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健康教育概论模板(10篇)

时间:2023-09-08 16:59:07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大学生健康教育概论,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大学生健康教育概论

篇1

高校在所有专业都会开设心理健康教育通识课,课程内容也都是非常全面的,不仅包括心理健康概论的内容,还涵盖与大学生日常行为与心理息息相关的内容。心理咨询则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心理学分析和疏导,同时也使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内容理解得更为透彻。

二、心理教育使大学生的自我认知得到提升

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一个主要表现就在于自我认知的障碍,这种状况通常发生在新生的身上。大学的课外活动较多,这使得一部分一直过度专注于学习而较少参与活动的学生一时难以适应,找不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模式,出现迷茫甚至无助的心理,如果不能及时获得心理辅导,容易产生对自身的否定,造成自我认知的偏差。在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上,学生能够了解到这是正常过程,并且教师的建议与指导可以帮助学生正视自己,树立自信,能够快速融入大学生活,逐渐发挥自身优势,在积极参与各项活动中,实现自身价值,使得学生有更加向上的精神去追求更丰富多彩的生活。

三、心理教育使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得到提升

心理教育对大学生心理上最突出的作用,就是能够促使大学生心理状态向着积极方向发展,并逐渐培养其形成积极的心理品质,最终在行为上有所表现。人际交往能力是衡量大学生心理发挥水平的重要指标,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有效提升是心理教育的重要作用之一。大学生人际交往上的障碍性因素,首先是大学生心理上的胆怯,其次就是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欠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有专门讲授交往心理与其调适的内容,可以引导大学生走出人际交往的第一步,而交往能力可以通过向教师咨询而得到指导。

四、心理教育使大学生更好地约束自身行为

能够有效约束自身行为,是人类身心发展成熟的标志。心理教育使得大学生能够更加积极地去适应社会,会更加注重自己社会主人翁的身份,会按照社会生活的准则来要求自身行为,并及时改正不适宜的行为,使得大学生的社会属性逐渐凸显。

五、心理教育使大学生养成优秀心理品质和积极行为习惯

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社会培养全方位人才,是当前高校教育的最终目的。心理教育可以在知识层面、情感层面以及行为层面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尤其是在培养学生优秀的心理品质上,心理教育的作用很重要。

心理教育是高校ρ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实施手段,心理健康体现在学生的自我认知、人际交往以及对自身行为的约束上,而优秀的心理品质与积极的行为习惯是最终表现形式,高校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进行心理教育,成效显著。

参考文献:

篇2

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是当前高校教育关注的一个问题。文章分析了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探讨了高校图书馆如何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发挥作用并指出一些方法和途径。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总体状况

就现在的情况而言,全国高校生的心里健康教育方面主要存在两个问题。第一,在高校就读的学生身心发展正处在一个比较关键时间段,非常容易产生很多的心里冲突;第二,现在的高校随后已经认识到了大学生心里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但是实际进行教育的方法并不恰当,宣传工作也是力度不够,一般情况下都是口号响亮,但是执行力很弱,由于教育方案的不合理,导致有很大的操作难度,最后难以起到预期的效果。

二、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原因

造成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的原因主要是大学生的心理承压能力弱,他们的压力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习压力

大学自由宽松的学习环境相比中学变化很大,一些自我管理能力差,不会主动学习的学生感觉学习压力大,不知道如何学,考试也常挂科。

(二)生活压力

目前中国高校在校生中约有20%是贫困生,而这其中5%-7%是特困生。贫富差距,价值观世界观的冲突加剧了他们的生活压力和自卑心理。

(三)交际压力

独生子女群体已成为当前大学生的主体,一些学生从小备受宠爱,任性,自私不懂得理解他人体谅他人,进入大学以后不习惯集体宿舍生活,表现为交际困难,自闭。

(四)心理书籍和杂志阅读量不够

现在的大学生,上图书馆的频率已经逐年下降,而且上图书馆要么看的是专业书籍,要么是考研自习,要么是看趣味书籍,很少有人去看专门的心理方面的书籍,而且针对大学生心理问题以及一些好的案例的杂志也很少。因此,主客观原因导致大学生专业书籍及杂志的阅读量不够,甚至很少。

三、心理专业图书和杂志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帮助

要解决心理问题首先要敞开心门,需要精神的沟通。图书馆特有的馆藏以及相关文化拓展活动,深深地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一言一行,乃至对于他们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都会起到深远的作用。书是人类最好的朋友,无论你贫贱富贵,自卑还是骄傲都能在书中找到共鸣。恰当的阅读能驱逐孤独让人领悟,净化。诗人但丁说过:“我在悲痛时想在书中寻找安慰,结果得到的不仅是慰藉,而是深深的教诲,就像有人要寻找银子,竟然发现了金子样”。

四、如何发挥图书馆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的作用

(一)多预定相关心理专业杂志和书籍

2011年中国图书馆学会阅读推广委员会阅读与心理健康分委员会开出了“大学生常见心理困扰对症书目”。书目针对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分门别类,有减轻求学焦虑的,有超越困境、激励志向的,有克服交际困难的,有认识和享受孤独、寂寞的,有令人流泪减压、平静心态的,还有减轻抑郁症的。

2012年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国内很多图书馆都举办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活动。北京师范大学举办了“世界读书日”系列活动心书推荐――大学生常用“心灵书方”百种。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将《大学生常见心理困扰对症书目》以写真图在图书馆“书香驿站”上墙。北京工商大学图书馆举办了以“博览经典图书,点燃智慧人生”为主题读者书活动,期间进行了《大学生常见心理困扰对症书目》宣传推广和主题征文活动。以上所举活动中涉及的杂志跟书籍等对大学生心里健康教育都是非常重要的。

(二)可以成立心理书籍和杂志的专柜

图书馆是汲取精神粮食的圣地,图书馆的环境应布置得温馨宁静。有条件的图书馆可以成立心理书籍和杂志的专柜,配备一个具备心理保健知识的馆员,他应该具有敏锐的观察力,面对自卑抑郁或者焦躁逆反的学生应该询其所需,主动向他们推荐一些心理健康,乐观向上,富有哲理的书,用真挚爱心去帮助他们。

(三)邀请学校心理专家定期到图书馆讲座

图书馆作为文化传播基地应该经常举办一些讲座。很多名人像李开复、杨澜都在大学校园内举办过讲座,他们的人生智慧照亮了无数学生的心灵。不过名人讲座毕竟是阳春白雪。图书馆应该多请一些心理专家,教授、医生,包括校园内的优秀辅导员,老师给学生们传播心里卫生知识,指引人生。从我在书库工作的观察来看,心理学书籍流通呈上升趋势,如果再有心理科一线的专家为大家解疑排惑,让更多的人了解心理卫生知识,这样不但帮助了自己,关键时刻还能拯救他人。

五、加强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

学校也应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课外实践活动,使课堂教育与课外教育有机结合,达到增强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的目的。要创造各种机会让大学生走出书本,走向社会,学会生存,懂得生活,了解别人,融洽人际关系,强化心理受挫的能力和战胜困难的能力,以饱满的精神去迎接时代的挑战。

总结,图书馆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可以有所作为,如果认真对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缓解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状况,也可以减少大学心理健康办公室的工作压力等。在教育过程中,注意大学生的心理导向,培养他们的心理品质,完善他们的人格,促进他们综合素质的提高,适应社会多元化发展。

参考文献:

[1]史济纯,陈玉民.浅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EB].天下,2011.8

[2]王传旭,姚本先主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概论[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5.

篇3

现代社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竞争除了个人专业技能的竞争,还是建立在一定的心理素质基础上的,很多素质的形成与发展都是以心理素质为前提,因此判断一个人才是不是合格的一项重要标准就是心理素质是不是合格。新世纪人才所需要具备的勇敢探究、勇于竞争、善于合作、富有创造力等都与个人的心理素质息息相关,心理素质渗透在人的各项素质之中,要想提高人的综合素质,必然需要提升人的心理素质。根据一项国际世纪教育委员会提交给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的关于财富与教育关系的报告中,详细论述了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生活、学会生存四大板块共同构建教育的观点,而心理健康的内在价值就蕴藏在这大版块中。中国正处于冉冉上升的关键时期,正如曾经提出的,“一个民族的新一代没有强健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这个民族就没有力量,就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断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力度,不仅关系到素质教育的最终效果,还与新时期的人才培养密切相关,不仅符合大学生个人的利益需求,还与国家发展需求相吻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理论涉及到哲学、政治学、教育学、卫生学等多门学科,是一项综合性教育工作,需要从多方面进行研究探讨。

一、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内容

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大学生来说,心理素质不仅是综合素质的构成之一,更是其他素质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与中介,在大学中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其必然性,不仅是大学生个体全面发展的需要,更是社会对大学生的期望发展方向。

(一)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目标

心里素质培养是素质教育的目标之一。作为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大学心理健康教育是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展开的教育教学活动,主要是为了帮助大学生形成健全的心理素质。在过去的高校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中,如何有效提升高校大学生心理素质这个问题一直没有找到明确的答案。根据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以及高校日常教学实际情况,可以发现,要想对当前的大学生开展心理素质培养,必然需要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知道具备有一定的心理素质是保证心理健康的内源性条件,而一个具备有健全的心理素质的大学生不仅心里素质水平与学生的年龄相符合,自身的心理素质从结构上与功能相匹配,并且从整体上来说心理素质系统具有开放发展的特性。在大学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效培养大学生心理素质,促使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从各方面得到提升,最终发展成不仅具有正常的智商并且人格保持完善、具有相当好的适应能力,真正为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夯实心理基础。

(二)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功能

教育的所有功能都是围绕教育目标服务的,在大学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也不例外,因此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维护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维护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促进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提升,这是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目标。在开展大学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需要运用到多门现代化学科,特别是心理学方面的理论与方法,从大学生在学校的学习、生活以及社交往来等方面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下手,进行更有针对性、更科学合理的心理干预,比如心理咨询、心理训练等,帮助大学生克服心理障碍,解决矛盾,保持整体心态的平和与稳定,在大学学习生活中积极进取,保持好一个大学生的精神风貌,成长为一个心理健康的人。

2、开发智力促进能力发展

根据现代心理学的观点,大学期间使人的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极具有可塑造性,但是相应的,在这个阶段人的智力与能力的发展也可能会出现问题,如果能够及时进行引导,做好心理辅导工作,不仅能够培养好的心理素质,还能够开发人的大脑潜能,实现个人能力的突破与发展。

3、提高德性修养培养良好品德

一个人是否具有完善的人格与良好的品质,不仅与社会、家庭教育有关,还与个人对于道德的实际认知、情感体验一个态度息息相关,而在大学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为了更好的达到教育效果,一般都是从学生个人的心理特点以及实际需求着手,开展更具有针对性、更尊重人的个人主体性并且注重个人内心体验的教育引导方式,直接或间接的迁移到德育教育中,强化德育教育的效果,更好的实现大学生个人道德修养的提升。

4、培养大学生完善人格

一直以来,大学心理健康教育都秉持着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尊重学生、理解学生、信任学生,在教育中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自身存在的价值所在,发现自己的优点与缺点,认清现实与未来的区别,更好明确人生发展目标,选择适合自己的成才道路,学会如何去处理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在这个过程中现个人的人格完善与升华。

5、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人的心理与行为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一个人是否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与其是否具备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息息相关,好的心理素质支配好的行为习惯,而好的行为习惯又会不断内化沉淀为好的心理素质,在具体的场景中,人的心理素质会通过行为表现出来。大学心理健康教育根据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表现出来的行为与心理进行针对性的教育辅导,能够有效帮助学生形成好的行为习惯,提高个人社会适应能力更好的适应未来的生活变化。

除了课堂心理健康课程,还需要做好课外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借助网络开通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渠道,引导大学生通过网络获得心理健康知识。高校还可以不断开展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在参与过程中加强自我认知。

(三)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政策引导和立法工作

虽然目前我国教育部门已经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先后颁布了四个政策文件,但是并没有具体明确如何开展相关工作,需要进一步进行规划,制定更为详细的政策,有效指导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确保相关工作能够落到实处,逐步推进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逐步稳定深入。

除此之外,对于高校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经费投入也需要进行严格限定,对最低经费投入进行规定,避免各高校在具体工作开展中敷衍了事,随意开展,避免经费问题成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的障碍,影响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四)切合实际,打造专职教师队伍数量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是建立在一支专业的教师队伍的基础上的,高校需要根据学校学生数量、学生心理健康等实际情况开展教师队伍建设,坚持“少量、精干”的原则,按照科学合理的师生比确定教师队伍数量,专门开展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同时必须意识到,大学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很专业的工作,教师的心理专业素质直接关系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成效,并不是所有老师都能够胜任,因此高校在进行师资队伍构建时要严格把关大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任职资质,避免因为教师素质不过关给大学生带来二次心理伤害。

与此同时,大学生心理处于不停变化的过程中,相应的,教师也需要不断学习,积极汲取新知识,才能更好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高校需要建立完整的心理健康教育从业人员的职业培训体系,科学合理的制定培训计划,并组织相关教师参与培训学习,确保培训工作的日常化。在培训过程中要重视技能训练的培训,并重视后期的实习督导工作,适当引入优胜劣汰机制,对于不合格的人员进行淘汰,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全面、系统的工作,要想推动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规范化发展,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效,不仅仅需要学校、教师做好相关工作,还需要社会、家庭以及学生自己e极配合。开展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研究不仅与我国发展现状以及传统中华文化息息相关,还涉及到整个中华民族的民族心理以及社会大环境、教师的职业素质以及学生的自我意识,每一个方向都能挖掘出更多的东西,需要引起学校、社会更加广泛的关注,更深入的开展教育研究工作,为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出谋划策。

参考文献:

篇4

大学生正处在人生发展重要阶段,面临学习,交友,恋爱,成长,就业种种发展问题,当代大学生渴望成才,追求理想,心理健康教育是成材的基础。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时展的要求,是教育改革的要求,是德育创新的要求,是学生健康成长的要求。因此,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意义是深远的。

挫折是什么呢?

挫折是人们再某种动机的推动下,所需要达到的目标受阻,因无法扫除障碍而产生紧张状态或情绪反应。

1 引起大学生挫折心理问题的具体表现

我国目前的大学生正处于由少年向成年人过度的青年中期。在这一时期,面临着明显的生理和心理成熟转变,由于大学生活的特殊性,他们的心理问题也带有明显的独特色彩。因此,所遇到的问题也具有特殊性。

1.1 环境适应问题。学校环境对大学生尤其是新生有重要影响。另外,大学的学习条件和方法都发生了改变,有些学生入学前学习优势被打破,有的学习方法不当,不适应大学学习方式,觉得不能施展自己才华,这些在心里上承受较大压力,会影响其信心,带来烦恼及否认自我等心理疾病。

1.2 人际交往问题。大学生的人际关系问题主要是与同学和老师的关系,以及与家庭亲人朋友之间的关系。但主要表现在与周围同学,朋友交往问题,特别是与异性朋友交往问题。

1.3 与性相关话题。受意识的困扰以及由失恋造成的不适应。还有的对自己身体长相不满。更有一些包括早年性经历带来的影响,性伤害后的心理问题既某些异常等等。

1.4 特困生心理问题。据调查显示,特困生有心理问题的比例要高于普通学生。他们往往因为家庭的贫困而感到自卑。因此,这使他们在人际交往中和群体活动中存在不同程度的困难和自尊心受挫,长期下去容易产生心理疾病。

2 高校如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2.1 要将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关内容,纳入德育工作计划。根据,教育部相关文件要求,要在思想道德修养课中,科学安排有关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各高校应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选修课程。

2.2 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心理专题讲座。可根据不同群体,不同年级的特点,设立专题性质,来解决学生存在的心理共性问题。还可以进行心理卫生方面的集体公开咨询活动,这也是一种普及和宣传心理健康知识重要途径。

2.3 动员各方面力量,全方位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日常教育与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教师要结合教学工作过程,对学生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政治辅导员不仅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作用,也要在增进学生心理健康,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中发挥积极作用。

2.4 要重视开展大学生心理辅导或咨询工作。高等学校开展心理咨询或辅导工作,对于解决学生心理问题,具有重要作用。学校应积极创造条件建立学校心理辅导或咨询中心,开展心理辅导或咨询工作。

2.5 要充分利用高等学校广播、电视、计算机网络、校刊、校报、橱窗、板报等宣传媒体,通过学生第二课堂活动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强化学生参与意识,提高广大学生的兴趣,促进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2.6 建立学校、家庭和社会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学校在重视校园文化建设的同时,注意同家庭和社区建立联系,逐步形成学校与家庭、社会相互协作的心理健康教育网。要充分利用医疗、社区等社会资源,开展多渠道、多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

3 高校的政治辅导员如何培养学生健康心理

3.1 政治辅导员应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要培养成不断进取的作风,具有顽强的意志。

3.2 政治辅导员应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工作、学习、生活习惯。

3.3 政治辅导员鼓励学生主动与人交往,建立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要有完整的和谐健康体格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

3.4 政治辅导员应培养学生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要矛盾的看问题,处理问题,要有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精神,善于调节自己情绪,保持轻松愉快的心境。

3.5 政治辅导员要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接纳自我,提高学生自我能力,勇于自我批评,以便使学生更能适应社会环境变化。

3.6 政治辅导员要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对待、解决就业、恋爱、婚姻以及现在经常出现的网恋。

政治辅导员要为促进学生正常心理的发展呕心沥血,才能把学生培养成为心理健康,为国家培养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胡振开 主编的《教师实用心理学》吉林教育出版社1987年

篇5

一、大学生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

大学生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学习问题。在大学阶段,一些大学生还普遍沿用高中阶段机械式的学习手段,无法适应大学的学习氛围,从而在学业上出现了逃学、厌学的现象。同时也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因为对自己所学专业的兴趣低下或由于各种原因报了学校生源不足的冷门专业,在学习过程中感到自己以后的学习前途暗淡,倍感消沉。

第二,恋爱情感问题。面对大学生活环境的巨大变化,爱情问题成为大学校园中的一个敏感话题。大学生在享受爱情所带来的甜蜜的同时,也相应的带来了一系列的复杂、独特的心理困扰。大学生由于正处于青春期发展的关键时期,做事容易冲动,考虑问题简单,因此容易将对异性的神秘感、恐惧感和渴望交织在一起,从而产生了一系列的恋爱问题。这种常见的恋爱心理问题不仅会引起大学生的心理失衡,更严重的会引起心理障碍。

第三,人际关系问题。作为社会中的一份子,每个人都不仅离不开与他人的交往。有些大学生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缺乏主动性,因而导致自己在人际交往中处于严重的被动地位。还有的大学生缺乏交往技能,猜忌心理强,往往不会正确处理在人际交往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久而久之,会变得更加沉默寡言,不愿意与人交往。

第四,生活适应问题。进入到大学学习开始,高校的生活对大学生来说都是全新的体验。在大学中,有的养成了不良的生活习惯,生活无规律,不按时起床、用餐、睡觉,并且暴饮暴食;有的则养成了吸烟、酗酒的不良嗜好;更有的思家、念家,离开父母后难以自立。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大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第五,就业压力问题。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迅速普及,大学生的数量越来越多。面对社会竞争压力的加剧,使大学生毕业时的就业状况与入学时对未来工作的心理预期差距太大。特别对大学中一些即将毕业的学生产生了很大的心理压力,产生了严重的自卑、失落和不安的感觉,甚至会出现严重的心理障碍。

二、维护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举措

由于大学生的主要活动场所是学校,所以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主要有以下两个大的方面:

(一)学校方面

第一,狠抓心理健康工作队伍建设。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的关键在教师。在进行心理健康工作队伍建设中,要特别重视对高校辅导员的训练,让他们能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把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巧妙地结合起来,相互借鉴和提高,从根本上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

第二,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传授。学校应该通过各种渠道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诸如设立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咨询机构、创办交流报刊等。这些方法不仅可以使广大学生了解自身的心理发展状况,而且有助于帮助他们缩短大学阶段的心理适应期,加快人格的成熟,从根本上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第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为大学生创造良好的心理健康环境。良好的文化氛围有利于陶冶大学生的情操,并能够保持乐观、积极地心理状态。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校园文化活动都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第四,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工作。一方面,新生入学后,高校应对新生的心理状况进行调查,建立相关的心理档案,及时把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水平。另一方面,要建立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定期对高校大学生进行心理状况调查,对于在调查中存在心理问题的大学生要充分利用心理危机干预机制,让患者正确认识到自己的心理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正确解决好自己的心理健康问题,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状况。

第五,加强学生所在学校与其家庭的信息交流状况。在日常生活中,许多学生在出现严重的心理健康行为以前,他们在日常生活行为中会出现一定程度的行为反常的状况。如果学校和家庭能够及时的交流信息,从根本上了解大学生的心理状况,更有利于预防学生出现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

(二)学生方面

第一,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导向,保持乐观向上的情绪。正确的价值观能够引导大学生保持清醒的头脑,积极地面对自己的心理问题。在生活学习中对自己的能力有充分的估计,善于接受现实,而且有利于大学生有效地约束自己的言行,适时的调整自己的情绪与意志,避免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心理健康问题的出现。

第二,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主动寻求心理支持。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学生应该坦然的面对学习和就业压力。但是当感觉到自己背负了严重的心理负担或者有强烈的孤独抑郁和心理失衡的感受时,应该立刻采取措施进行自我调节。当自我调节的效果也不显著时,要积极向学校师生或社会心理咨询机构寻求帮助,进行相应的心理治疗,争取早日走出低谷。

第三,积极进行人际交往,踊跃参加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人际关系的交往不仅可以交流相互间的思想,而且可以分享很多隐秘的情感,例如内心的感觉、神秘的冲动以及对未来发展的梦想等。因此,大学生积极参加人际交往活动对自己是十分有益的。在交往过程中,学会必要的人际交往技巧,使大学生在心理上产生安全感和归属感,有助于促进个人的成长,保持身心健康。

参考文献:

[1]孙智凭,初凤林,柳建营.大学生心理健康概论[M].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6:18.

篇6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4)08-0018-03

一、全纳教育(融合教育)

全纳教育(Inclusive Education,也称融合教育),主张在学校中要创造一种关注每一个人、加强合作、反对排斥和歧视人的氛围,并按照学生的不同个性和需求来进行教学,促进所有学生的参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1]全纳教育观念的确立,打破了原有的特殊教育的传统观念,对各个国家的教育界提出挑战。全纳教育理念,要求从全局角度出发,在接纳残疾儿童并提供相关教育服务的同时也要面向全体学生,在充分融合的过程中,全体教师为所有学生的发展而努力。

在我国,谈全纳教育、融合教育,首先应该谈随班就读,随班就读是我国对“全纳教育”理念的运作模式。鉴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二章第十二条明确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在户籍所在地学校就近入学”,[2]特殊需求儿童进入普通学校就读是受法律保护的。特殊需求儿童的加入,对普通教育的教师提出挑战,要求其在关注普通学生的同时要照顾特殊需求儿童,还要对所有学生的进步、发展负责,这就要求普通教育的教师应具备全纳教育的素质与能力。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快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的意见》中指出“鼓励支持各级师范院校与综合性院校举办特殊教育专业或开设特殊教育课程”,《教育部 中央编办 国家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加强特殊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中提到“支持师范院校和其他高等学校在师范类专业中普遍开设特殊教育课程,培养师范生具有指导残疾学生随班就读的教育教学能力”,《国家残疾人教育工作“十二五”实施方案》中明确指出“有计划地培养各类残疾人教育师资和专业技术人员,鼓励和支持高等师范院校与综合性院校举办特殊教育专业或开设特殊教育课程”。[3]因为全纳性教育师资培养的相关规定,尚未落实到具体操作环节,而且特殊教育教师培养体系与普通教育教师的培养体系是相对独立的,普通学校的师资培养并未设置特殊教育相关知识,这就造成全纳性教育师资的缺乏,从而影响特殊需求儿童的教育与学习,导致随班混读的现象普遍出现。本文以心理学专业为例,探索培养全纳性教育师资的课程体系,建设符合全纳性教育要求的教师队伍。

二、昆明学院心理健康教育方向人才培养方案分析

昆明学院于2011年开设教育学(心理健康教育方向),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一项内容和整个教育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根据心理活动的规律,采用专业方法与措施,以维护个体的心理健康培养起良好心理素质的教育。教育学专业心理健康教育方向注重基础理论、职业技能和实践环节的有机结合,培养具有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技能,具有解决中小学生与其他个体、群体心理健康问题的能力,能在中小学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及相关学科教学与教学研究和管理工作的专业人才,也可在政府部门、社区与企业从事人力资源测评、心理健康维护、心理咨询等方面从事相关工作。[4]

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和健全的身心素质,扎实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技能,较强的分析解决中小学生与其他个体、群体心理健康问题的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特殊需求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突出,特殊需求人群也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重要服务对象。昆明学院教育学心理健康教育方向培养的大学生,要求可以在中小学从事心理健康教育,以及相关学科教学工作,并要求大学生具备分析解决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实践能力。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显示,残疾人8296万人,占总人数6.34%;云南省总人口4300万,残疾人288.3万,占总人数的6.46%。国家教育部公布的数字显示,全国随班就读残疾学生人数已经占在校残疾学生总数的60.99%。[5]云南省相关调查显示,在普通学校随班和设置的特教班就读的残疾学生19729名,占84%。因此,教育学心理健康教育方向的大学生进入中小学从事教育工作,全纳教育的相关知识、针对特殊需求人群的心理健康服务是其必备的技能。

三、心理学专业大学生对全纳教育(融合教育)的了解情况调查分析

本文以改编的事实性问卷为研究工具,[6]了解昆明学院教育学(心理健康教育方向)大学生对全纳教育(融合教育)的了解情况。本研究共发放问卷142份,回收142份,回收率100%。调查结果展示如下:

由表1可知,有58%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向大学生对特殊教育的起源与发展有所了解;有57%的大学生表示接触过特殊需求儿童,但不知如何沟通交流。

由表2可知,142位大学生中,有60人从未听过融合教育一词,所占比例为42%;其中98人认为“特殊教育教师与一般教师有区别”“从事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大学生,需要了解特殊教育相关知识”,所占比例为69%。有104人表示,毕业后,在工作中遇到特殊需求儿童,会接受并进行教育。

由表3可知,33%的大学生接触过《特殊儿童心理学》,24%的大学生表示了解《特殊儿童早期干预》的有关知识,21%的大学生在以往的学习、生活中,曾了解过《特殊教育概论》相关知识。

由表4可知,21%的大学生希望学习《特殊教育病理学或康复学》 ,18%的大学生表示对学习《特殊儿童心理学》课程感兴趣,17%的大学生希望学习《特殊儿童早期干预》课程。

综上所述,通过对心理健康教育方向大学生开展问卷调查了解到,心理健康教育方向大学生对全纳教育了解较少,有部分学生在实习、见习过程中,接触特殊需求儿童,遇到的问题是无法与其沟通、交流,不知如何利用其专业来帮助特殊需求儿童。但是73%的大学生表示,他们不排斥特殊需求儿童,在以后的工作中遇到特殊需求儿童,他们会接受并尽自己所能进行教育与帮助。69%的大学生认为特殊教育教师与普通教育教师有很大区别,一般教师需要通过学习、培训,才能来教授特殊需求儿童。69%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向大学生认为,从事心理健康教育,需要了解特殊需求儿童。

四、意见或建议

1.坚定的信念、接纳的态度。加快全纳教育师资的培养,重要的前提是要树立大学生坚定的信念和接纳的态度。在全纳教育开展情况的调查中发现,有些教师不是没有全纳教育的相关知识,而是不了解特殊需求儿童,对特殊需求儿童有排斥、不接纳的心态。这是全纳教育开展的最主要的阻力,也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因此,在开展全纳教育师资培养过程中,首先要将态度、信念融入到教学中,通过不断的实习、实践,让大学生了解、接触特殊需求儿童,逐渐接纳特殊需求儿童,认可全纳教育模式。并在开展全纳教学中,坚定信念,遇到问题、挫折不退缩、不畏惧。

2.将全纳教育课程设为必修课。在问卷调查中会发现,有超过50%的学生对特殊教育有初步的了解,而33%的学生表示了解《特殊儿童心理学》相关知识,是因为昆明学院去年就对心理健康教育方向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调整,将《特殊儿童心理学》设为专业限选课,并将《融合教育》设为专业必修课,所以大学三年级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向的大学生对特殊需求儿童及全纳教育有比较全面的了解。通过必修课的开设,督促学生了解特殊需求儿童,并思考如何利用心理学专业来帮助、教育特殊需求儿童。目前已有学生表示,毕业后想从事全纳教育方面的工作,有些学生想进一步加深心理健康教育的学习,将沙盘疗法应用于特殊需求儿童的诊断、评估与教育。

3.全纳性教育课程内容的分配。在问卷调查中了解到,心理健康教育方向的大学生希望学习的课程有《特殊儿童心理学》、《特殊教育病理学或康复学》、《特殊儿童早期干预》,因而在开设全纳教育相关课程时,可以将三门课程的知识进行整合,尽最大可能满足学生的需求,使其在了解特殊需求儿童的基础上,结合专业来帮助特殊需求儿童的教育与康复。

参考文献:

[1]2012年全国高等教育学会-特殊教育分会论文选编[Z].2012.

[2]张文京.融合教育与教学[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3]何金平,王建颖.特殊教育政策选编[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13.

篇7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7-0076-03

作为培养基础教育师资的部门,我校敏锐地意识到这个专业的社会需求和发展前景,在2008年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专业。为了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建设,努力把本专业建成特色鲜明、社会认可度高、同类院校领先的品牌专业。

一、探索人才培养模式

1.职业岗位分析。职业能力分析是规划设计人才培养方案的必要前提,是保证专业课程教学准确对接职业岗位的重要环节。

以辽宁省心理健康教育专业为具体参照,经过反复调研和具体论证,专业建设团队成员根据社会人才需求岗位分布情况,将本专业人才培养职业目标定位于小学教师、幼儿教师和心理咨询师三大职业岗位,具体对应七个典型职业岗位。通过各岗位工作任务与过程分析,我们得出相应岗位的能力与素质要求,并以此作为专业课程体系设计的主要依据。

2.培养模式探索。专业建设团队成员依据上述职业能力分析的结果,并按照突出应用性、实践性的原则,探索新的心理健康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社会主导、校企结合、素能并举、多证融通”。

它所包含的基本内容就是学生在进入学校后,第一学年由学校培养,主要学习公共领域课程和专业基础知识;第二学年以心理专业的技能培养和教师素质的综合训练为主,以实习实训基地为平台开展体验式学习,兼职教师承担部分专业领域课程的教学工作;同时根据课程特点,将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内容引入教学领域;第三学年是由社会培养,学生在校外实习基地结合所学知识完成顶岗实习。

二、优化专业课程体系

根据心理健康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满足社会对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知识能力的要求,专业建设教学团队进行更科学的课程优化与设置,并逐步进行动态调整与完善。

1.课程体系的构建。专业建设团队成员结合当前教育和社会发展的趋势,将对心理健康教育专业课程计划做进一步的修订,努力构建以“通识类课程、专业类课程和拓展类课程”等为模块的课程体系,以更好地适应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建设的具体实施。通识类课程以人文素质课和文化基础课为主,专业类课程以提升教师素质和掌握心理基本理论、心理辅导技能为主,拓展类课程以学生兴趣爱好为出发点学习专业技能。

2.核心课程的建设。心理健康教育专业以心理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需将心理咨询师资格考试、蒙台梭利职业资格考试等职业技能培训内容适当纳入到课程体系中。本专业适时改进课程计划,结合课程建设的实际,将部分课程即心理健康教育概论、心理咨询与辅导、团体心理活动设计等列为核心课程,进行重点建设。

三、完善专业教学内容

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实现帮助学生完善自我、解决心理困扰、优化心理品质的教学总体目标,广泛采纳其他多所高校的优点和长处,通过整合进行课堂教学内容的优化与建设。

1.教材建设方面。专业团队成员在一定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基础上,以学生所面临的心理困扰为主线、回归学生的生活实际为原则,对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的教材改革做了大胆的尝试。具体说来,本专业选定的教材主要有三类:(1)自编教材。为了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使教学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教学团队教师经过多年积累,编写了《大学生心理健康》主干性教材。另外,本专业还采用几本由主讲教师主持或参与编写的高等教育系列教材《心理学》、《心理学学习指导》,配合课程的课堂教学,以保证教材既符合专业教学的特点又有比较全面的知识面。(2)辅助教材。第二类为辅教材。作为学生的课外辅读物,我们向学生推荐心理健康教育书籍10余本(如《舌尖上的心理学》)、心理健康教育图片20余张、心理测试问卷5套(如心理健康测试、记忆力测试)以及《星星的孩子》等十几部优秀视频资料,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推荐教材。以我系图书资料室、心理实验室、校外实习基地等为依托,为课程教学向课外的延伸提供了良好条件。专业建设负责人组织教师精心设计教学活动,编排习题手册、团体心理辅导训练方案、心理实验操作手册与实习指导讲义等资料,并进行教学课件的设计与开发,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教学内容方面。专业教师紧扣社会脉搏、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力求加强教学的实效性和针对性。教师在实践中及时添加和更新教学内容,以探索教学结构的不断创新。(1)课标及其教案。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教师在研究讨论的基础上,共同完成了心理健康教育概论、基础心理学、儿童心理学及人际关系心理学等心理健康教育各门课程的课程标准及学期授课计划的编写,并按照课标要求进一步完善了心理健康教育各门课程的课程设计方案。(2)教学课件习题。为了更好地促进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发展,最大限度达到资源的共享,专业建设团队成员着手进行多媒体课件和教学资源库的建立,现已初具规模。同时,团队教师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了心理专业技能训练与考核标准、心理实验手册等多个方面相关材料的编制,为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的课堂教学,提供了科学的指导性教材。

四、调整专业教学方法

为了增强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的教学效果,围绕优化学生教师素质、提高心理健康能力这根主线,教师改变以往单一的课堂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对多种教学方法与手段进行整合,并在教学中进行灵活地选择运用。

1.团体心理训练。教师面向不同的心理特点或生活实际的学生群体,设计并有效开展灵活多样、丰富多彩、针对性强的团体训练项目,如自信心训练、人际沟通训练、自我认识的感知训练等。教师设计的有针对性的专题组织团体心理训练,通常教师领导一个小组在特定的团体训练室作示范,其他小组在隔壁课室通过现场直播的视频采集系统观摩,然后分组进行体验,活动结束后要求学生撰写活动心得。

2.小组合作讨论。小组讨论法是指以精心选择、合理编排的若干个论题作为学生学习的基本内容,为学生提供模拟的情景,让学生处于当事人位置,引导学生通过对专题的认真阅读,深入思考,从中找出需要解决的问题,接着分析产生问题的各种原因,找出解决问题办法的教学方法。讨论专题一:怎样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观察力?目的与要求:掌握观察方法,培养勤于观察的习惯,提高观察力;讨论专题二:如何提高学生的记忆力?目的与要求:提高记忆效率,培养良好的记忆力。

3.心理技能训练。按照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的特点,教师在大一、大二阶段,除了完成基本理论和专业理论外,根据每门课程的需要安排具体的心理技能训练课时,重点培养学生的心理职业基本能力和基本素养,如心理手语操、心理咨询方法和心理案例分析等。并且,我们设置实践成绩,将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以及各种相关竞赛所取得的成果纳入教学管理,视学生的具体情况替代部分公共必修课和选修课科目的考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校或省举办的试讲大赛、师范生专业技能大赛、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及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这些政策的实施有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了他们的参与热情。

参考文献:

[1]倪海珍.对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课程的探讨[J].职教论坛,2011,(2).

篇8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网上信息流量的急剧增加,网络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尤其是作为新鲜事物的引领者和追随者的大学生的加入。近年来有关调查显示:95%以上的大学生已经接触到了网络,并且能进行基本的操作和应用,而且随着知识的更新速度不断加快,这一比例还将逐渐增加。相对于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网上心理教育因其极强的平等性、保密性、隐蔽性、快捷性及实时性,可以消除来访者在面对面咨询时产生的各种顾虑,“使得任何人都能够通过网络真正毫无顾忌地倾诉自己的隐私”,暴露自己的问题,从而使心理咨询工作者能够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掌握当事人的基本情况,并做出切合实际的引导及处理。因此,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提高和互联网的迅速普及,探索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就显得非常必要。

一、当代大学生的网络心理形成分析

伴随着网络生活的渐行渐近,新的问题也随之而来。在大学生这个高认知能力但心理相对脆弱的群体中,一种新的疾病――网络成瘾(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简称IAD)正悄悄的蔓延开来。网络成瘾是指在无成瘾物质作用下的上网行为冲动失控,表现为由于过度使用互联网而导致个体明显的社会、心理功能损害。美国心理学家杨格提出了诊断网络成瘾综合症的10条标准:(1)下网后总念念不忘网事;(2)总嫌上网时间太少而不满足;(3)无法控制上网的冲动;(4)一旦减少上网时间就会焦燥不安;(5)一旦上网就能消散种种不愉快;(6)上网比上学做功课更重要;(7)为上网宁愿失去重要的人际交往和工作、事业;(8)不惜支付巨额上网费;(9)对亲友掩盖频频上网的行为;(10)下网后有疏离、失落感。目前认为,上述10种情况一年间只要有过5种以上,便可判断为网络成瘾综合症。对大学生而言,由于学习能力较差或成绩不好容易导致在网络空间寻找寄托,而网络成瘾又加重了他们的学业不良及其他情绪或社会适应问题。

二、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1.建设大学生网络思想教育阵地

目前,各高校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教育形式均有一定的局限性,如接受教育的对象只是部分学生,学生接受的只是单一方面的心理知识等等。而网络的信息开放性和信息承载量大的特点,可以克服上述不足。在网上开辟心理知识学习园地,将有关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上网,就可以为大学生获取全面的心理健康知识、掌握成功心理素质的训练方法开辟新途径。大学生网络思想教育阵地应有三个层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层面、大学生服务层面、网络科技文化内化为人文精神层面。只有首先占领网络阵地,然后通过服务大学生,从而内化与提高大学生的素质,才能使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在网络时代得到保护与发展。

2.加强系统化的网络心理健康教育

尽快进行大学生网络心理的研究,进一步做好大学生心理档案的建档工作、普及心理卫生知识。做好学生心理咨询的面谈、信件咨询、电话咨询等各项咨询服务,为大学生提供及时高效的心理支持,与此同时,积极创造条件开展网上心理咨询。网上心理咨询可以从如下方面入手:一是利用网络快捷、保密性好、传播面广的优势开设网上心理咨询;二是抓好学生上网的心理、网络人际交往的心理特征、网络心理障碍、虚拟与现实的人际关系的比较等大学生网络心理问题的研究,确立一套可操作的、有效性强的网络心理咨询方案;三是由专业的理论专家、思想政治工作者介入BBS,以普通网友的身份参与BBS上的讨论,发表文章,并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专业人士的知识、管理特长;四是利用E-mail进行心理咨询。

3.端正上网动机,促进网络心理健康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具有快捷友好的界面操作,引人入胜的刺激情景,对于大学生来说,易成为一种不可抵抗的诱惑。但在带给人类前所未有的便捷的同时,网络黑洞也吞噬着不少人的金钱、时间和精力,这一点在涉世未深的大学生身上得到了充分体现。当今网络道德建设还不理想,大学生心理中所具有的自我克制能力差,意志薄弱,从众心理强,容易迷恋新鲜事物,对网络认识不全面等都是引发“网络成瘾”的主要原因。因此,我们一方要对大学生加强上网本身的心理健康教育,端正其上网动机,增强其自我心理保健意识,避免“网络成瘾”现象出现。另一方面要加强网络心理卫生管理,及时清除网上垃圾,以避免其对大学生心灵的污染。

4.塑造健全的人格特点,增强大学生自我保护的意识

培养大学生健全的人格倾向是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这包括:首先培养大学生活泼开朗的性格特征,使大学生形成利导性思维倾向;其次培养大学生愉快的情绪倾向,引导大学生体验生活的幸福感;再次教给大学生排除强烈的内心矛盾冲突的有效方法,使之人格健全。因此,对上网大学生的心理辅导应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及时掌握有关的网络心理卫生知识,塑造健全的人格,增强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一旦发觉心理上的问题,能及时采取措施,立即停止上网,及时寻求心理帮助。

应当承认,自身实际原因,网络心理教育大多只是提供心理上的支持,解决的多是一些显而易见的问题,较严重的性格障碍者一般很难在网上得到治愈,故网络心理教育有其自身的局限性。但不可否认的是,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出现是一种十分有针对性的服务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新事物,它具有传统心理健康教育方式所不能比拟的优越性。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将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易遵尧.心理咨询在高校德育中运用的意义探讨[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6).

[2]刘璎瑛,邵金梓.关注网络时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J].高等农业教育,2005,3(3):93-95.

[3]谢海光.互联网与思想政治工作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篇9

新媒体是在数字技术、互联网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等信息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如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移动电视、网络博客、桌面视窗等。相对于报刊、广播、出版、影视四大传统意义上的媒体,新媒体被形象地称为“第五媒体”。新媒体以其信息资源的丰富和交流的便捷,已成为大学生获取和交流信息的重要渠道,深受大学生的关注和喜爱,为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新的环境和良好的机遇。但新媒体新技术的出现容易使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加之社会生活节奏加快,浮躁心理蔓延,若对这些社会现象缺乏理性思考的话,就不能正确的鉴别和把握其本质[1]。在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也出现了新情况和新问题,因此,根据新媒体时代的特点,探索如何利用新媒体转变教育观念、改革教育方法、更新教育内容、拓展教育渠道、创新教育模式,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成为新时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课题。

一、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

1. 认知水平较低

首先,长时间接触新媒体会降低大学生的感知能力,过度接触会造成认知麻痹。美国心理学家金伯利・S・杨就对此作了比较充分的研究,她说:“无论是为了某个你以前曾经看到过的烹饪食谱而去搜索几百个万维网网站,还是给电子信箱里的50封信件写回信,或者……,把所有的时间观念都抛在脑后这一点都是共同的。而且当某人或某件事情提醒你查看一下有多少时间己经在因特网上不知不觉地流逝时,你会对事实感到震惊的。4个小时好像才“15分钟”。据她的调查,97%的人报告说,他们发现自己实际花费在网上的时间比原先打算的要长,而杨博士自己也曾经因为浏览信息而导致上课迟到[2]。其次,新媒体提供的大量信息会导致大学生对信息内容的消化不良。大学生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接收海量信息。但是,当外界信息的输入超过人的正常负荷之后,即信息过载,容易造成人的心理压力和思维混乱,因为这些没有经过消化的信息残留会在潜意识中干扰大学生的学习、思考和价值取向,从而影响大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这样势必导致大学生思维能力的下降和钝化,并且产生一定的信息技术依赖。

2. 价值取向功利化

进入新媒体时代以来,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出现了理想主义取向向世俗性、功利性价值目标偏移的倾向。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根本差异之一在于传播的内容具有公开性、不可控制性的特点[3]。尤其是当今的网络文化中包含着大量西方的制度观和生活理念,对上网的大学生产生不知不觉、潜移默化的影响,久而久之,我们经过长期千辛万苦的教育培养起来的青年人的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为人民服务的价值取向就会被资本主义、个人主义、唯利是图的价值取向所取代,导致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扭曲、变形[4]。

3. 人际交往脆弱

首先,新媒体环境下,人际交往过程中,由于只能依靠文字描述或声音来判断或想象对方,因而很容易被交往对象的文字描述所迷惑,稍有不慎就会受到对方的影响。其次,新媒体环境下人际交往的安全性容易导致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简单化和片面化。在人际交往中遇到挫折,如果仅仅通过依赖新媒体的虚拟人际交往来寻找安慰和满足,尽管也会获得交往对象的安慰、鼓励、支持,但也可能让一些别有用心的人趁虚而入,受到消极有害思想观念的影响。

4. 情感意识薄弱

大学生自我情感的表露以及与他人情感的互动是建立在人与人之间面对面基础上的,尽管在新媒体环境下,通过文字和符号也可以进行情感的互动,然而同现实的交流与表达还是有区别的,人们无法体验与感受面对面交流的情感色彩。久而久之,必然引起情感的匮乏和冷淡,而且在现实中他们也不愿意表露自己的情感,也不愿意接受他人情感的表达,忘记了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在现实中变得很麻木,这就必然导致大学生情感的异化和迷失。

二、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应对措施

1. 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观念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在新媒体环境下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就势在必行,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观念,养成一种正确的,健康的新媒体使用习惯,同时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使之了解各种心理障碍的主要表现、产生原因、治疗和预防方法以及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从而增强对自我的控制能力。引导大学生破除旧观念的影响和束缚并传授心理调适的方法,使大学生学会心理的自我调适,能够有效消除心理困惑,自觉培养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和艰苦奋斗的精神,提高承受和应对挫折的能力,提高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并且提倡良好健康的生活方式,号召大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杜绝不良嗜好和生活习惯,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各种心理问题。

2. 提高新媒体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

大众传媒传播效果的形成受到多种因素和条件的制约,但在这一过程中居于最优越地位的无疑是作为传播主体的传播者。传播者不但掌握着传播工具和手段,而且决定着传播信息内容的取舍选择,作为传播过程的控制者发挥着主动的作用。因此,解决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只有进一步提高新媒体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才能真正建立起高效、畅通的心理健康教育信息传播渠道。

充分发挥新媒体多种传媒优势互补的综合效应

新媒体的种类主要有博客、播客、维客、搜索引擎(如百度、Google)、电子邮箱、手机短信、手机彩信、手机报纸、手机广播电视、数字电视、IPTV、网络电视、虚拟社区、门户网站、简易聚合、网络文学、网络动画、网络游戏、网络杂志、网络广播、移动电视等,不同媒体具有各自不同的技术特点和优势,应努力使不同传媒形成优势互补,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发挥多种传媒的综合效应。

强化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解决不仅需要学校、社会的努力,同时也需要大学生自己积极地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充分发挥大学生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以及同辈群体之间相互影响、相互教育的优势,学会心理健康的自我调适和维护。

5. 加强对新媒体管理与立法

新媒体环境需要系统、完整、统一的行为规范,这样才能约束人们的行为,减少犯罪的发生率。当代大学生是使用新媒体进行沟通的一个重要群体,他们大都出生于90年代初期,独生子女多。一方面,由于他们自我控制能力较弱,自我表现欲望强烈,一旦法制观念薄弱,往往会在不知不觉中陷入犯罪的深渊。另一方面,新媒体社会缺乏有效的法律制约,大学生相对地缺乏法律保护意识,他们的个人隐私、人身安全、心理健康容易成为犯罪的对象,给大学生造成一些无形的压力,这是导致大学生身心疾病、人格障碍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结束语

新媒体技术改变了大学生的生活、学习和思维方式,这既给新形势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新媒体环境下信息传播的开放性能够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广阔的平台,其灵活性和快捷性能够丰富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手段,有利于进一步增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同时,我们也不可忽视新媒体技术背景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遇到的挑战。网络、手机短信等新媒体以海量的信息冲击大学生的生活,部分学生盲目接收信息,生理和心理出现双重危机。网络虚拟世界的无序性对传统道德评价体系提出了挑战,不利于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都需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转变教育观念,创新发展理念,探索新媒体技术背景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特点和规律。

参考文献:

[1] 宫承波主编.新媒体概论〔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

[2] 美 金伯利・S・杨《网虫综合征―网瘾的症状与康复策略》,上海译文出版社,2000 年,第 38 页 。

篇10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5.08.083

Introduce Social Work Theory to Think of College

Students' Safety Awareness Development

SHI Yang

(Nan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Nanjing, Jiangsu 210023)

Abstract Due to personal awareness is weak, school safety theoretical education, lack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intervention, leading to the contemporary university students' safety awareness is not high, the safety issues highlighted. The social work theory into university educational system safety, with "self-reliance, equality, respect, service to others," the working methods of the philosophy and social work, to further enhance the practical work of counselors and mental education, safety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for new attempts.

Key words school social work; safety awareness; development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高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校园社会化趋势日益明显,高校校园不再是一个封闭的环境,越来越多的社会人员往来于校园内外,校内外人员环境日渐复杂,这给在校大学生安全带来了潜在的隐患。同时,高校校园环境相对宽松、自由,学生可以自主的接触外部社会,从而导致大学生安全事故不断增多。大学生安全问题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提高大学生安全意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1 大学生安全意识培养的现实需要

(1)个人防范意识薄弱。当代大学生都是“90”、甚至于“00”后,他们从小是在父母呵护下长大的,思想单纯,缺乏社会经验,自我安全防范意识薄弱,容易上当受骗。2014年9月,新学期开学之际,南京市栖霞公安分局民警在仙林大学城安排了一次测试,由一名民警驾驶迈腾轿车,以找不到路为由搭讪女大学生。结果,被搭讪的5名女生中,4人上了该车。类似的例子很多,最近几年学生意外事故频频发生,当事人没有任何自我保护意识,导致的严重后果无法挽回。

(2)安全理论教育缺失。大学生安全是创建平安和谐校园的重要指标,大学生安全教育是高等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高校应把安全教育放在重要位置来抓。但目前大部分高校的安全教育只在新生入校时进行,并没有作为一门系统课程纳入学校教学计划,导致学生缺乏必要的安全知识和防范意识,极易引发安全事故。

(3)现实思想教育缺失。由于没有规范的安全教育课程,大学生安全教育也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由高校辅导员起教育主导作用。然而由于所带学生人数多,工作事无巨细以及自身专业受限等原因,现阶段我国高校辅导员在进行学生管理工作时,往往是碰到问题解决问题。对于安全教育是“遇事抓紧解决、过后疏于管理”、“表面形式做好,事后实效不管”,没有能够形成一个长效、完善的安全教育机制。

(4)心理疏导干预缺失。目前高校都设有心理健康教育咨询部门,但物质保障缺乏、工作者队伍经验不足等问题的存在,使得这些部门并没有发挥起应有的作用。同时,由于“功利性”的原因,有的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只是为了应付检查、评比。在心理教育实质上也本末倒置,对于大学生心理问题都是事后疏导,没有形成预先发现和干预机制,只注重少数、特定人群的心理障碍,忽视大多数、一般人群的心理发展需求,因此很难发现潜在危险,引发安全事故。

2 引入社会工作理论加强大学生安全意识培养

“社会工作”(Social Work)是“一种以助人为宗旨,运用各种专业知识、技能和方法去解决社会问题的专门职业,是确保现代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制度”。①学校社会工作(School Social Work)作为社会工作的一个实务领域,是现代社会福利制度和教育制度相结合的产物。②它是将社会工作的原理和方法运用到学校中,通过学校教师和管理人员的配合,形成“家庭―学校―社区”的协调合作,构建“教”、“学”、“成长”的良好环境,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促进学生成长,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实现教书育人目的的一种专业活动。③将社会工作理论引入安全教育理论体系,是对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形式的一次尝试。

2.1 将社会工作融入安全教育理念中

社会工作是在一定价值理念指导下的助人活动。不同国家、地区“社会工作发展程度因各国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文化传统及社会发展趋势与程度不同而不同”, ④对社会工作的理解不一样,但归结起来都包含以下三个方面:助人自助、平等尊重、服务他人。助人自助就是帮助服务对象面对并解决问题,依靠自己走出困境,得到发展;平等尊重就是要以一种平等的态度去对待服务对象;服务他人是指为在适应社会中出现困难的人提供服务,应对现实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1)在高校安全教育中引入“助人自助”的理念,就是要帮助学生树立安全意识,面对危险有自救的意识和措施。

首先,要完善安全教育教学体系。大学生安全教育不是只做表面文章,而是实实在在的工程。高校应成立大学生安全教育的专门科研小组,把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作为一名必修课程,由专职教师讲课。上课教师要充分利用好实例、媒体等资料,通过授课讲述、情景再现等手法,抓好课堂的每一环节,使安全教育课变成一门实用性的课程。

其次,要加大宣传力度。利用广播、橱窗、讲座等传统手段,配合社会安全教育热点,进行宣传,在校园营造安全文化氛围。利用qq、微信、微博,建立专门的网站,将丰富的安全知识用通俗易懂、生动有趣的方式传递给学生。

总之,就是要通过各种方式把安全教育融入学生的学习、生活中,通过学校、老师潜移默化的影响,帮助大学生真正体验到安全的重要性,提高他们自我防范能力。

(2)平等和尊重是高校安全教育的前提,引入“平等尊重”的理念,就是要强调每一个学生的平等性,坚持“以人为本”。

首先,要尊重学生,尊重他们的人格尊严、情感表达和个体差异,改变教育者主体绝对权威、学生客体被动服从的陈旧模式。在进行安全教育时,“以一种平视的姿态与受教育者进行入情入理的对话,真正摈弃那种我讲你听、我说你行、我教育你服从的说教模式,使受教育者在尊重、认可、理解中得到教育。”⑤

其次,教育者要与学生建立平等、信任、真诚、互动的良性关系。这需要教育者要保持真诚的态度,表里如一。在开展工作时,以平等的态度对待每一位学生,要以理服人、以情感人,认真听取学生想法,鼓励其展现出内心的观点,不主观臆断,帮助其分析出现的各类问题。

只有尊重学生,和学生建立了平等、信任、良性的关系,让学生信服于教育者,才能更有效的开展安全教育工作,使得安全教育真正起到作用。

(3)引入“服务他人”的理念就是要求安全教育要强化“服务”这一概念,“既要照顾到教育对象面上的服务,也要顾及到个别教育对象的特殊需求。”⑥

高校学生既是受教育者,也是被服务者。高校的教育人员应既是教育者,也是服务者。因此,在进行安全教育时,教育者应结合学生的思想、心理特点,深入分析学生所处环境的具体情况,根据个体的特性,制定出合适的教育方法。同时,不能随而变之,应付了事,要注重教育的延续性,以达到最终学生身心安全为目的。

只有真正树立了为学生服务的意识,帮助遇到困难的学生摆脱困境,正常发展,才能达到安全教育的最终目的。

2.2 将社会工作带入安全教育实际工作中

(1)充分发挥辅导员作用。当前高校辅导员工作在第一线,是接触学生最多、最信任、遇到问题会首先求助的人。因此,在安全教育的施教者中,辅导员最为重要。然而现实工作中,“保姆”式的辅导员在开展工作时很少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切实需要,也很少考虑工作的长远后果。学校社会工作是“学校辅导工作的一环,经由专业工作者运用社会工作的理论与方法,协助学生与学校、家庭及社区之间建立良好的关系,以准备现在及未来的生活,从而达成学校教育之目的。”⑦这就需要辅导员能够职业化、专业化。应对辅导员进行教育学、心理学和社会工作等多方面的培训,使他们的角色从单一化走向多元化。

具体到安全教育上,首先应对辅导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只有辅导员树立了安全防范意识、掌握了相关法律法规,才能更好地教育、指导、帮助学生。其次,在实际工作中可以借助学校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采用个案、团体作和社区工作的方式,邀请专业人员提供辅导。有针对性对出现问题的学生进行辅导,帮助其走出困境。最常见的是社区工作方式,就是辅导员利用专业社会工作的理论和方法,运用团体的力量,帮助学生在团体中吸取别人的经验,解决自己的问题,促进自我成长。最后,就是要注重工作的延续性。要重点关注帮助后学生的生活、学习、心理情况,保证学生真正受到帮助、走出困境、融入社会。

(2)高度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者运用心理科学的方法,对教育对象心理的各层面施加积极的影响,以促进其心理发展与适应、维护其心理健康的教育实践活动。在安全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是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在安全事故发生之前引导,发生之后辅导。然而目前高校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因为种种原因,很难达到预期的目标。将学校社会工作融入心理健康教育中,发挥各自所长,将工作效率最大化,是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突破。

具体来说,首先将安全教育放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框架中,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通过问卷调查、课题、面谈等方式,了解学生实际的安全心理需求,根据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来设计教学内容。同时通过心理测验或个别面谈的方式,了解学生整体的安全心理健康状况。其次,对出现安全问题的学生要进行心理辅导,引入环境因素,引导学生认识到问题的产生不仅有自身的原因,也有周围不良的环境的影响,鼓励其要依靠自己,改变和影响周围不良的环境,维护自己权益。同时,可以联合辅导员,取得家长、学校和社区的配合,内外部环境有效结合,更好的促进学生问题的解决。最后,对问题学生的心理咨询辅导必须有完整的评估体系,对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定期复查,与咨询前的评估结果进行比较分析,量化学生辅导前后的心理健康状况,跟踪其后续表现,以确定问题是否真正得到解决。

本文系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新形势下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研究――基于对思想政治工作与社会工作的考察”(编号2011SJD880134)中间成果

注释

①②张乐天.社会工作概论[M].(第三版).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

③ 朱眉华,文军.社会工作实务手册[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④ 李迎生.社会工作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