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08 16:59:13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教育先行的理论基础,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公益性是高等教育的本质属性,正确认识和维护教育公益性,是教育事业顺利发展、国富民强的重要保证。维护民办高等教育的公益性,是国家、社会、学校的共同责任。其中国家作为最大的受益者,必须承担起维护民办高等教育公益性的基本职责。国家对民办高校的财政扶持是维护民办高等教育公益性的重要手段之一。
一、解读民办高等教育公益性
(一) 民办高等教育公益性的含义
公益是公共利益的简称。《辞海》中“公”被解释为:公平、公正;属于国家或集体的;公同,共同。现代《牛津高级英汉双解词典》对“公共”的解释是“公众的、与公众有关的”,或者是“为公众的、公用的、公共的(尤指由中央或地方政府提供的)”。“利益”,《辞海》中解释为“好处”,是“佛教用语,尤言功德,指有益于他人的事”。“利益”在拉丁语中的含义是在场、有份,是指主体对客体(其他人、事物或者关系)的参与(实在关联性)。利益表现为某个特定的(精神或者物质)客体对主体具有意义,并且为主体自己或者其他评价者直接认同、合理地假定或者承认对有关主体的存在有价值(有用、必要、值得追求)。可见“公”,即为“大众,为多数”;“益”为“客体对主体的有价值性”。公益性是指个体或组织通过“有价值的行为”,为大多数而非少数成员提供有价值产品、服务和活动的特性。教育公益性就是国家、社会团体或个人通过举办教育,为大多数成员提供的教育服务、教育产品,以及由此产生的正面教育影响的特性。
(二) 民办高等教育公益性的特性
民办高等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部分,必须具备教育公益性本质属性。具体如下:第一,大众化。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发展阶段的转型中,高等教育要面向最广泛的受教育者,最大限度地保障绝大多数人的受教育的权利,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第二,公平性。高等教育秉持教育机会均等的原则,保证受教育者入学机会的公平。还要实现教育过程的公平。过程的公平并非是提供简单的、完全相同的教育模式和教育内容,而是要根据个体背景不同、发展水平差异,提供适合目前发展水平,又能得到进一步发展的教育内容、教育方式。第三,全局性。高等教育既要使受教育者具有共同的价值观,懂得守望社会责任,成为有社会责任感的人,又能满足个体需求,培养专业化人才;既要满足国家、个体眼前的需要,又要为长远发展服务。第四,利益性。分为两个层面(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两个维度(直接利益和间接利益)。两个层面和两个维度构成了四种利益模式,即个人直接利益、个人间接利益、社会直接利益、社会间接利益。四种利益模式相互交织、相互重叠,但最根本的还是社会利益,即维护国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
二、民办高等学校办学公益性的突出表现
民办高等教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护公共利益方面表现突出。据前文利益性的概述,民办高等教育的公益性也反映在两个层面和两个维度构成的四种利益模式之中。但介于四种利益模式的利益表现相互重叠、相互交织,在此只从两个层面加以论述。
(一) 通过人才培养产生的公益性
经过接受民办高等教育,受教育者较先前的教育经验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学历提高、学识增加、视野开阔、能力提升,具有了更加独立生存、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更加趋近于人格、知识、能力、素质的全面发展。人力资本的提升,也给受教育其他方面带来重要的影响,如增加了个体的收入、提高了生活质量和社会地位以及带来有利的个人资本状态。根据泛美开发银行撰写的《面对拉丁美洲的不平等》报告,可以看出,接受不同程度教育的人,其收入水平大相径庭。在拉丁美洲一个接受过6年教育的工人,其收入比没有接受过学校教育的工人高出50%;接受过12年教育的工人(即上完中学)与之相比要高出120%;接受过17年教育(即获得大学文凭)的工人与之相比则高出200%。我国2009年高校毕业生月起薪状况也反映出,学历越高起薪越高。从算术平均值看,专科生起薪为1510元,本科毕业生为2276元,硕士生为3637元,博士生为3757元。
有学者指出,这是教育的“私益性”。但是不要忘记,社会是由千千万万个个体构成的。如果每个个体都能以社会利益为奋斗目标,那么对于个体来讲的私益性,对其他个体和社会而言就变成公益性了。教育的公益性与私益性是可以相互影响、相互转化的。
(二) 通过民办高等学校的办学带来的社会公益性
1.由私人受益带来的社会受益。通过人才培养产生的公益性虽然多为私人受益,但它也带来了一些公共利益。如个人资本的增加,有助于税收的增加、公共资金的增多、医疗条件的改善;个体受教育程度的提高,有利于优生优育,提升国民的整体素质;接受高等教育人数的增加,也有利于形成共同价值观,保持社会的稳定、民族团结。
2.扩大教育机会,增强社会稳定。自改革开放以来,民办高等学校在数量和规模上得到了迅速发展,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社会提供了更多的教育机会,使更多的适龄青年有学可上。截止2007年我国民办高等学校达297所,在校生163.07万。民办高校在为莘莘学子提供求学机会的同时,也因此而降低了这部分青年流向社会而接踵而至的就业压力、青少年犯罪率、人口流动速度,增强了社会的安定、和谐。
3.减轻政府财政压力。2007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数量为1908所,其中民办高等学校的数量为297所,占全国高校总数量的15.57%。但民办高等学校主要依靠社会资本举办和正常运转,政府还未对民办高校进行财政资助。民办高等学校在为国家承担教育任务的同时,减少了政府教育投入。即便如此目前我国的教育状况依然是教育供给无法满足教育需求,2007年毛入学率仅为23%,高等教育规模有待于进一步扩大。即使今后国家对民办高校进行直接财政补贴,以资鼓励,扩大教育规模,也比政府独立创办大学节约很多。
4.推动教育发展。民办高等学校的迅速发展,打破了自社会主义改造以来公办高校独领的局面,已经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公办学校共同影响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未来发展。两种不同办学体制的高校,各有所长,各有特色,可以在共同的发展过程中相互影响,取长补短,公平竞争,助推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健康快速发展。
5.提高弱势群体的入学率。民办高校是在传统的公立高校精英教育的边缘,放宽了计划经济下以考分作为接受高等教育唯一标准的局限下,为低分者提供了继续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就如我们所知,民办高校的入学分数相对于同等学历的公办学校要低出许多,这无疑增加了弱势群体受教育机会。民办高校在维护社会弱势群体的利益上具有更大的优势,使得民办高校的公益性维护体现出了特殊性。
三、民办高等学校财政困境及对教育公益性的危害
首先,到目前为止,我国民办高校办学经费的主要来源依然是学费,没有或者很少有来自其他渠道的经费。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与教育部发展规划司曾作过问卷调查,在样本民办高等教育机构的办学经费投入中,其样本学校平均值呈现如下分布形态:学费79.8%、杂费10.4%、捐赠1.2%、校办产业等0.8%、贷款5.6%、财政5.4%、其他1.9%。由此可见,民办高校的办学经费在很大程度上都是依赖于学杂费,财政资助及其他渠道取得的资金非常有限。所以民办高校在录取学生时主要依据两个标准,一是高考成绩,二是学费。只有招收的学生能够缴纳足额的学费,才能保证基本的办学经费,开展正常的教学。而学费主要与学生的家庭经济条件相关。下面列出学生经济条件与学习成绩存在的几种可能性:经济条件优越,成绩优秀;经济条件优越,成绩中等;经济条件差,成绩优秀;经济条件差,成绩中等。其中,经济条件“优越”表示可以支付民办高校的学费;“差”表示不能承担民办高校的学费。学习成绩“优”表示能考上比民办高校更好的公办高校;“中等”表示能进人民办高校就读。
从以上的几种可能性分析,如果只依据学习成绩作为入学的条件,学习成绩中等以上者均可进入民办高校或者更好的公办高校学习。但进入民办高校或者能否在民办高校读完大学还有另外一个条件,即经济条件,是否交付起学费。所以民办高校在提供高等教育机会时,具有自愿或者不自愿的排他性,教育公平在不同背景人群中存在着不公平。受教育机会的增多,也并不等于接受教育机会的公平。只有交付起学费的人,才有可能选择或者继续在民办高校读书。这与高等教育公益性的全体性与公平性相矛盾。民办高校的收费问题成为危及教育机会合理分配的瓶颈,限制了民办高校的生源范围,造成选择上排他性的加剧,损害了教育的公共利益。
因此要解决这个问题,仅仅依靠民办高校自身以及现有教育政策、环境是难以完成的。资金的短缺是实现教育公益性的一大障碍,而这不是民办高校之所想,只是能力所限而已,需要国家和社会的共同支持。国家对民办高校一个百分点的财政支持,就有可能降低学费的标准,降低因为交付不起学费而被排斥在校门之外的学生几率,有助于缓解因学费问题造成的受教育机会不均衡现象的加剧。
其次,民办高等学校是在市场化的大氛围中产生、发展起来的,必然带有市场的特性。这既有主动应用市场规律,获取竞争优势的积极性,也隐含迫于无奈的不得不为此的苦衷。众所周知,民办高校办学经费的主渠道是学费,所以为了积累办学基金,不得不靠近市场。因为有市场,才能有生源;有生源,才能有资金;有资金,才能保证民办高校的正常运转。这是目前经费来源有限的情况下,简单、快捷的有效途径。民办高校的发展,不能不受到办学资金的牵制。办学经费始终是民办高校发展过程中的一大障碍。财政问题解决不好,民办高校生存受到危胁,可持续发展受到阻滞,公益性的现实选择受到影响。所以唯一能够保证办学经费来源的学费也就只有通过市场来实现。
民办高校市场化的选择一方面因多依据市场办学,专业设置按照市场需求进行及时调整,课程安排按照技术变革要求更新,专业课程设置与市场变化同步或适度超前。所以民办高校毕业生的市场适应性较强,有利于人才资源及时转换为人力资源,承担必要的公共责任,实现高等教育的公共目的。但另一方面民办高校运营过程中逐步采用市场化的运作模式,运营过程中的模式选择部分地危机民办高校的公益性的诉求。民办高校在市场化的选择中,人才培养规格关注适销对路的产出选择,培养适合市场需求的人才,而对于民办高校所具有的教育性忽视,造成人才培养与个体全面发展相背离,危及公共利益。无论是公办高校还是民办高校虽然受到市场规律的影响,但最重要的还是要遵循教育规律和教育本质。高等教育的公益性内涵也告诉我们,高等教育要顾及全局性,既要满足国家、个体眼前的需要,又要为长远发展服务;既要满足个体需求,培养专业化人才,又要使他们成为有责任感的人。
办学经费始终牵动着民办高校从市场中得到缓解,这是实现人才培养公益行为实现的前提。而市场化的选择虽有短期的办学效率,抢占了生源市场,积累了办学经费,但又以牺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代价。长此以往,如果形成一种恶性循环,那是对教育公益性的最大危害。
可见民办高校对市场规律的应用既体现出主动性又体现出被动性。如何把被动变主动,把主动行为达到最优效果,依赖于国家的扶持。政府在民办高校引入市场机制的时候应有所作为,实现对纯粹市场化的超越,从而最大限度地增进社会福祉。目前摆在国家面前的是对民办高校进行财政扶持,通过公共财政和公共政策控制市场力量,摆脱目前民办高校以市场“马首是瞻”的局面,在公共政策和市场选择间找到平衡点。美国斯坦福大学教育经济学教授马丁·卡诺依教授在为中国高教给个号脉时曾指出:“大学收费完全靠市场因素来左右不可取,因为教育永远也不能市场化。”政府的责任在于利用市场化,但同时要超越市场化。
四、维护民办高等学校公益性,国家需要发挥主导作用
微课程是以“微”概念为指导,以学生为中心,融合信息技术的教学活动或教学资源。具有微小、灵活、自由、高效、应用范围广等特点。微课程的用途非常广泛,可以用于常规课程教学,也可以用于远程教育中,供学生或教师自主学习和发展所用。其主要特点是无论是时间,还是规模都是微型的。同时,微课程可以灵活用于多种学习情境中,在短时间内将知识传输出去,能够提高学习效率。
一、微课程在远程教育中的应用
远程教育与微课程存在内在联系。微课程产生之初被应用于传统教育中,但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移动学习等理念的推广,微课程在远程教育中的作用凸显出来。从实际应用上看,微课程在远程教育中的应用前景更为广阔。远程教育主张开展打破时间、空间限制的学习活动,强调教学资源的重要地位。随着远程教育学习资源和内容的不断丰富,微课程逐渐被人们接受,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远程教育与微课程能够相互促进。当今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在终身学习理念的要求和引导下,人们的学习需求不断增加。远程教育为人们提供了新的学习方式,将闲散时间聚集起来,满足人们随时随地学习的需求。这种移动学习与微型学习的方式逐渐被人们接受。远程教育中应用微课程,一方面,满足了人们对移动学习和微型学习的需求,另一方面,微课程的不断完善反过来有利于推动远程教育的发展和完善。2012年,国家开放大学推出的“5分钟课程”项目,实际上就是微课程的表现形式。当前,已经建设4000多个5分钟课程,内容涉及经济学、茶文化、摄影、文学等多个领域。随着微课程的开发范围逐渐扩大,其中高质量课程对学习者的教学作用会更加明显。但微课程作为一种新鲜事物,在发展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问题,微课程如何能与远程教育更好地融合,为学习者带来更好的学习体验,还需要进一步挖掘其中存在的问题,同时找出解决策略。
二、远程教育微课程建设的困境
(一)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
微课程作为崭新的教学形式,在迅速发展的同时,出现了诸多争议和认识上的误区。关于微课程的教育、学习理念等仍没有统一的说法,微课程的发展出现实践先行、理论滞后的现象。虽然微课程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且推广速度也较为迅速,但是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长远来看并不利于微课程的持续发展。当前学术界对于微课程理论的研究,并没有统一的认识和说法。有学者认为,微课程的理论基础为建构主义和联通主义理论,也有学者认为细化理论和掌握学习理论是微课程的基础。不论何种观点,微课程建设缺乏系统的、有针对性的理论作为指导。科学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微课程未来的发展道路还很漫长,需要发挥系统理论的导向作用。
(二)微课程开发与学习者需求联系不紧密
远程教育微课程虽然已经涉及很广的领域和范围,但总体上看微课程建设仍不能满足学习者的需求。具体表现为以下方面:其一,总体上看,微课程数量少,且覆盖率低。远程教育的对象是各种类型的学习群体,学习者们的需求有所不同,对远程教育提供的教学资源要求更为严格。微课程由于其短小精悍的特点,加大了设计和开发的难度,学习资源的设置必须具有代表性且有一定的启发意义。从当前的学习需求与微课程开发的数量上看,仍不能满足学习者的学习需要。另一方面,远程教育通过网络媒介向学习者传递教学资源,受到网络等客观原因和一些主观原因的限制,没有实现全面覆盖。为扩大受益范围,微课程在教学内容上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以满足更多学习者的需求。其二,微课程教学内容的设置缺少针对性。远程教育的对象有特殊性,知识背景、兴趣爱好、理解能力等方面均存在差异,且部分差异明显。微课程的设计应以学习者的需求为基础,针对不同学习者的不同特点,开发个性化的教学课程。
(三)缺少高质量课程,影响教学效果
教学资源有许多,但要真正发挥作用,能够对学习者提供帮助的是高质量的教学资源。有学者对远程教育中微课程的教学效果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74.48%的学生对微课程持肯定积极态度,教师队伍对微课程教学形式也具有相当高的热情,并表示微课程的教学形式利于培养学生的主观学习能力,同时有利于提高学生业余时间的利用率。另一方面,微课程虽然作为一种崭新的教学形式受到大家的欢迎,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带来一定影响,但教学效果的提高离不开微课程内容的高质量和有针对性的课程设置。如果微课程的内容与学生学习内容关系不大,甚至不相符合,那么不仅不会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还会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产生负面影响。
(四)教学重心偏移,形式大于内容
目前,微课程的设计和制定更加注重各种新技术的制作,而忽略了如何通过微课程内容来提高教学效果。当今流行的各种微课程比赛铺天盖地,但缺少务实精神。微课大赛有一定的好处,可以通过比赛提高微课教师授课水平,促进各微课程制作者之间经验的交流,同时也是对微课程的推广和宣传。但另一方面,过分注重比赛,会使参赛人员为获得比赛胜利投入超高成本。即使是花费大量时间、精力、金钱制定出来的微课程,如果不能满足学习者的学习需求,也是一种浪费。微课程的设计应坚持务实精神,通过这种教学形式让学习者真正享受到实惠。
三、完善微课程设计的对策
(一)加强理论研究
人们关注远程教育的同时,微课程的设计与理念还需要学术界有识之士的钻研和探讨。建立一整套的、系统的理论,并将其作为指导微课程建设实践的理论基础。这需要学术界关注微课程的学者们的共同努力。需要进一步完善的有———统一微课程的概念界定,确定微课程的理论基础,明确微课程与移动学习、远程学习、终身学习的关系及其相互作用情况,微课程设计应注意的问题等。改变当前微课程发展中遇到的实践先行、理论滞后的现象,为实现微课程可持续发展奠定理论基础,使微课程在未来发展过程中少走弯路。
(二)坚持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设计原则
无论是远程教育还是微课程,都是为学习者服务的。微课程设计过程中,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充分学习者需求的特殊性,包括学习者的背景、环境、任务等内容。在了解学习者的需求之后,有针对性地制定学习课程,为学习者创造舒适、满意的学习体验。微课程本身是一种学习资源和教学活动,建设过程中要坚持自下而上的需求驱动,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是微课程设计中必须坚持的重要原则。举例来说,学生的学习需求有对不同学科各知识点的个性学习、按照自身兴趣爱好的选择学习、有查缺补漏式学习、也有巩固提高式的学习。对于不同学科内容和兴趣爱好需求的满足,需要微课程扩大设计领域和覆盖范围,争取涵盖各学科和领域,以满足更多学习者;对于查缺补漏学习需求,需要微课程在设计之初就要了解学习者不理解、不清楚的地方在哪,有针对性地设计课程;对于巩固提高式需求,则需要加大课程讲解内容的难度,帮助学习者巩固提升。
(三)设计高质量微课程,提高教学效果
所谓高质量的微课程包含两方面含义:一是课程内容的设置要精深、易理解、针对性强,整体性强;二是从教师的角度讲,需要较高的讲课水平和学历背景。(1)提高课程质量,注重课程呈现形式的完善。微课程能够帮助学习者实现碎片化学习,微课程虽然在规模和时间上“微小”,但内容上仍要保持连贯性、系统性和整体性。微课程可以借助网络平台,将各微小的课程单元组合在一起,使课程设置更具系统性。考虑到开发成本也要考虑课程设置的适用性,在保证有针对性的前提下尽量扩大适用范围。(2)提高教师队伍质量。教师作为微课程的设计者,不仅要关注学习者需求、课程内容、呈现形式,还要以与传统教学不同的方式将课程内容讲解出来。因此,教师的能力和水平非常重要。教师的权威性与授课水平直接影响学习者的学习效果。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业务水平以及知名度,发挥名师效应。除了以上两点以外,还要注意微课程课件的设计水平、内容的难易程度、师生的互动等指标。为提高教学效果,微课程实施的评价也非常重要,评价体系的建立有助于总结经验和教训,自我完善。
(四)时刻关注教学目标,避免形式主义
微课程的设计不应只关注形式上的创新,内容上的完善与学习效果有更为直接的联系。微课程与微视频有本质的区别,微课程更加注重课程的设置和较强问题意识,有着明确的教学目标,包含整个教学过程(目标设定、策略选择、实施过程、评价完善)的实现。具体做法有:其一,尽量减少与教学内容无关的素材,一课只讲一个知识点。这是因为,微课程本身就对时间有着严格的限制,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提高内容的完整性和深度是每一位设计者重点考虑的内容。其二,丰富展现形式,增强趣味性。相对于枯燥乏味的学习环境,学习者更喜欢新颖有趣的教学设计。不断丰富微课程内容的展现形式,视频制作要简洁干净,做到既能满足学习者的需求,又能吸引学习者的注意力。
参考文献:
[1]丛健娇.远程教育中微课程教学效果研究初探[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1).
集成电路版图设计是集成电路设计的最终结果,版图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整个芯片的性能和经济性,因此,如何培养学生学好集成电路版图设计技术,具备成为合格的版图设计工程师的基本潜质,是摆在微电子专业老师面前的一个普遍难题。如何破解这个难题,我们做了以下探索。
一、突出实践,理论配合
传统的《集成电路版图设计》课程采取理论教育优先,学生对于版图的基本理论和设计规则非常熟悉,但动手实践能力缺乏培养,往往在学生毕业后进入集成电路设计企业还需二次培训版图设计能力,造成了严重的人力资源浪费。这是由于没有清晰的认识《集成电路版图设计》课程的性质,造成对它的讲授还是采取传统教学方式:老师讲,学生听,偏重理论,缺乏实践,影响到学生在工作中面临实际设计电路能力的发挥。《集成电路版图设计》是一门承接系统、电路、工艺、EDA技术的综合性课程,如果按照传统方式授课,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无法得到体现,违背了课程应有的自身规律,教学效果和实用意义不能满足工业界的要求。我们在重新思考课程的本质特点后,采取了实践先行,理论配合的教学方法,具体如下:集成电路版图是根据逻辑与电路功能和性能要求,以及工艺水平要求来设计光刻用的掩膜图形,实现芯片设计的最终输出。版图是一组相互套合的图形,各层版图相应于不同的工艺步骤,每一层版图使用不同的图案来表示。我们首先讲授版图设计工具EDA软件的使用,让学生掌握EDA软件的每一个主要功能,从图形的选择、材料的配置,让学生从感性角度认识实际的版图设计是如何开展的,每一个步骤是如何使用软件完成的,整体芯片版图设计的流程有哪些规定,学生此时设计的版图可能不是很精确和完美,但学生对于什么是版图和如何设计版图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建立起版图设计的基本概念,对于后续的学习奠定了牢实的实践基础,此时再去讲授版图设计理论知识,学生更能理解深层的工艺知识和半导体理论,真正做到了知行合一,实践先行的教育理念,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大有裨益。
二、注重细节,加强引导
传统方式讲授《集成电路版图设计》理论占大部分时间,学生知道二极管、晶体管、场效应管、电阻、电容等基本元器件的工作原理和构成要素,但是在版图设计中,这些元器件为什么要这样设计,其实内心中充满着疑惑和不解。针对学生的疑惑,我们从工艺细节入手来解决这个问题。作为集成电路版图设计者,首先要熟悉工艺条件和期间物理,才能确定晶体管的具体尺寸、连线的宽度、间距、各次掩膜套刻精度等。版图设计的规则也是由工艺来确定的,掌握了工艺也就掌握了版图设计的钥匙。我们将通用工艺文件的每一条规则向学生讲解,通用元器件的规则整理出它们的共性,最小宽度、长度、间距的尺寸提醒学生要记忆,不同芯片生产厂的工艺对比学习和研究,学生在这一系列规则的学习过程中,慢慢理解熟悉了工艺规则文件的组织构成及学习要点,能够举一反三的在不同工艺规则下,设计同一种元器件的版图,即使电路元器件的数量巨大,电路拓扑关系复杂,在老师耐心的讲解下,学生也能够依据工艺规则设计出符合要求的版图,这都是在理解了工艺规则细节的基础上完成的。所以,关注细节,加强引导,是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方法。
三、完善考核机制,争取比赛练兵
学生成绩的提高,合理完善的考核机制不可或缺。以往《集成电路版图设计》课程的考核主要是理论知识作业和课程报告,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实际动手能力没有得到考核,造成不能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我们采取项目形式,全方位考核学生的学习效果。根据知识点,将通用模拟电路分成五大类,每个大类提取出经典的电路10种,使用主流芯片加工厂的生产工艺,由经验丰富的老师把它们的版图全部设计出来,作为库单元放在服务器中供学生参考。在学生充分理解库单元实例的基础上,将以往设计的一些实用电路布置给学生,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设计出合格的版图,以此作为最终的考核结果。学生在学习课程期间,可以接触到不同工艺、不同结构的多种类电路,而且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设计出版图,这极大的促进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时间观念。学生在设计版图的过程中,会遇到多种问题,他们会采取问老师答疑,和同学讨论的多种方式解决,不仅能督促他们平时上课认真听讲,而且对遇到的问题也能多角度思考,最重要的是他们亲自动手设计版图,将工艺、电路、器件综合考虑,在约定的时间内能力得到极大提高。老师根据学生上传至服务器中设计的不同项目版图打分,而且将每个项目的得分出具详细的报告,对学生的成绩进行点评。学生通过查阅报告,能够知道课程学习的缺点和得分项,为下一次提高设计成绩是一个很好的参考。除了日常学习设计版图项目,学生可以争取参加微电子专业的一些比赛,通过比赛体会一些具有挑战性的版图设计项目,来提高学生在实际场景下如何发挥设计能力和项目组织能力,为他们未来进入职场从事版图设计工作奠定坚实的专业能力和实际解决问题能力。
四、总结
《集成电路版图设计》课程是一门兼具理论基础和实践锻炼想结合的课程,对它的讲授不仅需要扎实的理论基础,还需合理的实践环节配合,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Christopher Saint/Judy Saint.集成电路版图基础-实用指南[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10).
[2]蔡懿慈.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导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10.
[3]编委会.最新高等院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及教学指导手册[M].北京:中国教育出版社,2006(11).
(二)搞好师生关系是提高中职学生
钳工技能训练的基础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工作中最常见也最微妙难以处理的关系之一。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促进师生共同发展进步,达到双赢的最佳效果。亲其师、信其道就是学生对于教师的信任程度达到最高境界,以教师的信仰为自己的信仰。在融洽的师生关系中教师爱护学生、学生尊敬教师,教师以学生的问题为自己的问题,以学生的烦恼为自己的烦恼,尊重理解学生的感情,呵护学生的身心健康,这样学生当然会真诚的希望与教师交流沟通自己在学习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不解之处,把自己的学习弱点暴露出来,那么教师就可以很有针对性的对学生加以辅导和帮助,师生之间建立起良好的互动关系。对于特殊的学生,教师要有耐心的去了解其内心世界,观察其生活学习习惯,在做充分调查的基础上主动与学生沟通,而且教师必须把握一点就是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种种青春期的问题都会转移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因而教师有必要去积极的开导学生使其明白怎样处理青春期问题是比较明智的选择,而不是训斥、责备学生,毕竟教师也经历过青春期,指导学生解决青春期遇到的问题是其为人师表的责任。教师在处理师生关系时必须放低姿态,以师长、朋友的心态与学生交流而不是以高高在上的教师的身份来与学生沟通,如果自己因为没有弄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而误会学生一定要真诚的对学生道歉,否则学生的自尊心受到伤害后就很难弥补这份师生感情。只有教师对学生坦诚相待才能够赢得学生的尊敬和爱戴,真正的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5]
(三)加强中职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
以解决学生厌学情绪的问题中职学生之所以产生厌学情绪是因为其正处于青年期的人生转折点,对于自己需要什么、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感到迷茫和困惑,而乏味的学习过程并不能够为中职学生很好解决这些问题,相反,由于教学内容的枯燥性、教学手段的落后性以及教学训练过程的辛苦性很容易使得学生身心俱疲,自然产生厌学情绪。因此,中职教师要针对学生的这些思想死角予以清理,帮助学生树立明确的人生目标,找到正确的人生方向。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分析当前的就业形势,社会对于掌握专业的技术型人才的需求以及某些特殊行业领域对于技术人才的培养及扶持力度等以帮助学生树立起自信心,克服其自卑心理;教师可以给学生介绍中职院校毕业的优秀人才在社会上所取得的辉煌成绩,通过成功案例的介绍使得学生找到奋斗的动力和对于未来的光明憧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树立起思想教育与技能教育并重,思想教育先行的教学理念,提高广大学生对于钳工操作技能训练重要性的认识以求提高学生对于操作技能训练的认可和积极性从而保证教育教学质量。
(四)组织一线教师编撰教材以提高
中职学生的钳工技能训练的积极性中职学生钳工技能训练课程枯燥乏味是造成学生学业水平低的一个重要原因。一直以来中职学生的钳工技能训练都是以锉刀、丝锥、钢直尺等简单的操练工具为主,并不能够调动学生练习使用这些工具的积极性,对于这些工具的应用与掌握更是少之又少。因此,广大的一线教师可以结合自己多年的教育教学经验编写适合中职学生学习情况的校本教材。教师自编教材不啻为一种创新教学模式,教材采用启发性、提示性和诱导性的思维模式并且结合传统的一对一的教学模式以使得学生可以有兴趣的参与到钳工技能的训练中来。广大的一线教师有着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对于中职学生的钳工技能训练也有一定的研究,由一线教师执笔编撰更具有说服力和可靠性,它将是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某些中职院校率先采用教师编撰的校本教材而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许多同学从牛头刨床、爬梯的组装中学到了一些基本的机械原理,学习兴趣明显增加,学习效果也得到很大的提高,并且在这一过程中意识到钳工技能不再是一项只需要体力不需要脑力的简单劳动,而是一项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都要求颇高的具有创造意义的高级劳动。
《建筑力学》作为高职院校建筑工程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是《建筑结构》、《土力学与地基基础》、《建筑施工技术》等后续课程的先行课程,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但是,纵观整个专业课程的学习状况,学生往往认为《建筑力学》最难学,也是考试及格率最低的一门学科。结合当前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热潮,笔者从《建筑力学》入手,试图构建一套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教学模式。
一、学情分析
《建筑力学》这门课程的理论性较强,与数学、物理有密切的关系。高职院校的学生基础整体不高,很多学生在高中阶段是文科班的,数学和物理知识基础薄弱,学习《建筑力学》非常吃力。调查研究表明,学生在《建筑力学》前几次的课程中还能跟上进度,随着教学内容的深入,在力矩这节的知识点上开始觉得吃力,认为比较抽象、难以理解,于是有部分学生放弃努力,等到这门课程全部结束时,他们基本上一无所获。根据学生状况,结合专业培养目标,在讲授《建筑力学》时应做到有的放矢。即使同一个专业,不同年级、不同班级,学生的基础、学习态度亦千差万别,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因材施教、尊重个体差异。
二、教材及教学内容的甄选
1.精选教材。目前,高职院校类《建筑力学》教材有很多种版本,有相当一部分与本科院校教材相似,内容较深,并不是很适合高职院校学生学习。因此,要想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首先要精选适合学生的《建筑力学》教材,这点很重要。教材内容既不能太深,增加学生学习难度;也不能太浅,知识体系不连贯。
2.甄选教学内容。《建筑力学》这门课程是由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三部分内容组成,内容涉及面非常广。在强调以学生职业能力为培养目标的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中,理论课时大大缩减,如何在有限课时内讲授如此多的知识点,这就需要遵循“必需、够用”原则,对《建筑力学》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甄选。
《建筑力学》是建筑工程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主要是为相关后续课程奠定理论基础。这里着重要强调的是在甄选本课程的教学内容时,应充分考虑到后续课程《建筑结构》的需要,因为这两门课程的联系非常紧密。根据本专业教学大纲,《建筑结构》主要学习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受弯构件、受压构件、梁板结构,以及在实际工程里用得比较多的砌体结构和钢结构。相应的,《建筑力学》应该学习的主要内容有静力学的基本概念、平面力系的平衡方程、平面杆件体系的几何组成分析、静定结构的内力计算,以及杆件的应力和强度计算。其中,重点部分是静定结构的内力计算、杆件的应力和强度计算,这两部分内容在《建筑结构》课程中应用很多,主要体现在各种结构构件的承载力计算方面。 转贴于
由此可见,《建筑力学》与《建筑结构》两门课程相辅相成,在实际授课过程中,应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不能孤立教学。《建筑力学》是为《建筑结构》服务的,而且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重在应用,强调技能,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目标进行培养,所以《建筑力学》里很多有关设计计算的内容并不需要掌握,只需要讲授后续课程《建筑结构》所要涉及的知识点,够用即可。鉴于这两门课程之间的紧密联系,授课教师可以尝试为同一人,这样能够准确把握两门课程之间的关联,在教学过程中做到有的放矢,前后联系。笔者和同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就是这样执行的,两门课程的内容相互交叉,在《建筑力学》教学活动中略微提及《建筑结构》的内容,在《建筑结构》的教学活动中回顾《建筑力学》的内容,学生能够更好理解、掌握这两门课程,实践证明教学效果良好。
三、教学方法
任何一门课程的教学方法,并不是教师单纯的教法,还应强调学生的学习方法,教与学应统一起来,以提高教学质量。
1.教学方法的整体思路。针对高职学生普遍认为《建筑力学》难学的特点,该门课程教学方法的总体思路为:课堂讲授(定理讲解法、案例演示法、启发式教学法)例题讲解学生练习(课堂练习、小组讨论、课后作业)作业点评。这种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体现了“教师为主导”与“学生为主体”相结合的教学理念,将教法与学法交织起来,带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掌握知识的能力。
2.上好习题课。要强调的是,一定要上好《建筑力学》的习题课,它是《建筑力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巩固和加深所学基础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及运算能力的重要手段。教师每讲完一个知识模块时,应及时进行习题课的练习,如物体的受力分析、静定结构的内力计算及内力图的绘制、杆件的应力及强度计算,这三部分通常是习题课的重点,需要花大量的时间进行练习,才能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
3.对教师的要求。教师必须具备严谨的工作态度,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认真备课,吃透教材,讲好每一节课。同时,应注重新知识的学习,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在教学过程中,特别要注意速度的掌握,结合高中学过的基础知识,让学生有一个熟悉的切入点,有利于缓解学生的畏难心理。同时,要注意学生的反映,讲完知识点后应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阅读课本,进行课堂内消化,不能急于讲解下一个知识点。笔者在《建筑力学》的教学过程过程中一直秉着宁缺毋滥、宁精勿多的教学理念,力求学生学习一个知识点就能掌握一个,不贪多,不提倡囫囵吞枣的填鸭式教学方法。
《建筑力学》是建筑工程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它的先行性和广泛性对其他课程的影响深远并有辐射作用。所以,在《建筑力学》课程的教学改革过程中,任课教师应共同努力,结合职业能力培养目标,把握好课程定位,精选教学内容并与其关联课程相结合,改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刘寿梅.建筑力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20世纪90年代后期,我国进行的国家基础教育改革是一项跨世纪的素质教育工程,它是我国基础教育面向世界,适应时代变化发展的重大举措。在这项工程中,传统的体育课将改造为“体育与健康”课程。“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构建是时展的需要,也是人类社会对体育需要认识理念的全面提升。但是,如何正确理解“体育”和“健康”的教育理念问题,进行“体育”和“健康”教育课程的统整,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学校体育课程改革面临的最大理论障碍。关于构建“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有关问题,我国许多从事课程理论与实践研究的专家、学者已进行了不少研究,提出了许多改革思路和方法,也为构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改革提供了一些科学的依据。但面对我国轰轰烈烈的国家基础教育改革,我们是否关注了我国高等教育课程改革问题,我们是否真正认识到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改革的系统规律。进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前提应该是相关高等教育课程的全面改革,恰恰相反,目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先行,高等教育课程改革滞后,甚至到现在还是按兵不动。那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合格师资如何生成,没有相关高等教育课程改革又如何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供科学的研制依据。就目前我国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课程改革的程序而言,有悖于教育发展系统规律,这个问题如果不引起我国教育决策部门的重视,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又将走入新的误区。“回头补课”的历史教训是惨重的。为此,笔者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供同行专家商榷,以期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改造,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2跨学科进行课程统整———现代课程改革发展的主要趋势
学科是可以分门别类的,但人类社会面临的各种问题的存在却总是复杂的、综合的,毕竟人类、自然和社会是共同存在和发展的,人类生存发展中面临的人口问题、环境问题、健康问题、战争问题等等,几乎没有哪一个问题能够凭借一门或二门学科给予解决。有些问题的解决单一学科甚至已经很难深入其中。因此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各种学科之间的结合与协作。从学科发展的历史看,现代社会出现的课程综合化倾向是课程发展过程的否定之否定。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世界科技发展越来越体现出学科综合化发展的趋势。学科的交叉与综合成为新的知识产生的条件,大量在综合化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边缘学科成为推动科技进步和学术发展的主要“生长点”。
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新的科技和学术发展的影响下,形成了重视学生个性发展基础上的新的学科课程综合化趋势。如英国出现“综合教学日(integrat-edday)”课程形式,儿童可以在备有多种多样教材、教具的教育环境里自由自主的展开学习活动;美国中学出现了“超越学科的学习活动”,利用综合性问题,同时结合多学科内容进行教学;日本出现的“合科指导论”也是一种以主动学习探究为核心的综合课程的教学思想。另外:德国、瑞典也都产生了从传统的乡土课程发展为新的“合科课程”等。
而20世纪末,学科发展出现了新的综合化发展趋势:知识在分化中出现新的综合。不同学科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在跨学科综合的基础上,跨学科产生的边缘学科正形成与发展。建立在多门学科知识基础上的新的跨学科综合学科成为对人类社会具有最大意义的学科,原本主要存在于自然科学之间的学科综合发展不仅扩展到了社会科学领域,而且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综合发展也愈来愈多。解决人类社会遇到的几乎所有重大问题都需要跨学科知识的综合,尤其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综合。
社会发展与进步需要跨学科知识的综合,作为培养人才、发展科学知识、创造科学知识的高等学校教育来说,应更加重视跨学科间的知识综合。面对价值多元化、知识时代化的21世纪,传统的分科课程已与历史进程相悖。因此当今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在进行课程建设改革中,都力求打破学科疆界,进行课程统整。如:澳大利亚把义务教育课程分为“艺术、英语、健康教育与体育、外国语、数学、自然科学、社会与环境、科技等8大学习领域。其中体育与健康教育的课程统整也是美国、英国、日本、德国以及我国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体育与健康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体育与健康教育的课程统整改革,在国外不仅在基础教育中盛行,而且在高校体育专业中也逐步深入。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许多发达国家的高校体育专业都与医学、卫生等部门结合,开设了大量体育与健康教育方面相关的课程,甚至在体育专业教育中,开设了体育与健康类的专业。因此,面对世界各国学校教育跨学科进行课程统整的趋势而言,面对我国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体育与健康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构建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体育与健康”课程体系的改革呼之欲出,势在必行。
3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中人才递进和课程设置的关系问题
基础教育是高等教育的基础,高等教育是促进提高基础教育水平的核能源,二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系统关系,在当今世界发达国家中,如美国、日本、英国、德国等国家进行的高等教育改革,无不包含基础教育改革问题。
高等体育专业教育作为学校体育师资和其它体
育专门人才的培养基地,其课程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的设置改革,直接关系到基础教育中体育师资水平的高低,关系到基础体育教育课程改革的成败与否。面对21世纪我国学校教育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立足于素质教育,进行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体育与健康”课程体系的构建改革,是时展的需要,如果高校体育专业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体系得以构建,那么基础教育课程“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才可能得以顺利进行。因此,高校体育专业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体系的构建,能顺应课程改革发展的时代特征,能满足社会需要的现实教育目的特征,符合教育发展的系统规律。
研究教育课程改革问题,笔者认为必须正确认识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关系问题。如果仅从人才培养的递进关系来看,基础教育应是高等教育的基础(见图1)。但若从课程设置和教育培养目标来看,高等师范类教育课程改革反过来应该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础(见图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前提,应该是高等师范类师资培养课程的先行改革。只有培养了大批符合基础教育培养目标的合格师资,才能够顺利地进行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
1—3为基础教育(1为学前基础教育
2为小学基础教育;3为中学基础教育);4为高等教育
图1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人才递进关系
4为高等教育;3为中学基础教育
2为小学基础教育1为学前基础教育
一.教学案例的内涵
教学案例是含有问题情境的真实发生的典型性事件和对事件的认知。从这一概述中可以看到,对事物的静态的缺乏过程把握的描述不能称之为案例;信手拈来的没有问题或疑难情景在内的事件不能称之为案例;没有客观真实基础、缺乏典型意义的事件也不能称之为案例。案例是承载理念的载体,是理念的外化形式,讲述的是老百姓自己的故事。典型的案例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折射出新课程的某一理念或理念的某一方面。案例结构一般包括标题、引言、情境、反思等。
1.标题。案例总是有标题的,要借助标题反映事件的主题或形貌。一般地说,案例有两种确定标题的方式:一是用案例中的突出事件作为标题,二是把事件中包含的主题析离出来,作为案例的标题,两种标题的方式都各有千秋,前者展示事件,吸引读者进一步了解相关的信息;后者反映主题,能使读者把握事件要说明的是什么。
2.引言。引言也可以说是开场白,一般有一两段话也就可以了。主要描写一下事件的大致场景,隐晦地反映事件可能涉及到的主题。 引言可以使读者对案例的事件和主题大致有些了解,可以起一个“先行组织者”的作用,使读者有一种阅读上的“心理准备”。
3.背景。案例中的事件发生在一定的时空框架之中,依托一定的背景在案例的叙述中,对背景的交代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对案例中问题解决方法的分析、评判离不开背景。
4.问题。案例区别于一般事例的最大特点就在于有明确的问题意识,是围绕问题展开的。在描述中要讲明问题的发生、发展、结局。这部分内容需要详尽地描述,在一定程度上,这部分内容是整个案例的主体。
5.反思与讨论。撰写案例的过程是对自己解决问题的心路历程进行再分析的过程,也是梳理相关经验和教训的过程。因而系统地反思自身的教育教学行为,对于提升智慧、形成自己解决教育
二.教学案例在县级教师培训中的应用意义
1.应用教学案例,切中了成人学习理论。“诺克斯的熟练理论”认为,成人东西学习既是一种内在的、发展变化的过程,又是一种与外界相连的、事务性的活动。成人学习是伴随着成人生长发展而进行的一种完整的变化过程。教学案例为教师提供一个记录自己教学经历的机会。
2.应用教学案例符合“泰勒课程模式”。美国课程理论家泰勒认为:“任何课程设计都必须回答4个问题:为什么教(或学)?教(或学)什么?怎样教(或学)?如何评价教(或学)的效果?这4个问题构成了著名的“目标”“内容”“组织”和“评价”的泰勒课程模式4要素,称课程开发与设计的永恒范畴。这是本研究的步骤和模式建立过程的理论基础。教学案例可以促使教师发现某些问题域,并进而澄清有关问题。
一、制定符合教学需求、适应培养目标的教学大纲
由于现在的中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基础都较差,又懒于思维,缺乏自控力,如果完全按照现行教材进行教学,势必出现一部分学生不能完全理解或掌握。因此可以根据国家对职业教育教学提出的要求,即以教学大纲为依据,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坚持“实际、实用、实效、必需、够用”的原则,并结合“规范性”与“灵活性”相统一的原则,从培养合格劳动者的目标出发,制订既适应市场需求又考虑学生现状的新的教学大纲,对知识和技能的深度、广度进行调整,选取合适的教学内容进行教学。
二.、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强化职业技能训练
要确立以“就业为导向,以技能培养为核心”的办学宗旨,把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放在教学的首位,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强化职业技能训练,兼具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
在教学中,除了正常使用的电工仪器仪表、电子元器件辅助教学以外,还要在实验室锻炼学生使用各种诸如电流表、电压表、数字万用表、钳形电流表等仪表,使其学会用这些仪表测量电流、电压等数值。
为了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在讲完电机的原理之后,可通过让学生反复拆装电机,以达到熟悉电机的组成结构、理解电机的工作原理和比较出同步电机与异步电机的异同。
以电机拖动为例:电机拖动是《电工技术》的核心部分,也是维修电工职业技能鉴定的必考内容,学好电机拖动对将来从事工厂电气控制工作至关重要,而电路图则是接线操作的理论基础。
1、识记电路图是职业技能训练的基础和前提
为了强化实践教学,理论知识是基础,看图、识图是必备的职业能力,也就是在保证电路图识读准确、记忆准确的前提下才能连接正确。为此,在理论课上,在讲完图形符号和每一个电路图的组成、原理、特点、应用之外,还要安排时间对职能符号和电路图进行强化记忆。先让学生反复识读符号和电路图,讲清符号的含义和典型电路图的构成与作用;再按照书上的图画几遍,并严格按规范和标准要求画出;最后再要求学生合上书后,默画电路图和符号,将学生默画的电路图分发下去,让学生互换批阅,并要求不仅要圈红错误之处,还要加注错误原因。对于电路图中存在的短路、断路要多扣分值,以示意其记住;而且要把学生在小考试和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在黑板上一一展现,先让学生自己找出错误,并指明原因,教师最后作以讲评。依此方法,反复几次,学生就把电路图和符号记忆深刻了。 转贴于
2、切实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在记忆电路图的基础上,要切实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每次课都要让学生熟悉各种低压电器,不仅是它的外型、内部的构造,更是它的工作原理、特点,包括应用场合。
首先要区分每种低压电器的主触点、辅助触点及常开、常闭触点,然后进行电器元气件的固定和接线演示,对于重点和容易出现的问题要进行强调。比如:要先接主电路,再接控制电路,不要主、辅电路一起接,以避免出错。电路是回路,每个电器元件都有进、出接点(触点),不能只接进端、不接出端。再要求学生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接线,不得出现反圈、漏铜和不牢固等现象。布线要整齐、美观、紧压板面,如果存在多条线并行,则将其捋成一股固定在板面上,且依照电路图顺序进行接线。要教会学生如何使用数字万用表或电笔检查自己的电路。教师要始终跟踪指导,最后对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指导。经过3-4次课的实操训练,每个学生都会有一定的提高。对于技能较差的学生,可采取一带一的传帮带的方法,最终同样按统一标准要求他们达到目标。
三、在教学中加强安全意识教育
安全是教学顺利进行的保证。
由于电机拖动和生产实际紧密相连,又能体现学生的操作技能,所以,需要学生亲自动手接线。电机拖动部分尽管是低压电路,但电压也达到了380V,而人体所能承受的安全电压是36V,因此,安全问题就显得至关重要。一个班级拥有四五十人,作为教师,责任重大。
为此,在教学中,尤其是实践教学中,要不断强化安全意识教育,让人人都能遵守安全操作规程,时时都有安全意识,并互相监督、提醒。
实训时要先关掉总电闸,再统一关掉实训台总电源。学生接线完成,由教师先行用电笔或万用表检查无误,方可接通电源,确保实践教学的安全。
四、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
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可将教学的理论部分做成课件,并穿插一些工厂的电气控制录像,将实训部分用投影投向大屏幕,各种电路图、电器元气件、教师对电路图的分析和实际接线过程以及最后的电机运转都在大屏幕上清晰可见、一目了然。对于相近的电路图,可采用不同颜色加以区分,用以比较异同点,这样教学会更加透彻,思路会更加明晰。
这样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加以直观的演示、放大的投影,使学生理解起来更加容易。在同一教室,上完投影课,即可动手操作,实现理论与实训课的无缝对接。
五、建立仿真的实训教学基地
教学设备是否先进、完善,不仅是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保障,也是一个学校教学水平的体现。在教学中体现“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核心”的教学理念,就必须建立仿真的教学实训基地。只有教学设备与生产实际相一致,才能培养出能直接上岗的技术工人。
一、背景分析
中国会计报曾报道会计系毕业生受金融风暴影响,就业质量降低,而且大多无奈签约于小企业。即便如此,为了提高学校就业率,会计专业“被就业”现象也很普遍。但与此同时,香港汇丰银行,即便在香港经济不景气的时候,依然偏爱香港大学的毕业学生。这和港大学生的实践能力有很大关系。
当前本科院校的银行会计教学偏重理论教学,尽管也有实验课的模拟,但远远达不到银行合格上岗员工的要求,实践性不强,和银行对员工的要求脱节。因此,本文旨在依据当前就业市场的严峻性以及银行业会计岗位的上岗要求,提出了针对银行会计的课程设计的一些构想。
二、《银行会计》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因本人有着长期从事银行会计的教学工作的经验,因此对于银行会计的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深有体会,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教学内容。银行会计的教学教师课堂讲解会感觉很累,因为要讲解的内容很多,学生学得也不轻松,需要记忆的相应也繁杂。也就是,课程内容重点不是很突出,会计核算方法与账务组织与核对、存款、贷款、支付结算等齐头并进,都是重点,都需要祥讲。但是,学生即使很好地领会了讲解的内容,和银行的相应岗位能否衔接呢?那授课的目的又是什么呢?
2.教学方法。银行会计的教学主要以讲授为主,尽管有实验课的实训实践,但学生的主动性差,被动的接受知识,缺乏动脑和积极参与的能动性。
3.教学设施。现在很多院校都设有商业银行仿真模拟系统,但是该系统购买下来很少更新,和商业银行现有系统相比滞后。而且上机机房数量偏少,不能满足需要。再有模拟实验的凭证和账簿设置不齐全,并且在现有基础上,一些凭证和账簿已不适用。
4.课程设置衔接。银行会计的学习需要会计的理论基础,也就是说,需要基础会计和财务会计的先行开设,这点基本没有问题。但是仅仅这样课程设置还不够,财经基本技能、货币银行学,计算机课程也需要先行开立,因为实验课需要柜员打字和数字小键盘数字录入等。
三、《银行会计》课程设计构想
1.教学培养目标明确。明确银行会计的教学目标是培养面向银行系统的合格的银行从业人员。明确这一目标之后,课程也需相应调整,即授课方式的改变以及增加实验课的课时数。
2.课程设置的连贯衔接。在银行会计课程开设前,学生应该已学习基础会计、财务会计、货币银行学、财经基本技能、计算机等课程。
3.教学内容侧重点的改变。由于商业银行会计业务既各自独立又相互衔接,业务之间具有很强的私密性,即使同一业务如联行业务,内部管理也相互制约,多人操作,业务分工明细又相互监督与制约。因此,银行会计业务内容本身具有繁杂性,如果面面俱到,学生也许面面通,但做不到面面精。因此,既然面向银行培养合格的从业人员,那只需重点讲解合格银行上岗员工所需具备的知识。
(1)教学章节侧重点调整。学生如果被银行录用,最开始应该从事银行最基本的工作岗位,如前台柜员,或者稍好一些,公司业务记账员,极少一部分从事后台的联行业务和同城业务,从最近几年银行来我校招聘情况,还有一些学生从事小额农贷业务,至于银行的其他业务如公司贷款、国际业务短时期(2年~3年)不会接触到,因此,因重点讲解柜员业务,支付结算以及贷款业务的个贷业务等,其他业务就相应略讲或者与自修方式相结合,然后教师考察。
(2)实验课时比重增多。首先,重点章节理论课讲解之后,如存款业务,学生分为几个小组,模拟银行实际业务同时操作,各个小组成员分工明确,而且轮流换岗。如企业存入现金业务,小组成员其中一人扮演企业出纳角色,小组另外成员分别作为银行出纳、出纳复核、公司业务记账柜员、综合员等,而且银行需要的记账凭证、账簿的设置也要符合银行现有业务的要求。其次,课程全部结束后,模拟银行实际业务,全体学生按实际银行营业网点人员数量分成几个独立的营业机构,每个机构业务尽可能齐全,每个机构成员分配工作定岗,明确岗位职责,模拟业务,独立操作;各个网点之间也有业务往来。
4.教学设备的更新。这需要高校花费一定的资金更新银行模拟操作系统,以及配备相应的设备,如点钞机、钞票箱、凭证、账簿、打码机等,还有实验室也需要增加,因为仅仅一个实验室显然不能满足全体学生的需求。
5.教学方法的调整。因为教学内容侧重点的改变,因此教学方法也相应调整。从教学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
(1)理论课教学采用多种方式相结合。因为加强实验课的比重,因此理论课的教学变得紧张,教师可以提前为学生布置学习问题,让学生课前查询教材和相关参考书,课堂上教师重点讲解和提问以及小组讨论方式教授课程。
(2)实验课加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实验课前,明确实验内容,实验目的,学生清楚实验中所扮演角色的工作。然后各个任务小组分别讨论任务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任务执行过程中,各个小组成员,按任务完成情况,分别为小组成员打分,教师随时抽查,发现包庇不实情况,严厉处罚,给与此次考评零分。
(3)表现突出同学组成稽核小组。稽核小组负责检查各个小组工作,定期核对,随时抽查。如可随时到某个小组,令出纳暂停业务办理,清点现金,与库存现金账核对,检查是否帐实相符等等。
物理课是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的生动课堂,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必须坚持从客观事实出发,以观察实验为基础,通过对实验的分析,形成正确的物理概念,掌握物理规律。物理教学中处处充满了辩证法,大至宇宙星系,小到基本粒子,从力、热、电、光到原子物理,从实物到场,无不证实了自然界的物质性和多种形式的运动及其规律性,从而证实了的唯物论;力的相互作用、电磁的统一、原子中的正负电荷、光的波和微粒二象性等揭示了对立统一规律;物态变化、物体运动的临界状态的改变、原子核的转变等等都是量变引起质变规律的实例;人们对光的本性的认识发展等说明了否定之否定规律的普遍价值。这些都说明自然界的运动发展是遵循辩证法的,都显示出物质运动的辩证规律。物理课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与方法教育中进行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没有本质的区别,但前者的目标更深远,因为它不仅仅是对学生进行方法教育,而且注重于学生科学世界观的形成和培养,使学生通过物理的学习,牢固树立起“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可以被认识、被利用的”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物理教学是师生配合的双边活动,每一个环节都包含了对学生道德品质的教育。物理概念的引入,物理规律的得出,物理理论的研究与应用,为培养学生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树立相信科学、应用科学的观念创造了条件。
物理实验的有趣、物理现象的释疑、物理规律的应用、物理计算的巧妙、物理科技的前景、物理故事的阅读、物理学家的轶事、物理教具的创制等又都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求知欲望和追求真理的愿望。我们时常教育学生要虚心学习,遵守学校纪律与规章,要爱护仪器、勤俭节约,同学之间要团结协作,要不怕困难、勇于创新,对实验数据的处理不弄虚作假,要实事求是……显然,物理课进行的道德品质教育与班会课进行的道德品质教育是一致的,只不过前者主要是从培养科学人才的素质的角度进行这种教育。
物理学史就是一部创新史、一部奋斗史,在其发展过程中蕴含着的科学家们追求真理、献身科学的精神,为我们提供了思想政治教育很好的素材。物理学史教学可以再现物理学家在不断得出新概念、新定理和定律的过程中所闪烁出来的科学思想和献身精神,教学中适时引入,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献身科学的精神。
二、物理课的思想政治教育应贯彻三条教育原则,即以教学为中心的原则、联系实际的原则、教师身体力行的原则
物理课进行思想教育,不能脱离物理知识教学去进行空洞的说教,而应当以物理教学为重心,把政治思想教育渗透于物理课之中。课堂渗透要求物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结合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逐渐地潜移默化地进入到学生的头脑中。课堂上不能采取硬灌的方法,要一点一点地渗透正确的思想、观点、方法,使学生的头脑得到滋润,慢慢地使其吸收,茁壮成长。渗透就要求真正地把知识性和思想性统一起来,做到水乳相融。比如在反冲运动教学时,自然会讲到我国古代的发明以及我国现在的火箭技术。这种以物理教学为中心进行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话不在多,而在于经常渗透;声不在高,而在于入情入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