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小学数学研究方向模板(10篇)

时间:2023-09-07 17:26:18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小学数学研究方向,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小学数学研究方向

篇1

数学思想是指人们对数学理论和内容的本质的认识,数学方法是数学思想的具体化形式,实际上两者的本质是相同的,差别只是站在不同的角度看问题。通常混称为“数学思想方法”。 而小学数学教材是数学教学的显性知识系统,看不到由特殊实例的观察、试验、分析、归纳、抽象概括或探索推理的 心智活动过程。 而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教学的隐性知识系统。 因此,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使“数学方法”与“数学思想”结合,于无形之中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时候了解到解决问题的思路以及由来,从而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以及数学能力,从而学会独立借用数学思想解决问题。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于渔”, 要让学生知道如何解决这道题的同时,更知道解决问题的思想,从而受到启发,能解决于此类似或相关甚至变换、延伸出来的问题,提升学生数学素质。

一 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数与形是数学教学研究对象的两个侧面,把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结合起来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就是数形结合思想。“数形结合”可以借助简单的图形、符号和文字所作的示意图,促进学生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协调发展,沟通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从复杂的数量关系中凸显最本质的特征。它是小学数学教材编排的重要原则,也是小学数学教材的一个重要特点,更是解决问题时常用的方法。

例如,我们常用画线段图的方法来解答应用题,这是用图形来代替数量关系的一种方法。我们又可以通过代数方法来研究几何图形的周长、面积、体积等,这些都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思想。

二 集合的思想方法

把一组对象放在一起,作为讨论的范围,这是人类早期就有的思想方法,继而把一定程度抽象了的思维对象,如数学上的点、数、式放在一起作为研究对象,这种思想就是集合思想。集合思想作为一种思想,在小学数学中就有所体现。在小学数学中,集合概念是通过画集合图的办法来渗透的。

如用圆圈图(韦恩图)向学生直观的渗透集合概念。让他们感知圈内的物体具有某种共同的属性,可以看作一个整体,这个整体就是一个集合。利用图形间的关系则可向学生渗透集合之间的关系,如长方形集合包含正方形集合,平行四边形集合包含长方形集合,四边形集合又包含平行四边行集合等。

三 化归思想

化归思想是把一个实际问题通过某种转化、归结为一个数学问题,把一个较复杂的问题转化、归结为一个 较简单的问题。应当指出,这种化归思想不同于一般所讲的“转化”、“转换”。它具有不可逆转的单向性。

例: 狐狸和黄鼠狼进行跳跃比赛,狐狸每次可向前跳4 1/2 米,黄鼠狼每次可向前跳2 3/4米。它们每 秒种都只跳一次。比赛途中,从起点开始,每隔12 3/8米设有一个陷阱, 当它们之中有一个掉进陷阱时,另 一个跳了多少米?

这是一个实际问题,但通过分析知道,当狐狸(或黄鼠狼)第一次掉进陷阱时,它所跳过的距离即是它每 次所跳距离4 1/2(或2 3/4)米的整倍数,又是陷阱间隔12 3/8米的整倍数,也就是4 1/2和12 3/8的“ 最小公倍数”(或2 3/4和12 3/8的“最小公倍数”)。针对两种情况,再分别算出各跳了几次,确定谁先掉 入陷阱,问题就基本解决了。上面的思考过程,实质上是把一个实际问题通过分析转化、归结为一个求“最小公倍数”的问题,即把一个实际问题转化、归结为一个数学问题,这种化归思想正是数学能力的表现之一。

四 极限的思想方法

极限的思想方法是人们从有限中认识无限,从近似中认识精确,从量变中认识质变的一种数学思想方法,它是事物转化的重要环节,了解它有重要意义。

现行小学教材中有许多处注意了极限思想的渗透。在“自然数”、“奇数”、“偶数”这些概念教学时,教师可让学生体会自然数是数不完的,奇数、偶数的个数有无限多个,让学生初步体会“无限”思想;在循环小数这一部分内容中,1÷3=0.333…是一循环小数,它的小数点后面的数字是写不完的,是无限的;在直线、射线、平行线的教学时,可让学生体会线的两端是可以无限延长的。

那如何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呢?

篇2

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不但使得人们的衣食住行都有了显著提高,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诸多便利,而且为整个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方便,比如说是对于经济大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实现全球的资源共享等。所以我们在生活、学习与工作中要注意对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与开发,尤其是现在的学生更应该合理的应用多媒体技术,通过学习别人的学习经验来提升自己的能力。但是随着教学信息化的发展,信息化教学在促进教学质量良性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诸多问题。比如教学过于依赖信息化,老师和同学的创新力普遍不足等问题。

首先,小学教育作为人一生接受教育的起点,对于孩子们未来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孩子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塑造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小学教育的教学方法的选择对于孩子是否能够学习更多的知识、是否能够更快乐的学习都有着其本身的影响。所以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时,要注重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时代性以及孩子们的接受程度和喜爱程度等。小学教育更是如此,多媒体作为世纪的伟大发明,在整体上促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同时对于教学质量的提升也有着不可或缺的影响力和吸引力。

其次,任何的都是一把双刃剑,在促进教育发展的同时也会有一些消极作用。首先,我们先来谈一下信息化教学对于小学教学的积极作用,即小学信息化教学的有利之处。以前的小学教学方式多是以讲的方式给孩子们传授,用自身的语言来解释一个名词、方程、原理等。对于小学生来说,老师有时候讲解的稍微快点或者自己走神了,就很不容易理解到,然后很多小学生又很怕问老师问题,怕老师说自己不认真听讲,又怕自己被同学嘲笑太笨了,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小孩子不懂一个知识点后就假装懂了。小学的教学都是呈阶梯式的,前面的某个知识点不懂,可能后面就完全不懂,然后成绩就直线下滑,小孩子对于考试成绩很在乎的,看到自己分数很低,有可能打击了自己对于知识的积极性,存在一种破罐子破摔的心态,从而失去学习的兴趣,从而走上厌学甚至弃学的地步。

不过随着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大多数的学校安装多媒体技术黑板,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信息技术传授知识。同时,学生们可以自己在课后拷贝老师的课件带回家再重新学习和复习、巩固知识点。而且,多媒体的信息化教学可以使课堂更生动,知识容量更大,可以插入一些动画、视频来丰富教师的讲解内容,学生们的理解更丰满,对于知识点的理解更透彻,自己也能通过画面的想象举一反三。多媒体技术对于老师的来说,也提供了很多便利。老师以前需要苦口婆心的讲解一个抽象的知识点,现在可以通过多媒体的信息技术量化自己的知识点和具体化自己的讲解内容,让自己的知识更容易被学生接受,自己的教学方法可以更多变。这种更先进的教学方式不但为广大老师的欢迎更是受到了广大学生的普遍喜爱,小孩子在这种信息化的教学方法下更专心致志的学习,子们的成绩会更好,会更有信心学习更多的知识。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孩子只要喜欢一样东西,投入的精力就会很多,收获就会很大。因此,作为社会的一员,更应该从多方面为完善信息化教学建言献策,奉献自己的一份力,为信息化教学方式的创新提供“智囊”方法。

前面也说过,信息化教学在促进小学教育质量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消极影响,即小学信息化教学的弊端。虽然信息化教学使得学生更方便的学习,但是小学时期是孩子们价值观塑造的首要时期,良好的教学方法对孩子的发展终生受益,消极的教学方法会耽误孩子未来的发展。信息化教学会让孩子们过多的依赖网络。过多的沉溺与网络游戏中不能自拔。孩子们看到老师经常使用信息化的教学工具,就会潜意识的模仿老师的行为,但是现在网络环境纷繁复杂,各种好的坏的知识在网上都能看到,小学生还没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就很容易被各种虚假信息所蒙蔽,从而失去自己的本性,后果积极严重。

另外,现在的信息化教学会使小学生们丧失自主创新的思维能力。更多的依赖网络搜索。创新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是经过数年的时间培训与学习的,而小学生在小学时期正是价值观引导传授的最佳时期,在小学的时候有意识的引导小学生培养自主思维能力,学会独立思考能力、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小学生的发展终生受益。

结束语:小学信息化教学是时代进步的产物,有利于教学特色创新,对于整个教育体系来说也是跨时代的创新,值得现在社会的重视与发展。但是信息化教学在发展过程中要努力避免信息化带来的消极影响,尽可能的是优势得到体现,劣势加以回避。

参考文献:

篇3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积极地渗透数学思想能够有效地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也能促进老师教学质量的提升。那么,如何在教学中将数学思想有效地渗透到学生头脑中需要运用一些有效的方式手段。本文针对这一方面进行了研究分析。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思想渗透的重要意义

1.数学思想是教材的基础

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数学思想对于教材与教学都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教学思想对学生未来的工作与生活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而且对于小学生当前学习的数学知识,锻炼自己的逻辑思维与动脑能力都具有重要意义。

2.有效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对于小学数学老师,有效提升课堂质量与效率能够促进学生兴趣的提升以及学习水平的提高。具有数学思想的教学设计能够有效提升教学质量。作为小学生,一方面由于年龄的原因,他们的思维能力与想象力、创造力等都比较活跃;另一方面由于时代的发展与进步,学生了解知识的渠道也越来越广泛,因此小学生的知识面相对来说比较广,面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有时老师也会招架不住。但是老师在教学中将数学思想进行有机渗透,能够使学生最大限度地理解问题。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思想渗透的教学现状

1.对数学思想方法的指导作用不重视

在大部分的数学课堂中,老师仍然采取传统的教学方式实施教学,对于教学方法的探究不到位,更不用说对数学思想的研究以及对学生的指导。另外,对于小学数学来说是以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为主要内容,大部分老师在实施教学时,对于数学思想的渗透几乎不会涉及,而针对数学思想对学生今后学习与生活的重要作用的关注程度也不够,因此就容易忽视在教学中进行数学思想的渗透。

2.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认识不明确

当前的大部分小学数学老师在教学时对数学思想的运用都不到位,对于数学思想的渗透方法更是比较陌生,这些现象都对学生的数学学习产生一定的影响。老师不会借助科学的数学思维来对学生进行指导,这极大地阻碍了学生对数学的系统学习与掌握。

3.数学思想指导方法的使用不当

对于一些小学生来说,在学习中难免会出现各式各样的问题,这就需要老师利用数学思想加以正确的指导。但是,在大部分情况下,老师都只是将一些指导思想直接传授给学生,而学生对于其中的原理则不太理解,因为老师没有针对学生自身的学习特点与情况进行积极的指导,造成数学指导方式出现问题。

三、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思想渗透的有效方法

1.认真研读教材,挖掘数学思想

作为数学老师,在备课过程中应该对教材进行仔细钻研,对于教材的使用方式进行创新,并且挖掘教材中隐含的数学思想,而且通过几个教学活动的设计将数学思想通过课堂的活动科学体现出来。例如,在学习“用数对确定位置”这一课时,首先在备课之前就应该深入挖掘教材内容,分析教材所体现的数学思想,使学生对数对的认识有一个清晰的脉络,老师可以列举动物园景区的示意图,引导学生通过两把尺子画方格,使知识的呈现得以动态化,从而使学生明白方格的列与行可以进行延长与移动。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学生掌握知识运用的基本方法,从而提升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2.通过探索知识的产生与形成来渗透数学思想

数学思想无时无刻不渗透在教学过程中,在讲解知识点时,老师可以在为学生分析知识的形成与发生中,将数学思想有机渗透其中,使学生能够在观察、实验与分析的同时掌握知识并将其内化为自己的能力。例如,教学“重叠”的问题时,可以先给学生讲解排队的问题,某学生从前往后数是第五个、从后面往前数也是第五个,求这一队共有几个学生。然后老师通过指导学生画图,借助图示使学生明白重叠的含义,并且积极地渗透集合的思想,从而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对集合的数学思想潜移默化的感知。

3.课堂回顾环节概括总结数学思想

对于一节课的总结与回顾环节,老师可以恰当地利用这一环节进行数学思想的渗透,使学生能够对新知识的形成与发展过程进行思考。例如,在讲解“平行四边形面积”时,老师在课堂的最后阶段,带领学生回顾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推导过程,通过割补法将平行四边形分割为长方形,再依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来推导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老师在总结过程中将这种“转化思想”积极地渗透给学生,使学生能够在复习旧知识的过程中掌握科学的数学思想。

总之,以数学知识与能力的传授为依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有意识的、合理的数学思想渗透,能够促进老师对数学的进一步研究,同时对学生的学习有着积极的影响。因此,作为数学教育工作者,为了使数学思想在教学实践中发挥它的重要作用应该努力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篇4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着眼点

1、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应加强过程性

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并不是将其从外部注入到数学知识的教学之中。因为数学思想方法是与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联系在一起的内部之物。教学中不直接点明所应用的数学思想方法,而应该引导学生在数学活动过程中潜移默化地体验蕴含其中的数学思想方法,切忌生搬硬套、和盘托出。例如学生写出几个商是2的除法算式,通过观察可以归纳出被除数、除数和商之间的关系,大胆猜想出商不变的规律:可能是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零除外),商不变;也可能是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商不变。到底何种猜想为真?学生带着问题运用不完全归纳举例验证自己的猜想,最终得到了“商不变性质”。所以学生获得“商不变性质”的过程,又是归纳、猜想、验证的体验过程,绝不是从外部加上一个归纳猜想验证。学生一旦感悟到这种思想,就会联想到加减法和乘法是否也存在类似的规律,从而把探究过程延续到课外。

2、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应强调反复性

小学生对数学思想方法领会和掌握有一个“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过程,在反复渗透和应用中才能增进理解。例如学生对极限思想的领会就需要一个较长的反复认识过程。如刚认数时,让学生看到自然数0、1、2、3……是“数不完”的,初步体验到自然数有“无限多个”;学生举例验证乘法分配律,在举不完的情况下用省略号或字母符号表示;教学梯形面积计算公式之后,让梯形的上底无限逼近于0,得到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让学生多次经历在有限的时空里去领略“无限”的含义,最终达到对极限思想的理解。同时在具体进行教学时,教师应放慢脚步,使学生在充分地列举、不断地体验中,感悟“无限多、无限逼近”思想。如教学“圆的认识”时,学生画了几条对称轴后,我问这样的对称轴画得完吗?有的说画不完,有的说这么小的圆应该画得完吧。于是我让学生继续画,看到学生画得有些不耐烦了,再让他们观察课件演示“不断画”的画面,从而确信了“圆有无数条对称轴”。数学思想方法较数学知识有更大的抽象性和概括性,只有在教学过程中反复、长期地渗透,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3、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应注重系统性

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要由浅入深,对数学思想方法的挖掘、理解和应用的程度,教师应作长远的规划。一般地,每一种数学思想方法总是随着数学知识的逐步加深而表现出一定的递进性,因而渗透时要体现出孕育、形成和发展的层次性。例如在组织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时,要体现出“化归”思想的孕育期:学生计算“46+27”一般有“(40+20)+(6+7)、46+20+7、46+4+23、46+30-3”等方法,从中看出学生已经有将复杂问题转化为简单问题的意识。在进行两位数乘除法的教学中,要逐步引导学生对此有较清晰的认识;在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中,应启发学生自觉运用“化归”思想去确立新知学习的方法,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可以通过分割、平移,转化为长方形的面积。这样,将表面无序的各个渗透点整合成了一个整体。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途径

1、在教学预设中合理确定

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教师在进行教学预设时应抓住数学知识与思想方法的有效结合点,在教学目标中体现每个数学知识所渗透的数学思想方法。如在概念教学中,概念的引入可以渗透多例比较的方法,概念的形成可以渗透抽象概括的方法,概念的贯通可以渗透分类的方法。在解决问题的教学中,通过揭示条件与问题的联系,渗透数学解题中常用的化归、数学模型、数形结合等思想。有时某一数学知识蕴含了多种思想方法,教师可根据需要和学生的认知特点有所侧重,合理确定。例如上海市新教材将“运算定律、性质”整合在一起学习,就是要突出“归纳类比、数学结构”的思想方法,发展学生的直觉思维,促进学生的学习迁移,实现对“运算定律、性质”的完整认识。当然在学习过程中还要用到“观察,猜想,验证”等方法。只有在教学预设中确定了要渗透的主要数学思想方法,教师才会去研究落实相应的教学策略,怎样渗透?渗透到什么程度?把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纳入到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中,把数学思想方法的要求融入到备课的每一环节,减少教学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三、结语

数学思想方法蕴含在数学知识之中,尤其蕴含于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在学习每一数学知识时,尽可能提炼出蕴含其中的数学思想方法,即在数学知识产生形成过程中,让学生充分体验。如我在教学“角”的知识时,先让学生在媒体上观察“巨大的激光器发送了两束激光线”,然后由学生确定一点引出两条射线画角,感知角的“静止性”定义以及角的大小与所画边的长短无关的观念。再让学生用“两条纸片和图钉”等工具进行“造角”活动,不经意之间学生发现角可以旋转,并且随着两条纸片叉开的大小角又可以随意地变化。这样“角”便定义为“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而成的”,这就是角的“运动性”定义,体现着运动和变化的数学思想。学生在“画角、造角”活动中经历了“角”的产生、形成和发展,从中感悟的数学思想是充分与深刻的。数学思想方法呈现隐蔽形式。学生在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中,通过观察、实验、抽象、概括等活动体验到知识负载的方法、蕴涵的思想,那么学生所掌握的知识就是鲜活的、可迁移的,学生的数学素质才能得到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1]杨庆余,俞耀明,孔企平《现代数学思想方法》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篇5

1.数学思想方法的涵义和意义

数学思想,故名其意,就是对数学学科的高度概括和抽象理解.它与教学方法、教学观点紧密相联.数学思想是教学方法与观点的灵魂,也是指导教学方法的基础.数学思想从宏观角度上来看是对数学科学本质和规律的总结,是至今为止无数的数学家总结出的;从微观角度上讲,是不同分支体系的内容与方法.新课改提出:“数学为其他的科学提供了思想、语言及方法,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数学对于提高人的逻辑推理能力、创造能力发挥着显著的作用,是现代科技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掌握了数学的思想,就相当于找到了现代奇幻世界的一把金钥匙.教师在数学教学活动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激发学生的数学潜能,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想能力.

我国目前大多数的学生和教师都只停留在浅显的认知阶段.因此注重教学思想的教学方式是当前数学教学活动的重点.遵循数学专家的理论研究基础上,深入的钻研数学的思想教学方法.全面系统的学习并总结数学的思维方式、解题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理解能力,提高数学成绩和教师的综合数学教学能力.

2.初中数学常用的教学思想方法

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数学的研究分为数量形式与空间形式两方面.“数”与“形”的结合运用有助于方便快速的理解、生动形象的储存在大脑记忆中、帮助思考分析.为了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我们通过举例说明,详细地进行概念讲解,创造情景教学,达到让学生充分掌握这一特征的目标.从本质上看,这种多层次,多方面的思想方法在创造学生想象力的同时也提高了运算速度.

化归的思想方法.所谓的“化归”分为转化和总结的两个方面,这种方法在数学中应用甚广,是解析问题的有效途径.简明扼要的说,化归就是化繁为简,从复杂到简单的过程.例如:新的知识体系的架构、图形问题都会经常用到化归中的“转化”方法.

策略性问题指导方法.依据客观事物的变化规律,解决数量之间的关系.函数的变量关系可以用方程式来总结.我们常见的函数有:一次函数、二次函数、三角函数、幂次数、指数函数、三角函数等,这就要求我们对基本函数的规律有所了解,包括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周期性、最大值、最小值等.

方程可以反应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间的关系,是两者之间沟通的桥梁.通过已知条件求出未知条件,以分析变量为出发点,运用已知条件、公式找出其间的联系点,从而转化成相应的方程.

分类思想的教学方法.分类思想就是依据对象的性质进行划分,将属性相似与属性不同的对象分别归为不同的类别,逐一解决其中的制约因素.这种分类策略具有概括性和条理性.

在初中数学教材的内容中,把各类知识点分成了几大章节,实数(有理数和无理数)、函数(三角函数、一次函数、二次函数)、方程(一元一次、二元一次、不等)、几何(梯形、三角形、菱形)等,这些都体现出了分类思想的差异性和共同性的特征.

二、数学教学方法的研究

1.思想教学的基本原则

第一,目标性原则.新课标强调,以数学的基础知识为载体,注重深层次思想方法的学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将重点性的数学思想方法进行概括,细化教学过程,把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落到实处.

第二,层次性原则.数学教学的思想方法区别于数学知识的教学,但又与数学知识相互依存.知识在于掌握和理解,数学思想则要在其基础之上遵循数学学习的规律性,要求学生形成由低到高、由浅入深、个别到普遍的意识结构.

第三,实践性原则.将实践性原则应用到实际的数学教学课堂活动中,一方面提升数学知识的记忆能力,另一方面要培养学生独立的思考能力.开展实践性的课外活动,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寓学于乐”,活跃数学思维模式,逐渐养成寻找问题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

篇6

一、小学数学“位置与方向”校本素材体系构建

为达到“利用学校自身及周边资源,开发‘位置与方向’教学素材,以应用于学校教学实际,从而提高教学效率”的本土化改造目标,根据“改肉不剔骨” “创新不排旧” “简约不简单”三大原则,我们对课程目标、人教版教材、瓯实小自身及周边资源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构建了素材开发总体框架图(如下表)。

二、小学数学“位置与方向”素材开发的内容设计

以上述开发的校本素材体系为基础,我们分“用四面八方确定位置”“用方向加距离确定位置”“用数对确定位置”三大模块进行内容设计。分述如下:

(一)以“我们的校园”为主题,进行 “用四面八方确定位置”本土化改造

“用四面八方确定位置”安排在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核心句式是“A在B的x方向”,包括“辨认方向”“用方向词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认识简单的路线”三部分内容。我们的做法是:

1.利用“校园平面图”进行“辨认方向”的教学。

根据课标“通过现实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的要求,原教材以“北京天安门广场及四周建筑的航拍照片”为素材进行了组编。但据我们对两个班级的学生调查发现,虽然北京天安门学生人人熟知,然而去过的仅占4%,熟知旁边建筑的学生更是近乎于零。

于是,我们摒弃天安门情境,开发了以学生熟悉的,每周晨会时都能看到的“司令台”为观测中心的校园平面图。校园平面图以瓯实小建筑三维图为蓝本,配以学生站在司令台面朝初升太阳的形象,进行 “辨认东西南北”的教学,达成该课时的教学目标。

2.利用“教室平面图”进行“用方位图描述物置”的教学。

根据课标 “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认识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的要求,原教材以虚拟的“学生房间是怎样布置的”“小峰小娟生活的环境”两个情境为素材进行了组编。

我们则在此环节中,以本校教室布局与操场上具有学校特色的心理游戏 “跳格子图”为基础,设计了“讲台、黑板报、走廊、花园分别在教室的那个方向”“小明在操场上的格子图里,向东方跳3格,再向北方跳2格,会跳到什么位置”两个练习,前者作为基础练习素材,后者作为发展练习素材,从而达到让学生学习并巩固知识点的目的。

3.利用“校园方位图”进行“行走路线”的教学。

根据课标“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的要求,原教材采用了虚拟的小区情境,以“去少年宫怎么走?去体育场可以怎么走”两个问题来实现教学。

我们则摒弃教材中的方案,利用学生在校园里走动、出操及上体育课经常行走的路线来开发素材。如在校园方位图中呈现学生出操行走路线图,让学生描述起来毫不费力,不仅大大降低了难度,而且科学合理。

对于学生而言,视角范围内的是感受最形象也是最深刻的。因此,身边的教室、身边的游戏、身边的校园的是组织教学的最好素材。

(二)以“我们的家乡”为主题,进行“用方向加距离确定位置”本土化改造

“用方向加距离确定位置” 安排在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核心句式是“A在B 的东偏北x°方向上,距离m米”,包括“用方向加距离确定位置”“用方向加距离的方位图画法” 以及“相对位置的判断”三部分内容。我们的做法如下。

1.开发与学生紧密联系的“施教区方位图”来组织教学。

根据课程标准“使学生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的要求,人教版教材在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编排了“定向越野比赛”的情境素材。然而,南方学生对“定向越野比赛”的情境知晓率近乎为零。

针对如此不合实际的情境,我们开发了与学生紧密联系的“施教区方位图”来组织教学。该图用网上三维图为蓝本,以学校为中心,标出学生生活的梧田街村、大堡底村等六村位置,并抽象出方向、角度、距离三大要素(图1)。

该图可以进行“用方向加距离确定位置”的三个关键知识点的应用:一是辨别方向。利用大堡底村、霞王村都在学校的西北方向,制作“北偏西”――“西偏北”的知识点辨析图(图2)。二是辨别角度。利用大堡底村、梧田街村都在北偏西方向,制作表示同一个方向则需要加角度的辨析图(图3)。三是训练句式。利用其中的一个地点,训练句式。如“林村在学校的东偏北20度方向,距离1100米”。

2.利用“学校现实建筑与规划建筑位置”,进行“方位图的画法”教学。

原教材虽然在此内容安排了学校示意图的形式,但实际内容与我校不符。我们改良教材编排的内容,以瓯实小现实建筑图为新课教学素材,以未来规划图来为练习巩固素材。

如“以未来规划图”为素材的练习设计――“请用给定的句式画出学校未来的主题雕塑、音乐墙的位置”,使得学生学习时兴趣盎然。

3.利用“温州与杭州”之间的位置关系,进行“相对位置判断”的教学。

原教材采用“北京――上海”的位置关系,我们则采用 “温州――杭州”相对位置示意图,进行“温州在杭州的南偏东15度方向上,距离400千米。杭州在温州的北偏西15度方向上,距离400米”的训练,以帮助学生掌握“观测点相对,方向相反,而角度与距离却相同”的知识点。

因此,用学生身边的家乡图为素材,现实感与时代感俱强,非常适合教学之用。

(三)以“我们的位置”为主题,进行“用数对确定位置”本土化改造

“用数对确定位置” 安排在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核心句式是“我的位置在(a,b)”。包括“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两部分内容。我们的做法如下。

1.利用“我们的座位”进行“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教学。

根据课标 “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的要求,教材选用班级学生座位表的形式进行组编。我们不再对素材进行更换,仅仅对其进行完善、整合。我们开发空白座位表,将座位表设置成8×8的格式,要求学生复印并粘贴于书本之上。然后,教师利用班级座位表,抽象出的格子图,教学“某某学生在班级的位置第几列第几行”,从而进一步抽象出用数对(a,b)确定班级位置的方法。

2.利用“我们的操场”进行“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

根据课标 “使学生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的要求,人教版教材编排了“动物园动物位置示意图”。我们认为该情境图未能适用于本校学生,应重新对本教材内容进行组编与设计,用学生身边的操场点阵图(本校每位学生在操场上做操时都有相对应的唯一的一个白点)来组织素材。该点阵图中,每位学生都有一个固定的数对(a,b)点,既与第一课时“用数对表示一个格子”进行区别,又能实现抽象成雏形坐标图的目的,教学起来,难度大大降低。

简单的座位与站位两个素材,使得教学显得如此轻松。

三、“位置与方向”校本素材的实施效果评估

两年内,我们分步对三大模块素材群开发成果进行应用研究,并一边应用一边尝试从课程目标达成率、学生学习态度、教师态度三方面进行实施效果评估。评估结果如下:

1.课程目标达成效果明显好转。

教师引导学生利用温州市小学生素养评价卷对三、四、六年级对照班与实验班进行监控测评,测出对比率(即单元平均分超出学期六个单元总平均分的百分比),发现对照班为-3.4%、-5.5%、+12.1%,实验班则为+1.0%、+1.9%、+12.9%。目标达成效果实验班明显高于对照班。

2.实验学生的兴趣提高明显。

为调查试用教材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影响,我们在实验班教学“用方向加距离确定位置”单元3课时后进行态度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100%的学生都认为这3节课有意思,48.9%的学生最喜欢第一节,41.1%的学生最喜欢第二节,100%的学生觉得“施教区方位图”比“定向越野比赛图”“有味道”。关于校本素材的难度调查结果,71.1%的学生选择不难或很容易。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本课堂教学内容对于学生比较生动、有趣,也乐于接受。

3.教师对于校本素材开发与使用的评价度高。

篇7

当今,学校教育正实施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这对于提高国民素质和创新能力,无疑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和重要作用。作为教育者,更应清楚地知道,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技能和才能的发民用等方面的相互关系,请听:

忧愁非读书不释,贫怒非读书不解,精神非读书不振。数学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分支,理应引起数学教育者足够的重视。数学教育中贯疏数学思想与方法既是数学教育的基础,也是提高数学学习效果的重要途径。良好的思想方法能促使学生更好地发挥其天赋与潜能,而拙劣的思想方法则可能阻碍其学习效果与才能的发展。数学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揭示数学思想,灵活运用数学方法,不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数学思想方法的引入、领会、贯通可以使学生数学学习中产生“抗体”,增强“免疫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和创新能力。然而,在数学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如何运用数学思想与数学方法以提高学习数学的效果,笔者以为,可以以数学思想为主线,抓好四个环节,使学生掌握、理解和运用数学的观点、思想和方法,培养数学素养,优化思维结构,提高学习效果。

1、在概念的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使学生增强对数学思想的感悟力,继而提高学习效果。

数学概念是数学学科知识体基础,是中学数学基础知识的核心。数学概念也是数学思维的细胞,是数学能力的根基之一。

在概念教学中可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直观背景素材,提出有趣生动、发人深省的问题,使学生经历概念的发生和形成过程,揭示其数学思想,形成其数学方法。由于概念是按一定逻辑规律构成了概念体系,各概念体系中的概念之间存在相融的逻辑关系,这就给我们提供了引入概念的有利条件和方法,进而分析概念间的逻辑关系。

1.1从某类具体事物的客观规律实例出发,分析、归纳地引入新概念,并渗透数学思想。例如:从中学生在日常生活与接触过的大量的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出发,举出气温的零上20度与零下1度,支出10元与收入15元,水位上升5厘米与下降3厘米等实例分析其共性,与方便处理这些量,可归纳统一的表示方法;其中一种量表为带正号“+”的数,而另一种量表为带负号“-”的数。这样,上述各例中即可表示为+20度与-1度、-10元与+15元、+5厘米与-3厘米等。就可归纳地引进正数与负数的概念。在引入新概念的过程中使学生形成全面的、辩证的、发展的观点,并在这种观点的引导下养成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

1.2分析概念内涵与外延,理解概念,揭示其数学思想。通过对全等三角形概念的概括,在其内涵“三内角对应相等”且“三边对应相等(亦说:三边对应成比例且比值为1)”中,减少比值为1这一属性,就可以引进外延较大的新概念“三内角对应相等”且“三边对应成比例”,就是“相似三角形”了,这种归属学习和总括学习更便于建立概念体系。让学生站在全面性、整体性、发展性的高度来认识概念,揭示其本质属性及其所包含的数学思想。

在概念的教学中,采取不同的方法,渗透观察、分析、比较、归纳、抽象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思想体系,挖掘对象的内涵与外延,揭示对象的本质属性,引入分析概念,就可提高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水平,进而提高数学学习效果。

2、在数学命题的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让学生理解掌握数学思想方法的高度科学性及统一性,提高学习效果。

数学命题是把概念联系起来,形成完整的数学学科的主干内容,有效的数学命题教学,有助于学生牢固掌握数学知识的结构,有助于数学思维的发展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正如(芬)斯托利亚夫所说:“如果我们想在数学教学中,在某种意义反映数学的创造过程,就不仅教学生证明,而且教学生‘猜想’”。例如:在初中几何教学“对顶角相等”这一性质定理时,可先由学生作图,画出对顶角并测量它们的大小作出猜想:再由学生探讨这一猜想的理由、依据,使学生从感性上认识到“对顶角相等”;并在教师的提问下,让学生“知道”另一个班的学生也得到“对顶角相等”――这就是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猜想”的情形。然后向学生指出,知识的获取不能完全凭直观感觉和猜想来完成,必须经过逻辑证明,才能认定。最后引导学生经过努力根据一般图形,运用已有知识导出严格证明,从而体验到证明的力量,这就培养和树立了学生由猜想到证明思想方法,同时这也是一个创新的过程,因为学生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本身就需要创新。在数学命题的教学中,抓住其来龙去脉,渗透数学思想方法,让学生牢固地理解和掌握命题的实质,灵活地运用命题的原则,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提高数学学习效果。

3、在数学习题与解题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提高学生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习效果。

数学习题是中学数学教学内容中的重要的组成部分,涉及到数学基础知识及其思想方法,要使学生深入理解、巩固和应用这些知识和方法,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我们就要在习题特别是例题的教学中突出数学思想的指导作用,强化数学方法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例如:甲、乙两人同时从两地A、B相向而行,相遇后甲又行四小时到达B,乙又行6.25小时到达A,求两人从出发到相遇需要多少时间?此题思路较多,可以从行程问题和工程问题入手。还可以启发学生探索更有特色的思路:

由匀速着眼,两人在两段路程中所需的时间成正比。则

(x为两人从出到相遇的时间)。在此基础上可作一些引伸和变化:

变换一:原题上增加条件“A、B相距45公里”,结论改为“求甲、乙两人的速度”。

在原题 结论的基础上,运用行程问题的基本关系,容易得出甲、乙两人的速度。

变换二:甲、乙两人同时同地以匀速相背而环城行走,如果知道乙环城一周需要15.25小时,而且在甲、乙两人首次相遇后,甲又用四小时回到出发点,试求甲环城一周需要多少时间?

此题中只有“时间”一种量,要找出等量关系是困难的。在教学中指导学生从多角度考察问题,既可引导学生视为“行程问题”,也可类比视为“工程问题”,还可引导比较前两题条件、条论,由原题的结论容易得出:

(x为甲环城一周所需时间)

变换三:将原命题改为:甲、乙两人分别从A、B两地同时同向出发,甲经过B地后再走四小时在C地追上乙,此时两人共走45公里,现知C、A两地之间正好是乙走6.25小时的路程,试求:A、B两地之间的距离?

可引导学生用线表示法加以分析,并适当地进行“等价变换”、“甲、乙两人同时从相距45公里的A、D两地相向而行,在C地相遇,相遇后甲再走四小时到达D,乙再走6.25小时到达A。且知BC=CD,求A、B的距离?

这样一来,就会发现其变化仍没有离开原题的结论,与原题本质上是一样的问题了。

通过这样的例题教学,从而让学生达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思想境界。“精练”与“泛练”相结合,也可引导学生提炼其数学思想,归纳其数学方法,揭示其本质属性,学生思维的尝试和广度得到进一步拓展,能够抓住问题的本质特征,解决实际问题更为方便、灵活、简捷,提高数学学习效果。

4、在课外活动中渗透数学思想,强化掌握对数学思想方法的掌握和运用,提高学习的效果。

数学课外活动能充分开拓学生的视野,扩大知识面、提高兴趣、发展特长,同时又可加深和巩固课内学习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增强学习活力。数学课外活动有:数学专题讲座或数学家报告会;数学演讲或读书报告会;数学竞赛;数学游艺、数学晚会;数学墙报。我们要充分利用这块阵地导入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4.1在数学演讲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增强对数学思想方法的了解。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可以见到形形的竞争现象,对立的双方总在想方设法谋求对自己有利的最佳策略。

篇8

关键词: 高校学术;知识管理;知识管理流程

Key words: Academic;knowledge management;knowledge management processes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24-0242-02

0 引言

高校是以传播、发展高深学问为目标的特殊社会组织。有专家指出:“高校科研的职能是高深学问得以发展的功能体现,社会服务也是在高深学问支配下,以高深学问为前提的一种服务,高校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的重要特点在于:它不仅满足与关注社会的当前需要,而且应具有前瞻性,走在社会发展的前面,为社会健康发展创造新思路、新机会。”[1]这说明,高校的科研职能、社会服务职能都是在高深学问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都是高校职能的组成部分。这里的高深学问就是由各学科知识组成的高校学术知识,有效管理这些知识,将有助于提高高校科研效率。

1 高校学术知识管理概念

1.1 知识管理 美国《财富》杂志于1998年发表了题为“迎接知识经济”的文章,提出了知识管理的概念。该文指出,知识管理通过知识共享、运用集体的智慧提高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知识管理的关键在于建立激励组织成员参与知识共享的机制,设立知识总监以培养组织创新能力和集体创造力。其后,知识管理专家Ygoesh Mathotar[2]、Kari Er1k Sveiby[3]、Marinane Broadbent[4]等都从不同角度对知识管理进行了定义。Thnolas Dave Pnort等人给出了一个较为全面的知识管理定义,他认为知识管理着眼于促进组织目标,与组织知识资产的开发和利用相关。要管理的知识包括显性的、文档化的知识以及隐性的、主观的知识。对这些知识的管理包括所有与知识的鉴别、共享和创造相关联的过程。这就需要创造和为此知识库的系统,以培养和促进知识共享和组织学习。

1.2 高校学术知识管理 学术,是指系统专门的学问,是对存在物及其规律的学科化论证,泛指高等教育和研究。[5]

《现代汉语词典》对学术也有类似的解释,即为:“有系统的、较专门的学问。”

因此,高校学术知识管理就是将高校各学科学术知识进行分析,既把握学科之间各自独立的特点,又明确各学科之间的相互贯通、彼此渗透的特点,进而针对性的获得、存储、应用、共享学术知识的管理活动,以提高高校学术效率的工具、手段及方法的组合。它不仅方便高校教师打破单一学科知识的局限,把自己的专业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拓宽自己的知识领域,在突出专业发展方向的同时,在学科的边缘和交叉中找出解决学科疑难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把知识和学术推向深入,推向新的高度,而且有利于高校学术交流与知识共享,进而提高高校的学术水平和学术效率。

2 高校学术知识管理流程

高校各科学术知识是相通的,又是有区别的,它们更多的是从不同的角度反应同一事物,不同的角度和立场就是区别,而这“同一事物”就是知识的本质,整体把握知识的本质,研究其内在规律,寻求知识管理的流程,是高校学术知识管理的重要内容。

2.1 流程模型 知识管理目的就是要提升组织知识共享与交流的能力,以便利用知识进行科研、生产实践,建立组织的核心竞争力,进而带动组织发展,它们是现代组织提高竞争力的源泉,也是推动组织发展的根本动力。以下从知识管理的流程角度构建如图1所示的知识管理模型。该模型描述了知识管理的过程。

篇9

数学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学习数学的目的,不仅仅在于学到一些数学的概念、公式和结论,更重要的是要了解数学的思想方法和精神实质,真正掌握数学这门学科的精髓。数学思想方法,是指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方法的一种认识,是对学习数学的思想逻辑思维的一种认识,学生只有形成对于数学思想的认识,才可以有效学习,把知识转换为能力,有效提高自学能力,更好地可持续发展。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我国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对科学思想、科学方法有着重要影响,数学思想方法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古往今来,数学思想方法不计其数,每一种数学思想方法都闪烁着人类智慧的火花。一则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有些数学思想方法他们不易接受,二则要想把那么多的数学思想方法渗透给小学生也是不大现实的。根据对小学生心理特征、年龄特点的分析,个人觉得以下两种数学思想方法对学生学习数学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第一,化归思想是把一个实际问题通过某种转化、归结为一个数学问题,把一个较复杂的问题转化归结为一个简单的数学问题。对低年级的小学生来说,较复杂的数学问题,只会让他们感到数学如此困难,如此枯燥。我相信,如果把一个复杂的问题比作一个迷宫,引领学生们把这个迷宫的一条一条通往成功路线清晰地找出来,学生们会因此兴奋和喜悦,体会学习数学成功带来的愉悦。

例:怎样租车核合算?

大轿车限乘客30人,面包车限乘客20人,师生共80人。

这是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材第7页的一道“聪明屋”的题目,这道题学生可以有选择地去学习,不要求每个学生都掌握。但我反过来思考,这一道实际的生活问题,对每个学生的生活都有影响和帮助的。我该如何引导学生去解决这么一个复杂的数学问题呢?我让学生通过审题,找出已知数量信息,再找出小问题。如:如果只租大轿车,要租多少辆,花多少钱呢?如果只租面包车,要租多少辆,花多少钱呢?如多少辆车,跟哪些数量信息有关。除了只租大轿车或只租面包车,还可以怎么租。然后,再把这些小问题制作成一张表格,其实每个小问题都是学生在一二年级已经会解决。

对刚从二年级升为三年级的学生来说,看这样的表格还是有困难的。所以,在绘制表格前,先把每个小问题解决了,再搬到以上的表格去,这样学生就一目了然。上面的思考过程,实际上是把一个实际问题通过分析转化、归结为求“租几辆大轿车或租几辆面包车和花多少租费”的问题,把一个实际又抽象的问题转化、归结为一个数学问题,这种化归思想可以锻炼学生们学会用已知条件把大目标逐渐分解成小目标,再逐步接近大目标的能力。学生感到了成功的喜悦,感到问题不是想象的困难,肯定有信心把数学学好了!

第二种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形结合思想。在还没步入小学课堂教学的岗位上,我一直觉得这种数学思想只有初中以上的学生才能好好地理解。其实,从学生步入一年级的时候就要开始接受这种数学思想了。数是抽象的,形是具体的。数形结合思想是充分利用“形”把一定的数量关系形象地表示出来。一年级学生在接受“0至10”的数字时,仅仅教他们认、读这些数字,他们不会理解其中的含义,不会运用这些数字。比如1,像一根小棒等;用它说一句话可以组成数量词语等。教学中,有经验的老师会通过“看图猜数”让一年级的学生更好地掌握“0至10”的这些数字。

在三四五年级时,学生学习的分数意义、加减法,都用到了数形结合思想。学生通过图形、实物,理解了整体(单位1),理解了分数的意义。这些不仅向学生渗透了数形结合思想,还向学生渗透了类比的思想。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加强数学思想方法渗透的策略。

篇10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文化的飞速发展,致使更多人去追求精神文明。艺术也成了越来越多的高考生热衷与喜爱的门类。每年全国有上百万艺术特长生进军艺考现场,为考学也好,为寻求艺术之美想潜心研究也罢,随着全国大多数高校增开艺术专业方向,更多的艺术高考生有机会读大学,可是大学毕业就等于失业的问题日益严峻,艺术生就业成了一大问题。艺术专业院校学生专业优秀的毕业生只要是对单位要求不高、而且努力工作,就业还是没有问题的。但是一般的地方本科院校学生从考入大学时成绩就不是特别的好。在大学虽也努力刻苦学习,但毕业时和专业院校学生相比还是有些差距的,那么他们在找工作时就面临很大压力,学校不够出名,专业不够好,而且人数众多,工作自然不好找,部分学生毕业后面临改行的难题。

面对如此严峻的艺术生就业问题,结合本人也是地方本科院校音乐学专业的在校大学生,为了让更多的艺术生能够根据自身条件和自身优势去找到适合自己的一份工作,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生长的一片土地使其能茁壮的成长,施展自己的才华。本人从地方本科院校艺术类音乐学专业学生的自身条件和艺术思维的共性进行分析研究,找到适合自己思维方式的企业、事业单位和适合自己的工种。为地方本科院校艺术类音乐学专业学生毕业就业问题略尽绵薄之力。那么艺术类音乐学专业学生都有哪些不同于其他专业的思维方式呢?这样的思维方式能够去哪些企业工作?适合和什么样的人群在一起能够发挥自己最大人生价值呢?这些就是本论文研究的主要问题。

一、 什么是艺术思维

艺术思维就是指在艺术创作活动中,想象与联想,灵感与直觉,理智与情感,意识与无意识,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经过复杂的辩证关系构成的思维方式,他们彼此渗透,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艺术思维。其中形象思维是主体,起主要作用。

不同的艺术种类、风格、流派、都是艺术思想的传达。高尔基说“艺术靠想象而生存”,每件艺术设计作品,无论是感性还是理性都传达着作者的思想情感。也许这就是艺术思维的共性吧。也许我们不懂凡高的《向日葵》、田崴的《开拓者》,只有他们自己才能对自己作品传达的思想真正了解。这个思维过程将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如日本的浮世绘;浮世绘最初以"美人绘"和"役者绘"(戏剧人物画)为主要题材,后来逐渐出现了以相扑、风景、花鸟以及历史故事等为题材的作品。都是审美的传达。

艺术思维的主要表现方式是形象思维、抽象思维、灵感思维。形象思维的培养和提高主要靠田野采风和深入实地体验生活,看到的具体事物通过人的大脑分析获得;抽象思维是通过逻辑推理进行判断分析和论证的一种思维方式;灵感思维是在人类生产时间活动中,人的大脑高度兴奋时偶然产生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具有偶然性、不可预见性、瞬间即逝等特征,可遇而不可求,不过往往建立在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之后。

二、音乐学专业学生的艺术思维方式有哪些主要特征

首先我们要明白,与艺术有关的知识思维和技术思维并不是艺术性思维。凡是学校里教师教授的知识,只能是一种艺术知识,和思维无关,比如我们听一首音乐,能明确的判断音乐的风格、表达的感情等,这只是在学习与积累中的经验之谈,最多只是一种准确的感受,而并非是自我的艺术性思维。本人根据自己的理解并翻阅了许多与之有关的文献资料,得出了音乐学专业学生艺术思维的主要特征如下:

(一)艺术思维的重心是直觉

艺术性思维本质不是理性的,而是单纯的感性感觉。起点是感觉,终点是形式。

单从音乐方面讲,艺术思维只是一种直觉。鉴赏一首歌曲,是以最初的直觉来欣赏它的旋律到底抒发了怎样的情感,而不是通过结合所学的知识,对这首歌曲进行专业的赏析。只有真正融入了自己真实的感情,才能体会真正的艺术。所以说音乐专业学生大部分都是情商大于智商的。在同一件事情上我们通常以感性思维来判断该事物的价值趋向和处理结果。比如说当我们看到一个乞丐在大街上乞讨,就会感觉到他的辛苦和不容易,马上就会尽自己的能力给一些零花钱。我们不会考虑这个乞丐是不是一个骗子。这也是大多数音乐人的共性,感性的情商驱使我们的内心让我们必须这样做。

(二)艺术思维的内容是人生经历的所感

曾看过一本书,书里有大概这样一段话。人与人的共鸣往往不是来源于同等生活水平的人之间,而大多发生在生活差距大,思想境界高度一致的人们身上。就像小孩和老人流下的泪水意义不可能一样。但是教养同等的穷人与富人的思想观念可能会有相同之处。

在《艺术创造论》一书中为艺术制定了这样一个定义“艺术,是一种把人类生态变成直觉审美形式的创造。”那么,艺术思维就是在这个创造过程中,产生的直觉感性思维。人经过对人类世界的认识经历,有了一定的想法,而这些想法与修养气质有关。有些作曲家的词写的好,就是因为现实中经历使他涵养提高,从而艺术思维的修养也随之提高,写出的作品自然是好的。所以说艺术思维来源于对世界和生活的直觉感知。

(三)艺术思维没有确定性

艺术思维指导艺术创作,而艺术创作往往是留给人一定的想象空间。所以艺术思维通常没有确定性。如果艺术思维过于僵化,就不能创作出有吸引力的艺术作品来。

创作艺术的灵感就来自于不确定性,思维是一种意识,不是现实。虽然它来源于现实,但并不代表所有的现实事件都能给艺术的创作提供灵感的。拿一种哀伤的情歌作比喻,热恋中的人是不会有创作哀伤歌曲的灵感的。而人的喜怒通常又在一念之间。这就是最大的不确定性。

三、艺术思维方式对我们的就业趋向有哪些影响

艺术思维总体来说就是人的那一部分感性思维。一般艺术性思维强的,逻辑性思维就比较差。学习艺术的同学一般都相对感性,感觉重于理智。故不适合从事呆板乏味的工作。这对于学艺术的同学是有双向影响的。

对本科音乐毕业生来说,学生们毕业以后一般都会选择什么职业,经过和许多地方本科音乐院校的老师和学生沟通发现,在未来的道路上可选择的工作职业有:

1.公务员:

①宣传部②教育局(厅)③文化(厅)部门④公安部⑤文体局⑥各级政府部门⑦所有认可文学学士学位的公务员岗位。

2.事业单位:

①歌舞表演团体 ②合唱团体③专业文艺团体 ④文化娱乐传播公司⑤演艺经纪公司 ⑥广播电视局⑦地方文体局 ⑧部队文工团⑨医院(音乐治疗)。

3.教育类:

①中小学教师 ②幼儿教师③音乐理论研究员 ④文化宫、青少年宫教师⑤高等教育教师 ⑥专职音乐教师(理论、声乐、钢琴等)

⑦民族音乐研究。

4.传媒类:

①广告公司、文化传播公司②电视台、广播电视③音乐环境工程设计、策划宣传人员④数字音乐版权管理、版权经营、编务⑤唱片公司的电子音乐制作、MV制作、节目创作、数字影视制作、媒体研究、画画合成等⑥电视节目片头、片花、宣传片、预告片制作⑦各类无线增值运营公司、网络音乐编辑、音乐节目编辑⑧网络音乐电台主播。

5.工程类:

①电影厂音乐录音音响工程师②影视剧声音艺术设计工程师

③舞台音响导演、声学工程师④音乐录音制作工程师⑤网络电台音乐制作工程师⑥电影电视片尾曲插曲编辑工程师。

6.创业类:

①个人音乐工作室、录音棚②MIDI音乐制作人③成立自己的琴行、独立艺术学校④自由撰稿人⑤自由职业艺人⑥传媒公司⑦成立个人演绎公司⑧独立唱片公司⑨影音广告公司⑩独立音乐厂牌

文化传播公司网络音乐电台成立乐器制造厂。

7.销售类:

①琴行经理②唱片行经理③品牌乐器④音乐类书籍批发销售⑤琴行职员⑥乐器厂销售经理⑦乐器厂职员。

8.制造类:

①乐器制作②乐器维修,制造③品牌乐器制作,建立分厂

④唱片制作的加工⑤承接艺术类书籍的编辑,排版,印刷

9.娱乐类:

①音乐编辑、职业编曲②广播电视节目策划人③编辑、音像、唱片公司企划④网络公司、音乐杂志编辑⑤音乐出版社、文化经纪人⑥节目主持人⑦新闻记者。

10.表演类:

①演员、影视演员、话剧演员、音乐剧演员②歌舞剧团演员、民族舞团演员、现代舞团演员③乐队指挥:交响乐团、民族乐团④音棚乐手⑤影视剧配音演员⑥职业乐手:吉他手、键盘演奏家、各类提琴手、中国乐器演奏家、组建职业乐队、管乐演奏家等⑦职业歌手、歌唱家、唱作人。

经过问卷调查得出,有50%以上的人,更喜欢与自己本专业有关的职业,有20%的人喜欢从事艺术指导类工作,大约22%则更喜欢自由职业,影视类,及转为其他职业变成职场强人。只有8%的人希望考研究生去更高的学府深造。

更多的具有艺术思维的艺术生认为自己在创新意识和解决事情的能力上比别人有优势;求职考虑的最重要因素则是实现自我价值和工作环境;首选就业单位是私企而不是国企,原因是国企或者事业单位门槛较高、管理较为严格、艺术性的思维方式得不到更好的发挥。对于自己的职业规划,大部分人只有短期的规划,随机应变能力更强。这也就决定,其实多数人是不适合做老师这个职业的,选择这个也只不过是生活所迫。

四、什么样的工作单位能让此类毕业生更具有发展空间

根据以上观点所述,艺术性思维特点是感性思维大于理性思维,自由创新大于安于现状,艺术美的感知能力强,热爱生活并追求生活趣味。所以哪些单位能够接受具有以上思维特征的毕业生,哪些单位就更有发展空间,笔者通过调查分析,得出以下更为适合此类思维方式的几种职业:自由撰稿人、歌曲词曲作者、活动策划、服装设计师、造型师、摄影师、模特、演员等,因为音乐学专业学生无论在形象、气质、艺术思维修养上,亦或是在情商和创新能力上,都会占有一定优势。所以这些职业更有利于艺术生发挥自身优势,把事业做到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