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建议模板(10篇)

时间:2023-09-08 16:59:28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建议,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建议

篇1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交流方式也产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从EMAIL到BBS再到ICQ,人们的生活也随着网络的发展而不断发生着变化。近些年来,博客的兴起再一次带来了人类网络交流方式的新变革,渗透到人们工作、生活、学习的各个领域。为捍卫思想文化阵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必须与博客相结合,利用其优势不断探索新的教育途径。

一、博客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机遇

如果说互联网是继报刊、广播、电视这三大传统大众传媒之后新兴的“第四媒体”,那么博客即是继EMAIL、BBS、ICQ这三大传统网络交流工具之后新兴的第四大网络交流工具。因为,博客所具有的很多特点是传统网络交流工具所无法比拟的,它将给人类社会生活带来更深远的变革。据百度2005年首次披露,在中文互联网领域,博客站点达到了3682万,博客人数已达到1600万。而从博客群体的分布来看,在校大学生占第一位,是互联网上最活跃的群体,他们不但思想超前,接受能力强,且好奇心强,易受到互联网的影响,思想波动较大,因此,聚百家之长于一身的博客的出现必将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新的契机。

(一)从传播手段上看,一体性与多样性相结合,增添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动性

以往的网上交流工具并不能像博客一样将声像画与文字交流如此完美地统一起来,我们可以轻松地通过博客将自己的思想、观点、看法与人分享,它已渐渐成为虚拟世界个体的代言人。而且,它的功能不再局限于“写”,我们还可以运用多媒体,为所表达的内容提供声音图像补充,使得观点更明确,表达更清晰,更容易被人们所理解和接受。可以说,博客带给我们的是更方便、精准的交流方式,而这一切,都是传统网络交流工具所不能及的。不仅如此,现在的博客还具有MP3、相册、留言板等许多人性化功能,将如此丰富的功能统一于一体,这正是博客具有强大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随着技术的 进步,博客的功能也会越来越人性化、多样化,这必然会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博客队伍。正因如此,我们应尽快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博客这一领域,让其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造新的价值。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比,使用博客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最大的优势就在教育内容的传播方式上。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载体的形式比较单一,一般通过视频或一对一交流,这样的教育方式很枯燥,基本属于灌输式,缺乏说服力、感染力,效果不明显。再加上时间、地点等客观因素的制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受到影响。但如果将博客教育方式引入思想政治工作,在手段上,我们可以摆脱传统的说教方式,运用生动的视频、图片配套适当的文字说明,提高受教育者的兴趣,将纯理论的东西与生活的实践案例相结合,充分调动受教育者的视觉、听觉及思维,赋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前所未有的趣味性与生动性。

(二)从传播形式上看,个人性与公共性相结合,增加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双向互动性

博客又叫空间或SPACE,因为网络中的这个空间是纯粹属于你的,你可以依据自己的喜好添置感兴趣的内容。当然,博客在拥有足够的个性化同时,也不失其公共性,留言板就为大家的公共讨论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其他访问者可以就你提出的一个问题或对你发表的内容发表自己的看法,这一点兼容了BBS的特点。当然,你也可以只和博主说“悄悄话”,因为”小纸条”的功能可以满足你的需求,不必参与公共讨论,而这些特点是BBS和EMAIL,ICQ所不具备的。

正是基于博客的个人性,满足了大学生张扬个性的内在需求,通过个性化的文字表达,个性化的内容使人们在网络中更容易获得认同感,更容易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同时,博客还是一个开放的公共空间,你可以和所有人分享你的观点、感想,这样就进一步扩大了交流的的面,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广阔的平台。通过博客,大学生可以与辅导员建立良好的沟通。在传统的思想教育中,学生往往会对辅导员产生抵触心理,因而不愿讲真话,缺乏沟通,但进入虚拟的网络世界之后,摆脱了面对面的尴尬,更容易使人敞开心扉,真正了解到大学生的真实心理。

(三)从传播内容上看,即时性与相对真实性相结合,加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

博客的日志是按照时间倒序排列的,最新更新的文章一般还会设有提示,访问者可以即时了解到博主的思想动态或是事件发生的最新消息,加上博客的个人性,在博客上发表的文章,一般都是记录作者自己的真实想法,虽然不及专业的网站、报刊权威,却具有相对的真实性。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言,即时性与真实性尤其重要,缺乏时效与可信度的教育就会缺乏说服力,而这一点与博客的特点正好相得益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正是要面对不同时期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对受教育者进行引导,将博客引入思想政治教育既节省了教育资源又提高了教育效率。

二、博客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挑战

当然,除了上述优点之外,博客也有自身的缺点,这给基于博客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

更加注重个人独立而忽视社会交往,这样容易使大学生沉溺网络,人际关系淡漠,而忽视社会交往,和周围同学的距离也会越来越远,不利于自身的健康成长。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有一少部分大学生常常与博客”同学”聊天,却很少与身边的同学交流。言论自由,也使得大学生主流意识淡薄,受一些诸如我行我素、愤世嫉俗、颠覆传统等”新”思想方式、生活方式的影响。少数大学生会崇尚甚至模仿他们的行为,不利于正确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养成。低俗博客的思想侵蚀一些博客内容低俗,会侵蚀大学生的思想,给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带来麻烦。

三、利用博客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

博客是一把”双刃剑”,在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大挑战,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博客的优势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一)利用博客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首先要抢先占领博客阵地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建立博客,精选正面的资料放在博客上与大学生们共享,起到正面宣传教育的作用。

(二)利用博客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重视博客讨论

基于博客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即具有很强的即时性又具有良好的针对性,受教育者可以有目的地向网上的网点进行咨询,获得自己所需要的知识,或者对某个热点话题发表自己的观点,并及时获得反馈意见,这样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双向交流,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进一步深入。除此之外,受教育者之间还可以就某个感兴趣的问题展开讨论,不受地域、时间的限制,即活跃了教育气氛,又巩固了教育成果。

(三)利用博客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健全博客管理体制

博客在为我们提供了限时、丰富的信息同时也带来了许多不利的影响,为了抵制各种灰色信息,保证博客不偏离社会主流文化的轨道,网络立法、行政干预、技术控制都是有必要的信息管理手段。高校应健全各类管理办法,将其制度化,加强博客的监控和管理,以及时过滤不真实的信息,防止垃圾信息、非法信息的传播,避免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受到消极影响,使教育成果事半功倍。

参考文献:

[1]谢海光.互联网与思想政治工作概论[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2]宋雪飞.博客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8.

篇2

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往往给人一种脱离实际、说教、枯燥的感觉,学习效果并不理想。出现这一问题的根源就在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没有真正做到“以人为本”,没有从大学生的时代特征、思想特征以及行为特征出发,有针对性的展开教育,致使思想政治教育远离大学生的实际生活。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人,这就决定整个教育过程必须要坚持“以人为本”,要从大学生的学习、工作、生活情况入手,这样的教育才能贴近大学生,使他们认识到这门课程的意义所在。那么如何有效的构建“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也成为摆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人为本”的必然性

一是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时展的客观需求。现阶段,我国已经进入了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科学发展观已经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理论指导。“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所在,它对于人的全面发展有着重大意义。大学生作为社会精英,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承担者,他们能否全面发展就决定了我们国家的未来。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阶段,与世界各国的经济、文化、政治交流日益频繁,西方社会的价值理念对中国传统的价值理念构成了强烈冲击,其中难免会对大学生产生一些负面影响,这就需要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把握时代特征与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的同时,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从而为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是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研究大学生思想与行为的科学,它以提高大学生素质为目标,最终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一个人的行为是受其意识指导的,所以高校在为社会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必须要将思想政治教育放在首位。但是现阶段,各高校普遍存在轻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情况,这不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更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要掌握现代大学生的心理需求,满足现代大学生的实际需要,要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并且为他们营造一个学习、工作与生活的氛围,这样才能够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社会提供人才保障。

三是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符合马克思关于人本性的理论。人是一种具有复杂性与多样性的存在,他们不但能够被外力所塑造,同时还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来创造自己。外力塑造是哲学上的外因,主观能动性则是内因,而内因才是决定事物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把教育与人们的尊严、情感、价值观念等一系列意识层面的东西密切联系起来,通过教育将人们思想意识提升到一个高度,从而使他们在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也实现了社会价值。因此,马克思关于人本性的相关理论,客观上也要求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必须要坚持“以人为本”。

二、构建“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方法

一是构建大学生广泛参与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学校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权力,只有充分尊重了学生的权力,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够突显,“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才能够得以贯彻。这些权力包括参与权、知情权以及选举权等等。不尊重学生的权力,甚至是蔑视学生的权力,其后果是非常严重的,不但影响“以人为本”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构建,同时还会影响到学生的心理,从而引发不可预测的后果。动员大学生积极的参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鼓励与引导积极的参与到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之中,使他们在活动中掌握知识以及相应的思想。比如在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上,教师组织学生对当前的一些社会热点问题进行讨论,当讨论结束之后,教师再有针对性的进行剖析,让学生知道如何来看待、分析以及处理这些社会热点问题,从而帮助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利用寒暑假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对于一些表现突出的学生,要召开表彰大会,从而鼓励学生去参与实践,从实践中锻炼自己的身心。

二是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据相关统计显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每况愈下,这一群体有心理疾病的患者高达20.5%。比如近几年发生的大学生犯罪案件,马加爵案、药家鑫案、复旦投毒案等等,均与大学生的心理有很大关系。现阶段,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障碍,已经成为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要在课堂上添加心理学的相关课程,解决一些共性问题。其次,要开展心理健康的宣传活动,比如办校报、宣传栏、宣传手册等等,普及心理健康的相关知识。最后,健康心理咨询中心,做好同学们的心理辅导工作。

三是充分利用网络技术。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已经进入了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要利用好这一工具,巩固思想政治教育的阵地。要抓好网站建设工作,栏目设计要新颖,内容上要贴近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努力做到寓教于乐,让学生在娱乐中掌握知识;网站的建设、维护与管理工作尽量要由学生来完成,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能够将课堂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另一方面则可以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这种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模式对于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完善具有巨大意义。

三、结论

综上所述,“以人为本”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符合马克思关于人本性的理论,是时展的客观需求,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我们可以从扩大学生的参与性、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以及利用网络技术等方面入手,强化“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从而为社会培养出合格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杨芳,孟祥瑞.以人为本视域下新型大学师生关系问题探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0(02)

篇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践行科学发展观的目的和要求。高等院校是整个社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是影响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要正确认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并按照构建和谐社会、和谐校园的要求,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本文从思想政治教育者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角度谈几点做法,以推进大学和谐校园建设。

公平和正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保障师生员工根本利益的一项重要举措。因此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也要做到“公平公正”。在奖学金和助学金发放、荣誉评选、违纪处理等方面对所有学生都一视同仁,坚持同样标准,执行同样政策,给学生创立一个公平竞争的良好氛围。另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讲究正义,在事非面前要有鲜明的观点和正确的解决办法,言传身教,帮助大学生增强明辨是非、主张正义,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待犯错误的学生,不能将其一棒子打死,而是要以“宽容”的态度,给学生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在宽容的环境中体会公平与正义,从而与人为善,追求正义。

一、构建和谐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构建和谐校园,必须在更新教育观念的基础上,构建科学、和谐、有效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1.建立和谐的工作体系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关系到思想政治工作能否从整体上、制度上得到加强和改进。毕业论文 因此,必须根据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根据思想政治工作的规律和特点,建立健全思想政治的教育体系、道德规范体系、信息反馈体系等,通过发挥各种体系作用,规范大学生的行为,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预防、消除和谐校园建设中的各种不和谐因素,实现教育目标的和谐和全面发展。

2.建立和谐的制度体系

和谐校园的正常运行需要多种多样的制度来支撑。从学生主体来看,要建设公平竞争、和谐共进的氛围,必须有科学、规范的制度作为保障。具体来说,应该逐步规范奖学金评定制度、学分制、评优制度、日常行为规范制度、卫生制度、社会实践制度、创新教育制度、贫困生救助等一系列制度。另外,在制度建立和实施过程中,还要重视制度反馈。在制度反馈过程中,要虚心听取学生以及相关部门的意见,以便逐步修正制度。

3.建立和谐的育人体系

和谐的育人体系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建立和谐的教学体系,要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材建设,更新教学内容,不断改进教育教学的方法方式,提高教师的素质;二是深入开展社会实践,在实践中提高育人效果;三是全面推进校园文化建设,通过多种途径的校园文化建设,使校园里充满先进文化氛围及探索真理的理想追求。

4.建立和谐的服务体系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过去较多地强调其政治功能,而在当前形势下,应当把建立和谐的服务体系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纳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总体规划,尤其要密切关注大学生中的贫困生、心理障碍学生和就业困难学生,切实为他们服务。深入开展科学发展观教育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发展观与和谐发展的思想观念,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为构建和谐校园增添力量。

二、实施和谐思想政治教育的几点建议

在实施和谐思想政治教育体系,适应和谐校园建设目标要求的具体工作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

在和谐校园建设中,应该强化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特别是加强队伍的“以学生为本”观念、“诚信”观念、“公平、正义、宽容”观念。另外,按照“科学化模式、专业化培养、职业化发展”的思路,以全面提高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整体素质,提升队伍的学习力、应变力、创新力和凝聚力为目的,造就一支“忠诚、进取、求实、创新”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

2.创新和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其一,开展民主法制教育,增强遵纪守法观念。加强民主法制教育是高校实现民主管理和依法治校的重要措施,职称论文 是构建和谐校园的保障。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民主法治教育,应突出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的培养,重在提高大学生的法律素质,增强法制精神。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根据自己的工作职责,以增强大学生遵纪守法观念为目的,注意引导他们正确处理权力与义务的关系,树立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依法履行自己应尽的职责和义务的思想观念。同时,通过法制教育,使大学生知法、懂法,提高法制观念和安全意识,加强自我防范意识,增强应对各种复杂事务的能力,并运用法律武器与各种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为构建和谐校园贡献自己的力量。

其二,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加强公民道德教育要抓好三方面工作:一是开展道德教育。道德教育的首要任务是树立道德意识,要通过灌输、启发、激励、引导、说服和感召等多种形式,使大学生认识到道德不仅是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而且也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必然要求。二是实施道德规范。要教育引导大学生自觉遵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努力养成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三是推动道德实践。道德建设既是理论问题,又是实践问题。要大力强化实践环节,运用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参观教育基地、服务社会和勤工助学等多种形式,举办丰富多彩的学术、科技、体育、艺术和娱乐活动,推动道德观念和规范见之行动、落到实处。

其三,努力构建和谐的网络虚拟空问。在当前这个信息化的时代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应该忽视对和谐网络虚拟空间的构建。随着计算机互联网的普及,大学生通过网络查询学习资料,获取生活、服务信息,同时网络也深刻改变了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模式,可以说网络虚拟空间成为大学生现实生活空间的延续。通过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大学生文明上网,遵守网络道德,不在网络上发表不负责任的言论,不散布不良信息,不沉溺网络游戏,努力构建一个和谐的网络虚拟空间,避免将网络虚拟空间中产生的矛盾引入到现实生活中来,影响和谐校园建设。

3.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

在和谐校园建设中,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讲求潜移默化、双向交流和重在引导,避免空谈说教和简单粗暴,由公开教育转变为渗透性教育。留学生论文 思想政治工作应该渗透到学校的教学、日常管理当中,使思想政治工作和教学、管理相互渗透。要加强渗透性,就要从全员育人、全程育人、环境育人的要求出发,把思想政治工作拓展到与大学生活相关的各个方面,在教学管理、服务和文化活动等各个环节,形成隐性化的教育载体。

参考文献

[1]丁林.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推进和谐校园建设[J].中国高教研究,2006 (2).

[2]周愉.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性[J].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报,2005(4).

篇4

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仍存在诸多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德育和素质教育的顺利进行。因此,我们借鉴郭沫若的教育思想,以便更好地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健康发展。

一、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认识方面

当前的大学教育,普遍存在对思想政治教育认识不足的现象。首先,重视度不够,没有意识到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件相当迫切的事情。其次,认识有偏差,过于重视专业知识的教育而忽视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作用。

(二)工作方面

认识不足导致了在实际教育工作中也出现了偏差。比如,工作落实不到位导致全民化教育氛围没有得到有效营造;组织能力和作用的弱化导致我党的先进性作用没有得到发挥;辅导员整体素质水平良莠不齐导致教育成果不显著。

(三)理论方面

缺少系统的总结和研究,没有深入分析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不足,也没有真正展开相关的理论研究。在理论方面没能根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情况进行理论性研究,进而制定出有效的具有指导性的研究理论。

二、郭沫若教育思想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契合性分析

(一)提倡学术民主,活跃学术氛围

学术民主与良好的学术氛围有利于学生将不同的学术观点融会贯通,从比较中获得知识。同时浓厚的学术氛围也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营造出一种良好的民主氛围,无疑会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对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积极的作用。

(二)提倡启发诱导式教学,反对灌输式教学

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相比,启发诱导式的教学方法在激发学生思维和学习主动性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更易得到学生的喜爱。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抓住学生感兴趣的知识进行启发诱导实施思想政治教育。

(三)提倡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最早是由孔子提出的,郭沫若对此进行了继承和发展,在保证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前提下,重视对不同学生的个性和特质的开发,为后期的人才培养奠定基础。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要注意因材施教,用不同的方法去教育不同的学生,不仅有利于人才的培养,也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吸收。

三、郭沫若教育思想下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建议

(一)提高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首先,要让大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迫切性和重要性。其次,要加强与其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部门之间的联系,整合学校的教育资源,发挥多方力量积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最后,还要引导教育工作者将思想政治教育落实到教学活动中,从而有效改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二)善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最终的教育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引导学生充分发挥其主体性和积极性,实现大学生的自我教育价值。

(三)重视对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培训,提高师资水平

首先,要建立一个稳步提升的机制,充分认可思想政治教育者工作的意义和价值,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其更好地为教育服务。其次,要建立一支专职与兼职相结合的多层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全面落实党的相关教育政策,实现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最后,对教师队伍进行定期培训,提高其整体素质和工作能力。

(四)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

为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良性发展,我们要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进行创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一方面要坚持以人为本,提倡平等、民主、互相的教育方式,创立大学生自主交流平台。另一方面要善于运用网络技术,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和针对性,使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教学的各个方面。总之,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实践中,有必要从郭沫若的教育思想中汲取有价值的精神营养来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整合,创新内容和方法,有效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篇5

2.思想政治教育的队伍综合素质较低独立学院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是搞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首要问题。但是目前的现状是,很多独立学院还没有建立起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无法保证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这对独立学院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来说是一大硬伤。

3.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设置不尽合理很多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都定位在培养社会所需的应用型专业人才上。然而现实中,某些利益相关部门把这一“有利条件”视为直接获利的途径。所以,独立学院更多的倾向于关注数字,关注毕业生的就业率,这样就忽视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设置的合理性,不利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4.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氛围不浓厚独立学院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当具备浓厚的校园环境氛围,才有利于促进大学生优良思想政治品德的形成,并且起到相互感染、熏陶和激励的作用。这对独立学院来说就是一个软环境的建设,但很多忽视了这一点,显然这也是一个不足之处。

二、独立学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鉴于上述问题,笔者认为,加强改善独立学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迫在眉睫,建议对策如下:

(一)大力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和氛围独立学院要加大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大力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和氛围,搭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校园平台,对改进独立学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来说意义重大。广大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还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这一新工具,在校园贴吧、BBS以及博客等载体上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政治动态,并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二)加紧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思想政治教工队伍一个相对完善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应当包括独立学院的相关党政负责人、共青团干部、辅导员、“两课”教师(理论课和思想政治教育课)以及班主任等,他们是一个相对庞大的群体,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直接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因此,独立学院必须加紧培养一批高素质的思想政治教工队伍,这样才能胜任这一教育工作。具体来说,可以从辅导员队伍着手,首先做好班级辅导员的选拔和培养工作,然后逐渐建设起一支专兼结合的辅导员队伍,从而不断夯实独立学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础。

(三)切实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模式在独立学院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我们首先应该考虑课程内容设置的合理性,它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率,影响到教师教学水平的发挥。所以,笔者认为,独立学院应当加强相关方面的调查研究,分析内容设置不合理的症结所在并找出解决办法,以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继续开展。其次,要切实做到创新教学模式,切忌纸上谈兵。教师应从现实生活和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真正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入耳、入脑、入心,真正使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健全思想政治教育的保障机制健全思想政治教育的保障机制是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要保障。在独立学院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制初步形成后,就要不断地在教育实践中总结和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保障机制,这对独立学院后续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长足进步意义重大。

篇6

随着信息化及“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社会已经逐渐形成了一个互联共通,超越时间空间限制的信息网络格局。在这种环境下,如何运用互联网思维,推动高等学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变革,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径,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阶段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

(1)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受多种价值观的冲击。

当前社会呈现出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信息网络化的发展趋势,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思想理念和价值观念良莠不齐,这些思想理念和价值观念逐渐改变人们的价值观念与生活方式。大学生缺乏社会阅历,理论素养和社会实践有待提高,他们尚不能全面看待问题,准确把握事物的本质,缺乏足够的辨别能力,受到多种价值观冲击。

(2)社会环境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伴随着市场经济竞争性和开放性不断增强,大学生的自强意识和创新意识也不断增强,市场经济的求利特性也使大学生的价值观出现了功利化倾向,社会责任缺失,理想信念逐步淡化。社会环境的开放使得当前大学生思维更加活跃,思想开放,但主观、偏激的思想也开始涌现。

(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足。

当前,高校基本上只是把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当作是一般的知识课,对知识传授较为重视,但却忽视了大学生思想修养的教育。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较为单一,简单重复、陈旧单调的教学方法也造成了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厌烦心理,很大程度上降低了高校思想政治课的效果。

二、互联网思维带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

(1)高校思想教育工作的对象受到挑战。

互联网时代,网络信息传播速度更快,信息传播更加自由,但是由于网络监管力度的薄弱,在网络上常会出现一些消极的、负面的信息,不断挑战人们道德底线。同时,大学生们获取信息的效率也不断提高,在当前网络信息充斥下,大学生们难以分清是非黑白,这些给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带来困难和挑战。

(2)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方式较为单一,缺乏互动。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主要采取严谨的传统层级化管理模式,采用自上而下的理念和工作方法,与互联网时代的交互理念具有某些冲突。一方面,层级化的管理模式难以有效地粘住青年;另一方面,大学生思想流动性增强而目前社区管理模式缺乏扁平化管理,在当前多元开放,以服务为本的社会环境下,高校缺乏有效的平台、方式和渠道来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3)传统决策模式导致高校辅导教师对大学生了解程度较低。

以往大学生管理工作模式是较为传统、封闭的,缺乏开放性,代表性及完整性。这些问题源于外部环境的影响,也源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自身应变不足,运营模式的落后。

三、互联网思维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

(1)基于大数据思维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

基于互联网大数据思维,建立涵盖大学生基本信息的数据库及网络平台,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利用数据库,通过搜索、查询、统计、分类等应用功能,横向比对,挖掘大学生的兴趣爱好,研判大学生性格倾向,从而把握大学生思想动态。并且建立涵盖党务管理系统、创业就业系统、教育培训系统、社交活动系统、社会资源整合系统的服务平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为大学生提供多元化的综合服务。

(2)基于用户思维的由“教”向“导”转变。

高校要运用互联网思维中的用户思维,充分尊重与肯定大学生的用户身份。通过了解“用户意向” 获取广大学生的思想政治需求、根据学生需求和建议选择合适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及途径,增强“用户黏性”、提升“用户体验” 从而提升大学公信力与公众满意度。高校应根据学生思想、学习、生活具体状况进行各种形式的“导”―引导、疏导、开导、辅导、劝导、领导、督导、因势利导。在“导”的过程中,给予大学生更多的主动权、话语权和评价权,使学生参与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过程中来。

(3)基于平台思维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

目前,微博、QQ、微信等社交平台网络已经广泛运用在大学生学习、社交等日常生活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认清现状,依据大学生思想发展的特点,及时革新教育手段,创新教育载体,占领网络平台的宣传主阵地,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通过社交网络组织学业指导、党团建设、职业规划等,加大思想政治教育力度,增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及时介入学生群体,通过社交平台网络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增强与学生的沟通,进而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

(4)基于社会化思维的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要实现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目标,还应该充分发挥全社会的正面影响,在广泛号召全社会都关心大学生健康成长,支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同时,完善相应的法律、政策,组织实施机构和机制来保证这一系统工程的顺利运转。把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建成一项社会系统工程,才能培养出大批综合素质较高的优秀毕业生。

四、结语

复杂的社会环境、新兴媒体的应用等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全新的挑战,在这种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及时把握大学生思想特点,结合大学生思想政治及教育现状,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途径进行探索,从而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率。

【参考文献】

篇7

>> 互联网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探析 “互联网+”模式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探索 互联网背景下军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 互联网思维对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启示 互联网思维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探析 基于互联网思维视角浅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 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研究 依托移动互联网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研究 “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创新国外研究综述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 互联网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探讨 互联网下事业单位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模式之建立 基于移动互联网面向“90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探究 互联网+模式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索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的探究 “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模式的实践路径研究 “互联网+”时代下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研究 互联网视阈下青年工人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 基于互联网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机制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2]江芳俊.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三明学院学报,2014(5):9192.

[3]腾讯研究院.关于以“互联网+”为驱动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创新发展的建议[EB/OL].(20151210)[20160831]..

[4]王竹立,李小玉.林津智能手机与“互联网+”课堂――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的新思维、新路径[J].远程教育杂志,2015(4):16.

[5]刘云生.论“互联网+”下的教育大变革[J].教育发展研究,2015(20):11.

[6]洪志雄.互联网的“再中心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J].青年与社会,2014(17):161.

[7]邹瑞睿.多元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文化自觉的影响及对策探析[J].思想研究,2016(5):149150.

[8]黄冬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网络培育模式新探――基于网络实践活动进程视角[J].重庆邮电大W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5):6366.

[9]吴朝文,任思奇.新媒体背景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灌输”面临的机遇、挑战和对策[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6):7782.

[10]张国启,孙禄.论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互联网思维[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6):108.

[11]缪宏兵.互联网思维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网络平台建设[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10):52.

[12]程玉莲.“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设计探究[J].新疆社科论坛,2015(6):44.

[13]陈德玺.“新常态”下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辨证思考[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6(3):7782.

A Preliminary Exploration on the Innovative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et+” Model for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BAI Longbiao

(School of Airport Engineering and Transportation Management, Civil Aviation Flight University of China, Guanghan 618307, China)

Abstract:

篇8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7-0001-03

新媒体是相对于报纸、杂志、广播、电视四大传统媒体而言的,通常是指近些年随着数字技术和宽带技术的逐渐成熟,而出现的数量繁多的新媒介,主要有博客、微博、搜索引擎等。新媒体与传统的教育方式相比具有独特的优势,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新形势。在新媒体环境下,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方法、新规律,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已成为高校教育中的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

本课题组以新媒体在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为研究案例,以烟台大学师生为调查主体,通过抽样调查的手段,发放调查问卷400份,回收有效问卷400份,利用科学的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的处理,并以此分析结果为依据得出烟台大学学生运用新媒体的状况以及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的影响程度。本文在这些分析成果的基础上,参考其它高校新媒体的利用状况,以当前新媒体发展的形势及其在大学生中运用的普遍程度为背景,针对新媒体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所发挥作用的大小和存在的问题,对高校如何更好地利用新媒体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给出合理化的建议。

一、高校大学生运用新媒体的现状

(一)大学生广泛使用新媒体的用途和目的

当今,网络等新媒体技术在大学生群体中正得到广泛应用,尤其深受具有“新思想、新思维”大学生的青睐。在调查分析新媒体在大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主要用途时,我们发现近半数大学生将新媒体作为与人交流的主要平台,30%的学生用于娱乐休闲,21%的学生用于获取资讯或者学习。具体数据如下图:

毋庸置疑,新媒体的发展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提供了更方便、快捷的平台,同时,也为大学生上网学习、获取资讯及休闲娱乐等提供了便利。

(二)大学生对新媒体的认识和看法

新媒体带给人们方便的同时,它给大学生正常的学习、生活、思维方式等方面带来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

在调查如何看待新媒体今后发展趋势中,44%的学生认为新媒体仅仅是传统媒体的辅助工具;有24%的学生认为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将成为社会的主流媒体;有小部分学生认为新媒体会完全取代传统媒体。具体情况如下:

总之,新媒体传播信息便捷,教育者利用它可以将最具有个性化的、最前沿的信息,通过视频、图片、文字等形式准确、快速地传递给受教育者,能够提高教育工作的效率。同时,新媒体在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产生的负面影响,也是每个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重要难题。

二、新媒体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新形势

(一)新媒体的广泛应用使高校大学生思想行为特点发生变化

调研结果显示,大学生是接触和使用新媒体最早、最直接的群体,新媒体在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已不可或缺。北京理工大学理论教研部副主任李林英说,“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明与普及,社会的虚拟化倾向日趋明显,虚拟的生存空间,是新媒体带来的客观存在。”在新媒体发展的过程中,交往虚拟化、信息无障碍化、信息面的宽广化、快捷化等特点,对大学生思想、行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一方面,新媒体改变了大学生的认知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另一方面,知识经济时代与网络时代的各种变化直接影响着大学生,他们的观念呈现多元化,生活方式时尚化,理想信念飘渺化,为人处世务实化,道德观念淡化;他们追求个性,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自主和独立意识明显增强,但同时又缺乏克服困难的恒心和意志。

因此,在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针对大学生的特点开展,教育者要正视新媒体对青年学生思想行为特点所引起的变化,对大学生予以正确的引导。

(二)新媒体的广泛使用,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阵地出现新变化

高校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依托两课教学,宣传栏、宣传板是其主要宣传阵地。随着新媒体在大学生中广泛使用,大学生接收信息的渠道更为多样化,信息面更加宽泛。新媒体具有信息容量大、资源丰富、传输快捷和交互性强、覆盖面广、形式多元等优势。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可以借助新媒体这一网络宣传阵地,使其成为传统思想政治教育阵地的有利补充。通过新媒体大规模地、主动地、快速地传播正确的思想、理论与政策,从而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崭新的、空前广阔的理论与实践平台。

(三)新媒体的广泛应用,使高校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发生了改变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注重单向灌输,教育者占有主要的信息传播媒介,掌握着大量的前沿信息,学生处于被动受教育状态。因此,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有着一定的吸引力,教育者享有独特的教育魅力。在新媒体时代,这种格局开始被打破。大学生作为新媒体使用的主力军,借助新媒体可以便捷、迅速地获得各类信息。这种局面的产生,向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发出严峻的挑战。“在新技术的使用方面,教育者的脚步落后于受教育者”,李林英说。在新媒体环境的影响下,在庞杂的信息流的冲击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如何在教学实践中提升说服力和感染力,是摆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面前的一个重大难题。

新媒体环境下,教育者需要更加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紧跟时展的步伐,将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与新媒体的广泛应用相结合,不断探索适合新形势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

三、利用新媒体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

(一)重视对新媒体的运用,强化阵地建设,拓宽思想政治教育有效途径

从调研结果来看,新媒体已经成为广大学生获取信息和交流的主要平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要积极探索新媒体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重视新媒体网络宣传的阵地建设,将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与新媒体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有机地结合起来。

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王民忠指出,“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要有阵地意识,有学生的地方就要有教育者的声音。”高校教育者应使用腾讯新浪微博、人人网、学院网等新媒体手段,建立新媒体宣传阵地,努力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有机结合,正确引导学生。教育者要在大学生网络集中的地方,要有自己的身影,要发出声音,要用大学生容易接受的语言和的方式宣传党的理论政策,引领大学生思想,传播正能量。

(二)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增强校园网站的吸引力,掌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动权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学生不喜欢浏览自己学校的网站。主要原因是:学校的网站内容单一呆板,教学气息太重、信息量不够、更新速度慢,与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联系不密切。高校要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增强校园网站的吸引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选择应集思想性、知识性与人文性于一体,要尽量使网站的运行能做到快捷、海量和互动,尽量使之能贴近校园,贴近大学生学习、生活和思想的实际。

教育者要充分利用新媒体传播快捷、图文并茂和声像俱佳等特点,设法提升校园网络阵地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从而把握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动权。

(三)加强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增强新媒体应用能力,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

新媒体能否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作用,关键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对新媒体的认识程度和掌握新媒体的能力。教育者要顺应时展的要求,充分利用大学生们广泛使用的通讯和交流手段,将弘扬主旋律的教育渗透到大学生的学习和日常生活之中去,从而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渗透力。例如:烟台大学和移动公司合作,开通了手机移动平台,实行思想政治教育者和学生手机短信的互动的交流方式,发挥网络媒体、手机媒体等新载体功能,以互动式、体验式、引导式和渗透式等方式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从调研的情况来看,烟台大学90%以上的学生,在人人网上发表状态,抒发感情,网络平台成了大学生表达心声的重要平台。因此,广大教育者不仅要重视建设起自己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平台,指导学生利用网络来学习,也应关注网上的信息和言论,及时进行评论对学生进行引导;还应该注意在网络集中地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及时开展相关舆情的调研;同时,运用新兴的传播媒介,有效地开展主题宣传活动。此外,教育者还应紧跟潮流,了解新媒体别用网络上学生所喜爱的语言和交流方式,及时地填充进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改进教育的方式,以使自己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

调研结果显示:大多数大学生表示喜欢教师在课后运用网络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因此,建议教师加强课后利用网络与学生进行交流的力度,以增进师生间的了解。学校和教师应充分认识并利用新媒体在教学工作中的重要性,利用QQ、飞信、微博等新媒体搭建师生沟通的桥梁。教育者增强运用媒体的能力,这有利于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

四、建立高校网络监管制度,合理、规范新媒体

随着新媒体的广泛使用,出现了信息的自由传播、传播者的平民化、信息的虚拟化、不良信息泛滥等现象。新媒体的发展既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开辟广阔发展前景,也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挑战。新媒体负面影响的存在,加大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舆论导向的难度,削弱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和效果,给思想政治教育增添了难度。因此,加强新媒体网络监管,势在必行。

(一)加强新媒体网络监管,有利于大学生思想的正确引导

随着新媒体的产生和传播方式的改变,传播内容、价值、影响等也随之发生了改变。互联网等多种新媒体使大学生可以共享各个方面的信息,为学习和休闲娱乐及日常生活提供了方便,为不同思想文化的交流提供了空间。但网络传播的高度开放性和多样性也使得大学生接触到许多不良信息,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产生了不利影响,网络监管应运而生。

调查结果显示,在新媒体发展存在问题上,有32%的学生认为在新媒体发展进程中法律法规不太完善;29%的学生认为管理缺乏协调统一;有26%的学生认为网络拥塞与信息庞杂。同时,有62%的学生认为网络监管非常必要,是对传统舆论监督的有力补充。

大学生普遍认为网络监管是社会民主的体现,对社会具有积极意义。通过网络监管,不仅能够有效减少大学生在网上参加虚假应聘、被骗取钱财等类似事件的发生,又能曝光不良现象,改善社会风气。同时,大学生强烈呼吁,有关部门应当加强立法、规范网络监管,建立通畅的反馈渠道,使网站管理者加强监管和调控。

(二)构建高校网络监管机制,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规范性

在如何加强和改进网络监管方面,大学生们提出了建议,有53.3%的学生认为可以加强立法,规范网络监管;有30%的学生认为可以建立畅通的信息反馈渠道;有25%的学生认为可以让网络管理者加强监管和调控。同时,应加大网络监管的宣传力度,使学生们自觉遵守网络监管制度,正确使用新媒体;呼吁社会大众加强网络使用的道德心,倡导健康使用新媒体,创造良好的网络环境。

要健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监管机制,提高新媒体信息监控的实效性。面对日益国际化的新媒体信息潮流,开展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强化对网络、手机等新媒体的监控和管理,推进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的立法执法,加快新媒体信息生产和传播的法规建设,开展新媒体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同时,信息行业主管部门要提高新媒体宣传的针对性和宣传质量,及时了解新媒体信息,加强对新媒体信息的监控和引导,强制性地检查并过滤信息,从源头上净化网络,为大学生提供积极健康的网络环境。教育者要提高自身素质,了解新媒体特征和文化的特点,有效掌握新媒体传播技术,探究新观念、新途径和新方法,及时发现大学生中存在的思想问题,并进行针对性的教育。从而切实建立和健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新媒体信息监管机制,对新媒体的价值影响实施有效的监控和合理的引导,在校园内形成健康的新媒体教育环境。

高校要充分发挥发挥新媒体的作用,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时效性,同时,也要认识到新媒体的弊端,建立健全网络监管制度,减少新媒体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不利影响。

篇9

一、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一)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生创新教育的基础

创新教育能够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适应社会不断变化的要求,但是创新教育的开展需要思想政治教育为基础,因为创新能力的培养离不开挫折,面对困难时要勇于面对,以不屈不挠的精神和毅力对待困境。因此,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够促进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我国文化建设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思想政治课程教育是一门综合性学科,不仅涉及了教育学知识、文化知识同时还涉及了心理学等知识内容,培养学生的和谐意识,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对和谐社会的文化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科学技术的发展要求良好的思想素质

我国科学技术快速发展,大学生要更新观念,以良好的素质应对高科技。只有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才能促进大学生的创新意识,适应并且创造高科技,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和问题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

1.由于西方文化的涌入,外来文化的涌入给我国大学生带来了复杂的影响。大学生缺乏较好的辨别能力,消极的文化思想侵蚀了大学生的思想,影响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对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有着消极的影响。

2.大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价值观有了巨大的变化,注重物质利益的追求,责任意识淡薄,忽视集体利益,甚至是缺乏道德和诚信,损坏了我国大学生的形象。

3.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发展,大学生通过网络可获取各类知识和信息,但是学生缺乏信息判断的能力,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观念有着重要的影响。由于有害信息的传播,导致大学生精神世界空虚,更有甚者走上了违法的道路。

(二)目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的理论知识不过关,难以满足学生的内在要求,从而导致大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程学习兴趣不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师承担着知识传播的责任,为学生授业解惑。新形势下,思想政治课不仅要宣扬社会主义的道德观,同时还要对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树立进行引导。一名合格的教师必修要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引导学生对社会的认识和学习。

2.思想教育教材内容和体系太过老旧,与新时代的发展不符。教材内容陈旧,不能够引导学生如何吸取精华、去其糟粕的吸收知识,不利于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树立。

3.教学方式过于沉闷,学生不仅难以提起思想政治的学习兴趣,还难以消化教学内容。新形势下,信息技术高度发达,但是学校仍然沿用老一套教学方式,以板书等形式进行教课。教师不擅于应用多媒体教学方式,结合文字、图片、影音等进行图文并茂的生动讲解。

4.学校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对课程内容讲解,学生被动的接收思想政治知识内容。学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目前我国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中,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缺乏一定的选择性和自主性,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三、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措施

(一)以人文本,重视大学生的主体地位

1.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大学生的思维模式趋向于成年人,他们具备更强烈的平等意识和主体意识,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并且理解学生,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达到知识接受和自主学习的目的。例如,根据学生的变化和特点,举办思想政治座谈会、社团建设、主题班会等活动。

2.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素质教育相结合,关注学生的心理发展,为思想品德的提高打下基础。新形势下,大学生面临各种压力,不仅是学习上的,还有经济和就业方面的压力,容易产生各类心理问题,因此要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教育联系起来。

(二)坚持思想政治教育改革

1.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的改革和创新,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渠道的优化。以往的教材内容和结构较为陈旧,难以适应新形势下的教学目标,因此要对教材知识进行改革创新,针对学生的发展特点,以及社会的发展水平,制定出科学的教材内容。

2.深化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目前的教学手段较为简单,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难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同时,师资队伍有待加强,教师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难以满足大学教学要求。因此,要联系社会实际以及大学生的思想特点,以生动的教学方式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改进教学效果。

(三)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途径

1.营造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氛围

高校要做好大学生的党建工作,并且充分利用社团等形式建设良好的校园文化,为思想政治教育营造良好的氛围。高校要开展学生的党建工作,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并通过党员带动其他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同时,要注重校园文化的建设,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氛围。

2.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

互联网技术存在着利弊,思想政治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不仅可以改善教学手段,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同时还可以引导学生选择性的吸收信息。

四、结束语

新形势下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已经难以满足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进行深刻的创新改革。通过教材内容、结构的调整,教学方式和手段的完善,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形成强有力地师资队伍,将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社会中提高自身的学习、创新能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篇10

一、 微信与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概述

微信作为一种创新的沟通模式,不仅具备了传统手机中必备的文字发送功能,又创新性的开辟了语音聊天、实时对讲、即时视频、图片文字及其群聊等功能,打破了传统的交流方式,开辟了网络通讯的新视野。微信拥有着全新的沟通模式,强大的互动平台,把生活中的熟人圈和生人圈相结合的人脉系统不断扩大,为人们的提供了便捷的生活服务。

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而在这一过程中,教育者要选择一定的形式比如政治理论教育、文化活动等来展开活动并通过这些形式来与教育对象进行互动,这些形式就是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这些载体一般都是客观性与主观性并存,实践性和发展性相统一。

二、 以微信为载体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优点

(一) 方便快捷。在微信没有盛行的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必须将学生聚在一起统一进行。随着高校大规模扩招,学生越来越多,如果思想政治教育依然按照从前的方式进行教学,首先面临的问题就是教室不够用,我们能够很好的利用微信来给大家进行网络课堂的传授。

(二) 微信的实时性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许多学校不止有一个校区,教师要进行教学就必须到各个校区来进行。但是,教师到各校区进行教学必然会浪费许多时间。因为在同一地点教学,教师可以连上两节课,不在同一校区教师还要在路上花费时间。这样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存在很大障碍,就会导致各个高校尽可能地缩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间。如果以微信为载体,这些问题就都迎刃而解了。教师可以利用自己的人脉、影响力转发一些有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料。大学生在使用微信时就会受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三、 以微信为载体的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现状

随着微信的广泛应用,目前高校的教育工作也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对微信的运用取得了初步的发展。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正在逐步建立,这一平台的建立使得教育的内容更加生动化、形象化,以图文并茂的方式传授着以往单一讲述的教育内容,使教育更加立体化、情境化。微信公众平台的建立使得教育内容的表达更加易于当代大学生接受,增加了受教过程的娱乐化。同时,当代大学生把主要的关注点集中在校园热点和获取资讯上,这就使得微信公众平台传递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成为可能。与此同时,教育工作者在利用微信传播教育内容时实现了大学生与教育者的双向交流,使得受教育者的话语权得到恢复。

四、 以微信为载体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分析

在微信逐渐融入我们的生活,逐渐融入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新形势下,当前最重要的是我们应该如何合理的运用微信,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我们要从多方面来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和建议,探索开展高效率工作的快捷途径,开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篇章。

(一) 利用微信构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网络平台。当前微信已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敏锐地看到这一现象,改进教育方式方法,积极开辟微信教育阵地,打造校园学生微信群吧、微信论坛等新媒体平台,建构多层次、全方位的校园微信网络,充分发挥微信教育的功能,加强科学疏导和平等交流,随时随地了解学生动态,深入开展工作,抢占思想政治教育和主流思想文化宣传的制高点,确保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二) 不断完善微信管理制度建设,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在微信这个超越国界的虚拟社区中,拥有高度自由开放的网络文化环境,网络欺骗、网络犯罪日益猖撅,这样的行为必然会对当代大学生造成不良影响,甚至会严重影响社会治安。因此,要建立大学生的微信管理信息交流与意见反馈制度,不断改进对大学生使用微信的管理水平,充分发挥高校与微信运营商的管理、监督职能,做好正面信息的引导和有害信息的过滤工作,阻止各种不良网络信息进入校园,真正建立起网络安全的“防火墙”。同时要尽快完善网络管理立法工作,完善大学生微信应用的外部法律环境。根据现实需要,对原有的法律法规进行修改和补充,并制定新的法规,以保证微信世界的和谐安定。

(三) 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体,应当与时俱进,在思想认识上,要提高对微信等即时通讯工具平台的重视。要学习微信知识,了解微信的特性、功能及其传播优势,不断提高运用微信这类现代新媒体的运用技能,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微信技术结合起来,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解决好微信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挑战和问题,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更好地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服务。

(四) 加强对大学生的教育引导力度。微信的多样化功能,固然丰富了当代大学生的业余闲暇时间,也使他们感受到了更多、更精彩的掌上娱乐。但面对微信这一有着双重影响的新事物,要加强大学生的媒介索养教育,提高大学生信息分辨和抵制不良信息的能力,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同时要引导大学生合理安排时间,不依赖、沉溺于网络而荒废学业,合理调节与控制自己的行为,拒绝做“低头族”,使其能够正确运用微信增长学识、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以及提升自身的生活能力和生活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