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初中地理教育教学叙事模板(10篇)

时间:2023-09-07 17:26:17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初中地理教育教学叙事,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初中地理教育教学叙事

篇1

现今,我国的教育方式已经有传统的应试教育转为素质教育,初中地理教学中也充分发挥了思想、地理、实用、时代以及趣味性,体现其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作为当前人类发展的思想、战略,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内涵对地理教学的变革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给素质教育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少教师对在地理课程中如何实施可持续发展教育感到有些困惑,本文将就地理课程中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内容及教学策略问题进行探讨。

一、利用感性材料,强化语言表达,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感性认识是思维的起点,思维就是对形象、直观的感性材料进行加工整理,上升到对事物的本质及规律的理性思考。初中生的时空抽象能力有限,教师必须从初中学生实际出发,教学中充分运用形象思维的丰富材料,把一些地理事物或现象通过直观的形式予以展示,教师进行必要的点拨、讲解,引发学生思考、探究,必要时进行适当的暗示或提醒,同时要求学生对这些感性材料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达,强化表达能力。例如:在“黄河水系”的教学中,幻灯片上黄河下游的流域面积明显地比中、上游缩小,这种一反常态的现象可以作为让学生从直观的视觉中进一步训练其抽象思维能力的一种素材。我们都知道黄河因中游流经黄土高原,大量的泥沙在下游地平水缓的华北平原沉积,使河床抬高而成为“地上河”,高出地面的河床再也不可能接纳支流入黄河干道(水往低处流的道理人尽皆知,但这一点仅从流域的平面图中是不可能直接观察到的,学生必须通过抽象思维才能得出的结论)。而在讲解黄河中游特点时,教师事实上已把原因告知了学生,因而,这一要求对初中生而言并不太难。

二、结合地理学科特点,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诚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为引发学习热情,可以从邮票、旅游、动物世界等多种角度进行切入,以充分激发、活跃学生的思维和参与整个教学过程,使之成为学习的主体,但一切形式总是为内容服务的。地理教学本身旨在通过这些载体,让学生学会思考,结合地理学科特点,将看似繁杂、互不相关的地理事物与现象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揭示出来,这需要学生具有一定逻辑思维能力。

三、注重基础,培养学生地理综合能力。

重视基础知识,构建知识体系,培养学科能力。考试虽然不是考死记硬背的死知识,而是强调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强调能力的考查,但仍要立足于教材,立足于基础知识。知识是基础,能力是归宿,没有知识的积累,能力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在地理复习中,一方面要重视基础知识的复习,以"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为依据,以教材为基本内容,建立以章或单元的知识体系,注意知识的不断深化,使学生逐步形成知识结构系统,能在大脑记忆系统中构建"地理认知结构",形成一个条理化、有序化、网络化的有机体系,做到基础知识扎实,并能融会贯通,灵活运用。另一方面,要注意能力的培养。如对于教材中的陈述性知识,要经过师生的共同加工,而不是直接把知识呈现给学生,要理清知识的层次脉络,使之系统化;分析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使之结构化;总结地理事物的分布、运动和变化规律,使之规律化;运用各种图像、图表、地图,做到图文结合,使之形象化;联系有框图、比较有表格,使之技能化。通过这"五化",培养了学生的综合分析、比较分类、归纳演绎、概括推理等多种能力。

篇2

初中读书笔记课外1最早听说《爱弥尔》这本书是在师范的时候,我想对于师范专业来说《爱弥尔》会是一本很耳熟的书。想读这本书也是从师范里开始的,因为在我的印象中“爱弥尔”是一个人的名,而这本书以它作为全书的题目,我想它会是一本通过描述“爱弥尔”的成长历程而写成的一本书。个人十分喜欢这种途事型的教育书藉,所以一直就很想读这本书。

拿到这本书后,没有一口气读完,因为这本书分上、下册近900页的文加上个人读书比较慢的习惯所以一直在慢读的状态。近期由于比较闲,终于把这本书读完了,读完之后,发现这本书其实和之前想象的不一样。所谓的“爱弥尔”只是卢梭为了阐述自己的理念所假想的一个教育对像。并不是自己原先所想的是一本叙事性的教育专著,即使其中涉及到“爱弥尔”的许多事例,自然也是卢梭假想的,而并非教育事实。同时,读得慢还有一个原因是读这本书比较吃力,吃力的原因我总结出来可能有两点:一是自己的水平还不够,在读书的过程中自然难以消化卢梭的思想,二可能是由于是译文,所以在语句的表达上和我们有很大的不同。

当然,我这样的感觉都不能遮盖住《爱弥尔》是一本划时代的巨作。曾有同学评价说读完《爱弥尔》之后,最大的感觉是发现原来所有的教育思想早在17世纪的这本书里都有过阐述了。我不敢保证是不是所有的教育思想都能在这本书里找到,但是我敢肯定地说是它所包含的教育思想是极其丰富的。举个例子来说,在我国80年代兴起的,甚至我们现在还在讨论和探索的民主教育思想,在《爱弥尔》这本书里就有了阐述。我们可以试想的是,17世纪的卢梭能提出这样的教育思想,就可见这本书是一个超前的、影响时代的一本好书。书中提到最多是自然教育,其实也可说是有其独到之处。

读完《爱弥儿》这部伟大的著作,被书中作者独创的观点、精辟的论述、精美的描绘、细腻的文笔所折服。全书贯穿无数教育经典名言,处处蕴涵着真知灼见,闪烁着独到的教育思想的璀璨光芒,让人不时掩卷回味。最让人称奇的是,卢梭的儿童教育观,至今仍散发着绚丽的光芒,让人不得不惊叹卢梭惊人的超前意识和恒久内涵。

卢梭的《爱弥尔》虽然是论述资产阶级教育的专著,卢梭通过对他所假设的教育对象爱弥儿的教育,来反对封建教育制度,阐述他的资产阶级教育思想,对现在的小学教育还是有借鉴作用。

首先,作为小学语文教师的我要转变观念,用知识充实自己,要善于学习,博览群书,把自然教育当做一种态度,一种拓展视野的思维模式来看待,做一名乐学好思的智者,要把小学语文教育看作是亲近自然的教育,把学校创设成孩子快乐成长的乐园。让大自然与教育自然地融为一体,孩子如一株株嫩绿的树苗,生机盎然,茁壮成长;教师团队如浓浓春意,充满活力,充满希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充分体现出人本教育及遵循自然规律的教育理念。坚信只要行动就有收获。

其次,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应尊重儿童,积极创设条件引导鼓励孩子到大自然中去体验美。充分利用小南坑小学优美的自然环境及丰厚的社区环境,以学生为本,创设人文文化的环境,为学生营造安全、温馨的氛围,锻炼孩子们独立生活的能力,培养他们克服困难和团结互助的精神,并使之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真正起到人生起步的第一个站点成为孩子们向往的育人摇篮,这里,永远留下孩子们美好幸福的回忆,让“素质教育”这朵奇葩,在小南坑小学开得更鲜,开得更艳!

最后,通过家长学校、小南坑小学师生博客圈等多条途径动员家长朋友们充分认识小学教育应该遵循儿童成长的自然规律进行,需要深刻地理解儿童、尊重儿童,根据儿童的身心特点实施不同阶段的教育,促进孩子全面发展。正如卢梭所说:“要爱护儿童,帮他们做游戏,使他们快乐,培养他们可爱的本能。你们当中,谁不时刻依恋那始终是喜笑颜开、心情恬静的童年?你们为什么不让天真烂漫的儿童享受那稍纵即逝的时光,为什么要剥夺他们绝不会糟踏的极其珍贵的财富?他们一生的最初几年,也好像你们一生的最初几年一样,是一去不复返的,你们为什么要使那转眼即逝的岁月充满悲伤和痛苦呢?”让我们家校携起手来共同聆听大师的呼唤,了解孩子们的世界,让我们的孩子拥有自由舒展的童年。

初中读书笔记课外2“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新课程像那清新的春风吹遍了大江南北,新课程那崭新的理念犹如春风化雨,滋润了教师的心田。这次的课程改革是一次全面的、根本性的改革,其内涵十分丰富,洋溢着时代的气息,充满了创新精神,它标志着我国语文课程的改革与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教师是课程改革的实施者,更是参与者。那么,对一位语文教师来说,如何面对这次课改呢?

首先,要对课程改革充满期待,倾注热情,努力去研究新课标,从理念上准确把握理解新课标的精神。然后,要积极地大胆地去实践,只有实践才能把新课标理念变为课改的实际行动,也只有实践才能把新课标转化为活生生的教学成果。“人生能有几回搏?”我们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执着地研究,不断地实践,立志在为课改作出贡献的同时,把自己锻造成新世纪优秀的语文老师。

其次,要更新观念,对《语文课程标准》倡导的理念,要准确理解,并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全面体现。其中最重要的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重新认识教学内容。要改变教科书是教学的唯一内容的狭隘认识。教科书是教学的基本内容。语文教学资源无时不有,无处不在,而且会不断再生。作为新世纪的语文教师,要有开发语文教育资源的意识,有整合包括教科书在内的语文教育资源的能力。课前引导学生观察、调查、查阅相关资料,为学习课好准备;课中引进相关文、音像资料,特别是适时、适当地结合课文进行补充阅读;课后适当拓展、延伸,或引导进行实践活动。今后的教师,不应是照本宣科的教书匠,而应当是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者,语文课程的建设者。

二是重新认识语文教学。要改变以往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新课标倡导“要构建自主、开放、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的过程”等这些富有时代特征、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中树立学生是教学主体的思想。教学的参与者是教师和学生,其中学生应为主角。在对话的过程中,师生不仅是平等的,而且应凸现学生主体的地位。在课堂中,教师首先是参与者,与学生平等交流,其次才是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课堂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场所,学生应畅所欲言,自主互动,让学生充分地说出他们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所疑、所惑。问题让他们去提,问题让他们去议,答案让他们去辩,结论让他们去得。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享受到学习的乐趣,获得成功的喜悦。这才是新课程下充满生命活力的新课堂。今后的语文教师,不应是“授之与鱼”,终年辛劳而收效甚微的塾师,而应是“授之与渔”,教导孩子拥抱生活,在游泳中学会游泳的教练,是引导学生学会学习,使语文素养得到全面提高的智者。

新课程期待着老师们重新审视对职业角色的定位,把自己从“神坛”中请下来,能与生为善;把自己从“经验”中请出来,敢自以为非。期待着老师们正确地发掘其内涵,变通地实践其要求,给学生烹调出丰盛的素养套餐。期待着老师们来关注孩子们的学习方式,在教法上少一些墨守成规,多一些不拘一格;在课堂上少一些“话语霸权”,多一些百家争鸣。

“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发展”为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是未来人才的培养目标。面对这个大课题,面对新课改,让我们大胆地去实践,留下我们共同探索的足迹吧!

初中读书笔记课外3读了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老师》一书,感触很深。这本书是李老师25年教育教学思想和智慧的精华集粹,全方位地阐述了李老师的教育观、学生观、班级管理、思想工作、心理教育以及语文教学的理念与实践。李老师把他的教育思想、教育机智、教育技巧与教育情感融为一体。语言朴实而富有诗意,形象而充满激情。读着书,让人不禁为之激动、赞叹、折服!

启示一:童心是师爱的源泉

李老师提出教育者是否拥有一颗童心,对教育至关重要。教师的童心意味着怀有儿童般的情感,能够自然地与学生“一同哭泣,一同欢笑”的教师无疑会被学生视为知心朋友,赢得学生的心灵。教师的童心意味着拥有儿童般的兴趣,教师的职业要求我们应该在任何方面都与学生有着共同的兴趣爱好,多一种与学生共同的兴趣爱好,你便多了一条通往学生心灵深处的途径,他们会不知不觉地把老师当作朋友。在与学生嬉笑游戏时,教师越是忘掉自己的“尊严”,学生越会对老师油然而生亲切之情——而这正是教育成功的起点。

启示二:没有爱,便没有教育

李老师深深打动我的一个重要原因,便是他始终如一和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流。“爱”是李镇西老师永恒的教育理念,他可以和孩子一起过年,一起玩雪、拼照相,真正融入学生生活,在一次次的“师爱”理解中留下了精彩的生命瞬间。在没有读李老师的书之前,我曾那么地自信自己是“爱”学生的。读完这书我扪心自问,我爱每一位学生吗?我对学生的“爱”真的是无怨无悔吗?我暗下决心,一定要改变自己过去的教育方法。当学生犯错时,要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绪,心平气和地了解学生犯错的原因,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李老师让我对热爱学生的爱有了全新而深刻的理解:

爱,不单单是欣赏优秀的学生,而是“怀着一种责任把欣赏与期待投向每一个学生”。

爱,“不应是居高临下的‘平易近人’,而是发自肺腑的对朋友的爱”。

爱,不应是对学生的错误严加追究,而是“博大的胸襟”“对学生的宽容”。

爱,也不应是对学生的纵容,而是“必然包含着对学生的严格要求,乃至必要的合理的惩罚”。

爱,不只是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身体,而是要“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理解学生的精神世界“学会用他们的思想感情投入生活,和学生一起忧伤、一起欣喜”。

爱,不仅仅是只对自己所教的这几年负责,而是“对学生的成长以至未来一生的负责”。

爱,不是用一颗成年人的心去包容一颗颗童心,而是“需要一颗童心”,用童心去碰撞童心。

爱就是“一份纯真,一份庄严,一份责任感”,就是民主,就是平等,就是把“童年还给童年”,就是为学生的‘美丽人生’奠定美好的开端。只有这样的爱,才是真正的爱,只有这样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初中读书笔记课外4响应书协的号召,本月读有关育儿方面的书籍,闲来时随手从书架上拿起一本《影响孩子一生的60个好习惯》,看罢,才知道原来培养孩子的习惯是如此之重要。现在把读了这本书的一点点体会写出来,以期与各位分享。

培养一种好习惯,一辈子都用不完它的利息;养成一种坏习惯,一辈子都还不清它的债务!

习惯决定命运,好习惯是孩子一生的资本,成功的教育从培养孩子的好习惯开始!

学校的教育主要是教给孩子知识,而孩子要成为一个健康合格、优秀杰出、全面发展的人才,家庭的正确引导是必须而且是最重要的。

那么,父母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点是什么呢?古往今来的成功者和教育家都告诉我们:最重要的是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他还说:“我们在学校里受教育,目的在养成习惯,增强能力。我们离开了学校,仍然要从多方面受教育,并且要自我教育,其目的还是养成习惯,增强能力。习惯越自然越好,能力越增强越好。”

印度诗人泰戈尔也说过:“把信念播种下去,收获的是行为;把行为播种下去,收获的是习惯;把习惯播种下去,收获的是性格;把性格播种下去,收获的是命运。”

由此可见,习惯决定着每一个人的命运。

1978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聚会。有个记者问其中的一位:“在您的一生里,您认为最重要的东西是在哪所大学、哪所实验室里学到的呢?

诺贝尔奖获得者微笑着说:“在幼儿园里,我学会了很多。比如,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朋友,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饭前要洗手,午饭后要休息,做了错事要道歉,学习东西要多思考,要仔细观察大自然。我认为,我学到的全部东西就是这些。”

本杰明·富兰克林是美国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伟人之一。作为科学家、作家、外交家、发明家、画家、哲学家的富兰克林博学多才。他自己修法文、西班牙文、意大利文、拉丁文,并引导美国走上独立之路。他的成功正是来自于他自幼养成的良好习惯。

他在年轻的时候首先列出获得成功必不可少的13个条件:节制、沉默、秩序、果断、节俭、勤奋、诚恳、公正、中庸、清洁、平静、纯洁和谦逊。然后,他决心使自己拥有这13种美德,并养成习惯。为此,他设计了一个记录表,每项美德占去一页,每天晚上反省时若发现有当天未做到的地方,就用笔做个记号。最终,富兰克林真的养成了这些习惯,并使自己走上了成功道路。

确实,儿童期是形成习惯的关键时期。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一段话:“六岁以前是人格陶冶最重要的时期。这个时期培养得好,以后只顾顺着他继长增高的培养上去,自然成为社会的优良分子,倘使培养得不好,那么,习惯成了不易改,倾向定了不易移,态度决了不易变。”教育家陈鹤琴先生也说:“习惯养得好,终生受其益;习惯养不好,终生受其累。”

所以,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和终身幸福,每一对父母都应该高度重视孩子习惯的养成,并且帮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各种能受益终生的好习惯。借此机会,愿每个孩子都能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愿每一对父母都能取得教育的成功。

初中读书笔记课外5对于学生的教育问题上,我一直坚信“性格决定一切”。正是基于这种认识,我利用空余时间,仔细阅读了《影响孩子一生的36种好习惯》一书,从中得到了很多有益的启示。下面,我就如何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谈一点心得。

学生的学习习惯是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一种本能。应该培养学生哪些良好的学习习惯呢?

一是培养学生勤于思考与全神贯注的良好习惯。“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如果不能积极动脑思考,就不能学好数学。在课堂教学与课后辅导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习惯,对于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要使学生尽量自己解决,而不依赖他人。教学时,要注意培养学生全神贯注的学习习惯。课外学习时,也要帮助学生克服边学习边玩、边学习边吃东西等不良习惯。

二是培养学生参与课堂学习活动的良好习惯。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学过程中的关键问题往往由教师进行小结或优等生作答,大部分学生失去了思考、交流的机会。素质教育要求,应让学生全员主动参与课堂学习活动,提高学生对学习活动的参与率。教师要适时组织有效的学习活动,使学生在课堂活动中主动思考,主动练习,主动交流,激起思维的火花,激发学习兴趣,逐步形成“主动参与”的学习习惯。

篇3

《北齐书·王昕书》中写道:“杨愔重其德业,以为人之师表。”[1]自此,“为人师表”就成为中国师范院校学生和一线教师熟谙于心的一条准则,可以说这是几千年来中国人对教师形象最笼统的要求。到底如何为人师表?人们达成的共识是:为人教师者,要在人品和学问方面成为别人学习的榜样。

日本学者平冢益德编写《世界教育辞典》,对教师形象做出的定义如下:“把教师同从事其他职业的人员相比,一般教师形象从某种意义上说系指:①教师的社会地位;②教师的素质、能力等的总体。”[2]与抽象的“为人师表”相比,这样的阐释让我们对“教师形象”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一、问题缘起

为什么需要对教师形象进行专门的探讨呢?因为在教学活动中,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措施三者是基本要素。以教书育人作为职业的教师是专业的教育者,他们是教学活动重要的一环,所以正面的、能对学生产生积极作用的教师形象是理想的教育活动所诉求的。

那教师形象会从哪些途径对学生施加影响呢?笔者认为日常学习生活中学生与教师的直接接触,影视媒体和文学作品对教师形象的塑造是主要途径。学生接触的教师各有风格,影视媒体和文学作品更是琳琅满目,不能同一而论,所以本文以语文教科书作为切入点,管中窥豹。

语文教科书作为指定教学内容,是学生学习语文科目最重要的载体。虽然教育专家们一直强调,教科书只是一种范例,但在大多数的学生和教师心目中,教科书仍是作为一种权威的存在。人民教育出版社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语文教科书是目前我国使用范围较广的教科书之一,现行人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经2002年初审通过后便沿用至今,所以它影响的学生群体相对较广。

为什么选取初中语文教材?义务教育初中阶段的学生仍未形成独立的判断能力,对外界施加的事物处于遵从状态。正如,在美国教育心理学家科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的研究理论中所显示的,他们大致处于道德发展的第四阶段——以权威和维持社会现有秩序为准则。他们对教师正面或者负面的看法不仅来自日常学习生活中对身边教师的了解,还来自流行书籍杂志和影视作品的影响,当然也来自学校必学的教材——语文教科书。美国著名教材专家Marilyn J.Chambliss(1988)估计,“教材决定了全国中小学校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的75一90%”[3]。

教师作为初中学生生活中最重要的成员之一,如果其在教科书中的形象存在一些或隐或显的缺陷,而这些缺陷未经发现,得不到重视和纠正,将给一代代的学子带来难以估计的不良影响。它们可能造成学生对教师无意识的偏见,有碍和谐教学活动的展开。

故本文选取的教材是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02年初审通过的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实验初中语文教科书。试图通过数据统计,从国别、性别和素质三方面对人教版初中六册语文选文中的教师做直观分析,来展现教科书中的各类教师形象。并且通过编者在课前导言和课后习题透露出的情感倾向,来研究编者眼中的合理教师形象。

二、教师形象分析

人教版初中全六册教材,共有课文169篇,出现涉及教师形象的文章共12篇(《简·爱》不属于课文,而是名著导读的部分)。教师题材选文所占比例接近1:13,是占比重最大的职业类型。

(一)教师国别和教师素质

表格2的统计结果显示,13篇课文中有5篇是讲述国外的教师。分别是:教学水平和敬业程度都一般,但是在离岗时却展现了崇高爱国情怀的国文教师——韩麦尔先生;博学多识、热情洋溢,并且作为大作家莫泊桑文学创作的启蒙教师——福楼拜先生;能打破民族偏见,有教无类,专业知识渊博,和蔼耐心的医学教师——藤野先生;既有爱心,又有策略的特殊教育教师——安妮·莎莉文老师;自尊自爱,勇敢表达自己追求的家庭教师——简·爱。课文都是从多种角度来描写这些教师的,所以他们的形象不仅正面,而且具有多面性,可以算是文学创作中的“圆形人物”[4]。与外籍教师相比,国内教师的塑造上就呆板得多。

在对教师形象进行分析时,有研究者认为,课文中涉及的教师形象大多仅仅关注教学行为。教师是一个职业,在职业之外有其个性、日常生活等职业外的生活。但凡教科书涉及教师的时候,几乎无一例外总是与教学行为有关,不论是课堂教学还是课后辅导,教师形象向读者传递的信息是:教师就是干一切和教学有关事情的人,他们别的什么也不干。教师形象被固化在教学之上,而不是把教师也看作一个普通的职业。呆板的教师形象在我们的语文教科书中被不断的固化、僵化和窄化。将教学行为与教师身份紧密捆绑的叙事模式本来就是一种无形的枷锁,而语文课本却也在有意或无意地复制和强化这样的思维枷锁。[5]

这个研究结论,用在人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中的国内教师身上尚算比较准确,但是显然13篇选文中的外籍教师并不属于此列。韩麦尔先生平时对教学的漫不经心,从他的反思中可以看出。他喜欢钓鱼,有时便随便应付上课;为了让学生帮忙浇花,便让他们放下功课……文中的韩麦尔先生不是一个呆板的“教书机器”,虽然关于他的生活描述也是只言片语,但是这一形象却是有血有肉的。这是一个平时平凡、倦怠,但在关键时刻被激起职业激情和尊严的国文教师。福楼拜在课文中的身份是一个激情的作家,是教师身份下更加真实的一面。文中不写他怎么启蒙别人,而是写他的房子,写他待客,同样将一个口才绝佳、文化深厚的教师形象侧面烘托出来。而医学教师藤野先生对鲁迅来说,绝不是传道授业解惑那么简单,那是异国他乡难寻的温暖关怀。安妮·莎莉文则是海伦·凯勒生命的导师,带给海伦的不仅是文化,更是脱胎换骨的新生。最后,在名著导读中节选的平凡家庭教师简·爱对不平凡爱情的追求和关于平等自尊的一番言论,更是打破了教师庄严肃穆、满口圣贤书的固有模式。

两相比较,选文中国内教师形象确实很单薄,只有《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中的闻一多先生,是一个在室内热爱伏案研究,在室外极具革命激情的兼济天下的读书人形象,其他的教师或严肃古板,或温和可亲,形象复杂性不够,难以突破人物形象塑造的窠臼。九上课文《心声》中出现了国内教师中着墨最多的人——程老师,但是这样强硬、不太注重教学方法,幸能知错就改的女教师,对教育水平不算太差的地区来说,已经没有现实意义,只会加大学生的批判范围。

所以,根据表格2所显示的统计结果,涉及国内教师的选文应参考国外教师选文中的教师形象。如果继续让呆板的国内教师形象在我们的语文教科书中反复出现,并且被不断地固化、僵化和窄化,不仅会让学生轻视国内的教育,消极反抗,而且对长期工作在一线的大部分教师十分不公平,不利于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和教育目标的实现。

(二)性别

根据表格2的统计结果分析,还有一个存在的问题:从性别角度分析,男性主宰的倾向比较明显,仅从教科书塑造的男女教师的数量比例来看,男教师大体上是女教师的3倍。

已有众多研究者关注教科书中的男女比例,欧洲国家在20世纪后期就出现一种普遍得到认同的观点:教师是不需要特别强的劳动、长期持续固定、安定感大的职业,根据与孩子们直接接触的职业特点,加上随着学生人数的增加,教师需求提高,所以在教师的构成中女教师占很大的比例。这一现实对社会的评价也有影响:教师是女子的职业的看法变强。美国初等学校教师中女教师占83.2%(1973年),英、法、联邦德国各达到77.1%(1976年)、67.5%(1975年)、63.2%(1975年)。[6]

国内有研究者表示:课文中的男性形象在数量上压倒了女性形象,但是在其行为模式上,大部分仍然是女性化的笔调。如果将这里的男性角色的名字改掉,把“他”变成“她”,基本上不会让学生感到突兀。[7]这一观点得到一些研究者的认同,说明我们在潜意识里对教师进行了女性化角色的设定,甚至在描写男性教师时也难以逃脱这一模式。

那在人教版初中教科书中是否也能体现类似的研究结论呢?分析表明,如果将这一研究结果用来定义初中生接触的人教版初中六册课文中的教师形象,那显然并不具有针对性和严谨性。诚然,如我们所了解,古代先贤——孔子;清末儒生——寿镜吾;爱国者——韩麦尔先生;学者和革命家——闻一多先生;激情四射的作家——福楼拜;走南闯北的信客——校长;医科教师——藤野先生;古板,迂腐的酸儒——老秀才。不管其形象是圆型还是扁型,男教师便是男教师,这样的由于性别不同所带来的感触与类似安妮·莎莉文的女教师是绝不相同的。所以,我们不能鲁莽判断教科书中的男性教师已经被放弃了男性因子,并且靠近女性化。

但是,女教师在现实教学中的压倒性存在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现实。教科书的选材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但是不能抛弃生活。学生在教科书的熏染下,对男性教师产生崇敬之心,但是现实学习生活中却少有男老师,会造成期待与现实的落差。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使学生充分个性化和社会化,并且新课程改革特别强调教材要体现现代意识。针对上述问题,本研究认为,为了提高教材的教育效果,应该在选编教材中对女性教师形象加以公正处理,选取具有时代意义,并且具有现实代表性的教师形象。

结合教师国别和教师素质的考量,需要在教师形象丰厚和充实的基础上,考虑男女比例的均衡。让选文中的一部分教师从讲坛上走下来,实现学生渴望接触教师真实生活的期待,也为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和认识教师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编写者眼中的理想教师形象

教科书作为最终的课程实施媒介,不仅体现着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各种学科知识,而且也传递着国家意志和国家文化。语文教科书则更是整个民族精神的凝聚,所以语文教科书中所组织和呈现的教师形象就具有更加特殊的意义。教科书编写组在选择文本和编制习题时所透露的情感倾向也是一定国家意志的体现。

业余休闲和大众文化,因为是学生兴趣爱好的投射,所以更贴近他们的灵魂。而近年被中学生广泛关注的流行文学、影视作品,比如近年大热的台湾作家九把刀的小说《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印度电影《三宝大闹好莱坞》、泰国电影《初恋那件小事》等等,不论国界、不论年龄、不分性别,老师普遍以古板、剽悍的形象出现,是学生厌恶的权威。而且,流行影视以夸张博取笑点,受众正是追求刺激、渴望宣泄的青少年。初中学生叛逆、厌学的年龄特点,再加上这些外部催化,会集体无意识地陷入流行影视营造的虚构世界,不加以正确引导会自然而然对学校中的教师产生偏见。所以,如果教科书中的教师仍是以夸张的形象出现的话,会加剧学生对教师的隔阂和抵触。

表格2的统计结果显示,被广泛使用的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出现的15个教师中,有12个积极的正面形象。可见教材编写者在收录选文时,是做了认真考虑的。而且12个形象优秀的教师也是各有特色,如劝说型的孔夫子;行动派的闻一多先生;课后沟通型的藤野先生;灵活策略型的安妮·莎莉文等等。为避免学生走马观花、不假思索,课前导言和课后习题的设置可以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九上选文《心声》里面的程老师显然不是编者赞同的教师形象,课前导言和课后习题就折射了编者的情感倾向。

表格3——从课前导言和课后习题看编者眼中的理想教师形象

课文篇目 课前导言 相关习题

《论语》十则 无相关导言 无相关习题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自由的玩耍中充满幻想,严肃的学习中不乏快乐。 无相关习题

《爸爸的花儿落了》 无相关导言 无相关习题

《最后一课》 无相关导言 韩麦尔先生是这篇课文的主要人物之一。作者是怎样刻画这一感人形象的?请结合下面几段文字加以思考、体会。

1.……我们的老师今天穿上了他那件挺漂亮的绿色礼服,打着皱边的领结,戴着那顶绣边的小黑丝帽,这套衣帽,他只在督学来视察或者发奖的日子才穿戴。

(韩麦尔先生今天为什么要这样穿戴?)

2.……韩麦尔先生坐在椅子里,一动不动,瞪着眼看周围的东西,好像要把这小教室里的东西都装在眼睛里带走似的。

(猜想一下,韩麦尔先生此刻在想什么?)

3.……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

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

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

(请你用一两个词语形容韩麦尔先生此时的心情。)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无相关导言 无相关习题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 无相关导言 福楼拜是莫泊桑文学创作的启蒙导师,他曾对莫泊桑说:“你所要说的事物,都只有一个词来表达,只有一个动词来表示它的行动,只有一个形容词来形容它。因此就应该去寻找,直到发现这个词,这个动词和这个形容词,而绝不应该满足于‘差不多’……”试从课文中找到人物描写的准确而生动的词语或句子,以验证福楼拜对莫泊桑创作的影响。

《信客》 无相关导言 无相关习题

《藤野先生》 恩师是让人永远怀念的。特别是当你独处异国他乡,在失望中苦苦追求,在追求中常遭侮辱的时候,却有一位老师给你无私的关爱和真诚的鼓励。那是永不坠落的寒夜星辰,永远在人生的征途中温暖地闪亮。这篇课文像我们讲诉了发生在20世纪初那个特殊年代里感人至深而又发人深省的往事。 从下边两题中,选做一题。

1.夜深人静之时,面对挂在东墙上的藤野先生的照片,想到与恩师已阔别20年了,鲁迅一定有很多话想对先生说。把握课文主旨,展开合理想象,模仿作者口吻,给藤野先生写一封信,表露作者当时的心迹。

2.对于自己的老师,鲁迅只写过三人,一个是三味书屋的寿镜吾,一个是《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中的章太炎,再就是这篇课文所写的藤野先生。把他们放在一起比较一下,看看鲁迅笔下的这三位老师各有什么特点。

《我的第一本书》 无相关导言 无相关习题

《再塑生命》 ……让她的生命出现转机,引领她走向光明的人,就是这位为她“重塑生命”的莎莉文老师。 通读全文,把握文意,课外搜集海伦·凯勒的有关资料,讨论:为什么海伦称莎莉文老师为“再塑生命”的人?

《心声》 《万卡》的故事,勾起李京京对往事深深的怀念。他多么想在课堂上满怀感情地朗读这篇课文,可是老师却说他“嗓音沙哑”,拒绝了他的请求。在公开课上,京京还是抑制不住地举起了手……

这篇小说触及了当前教育中某种现象,你对这种现象有什么看法?

《蒲柳人家》 无相关导言 无相关习题

《简·爱》 无相关导言 什么样的女性才是最美的?试结合这篇小说,谈谈你的看法?

(一)导言分析

选文《心声》,描述的是一个把教学当作个人秀的女教师,她不顾及学生的学习期待,将学生当成自己的牵线木偶,却最终在学生的真实情感表达中被触动。这位“程老师”便是三位负面形象的教师之一。她的行为违背了教育理念,她没有将学生看成独立的、完整的生命个体和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学习主体,她本末倒置了。

《心声》课前导言中采用了“可是”“却”“拒绝”“抑制不住”等带有明显负面感情偏向的词语,将学生引入编写者预设的批判情境中。《藤野先生》课前导言,采用“恩师”“怀念”“无私”“真诚”“感人至深”“发人深省”等褒义词,三言两语便能唤起学生的崇敬之心。

将《心声》中“程老师”这样的教师形象引入教材,编者的意图是打破学生遵从权威的阶段心理特点所造成的盲目依从的学习现象。引起学生对当下可能存在的消极教育现象的关注和批判,打破教师主导的课堂形式。

以此来反观编者眼中合理的教师形象,应该是藤野先生和安妮·莎莉文那样的具有高度职业道德的教师。真正理想的教师就如藤野先生和莎莉文老师这样并不十全十美。藤野先生生活不拘小节,所以从教师仪态方面来看不合格,影响教师魅力的散发。从学生对藤野先生透题的质疑,也可以看出师生关系也并不特别和谐。莎莉文老师对待海伦的无礼,也会采用一些类似过分惩罚的措施,并不是一直和颜悦色。他们没有笼罩着无懈可击的光辉,不是从不犯错的圣人,但并不影响他们被认为是优秀的教师。

(二)课后习题

如表格1和3所示,凡教师是文中的主要人物,课后习题便会设计对教师形象的理解和思考。如《最后一课》中的主要人物之一便是韩麦尔先生,课后习题要求结合细节描写来理解韩麦尔先生上最后一堂课时的反常,以及这些语言、动作背后蕴含着的热切的爱国主义情怀。《藤野先生》的课后习题要求学生对鲁迅先生笔下的三位老师的特点进行比较。如此这般的习题设计是引发学生对教师形象进行思考的很好途径。结合习题设置,语文教师只要稍加点拨,学生们就能很快脱离文本,联系自己接触过的教师,从而不断重塑自己心目中的教师形象。所以,结合课后习题,不难发现编写者对他们心目中的理想教师的塑造是不遗余力的。

但编写者在编制习题时,仍有一些保守的倾向。着重对正面教师形象的分析,而对负面教师形象的分析则是点到为止,甚至不提。对正面教师形象的分析往往聚焦于爱国情怀,学识人品,教学方法等高尚角度,而不愿触及教师的生活。其实教师也是鲜活的生命体,有他们的生活品质、爱好喜恶、缺点优点。比如,《最后一课》的课后习题如果让学生对韩麦尔先生的生活进行分析的话,他们可能会意外地发现,其实教师并不是他们想的只懂教书,原来也如自己一般有点贪玩,还喜欢小花小草。

新课程标准明确强调,语文课程应对学生思想感情起到熏陶作用,感染作用,所以进一步引导学生去感受和体验真实生活,去理解坚持在教学一线的教师们,也是语文教材的任务之一。也是现行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在课后习题的设计中所欠缺的。

四、反思和展望

1.国内教师形象的理性设置

对人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的分析显示:本套教材在将文学作品中的国外教师选入时比较成功,充分体现了这些教师身上理想化的素质还有贴近生活的现实性。但对国内教师形象的塑造就过于僵化和窄化了,所以在将国内教师选入教材时也应注意不仅要让学生们看到教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者的学识和威严,还有作为一个普通人的真实一面。

2.课后习题的优化设计

分析显示本套教科书在课后习题设计过于保守。可以适当引导学生去关注教师作为一个普通人的喜怒哀乐,生活情趣以及职业困境等等方面,以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与他们朝夕相处的教师。

3.理想化和现实化的结合

《世界教育辞典》将教师理想的素质归纳如下:①对孩子具有深厚的爱;②具有广博的知识;⑧通晓教学方法;④过着健全的市民生活,可以成为孩子们的道德楷模;⑤具有发挥儿童才能的坚强意志。[8]

但真实教学活动中的教师并不是十全十美的,所以,教科书编写者在将教师形象选入教科书时要注意理想化和现实化的结合。因为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促进教育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基本保证。课本中优秀教师身上折射出的道德素质、人格魅力、知识水平、教学方法等,可以成为吸引学生的亮点,使学生产生崇敬之心,从而对学习产生好感。并且还能在日常教学中,成为督促一线教师不断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向模范教师靠拢的推动力。

4.普遍性与时代性的结合

在将教师形象选入教课书时,应该考虑这一形象的现实性,它应该是具有普遍性和时代意义的。特别是将负面教师形象选入教科书,如果背离了现实的土壤,会加大学生对教师群体的误解。比如《心声》里面的程老师,就不太具有普遍性。

作为学生学习载体的语文教科书,在选文时经历了千挑万选,试图寻找最有利于学生的文本。但是百密一疏,有些地方还是有改进的空间。合理教师形象的设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教学活动的和谐展开。

注释:

[1]李百药:《北齐书第二卷》,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版,第416页。

[2][6][8]平冢益德主编:《世界教育辞典》,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217-218页。

[3]Chambliss,MarilynJ:Textbook for Learning: Nuryuring Children’s Mind,UK:Blackwell publishers Ltd,1998年版。

篇4

在我国,科学教育研究的兴起只是近年来的事,迄今尚未从学科建制层面上成为我国教育研究的一部分。科学教育学是一个广泛而复杂的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领域,它涉及从幼儿园、中小学至高等学校各个阶段的课程、教学与评价等方面的科学教育问题,同时也包括以提高公众对科学的理解为目标的校外科技普及与科学传播教育。本文的论述主要限于高中以下阶段的学校科学教育改革,着重探讨科学教育学与科学教育改革之间的关系。

一、作为一个研究领域的科学教育学

从20世纪初期开始,在英语国家,“教育”与“教育学”基本上都使用同一个词来表达,即Education。在欧洲国家,由于其教育学传统不同于英语国家,一般使用Didactics of Science来表达“科学教育学”。而在我国,科学教育学作为教育科学的一个分支在学科建制里尚未正式建立起来,尽管最近几年关于科学教育学的研究已开始增多。

国际上,科学教育学作为教育科学中一个独立的分支学科或研究领域是从20世纪60年代以后随着科学教育改革的需要而产生的。2004年,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著名的科学教育学家彼特.范仙(Fensham,P.J.)教授出版了《科学教育学:一门新兴学科的发展历程》一书,全面论述了世界范围内科学教育学作为一个独立的学术领域的诞生与发展历程。根据范仙教授的研究,一个学科或研究领域的建立,需要满足一定的标准。他提出了三类标准:结构性标准、研究内部标准和结果标准。其中,结构性标准作为最基本的标准共有6条:(1)获得学术承认,即大学里设立某一学科的教授职位,获得学术界的承认;(2)创办研究期刊,传播研究成果;(3)建立专业学会;(4)定期举行学术研究会议;(5)建立研究中心;(6)进行研究训练,培养研究人才。这6条标准是相互关联的,它们表明一个独立的学术研究领域或学科的形成及其形成的基本条件,缺一不可。

从这些标准看,除美国以外的所有其他国家的科学教育学都是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才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如英国伦敦大学国王学院和里兹大学分别于60年代和70年代在其教育学院建立了科学与数学教育研究中心,并设立了“科学教育学”教席(Professor ship of Science Education)。到1985年英国已经有11所大学培养科学教育学博士生。德国于1966年在基尔大学(University of Kiel)建立了国家级的科学教育研究所,共有50余名科学教育研究人员。法国于1970年在国家教育研究所内建立科学教育研究部。澳大利亚1967年在新建立的莫纳什大学建立了第一个科学教育学教席,聘请彼特.范仙为澳大利亚第一位科学教育学教授。80年代澳大利亚的科廷理工大学建立了科学与数学教育中心,现已后来居上成为全世界最大的科学与数学教育博士生培养基地,目前共有400多名博士研究生。在亚洲国家中,日本、印度、韩国、泰国、马来西亚与新加坡等国家也从20世纪70年代起先后在大学建立了科学教育学博士点,培养科学教育博士生。

从专业组织和学术期刊来看,美国的全国科学教学研究协会创办于1928年,现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科学教育研究专业学会,每年4月份召开一次国际性的科学教育年会,2006年的年会上,与会者多达1000多人。其会刊《科学教学研究学刊》每年出10期。英国的科学教育学会创建于1963年(其前身是男科学教师协会与女科学教师协会,最早追溯到20世纪初),定期于每年一月份召开一次年会,发行《科学教育》(Educationin Science)、《小学科学评论》(Primary Science Review)、《学校科学评论》(School Science Review)和《科学教师教育》(Science Teacher Education)等期刊。1995年成立的欧洲科学教育研究会每两年召开一次学术年会,并每隔一年举办一次专门针对欧洲国家科学教育博士研究生的暑期研究班。其他国家如澳大利亚科学教育学会出版《科学教育研究》(Researchin Science Education)期刊,每年也举行一次科学教育学术年会。另外,还有一些不隶属于学会的著名期刊,如美国的《科学教育》》(Science Education),创刊于1916年;英国里兹大学的《科学教育研究》(Studiesin Science Education)创刊于1974年;《国际科学教育学刊》(International Journalof Science Education),创刊于1979年,在国际科学教育学界影响都很大。

科学教育研究与科学教育改革是分不开的。科学教育改革需要科学教育研究的学术支撑;反过来,科学教育研究也需要科学教育改革的推动。科学教育研究又分理论研究与基于实证的经验性研究。前者从科学哲学、科学社会学、认知心理学等学科视野出发进行包括建构主义在内的当代各种教学理论探讨,后者则从科学课堂教学实践的视角开展定量研究、质性研究、行动研究、案例研究、叙事研究等。这些研究都为各国的科学教育改革政策制定和基础科学教育中科学课程、教学及评价的改革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与学术支持。如1989年美国出版的《2061计划:面向全体美国人的科学》这本权威的科学教育政策文献中,在附录B中列出了26条关于科学教育或与科学教育有关的最重要的参考文献(专著、研究报告或专题论文),都是1980年至1988年期间出版的。可见,即使是一个国家科学教育改革的政策文件,也要以大量的高质量的学术研究为依据制定。又如1995年出版的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每一章的后面都列出了大量的参考文献(可惜中文译本都把它们删除了)。再如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各国在科学教育研究中,基于建构主义理论框架的经验性研究论文和专著数不胜数。由此可见,倘若没有这些基础性的科学教育理论研究和经验性研究,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就不可能达到这样的高水准。其他国家(如英国、德国、澳大利亚及新西兰等)新一轮的科学教育改革也无不得力于本国和国际的科学教育研究及其为科学教育改革所提供的充分的学术支持。

当前,我国正在进行新一轮科学教育改革。新的改革亟须科学教育研究的支持。无论是科学教育政策的制定,新的科学课程的开发,还是探究式科学教学的实施和课程与教学评价的运用,以及科学教师的专业成长,都迫切需要科学教育学提供学术支撑。但总体上,我国科学教育学科建设还很落后,甚至尚未引起教育管理部门、教育学界及社会的足够重视和支持。

二、科学教育改革:国际经验与本土建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科学教育经历了三次改革浪潮,差不多每隔10年就要进行一次科学教育改革。第一次改革浪潮从1978年开始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主要特点是拨乱反正,恢复正常教育教学秩序,编写新的科学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这次科学教育改革吸收了世界各国60年代以来科学课程改革的经验,使中学的数学、物理、化学和生物等自然科学的课程内容实现了现代化。第二次科学教育改革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其特点在初等教育阶段开始重视幼儿园与小学的科学教育改革(当时叫自然学科改革),在中等教育阶段则降低科学课程的难度,同时追求科学课程的本土化。第三次科学教育改革始于世纪之交,至今仍在进行之中。其特点是进一步与国际科学教育改革接轨,试图衔接小学与初中的科学教育,促使义务教育阶段科学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一体化,面向全体学生,以科学素养为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等等。

第一次科学教育改革基本上是从翻译国外中小学科学教材开始的,作为我国自己编写的新科学教材的素材,其理论基础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和教育改革家布鲁纳的学科结构课程理论。第二次科学教育改革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重视了小学科学教育,如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刘默耕先生主持,引进了哈佛大学小学科学教育专家兰本达的“探究一研讨”教学法,并系统地编写了小学1~6年级的自然(科学)教材;二是在中学阶段改进了统编教材,使原先引进的过于理论化、抽象化和高难度的科学教材内容逐渐变成适合我国国情和学生需要的科学教材,这实际上是由20世纪80年代国际化到90年代本土化的一次转换。这次改革虽然不乏历史意义和贡献,但鲜有深化且缺少突破,只能说是修修补补而已。第三次科学教育改革的背景不同于前两次。一方面,我国市场经济和现代化事业进一步发展,改革开放随着我国成功地加入WTO进一步向前推进,为新一轮科学教育改革提供了社会需求和动力;另一方面,90年代以来新一轮国际科学教育改革在发达国家方兴未艾,为我国科学教育改革提供了良好的国际背景。1997年,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与美国科学院签订了科学教育合作备忘录,为两国科学教育合作提供了有利的合作机制,其重要成果之一是合作建立了科学教育网站,翻译出版了美国科学教育改革的重要文献,如《国家科学教育标准》(1999),等等。此后,国家教育部组织一批科学教育专家和教师编写出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和《科学(7~9年级)科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由此拉开了新一轮科学教育改革的序幕。此外,我国教育部和科学技术协会还从法国引进了“做中学”幼儿园和小学科学教育项目,在全国许多大中城市的幼儿园和小学里进行基于“动手做”的探究式科学教育的实验。

从科学教育改革的主体来看,第三次改革不同于以往历次科学教育改革。首先,这次科学教育改革开始有一些科学家参与进来,如中国科协的科技专家、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科学院的一些院士、大学(特别是师范大学)理科院系的一些教授都参与了这次科学教育改革,只是这些主体的参与的深度和广度还不够。第二,自20世纪80年代起,我国学科教育研究逐渐兴起,其中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理科成长起来一批学科教育专家,成为第三次科学教育改革的重要参与者,为新一轮科学教育改革做出了贡献,是我国第一批受过专业训练的科学教育研究者。第三,广大的中小学科学教师也成为中坚力量。特别在小学科学教育改革中,一大批优秀的科学教师在改革中脱颖而出,茁壮成长。

但我们也发现,这三次科学教育改革都存在一个共同的问题,即每次科学教育改革在理论准备上都明显不足,原因在于缺乏有计划、有组织、系统而深入的科学教育研究。迄今为止,我国教育行政管理部门、高等学校和教育理论界都尚未重视科学教育研究。虽然我国各级各类教育研究人员成千上万,但专门进行科学教育研究的人员却寥寥无几,即使包括上文提到的理科各学科的科学教育专家也仍然为数不多。长期以来,我国的科学教育改革是在整个基础教育改革的总格局下进行的,只考虑采用教育的一般理论作为课程与教学改革指导思想,没有也不可能采用科学教育学的学科领域的理论。

一个学科或学术领域的形成和发展,虽则首先要看社会对它是否需要,但也必须意识到这种社会需要是否为人们所认识。从上文的分析中可以看出,由于缺乏科学教育理论研究,我国的科学教学与课程改革、中小学科学教师的培养和在职科学教师的专业发展都受到极大的制肘。比如,1978年以后,我国的基础科学教育课程从内容上说是国际化和现代化了,但在课程设计、开发和实施方面,在科学教学和评价方面,都远远没有实现现代化和国际化。证据之一是,我国幼儿园与中小学的科学课程与教学的方式和方法仍然是以传统的讲授法为主,探究式教学方式并没有在课堂上得到实施。这种情况基本上至今为止依然如故。证据之二是,尽管我国近30年来,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率比较高,小学、初中和高中普遍开设科学课程,但据近些年的公民科学素养监测发现,我国公民的科学素养水平仍然不高。从普及科学教育、提升国民的科学素养的意义上说,我国以往的科学教育不能说是成功的。证据之三是,我国在科技研究上和工农业生产中科技创新水平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甚至在某些领域不及印度等亚洲发展中邻国。证据之四是,我国近代以来进行学校科学教育虽有百余年的历史,并且建立了系统的科学与技术体制,但公民的科学精神仍然比较缺乏。不但一般社会大众,就是科技人员中也有不少缺乏科学精神的。近年来,科技界与科学哲学和科学史学界关于科学文化之争、关于中医存废之争,等等,其中的某些观点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唯科学主义”在我国社会中仍然根深蒂固,而这实质上乃是缺乏科学精神和对科学本质理解片面的一种表征。

当前,我国科学教育研究的社会需要是显而易见的。我国政府早已提出“科教兴国”的战略方针。现在又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笔者认为,有效的基础科学教育改革是实现这个方针和这一目标的基础之基础。基础科学教育需要告别传统的“死读书、读死书”的教学方式,需要真正以自主、合作、探究、建构的教学方式与方法教学生生动活泼地学科学、做科学、用科学和理解科学。只有这样,我们才可以真正提高公民的科学素养,才可以在普及科学教育的基础上为高等学校输送真正爱科学、主动学科学、既敢于又善于进行科学创新的大学生和研究生。只有培养了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科技人才,我国的科学与技术才能推动知识经济的发展,才可能赶超世界科技先进水平。

有效的科学教育改革不仅是当前改革的需要,也是今后我国科学教育改革长远的需要。国际国内的科学教育改革经验业已证明,中小学科学教育改革是随着科技发展和社会与人的发展需要与时俱进,所以,无论是从科学与技术发展的角度考虑,还是从科学教育改革的当下和长远的需要出发,我国都必须尽快形成科学教育研究的学科建制,培养从事科学教育研究和管理的高级人才及科学教育教师。

从2001年开始,国家教育部先后分四批批准了共60所高校设立科学教育本科专业,开始为小学和初中培养能够承担综合科学课教学的科学教师。这是这次科学教育改革催生的教师教育的新专业。但是,我们应当认识到,这些新建立的科学教育专业目前在课程设置和师资上还存在诸多问题,其中一个核心问题是,这些新设置的科学教育专业缺乏高水平的科学教师教育者。科学教师教育者是指既具有科学背景又具有科学教育理论与实践知识的教师教育者。在国外,这样的人才一般都具有科学教育博士学位,是既能进行科学教育研究又能进行科学教育人才培养的高级人才。这样的人才哪里来?需要有条件的研究型大学培养科学教育博士研究生。实际上,不仅这60所设立科学教育本科专业的高校需要科学教师教育者,其他所有进行理科教师培养的高校都需要科学教师教育者。没有这样的专门人才,我国的基础科学教育就难以达到国际一流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