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10 14:39:10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国内外招投标现状分析,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众多领域逐渐采用招投标的形式,由“甲方”公开选择较为合适的“乙方”,以保证工程的顺利推进。在经济全球化的带领下,国内的招投标方式受到国外的大力影响,逐渐向成熟化、制度化发展,据相关资料显示,经评审的最低价法与综合评估法是目前建设工程招投标中最常用的评标方法。本文分析了招投标的国内外形势,对建设工程招投标中的这两种评标方法的优缺点进行比较。
1 招投标的国内外形势
以英国为代表的招投标起源于18世纪,通过不断发展与改进,其建设工程招投标的评标方法以成体系,更加科学有效地为“甲方”服务。一方面,其实践经验充足,法律监督制度已成规模,在长达一百多年的实践中,发展成以英国、美国、法国等为代表的评标方法,其可分为以下两种:最低价格与最佳价值评标方法,由于国情、市场行情、经济发展水平、建筑科学技术等与国内存在较大差距,因而其形成了我国无法比拟的招投标管理制度。
起步晚、发展不完善是我国招投标工作的主要特征,不仅法律监督体制不完善,而且评标方法有待进一步提升。我国相关部门虽然制定了具体的评标方法,但在实行过程中,不同行业依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呈现出多样的评标方法,例如,我国建设行业近年来得到较快发展,在选择施工单位,应从多个角度进行评标,以保证“招标人”获得最大化利益,一方面,我国建筑市场并未形成科学有效地招投标评标方法,招标人在招标时过度重视企业的投标报价,对其经济水平、业务能力、施工技能等了解不够深入,因而容易做出错误的选择:另一方面,投标单位投机取巧,利用我国招投标评标方法不够完善的漏洞,弄虚作假以达到中标的目的,对此,需要相关部门对其进行统一调整,目前我国建筑市场较为适用的有“经评审的最低价法”与“综合评估法”,下文将详细探究这两种评标方法的优缺点,改善我国建设工程的招投标评标水平。
2 招投标工程评分方法比较
2.1 经评审的最低价法
即通过初步评审的合格投标人的报价在偏差率之内的,按从低到高依次排序,以最接近低价判定标准值(包括低价判定标准值)的投标报价为合理最低报价,得最高分。依次类推,进行排名。要想采用此种方法完成招标工作,必须重视招标初期的各项工作,即全方位评审投标人是否符合满足招标文件要求,保证经济实力过硬、施工技术先进、行业信誉较高,能够出色完成建设工程。
优点:能够降低投标的报价。尽管报价排名靠前的投标单位的报价不是最低的,但其为了获得比较靠前的排名,在报价时必须极力压缩“金钱数量”,将不必要的经济效益与大量的水分抽离,这样便有效控制了招标人的投资金额,即极大的缩减了建设成本,有利于维护其自身的经济利益。有效抑制最低价中标的机率。其基准价是所有投标人(招标人设有最高限价的,则投标总报价高于最高限价的除外)的投标总报价中去掉六分之一(不能整除的按小数点前整数取整,不足六家报价则不去掉)的最低价和相同家数的最高价后取算术平均值作为为投标总报价的评标基准价。从理论层次讲,有效控制了最低报价成为中标人的机率。
缺点:投标人联合左右基准价。虽然基准价的确定较为严格,如果投标人联合起来,进行集中性报价(相对偏低),便可以将基准价确定在这区间内,最终实现围标:将影响建设施工的质量、进度与经济效益,不利于监管工作的顺利开展:标底最低控制不合理。招标人为防止最低报价的投标人成为中标人,但是对于低于成本价的投标将予以拒绝,但什么是成本价?至今没有一个明确的界定。因为同一建设工程的成本对于不同的企业来说,是不相同的。导致其不能如期签订合同,影响建设施工进度与质量。
2.2 综合评估法
是指在最大限度地满足招标文件实质性要求的前提下,评标专家组按照招标文件中规定的各项因素进行综合评审和量化打分,以评标总得分最高的投标人作为中标候选人的评标方法。其主要评估投标人的技术、经济能力、行业信誉、价格、服务水平等,依据招标文件中的具体规定进行合理评审,综合考查投标人对此建设项目施工的能力,当建设工程规模较大、难度大、工期较长,施工方案直接影响后期施工质量、进度时,应采用综合评估法做出恰当的选择。
优点:综合能力全面考核。对投标人全方面的分析、评估,包括工程报价、工期长短、经济实力、施工水平等,可以选择到综合实力较强的施工单位,保证了后期施工的顺利进行,防止低价中标。重视价格与施工技术,严格按照招标文件进行评估,可将投标人的总体情况以权重的形式呈现给招标人,其基准价是所有投标人(招标人设有最高限价的,则投标总报价高于最高限价的除外)的投标总报价中去掉六分之一(不能整除的按小数点前整数取整,不足六家报价则不去掉)的最低价和相同家数的最高价后取算术平均值作为为投标总报价的评标基准价,与基准价相等的投标报价为满分,几乎不存在低于成本价的报价,既保证建设工程后期施工顺利推进,又有效维护了招标人和投标人的利益。
缺点:评标专家的主观性较大。在评估投标人的综合实力时,个别评标专家容易受主观因素的影响出现偏差、钻字眼等情况,无法保证公平、公正:覆盖面较广。评估投标人覆盖各个方面,造成招标人容易忽视了价格的重要性,难免会发生高价中标的情况,从而加大投资额,提高建设成本。
3 结语
建设工程中关于招投标的评分方法需要依据实际情况而做出合理、科学的选择,但我国建设行业中关于招投标工程的评标方法仍需进一步改善,在充分认识其优缺点的基础上,做出合理的评标方法,依据工程的大小、施工难度等选择合适的评标方法。
参考文献
[1] 李海林.建设工程招投标中的问题与对策[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1 (05):44-46.
[2] 钱育铃.浅谈在当前建设工程招投标中存在的问题[J].经营管理者,2011(06):248.
[3] 刘智勇.对我国建设工程招投标评标方法的思考[J].经营管理者, 2011(17):224.
中图分类号:F29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8)03-0120-02
1 代建制国内外的产生发展与现状
1.1 产生与发展
国外大约在20世纪70―80年代兴起,目前在国外上比较流行。产生的主要背景是:随着经济和技术的发展,工程规模越来越大,工程技术也日趋复杂,工程管理专业化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一般的工程项目业主难以胜任这样的管理工作,需要寻找一家专业化项目管理/工程咨询公司为其提供服务。对于政府投资的工程项目,由于业主缺位,更有需要采用这种型工程项目交易方式,以加强对工程项目实施阶段的管理。此外,政府投资工程项目实行这种方式之后,实现了建设管理和监督的分离,对防止工程建设领域的腐败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因此,代建制在政府投资工程项目中应用更为广泛。
国内代建制最早出现在政府投资项目,特别是政府投资的公益性项目的领域里展开的,率先开始探索的是厦门市。从1993年开始,厦门市在深化工程建设管理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就通过采用招标或直接委托等方式,将一些基础设施和社会公益性的政府投资项目委托给一些有实力的专业公司,由这些公司代替业主对项目实施建设,并在改革中不断对这种方法加以完善,逐步发展成为了现在的项目代建制。2001年,厦门市开始在重点工程建设项目上全面实施项目代建制。2002年3月开始在土建投资总额1500万元以上的市级财政性投融资建设的社会公益性工程项目中实施项目代建制。
1.2 项目管理研究现状分析
项目管理模式与一个国家的经济体制、建筑市场的发展程度和投融资主体密不可分。经济发达国家的市场化、私有化程度较高,建设项目包括许多大型项目,是由私人作为投资主体,如市场化率较低的日本也达到了80%。加之发达国家建筑市场的法律法规体系较为完善,中介机构较成熟,专业咨询服务多,内容全、信用好;建筑业的工程保险、担保体制非常健全。在这种环境下,业主的投资和质量目标的风险大大降低。因此,在不同的工程阶段,业主可以委托不同的专业项目管理公司,协助自己做好项目的一体化管理。
由此,国外对项目管理模式的研究主要从项目的承发包模式出发,发展不同的管理模式,以改善项目的投资、质量和进度目标。总体来说,国外的业主项目管理普遍采用“他人控制”的原则,业主的项目管理组织是弱势引导。从国外项目管理的发展历史来看,经历了设计――招投标――施工(DBB,Design-Bid-Build)、风险型建设项目管理(RISK-CM,Construction Management)、型建设项目管理(AGENCY-CM,Construction Management)和项目总承包(DB,Design-Build)模式等几个阶段。
通过进一步的比较分析发现,对于非经营性政府项目,国内现行的代建管理与RISK-CM模式十分相似,即代建单位以合同约定的投资、进度和质量目标为对象,设立投资控制标准最低标准,进行全过程工程管理。国外的统计数据显示,采用CM模式管理的比DBB模式加快施工进度6%,加快招投标进度13%,降低造价1.5%。为此,借鉴CM模式,结合我国国情,可以建立较为合理的在诚信基础上的适度竞争的代建管理模式。
(1)RISK-CM模式下的管理构架(见下图1、图2)。
(2)理想的代建管理模式及约束机制。由于国内的业主项目管理组织大多采用强势控制,尤其是业主管理人员大多来源于工程建设与管理部门,对于工程管理不自觉的参与较多,摆脱不了“大业主”的思想,因此,在实施代建管理时,必须从体制、机制和管理上建立和保证“小业主、大代建、授权与监督并行”的模式,有关方面各司其职,形成项目管理的合力。
1.3 代建制的发展方向
我国的建筑市场,尤其是建筑管理市场,通过多年来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在人才储备、经验积累等方面已具备与国际接轨的部分条件。为此,作为现有的代建单位和即将进入代建领域的单位,将有以下几个发展方向:
(1)项目管理的品牌化经营――事务所与合伙制。从代建管理的工程实践中出现一批管理经验丰富、思路开阔、成绩卓越的职业项目经理,并形成相应的项目经理人市场,采用合伙制的形式,承接工程项目,实行专业化管理,并最终演化为国际通行的Agency-CM模式。
(2)专业化管理的综合――多功能管理咨询公司。代建单位通过自身努力,在工程建设和咨询方面具有先天优势,最终演变成国际化的多功能咨询公司,扮演Architect/Engineer的角色。
(3)真正的Risk-CM公司。代建单位通过资本积累、品牌担保,最终在政府非盈利性工程以及商业工程中成为专业的Risk-CM公司,通过承诺最大工程费用,实现风险与受益的直接挂钩。
(4)特许经营公司。代建单位与社会资本联合,利用自身管理优势,共同组建特许经营公司。实现管理的高端化(参与融、投资),管理的全程化(投资、建设、管理、运营的结合),获得特许经营利润。
2 代建制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决策建议
2.1 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1)代建人的法律地位不明确使代建制实施困难重重。
代建制是项目管理制度的改革。根据代建制的定义和实施初衷,代建单位在代建期间是作为项目法人的角色履行其职责和权利的。目前代建制实施过程中,代建人的法律定位不明确,一方面是由于代建制度的相关规定是由发改委为主在推动,而另一方面项目管理和监理制度是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在推动,使得代建制在向项目管理靠拢时出现了脱节现象。其主要表现是在质量管理过程中代建单位在所有的验收表格中无签字之处,在办理前期手续如征地、拆迁时与相关部门(如建委、规委、人防、供水、供电、公安交通、环保等等)沟通困难。
(2)代建取费标准过低损害了代建单位的积极性。
据经济学成本与收益对等原则,代建单位应以其代建职责和劳动绩效为依据收费。但现阶段代建取费普遍参照建设单位管理费为标准,代建单位所涉及的职责、所付出的成本和建设单位有很大区别。以建设管理费为标准显然是不合理的,而且建设单位管理费标准较低,通常不超过项目投资的2%,故大部分代建取费较低,有的项目代建费只占项目总投资的0.7%。这种低取费情况损伤了代建单位的积极性,不利于吸引高素质的代建队伍和人才参与项目管理,不利于提高代建单位的管理水平,更不利于体现代建制度的优越性,从长远看势必会影响代建制的健康发展。
(3)高额的履约担保金降低了代建招标的竞争性。
实行履约担保制度是为了避免代建过程中由于代建单位的原因使政府投资项目蒙受损失而建立的一种配套措施。《非经营性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管理暂行办法》中要求履约担保总额为工程概算的3%~10%,而在目前的代建制试点工作中,普遍要求代建单位按工程造价的10%或30%提交履约保函,且大多数只接受银行保函,这与代建单位取费相比,风险责任与收益严重失衡。现在的代建单位大多是以前的工程咨询单位转变而来,资金实力薄弱。这种高履约保函就会把具有实际履约能力而担保能力较差的代建单位排斥在外,降低代建招标的竞争性,而且高额的履约担保将极大地占用代建单位的周转资金,使得在代建过程中可能出现资金“断链”现象。
2.2 更好的实施代建制的决策建议
(1)通过招投标选择优良的代建单位。
据现阶段典型的几种代建模式优缺点分析及各地的实际代建情况看,通过招标选择代建单位较其它方式有更好的代建成效。应避免招投标暗箱操作,采取措施使招投标阳光化。
(2)完善代建制相关法律法规。
代建制的实行成效已初见端倪,为了加快代建制的壮大发展,离不开项目建设各方的努力,更离不开相关法律法规的支持。根据以上对代建制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可知,目前亟待需要建立的法律法规制度有:
①赋予代建单位法人地位,而不是像现阶段那样仅仅作为政府投资部门的下属单位。这样可以避免许多不利因素,代建单位作为项目法人也是代建制实施的初衷。
②提高代建取费标准。为使代建制朝着良性方向发展,以代建成本、职责、服务内容确定取费的依据。
③合理确定履约担保金额。按风险收益对等的原则,以代建取费为基数,参照代建单位的资质、声誉、履约能力以及代建项目的规模确定履约担保金额。
2.3 对代建单位进行绩效考评
政府购买代建单位的服务,按约支付报酬,自然需要对代建单位实施管理活动的绩效进行审核、认知、测量和评定;对代建单位进行绩效考评也是建立政府投资项目激励机制和监督机制的基础,是更好地实施代建制的重要配套措施。对代建单位的绩效进行量化、评定的步骤:
①确定考评内容,选择与代建单位代建职务相关的行为活动进行绩效评估。可以从代建单位的质量、进度、投资控制的成果大小,以及代建单位在管理活动中遵守法律法规、合同履约、职业道德方面的表现两大方面进行评价。
②设置指标体系。对考评内容进行细化,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若干子类代建行为、活动和结果,以指标形式来代表该类考评内容,并对考评内容设置多层次指标且赋予相应的权重,以便系统、全面地反映代建绩效。
③选择科学的绩效评定方法。目前对绩效评定的方法有:算术加权平均法、模型法、模糊数学方法,其中应用最广的是算术加权平均法。在绩效评估中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评估方法。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F5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3)13-0137-03
1 概述
公路工程是我国交通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我国交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在进行公路建设过程中,公路工程的管理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公路工程除了要做好投标工作,对投标的合同管理也是不容忽视的,只有做到这些工作,公路工程才能在更好的轨迹上高效益运行。
2 公路工程施工招标的评标方法
2.1 合理低价法
合理低价法是重要的评标方法之一,主要是指对投标人进行初步审核并进行详细的评审,严格遵守招标规定对投标人所提供的评标价进行打分评价,之后将打分按从高到低的顺序进行合理的排列,并将排名前三的人推荐作为此标的中标候选人。
2.2 最低评标价法
这种方式一般而言,是遵循从高到低的顺序对评标价等于或者是高于工程成本价格的投标文件,遵守相关规范进行初步的审核,之后进行严格的评审,最后将评标价最低的3名投标人作为中标的候选人。
2.3 综合评估法
这种方式一般而言,是通过初步的评审和十分严格规范的审核后,对投标人所拥有的财务状况、技术能力和综合管理水平、工程业绩、业界信誉等多个方面做出分析评审,并进行综合评价,并且进行评分,最后按从高到低的进行排序,并将前三名的候选人作为中标的候选人。
3 公路工程招投标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
3.1 公路工程招投标存在的主要问题
3.1.1 评标、定标方法不科学、不合理。很多招标单位在进行招标之前,没有做好充足的功课,在进行整个项目的招投标过程中,设立的评标、定标方法不科学,使整个招投标过程失去了秩序,甚至使许多不怀好意的投标者钻了不合理方法的空子,让这个招投标失去了原来的意义,还造成了无法挽回的损失。
3.1.2 招投标工作完成后招标方与中标方违背原来的合同。据法律规定,招投标工作结束后,中标者应该在中标通知发出的30日内,与投标者订立合同,合同依据招投标时双方出示的文件订立。但是实际情况是,在招投标工作之后,双方有一方违背当初的招投标文件,以各种理由、各种借口,随意变更施工内容或要求,增加投资额,造成整个投资超出之前的计划,使之前的招投标失去了
意义。
3.1.3 公路工程的招投标市场存在不正当竞争。主要表现在招投标双方未了达成双方的不正当利益,通过不正当的手段对整个招投标的过程进行干预,排挤其他投标者,严重地干扰了整个公路工程正常的招投标工作秩序,破坏了招投标工作的公正性,造成招标项目成本一直居高不下,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招标的意义。同时,还存在投标定标过程控制不严、运作机制有待完善、承发包过程中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等问题。
3.1.4 串标。串通投标就是指在公路工程的招投标过程中,建设单位违反有关程序采取手段限制竞争的行为。具体的说,有两种方式:一是投标者互相串通投标。在参加投标之前,想参与投标的建设单位通过事前的沟通,以口头、书面、电话等形式互相报价通气,达到自己的不良目的。二是投标者和招标者互相串通投标。在公开招投标之前,招投标者泄露标底,破换正常的招投标工程,达到不法的目的。
3.1.5 公路招投标的法律规范依然不够健全。国家相关的法律制度不完善,法制建设不健全,导致国民的法制意识不强。虽然国家为了规范公路工程的招投标市场,使之走向规范化、专业化制定了一些相关的法律法规,但是纵观整个的法律法规,惩罚招投标市场的违法行为的法律法规十分少见,惩罚的力度措施也不够。这就导致一些招投标单位和个人对这方面的法律法规知识缺乏,法律意识淡薄。所以才会在整个的公路工程的招投标一而再再而三的出现违法行为。
很多公路工程项目在实施招投标的过程中,是建立在双方平等互利的原则之上的,整个项目的招投标过程也是按照国家和地方的规定来进行的,但是我们透过表面往实质看,却发现很多建设单位的招投标是受到各方各级的行政干预的,建设单位并不是通过招投标来选择施工单位的,而是事先已经由行政单位内定了施工单位,再通过公开招投标来走个过场罢了。这种表里不一的现象在全国各地的公路招投标过程中是广泛存在的。
3.2 公路工程招投标存在问题的改进措施
在进行公路工程招投标管理过程中,招投标的管理机构要严格按照相关的法律规范进行管理,要严格杜绝招投标过程中转手倒包,以挂靠承包等恶劣的现象,要遵守各种法律规范,维护整个市场的秩序,促进整个公路工程施工质量的提高,同时,要不断地完善议标规范,严厉打击假招标的现象,最后,要不断建立和完善群众监督机制,加强社会监督和舆论的监督。
工程交易中心的建设将会继续得到发展和规范,将会陆续地出台针对交易中心管理的一些规章制度和运行规则,以便对承包方、发包方、中介方和管理部门的行为进行规范;交易中心现代化管理水平和技术装备水平将会进一步的提高,处理各类信息数据的时候广泛地应用计算机,实现微机管理工程报建、招标信息、投标企业档案、场内办理手续等方面;交易中心的功能和管理将日趋完善,使交易中心逐步成为交易中心、管理中心、信息中心和咨询服务中心。
书面合同上面,体现了招投标的结果,与招投标工作紧密相连。在管理合同的方面,规范甲乙双方合同的签订行为和增强索赔意识需要做大量工作,并且这个工作做得越充分,合同的规范意识越能够体现;针对合同范本方面,我国有确切的建筑工程施工的合同范文本,而且合同示范文本将是今后合同管理的主要工作之一。此外,应用计算机建立投标报价系统是投标企业应该实现的必要内容,这样的话,才能够快速实现、报价准确,以适应日益激烈市场竞争的需要。在国际当中,不可缺少的是招标机构,在建筑市场和招标投标活动中是十分重要的,我国建设市场在健康地发展,我国的招标投标制度也在不断地完善,招标机构的数量和质量都得到了大力发展,这样的话,我国的招标投标制度与国际接轨的速度就推动了,使得我国的招标投标制度逐步走向成熟化。
规范和完善市场建设规则,市场规则一般是由有关机构制定的或者沿袭下来的,一般由法律、法规和制度组成所规定的市场行为准则,其内容包括市场准入规则;市场交易规则;这些准则分别是想要进入市场需遵循一定的法规和具备相应的条件,应采取清出制度,对不再具备条件或出借证书、采取挂靠、制造假证书等欺诈行为及时清出,资格和资质管理的准则也应逐步完善;保证各种市场主体在平等的条件下开展竞争的行为准则;交易必须公开(涉及保密和特殊要求的工程除外)、公正、公平的
准则。
4 公路工程施工合同及施工合同管理
4.1 建立健全的流程管理体系
要严格遵守合同管理规范,明确好合同管理的责任主体,并将目标任务和各种工程措施落实到实处,让每一个管理流程和管理环节都能够在相关的制度和范围之内运行,同时,要不断地将合同中的各项内容落实到实处,最后,在对合同进行管理过程中,要对各个环节和流程都进行严格规范的监督管理,实施专人监管、综合评价,切实保障签约合同符合相关要求,保证制度化管理、规范化管理以及标准化管理。
4.2 建立健全合同文本的管理机制
合同条款不合理,导致合同文本风险。可以通过采取严格执行评审制度来防范合同文本风险。需要严格按照我国所指定的具有规范化意义的合同示范文本进行,同时,要不断综合考虑到各种因素,结合具体的实际情况建立健全适合本企业的合同标准规范的文本体系,在此基础上,要不断地和国际接轨,对国内外合同文本的管理和发展趋势动态做出密切的关注和借鉴,从而为促进本企业的合同管理奠定坚实的基础,要不断地在企业实际运行过程中完善合同文本相关体系,从而使得合同各项流程都能够和企业的实际生产运行相结合,促使合同管理的作用能够实现最大限度地发挥。
4.3 建立健全的信用评价体系
在此过程中,要不断地完善并改进信用评价机制,要不断更新合同当事人的各种相关数据,掌握合同当事人的最新动态,并对合同当事人在合同签订后的财务状况,信用形象等各个方面做出科学化合理的评审分析,如此,可以更好地确保合同信用体系的建立,同时,在进行公正客观评审的基础上,可以适当地划分出等级,并组合系统的商业信誉档案,从而有助于风险的识别和防范。
4.4 建立健全的信息化管理体系
在进行合同管理过程中,可以大力推进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比如可以借用互联网或者是局域内部网络,实现各个单位的互联或者互通,当局域内部数据实现更新时候,能够更好地掌握好整个合同管理的流程,同时,通过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可以很大程度上避免一些以前出现的各种弊端和问题,比如合同管理人员执行能力低下,或者是管理人员的人为干预比较严重,因而,可以更好地促进整个合同管理过程的科学化和严谨化。
4.5 建立健全的人才培养体系
应当建立并且改进、完善专业人员选拔任用机制,选拔专业优秀的人员对工程合同进行规范的管理,并在合同管理过程中,严格遵守合同管理规范,坚持客观公正的原则,坚持人的主导作用,从而促进整个合同管理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同时,要不断建立健全人才培训体系,适时举办各种培训,定期举办经验交流会,展开相关研究和实践工作,促使专业人员的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切实保障人才供应,保障合同管理的有效实施。
5 结语
总之,公路建设工程的招投标和合同管理是一项技术性和政策性较强的工作,同时也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为了规范建筑工程的招投标过程,使之科学化、合理化,我国的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为保证规范的招投标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坚实基础,有效地解决了其中的一些腐败问题,但是工程的招投标毕竟是商品经济的产物,它具有商品市场的特性,所以发展至今,它的运作仍然有很多问题没有解决。政府要想做好这项工作,必须不断地结合它的发展现状、发展环境,全面地看待它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从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确保规范工作的正确
开展。
参考文献
[1] 蒋丽.我国建设工程招投标活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政府投资项目中,采用投资补助和贴息方式的,不再审批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而只审批资金申请报告。投资补助,是指政府部门对符合条件的企业投资项目和下一级地方政府投资项目给予的投资资金补助;贴息,是指政府部门对符合条件、使用了中长期银行贷款的投资项目给予的贷款利息贴息。
项目资金申请报告是项目建设筹建单位或项目法人,根据国家和地方政府的中长期规划、产业政策、生产力布局、国内外市场、所在地的内外部条件,提出的某一具体项目的建议文件,是对拟建项目提出的框架性的总体设想;是项目方为获取政府专项资金支持而向政府相关部门出具的一种报告。政府资金支持包括投资无偿补助、奖励、转贷、贷款贴息等。
【报告目录】
第一章水玻璃项目建设必要性及条件
一、项目法人概况
1、项目单位基本情况
2、项目单位近几年财务状况
二、项目概况
1、项目建设背景及建设必要性
2、申请投资补助或贴息资金的主要原因和政策依据
3、项目建设内容
4、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来源
5、项目目前进度
三、项目结论
第二章水玻璃项目建设规模及产品方案
一、建设规模
二、产品方案
1、产品介绍
2、产品特点
3、产品技术参数及先进性
第三章水玻璃项目市场分析
一、产品市场现状分析
1、行业经济运行情况
2、产品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3、产品市场供需情况
二、产品市场竞争情况
1、主要生产厂商和国力生产力布局
2、产品竞争趋势
3、项目单位优势及产品市场竞争力分析
三、产品市场前景预测
四、项目产品市场推广策略
第四章水玻璃项目建设条件和主要建设内容
一、项目建设条件分析
1、厂址选择
2、自然条件及环境
3、工程地质条件
4、经济发展及投资优惠
5、原材料及能源供应
二、项目主要建设内容
1、土建工程
2、公用工程及辅助设施
3、原辅材料及动力供应方案
第五章水玻璃项目产品生产工艺技术
一、工艺技术来源及先进性
二、产品生产工艺介绍
三、主要设备选型及购置方案
第六章水玻璃项目环境保护、节能措施、劳动安全
一、环境保护
二、节能措施
三、生产安全设施
四、消防
第七章水玻璃项目组织结构与人力资源方案
一、项目单位组织机构
二、项目劳动定员和职工培训
计划
第八章水玻璃项目建设期、进度安排和招投标
一、项目建设期
二、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三、项目招投标计划
第九章水玻璃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方案
一、投资估算依据和说明
二、总投资估算
三、资金筹措方案及落实情况
第十章水玻璃项目经济、社会效益分析
一、生产成本和销售收入估算
二、财务评价
三、不确定性分析
四、社会效益分析
第十一章水玻璃项目风险分析及防范对策
一、政策法规风险
二、市场风险及防范对策
三、技术风险及防范对策
四、管理风险及防范对策
五、人员风险及防范对策
六、财务风险及防范对策
七、成本控制风险及防范对策
第十二章水玻璃项目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二、建议
附件:
(1)政府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准文件;
(2)企业投资项目的核准或备案的批准文件;
(3)城市规划部门出具的城市规划选址意见;
(4)国土资源部门出具的项目用地预审意见;
(5)环保部门出具的环境影响评价的审批意见;
中图分类号:TU76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指的是利用一定的管理手段,对工程各阶段的造价进行合理的控制与调节,在保证工程的质量和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尽可能的减少不必要的花费,最终达到节约工程建设资金的目的。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及其他各有关部门、各地区对建立健全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制度、改进建设工程计价依据做了大量工作。
一、我国工程造价管理体制的现状
1、工程造价管理观念落后
我国工程造价管理的产生有其复杂的背景,在实际工作中计划经济模式的烙印还相当深。绝大多数工作仍然停留在“三性一静”(定额的统一性、综合性、指令性和工、料、机价格的静态性)的基础上,往往“四算”(估算、概算、预算、结算)分离,“三超”现象严重。因此,我们必须树立“全过程、全方位、动态工程造价管理”的新理念。
2、法律、法规落实不到位,国际接轨滞后
尽管《建筑法》、《招投标法》和《工程量清单计价办法》等相关法律相继出台和实施,但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区域性较强,再加上行业中造价人员的管理水平良莠不齐使得相关法律及办法的普及和落实工作大打折扣。虽然有FIDIC合同管理模式的引进,但想要在目前的现实基础上接轨国际惯例更是难上加难。
3、设计阶段技术设计理念与节约成本观念相脱节
设计阶段是把技术与经济有机结合在一起的过程。当前我国的工程设计也实行招投标制、把对设计阶段有效控制工程造价作为选择中标单位的主要标准之一,但目前我国大部分设计单位对工程项目的技术与经济进行深入分析不够、重技术轻经济。以致无法通过优化设计方案,编制初步设计、概算起到控制总造价的作用。工程设计图的质量和深度等也不够,工程量清单中的工程量错算、漏算,也引起暂估项目的增多,使招投标工作的质量难以保证,因而也无法有效控制工程造价。
4、工程造价管理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建筑行业中的大部分工程造价管理人员在学校时接受到的就是如何计算工程量套取定额计价,走上工作岗位后身边的师兄师姐滞后经验的言传身教,使得大家没有及时更新和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工程价格控制理论,不能与时俱进。虽然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制度已经实施,为数不多的取得造价师执业资格的高层管理人员对新的管理和执行理念都有所领悟也无法满足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大量需求。
二、加强工程造价管理应对措施
1、普及法律法规,接轨国际
在相关法律和法规相继出台和实施后,相信中国建筑市场将越来越规范。作为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中一个方面的工程造价管理的实施主体要积极贯彻相关法律和办法,使我国工程造价管理走上法制化轨道。另外也不能放松与国际惯例全面接轨,特别是我国已加入WTO,中国建筑业要走出国门,参与国际竞争,开拓国际市场就必须全面与国际惯例接轨。面对变幻莫测的国际竞争市场,我们只有懂得并真正吃透国际惯例、法规、标准等,才有可能按国际惯例进入国际市场,同时受到国际法律的保护。
2、加强工程招投标管理, 规范工程合同管理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工程造价管理的一个主要途径就是推行和完善招投标制,利用市场竞争达到优胜劣汰、合理确定工程造价的目的。一是坚持公开、公平、公正、诚实信用原则,加强对投标的监督;二是工程造价管理部门要确定一套有效的工程造价和材料价格信息机制,提高评标专家的业务素质,对合理确定标底价及成本价等相关造价指标加强监控;三是在批准项目招标申请时应认真审查招标项目的资金落实情况,施工企业也应加强自我保护,不要盲目投标,谨慎定标;四是各级建设主管部门必须加强对标底和合同价的审查把关,一方面不干预交易各方的市场竞争,一方面保证价格竞争的合法性和合理性,依法维护建筑市场主体各方的合法权益。
合同管理是工程造价控制的重中之重,与相关各方的利益息息相关。一念之差铸成无法挽回的损失的合同案例比比皆是,这也就要求各相关利益方在合同签订、实施过程中以法律为准绳,以自身利益为出发点深思熟虑、科学严谨的推进每一步。
3、加强工程造价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培养
工程造价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直接决定工程造价控制工作的成败。各级管理人员不但要加强自身专业技能培训,还要增强自身防腐拒变能力,还要开阔眼界关注新技术、新产品及新材料的发展更新,最后也不能放松外语和计算机这两个工具的运用能力的提升。
三、我国工程造价管理的发展趋势
1、工程造价管理的信息化趋势
伴随着Internet走进千家万户,工程造价管理的信息化已成必然趋势。作为当今更新最快的电脑技术和网络技术在企业经营管理中普及应用的速度令人吃惊,而且呈现加速发展的态势。这给工程造价管理带来很多新的特点,在信息高速膨胀的今天,工程造价管理越来越依赖于电脑手段,其竞争从某种意义上讲已成为信息战。另一方面,作为21世纪的主导经济知识经济已经来临,与之相应的工程造价管理也必将发生新的革命。知识经济时代的工程造价管理将由过去的劳动密集型转变为知识密集型。知识经济可以理解为把知识转化为效益的经济;知识经济利用较少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而更重视利用智力资源;知识产生新的创意,形成新的成果,带来新的财富。这一过程靠传统方式已无法实现,这时先进管理手段——电脑又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在工程造价管理中运用了计算机网络技术,通过网上招投标,开始实现了工程造价管理网络化、虚拟化。另外,工程造价管理软件也开始被大量使用,同时还有专门从事工程造价管理软件开发研究工作的软件公司。种种迹象表明,21世纪的工程造价管理将更多的依靠电脑技术和网络技术,未来的工程造价管理必将成为信息化管理。
2、工程造价管理的国际化趋势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加快,中国经济日益深刻地融入全球市场,在我国的跨国公司和跨国项目越来越多,我国的许多项目要通过国际招标、咨询或BOT方式运作。同时,我国企业走出国门在海外投资和经营的项目也在增加。因此,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工程造价管理的国际化正形成趋势和潮流。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我国的行业壁垒下降,国内市场国际化,国内外市场全面融合,外国企业必定利用其在资本、技术、管理、人才、服务等方面的优势,挤占我国国内市场,尤其是工程总承包市场。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我国的企业必须以市场为导向,转换经营模式,增强应变能力,自强不息,勇于进取,在竞争中学会生存,在拼搏中寻求发展。另一方面,入世后根据最惠国待遇和国民待遇,我们将获得更多的机会,并能更加容易地进入国际市场。同时,加入WTO后,在国际市场上,作为一名成员国,我国的企业可以与其他成员方企业拥有同等的权利,并享有同等的关税减免,在“贸易自由化”原则指导下,减少对外工程承包的审批程序,将有更多的公司从事国际工程承包,并逐步过渡到自由经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工程造价管理国际化已成必然趋势,各国都在努力寻求国际间的合作,寻找自己发展的空间。
结束语
总之,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控制涉及到工程建设的诸多方面,完善我国工程造价管理制度,提高造价人员的素质,是为企业能够长远发展的基础。它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中每个环节紧密相连,只有提高技术经济分析论证能力,才能最终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F045.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互联网的普及,电子商务已经能良好地运用到招投标行业中,是招投标领域的一大重要的应用,电子招投标成为了国内外的发展趋势,这种以网络为平台的新型业务具有广阔的前景,因此我们应该对电子招投标的发展进行更多的思考,对其有更多的探究,总结电子招投标在惠及我们的同时背后存在的问题,并想取其对应的措施,使电子招投标业更好地发展。
一、电子招投标的定义
招标投标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大宗货物的买卖、工程建设项目的发包与承包以及服务项目的采购与提供时所采用的一种交易方式。招投标是一种为合作双方选择最优生意伙伴的具有竞争性的采购方式。由于其竞争是符合市场的运行规律,在公平竞争的环境下,能有效配置社会资源,因此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及推广。
虽然招投标业发展的状况良好,但是也存在着一些问题。近几年来,招投标业的地方保护主义色彩浓厚,以潜在的条件来隐形地排斥着外来的竞标者,严重干扰了市场竞争的公平性,无法有效的配置自然和社会资源。再者,很多招标投标人为了中标通常会提高交易成本,其中包含时间成本、资金成本、能源成本。繁杂的招投标流程不仅耗费人力资源成本,而且增加了各种人情业务开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科学技术不断进步,法律体系逐渐完善。怎样高效快捷地完成业务,如何以最低的社会交易成本来满足社会最优资源配置,真正做到公平、公正、公开,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思考探讨。
近年来,计算机技术突飞猛进地发展,网络信息发达。以网络信息为平台的电子招投标随之走进了招投标领域,它是招投标与电子商务的结合产物,它便捷高效、透明,有效解决传统招投标行业存在的弊病。在电子招投标过程中更能体现出招投标的原则——公平、公正、公开,其整个过程呈现着健康发展的积极业务状态。
电子招投标是招标行业的一大趋势,那么何为电子招投标?电子招投标是根据招投标的法律法规,以互联网为平台,数据为载体不同程度地完成招投标程序,通过电子招投标系统,实现招投标各参与方应用网络技术,对货物买卖、工程建设项目承发包、采购等的可视化操作和专业化管理。
二、电子招投标的必要性
电子招投标在全国范围内由试点,逐渐点动成线,扩大应用地区,点动成面,达到全国热潮,前景广阔,由于电子招投标能通过技术手段有效防止暗箱操作,公开透明,利于加强政府的廉政建设。同时,有利于公众的知情权、监督权,受到国家的重视。由于电子招投标能够降低交易成本,节约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在空间上,极大缩短以往的因为距离而产生的交通成本等各种成本,受到各大企业公司的青睐。电子招投标高效、便捷,适于科学监管、合理的决策。电子招投标引领行业趋势,其推广有很大的必要性,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低碳环保,落实绿色经济,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全世界都在积极响应着低碳绿色环保,绿色经济也在电子招投标之路上显现着它的身影。在传统的招投标活动中,招投标文件的印刷、制作、邮寄会浪费大量的纸张,不利于环保,影响了可持续发展。而现今的电子招投标的无纸化的电子平台解决了这一环境问题。方便快捷的无纸化,节约了大量的木材资源,积极响应着绿色经济。在传统的招投标过程中,各参方与投标企业为了投标报名、资格审查等工作来回奔波多次才能完成,频繁的交通运输,日积月累,必然会消耗很多石油资源和产生有害于环境的尾气,有悖于“低碳环保”的理念。电子招投标以网络为平台,在电子平台上操作即可完成这些招投标流程,从而减少了因路途所耗费的能源,保护环境,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二)降低成本,资源共享,高效进行招投标工作。电子招投标系统有利于降低成本,包括费用成本、人力资源成本、时间成本。由于电子招投标的无纸化,电子版的招投标文件在互联网这个平台上可以方便地使用,减少了标书的制作、邮寄的成本开销,降低了费用成本。同时,通过网络便捷地招标公告,上传投标文件,节约了时间成本。评标关乎于整个交易的结果,事关招投标各方主体的利益,评标的标准越来越详细,这使得评标专家的工作变得机械、繁琐。电子招投标系统将评标专家从复杂的工作中解脱出来,更快、更高、更好地完成评标任务,省时省力。在招投标活动中,审批环节通过电子平台来完成,缩短了报表、文件的审批时间,简化了审批的流程,提高了办事效率。在招投标过程中,数据量非常大,数据通过一次性输入,动态地流转于整个业务流程,避免了重复输入,信息化使得工作效率更上一个台阶。21世纪是信息的时代,也是合作的时代,只有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才能达成共赢,创造更多的财富价值。招标信息通过电子招投标平台,突破了地域的约束,使各地的人们便都可便捷地获取商业契机,这种跨地区的资源共享,使得招投标各方能更好地选择彼此,从而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
(三)公平、公正、公开,阳光下的交易,促进廉政建设。电子招投标系统全过程公开,暴露于阳光之下,透明清晰。减少了人为因素的干预,有效防止暗箱操作,利于监管部门的监管和大众的监督。全方位地遏制了腐败现象的发生。互联网使人们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约束,方便快捷地得到招投标信息,减少因信息滞后而导致失去竞争机会的可能性,解决了各招投标企业获取信息的不平等性,营造了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推广电子招投标以来,原来的地方保护主义势力减弱,允许外地企业参与投标竞争,不再受到歧视,促进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开发评标专家语音自动通知系统便于保密评标专家的信息,有效防止人为干预。电子评标的造价分析功能,通过对企业报价横向、纵向的比较,较为容易反色显示出报价的异常,方便检测过低价或者抬价的现象,从而有效遏制了围标、串标行为,使整个招投标过程的公平、公正、公开,阳光下的交易很好地促进廉政建设。
(四)动态掌握招投标的全过程,促进、加强政府的监管工作。电子招投标是在以网络为载体的平台上统一进行的,有利于主管部门实时对招投标活动进行监查,在一定程度上能及时防止违法行为的发生。通过互联网监管部门可以对招投标全过程进行实时的监查,在电子招投标的平台上不断积累真实数据,形成完备的招投标数据库。对这些动态数据进行核实审查,分析统计,归纳整理。实时地了解好投资的分布、项目的规模,投资的效果等。为政府部门提供信息化服务,对日后的城市建设能提供科学的宏观决策的依据,动态实时地将招投标信过程掌握在手中,促进政府的监管工作,完善了监管体系。
三、电子招投标存在的问题
自从电子招投标标准推广以来,取得很多成效,成为招投标业发展的新趋势,我们在肯定电子招投标发展的同时,也应该认识到系统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比如,相关的法律法规的保障方面不够健全,缺乏统一的标准,及其安全性、可靠性受到网络的威胁。我们就以下这几个方面对电子招投标活动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一)电子招投标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够健全。电子招投标活动缺乏相关法律法规的保障。电子招投标涉及了工程建设、信息安全、电子商务、政府采购等多个领域,在这些领域里都有各自不同的法律法规。电子招投标作为多个领域的融合体,如何为之制定出一套融汇各个方面的法律而且其法律效力相互间不抵消的电子招投标法,实属不易。因为它不单单是将多种法律简单的叠加,所以编制出一张疏而不漏的法网,何其容易。随着网络的发展,通过网上电子招投标的人越来越多,各种纠纷纷纷而至。由于其相关法律法规并不完善,其中存在一些问题的法律效力无法得到很好的解决,无法充分保障招投标人的权益。
(二)缺乏统一、可行、简易的电子招投标标准。各地、各行业都会涉及到电子招投标,而现今各地、各行业存在着管理方面、技术方面、业务方面的不统一,会产生人为的隐形不公平,约束了其发展。电子招投标的应用软件因地域和领域存在差异,技术平台互不兼容,管理标准不一致,业务要求也不尽相同,致使招投标处于局域相对封锁的状态,无法真正实现资源共享,形成了信息的孤岛,给招投标带来隐形的障碍。技术上的壁垒,影响了招投标的质量:软件标准的不统一使得使用者要学习不同的招投标软件,重复购买相关的技术服务,增加了使用者的时间成本、经济成本、从而降低了招投标活动的效率,缺乏了统一协调的竞争环境。
(三)网络问题威胁着电子招投标的安全性、可靠性。电子招投标系统存在着网络风险,导致招投标各方主体对网络安全产生了疑虑,特别是电子招投标中,某些环节无法完全信任,比如,安全保密技术不到位、电子支付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差,从而影响了电子招投标的推广。网络具有开放性,网络和计算机本身存在着漏洞,可靠性较差,容易引来病毒、黑客的攻击,迫使交易失败。电子招投标系统是依靠人来开发的,那么就存在着人为的干扰可能性,不法分子会对系统中的信息进行篡改,也有可能会泄密商业机密,这些不法行为会给交易带来巨大的损失。它本身存在的漏洞往往会被不法分子利用,其安全性和可靠性得不到保障,令人担忧。
四、电子招投标系统的完善方案
针对电子招投标的相关法律保障、统一标准、网络安全、技术发面,笔者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尽快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在制定和完善电子招投标法律时,相关部门应向招投标各方进行咨询他们认为应当所立的法律细节,并且以实事求是的态度进行调研工作。这种以招投标各方个主体需要出发的所制定的法律法规能更好地保证各方的权益,有益于相关纠纷的解决。融汇各地各业的法律法规,征求各方意见,争取创造一个良好的法制环境,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二)逐渐为电子招投标各地各业统一标准。 电子招投标是在逐步发展的,呈螺旋趋势上升.由最初的各行各业标准差异,各自为战复杂的状态,慢慢向标准逐步统一,向过程简易和明晰的方向盘旋前进。从招投标的软件技术方面,使软件接口、数据接口标准化,开发出一套可以方便各地各业通用的招投标技术平台。在管理方面,制定出统一的规范,明确招投标从业人员职责;在业务方面,制定一套标准、通用、简易的流程。逐渐统一电子招投标的标准,真正实现信息共享。
(三)强化网络技术,提高电子招投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电子招投标是以网络为平台的活动,要能提高电子招投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必然先增强网络的安全性。随时更新系统补丁和病毒库,安装监控软件,建立完善的企业电脑使用制度,这些措施增强了网络的安全性。提高安全保密权限设置,实施身份认证机制,增强电子支付系统,有利于保障电子招投标行业的健康发展。提升招投标系统的安全等级,势在必行。
五、结束语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电子招投标得到广泛的应用。实践探索证明着电子招投标必将成为未来发展的趋势,引领行业潮流。它的环保理念,意味着它将在这个领域可持续的发展。它能有效地降低成本,使交易便捷、高效化,因而受到招投标各方的主体的青睐。它是阳光下的公平、公正、公开的交易,利于政府科学监管,促进廉政建设。我们坚信在未来的发展之路上,不断完善的相关法律法规会更好地为它保驾护航,逐渐形成的统一标准将会突破信息封锁的重围,实现真正的资源共享,日益增强的安全性、可靠性,会让我们更加信赖于它。我们期待着它将以矫健的身姿走遍中国,走向国际。
【参考文献】
[1]达俊.推进工程电子化招投标的再思考[J].建筑经济,2011,(6):55-58
[2]张湘晖.浅谈当前市场形势下发展电子招标的裨益[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23):56
[3]刘成睿,豆满社.电子招投标在建设工程交易中的应用及思路[J].山西建筑,2012,38(6):255-56.
[4]胡代全,李尚志,崔新桓,等.省级电子招投标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决策咨询,2011,(1):1-6
引 言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及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房地产市场的蓬勃发展,与房地产权益相关的市场交易、投融资、管理等一系列活动不断发展,这就使得房地产估价的服务领域进一步的拓宽。房地产估价作为整个产业链上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一门技术性很强的专业,同时也是房地产中介服务中的一种非常重要的表现形式。
一、房地产评估业务的发展及存在的问题
房地产评估业是因银行开展抵押贷款业务的需要而诞生的。银行为了降低贷款的风险,要求客户提供抵押物作担保,而房地产因其保值增值性,成为抵押物的首选。以房地产为抵押物发放贷款,对银行而言有两个好处:一是可以降低抵押贷款的风险;二是可以抵押物为依据确定抵押贷款的额度。发放贷款的额度,通常是在抵押物市场价值的基础上确定的。因此,为了确定房地产抵押物的市场价值,房地产评估业就应运而生了。目前房地产评估的业务范围已扩大到房地产买卖、租赁、抵押、转让、收购、破产清理、资产重组、司法裁决等领域,其中以评估房地产市场价值为目的的业务仍占了业务总数的绝大部分。
以房地产抵押评估业务为例来说,银行和评估机构两者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银行要开展抵押贷款业务,必须依靠评估公司对房地产抵押物的价值进行评估;而评估公司面临日益激烈的竞争,为了生存,也必须依靠银行获取业务来源。因此两者之间存在着互助互利的关系。理论上,银行通常会向需要贷款的客户推荐评估机构。这节约了客户亲自寻找评估机构所耽误的时间,也给客户留下了较大的选择空间,对银行、客户都有好处。但在实际操作中,这种推荐评估机构的方式已经逐渐演化为指定某一评估机构了。客户为了获得贷款,往往不得不对银行的安排言听计从,没有选择余地。银行选择某些评估公司,当然会考虑评估机构的资质、信誉等因素。但一般而言,银行愿意选择它们认为风险最小的评估公司,也就是在评估价格上尽量同银行“保持一致”的评估公司。这种指定评估机构的作法不仅在银行抵押业务中存在,也是评估行业中的常见行为,但在实际上存在着很大的不合理和风险隐患。主要表现在:
(一)评估机构失去独立性。银行在选择指定的评估机构之前,往往要对一些评估机构进行考察,也就是检查评估报告的质量。评估报告的质量主要体现在评估价格的合理性方面。因为这与抵押贷款的风险性密切相关。而评估机构为了取得被银行指定的资格,纷纷在评估报告做文章,有意地按照银行要求压低(或抬高)评估价,以取得银行的信任。这种作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银行的风险,却使评估价格偏离了标的物的真实市场价值,损害了客户的利益。例如,有的银行要求评估机构对标的物的价格必须评到“××元/”或“不得超过××万元”,“最高(最低)××万元”等等。这样一来,评估报告不过是银行发放抵押贷款的必要程序和形式,失去了本身的功能。
(二)使评估机构失去公正性。银行对评估机构的干涉,给评估机构施加了很大的压力。同时,评估机构也面临着来自客户方面的压力。客户可以自由选择银行贷款,而目前评估公司众多,因此客户也可以选择其他的评估机构进行评估。评估机构自然懂得“客户是上帝”的道理,因而也不愿意得罪客户。一宗评估业务要同时遇到来自银行和客户两方面的压力,如一方要求将价格压低而另一方要求将价格抬高,使评估机构左右为难。评估机构为了不得罪银行和客户,不得不在价格上采取折衷的办法,这同样会使评估价值失去公正性。
(三)引起不正当竞争。随着指定评估机构的这种方式的发展,以及行业监管不严,使得一些评估机构间形成了恶性竞争,它们不是从提高自己资质和水平上下功夫,而是通过金钱等各种手段贿赂相关人员以争取业务来源。这加剧了银行内部的腐败。如此下去,会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对银行、评估机构和客户三者都不利。
(四)形成风险隐患。对于一些缺少产权证明的房地产抵押物,评估机构一般不负责核实房地产产权的合法性以及是否存在产权纠纷等情况,并在评估报告中声明“对产权不清等引起的后果免责”。这就给一些持假产权证明文件或他人产权文件的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因为只要混过产权登记这一关,就可获得贷款。银行对中介机构的充分信任也是银行的另一个风险隐患。评估机构可能利用银行的信任,同客户串通起来,利用假的产权证明或非法产权证明帮助客户获得贷款,使银行的利益受损。
二、应对措施
可以通过以下几点来改善诸如此类评估业务中的种种弊病:
(一)给客户选择评估机构的自由。给客户更大的自由选择空间,让客户自己选择评估机构;同时,各单位在选择评估机构时不能左右客户的意愿,不能劝诱客户选择这家或那家评估机构。
(二)保证评估机构的独立性。其他任何单位不能对评估机构进行干涉,保证评估机构的独立性、公正性和客观性。同时要对评估机构的行为进行监督,保证评估机构的评估工作不受来自客户或其他方面的干扰和影响。
(三)审查、监督评估机构。主管部门要对评估机构进行督查,建立完善的监督制度,杜绝其不规范行为。对评估机构的资质进行定期审查,资质好的升级,资质差的降级或取消执业资格。
(四)评估业务实行招投标制。评估业务的招投标,可以引入类似于建筑工程招投标的方式操作:首先,由招标单位公布招标通知。然后,各评估机构根据自身评估方法拟定投标书。最后,由评估行业的专家根据投标单位的资质及评估方法的合理性等标准进行评标。因为决标时并未明确标的物的市场价值,所以最终的评估工作由中标单位完成。但因为这种方法要耗用大量人力、财力,对价值较小的标的物,评估机构没有参与的积极性。只有对价值大的标的物运用此种方法,才可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三、结语
我国房地产评估行业虽然起步晚,但发展十分迅速,已成为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一支不可缺少的力量,而且随着评估业务量的显著增长,房地产评估业有着光明的发展前途。当然只有完善对房地产评估行业的管理,才能使它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中国资产评估协会.资产评估学[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
[2]赵凯,李世平.住房抵押贷款的现状分析与政策选择[J].中国房地产金融,1997(5):23-26.
1.1教学型网络资源利弊分析
教学型网络资源主要包括各教学机构建立的网络教学资源库、网络教程等。该类型资源具有开放性、研究性、自主性学习的特点。目前高职院校的网络教育资源大多内容和功能与实际应用有一定差距,资源库偏重素材库、交互程度低、内容更新速度慢、与市场有一定程度的脱轨等弊端,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它的使用率。
1.2研究型网络资源利弊分析
研究型网络资源主要包括政府有关管理部门、行业协会及专业团体建立的网站,如设计在线、中国室内设计网、以及有关设计论坛等。该类型网站主要政策法规、理论研究、国内外行业动态、最前沿的设计思潮以及各级设计竞赛信息。它具有前沿性、学术性、交流性等特点,但该类型资源偏重于理论与概念性、高端性设计,对有一定专业基础的学生才有所帮助,普及性不够。
1.3商业型网络资源利弊分析
商业型网络资源主要包括行业、企业、咨询机构建立的盈利性网站,如室内设计联盟、装饰材料网等。网站主要用于企业与设计师宣传、工程招投标、案例欣赏、装修知识介绍等。该类型资源更新快、针对性强、与市场接轨最为紧密,但因其商业性特征,服务对象主要是客户,可利用的教学资源不多,学生很难参与其中。
2实践教学网络平台建设思路
网络化的开放性特点可以将专业教学的优势与劣势都展现在公众与行业面前,接受透明公开化的监督,这无形中提升了专业与企业发展一样存在的生存危机感。用课堂、工作室、公司这些面对面的小群体教学模式,进一步发展到网络大群体交流的立体信息化教学模式。具体思路如下:
2.1建立网站对同行业网站、装饰企业和装饰建材市场进行调研分析后,结合专业课程及内容合理划分版块,按版块内容设立项目组,让学生走向市场,通过资料收集、实际参与等方式,完善各版块内容。
2.2建立工作室(实体公司)工作室实行导师制,在网站上设立专栏,及时展示在校师生和毕业生的优秀作品,利用网络的开放性,接受公众的考核,打造特色的教考分离,进一步推进专业内涵建设。
3实践教学网络平台建设内容
基于网络平台下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建设,就是以教学与商业相结合的网站为平台,以工作室(实体公司)为基地,以学生为主体,进行各种“专业信息”的传递,进而扩展教学内容,最终形成产学研一体的独特的实践教学模式。
3.1“装修建材”版——基础知识积累平台
该版块可将同城装修建材市场搬入网站,实行实体店与网络店一对一关系。由一年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对市场进行网站宣传、信息收集,经整理分类后上传。该版块为《人体工程学》《、家具设计》《、装饰工程与材料》等课程的学习作铺垫,方便学生在课堂理论学习同时,了解工程材料知识。该板块为收费项目,广告费一半用于网站建设与推广,另一半作为学生勤工俭学的收入。
3.2“案例欣赏”版——设计前期调研平台
该版块定期更新国内外最新的设计参考案例,由2年级学生按设计风格进行收集并整理上传。该版块为《室内设计》《、景观设计》等课程的学习作铺垫,为学生做虚拟案例设计与实践型案例设计提供丰富的调研资源,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能力与设计表达能力。
3.3“装修服务”版——基本技能训练平台
该版块可为同城客户提供免费测量、制图及咨询服务,主要为学生在学习《设计制图》《、计算机辅助设计》等课程提供实践训练机会。二年级的学生要在该平台上注册个人信息,建立个人平台,完成的服务内容及时上传,教师定期检查,以其服务数量和客户评价作为相关课程的重要考核依据。
3.4“寻找装修”版——实际项目操作平台
该版块定位为同城企业、设计师、包括专业能力强的在校学生展示和业务联系平台,客户也可以通过该平台招标信息。该平台为学生完成《室内空间专项设计》、《室外空间专项设计》《、施工预算与决算》、《毕业设计》等课程的学习提供实战平台,三年级学生个人或团队通过承接或参与实际工程项目培养综合实践能力,为就业打下结实的基础。
3.5“精品家园”版——实践成果展示平台
该版块主要为校建企业、工作室师生和优秀校友提供展示平台,重点展示完成的实际项目、优秀学生(包括已毕业学生)的作品,并及时国内外各类专业设计比赛,展示我校学生的参赛作品,这也是办学成果重要展示平台。
3.6“专业论坛”版——行业学习交流平台
该版块主要是行业知识学习与交流平台,校内外专业人士可通过该平台上传专业知识,交流工作心得,客户也可以参加提问交流。该板块内容涉及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所有课程知识。
中图分类号:K928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当前正处于知识和经济爆炸的年代,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内外经济形势瞬息万变,路桥施工企业面对的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路桥工程施工企业的业务经营核心是施工项目管理。路桥施工具有工程规模大、牵涉面大、质量要求严格、信息量非常大等特征,是一个多机构、多部门、跨专业合作的综合性工程,对人力资源、资金运作、设施和材料调度管理要求很严格,因此对工程管理人员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涉及安全、调度、质量、技术、进度和合同等多个方面。如何有效提高企业的效益,在合理的范围内优化企业成本管理成为路桥工程施工企业需要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探索的课题。结合目前国内外学者的大量研究成果,再加上信息化技术的引入,路桥施工企业成本管理迎来了新的时代,信息化技术成为企业在激烈竞争中谋
一、路桥工程施工企业成本管理现状分析
1、成本管理意识不强
在经营任务和管理考核等多种压力的驱动下,面对市场的激烈竞争,许多企业经营者在参与经营活动和市场招投标过程中,由于自身成本意识淡薄,对项目的前期评估不够充分,往往容易出现亏本投标或者盲目投标的情况,甚至还有很多企业在项目中垫资经营。上述做法都给企业的成本和管理带来了巨大的风险,如果项目的经营出现问题将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正常运营,甚至直接危及企业的生存。企业内部对于成本管理也普遍缺乏系统的了解,往往认为成本管理的关键在于进行成本核算的工作人员。其实不然,成本控制的关键在于企业的经营管理人员,实际操作则是一线生产人员。成本核算人员仅仅是运用学科知识如实地对企业的成本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而并不是成本控制的执行者。
2、成本管理机制不完善
各行各业的企业都在围绕完善企业成本管理制度展开不懈的努力,路桥施工企业同样需要针对自身的缺陷和不足进行改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企业的经营成本管理方法和成本管理机制不完善;(2)工程施工企业的成本需要在工程竣工验收之后才能由成本核算人员统计核算出来,而在施工过程中没有及时有效地进行过程控制;(3)路桥工程施工由于牵涉到的方面比较多,工程规模大,所以存在成本管理工作不够全面的情况,许多企业仅对工程前期的概算和定额有管理严格,还有一些是对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成本管理比较严格,包括施工过程中的耗材使用、人员调度和设备使用等,但普遍没有全盘考虑企业内外和工程前后的成本控制,造成企业成本得不到有效的控制,企业的运营管理成本居高不下。
1.3企业对成本与质量、工期的关系处理欠妥
一方面,国内的路桥施工企业对成本与质量之间的关系缺乏充分的认识和理解,不能在企业运营过程中平衡这两个方面,大部分企业盲目地追求项目经营的效益,而对工程质量不够重视,这往往容易导致工程竣工后检验不合格。工程质量不合格会使企业的声誉和效益都受到严重影响,企业需要为过程控制的疏忽付出沉重的代价,同时也给工程本身带来了安全隐患,如果在日后的使用中出现问题将造成极恶劣的社会影响。另一方面,许多企业一味追求工程质量,超标准施工,这样工程本身的质量得到了很好的保证,也为企业赢得了很好的市场声誉,但是显著地提升了企业的经营成本,极大地压缩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二、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控制措施
工程的整个过程中,对于资源的使用和费用的消耗比较多的时期就是工程的施工时期,因此一定要增加对于工程成本的管理,同时还要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施工速度。在工程的施工时期有好多因素都会制约工程的成本管理,例如施工材料、施工人员、施工机器以及产品等等。因此我们要采取较好的措施,使用经济与技术共同管理的办法来管理工程成本的投入,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同时使使工程的成本管理达到预定的标准。
1、编制目标责任成本与预算
在工程招投标的时候制定的成本投入只是为了投标准备的,投标完成工程开工的时候,依据工程的现实状况在原有的基础之上进行更改,使其达到工程的需要,这样就会促进工程的成功建设,高效的管理工程的投入,在中标价的基础上削减间接费用支出和其他费用。依据现实的信息来整合预算成本的税款,临时性的费用支出要依据实际出现的数额来确定,减去中标价里的临时费用支出,这就是高效的管理工程造价的关键方法,这就可以减少工程的支出,较好的管理工程的成本,提升工程成本的收益,使工程的效益达到最佳的状态。
2、有效控制人工费和材料费
在管理人工费的时候,确保实际用工日和预定用工日一致;在管理其他工种的人工费的时候,一定要依据实际工资数和预计工资数来进行管理。在进行施工的时候,因为受施工人员的影响会造成窝工的情况,因此一定要培养出具有专业素质的技术人员,保证在工程其他的程序出现人员改变的时候做出及时的后期补给,不但降低了制约工程的问题,还保证了人工费的合理支出。施工材料的管理,在确保工程质量的时候,一定要掌握好价格和数量,一定要从生产厂家进货,这样就可以取得最大的利益,这就可以和预算价间有很大的变动空间,实现了降低原材料成本的目的。
3、增强设计时期的成本管理
从工程的整体上掌握工程信息叫做工程的计划,还是对工程进行可行性研究的最好解释。工程的建设质量、投入资金都会受到工程设计的制约,详细的办法如下:
首先,创建工程设计竞争体制,挑选最合理的设计办法。大多数工程的设计是由设计院来完成的,假如把工程建设的设计进行竞标管理就可以较好的对设计成本进行管理,还可以提升工程设计的整体质量。现在的设计办法大多数都是以技术指导为主,没有更多的关注经济效益,设计的基本目标就是把工程的设计和建设需求、实际状况进行较好的链接,所以把工程的质量和工程的投入有机的结合或者是把二者进行均衡的认同才是最为合理的设计办法。
其次,工程尽量避免设计的变更。工程的设计变更制约着工程的成本投入,大量的现实证明,工程设计变更较多的工程他们的成本投入也是上升的。所以,我们在最初的设计的时候一定要尽量做到一次成功,尽最大可能减少变更的情况出现。
4、工程技术交底时的成本管理
施工单位和设计单位、建设单位交流、沟通,掌握工程的设计方案、施工质量、施工技艺等等叫做工程技艺交底,工程技艺交底还包括对于工程的设计图纸审核。要想更好的管理工程的施工投入,我们就要依据工程的设计方案、施工合同和施工图纸来一起出台工程的技艺准则、质量要求,从而方便工程的施工技艺指导,降低工程施工期间的技艺缺陷、质量问题等等造成的经济损失,杜绝工程的投入超出预算的范围。
5、控制施工现场的成本
做好工程成本管理的有效办法就是提升财务工作人员在施工期间的成本管理水平。在目前的公司管理里,公司财务人员的能力不仅仅是过去单一的财务核算,而是随时依据财务的消息走势判断出公司正常运行的危险和可能出现的状况,依据得出的信息及时向上级领导提出建设性意见或建议,提升公司财务上的宏观调控水平,增强公司的管理能力。在工程施工期间,一定要依据工程施工现场的情况每天进行财务信息登记,随时和工程的预算投入进行比较。那些不合理的投入应该立即找出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出现问题的地方一经发现立即整改,杜绝出现超出预算的情况出现,这样就从根本上解决了工程投入超出的预算的情况发生。
结束语
总而言之,施工企业的成本控制是项目管理系统的重点,只要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方面有重要的作用,因此管理人员和造价人员要提高成本造价的控制力度,不仅可以对员工的积极性进行提升,而且可以有效的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2我国工程项目造价管理发展历程分析
按照年份来看,我国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发展历程来主要分为以下四个阶段:1)按设计图计算工程量的阶段。从1950年至1957年的建国初期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为发展的第一阶段。这一时期工程造价没有统一的工程量计算规则,从属于无统一预算定额与单价情况下的计价模式,只是结合市场行情进行工程报价,有估价员经过和业主进行双方洽谈,根据企业的积累资料和本人的工作经验来达成的最终的工程造价。2)概预算定额管理逐渐削弱的阶段。从1958年至1966年,也就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中期是第二阶段,由于受当时错误指导思想的影响,设计单位概预算人员减少,造成后各级基层管理机构的概预算部门被精简,概预算与定额管理权限全部下放,概预算控制投资阶段被削弱。3)概预算定额管理工作遭到严重破坏。从1967年至1976年的时期属于第三阶段。这期间大量基础资料被销毁,定额一再受到挤压,预算人员改行,概预算和定额管理机构被撤销,造成设计、施工无预算、竣工无决算的现象。4)造价机构管理工作整顿和发展的阶段。从1977年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是国家恢复重建造价管理机构,成立基本建设标准定额局的第四阶段,这期间,建设管理发展文件得到不断的改善和完善。直到1900年,我国终于成立了中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这标志着推动建筑业的发展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里程。对造价机构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3我国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现状分析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在加入了WTO世界贸易组织逐步与国际接轨之后,各地在编制新预算定额的基础上,遵循着国家建设部对传统的预算定额计价模式理念,严格按照国家建设部提出的“控制量,放开价,引入竞争”的基本改革的思想路线发展,在引入竞争机制方面做了新的尝试,计价方式也由政府决定造价转变为政府指导造价,造价管理方式进行了转变。明确规定预算定额单价中的材料、人工、机械价格均作为编制期的基期价,建筑产品价格从根据国家预算定额、计划价格的计价模式,并定期市场价格信息进行动态知道,逐步走向根据国家预算定额、物价管理部门的市场指导价,在规定的幅度内予以调整,同时并受承包合同条件制约的计价模式。由于更多地融入了市场对行业的影响因素,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建筑法》等一批相关法律法规的颁布与实施,对规范建筑产品的市场管理,促进建筑业的改革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4现阶段我国工程项目造价管理中的种种不足之处
4.1工程造价管理的上行法律缺失
工程价格管理的规章制度层次不高、可操控性弱,没有一个整体的较为统一的系统性。工程造价管理的法规均停留在部门规章阶段,工程造价的管理缺乏上行法律、法规。同时在实际处理中《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被串标、扭曲、议标的现象已经屡见不鲜,因此,在贯彻和落实中经常的会有“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等现象出现,这是十分值得相关部门对认知对待的问题。
4.2目前,建筑市场计价行为也存在很大的不规范性,这些问题大多与工程造价直接相关,缺乏监督与惩治手段
尤其是政府投资项目的管理方面,更是存在一定的不规范性。往往导致资金缺乏、监督和责任追究起来无从下手,起了极大的反面作用。变现的主要形式包括:单纯注重政绩和形象工程、压缩工期现象严重、不履行法定的招标程序、不履行法定的建设程序、不按合同支付工程款及拖欠工程款等等。
5我国工程项目造价管理发展趋势分析
5.1国际化趋势的不断发展
随着中国加入WTO世贸组织,国内市场国际化,国内外市场全面融合,中国的经济逐步的融入到全球市场的行列,跨国公司和跨国项目越来越多,我国企业走出国门在海外投资和经营的项目也在不断的程上升局势,与此同时的外国企业,也必定在资本、技术、人才管理等方面利用自身优势占据中国市场,尤其是工程总承包市场方面,这就需要我们不断的完善和改善工程造价管理方面。
5.2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伴随着网络的不断普及和飞速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们已经到了离开网络就无法顺利生活的局面,网络已经紧密的将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发展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工程造价管理越来越依赖于电脑手段,工程造价管理软件也已经开始大批量的运用到其中,推动了工程造价管理的信息化发展趋势。另外,由于各方面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工程造价管理的信息化发展趋势给工程造价管理带来很多新的特点,这也从一方面间接的表明了,工程造价管理将越来越多的依赖于网络和电脑的发展,未来的工程造价管理必将成为信息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