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模板(10篇)

时间:2023-09-07 17:26:16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篇1

经济工作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经济增速放缓带来的新情况、市场经济发展中的新问题、全面深化改革中的新矛盾,都需要我们更加努力地学习研究、更加自觉地掌握运用规律。

经济工作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这个规律是事物发展过程中客观的、内在的本质联系,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无论人们主观上能不能认识到规律,它就在那里并必然发生作用。在经济领域,价值规律、竞争规律、供求规律等是人类理性智慧的总结,也是人类思想史上的宝贵财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一再强调“要按照经济规律管理经济”,要求广大干部进行经济决策和经济活动都要建立在经济规律基础之上。从不熟悉到熟悉,从不自觉到自觉,我们对经济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入,领导经济工作的水平不断提高,极大地解放了社会生产力,取得了辉煌的发展成就。可以说,坚持用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总结规律把握规律,是增强经济工作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的前提和基础,这是一条基本经验,也是不能含糊的一条基本原则。

强调发展经济要更好遵循规律,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当前,无论是从国际竞争进入“后危机时代”的复杂环境看,还是从经济进入“新常态”、改革进入“攻坚期”的艰巨任务看,我们不懂得、不熟悉的东西依然很多。经济增速放缓带来的新情况、市场经济发展中的新问题、全面深化改革中的新矛盾,都需要我们更加努力地学习研究、更加自觉地掌握运用规律,全面科学地分析和认识我们所处时代的社会历史条件,准确地把握对经济发展趋势起主导作用的重大关系,才能牢牢把握主动权,“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

强调发展经济要更好遵循规律,还因为许多同志对规律的研究不深、认识不足,经济工作中存在大量不尊重、不顺应规律的现象。这些年,我们的发展速度令世人瞩目,同时一些违背自然规律、破坏人与自然和谐的做法又让我们付出了巨大代价。大量消耗土地、消耗能源、消耗矿产资源来实现的高增长,积累了很多生态环境方面的问题,以至于我国资源环境的承载力已接近极限,一些大型城市更是面临着土地、能源、水资源、环境严重透支、难以为继的境况。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关系,遵循自然规律是人类社会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掌握和运用经济规律、自然规律,是学习的过程,也是实践的过程,只有坚持实事求是、深入调查研究,才能总结、发现以及检验证明。需要强调的是,调研调研,不能“调而不研”。现在不少领导干部谈问题、论现象,能说出很多很多,但是缺乏深层次的分析研究,也就很难总结经验、找到规律。加强研究,就要通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整理,把感性材料上升为理性认识,最终得到反映事物本质的真知和理论,摸索出一些规律性的东西。这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复杂到简单的螺旋式上升的过程,是最难的一关,要用相当的功夫。但我们也要牢记,“谁怕用功夫,谁就找不到真理”。

篇2

一、确立经济法持续发展理念的必要性

 

经济法作为独立的法律部门产生至今,其发展经历了曲折的道路。尤其在中国,随着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关中国经济法是否独立存在,经济法调整对象、本质和概念、基本原则、结构体系等诸多经济法本体问题,长期困扰着我们,理论上莫衷一是,客观制约了经济法的制定和实施。

 

经济法是国家从社会整体利益出发对市场进行协调的法律,其历史使命和立法宗旨是追求并保障社会整体利益的实现。经济法主要协调社会整体利益与社会个体利益之间的矛盾,同时协调与社会整体利益相关的社会个体利益之间的矛盾,以达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

 

社会作为人类生活的共同体,本质上是以共同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而相互联系的人们的有机整体。社会整体利益是在整合无数千差万别的社会个体利益基础上形成的,是一定社会形式中满足社会成员有机总体生存、发展需要的客观对象。

 

社会整体利益应具历史内涵,它是动态的、能持续满足社会成员有机总体生存、发展需求的一切客观对象。人类的生存发展以社会整体利益动态、持续地实现为前提,客观上要求经济法应确定持续发展的理念。

 

二、持续发展理念下经济法视角的拓展

 

经济法的持续发展理念强调的是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前提下,运用国家之手宏观地调控市场,克服市场经济的固有局限,最大限度地保障社会整体利益的持续实现。

 

单纯的经济增长会导致资源耗减、能源紧张、环境污染,又因人口、资本因素的制约,经济增长会达到极限,加之人类为追求经济增长所付出的代价,很难持续地满足人类的需求,是一种无发展的增长。人类在不断反省中认识到经济增长只能是手段,经济发展才是目的,并提出经济发展的观念。

 

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可持续发展主要涉及经济、环境和社会三方面衡量指标:可持续发展并不否定经济增长,但更关注如何实现经济增长;可持续发展承认自然环境的价值,以自然环境资源为基础,同环境承载力相协调;可持续发展以提高生活质量为目标,同社会进步相适应。经济法在追求和保障社会整体利益这一法的目标时,只有确立持续发展的理念,遵循自然法则,才能完成其历史使命。

 

三、经济法治建设中应凸显持续发展理念

 

从经济法产生的社会根源和发展历程不难看出,作为独立的法部门,经济法调整国家从社会整体利益出发、协调社会经济运行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其基本功能在于立足于社会整体,通过国家对社会经济运行的整体协调,使其符合客观规律,进而促进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最大程度地保障社会整体利益的实现。

 

经济法的本质内在地决定了它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法律保障,促进和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当代及未来经济法的根本目标。经济法持续发展理念的确立,反映着经济法的规定性,该理念下经济法的价值追求表现为最大程度地保障社会整体利益的持续实现,这种价值追求已深入到经济法学研究、经济法制定和实施过程中,持续发展理念应成为经济法学和经济法的灵魂。

 

首先,经济法学研究应尊重客观规律,真实地凸显持续发展理念,而不是回避。其次,经济法的制定应直接体现持续发展理念,以持续发展理念为指导。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过去和将来相当长时期内经济发展的压力都非常大,总结我国20多年经济快速增长的经验和教训,经济法的制定不得不直面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经济发展与环境发展的关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等问题。

 

在中国,当前尤为突出的是经济发展与环境发展要结合起来,需设置相应的法律机制,关注经济发展中资源、环境的制约因素,确保社会经济发展建立在资源、环境可支撑的基础上,国家宏观调控,除应尊重经济规律,还必须尊重生态环境自然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从宏观上把握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之间的制约关系,实现其相互间的平衡,保障国家宏观调控目标的实现。另一方面,公平竞争秩序的维持,也是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客观上要求创建有效法律机制,限制、阻断因资源破坏、环境污染等外部不经济性给竞争秩序带来的危害,在市场竞争中,突出公益的维护,加大对公害的治理力度。

 

持续发展理念还应落实到经济法实施的各环节。法的运行规律告诉我们,即使有了立法,有了科学、完备的经济法律规范,经济法的目标也并非能自动实现,它需要通过守法、执法和司法等方式将经济法的要求在社会生活中转化为现实。社会成员对持续发展理念的接受,提升各社会成员的持续发展理念,引导其经济行为选择考虑资源、环境的制约因素,并能动地作用于各自遵守经济法的活动中,经济法的实现就有了强大的社会基础。

 

问题更为突出的是执法和司法,执法者和司法者本身若缺乏持续发展的经济法理念,对经济法的适用往往只注重眼前和局部利益的维护,经济法的精神实质得不到落实,由此会产生极大的社会负面影响,影响社会成员对经济法的自觉遵守,影响经济法目标的最终实现。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培育、提升执法者和司法者自身持续发展的经济法理念,是经济法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保证。

 

综上所述,人类文明发展到今天,单纯经济增长所带来的环境恶化、资源短缺已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发展,传统法固有的维护社会个体利益的法律机制,在促进社会个体利益实现的同时,面对社会个体行为自利性的局限、个体差异积累所导致的贫富不均等束手无策。

 

篇3

为依法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发展,依法履行好国有资产监管职责,促进中央企业更好地依法经营管理,防范法律风险,国务院国资委在总结前几次组织中央企业面向海内外公开招聘高级管理人员的基础上,现在又组织11户中央企业公开招聘总法律顾问,这对企业法制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都是一次开创性的,对当前和长远都有深刻的意义。

一、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作为市场主体的客观需要。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首先要求依法经营,因而需要学法、懂法和守法。这是原来计划经济条件下国有企业的短处,那时普遍对企业的法制工作重视不够。现在搞市场经济,对外开放,企业面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依法决策、依法经营管理就变得越来越重要。如国外企业到国内开展经济交流、合作投资,国外老板首先带来的就是法律顾问,因为他们首先要了解我国相关领域的投资环境是否有法律保障,一旦发生纠纷有没有说理的依据和地方。只有在法律环境这一关评估通过之后,他们才派技术人员和销售人员来。由此可见,学法、懂法和守法是市场经济下企业的必备条件,国有企业一定要高度重视。在今年四月召开的中央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机制工作会议和八月份召开的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上,我就专门讲了中央企业迫切需要加强这方面的工作,中航油事件让我几个晚上睡不着觉,我们的企业在这方面交的学费太昂贵啦!加强企业法律风险防范,迫切需要中央企业从制度上、机制上解决好依法经营的问题。

二、这是遵循企业发展规律、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集中体现。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企业按照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办事。市场经济就是法治经济,企业要发展就必须遵守法律,用好法律,必须要有专业人员负责法律把关,要设置总法律顾问的岗位。没有总法律顾问的岗位,企业的经营大门就敞开了,有的人就会钻空子,风险太大。前不久个别中央企业因为输了仲裁,好不容易扭亏的成果被人家一下子划走了上亿元人民币,教训深刻!现在许多上市公司独立董事都带着律师来,他们签署意见前都先由律师审查同意,这说明他们对依法履行职责的重视。所以,企业的经营发展要遵守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发展的客观规律,其中最重要的是依法办事,企业领导一定要有这个认识和责任感。凡是企业没有设置总法律顾问岗位,经营决策没有法律把关,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就要承担责任。中央企业要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必须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按照搞好企业的客观规律办事,在依法决策、依法经营管理、依法维护合法权益等法制建设方面作出表率。

篇4

〔摘要〕 现代经济正义的实现面临着经济运行与伦理价值诉求相疏离的困境:一方面是经济的片面发展造成了对其他正义价值的忽略或损害,导致“物化”、“异化”现象;另一方面,又由于社会执着于抽象道义层面对经济活动的指责与干预,导致经济制度与决策上的技术非理性,经济正义难以伸张。如何通过人类的实践理性尽可能消除现代经济中资本对人性发展的扭曲,应对经济世界中多种价值目标的冲突,均衡各种价值目标并通过经济技术转化为现实有效的经济制度、政策力量,是现代经济正义需要面对的时代挑战和现实任务。

〔关键词〕 经济正义;经济伦理;道德目的性;经济规律性;正义价值;经济表达

〔中图分类号〕B8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769(2012)04-0141-06

〔作者简介〕谭亚莉,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博士研究生,西南财经大学学院副教授,四川成都 611130。

一、经济正义的实践要义——道德目的性与经济规律性的统一

经济作为整个社会结构的基础,是社会行为与社会关系中最基础、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预期能否兑现很大程度取决于经济的运行状况,正义作为实践的价值导向必然是经济运行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维度。

经济是对社会物质生产过程及其所包涵的各种要素、关系、结构、机制的总和,它作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和人类实践活动,随着文明的推进而不断丰富、扩张其活动内容与形式。一方面作为一种人类实践活动,其运行具有主体性、目的性,反映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价值诉求;同时,经济活动虽然产生于人,但已形成了一个外在的、对应于“人的世界”的“物化世界”,具有客观性,有自身运行的规律,以经济必然性对人的思想与行为起着相当的支配与影响。经济的主体目的性规定了经济活动的目的、价值和意义,保证了这种实践活动的正确性和方向性;经济的客观规律性决定了经济所必须遵循的规律及其实施效果,保证了这种实践活动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规律是目的的客观依据,人的目的能否实现,取决于这个目的在何种程度上符合客观规律;目的是规律运行的主体归宿,客观规律如何发挥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主体的价值选择。因此,能否促使经济朝着人类既定目标迈进,取决于经济活动主体的价值诉求与经济运行的客体规律能否统一。

那么,什么样的经济是合宜的?或者说,什么样的经济是正义的?通过如上对经济实践角度的哲学解读可以得知,这既取决于人们的经济价值目标和经济活动是否人道(道德),同时还取决于人们有目的的经济活动是否符合具体条件下经济运行的客观规律,此为经济正义的题中之义。“经济正义”就是在特定社会条件下的经济生活中,通过把握社会经济规律,将促进人性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系列价值理念往经济世界渗透,并外化为现实的经济原则和经济制度规范、决策,从而引导和约束经济行为及经济活动,使之符合人性发展和社会完善的需要。

在此基础上,经济正义主要表现出两方面的功能:首先,经济正义是一个批判实践的范畴,它通过对经济生活的哲学反思和意义追问,不断审察当下经济生活世界的“不义”,并提出合宜的价值主张和要求,以不断完善和超越现有的经济方式和经济理念;同时,经济正义还是经济实践的范畴,其价值诉求需要通过系列经济技术行为转化为现实的经济目标、经济制度以及公共决策。总之,经济正义的实现就是经济合道德目的性与合经济规律性相统一的实现过程,经济正义不仅要关注经济实践目标的道德正当性与理想完善性,还要关注经济正义目标在实现过程中的现实合理性,以及经济行为、经济制度与决策的技术合理性。

经济活动作为一个外在于“人的世界”的“物化世界”(商品世界),有其自身运行的规律,并以经济必然性的形式支配着人的思想与行为。在经济世界的运行中,价格、供求、货币、利润等一系列运动指标,遵循着自成一体的规律而运动。经济领域中所依循的客观规律包括:一是经济活动整个过程的规律,包括经济活动手段的规律、经济活动对象的规律、人以手段作用于对象活动过程的规律等等;二是经济活动组织方式的规律,主要就是经济制度(体制)的规律。人的活动必须符合这些规律,才能有效地推动经济发展,改善社会生活条件。而这些规律,在现代经济背景下,则主要是以财富增长为核心,以注重资源的优化配置和运作效率为标准,通过商品价格、货币、利润等量化指标得以考察的。

篇5

第一,创新发展理念,重视和加强学习,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过去更多强调的是抢抓机遇,追求发展速度;现在必须强调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好”字当头,更多地注重“以人为本”;掌握渊博的知识和具备较高的理论素养,是对政研工作者的基本要求。为了适应党委政府科学决策的需要,我们要善于与时俱进地学习,敏于观察形势,勤于思考问题,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观点和方法去研究解决实际问题,创造性地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融入为领导决策服务工作中。

第二,求真务实,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过去讲解放思想,更多地强调要树立敢想、敢干、敢冒精神;现在除此之外,还要增强按科学规律办事的认识,使我们的思想和行动更加合乎规律,提高决策的科学性。

第三,要着力变革思维方式,以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来观察、研究未来发展。随着知识经济时代和信息化社会的到来,那些一维性、凝固性和僵化性的传统思维亟需变革。当前,在推进区域科学发展和现代化建设中,我们要把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结合起来,进一步拓宽视野,敏锐地捕捉国内外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信息,着重对事关全局的重大问题进行战略思考,努力提高对区域经济联系、协调发展的认识。

第四,创新调查研究的方法。在开展调查研究、服务领导决策的长期实践中,我们积累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方法,如召开座谈会、研讨会、走访调查、蹲点调查、典型调查、实地考察等。这些方法感受直接、体验深刻、互动性强、人情味重。当前,政研工作者要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着力克服调研方式方法不够科学灵活、研究思路缺乏创新、调研成果质量不稳定等问题,在坚持原本行之有效方法的基础上大胆创新,积极运用统计调查、问卷调查、抽样调查、网络调查等现代方法,为调研和决策提供快捷、可信、全面、翔实的信息资料;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手段进行资料搜集、整理和加工,提高调查研究的效率和质量等。

第五,勇于超越自我。过去主要是纠“左”;现在主要是针对我们在取得巨大成就基础上出现的问题,如民生问题、社会矛盾问题、经济发展方式问题等进行解放思想,寻找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案和办法。

篇6

1、增长速度换档期,是由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所决定的。

篇7

2、制定有利于中西部发展的人口流动政策。

3、发展中西部地区需更大量的资金投入。

4、制定向外人口流动政策。

5、制订反映中国特色的人口流动的政策法律。

篇8

历史唯物主义不仅仅是一门纯理论性的学科,它所研究的领域是关于社会所有学科规律的抽象总和,而且是在实践中被证实了的一个与现代经济发展息息相关的学科。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学习,直接影响到“什么是社会存在”“什么是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还是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这些问题都是对社会经济发展根本规律的深刻认识,都能直接影响当今社会经济的跨时展。因此,我们更应该深刻探究历史唯物主义问题,让自己站在一个更高的高度去认识中国社会经济与历史唯物主义之间的关系,以此挖掘出中国经济背后存在的客观问题。

既然如此,那又该如何理解“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与“中国对外贸易”之间的关系呢?如何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辩证的看待经济全球化浪潮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呢?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又是如何为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提供历史导向的呢?在当今我国高速发展的对外贸易环境下,我国是否也存在历史唯物主义所提及的“发展问题”呢?最后,历史唯物主义又为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研究提供了哪些办法呢?基于这些问题,本文试图从总体上审视历史唯物主义与我国对外贸易的关系。从理论到实践,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来指导我国对外贸易研究。

一、历史唯物主义方法也适用于研究国际贸易学

“历史唯物主义是关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它的任务是从总体上研究社会生活,研究社会现象的一般联系和关系,揭示社会生活的本质,阐明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1]社会生活现象丰富繁多,由此涉及到的学科也种类复杂。倘若我们从各门学科特定的研究对象出发,那么我们研究的规律就可称之为特殊规律。而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研究的是对一般事物最本质的,起源的发展规律的一般看法和根本观点。历史唯物主义作为人类的认识工具,它与具体社会科学的关系,是一般和个别的关系。具体社会科学研究是以生活中的某一领域或某一局部为对象,从某个特定的方面去研究社会。因此,历史唯物主义与具体学科不同,它并不局限于社会生活的某个方面和某个现象,而是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试图从总体上、全局上揭示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然而这种最普遍,最一般的规律,同时也包含了社会中的那些特殊规律。总之,历史唯物主义和社会各门学科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一般指导个别,但又不能替代个别;个别体现一般,但又不等同于一般。

国际贸易学是研究商品与劳务在国际间流动过程中所产生的关系及有关上层建筑发展规律的科学。通过对国际贸易方法的研究,使得一切生产资料和生产关系在国际社会间得到更有效的配置。国际贸易从古到今,已有几千年的发展历史了。伴随着社会进步,国际贸易的形式也在不断改变,但其发展的核心并没有改变。一切国际贸易都只能是社会物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物质为第一物,社会意识永远为第二物。这两者的关系从来不会因为人的意识而改变。倘若我们不遵守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一味以统治者的主观意识为判断标准,我们就会违背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就会犯远古时期我国对外贸易固步自封的错误。由此可见,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是可以为国际贸易学研究提供方法的。

二、辩证统一地看待经济全球化浪潮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和物质力量是生产力,而当今社会“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随着科技不断发展,生产力也得到了极大的飞跃。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浪潮给生产力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动力,一些国家开始进行专业分工,在此基础上更有经济学家如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等对国际分工提供了理论依据,进一步推进了国际分工的发展。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期,国际分工更是在广度和深度方面都得到了空前发展,从刚开始的物质生产资料交换到国际人员流动,到信息跨国传递,国际分工不断深化。在广度方面,从刚开始只在发达国家间实行的国际分工,现在以不断向发展中和不发达国家递延。这种趋势使得越来越多的国家卷入了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来,而中国,作为一个正在高速发展的发展中国家也不例外。

经济全球发是生产力不断发展的客观趋势,然而对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我们应该辩证统一地对待它的发展,既要看到它的积极作用,也要认清它的消极作用。只有这样才能在经济全球化中站稳脚步。经济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许多好处,首先,全球化的浪潮给发展中以及不发达国家提供了机会,让这些国家真正参与到国际竞争中去。这些国家虽然科技程度不够发达,但他们大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以及劳动力资源。因此,他们可以通过出口这些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产品来谋求自身的发展,不断积蓄货币资本来发展国内经济。再者,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化,跨国企业也在不断壮大发展,跨国公司的身影不仅仅在发达国家中出现,在发展中国家和不发达国家中也屡见不鲜。这些跨国公司建立在发展中以及不发达国家,不仅活跃了当地经济,由于知识的外溢,更给当地带去了先进的管理和生产技术。这些宝贵的财富给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希望。

然而,事物皆有两面性。我们不能单单看到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好处,更应该看到它对发展中国家的消极影响。第一,经济全球化加剧了发展的不平衡。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发达国家凭借其较强的科技实力,主要出口科技密集型产品,这些产品附加值高,且在专利发明被打破之前一直拥有垄断地位,所以在产品出口时攫取了大量的货币资本。相反,发展中国家以及不发达国家,由于科技实力的落后,只能出口资源密集型或劳动密集型产品,这些产品附加值低,可替代品较多,因此大量出口此类产品不但不能提高这些国家的综合实力,反而会拉大与发达国家间的差距。第二,经济全球化使发展中国家以及不发达国家的自然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在国际贸易中,发达国家生产的产品属于高端产业链的产品,而发展中国家以及不发达国家生产的产品均属于中低端产业链的产品。发达国家大都只是开发产品技术,而把产品生产越来越多的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以及环境污染的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这就使得发展中国家的自然资源,生态资源不断受到威胁,社会压力不断加大,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也因此受到的阻碍。

三、历史唯物主义为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提供历史导向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是社会生活中第一位的东西,是社会意识的根源;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派生物,是第二性的东西。列宁说:“所谓客观的,并不是指有意识的生物的社会(即人的社会)能够不依赖于有意识的生物的存在而存在和发展……,而是指社会存在不依赖于人们的社会意识。”[2]由此可见,我们社会的发展应该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而不应该由统治者的思维意识来决定发展方向。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一直关起大门,闭门造车,不跟其他国家有任何贸易往来,“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思想一直贯穿在劳动者脑中,统治者想通过这种方式来维系自己的统治地位。虽然这种闭门造车的时期也曾经有过昙花一现的美丽,但这繁华仍旧是短暂的。在经历了乾隆,康熙年间为数不多的经济繁荣期后,我国经济就开始一蹶不振,落后的思维方式,简单重复的手工劳作,低下的效率使得我国经济大大落后于其他国家,因而清代末年一再受到西方国家的侵略。这种状态一直持续了很久,直至改革开放。1978年改革开放后,我国开始打开国门积极开展对外贸易,吸收西方先进国家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模式。就在改革开放的这一年间,我国进出口总额就达到了355亿元,创下了历史最高纪录。于此同时,当年我国GDP创下2683亿美元的新纪录。历史的发展趋势要我们打开国门,要我们与时俱进,倘若我们违背这种客观规律,固步自封只能将我国发展带进一个死胡同。

进入20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发展遇到了更多棘手问题,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全球霸权主义的压力以及国际贸易摩擦频繁升级等等,这些问题的出现大大影响了我国的经济发展。历史唯物主义作为一门真正的哲学,它的任务就是回答自己时代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马克思认为:“社会历史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它表明社会的历史本质上是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历史,生产方式的变化首先是从生产离得提高开始的。”[3]这就告诉我们,当代我国面临的最大问题仍然是“发展问题”,不断发展生产力,不断改善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才是发展的主线。而对外贸易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三大马车”之一,在这不断变化的经济环境当中也应该顺应国家经济发展的变化而变化,适时转变外贸出口结构,把大量出口粗放型产品转移到大量出口技术和服务密集型产品中去。

四、历史唯物物质方法论为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研究提供了方法

4.1从社会历史出发和生产实践出发

篇9

经济分析显示,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我国经济增长将明显具有以重工业为主导的特征。资源、电力、冶金、机械、汽车、建筑等行业成为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这说明我国经济已步入新一轮工业化时代。然而,以上行业也是生产安全事故的高发行业。去冬今春“煤电油运”持续紧张,重特大事故接连发生,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巨额经济损失,其中煤炭行业显得尤为突出,为整个国民经济健康平稳运行亮起了红灯。

能源是工业化发展的基础,在我国也是工业化进程中的薄弱环节,长期以来一直是影响经济社会较快发展的制约瓶颈。而安全生产又是能源、资源工业中的薄弱环节和制约瓶颈,一旦发生重特大事故,抢险排险困难重重,一般具有毁灭性和不可逆性,往往造成人员群死群伤和经济损失无法挽回,导致生产经营企业瘫痪,短时期内很难恢复生产。数据分析统计显示,近几年,我国每年因生产安全事故造成的损失高达2500亿元,相当于当年GDP的2.5%左右,不亚于印度洋深海地震引发海啸灾难造成的损失。另外,因安全生产问题对社会和谐稳定带来的负面影响更是难以用数字来统计。由此可以看到,安全生产搞不好势必制约经济发展的速度,影响经济发展质量,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确实具有薄弱环节和瓶颈制约的属性。

我们应该以史为鉴,吸取发达国家工业化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教训,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完善经济结构调整的高度,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全局,坚决扭转安全生产的被动局面。特别是在经济发展速度与经济发展质量上保持清醒头脑,二者相比,应严格把握经济发展质量优先的原则,因为我们主观想快发展是一回事,客观允不允许我们这样快发展又是一回事。我们必须把安全生产纳入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在制定经济发展长远规划时,应该充分体现安全生产这一影响经济健康平稳发展的薄弱环节;在进行宏观调控时,充分考虑安全生产这一瓶颈制约的影响。这样,才能把中央提出的避免经济发展出现大起大落,延长经济发展周期上升阶段的要求落到实处。

安全生产形势严峻的两个深层次原因

安全生产是伴随经济工业化而出现的一个涵盖经济、社会、文化等多方面因素的一个特殊领域,且随着工业化的飞速发展,安全生产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也越来越突出,形势也越来越严峻。从深层次分析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因素:

其一,多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目前已积累了很大的经济总量,其中第二产业所占比重较大。2003年,我国GDP增长9.1%,第二产业贡献6.5个百分点,贡献率高达八成。而且随着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向集约化、规模化的发展趋势,安全生产涵盖的范围也越来越广,由于安全生产客观上与经济规模存在一定内在联系,因此,导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概率较高。

其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的渐进过程,其间随着政府职能的不断转变和调整,安全监管体制也几经变革。同时,由于我们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安全生产的客观规律也有一个逐步认识提高的过程,使得在较长时间内,安全生产意识相对淡漠,监管体制、法制建设严重滞后于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存在重视经济发展速度和经济发展规模,轻视经济发展质量和经济发展效益的片面倾向。造成相当一部分生产经营企业安全生产投入严重不足,安全生产保障能力程度低,生产力水平低下,安全管理基础薄弱,致使大量安全隐患以不同形式长期积累。

这些问题都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在安全生产领域的反映,是发展中积累的问题,必须在发展中高度重视,切实加以解决。

我们在持续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应着力体现其先进性和有序性。先进性,就是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有序性,就是要坚持不断完善法制经济建设,坚持在市场调节基础上充分体现宏观调控的作用。我们应该始终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先进性和有序性,体现在包括安全生产在内的经济社会各个方面。

安全生产是一项极其广泛复杂的工作。目前我国安全生产的现状有经济、社会、文化多方面的深刻背景,有其内在的客观规律。多年来积累沉淀的大量问题,短期内不可能全部解决,因此,可能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高危态势,仍将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自觉把安全生产置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高执政能力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来思考和落实。坚持始终用科学的发展观统领安全生产工作,加大研究安全生产客观规律的力度,树立安全生产工作长期艰苦攻坚的思想。社会在发展进步,随着我国经济基础的不断增强,人民生活的逐渐富足,伴随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逐步实现,整个社会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安全需求、安全意识也在不断提升,客观上对安全生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应该在思想上跟上时展的要求,转变观念,开拓创新,从长期以来排查安全隐患,降低事故发生率的局限中跳出来,把安全生产工作视野拓展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各个层面,科学应用法律、经济、行政手段,调动社会各种资源,统筹规划,增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主动性和预见性,做到未雨绸缪,综合解决安全生产问题。

提高安全生产水平的两个重要环节

安全生产关乎每一个行业,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是经济问题,也是社会问题。政府、企业、个人、新闻媒体等环环相扣,缺哪一个环节都不行,全社会都有关注安全生产、参与安全生产的责任和义务。其中,监管部门和生产经营企业作为安全生产承上启下的两个重要环节显得尤为重要。

篇10

0引言

生态与经济是一对相关概念,而且这种相关是正相关,也就是说,生态制约着经济,而经济发展反过来又影响着生态,地理环境的差异,使得生态具有了一定的区域性,同一区域内的生态组成要素是彼此相互影响的,且互相交叉,这种状况的存在就使得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了不同于其他经济发展模式的特点。构建生态经济发展的一定路径也就成为保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

1生态经济的特征

任何要素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组成,生态与经济作为人类社会不可跨越的两大环节,其组合自然也就具备了一定的特征。

1.1协调性特征协调是一种普遍规律,无论在自然社会还是人类社会,都起着其他要素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只有存在协调,才可以表现出整体效应,才能反映出1+1>2,但协调的关键是什么呢?就是人类不仅要懂得正反馈还要懂得负反馈,既要懂得加也要懂得减,因为在一个系统里只有有加有减才能保证它是最稳定的,才能得到良性循环。如一个地方若鸟很多,那就会使虫很少,而虫一少,树就长的好,进而就为鸟创造了更好的生存条件,这是一个良性循环,在这个循环里有一个负那就是虫少了。假如虫多了,那就会使树少,鸟也就没了生存条件,那这个系统里就不稳定了。

1.2系统性特征生态经济作为一个系统,是由诸多要素组成的,但在这众多要素之中,生物是第一位的,也就是说这种系统性是以生物为中心的,没有生物的存在就不存在生态系统,而生物与环境也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它们通过物质流、能量流和某些信息流使得生物得以跟环境进行交换,从而形成开放系统。这种开发系统的存在,使整个自然界处于良性循环状态,而经济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自然界的正常循环,否则经济的发展就会产生诸多难以解决的后患问题。

再者,生态经济的系统是由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等要素构成的大系统,其要求人在考虑生产和消费时不能再置身于这一大系统之外,而是必须将自己作为这个大系统的一部分来研究符合客观规律的经济原则,只有这样,生态经济的系统性特征才能凸显出来。

1.3循环性特征整个自然界存在着一种循环,而这种循环也是其靠自身的力量来完成的,在这一点上,外力的作用很是有限,但人们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干预这种循环的进行,由此也才形成了“恶性循环”和“良性循环”的概念。在传统工业经济的各要素中,资本在循环,劳动力在循环,而惟独生态没有形成循环。而生态经济则要求必须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经济活动,因为如果经济活动超过资源承载能力的循环是恶性循环,就会造成生态系统退化,而只有在资源承载能力之内的良性循环,才能使生态系统平衡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