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专业的前景模板(10篇)

时间:2023-09-07 17:26:02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农业专业的前景,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农业专业的前景

篇1

【中图分类号】DF413.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1-0016-01

1现代农业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机理

1.1现代农业是科学化农业,能有效实现农业生产方式的创新与转变。农业科技进步是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在要求。新技术是现代农业的先导和发展动力,现代农业是技术高度密集的产业。我国农业科技水平低,制约着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农业科技进步可以突破瓶颈资源的约束,实现对某些稀缺生产要素的集约利用,发掘农业生产增长的潜力,打破农业资源配置的低效率均衡,改变创新农业生产方式,提高单位农产品产量,改善农产品品质,减轻劳动强度,节约能耗和改善生态环境。现代农业发展过程实质上是科技在农业上广泛应用的过程。

1.2现代农业是规模化农业,能有效实现农业经营方式的创新与转变。现代农业有利于克服小规模经营的局限性,利用规模优势,实行农业的产业化、规模化、社会化,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奠定产业基础。也便于推广应用现代科技,可以提高农业的劳动生产率,促进节本增效,有利于实现现代农业的“高劳动生产率、高商品率、高经济效益”的目标。现代农业重视发挥技术、人才、资金、信息等优势,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和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

1.3现代农业是市场化农业,能有效实现农业流通形式的创新与转变。①现代农业是面向市场需求,主动地适应市场的农业。农民的大部分经济活动能够真正面向市场、服务市场,农产品的商品率很高。而且实现向更大范围、更大需求的市场转变,向适应多样化的市场需求转变。②现代市场化农业,有利于实现流通形式的创新。农产品期货市场是一个具有良好传导机制而又高度透明的信息化市场,具有“引导生产、稳定市场、规避风险”的作用,有利于克服农产品生产季节性和周期性特征带来的不利影响,推进农产品流通形式创新。③现代农业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战略,促进流通形式创新。④现代农业具有现代化的农产品流通体系。通过现代流通企业规模化经营农产品,以现代流通企业作为先导带动现代农业,引导兼有生产和流通双重功能的农业合作社健康有序发展,实现农民与现代流通组织的对接,完善现代农产品流通体系,解决农产品流通问题。

1.4现代农业是效率型农业,能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和国家粮食安全。现代农业是一个高效率的系统,它通过市场机制实现了土地、资金、人才、科技等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不仅土地等自然资源要素的产出率较高,而且劳动力、资金等经济社会要素的生产率也较高,极大地提高了全要素生产率。农业信息化能够大大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发展高效率的现代农业是保障食物安全、更好地支撑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需要。

1.5现代农业是两型农业,能确保农业可持续发展。现代农业是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绿色产业,担负着维护与改善人类生活质量和生存环境的使命。发展两型的现代农业成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内在要求。两型农业是现代农业高级形态和实现形式,它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把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以及可再生能源开发等融为一体,最终实现农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一致。两型农业坚持新的生产观、经济观和消费观,充分考虑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实行清洁生产,不断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统一。两型农业发展促进资源的循环式使用、产业的循环式组合,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符合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需要。

2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发展方式转变的政策建议

2.1坚持用现展理念引领农业。一是“大资源”理念。要合理的、有效的利用各种资源,不断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果;拓展农业功能。二是树立“大生态”理念。要充分发挥农业的生态屏障作用。加强农业基础建设,发展循环农业和节约农业,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三是树立“大农业”理念。要挖掘农业的内涵,要延伸农业的外延,大农业要增强和发挥农业的多功能,要拓展农业在能源发展、社会稳定、国家安全等方面的新功能。四是树立“大技术”理念。不仅要充分利用农业生物技术,在育种上发挥科技优势,而且要在农业机械和耕作方法上技术创新。五是树立“大市场”理念。强化市场意识,搞好农产品市场营销。

篇2

中图分类号:G71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374(2013)01-0049-03

1培养涉农专业中职生创业能力的重要性

1.1提高涉农专业中职生的就业能力

创业能力是就业能力的质的飞跃和综合体现。培养涉农专业中职生创业能力的过程,是不断磨练和持续提高学生就业能力的过程。通过开展创业教育教学,中职生的就业能力会有一个显著的提高。

1.2拓宽涉农专业中职生的就业渠道

创业教育的内容涉及创业意识、精神、能力、方法的培养与实现的主要形式、途径。虽然大部分刚毕业的中职生无法在毕业时走上创业的道路,但接受过创业教育的毕业生,具备一定的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树立“先就业再择业、先就业再创业”的就业观念,对就业有更为透彻的认识,在选择就业岗位和创业行业上会大胆尝试,不局限于所学专业,勇于拓宽了就业渠道。

1.3提高涉农专业中职生的综合素质

中职生的综合素质主要包括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外在素质、文化素质和专业素质。创业能力包括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完善外在素质,创业需要的文化和专业素质,是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体现。培养涉农专业中职生创业能力对于发散学生的思维,激发其创新精神、创造能力和创业胆略具有重要的作用。

1.4支持中西部落后地区农村经济发展

中西部地区就读涉农专业的中职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开展培养涉农专业中职学生创业能力研究,有助于消除“轻农思想”,树立“来自农村、扎根农村、发展三农”的自信,为中西部地区“三农”发展培养“有技术、有能力、有本领、有思维、有胆略”的创业型、引领型技术人才,能够带动农民创业,有力促进农民收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业现代化建设。

1.5带动就业、区域经济的发展

涉农专业中职毕业生通过创办企业,为社会创造了更多的工作机会和工作岗位,对于缓解社会就业压力,解决就业难问题,促进中职毕业生就业具有良好的作用。通过创办种植养殖企业创造社会财富,对于促进农村发展、农民增收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显著的作用,从而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建设,拉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1.6为“三农”发展提供创业型人才

“十二五”期间,国家了《促进就业规划(2011―2015)》,农业部对全国农民创业工作作了部署,从国家层面对农民创业给予政策照顾、技术服务和资金的倾斜。农类大中专学校做为承担农业科技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通过对学生开展创业教育,提升农民创业能力,为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提供了重要保障,为“三农”发展和国家经济建设培养更多涉农创业型人才。

2当前涉农专业中职学生创业教育薄弱

一是中职生对创业认识度不高,缺乏创业意识。中职生的年龄普遍在15―20岁之间,由于踏入中职学校门口时还未成年,认知有限,经验欠缺,知识结构不完整,对创业认识度不高,缺乏创业意识。

二是创业教育教学体系尚未形成,中职生创业能力低下。当前中职学校均开设了重在培养学生职业素质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但创业教育的内容相对缺乏,学校开展的一些创业教育大部分停留在讲座或创业案例的学习上,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创业教育教学体系。

三是创业教育载体缺乏。中职学校虽然重视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但存在忽略对学生自主管理和经营能力培养的问题。学生参与社会兼职、种植养殖企业经营管理、校园模拟创业、创业竞赛活动等偏少,与企业高层交流少,缺乏与创业成功人士沟通和交流的平台,缺乏创业教育载体。

3培养涉农专业中职生创业能力的实施途径

涉农专业中职生创业能力的培养具有针对性,创业主体是涉农专业学生,内容是农业养殖种植以及其他相关的行业,并根据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不断调整,笔者认为涉农中职业创业能力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培养:

3.1调查与分析涉农专业学生的创业空间

为了使创业教育更加具有针对性,最大限度地保障创业的效果,必须对涉农专业中职生的创业空间开展调查与研究。学校的就业部门、专业教师等应该结合学校开设的涉农专业开展市场调研,了解本地乃至周边地区农业发展实际,了解新形势下农业发展的需求,收集各级政府扶持“三农”的有关政策和文件,走访本地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学校农类专业合作企业以及往届毕业生创业的典型,形成创业空间调查分析报告,为专业教师开展创业教育提供指导,为学生开展创业实践提供方向性参考。

3.2培养涉农专业学生的创业意识

创业意识是创业能力的第一位因素,没有创业意识就无所谓创业。创业意识树立贯穿于整个中职生涯。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特别是在《职业道德》、《职业生涯规划》等公共基础课程的讲授时,要注重对学生灌输创业理念,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业胆识,引导他们树立想创业、敢创业的职业理想。同时,通过分析就业形势、举办创业讲座等形式,让学生认识到在就业难的形势下,就业和创业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不能有等靠要的思想。

3.3培养涉农专业学生的创业自信

据调查,大部分就读涉农专业的中职生来自农村,加上社会对中职教育认识有偏差的影响,不少人认为读中职无用,学生对学好技术没有足够的自信,对创业更加缺乏自信。自信是成功的基石,中职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应该 是培植学生的创业自信。首先,把本校成功创业的案例和本地著名的创业人士的事迹编印成书,作为创业教育辅助教材组织学生学习,启迪学生的创业思路,激励学生学习典型。其次,定期邀请知名农业企业家、创业成功的毕业生回校作报告,以创业者亲身的活生生例子和面对面的交流,消除学生因自己学历低、没有背景而产生的胆怯、自卑、犹豫的消极心态,引起学生对中职学生也可以成功创业、别人的成功经验也可以复制的思考,培养创业自信。最后,开辟农民企业家、农业专家、农业成功人士、优秀毕业生专栏,在校园里营造一种浓厚的创业氛围。

3.4开设创业教育课程,培养涉农专业学生的创业本领

《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列入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必修课后,在提高中职生职业素质、职业能力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6月版的《职业生涯规划》一书的第四单元介绍职业生涯发展与就业、创业的内容,明确指出了创业是就业的一种形式,但是创业教育内容相对比较缺少,而且对涉农专业学生的针对性不强。所以,在《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的基础上,要开设具有针对性的创业教育课程,内容包括课程设置、教材开发、师资培养、教学实践等方面。

3.4.1课程设置创业教育课程应该紧接《职业生涯规划》之后开设,在学生对就业有了一定认识和规划后,进一步深化学习,开展更深、更广层次的就业形式教育,这样更符合学生职业认知和能力的发展。

3.4.2教材开发每个农类中职校不乏优秀毕业生和创业典型案例,这些案例对于激发学生创业胆识最具有吸引力和说服力,学校应该组织力量收集编写,开发出校本教材,辅助教学。

3.4.3师资培养学校涉农专业教师中具有创业经验的不多,甚至很少或没有,可以通过聘请校外种植养殖专家以及成功农民企业家等作为兼职教师到校给学生授课,弥补专业教师的不足。同时加强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定期选派教师到企业蹲点锻炼,有针对性地提高专业教师的职业能力,促进师资队伍的建设。

3.4.4教学实践利用学校的种植养殖实训基地以及建立校企合作关系的见习实习场所,从培养一名创业者应具备的因素出发,将现代涉农企业经营管理理念、现代化养殖种植模式、真实的种植养殖环境与教学有效融合,培养学生的管理技能和组织能力。强化仿真教学、案例教学和社会调查、科技下乡、技术咨询和服务,勤工助学、顶岗实习以及创业圆梦工程等,引导学生既在校学习,又到企业直接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把所学的知识和掌握的生产经营技能直接运用到生产经营实际中去,开展初步的创业体验或尝试。校内的创业实践可“分两步走”,第一步以班级为单位,利用学校现有的种植养殖基地资源,开展公司化经营管理,并以学校畜牧兽医诊所、果园、插花团体等为经济组织,面向市场开展农类科技技术服务活动,培养学生岗位适应能力和竞争、创业意识,锻炼其创业精神;第二步以企业为依托,鼓励和引导学生利用寒暑假以及顶岗实习的时间和机会,参与企业的经营和管理,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抓住机会促成自主创业。

3.5成立创业指导基地,建立创业服务体系

创业教育是实践性很强的教学活动,需要大量创业实践的支撑,单靠课堂学习和课外的耳濡目染是不够的。需要成立一个创业指导基地,整合校园、企业、政府等多方面资源,建立专门开展就业创业指导和服务的体系,为学生提供各种校内外就业创业实践活动,推动创业实践活动的开展。基地应该坚持“专业化、市场化、社会化”的运行方式,从创业实践项目、信息提供、资金筹集和资助、技术支持和拓展等方面着手开展指导和服务工作。要聘请创业指导教师,努力帮助条件成熟的学生实现创业的梦想,要建立信息畅通渠道和信息追踪制度,与顶岗实习或就业创业的学生保持密切联系,完善基地的建设。

3.6加强教学互通,强化教育效果

创业教育在中职教育教学中与专业课程以及公共基础课程有着紧密的联系。涉农专业的创业教育教学领域除了创业教育课程外,还应涉及到农产品研发、市场营销、农村经济管理等方面的课程教学,要求各任课教师在教学中加强交流和互通,针对专业特点开展教学,强化创业教育效果,真正把学生培养成为“有文化、有技能、会管理、善经营”的复合型毕业生。

篇3

中图分类号:S-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8-0020-1

目前我国农业科技成果在农业生产领域的转化主要通过以下五种途径将潜在生产力变为现实生产力。

1 农业开发研究

近几年兴起的农业区域开发研究是农业科技成果快而好地转化为生产力的最佳途径。从组织管理上看,它的显著特点是以系统科学观点和做法,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在开发过程中,把多项“软、硬”技术综合组装,发挥效益。

目前我国农业开发研究的组织形式有以下四种:

1.1 联合股份型开发

农业科研单位、大专院校、技术单位与其他经济实体,以成果、技术和资金等入股的形式,共同组织科技产品开发和承担经营风险[1]。

1.2 独立企业型开发

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充分利用自己的中试车间、实验室、农作物等兴办科技企业或其他经济实体,物化自己的科研成果,这是加快科研成果转化的一种形式。

1.3 综合基地型开发

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在所属地区建立综合试验基地,这是农业科研单位、大专院校与生产紧密结合的重要构成,是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辐射源。

1.4 区域治理型开发

区域治理开发是国家加强科技攻关的主要任务之一。近年来,全国农业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在认真抓好科研同时积极组织大批科技人员投入农业区域开发主战场,以科技培训、技术转让、科技承包、选派科技副县(市)长等多种形式,开展全方位区域治理和综合开发,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

2 农业推广机构推广

目前我国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工作主要依靠各级政府和农业推广机构来做。这套机构的系统包括:在农业部设有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省农林厅设省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地、县农业局设地、县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下设乡农业服务站,村农业服务组织。这一系统的推广体系通过普及新技术、引进新品种、培训农民等工作,使大批科技成果传播到农村和农民手中。除农业行政推广机构外,还有以下两条推广渠道:

2.1 农业大中专院校的推广渠道

主要通过以下方式,把科学知识和技术成果推广普及到千家万户。

2.1.1 积极开展科普宣传工作组织重大科技成果向省内外推广

2.1.2 实行院(校)县挂钩,建设综合性开发基地县

2.1.3 开展试验示范,加速新成果推广

2.1.4 组织科技人员下乡开展技术培训、技术咨询

2.1.5 选派科技副县(市)长、副乡长挂职支农

2.1.6 积极开展职业中学师资培训工作

2.1.7 参与技术市场

2.1.8 组织重点科技项目参与省(市)高、新技术开发等,把科学知识和技术成果推广普及到千家万户

2.2 农业科研单位的推广渠道

主要通过以下方式,把科学知识和技术成果推广普及到千家万户。

2.2.1 发挥技术优势开发原料生产

2.2.2 兴办经济实体,为生产者提供系列化服务

2.2.3 举办各种形式的技术培训班推广技术成果

2.2.4 开拓技术市场,推动技术成果商品化,开展技术商品交易活动

3 大众传播途径

大众传播媒介,如广播、电视、电影、录像、幻灯、报纸、杂志等,由于其信息量大,速度快,范围广,针对性、系统性、见证性强,具有直观性形象化的特点,所以已成为宣传转化农业科技成果的有效途径。经研究证明,一项农业新技术通过新闻媒介宣传推广,农民的认识率可达70%以上。

4 农业技术市场

技术市场,是指技术交易的场所,是把技术纳入整个经济活动中,与其他商品一起流通交换,从而把技术传递、应用、渗透到生产中去的过程及形式。它是一种经济活动,是技术转移的过程和组织形式,其内容包括技术转让、技术出口等技术贸易活动。其形式多样,有常规技术市场、科技商店、科技大集、科技大篷车等流动技术市场,以及各种综合的专业的科技交易会、博览会、展销会、信息会、指标会等[3]。

5 中试生产基地建设

成果产出单位与成果应用单位紧密结合建立中试生产基地,把试验、示范和推广相结合,进行高产、稳定、低耗、高效为中心内容的综合配套技术的研究、成果推广。这不仅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也可以带动一批农业企业的技术改造。

参考文献

[1] 孙广玉,李春英.农业推广学[M].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2003.

篇4

    一、农村社会转型的内涵和特征

    (一)农村社会转型的内涵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实际上开始了一个利用自身内部资源引导农村社会转型的过程,其主导是农村的工业化和依附于工业化的欠发达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农村社会转型是一个农村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在一定时期内发生的根本性变化的过程。从发达国家农村社会转型的经验看,农村社会转型是一个传统、落后的农村向现代、进步农村的转变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农民、农业、农村发生分化,农民、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目标得以实现。中国农村社会转型的内涵是由一个农村剩余劳动力过多的,小农生产方式占主导的,以及与之相匹配的农村传统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向现代农业生产方式和现代农村社会的转型过程。

    以上是目前学术界对农村社会转型的基本界定。而农村社会转型中的“农村”不仅是“具有特定的自然景观和社会经济条件的、以从事农业生产为主的农业人口居住的地区”,还应包括作为该区域主体存在的农民。在上述基本义中,仅包含了转型过程中和转型后继续留守在农村的“农民”,而将进城的“农民”剔除了。但是这部分人融入城市需要一个过程,没有融入城市的这部分人是否会回到农村,这是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农村社会转型应是一个更为全面的概念,除其基本以外,还包括进城农民的市民化过程。因此农村社会转型包括农村社会经济结构和农民自身的转型两个方面,其中,社会经济结构的转型又可以从娜市化和生产方式变革两个角度进行概括。

    1.城市化

    城市化是由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社会向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现代城市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著名经济学家刘福垣在橄会保障主义宣都一书中指出,所谓城市就是有城的市,是相对固定的不散的市场,城市化就是化市为城的过程。市场是市场主体之间交换关系的总和,城市化就是把这些有质无形的交换关系在一定空间上固化为有形的市场,这就是化市为城。而由于盲目扩张,致使城市化过程中出现了城的无节制的建设、有城无市的情况,这就需要化城为市,发展市场,实现“城”与“市”的有机结合。因此,现实中的城市化往往伴随着化市为城和化城为市两个过程。

    相应的,农村社会转型也就有两种路径,一是集市周围的农村地区进行重组,利用自身资金、交通等资源条件而实现的初次城市化,亦即俗称的“就地城市化”;二是原农村居民通过迁徙进入现有城市,为城市带来更多的劳动力和消费人口,从而促进城市的进一步发育。

    2.生产方式的变革

    农村社会转型本质是生产方式的变革。其第一层含义是改变原有的小农生产方式,使农业生产由传统的人力畜力生产走向机械化、工业化,并逐步实现规模化生产经营。另一层含义是实现农村地区的工业化、市场化。

    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机械化和工业化主要是生产力中生产资料的变革;而规模化经营则强调的是生产关系的变革,使农村剩余劳动力从现有的生产方式中解放出来。因此,只有同时实现农业生产的机械化、工业化与规模化才能真正实现农村生产方式的变革,亦即农村社会转型。

    3.农民市民化

    农民市民化是农村社会转型过程中城市化的重要内容和必然结果,农民市民化既包括农民身份及相关社会政策的变化,又包括思想文化与生活方式的变化。

    首先是农民身份的变化。无论是转移出来从事工业生产的劳动力,还是继续从事农业生产的农业人口,都应该获得真正平等的公民身份,与之相应的是在社会政策领域的变化,都应该享受国民待遇,以社会保障制度为例,应该逐步取消不合理的城乡二元分割模式,建立惠及全民的、共享的社会保障制度,并逐步实现制度的城乡一体化。

    农村社会转型将从根本上改变农村现有的思想文化和生活方式。这也是农村社会转型的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环,它决定了农村社会转型的成败。

    城市化水平、生产方式、农民市民化涵盖了农村社会转型的各方面内容,并且较其他各类新农村建设指标更为根本,要求也更为严格。

    (二)农村社会转型的特征

    随着大量的农民工在城乡之间流动就业,“半耕半工”型经济结构逐步覆盖了中国大部分村庄,广大农村已经从传统的“全耕社会”演进为“半耕社会”,或者说由传统的“农耕社会”演进为“农工社会”,这是现阶段中国农村经济社会形态和结构发生的总体性变化。随着这一转型期的到来,中国农村在社会生产结构、社会基本单元、社会阶层结构、社会流动机制、社会组织结构、农民社会心理结构和价值观念等方面都发生了深刻变化。

    1.社会生产结构发生变化

    转型期中国农村社会生产结构呈现出主要劳动力非农化、次要劳动力农业化,主业副业化、副业主业化,农民收入多元化、非农收入成为增收主要来源以及农业占gdp的份额逐步下降四个方面的显著特征,这是一个基础性的变化,它既是工业化、市场化和社会生产力水平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结果,也是导致农村经济社会结构变迁的最重要因素。

    2.社会基本单元发生变化

    人口和家庭作为社会存在的基本单元,其结构变化是社会转型的重要特征之一。未来一个时期,中国农村人口总量将继续增加,劳动适龄人口供给率下降,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家庭人口规模小型化,家庭功能发生变化等,使中国正面临人口总量造成的就业压力和人口结构变化造成的社会负担加重的双重挑战。

    3.社会流动机制发生变化

    转型期农村社会的自由度和开放度增强,社会流动日趋频繁,农村人口迁移和流动成为常态,并且呈现出流动途径多元化、农民精英群体加速外流的特点和趋势。农民由“集体人”变成“社会人”,农村社会由“熟人社会”变成“半熟人社会”。农村社会流动发生的变化,助推了农村阶层分化,促进了农村社会转型,给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管理带来多方面的影响。

    4.社会阶层结构发生变化

    市场经济的发展,生产方式和分配形式的变化以及城乡二元结构的松动,社会各阶层互通的渠道正在萌生,促使农民快速发生分层和分化。农村传统的政治性分层逐步消解,经济性分层逐步形成。农业劳动者阶层开始缩小,农民工阶层迅速扩大。农村阶层分化在不稳态中演进,农民的经济社会角色多重化。个人在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流动日趋频繁,虽然在短期内可能伴生出一些不稳定因素,但从全局和长远来看,有利于社会系统的协调和稳定,使农村社会阶层结构的变化更具活力。

    5.社会组织结构发生变化

    改革开放迄今,中国农村组织体系在调整中转型、在重构中发展,靠内力聚合的新型合作经济组织的活力日益彰显,非正规组织复兴勃发,而基层组织的调控方式老化、调控能力弱化。随着多元化组织体系、多元化权威结构的形成,农村社会整合和公共管理将面临新的挑战。

    6.农民社会心理结构和价值观念发生变化

    转型期农村社会的深刻变化以及与工业化、城市化的融合与异化,不断投射到相关社会主体的思想、观念、意识和行为动机层面,引发社会心理结构发生相应变化,并且呈现出传统性与现代性、多元性与异质性、积极性与消极性并存互动的复杂态势。

    二、土地流转与社会转型的关系介析

    (一)土地流转与农村社会转型的内在关系

    土地流转与农村社会转型具有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关系,土地流转是农村社会转型的路径和要求,农村社会转型是土地流转的动力和结果,即土地流转是使农村社会转型实现从潜在的要求到现实的结果这一转变的路径。

    1.土地的规模经营与城市化相伴而行

    从城市化这一角度来看,初次城市化需要农村实现由分散经营到规模经营的转变,而这必然要通过土地流转将己经分散经营的土地集中起来;而再城市化需要农民在城市定居,这必然要求其通过土地流转实现与原有的土地的分离。

    城市化进程也必然对土地流转的速度和规模产生影响。城市化必将吸引大量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就业,使农村土地闲置,从而为土地的规模经营创造必要的条件。从发达国家的社会转型历史来看,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与大规模的土地流转总是相伴随。

    2.土地规模经营促进农村现代化,工业化

    生产方式的变革要求实现农业的机械化、规模化以及农村的工业化水平。土地流转改变了过去一家一户分散种植的传统模式,使农业生产开始走上规模化之路。规模化经营有利于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实现生产资料的变革;同时,土地的规模化经营将使绝大多数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土地上解放出来,而解放出来的这部分劳动力必然会进入工业生产和服务领域,从而提高农村工业化水平、扩大服务市场,进而改变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和产品分配方式,即产生新的生产关系。生产资料实现跨时代的变革、潜在生产力得以释放,新的生产关系得以促成,必然带来生产关系的变革。

   生产方式的变革从根本上提出了土地流转的要求。马克思曾说,“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如果没有现代化的农业生产工具,我们就无法变革生产经营模式,也就不会有土地流转的要求。

    3.土地流转促进农民的市民化

    农民的市民化需要通过土地流转才能得以实现。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农村现有的生产经营方式决定了其身份地位、思想文化和生活方式,只有通过土地流转实现了城市化和生产方式变革,才能实现其全面转变。

    并非所有形式的土地流转都必然带来农村社会转型,只有能够解放生产力、产生先进的生产关系、进而变革生产方式的形式的上地流转,才有利于农村社会转型;同时,要辅之以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一系列制度的配套改革,才会使土地流转的功效得以显现。

    (二)土地集体经营方式对农村社会转型的巨大作用

    1.华西村、西霞口村与韩村河村

    中国最富裕的乡村当属江苏省无锡市江阴的华西村,其次是山东省威海市荣成县的西霞口村,再次是北京郊区房山区的韩村河村。这三个乡村就其经济水平、乡村建设、村民的社会保障与福利都走在我国的前列,村民享有的生活待遇有些方面远远超过城市居民。对比可以发现,这三个村庄都坚持集体经济和共同富裕的道路。在农村改革之初,三个村庄的经济体制没有简单分田到户,没有把村集体企业转为个体私营经济,而是根据本村实际情况,坚持集体主义的理念,坚持集体经济的价值取向,坚持依靠集体经济力量走共同富裕之路。

    2.小岗村

    小岗村是全国第一个实行包干到户的。然而,“大包干”虽然激发了农民种田积极性,迅速实现了丰衣足食愿望,但从整个发展过程来看,“大包干”本身却难以全面推动小岗村走上小康之路。2006年,小岗村把分到各家的土地收回到村委,重走集体化的道路,农民通过外出务工收入、地租、养殖、种植及各项分红,2007年村民人均纯收入达6000元。

    华西村、小岗村等实践证明,的主要功能就是解决了大多数农民的温饱问题,但以个人单干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小农经济不可能使大多数农民走上富裕的道路;要使中国大部分的农民富裕起来,还是要组织农民,大力发展集体经济(包括合作经济、股份经济),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只有通过土地流转回归土地的集体所有制,实现农业的机械化生产和规模化经营,解放剩余劳动力,大力发展第二第三产业,才能变革小农生产方式,实现农村社会转型。

    三、徒进农村社套转型的路径选择

    实现土地经营方式变革是农村社会转型的核心,影响和决定了农村社会转型的方向和整体战略布局。然而,农村社会转型是我国农村实现社会全面转型的历史过程,涉及到农村、农民、农业相关的多个层面,以及社会、经济、政治多个领域的重大变革,它们共同构成了农村社会转型的路径和内容。因此,通过土地流转推进土地经营模式变革,并辅之以各种配套措施,实现农村生产方式的根本变革,是我国农村社会转型的必然路径选择。

    1.变革土地经营模式,实现农村生产方式变革

    土地经营模式的变革将触及农村现有的生产力、生产关系,是实现农村生产方式变革的根本所在。并且,诚如上文所述,符合农村社会转型要求的土地生产经营模式只能是走集体化道路。

    首先,从生产力(变革初期主要是生产资料)的角度,变革土地经营模式要通过土地流转打破一家一户的落后土地经营模式,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建立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生产体系。

    其次,从生产关系变革的角度,通过变革土地经营模式,改变生产赘眯斗所有制形式、州门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和产品分配方式。具体言之,就是要实行现代化的集体所有制和经营管理方式,变农民为农业产业工人,实行按劳分配。

    2调整产业结构,推动农村工业化、市场化进程

    变革土地经营模式,更多的是打破了农村旧的生产方式,而实现农村社会转型的关键在于“破”的同时能否“立”,确立新的生产方式。从人类发展历史进程来看,后工业化时代已经来临,产品经济时代虽没到来,但市场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已经不可逆转,农业已不再是主导产业,因此,农村社会转型的关键在于调整产业结构,推动农村工业化、市场化进程。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思路,是根据市场需求、资源优势与产业政策,合理调整农村三次产业结构,加强带动第一产业,优化提高第二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同时,加快农村工业行业结构、组织结构、产品结构与产权结构的调整,实现资产的优化重组和企业的机制创新,发挥比较优势、资源优势,创造竞争优势。

    3.鼓励村庄合并,实现农村社区化、城镇化

    20世纪80年代,先生提出“小城镇、大战略”。许多村庄规模小,分布散,基础设施薄弱,影响了农村城镇化,现代化的进程。伴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农民进城务工或者转变成城市居民的人数日益众多,造成一些村庄呈现“空心化”趋势。为了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管理成本,加快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的进程,应该鼓励村庄合并,减少对土地等资源的浪费,以低成本聚集各种生产要素,发展以建制镇和集镇为基础、以农村第二和第三产业为主导、以城市化配套建设为支撑的小城镇,逐步实现农村社区化、城镇化。

    4.推动配套制度改革,促进农民市民化

篇5

[中图分类号] S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4-0212-01

一、引言

马鞍山市当涂县位于安徽省东部,介于江苏省南京市与本省芜湖市之间,地处长三角城市群顶端,同江苏省江宁、高淳、溧水3县接壤,与江苏省边界线总长度为126.9公里,拥有长江岸线20公里,是安徽省重要的沿江、沿边县份。全县总面积1346平方公里,总人口64.65万,辖10镇4乡。长江黄金水道、皖赣铁路、205国道、314省道和马芜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县城40公里半径范围内有两座机场 ,县城80公里半径范围内有6座长江大桥 ,宁宜城际铁路正在修筑中,芜申运河也正在开挖。水、陆、空交通运输十分快捷。全县耕地面积65万亩,水面47万亩,属典型的江南鱼米之乡,也是全国粮棉生产大县。近年来,当涂县上下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紧紧围绕“全省争第一,中部争十强,全国争百强”的奋斗目标,上下一心,凝神聚力,锐意开拓,顽强拼搏。

二、现状

在省、市的高度重视、积极引导和大力支持下,当涂县始终坚持把培育、扶持和规范农机专业合作社,促进了全县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快速健康发展。

当涂县农机专业合作社目前的现状来说,还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除少部分合作社能正常发挥效能外,近60%的合作社几乎是徒有虚名。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成立合作社,国家有补贴,就可以享受一部分国家资金,可以不劳而获;一是成立了合作社,国家就应该扶持,忽略了自身发展的客观需要这一根本。正是这种思想导致了这些农机专业合作社几年来还停留于松散型组织的状况,以致不能充分发挥合作社应有的作用。

三、改进建议

为改变上述不良状况,促使农机专业合作社走上良性运转轨道,充分发挥合作社的作用,从而推进农机化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有针对性的推动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

1.政府部门应加强对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的重视和扶持。只有各级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有了足够的重视,给予政策方面的倾斜,体现合作社的优势,才能充分调动合作社每一个成员的积极性、创造性,自觉维护好合作社的形象,加强内部建设,强化内部管理。扶持可以实现点、面结合的方式,对于粗放型的合作社,给予少量的资金补助,引导和促进他们规范化运作;对于合作社经营工作做得比较好的,可以重点奖励,扶持其进一步做大、做强。

2.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专题调研,推动有关政策的落实。对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扶持,不是靠一个单位一个部门所能办成的,它离不开财政、工商、税务、金融等部门的支持,这就需要各部门形成扶持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的联动机制与协同效应。在推进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的进程中,要遵循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引导合作社发展主体以市场需求为出发点,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在自愿、互利、平等的基础上,形成合理的利益联结方式,不断加强其自身造血机能,促其健康可持续发展。

3.种模式:一是农机大户带动型。二是种粮大户创办型。三是企业团体资本投资创办型。四是村集体领办型。

4.加强农机部门和农艺部门的结合。 农作物的培育和生产管理,离不开农业生产专业技术,为促进农业增产,必须加强农机、农技的有机结合,使他们自觉协同为农业生产服务。如种子的培育,农作物的田间、水肥管理,病虫害的防治等仅仅靠农机一家,是很难顺利完成的。这就需要农机、农技部门摒弃行业偏见,加强沟通协调,同心协力为农业生产提供高效优质服务。

5.切实做好农机使用培训。 应该继续运用以往发挥过效益的多种方式,进一步加强对农机使用的培训,如农机化学校(农业机械训练班)和拖拉机驾驶培训学校,一如既往的开展好农机使用技能培训;搞好阳光工程培训基地,努力培训阳光工程学员,扎扎实实的为全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进一步加强当涂县农业机械技术推广站的建设,培养更多的诸如农机操作员、农机修理工及其他专业性或复合型人才。

四、发展前景

农机装备能力的提高和农业生产产业化经营的需求,为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提供了极为广阔的空间。

1.农机队伍的不断壮大,为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建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越来越多,造成了农村劳动力极度缺乏,这就需要一种新的劳动力来替代原有的人力,农机化生产正好弥补了这一缺憾。

2.随着农机化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机化生产的应用范围将越来越广,会有力促进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从产前、产中,一直往产后延伸,几乎在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都可以应用农机化生产手段和技术,这就能使更多的劳动力日益从农田里解放出来,劳动力的不断转移,改变了农民原有的生产理念,农民不再死做田,做死田。 而新的农作方式,又促进了新型农民的产生,这就又为农机化产业化经营进一步奠定良好基础,能较好促进农机产业化生产的发展。

篇6

一、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基本状况

近年来,特别是2007年《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正式实施以来,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呈现快速发展态势。

1.合作社数量快速增长,整体实力逐步增强。

2.合作社行业分布广泛,以种养殖业为主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已经逐步拓展到种植、养殖、农机、植保、技术信息等多个行业,其中主要分布在种植业和畜牧业。

3.合作社服务领域拓宽,以产品销售和生产服务为主

经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服务的领域已由过去主要开展信息服务延伸到农资供应、农技推广、加工、仓储和销售等多个环节。

4.合作社运作模式多元化,大致有四种类型

一是“合作社 + 农户”,这类合作社一般由农户自发组织成立,主要通过合作社把自己的产品销往市场;二是“合作社+基地+农户”,该类合作社通常拥有一定规模的生产基地,合作社通过生产基地,指导农户生产,并按标准收购或代销社员产品;三是“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这类合作社一般由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起,企业占合作社的绝大部分股份,农户以劳动或产品入股,合作社搭建了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的桥梁,成为企业的生产车间。

二、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对促进我国农产品生产流通的作用

1.有利于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有效抵御市场风险

从交易成本理论来看,农业生产经营具有较强的资产专用性,农民专业合作社相比于单个分散的农户具有更高的市场开拓能力,可以有效地降低交易成本和交易风险,获得规模收益。近年来,各地通过积极发展合作社,将分散经营的农民组织起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家庭经营规模小、生产成本高、市场竞争力弱的局限性,提高了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增强了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2.有利于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促进现代农业发展

合作社通过将科技推广、品种改良覆盖到农产品生产和流通等各个环节,推进了农业生产标准化和农产品品牌化。带动了农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成为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助推器。

3.有利于切实保护农民利益,增加农民收入

近年来,各地不断探索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利益分配机制,一方面,按市场价或保护价收购社员农产品,保护了农民的利益;另一方面,提取一定比例的经营利润按社员的交易额进行分红,促进农民既增产又增收。

4.有利于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标准和市场竞争力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对食品安全越来越重视,这就要求农产品生产的整个流程都需要符合质量标准,进入最终消费环节的产品具备可追溯性。各地通过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促进了农业生产、加工、营销全过程的专业化、标准化、规范化,提高了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标准和市场竞争力。

三、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

1.合作社规模普遍偏小,整体实力仍显薄弱。很难形成产品规模和提高产品质量等,成为农民专业合作社进一步产业化经营、提高规模效益的主要障碍。

2.合作社服务层次偏低,市场竞争力不强。服务面不广、层次较低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农民合作社组织优势的发挥和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提升。

3.合作社融资难,高素质管理和技术人才匮乏。很大程度上影响到组织加工、开拓市场的开展及合作社的发展与创新。

4.合作社制度尚不健全,管理运行有待规范。

5.对合作社的扶持政策有待配套完善。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税收减免等政策主要给予重点龙头企业,对合作社的优惠政策还存在着落实不到位的问题。

四、政策建议

1.促进各类合作社的规范化发展

明确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的法律地位,鼓励和扶持合作联社的发展壮大。完善合作社的民主管理、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制度,加大理事会、监事会权力的行使。规范和完善“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组织形式,引导龙头企业通过委托生产、入股分红、盈余返还等方式,与合作社建立自愿平等、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机制。

2.改进对合作社的金融服务

创新合作社金融服务的监管方式,鼓励金融机构针对合作社的资金需求特点,切实改进金融服务,创新金融产品,加大信贷投入。与此同时,在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成立同类合作社的资金互助社,扶持合作社之间开展金融联合与合作。积极组织产销对接、科技对接、银农对接等活动,为合作社机制创新搭建平台。

3.加强合作社专业人才的培养

引导和鼓励农技人员到合作社任职,进一步加强合作社带头人的科学文化素质的培养。除此之外,应充分发挥实训基地作用,组织开展合作社各类人才培训,增强培训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4.强化对合作社的项目支持力度

篇7

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作为一个新生事物,还不成熟、不完善,在发展中仍存在许多问题,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认识有偏差。一些地方和部门对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因而工作中没有将合作经济组织摆上应有的位置。

(二)运作不规范。目前,农民对专业合作组织新存疑虑,对其功能何作用知之不多,不甚了解,因而合作意愿不充分,参与意识淡薄。大多数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由乡镇牵头,机关干部领办,以不同方式挂靠政府,政府在合作经济组织的运作过程中充当了主角,很多经营方面的事都由政府包揽,致使合作经济组织偏离了民营化的轨道,没有形成利益共沾、风险共担的经营机制,没有真正成为一个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的独立经济实体,在市场风云骤然变化面前束手无策。

(三)作用难发挥。一是组织化程度不高。大多数合作经济组织特别是民办合作经济组织,处于自发状态,真正形成紧密的经济实体并不多。二是专业化特色不明。合作经济组织既搞销售,又搞技术服务等,没有形成专业特色,开拓市场能力较差。三是大协作意识不强。合作经济组织种类较多,但真正在专业化基础上开展行业协作的很少,组织结构规模小,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合作经济组织的大发展、大提高。

(四)环境不宽松。由于认识模糊,对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实践缺乏理论上的总结,致使在合作经济组织的性质、地位、管理、组织程序等问题上存在着说不清楚的现象,对合作经济组织的兴办、起名、挂牌、运营、管理、监督、解散等方面都比较随意。因此,在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部门利益在农村现实中不断强化的情况下,很多合作经济组织处于被盘剥的地位,更难以平等的参与市场竞争。

二、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思路和对策

现阶段,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广泛开展宣传动员工作,引导农民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发挥资源优势,培育支柱产业,在巩固试点成果和总结各地经验的基础上,稳步地办好一批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充分发挥其在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及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示范作用。主要对策是:

1、提高认识,更新观念。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给农民的思想观念带来了根本性的变革,由被动观念向主动观念的飞跃,充分地证明一部分农民正按照市场经济发展的思路,积极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2、坚持原则,正确引导。一是坚持尊重农民意愿的原则。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以农民为主体,农民自愿参加,入退自由。各级政府不能强迫命令,始终尊重农民家庭承包经营自。无论那种形式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政府都给予支持和引导。二是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原则。各级政府不要直接参与合作经济组织的经营管理,主要是引导专业合作组织内部建立民主管理机制,确保成员利益和组织发展;引导农民采取多种多样的合作形式,实行开放经营,增强合作组织的市场竞争力,提高合作组织的服务能力,增加农民收入。三是坚持先发展,后规范的原则。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改革开放中发展起来的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各级政府首先要坚持鼓励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先发展起来,然后对具有一定规模、一定条件的合作组织,引导其建章立制,对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进行法人登记,依法开展生产经营活动。

篇8

[中图分类号] S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2-0076-03

有效利用土地资源的关键核心是适度规模经营,通过适度规模经营,能达到优化配置农业生产要素的目的,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合理流转。近年来,中枢街道立足于资源优势,区位优势,结合农业产业发展现状,采取多种形式多种措施适度规模经营,有效利用并优化配置了土地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土地使用效益,提高了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

中枢街道作为全县农业经济的龙头乡镇,肩负着如何盘活有限的土地资源和农民收入,增强农业效益的重大使命,因此积极探索农村土地流转的实现方式和途径,促进中枢街道土地规范、高效流转,开发利用好土地资源,对加快中枢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中枢街道农业发展基本情况

中枢街道地处陆良县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全街道总面积82.0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43000亩,辖有19个社区居委会。2012年末全街道总人口146168人,农民人均纯收入7980元。近年来,中枢街道紧紧围绕建设国家新农村建设示范区、滇东最具竞争力的现代物流中心、曲靖城乡一体化的典范、陆良率先发展的先行区四大目标,积极争取项目强基础,发展现代农业。通过多年的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将中枢街道四河、大泼、茶花、中纪、盘新等社区农田建成“田成方、路相通、沟相连”田园化高标准高稳农田,解决了内涝,提高了土壤肥力,增加播种面积,挖掘农业潜力,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奠定了良好基础。中枢围绕“万亩蔬菜、万亩红提、5000亩林果、5000亩蚕桑”的发展目标,重点打造万亩优质蔬菜示范园、打造万亩优质蔬菜示范园,并积极规划发展高原特色优质蔬菜,成立了陆良瑞丰蔬菜专业合作社,引进了云南曙光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创建高原特色万亩优质蔬菜示范园。

二、我街道有效利用土地资源的主要做法

1.多措并举,引导农民流转

一是大力扶持农民就业。通过各类形式的技能培训,把一批有知识、有技能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街道从事二、三产业,让农民自愿放弃土地承包经营权,促进土地逐步向种田能手集中,为农业规模经营提供了前提。二是引导农民自愿流转。通过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氛围,让农民了解土地流转政策,解除后顾之忧,放心流转,放心从事二、三产业。遵循“坚持条件,积极引导,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大胆探索,形式多样,逐步规范,不断完善”的工作方针,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促进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推进农业规模经营。

2.建立科技样板,推广良种良法

中枢街道以科技发展农业为支撑,每年都建基地举办样板,引进新品种进行试验示范,大力推广优良品种,采取了以科技示范户,先进实用技术培训为关键措施,采取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配套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科技培训推广方法,提高实用技术推广应用效率及科技入户率。如2005年,实施“十五”水稻科技攻关,引进了水稻新品种,2008――2009年连续两年实施了农业部万亩水稻高产样板,单产提高。依托良好的水资源,从武汉引进新的优良藕种,发展种藕基地,比水稻、成品藕经济收入都高,依靠思想及科技提高亩产值。引进甜脆豌豆新品种,种植菜豌豆,发展达3000亩,促进农业优质高效发展。

3.典型示范,加快传统农业向精品农业发展

广大党员干部,积极探索,创新思路,大胆引进红提葡萄在四河试验示范种植,引导农民种植优质红提葡萄,四河鲁昌村70%,规模成片种植,成为当地农户主要经济收入。由于经济效益可观,科技措施到位,红提葡萄业已发展达10600亩,实现了“要我做,变成我要做”。此种方式促进了特色产业规模发展,?提高土地产出效益。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普遍认为农业高风险、低收入产业,不值得资金投入,只要肯思变谋发展,也能在土地挖出“金”来,让有资金的肯出资,有技术的人肯出技术,谋发展。在中枢街道农业发展不能靠扩大外延,只有挖掘土地潜力,实施精耕细作,提高亩产值,实现农业优质、高效益,引导了益传统农业向精品农业方向发展。

4.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农业规模经营,设施农业是一大制约因素。多年来,实施了农业综合开发、中低产田改造、阎芳桥粮食安全示范项目等项目,改善农田基础设施。尤其是2008―2009年实施了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引导支农资金统筹支持新农村建设试点项目,一是改善了水稻核心区的水利建设,并结合产业发展状况,改善了葡萄、蔬菜、桑园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为农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5.依托龙头,调整产业结构

中枢街道依托龙头,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壮大产业规模,形成产业链条,引导企业资金参与和带动农业规模经营,促进农业产业聚集和规模经营。中枢街道采取了此种方式,成功发展蚕桑业,现有桑园6000亩,成为中枢街道主导产业。

6.促进小额信贷资金向农业倾斜

积极引导农村小额信贷资金向农村倾斜,向种养大户倾斜,积极创新信贷担保体系,促使金融部门加大对农业产业的扶持力度。我们采取多咱担保的形式,扶持种养大户,能手。如食用菌、草莓大户。

7.引导农民合作,促进风险集中化解

严格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充分尊重市场经济规律和农民的首创精神,以现有产业为基础,积极引导和支持农民开展合作经营,发展以农民协会为主要形式的农民专业协会组织。目前,全街道共发展各类专业协会组织6个,参会会员达到500多人,改变了过去小农户抗衡大市场的局面,增强了农户抵御技术和市场风险的能力,为农业规模经营提供了保证。

4.土地流转条件不成熟。在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受让方往往要求地块相对集中、面积足够大,有流转愿望的农户所承包的土地往往面积少、地块小,"插花田"多,要实现土地的集中连片,有赖于承包土地的农户一致同意,而农户间的情况千差万别,有的愿转出,有的不愿转出;有的愿长期转出,有的只愿短期转出,意见很难统一,这些客观因素使那些有流转愿望的农户难以实现其土地的流转。

六、利用土地资源,加快土地流转发展规模经营的思考与措施

1.加大土地流转力度,维护农民利益,发展农村经济。对村民加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承包法》等法律、法规及国家对农村土地承包政策的宣传,让农民群众了解自己在土地使用方面的权利和义务,认识和掌握农村土地流转的原则、方法和方式,提高科学推进土地流转的能力,积极而又稳步地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土地流转,要在不改变土地承包关系的前提下,继续稳定,实行土地所有权、承包权和使用权的分离,放活土地的使用权,确保农村土地流转按照有利于促进“三农”发展,有得于农民增收的预期目标顺利进行。

2.自觉维护国家整体利益,不改变流转土地用途。在推进农村土地流转中,正确把握和科学处理好农村发展与保护耕地的关系,正确处理和科学把握好追求地方政绩与贯彻基本国策的关系,切实有效地防止流转土地转作它用。通过积极强化流转土地用途和审查把关、监督检查措施,有效地防止改变耕地用途的行为发生,确保耕地总量不变,促进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蓬勃发展。

3.规范、有序地推进土地流转。加强干部的政策法规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解决土地纠纷的能力,特别是加强对各村村干部的培训和指导。建立健全土地流转的各项制度,强化土地流转信息服务,规范土地流转合同管理,明确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落实违约责任,避免因土地流转合同不规范、流转主体错位等原因产生土地承包权和经营权的纠纷,建立健全农地流转合同制度、交易登记制度、公证制度、纠纷仲裁制度,明确流转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协调化解农地流转纠纷,规范流转程序,对农地流转和程序、流转合同的合法性进行监督,保护农民利益不受损害,确保土大户进行流转,投资主体以种养大户、专业能手、工商企业和农技人员为主,从而改善农村种植结构、发展规模经营、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地流转有序进行;引导农民将自家手中的零星土地向种植。

4.创新体制机制,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引导农业产业化龙头业以多种形式参与土地流转,实行基地化种养,推进标准化生产,发展产业化经营,实施社会化服务。通过这些积极的流转形式,有效促进农村土地集中规模经营、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实现农民利益长久化、最大化。

5.高效开发利用流转后的土地。将土地流转与农业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相结合,与技术创新、科技进步相结合,与扶持发展农业龙头企业、推进产业化经营相结合,与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相结合,实现农村经济跨跃式发展。

6.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布局,加快基地建设,形成以无公害蔬菜、水果等特色为主的规模生产基地,建成集示范培训、科技创新、生态观光等为一体的现代农业生产基地,积极发展“公司+企业+农户”等多种形式龙头经济,开发具有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有区域化特色的名特优新农产品,实现土地经营权流转,达到规模经营的目的,切实增加农民收入。

7.提高土地流转的成功率。建立流转服务机构,发挥村集体的中介作用,为农地流转提供作息、中介、登记、公证等服务,及时了解本村可流转的土地资源和需要土地农户的情况,在双方协商同意的情况下,发挥中介组织作用,切实维护双方的合法权益,达到土地流转双赢的目的。

8.强化政策支持,着力解决失地农民的生产生活问题。切实做好农村征地补偿费和青苗费的分配工作,强化对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完善城乡一体化就业服务,积极与占地企业协?商,解决农村占地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在流转地区逐步建立和推行农村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解决失地农民的后顾之忧,激发农民参与土地流转、发展现代农业的积极性。

9.按照现代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区的规划,在有限的土地上发展规模集中种植养殖业。采用租赁、承包等形式集中土地,发展集示范展示、种苗繁育、精品生产、科技培训、旅游观光为一体,具有示范、孵化、科技成果创新、辐射带动功能的农业科技成果示范基地、农畜优良品种繁育基地、绿色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农业科技人才培训基地、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基地、农业生态观光旅游基地,逐步改变农业生产,降低成本,提高产出率。

10.以产业化经营为切入点,发展农民经济合作组织。坚持“民办、民营、民受益”的合作经济组织原则,大力发展农村协会经济组织,充分专业协会组织的作用,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和开拓市场的竞争能力,着力培育一批带动力强、辐射面广的龙头企业,形成适应市场需求的名优产品和优势产业,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参考文献

篇9

所谓的农业经济转型是指农业产业中经营模式的转变。这里的农业是广义上的农业,包括农、林、牧、渔、副等多种形式,而这种经营模式的转变主要通过家庭农场、农田承包等方式。为了有效的推动农业经济的转型发展,加快农业经济转变,必须发展农业技术创新,提高农业经营的集约化程度。在生产、经营、销售等一系列的流程中,统一安排、合理规划。同时在农业经济转型时,更多的考虑到对会计及税务带来的影响。

 

一、农业经济转型的相关介绍

 

农业经济转型的过程是对土地承包所有权逐渐集中的一个过程。在农业经济的转型建设中,主要建设模式包括以下三种:一是政府资本介入。主要是指由政府及政府下属的国有企业进行直接投资,进而参与农业经济的管理,同时对农业转型进行监督,确保农田建设保持增值。二是集体经济类型的集体所有制。简单来说就是让农民集体入股、集体参与决策,每股的参与价值可以根据农业企业的经营状况来评估。三是社会资本参与农业经济转型。这里的社会资本包括社会上个人及企业的资本,社会资本的参与形式是让该资本根据具体的项目占相应股权,因而农民个人的土地使用权也可以占一部分股份。

 

二、农业经济转型对会计的影响

 

农业经济转型对会计的影响,主要从会计科目方面进行分析。

 

1.对权益类科目的部分影响

 

农业经济转型对会计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其建设模式的资本金来源上,包括农业土地、政府资本、社会资本等。因此在相应的农业企业会计核算权益类科目中,会计科目“实收资本”应当设置二级科目。此类二级科目包括“集体资本”、“国有资本”及“民营资本”等,“集体资本”主要是指农民土地使用权,“国有资本”主要是政府机构代表出资的资本、“民营资本”主要包括社会资本的投入等。同时还可以进一步设置三级科目,如,“集体资本”下设“农民股”、“农地”、“集体股权”等;“国有资本”下设“国有法人资本”、“政府投资”等;“民营资本”下设“个人资本”、“法人资本”等。如果将来的农场企业上市,还应当将“实收资本”科目改为“股本”科目。随着农业经济的转型,对于农业企业的政府补助,应当转变核算方式,可以将补贴作为政府的直接投资和基础性建设,便于政府对企业的资金进行监督,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2.对应收、应付等往来类科目的影响

 

在农业经济的转型中,会计科目中应收、应付等科目也应当进行相应的改变,以适应农业经济发展的需要。比如,在农业企业遇到的“企业应向家庭农场收取的劳动保险费、福利费、管理费、利润、代购农用生产资料款”等,需要通过应收、应付的形式进行核算。但是随着农业经济模式的转变,农业企业为了扩大市场范围,在往来科目的核算中,既应当包括对企业、农贸集市中农产品的往来核算,也应包括对家庭农业经济中农产品的往来核算。例如,企业收购家庭农场产品尚未结算的款项、代存家庭农场的其他收入等。总体来说,随着农业经济转型的完成,农业经营核算模式应当更接近公司制企业的会计科目核算,并最终统一于同一个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下。

 

三、农业经济转型对税务的影响

 

农业经济转型对税务的影响,一方面是通过对经济主体结构的影响导致税务的变动;另一方面是直接对流转税、增值税的影响。

 

1.农业经济转型后对经济主体结构的影响

 

一般的国民经济主体结构包括政府、企业、居民三种类型。而在农业经济转型后,尤其是工业化、城镇化的影响下,农业的地位逐渐凸显。在各企业的价值链形成过程中,上游企业的产成品就是下游企业的半成品或原材料,所以从农业企业所处的位置来看,农产品不再是初级产品,而是在整个经济的价值链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同时,农业企业之间也存在着竞争管理,并且在相互流转中,逐渐促进了农产品的增值。因而,农业在整个经济价值链条中的地位越来越明显,并对主体经济结构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比如,从农产品开始,经过生产加工企业的加工制造,成为了半成品(如棉纱),这些半成品之后再进入到下一个增值的制造环节,就引起了税收模式的变动。

 

2.农业经济转型对增值税的影响

 

在一个完整的价值链构成中,农产品往往被作为初级产品。由于其价值含量较低,在整个价值链流转的过程中,初级农产品总是处于不利的位置。目前我国盛行增值税为主体的税收模式,其中对于农产品的销售是免税的,而这导致农产品进入下一个环节的企业不能抵扣相应的进项税额。例如采购棉花时,企业因对方的销售没有销项税额而不得不按照购进价格计算进项税额,又由于农产品销售免税,因此按低税率计算此项进项税额。如果农产品在后续流通环节中进行出口,由于前期的低税率影响,进而会导致出口退税也不能按照规定的税率进行。而农业经济转型后的农业企业,会进一步实现农产品的增值效益,在整个价值链流转中处于重要的位置,进而在市场化的激烈竞争中,促进增值税的合理流转。

 

四、结束语

 

篇10

教育能促使少数民族地区不断发展和完善,教师则是教育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历史、自然环境、社会发展水平、知识发展状况等方面的局限,民族地区的教育发展、师资水平较为落后,尤其是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面临着诸多困难。我国著名民族学家哈经雄、滕星在分析我国少数民族教育面临的问题时提到民族教育应与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相适应并相互促进。因此,能否找到与民族地区发展、民族文化教育和教师专业发展相适应的契合点?能否有效的提高民族地区教师专业发展水平和质量?将直接影响着民族地区学生的素质乃至整个民族素质的提升。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探索促进民族地区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突破民族区域和传统教学观念的限制,激发教师个体专业发展的内在需求

针对少数民族地区不同的民族文化、宗教心理、风俗习惯等特征,民族地区的教师无论民族是否相同,都应突破民族区域和民族限制,正确看待所处的社会环境;深入了解当地所在民族的发展历史,民族文化、宗教心理、风俗和生产、生活习惯;加强不同民族教师间的沟通、交流,共同促进民族地区的教育发展。同时,要突破传统的教学观念限制,构建具有现代性与传统性相结合的教学理念;树立正确的教师观、学生观、课程观,倡导终生学习理念;树立教师专业发展的整体意识,积极地进行自我发展。

要让专业发展成为农村教师的一种内在需求,这在一方面,要提高教师自我发展意识,民族地区要结合自身教育发展的特点和要求,特别是在农村教育资源的重新优化整合过程中,教师要认真规划和设计自身的专业发展,加快成长的步伐;同时,要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进行主体反思,以期达到教师专业的自主发展和反思型教育,通过反思,教师提高教师的自我觉察能力和自我反省水平,促进自身教育教学能力不断发展。

另一方面,要完善教育评价、管理机制。在现实中,往往存在这种情况:一方面我们要求教师改变传统教育教学观念,提高自我发展意识;另一方面却用传统的方式、方法管理教育教学,用旧的评价体系评价教师的工作。这就好比“拴着马的腿, 却又要让马快点跑”一样,试想这样的情形下“马”又怎么能跑得动呢?教师的成长具有阶段性,因此,对于教师的评价要体现发展性,要将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评价方法体现民主客观,公平公正。在管理方面,应该努力营造一个开放的、民主的、学习型的校园文化环境,使我们的校园环境有利于教师进行合作、交流,能引发教师积极地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能激发教师进行科学研究的热情,能引导教师不断地进行自主学习,使学习成为教师的一种内在需要。

二、加大政策倾斜力度,优化民族地区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环境

由于历史、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等诸方面因素的影响,许多少数民族地区尤其是农村地区教师的专业发展环境普遍比较恶劣,要优化民族地区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环境,首先要从优化民族地区的学校环境入手。农村学校的环境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硬环境主要指校舍、食堂、校园环境建设等,软环境主要是领导的人文关怀、教师之间的人际关系以及校风学风等。教师专业发展环境的改善是一个长期的工程,需要政府与社会各界不懈地努力。一方面,政府要加大政策倾斜力度,努力改善工作条件和环境。民族地区政府要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寻求上级的支持;同时,制定各种政策、实施相应的监督措施,鼓励和支持公司、企业参与到农村学校的工作条件改善中来或让部分大学和城市中条件较好的学校扶助一定数量的农村学校,实现教育资源共享,不断改善学校工作条件和环境;此外,政府也可以号召农村当地的农民为改善当地学校工作条件出资、出力。

另一方面,要加强民族地区校园文化和民族文化建设,首先,应该努力营造一个开放的、民主的、学习型的校园文化环境;引导民族地区教师积极正确的看待身处的社会环境,确立正确的舆论导向,创设良好的合作性的工作环境,营造互帮互助的氛围;同时,要加强学校民族文化氛围,对民族地区的教师进行民族文化、宗教心理、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培训,加强民汉教师间的沟通交流、共同促进民族地区的教育发展。

三、搭建信息技术平台,完善的网络培训机制,拓宽教师的专业发展道路

培养和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农村教育中,影响教师信息素养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资金的缺乏。因此,要提高民族地区农村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首先政府要加大经费投入,解决农村学校资源匮乏问题;同时,学校也要利用有限的资金搭建信息技术平台,除了利用教师业务时间集中对教师进行分项培训外,要分层次对教师进行网络平台操作系统、资源利用技术、问题解决方法等的培训,切实提高农村教师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

     其次,通过建立健全完善的网络培训机制,拓宽教师的专业发展道路。相对农村教师外出参加高质量培训的机会较少,借助网络培训教师在获取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的同时,还能利用网上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同时,农村教师也可以通过网络培训机制与各个高校、培训机构的专家、学者分享自己获得的教学一线的信息,在获得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教学方法指导的同时,也在相互合作中提高了自己的科研能力。这样不仅可以节省培训开支、减轻培训费用,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工学矛盾,减轻工作压力。

四、发展教师教育体系,发挥校本培训优势,提升专业发展能力

对于农村而言,执行中央政策的最大障碍便是经济的制约,因此,要切实保障教师教育成效,首先,政府和国家要加强教师教育经费投入,这也是确保政策得以贯彻的物质前提;同时农村地区要大力加强县、乡两级教师培训、进修机构建设,逐步建立以县级为重点的农村 教师教育体系。其次,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稳定的师资培训队伍,这样使参加培训的教师能够接触到最新、最先进的教育理念和信息,获取最实用的教育实践和经验,开阔视野,激发内心需求、促进农村教师专业发展。其三,要根据少数民族地区特色和文化特点,合理设置培训内容和方式。在培训内容上要考虑到民族文化的认同、各个民族间的沟通和了解,进一步培养民族意识和民族情感;在培训的课程和教材设置上要合理有效的融入有关当地风俗、宗教信仰、民族政策等具有地方特色、民族特点的课程,这是多元文化教育发展的需要也是民族教师教育发展的方向;在培训方式上要根据教师专业发展水平、个人需求、兴趣、爱好等不同特点,构建合理的培训目标层次体系。

校本培训是为了满足学校和教师的发展目标和要求,主要在学校中进行的一种教师在职培训形式。比较切合农村教师地域分布广、交通不便、经费短缺、工学矛盾较大等实际情况。农村学校需要因地制宜探索多样化的校本培训模式,发挥校本培训优势提升民族地区农村教师专业发展能力。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上到根据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实际,结合不同民族学生的心理素质、学习和生活习惯开发适合本地区、本学校的校本课程和教材;以校为单位发展校本培训如专题讲座、教学反思、师徒结对、个人自修、行动研究、听课评课等模式,能够有效的克服农村教育资源匮乏,教师在职培训效果不理想的局面。在校本培训的过程中,教师不仅可以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对自己重新进行角色定位,也在研究和反思过程中进一步补充和完善自己的专业知识, 使自己的知识结构得到更新、趋向完善, 实现自我的专业化发展;也有利于立足农村实践进行科学研究,从而找出适合农村教师的、具有很强操作性的校本培训模式,促进农村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教师能力。

参考文献:

[1]哈经雄,滕星.民族教育学通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2]星华,何芹.民族地区教师专业化初探[J].中国民族教育,2006,(1).

[3]李玉田.提高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科研水平的基本思路[J].民族教育研究,2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