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基础比率模板(10篇)

时间:2023-09-07 17:26:05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统计学基础比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统计学基础比率

篇1

【中图分类号】R45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44-5511(2011)11-0351-01

随着血透技术的不断改进,MHD患者存活时间不断延长,由中、大分子(如:PTH、β2-MG)蓄积引起的心脑血管、肾性骨病、透析相关淀粉样变等并发症已成为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及长期生存的重要因素。其发生主要与中大分子毒素清除不充分有关。高通量血液透析(HFHD)可有效清除中大分子毒素,但有一定的局限性[1],联机血液透析滤过(OL-HDF)是结合了弥散和对流方式,可更大程度地清除中大分子毒素[2]。本文通过对60例MHD患者采用OL-HDF和HFHD血液净化技术对比研究,现将分析总结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60例患者均为我院血液净化中心维持性血液透析0.5-6年的MHD患者,原发病:慢性肾炎31例,糖尿病肾病15例,高血压肾病10例,多囊肾4例。其中男37例,女23例,平均年龄46.35岁,随机分为联机血液透析滤过(OL-HDF)A组和高通量透析(HFHD)B组各3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基础肾脏病、血脂、血红蛋白、白蛋白、尿素氮与血肌酐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可比性。患者净脱水量根据病情需要约为体重的3%~5%。

1.2 治疗方法:(1)A组(OL-HDF),30例患者,采用FreseniusFx 80高通量透析器,在Fresenius 4008 S透析机行联机透析滤过治疗,置换液为后稀释法,平均置换液流量为4L/hr;(2)B组(HFHD),30例患者,采用FreseniusFx60高通量透析器.有效面积为1.4 m ,超滤系数46ml/h•mmHg。二组均采用德国Fresenius公司生产的4008S透析机,Fresenius Bibag碳酸氢盐干粉,低分子肝素或普通肝素抗凝,血流量250-300 ml/min,透析液流量500ml/min。研究前60例MHD患者每周透析3次,每次4小时,均采用FreseniusFx60高通量透析器透析2次/周,采用FreseniusFx 80高通量透析器OL-HDF1次/周。

1.3 观察指标:分别于单次血液透析治疗前及结束时从透析路动脉端采取血标本,监测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血浆蛋白水平。观察治疗前后各种溶质浓度变化。

1.4 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平均数±标准差表示,数据分析采用SPSS Statistics 17.0版软件完成。二组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使用t检验。P

2. 结果

①透析前A、B两组患者的血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血肌酐(SCr)、尿素氮(BUN)水平相近,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②与透析前比较,二组透析后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较前明显下降(P0.05),二组透后较透前明显下降,有统计学差异(P

表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液BUN、Cr、iPTH值对比

注:治疗前后比较* P< 0.05,两组问比较 P< 0.05。3. 讨论

尿毒症毒素分子量范围广泛,成分复杂 ,目前已知分子量大于500D的中、大分子毒素共22种[3]。已有研究证明,iPTH及β2-MG是已知的重要尿毒症大中分子的代表。iPTH是衡量血液净化清除中、大分子毒素的一个很好的检测指标。MHD患者钙磷代谢紊乱导致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因肾小球滤过功能严重受损,使得PTH(相对分子量8400D)的排泄障碍,导致体内PTH积聚,高PTH血症可致广泛的软组织钙化,使患者死于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明显增加,导致肾性骨病,还可导致周围神经病变、顽固性皮肤瘙痒。β2-MG蓄积不仅导致透析相关性淀粉样变性,还是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 。

MHD患者的治疗以间歇性血液透析(IHD)为主,依靠弥散的方式清除小分子毒素如肌酐、尿素氮等,对中分子毒素清除很少,对大分子毒素基本不清除,因此大、中分子在体内蓄积,随着生存时间延长,相应并发症逐渐出现,严重影响MHD患者的生活质量。近年来采用高通量透析(HFHD)逐渐代替低通量透析进行常规维持性透析趋势。HFHD是一种用高通量血液滤器在容量控制的透析机上进行常规的血液透析的一种新技术,高通透量透析器膜材料是高分子合成聚合物,膜孔径大,其超滤系数达46ml/h•mmHg,最大相对分子质量截留值可达60000道尔顿,清除方式也从低通量透析弥散为主的方式增加为弥散、对流及吸附三者的结合,在保证对小分子溶质清除的基础上明显提高了对大、中分子溶质的清除[4]。

联机血液透析滤过(OL-HDF)技术使用高通量合成膜,应用超净透析液,置换液量大,进一步加大对流溶质,其综合了HD和血液滤过(HF)的优点,既可通过弥散,高效清除小分子物质,又可通过对流作用高效清除大中分子物质。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及高通透性的透析膜,只要是透析膜能够通过的物质都能清除[5]。

本研究结果显示,OL-HDF与HFHD一样能使血清BUN、Scr下降,两者无统计学差异,表明二者都能够很好清除小分子物质;在清除中大分子溶质方面,二者均能有效清除iPTH,但二者之间差异有显著性,OL-HDF对iPTH的清除大于HFHD,其原因考虑为HFHD脱水量仅为两次透析间期体质量的增加量,而OL-HDF从血中滤出大量含毒素的体液的同时输入等量置换液,超滤量大,通过对流清除中分子物质增加。本研究证明,OL-HDF比HFHD对清除中大分子毒素疗效更佳。

OL-HDF与HFHD对中大分子毒素清除能力增强能有效防止远期并发症,且治疗过程平稳,是较为理想的血液净化模式。近年来已逐渐采用HFHD代替低通量透析进行常规维持性血液透析,因OL-HDF比HFHD对清除中大分子毒素疗效更佳,在HFHD替代治疗的基础上适时的进行OL-HDF治疗可以进一步降低血透患者的远期并发症,提高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 沈清瑞,叶任高,余学清.血液净化与肾移植[M].北京:人民卫 lu生出版社,1998.150-5.

[2]Lornoy W,Because I,Billiouw JM,et a1.Remarkable removal of beta-2-microglobulin by oil-line hemodiafihration[J].Am J Nephrol,1998,18:105-8.

[3]Vanholder R,De Smet R,Glorieux G,et a1.Review on uremic toxins:classification,concentration,and interindivldual variability[J],Kidn呵Int,2003,63(5):1934-1943.

篇2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2-0119-01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71等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以发热和手、足、口腔、臀部的疱疹为主要表现,大多数预后良好,个别重症患儿可导致死亡[1]。我院对收治的小儿手足口病患儿进行了全面综合护理干预方案,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全部病例共680例,均为我院儿科2011年1月至2012年9月收治的手足口病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2010版《手足口病诊疗指南》诊断标准。

1.2 方法 收集680例手足口病患者,按入组编号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0例,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仅予常规护理。

1.3 护理干预措施

1.3.1 心理护理:医护人员要态度和蔼,消除患儿不良情绪和家长恐慌的心理,保持情绪稳定,使各种治疗护理能顺利进行。

1.3.2 消毒隔离:将患儿及时隔离安置于空气流通、清洁、温湿度适宜的病房内。每天通风2次,紫外线照射1~2h。病区有明显隔离标识,限制患儿及家属出入,固定家属陪护患儿,限制探视。医护人员接触每一位患儿后,认真洗手或用快速消毒液消毒双手;接触患儿分泌物或排泄物要戴手套,脱手套后洗手。对患儿的各种用具消毒;地面消毒剂拖2次;生活垃圾按感染性废物处理。隔离时间为热度、皮疹消退及水疱结痂,一般需要2周。

1.3.3 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及时更换潮湿的衣服,更换柔软的棉质内衣。剪短患儿的指、趾甲,穿长衣袖、长裤将手脚包住。物理降温时动作要轻柔,以免擦破皮疹;皮疹或疱疹已破裂者,局部可涂抹抗生素药膏或炉甘石水剂;足底疱疹较多的患儿,要减少走动。臀部有皮疹的患儿要勤换尿布,及时清理大小便,防止红臀。

1.3.4 口腔与饮食护理:进食前后用温开水漱口,对于口腔糜烂部位,可用VitB2粉剂或鱼肝油涂抹或口服。予患儿高维生素、营养丰富、清淡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食物宜温凉无刺激性,以减轻患儿的疼痛感。拒食、拒饮,给予静脉补充电解质溶液。

1.3.5 体温的观察:体温在37.5~38.5℃的患儿可予物理降温,嘱多饮开水;38.5℃以上的患儿遵医嘱予药物降温,有高热惊厥史的患儿要做好预防措施。如患儿体温一直在39℃以上,突然降到36℃以下,应及时报告医生,争取在短时间内把体温降至正常。

1.4 疗效评价标准(1)显效:治疗1~3d无发热,疱疹明显减少,干燥,结痂无渗液,一般情况明显好转,进食、玩耍如常;(2)有效:治疗4~6d无发热,疱疹减少,大部分干燥结痂,一般情况好转,进食增加可玩耍;(3)无效:治疗6d后仍发热,疱疹略有减少、或增加、或破溃感染,病情无好转,加重转为重症。

1.5 统计学方法 所得数据统计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其中,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应用t检验;计数资料应用χ2,P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临床疗效的比较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儿显效比率和总有效率明显提高,且无效比率明显下降,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篇3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空气污染日益严重,癌症的得病率也在逐步上升[1]。因为肺癌而死亡的人数已经成为癌症死亡人数中最高的一类。有70%~80%的肺癌患者在肺癌确诊的时候就已经失去了动手术的机会[2]。放疗性肺损伤是指通过放射治疗胸部的恶性肿瘤以后,肺部组织遭受非感染性炎症的一种损伤,是在放疗过程中最普遍的一种有害的副作用。放疗性肺损伤包括放射性肺炎和放射性肺纤维化,一般放射性肺炎出现在放疗早期,放射性肺纤维化出现在放疗结束后的一段时间内。由于放疗性肺损伤的不可逆转,有时可能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临床治疗通常采用抗生素加以糖皮质激素治疗,但临床反应不佳。本次研究是在对癌症患者放疗的同时静脉注射复方苦参注射液,观察患者在注入以后放射性肺炎与放射性肺纤维化的比率,探讨复方苦参注射液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从2013年3月~2015年3月,我院接收的肺癌患者128例,分为两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4例。其中对照组男性患者为34例,女性患者为30例,患者年龄在35岁~70岁,平均年龄52.5岁,采用医院常规的放射治疗。观察组男性患者为28例,女性患者为36例,患者年龄在38岁~72岁,平均年龄55岁,在医院常规的放射治疗的基础上静脉注射复方苦参注射液到放疗疗程结束,放疗后对两组患者的放射性肺炎与肺纤维化比率进行对比。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例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都进行了常规放射性治疗,观察组在放疗的基础上另加入复方苦参注射液,复方苦参注射液20ml/次溶于250ml的生理盐水中,进行静脉注射,1次/d,2w为1疗程,中间间隔3d后开始第2疗程,共2个疗程。

1.3评价方法 从放射性治疗的第1d开始,通过患者肿瘤的特点进行放射治疗。在放疗结束后,放疗结束后3个月与6个月行胸部CT扫描,检查肺部损伤情况。

1.4统计方法 统计学分析软件为SPSS18.0。对相应的数据资料,以t或者χ2进行检验。如果P

2结果

通过分析与比较可以看出,观察组采用复方苦参注射液在放疗结束后与结束后3、6个月放疗性肺炎比率要比没有采用复方苦参注射液的对照组低,两组比较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通过比较可以看出,观察组采用复方苦参注射液在放疗结束后与结束后3、6个月放疗性肺纤维化比率要比没有采用复方苦参注射液的对照组低,两组比较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空气污染日益严重,癌症的得病率也在逐步上升。放疗性肺损伤是指通过放射治疗胸部的恶性肿瘤以后,肺部组织遭受非感染性炎症的一种损伤,是在放疗过程中最普遍的一种有害的副作用。放疗性肺损伤包括放射性肺炎和放射性肺纤维化,一般放射性肺炎出现在放疗早期,放射性肺纤维化出现在放疗结束后的一段时间内。由于放疗性肺损伤的不可逆转,有时可能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研究发现苦参具有抗纤维化、消炎等作用,引起专家们的注意。复方苦参注射液主要成份为苦参、白土岑、氧化苦参碱等,具有清热利湿,凉血解毒等功效[3,4],复方苦参注射液为新型中药制剂,能够预防和治疗放射性肺损伤,为一种高效、低毒副作用、安全的治疗方法,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苏瑞,李玲,徐宏彬,等.复方苦参注射液辅助放化疗治疗肿瘤的疗效与安全性的系统评价[J].中国药房,2013,24(44):4154-4162.

篇4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 急性心肌梗死; 临床并发症; 预后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 and the morbidity of AMI complications. Methods: A total of 218 patients with ST segment elevated myocardial infarction whose blood routines were obtained at the admission were studied. All cases were pided into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the neuropil to lymphocyte ratio of small to large size. Then we analyzed the morbidity of AMI complica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peak value of cardiac troponin I was higher in group B[(32.5±21.7) ng/ml and (56.8±39.4) ng/ml respectively, P

[Key words] 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complication; prognosis

大量研究表明,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复杂的,与多种因素有关的疾病。炎症反应在此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许多不同的炎症指标,如C反应蛋白、白细胞等,被认为是上述疾病过程重要的生物学标志物。近年来,对白细胞分类计数的研究越来越多。研究显示[1],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NLR)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 ACS) 诊断及预后具有重要价值。国内关于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与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预后的研究尚少。本研究旨在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并发症之间的关系。

1 对象和方法

1.1 病 例

入选2008年11月至2009年10月徐州市中心医院心内科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218例。入选标准:①胸痛>30 min,含服硝酸甘油不能缓解;②心电图提示2个或2个以上相邻导联ST段抬高(胸导联≥0.2 mV,肢导联≥0.1 mV);③肌钙蛋白定量>1 ng/ml。排除标准:①陈旧性心肌梗死;②其他心脏病如心肌病、瓣膜病等;③合并有肿瘤,急慢性感染,血液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疾病或肝肾功能异常;④近期服用过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

1.2 研究方法

所有患者均于入院后即刻抽取静脉血,应用美国Abbott公司推出的CELL-DYN3700血细胞分析仪,采用电阻法与激光计数相结合的原理,进行白细胞分类计数。将所有患者按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的大小由小到大排列,分为人数相等的两组,比较两组患者基础资料及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猝死发生率之间的差异。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用t检验进行显著性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χ2)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以P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基础资料比较

由表1可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吸烟史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肌钙蛋白峰值较A组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患者临床并发症的比较

由表2可见,B组的心律失常发生率、心力衰竭发生率均较A组显著升高,P均

2.3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与AMI临床并发症发生率的相关性

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与AMI临床并发症发生率存在相关性:心律失常(r=0.427,P

3 讨 论

国内外研究表明,动脉粥样硬化不仅仅是简单的脂质沉积过程,炎症反应参与了粥样斑块的起始、发展及破裂全过程。大量研究显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有超过75%的患者其冠脉狭窄程度小于50%,粥样斑块破裂、血管痉挛和随之发生的血小板黏附、聚集及继发性血栓形成是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的主要病理生理机制。炎症和感染能够导致血管损伤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炎症本身亦可促使粥样斑块破裂及随后的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急性心肌梗死后白细胞大量浸润在缺血区,其变形力弱,通过毛细血管速度慢,更易阻塞缺血区毛细血管,加重心肌微循环障碍;并且梗死灶内的白细胞激活后产生多种递质和氧自由基作用于微循环,导致微血管无复流,心肌细胞功能障碍等,加重缺血性心肌损伤[2]。相关研究证实,白细胞与心肌梗死后左室功能障碍及病死率密切相关[3],并且白细胞计数与心肌梗死面积有显著关系[4]。

近年来,对白细胞分类计数的研究越来越多。研究发现,当发生严重心肌缺血和心肌损害时,刺激由心脏传入神经传入中枢神经系统的下丘脑部,下丘脑受到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影响,增加肾上腺皮质激素的释放,引起皮质醇脉冲式释放,血液中水平升高。皮质醇具有调节外周血白细胞计数的功能,其升高可致中性粒细胞升高和相对淋巴细胞减少[5]。近来,人们认为,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与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相比,是冠心病患者发生心梗及死亡的更好的独立预测因子,或者说是冠心病的高危因素。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与白细胞计数相比,是一个更好的死亡预测因子[6]。PaPa等[7]研究了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与心源性猝死的关系,发现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是其独立的预测因子。Tamhane等[8]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及住院病死率、随访期死亡率进行统计研究,发现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较高组预后更差,提示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是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独立危险因子。并且,Duffy等[9]发现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患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越高,提示长期死亡率越高。

本研究资料显示,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较高的患者其肌钙蛋白峰值更高,心肌损伤较重,急性心肌梗死临床并发症(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及猝死)发生率明显升高。其病情更危重,一般状况较差,预后欠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与急性心肌梗死临床并发症发生率具有相关性,为并发症发生的预测因子,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具有一定临床价值。同时,白细胞分类计数可通过血细胞分析仪测定,快速准确而费用低廉,且可多次重复检查,有很好的临床实用性。

参考文献

[1] Zazula AD, PrécomaNeto D, Gomes AM,et al. An assessment of 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 in patients suspected of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J]. Arq Bras Cardiol, 2008, 90(1):31-36.

[2] Mehta JH, Nichols WW, Mehta P. Neutrophil as potential participants in acute myocardial ischemia: relevance to reperfusion [J]. J Am Coll Cardiol, 1988, 11(6):1309-1316.

[3] 陈 炼.急性心肌梗死的预后与白细胞计数及左室射血功能相关性探讨[J].上海医药,2006,27(6):268-269.

[4] 霍永佳,陈 莺,陈 丽.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白细胞计数与梗死范围的相关性研究[J].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04,18(6):487-488.

[5] Naito Y, Fukata J, Tamai S, et al. Biphasic changes in hypothalamopituitaryadrenal function during the early recovery period after major abdominal surgery [J]. J Clin Endocrinal Metab, 1991, 73(1):111-117.

[6] Núez J, Núez E, Bodi V, et al. Usefulness of the 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 in predicting longterm mortality in ST 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J]. Am J Cardiol, 2008, 101(6):747-752.

篇5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突发急腹症,该病发病急,病程发展快,并发症发病率高,病死率高,严重威胁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1]。在综合治疗中,由于患者早期蛋白质代谢增加80%,能量代谢增加20%,为此对患者行营养支持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为此本文将探究SAP患者的营养支持治疗研究进展,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自2010年2月至2011年2月收治的50例SAP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中男22例,女28例,年龄22~56岁,平均(44.3±2.1)岁,入选患者均符合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标准,急性生理学宇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评分(APACHE评分)为(12.22±2.64)分。同时选择同期收治的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APACHE评分为(12.31±2.53)分,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APACHE评分等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抗休克治疗,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镇静止痛、腹腔灌洗等综合治疗措施之下,行综合营养支持,营养支持按照能量消耗公式进行补给,即能量消耗=基础代谢率×活动因素×创伤因素×发热因素。

观察组在对照组综合治疗措施之下,进行分层营养支持,具体措施:入院3 d内,给予2/3基础代谢率,采用葡萄糖肠外营养供应(PN);入院4~7 d给予2/3~1倍基础代谢率,其中葡萄糖和脂肪各占50%,通过肠内(EN)或肠外营养供应;入院7~10 d后,在原有基础上添加能量,并按能量消耗计算所需供给能量,其中葡萄糖占50%~70%,脂肪占30%~50%,通过肠内或肠外营养供应。

1.3 分析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4、7、14 d后的APACHE评分和人白介素,6(IL,6),14 d后肝功能不全所占比例、血清蛋白水平、治愈率、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病率。

1.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 1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数据采用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治疗7、14 d,观察组APACHE评分、人白介素,6(IL,6),及治疗14 d后的肝功能不全、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所占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注,P

3 讨论

SAP患者因代谢出现紊乱,机体的营养状况持续快速恶化,若不能及时合理的给予营养支持,营养不良会造成免疫功能损害,加重感染,增加并发症发病率,组织器官系统衰竭,病死率上升。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的营养支持,虽不能改变病程,但可明显改善预后效果,早期科学分层次的EN供应,增强营养耐受性,减轻胰腺炎症发展程度,减少并发症,增强预后存活治愈率[2]。

SAP因炎症应激反应,常伴随蛋白分解,提高总耗能,每天失去超过40 g蛋白对预后效果不利。同时,为不增加机体各器官的负荷,在护理SAP过程中,应根据病理发展阶段及代谢紊乱程度对患者进行营养支持,为此营养支持不宜过多或过少,本文研究中,两组患者分别采用两种营养措施给予支持。观察组通过对SAP代谢规律适量分层次递进式地给予营养支持治疗,通过机体基础代谢率,及疾病炎性应激反应,病程的推移,机体耐受能力,组织器官恢复情况,使机体更好的吸收营养[3]。

观察组的营养支持措施按照不同阶段,分别给予不同的营养支持。最开始采用肠外营养,逐渐给予肠内营养支持。一般患者起病3~4 d内,机体内处于高分解代谢和应激状态,高热量营养液静脉支持没回影响机体内微循环失衡,为此应将营养剂量相应减少,即给予2/3基础代谢率的供养;经过一段时间的微循环给养后,内环境有所改善,为此给予2/3~1倍基础代谢率,其中葡萄糖和脂肪各占50%,通过两种营养支持各一半开始增加,预防营养过多,增加器官功能负担;当SAP患者安全度过应急反应期,可以进一步增加营养支持,从代谢支持过渡到传统营养支持。

本文研究中,观察组APACHE评分、人白介素,6(IL,6),及治疗14 d后的肝功能不全、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所占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具有显著差异,P

综上所述,SAP的预后效果与营养支持关系密切,通过顺应患者机体的代谢规律,采取科学合理的营养支持,不仅能改善胰腺炎的病程,还能有效提高存活治愈率,降低并发症和病死率,在临床上值得应用和推广。

参 考 文 献

篇6

随着近20年来饮食习惯改变、生活水平提高等因素的影响,泌尿外科患者数目正在逐年不断增加,尿路感染是泌尿外科手术后留置尿管患者的多发并发症,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康复速度,给患者在术后的康复过程中带来了不必要的痛苦。为降低手术后留置尿管患者发生尿路感染的放生率,对患者手术后进行完整的护理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1-2]。因此,为了加强手术后的护理效果,本次研究我院于2010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期间收治的159例手术后留置尿管患者,通过对其手术后护理来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临床经验总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通过研究本院于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159例术手后留置尿管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对照分析,其中男性患者70例,女性患者89例,年龄跨度为20-75岁,平均年龄为(40±3.6)岁,其中所有患者均为泌尿术手后留置尿管患者。而且比较患者其他的资料,相互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大于0.05),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

1.2治疗方法

1.2.1对照组总计70例应用常规方法进行护理:每天用2%呋喃西林冲洗膀胱,每天更换尿瓶,每周更换尿管1次。

1.2.2观察组总计89例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上采用新型护理方法进行护理:护理人员需告知病人需要注意的事项以及如何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使患者了解治疗过程,减轻其紧张、恐惧等心理,使患者树立信心,积极主动配合治疗,嘱咐患者在手术之后多卧床休息,减少活动。每天消毒阴道口,每天消毒液擦拭尿道口,一次性无菌密闭系统,每日2次用0.2%呋喃西林250ml或者庆大霉素8万U加生理盐水250ml冲洗膀胱。

1.3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处理。对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差异具有显著性P

2结果

通过对我院收治的159例手术后留置尿管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护理。对照组菌尿率为55.71%,观察组菌尿率为15.73%;对照组感染率为45.71%,观察组感染率为7.8%。观察组患者的发生菌尿比率以及发生感染比率均显著好于对照组(P

3讨论

泌尿系统感染为临床上最为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主要致病原因是大量细菌在泌尿系统繁殖和生长导致病变引起的炎性病变,近些年来,伴随环境的污染和人们生活压力的增加,泌尿系统感染的发病率逐渐增加,以尿路感染病变最为常见发病率最高,尤其是妇女,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康复速度,给患者在术后的康复过程中带来了不必要的痛苦[3]。为降低手术后留置尿管患者发生尿路感染的放生率,对患者手术后进行完整的护理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4]。通过对我院收治的159例手术后留置尿管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护理。对照组菌尿率为55.71%,观察组菌尿率为15.73%;对照组感染率为45.71%,观察组感染率为7.8%。观察组患者的发生菌尿比率以及发生感染比率均显著好于对照组(P

参考文献

[1]温淑文,姚会田.预防留置尿管尿路感染的护理体会[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7):1729.

篇7

高血压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慢性心脑血管病。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的不断加剧,老年高血压的发病率日趋上升,成为威胁老年人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的重要疾病因素。中医体质学在高血压疾病的预防及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对高血压病患者进行辨体,探讨高血压病与中医体质分型的相关性,对促进患者制定针对性的个体化干预措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本文以2011年1月~2013年12月我社区的9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调查分析患者的中医体质。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1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我社区的9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国际高血压联盟(WHO/ISH)原发性高血压诊断标准[1]。其中,男38例,女42例。年龄45~76岁,平均(60.5±5.5)岁。病程1~18年,平均(6.2±1.3)年。

1.2方法参照王琦制定的《9种中医体质诊断标准》中的统一调查表对本组患者进行调查,调查过程中用面对面询问方式调查,并注意不要用带有引导性或暗示性语言,以免造成调查偏倚。通过调查中对患者相关资料的收集,评估患者中医体质类型。该量表共分为平和质、阴虚质、痰湿质、气虚质、瘀血质、阳虚质、特禀质、湿热质、气郁质9个亚量表,共包括60个条目。同时,各亚量表转化分数为0~100分,各条目分为5个等级:没有(或不)、很少、有时、经常、总是,对应分数依次为1、2、3、4、5分,根据得分判定体质类型[2]。

1.3观察指标

1.3.1高血压病患者中医体质类型分布情况。

1.3.2不同年龄阶段高血压病患者中医体质类型分布情况。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l0.0统计软件,计数检测数据以率的形式表示,计数资料比较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高血压病患者中医体质类型分布情况本组90例患者中医体质类型分布比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平和质52例(57.78%)>气虚质12例(13.33%)>阳虚质8例(8.89%)>淤血质5例(5.56%)>阴虚质4例(4.44%)>气郁质3例(3.33%)>痰湿质3例(3.33%)>特禀质3例(3.33%)>湿热质(0)。提示:社区高血压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以平和质居多(P<0.05)。

2.2不同年龄阶段高血压病患者中医体质类型分布情况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40~、50~、60~、70~各年龄段高血压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中,平和质、气虚质、阴虚质分布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40~岁年龄段患者痰湿质、特禀质比率较高(P<0.05);50~岁年龄段患者阳虚质比率较高(P<0.05);60~岁年龄段患者气郁质比率较高(P<0.05);70~岁年龄段患者淤血质比率较高(P<0.05)。

3 讨论

体质作为机体在生命过程中的相对稳定状态,贯穿于疾病发生、发展的全过程中。尤其是中医学上,讲究辩证施治原则,因此,辨证辨质是决定施方用药的依据和关键。即通过对辨识患者的体质,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性措施,以调理身体,增强体质,进而促进机体抗邪能力的提高,防止疾病的发生发展[3]。本研究中,通过对社区高血压患者中医体质类型的调查分析,结果显示社区高血压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以平和质居多,且不同年龄段患者的体质类型有一定的差异。40~岁年龄段患者痰湿质、特禀质比率较高,50~岁年龄段患者阳虚质比率较高,60~岁年龄段患者气郁质比率较高,70~岁年龄段患者淤血质比率较高。因此,高血压患者在疾病防治管理的过程中,根据体质类型调查结果的分析,有利于促进高血压病治疗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同时患者可结合自身体质特点及时纠正不良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预防一系列诱发高血压发生的危险因素,从而提高身体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篇8

结核性胸膜炎是临床上较为常见性感染性疾病,临床上常规进行静脉滴注和口服药物治疗,为更好的提高临床效果,近期对我院收治的结核性胸膜炎患者80例,分别进行常规性治疗和联合胸腔内注射治疗,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8月~2013年11月我院收治的结核性胸膜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患者,单纯组患者40例,其中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19例,年龄38~72岁,平均年龄(51.50±2.50)岁;联合组患者40例,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20例,年龄39~71岁,平均年龄(52.00±2.50)岁,对比两组患者的性别、平均年龄等无明显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排除重症心脑血管疾病、意识障碍、严重药物过敏等情况。

1.2方法 单纯组患者40例,进行常规性治疗,主要是在静脉滴注用药治疗的同时,抽取胸腔液体后,注入0.9%氯化钠注射液。

联合组患者4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尿激酶胸腔内注入治疗,在胸腔积液抽吸后在0.9%氯化钠注射液中溶入10万IU注入。

1.3临床疗效评估标准 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胸部B超或胸部x线检查提示胸水完全吸收或仅肋膈角变钝。有效:临床症状减轻,胸部B超或胸部x线检查提示胸水吸收达50%以上。无效:未达到有效标准者。总有效率=显效+有救/总人数[1]。

1.4统计方法 统计学分析选用SPSS11.0软件,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士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为P

2结果

联合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住院治疗时间、合并症发生比率显著低于单纯组患者,差异性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结核性胸膜炎的胸腔积液常为渗出液.积液中含大量纤维蛋白,积液黏稠,在胸膜腔内停留时间长。易产生蛋白凝块沉积于胸膜,刺激并加重胸膜炎症,促进成纤维细胞黏附、增殖,产生胶原纤维蛋白、黏多糖。促进胸膜纤维化及胸膜肥厚旧,导致患者肺功能下降,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活动后即感胸闷、胸痛、气促,影响生活质量。尿激酶属第一代溶栓剂.直接作用于内源性纤维蛋白溶解系统,能催化裂解纤溶酶原成纤溶酶。后者降解纤维蛋白凝块。裂解纤维分隔,从而降低胸膜腔积液的黏稠性,保证胸膜腔积液引流通畅,纤维素不易沉积。预防胸膜增厚粘连和间隔形成嗍,有效降低胸膜肥厚和粘连发生的几率,减少胸膜增厚粘连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减少后续治疗[2]。

本文中对我院收治的结核性胸膜炎患者80例,分别进行常规性治疗和联合胸腔内注射治疗针对结核性胸膜炎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尿激酶胸腔内注射治疗,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缩短用药治疗时间、降低合并症发生比例,有效的缩短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患者的康复,尽快恢复到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治疗中无严重不良后果发生,安全性较高,适宜依据患者情况应用和治疗[3]。

参考文献:

篇9

我国高血压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但血压达标率较低, 患者依从性差是重要因素之一。有研究显示, 选用固定复方制剂的降压药物较简单合用多种降压药物可以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1]。本文选择在本院门诊就医的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16例, 随机分为复方组和单药组, 随访32周, 对比两组服药依从性, 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8月~2013年8月在本院门诊就医患者中, 根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符合原发性高血压诊断, 且160 mm Hg ≤收缩压≤179 mm Hg(1 mm Hg= 0.133 kPa), 和(或)100 mm Hg ≤舒张压≤109 mm Hg的中度高血压患者 [2];排除肝肾功能不全、用药禁忌、精神疾病患者, 生活自理困难等疾病的患者共116例, 其中男62例, 女54例, 平均年龄(42.5±11.2)岁。将符合条件的患者随机分为复方组60例, 单药组56例。两组性别、年龄、教育程度、经济状况、基础疾病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复方组给予缬沙坦氢氯噻嗪片(缬沙坦80 mg/氢氯噻嗪12.5 mg, 商品名复代文, 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 1片/次, 1次/d口服。单药组给予缬沙坦胶囊80 mg(商品名代文, 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1片/次, 1次/d口服, 联合氢氯噻嗪片(25 mg/片, 常州制药厂)12.5 mg/次, 1次/d口服。每8周门诊随访1次, 采用药品计数法计算服药率(即实际服药数占理论服药数的百分率), 来判断患者服药依从性, 可分为4个等级:过度服药:服药率>100%;依从性好:服药率75%~100%;依从性中等:服药率25%~75%;依从性差

1. 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用率(%)表示, 采用μ检验, P

2 结果

116例共有6例患者失访(占5.17%), 复方组4例, 单药组2例, 均因患者工作原因、联系方式改变等不能复诊所致。两组患者在不同随访阶段依从性统计结果见表1。单药组过度服药和依从性差例数明显高于复方组, 主要表现在氢氯噻嗪片过量服用, 或者两种药物只服一种造成漏服。将两组患者在不同随访阶段依从性好的患者比率进行统计学分析, 第8周随访时, 两组服药依从性好的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μ=1.630.05), 随着时间延长, 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高血压病的治疗在中国乃至世界都存在着治愈率低、达标率低的问题, 依从性差是一个重要影响因素。《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指出对中度或高危以上的高血压患者, 起始即可采用小剂量两种降压药联合治疗, 其中包括固定配比的单片复方制剂[2]。联合用药可通过相互拮抗不利的反馈代偿机制增强降压效果, 同时各自所需的剂量一般低于二者单一用药的剂量, 有益于减少药物不良反应, 并且减少了服用不同药物的复杂性, 减少漏服和保证长期坚持用药。本文研究亦显示, 对于中度高血压患者, 复方组与单药组相比, 服药依从性好的等级患者比率在8周随访时, 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但随着时间延长, 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总之, ARB/ HCTZ固定复方制剂具有优势互补、简化治疗、提高长期治疗依从性和有利于血压控制达标等诸多优点,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Bangalore S, Kanudakkannan G, Parkar S, et al. Fixed-dose cornbinations improve medication compliance:a meta-analysis. Am J Med, 2007, 120(8):713-719.

[2]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11, 39(7):579-616.

篇10

DOI:10.14163/ki.11-5547/r.2017.09.049

Analysis of impact of spleen polypeptides on cell immunologic function of conclusions patients with chemotherapy WAN Fu-ying, MENG Yan. Department of Radiotherapy, Dongfang Hepatobiliary Surgery Hospital, Shanghai 201805,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impact of spleen polypeptides on cell immunologic function of conclusions patients with chemotherapy. Methods A total of 88 conclusions patients were divided by admission order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with 44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chemotherapy only,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spleen polypeptides for treatment on the basis of chemotherapy. Cell immunologic function after treatment was compared in two groups. Results Before treatment, both groups had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CD4+T, CD8+T and natural killer (NK) cell ratio of total lymphocytes (t=0.667, 0.125, 0.361, P>0.05). After 2 cycles of treatment,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obviously higher CD4+T and CD8+T cell ratio of total lymphocytes tha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ir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t=13.490, 11.569, P0.05). Conclusion Chemotherapy treatment cooperated with spleen polypeptides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cell immunologic function with remarkable clinical effect, and it can be applied in clinic.

【Key words】 Spleen polypeptides; Conclusions; Cell immunologic function; Chemotherapy

囊癌为临床上发病率较高的一种胆道系统肿瘤, 该病具有病情严重、发展快、致死率高等特点, 对患者健康及生命安全的影响极大[1]。临床上通常将化疗作为治疗该病的常用方式, 但治疗期间极易对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造成影响。本研究为改善患者化疗后细胞免疫功能, 在给予胆囊癌患者化疗治疗期间配合脾多肽治疗, 并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 详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88例胆囊癌患者进行研究, 以入院时间先后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 各44例。对照组中男20例, 女24例, 年龄最小40岁, 最大68岁, 平均年龄(55.9±5.3)岁;观察组中男21例, 女23例, 年龄最小42岁, 最大70岁, 平均年龄(57.9±5.6)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1. 2. 1 对照组 行单纯化疗治疗, 即术后给予患者吉西他滨治疗, 剂量为1.0 g/m2, 以外周静脉滴注方式给药, 连续3周为1个疗程, 治疗1个疗程后间隔1周, 再开始行下一个疗程的治疗。

1. 2. 2 观察组 行化疗联合脾多肽治疗, 化疗方式与对照组相同, 同时加行脾多肽注射液治疗, 1次/d , 4~6 ml/次, 以静脉滴注方式给药, 连续给药2周为1个疗程。

1. 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细胞免疫功能变化情况, 包括CD4+T、CD8+T、NK细胞占淋巴细胞总数比率的变化情况。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治疗前, 两组患者CD4+T、CD8+T、NK细胞占淋巴细胞总数比率比较, 差异均o统计学意义(t=0.667、0.125、0.361, P>0.05);治疗2个周期后, 观察组患者CD4+T、CD8+T 细胞占淋巴细胞总数比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t=13.490、11.569, P0.05)。见表1。

3 讨论

胆囊癌属于胆道系统肿瘤的一种, 该病具有较高的恶性程度, 且根治性切除率较低, 对患者健康的威胁极大[2]。化疗是临床上治疗胆囊癌的常用方式, 吉西他滨是临床上较为常用的一种化疗药物, 其在杀伤肿瘤细胞、改善患者预后、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方面有重要作用。然而化疗虽可改善患者预后, 但其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免疫系统功能[3]。临床研究显示[4-8], 机体抗肿瘤免疫应答以细胞免疫为主, T淋巴细胞、NK细胞等则是主要的效应细胞。其中CD8+T细胞则是最主要的效应细胞, 其可有效的杀伤肿瘤细胞, 而CD4+T则可对CD8+T细胞产生辅助效果, 对提高抗肿瘤效果有重要帮助;NK细胞则是以抗体依赖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效应发挥特异性抗肿瘤效果。然而因肿瘤具有免疫逃逸机制, 故而极易通过多种方式引发免疫功能紊乱。有研究显示[5], 胆囊癌患者体内CD4+T、CD8+T淋巴细胞增多和患者生存情况有密切关联[9, 10]。因此, 临床上通常认为诱导细胞免疫, 提高患者体内CD4+T、CD8+T淋巴细胞含量可达到改善患者预后的效果。

脾多肽为临床上的常用药, 其主要是由动物脾脏提取物制成, 具有天然生物活性, 对T淋巴细胞成熟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且可提高外周血白细胞即淋巴细胞计数进行提升, 并可有效的杀灭NK细胞, 对巨噬细胞功能有良好的调节作用, 进而可有效的对肿瘤生长情况进行抑制, 对患者免疫功能紊乱情况进行纠正, 从而达到改善患者机体免疫力的效果[11, 12]。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治疗前, 两组患者CD4+T、CD8+T、NK细胞占淋巴细胞总数比率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667、0.125、0.361, P>0.05);治疗2个周期后, 观察组患者CD4+T、CD8+T 细胞占淋巴细胞总数比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t=13.490、11.569, P0.05)。

综上所述, 在给予胆囊癌患者化疗治疗的同时配合脾多肽可显著改善患者细胞免疫功能, 临床效果显著, 可在临床进行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刘岩, 谷锋, 张洪安, 等.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中早期胆囊癌的疗效及其对血清炎性因子、凝血功能的影响. 医学综述, 2016, 22(19):3927-3930.

[2] 陈柏羽.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根治性切除术治疗胆囊癌的临床效果观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6, 9(29):98-99.

[3] 王伟, 王慧芳. 胆囊癌根治术与介入栓塞化疗治疗晚期胆囊癌临床对比研究.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 10(19):59-60.

[4] 宋先璐, 石兴源, 温月凤, 等. 脾多肽联合放疗对中晚期食管癌近期疗效及其对T 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影响. 疑难病杂志, 2016, 15(9):939-942.

[5] 田平, 冯爱武. 脾多肽注射液联合化疗对中晚期宫颈癌的细胞免疫功能影响及临床疗效观察. 中外医疗, 2016, 35(23):19-22.

[6] 张继东, 刘凯东, 李莉莉, 等. 脾多肽注射液配合宫颈癌术后同步放化疗的效应观察.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15, 15(11):1612-1614.

[7] 韩华, 魏强, 邱刚, 等. 脾多肽注射液对宫颈癌新辅助化疗患者免疫功能影响及临床疗效观察.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2016(12):1424-1427.

[8] 武晓红, 张丽姣, 苏文. 脾多肽注射液联合TC方案治疗卵巢癌的临床观察 .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16, 16(2):252-254.

[9] 姜鹏, 王若峥. T细胞免疫与宫颈癌相关研究. 医学综述, 2015, 21(5):817-819.

[10] 吴慕云, 王希成. DC-CIK过继细胞免疫治疗宫颈癌研究进展. 广东药学院学报, 2013, 29(5):575-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