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08 16:59:37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建筑智能化施工技术,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中图分类号:TU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由于现阶段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城市化改造进程的不断深化,我国的建筑施工技术的水平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跨越式提升。建筑技术涉及到很多有关建筑方面的内容,如我们常见的有智能技术、防水技术、节能技术、保温技术等等。本文就其中的智能化技术和节能技术进行简单的剖析。
一、建筑施工智能化技术的探究
建筑智能化技术的介绍
人类迈入二十一世纪后,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全球化知识经济时代已经到来,为了适应社会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需求,建筑技术智能化逐渐孕育而生,它也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产物。建筑技术智能化将建筑施工技术与计算机、电子信息及网络技术有机的结合起来,在建筑物内或建筑物之间实现进行电子信息化管理和无线网络对接达到信息的交换、共享、办公自动化控制等综合利用的能力。智能化技术把当下最为先进的科学技术,充分的运用在现有的建筑物系统中,有效展示出智能化的作用和魅力。其中建筑技术智能化主要涉及到的内容包括房地产开发单位对建筑技术智能化系统的市场分析和需求报告,智能化设计和材料的选择和适合智能技术工程监理应具备的能力要求,还有对智能化系统的设计和实施方案以及验收竣工后的管理等。
(二)建筑智能化技术存在的问题
根据对现阶段建筑智能化技术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分析看,我国在建筑智能化技术领域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由于建筑技术智能化还处在成长期,政府的政策性引导对智能化技术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关键作用。错误性的引导会使建筑技术智能化的发展出现失衡、混乱。
(2)国内建筑行业对智能化技术的发展重视程度不足,纵观目前我国建筑智能化技术市场,大多还是以国外智能化技术为主,国内建筑企业不能形成一套国产智能化体系,使得我国智能化技术的发展十分缓慢。
(3)建筑智能化技术所涉及到的方面十分广泛,它除了包括建筑本身的技术层面外,还涵盖了计算机、电子信息、网络技术及人性化技术等多个学科。因此要实现建筑智能化技术,就需要将这些学科涉及到的相关部门行业有机的统一起来,成为一个整体。而目前在建筑技术智能化发展中由于各学科之间的差异性,存在合作困难,各自为政的局面,严重影响了建筑智能化的发展。
(三)建筑智能化技术发展方向
今后建筑智能化技术将成为建筑行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建筑智能化技术的发展方向是在建筑技术的基础上,不断对计算机技术、电子信息、网络工程、可视化技术、家庭智能化技术等领域进行拓展,实现人类社会居住和生产环境自动化,通过运用先进的建筑智能化技术,实现人类工作和生活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二、对建筑施工节能技术的探究
随着人们对自然界的不断开采和利用,造成能源的逐渐缺失,能源问题已经成为了当今社会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据有关资料统计,由于建筑损坏的能源占世界总体能源消耗的比例为:20%至30%之间。可见,建筑能源所占比例之大引人深思。目前,我国大力发展节能建筑,将节能技术引入建筑行业之中,并出台了多项相关节能政策,对建筑节能技术的发展提出了指导性的要求,为实现可持续性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本人对建筑节能技术的应用进行了如下探究。
(一)在建筑遮阳中应用节能技术
在建筑中采用遮阳措施可以有效的调控阳光的光线,改善房间内的光线环境,一方面可以阻挡阳光的直射,减少了空调的使用所造成的能源损耗,另一方面可以降低电灯的使用,所造成的电力损耗,最大程度的实现了节能的功效。在建筑设计中,对遮阳的设计应当按照建筑物的所在区域的气候环境、楼宇位置、室内结构、窗户朝向以及房屋使用等情况的不同,采用的各种遮阳材料和技术,设计出不同的建筑造型,使其能够满足人们对建筑外形的要求的同时,有实现了房间内节能、健康的环境的需求,合理的设计出完美的遮阳效果。
(二)建筑外墙保温中采用节能技术
在楼宇建筑施工中,采用外墙体保温技术,将墙体内加入苯板和具有保温性较强的砂浆,是楼宇墙体具有长时间的保温效果,从而实现节能的功效。目前,使用较为广泛的墙体保温技术是外墙外保温技术。外墙外保温技术具有诸多优点:第一,使用范围广泛,它既能够在用于炎热气候下的空调建筑,也能够用于寒冷气候下的采暖建筑。第二,能够有效的达到保温的功能。因为采用保温的材料在楼宇的外测墙体内,可以大大消除处在外墙和屋面等维护结构中的钢筋混凝土等部分的造成的“热桥”的干扰。第三,具有较高的节能功能。外墙外保温技术与外墙内保温技术及混合保温技术相比,它使用了高科技的保温材料,有效的降低了自然界温度、湿度、紫外线的直接影响,节能功效要比上两种效果好很多。第四,外墙外保温技术除了具有较好的保温功能,还能有效的阻挡雨水对墙体的损坏,具有较强的抗湿防潮性杜绝了方面内出现的墙体渗水、发霉等现象,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良好舒适的环境。
(三)建筑节能技术中的太阳能建筑技术
建筑节能技术使用的广泛程度能够体现一个国家先进程度的高低,目前在建筑节能技术中合理利用新能源对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太阳能建筑技术在建筑中成为一种新型能源利用技术,逐渐进入到建筑生产领域中,并且受到了广泛性的关注。一般情况下,可以使用在房屋外部的顶部或者向阳的侧面等凡是能够接受阳光的地方装置太阳能吸收板,将阳光热量进行吸收,在房屋内将采暖系统和供热系统有机的结合起来,通过的热能控制设备,使太阳能的使用更加高效化。另一种是由于气候原因,根据房屋布局的不同,在房屋建筑中选择吸附阳光能力较强的材料,使建筑物由于吸收了太阳的热量,具有较高的温度,从而实现冬天人们对采暖供热的需求。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现在相关技术人员也在进行深入的研究,希望将地热资源与太阳能联系起来,实现互相之间能量的转换,解决太阳能技术受到天气气候的影响的应用局限性,使建筑太阳能节能技术的能够得到深远的发展。
三、结束语
总之,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如今人们对现实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房子已经不再仅仅是人们遮风避雨的场所,它已经慢慢发展成为人们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地方,房子的质量好坏直接体现了人们的生活质量的优越程度。因此,为了满足人们对房屋建筑环境的要求,不断发展建筑施工技术,促进其向现代化、智能化、节能化方向发展,使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舒适和美好。
参考文献:
[1]徐惠忠,周明.绝热材料生产及应用[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1.
[2]胡小媛,许琳.我国建筑绝热材料的应用现状及其前景[J].保温材料与节能技术,2002,6:2-4
一、前言
建筑智能化在不断发展完善,高新技术不断推出,智能控制水平越来越高。建筑智能化其实质是信息产业的综合应用和体现,其建设过程涉及多个专业领域,是综合的系统工程。在建筑智能化建设中,前期的设计过程,显得十分重要
二、智能建筑的概念和网络
作为建筑信息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智能化综合布线的设计影响着建筑的通信水平。因此,如何提高智能化布线的质量是建筑企业的工作核心。建筑智能化布线过程具有一定的复杂性,施工过程中架桥、管线的安装都存在一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文章提出了合理的智能化综合布线施工方案。
1、理论概述
智能建筑是指建筑物的结构、系统、服务和管理体系在统一的信息平台下掌控、运作,这种运作模式不仅能为居民用户提供一个信息便捷、功能稳定的工作生活环境,还能增强建筑技术的社会价值。2006年,智能建筑已被列入国家重点发展项目,其系统功能设计理念已被广泛推崇。智能化综合布线是现代建筑通讯安装的主要手段。通过综合布线,为大楼提供了基础信息传播系统,实现了智能化的信息传递、管理和控制,因此具有重要意义。
2、通信网络系统
通信网络系统由间子系统、垂直子系统、水平子系统、管理子系统、工作区子系统六个部分构成,作为控制整体建筑工程的集控中心,该系统必须连接建筑工程所有运行系统。作为信息交流的主要平台,系统拥有非常强的翻译能力,能够将不同类型的传导数据(图像、图片、语音、视频、符号)等信息翻译成可用信息。
同时,系统会采用标准型号的集成光缆、管理设备,只有这样,才能统一规划,设定信号连接点,依照功能模块的现实需要,制定同轴电缆、双绞线或光缆介质系统构成要素的设计方案。
3、 综合布线系统的特点
(一)兼容性。兼容性指的是系统完全处理独立的位置,与应用系统相对无关,因此可以对多个系统进行适用。可以采用统一的传输介质、适配器、交连设备等等,有效的将语音和数据的综合信号有效的连接在一起,能够解决建筑物中存在各种信号的兼容心的问题,使得在维护的过程中更加的方便。
(二)开放性。综合布线由于采用开放式体系因此目前在我国安装的过程中有非常严格的技术标准,因此可按统一标准与各种设备相匹配,从而最大程度的提高了我国综合布线在智能化布线方面的使用。系统的开放性又使其具有可扩充性,在需升级扩容或更新改造时,采用简单的跳线就能够使得系统从新的安装。
(三)可靠性。综合布线系统采用的是高品质的材料,在连接方式上采用的是标准化的信息传输通道,系统布线全部采用的是点端接,因此任何故障都不会一想到其他位置的运行,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系统的可靠性,目前均采用相同的传输媒体,无疑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
三、综合布线的组成和设计
1、工作区:智能建筑的通信网络有若干各工作区,每个工作区与通信系统相连,终端连接设备是信号连接点,用电线电缆、网络跳线和适配器组成。子系统信息集成度要低于通信系统,所以在信号传输时,工作区的信号常被转换成压缩文件进行传输。
2、水平主干子系统:该系统与负责为各楼层用户、配置间提供通信信号,与通信主线相连,同样以终端设备为传输载体。同时,水平主干线需采用非屏蔽、屏蔽双绞线连接各电信设备,也可以选择光缆。
3、干线子系统:该系统是垂直布线的,因为是智能建筑的主要通信干道,所以干线子系统使用的通信电线必须耐磨、柔韧度强、延展性好,能够连接所有工作区的子系统。因此,铜揽或多芯光缆是干线子系统最佳选择,它不仅能够连接各中电信设备和终端设备的端口,还能将配线间的设备分层、分级的组织起来,形成单独的线路网络。
4、设备间:设备间的布线结构复杂,因为是整座建筑通信网络的管理中枢,所以该区间的布线系统必须区分好功能模块,依靠信号的强弱、信息的繁简程度,捋顺电缆,并将每个子系统接线,汇集到集控设备上。
5、管理区:管理区的通信系统由水平、垂直两部分线路组成,因为要连接服务设备、互联设备、服务设备,所以,该区间的布线、配线必须要精心设计。首先,分析各子系统的管理设备数量、电信设备数量,根据它们的结构布局,设定布设线路;其次,依靠线路的交互能力,将通信系统分为若干模块,并对每个模块的配线体系进行针对设计;最后,使用配线架、跳线板,将电路变成一个集控中心,使其在满足配置要求和连接原则的情况下,完成通信任务。
6、建筑群干线子系统:智能建筑的通信网络应向外延伸,与其他建筑形成信号交互网,除无线信号传导之外,为建筑之间信号传输的稳定性,建筑还需引申出多条连接电线电缆,与周边建筑的通信终端设备相连接,形成线路网络。
四、实际应用中的注意事项
1、电源需求
在每个工作区内应预留交流电源插座(5孔)一组,使用功率可按1 kW计算;在主配线间及楼层配线间内预留交流电源插座组(4-5个独立或组合插座)一处,使用功率可按 1.6 kW 计算。系统设备用电要有可靠的交流电源供电,为了保证供电的可靠性,需要采用双电源供电方式,并考虑备用电源。
2、系统防火/防水要求
所有线缆均为阻燃线缆,敷线后使用防火材料有效封闭地板洞;在易燃的区域和大楼竖井内没有用钢管保护的电缆或光缆,应采用防火和防毒的电缆;壁挂设备后应附防火背板。
3、系统抗电磁干扰要求
所有设备间、配线间以及竖井内金属构件均应可靠接地,在主/楼层配线间预留接地端子,接地电阻≤1Ω。关键的网络设备的数据连线上串接防雷防浪涌电压的网络保护器。
所有线缆均封闭于镀锌金属线槽内以屏蔽电磁干扰,弱电金属线槽的敷设应与强电线槽保持一定间距,最低不小于 30 cm。
4、投资特性
布线初期,设计者应根据通信网络的投资计划,制定完整的布线方案,并结合布线标准、功能要求等内容,初步估计电线电缆、服务设备、端口等构成元件的使用量。同时,要最大限度降低重复、反复线路的使用率,做到布线简化、功能完整、设计合理。
综合布线性能价格比 。综合布线可以使通信网络的应用效果更强,拥有更多信号处理、连接、传导功能,因为要满足不同用户的信息需求,以布线设置为依托的通信网络,在功能设计上必须拥有非常好的能动特征。只有这样,通信网络才能根据用户工作需求变化、设备布置变化,合理安排配线、服务终端、通信设备等装置。由此可见,光纤和UTP混合综合布线方式,可解决诸如多媒体的传输和用户对宽带的需求。传统布线和综合布线的性能价格比的曲线。
五、结束语
综合布线工程,技术性强,作业强度密集。线路种类繁多,对智能控制的要求比较高,需要综合考虑声控、光控、手动控制、自动监控等一系列的工控设备与技术。因此,从工程的系统定位、设计、具体的技术要求细节、专业的布线施工标准以及最终的系统测试等环节入手,进行全方位的探讨随着建筑监管的不断完善,建筑智能化综合布线设计和施工将得到施工单位的更加重视,为建筑优化和人们生活带去更多的便利。
参考文献:
[1] 梁裕 “网络综合布线设计与施工技术”课程的建设 华章[J]2011年8期
引言:建筑智能化技术在建筑工程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是现代化建筑工程中的重要技术之一。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建筑的功能和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要不断提高建筑智能化技术,提高技术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才能对建筑工程的质量做到更好的控制,从而提高工程的功能,使企业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智能建筑区别与传统建筑包含许多的专业设施,更加安全可靠。与传统建筑相比,智能建筑的自动化程度较高,使人们的生活更加方便,建筑更加安全,更加可靠。智能建筑中的智能主要表现之一就是在电气施工技术上,电气施工是整个建筑系统的重要环节之一,如果电气施工出现问题,就会影响到人们的正常工作和生活,甚至威胁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1、对电线管路的敷设
在现代智能建筑中的电线管路主要有线槽、硬塑料管、金属管以及桥架等,电线管路的敷设是施工中的重要步骤,在进行电线管路敷设时要注意以下问题:
在剔槽埋设时操作问题往往从以下几个方面体现的极其明显,第一绝缘层设置过薄起不到绝缘作用。绝缘接地设置时无可靠防雷引电的接地设施,往往就是应付了事或者规格不达标准,在接地位置回弯部分不充分导致相应的效用地下起不到该有的引导电流的作用。
对于以上提到的问题,采用以下一些办法加以预防:首先要确定电缆导管的弯曲半径,按照要求,其半径要大于电缆最小允许弯曲半径;在埋设绝缘导管的时候,要采用强度等级大于M10的水泥砂浆抹面进行保护,保证足够的保护层厚度;接地地线的时候,要根据不同的材质,合理接地,比如:非镀锌导管采用螺纹连接时,两端可以直接焊跨接接地线,而镀锌导管采用螺纹连接时,则要用专用接地卡固定跨接接地线;要保证金属电缆桥架与接零干线有多余两处的连接,而对于镀锌电缆桥架来说,连接板的两端不应该跨接接地线;在桥架内敷设电缆的时候,应该在关键部位设置标志牌,保证电缆的填充率小于60%,在电缆敷设过程中,保证齐整排列,分层摆放。
2、对灯具等设备的购买和安装
对灯具的安装对智能建筑是非常重要的,灯具不仅仅是照明工具,还可以美化建筑环境。在对灯具等设备的购买和安装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以下问题:购买的灯具与所需灯具型号和规格不相同,购买的灯具产品检测报告过期或是没有检测报告的不合格产品,灯具没有按照设计规定进行摆放,不够美观整齐,安装灯具的位置与实际预留的位置有偏差,一些灯具设备的安装不能满足接地或接零的规定和要求。
为了防止在施工中出现以上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要严格按照设计图纸的要求购买符合规格和尺寸的灯具,购买具有合格证的灯具,严格按照设计图纸来安装灯具,控制管线位置与设备安装位置的偏差,若偏差较大就要加保护软管保护,若灯具的位置距离地面很近,就要将在外的导体接地,标上标识[2]。
3、对配电箱的安装
配电箱是智能建筑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在工程的照明、电力、弱电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保证了工程的顺利实施。配电箱的型号和种类有很多,在实际的安装操作中会由于配电箱的不同的型号和类型出现许多问题,例如:选择的配电箱型号与图纸不相符;配电箱箱体较薄,使配电箱出现变形和关闭不严的现象;安装箱体时没有处理周围的裂缝,使配电箱出现垂直度的偏差和翘角现象;导管的管径与配电箱箱体的开孔不相符,有的还会出现电气焊开孔现象。
要解决在安装配电箱中的问题,就要根据图纸的要求来选择配电箱的规格,严格遵循设计要求;在接受货物时要对配电箱的型号和规格进行认真仔细的检查,还要确认配电箱的质量,保证配电箱的箱体厚度适中,是采用大雨或等于2毫米的钢板制成;使用矩形母线制作单子板,并且矩形母线制作单子板的面积要大于最大导线截面积的二倍;保证箱体安装在正确的位置;在安装完成后要将配电箱的箱体紧贴在墙面上,使箱体非常牢固;要将配电箱内的接线整理整齐,将各个回路进行编号,并保证编号的正确和齐全。
4、对插座开关和面板的安装
对插座开关和面板的安装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暗装的开关和插座没有紧贴在墙面上,暗装不够牢固,安装高度与设计图纸存在偏差;开关漏电无法正常运行;开关与其所控制的灯有错位的现象发生;不同等级的插座在安装时没有进行明显的区分就安装在一起。
要预防插座开关和面板的安装的问题,就要在整洁光滑、没有划痕和脆裂的的地面暗装开关,保证暗装的插座面板非常牢固的紧贴在墙面上,使插座面板四周没有缝隙;在进行安装工作之前,要仔细检查每一个漏电开关,保证每一个开关都正常工作;将型号相同的开关并列在同一高度进行安装;将不同能级的开关进行区分,根据直流或交流、高电压等级或低电压等级来选择不同的规格和结构,配套的插头也要分类分区别来安装使用。
5、对防雷接地装置的安装
该部分经常出现的问题有:没有按照要求设置接地装置焊接长度以及避雷带支持件间距。其预防措施有:应该采用搭接焊对接地装置进行焊接,搭接长度满足的要求有:扁钢之间的搭接为扁钢宽度的2倍;圆钢与扁钢搭接为圆钢直径的6倍;扁钢与钢管,扁钢与角钢焊接的时候要注意紧贴角钢外侧两面,在上下两侧施焊;除埋设在混凝土中的焊接接头外,要有相应的防腐措施。
6、对弱电系统的安装和维护
电与磁的关系始终处于相对转化的层面,因此在弱电保护环节上对相关机械的电磁保护问题上总是有问题发生,由于设置施工时监察力度无侧重点,导致在电路电流设置的过程中忽略了弱电流磁场的相关作用,对弱电保护器材的电磁影响和损坏没有进行相关的保护考虑,从而导致了弱电设施安装时的失误,并且对于日后维修的问题由于产生问题原因不明确,造成维修失误或者方向错误造成经济损失耽误工作效率。
要预防这些问题的发生,就要制定相关的规则规范,要求技术人员熟悉的掌握相关技术,熟练的应用各种弱电设备的安装方式,并了解调试的方法;要及时对用电负荷进行及时验算,结合实际情况,使电子通讯等设备连续工作,仔细观察弱电产品的变化情况,这样对智能设备来说是十分重要的负荷,要区别对待其供电措施,并且划分设备的供电等级,使其更加可靠,具有连续性,这样才能保证设备的运行安全,使材料被充分利用,避免对能源的浪费;在对结构进行化布线时,要尽量的节约资源和能量,同时保证数据和图像的传输质量;电子设备和计算机设备的大量应用就要求智能建筑有着较强的抗干扰能力,还要加强防雷接地系统的安全性,使用综合接地体和等电位连接,安装避雷器保护在每一个天线进线处,这样才能保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智能建筑电气施工工程在整个建筑中起着重要作用,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相关技术人员要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分建单位负责人要、施工负责人和设备生产厂家之间要保持良好沟通,通力协助,共同发展,密切的配合。在建筑的施工中要保证严格按照国家的标准和法规,设立监督检查机制,保障工程保质保量的完成。
结语:智能建筑的电气施工工程是一个相当复杂的系统工程,其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到建筑物整体安全运行和使用功能。在施工中要加强对智能建筑的电气施工工程施工的准备及管理,结合实际情况,提高智能建筑的电气施工工程技术,这样才能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同时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才能保证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1]GB50303-2002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中图分类号:TU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科技的进步,建筑智能化程度也越来越高,施工管理的难度也越来越大。智能化系统的施工质量与人们的工作、生活息息相关,如何做好建筑智能化施工管理,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是当前施工企业需要重点研究的问题。
一、智能建筑的特点
1、强大的智能化功能
智能建筑是建筑艺术与现代控制技术的完美结晶,它与一般建筑的最大区别就在于拥有强大的智能化功能,如建筑设备自动化、通信自动化和办公自动化等。当然,实现这些功能靠的是一系列的自动化设备(硬件)和计算机自动控制与管理程序(软件),将这些硬件和软件通过优化合理的设计、安装,就构成了智能建筑与众不同的智能化系统,它在智能建筑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2、设备投资比例加大
各类智能建筑中智能化系统占总投资额的比例不尽相同,这与项目总投资额、使用功能要求以及建设标准等有密切关系,智能化系统投资占总投资额的比重大约为20%-30%,这是一个相当可观的数字,几乎与结构工程的投资相当,而在智能化标准比较高的建筑中,两者已可平分秋色。
3、安装施工任务繁重
设备的安装与调试是智能化系统施工的主要内容,其中包括众多子系统的设备和控制系统的安装、综合布线系统的布线工作、各子系统的竣工调试以及中央控制系统的安装调试等工作,不仅内容多,而且工期长、质量要求高。一般而言,智能建筑可能占用总工期的一半,而智能化系统的施工任务则分布在总工期的一半还多的时间里。而且就目前情况看,智能化系统的设备及控制系统大部分是国外进口的,技术性强,施工要求高,除需要土建方面的密切配合外,各子系统之间的安装、联网、调试等也需要协调一致、相互配合。
二、当前智能化工程项目管理现状分析
1、对智能化认识不深刻,不能够将其完全理解
虽然建筑施工智能化系统已深入到建筑业中,为建筑商带来了巨大的利益,但其毕竟是新生产物,大部分建筑开发商对其认识并不深刻,甚至出现理解偏差。这一问题使得我们非常缺乏专业技术人员,进而阻碍了智能化系统施工项目管理的完善。
2、技术人员的专业素养不高
由于在国内没有专业的智能建筑培训机构,仅在清华大学与西北工业大学的建筑学专业中增开过智能建筑的选修课,这是远远不够的。现在所谓的技术人员,都是对各个分领域比较熟悉的,而不是对智能建筑整体了解的人员。
3、信息量不足,市场并不明确
我们现在处在信息大爆炸时代,各种信息都充斥在我们的身旁,其中这些信息的大部分是垃圾信息,不利于我们做出正确的决定。如何筛选对我们有用的信息,对我们做出正确的选择至关重要,这一点在智能化项目管理系统中表现的尤为明显。因此,我们应在这方面加大投入,并结合本身开发项目的需要,只有这样才能做出正确合理的选择。其实,此过程不仅会为企业带来可观的利润,还为奠定企业地位、打造企业自己的管理模式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4、设计不合理,对设备的选取不当
建筑智能化系统施工专业性强,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设计方案,例如,对一些图纸进行设计时,要严格按照图纸设计标准,还有选择一些设备时,一定要弄清规格要求,满足使用性能。
三、实施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市场定位
智能建筑是消费品,只有销售了,企业才能够盈利,智能建筑也才能将自身的使用价值与价值统一起来。为了能够使销售更好的进行,在设计的时候就应该考虑这一点,要考虑准消费人群的消费能力,消费习惯以及该建筑是否能够与当地的环境浑然一体,如何能让业主入住之后觉得舒适等等,都是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2、功能限额
根据我国公民的消费习惯,在设计智能建筑的过程中,不要空而全,一些不实用的功能尽量不要设计,这样既可以使建筑简洁美观,又可以有效的减少建筑成本,降低销售价格。
3、防止技术陷阱
注意各个系统的兼容性,有的厂商为了占有市场份额,会将自身的产品设计一些技术壁垒,比如德国某公司,设计节能灯十分著名,但其厂生产的节能灯一定要搭配该厂生产的集成吊顶才能正常使用,而集成吊顶又价格不菲,遇到这种情况,开发商要本着稳定压倒一切的原则,尽量采用整套设备。
四、做好建筑智能化系统施工项目管理的策略
1、准确定位,培养专业人才
企业要取得发展,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只有积攒成本,才能在日益激烈的环境中脱颖而出,这是每个企业奋斗的目标。
1)确定好企业方向,不能盲目追随潮流
从实际出发,根据公司的具体事宜,确定建筑智能化系统施工的项目管理的建设标准。这一般需要大量的考察和数据统计,这样才能满足大部分人们的需求。比如,在不同的地段建立不同星级的酒店,一般在比较繁华地区则其酒店也比较豪华,这样才能够满足不同层次的人的要求,符合实际情况。
2)加强人才培养
随着科学技术的在生产中应用日益广泛,人才的作用也更加明显。企业要想发展壮大,离不开优秀的人才。因此,我们要重视人才的培养,给他们提供继续深造的机会。现在很多建筑企业都采用智能化施工的项目管理,但如何能够更加深入的了解,这更是我们专业人才研究之处。只要我们重视人才,这个企业便有了宝贵的财富,为企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3)做好制度建设
没有统一的标准,可能会造成很多不必要的麻烦,甚至会产生错误。反之,如果我们制定了统一的基准,不仅能够提高工作效率,而且降低了出错率。
2、加强工程施工过程中的专业技术准备工作
专业技术准备是智能化承建商容易忽略的地方,由于智能化系统还处于一个持续发展阶段,其主流产品和系统、规格、种类繁多,功能和价格也有很大的差别,客户对智能系统的了解也只是表面的或概念性的。作为智能化承建商,有责任让客户全面了解建筑智能化系统的特点、功能以及将产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以取得客户的信任,顺利地开展后续工作。
3、以设计公司为主导,加强控制力度
1)基于我国建设智能化系统施工的项目管理的发展状况,政府有明确规定,智能建筑的设计一定要重视,它必须有专业的设计公司设计,并且还要有该设计公司进行负责,这样在很大程度上杜绝了不少建筑项目的设计出现大包大揽的现象,避免了许多不合理的的设计。
2)在进行建筑实施过程中,从进行设计方案到工程竣工,需要我们精心严格的控制,当设计方案制作完成时,一定要通过专家的论证,确保可行度。同时,在建设过程中,要控制好加工质量、工程进度等情况。
五、结语
随着智能建筑的发展,我国的建筑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对施工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建筑智能化项目施工管理中应贯彻“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牢固树立“安全高于一切,责任重于泰山”的安全生产理念,努力提高施工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一、建筑智能化的子系统配置
建筑智能化一般是指该建筑物内具有楼宇设备自控系统(BAS);办公自动化系统(OAS);通信网络系统(CAS)。这三大系统是大项,每个系统中标还有许多不同的子系统。如楼宇设备自控系统中包含有:火灾自动报警与消防联动控制系统,公共安全管理系统等。按细分,楼宇设备自控系统有冷冻室调的监控、热源设备的监控、供配电设备监测、给排水设备的监控、电梯设备的监测、照明设备监控等。公共安全管理系统又有闭路电视监视系统、防盗报警系统、出人口控制系统、电子巡更系统、访客和报警系统,停车场管理系统等。
办公自动化的具体内容工作性质的不同而不同,这里仅指办公自动化系统,即采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承担一般常规的办公业务活动,如一般文字处理、文档资料管理、电子邮件、统计数据处理等。至于部分经营管理系统等则由建设单位根据自身需要而自主开发应用软件。
通信网络系统内容繁多,实际上包含各种语音、文字。图象、信息的通信网络系统,与语音与传真服务系统、数据消息处理系统、可视图文定位、可视电话定位、会议电视系统、数字无绳电话系统、楼宇电视系统、数字无绳电话系统、有线电视系统、卫星电视接收系统、扩声系统、公共广播系统、音响系统、同声传译系统、多媒体教学系统等。
可以说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涵盖了弱电系统的所有范围,涉及专业面广,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具有智能化系统的建筑物对建筑师的建筑设计要求也高了。智能建筑的设计需要智能化设计人员与建筑、暖通、电气(强电)、给排水、结构等各工种设计人员的密切配合。
二、建筑智能化设计针对建筑的要求
智能化建筑物是建筑技术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向人们提供一个高效、舒适、便利、安全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一系列高新技术的发展,正在改变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模式,先进设备和系统的进人生活正在迫使建筑环境与这种变化相匹配。
建筑智能化设计与建筑师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智能化系统进入建筑物,改变了传统建筑设计的一些做法。具体有:
l、各个智能化子系统有各种不同的设备,如楼宇自控设备、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控制设备、闭路电视监控设备、通信设备、计算机设备等。需要各种设备机房设置。
2、各个智能化子系统有各种不同的管线,如光纤、同轴电缆、通信电缆、控制电缆等,需要有竖井作为垂直通道;需要有吊顶作为水平通道;需要有架空地板、网络地板、线槽等作为室内布线通道。
建筑师在进行建筑设计时,在方案阶段就要考虑到这些机房的布局,面积大小;弱电竖井的配置;吊顶、架空地板等则需考虑层高。如果建筑未提供智能化系统足够的空间,则智能化设计要满足功能的要求也是困难的。
三、智能建筑对项目策划及建筑设计的影响
首先,设计师要准确界定所建建筑智能化的标准,这一方面需要设计师根据建筑物功能需要、国内智能化水平的程度及建筑物的规模进行定位。从规模上看,一般来讲建筑物的建筑面积达到2万m2以上用于智能建筑会更经济、实用。
智能建筑的目标要尽量创造舒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智能建筑内的温度、空气质量、光线、独立而又安全的工作和生活环境、计算机网络、符合人体工学的办公家具、休息空间及建筑物外的景致和适当的隔离等等方面,都应充分体现设计师独具匠心的构思。设计时尽量避免大进深的平面布局,进深控制在10m左右,保证办公区充足的阳光和室外景观。外墙可以布置成凹凸状,利用这样的平面做成所谓的corner office,在办公区要适当安排一些带有自然风味的工作人员休息的角落,设计时应避免做固定扇的外窗。
采用合理的结构形式、柱网和层高。采用框架结构、框剪结构可以提供灵活多变的环境,一般9m的柱网对停车、空间分割及结构设计都比较适宜。由于智能建筑内部要求舒适的环境,所有管线均不能暴露,考虑到中央空调的管道、综合布线的要求、空调排水的坡度及架空地面等方面,建筑物的层高应大于3.6m,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办公区域的净空不小于2.6m,走廊里的净空不小于2.3m。
智能建筑内还要求行之有效的布线,而建筑物内的设备会产生热量、噪音,设备的维修及各个办公区和生活空间的不同性质还要求合理的区域划分,智能设施还要能根据气候、季节、光照变化自动调节建筑内的各项控制指标,以达到居住的最佳处境。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还要考虑智能建筑内的变化、发展及新增项目的可能性。
四、智能建筑的天花板及墙面设计
1、地面
智能建筑内的地面可采用架空地面、预制线槽的楼板面层及地毯地面等。架空地面布线方便,容量大,双层地面可以分开布设强、弱电,更可以用于旧楼改造,但会造成地面高差,使人感到不方便。楼板面层预制线槽可在办公自动化房间内任何地方做接口,不会产生高差,施工方便,可布设在面层10cm内。在方块地毯下布置布线系统,一般是在层高受限制时使用,要求线路少、交叉点少的分支线路,采用扁平线,施工同样方便,但要注意与办公家具的配合,做防静电处理。
2、屋顶的设计
建筑物屋顶是直接平面敞开的接触大自然的空间,智能建筑的屋顶会被布置上大量的设备,所以设计师在进行设计时,除要考虑屋顶美观绿化以外,还可以布置吸取太阳能和风能以采集热能、收集降水等等,充分吸收和利用自然界提供的一切能量和物质,同时也要设计防止自然力量侵袭的预防设施。还要考虑到设备运转时产生的震动、噪音、电磁场等因素,电缆穿过屋面以后如何防止漏水,电线基座的防水、防风及防震的问题。
【 abstract 】 because at present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urbanization process of deepening reform, the building of the our country th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standards have been unprecedented leapfrog ascension. Now in the architecture field competition becomes increasingly fierce, grasps the guide the future architectural market development, advanced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as a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competition effectively protected. I think that as an outstanding building technical personnel, should be first to building today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technology market has a clear understanding, can find the existing problems, straight oneself to the attitude of the thought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and relative development of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has his original ideas, and in-depth research and innovation, to better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y of building construction, but unremitting efforts. This article mainly from the our country building, th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conditions, th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for the future focus on the development of several aspects of inquiry, for every friend appreciation.
【 key words 】 development direction, intelligent building technology, building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sunshade, heat preservation, the solar energy
中图分类号:TE0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建筑技术在建筑设计管理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涉及到很多有关建筑方面的内容,如我们常见的有智能技术、防水技术、节能技术、保温技术等等,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如今人们对现实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房子已经不再仅仅是人们遮风避雨的场所,它已经慢慢发展成为人们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地方,房子的质量好坏直接体现了人们的生活质量的优越程度。因此,为了满足人们对房屋建筑环境的要求,不断发展建筑施工技术,促进其向现代化、智能化、节能化方向发展,使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舒适和美好。
一、建筑施工智能化技术的探究
(一)建筑智能化技术的介绍
人类迈入二十一世纪后,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全球化知识经济时代已经到来,为了适应社会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需求,建筑技术智能化逐渐孕育而生,它也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产物。建筑技术智能化将建筑施工技术与计算机、电子信息及网络技术有机的结合起来,在建筑物内或建筑物之间实现进行电子信息化管理和无线网络对接达到信息的交换、共享、办公自动化控制等综合利用的能力。智能化技术把当下最为先进的科学技术,充分的运用在现有的建筑物系统中,有效展示出智能化的作用和魅力。其中建筑技术智能化主要涉及到的内容包括房地产开发单位对建筑技术智能化系统的市场分析和需求报告,智能化设计和材料的选择和适合智能技术工程监理应具备的能力要求,还有对智能化系统的设计和实施方案以及验收竣工后的管理等。
(二)建筑智能化技术存在的问题
根据对现阶段建筑智能化技术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分析看,我国在建筑智能化技术领域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由于建筑技术智能化还处在成长期,政府的政策性引导对智能化技术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关键作用。错误性的引导会使建筑技术智能化的发展出现失衡、混乱。
(2)国内建筑行业对智能化技术的发展重视程度不足,纵观目前我国建筑智能化技术市场,大多还是以国外智能化技术为主,国内建筑企业不能形成一套国产智能化体系,使得我国智能化技术的发展十分缓慢。
(3)建筑智能化技术所涉及到的方面十分广泛,它除了包括建筑本身的技术层面外,还涵盖了计算机、电子信息、网络技术及人性化技术等多个学科。因此要实现建筑智能化技术,就需要将这些学科涉及到的相关部门行业有机的统一起来,成为一个整体。而目前在建筑技术智能化发展中由于各学科之间的差异性,存在合作困难,各自为政的局面,严重影响了建筑智能化的发展。
1 工程实例
某高层建筑占地面积11152,总建筑面积37825。本工程供电系统按供配电一级负荷设计,采用三相五线制 TN-S 系统,双回路供电,10KV 电源一用一备。中心配电室设置在负荷集中的地下2层,两路电源均能负载100%的负荷。为满足高层建筑防火要求和提高变压器的过负荷能力,该工程选用二台1600KV干式变压器,变压器的负荷率平时保持在70%左右。
2 建筑各电气系统设计与验算
2.1照明系统
本工程的照明系统分为正常照明和应急照明。正常照明主要包括餐厅照明,大厅照明,公共区域照明,客户照明等。为减小动力负荷频繁启动对照明质量的影响,特配置一台照明专用变压器为照明系统供电。照明主干线从酒店的中心配电室出线后进入配电竖井,经低压母线引至各楼层的总照明配电箱,然后由此分布到各区域配电箱。
应急照明包括两部分,一部分为疏散及安全照明,在各公共区域及信道配置了具有蓄电池的事故照明灯具,具备在断电的情况下提供连续一小时的应急照明能力。第二部分为应急照明,由自备发电机组提供电源,电源从本层配电竖井应急照明切换箱中出线。
2.2 动力系统
动力系统设备包括正常动力与消防电源两部分。正常动力按其功能分为:电梯设备、给排水设备、制冷设备、锅炉房设备、洗衣设备厨房设备、办公设备、空调设备等。
消防电源包括:消防水泵,水幕水泵,消防电梯,喷淋水泵,排烟风机,正压送风机等。消防动力设备为双电源供电,一路引自由两路电源变压器供电的消防供电专柜上,另一路引自自备发电机组,两路消防电源分别由两回线路引到各个消防用电设备点上实行末端自动切换,以确保消防设备的供电可靠性及安全性。
2.3 防雷与接地
在高层建筑内,要求接地的设备非常多,有强电设备,有弱电设备,有一些正常情况下不带电的导电设备与构件,均必需采用有效的接地,本工程联合接地电阻阻值要求小于1欧姆,利用钢筋混凝土箱型基础做自然接地体。专设防雷引下线,按规范要求在建筑物外墙留有测试点。并将酒店铝合金钢窗均与圈梁内钢筋可靠焊接,作为均压环及防侧雷措施。
在智能化大楼内,三相负荷通常是不平衡的,单相用电设备比较多,且负荷比较大,因此在中性线 N 中存在大量的随机电流,另外,由于大量使用荧光灯照明,其所产生的三次谐波大量叠加在N 线上,加大N 线上的电流量,如果将 N 线接在设备外壳上,会造成电击或火灾事故。如果在 TN-S系统中将 N 线与 PE 线接在一起再与设备外壳相连,那么危险性更大,凡是接到 PE 线上的设备外壳均带电,会扩大事故的范围,如果将 N 线与PE 线及直流接地线接在一起,电子设备将会受到干扰而无法工作。因此在本建筑内设置了电子设备直流接地、交流工作接地、安全保护接地及防雷保护接地,利用总等电位及辅助电位的方式组成一个接地系统,其它接地干线在总等电位处连接,然后各自引出至各楼层及用电设备。
3 建筑物内线槽敷设安装施工
智能化建筑包含了建筑物自动化(BA)、通信自动化(CA)、办公自动化(OA)、安全保卫自动化系统(SAS)和消防自动化系统(FAS),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SCS),结构化综合网络系统(SNS),智能楼宇综合信息管理自动化系统(MAS)。
要将这些功能完美的结合在一起,布线设计方案就成为了电气设计的关键,它既要保证建筑内部的美观,又要满足设施智能化的要求,地面线槽作为一种成熟的布线载体,能够达到以上的要求。
3.1 地面敷设线槽的定义
地面线槽是一种封闭的、直接隐蔽于地面下的金属线槽,可以灵活方便地提供电源、电话、电视、计算机、话筒等线缆传输电能和信号接口。其设计是根据建筑物近期和发展需要布置线槽的纵横间距,根据穿线的根数、横截面积和工艺要求确定线槽的规格及槽数。按槽数可分为单槽、双槽、三槽,规格有 50 系列、70 系列、100 系列、230 系列、300 系列。线槽适用于 380/220 以下强电和弱电的线路敷设。性能特点:地面线槽可供单一或多用途线缆、多回路敷设,终端组件布置平整美观。地面线槽是由线槽、分线盒、各种连接件、密封件、附件及电源头等组成。
3.2 地面线槽规格型号设置与布线参数要求内外均热浸镀锌,出线口处采用无螺纹接口,线槽标准长度为 3m(可特殊加工),线槽出线口开孔尺寸:
主要配件有:线槽分线盒:线槽分线盒起到导线的工艺与设备相接、转弯交叉、屏蔽等作用。其中二槽、三槽的分线盒内设有屏蔽分离板,以保证强电、弱电的隔离与屏蔽。线槽支架:分为单槽、双槽、三槽支架,它是用于线槽的支撑及高度调整,高度调节范围一般为 20~150mm的热镀锌件。其它还包刮弯头、封头、出线圈等配件。
3.3 地面线槽的敷设安装工艺
3.3.1 弹线定位:根据设计图纸确定线槽走向,从始端至终端找好水平线或垂直线,用粉线袋在线路的中心外进行弹线,按照设计图要求及施工验收规范规定,分别找出分线盒、分线口及支架的具置,用铅笔分别标注。
3.3.2 线槽敷设:线槽每隔 1~1.5m 处应有固定支架及调节支撑。分线盒、插座盒、出线口均设有调节支撑,调节支撑的底板应跟结构层固定,防止土建施工时移动地面线槽的予定位置。线槽表面混凝土保护层应达到20mm 以上,多槽敷设表面混凝土保护层应达 35mm,同时采用敷钢丝网进行浇筑,否则地面易开裂。连接器、分线盒、线槽接口处应有专用密封胶涂抹密封,防止土建施工时泥浆渗入。予埋分线盒、出线口时应安上塑料防护盖,浇筑混凝土时设专人看护,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3.3 跨接地线焊接:依据施工规范,确定跨接线规格。地线两端焊接面不小于该跨接线截面的6倍,焊缝均匀牢固。
3.3.4 出线口、分线盒安装:安装过程中一定要纵横平直,确保室内整体效果美观。导线除分线盒、出线口可以有接头外其线槽内不得有任何接头。分线盒、插座盒、出线口底座在安装时应低于完成地平面 3~10mm,以利于盖板的正常安装。
3.3.5槽内配线:首先清扫线槽,可先将带线穿插至出线口,然后将布条绑在带线一端,从中一端将布线条拉出,反复多次可将线槽内的杂物和积水清理干净,也可用空气压缩机将线槽内的杂物和积水吹出。
3.3.6 线路检测:线路检查及绝缘遥测按相关规范操作。
3.3.7 面板安装:配合装修,依据各出线口用途,安装相应的终端面板。
3.4 地面线槽安装时具体注意事项:
3.4.1线槽内外应光滑平整,无棱刺,扭曲、翘边等变形现象;
3.4.2 支架与调整螺栓调整线槽高度一般以30~50mm为宜;
中图分类号:R857.3 文献标识码:A
1电子信息技术在城市规划管理中的影响
电子信息技术能对城市规划的技术手段进行必要的更新,同时,通过城市规划部门与城市安防信息交流及反馈机制,对城市规划管理、城市安防监控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1城市规划管理
电子信息技术在城市建设和管理中应用得非常广泛,其对城市规划管理影响的方面也比较多,最明显体现于办公自动化方面的内容。包括:办公自动化有效的提高了管理水平、质量和效率,实现了单位与单位之间的数据资源的有效共享,并对城市规划管理部门的电子化与信息流进行了规范。还能通过网络等电子信息技术,使得城市规划管理部门和城市建设者建立一个信息通信渠道,这样能有效实现数字报建、网上公示等功能,为相关的部门提供了决策和支持,从而实现了工作流程自动化。
1.2城市规划设计
电子信息技术在城市规划设计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目前的电子信息技术在城市中的发展,体现在城市规划设计向着计算机图形输入技术的方向前进。借助计算机技术,对城市规划管理中所需要的数据进行全面的数字化,这样有助于获取时更方便及时,也使设计工作的效率得以提高。
1.3城市安防管理
电子信息技术应用于城市中的重要领域还体现在城市安全防护工作中。由于计算机、网络传输技术等之类的电子信息技术在不断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这就带动了视频监控技术的翻天覆地的发展。电子信息技术的新突破,能进一步提高城市安防工作的水平。目前的视频安全监控系统正在逐步向着网络化、智能化、数字化、IP化的方向发展,这体现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的进一步开拓。另外,安全监控系统还结合了其他的技术,形成了很多新的运用。特别是在银行、电信等国家重要项目,网络化联网监控的需求不断增大,这又进一步体现了电子信息技术在城市安防工作中的作用越来越大。
电子信息技术应用于城市安全防护工作中,主要体现在广泛的运用在公共监控、应急指挥、公共多媒体服务等安全防护应急方面。例如电子信息技术中的视频监控系统,可以布置在社区、事故高发路段等重点的场所。电子信息技术在一些大城市的安防工作中运用得比较普遍,尤其是城市地铁系统中安全防护的运用,以及机场安全等人员集中场所的安防领域。
2利用信息技术建立安防预警和应急机制
电子信息技术日益的不断发展,充分利用好该技术能造福人类。尤其是电子信息技术在城市的安防领域,能有效的辅助相关部门做好安全防护工作。公安机关是维护城市居民生活稳定的部门,对城市报警和监控系统进行管理。所以,公安部门应该充分利用电子信息技术,深入研究警防、民防、技术防护这三张网的联动机制。充分发挥电子信息技术的作用,建立完善安全防范预警和应急机制。通过利用电子信息技术的各种先进功能,对海量数据的关联性进行判断分析,提高快速反应和提升处理水平,使得系统的应用得到进一步的强化,从而提高系统服务的实用能力,充分发挥安全技术防范在城市安防监控中的重要作用。这样才能使电子信息技术真正的转化为警力和战斗力,保障城市安防工作的顺利进行。
3电子信息技术在城市安防中的应用
由于每个城市的经济发展状况和社会环境都会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所以,不同地区的城市监控报警系统等安防设备方式不同。但是,大部分城市都是应用了大量的电子信息技术进行系统建设。电子信息技术运用于城市安防工作领域,主要包括视频监控技术和电子报警技术两大方面。
3.1视频监控技术
电子信息技术中的视频监控技术应用于城市安防工作中,对城市治安等情况进行监测并及时做出应急措施。视频监控技术又分为固定视频监控技术和移动视频监控技术两大类。城市安防监控和报警系统中,应用得最广泛的电子信息技术是固定前端点位的视频监控技术。这种固定的视频监控方案主要有全数字化和数字模拟结合的方案。移动视频监控技术则是用于解决城市安防监控与报警系统中视频监控盲区的问题。即便是城市监测系统中的视频控制点位覆盖很高,也会存在一定的监控盲区,尤其是在没办法解决取电问题的情况下,移动视频监控技术也能满足城市监测与报警系统中存在的不足。
3.2电子报警技术
都有危险的状况出现时,能发出报警信号的技术,称之为电子报警技术。电子报警技术分为固定目标报警技术与移动目标报警技术两类,这是根据防范目标的状态不同进行划分的。固定目标报警技术的工作原理是把探测电信号由探测器发出,经过信道传到值班室的报警控制中心。根据这些输送过来的信息,安全保卫人员做出及时的应急措施,把非法入侵和破坏及时制止。移动目标报警技术主要是运用于贵重移动体安全的防范技术。移动目标报警技术综合了很大信息技术在内,包括定位技术、无线通信技术、报警技术、GIS地理信息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等。该技术还能与急救120、火警119、公安110等急救电话进行联网,能够保障大范围的移动安全服务。移动目标报警技术当前应用比较多的是银行运钞车、贵重车辆和船只等方面的防范。
小结
近年来,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研究,一直是科技发展的热门话题。电子信息技术应用的领域是非常广泛的,其中电子信息技术应用的重要领域有城市安防方面、机械安全管理、石油开采中的安全监控、电子政务系统中的应用等。总而言之,电子信息技术应用到我们的社会生活中,能大大的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并对我们需要了解的情况进行及时的掌控。这样有助于提高管理的科学性,确保城市安防工作的顺利进行。所以,充分利用好电子信息技术的功能,尤其是在城市安防中的运用。运用信息安全技术,构建一体化的防护安全保障体系。
建筑智能化管理体系属于智能化工程在建筑技术中的系统联合体,它主要是通过工业自动控制的原理、计算机网络通讯技术以及建筑设备的监控技术等多种专业性的学科构建起来的智能化系统,因为建筑智能化设备管理系统依旧处在一个不断向前发展的阶段中,新一代的建筑智能化系统正在渐渐的更新和完善,从而让现代建筑的智能服务功能更加的稳定。
一、智能建筑与建筑智能化系统
我们常说的智能建筑主要是以建筑为基础,同时具备通讯、办公自动化,融合了系统结构、服务以及管理功能,为建筑的使用者带来一个非常高效舒适的环境的建筑。建筑智能化系统主要指的是在这样的一个建筑基础上,通过系统集成技术来达到通讯自动化、建筑功能自动化以及办公自动化的效果,从而构成一个完善全面的智能建筑环境。
建筑智能化系统是现代科学技术和建筑技术有机结合的产物,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而得到了极大的进步,建筑智能化技术主要依靠了计算机技术、建筑技术、图像显示技术以及现代通讯技术,而它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智能建筑的集成化发展,同时在部分的建筑中渐渐形成了一种新的建筑弱电系统,在很大程度上达到了信息资源共享以及综合管理的目的,突出体现了智能建筑的优势与预期设计目标,而这恰好是人们从智能建筑中所想要的。
二、建筑智能化系统施工各阶段的管理措施
建筑智能化系统在集成工艺上表现为综合性强、专业跨度大,其施工过程中也要求不同分项、工种、环节之间的统一协调、相互配合,因此其施工管理相对于传统的建筑设备安装,更加注重在施工各个阶段的细节管理。
(一)施工前准备
相关的施工技术人员在建筑智能化系统施工的准备时期必须要对各个分项的施工图纸及相关的资料进行审核,施工工程师应该对施工条件、质量要求以及施工范围有充分的了解。应该按照相关施工设备的性能、施工标准以及施工设备的种类和使用方法,要求相应的施工技术人员和设备操作人员进行沟通交流,从而能够科学合理的对施工现场进行布置,有计划有步骤的对施工设备进行选择和使用。
(二)技术交底
机电施工技术是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施工的保障,在保证系统施工进度、确保系统工程质量、降低工程成本等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当专业工程师相互进行了技术沟通之后,还应该对工程施工的全体技术人员进行交底。系统工程施工交底应该有层次、分重点的进行。技术交底工作常常在工程施工开始之前进行,同时应该要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中;技术交底的内容一般有施工技术的选择、施工工艺的规范标准、系统工程质量安全要求等。技术交底作业应该由系统工程主要技术负责人分层次的展开,从上至下直到基层施工技术人员,同时必须要保留相关资料和文件,并通过交底技术人员签字确认,之后再归档保存。技术较低工作是为了提出更好的施工安全措施,从而避免在系统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安全质量风险,其中主要包含的项目有:大件物品的运输、高空作业、大型设备的调试以及其他风险较大的施工作业。
(三)资料整理
施工资料指的是从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的合同签订到正式开始施工,再到系统工程竣工的全过程的详细记录。施工资料必须要做到全面、准确,不能随意进行修改和仿制,不得丢失。对于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施工的关键环节,必须要着重的进行记录和保存。
(四)交付前准备工作
随着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施工作业的推进,当施工作业即将交付之前必须要对其进行相应的检测和调试工作,确保建筑智能化系统可以顺利运行,应该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检测标准以及检测计划。工程检测工作必须要结合工程技术文件、施工设计、洽商记录以及产品技术文件来开展。检测计划的制定必须要与国家相关的标准规范相符合。当办理委托手续的过程中,必须要向相关检测部门提供竣工文件、设计文件以及合同技术文件等。在对建筑智能化系统进行检测的过程中,还必须要做好检测记录和检测报告。
(五)工程实施阶段
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的实施阶段主要任务重心是对项目目标进行管理和控制,从项目开始直到结束,通过全面系统的规划管理,让整个系统工程的质量、进度、技术、成本等都能够达到相应的目标标准。而管理的具体要求主要是:思想系统化、过程动态化、手段信息化、组织专业化。
1、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的管理必须要对项目的整体性进行掌控,对于系统内部各个要素以及子系统之间的联系、与外部环节之间的联系要有充分的掌控。
2、注重动态管理,对于系统工程要进行全面的评估,在对其进行管理时应该动态的对其内部各要素进行“计划-执行-控制”的调整,从而确保整个系统工程内部各个要素在静态管控与动态调整中不断的完善和推进。、
3、善于利用计算机技术,结合现代管理知识以及相关的手段,对管理信息数据进行量化,同时把定性与定量经验相融合,从而构建起系统管理模型,经过科学的评估和分析工作来进一步的提升系统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4、实行开放式的管理结构,注重各个管理部门之间的协调统一。
(六)验收阶段
在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的验收环节我们必须要着重处理好系统工程资料审核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根据系统设计的实际需求以及相关合同条款对建筑智能化工程的运行情况进行检验;有计划有步骤的对其进行审核;另外还应该组织第三方测试机构会同做好验收工作,确保系统工程的稳定运行。
三、结语
总之,建筑智能化系统现阶段还属于一种综合性较强、结构功能复杂的高科技产物,其涉及到的科学技术领域较广,具有高科技性以及高复杂性的特征。我们必须要充分认识到建筑智能化系统的积极作用,意识到其施工复杂性,更好的掌握建筑智能化系统不同专业科学技术之间的联系,把握好在其施工过程中的设计阶段、实施阶段、验收管理等环节,能够清楚的了解对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施工产生影响的因素,结合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如此才能够保证建筑智能化系统的作用得到有效的发挥。
参考文献:
[1] 王晓飞.关于居民住宅电气设计[J]. 山西建筑. 2013(29)
[2] 孙益胜.论智能化弱电工程的现状与发展[J]. 科技创业家. 2013(13)
[3] 周蓉.浅谈信息时代下建筑智能化系统设计及工程应用[J]. 电子测试. 2013(15)
[4] 王奇.安防综合管理平台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J]. 中国公共安全. 2013(11)
[5] 马伟.浅谈计算机网络综合布线的施工[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3(23)
[6] 王黎明,白雪琦,时波涛,石磊磊.浅谈电气工程自动化在建筑设计领域的应用[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3(23)
[7] 付丹.智能建筑设备电气自动化系统设计[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3(23)
DOI:10.16640/ki.37-1222/t.2015.21.088
0 前言
在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作为建筑工程的关键组成部分,电气工程的建设涉及到整个工程的各个方面,其主要施工的内容是电气的相关设备、装置等。在一定的程度上,电气工程施工的水平直接影响到整个建筑工程的进度与质量。因此,我们一定要重视电气工程的施工。随着我国科技的飞速发展,在建筑电气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我们逐步引进智能化技术,通过研究我们发现在电气工程中引入智能化技术具有十分显著的成效,可以不断提高电气工程的施工准确度与工程的质量。但是,通过研究我们发现在建筑电气工程智能化技术在施工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这严重影响到我国建筑电气工程的发展。因此,本文选择这一课题进行研究。本文首先对建筑电气工程进行阐述,接着对建筑电气工程中智能化技术施工的重要意义进行分析,最后,结合我国建筑电气工程智能化技术的应用现状,提出其施工策略。
1 建筑电气工程概述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对建筑物的要求也在不断地提高,尤其是建筑电气工程的施工水平。随着我国科技的飞速发展,相关新技术也被广泛的应用于电气工程中去,为了居民的生命安全,我们必须不断提高电气工程中智能化技术的应用水平。在建筑电气工程施工中主要工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变压器的安装、电缆线路的铺设、灯具及其它照明装置的安装、避雷设置的安装、架空线路、变压器及动力装置的安装、建筑电气工程的最终验收等。
2 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中应用的重要意义
通过研究我们发现,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的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例如,它可以提高电气工程的质量,方便人们的生活,详细内容如下。
2.1 智能化技术具有灵活性
在电气控制器这一方面,传统的控制器操作较为繁琐,同时,它也过多的依赖于人的主观性,因此,很容易造成人为的失误,智能化技术就可以弥补这一点。通过智能化技术的应用,我们不仅可以保证电气工程施工的准确性,同时,它还能减少技术人员的工作量,从而不断增加电气工程施工的灵活性,在没有相关技术人员的指导下,我们也能利用相关智能化技术来完成任务。
2.2 智能化技术一致性高
这一特点主要体现在对不同数据的处理上。通过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其再输入陌生的数据形式,它也能在输入之后完成相关评估,进而实现电气工程自动化的标准。而对于不同的控制对象,其产生的作用也会随之改变,虽然它有时候没有及时作出相应的控制动作,但是也会产生相同的效果。但是,我们也要清楚地意识到当控制对象被更换了之后,预期的效果可能就不会实现。因此,我们在进行设计工作的时候,就一定要足够的谨慎,加强对工作细节的处理,防止错误的出现,控制好误差。
2.3 提高相关控制器的安全性
通过研究我们发现,每年居民因电气系统的安全问题而出现事故的人数有所增加,尤其是在一些较为老旧的建筑物中。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在老旧的建筑物中,电气系统的工作效率较为低下,安全性差,从而导致事故发生。通过智能化技术的应用,我们可以发现其安全事故的发生明显减少,主要原因是智能化技术较为敏感,其灵敏性较高,因此,一旦居民出现操作不当或是其它工作人员出现操作不当时,相关智能化技术就会立即感应出来错误,并给予及时的控制,从而预防事故的发生,提高相关控制器的安全性,进而保证了人民的生命安全。
3 建筑电气工程智能化技术的施工策略
为了提高智能化技术的应用水平,本章节结合我国现阶段建筑电气工程智能化技术的应用现状,从而提出具有建设性的建议。
3.1 利用传感技术实现资源共享
在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过程中,我们要利用传感技术实现资源共享。例如,建筑电气工程部门在利用传感技术将整个工程的施工和工作状况收集到一起后,可以利用计算机系统,并结合电机设备、电磁场以及电路等专业性质较强的学科知识对所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综合分析
。然后,相关管理人员要对其分析结果与工程最初设置的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对实际运营出现的结果进行自动化控制,进而更好地进行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
3.2 进行目标管理
无论是什么工程在开始之前都要有一个明确目标,这一目标往往是由工程完成的效果来体现的。例如,我们在进行输电线路工程中,我们的目标完成主要体现在电网的架设以及变电所的建成等,除此之外,目标的完成还要考虑到工程完成的质量以及工期方面的问题。因此,我们在进行智能化技术应用过程中也要注意到目标的管理,从而提高电气工程的施工效率,促进电气工程高质量完成。
4 总结
通过以上对建筑电气工程智能化技术的施工策略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在现在信息飞速发展的阶段,智能化技术在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过程中的重要性。通过智能化技术的应用,我们不仅仅可以提高电气工程操作的准确度,同时我们还能促进电气工程的质量的提高,提高相关电气控制的安全性。但是,通过研究我们可以发现,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中应用存在较多的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电气工程的质量。因此,我们一定要重视这一方面的发展。本文选择这一课题进行研究,并结合我国现阶段建筑电气工程智能化技术的应用现状,提出以上施工策略,以达到提高建筑电气工程智能化技术应用水平的目的。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TU71 文献标识码: A
信息产业的迅速发展,催生了智能产业。我国智能建筑产业规模很大,发展很迅猛。建筑因为配备了智能化系统,才称之为智能建筑。智能化系统和智能建筑相辅相成。智能化系统是集电子、计算机、网络、多媒体、自动控制、传感、通信等多种现代化技术、设备和软件于一体的综合性系统。智能建筑以建筑为平台,兼备最优化组合的智能化系统,向我们提供了一个高效、安全、便利、人性化的生活、办公、休闲建筑环境。
施工准备工作的基本任务是为拟建工程的施工建立必要的物质和技术条件,统筹组织安排施工力量和施工现场。显然,施工准备工作是确保本工程顺利连续进行的重要前提。施工准备工作不仅仅是指开工前的施工准备,还包括各施工阶段施工前的施工准备,是一项有计划、有步骤、分期、分阶段的工作,贯穿拟建工程整个生产过程的始终。本人结合在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过程中积累的工作经验,谈谈如何做好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施工准备工作。
一、及时收集和掌握相关技术资料
收集和掌握与工程有关的技术资料,如施工及验收规范、技术规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以及材料、设备供应商提供的设备施工安装说明书、产品合格证、检测报告、试验记录、设备连接图、安装详图等。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常见规范有《通风与空调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建筑安装分项工程施工工艺标准》、《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电力设施抗震设计规范》、《智能建筑设计标准》、《工业企业通信设计规范》、《建筑电气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等等。
二、尽快做好图纸会审、设计交底工作
(一)施工单位收到拟建工程的设计图纸和相关技术文件之后,应尽快组织本单位工程技术人员熟悉和自审设计图纸,了解设计内容及设计意图。把对设计图纸的疑问和建议做成自审记录,为图纸会审做准备。比如:设计图纸中的工艺性能是否符合实际要求,是否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技术标准和法律法规,是否符合业主要求?材料和施工技术是否可行?设计所采取的新工艺或新技术,在目前技术和装备上能否保证正常施工?设计所采用新设备、新材料,按目前市场上的规格和质量能否满足施工要求? 施工图设计内容是否完整?所设计的各个系统有无系统性的缺漏?设备表、材料表等是否设计齐全?图与图之间、图与表之间相应的规格、尺寸、型号、标号、材质、数量等重要数据是否一致,有没有矛盾?预留孔洞、预留件的规格、坐标、标高以及数量与图纸是否一致?管沟、电缆沟的坐标、标高、设备基础是否与土建图一致?各种电缆电线与室内各专业图进出衔接是否一致,分界点是否明确,室内外规格、坐标和标高是否一致?设备、管架、电线支架是否与各施工图一致?
(二)图纸会审工作由建设单位来组织,监理单位主持,设计单位、施工单位以及其他协作单位共同参加。首先,由设计单位代表介绍拟建项目的特点、设计意图、功能要求、工艺和质量要求,并对特殊结构、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提出设计施工要求。然后,施工单位代表根据自审情况,提出对设计图纸的问题和疑点和建议。最后,针对问题各单位进行研究与协调,形成统一认识,制订解决办法,确保系统符合工艺需要,施工过程中不破坏建筑物的主体结构,不影响建筑的美观,不与其它工程位置发生冲突。把所探讨的问题做好记录,写出会审纪要,并经各方签字认可。
(三)在图纸会审时,进一步由设计院有关设计人员向施工技术人员进行设计交底。施工技术人员在理解设计意图时,进一步把握所需要的设计参数,并结合拟建工程特点提出要解决的技术难题,双方协商研究,拟定解决办法,以便实施时更好地把握施工布置,提高机电调试时的质量和效率。
三、编制工程实施需要的技术文件
按工程实际编制施工组织设计、质量计划、专业施工方案、施工进度计划、资金使用计划等等。
(一)施工组织设计的主要任务就是针对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的经济和技术特点,结合现代化科学技术的应用,协调各专业、各施工队、各类资源之间的关系,实现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按设计要求顺利完工。它是有效进行建筑智能化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综合性文件。
(二)质量计划是施工单位表明自身质量管理方针和目标,以及为实现这些目标所采用的方法、手段和措施,体现了自身对产品质量的责任和承诺。一般包括质量目标、实际运作各过程的步骤、不同阶段人力和资源的分配、实施中需要采用的指导书等等。
(三)各专业专项施工方案根据工程实施的重点和难点,制定解决方案,有针对性的分析处理具体专业问题。
四、组建项目部,组织劳动力进场
要建立拟建项目领导机构,明确分工。领导机构人员必须具有经验丰富、能密切合作、工作效率高、年富力强的特点。
要制定劳动力需求计划,按工程施工阶段、施工方案以及进度计划,组织劳动力有计划进场。要组建精干的施工队伍,认真考虑工种和专业的配合,采用动态人员调整的策略,技术工和普工的比例要合理。被选定的施工技术人员要确保技术精湛、经验丰富,从而满足施工需要。
五、做好物资、施工机械设备的准备工作
(一)编制采购和进场计划
根据工程需要,编制详细的物资(包含原材料、半成品、构配件以及工艺设备)采购与进场计划、施工机械设备进场计划。计划分总计划和月度进场计划、分期进场计划。计划中要列出清单内容,包括生产厂家、产品名称、技术规格、价格、数量等。
另外对需要业主采购的物资,列出采购清单,并注明需要进场的时间,交给业主,跟业主单位协调好。
(二)应注意的问题。
要与加工单位或生产单位协调好,签订供货合同,确定供应时间,这对施工单位的正常生产很重要。要严格控制进场物资的质量,坚决杜绝不合格物资进入施工现场。
管、槽、线要根据工程进度、需要量大小、仓库面积大小分批运送,尽量避免多次因周转而引起磨伤、破损和错漏。机柜、设备模块箱等大件设备,凡是涉及到有特殊要求、特殊用途或者美观的,应由送货单位点对点送货,以便确保设备的外观和性能、资料和手续的齐全。如果采用代用物资,要考虑供电安全和经济技术等指标。另外,物资和施工机械设备进场还应遵守交通管理部门的要求,尽量利用夜间进行。
六、做好临时设施搭建工作
临设规划和设计要及时提交给监理审批。临时设施的搭设应服从业主、监理单位的要求,符合现场的实际需要,以经济、实用为原则,符合安全文明施工的要求和防火规范,尽量节约用地、减少建设投资、减少二次搬运。
七、编制有针对性的现场管理制度
现场各项管理制度是否健全,将直接影响到各项施工活动能否顺利进行,所以要针对现场特点、有关规定以及管理文件,编制技术责任制度、考核制度、安全文明施工管理制度、材料出入库制度、质量管理制度、防火管理制度、机械设备使用保养制度等各项目管理制度。
八、做好安全质量技术交底工作
为使施工组织设计、质量计划和专项施工方案有效地起到指导施工全过程的作用,必须向施工技术人员和施工班组进行安全、质量和技术交底。交底内容应符合设计要求、有关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要求。针对对施工难度较大、以及质量、安全容易出现问题的地方,做重点交底,按拟定的专项施工方案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有效防范或解决,确保工程顺利实施。施工班组和作业工人接受交底之后,要认真分析研究关键部位、安全措施、质量标准以及操作要点。
九、组织施工人员进行教育和培训
施工前,通过教育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和操作技能,使他们的能力满足施工要求。培训内容针对本工程安全、质量以及技术特点,使施工人员比较全面的了解设计图纸、施工组织设计、质量计划、施工工艺等技术文件,以便科学有序地组织施工,按正确合理的施工顺序进行作业,落实技术文件中的质量标准、技术要求。常见的培训内容包括:现场管理制、安全要点、职业健康和卫生、质量要点、工法、质量通病防治措施、应急事故救援处理等等。培训应与考核相结合,考核合格后才能上岗。
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需要的特殊作业人员一般是电工和焊工,特殊作业人员比须持证上岗、严格管理,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十、结束语
以上是对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施工准备工作要点的总结,各个要点之间是有机联系的,并不孤立的。实践证明,凡是不重视施工准备工作、没有做好施工准备工作的施工单位,就会在施工过程中遇到各种麻烦和损失,甚至给工程带来严重后果。可以说,只有做好施工准备工作,才能保证工程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图说建筑智能化系统》 张新房 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