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08 16:59:17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现代特色农业发展,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关键词:
陕西是中国农业发祥地之一,有6000~7000a的农耕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曾创造了中国古代农牧业文明。进入21世纪以后,对农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践证明,发挥各地农业的比较优势,发展特色农业,是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和推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1]。所谓特色农业,就是开发区域内独特的农业资源,形成特有的名优产品,进而转化为特色商品的产业[1-3]。目前,陕西省已基本形成产业布局合理、主导产业明晰、主导产品特色较为突出的3个特色产业带,即以设施果蔬为主的关中高效农业产业带、以茶叶和魔芋为主的陕南生态农业、以小杂粮为主的陕北有机农业产业带,陕西农业正逐步由传统农业向特色农业转变。有资料显示,特色农业已经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和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也为陕西省发展特色现代农业奠定了产业基础[2-4]。因此,把握特色农业发展中的关键问题对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有重要意义。
1以特色为根本,有效利用资源禀赋
陕西省南北狭长,横跨8个纬度和3个气候带,物种丰富,资源禀赋多样。陕北地区干旱少雨、地域辽阔,具有建立优质小杂粮、设施蔬菜、薯类、牧草生产基地的独特优势;渭北旱原气候、土壤要素组合良好,是闻名全国的优质苹果和优质专用小麦生产基地;关中平原土地肥沃,灌溉条件优越,又有临近大中城市的区位优势,适宜建立设施蔬菜、优质小麦、优质玉米及其它高效经济作物生产基地;陕南水热资源和植物资源丰富,工业污染少,是生产无公害蔬菜、茶叶、中药材及其它绿色产品的天然基地。发展特色产业,必须植根于资源禀赋[1],一是确保生态资源的合理利用,不能以牺牲生态资源为代价,以特色为根本,有效利用生态资源和农产品资源,集中精力做大做强做好特色产品;二是在明确规划的基础上,着力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产品附加值;三是挖掘特色产品潜力,以优质的的特色产品提高市场占有率。如石泉的蚕桑产业,石泉素有“小江南”之称,有传统养蚕习惯,兴桑养蚕历史悠久,科学饲育管理条件下茧丝质量优于南方主产区。因此,石泉县可倡导在退耕还林的宜林山地广栽桑树,并给予积极扶持引导,做强产业基础,做好市场开发和综合利用工作,完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延伸产业链条,使终端产品由白厂丝向丝、绸、服装、食品及蚕桑副品等发展,同时围绕行业内“天虹牌”蚕种、“鎏金蚕牌”白厂丝、“雨花牌”蚕茧等主导产品,积极推进名牌产品发展战略,使石泉蚕桑产业步入良性发展轨道。
2扩张规模,强化组织集聚产能
规模是特色产业中技术创新和品牌创新的先决条件[5]。发展特色产业,要以产业规模扩张、标准化生产、农民综合素质与组织化程度提高、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等为基础。规模扩张,不是简单的数量增加和生产规模的扩大,而是以提高特色产品产量和品质为中心,在保持特色的前提下,“趋同类”产业加速向特色产业转型和聚集,大幅度提升特色农业的综合发展水平。在传统产业中,也有“名、特、优”产品,但由于缺乏专业化和批量生产而不能形成明显市场优势和快速的集聚发展。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特色产品要形成巨大的经济优势,必须依托大规模的产业开发,即通过人才、经济、资源的高度集中,专业整合区域经济结构,形成特色鲜明的优势产业,推动特色产品进行批量生产并获得应有的市场占有率。就当前区域经济的发展形势分析,“撒胡椒面”式产业布局难以形成竞争优势和聚集效应。在创新品牌和强化组织聚集产能方面,也要以区域经济特色为基础,放弃、淘汰资源消耗度高的的低效产业,整合资源发展高效产业,提高产业的聚集度和专业度,以此发展壮大特色产业。如武功县的手织布产业,当地百姓素有手摇纺纱车、脚蹬织布机的习惯,几乎家家户户都可为之,这为有序扩大产业规模奠定了基础。武功县在既有规模基础上,统一行业标准、创新花色品种,有序扩大了“手工作坊”,集聚十里八村、千家万户的产能,强化后整理阶段工作,提升产品档次,形成了“苏绘”、“若兰”等知名度高的手织布品牌,并获得了大额的市场占有率。
3以“新奇早优”为关键,发展培养特色产业
开发特色产品,必须挖掘地方特色,形成“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产品,并通过技术革新,培育“人优我特、人优我新”的优特产品[6]。如渭北苹果、眉县猕猴桃、大荔冬枣、陕北红枣、紫阳富硒茶、韩城花椒、甘泉豆腐干、千阳刺绣等一系列地方特色鲜明的产品闻名中外,成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产业。发展特色产业,必须以开发特色产品为核心。开发特色产品,一是要在保持地方特色的基础上,优化栽培技术或品种资源,为原有的特色产品赋予新的内容,以“新奇”吸引更多的产品受众;二是时令、鲜食产品上市要早,提前占领市场高地,以“早”俘获消费者芳心;三是要在农产品种植、生产、加工、运输、贮藏等过程实行全程质量监控,将技术手段和法律手段有机结合,规范生产组织和管理过程,提升产品品质,以“优”赢取消费者放心。如“长安草莓”产业,西安市长安区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光照充分,昼夜温差较大,有助于植物糖分的积累。长安区充分利用优良资源禀赋,引进“丰香”、“章姬”等新优良草莓新品种,上市期由11月底延伸至翌年5月,这在深冬季节新鲜水果匮乏的西北地区获得了良好的市场效果。同时,长安区还采用生产园区化、包装工业化、销售商业化的生产管理模式,实现了草莓从产品向产业的转变。
4以品牌培植为重点,做好市场和人才培育
农产品品牌培养是引领农村结构调整、提升农产品品质和市场竞争力的有效手段,也是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加速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重要动力[7-8]。因此,品牌培育被认为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8]。在农产品品牌市场培育中应注意几个问题,一是科学规划引导,单家独户的生产方式难以适应市场需求,对市场形势判断能力差,缺乏统一标准,难以培育出有影响力的品牌,此时应发挥政府、企业和合作经济组织在品牌建设方面的作用,实施“走出去”的战略,打造有影响力的品牌[7];二是实行品牌创建奖补机制,政府在融资、品牌建设、产地环境治理等方面的出台相关政策,并实行有效的奖补机制;三是强化市场监管,依据有关法律,联合有关执法部门,查处虚假产品生产经营,加强农产品品牌保护,建立公平的市场竞争秩序。特色产品的市场开发关键在于把握市场动向,掌握市场运作的方法。这就要求各级政府、企业和合作经济组织在发展特色产业、培育特色产品市场过程中,要注重培训农民打造市场、树立品牌、创新科技、避免风险等方面的意识,帮助其转变传统种植观念,不断提高其对市场经济的驾御能力和通过科技致富的能力。如韩城市花椒产业,韩城市政府投资在市内建成西源花椒贸易城和芝阳花椒批发交易市场,吸纳专业销售经销户140户,专业经销人员2600多人,年经销花椒总量2000万kg,年销售额达5亿万。不但解决了市场问题,还培育了数千人的农民营销大军,形成了直销网点链接批发市场的加购销队伍及以农民为主力军的销售网络,架起了完整的“大红袍”花椒特色产业链。
作者:罗创国 张俊丽 李五建 单位:陕西省发展一村一品指导中心 渭南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参考文献
[1]周灿芳,傅晨.我国特色农业研究进展[J].广东农业科学,2008(9):157-161.
[2]梁凤民.大力发展一村一品扎实推进现代农业建设[J].农村经营管理,2007(11):41-44.
[3]农业部发展一村一品办公室,农业部产业化办公室“.一村一品”——建设现代农业的基础性工程[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71-76.
[4]贾军战.陕西一村一品发展模式探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9):5673-5675.
[5]马静.陕西省“一线两带”区域特色农业发展模式研究[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932116
神木县是陕西省土地面积最大的县,也是综合经济实力最强的县。在工业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后,农业经济如何跟进,探寻符合神木实际的农业可持续发展之路,成为神木农业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
1 神木现代特色农业发展现状
神木县属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光热资源丰富,属于多日照、强辐射地区。地貌以明长城为界,北部为风沙草滩区,占全县总面积的51%,土地广阔,地势平坦,地广人稀,地下水资源丰富,灌溉农业较为发达,适合机械化耕作和现代化经营;中南部为丘陵沟壑区,占总面积的49%,土层深厚、土质优良,化学元素及矿物质成分丰富,主要为旱作特色农业区。
2 神木现代特色农业发展的优势与存在的问题
目前,神木县特色农业已初具规模,但仍存在生产规模小、产业区域范围小、产品结构不优、区域特色不明显等问题,特色农业产业结构与区域布局仍待进一步优化;神木县特色农产品加工、营销企业规模小,特色农产品深加工滞后,带动力弱;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行业协会多而不精,规范化程度低,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依然突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仍然较弱;特色农业的社会化服务相对滞后,农技推广体系不完善,经营组织发展程度低、现代化程度不高,产销衔接不够紧密。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特色农业的规模化、产业化发展进程。
3 加快现代特色农业发展的对策思考
3.1 优化区域布局与产业结构
依托县域资源优势与特色农业发展的社会经济基础,建设优质农产品的现代化农业示范区。继续建设优势突出、特色鲜明、对农民增收带动作用强的小杂粮、马铃薯、高效玉米、大漠蔬菜4大特色种植业,建成陕西一流、全国知名的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特色农业基地县。按照北部种养循环,中部旱作生产加工,南部特色栽植深加工,近郊休闲观光及果瓜菜综合推进的布局发展区域农业经济。
3.2 坚持市场导向与统筹规划
立足资源、产业、品种优势及区域特点,对农产品市场流通网络布局予以统筹规划。在流通、加工、生产等各个环节的利益分配和利益关系等方面进行合理协调,实现专业合作组织、农户以及企业的经济利益最大化,构建多赢局面,实现特色优势农业产业可持续发展与农民持续增收。
3.3 提高特色农业的产业化和组织化水平
对于涉农企业的招商引资力度要进一步提高,扶持地方龙头企业,并在信息和政策等方面予以大力支持,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及精深加工能力,提高附加值,延长产业链,促进神木县的品牌农业工业化、规模农业品牌化、特色农业规模化。与此同时,加强对农业专业合作组织的支持,鼓励农技人员领办中介服务组织、农民销售大户创办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强化生产经营过程中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实现大市场和农业小生产的衔接。
3.4 促进农业科技创新发展
加强农业科技服务力度,促进优质品种的引进和新技术的应用。推进高产示范创建活动,通过生产经营规模化、劳动过程机械化、农业技术集成化的优势,带动农业产业园区发展。将基层的农技体系改革作为着手点,进行零距离服务,从而优化农户的综合素质,将农民培育成会管理、善经营、懂技术、有文化的高素质职业农民,并且使之成为特色农业发展的中流砥柱。
4 结语
发展现代特色农业,是推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神木县的工业化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在经济规模上具备反哺农业的充分条件;神木县的自然资源优势明显,具备发展现代特色农业的土地优势、生产优势、气候优势,发展特色农业潜力巨大、前景广阔。
发展思路,加大投入、加大引领,大力发展高效农业、生态农业、绿色有机无公害农业,走出一条山地特色农业产业的发展新路。如今,全区农业实现从传统走向现代、从分散走向集中、从粗放走向集约、从自给走向市场的精彩嬗变。
园区聚力:
铸造农业发展火车头
六枝特区的农业园区建设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历程。
2011年,郎岱现代农业综合产业示范园区由六盘水市委、市政府批准建设,属市级农业产业园区。随着园区的不断发展壮大,2013年3月,郎岱现代农业综合产业示范园区被贵州省列为省级重点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属全省“5个100工程”建设项目。
2014年,六枝特区新增3个省级高效农业园区,即大用现代农业(扶贫)产业园区、北部库区生态农业示范园区、月亮河特色农业产业示范园区。
2015年1月,生态高效茶叶示范园区(区级)、新华高山生态茶叶经济示范园区(区级)、江农业观光示范园区(市级)晋升为省级一般现代高效农业园区,六枝特区内省级现代高效农业园区增加至7个。
近日,笔者走进郎岱农业产业示范园区,在阿乐村蔬菜基地所在地郎岱阿乐村,尽管天气寒冷,仍见已吐绿的蔬菜在“张嘴”呼吸新鲜空气,绿油油的一片惹人喜爱。
在宜枝魔芋加工厂,工人们戴着口罩、手套不停地分捡刚生产出来的魔芋胶……
在大用现代农业(扶贫)产业园区,花卉品种琳琅满目,各种颜色把寒冷的冬天装扮得分外妖娆,还有一株株果树在寒风中茁壮成长。园区在一年时间里种植车厘子1.6万亩、玛瑙红樱桃4000亩……当地干部说:“随着园区发展,六枝特区四季水果、蔬菜的供给将继续不断,成为西南地区最大的蔬菜输送基地。”
大用园区管委会主任张远斌介绍道:“大用园区建成后,可带动园区内农民人均增收6000元,带动4000贫困人口脱贫致富。”
“宜枝”魔芋、精品水果、蔬菜是六枝特区农业产业发展的重点。鸡、鸭、鹅等家禽养殖仍是六枝特区农业发展的重头戏。预计到2018年,六枝特区养殖业将实现年出栏商品猪30万头、肉牛20万头、肉羊10万只、家禽500万羽。
在省委、省政府“5个100工程”及六盘水“3155”工程的指引下,六枝特区以园区建设为重点,从量和质上打造特色农产品。目前,全区园区建设已形成“三足鼎立”态势,囊括全区18个乡(镇)、4个社区,基本形成“一园区一特色”、“一园区一模式”、“一园区一市场”。
据统计,2014年,六枝特区内现有省级高效农业园区完成投资31.7195亿元,占任务数16亿元的198.25%。其中,六盘水郎岱现代农业综合产业示范园区完成投资11.52亿元,占任务数5亿元的230.4%;大用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完成投资7.888亿元,占任务数4亿元的197.2%;北部库区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完成投资7.177亿元,占任务数5亿元的143.54%;月亮河特色农业产业示范园区完成投资5.1345亿元,占任务数2亿元的256.73%。
园区建设的齐聚发力,有力地拉动六枝特区农业产业发展向前推进。
龙头链接:
形成农业发展加油泵
如果说园区是拉动农业发展的火车头,那么龙头企业的带动将形成农业发展的加油泵。
在六枝特区堕却乡朗树根村,村民龙云海正在为太子参锄草。龙云海指着不到三分的土地说:“去年这块地挖了三百多斤太子参,收入3600多块钱,比种庄稼划算多了。”
种中药材能致富,这是当地村民以前想都想不到的,村民们不敢想的事现在却因为六枝特区道地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的成立变成了现实。
六枝特区道地种养殖专业合作社自2010年成立以来,累计投入资金1亿多元,采取“公司+基地+农户”和大户领办、流转土地、聘请农民务工的运行模式,通过订单种植、技术保障、保价回收,让利农户,扶持农户,确保农户在发展中药材产业中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在龙头企业带动下,农户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很多村民积极土地流转“退粮种药”,促进了收入的增加。
2014年,六枝特区有19家农业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被认定为第十批农业产业化经营市级重点龙头企业。截至目前,全区已有38家省、市级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其中省级8家、市级30家,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325个。
在农业产业发展中,龙头企业起到了极大的示范带动作用。如核桃产业以圣核公司为龙头,在箐口、堕却、梭戛等乡镇发展核桃种植近万亩;猕猴桃产业以天地人和公司为龙头,在郎岱现代农业园区种植猕猴桃0.7万亩;特色经果产业以大禹王公司为龙头,在大用现代农业(扶贫)产业园区种植车厘子1.6万亩;茶叶协会带动茶叶种植3.8万亩……
通过龙头企业的带动,有力地提升了六枝特区农业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数量,极大地推动了全区农业产业发展的步伐。据统计,2014年,全区共流转土地29.81万亩,建成产业基地39.07万亩,发展规模养殖场87个。
市场撬动:
打通高速发展大通道
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最关键的是发挥市场的撬动作用。
岩脚面是六枝特区知名特产,如今在各大超市供不应求。
与岩脚面一样的,还有富硒茶、牛场辣椒、绿壳鸭蛋等,这些产品每一样都是现在市场上的抢手货。
在毛口乡,已建成的4个绿壳蛋鸡养殖场吸引了不少外地游客前来购买绿壳蛋。江码头柏记农家乐的老板娘陆志兰笑说,“很多外地游客专程要来店里品尝‘炒绿壳蛋’这道菜,连带着饭馆的生意都越做越好。”
岩脚面、富硒茶、牛场辣椒、绿壳鸭蛋等每一件绿色产品,都是响当当的知名品牌,不仅获得了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还被认证为省级无公害农产品。截至目前,全区获省级认证无公害农产品7个,省著名商标11件。
六枝特区农业产品凭着“绿色生态”知名品牌,除通过各大超市进行销售外,还与阿里巴巴合作构建特色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平台,使农产品走向全国各地。
(一)龙头企业引领,形成产业集群。我县龙头企业引领特色农业发展,已初步形成了产业集群。果业方面,2012年全县新发展果业面积6万亩,其总面积累计达到34万亩,果品总产量5.6亿公斤,实现产值11亿元,先后被国家确认为无公害苹果生产基地、省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国家级出口苹果及果汁质量安全示范区。畜牧业方面,2012年,全县生猪、大家畜、山绵羊、家禽饲养量分别达到59.01万头、26.03万头、34.91万只、481.49万只,同比分别增长21.3%、7.1%、6.6%和8.2%;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24006吨、14244吨、18071吨,同比分别增长12.6%、7.8%、15.8%。我县龙头企业带动特色产业发展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
1.“龙头企业+专业协会+农户”经营模式。如:二仙坡绿色果业有限公司采取“龙头企业+专业协会+农户”经营模式,把149个绿色果业专业协会联合起来,培育绿色苹果生产基地30.8万亩,辐射带动三门峡市区115万亩果园,普及二仙坡绿色果品标准化生产模式,带领果农走上绿色品牌产业发展道路,亩产平均7300斤,商品率85%,比未入社农户每亩增值29%。
2.“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经营模式。如:金秋果业有限公司采取“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经营模式,以出口创汇为重点,实行“四统一”,统一技术生产标准、统一质量检测标准、统一生产资料供应、统一果品订单销售,走科技创新、品牌效应和规模化生产苹果商品出口道路,带动1万多农户,为农民创收1500万元,积极开发新的市场,解决果农苹果生产和销售问题,产品出口泰国、印度尼西亚、斯里兰卡、孟加拉、印度等十多个国家。国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中国现代化大型农牧百强企业河南省雏鹰农牧股份有限公司,采取“龙头企业+基地+农户”运作模式,投资50万头生态猪养殖项目,采用放养和舍饲相结合的原生态、纯绿色饲养方式,总投资20亿元,占地20万亩,实现生态养猪50万头,建设散养舍1250组、50万头屠宰场一个、20万吨饲料厂两个、14个种猪繁育场,现存栏4万头,第一批生态猪肉已在郑州上市。
(二)合作示范带动,壮大特色产业。
1.“农地参股入社、合作生产经营、风险利益共享、农户劳动在家、生产服务在社”模式。陕县农乐核桃农民专业合作社采取“农地参股入社、合作生产经营、风险利益共享、农户劳动在家、生产服务在社”模式,实行统一规划建园和经营管理,已发展会员352人,种植面积达到5300亩,建有采穗圃、育苗和示范基地,带动农户共同致富。陕县军锋中药材专业合作社现有社员227户,实行统一供种、统一管理、统一收购、统一加工、统一销售,经营面积6200亩,种植中药材品种达到二十多个,实现产值2200万元,利润800万元,社员户均收入2.7万元,高于不入社农户收入17%。
2.“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经营模式。陕县富康食用菌农民专业合作社采取“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经营模式,投资350万元,拥有3个食用菌栽培场、30座发菌大棚、20座高标准日光温室大棚、1个冷库,农业经营面积300多亩,年种植平菇、香菇150万袋,年产值1200万元,纯利润700万元,带动全镇1200多户3000多人从事食用菌生产。
(三)农场大户联动,产生规模效益。“家庭农场+基地+农户”经营模式,以农场大户为有效载体,扩大了商品化育苗、商品化烘烤、机械化播种、剪叶、起垄、盖膜、施肥、移栽、防治病虫害等机械化作业,大大减轻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如:张茅乡西坡脑村庞振杰创建烟叶农场,通过土地流转,租地经营380亩,总产量76608公斤,总收入174万元,实现盈利69万元。
二、存在问题
(一)由于土地流转不规范,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难以获得相对稳定的租地规模,不敢进行长期投资,进而影响了农业集约化、标准化、组织化、产业化经营。
(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规模不大,从事初加工较多,而深加工、精加工企业较少,农业产业链较短,农业附加值和科技含量不高,行业龙头辐射示范带动能力不强。
(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由于技术和管理水平限制,生产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经营水平不高。缺乏全国知名品牌,市场竞争能力不强和市场占有率不高。
(四)虽然上级财政和我县对农业经营组织扶持力度持续加大,但是,融资难,发展过程中缺少扶持资金,是制约农业经营组织发展的一大障碍。
三、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议
(一)围绕规划,加快土地流转,提高农村土地规模经营效益。围绕全县农业发展总体规划,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调节、农民自愿、依法有偿”原则,积极引导和鼓励农户采取转包、转让、互换、租赁和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推进土地流转。一是完善县乡村三级土地流转服务平台。为供求双方提供信息、合同签证、土地收益评估、法律政策咨询等服务,搭建起便捷高效、标准统一、信息通畅的土地流转平台。二是规范流转程序。土地流转须知、调解当事人须知等,明确土地流转工作程序,使流转双方信息对称;通过严格实施“八表一档案”信息填报制度、调解工作制度等一系列长效机制,严格按规定程序操作,构建了和谐的土地流转经营环境。三是超前化解纠纷。通过制作土地流转合同标准文本、建立流转双方收益动态平衡机制、严格签证归档管理制度等,从根本上避免了因口头协议或协议内容权责不明、利益分配不公而导致的纠纷。通过完善土地流转政策,鼓励承包土地向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家庭农场和专业大户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努力提高产业集约经营水平。
(二)依托优势,壮大经营主体,提高集约经营水平。一是做大做强龙头企业。龙头企业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骨干力量,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关键是壮大龙头企业。把扶持一批骨干龙头企业作为一件重要的事情,常抓不懈。要立足于我县的资源优势和区域特色,立足于将农业产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紧紧围绕林、果、牧、烟、菜、菌特色农业六大支柱产业,创建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和特色农业示范区,促进龙头企业集群发展。对已经确定并有明确优势、市场前景好、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集中精力将其培育成为国家级、省级龙头企业。大力推行“公司+基地+农户”和“龙头企业+专业协会+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将农户生产经营活动有效地联系起来,推动建立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不断提高农业发展的组织化程度,增强抵御市场风险能力。二要扶持壮大优势专业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带动农户进入市场的基本主体,是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的一种有效形式,也是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重要内容。发展农民合作社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小规模与大经营、分散经营与统一服务的矛盾,把千家万户的农民组织起来,要靠发展农民合作社。将支持农民合作组织发展作为加快推进农业生产经营体制创新的有力抓手,按照积极发展、逐步规范、强化扶持、提升素质的要求,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在信息、技术、资金、市场等领域开展全方位的合作,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既要重视增加数量、扩大覆盖面,更要注重提升发展质量,进一步增强农民合作社的自身实力和发展活力,提高辐射带动和服务能力。三要积极培育家庭农场和专业大户。着眼于培育高素质、专业化的新型农民队伍,着力扶持家庭农场和专业大户,成功发展起一批农村生产经营和科技致富示范户,让他们租赁或转包其他农户的承包地,成为带动群众参与土地流转、发展规模经营的重要力量,引导农场和大户采用先进适用技术与现代生产要素,加快转变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同时,要加强与农业龙头企业的合作联动,有效实现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促进农业规模经营效益提高。
关键词:
特色;农业现代化;战略;路径
1宁夏三大示范区概况
按照自然地理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把宁夏划分为北部引黄灌区、中部干旱带和南部山区三大板块。根据三大板块各自条件特征,科学定位北部引黄灌区为现代农业示范区、中部干旱带为旱作节水农业示范区、南部山区为生态农业示范区。“三大示范区”建设,形成特色化、有差别、非均衡、科学发展格局,对全面提升符合三大区域资源禀赋的高效循环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现代农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宁夏北部引黄灌区地势平坦,土地肥沃,光热资源丰富,是是全国四大自流灌区之一,该区域以占宁夏全区30%的耕地、44%的农村人口创造了70%的农业产值和主要农产品,通过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2012年,粮食总产量达到220万t以上,农业总产值突破220亿元,年均增长12%;宁夏中部干旱带土地广袤,草原辽阔,日照充足,昼夜温差较大,农产品绝少污染.涉及宁夏全区8个县、142万人口,水资源短缺是制约该区域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通过发展旱作节水农业示范区,2012年该区域农民人均纯收入提高到3500元;宁夏南部山区气候温和凉爽,雨热同步,物种多样,环境洁净.涉及宁夏65个乡镇928个行政村,该区域由于干旱少雨、水土流失严重,制约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建立生态农业示范区,2012年水土流失治理程度达到70%以上,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5%。
2宁夏特色农业现代化分类及战略概述
2.1分类根据宁夏三大示范区资源禀赋特点和宁夏特色现代农业发展实际,结合发达省区发展经验,把宁夏特色农业现代化分为高效循环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三种类型,且按照“因地制宜、多元发展、分类指导”的原则,确定相应的发展战略
2.2战略
2.2.1可持续发展战略:宁夏特色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方向。农业可持续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目标是要实现“三个可持续”。一是粮食安全可持续;二是农民增收可持续;三是资源环境可持续。新常态下农业发展必须要转向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态循环的轨道上。控制农业用水总量,降低化肥、农药的使用量,推进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基本资源化利用,推行农业投入品包装包括废弃农膜基本实现有效回收处理等。
2.2.2体制机制改革战略:宁夏特色现代农业发展的内在要求。一是改革土地制度,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家庭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引导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二是改革经营制度,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坚持农民家庭经营主体地位,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促进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共同发展;三是改革产权制度,对土地等资源性资产、非经营性资产、经营性资产全面进行改革,将资产变成资本,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
2.2.3创新驱动战略:宁夏特色现代农业发展的强大动力。一是抢占现代农业科技制高点。根据世界农业科技发展的趋势和我国现代农业建设需要,加快推进生物、信息和现代设施装备等前沿技术研究,保障农业技术储备。二是政府服务职能体系建设。使各级政府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更多的服务,规范发展订单农业和加快推进生物、信息和现代设施装备等前沿技术研究,保障农业技术储备。三是培养现代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人才的培养,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为现代农业建设提供强有力科技人才支撑。四是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一手抓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把住关键控制点,从根本上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一手抓好执法监督,强化农产品全程监管和责任追溯。
2.2.险防御战略:宁夏特色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保障。一是建设与现代农业相适应的保护和支持体系。主要是建立重大灾害救济制度和健全农业支持补贴制度,强化政府对农业基本建设的投入,以增强现代农业抵御重大灾害和自然风险以及不断发展的能力;二是农业保险机制建设。按照政府引导、政策支持、市场运作、农民自愿的原则,建立完善农业保险体系发挥农产品期货市场功能,这是克服盲目生产和转移风险的有效方法。
2.2.5人才战略:宁夏特色现代农业发展的人才支持。加强以现代职业农民为主的人才体系建设是新型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一代新型农民的涌现,将改变传统农业一家一户分散经营模式,有利于机械化作业,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代表了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
3宁夏特色农业现代化路径选择
高效循环型:建设引黄灌区现代农业示范区。以资源高效循环利用为目标,以农业的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为突破口,以打造黄河金岸现代农业产业带为切人点,坚持用工业化理念谋划农业,用现代物质技术改造农业,用产业化方式经营农业,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全面提高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和土地产出率。资源节约型:建设中部干旱带旱作节水农业示范区。以水资源综合利用为重点,以覆膜保墒、集雨补灌、高效节水为切人点,做好“水源、特色、生态、转移”,变“被动抗旱”为“主动调整”,充分发挥优势,突出发展特色优势产业、设施种养业和旱作节水农业。环境友好型:建设南部山区生态农业示范区。按照“生态优先、草畜先行、特色种植、产业开发”的方针,紧紧抓住国家继续实施退耕还林的机遇,注重生态环境修复,重点发展草畜产业和马铃薯产业。同时,加大实用技术推广力度和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力度。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F32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3-6997(2012)24-0030-02
1 岷县农业取得的主要成就
1.1 特色产业长足发展
近年来,岷县充分发挥区域特色优势,因地制宜,发展以“岷县当归”为主的特色产业,不断加大科技投入,优化种植结构,优化区域布局,建设特色产业标准化种植基地,初步建成了梅川、北路以红黄芪为主的优势产业带,西川以当归为主的优势产业带,南川、东三区以马铃薯为主的优势产业带,区域布局明显凸现。在国家和地方政府的重视下,岷县已发展为年种植中药材1.67万hm2药材专业生产县,其中岷县当归总面积占全国的25 %、全省的40 %、全市的60 %,外销出口量占全国的70 %以上,产品远销东南亚、港澳台及欧美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岷县已经成为全国、全省、全市以当归为主的中药材种植大县。
1.2 农业产业化经营势头良好
1.2.1 标准化基地建设初具规模 通过政府引导建基地,龙头企业建基地,合作经济组织建基地等多种方式,全县建设中药材标准化基地0.67万hm2;优质商品薯和优质种薯繁育种植基地0.33万hm2,岷山红三叶、岷山猫尾草种植基地0.67万hm2,为企业提供了优质的原料,增加了农民收入,实现企业、农民利益双赢。2006年岷县当归生产被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授予“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2011年岷县被农业部授予“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县”,示范品种为当归。
1.2.2 龙头企业不断壮大 岷县按照“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业产业化,就是扶持农民”的思路,把培育壮大龙头企业作为优化和提升地方特色产业的主攻方向,集中抓好中药材、草畜、马铃薯三大产业的深度开发和加工,延长特色产业链条,培育地方工业体系,重点扶持了岷海制药公司、岷归中药材科技公司、岷当生物工程公司、天容公司、康达公司、岷山方正草业公司、瑞丰公司、金大地精淀粉公司等30多家以中药材加工为主的龙头企业。
1.2.3 市场流通体系初步健全 建成了“中国当归城”和梅川中药材市场两个专业市场,完善了梅川镇马铃薯市场,中寨、西江、茶埠、西寨、闾井等农贸市场。围绕支柱产业和主导产品组建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177个,市场的带动服务功能不断显现,有效解决了生产与市场、产品与销售之间的突出矛盾。
1.2.4 标准化建设取得实效 2004年,省质监局颁发了岷县当归质量安全,当归生产技术,当归种子、种苗质量三个当归方面的标准。“岷归”取得了绿色食品认证;当归GAP基地通过国家认证,岷县蕨麻猪取得了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
1.2.5 品牌意营销成效显著 岷县在以“岷归”为主的品牌认证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2001年,岷县被中国农学会、中国特色之乡推荐委员会授予“中国当归之乡”称号,在国家工商局注册了“岷县当归”、“岷山红三叶”、“岷山猫尾草”、“岷县蕨麻猪”证明商标,打响了“岷归”、“岷山红三叶”、“岷山猫尾草”、“蕨麻猪”四大品牌。
1.3 现代农业发展步伐加快
近年来,岷县把发展设施农业作为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的切入点和突破口,采取政府扶持、部门指导、乡镇组织、农民(企业)实施的推动机制,从资金扶持、承包用地、协调贷款,帮扶解决水、电、路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加快发展以日光温室、塑料大棚蔬菜种植、珍稀食用菌栽培为主的现代设施农业,截至目前,全县已建成具有一定规模的设施农业生产片带4个,累计建成日光温室65.87 hm2,塑料大棚185.07 hm2,食用菌棚5 hm2,在农民增收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2 岷县农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农业基础相对薄弱;二是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不高;三是优势产业规模小,专业化生产水平低;四是农产品产销对接不畅,农民增收困难。
3 岷县发展特色现代农业的对策
3.1 大力发展区域特色产业
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充分发挥区域特色优势,因地制宜,发展以“岷县当归”为主的特色产业,不断加大科技投入,优化结构,优化布局,向产业化推进,全面提升中药材、草畜、马铃薯三大特色产业。中药材产业方面,要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打造“中国药都”的战略部署,按照“把岷县建设成全国较大的以当归为主的中药材种子基地、种苗基地,甘肃南部较大的药源基地”的目标定位,在稳定中药材种植面积的基础上,统筹规划建设标准化、专业化、产业化、品牌化示范基地,抓好精深加工、市场营销和仓储设施建设等工作,加快中药材产业发展,规范生产加工和商贸流通,加快中药材专业市场和仓储设施建设。草畜产业方面,要以实施退牧还草项目为依托,推动草原生态保护补偿奖励政策全面落实,扩大优质牧草种植面积,促进草原可持续利用;积极与科研院校开展科技合作,解决制约全县草畜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建成方正公司岷山红三叶异黄酮提取生产线,提高草产业附加值;按照建设全省养牛大县的目标,大力发展规模养殖、舍饲养殖,着力打造岷县高原牦牛肉、岷县蕨麻猪肉、岷县黑裘皮羊肉等高原有机绿色品牌。马铃薯产业方面,要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打造“中国薯都”的战略目标,按照“以马铃薯一级良种繁育和菜用型商品薯生产为主”的定位,在稳定菜用型商品薯种植面积的同时,加快马铃薯良种推广试验示范基地建设和户用马铃薯贮藏窖改造提升,大力发展马铃薯良种扩繁。
3.2 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
3.2.1 抓基地建设,促进规模化生产 要把基地建设作为企业原料供应基地,以经济利益为纽带,把龙头企业与基地农户紧密联系在一起,真正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经济利益共同体。实现“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生产格局。
3.2.2 扶持龙头企业扩大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条 要制定优惠政策,以良好的投资环境,积极吸引国内外客商来岷县合资兴办药材和马铃薯加工企业,并扶持当地药材营销大户和马铃薯淀粉加工大户加快自我积累,扩大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条,实现两大产业生产由原料出售型向就地加工增值型的转变。
3.2.3 抓市场、拓渠道 以市场供求态势指导产业开发,以市场营销促进产业成长,加大市场信息建设力度,及时准确地提供市场信息,提高农业参与市场和抗衡风险的双重能力。
3.2.4 抓标准、创品牌,推进标准化生产 借助“千年药乡”、“中国当归之乡”、“岷县当归”证明商标、原产地标记认证和绿色产品质量认证,在全国各大媒体加大对外宣传力度,大规模、多方位、立体式地进行“打品牌,树形象”活动。
3.2.5 抓服务、促提高 切实转变政府职能,不搞行政干预,变直接参与为引导、支持和扶持;积极推进县乡村三级农业服务体系建设,将技术指导延伸到产前、产中、产后的全过程服务;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提高市场竞争能力。
3.3 大力推进科技进步
一、儋州市热带特色现代农业发展现状
近几年来,我市按照“围绕工业抓调整、围绕龙头抓规模、围绕城镇抓带动、围绕市场抓特色、围绕增收抓服务”的思路,以农民增收为目的,以发展农业产业化为方向,以加强农业基础建设为重点,以满足加工、出岛出口和进超市进宾馆为定位,以提升农业品质为支撑,着力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坚持走特色、精品之路,着力壮大发展海洋渔业、畜牧业、甘蔗、橡胶、瓜菜、林木六大产业。当前,粮食、糖蔗、橡胶、渔业、畜牧、瓜果菜等产业已经形成了我市的传统特色优势农业产业。糖蔗、橡胶、渔业、畜牧等在农村经济中所占比重大幅度提高,2008年,全市第一产业增加值49.64亿元,占GDP的55%;全市农业总产值72.9亿元,同比增长10.3%,其中,种植业占35.1%,畜牧业占14.9%,海洋渔业占48.6%,农业服务业占1.4%。
1、热带特色农业产业。2008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58.4万亩,总产量18.4万吨;糖蔗49.1万亩,总产量157.3万吨;民营橡胶45.2万亩,干胶产量1.8万吨;瓜菜24万亩,总产量34.2万吨;水果6.6万亩,总产量6.4万吨;浆纸林38万亩,海淡水养殖10.5万亩,大小渔船4020艘,水产品总产量33.3万吨;建成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10个,专业养殖场(户)2870个,出栏生猪56.6万头、禽类1208万只。
2、农业龙头企业。我市先后引进培育南华、中化橡胶、珠联、温氏、禾木、罗牛山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6家,专业市场2家,南华、中化橡胶、珠联等重点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总产值72602万元,销售收入64769万元,农产品加工企业产销率89.2%,年加工转化各类农产品126万吨,带动基地16.7万亩,带动农户9.9万户。
3、农业基础条件。近几年来,我市共投入资金2亿
多元,高标准整治农田4.9万亩,改造中低产田5.3万亩;维修及防渗硬化渠道861公里,加固病险水库12座,打抗旱田头机井232眼。全市森林覆盖率38.5%,有效灌溉面积22.4万亩,在光村扫地坡、东成长坡洋、王五枝根坡、中和七里洋、新州新中洋、那大洛南等10个田洋创建了10万亩连片无公害瓜菜生产基地;拥有大中小型农业机械9910台(件),建成4个省级标准化农业科技110服务站,建成市级农产品安全检验检测中心和17个农产品检测流动服务站。
近年来,我市共培训农民20万人次,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21761人次。初步建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和信息网络,已建成瓜菜销售信息服务点2个,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391家,注册社员2569名,带动农户1.8万户,连接基地17万亩。
4、农业科技推广。近几年来,我市共引进培育甘蔗、花生、尖椒、水稻、橡胶等新品种110个,推广10个,推广应用农业新技术15项,推广测土配方施肥69.3万亩,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5%以上。测土配方施肥、水稻抛秧、病虫害综合防治、橡胶新割制、秸秆还田、无公害栽培等农业新技术得到广泛普及,尖椒、红南瓜、黑皮冬瓜、苦瓜、青瓜、紫长茄、长豆角、香蕉、荔枝等20个农产品通过国家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无公害认证面积10.6万亩,初步形成黑皮冬瓜、小南瓜品牌。
二、存在的问题
2006年至2008年,农业分别占我市生产总值的59.5%、53.8%、54.7%,农业占有一半以上的GDP,这说明我市经济十分落后,农业仍然是拉动我市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在当前乃至相当长一个时期,农业仍处于重要位置,农业的基础地位不会改变。
从总体上看,儋州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如土地资源,是全省面积最大的市,且土地很肥沃,自然条件也相当好,特别是人民群众勤劳智慧,有脱贫致富的强烈愿望,市政府在改善农业条件,调整产业结构,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上下了很大的功夫,但是,我市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的过渡阶段,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矛盾和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市农业农村的发展。主要表现在:
一是农业基础设施薄弱。近几年来,市政府虽然加大了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但毕竟投入有限,设施建设仍然滞后,水利等基础条件还很差,农民群众迫切需要的田头井、坡地井、山塘小型水库及井渠配套工程还非常少,不能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目前,我市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还较低,特别是木棠、光村、三都、峨蔓等中北部地区的水利灌溉不到位,“靠天吃饭”的现
状依然存在,这从根本上阻碍了农业的发展。
二是农业产业结构不尽合理。长期以来,儋州的农业粗放经营的成份比较大。尽管从九十年代开始,我们就对农业产业结构有所调整,使农业产业结构有所改善,但没有从根本上摆脱传统农业模式的束缚,仍然存在追求面积和产量,忽视质量和效益的现象。甘蔗等传统产业和橡胶等优势产业效益还不够高,所占面积很大,但占总产值比例只有35%;瓜果菜、畜禽、花卉、海淡水养殖等特色产业规模仍偏小,畜牧业只占总产值的15%,还是偏低,新兴的优势产业也还没有培育起来。当前全省绝大多数市县都从发展瓜果菜等特色农业中获得收益,形成规模,我市明显落后了。
三是农业龙头企业不多。近年来,我市先后引进了中化橡胶、南华糖业、温氏集团、珠联冷冻等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对我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的发展产生了较大的推动作用。但是总的来看,农业龙头企业还很少,且大多规模不够大,科技含量不高,农产品加工水平仍停留在初级、简单阶段,产业链条太短,难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也不能有效抵御价格波动等农业风险,带动能力不明显。
四是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不高。产业集群优势不明显,总体竞争力不足,农业生产资源优势没有从根本上转化为竞争优势。同时,农民组织化程度偏低,大多数农民都是分散的家庭经营,处于单门独户、孤军奋战的局面。
五是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滞后。目前,我市还没有以“产地交易”为主的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以及仓储、制冷等配套设施跟不上,制约了我市本地农产品的外销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并且,政府也没有推行市场准入制度和责任追溯制度,一些不合格产品得不到有效控制,大量流入市场。
六是农民综合素质低。农民思想观念陈旧、保守,小农意识严重,生产、生活方式仍禁锢在旧传统之中,普遍存在“小富即安”心理,缺乏现代意识,与现代农业的要求差距大。
七是农业信息化建设滞后。多年来,我市积极推进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建成王五和长坡2个瓜菜销售信息服务点,由于农业信息网络体系不完善,信息资源共享程度低。特别是信息的采集点少,不及时,对搜集的信息分析能力弱,信息含金量低,无法满足群众对农业信息的需求。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刚刚起步,资金不足,信息不灵,普遍存在机构不健全、制度不完善、管理不规范、运作不正常的问题,难以发挥应有作用。
八是资金投入严重不足。首先是政府投入不足。近几年来,由于我市财政比较困难,几乎没有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农业产业化发展和农业结构调整。其次是金融支农乏力。受现有金融政
策制约,农村信贷资金供给渠道狭窄,国有商业银行对小额支农贷款不积极。且多数农业生产领域和农户的积累仅能维持简单再生产,自身投入无力。
九是农业服务水平较低。信息服务、科技推广、资金扶持、良种供应、产品开发、市场营销等服务体系基础差,力量薄弱,人员素质不高,难以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
除此以外,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国内外农产品的价格特别是糖价、胶价很不稳定,农产品出口难度加大,也对我市农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
三、发展特色现代农业的建议
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是一项广泛性、综合性的艰巨任务,需要认真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思路和措施。为此,结合我市现代农业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综合国内外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经验,结合我县农业发展现状和基本情况,可以这样认为,“以保障农产品供给、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资源产出率和商品率为途径,以现代科技和装备为支撑,在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在市场机制和政府调控的综合作用下,建成农工贸紧密衔接、产加销融为一体、多元化的产业形态和多功能的产业体系”。生态效益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主要是由以下因素决定的:
第一,目前农业生产力水平还不高。因此,实现农业现代化必须提高农业科技水平,通过增加资本投入、应用现代科技和装备、适度集中土地和强化组织管理等来提高农业效益。
第二,现代农业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主要目的是为市场提供商品,实现利润最大化。我县农户的经营规模普遍较小,农产品商品率和农业资源配置的市场化程度均较低,因此迫切需要加强市场机制和政府调控的综合作用。
第三,以产业化方式经营农业已成为现代农业的重要特征。我县农户,不仅数量多、规模小,而且结构、行为相似,要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有效衔接非常困难,因此,必须建成农工贸紧密衔接、产加销融为一体、多元化的产业形态和多功能的产业体系。在这一过程中,必须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通过各种类型的农民合作社举办多种形式的龙头企业,使农民真正享受到农产品加工、销售等环节的利润。
第四,吃饭问题始终是头等大事。如果吃饭问题解决不好,工业化、城镇化乃至整个经济社会发展都将难以持续进行。
因此,必须把保障农产品供给、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可持续发展作为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首要目标。实现农业现代化,总的思路和措施是: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育新型农民发展农业,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在具体工作中,尤其要按照党的十七大报告所要求的那样: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使耕地向农村种田能手和专业大户集中,逐步实现多种形式的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围绕人的全面发展而制定,其中人的基本生存需求和生存空间的不断被满足,是一切发展的基石。既从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环境安全的功利性目标出发,也从哲学观念更新和人类文明进步的理性化目标出发,它意味着新增财富的内在质量,应当不断地、连续地加以改善和提高。除了在结构上要不断合理与优化外,新增财富在资源消耗和能源消耗上要越来越低;在对生态环境的干扰强度上要越来越小;在知识的含量上和非物质化方面要越来越高;在总体效益的获取上要越来越好。建设现代生态效益特色农业是农业发展的方向,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发展现代农业,也要树立科学发展观,内涵上要准确把握。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是现代农业的重要内容,把现代农业生态效益特色产业发展形态定位在培育优势特色产业,主要基于考虑,有利于构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战略平台,有利于促进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如加强和发展田东香米的优势,建立田东香米基地。发展现代农业服务业重点从良种服务业、农资连锁经营、农产品现代流通、新型农技服务、要大力推广良种良法,加快新品种和新技术的引进、开发和推广应用。积极推行标准化生产,通过认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名牌产品等,引导和鼓励创立品牌,提高农产品质量和竞争力。要在产品结构和时间布局上下功夫,最大限度解决结构性、季节性不平衡问题。要在新的优势产品上下功夫,要认真进行科学规划,努力做大做强,创立品牌,发展成为具有区域优势的特色产业。农业产业没有规模,不成片开发,就没有竞争力;在农业结构调整中,要做出特色来: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特,大众化的产品附加值不高。按照因地制宜、多元创办、政府支持、部门指导、市场运作的办法,朝着规模化、专业化、产业化、市场化、品牌化的现代农业之路迈进。
总之,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以市场为导向,结合本地资源特点和农业发展规律,优化种植业区域布局,调整农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引导大宗农产品向优势产区集中,加快农业产业集聚,规划建设一批规模大、特色鲜明、带动效应好、竞争力强的农业产业区(带)。
一是抓农产品基地建设。重点发展香米、香蕉、甘蔗、蔬菜、芒果等高效作物,抓好芒果、甘蔗、香蕉、香米、蔬菜、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特别是建设如中平村的香葱基地。因地制宜发展一村一品的思路,实现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山上竹海、山下蔗海目标等等,提倡“持续农业”;重视“绿色农业”;推广“生态农业”;发展旅游农业。
二是积极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强做好香米加工、绿色食品加工以及农产品的销售企业,产供销一条龙服务,为我县特色农业提供售后服务,提高农业产值。
现代农业建设的核心是产业培植。没有一批有特色、成规模、高质量的产业作支撑,发展现代农业将是无水之源、无本之木。
放眼全国,地方优势产业在各地正强势崛起,特色产品琳琅满目,比如内蒙古的“鄂尔多斯”、“小肥羊”等品牌饮誉全国;河南面制品、肉制品产能居全国之首,主导着麦当劳、肯德基在中国90%的主要半成品原料,“”、“双汇”等品牌产品几乎成了河南的代名词……相比之下,重庆几乎还没有在全国乃至西部地区叫得响的品牌产业和拳头产品。
产业培植,重点是围绕市委、市政府农业产业“135+X”的导向进行优化布局。
“1”,就是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珍惜、保护和利用好耕地,守住3256万亩耕地这条底线。发展粮食生产是现代农业建设的首要任务,也是产业培植的资源基础。要稳定播种面积,优化品种结构,提高单产水平,不断增强综合生产能力,大力推广先进适用技术,确保粮食总产量稳定在1100万吨以上,既端稳自己的“饭碗”,又为全国粮食安全作贡献。同时,在这个资源基础上做好文章后,培植主导产业。
“3”,就是要突出抓好生猪、蔬菜、柑橘三大优势产业,其中,以荣昌为核心,依托23个优势产区,大力发展生猪产业,转变发展方式,提升科技含量,打造国家现代畜牧业示范区;以潼南、铜梁、璧山、武隆为重点,积极推进蔬菜生产基地建设,扩大规模,改善品质,满足日益多样化的市场需求;充分发挥三峡库区不可多得的自然资源优势,以忠县、奉节等10个区县为重点,以年均12万亩左右的速度推进柑橘标准化果园建设,到2012年,使柑橘总面积达到260万亩、年产量突破200万吨,形成长江三峡柑橘产业带,使之成为替代中国橙汁进口的核心基地。
“5”,就是大力发展竹木、中药材、草食牲畜、花卉和蚕桑五大特色产业,其中,打造以渝西地区为主体的12个竹林生产基地县,培育发展中药材龙头企业30家,建设以云阳、璧山、江北等11个区县为重点的草食牲畜养殖示范基地,发展花卉苗木生产基地30万亩,加快形成年产鲜茧100万担、5万吨的生产格局。
“X”,就是以区县为主,大力推进“一县一品”,深度开发地方特色产业,力争通过5年时间,让各具特色的现代农业产业“小巨人”遍布全市。
■ 基础:以规模和设施“健体强身”
农业资源利用率、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是衡量现代农业发展质量和进程的重要标志。从重庆现代农业发展的现实基础看,提高“三率”,潜力在规模,根基在设施。
农业生产经营规模偏小,是重庆现代农业面临的瓶颈。目前,全市人均耕地1.03亩,其中旱涝保收面积仅0.18亩。这样的条件,不仅有碍于农业规模经营,而且影响良种良法、病虫害防治、农田灌溉等规模中性技术的推广应用。基于此,在坚持家庭承包经营制度长久不变的基础上,要下大力气引导和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进一步完善扶持政策,加大对重点产业大户补贴力度,逐步将补贴范围扩大到农业各产业。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积极探索失地农民“承包地换社保、宅基地换住房”制度,鼓励有固定职业、稳定收入和住所的进城务工农民自愿退出承包地、宅基地,让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产业大户接转。进一步创新流转机制,统一对农村土地定级定价,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方式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大力发展以地入股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多形式、宽领域探索适合不同区域和经济条件的流转方式。
基础设施落后是重庆农业之“痛”。目前,全市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30%,标准化畜禽圈舍、鱼塘设施等极不完善,农村道路特别是田间作业便道畅通率低,农产品交易、仓储、物流信息设施建设滞后于生产发展。对此,要统筹推进城市、农村、通道、水系和苗圃森林“五大工程”建设,充分利用国家刺激内需的十项政策措施,下苦功夫打牢以农田水利和农村交通为重点的发展基础,加快“泽渝”工程建设步伐,建成中型水利工程15座,全面完成病险水库整治,加快推进乡村公路和田间便道建设,使农村公路畅通率达到60%以上。统筹推进农业综合开发、生态家园富民工程以及耕地质量、农村生态环保建设,研发推广适合重庆特色的农业机械,大力发展机耕、机播、机收,努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 路径:三种型态凸显重庆特色
从世界各国发展现代农业的经验看,由于资源禀赋和经济社会基础不同,发展道路不尽一致。重庆农业资源丰富、分布较广、类型多样,在现代农业的发展路径上,要区分不同情况,坚持分类指导,各取所长、各有侧重地全面协调推进。
在主城8个农业区及6个区域性中心城市郊区,要着力发展城郊都市型现代农业。重点是依托城市的带动,大力促进工业向园区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土地向大户集中,在发展农业基础产业的同时,着力发展会展农业、休闲农业、超市农业、设施农业等新型农业,努力为城市提供优质安全农产品、创造优美生态环境,为市民提供休闲观光场所和农业科普教育基地。
在渝西以及梁平、垫江、长寿等地势相对平坦的区县,要着力发展丘陵高效型现代农业。主要是发挥区位优势,建设一批现代粮油、畜牧和农业标准化生产、现代农产品加工以及农产品流通示范基地,培育一批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和重点产业大户,使之成为农产品加工和外向型农业生产基地。
在渝东南和渝东北地区,重点发展生态特色型现代农业。主要是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有机食品,探索高效、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努力将三峡库区的柑橘包装成为中国柑橘第一品牌,将渝东南地区建设成为西部最大的绿色有机农业示范走廊,将武隆建成我国南方最大的高山优质蔬菜生产基地,将秀山、酉阳、黔江、彭水建设成为全国油茶基地县,将涪陵、万州主产区的青菜头打造成重庆蔬菜的第一品牌,将城口、巫溪、巫山建成板栗、核桃等干果基地,既保障产品供给,又服务库区发展。
■ 保障:四策并举助推现代农业健康发展
现代农业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齐抓共管,合力而为,现阶段尤其需要进一步强化政策、科技、人才和信息四大支撑,加快形成现代农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大助推力。
要始终坚持“以工补农、以城带乡”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进一步稳定、完善和强化支农惠农政策,引导支农资金和社会资本重点投向现代农业建设;引入风险投资、补偿、贴息、收购等方式,引导民间资本、工商资本等社会力量投入,争取金融、税收、保险支持,扩大一般领域的社会参与度,形成多元化的投入格局。
1 发展现状
高原特色农牧业发展迅速,农畜产品规模化、商品化进程加快。马铃薯、油料两大优势作物和八个特色作物种植面积达到252.47万亩,较“十五”末提高了6个百分点,占全区农作物总播面积的84%。规模化、专业化养殖得到壮大,草食畜年饲养量突破312.35万头只,猪、牛、羊的商品率已分别达到81.39%、46.4%和68.35%。
农牧业组织化程度不断增强,产业化经营水平进一步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已发展到534家,注册资金达到4.29亿元,拥有会员5.47万人,带动农户10.28万户,建立各类农产品生产基地40余万亩,经营各类农副产品和农业投入品种达50多种。已认定地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72家,年产业化经营收入达9.05亿元,年加工农产品20万吨,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24%,辐射带动农户12.5万户,占到总农户的41%。大中型农牧业企业达10多家,总资产达8亿多元。
物质技术装备水平不断提高,高原特色现代农牧业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全区农机总动力达120.2万千瓦,较“十五”末增长13.5%;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不断壮大,现有农林牧水专业技术人员1878名,农村实用人才近10万人。年实施八项兴农工程累计达751.55万亩次和36.84万人次。建立高产种植示范区85万亩,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4家科研院所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并聘请包括两院院士在内的15名国内知名专家作为现代农业发展技术顾问。
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初具规模,农村土地流转助推劳务经济加速。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框架基本形成。6个示范园区核心区规划总面积4.4万亩,完成投资8.49亿元,实现产值4.2亿元,入驻企业61家,辐射带动周边特色基地100万亩,累计流转土地面积30.83万亩,占到总耕地面积的9.54%。农村土地流转拉动农村劳动力53.37万人次,实现劳务收入25.25亿元,劳务人均收入达4732元,农民人均收入达到1870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8.87%。
2 制约因素
资金投入不足。发展特色农牧业投资总量小,资金缺口大,种、养基地建设、水源涵养和农田水利建设投入不足,设施农牧业建设标准低,保鲜、贮藏设施滞后。特色农畜产品行业标准制定和无公害农畜产品产地认证、申报工作滞后。
市场发育程度不高。特色农牧业规模化、集约化程度不高,产业链条短,品种单一,市场占有率低。现有的龙头企业规模小,技术装备水平不高,带动力不强。
农业装备水平不高。特色农牧业生产适用机械和专业服务队组织较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尚不健全,专业技术人才短缺,劳动者技能水平不高,市场观念和质量安全意识不强。
3 对策建议
继续做大做强特色优势种植业。继续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积极推广青贮燕麦、玉米等农田种植高产饲料作物栽培技术,使种植业从“二元”结构向“三元”结构转变。把设施农业和全膜覆盖栽培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主攻方向和浅山地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措施。将土地流转作为规模经营和示范园区建设的切入点,加大流转力度,促进农业规模化经营。
大力发展农区养殖业。一是加大畜禽良种化。大力建设原种(保种)场及扩繁场,以农户为主体、村为单元大力建设良种繁育基地,建立健全良种繁育体系。二是加大养殖规模化。普及先进、健康、生态养殖技术,降低生产成本。三是加大生产标准化。加快制定并全面执行行业标准,积极开展无公害、绿色、有机畜禽产品及基地认证工作。四是加大饲养生态化。着力推进规模养殖场沼气池建设,促进畜牧业循环经济。五是加大设施现代化。大力推广先进的基础设施和设备,提高劳动生产率。
着力推进农牧业产业化进程。着力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健全利益联结机制,大力推广“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协会)+农户”产业化经营模式,逐步实现产加销一体化和订单农牧业。积极培育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行业协会、农畜产品经纪人及营销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