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德育的最基本途径模板(10篇)

时间:2023-09-10 14:39:10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中小学德育的最基本途径,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中小学德育的最基本途径

篇1

德育工作在素质教育开展的过程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在中小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将德育工作放在首位,做到贯彻落实、开拓创新,使学生能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高尚的道德修养,成为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但是,在实际德育工作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对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对策与建议进行简要的分析。

一、与时俱进,建立健全学校的德育体系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教师应该在中小学德育工作中与时俱进,跟上时代的步伐,采取适当的德育方式和方法,从而建立健全学校的德育体系。那么,要想建立健全德育体系,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开展工作:一是树立准确的、合理的德育目标;二是创新德育内容;三是开拓德育途径;四是改进和完善德育方法;五是建设德育评价体系。

二、更新理念,深入理解“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含义

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教育的目标,其实质是服务于社会。然而,全面发展指的是在教学中,不仅要对学生进行团结、写作、创新精神的培养,还应该促进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即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等的发展。其中,“德”是一个人最基本的良知,是一个人的灵魂,如果一个人没有“德”,就算再有学识,都是一个没有灵魂的躯壳。因此,在中小学教学中,要贯彻落实、深入理解“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内涵,把德育放在优先的地位。

三、加强德育队伍的建设

德育工作开展是否顺利,德育工作者的素质和道德修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德育工作者也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因此,加强德育队伍的建设,打造一支高素质、高效率、创新能力强、理念新的德育队伍是中小学德育工作是否顺利开展的首要条件。一个优秀的德育队伍一定能够培养出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

篇2

第一,针对德育与学科教学两张皮现象,《纲要》进一步提出“传道”与“授业解惑”有机统一的理念。这一理念较好解决了德育与各学科分离的现实问题。仅仅安排“思想品德教育”课程,满足不了中小学生德育的需要。中小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课程,从性质上讲是一个理论课程,是在理论层面上指导学生什么样的事情可以做、什么样的事情不可以做,怎样才能成为有道德、有理想、有抱负、有责任感的社会人。但要清楚,其作用是有限的。德育与各学科是不能分离的有机统一体,在每一科的教学工作中都不能缺少道德教育。知识是一把双刃剑,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老师要做好榜样,认真履行教书育人职责,培养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感,告诫学生不能对社会做出有害的事情。为了防止有害行为的发生,每一学科的教学工作都有责任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同时,每一个学科都有陶冶人性情的内在力量。文学、音乐、美术等足以能陶冶人的性情,数学中的数与数的巧合联系,物理、化学的能量转移和光色变化,植物学上的花叶和动物学上的形体进化,地理学上的名胜,历史学上的伟人事迹等等都包含着陶冶人的因素。每一科目的老师,有意识地借用这些学科的特色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篇3

当前中小学的德育课程主要开展“品德与社会”“品德与生活”“思想品德”“思想政治”这几门课程,学校也按照《小学德育纲要》和《中学德育大纲》,周课时3节课的课程设置完成授课计划。教学中,一年级至六年级一般是语文教师兼任思品教师,七年级至九年级是由专业教师专职担任思想品德课。小学思想品德内容主要涉及一些最基本行为规范,同时也学习相关的其它的历史、地理等相关的基础知识。七年级至九年级的思想品德课主要从实际生活上加深同学们怎样进一步的在社会化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学习生活中密切相关的一些基本法律常识,了解国家的精神宗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基本政策和核心价值观念等等。高中的德育课程相比较而言有一定的理论深度,主要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相关基本原理上,帮助同学们分析生活实践中所见所闻。

中小学德育课程的设置是从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角度出发,进行了有层次有深度的逐级推进,科学地为中小学德育课的开展进行了科学合理的规划,按照课程设置、教学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但是,我们通过与部分中小学生和教师的访谈中了解到,从中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德育课还远远没有达到预期目标,中小学德育课程实效性仍然较低。主要体现在部分中小学生智育成绩比较优秀,德育知识丰富,但在具体的实践中,体现出自私自利、爱慕虚荣、攀比、无社会责任感、集体荣誉感、以自我为中心等不和谐现象,体现出在德育上的知行不合一,德行不一致的实效性低下的现象。

总体来看,中小学德育课对引导中小学生从人生之初,单纯的家庭生活走向社会起到了良好的引导作用,对国家的政策方针、基本的法律法规知识的普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在教学过程中所出现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等问题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中小学德育课实效性不高的原因

(一)德育课教学过程程序化

当前大部分中小学校德育课教学过程中,仍然按照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程序,复习旧课、导入新课、布置作业、巩固复习等传授理性知识的方式进行教学,力求完成教学大纲、教学任务,这样的教学程序仅仅有效地传授了德育理论的相关知识,但是完全违背了当前素质教学的教学目标,使得很多中小学生德育理论知识倒背如流,说起来都懂,但却难以付诸实践,成为行动上的矮子。

(二)德育课教学方法单一化

当前大多数中小学德育教师仍然沿用这一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占主体地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总是处于受教育的角色,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这样的教学方法,教师一支笔、一本书就可以完成一节课,学生与教师之间没有互动,学生也不会积极的思考,难以融入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没有激发出来,更不会从情感上和心灵上去认同老师所讲授的内容,甚至有时会产生反感的情绪,实效性也难以提高。

(三)教学评价欠科学

当前大部分中小学德育课的成绩评定是通过试卷考试成绩,进行A、B、C、D等级来进行评定,学生只要在考试之前把书本上的内容死记硬背下来,就可以拿到一个优秀的等级,因而造成学生对德育课重视程度不高,书本上的道理、口号、理论都能讲出来,但真正在生活中难以达到知行合一的效果。这种不科学的评价方式导致了教师和学生对德育实践无积极性和创新精神,教师也仅仅按照考试的相关内容把课本中的内容强加灌输给学生,学校对任课教师的考核也仅仅限于最终的考试成绩,所以我们常常在生活中看到在德育课上高分而践行低能的孩子。

三、中小学德育课政策的努力方向

(一)构建科学合理的德育目标体系及内容层次

德育目标体系的建构首先应该是自下而上,逐渐加深的。小学、初中、高中、大学是人的成长过程中一个不断社会化的过程,同时也是这些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逐渐形成的重要时期,但这样的形成与人的心理发展存在着逻辑关联的,所以我们应根据中小学生在不同时期的心理特点设置合理的德育目标和德育内容,切忌空话、套话,不符实际的远大理想等等,建构自下而上、大众化、生活化并稳步提升的科学合理的德育目标和德育内容。

(二)树立正确的德育课程教学观

中小学德育课的有效开展离不开德育课教师树立正确的德育观念,用正确的德育观融入整个德育过程,真正实现德育课程实效性。德育课教师德育观念的正确建立,首先应该坚定正确方向,以理论为德育观建立的唯一指导思想,在面对市场经济的深入转型,德育课教师应根据环境变迁建构新型的德育观。德育课是以素质教育为基础的学科,是一门道德教育与道德实践相结合的以人为本的学科,与生活社会紧密联系的学科。因此,德育课教师应建构适应时代背景,符合青少年儿童的实际需要和年龄特征的德育观,贴近儿童自身的生活,转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传统教育者角色,达成良好的教学互动,教学相长,使德育课教学真正能够落地、生根、发芽,最终长成参天大树。

(三)优化德育课教学环境

全球化市场经济的深入转型,多元文化引发的价值冲突渗透在学校的各个角落,给当前中小学德育课的教学环境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许多校园中充斥着社会上过度追求物质财富、追求物质享受、功利主义等不好的市侩风气,使得中小学学生、甚至某些德育课教师在不经意间偏离了正确的德育课的教学方向。因此,我们应该塑造优良的学风、班风、校风,塑造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的校园文化,增加正能量,形成积极向上的校园精神,为增强德育课实效性提供优良的教学环境。

(四)创新德育课教学方法

篇4

一、要认真分析研究学生的思想状况

调查研究是德育工作最基本的方法。首先是要分析研究学生思想产生的原因;其次是要把握中小学生思想上的主要问题。当前学生的主要思想表现有:对社会主义认识不够全面;对政治理论学习缺乏兴趣;缺乏理想和艰苦奋斗的精神;认识问题往往带有片面性。由于他们各自所处的环境和接受教育的不同,我们的德育工作必须从实际出发,才能有的放矢地去解决他们的问题。

二、学科渗透,拓宽途径,全方位育人

挖掘中小学各科教材的德育因素,是每个教师必须履行的职责。在教学中,教师应把学科教学和德育教育有机结合,从教材中挖掘德育资源,形成自己的教育特色,拓宽途径,坚持正面教育、自我教育,面向全体,课堂渗透。长期以来,学校一直被应试教育所困扰,德育教育很难到位,实效不高,即使天天喊“德育为首”,也无法改变“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状况,为此必须从根本上改变,把德育放在首要位置。小学思品课是学校向小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渠道,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要形式。几年来的德育工作实践经验告诉我们,教师是关键,如何使施教者按正确的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对学生身心施教是工作成败的关键。

三、常抓不懈,推陈出新,加大教育力度

在实施德育教育过程中,要做到更新观念、常抓不懈,方法思路要推陈出新,加大教育力度和广度,加大养成教育的力度。为了配合德育教育,学校和家庭要紧密配合,成立家长委员会,召开学生家长会,针对当前中小学生娇、懒、任性等坏习惯,要求中小学生在家里建起“道德品质监督台”,促使学校、家庭、社会在中小学生德育教育上找到结合点,克服中小学生在家不听话、任性、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孝敬颠倒等坏习惯,使中小学生理解父母的辛苦,融洽和密切两代人的关系。俗语说“打铁首先身杆硬”,现在小学中,教师本身的素质参差不齐,小学的思品课一般由班主任老师兼任,而学校的管理往往也是以班主任为单位进行的,在学校分配工作时就要着眼选配相对高质量的班主任,平时对班主任严加要求。

四、拓宽渠道,利用活动,寓德于教

要利用丰富多彩的少先队、班团活动、第二课堂、德育基地活动、远足、科技文艺体育节等活动,渗透德育教育。每周一升旗仪式上的国旗下讲话、每周的主题班会和每天的课前谈话,是对中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好机会。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思想品德对低中高年级各年龄段的学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教师在备课、上课等环节上要做到紧扣大纲要求,紧扣教材要求,达到理解教材、掌握教材、讲透教材,一丝不苟地完成教学任务。例如“王阿姨到我家”这个故事,王阿姨带来了“我”最爱吃的巧克力糖,“我”双手接过来,这里为什么用双手接过来?王阿姨要走了,“我”和妈妈一同送王阿姨到门外,“我”和妈妈及王阿姨三人临出门时的不同位置,这里为什么王阿姨先走,“我”同妈妈在后边?在这两处的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明理,还要明确为什么这样做。这样有利于学生模仿着去做,也有利于行为习惯的养成。

篇5

班主任受学校委托,全面负责教育和管理一个班集体,是班集体的组织者。班主任的基本素养,特别是职业道德水平的高低,对于做好班主任工作关系重大。班主任的多种素养不是天生的,他来源于班主任对培养下一代的高度责任感;来源于自己对工作的无限热爱;来源于自己的严格要求和刻苦磨练;来源于与同行的协助和支持。

二、引领作用

教育部出台的《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第二条明确指出:班主任是小学日常思想道德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实施者,是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班主任要努力成为中小学生的导师。一个好的榜样胜过千言千语,如果我们能以身作则,那么许多时候三其口,教师要用自己的行为规范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苏林斯基认为:“每个孩子身上都潜伏着某种才能素质,这种素质,这种素质犹如火药,为使他燃烧起来,必须有引火星。”

高尚的高的品质.正派的思想作风,以身作则.说明做到的务实精神,是做好一名班主任的基本素质,也是班主任人格魅力独特之处。当班主任很难,有老师怕它,其实难在班主任是不是勇气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有教师喜欢基础好.之上发达的学生。但教师不是企业家,是教育家,要倾注全部的爱教育好每一个学生。一个班级培育几个尖子不难,男的是要使每一位学生都提高,兴趣.爱好.聪明才智都得到发展。只有着眼与教育事业的未来,着眼于全民族素质的提高,教师才能跳出自我狭义的小圈子。

三、渗透作用

规范思维大家都知道,课堂是教学的主渠道,也是学校教育主渠道。各学科教育是想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最经常.最基本的途径,对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齐整重要作用。班主任要教书育人,要挖掘本书课内在的德育因素,寓德育与教案值周和觉术过程各个环节之中,并把其渗透成为各聊教师课堂数的一项重要的任务来完成。

四、调整作用

篇6

道德的发生学基础要求中小学实施生活德育。生活德育作为一种新的德育模式,其目标在于为了生活而德育,并通过生活来培养道德。从历史的源头来考察,道德从根本上起源于人类生活的需要,源于以物质生活为基础的社会往。人要生存,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生存资料,而要获取这些生存资料,人类必须进行生产劳动,这是人类最基本的生活活动。在这种社会活动中,人与人之间发生了各种关系,也产生了各种矛盾和冲突,为了调节关系,解决矛盾,需要有一个大家公共认可或遵守的规则,这个规则就是道德。倘若世界上只是一个人存在或者人与人之间并不发生关系,那么,作为调节人际关系的道德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正如爱尔维修所言:“如果我生在一个孤岛上,孑然一身,我的生活中就没有什么罪恶和道德了。”可见,道德源于生活,并存在于生活之中,它不能够脱离生活而单独存在,只能通过人的生活实践展现出来,具有和现实生活不可剥离的特性:然而,自从学校产生以后,学校教育就不断地远离生活,德育也不例外。长期以来,学校教育定位在培训社会精英,因而德育关注的是一个先于学生个体存在的、以社会宏大价值为中心的理念世界,试图通过德育活动把这种先行设定的价值世界灌输给学生,借以改造学生的世界观与人生观,培养他们成为社会宏大价值的真实体现者。这种德育模式为培养社会精英、净化社会空气、维护社会秩序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当前的中小学教育早已不再是精英教育,如果道德教育仍然坚持使用社会精英的道德标准来培养普通大众,显然是不合时宜的,也是不现实的。因此,当前的德育必须回归普通生活,学校需要实施生活德育。

二、中小学生活德育的困境

随着教育的进一步普及,生活德育成为中小学德育的重要模式,许多学校纷纷尝试实施生活德育。然而,生活德育的实施却面临诸多困境。

1.生活德育定位于何种生活

生活是生命的展开形式,是人或动物为了生存与发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之集合。人的生活是一种意义性的生活,人生不仅是适应“存在”,而且还不断超越“存在”,因而人的生活可以分为不同的层次。那么,学校生活德育应该定位于何种生活呢?在力倡中小学实施生活德育的学者中,有的主张生活德育中的“生活”为日常生活,他们认为,之所以讲生活德育,其主要目的之一就是要去掉长期以来笼罩在德育头上的那层“圣神光环”,即要“去圣化”,以使德育恢复其人性化的本来面貌,使德育回归到人们的日常真实生活中去。此外,也有学者认为,德育生活主要是指人的高级精神活动,他们将日常生活剔除生‘活德育的范畴,认为教育具有前瞻性和超越性。因此,德育的生活是超世俗的。当然,还有一种比较折中的观点,那就是将德育中的生活泛化,认为生活即生命活动,主张德育回归到人为了生存和发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之中,生活既包括个体每天的吃喝拉撒之类的日常生活,也包括个体的学习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乃至精神生活等其他一切生活形式,这种泛化的生活概念将日常生活与精神生活揉在一起,把精神生活的“神圣化”也纳入生活德育中。可见,当前人们对生活德育应该立足于何种生活还未达成共识,这使得生活德育具有较大的盲目性,构成了制约生活德育实效的一种重要因素。

2.生活德育路向何方

生活德育要求以生活为指向,并以生活为内容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那么,学生每天都游离于学校、家庭和社会三者不同的生活环境之中,其道德的发展必然是学校、家庭、社会共同作用的结果。学校、家庭、社会三者通过向学生传递信息来施加影响,构成了实施德育影响的“传递结构”。在这结构中,学校教育只是这种传递结构的一个组成部分,任何一种传递最终能否被传递对象所认可,以及在多大程度上被认可,不仅取决于该传递本身的状况,而且取决于该传递同其他传递之间的“力量”对比,取决于该传递在社会整个传递结构中的地位。在信息封闭的年代,学校成了知识信息的主要来源,学校传递的文化被视为“法定文化”。德育教师充当社会价值的代言人向学生施加德育影响,引导学生向社会所要求的方向发展。然而,随着网络的普及,那些灵活多样、富有选择弹性的网络信息受到中小学生的青睐,学校传递的信息失去昔日的权威,其道德导向功能随之减弱。此外,在当前这个多元价值的社会中,传统的“主流价值”受到了怀疑。社会对各种价值取向的包容性不断增强,对错、美丑、善恶没有明确的界限,学生失去了社会或他人赋予参照对象。学生的自我经验获得了至高无上的价值,成了衡量是非的主要标准。面对当前的社会现实,学校德育往往力不从心,处于尴尬境地,学校德育所宣扬的道德理想与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所观察到的不道德行为之间产生巨大反差,学生对学校德育产生质疑,甚至是排斥和抵触。教师的道德权威地位不复存在,学校德育的导向难以发挥。

3.多元的影响因子如何整合

生活德育注重学生在生活中发展德性,要求学生的发展向社会敞开,学校德育所展示的育人情境不能游离于学生校外的生活世界。这样,来自学校、家庭、社会的各种真善美、假恶丑都同时作用于学生,学校的“扬善”教育可能在社会或家庭的负面影响下荡然无存。如何将学校教育、家庭影响和社会影响进行整合成了生活德育的一大难题。首先,家庭环境是影响德育实效性的一个重要因素,家庭对孩子的道德品质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家庭结构、家庭经济状况、家庭成员关系以及家长文化素养都会直接影响学生德性发展。然而,每个家庭行事方式各异,家长素质参差不齐,这些都会对生活德育实效产生重大影响。其次,社会环境也构成影响德育实效性的另一个重要原因,社会变革导致学生价值取向多元化。在当前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传统的价值观、道德观、人生观正受着严重的冲击,社会上客观存在的各种现象,尤其负面影响,通过各种媒体,自然会反映到学生身上,各种鱼目混杂的信息在网络的强势传媒下迅速扩散,这必然会对学生德行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学校作为专业育人的场所,面对来自家庭和社会中越来越强势的影响因子,如何把这些多元的影响因子整合以促进学生德行发展,成了当

前中小学生活德育的一个重要难题。

三、中小学生活德育的出路

1.大众生活:德育中的生活状态

传统德育是建立在精英教育的基础上,把圣人之德作为学校德育的目标,以传授系统的思想品德知识为基本途径培养社会精英。当前,中小学教育已经进入普及化阶段,如果仍然用社会精英的标准来培养普通学生,实质上就是忽视了广大普通学生的德育诉求,这舍本逐末的德育模式注定是失效的。因此,德育必须回归普通大众的生活(如图1所示),中小学德育应以大众生活为基础设计课程,从学生所熟悉的事件、人物和环境切入进行教育,重视学生自身的体验,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在可以理解的情景中自觉地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品德操守。当然,人的存在就是一个不断向未来敞开的过程,教育作为培养人的活动,其核心在于不断超越,所以教育不但要培养适应现存社会之人,还要培养出能改造现存世界的人。生活德育作为一种育人方式,同样需要在现实与理想之间保持一定的张力,既要注重社会生活的现实性、实践性,又要注重可能生活的超越性。因此,生活德育回归大众生活,并不等于简单地把德育等同于生活,不对社会生活进行过滤,使各种生活直入学生眼帘,将学生完全置于社会环境中,任其自生自灭。学校作为道德教育的主导方,负有“扬善弃恶”的义务,学校应该整合各种影响因子,为学生创设一种善性的生活场域,把学生带入能使他们真正获得生命感动的大众生活中去,使学生真正有所理解、有所感动、有所体悟,进而融入到他们的生命之中,伴随他们的人生历程,促进他们德行的完善。因此,中小学生活德育需要立足于大众生活。

2.和而不同:生活德育的目标取向

篇7

课程育人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中心,是学生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培养的主要途径。教育部门和中小学校要在课程改革中加强对思想品德类课程教学的管理和评价,推动在课堂教学中落实上述学科以及所有课程的德育要求。与课程教学有机结合的德育,是最基本最自然的德育。2011年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落实德育为先理念,应予落实。一是渗透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语文、历史和思想品德等各学科都应结合具体内容进行有机渗透。校长、教师在理解和运用各科课程标准时,不仅要理解明确表述出来的含义,更要深刻领会渗透在字里行间的精神实质。二是突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教育。语文课程要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和革命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文化凝聚力和创造力。历史课程要继承和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认识到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是中国强盛的重要保证,初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认同感,增强历史责任感。思想品德课程标准进一步要求学生“感受个人成长与民族文化和国家命运之间的联系,提高文化认同感、民族自豪感”。三是增强民族团结教育的针对性和时代性。依据我国国情,修订后的课标突出了“民族融合”和“共同发展”的内涵。例如,历史课程标准增加了“认识国内各民族之间交流、相互影响和融合的重要性,增强民族平等和共同发展的观念”的要求。思想品德课程标准进一步强调,要让学生“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族人民平等互助、团结合作、艰苦奋斗、共同发展”。各地应研究课程德育现实,把握课程德育规律,关注学生成长特点。通过恰如其分的课程教学和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把中央关于未成年人思想德育建设的各项要求落实到校,落实到班,落实到学生心坎上;把中华优秀传统美德有机地转化为年轻一代的自觉行动。全国1064万中小学专任教师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力军。广大教师可依据课程标准、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在对学生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同时,将良好的情感、端正的态度、正确的价值观自然融入课堂教学过程。

文化育人

学校文化是学校特色和历史积淀的反映,是全体师生认同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对学生思想品德养成具有潜移默化的导向作用和持久深远的影响功能。面向2020年,应组织关于学校文化建设的经验交流与深入研讨,推进各地开展学校文化建设,在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背景下,继续提倡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第一,确立学校文化建设的高品位。自觉追求高品位文化,是学校文化建设的基础和重要标志。要通过继承、创新和整合,使先进的、高品位的学校文化成为学校的强势文化、主导文化,应从制度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等方面进行学校文化创建,增强学校核心发展力。第二,塑造学校共同价值观。一所学校选择什么、崇尚什么、追求什么,外显为教育行为和校风,内隐的则是学校价值观念。学校价值观为学校全体师生指明了共同愿景,影响着师生员工和学校的日常行为、精神追求与发展方向,是学校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学校的共同愿景是规范教育行为、引领学校发展的巨大推动力。第三,改善校长的管理行为。校长是学校文化的掌舵者、营造着。学校管理的事务千头万绪,但校长必须保持强烈的文化意识,避免陷入事务堆里。校长对学校文化的理论认识如何,积极性、主动性如何,是否具有文化自觉性,决定着一所学校文化发展的厚度与宽度。学校文化建设中,校长和学校管理团队应该自觉转变领导行为。第四。着手学校制度文化建设。学校制度文化是学校在日常管理要求或规范中逐步形成的,是全体学校成员认同和遵循的精神规范,体现着学校个体特有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民主与法制是建设现代学校的人文基础;学习与创新是推进现代学校建设的不竭动力;发展与诚信是个体与团队的信誉所系。第五,提升学校物质文化。学校的校容、校貌等外在形象是把学校形象传播给社会公众的外显性视觉对象,它是学校现代文明程度的外在表现。物质文化应该独具匠心,以物载德。建筑或造型新颖,具备时代气息,或古朴典雅,体现文化底蕴。学校建筑要符合学校特色,适合教育之用,总体风格保持一致、协调、和谐,营造校园文化氛围。

实践育人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促进中小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学校要结合课程改革,认真落实综合实践活动课要求,针对学生年龄、教学内容和课程安排,有序组织学生走出校园,了解社会,感受生活,积极探索,引导学生学思结合、知行并重。要积极引导学生参加志愿服务和社会公益活动,乐于参加力所能及的体力劳动,出点力、流点汗,乃至经风雨、见世面,从而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尊重劳动人民的情感,使他们珍惜劳动成果,不仅学到知识,还学会动手,学会动脑,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合作。劳动是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最直接、最有效的形式之一。要培养学生体验从事劳动和创造的喜悦,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和职业观。中小学每年都应定期组织学生参加简单的生产劳动,以培养学生的劳动态度,体验劳动情感;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品格及生存能力,在体验劳动成果的喜悦中,增强劳动创造生活、建设美好家乡的情感和意识。学生的劳动过程,既是劳动知识、技能的培训过程,又是培养劳动态度、体验劳动情感、参与家乡建设的教育过程。面向2020年,国家正支持建设一批大型的青少年学生校外综合实践基地,并支持这些基地以及此前已建成的县级学生校外活动场所发挥作用。各地须善于整合社会资源,充分利用各类校外活动场所,组织学生有计划、有目的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红色旅游活动、专题考察活动,增强社会责任感。

礼仪育人

礼仪不单是形式,更负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民主、文明、和谐、平等是礼仪的表现,也是十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成要素。礼仪是道德的示范,是行为的准则,是交往的枢纽,是文明的标志。在新形势下。礼仪教育是立德树人新的生长点。2011年,教育部颁布了《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指导纲要》,对礼仪教育内容作出明确规定,主要包括个人礼仪和交往礼仪两个方面。面向2020年,要在全国大力提倡开展礼仪教育,让学生学会尊重,文明礼貌,彬彬有礼,努力探索文明礼仪教育的规律,研究学生道德行为形成的内在机制,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根本,将文明礼仪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之中,不断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第一。坚持有机渗透。礼仪教育是学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以日常管理为主线,以课堂教学为载体,以各种活动为途径,以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为网络,做到有机渗透,形成教育合力,发挥整体效应。第二。坚持知行统一。在文明礼仪教育中,要加强对学生的礼仪指导和训练,引导学生在生活中不断体现和感悟,并付诸实践。同时,要抓好总结评比等环节,促进学生养成礼仪习惯,进而内化为良好的道德素质和个人修养。第三,坚持言传身教。教师是礼仪教育的主要实施者,也是学生主要的模仿对象。教师的道德品质、性格爱好、文化素养、治学态度、言行举止都会对学生的心灵产生影响,在学生成长中留下印记。在礼仪教育中,教师的以身作则、言传身教至关重要。在文明礼仪教育中,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规范教师礼仪行为,让教师以深厚的思想感情、庄重大方的仪表、和蔼可亲的仪容、彬彬有礼的语言给学生做示范,产生耳濡目染之效。第四,坚持内化自律。在礼仪教育中,要遵循学生品德、行为习惯形成的心理规律,从知礼、懂礼入手,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明理、激情、导行,引发其内驱力的产生,进而促使内化,实现从他律到自律的转化。

网络育人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日趋网络化。网络是把双刃剑。它已成为学生学习、生活、交友、娱乐的重要方式,对学生价值观形成和道德认知具有重要影响。然而,网络中的不良或虚假信息确实太多。青少年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他们作为网络最庞大、最活跃的群体,对网络中的海量信息缺乏辨别能力。尽信网,不如无网。面向2020年,应兴利除弊,重视网络环境下的德育工作,这是学校德育与时俱进的必然要求。第一,提倡正确认识网络。把握网络环境对学生的影响,学会利用网络进行德育,不断探索网络环境下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用主流的道德规范和思想文化引领学生,让他们能够正确对待网络虚拟世界,合理使用互联网和手机。第二。提倡绿色网络建设。大力发展校园网络文化,不断丰富和更新健康向上的内容,逐步建成集德育管理、信息资源、活动管理为一体的网络德育平台。第三。提倡网络道德教育。结合不同年龄段学生实际和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关教育活动,引导学生树立网络责任意识和道德意识,增强对不良信息的辨别能力,防止网络沉迷和受到不良影响。第四,提倡网络法制教育。重点培养学生依法使用网络的意识和行为,自觉抵制网络不法行为,懂得在网络环境下维护自身安全和合法权益。

制度育人

立德树人是长期的持续的工作,必须有制度保障。一是建立督导制度,为德育提供强大动力。把中小学德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纳入社会发展和教育规划,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对德育工作的督导检查,将其作为新时期教育综合督导的重要内容,使之制度化、规范化。二是建立投入制度,设立德育专项经费。纳入教育经费年度预算,并保持稳定增长,满足学校德育工作的经费需求。三是建立培训制度,不断提高育人水平。正如十报告所要求的,“提高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从而让教师以自己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思想道德风范教育和感染学生,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和卓有成效的工作赢得社会的尊重。加强中小学班主任队伍建设,保障班主任各项待遇,提高他们的专业化水平,发挥他们在德育工作中的骨干作用。

篇8

中图分类号:G623.71

作为一线教师的中小学音乐教师的素质,面对新的教学理念,新的教材,新的课程评价标准,对中小学音乐教师都是一种严峻的考验和挑战。面对挑战,中小学音乐教师必须加强自身学习、进修,尽快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审美素质、艺术教育综合素质。否则就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一、政治素质

中小学音乐教师应有崇高的职业道德与审美素质。师德是教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师德是称职教师应具备的个人品质,优秀教师必须是一个品德高尚、行为端正的人。因此,一个好的音乐教师必须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具有饱满的爱国热情,为人师表的职业道德以及高尚的审美情趣,起到教育表率作用,让学生在音乐教育中健康成长。音乐教育是培养学生高尚品德、情操、审美观的深厚土壤。

音乐教师的工作不仅是在音乐教学中传授音乐知识,更是在音乐教学中渗透思想教育方面的内容,使学生在音乐审美的潜移默化中认识真、善、美。因此,音乐教师首先要努力提高自身的政治思想品质,加强自我教育,自我改造、自我锻炼、自我提高师德修养。做到为人师表,举止文明。教育是以人格塑造人格的事业。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所以,音乐教师应努力做到处处是楷模、事事皆表率、用自己的人格去影响和塑造学生的人格。要热爱音乐教育、忠诚音乐教育、献身音乐教育。这是音乐教师职业道德的最基本的原则之一。只有在这个基本原则的前提下,音乐教师才会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努力学习,更新观念、锐意进取、探索创新,做一个“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鞠躬尽瘁的人类工程师。

二、业务素质

在实施音乐教学中,内容涉及到唱歌、视唱练耳、乐理知识、音乐欣赏、乐器演奏、音乐创作等。在参加音乐领域的各项活动中,要组织学生排练节目及演出,而且音乐艺术的综合性强,知识面广,它包含了物理学、生物学、心理学、医学、史地、法学、文学、宗教等方面的知识。即它是一门综合性的科学艺术科目。因此,音乐教师除要接受本专业的学习,还要采取各种方法和途径,如参加教师培训、各种讲座、教研活动以及根据自身对文化知识的需要进行自学等去获取本专业外的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只有这样才能胜任其工作。才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才能适应时代要求。

1、知识素质。未来的音乐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知识的探究者、构建者和缔造者,这样的角色促使音乐教师必须具有精而深的专业知识。在歌曲教学中唱谱与唱词的先后变化,歌曲内容与旋律决定了教学模式的转变。教学行为和教学手段焕然一新,在体裁广泛,内容丰富的欣赏曲、流行音乐中正确把握分寸,用形式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2、能力素质。首先,教学能力是教师综合运用、掌握专业知识的教学技能。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中设计年度计划和单元教学计划,在教学实践中具体表现在课堂教学中音乐教师具备了解学生的能力,进行教学设计,教学组织能力。音乐教学是情感教育,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实现教育目标的关键。新课程呼唤新型师生关系,师生关系新理念是平等、民主、合作。师生互动,教师是引路人,学生是鲜活的主体,发展中的人,乐于挖掘每一位学生的优势潜能,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给予充分地肯定和欣赏。

3、音乐教师具有发展性评价能力。关注学生的发展,必须把学生发展作为根本目的。音乐教学中声乐教学、欣赏教学、器乐教学等课程评价多元化,成为课程评价的必然趋势。在新课程中音乐教育评价是要求全面发展学生的“音乐素养”,用不同形式不同风格的教学手段进行音乐教学活动,采用发展性评价,培养和促进学生丰富健康的情感。

三、审美素质

中小学音乐教师不仅要懂得音乐审美,还要懂得音乐与其它学科综合审美。音乐教学的综合包括音乐教学不同领域之间的综合:音乐与舞蹈、戏剧、影视美术等姊妹艺术的综合;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的综合。音乐相近的艺术门类,首先是绘画、舞蹈、文学、戏剧。其次是建筑、雕塑、书法等。在现代汉语中,这些艺术门类经常相互借用词语,比如说:“音乐有色彩和阴暗,绘画有节奏和韵律,雕塑有形象和内涵”等等,它们有着密切的关系。另外还有文学、政治、经济、历史、地理、民族、民俗、美学、哲学等。自古以来,不同时期、不同经济、不同文化就有不同的音乐,不同民族、不同区域、不同民俗就有不同的音乐色彩和特点。因此,音乐教师要扩大知识面,要有审美的素质,这样才能真正引导、激发学生心灵的智慧,才能把浩瀚的知识准确地传达给学生。

四、艺术教育的综合素质

音乐课是人文学科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对一培养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提高全民素质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音乐教学中音乐具有“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功能的综合性。一首歌曲与乐曲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情感,作为音乐教师提高综合艺术素质,提高道德修养与审美情趣已迫在眉睫。

培养适应新课程标准需要的师资更是势在必行。作为音乐教师,反思教学中是否让课堂充满了音乐,是否为学生打开了音乐之门,是否引领学生感受到真正的音乐。音乐教师应利用音乐学科的特殊性,深入挖掘歌曲与乐曲中内在的思想情感教育因素,采用“潜移默化”的方法,把思想情感充分地揭示给学生,让他们更好地感受、体现和表现。并在情操上受到陶冶,道德上受到影响,心灵上受到启迪乃至意志上受到熏陶、感染,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境地,这才是一个真正有魅力的音乐教师。

综上所述,以审美教育为核心的中小学音乐教师是国家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人才的有机组成部分。音乐的本质属性决定了音乐教育的实施者——音乐教师具有独特的教育影响力。音乐教师要以现代化的素质来适应时代的需要,这也是一个新时代对新型音乐教育的呼唤,走进新世纪,走进新课程,对中学音乐教师有全面全新的素质要求。

参考文献

篇9

一、基础教育“基础性”的具体表现

(一)基础教育是为人的一生成长打基础的教育

基础教育是受众面最广、影响面最大的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讲,它决定着一个人未来的前途和命运,甚至决定着一个家庭的生活水平,从更高的层次上讲,它是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基础教育必须从关注英才的发展转为整个民族素质的提高,从效率第一到促进社会公平为先,必须肩负促进社会公平的重要使命,给每一个受教育的人以平等的机会和条件,实现均衡发展。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优质和特色化的基础教育需求越来越多。因此,要充分理解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阶段性,以普及基础教育,让每一个适龄儿童都能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和均等的受教育机会为前提,以确保教育资源在区域间、城乡间、学校间、群体间的合理、优化配置为基础,充分尊重学生的差异和个性,办出学校特色,为每个学生提供最需要最适合的教育,逐步推进基础教育向以学生发展为本的高水平、高质量均衡方向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基础教育。

(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加强农村基础教育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目标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要实现这些目标,需要人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素养、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健康的身体心理素质,这些都需要通过教育来实现。发展农村基础教育,既是新农村建设的奠基工程,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因此,必须加强农村基础教育,提高农村基础教育质量。要建设好农村的幼儿园和中小学校,使之成为农村最普遍、最基本的教育文化场所,不仅作为教育基地,而且成为当地先进文化的传播基地和农村文明建设的辐射源;配备优良的师资队伍,使之成为乡村文明的践行者、示范者和传播者。以校园文明带动乡村文明,以校容整洁带动村容整洁,以学校的民主、法治带动乡村的民主和法制。

(三)构建高水平的终身教育体系需要高水平、高质量的基础教育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谐社会建设和创新型国家建设以及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大背景下,为了培养与之相适应的人才群体,辽宁省提出了构建开放式的终身教育体系的设想。从学前教育开始的基础教育是终身教育体系的奠基阶段,从某种意义上说,它的发展水平和质量可以影响其后各级教育,甚至决定一个国家和地区整体的教育水平。无论从国民教育体系的整体水平还是终身教育体系的完整性,或是人终身学习和发展的需求来看,基础教育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在辽宁省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过程中,必须树立开放的终身教育理念,把基础教育真正纳入到终身教育体系之中,统筹规划基础教育的发展,并落实其在整体教育发展中的“重中之重”的战略地位,从经费投入、政策制定、资源和人员配置等方面都给予倾斜和保证,促进其总体水平和质量的提高。

(四)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基础教育不断深化改革

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国民具有较高的整体创新能力。这就地要求整个教育体系协调发展,建立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为了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宏伟目标,为了完成振兴老工业基地的战略任务,必须深化教育改革,加速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在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基础教育是基础。基础教育在国民教育体系中占据最大的比例,对增强全民创新意识、支撑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高等教育的发展和提升国家整体创新能力,具有重要影响和推动作用。因此,在未来的5年间,辽宁要结合创新型国家建设和振兴老工业基地的实际需要,不断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在办学体制、管理体制、人才培养模式、教育教学方式等方面进行新的尝试,为基础教育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为创新型人才向更高层次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加强基础教育“基础性”的实施策略

(一)实施德育提升工程,进一步提高青少年的思想品德素质

遵循教育教学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整体构建中小学德育工作体系,使学校德育工作与中华传统美德相承接、与全球一体化相适应、与教育国际化相协调。整体规划中小学德育课程的目标体系、方法体系和管理体系,并使之与思想政治课相衔接;构建具有时代特点,满足学生发展需要,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思想道德教育内容体系和综合实践课程;通过经典诵读、国学启蒙等教育途径培养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开设各类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课程,提高学生民族文化素养;加强近现代史教育、国情教育、民族团结教育和科学发展观教育,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坚定理想信念,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

(二)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以城区薄弱学校改造和农村九年一贯制(寄宿制)学校建设为重点,加强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在对“双高”普九规划尽快验收扫尾的基础上,出台具体的建设标准,全面开展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作。对于已经实现办学条件标准化的地区,要把学校硬件建设重点放在区域内学校办学设施的均衡上,保证同一区域内中小学生学习条件相对均衡。进一步加强农村九年一贯制(寄宿制)学校的建设与管理工作。加快农村九年一贯制(寄宿制)学校的建设步伐。开展城区优质学校和农村九年一贯制学校手拉手活动,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城市学校要以本校优质教育资源为依托,根据农村教师的需求开展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菜单式”“一对一、面对面”的岗位实践培训,每年农村学校骨干教师中至少1%要到支援学校接受不少于两周的岗位实践培训。

(三)实施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培训工程,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素质

篇10

篮球运动在我国开展极为广泛,深受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的喜爱,因为它不仅富有对抗性、集体性,而且集健身性、娱乐性、艺术性、趣味性于一身,是当前世界各国人民喜爱的、开展广泛的喜闻乐见的一项体育运动。

篮球之所以在我国全日制中小学的体育教学大纲中被列为基本教材之一,是因为篮球的体育与德育的高度结合性,以及体育与德育方面的高质量性,体育方面的高质量体现在,篮球运动对于各项身体素质发展的平均性。人体从事各种形式的活动都必须首先具备相应的运动能力,运动能力是人体进行各项活动的基础,而人体进行锻炼也是为了提高包括运动能力在内的各种身体技能。这种运动能力又称为身体素质,它主要体现在,肌肉力量、运动速度、耐力、灵敏、柔韧等五个方面,而篮球运动能均衡的发展人体的这五个方面,有利于学生身体的全面发展,虽然田径也能达到全面发展身体素质的目的,但它是通过多个项目来达到这个目的的,而且田径运动本身缺乏趣味性,不能有效的让学生参与到这项运动中来,而篮球就弥补了这些,它不仅能在运动中均衡的发展身体素质,而且有浓厚的趣味性,还能让学生掌握和运用球类运动的专项技术。德育方面的高质量体现在,由于篮球运动的集体性、对抗性、竞争性的特点,通过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积极进取,勇敢拼搏的精神,培养刻苦顽强、团结协作的道德品质;同时篮球运动的游戏性又易于吸引学生,其动作的外显性便于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判定。篮球教学中的思想品德教育,不是单纯的说教和“贴标签”而是通过教学过程生动活泼地结合教材内容和组织教法进行的,所以,在篮球教学中,体育与德育是高度结合的。体育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育人,中学篮球教学的目的是通过篮球教学增强学生体质,促进身心的全面发展。篮球在中学体育中的作用表现在:

1.发展学生跑、跳、投等基本活动能力,和灵敏、速度、耐力等身体素质以及作的准确性和协调性,增强体质,促进身心发展。

2.掌握篮球运动的基本知识技能和简单的战术,了解篮球比赛的简单规则,初步学会打篮球,并运用篮球的手段和方法,培养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和自我锻炼的意识。

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教育的方式方法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在以前广受批评的“放羊式”教育,现在又被重新提倡起来,让学生体验学习、实践学习、创新学习为主的自主型学习法,在各中小学中广泛开展。接下来我就为大家来介绍一下自主型学习方法。它主要分成三个阶段:体验学习、实践学习、创新学习。

一、体验学习

这是最普遍的学习方法。要知道梨子的滋味,就要亲口尝尝,要了解一种运动活动,先要去尝试一下。传统的体育课程中的教学内容都是经过精细加工后灌输给学生的,例如:教学生们篮球,就直接从运球、传球开始教,而运球的教法早已为我们每一个教师所熟悉,即先教原地高运球,再教原地低运球;学生学会了右手运球,再学左手运球;学会了原地运球,再学行进间运球;学会了直线运球,再学曲线运球等等。因为,这种教学步骤已经约定俗成。在这样的程序化教学中,教师从来不会去理会学生的感受,从来不去考虑学生的需求。那么,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什么是学生的感受呢?用学生的语言来说,这样的学法枯燥,不好玩。因为,决大多数学生现在不是运动员,将来也不想成为运动员,他们并不需要运用如此正规的技术动作来打篮球,他们最基本的需求就是通过打篮球来疏散自己的筋骨,调节一下紧张的情绪。如果我们能认识到这一点,其实也就反朴归真到了篮球运动的初衷,篮球运动的产生不就是为了娱乐嘛。因此,篮球学习的最初阶段应该是学生体验,而不是将经验传授给学生。

关键的问题是在体验性的学习之后,我们该怎么做?是不是永久地停留在这种初始学习的体验阶段上?当然不是。在体验性学习之后,教师要帮助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获得必要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与方法。

二、实践学习

学生对事物的认识主要是通过不断实践得到的。通过第一阶段的体验教育后,学生们对篮球这项运动有了初步的认识,更有些同学对篮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于这些同学要适当的加以辅导。

此外,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一些教师受到某些教学观念的误导,过于关注室内的理论教学,利用体育课大好时光,在室内大谈篮球的起源、发展和一些纯理论的东西,这样的教学方法既使学生感到厌恶,也不能对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起到任何积极作用。例如,投篮的教学方法,不必大谈投篮的分类,不必先教双手胸前投篮、双手头上投篮,再教单手肩上投篮、单手头上投篮等等,而是让学生通过实践,自己选择一种适合的投篮方式,投篮的姿势不一定要象教科书般标准,只要实用就行,我认为在教受投篮的时候,要认清一点,那就是教受投篮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学会如何把球投进篮筐,而不是教出如教科书般的优美的投篮姿势;我们教如何打篮球,而不是在教如何做模特,当然我也鼓励同学们在投篮有了一定的准度之后,改进自己,提高自己。通过实践,一步一步地提高,使学生更深一层的体会到篮球带给他们的快乐、满足、成就感。

三、创新学习

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体验、实践,获得了一定的经验教训,他们可能走了一些弯路,但最终学会了学习,提高了创新的意志和能力。以传球为例,先让学生在体验学习、实践学习中找到适合自己的传球方式,虽然这些方法大都是不符合传统体育教学中传球技术要求的,但却是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的最有效的传球方法,因此,教师并不需要去做什么纠正错误动作,而是在学生所掌握的这种传球方法上,启发学生如何运用的更好,更广。

【参考文献】

[1]卢元镇.社会体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