自动化技术,有效改变了集中办公模式,将办公区域扩大,用户可在任何地方、任何角落经过网络随处办公,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信息、交流提供有效平台,让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各种信息、资源共享以及公告事项等都能够及时传播,让用户感受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动态,并且在该基础上加强文化遗产保护。

3.4 实现协同工作: 因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不是集中在一起工作,如果要讨论与交流意见就回花费大量时间,要做个保护决策前前后后需要许多时间。所有保护人员聚集在一起相互沟通及合作方式就是协同工作。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异步协作模式比如网络论坛、电子邮件等,及同步协作模式例如网络会议,正逐渐成为人们聚在一起开会之外新协同方式,应用办公自动化技术进行协同工作,有效打破了地域、时间所限制,相关人员都能够随时随地参与进协同工作,极大提升了工作效率。比如四川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部门通过网络,可以和北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部门进行协同工作。

3.5 管理收发文件: 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遍布全国,各个地方都存在,因此必须要采用便利的收发文件方式,有效共享文化遗产保护资源。因考虑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特征,该技术必须要具备实用性、先进性、安全性、效益性以及可扩充性,进来覆盖所有接收信息的对象以及各个信息的发生源。详细了解各部门及各业务,并且要在该基础上分析,提出相应的保护方案。事实上只有彻底了解总体目标,分析要求,规范数据流向以及信息标准,并合理分配与使用各种软硬件资源,在实践中不断改进与完善,才能够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发挥真正效应。

4 结束语

总之,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漏掉太多,许多都被其他国家抢先。因此必须要加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力度,在计算机网络技术高速发展时期,首要就是运用办公自动化技术,实现资源共享和保护力度、效率等,才能够保证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参考文献

[1]赵文.办公自动化基础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篇8

在校园文化课程,突出学校办学理念:树立民主意识,坚持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和教师的发展,开发了以可持续发展教育“四个尊重”为核心的系列课程,如“爱与尊重”系列、“砺身砺志九中人”系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在学科拓展课程,突出“文化传承”,以“传统节日进校园”活动为重点,开发了以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核心理念与两种学习能力为宗旨的系列校本课程,突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突出地域文化的发展,从而在文化领域把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学生的日常课程之中,融入学生的日常行为之中。目前对传统节日的开发已经形成了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一系列课程,并在相应节日期间开展学科教学与节日文化展示相结合的活动,在校园内建立了节日文化宣传走廊,从文化传承中挖掘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在综合实践课程中,学校以周边四大景区(法海寺、冰川擦痕、承恩寺、田义墓)及模式口古街传统文化为切入,综合开发,整体推进,拓展课程资源,不断丰富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关注身边的环境与生态,关注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我们组织全校学生分组参观这四个景点,从身边的课程着手,不断提高学生对区域历史文化知识的了解,增强文化认同感,提高可持续学习能力。

在国际视野与国际理解教育课程中,结合国际交流,通过接待国外学生来访、出国游学、访问演出、国际比赛等活动,不断促进国内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促进国际视野与国际理解教育,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进一步拓展。

■ 紧抓“绿色课堂改进行动”项目,推进高效课堂文化

在课程管理中,北京九中力推“学习探究作业本”,在各类课程的实施中,要求教师前移学习阶段,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在“课前预习探究”、“课上自主——合作探究”和“课后应用探究”三个阶段,鼓励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的全环节,着力培养学生的基础学习能力和可持续学习能力。目前各学科都开展了“学习探究作业本”的编写工作,并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应用,总结经验,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篇9

自我国建立假日旅游工作机制以来,“黄金周”制度的实践使我国旅游工作整体上改变了被动状态,逐渐实现了积极运作,带来的经济利益在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增长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制度本身的缺陷也造成了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2007年12月国务院通过了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从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一、新制度具体方案及特点

新假日制度在不改变现有假期天数的基础上进行存量调整。缩短“五一”长假,由此产生的假日调整到其他时间;增设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为国家法定节日,各放假1天;将国家法定假日与企业带薪休假相结合。新制度呈现出“1+2+5”的模式,即1个带薪假期,春节、“十一”两个7天的黄金周,以及元旦、“五一”、清明、端午、中秋5个3天的小假期。

新假日制度呈现出长短结合、分散均匀、时间跨度更大、文化内涵更突出等特点。新制度顺应了我国公民消费能力上涨、旅游需求增加的趋势,有助于中国旅游产业的整体升级。

二、新假日制度的实施背景

过去近十年,“黄金周”掀起的旅游消费热成为我国经济生活的亮点,释放了潜在的消费需求,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拉动了国民经济增长。然而,黄金周制度也存在缺陷,使资源配置不合理,导致了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集中休假使消费集中,交通、景区集中超负荷,价格猛涨,服务质量下降,旅客满意度降低,对旅游市场产生负面影响。人为制造旅游淡旺季,造成旅游资源的浪费。黄金周的经济作用减弱,带来的成本大于收益。加之近年来将传统节日列为法制假日的呼声高涨,新假日制度应运而生。

三、新制度对旅游业的影响

2008年元旦作为节假日调整后的首个小长假,已初步显示新制度实施的民意情况。据调查元旦出游不多,原因应该是和春节相距太近,更多的人选择在家休息,春节出游。从目前国内各大景区客房预定情况来看,春节出游人数较往年有所增加,旅游项目更加丰富。经分析,新制度对旅游业的影响有几方面:

1.新制度增加了国内游的比例,真正拉动内需。短线旅游需求增加,农家游/周边游/民俗游等国内游将大规模上升。旅游活动范围一般局限在本城或周边城市,有利于带动大城市周边经济发展,特别是交通客运、餐饮娱乐等与旅游相关产业的发展。

2.新制度对旅游淡旺季的界限更模糊。由于个人假期的灵活性和旅游产品本身的不可存放性,传统的产品设计及促销规律被打破,盈利点将由长线游转移到短线游上,旅行社经营将更灵活,需要细分市场,重新策划产品,在长短线产品结构等方面进行差异化调整。短线游、休闲游将深化发展,个性化旅游逐渐兴起,传统节日休闲活动有望成为新宠。带薪休假制将促进旅行社行业,开发更细更有针对性的产品。这将带来中国旅行社行业的升级。

3.新制度打开民俗路线新的经济增长点。增设三个传统节日为法定节日并和双休结合休假,使传统节日的度假时间更充足、方式更丰富,新的消费需求开启了新的旅游营销领域,进一步开拓旅游市场,民俗传统文化成为旅游业新的风向标。

4.新制度促使旅游业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新假日制度相对分散出游,供需矛盾会得到缓解,有利于提高旅游业产品服务质量,重新刺激市场需求。客流得到有效分流,旅游季分散到四季,有利于合理利用旅游资源和公共设施。这将给旅游业带来新一轮的发展机遇,有利于产业结构的调整。

四、面临的问题

1.旅游市场存在惰性。市场整合需要时间。旅游接待机构和目的地习惯了淡旺季模式操作,改进服务模式需要时间。企业员工习惯了大假休假方式,短期内难以适应调整,已造成休闲不足、节后难以调整投入工作的恶性循环。受地域风俗和传统思想的影响,增设的民俗节假日对旅游发展促进作用在一定时期内还相当有限。

2.交通、服务接待压力巨大。给城市通将带来压力,可能会造成城际高速公路交通拥挤。减少“五一”两天的法制假期,将造成“春节”和“国庆”旅客流量空前膨胀,给交通、服务接待带来更大的压力。

五、建议

1.转变思路,把握市场发展的脉搏。用科学发展的思路对旅游景区的市场定位和市场营销策略做出符合市场化需求的合理性调整,整合资源,差异化发展,共同建立旅游消费圈,抓住主要客源地。

2.打好传统文化牌。传统节日是家庭旅游很好的载体,应充分考虑传统节日赋予旅游的广阔内涵,使旅游产品在专项层面上继续深入发展,紧抓民俗特色开发民众参与性强的文化主题游。注重保护传统民俗文化、古代文明遗址与周边生态环境,以古迹、土特产、工艺品、特色美食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为特色,加强营销力度,打造民俗品牌影响力。

3.深化休闲产品。挖掘家庭型休闲旅游市场,依靠丰富优质的自然、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休闲度假区,确立休闲品牌,促使休闲活动贴心化、常态化,构成旅游产业的持续动力。

4.加快完善基础设施。在硬件设施、软件服务方面加大投资力度,完善交通运输、城市设施、卫生条件改善、信息服务设施等。加快建设自助游服务体系和经济型酒店,完善专项旅游服务标准体系。加大各种标准的自助游体系建设。特别是快速发展交通建设,在各城市间轨道交通项目上加大投入,实施加强大城市与周边城市交通一体化的措施。

5.旅游企业要积极开展业务重组,细分市场,准确定位,推出多元化的旅游行程组合,打造个性化的产品体系,积极开发短线游、深度游线路,设计赏月游、家庭团圆游等与传统文化相关的产品,推出精炼的短途游线路以顺应市场;同时规范管理,培养优良的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

6.强化旅游信息化建设。整合旅游网络,建成统一旅游网络平台,使之成为新假日旅游的专用“快车道”。

总之,新假日制度带来的旅游产业新经济增长点定位是起点而不是终点,如何把旅游产业真正培育成国民经济增长点是当前业界与学界的共同任务。需要把握新一轮的发展机遇,满足不断出现的旅游需求的增长点,在新的市场环境下实现我国旅游产业的整体升级。

参考文献:

[1]首个“小黄金周”舒适度几何?.国际先驱导报,2008.1.

篇10

进入21世纪以来,人们的物质水平日益提高,精神文化生活也得到了长足发展,相继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群众文化活动。近年来,各地区都有专门针对群众需求开展的多样群众文化活动,不同程度的得到了群众的喜爱,并吸引了群众参与。据此,探讨新时期开诊群众文化活动的现状分析和探讨显得尤为重要。

一、新时期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意义

作为是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喜闻乐见的群众文化,可以丰富群众精神文化水平,对提升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水平也有着重要意义,主要表现在:

(一)定期开展文化活动,有利于提升社会文明发展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明显提升,给人们带来很多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烦恼,城市生活拉远了人与人的距离,不利于人们群众的思想交流和情感交流。定期的组织和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可以增进居民情感交流,让人们在广泛的群众文化活动中享受生活乐趣,可以增进人民群众的情感交流,激发人们群众的爱国意识,也能通过文化活动的组织激普及科学文化知识,提高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文明程度。

(二)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有利于增进人们情感交流

定期的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激发人们的生活情趣创造。对于很多人来说,现代社会发展节奏越来越快,人们的生活压力也越来越大,城市生活的陌生感和疏离感也越来越强,人们在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时,享受文化活动带来的乐趣,让更多志同道合的人在群众文化活动中找到情感宣泄口,增进人与人交流,并通过这种思想交流和情感交流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因此开展文化活动对于有效的群众交流有着不可忽视的积极意义。

二、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中存在的弊端和问题分析

(一)群众缺乏参与热情

组织开展群众文化活动近两年来比较常见,在当前社会是很常见的,比如广场舞、群众文艺汇演等,有时候会面临参与人数较少,文化活动难以施展的情况。为了在群众中开展良好的文化活动,有的专门配备专业教练,以求群众文化活动更加顺利的开展,由于未能真正的从根本上激发群众热情,还是很难吸引广大群众的热心参与。

(二)活动组织者唱“独角戏”,群众缺乏参与自主

在很多文化活动的开展中都存在存在群众文化活动组织者没能很好的调动群众的主动性,没能改变广大群众的观念,使他们认识到群众文化活动的深刻内涵,而且,有些活动缺乏对活动的充分策划与分析,仅有形式缺乏内涵。最后组织者自导自演,仓皇收场。还有很多群众文化活动在展开时,以行政命令为手段,强迫人民群众参与,而且效果很不理想,最后组织者“独角戏”结尾。

(三)活动形式单一化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明也有了逐步的提高,对精神文化活动需求也有所增加。尤其是新型传媒的发展,比如电影、数字媒体的发展,对群众文化活动开展带来了很大影响,比如扭大秧歌、诗歌朗诵、合唱比赛等,活动形式老套且内容乏善可陈,很难吸引人民群众的参与心理,导致了群众文化活动开展并不顺利。

三、新时期加强群众文化活动的建议和策略

(一)激发人民群众的主动参与积极性

近几年,在关于发展文化创新和开展人民群众文化活动的大力推进中,党和政府明确提出要“坚持面向基层,服务群众”,并大力推进社会优秀文化的建设和发展,努力建设发展适合我国人民群众的、促进我国社会文化发展、适应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人民群众文化活动。所以,在组织人民群众进行文化活动的开展时,将传统文化和地域特色结合起来,并以地域为特色开展人民群众文化活动。

比如,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等传统文化都被人广泛知道和了解,因此可以在端午节期间开展包粽子大赛,有条件的地方可以举行赛龙舟等活动,并将这种活动进行DV录制,进行广泛传播,使人们对传统节日和群众文化相结合的新娱乐项目由衷接纳,让群众主动参与到活动中,感受乐趣。

(二)加强对人民群众的引导,促进群众的自我发展

在组织群众文化活动时,要认识到群众文化活动是以群众为依托,增强群众的主体性,通过人民群众的自我发展、自我实现完成对人民群众的思想引导。在建设文化活动时,以创设适宜当下人民群众发展、符合大众审美的群众文化活动,并鼓励人民群众参与到群众活动当中,突出人民群众在群众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促进人民群众的自我发展。

(三)创新文化活动方式

群众文化活动应当要突出自我的文化特色,对文化活动形式进行创新。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不竭动力,时代是不断发展的,群众文化活动也要与时俱进、不断的开拓创新,进行组织方式和内容多方面创新,使其更接地气,才能吸引更多群众的参与。

1.举办主题文化活动

所谓主题文化活动,就是围绕着某个主体开展的文化活动,一般就是根据当地的人文自然、社会环境、历史文化及民俗风情组织的文化活动。一来可以增加人民对于当地传统的了解程度,二来增加活动的创新性和趣味性,部分地区可以将其列为文化建设传统,并坚持做下去。

2.节日文化活动

节日文化活动就是如上文提到过的用中国传统文化节日作为文化活动的主题,在新时期的新要求下,开展属于中国特色的群众文化活动。比如常见的清明的踏青放风筝、七夕的乞巧赏月、重阳登高赏菊等等,都是能够体现我国传统文化及我国人民独特的精神风范。

四、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有效组织策划方法

制定合理的活动主题,确定活动负责人和策划人-_当产生好的文化活动创意时,相关的工作人员就需要将这些零散的构思进行整合,转化为合理的活动主题。工作人员要根据已有的材料信息来展开相关的创意设计活动,以有效的促进文化活动的顺利开展。设计的主要内容主要为:确定文化活动的开展形式、制定合理的内容、操作的具体流程、活动举办的特点和主题风格。当策划者设计好活动内容之后,要征集来自社会各界力量的相关建议,比如:群众代表、问卷调查、相关专家以及基层领导等。在进行文化活动的整体策划时,主要内容包括对工作环节和组织的设计、分配和协调整个活动的布局、确定活动的主要内容、活动的具体组织形式、活动的各个阶段的经费预算以及时间的安排等问题。相关工作人员在进行文化活动的整体策划时,要坚持耐心细致的原则,让之前的创意设计能够合理的运用在整个文化活动的策划方案中。基层文化活动的有效开展,能够丰富人们群众的文化生活,增强人们的审美能力和文化水平,促进人们道德素养的提高,丰富我国的核心主义价值观的传播形式,让人们更加积极健康的面对生活,促进社会主义道路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五、新时期群众文化发展策略的探讨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已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升,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精神文化也有了新要求,重视人民群众文化建设,大力推进群众文化活动建设。因此,在新时期群众文化发展中,要重视基层文化活动建设,大力推进基层文化建设活动进程。首先,要转变人民群众对文化认识理解观念,将人民群众从传统的文化观念中解放出来,进行新的文化理念创新,通过对人民群众的文化理念创新,让人民群众重视群众文化建设,主动加入到群众文化活动建设中;其次,鼓励人民群众进行群众文化创新发展,在群众文化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地注入新的发展元素,将原有文化进行有效的改进发展,创设更多适合当下社会发展的人民群众活动,随着时代变迁和人们审美水平的提升,发展更多更好的群众文化活动;最后,党和政府要加大力度开发具有地域特色、民族特色的群众文化活动,并对这些文化活动进行大力扶持,推进有特色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在新时期下,多方面的进行群众文化创新发展。总之,在党、政府、社会、人民群众多方面共同努力下,实现新时期群众问活动的建设和发展[3]。

六、结语

在我国的基层文化活动中,工作人员要重视对群众文化活动的关注,从群众的角度出发,贴近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丰富文化活动的形式和内容,组织开展更多更有效的文化活动,让群众能够积极的参与进来。群众文化发展的重要形式,也是人类社会精神文明发展的重要产物。通过政府、社区、人民群众多方面努力,一步步实现对群众文化活动建设和提升,并将其作为精神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坚持创新,以取得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