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23 15:19:55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应用文课程总结,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高职院校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主要是为社会培养更多职业性人才。在开展应用文写作教学时,也要将之与职业性结合起来,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重新建构,并通过课程内容、教学过程与职业能力、工作过程相对接,助力学生应用文写作能力进一步提高,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目标也能顺利达成〔1〕。本文联系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建设内涵,对开展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应用文写作教学必要性进行细致分析,并从教学目标优化、课程内容重构、学习情境设计、课程情境实施、实际教学评价等方面入手,提出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策略,希望可以在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中发挥参考作用。
一、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教学设计内涵
工作过程,即在企业中为了完成一项工作任务,并且取得较好工作成果的一个完整过程。对工作过程特点进行归纳总结,主要表现为对象企业化、任务动态化和成果流程化。伴随着社会不断进步与发展,工作过程也由原本的看得见摸得着,转变为看不见摸不着和程序动态化的状况,而工作过程系统化就是工作主体通过对真实工作过程各任务环节归纳总结和优化处理后形成的有内在逻辑关系的过程组合体。在实际教学中进行运用,就要严格遵循工作过程分析、典型工作任务选择、明确学习领域和实施学习任务这一逻辑主线展开,以保证最终教学实效〔2〕。
二、开展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的必要性
开展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可以起到以下作用:
(一)使应用文写作与实际岗位工作密切结合
高职院校开展应用文写作教学,其主要目的就是为学生以后工作打下良好基础,这就意味着要体现出应用文写作的职业性。以往开展应用文写作教学,主要是对书本教材涵盖的知识内容进行讲解,没有与实际岗位工作紧密联系起来,不仅无法实现学生职业能力培养,还极大降低了应用文写作教学质量。开展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应用文写作教学,就可以改变这一状况,使应用文写作与实际工作岗位相结合,既能丰富应用文写作教学内容,又能确保最终教学实效。
(二)实现学生应用文写作能力有效培养
高职应用文写作涉及的知识内容比较多,学生在学习这些知识内容后要形成一定技能,为今后工作打下坚实基础。积极开展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应用文写作教学活动,可以围绕应用文实际写作教学内容,创建与之相对应的工作任务环境,学生通过工作过程分析开展学习任务,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紧密联系,在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的基础上,应用文实际写作能力和水平就能得到明显提高。
(三)提高应用文写作教学效率与质量
随着现代教育事业不断发展,对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也提出了更高要求,特别是在教学效率与质量提升方面,依托传统教学模式无法实现,而开展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应用文写作教学,就能够促进课程内容、教学方式等优化升级,在更加贴合高职人才培养要求的基础上,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在更好达成应用文写作教学目标的同时,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效率与质量也能得到明显提升〔3〕。
三、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策略探究
(一)教学目标设计
开展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应用文写作教学,要体现对象企业化、任务动态化和成果流程化要求。如果继续沿用以往的教学目标就无法取得理想教学效果,所以要从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材建设、教学方法等方面入手,进行全面综合考虑,并建立以职业竞争力培养为中心的应用文写作教学目标,深入推进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和创新发展。具体实践中,老师还可以从岗位出发,对学生实际从事职业岗位所需要的应用文写作技能进行了解与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应用文写作教学目标进行重新定位,让学生通过学习既能掌握相应应用文写作基础知识,又能培养学生实际工作中需要具备的应用文写作基本应用技能。
(二)课程内容重构
高职院校开展应用文写作教学要充分体现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教学内容设定,要对当前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教材进行深度剖析,并结合实际工作情境,对应用文写作内容进行认真仔细梳理。在应用文写作教学中,将现有的教学内容与实际工作情境中的应用文写作内容对比分析,发现两者存在的差距,根据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应用文写作教学要求,对应用文写作课程教学内容进行重新建构,在体现应用文写作与实际工作紧密融合的基础上,为后续学习情境设计和课程情境实施奠定良好基础,从而促进新时期应用文写作教学目标的更好达成。从高职应用文写作原有课程结构来看,涉及的应用文写作理论知识、大学生通用文书、常用工作文书、公文等内容,与工作单位实际工作缺乏有效对接。基于此,开展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应用文写作教学,就要紧密联系应用文写作和实际工作情况,对课程结构进行重新建构,引导学生从社会实践角度看待和学习应用文,并在遵循简单到复杂的原则中,不断提高学生应用文写作能力水平。
(三)学习情境设计
学习情境简而言之就是课程单元,主要是根据职业特征的对象、内容、手段等要素,按照资讯、决策、计划、实施等步骤,将每门课程演变为三个及以上平行递进独立主题的学习单元,实际操作最好先确定课程所对应的典型工作过程,并根据具体实施步骤进行教学化处理,执行时要严格遵照平行、递进、包容等原则,对具体工作过程进行梳理和细化,以帮助学生更好理解和掌握知识内容,整个教学活动也能更加顺利展开〔4〕。例如:在对描述性应用文进行学习情境设计时,就可以围绕请假条、收条、启事、方案、调查报告等事务文书类应用文内容进行,对工作任务、具体实施步骤进行明确,主要包括接受任务、确定文种、收集材料、执笔行文、修改等内容。还可以根据职业成长经历进行更加细致划分,例如:刚进入职场的学生,描述性应用文学习情境设计的典型工作任务就是“固本强基”,学习内容也要着重体现在语法和逻辑上面;针对职场新人典型工作任务就可以是文件处理和日常工作,学习内容主要包含收文发文、公文格式、装订要求、请假条等;升级为职场骨干以后,典型工作任务就会转变为宣传策划、会务安排等,学习内容也变得更加丰富,具体包含会前筹备、会议通知、主持词、会议记录、会议简报、调研报告、计划总结、法律文书等,通过有层次的设计,可以满足学生实际学习需要,学生应用文写作能力也会得到不断提升。
(四)课程情境实施
在完成课程重构和学习情境设计以后,怎样实施课程情境,使似曾相识的内容演变成柳暗花明的教学效果,已成为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密切关注的重点环节。实践中老师除了要做到大处着眼以外,还要从小处着手,为学生应用文学习实践指明方向,整个应用文写作教学目标也能更快更好达成。例如:在对指导性应用文开展教学时,涉及的内容主要是上级单位对下级单位布置工作和提出建议,如命令、决定、指示、批复等,在围绕这些内容设计好典型工作任务和学习内容以后,还要同时兼顾大处着眼和小处着手,在向学生详细讲解格式规范、完整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明确主题、写作目的,清晰知道称谓、事由、时间等要素的具体作用。有了这些认知以后开展实践行文操作,可以获得举一反三的教学效果,并促进学生从应用文写作生手向熟手能手方向转变。整个过程中,老师还可以根据课程情境实施情况,对多样化教学手段进行灵活运用,在帮助学生更好理解掌握应用文写作要点的同时,学生应用文写作学习实践的积极性也会明显增强,并确保课程情境实施有序、高效和高质完成。
伴随人们信息交流的逐渐频繁,应用文所传递的信息量逐渐增多,其功用也逐渐重要。应用文体已成为当前生活里较常见、较常用的形式。现在应用文的写作也是各类院校的一种必修课程。但是由于这些课程内容枯燥,学生们的实际能力往往不强,也限制了综合能力的提高。以经贸专业为例,在社会转型的形式下,经营理念、经营方式与内部结构都会在各个方面产生种种变化,经贸往来越来越频繁,相关文字能不能跟上经济形势的需求与步伐至关重要,因此,应需找问题根源,多方提高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的应用文写作水平。
一、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应用文写作存在的问题
对于上述情况,笔者根据自身的经历和了解,认为高职高专学生的应用文写作,存在以下问题:
1.关注专业技能学习,漠视基础能力提高
在高职高专学校教材中,应用文写作在所占比例并不高,即使有着较高的实用性,也长期被大家边缘化,很少受到重视,教师们讲述《大学语文》时,也将应用文写作作为附属甚至可有可无的位置。这造成了高职高专学校学生应用文写作能力提高有限制。加之大学语文与专业往往脱节,经贸专业的语文课被边缘化等原因,高职高专经贸专业学生的应用文水平还没彻底适应经济事务的要求。
2.教师自身能力与教学理念造成的应用文写作的学习热情不够
笔者观察到高职高专院校使用的《大学语文》教材,其中应用文写作的内容占了1/3。但在实际的教学中,由于从事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的教师往往都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的,自身也没有接受过专门的应用文写作教育,更缺乏应有的应用文写作的实际经验,所以应用文写作部分的教学乏味无力,在教学中这部分内容往往是一晃而过,犹如蜻蜓点水一般,应付了事。有的教师干脆将这部分内容舍弃,声称这种文体是秘书的专利。部分高职专业虽然专门开设了应用文写作课程,但是由于应用文写作具有特定的对象、内容和形式,写作方式相对固定、规范,所以大部分教师只是照本宣科,讲讲写作格式和注意事项,给学生归纳几个条条框框,然后提供几篇范文,让学生生搬硬套。
3.学生的知识存储量不高
高职高专的学生虽然参与实践较多,积攒了一些的阅历经验,但因为学习环境的局限,视野宽阔度有限,造成学生们难以大量阅读书籍与应用文章,甚至对日常的应用文的使用比较陌生,思想上没有形成完整的写作方式。学生们即使了解应用文的作用是社会长时间的、约定俗成的情况,是社会普遍使用的写作规范,但在写作的时候,往往出现基本格式错误、写作要素漏失或颠倒的现象,尤其是容易把中学学的日常应用文与行政、管理的应用文相混淆。
二、相关对策
正由于以上因素,在成应用文写作作为大家在社会工作与生活里须具备的一项日常能力,在非常重视全面加强学生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社会实际技能的高职高专学校,处于比较尴尬与乏力的状况。怎样扭转应用文写作能力在高职高专学生们里的不被重视与边缘化的现象,是每一名高职高专学校的学生与教师都要重视与努力的课题。
1.注重学生应用文写作的教学
高职高专院校在应用文写作课程里,有的教师仅仅将课本上的写作方式与范围照搬到日常教学里,学生听了很僵化,感觉既乏味又没兴趣。因此,当应用文写作课程时,教师需要起到“删繁就简”的效果,即是将“复杂”、“枯燥”的课程内容转化为“简单”、“有趣”的内容。
2.对准薄弱环节对症下药
在各种应用文的写作里,笔者觉得,“怎么写”虽然很关键,但引文各种应用文写作的规范在工具书中都描写的很细致,在许多讲述应用文写作的工具书里,全部文体的讲述都根据“含义到种类到格式到写法”这类的样式安排,而且具体到某一种类或学科时,也都阐述了许多中常用格式,对于应用文写作来讲,其实践性的性质决定了应用文学习必须在于时间,而书籍中复杂的讲述对学生来说往往是枯燥难学、提不起兴趣的。。而对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应用文写作的问题在于“写什么”。所以,教师在授课时需要确定学生的此项薄弱环节,把授课的重心拿到让学生学会“写什么”中去,寻求简单的、实用的应用文格式范文。
3.学生们要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写作能力可以代表一个人的基本文化素质。这就是说写作能力不单纯是写作本身的问题,还体现着一个人的知识储备、生活阅历、写作经验等诸多方面的素质。一句话,写作全面地体现着一个人的智能结构。写作应用文同写作其他文体的文章一样,知识越广博,认识能力越强,越能写出应用性强,应用效果佳的文章。孤陋寡闻,依葫芦画瓢,即使格式再规范,表达再完善,也只能效果平平,不能达到应有的应用效果。试想,写诉状的人不懂法律,写合同的人不懂经济,写求职信的人不懂得使用得体语言,写出的应用文那就贻笑大方了。以经贸专业学生的应用文写作为例,如写新时代经济形势,学生需要了解经济全球的新形势,以及现代的经济全球化跟以前的经济全球化的不同指出:形成了许多对世界市场一体化的国际化的经济制度体系如WTO的多边经贸规则体系,IMF与世界银行主导的金融开放与援助发展的世界规则体系,以及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建立的跨境制度规则体系。因此,比起写作一般文体的文章,应用文写作更需要行文者具备广博的知识。只有不断加强学习,不断扩大知识面,具备一定的知识积淀,“功到自然成”,写文章时才能做到准确规范,驾驭自如。
三、结论
最后,笔者认为,为了提高高职高专学生的应用文写作水平,教师要在应用文写作课程里,尽量能够删繁就简。在讲授大多数文体时,如经贸专业,先通过某些典型经贸案例让学生了解每一类文章的背景、相关法规,再利用对事例的阐述,教会学生总结出每类应用文的详细作用与写作要点,并且要拿出一定时间让学生们练习与实践。同时,学生自身也要在学习的基础上,对自己的水平进行衡量,了解自身的不足,提高知识面,总结出写作时需要改进的问题,达到从感性了解、实践锻炼到总结问题、再实践锻炼的逐步提高,使之符合日常的学习认知规律,达到提高应用文写作水平的目的。
应用文是指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经常使用的,为某种具体的实用目的而写的文体。
“应用文写作”作为学校文化教育的课程,一般是为即将工作的学生而设,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日常应用文写作能力,给学生在校园的学习、生活提供切实的实用文体的帮助,又为走向社会的写作实践打下基础。在提高应用文写作能力的同时,还有提高相应的素质修养的意义。本文探讨了应用文写作这门有很好的实用性和应用价值的文化基础课的教学特点,从中提出一些改进教学成效的方法。
应用文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了解掌握应用文的程度不高
目前学生对于应用文写作这门课程的了解和掌握程度不高,导致学生的应用文写作能力一般或偏低。而应用文对于将来工作学习生活的重要性一直得不到重视,甚至有很多学生认为没有必要开设应用文写作课程。
对于学生来说,进入职场必须掌握常见的应用文,但是在校期间应用文没有太多的写作需求,导致在校生遇不到常见应用文,这就使得学生对应用文写作较为忽视,导致他们的学习成效不高。
2.学生的应用文写作能力不强
由于应用文格式严格限制、内容单调而种类又多,有的学生对应用文写作不感兴趣。初中时学生对记叙文、议论文等文体的学习有所欠缺,入校后对应用文的格式、规范和要求又不去重视,还有一些学生认为应用文写作太难了,不知道有什么用处,该怎么写,还没兴趣学,课堂效率低下,在写作中马虎了事,认为反正格式一样的,就借同学的作业抄抄改改,于是常会出现格式不规范,结构不完整等问题,以上因素使得学生的应用文写作水平普遍不高。
总的来说,应用文写作教学确实存在不少问题需要改进,教师需要根据课程的教学特点,联系学生实际,研究如何改进教学方法,进而提高教学效果。
应用文写作教学方法略谈
应用文写作教学有其独特的教学方法。根据应用文的实践性目的,按照实际需要,教师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兴趣,调动积极性,让学生从生活实践中找需求,参与到应用文写作中来。下面仅以计划总结类应用文为例,谈谈其教学方法。
计划总结类的应用文,对于所有新进职员来说都是躲避不了的写作类型,其写作的好坏甚至关系到职位,而学生往往在校期间从不接触。因此,我把计划总结类应用文作为重点来讲,也把它作为考试考查的重点题型。我在讲授时主要从学生目前的实际情况入手,让学生写学期个人学习计划和在校期间个人总结,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的完成情况基本良好,能掌握计划总结类应用文的写作要领。
以上只是举例,其他类型的应用文文体也有其各自的教学方法,教师要在教学中不断总结,不断创新,寻找合适的教学方法。
应用文写作教学的特点
应用文写作教学有其特殊的要领。应用文写作教学过程的特点,一般情况下具有技能训练性、客观价值性、范文模式性等教学特点。技能训练性是指应用文教学注重学生训练掌握实际写作技能。客观价值性是指应用文教学注重阐明应用文的客观价值,并在指导写作时循着客观的而非主观的思路,寻找其实用价值。范文模式性是指教师给学生讲解的范文有规定的格式和内容。以上三点,对于教学来说还是有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应用文写作教学中,尽量做到符合教学规律。在讲授大多数文体时,先是安排例文与评点,让学生了解其具体特点;再通过对事例的分析,引导学生学习文种知识和写作技法;最后,空出更多的时间用来让学生练习写作,写出符合要求的应用文书来。下节课,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讲评,指出文中的不足,归纳出写作时应注意的问题。按照这种教学规律安排教学过程,符合人的认知规律。
导致的问题及其成因
在现代社会,电脑普及,大家会觉得写作没有必要。对于应用文普遍不重视,成为学生学习的一大阻碍。但是在人们交往日益频繁的现代社会,应用文写作能力的缺失造成的交往障碍问题也日益突出。
1.没有安排相应的课程,学生缺少写作实践机会
对于诸如求职信、简历这些实习毕业必备的应用文,由于没有安排相应的课程,导致本应把这些应用文不断写作修改后才能形成正式文本的,现在写作草草了事,用人单位不愿接纳。但由于应用文写作课程时间有限,那么在这种背景下,加上很多学生本来对这些文体尚未熟练掌握,学习机会明显减少,今后能拿出像样的求职信、简历的机会就更少了。
2.学生学习散漫,被动、不努力,不能充分利用机会
不少学生认为应用文写作是副课,将来用到的机会也不大,从而导致学习不积极,不认真,再加上有些学生面临着实习就业的压力,在这些消极因素的影响下,学生的学习就变得散漫、被动。那么,作为教师,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尤其是帮助他们认识到应用文基础学习的重要性,成为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
改进措施与方法
为能解决或改进以上应用文写作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可以从教与学两方面找出一些解决方法,并提出改进措施,提高教学成效。
1.帮助解决写作时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培养学习应用文的兴趣
学生开始学习应用文写作时,老师首先应试图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发现他们对应用文的实际需求。因此教师要重视培养基础写作能力,比如使学生写作无错字、病句,教师在教授时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方式等等。对于应用文写作时遇到的难题,教师要不断与学生交流,并想办法帮忙解决。如有的学生提出书上的简历、求职信过于简单,缺少亮点,老师就把以前实习生的还有网上精彩的简历、求职信整理分类,提供给学生学习借鉴。
从学生自身来说,也应合理安排时间,处理好专业课与文化课之间的关系。专业课是今后工作的“看家本领”,职业类学生尤其是这样,不过文化课的学习也很重要,学生虽不用全面掌握,但作为基础课程不应忽视。
2.注意培养学以致用的思维,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提高学习应用文的效果
学以致用的思维是把学到的应用文写作理论知识,通过实际操作写成自己的应用文,逐渐能将实际用到的文体熟练运用,不断改进完善,最后形成体系的思维过程。掌握正确的学习思维方法,对于今后的成功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教师要不断创造学生实践写作机会,比如利用学校布置的学雷锋之类团活动、春游之类班级活动,学生分组进行写计划、宣传单等,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应用文教学活动中。在老师指导下了解文体,准确分析格式,仔细阅读要点,学习正确的书写格式,通过综合分析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独立思维能力,以理论指导实践,从中巩固已有知识,发现并写作出应用文佳作,可以使学生学习应用文的效果得以提升。
结语
应用文写作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学科,它是学生的知识能力结构不可缺少的组成成分。通过以上措施有助于在现有的教学条件下,使学生能够学有所成,学以致用,提高教学效果。教师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应用性能力,让他们学会从多种角度观察分析和研究实际问题,从中发现写作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参考文献:
[1]何锦旭 吴云霞 夏旭光. 海南高职院校学生实用文写作需求状况调查报告[J]. 人力资源管理, 2010年3月.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移动信息技术的成熟,其对于现代社会各个领域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微课程正是新时代的产物,是立足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传统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否定和创新。
在这种背景下,众多高职语文教师开始尝试在教学中应用微课程,立足于微课程环境对语文教学进行改革与创新。但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微课程的真实效力没有被有效发挥,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也没有相应提高。
基于此,本文立足于微课程环境,针对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方法进行研究,以期能够为相关研究提供借鉴,并提高高职语文应用文教学的进步,达到切实提高高职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目的。
二、微课程环境下高职应用文自主探究学习法
从本质上说,微课程(Micro lecture)这个术语并不是指为微型教学而开发的微内容,而是运用建构主义方法化成的、以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为目的的实际教学内容。微课程具有完整的教学设计环节,包含课程设计、开发、实施、评价等环节。
由此可以看出,微课程与传统课程最明显的区别在于其在线性和移动性,学生可以通过移动信息技术在短时间内进行高效率的学习,能够针对某一项能力进行有效提升。同时,教师也可以利于移动信息技术,对某一教学内容进行完整的设计,包括课程设计、开发、实施和评价等方面。
微课程环境首先给当代高职学生带来了更有利的自主探究学习条件和环境。因此,在高职应用文写作中,教师首先可以运用的就是自主探究学习法,即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微课程技术和设备进行高效率的自主探究性学习。
首先,教师需要制作相应的教学视频,如针对应用文的类型进行讲解。此时,教师就通过移动信息技术记录自己的讲解,并将应用文的类型和具体案例融入在其中,完成制作一个简短的视频。
其次,教师就可以要求学生利用相应设备探究应用文的类型和特点,并尝试对通知、函等应用文进行真实的写作。
此时,教师就将冗杂的课堂教学缩短至短短的五六分钟,并且将灌输式的教学方法通过更加生动趣味的形式展现给学生。学生在观看视频课件时,能够在短时间内了解应用文的不同类型和特点,在课件的展示和教师的录音中进行高效率的学习和探究。
更为关键的是,教师通过微课程将课堂教学的讲授时间缩短,这就带给学生更多实际操作的时间。学生在对视频课件进行学习后,就拥有足够的时间完成教师布置的教学任务,即对相应的应用文进行写作。
在此过程中,教师就能够进一步发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让学生在真实的应用文写作中了解应用文的不同类型和特点,对自己欠缺的知识和能力进行更有针对性的提升。
三、微课程环境下高职应用文小组讨论交流法
同理,教师完全可以在微课程环境下的高职应用文写作中充分利用小组讨论交流法,更进一步发挥小组讨论交流法的真实效力,引导学生进行更高质量的探讨,对应用文的相关知识进行更深刻的理解和掌握。
具体地说,教师首先对学生进行分组,并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观看视频课件。例如,教师可以将应用文的写作技巧制作为视频课件,并在作为为学生准备收集到的具有格式错误、语言不得体等错误的应用文范文。
此时,教师同样利用微课程缩短了课堂教学时间,突出了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当学生对视频课件进行观看后就能够获得应用文写作的基本能力,对不同类型的应用文有基础性的认识。
此时,学生就能够在相应的设备中发现教师留下的应用文范文,并通过小组之间的交流与讨论指出其中的错误,并进行改正。在此过程中,教师就通过小组任务的形式引导学生对之前所接触的应用文写作知识进行复习和巩固,并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交流帮助学生更高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
基于此,学生就能够在小组交流与讨论中对应用文的类型、格式和写作方法进行更有效的学习,能够在相互的讨论中加深印象,提高高职应用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四、微课程环境下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的注意事项
(一)课件的制作与设计
从微课程的性质来看,微课程不但具有传统教学的课程性,同时也具有教学课件的资源性。因此,微课程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视频课件的质量。
因此,在微课程环境下的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注意的是视频课件的制作与设计。首先,视频课件必须短小精致,必须符合微课程的特点,即在短时间内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浓缩,缩短教学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其次,教师所设计的视频课件必须要图像清楚、语言清晰,并且要保证语调的抑扬顿挫,要保证学生在观看时能够抓住教学的重点,并进行更有效的学习。
最后,教师的头像应该尽量出现在视频课件中,以不遮挡教学内容为前提。基于此,教师才能够保证视频课件的质量,才能够发挥微课程的实际效力,提高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二)教师的引导职能
最后,在微课程环境下的高中应用文写作教学中,教师必须重视自身的引导职能。部分教师认为学生可以通过视频课件进行有效学习,进而忽视了自身的引导职能,使学生的学习效率降低。
在微课程环境下,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针对学生面对的疑难点进行有效的教学。例如,在学生的讨论与交流过程中,教师就需要针对学生讨论的结果进行总结和评价,明确学生的不足点,并开展更有效的教学,帮助学生攻克疑难点,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效率。
总的来说,微课程是时展的产物,它能够对传统的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带来活力,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但在实践中,教师对微课程的认识和运用还处于相对初级的阶段,这就需要众多高职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不断总结和交流,进一步完善对微课程的应用,发挥微课程的真实效力,促进高职语文教学的发展,达到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终极目的。
本学期笔者任教的班级是10级高职班的两个班级,所教的应用文主要是《高职应用文写作》;其中第三章的内容有“消息”、“通讯”、“计划”、“总结”和“调查报告”。下面根据自己的体会谈一下应用文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路。
一、让学生认识到“它很有用”
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家、结构主义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布鲁纳说过:“使学生对一门学科有兴趣的最好办法势必使之知道这门学科是值得学习的”。既然是“应用文”,那就一定要让学生认识到这种文体的重要性。但平时的应用文教学由于照本宣科的多,学生不仅没有认识到它的用途,连本来准备认真学习的同学也产生厌倦心理。所以,应用文教学的第一步就是让学生认识到这种文体的重要性。
一是“明知故问”。 例如在讲授“消息”这一文体前,恰逢学校举办了第十届全校大学生篮球赛。上课时我就闲聊式的谈到了这件事,然后问:“昨天下午操场上有个活动,看的人很多,很遗憾我没能去。我们班哪些同学当时在场看的啊?我很想了解当时的情况。”于是有同学举手,我就请他们起来说,结果讲得很随意。在我的不断提问下,在许多同学不断补充下,全班同学才搞清了这件事的具体过程以及结果。然后我总结说:“学校内发生的这样一件规模很大的活动,有的同学竟然没有注意。去看的同学,竟然不能把这样一件事情完整地说给大家听。我觉得太遗憾了。生活中每天都在发生许多有意义的事,我们应该注意关注这些事,并且应该能把自己身边发生的事讲述给更多的人听,让更多的人知道。今天们就来学习‘消息’这一文体的写作。” 消息,可以说是最有用的应用文体,因为每天都会有许多新发生的事件。如果能让学生意识到这一点,那教学不可能没有效果。
二是“设计情境”。教科书上那些抽象的知识一经跟生活连接马上会变得鲜活可爱,学生的写作灵感就很容易被激活,从而感到有东西可写,有情感可抒,可极大提高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在进行“求职信”这一文体教学时,我就激发学生把《求职信》的写作练习当成了求职的实战演习。一上课我就设计了这样的开头:“不久的将来我们同学要走上求职的道路,怎样把我们的优点恰如其分表达出来,如何让自己在千万的求职者中突显出来,找到自己向往的工作呢?”于是大家开始思考,我便请班上成绩好的同学谈谈,她分条列举自己几方面成绩。我又问了班上成绩不是很好但人际交往和其他方面有专长的同学,他们也畅所欲言。然后我对求职信的内容加以终结,又讲解了求职信的形式。书信完成后在班上还举行了面试模拟,让学生自己明白求职信对自己有多重要,学习的价值得以体现。
三是“借题发挥”。 在讲“计划”时,我在课堂上问他们的一个月生活费够不够用,有一个同学愁眉苦脸地说“老师,我才来了三个星期,居然用掉了一个月的伙食费,我昨天又向家里要钱了。”其他同学也附和着说钱不够用,这些学生大多是用钱没有计划。我就问他们是怎么开销的,有没有计划?他们都摇头了,于是我就说今天我们就上“计划”这一节,帮大家解决用钱难的问题。还告诉他们计划不仅只是制订,关键是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要遵照计划去完成。通过这番引导大家知道了计划的重要性,在写作的过程中就制订出了比较细致的计划。
二、改革高职应用文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1、根据学生需求设定课程学习单元,创设学习情境
在课程教学中引导学生根据个人对相关文种知识的认识,先进行总结,对照课本看总结不到位之处,看其主要构成,熟悉其基本结构,通过练习达到运用的目的,显然,这门课程是以练习为主的,仅凭课堂上的练习是不够的,课下还要做大量的练习。
2、 针对学生课堂教学需求,采取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一、课堂讲解与训练相结合,焕发课堂的活力
教师在课堂上对一个章节一个章节的讲解,是向学生传授应用文知识和培养学生读写能力的基本渠道,是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的重要途径。毫无疑间,我们应当十分重视课堂讲授,力求做到启发性强,精要好懂。但是,教师的课堂讲授如果不与适当的配套练习结合,那就无法把书本知识转化为学生的实际能力,无法使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俗话说“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多练是形成能力的重要途径。把教师的讲授和学生的练习结合起来,才能使学生学得灵活。记得牢靠,掌握写作方法,形成能力。例如,在教求职文书的写作训练时采用模拟情境的方式。这种方式是把学生分成三个小组,安排第一小组的学生模仿用人单位,撰写招聘单位的情况及发展,提出招聘条件;第二小组的学生作为求职者带上自己的求职信以及个人简历前来应聘;第三小组的学生组成招聘单位的主管,初审求职信,向同学们公布面试者的名单,并说明理由。这样的模拟情景的方式进行教学,活跃了学生的思维,真正让学生成为了课堂上的主人。课堂上学生感受到的是一种亲切、和谐、活跃的气氛,学生也不是僵化呆板、默默无闻的模范听众。他们的个性将得到充分的展现与培养,教师与学生互动,学生与学生互动,小组与小组互动,在有限的时间内,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了较为充分的锻炼和表现的机会。教室中没有阴暗冰冷的“死角”,课堂上充满着流动的阳光。这样的教学,教师的授课既源于教材,又不唯教材。师生的情感与个性融在其中,现实的生活进入课堂,学生在互动中求知,在活动中探索,促进了学生学习更多的知识,掌握了更强的技能,巩固了写作理论知识,激发了学生学习应用文写作的兴趣,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交际应变能力和友好合作能力。
二、课堂讲解与专业特点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应用文写作是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为处理公私事务所运用的写作形式,如;总结、计划书、合同、调查报告、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通知等等。都是以实用为目的,是最有效的表述思维、交流思想,传播信息、解决问题、为社会现实服务的一种写作。但由于课时有限,教学中必须针对学生的专业特点,对教学内容进行梳理,确定教学重点,如经济、贸易和工程专业的学生所学的重点是经济写作,法学专业的学生所学的重点是法律文书写作,文秘专业的学生所学的重点是秘书写作,侧重点各不相同。比如我们讲授经济合同写作课时,结合学生所学的公路工程专业进行教学。首先安排一个小组的每位学生虚拟代表一个业主单位和一个施工单位各起草一份公路工程施工合同,然后安排两个小组的同学相互讨论修改合同。当双方确认合同无误后模拟法人代表签定合同。之后接着学习经济文书,让学生就已签定的合同寻找漏洞。这种结合专业特点教学,即学到了应用文写作的知识,又巩固了专业知识。这样可以使教学形成连环效应,获得一石二鸟的效果。
三、课堂讲解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飞速发展,要求具有新鲜活力的应用文写作课堂不仅要有教学模式的转变,学生思维的开启,更要有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掌握丰富的应用文知识并获取叩开知识大门金钥匙的课堂教学效果。这是新形势下对应用文写作课程的基本要求,也是应用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特点的集中体现。
大家知道,传统的教学过程是教师在黑板上比比划划,在知识线条明晰化上动心思,安排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教学步骤和学生所要做的练习,学生只能被动地参与这个过程,即处于被灌输的状态,在学习中学生不能亲自体验到获得知识的过程与乐趣,其接受知识的过程间接而单一。新形势下要求课堂要以更新教学手段为重点,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扩展课堂教学的领域,拓宽摄取知识的渠道。如多媒体具有图、文、声并茂甚至有活动影像的特点,将多媒体技术应用在应用文写作教学中可一改过去课堂上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内容上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结构上过于强调学科本位,实施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等状况,同时又可以节省板书的时间,使教师在课堂上传授更多的知识,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课堂的容量,并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四、结语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应用文写作在人们生活、工作中的应用频率越来越高,这是不可否认的客观事实。而“应用文写作课”一般在大一开设,新生大多对应用性知识学习比较茫然,加上对社会不太了解,对自己缺乏正确的认识,所以对应用文写作课程掉以轻心,敷衍了事。因此,教师必须首先想方设法帮助学生重新认识社会和自己,端正学习应用文写作的态度,积极探索焕发应用文写作课堂的活力,着力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树立起“生活处处皆写作”的大应用文教学观念,并重视“几个结合”,那么提高应用文写作课的教学质量,是十分有把握的。
参考文献:
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专业教学计划中均开设了应用文写作课程。应用文写作具有较强的实用性、真实性、时效性、规范性,是现代书面沟通交流、传递信息、行政管理的重要工具。在教学实际中,应用文又受到格式固定、意图明确、语言平实、语体复杂等特点的影响,经常出现教师教之无味、学生学之无味的现象。另外,诸多现有教材为保证编写的完整性和普用性,教材文体多、内容杂,针对性和实用性不强,影响了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因此,抓住应用文写作教学的实用性对切实提高学生技能、适应职场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一、分专业大类定教学内容,做到“有的放矢”
学生在中学阶段已初步认知和接触过应用文知识,但中学应用文写作主要是基础训练,和职场需求还有很大差距。高职院校均按照专业进行教学,这与中学阶段教育有着很大差别。安排教学内容时,既要遵循课程设置的要求,也要兼顾学生的专业和个体差异,不搞“一刀切”,充分了解高职学生情况和职场需求,因人制宜地安排教学内容,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选择教学方法,制定授课计划,做到“有的放矢”,这样才能使学生潜在的写作技能得到充分发挥,满足未来职场的需要。所以,高职院校在应用文写作教学总体布局上就应分专业大类确定教学内容,提前归类、及时调整,把计划、总结、求职信、函、通知、请示、报告等属于公共应用文写作能力范畴的进行普遍学习;类似导游词、策划书、广告、商品说明、招标书、投标书、紧急合同等诸多文体均具有明显的专业属性的进行分类学习。例如,对旅游类专业的学生,除学习公共应用文写作外,还应学习导游词、广告等文体;工程类专业的学生,除学习公共应用文写作外,还应学习招标书、投标书、经济合同、状等文体;公共事业管理类专业的学生,除学习公共应用文写作外,还应学习规章制度、演讲稿、启事、悼词等文体。
二、注重写作实践环节设计,做到“边学边练”
应用文写作课程是一门以“应用”为主的实用性课程,必须强化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课堂设计和教学实践设计上,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开设“模拟课堂”,建立“模拟情景”,充分发挥学生的发散思维,在各类文体中找到“相通性”和“差异性”,带着相关问题,切实走进社会,做到“边学边练”。结合高职学生实际,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实现模拟向实际转变。
1.分“模块式”教学。学生能否熟练掌握应用文各种文种,首先是要弄清文种间的“对应”、“连贯”关系,例如计划和总结的对应、请示和批复的对应、状和答辩状的对应等。对这类具有较强对应性的文种,应采取模块化学习和理解,即“计划—总结”模块、“请示—批复”模块等,针对实用性较强、使用频率高的重点模块更要加强练习,熟练掌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采取角色定位、角色互换的方式,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增强趣味性。例如,在讲解“请示—批复”模块时,学生可分角色分别体会“请示”、“批复”的写作特点,一部分学生撰写“请示”后传递给另一部分学生进行“批复”,然后互换角色。教师对这个过程中的典型问题进行集中讲解和个别重点讲解,让学生能够积极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亲身感受到写作所带给的乐趣,能够乐在其中,并能够学得积极主动。
2.开设模拟课堂。根据应用文流转的程序,开设模拟课堂,创设模拟情景,让学生体会应用文写作的实际过程。例如,在进行“请示—批复”模块写作教学时,教师在课堂上抛出写作材料,并将学生分为两组,分别扮演下级单位、上级单位的角色,进行请示和批复的实作。在模拟课堂上,“下级单位”小组集体商讨请示写作的各个环节和内容,最后形成定稿;“上级单位”小组接到请示后,根据写作材料,撰写批复。完成这一过程后,两个小组再进行角色互换。在这个过程中,两个小组均要抽取部分学生体验应用文流转的过程,即“收发文处理程序”,如撰写、改稿、会稿、核稿、签批、制文、校对、盖印、传递等,把应用文流转的全过程贯穿于教学活动中,变抽象为实在,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
3.重视理论联系实践。学生理解和学习了应用文写作的基础知识后,高职学校和教师应鼓励和引导学生到企业、机关事业团体等校外单位实践锻炼,把理论转化成实践。应用文写作能力的高低与学生的写作量和对写作内容的熟悉程度有较大关系。所以,要让学生多写、多练,才能加强对应用文文种的熟悉程度。更重要的是,学生对工作属性、业务内容和社会现象的认知有限甚至缺乏,在进行应用写作时,往往浮在表面,缺少对事物本质的深层次分析,也就不能概括、提炼阐述问题的具体操作办法、措施等。所以,要精心组织学生深入社会和基层,了解和熟悉工作内容,才能让应用文体现的内容“有血有肉”。例如,在“调查报告”的写作教学中,应组织学生分组深入到社会,通过对话、问卷等多种形式,广泛收集材料,在此基础上调查研究。只有这样,才能将学生从课堂学习走入到实践锻炼,既能激发兴趣,又能了解社会,进而提高写作技巧。
总之,应用文写作教学既要重视理论教学,更要重视实践教学,突出应用文写作的实用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深入社会,把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操作能力。①(作者单位: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
基金项目:本文是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教改课题2012jgkt006《职业核心能力在高职文化素质课程教学中嵌入模式探索与实践——以高职语文课程教学为例》的支撑材料。
参考文献:
2.师生共同为主体的授课方式。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中心,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很少,教师讲授是课程教学过程的核心环节。但随着高校教学理念的转变,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兴起,案例教学法中以学生为主体、师生共同参与的教学模式,使师生一起对实际案例进行讨论和分析。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案例是整个课堂教学的基础,学生在阅读案例的基础上,与教师共同探讨,分析案例,得出结论。
3.以学生为主体的师生角色的转变。相对于传统授课过程中学生的被动地位,案例教学法使学生成为积极的参与者。学生参与思考和讨论,运用自己的思维能力,得出最终结论。这样学到的知识可以从教条的知识点转换为可以活学活用的实际操作。
二、案例教学法在高校应用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1.教学方法跟不上教学理念的更新。应用文实用性较强,不像其他文艺性文体,是以记叙、议论、说明为目的的文字。应用文写作的教学方法依然没有得到更新,一直属于传统型教学模式,一直按照“写作理论―格式要求―写作注意事项―分析例文”的陈旧模式来进行,这与高校倡导的新教学理念是背道而驰的。
2.教学核心思想不确定。在文体教学中,一直有格式和语言孰轻孰重的争论。在传统的应用文教学过程中,格式的讲解放在了首位,实质性的语言训练却被抛弃,最终导致应用文教学的实际操作性不强。错误的核心思想也?е掳咐?教学局限于格式的框框条条,学生只是谨记格式规律,借鉴案例,照搬即可,并没有真正了解应用文写作中语言、语法的应用,这是应用文写作学习中最大的误区。
3.学生实践操作环节薄弱。应用文属于操作性很强的技能型课程。而传统教学的案例法只是将案例拿来,供学生了解,并没有进行深入探讨,举一反三。因此在面对各式各样的事务、信息、实际问题时,贫乏的学习经验无法使学生灵活选择适合的文种,其实际操作环节十分薄弱。
三、高校应用文写作教学中案例教学法的有效运用方式
1.以理论知识为基础,明确训练目的。在新教学理念的应用文教学中,首先应注意应用文理论知识的讲解,在此基础之上,通过特定的案例巩固已学到的理论知识点。合适的案例解析对知识点的学习和理解是至关重要的,学生可以对知识进行探索和论证。其次要明确训练目的,任何一个应用文写作案例的引入和分析,一定要紧密配合相应的知识点教学,要具有明确的目的性。
引言
应用文是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广泛使用的一种写作文体,不仅可以用来处理一些具体事务,而且可以传递相关信息,增进人们之间的情感。在信息高度膨胀和人际交往频增的当下,应用文写作的重要性更加突出――它既是诸多用人单位招聘员工的一个主要能力参照,也是各种人才选拔考试的一个核心内容。早在20世纪80年代,叶圣陶先生便认为:“大学毕业生不一定要能写小说诗歌,但是一定要能写工作和生活中实用的文章,而且非写得既通顺又扎实不可”,这充分说明了应用文写作对大学生的重要性,但遗憾的是当代大学生的应用文写作水平总是不尽人意,根本无法满足社会需求。本文下面拟在对大学生应用文写作现状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分析问题的成因,并就如何提高大学生应用文写作水平提供一点对策思考。
一、大学生应用文写作的现状
应用文是一种用途较广、实践性比较强的写作文体,一般要求明确主题、对象、写作目的、结构形式等要素。当代大部分大学生对此并不明确,只有少数学生能够在应用文写作中做到“形式和内容”的统一。一般来说,大学生只是把应用文笼统地理解为一种非文学性的文体,不仅不知道应用文的规范含义和界定,而且对应用文的种类和相关特性也是一知半解。除了对应用文认识不足之外,大学生在应用文写作实践中也是问题多多,比如让写一个大学校园常见的通知、海报、倡议书等,很多同学就感到手忙脚乱,既写不到“点子”上,也没有规范的格式,不少同学甚至连请假条都不会写,更不用谈公文、调研报告等更为严谨的应用文了。
(一)主题含糊不清
每一种应用文都有一个明确的主题,这是文章的核心,但是大学生在行文过程中总是把握不准,很容易就偏离或转移主题,致使前后不一致的现象发生。比如在一个主题为环境保护的倡议书中,作者没有集中呈现如何采取具体的措施来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而是花了大量笔墨对漂亮的大学校园进行“唯美”描绘,甚至引用了不少描写景色的古典诗词,这最多只是一个大学校园的“诗意”简介,根本达不到“倡议”的目的。
(二)写作对象不明晰
应用文的对象可以是一个人,也可以部分人,也可以是所有人,而且不同应用文的写作对象也是有很大差异的,比如广告是针对大众,海报是针对部分群体,商务信函是针对合作洽谈,而私人信件则主要针对家人和朋友。不同应用文写作对象和文体就决定了语言风格的差异,但是大学生在写作中往往难以区分,基本采用“大一统”的格式和语言。一般来说,大学生使用较多的是日常用语,这也是他们习惯和擅长的,但是书面表达效果是不理想,甚至令人啼笑皆非。比如“贵函收悉,我们已将样品提交本公司的卖方,特此奉告”是商务信函中常见的规范格式语言,而大学生在写作时总是不考虑文体对象,采用通俗化语言,虽然也把意思说明白了,但却势必影响公司的形象。这种非常随意行为的核心就在于写作者没有考虑文体对象。
(三)内容不够完整
任何一种应用文都有对应的内容模式,这就对大学生的应用文写作提出了范式要求,即应当按照相应的要求完整抒写,不可轻易漏掉部分内容。在大学生活中,大学生都会经常写一些总结报告,对某一阶段的学习生活情况进行梳理总结,比如学期总结就是一个常见的形式。从内容范式上看,学期总结包括基本情况、取得的成绩、积累的经验、教训不足、未来方向等部分,但是很多大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只是对考试成绩进行了无序的罗列,不仅没有对其进行细致分析,梳理出经验教训,而且没有对考试成绩之外的交际能力等方面进行总结,更没有总结出一些规律化的东西来对未来发展进行指导,这样的学期总结其实是没有实质意义的。除了成块儿的内容缺失之外,大学生在应用文写作中也经常漏掉一些细微但关键的内容,比如在写单项奖学金申请书的时候,一些学生根本没有说明要申请哪个方面的单项奖学金,这种漏掉关键内容的申请怎么会成功呢?
(四)写作布局不够合理
应用文虽然是一种强调实际运用的文体,但本质也是文章,而文章都讲究布局的合理性,比如层次是否分明、详略是否得当、逻辑是否紧密等。大学生在撰写个人简介、计划总结、情况汇报等常见的应用文时,往往对各部分进行平行罗列,根本看不到重点和特色。而在撰写决策建议类文稿时,大学生要么是对各部分平均抒写,要么是对调查背景和过程大谈特谈而对决策者则是“一笔带过”,很显然,这种布局无法实现“应用”目的。
二、导致大学生写作现状的成因
应用文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的一种文体,是人们传递信息、处理事务、交流感情的工具,有的应用文还用来作为凭证和依据。大学生应用文写作的确处在一个不甚理想的状态,而造成这种局面的因素是多重的,既有教学环境的影响,也有教师的因素,更有学生自身的原因。
(一)教学环境因素
不管是在中学阶段,还是在大学阶段,学校都有对应的语文教学或者专门的写作课程,但是这些课程是以传统的写作为中心的,只注重学生对记叙文、议论文等文体的学习,而对应用文的写作只是做一些简单的介绍,并认为只要学会了记叙文、议论文等高难度文体的书写,对于“简单”的应用文则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在高校的语文教学中,教师都认为学生在高中阶段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写作知识,因而只是进行泛读学习,而且内容主要是文学鉴赏。当然也有部分高校开设了专门的应用文写作课程,但是由于考核评价等因素,应用文写作依旧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始终处于边缘化地位。大学应用文写作课一般作为公共基础课或者选修课在大学一年级或二年级开设,开设的内容主要涉及请假条、信件等较为简单的文体,而对以后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更常见的文书公函写作则很少涉及,这不仅无法激发语文教师的热情,也无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师因素
在高校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主要讲解具有文学色彩的作品,很少涉及对应用文写作要求进行的专门讲解,而且课堂上往往集中于灌输一些理论知识,不注重学生的写作实践环节。在专门的应用文写作教学中,教师基本都是传统汉语语言文学专业科班教师转型过来的,他们自身对应用文写作并没有深入透彻的了解,也没有丰富的应用文写作实践,因而多数教师只是根据教材总结的内容照本宣科,然后让学生根据提供的范本进行模仿练习,他们不仅难以对学生的写作进行准确到位的评价,而且很难给学生传授一些扎实有效的应用文写作知识。
(三)学生因素
很多大学生看不到应用文写作的价值,普遍认为应用文没有什么好学的,而且非常枯燥无味,有时间看看例文,按照格式要求稍加练习即可;也有不少学生认为自己将来不会从事文秘工作,根本无需学习应用文写作,因而对应用文写作不屑一顾;也有学生持相反的态度,认为应用文难度高。正是这些错误的认识,致使大学生对应用文写作产生了各种各样的懈怠态度,从根本上制约了其应用文写作能力的提高。
三、提高大学生应用文写作水平的对策思考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大学生应用文写作水平不高现象的出现有着多方面的制约因素,而且也不是一朝一夕出现的,这已经成为我国高校语文教学的一个突出问题。对此,我们不能囿于现实的束缚和牵绊,应当充分意识到应用文写作对大学生自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深入分析问题的根源,在遵循教育规律的基础上积极思考对策。
(一)学校要从上至下重视应用文写作教学
首先,学校要在培养目标层面重视大学生应用文写作能力的培养,让应用文写作能力成为衡量一个合格大学生的重要标准。其次,学校要大力引进专业化的应用文写作教师,同时对现有应用文写作教师进行全方位培训,使其能够开展有效的教学。另外,学校要强化与企事业单位的合作,引进一些具有实战写作经验的职场人员走入高校课堂,他们不仅可以为学生讲解鲜活的写作知识,而且会让学生看到应用文写作的社会价值,从而激发其学习积极性。
(二)教师要在提高自身专业素质的基础上,创新教学模式
首先,广大应用文写作教师要在接受学校组织的培训基础上,加强自我主动学习,把自己打造成为一个“名正言顺”的应用文写作教师。其次,注重情感教育,避免简单粗暴的灌输式教育,要让学生充分意识到应用文写作的价值,从情感层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另外,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引入一些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的案例,通过案例式教学、启发式教学、任务型教学、趣味式教学等多元模式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三)学生要树立自主学习意识,强化写作练习
应用文写作能力的提高最终要落脚在大学生身上,因此大学生必须从自身做起,做好大学规划,认真分析应用文写作的意义和价值,特别是要看到应用文写作与未来职场的联系,树立学好应用文写作的决心和意志。语
参考文献
[1]杨晓英,董自厚,赵锁龙,葛辉.高校应用写作教学的现状与改革[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01).
作者简介:李艳爽(1978-),女,河北唐山人,北京联合大学人文社科部,讲师。(北京 100025)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2-2014年北京联合大学高等职业教育应用文写作课程建设项目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08-0120-02
“应用文写作”课程是一门接近社会生活,内容繁杂,理论性和实践性都比较强的课程。但课堂教学长期以来一直处于封闭、僵化、沉闷的状态中,不能很好地体现课程自身价值和满足社会需求。所以充分发挥应用文写作课程的作用,积极探讨应用文写作教学的现状,把脉应用文写作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系统研究应用文课程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科学高效地进行应用文写作课程建设刻不容缓。北京联合大学商务学院开设应用文课程已经将近15年的时间,15年来,应用文写作课程同样面临应用文写作课程的共性问题。近两年来,任课教师从教师、学生、学科等角度进行分析和研究,对应用文写作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展开调整和创新,取得了一定成效。2013年12月初,为了了解当前应用文写作的教学现状和改革成效,了解学生对本课程的意见和想法,对联合大学商务学院2013级市场营销、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专业专升本177名学生就应用文写作课程的教学方法、教材使用以及学习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根据调查结果以及教师在教学中的深切体会,分析探讨了应用文写作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以及取得的成效。
一、当前应用文写作课程存在的问题
1.课程性质模糊,教学环境封闭
首先,长期以来,对于什么是应用文,什么是应用文课程,什么是应用文课程的立科之本存在争论,由此造成教师认识模糊,理念不清。其次,应用文课程独立性较强,前后续课程的衔接不够紧凑和连贯,因此很多教学工作多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下开展,眼界狭小,不能主动和专业课程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再次,应用文课程究竟是公共课还是专业课也存在很大争论,多年来,应用文写作长期以来在公共课与专业课的罅隙中尴尬生存和发展;应用文课程教学安排随心所欲,专业课学时紧张情况下就会压缩或取消应用文课程的开设。
2.教材实用性不强,缺乏经典教材
教材是教学的基本工具,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但当前教材质量良莠不齐,落后于教学要求。笔者几年的教学中,不断为学生选择更出色的教材,但即便精心选择,仍然有72%学生对教材的总体感觉一般。教材缺乏时代感和时效性,内容往往过分偏重理论描述,而忽视了写作教材的实用性、时效性,编辑模式僵硬呆板,也缺乏质量较高、贴近学生生活的范文和针对性强的练习。调查显示,认为范文时效性不强的学生占47%,44%的学生认为教师给出的范文更有针对性。同时,很多现有应用写作教材不仅选编范文少,而且只选了范文,却没有编写针对“写”的阅读指导或评析;有的教材虽对入编范文作了评析,但一般也只流于简单空泛的评语式评判,而很少从文章主旨、思路、结构、组材、语言和表达等方面做出具体深入的解读。
3.教师缺乏实践经验,教学方法研究不足
大多数教师缺乏社会实践。许多教师毕业后直接从事教学工作,缺乏在党政机关或其他企事业单位的工作经验,有些应用文文种根本没有接触过,应用文写作中经常涉及到的相关专业知识不熟悉,讲课时显得捉襟见肘,只能敷衍了事。许多写作教师主要研究和讲述写作理论,对教学方法的研究如同空中楼阁,对于如何引领学生了解应用文、掌握应用文的写作技巧以及培养应用文写作的思维习惯成为纸上谈兵,不能较好地将自己的写作经验转化为学生的写作经验,最终的结果就是教师站在讲台上滔滔不绝讲解写作原理和技巧,平淡无味,学生听得昏昏欲睡。
4.学生写作基础较差,思想认识偏颇
首先,调查显示,学生普遍存在知识面狭窄、应用文写作基础较差、缺乏写作兴趣的问题。有68%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写作能力一般,23%的学生认为不太好。其次,对应用文写作重视和了解程度不够。在开设应用文写作课程前,71%的学生对应用文写作有点了解,19%的学生了解很少,这就影响学生深刻认识应用文的社会价值和学习效果。再次,从学校环境来讲,外语四六级的考试压力,以及高数等课程的全校统考,学生将精力放在外语、高数以及专业课程的学习上,应用文写作课程自然沦落成为凑学分的课程。调查显示,关于学校的写作风气,只有5%的学生认为好,而有60%的学生认为一般或较差。另外,在现代生活中,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的一部分,写作因此变得宽松和多元。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往往觉得课堂上的写作教学指导可有可无,在需要提交作业时可以在强大的网络信息中寻找帮助。长此以往,学生的应用文写作技巧不能得到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也依然处在较低的水平上。
二、解决应用文写作课程问题的对策
应用文写作是一门内容相对枯燥的课程,而“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教学理念已经不适合课程建设的需要,这就要求教师转变理念,调整思路,通过对应用文写作课程建设的研究与探讨,改变应用写作课程的先天劣势,促进应用文写作课程的良性发展。
1.改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
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认知心理,突破传统的“我说你听”的教学观念,让“枯燥”的应用写作课“鲜活”起来,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氛围中培养写作能力,激发学生乐学、善学、巧学的积极心态。在教学过程中,以下教学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1)传统阅读法。现代信息理论认为:“读”是信息的输入、储存与积累,“写”是信息的输出、释放与应用;没有信息的输入、储存与积累,信息的输出、释放与应用便无法进行。所以,“读”是“写”的前提与基础,“读”得越多,对于“写”便越有益。针对应用文写作教学重写作轻阅读的状况,回归中国传统的写作习得方式,加强阅读。例如,毕业论文对于学生来说既熟悉又陌生,从进入大学开始,论文就在学生的各类作业、科技大赛中显现。但是,学生往往为了完成作业而临时抱佛脚,对论文的内容实质以及论文的写作特性并不掌握。所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专业,为学生提供适合他们的论文资料,并介绍高水平的期刊杂志或网站,不给学生作业压力,只要求学生对所阅读的论文进行简单标注和勾画。学生通过阅读论文理解其深层文意和思路,领悟写作技法,包括结构、材料、语言的安排和选择等。从阅读开始的写作,为学生首先打开了一扇充满智慧和希望的大门,这不仅拉近了教师与学生的距离,而且减少了学生对写作的畏难情绪。学生从阅读中提高思维能力、文字能力,对应用文写作的兴趣自然也越来越浓厚。
(2)情境教学法。调查显示60%的学生希望老师采用情境教学法。所谓“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各种不同文体,联系生活实际,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学生在实际生活和今后工作中将会遇到或可能会遇到的需要运用应用文体来表达的较典型的具体情况,进行应用文的“仿真”训练,以促使学生由“机械写作”向“本能写作”转变的一种教学方法。在“情境教学”中,教师尽可能多地提出各种假设和预测,设置一定情境,将实例穿来,引导学生进入角色在实战中写作应用文。例如:设计“就业招聘会文种写作”情境模块。学生分别扮演公司招聘人员和应聘人员。学生分组情况在开学初已经固定,每组根据抽签确定身份。应聘人员完成简历、求职信的写作;而招聘人员则要查找无领导小组讨论题目,设定小组讨论流程。两组人员进行15分钟的现场模拟,教师和部分学生参观照相,招聘人员最后对应聘人员进行分析评价,教师最后对全体成员进行点评。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们的情绪高涨,态度认真,既锻炼了他们的写作能力,锻炼了他们的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协调能力,也为他们在不久的将来进入社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每一模块中,学生可以邀请教师参加小组演练、讨论和写作,教师则要与学生共同点评各小组完成的作品,让学生参与到教与评的过程中。情境教学变生硬呆板的文体知识讲授为生动具体的角色发言,学生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参与,在情境活动中分担角色,体验生活,和老师亲密交流,从写作过程中体验到一种愉悦和享受,学习效果和教学效果明显改善。
(3)实践教学法。91%的学生认为老师的写作练习量和模拟实训内容适量和适当。这样的调查结果进一步说明学生对自身写作能力的提高十分重视,调查还显示72%的学生希望老师采用实践教学法。写作不是生活的点缀和装饰,它源于生活,也要融入生活。尤其是应用文写作更要取材于实际,为现实服务。实践教学法就是让应用文写作的触角伸向更广阔的社会生活大课堂中,带领学生进入真实的情境,通过对具体可感的实物的认知和体悟,让学生写出实用性、真实性强的文章,这样将大大增强应用文写作的张力,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例如,主题班会为实践教学提供了用武之地。老师事先让各组学生完成主题班会策划方案以及主持词、演讲稿等文件,然后遴选较好的方案和稿件并付诸实施。在主题班会中各组进行会议记录,在活动结束之后,完成会议纪要和活动总结,学生在整个班会从筹划到开展到后期总结的过程中紧张而又高效地完成各项实践工作,对这样寓教于乐的写作活动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写作质量也明显提高。
在情景教学法和实践教学法的使用过程中,团队合作贯穿课程的始终,既能减轻学生的工作量,又能提高学生的写作精神和竞争意识,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85%的学生希望在以后的教学中以团队的形式进行学习和练习,同时更希望老师也参与其中。当然,也有11%的学生认为团队写作工作量不均的问题,这就需要老师设计更为合理的团队合作计划和考核标准,更要求同学们在课程中秉持良好的品德,诚实、自信、勤奋、勇于承担责任。
2.加强精品教材的编写和修订
积极进行教材建设,编写理论与实践并重、贴近学生特点的精品教材。教材的编写应充分体现应用文的理论深度和科学性。清楚地认识到写作教材不是简单的写作要求和技巧的展现,而是要在教材中建构写作的思维模式、逻辑框架,科学地引导学生有效、高效地写作。
教材的编写要适应当前社会变化和学生实际。虽然应用文文体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但随着科技的发展与应用,办公信息化和网络化日益普遍,应用文文体也相应出现一些变化。应用文教材也要及时反映这些变化,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才能更接近现实社会,能够学习到洋溢着时代特色的语言,接触到最新鲜的事实,掌握新的文种及新的写作方法。范文的选择是应用文写作教材质量的决定因素,要精心选择规范、实用、新颖的范文,从文章主旨、思路、结构、选材、语言和表达等方面作出具体深入的阐释。在体例的编排设计上合理地调整理论知识与写作实训的比例,对写作理论的阐述和文体知识的介绍部分应适当的进行缩减;写作实训部分则应加大比重,其设计既要切合实际,又要生动有趣。
3.发挥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备课是教学过程的重要一环,尤其对于应用文写作教师,在备课中调整教学内容,掌握大量资料,与时俱进至关重要。首先,应该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慎重而大胆地选择最恰当的内容,比如市场营销专业学生与金融专业学生的学习重点显然不能一样,所以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和未来工作的需要科学地选择教学内容,然后再具体准备每一堂课。其次,对教学内容的调整还应不断求新求变,剔除实用性不强和使用频率不高的文种,增加适应大学生实际需要和社会发展新形势的实用文体。再者,大多数教材都缺少足够的实训题,教师应开动脑筋甚至打通人脉,从实际应用领域中找到具有典型性的正反例子,供学生模仿或者借鉴,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教师尽快树立学科意识,加强学术研究,承担应用文写作学科发展的责任。教师要注重提高实际写作能力,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或挂职锻炼;有意识地增强政治、经济、法律等专业知识的补给,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同时,聘请在企事业单位工作的文职专家到学校给学生做专题讲座。这些专家既为学生们带来了企事业单位最新最有用的写作内容和写作方法,也用自身鲜活而真实的实践经验弥补了专职教师的局限和不足,令学生受益终身。
在学校学科建设不断增强、专业设置不断调整的发展大潮中,应用文写作作为一门生存在专业课与公共课的罅隙中的课程不断遭到诟病。但是在社会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环境中,应用文以其自身独特的属性日益显现出它的重要性和复杂性。面对当前的形势,开设课程的学校和任课教师,有责任正视应用文写作课程的先天不足,积极投身到应用文写作课程的建设和教学方法的创新和改革中,开拓思维,不断创新,打破僵化、沉闷的教学传统,真正实现应用文写作课程的教学目标,培养具有较强写作能力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黄丽清.应用文写作七环节项目教学法探讨[J].职业教育研究,
2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