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标准体系模板(10篇)

时间:2023-09-10 14:39:11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建设标准体系,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建设标准体系

篇1

中图分类号:F253.3 文献标识码:A

1、工程建设标准体系建设的重要性

工程建设质量跟国家经济建设及人民生命财产休戚相关。一旦工程质量不好,就会影响工程使用,也不能发挥投资效益;工程质量不合格,严重的会造成房屋、桥梁垮塌,威胁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甚至影响社会稳定。而工程建设标准,在保障建设工程质量安全以及社会公共利益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无论是供我们居住的住宅建筑,还是商场、写字楼、医院、影剧院、体育场、博物馆、车站、机场等大型公共建筑,或是供水、燃气、垃圾污水处理、城市轨道交通等基础设施,在其建筑结构、地基基础、抗震设防、工程质量、施工安全、室内环境、防火措施、供水水质、燃气管线、防灾减灾、运行管理等方面都有相关的标准条文规定,都有统一的安全技术要求和管理要求。工程建设标准就是通过行之有效的标准规范,特别是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为建设工程实施安全防范措施、消除安全隐患提供统一的技术要求,以确保在现有的技术、管理条件下尽可能地保障建设工程质量安全,从而最大限度地保障工程的建造者、使用者和所有者的生命财产安全及人身健康安全。

2、工程建设标准化体系建设的必要性

从当前工程建设质量监督方式来看,建立企业标准化体系具有十分的必要性,它能让工程质量监督由政府分部位分阶段核验转移到企业自我控制上来。

现行工程质量监督制度的主要内容是三部到位核验,即在基础、主体结构阶段必须由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到位核验,签发核验报告才能继续施工,竣工阶段必须由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到位核验单位工程质量等级,签发“建设工程质量等级证书”,合格后方准交付使用。监督机构直接对施工中的工程质量进行主要分部核定和单位工程最终核定的等级证明文本已成为社会工程建筑使用管理的有法律效力的依据文本。而根据工程质量“谁核定,谁负责”,使得政府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变相成为了工程质量的责任者。在一些工程交付使用后出现了质量问题,矛头直指“政府机构”,而直接参加工程的建设各方反而“袖手旁观”,从而颠倒了市场经济中产品的制造者对产品直接负责的规律。其次,质量监督机构是政府授权的,质监机构的行为就是政府管理行为的延伸,从而把政府管理推向了具体操作的陷于事务的误区。随着政府体制的改革,政府管理机制正从微观管理向宏观管理转变,从直接管理向间接管理进行转变。如果政府质量监督运作方式不改革,客观上就造成了与政府管理体制、方式改革相矛盾与不和谐的状况。再次,建筑工程建设相对于工业流水线产品特点的区别在于产品工期长、多专业、多工种、材料设备多品种。单纯依赖质量监督机构的几次到位,施工几百天,“判断”一阵子,难免使监督的全面性受到约束,从而无法对工程质量进行全面而正确的核验、评定和控制。因此,亟需将传统的工程质量监督偏重于单一的实物质量监督转变为对工程建设参与各方质量责任行为的全面监控上。

长期实践证明,政府的监督必须舍末就本,抓住建设工程参与各方的质量行为的龙头,才能促使建设各方发挥自身的素质控制好质量,以对施工现场质量保证体系的有效监督来保证实物质量的有效控制。

3、我市工程建设企业标准化体系建设的现状

我市工程建设企业标准化体系建设现状到底如何?本人立足于单位职能,对多家市政园林企业调研后发现,企业在建设标准化体系提升工程质量的表现不尽人意。一部分企业虽然根据制定了一套适合本企业实际要求的企业标准,但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还有相当大的差距,而且大部份企业存在着“重经营、轻管理”及“以包代管”等倾向。工程标准化体系建设滞后,不仅影响了工程建设质量安全,也影响了工程建设企业自身的经济效益,从而使本地企业无法做大、做强。同时,工程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企业标准化体系建设的重要性也认识不足,特别是运用标准化手段掌握市场的主动权和话语权以形成竞争优势的意识,以及对进一步加强标准化工作的组织领导以合力推进标准化工作运行机制亟待加强。此外,工程建设企业标准化总体水平还不高,标准化优势地位尚未显现,标准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技术支撑作用还不明显,地方标准缺失老化现象严重,标准的实施推广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因此,政府和企业都要进一步认识标准化体系建设在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重要作用,切实增强做好标准化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4、进一步完善标准化体系建设的措施

企业建立标准化管理的过程,即是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标准化工作的法律、法规、政策、方针的基础上,建立健全以技术标准为主体核心,以管理标准为支持,以工作标准为保障的企业标准化体系。笔者认为,当前工程标准化体系建设应着力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4.1、加快推进企业为主体的标准化工作。

企业是实施标准化战略的主体,要进一步强化企业修订标准和实施标准的意识,充分发挥企业的积极作用;积极推动工程建设企业建立研发与标准化同步推进的工作机制,以技术创新为重点,将采用高新技术、新工艺生产的产品融入标准,把标准的研制作为科技项目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标准的制修订和实施,加快自主知识产权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4.2、加强对标准化工作的领导。

工程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工程建设标准化工作的领导,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工程建设质监部门要充分发挥标准化战略实施中的牵头、组织、实施作用,为工程建设企业标准化战略提供必要的咨询、协调和指导服务。对重点工程建设项目要有履行标准化职责的管理机制,负责标准化战略的组织实施。标准化战略工作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工程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实施标准化战略工作领导小组出台考核办法和细则,并将实施标准化战略工作情况纳入年终绩效考核。

4.3、建立健全标准化法规政策体系。

以贯彻实施工程建设领域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及强制性标准为切入点,建立健全以技术标准为主体,管理标准、工作标准相配套的企业标准体系。研究制定本市工程建设制定技术标准文件指导规则、工程建设标准实施监督管理办法等文件;研究制定标准化战略实施纲要、标准化自主创新奖励办法等配套政策。建立标准实施、监督、反馈工作机制,针对重点项目、重点工程,加大对国家强制性标准实施的监督力度。

4.4、加强标准化工作的经费保障。

鼓励企业、社会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对标准化的经费投入。对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制修订的企业以及研究开发和检验检测等技术机构,按参与程度分别给予一次性专项奖励或专项补助,对在标准研制、推广应用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和奖励。

4.5、加快标准化战略的人才队伍建设。

加强企业标准化组织机构和队伍建设,引导鼓励企业加大对标准化活动的经费投入。充分发挥标准化技术机构和社会团体、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的作用,引进标准化技术人才,为企业标准化工作的管理和技术提供人才保障。行业协会及时提供标准化咨询服务。

4.6、建立标准化建设宣传普及机制。

篇2

标准体系编制的依据和原则

标准体系编制的依据。社区管理服务标准体系编制主要参考依据有:GB/T 15624.1《服务标准化工作指南 第1部分:总则》、GB/T 24421.1-2009《服务业组织标准化工作指南 第一部分:基本要求》、GB/T 24421.2-2009《服务业组织标准化工作指南 第二部分:标准体系》、GB/T 13016《标准体系表编制原则和要求》等国家标准和有关资料。

标准体系编制的原则。体现社区管理服务特点,突出地域特色,促进社区管理服务健康有序发展;提高社区管理服务质量,规范社区管理服务行为,满足社区成员的需求;重视和谐、文明、安全、环境、卫生、帮扶,维护社区成员的权益;全面协调开展工作,实施统一管理;坚持全社区参与和持续改进。

标准体系编制的过程

全面梳理。对现有的社区管理服务的方针政策、国家、行业、地方标准,有关制度和规范性文件进行全面收集梳理,研究如何以标准的形式将其固定。

广泛调研。按照以社区管理服务需求为导向的原则,通过实地调研、召开座谈会、电话交流等多种形式深入了解社区管理部门、社区工作部门、社区成员对社区管理服务的需求和期望。安排专人搜集国内外有关社区管理服务的标准化文献,系统分析,整理研究标准体系的特点和运行的机制。

科学构建。在对贵州社区管理体制和运行现状进行充分调查与评估的基础上,初步搭建由社区管理服务通用基础标准体系、社区管理服务保障标准体系和社区管理服务提供标准体系三大子体系为支撑的覆盖社区管理和社区服务全过程的社区管理服务标准体系框架。

明确重点。充分考虑标准体系的系统性、合理性、适应性、可操作性和考核性,明确应重点制定的各项标准。标准体系应建立应全面、协调,全面主要是指标准体系要涵盖了社区管理服务的各个方面,协调主要是指其中采用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应重点编制本地区的社区管理服务标准做到衔接配套,有机组合。同时,按照控制面的不同科学设定标准子体系,按照控制点的不同和标准之间的相互关系将各项标准进行科学归类,纳入相应的标准子体系,保证了整个标准体系的系统性。

实施改进。标准体系制定、实施后,按照积极探索、循序渐进、持续改进、不断完善的原则,针对标准体系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标准覆盖面不全,标准动态变化快、个别标准实用性不强等问题,应对社区管理服务标准体系和有关标准进行修订完善,推动了标准体系持续改进,形成一套完整、协调配合、自我完善的标准体系。

标准体系的结构

结构关系图

社区管理服务标准体系包括社区管理服务通用基础标准体系、社区管理服务保障标准体系和社区管理服务提供标准体系。这三大体系,不相互独立,它们之间有着广泛的内在联系,缺一不可。管理服务通用基础标准体系是管理服务保障标准体系、管理服务提供标准体系的基础,管理服务保障标准体系和管理服务提供标准体系是标准体系的核心。管理服务保障标准体系对管理服务提供标准体系起着保驾护航的作用,管理服务提供标准体系对管理服务保障。

社区管理服务标准体系组成

社区管理服务通用基础标准体系。社区管理服务在建立和实施标准体系时应遵循的一些通用的或基础的标准的集合,处于整个标准体系的最上一层,对管理服务保障体系和管理服务提供体系的建立和制定起着技术上的保证和支撑的作用。主要包括标准化导则、管理服务指南、术语与缩略语标准、符号与标志标准、数值与数据标准、量和单位标准、测量标准、机构分类与命名、人员分类与命名等8个子体系,共包含若干项标准。

篇3

中图分类号:F76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5831(2017)04-0056-08

为预防和控制食品安全问题,美国、欧盟、澳大利亚等国家相继建立了较成熟的食品可追溯体系,并形成了统一、完善的可追溯标准,包括信息标识、信息处理与通信标准[1-2]。基于统一的标准,消费者、生产者、政府之间才可以互相联通、共享信息,实现跨地区追溯[3-4]。中国从2000年开始探索实施食品可追溯体系,并首先选择在大宗食品――猪肉上试点实施,随后向牛、羊、蔬菜等品种逐步推广。中央政府、地方政府、行业协会、食品企业从各自职能出发分别过编码标准、信息管理标准等促进和保障食品可追溯体系顺利实施的基本原则与规范,对初期推动食品可追溯体系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5]。但随着食品可追溯体系建设的逐步推广,不同地区、城市或者不同食品企业都使用自建的可追溯标准,而非基于统一的标准,严重制约了食品可追溯体系的深入发展,因而难以发挥其应有的功效[6-7],以猪肉为例,至今猪肉可追溯信息仍无法在不同企业之间交流以及跨地区追溯。经过中国实践摸索、借鉴国际经验和多部门专家共同努力,2012年中国商务部相继了六项指导和规范,除种、养殖环节以外的流通和消费领域,肉类蔬菜可追溯体系建设的行业标准,意在全国范围统一相关标准,进而推动食品可追溯体系建设。那么,相关企业标准与行业标准之间的兼容性如何,怎样引导和激励企业将早期自建标准与行业标准相兼容,进而推动可追溯标准的统一,是当前推广和普及中国食品可追溯体系的难点之一,也是本文着重探讨和分析的问题。本文以猪肉为例,并选择大型猪肉生产企业集团为具体考察对象,通过梳理企业猪肉可追溯体系实施流程,企业标准与行业标准之间的兼容性,挖掘制约企业应用行业标准的障碍因素,并识别行业标准自身可能存在的问题,以期为推动肉可追溯标准统一进而引领和带动食品可追溯体系建设提供决策依据。

一、文献回顾

企业实施可追溯体系相当于采用一套复杂的信息技术,包括产品标识、信息处理与通信技术,当不同企业参与实施可追溯体系时就需要共同应用一套标准的产品标识、数据交换和信息存取方式[8]。Pálsson等[9]、Smith等[10]研究认为,地区性的或非标准的产品标识只在一个公司内部有效,但在公司外部无法实现可追溯,就会造成信息链不衔接,阻碍可追溯体系的有效实施。Bechini等研究表明执行可追溯体系需要管理炔啃畔⒉⒂胪獠可舷掠沃间传递信息,就需要对数据进行编辑处理并发送给中心网络服务者或者直接发给接受者,信息处理与交换需要运用标准的网络交换体系或电子数据交换编辑方式[11]。标准的电子信息交换的数据单元是实施可追溯体系重要的催化剂[12]。Farkas[13]、樊红平等[14]、Jason等[15]的研究表明建立统一、规范的追溯标识体系、追溯信息记录与交换方式才能实现可追溯体系的有效性、协调性和内在可操作性[13-15] 。Banterle和Stranieri调查研究了意大利肉制品加工供应链上实施可追溯体系的32个加工企业,结果表明,企业应用统一的可追溯标准,提高了信息在上下游企业间的交换效率,进而提高了供应链管理效率并降低了生产成本[16]。Manikas和Manos[17]、Frosch等[18]学者发现生产企业应用统一的可追溯标准后,支持了信息数据的一致性、互通性和可扩展性。

近年来部分国内学者对中国的食品可追溯标准问题展开了研究,一致认为由于缺乏全国统一的标准体系,各部门根据自身需求,设计开发追溯信息系统,在产品编码、追溯信息采集内容、追溯技术应用等方面都有差异,企业在实施过程中要面对不同标准满足不同部门要求[19],致使不同环节不能有效对接,各个行业、部门的数据库不统一、不兼容,信息不能有效传递和链接,形成了一个个孤立的系统,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程追溯,大大降低了可追溯体系的信息化服务能力[20-21],提高了企业实施的成本,加大了实施的难度[22]。林希等则具体提出中国需要不断完善与农产品追溯相关的基础标准(如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基本设计和使用原则、建立程序、记录要求、基本信息要求等)、技术标准(关键技术要求、数据元规范、编码规则、追溯信息的分类和管理规范以及追溯工具、追溯方式等,如电子标签RFID、磁卡等自动识别技术的应用方式和使用规范等)、专用标准(畜产品、水产品、果蔬类以及加工制品等各个不同产业的技术规范)、评价管理标准等方面的标准化工作[23]。

从文献分析可以看出,统一的标准是食品可追溯体系实施的首要基石,基于统一的标准,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可追溯信息方能有序流动、有效共享,实现食品追踪与溯源的功能,尽管中国已经出台肉类蔬菜可追溯方面统一的行业标准,但如何促使企业将自建标准与行业标准相兼容,从现有文献无法获知,而且制约企业应用行业标准的障碍因素是什么也缺乏实证案例研究。

二、研究方法与案例背景

本文是单案例研究,遵守了西方案例研究的基本原则和步骤,同时借鉴了中国管理学、经济学研究者在分析国内问题时普遍采用的案例研究方法。本文案例考察的具体对象为南京生猪屠宰加工H企业,在2013年11月至12月间,课题组首席专家与组成的研究小组多次进入H企业进行实地走访调研,参观记录生猪进场后的信息记录、检验检疫、屠宰和发货的全过程,重点考察其猪肉可追溯体系的实施流程与要点,并针对每个问题的关注点与企业普通员工、管理人员和经理进行反复询问与讨论,以降低研究结论中的个人主观偏见。

H企业是中国最大的肉制品生产加工企业,下属子(分)公司300多家,遍布全国,年生猪屠宰产能已超四千万头,是国家八部委首批认定的“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连续多年被评为“全国食品行业质量效益型企业”,在全国肉食品行业中率先通过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HACCP认证以及“无公害”农产品认证。为保障猪肉质量与安全,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号召,H企业在国内率先探索实施了猪肉可追溯体系。可追溯标准的统一与可追溯体系的建设是循序渐进的过程,难以一蹴而就,首先引导大型龙头企业将自身标准与行业标准相兼容,逐步带动其他企业共同应用行业标准,有利于推动全国范围内猪肉可追溯标准的统一,并以此为鉴逐步向其他食品种类推广。因此详细分析H企业猪肉可追溯标准与行业标准之间的兼容性,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对挖掘如何引导和激励企业应用猪肉可追溯行业标准的路径,推动猪肉可追溯标准统一,进而促进食品可追溯体系建设与普及,有重要的价值。

三、H企业实施可追溯体系的规范与标准分析

(一)中国肉类可追溯标准的发展历程

中国从2002年开始探索对猪肉实施可追溯体系。2002年中国农业部第13号令“动物免疫标识管理办法”,建立了免疫档案管理制度;2004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8部门,启动肉类食品溯源制度和系统建设项目,制定了《肉类制品跟踪与溯源应用指南》和《生鲜产品跟踪与溯源应用指南》;2006年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会同有关专家,编制了《动物射频识别代码结构》;2009年国家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操作规程通则》和《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操作规程(畜肉)》。为统一相关标准,2010年商务部以肉类蔬菜为重点食品,了《全国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规范》,并于2012年相继《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编码规则》(SB/T 10680-2012)等五个实施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的行业标准,分别从总体框架、身份标识、信息采集、信息存储、信息传输、信息管理等六大方面,全面指导和规范肉类蔬菜可追溯体系建设,如表1所示。

(二)H企业可追溯体系实施流程与标准

为防控食品质量安全问题,H企业从2009年开始实施猪肉可追溯体系,探索制定了屠宰企业追溯管理标准《生猪追溯管理制度》,并于2012年进行了修订,H企业猪肉可追溯体系实施流程如图1所示。

1.原料收购追溯管理

原料科负责收购分户和猪体分户工作。生猪进厂后,供应商实名注册备案,签订畜禽收购及质量保证协议。由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派驻的检疫员实施屠宰前检疫,检疫合格后出具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原料科督促入场生猪供应商填写《生猪收购信息登记表》,登记生猪收购信息,并按收购信息对需分户的生猪进行有效分户,分车运输或在猪体上做好标识区分,卸猪人员按批次将生猪分户分圈静养。根据生猪收购信息,将客户资料、生猪信息录入追溯系统,生猪过磅后MMS系统(即企业自建的可追溯系统)自动生成收购单据编号。送宰时饲养车间根据单据编号,依次对分户静养的生猪进行送宰,并c屠宰车间接收人员做好数字交接,保证单据传递及时、数字准确,杜绝串猪现象。检疫员对生猪收购、送宰等信息情况进行检查,保证生猪从入厂到送宰追溯信息真实有效。

2.生产过程追溯管理

屠宰前追溯操作人员根据单据编号,调出追溯系统自动生成的可追溯编码,分批打印可追溯编码即追溯标牌;同时准备好挂牌枪,尼龙挂牌胶针等辅助材料。屠宰过程中操作专人负责根据生猪的送宰顺序用吊牌枪将对应的可追溯标识牌打在每片生猪的后腿蹄拐处,每头猪两片白条保持可追溯标识牌一致。生产过程中同步使用吊牌枪对猪肝进行挂牌,保证同一头猪两片白条和猪肝追溯码一致。药残追溯时,根据生产流水顺序在追溯标牌背面进行检测编号,保证能有效追溯到不合格生猪及其产品。所有产品入库应按生产日期、品种、类别分库、分道进行存放预冷,并做好标识,保证药残检测和退库信息能有效追溯。所有产品入库、出库必须进行扫码,由生产科、仓储科每天根据扫码信息对库存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3.产品发货追溯管理

发货扫码前确认客户订单信息,发货时,打开销售ERP系统根据客户的订单打开扫码追溯系统,根据客户的白条等级要求,使用无线扫码枪对对应的白条进行扫码录入ERP系统。装车并打印出库码单,做好对应,随货同行。出现返货时必须对产品追溯编号逐一核实,并做好相关记录。

4.产品召回与演练

已发货产品存在质量缺陷时,根据追溯信息及时、准确实施召回。在实施产品召回时,根据追溯码,向后可以追溯到销售客户,查询到的信息包括销售客户名称、产品品质、销售数量等。根据追溯码,向前可以追溯到原料客户,查询到的信息包括收购单据编号、供应商名称、地址、产品品种、数量、重量、收购日期等信息。

(三)H企业可追溯标准与行业标准之间的兼容性

通过比照H企业肉类可追溯体系实施标准与商务部的行业肉类可追溯体系实施标准,可以发现两者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异,兼容性有待提升,如表2所示。

1.信息采集方式不同

按照商务部的行业标准,生猪供应商实名注册备案后,对备案主体发放流通服务卡,一般为IC卡或CPU卡,作为供应商所持的身份凭证和记录、传递交易过程信息的载体。服务卡须遵照商务部规定的信息记录格式和加密规则,采集供应商、生猪收购等信息,全国统一标识,统一样式。经营者须持卡交易。而H企业实施肉类可追溯体系的标准以及实际操作中,均没有对生猪供应商发放流通服务卡,而是对生猪供应商发放纸质的《生猪收购登记信息表》,采集生猪收购信息。

2.存储信息的可追溯系统不同

按商务部行业标准,生猪供应商备案后,以生猪产地检疫证明为批次管理依据,同一张产地检疫证的生猪为同一批次。根据确定的批次,建立以产地检疫证号为索引的统一规格的电子台账,即存储信息的可追溯系统,录入该批次生猪的品种、数量、重量、贩运户(货主)、进厂时间、产地、养殖户(场)、产地检疫证号、运输工具消毒证号等信息。电子台帐需按规定的格式和规范录入和保存信息。而H企业按批次分圈静养后,根据《生猪收购登记信息表》,将该批生猪的收购日期、收购地区、养殖户姓名、生猪数量、品种、收购人姓名、检疫是否合格、检疫号、车号、消毒证号、处理情况等收购信息,录入企业自建的MMS系统,即企业可追溯系统。

3.追溯码不同

商务部规定追溯码是标注于交易凭证或零售凭证上,用于查询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信息的代码。由13位“经营者主体码”加7位“交易流水号”组成,共20位条形码,在全国具有唯一性。而H企业自身生成的追溯码格式与商务部要求的追溯码格式大相径庭,H 企业的追溯码为17位条形码,由3位“公司代码”加8位“生产日期”加3位“供应商代码”加3位“该供应商的第几头猪”组成。

4.信息处理与传递方式不同

按商务部标准与要求,各流通节点主体对可追溯信息进行标准化处理,按统一规定的传输格式、传输通道和文件传输命名规则传送至城市追溯管理平台,形成本市肉类流通追溯信息链条,实现数据的储存、统计分析与实时查询。城市追溯管理平台再按照商务部规定的具体采集指标及时限要求,将有关信息传送至中央追溯管理平台。而H企业收集的追溯信息,主要用于满足企业内部对问题产品的追查与召回,以及对库存数据统计分析的需求。信息并不上传城市追溯管理平台。当下游进货商,比如上海沃尔玛超市实施了猪肉可追溯体系,H企业会按对方要求提供屠宰加工环节的可追溯信息。

四、案例分析揭示出的问题

通过分析H企业的可追溯标准与可追溯体系实施流程,可以发现企业猪肉可追溯标准与行业标准之间尚未兼容,两者在信息采集与存储方式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影响企业将自建标准与行业标准相兼容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猪肉可追溯行业标准尚存在缺陷

商务部负责引导和监管流通环节的猪肉可追溯体系建设,目前商务部的猪肉可追溯行业标准适用于流通环节生产主体,不能延伸至养殖环节。养殖环节的猪肉可追溯标准由农业部负责制定与。这就使生猪养殖环节与流通环节的可追溯标准之间不相兼容,养殖环节与流通消费环节的可追溯体系不能有机衔接。因而,即便生产主体按照商务部的行业标准实施的猪肉可追溯体系,也不能实现生猪从农场到餐桌的全程可追溯,养殖环节的可追溯信息与流通环节的可追溯信息是隔断的,进而严重制约企业对商务部的食品可追溯行业标准应用的积极性。

(二)缺乏足够的经济动力

案例分析结果表明,H企业没有将自建的猪肉可追溯标准与统一的行业标准相兼容。通过对H企业多名高级经理的访谈表明,企业标准未与行业标准相兼容,并非技术上不可实现,或成本太高难以达到。最根本的原因是,目前市场上可追溯猪肉相比普通猪肉的溢价不明显,消费者对可追溯猪肉的认知度与购买意愿不高,致使企业应用统一标准实施全程可追溯无法获得相应的高收益。因而在利润最大化条件的约束下,大企业的必然选择是继续应用自身标准,实施企业内部猪肉可追溯体系,以确保自身的食品质量与安全水平,降低食品安全风险与成本。

(三)全程猪肉可追溯体系普及率不高

全程食品可追溯体系的功能远远大于企业内部可追溯体系,比如,共享上下游可追溯信息、提升供应链管理效率、缩短食品安全风险识别时间、提高全行业食品质量安全水平与信誉等。然而,H企业实施的猪肉可追溯体系仅属于内部可追溯体系,屠宰加工环节的信息也不上传城市追溯平台,尽管追溯码会随货传递到下游销售商,但现实中大部分农贸市场的猪肉销售商没有实施可追溯体系。因而,食品可追溯体系的功能不能有效与全面地发挥,极大地影响企业实施可追溯体系可获得的潜在收益,抑制企业使用统一行业标准的积极性。因此,需要激励供应链上所有主体共同参与实施猪肉可追溯体系。

五、结论与建议

中国商务部陆续了一系列指导与规范流通环节肉类蔬菜可追溯体系建设的行业标准,意在统一相关标准进而推动中国的食品可追溯体系建设。本文以猪肉为例,考察了行业龙头企业南京生猪屠宰加工H企业,实施猪肉可追溯体系的流程、使用的标准与规范,并将H企业使用的标准与商务部的行业标准进行对比,发现企业标准与商务部的行业标准在信息采集、信息存储、追溯码、信息处理与传递方式等方面均存在显著的差异。由于H企业猪肉可追溯标准未与行业标准相兼容,企业实施的猪肉可追溯体系属于内部可追溯,不能实现生猪从农场到餐桌的全程可追溯。猪肉可追溯信息无法在利益相关者之间实现充分的交流、共享与利用。而进一步研究发现,猪肉可追溯行业标准尚存在缺陷、缺乏充足的经济利益驱动、产业链末端的大部分销售商未实施可追溯体系等原因共同影响了企业采用猪肉可追溯行业标准的积极性。统一的制度和标准是食品可追溯体系建设的基石,为推动大型企业率先应用统一的标准,笔者提出了三点对策建议。

第一,促进不同生产环节食品可追溯行业标准之间的衔接。以生猪养殖和屠宰加工为例,目前,中国已经组建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负责食品安全管理与风险评估工作,农业部继续负责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原先由商务部负责的生猪定点屠宰监督管理职责也划入农业部。因此,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的配合下,应该由农业部逐步统一养殖与流通环节的猪肉可追溯俗加胧凳┕娣丁1热缤骋簧猪从养殖环节到最终猪肉消费环节唯一的标识码,整合相关数据,形成唯一的中央追溯管理平台等,从而实现从农场到餐桌的全程可追溯,给企业良好的示范效应。只有统一国家相关标准,可追溯信息不再隔断,才能更好地引导和监督生产者参与实施全程可追溯体系。

第二,激钇笠到自身标准与行业标准相兼容。企业标准未与行业标准相兼容,并不单纯是技术或标准本身的问题,更多的是企业考虑额外收益能否超过额外成本的问题。因此,一方面,政府相关部门需要通过成本补偿、市场激励与惩罚等措施,引导企业逐步将自身标准与行业标准相兼容。另一方面,加强对可追溯食品功能与效用的宣传,增加消费者认知,提高消费者购买意愿与支付意愿。进而提高可追溯食品相对普通食品的市场溢价,从根本上提高企业使用统一标准和实施全程食品可追溯体系的积极性。

第三,推动供应链主体共同参与实施食品可追溯体系。以猪肉为例,供应链上的生产者共同使用统一的猪肉可追溯标准,方能实现全程猪肉可追溯体系。因此,有必要通过组织培训、免费提供可追溯电子秤等方式,推动农贸市场销售摊贩参与实施全程猪肉可追溯体系,使可追溯信息有序流动、有效共享,最大化生产者实施可追溯体系的潜在收益,最大限度地发挥可追溯体系满足消费者知情权,发生食品安全问题时快速识别问题来源,必要时实施召回的功能。

本文的研究尚存在缺陷,仅是单案例研究,对引导大型猪肉生产企业的行为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由于企业调研和数据可获得性的难度,本文未对不同类型企业展开调查与案例分析,未能进一步按不同企业采用统一标准后对其实施可追溯体系的影响展开后续分析,这制约了本研究的应用范围,也是未来研究值得继续深入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徐玲玲,刘晓玲,吴林海.猪肉可追溯体系中的利益分配研究――以无锡市为调研对象[J].现代经济探讨,2013(6): 53-57.

[2]吴林海,徐玲玲,朱淀,等.企业可追溯体系投资意愿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基于郑州市144家食品生产企业的案例[J].管理评论,2014(1): 99-108,119.

[3]Van RIJSWIJK W,FREWER L J,MENOZZI D,et al.Consumer perceptions of traceability:A cross-national comparison of the associated benefits[J].Food Quality and Preference,2008,19 (5):452-464.

[4]李睿奇,李韵.沈昌祥:食品追溯标准亟待解决[J].中国经济和信息化,2013(6): 51-52.

[5]李传勇,陈琼,陈永锋.福建省厦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的应用现状与发展对策[J].北京农业,2014(6): 187-188.

[6]贺永德.产品标识和追溯性管理[J].机械管理开发,2009(6): 130-131.

[7]吴林海,王淑娴,徐玲玲.可追溯食品市场消费需求研究――以可追溯猪肉为例[J].公共管理学报,2013(3): 119-128.

[8]SALTINI R,AKKERMAN R,FROSCH S.Optimizing chocolate production through traceability:A review of the influence of farming practices on cocoa bean quality[J].Food Control,2013(29):167-187.

[9]PLSSON P G,STOROY J,FREDERIKSEN M.Traceability and electronic transmissions of qualitative data for fish products[R].Lyngby,Denmark:Department of Seafood Research,Danish Institute for Fisheries Research,2000:65-66.

[10]SMITH G C,PENDELL D L,TATUM J D,et al.Post-slaughter tractability[J].Meat Science,2008,80(1):66-74.

[11]BECHINI A,CIMINO M G C A,MARCELLONI F,et al.Patterns and technologies for enabling supply chain traceability through collaborative e-business[J].Information and Software Technology,2008,50 (4):342-359.

[12]OLSSON A,SJOLDEBRAND C.Risk management and quality assurance through the food supply chain: Case studies on the Swedish food industry[J].The Open Food Science Journal,2008,2(1): 49-56.

[13]FARKAS J.Rapid detection of microbial contamination[M].Paris: Fair-Flow/INRA,2003:156-167.

[14]樊红平,冯忠泽,杨玲,等.可追溯体系在食品供应链的应用与探讨[J].生态经济,2007(4): 63-65.

[15]PARKER J S,WILSON R S,LEJEUNE J T,et al.Including growers in the “food safety” conversation: Enhancing 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food safety programming based on farm and marketing needs of fresh fruit and vegetable producers[J].Agriculture and Human Values,2012,29 (3):303-319.

[16]BANTERLE A,STRANIERI S.The consequences of voluntary traceability system for supply chain relationships.An application of transaction cost economics[J].Food Policy,2008,33 (6): 560-569.

[17]MANIKAS I,MANOS B.Design of an integrated supply chain model for supporting traceability of dairy product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airy Technology,2008,62 (1):126-138.

[18]FROSCH S,RANDRUP M,FREDERIKSEN M T.Opportunities for the herring industry to optimize operations through information recording,effective traceability systems,and use of advanced data analysis[J].Journal of Aquatic Food Product Technology,2008,17(4): 387-403.

[19]杨玲.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现状与发展对策[J].世界农业,2012(8):105-107.

[20]尹玉伶,何静.我国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系统的对策研究[J].山西农业科学,2011(5):488-490.

[21]胡求光,童兰,黄祖辉.农产品出口企业实施追溯体系的激励与监管机制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12(4): 71-77.

[22]周纯洁,陈世奇,赵博,等.食品安全可追溯系统应用研究进展[J].南方农业,2014,8(22): 82-84.

篇4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公司面临的外部环境日益复杂和严峻,因此,最近几年公司为了应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和挑战,不断转变管理思路以提高管理水平。为了提升内部管理水平,公司主要着力于完善内部管控机制、系统提升应对风险的能力加快经营方式转变,以标准化为抓手全面提升公司总体竞争实力,在公司内部大力推行管理变革,从而全面获取可持续竞争能力,使公司保持持续健康发展。

一、标准化、信息化与战略任务之间的关系

标准是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所做的统一规定,在一定范围内为达到最佳秩序,由权利机构颁布并作为共同遵守的准则。标准化是制定标准、组织实施标准和对标准的实施进行监督检查的过程。信息化是以现代通信、网络、数据库技术为基础,对所研究对象各要素汇总至数据库,供特定人群生活、工作、学习、辅助决策等和人类息息相关的各种行为相结合的一种技术,使用该技术后,可以极大的提高各种行为的效率,为推动人类社会进步提供极大的技术支持。

在推动公司标准化建设之初,我们深刻的认识到标准化是战略任务得以实现的道路和桥梁,是通往公司未来发展蓝图的必经之路,而信息化是标准化工作的强力支撑,是标准化工作效率、效果、优势得以淋漓尽致展现和发挥的技术基础。

二、基于信息化的标准体系建设研究及实践

在理清楚标准化、信息化与战略任务之间的关系后,公司在标准化建设过程中,就如何以信息化为支撑在以下几个领域做了探讨与实践。

标准化体系建设是战略任务实现的支撑,是内部运营管理的基础性,是业务流程得以连续运行的根本保障。在标准化体系建设过程中,充分利用和运用公司现有的信息系y,不仅可以快速的推动标准化工作的落地及应用,并且有利于各项战略任务的实现。公司充分利用现有成熟的管理信息系统已经被全体员工熟练掌握应用的优势,结合标准化“统一、简化、协调、选优”的原理,将标准化中标准的编写、送审、征求意见、报批、、修订、复评、制修订任务下达、修订等环节进行系统的植入,在现有的信息系统基础之上,借助流程梳理等工具,理顺了标准化工作的基本流程,对信息管理系统进行了改进升级,从而解决了标准文本管理不规范、制修订过程痕迹难追溯、宣贯培训不到位、日常印刷维护成本高、运行检查难开展、针对出现的不符合无法跟踪等难点问题。借助信息化,在公司范围内固化了标准化作业流程,实现了标准管理的可控、可视,所有过程均能实时跟踪验证,从而保障了标准化体系的顺畅高效,现阶段该系统与各专业系统(如:人力资源、法规、知识管理、风险管理等子系统)进行了集成,目的是通过工作流平台的引入,在支撑标准化工作基本流程的基础上,对各项业务流程进行分层次的支撑管控,具体成效及表现:

1.标准化与业务活动形成了互动机制。在系统内部定立了标准的所有人、审核人、批准人及标准对应的业务流程,实现了从标准的编写、送审、征求意见、报批、、修订、复评、制修订任务下达、标准修订等全过程的实时可视管理并与业务流程紧密结合,当业务流程发生变更,所对应的标准就会被系统提醒进行修订,而标准的修订又会被提醒修订相应的业务流程,实现了相互关联和互动的机制。

2.系统自动提醒,实时传输信息,确保业务工作与标准化做到知行合一。标准的使用涉及公司各级员工,要求实时提醒,实时更新并自动提醒。因此,公司为了实现这一功能,为业务活动的顺利开展,在信息系统内部强化了提醒功能,除了标准的公告、待办任务提醒外,还与手机中的掌上短信平台、邮件系统相集成,从而确保时效性。

3.现有系统内容更加充实,系统性、实用性及知识储量更加多姿多彩。标准化包括管理标准、技术标准和工作标准三个子体系,涵盖了现有的所有业务活动和流程的要求,同时增加了标准化工作动态、标准化知识、体系工作计划、贯标动态、风险管理动态、知识管理动态、体系知识、法律法规等内容,为实际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更加完善和全面的支撑,使得整个管理系统和信息系统内容更加丰富。

4.在现有的信息系统内,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国际公约、国内法律法规、国外法律法规共同构成标准化知识系统的组成部分,使得标准更加便于查阅、检索,同时各部门可以根据所辖专业法规变化情况实时更新,能够查阅标准的废改立情况及各个不同时期的版本,这样更利于防控风险,增强了全员的法律意识。

5.标准化与信息系统相互促进,为业务工作的开展及目标任务的实现提供了强力支撑。公司的信息系统基于JavaEE环境建立,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兼容性较好,可以根据用户需要进行扩展、调整,这样保证了各项业务流程的适用性,能够实现新增及变更活动及过程与管理工作实际相互促进和改进提升。

三、用标准化的原理与方法,推动信息资源的标准化

“统一、简化、协调、选优”是标准化的基本原理,因此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公司也高度重视对信息资源的标准化,其主要核心目的是为了避免重复建设和信息孤岛的产生,确保信息资源的共享,避免基础数据的重复录入和无效录入。统一标准是信息资源互联、互通、互操作的重要基础,信息资源标准化则是支持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公司在推动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之中,以ERP 项目为依托,规范了信息的分类编码、采集、交换传输标准,从而实现在综合利用环节能够资源共享。围绕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采集、处理、存储、交换、共享、服务和应用七个环节开展标准化工作,初步形成了公司信息资源标准体系。

四、标准化与信息化建设的相互促进实践

标准化是信息化的基础,因此信息化建设必须与标准化工作紧密结合。信息化是标准化体系得以高效运行的有力抓手和核心工具,因此,必须依托信息化开展标准化建设。

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公司确定了信息系统软硬件运维管理的标准,形成了公司网络系统的日常维护技术要求,规范了信息设备的选型论证、购置、安装调试及验收、维护、使用及报废全过程的标准。从而形成了一整套的信息化管理标准,实现了全面覆盖信息化建设全过程的标准化、规范化管理,主要成效:

1.以标准促进信息化项目的规范运行取得明显成效。企业标准化规范了公司各项业务活动的过程及准则,信息化则是按照标准的要求,将已经固化的流程及要求通过信息化的手段进行展现变成应用系统,从根本上保证各项标准的严格执行。信息化能够保证标准化系统中的各项业务活动、流程固化在信息系统中,从而使得标准规定与业务操作、管理实际高度一致。在确保标准化与信息化一致方面,公司采取了一系列的保证措施,如:将标准化建设和ERP项目阶段性同步,从架构策划、流程固化、标准制定等各个环节同步,以标准为引领、信息化来实现这种方式,杜绝了“两张皮”的现象,实现了标准化与信息化的高度融合,相互促进,既落实了标准的要求,又实现了信息系统的可用、实用和适用。

2.公司在ERP项目启动时,公司通过会议统一部署确定要依据标准固化的业务流程为依据,构建信息系统。项目的目标是“战略导向、流程最优、标准精细、系统先进、管用实用”的建设目标,通过管理标准中流程的固化、技术标准中技术要求及参数的确定、工作标准中组织机构调整和责权利分配的优化固化,明_了标准化系统中的各子体系的功能和作用,建立项目实施方案,规定了时间节点及工作要求;同时,在信息化项目管理中建立了项目进度计划、实施方案及例会沟通报告制度,明确了ERP系统构建与标准化项目之间的沟通时间节点和沟通要求,实现了标准化与信息化双向的沟通机制,从而确保了项目在实施环节的无缝对接。

3.企业标准化的架构、制修订流程及日常维护流程都进行了信息化,实现了实时查阅、检索,减少了管理上的难度,大大提升了标准制修订的工作效率,大大减少了出差错的概率和滞后概率,为标准化体系的动态管理和应用推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五、总结

通过标准化和信息化建设大大提高了公司的管理水平和效率。通过标准化实现了各项业务活动、技术要求和责权利分配得到全面系统的固化;通过信息化使得标准化各项业务得以顺畅高效的运行,同时也促进了信息化工作的规范,信息资源的标准化使得资源全面共享。由于标准化与信息化的同步开展,使得公司数字化建设水平得到了全面、系统提升,形成了标准化与信息化的全面互动和互促,更好的支撑了公司战略任务,相当于修通了通往战略目标的“高速公路”。

参考文献:

篇5

    2 医药物流标准化的目的和意义

    医药物流标准化是指以医药物流为一个系统,制定并实施相关的技术标准、作业标准、管理标准以及作为现代医药物流突出特征的信息标准等,并形成全国以及和国际接轨的医药物流标准体系。

    医药物流标准化的目的是建立一套完整的、系统的、科学的、通用的、成熟的医药标准体系,使医药物流的每一个环节、每一项行为在标准指导下自觉地、规范地、顺畅地进行。

    在我国,医药物流标准化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促进现代医药物流业发展、实现现代化管理的基础条件。医药物流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要保证系统的统一性、一致性和系统内部各环节的有机联系,标准化是必要的基础条件之一。为了实现整个医药物流系统的高度协调统一,提高系统管理水平,必须在系统的各个环节制定相应标准,并严格贯彻执行。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医药物流供应链的效率。全国药品的名称、标识代码、包装规格、技术方法等有统一依据和标准,有利于建立全国性的经济联系,为医药物流系统的信息交换提供便利条件。

    (2)规范医药物流市场和医药物流行为的重要手段。目前我国医药物流总体状况可以说是繁荣而混乱。医药物流企业数量众多,规模、服务质量水平、所执行的标准参差不齐;医药物流业整体水平不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市场定位不准确、服务产品不合格、内部结构不合理、经营运作不规范等问题。医药物流标准化就是要建立完善相关标准,对医药物流企业及行为进行规范化、标准化管理,在保证医药物流持续繁荣发展的前提下规范医药物流秩序,改变这种“多、散、乱”的局面,使我国的医药物流业由低水平繁荣逐步向高水平繁荣发展。

    (3)降低医药物流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措施。目前我国大多数医药物流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采用的仍然是传统的物流方式和管理模式,环节与环节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不能很好地衔接和协调,信息不能共享,造成物流效率不高、成本不低,经济效益低下。医药物流标准化以医药物流系统为出发点,研究各环节之间和各企业之间技术标准与作业标准等的配合性,统一整个系统的标准;研究医药物流系统与其他相关系统之间的配合性,进一步谋求大系统的标准统一。

    (4)降低药品价格、保证药品质量安全的有力保障。我国医药物流标准化水平不高,效率低,成本高,药品价格居高不下;物流环节多,技术水平达不到应有的标准,假冒伪劣药品很容易混入市场。药品的质量、卫生等得不到保证,消费者的经济利益和健康安全得不到保障。实行医药物流标准化,严格医药物流企业市场准入标准,规范医药物流行为和市场,是降低药品价格、保证药品质量安全的必行之路。

    (5)我国医药物流业与国际接轨、进军国际市场的通行证。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浪潮的影响下,我国经济发展与国际市场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我国的医药物流业要全面与国际接轨,必须接纳先进的理念,运用科学的运作及管理方法,改造武装我们的医药物流企业,以提高竞争力。医药标准化是引导我国医药物流企业与国际接轨的最佳途径,是提高其竞争力的有力武器。我国医药物流标准化建设还很落后,医药物流业面临加入WTO带来的挑战,实现医药物流标准化和标准国际化已成为我国医药物流业进行国际竞争的必备资格和条件。

    3 我国医药物流标准化现状

    3.1 我国医药物流标准化工作正如火如荼地进行,方兴未艾

    2003年全国物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2009年全国物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冷链物流分技术委员会成立。全国物流标委会和冷标委是我国医药物流相关标准的管理机构,它们的成立标志着我国医药物流开始踏上规范化发展道路,是我国医药物流标准化进程的里程碑。

    我国现行的医药物流相关国家行业规范及标准共有29个,其中法规性文件10个,国家及行业标准19个。

    国标委立项物流标委会归口管理的有关医药物流标准化的在研课题1个,在制标准5项。在研课题即本研究承担的《医药物流标准体系及重点标准项目研究》,包括医药物流标准体系总体框架及体系表构建和《药品储存仓库技术条件》、《药品物流服务规范》、《药品冷链物流运作规范》3个重点标准编制。

    国家商务部也正在制定管理办法和行业标准来规范医药物流企业和医药物流业。在《关于做好2010年药品流通行业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中提出修改完善药品流通管理法规的建议,要求制定药品流通企业分级分类的管理办法,尽快建立行业经营、服务等标准体系。商务部在制的医药物流行业标准有《药品零售企业经营服务规范》、《医药物流企业分级评估指标》和《药品现代物流企业标准》等。

    我国各地区、各地方也在积极行动,推进医药物流标准化工作。早在2006年年底,浙江省就制定并了《新办药品批发企业现代物流系统基本标准》;2009年10月,浙江省、江苏省和上海市在宁波签署《长三角地区推进医药物流标准化合作备忘录》;2010年4月,湖南省制定《药品批发企业现代物流系统设置标准(暂行)》。

    广大企业积极参与医药物流标准化工作。越来越多的医药物流企业认识到医药物流标准化对国民经济、消费者和企业自身的重要意义,并积极投入到医药物流标准化事业中来。严格执行《药品管理法》和GSP等国家法律法规及相关标准;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制定完善企业标准,建立适合企业自身的标准体系;积极参与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研制及标准化建设。在该项目的研究过程中,我们就得到了广东恒畅物流有限公司、广州国药清平医药有限公司、湖北九州通医药集团股份有限 公司、浙江因特医药物流有限公司等医药物流企业的大力支持和协助。

    3.2 我国医药物流标准化程度仍偏低,滞后于医药物流业发展

    (1)标准覆盖率低,许多医药物流行为无标准可循。现行有关医药物流的法规多是经营流通过程中药品的管理规范,而现行医药物流标准则几乎都是关于药品包装材料方面的指导和规定。医药物流其他环节和方面缺乏相应的必要的标准进行指导和规定。

    (2)标准不统一,自制标准,自成体系,医药物流行为不兼容,衔接不畅。医药物流相关概念、术语等的认识、内含表述和外延界定不统一;医药物流相关分类的标准、方法等不统一;医药物流相关环节、对象的界定等不统一;医药物流必需的药品编码不统一;医药物流必需的药品包装规格不统一。医药物流标准不统一,使医药物流信息处理率低,重复劳动和支出多,增加了医药物流的作业和监管难度。

    (3)标准不实用,许多医药物流行为虽有标准,但仍感觉无所适从。一些标准和条款由于制定时间较久,又没能及时修订,不能覆盖和指导实践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有的则不再适用于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一些标准和条款只作了概念上的界定,不够具体,弹性较大,有之无之没太大区别;一些标准和条款在制定时没有广泛深入调研,以偏概全,局限性大;有的甚至全盘照搬其他标准规定,标准和实践两张皮,相去甚远。

    (4)标准不系统,医药物流行为不能在平稳延续的标准体系的指导规范下流畅进行。现有的医药物流标准少而零散,规范不全面、不具体,难成体系;标准制定相对孤立和封闭,较少考虑本物流环节与其他环节、医药物流与上下游医药生产经营消费活动间的联系;标准与标准、标准与国家法律法规政策之间缺乏必要的呼应和协调,有的甚至是相互抵触、相互矛盾;有的标准自身只是将一些要素简单罗列,没有从过程和整体上理顺和协调,没有形成一个有序的、有层次的系统。

    (5)标准不实施,还有相当部分企业不执行或不愿执行相关标准。许多医药物流企业尤其是基础条件较差的中小企业,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无所谓标准不标准,随心所欲,信马由缰;或者闭门造车地自制标准,自成体系;或者考虑到企业自身短期内的经济利益,根本不投入或不愿投入进行标准化。许多地方在GSP(《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认证实施的跟踪检查过程中发现,很多企业不执行或变相执行GSP,所做的一些表面工作只是应付认证和检查,在实际中却另行一套,草率了事。

    (6)GSP越来越不适应现代医药事业发展,新版GSP,久而未决,处境尴尬。目前医药企业(包括医药物流企业)依据的都是GSP及其实施细则和认证要求。GSP从2000年以来,对规范药品经营、确保药品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但随着现代医药事业迅速发展和供应链理念出现,GSP在实施过程中问题越来越多、越来越突出。GSP本身系统整合性不足,没有从过程和整体上形成一个有序的、有层次的系统;GSP只是医药商业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规范,而不是从供应链的高度对医药物流全过程作出全面明确的规范;CSP的条款和指标与上游药品生产质量管理及下游药品消费质量要求不衔接,彼此割离,甚至相互矛盾,既没有体现出与药品生产质量管理的关联,又没有反映出药品消费者的诉求和期望。新版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已正式实施,而新版GSP长时间处于征求意见阶段,迟迟不能定稿出台。

    4 医药物流标准化的总体思路及主要措施

    4.1 医药物流标准化的总体思路

    医药物流标准化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急于求成,不会一蹴而就,所以医药物流标准化应先确立一个总体思路,循序渐进、有条不紊地进行。本文认为医药物流标准化的总体思路是:先构后建,先主后次,先建后修。

    “先构后建”就是先构筑医药物流标准体系的总体框架,制定出医药物流标准体系表,然后再制定建立各个标准,充实标准体系的具体内容。“先主后次”就是在制定具体标准的过程中先制定主要的急需的重点标准,然后再制定其他一般的次要标准。“先建后修”就是先将各个具体标准制定出来,建立较为完备的系统的标准体系,然后再在实施过程中逐步补充、修订和完善,形成一套完整的、系统的、科学的、通用的、成熟的、并与国际接轨的医药物流标准体系。

    4.2 医药物流标准化的主要措施

    通过对我国医药物流标准化现状的分析,针对标准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几点主要措施:

    (1)加强对医药物流及其标准化的研究,为医药物流标准化奠定理论基础。在研究中需要特别注重深入广大医药物流企业调查研究,不要把眼光只盯在条件较好的大企业上,还要到一些有代表性的运作顺畅经济效益较好的中小企业走走,也要到一些条件较差效益不好的企业看看;注重国内外医药物流及其标准化的比较研究,多学习、借鉴、吸收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这样才能建立一套适合我国医药物流发展水平又能与国际接轨的医药物流标准体系。

    (2)大力发展第三方医药物流,促进医药物流业成熟发展,为医药物流标准化奠定实践基础。医药生产经营企业自营和其他物流企业兼营医药物流的弊端显而易见,成熟的现代医药物流业是以专业化高效运作的第三方医药物流企业发展为代表的。有效整合医药物流资源,鼓励和引导第三方医药物流企业发展,使我国医药物流标准化工作和标准体系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

    (3)加快我国医药物流标准化步伐,推进医药物流标准化进程。尽早完成《医药物流标准体系及重点标准项目研究》课题,出台《医药物流标准体系表》;加紧《药品储存仓库技术条件》、《药品物流服务规范》、《药品冷链物流运作规范》、《药品冷链物流安全监控技术服务规范》等重点标准的研制,缩短医药物流标准的研制周期;尽快制定和出台统一的药品编码体系,加快推进药品容器标准、药品包装标准和药品信息化标准的统一和规范。

    (4)加强医药物流标准化的宣传和指导,提高社会对医药物流标准化的认识。通过多种途径宣传医药物流标准化的重要意义和主要内容,使广大医药物流企业认识标准化不仅与企业的经济利益不矛盾,而且从长远看还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和企业发展。建立医药物流标准化信息开放平台,指导企业实施标准化,解答标准实施中的问题,帮助企业解决难题,突破阻碍。

    (5)加强部门间的协调,抑制地方保护主义,为医药物 流标准化创造良好的体制环境。政府各部门(包括商务、药监、卫生、发改委、工商、税务、交通、信息等)间、物流标委会和冷标委与政府各部门间多沟通,理顺关系,协调政策,使政策相互衔接,避免冲突;促使新GSP早日出台。下决心治理区域分割,打破地区封锁,为“药畅其流”创造良好的环境。

    (6)贯彻落实医药物流标准,充分发挥医药物流标准化的重要作用。医药物流标准制定后,遵循“协调标准,落实标准,活用标准”方针推进医药物流标准化;落实医药物流整个供应链各环节的标准,要求医药物流企业严格贯彻实施医药物流标准。

    4.3 医药物流标准化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医药物流标准体系与标准之间的关系,即标准体系的基本框架及体系表与具体标准间的关系,先有框架和体系表,再制定标准;

    (2)医药物流标准的先进性和实用性之间的关系,在先进性和实用性间找到一个合适的平衡点;

    (3)医药物流标准特殊性和一般物流标准普遍性之间的关系;

    (4)医药物流供应链整体性和医药物流各环节具体性之间的关系;

    (5)医药物流设施设备标准和操作标准之间的关系;

    (6)既有的医药物流规范标准和要制定的标准之间的关系;

    (7)医药物流操作标准和监控标准之间的关系。

    5 医药物流标准体系构建

    5.1 医药物流标准体系的建立原则

    (1)先进性原则。医药物流标准是先进成熟的医药物流技术的提炼和总结,要能引导现代医药物流企业快速健康地发展。

    (2)实用性原则。医药物流标准符合我国国情,适合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医药物流业发展现状,要考虑大多数医药物流企业尤其是第三方医药物流企业的利益,最大限度地满足实际工作要求。

    (3)灵活性原则。灵活的自定义和扩展功能。医药物流标准体系除了实现与现有GSP和其他药品管理体系的连接外,还为体系日后扩展留下接口,有新需求时,可容易地集成新的体系;企业可以在国家行业标准的范围内灵活自主地制定适合企业自身的具体标准。

    (4)整体性原则。整个医药物流标准体系是一个完整的整体,各种分支要有很好的关联度。

    5.2 医药物流标准体系的结构框架

    《全国物流标准专项规划》里“物流标准体系框架图”将物流标准体系划分为11大类,在此基础上本文将医药物流标准体系划分为8类(如图1),主要内容有:

    (1)医药物流基础标准,包括医药物流分类标准、医药物流术语标准、医药物流包装标识标准。基础标准首先需要界定医药物流过程的起点、结点、形式和流程。

    (2)医药物流作业与管理标准,包括医药物流产品包装、储藏、运输及加工配送技术、店铺药品销售技术与管理规定、配送中心技术与管理规定、仓库操作技术与管理规定。

    (3)医药物流服务质量管理标准,包括医药物流服务质量要求、医药物流服务质量考核办法、医药物流企业分类及资质等级。

    (4)医药物流技术方法标准,包括医药物流过程检测技术方法、医药物流作业流程、医药物流包装技术方法。

    (5)医药物流设施设备信息标准,包括医药物流运输设备分类及技术要求、医药物流仓库、配送中心仓库设备分类及技术要求、药品包装器具分类及技术要求、医药物流温控系统(设备)分类及技术要求、医药物流信息管理规范、医药物流数据格式、数据源标准。

    

    (6)医药物流安全、环保、卫生标准,包括医药物流作业安全规范、医药物流环保规范、医药物流卫生规范。

    (7)医药物流冷链相关标准。包括冷链设施设备、冷链储存及运输条件、冷链跟踪管理。

    (8)其他相关标准。包括医药逆向物流管理规范、控制性药品管理规范,以及在今后行业发展和体系完善过程中需要规范的各个方面。

    5.3 医药物流重点标准

    医药物流重点标准是指对我国医药物流业发展及医药物流标准化具有重要影响和重大现实意义的、目前急需制定出台的医药物流标准。根据我国医药物流业发展及其标准化现状,本文认为我国医药物流的重点标准有:《医药物流标准体系表》、《药品现代物流企业标准及分级评估指标》、《医药物流作业流程》、《药品物流服务规范》、《药品包装标识标志》、《医药物流包装技术方法》、《药品储存仓库技术条件》、《药品冷链物流运作规范》、《药品冷链物流安全监控技术服务规范》、《医药物流安全卫生规范》等。这些重点标准有的正在研制过程中,即将出台,有的则还没有提上日程,需要在近两年尽早出台。

篇6

1新时代下的物流标准化发展的意义

1.1有利于提高现代化的物流管理

在新时代的发展下,物流的标准化能够为物流的现代化奠定基础,同时有利于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物流标准化起着纽带的作用。只有在标准化的不断的发展完善中,才能够逐步的实现现代化,这也是现代化建设的核心任务,也是构建国际物流发展的首要前提。只有在物流的各个环节之间相互发展,相互作用,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整个物流体系的和谐统一,从而不断的提高物流工作的效率,提高物流管理的水平。

1.2有利于提高物流服务的质量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随着我国物流水平的不断提高,物流的标准化能够有效的提高物流服务的质量,同时也能够有效的为物流的发展提供更加合理的保障。物流的标准化是物流业快速发展交流的平台,使得物流产业能够快速的集中起来,实现物流产业的规范化,同时,物流标准化的提高使得服务的技能更加的具有市场竞争力,提高了物流工作的效率,保证了物流服务的质量。

1.3有利于提高物流的经济效益

由于物流被分割成了若干个阶段,使得各个阶段的发展不能够有效的协调在一起,信息共享的传播速度十分缓慢,使得物流的效率十分的低。物流的标准化有利用设立一个完整的系统,将物流中的设备、信息、包装、等等有机的结合起来,各个部门能够相互的配合,使得物流工作能够更加的快速便捷,在物流标准化的手段下,加快了物流中运输、装卸等过程的速度和效率,减少了中间过程中的浪费,有效的提高了物流的经济效益。

2新时代下的物流标准化中存在的问题

现在尽管我们国家的物流行业取得了重大的发展,但为了促进物流行业标准化的快速发展,仍有很多的工作要做。再加上物流标准化工作十分的繁琐复杂,难度大,涉及范围广等等问题,仍然要不断的发展提高。

2.1各个管理部门之间联系滞后

由于物流涉及的方面十分广泛,物流标准的管理也是在各个行业中进行管理的,相互之间没有个相互连接的点,在加上标准制定的规则分割成若干个组成部分,没有一个统一的版本,而且形式也是十分的多样化,使得各个规则都存在很多的差异,导致了物流标准化体系的建设十分的艰难。

2.2采用国际标准比重比较低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不断的加快,是否采取国际标准决定着是否能够快速有效的在国际的竞争中获得优势条件。虽然我们国家已经开始与国际进行交流。并在包装、运输等过程中采用了国际标准,但是仍然与国际间相差很大,我们国家的物流产业发展仍然有很长远的路要走。

2.3物流标准的推广和实施存在问题

就目前来看,虽然我们国家建立了相应的物流标准,但是在推广和实施过程十分的困难。我们国家的物流流市场仍然不是很完善,标准化程度很低,在操作上不能够完善服务的内容,无法形成一个完善的产业链。再加上,现在物标准化人才比较缺乏,大多数的物流从业人员都是从其他行业转业过来的,没有专业的知识储备,使得真正有经验的在物流行业中的人才十分的匮乏。此外,人们对于物流标准化的意识十分的薄弱,对于市场的经济发展需求了解不够,没有将物流细分,使得标准化进程十分的缓慢。

3新时代下的物流标准化体系建设的对策

3.1加强各个部门之间的联系监督

为了能够使得物流能够快速的发展,就要不断的加强各个部门之间的组织协调,在国家的支持领导下,将全国的物流工作有效的协调起来,建立健全一个完善的标准化的工作制度,加强领导的能力,协调系统内部的各个部门之间的关系,促进物流单位和行业以及政府之间能够形成一个良好的合作关系。此外加强组织领导工作,加强各个部门之间的监督管理工作,改善物流标准化的发展现状,弥补市场对于标准化的需求。

3.2加强与国际之间的合作

为了能够不断发展壮大我们国家的物流产业,要不断的促进物流标准化的推进工作,推动与国际物流标准的统一,使得我们国家能够全面的与国际进行良好的合作。

3.3加强物流标准化的信息服务

要加强对于物流企业的标准化的制定,贯彻落实信息沟通,随着信息化进程的加快,物流也要不断的加快步伐,建立信息平台,使得行业之间能够采取标准化的检验、收集、处理、服务一体的共享机制。

4结语

综上所述,在现代化步伐的不断加快中,现代化的物流是无法和物流的标准化两者分开讨论的,为了能够快速的促进我们国家的物流行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就要加快建设物流的标准化。在实施的过程中,有关部门一定要加大对物流的重视,物流企业也要积极的参与到相关部门的管理中来,采取国际统一的物流标准,服务每一个人,保证物流标准化的体系能够有效的完成。

作者:胡珊珊 赵方靓 单位:长沙市质量技术监督信息管理所

参考文献

[1]杨瑞,李学工.加快完善我国商贸物流标准化体系建设[J].标准科学,2015,(4):46-49.

[2]谷岩.辽宁省物流标准化体系建设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6,38(8):34-36.

篇7

一、引言

在我国物流园区快速发展的今天,物流园区对标准化的需求愈加迫切,要求也越来越明确。然而在现有物流园区标准化的实施中,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盲目性、不协调性问题,使物流园区标准化未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2014年9月,国务院正式印发了《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年)》,其中一项主要任务是“加强物流标准化建设”,2015年10月,国家《物流标准化中长期发展规划(2015年-2020年)》正式,进一步表明了国家推进物流标准化的信心和决心。

而对于物流园区而言,物流园区标准化是保证物流园区健康、有序发展的基础,在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园区效益中起着巨大作用。本论文希望通过分析盖世物流园区在物流标准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推进园区的物流标准化建设,从而保证园区的科学有序发展,创造出更多的效益。

二、盖世物流园区物流标准化发展现状

山东盖世物流集团自1998年起步,经过十余年的发展,从一个小型配货中心,发展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的综合性物流园区之一。目前拥有济南总部、盖世济北、盖世冠威三个大型物流基地,横跨黄河南北,占地面积7000亩,基本实现了全国各省市无盲点覆盖,形成沿黄河两岸的大型物流产业带。也正是由于盖世起步早,发展模式较为传统,在园区物流标准化建设方面比较落后,存在很多问题。

(一)盖世物流园区托盘标准化发展落后

据统计,盖世物流园区客户现使用托盘总数为120023个,其中济南园区22578个(仓储中心21960个,货运市场618个);齐河园区12420个:济北园区70300个;水产冷藏中心14725个。其中:木质托盘101020个(其中免熏蒸91785个、已熏蒸4110个、热处理5125个),塑料托盘6200个,合成材料托盘1879个,铁质托盘267个,钢质300个。从统计情况来看,园区各企业根据自己所从事业务属性及装运货物种类的不同,采用不同种类的托盘。有些企业是自己购买,有些则是租用园区的托盘。从托盘材质来看,园区企业大都采用木制托盘,但是木制托盘使用年限短,承载量小。如果企业使用非标准化托盘,不仅不够环保,还会提高货损率,从而大大增加物流成本。

(二)盖世物流园区冷链物流标准化现状

冷链物流本身具有对象产品特殊性、设备专用性、运作流程高度协调性、高成本性等行业特点,使得冷链标准化体系的构建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盖世物流集F拥有20万吨超大规模冷库群,2009年投入运营以来,目前已经进驻客户1500多家,年货物吞吐量46万吨。定位于打造全国规模最大、设施最好、服务最优的冷链物流平台。虽然拥有大规模的冷库,但目前盖世主要是进行仓库出租,其他事项都交由企业自行负责。在冷链物流的各项流程,设施设备以及作业技术方面都不够标准。要想为顾客提供更专业化的服务,园区需要在信息采集、货物冷藏、市场交易、物流配送等方面建成标准化体系。

(三)盖世物流园区信息标准化现状

作为山东省公共物流信息平台试点示范园区,盖世集团2010年启动了数字化物流园区项目,2012年物流信息服务平台正式上线运行,大大提升了园区信息化服务水平。信息平台的建立需要有标准化、规范化的物流设施及条形码技术等做支撑。园区信息平台的标准化水平还有待提升。

三、盖世物流园区标准化的对策

(一)建立托盘循环共用系统

国家《物流标准化中长期发展规划(2015年-2020年)》中重点工程的第一项就是托盘标准应用推广及循环共用体系建设工程。随着托盘在物流运作以及国际贸易的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托盘一贯化运输的应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与推广。但是,托盘的应用不是独立的。根据欧洲、美国、澳大利亚以及日韩等物流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要使托盘的功用和效益得到充分的发挥,需要借助于托盘循环共用系统的建立与实施。

盖世物流园区要想建立托盘循环共用系统,首先要转变园区企业对于托盘循环共用的态度。根据调查,只有33%的企业支持建立托盘循环共用系统。大部分企业出于成本的考虑并不支持建立托盘循环共用系统。其次,关于托盘运营模式的选择。国外托盘运营的主要模式包括交换模式、租赁模式、租赁交换混合模式等几种。根据对目前发达国家托盘运营模式的分析,结合盖世物流园区的特点,认为我国应选择租赁交换模式作为托盘流通的主要模式。托盘循环共用系统是初期投资大、投资回收期长的项目,一般需要2~5年才会赢利。因此,园区建立托盘循环共用系统是一项长远且艰巨的项目。

(二)推进园区冷链物流标准化及信息标准化建设

目前,园区冷链物流标准化操作程度低。在整个物流过程包括运输、包装、装卸、搬运、存储等环节,应该具备电子数据交换及库房管理系统。提升园区冷链标准化程度可以提高生鲜农产品的流通效率。

篇8

一、提高生态纺织品标准水平的必要性

在环保意识日益增强的今天, 世界各国纷纷呼吁推出自然、健康的环保纺织品。许多发达国家相继推出了纺织品环保标准, 其中最重要的是由欧洲纺织检测机构共同组成的国际环保纺织品协会制定的Oeko-Tex-Standard 100《欧盟生态纺织品》标准。入世后我国制定了与其等同的《生态纺织品》HJBZ30——2000标准, 以及2003年1月1日正式实施的GB18401——2001《纺织品甲醛含量的限定》强制性标准, 都表明了国家对纺织品环保问题的重视。同时, 环境标志产品认证也是重在协助企业建立一套环境标志产品的保障体系, 从原、辅材料抓起, 包括染料选用、染整过程、成品检验到信息反馈等各方面, 对起因、过程、结果全程负责。据有关资料显示, 仅因不符合环保要求, 我国每年有几十亿的出口商品受到影响。因此, 迅速建立我国生态纺织品标准体系, 加强生态纺织品标准化管理工作, 提高我国纺织品质量水平, 对打破国际“绿色壁垒”和“技术壁垒”, 促进我国外贸发展, 增强国际市场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几年, 我国在生态纺织品体系方面做了许多研究工作并制定了相关标准, 但还存在不少问题, 尤其是对纺织品中有毒、有害物质的限量及控制技术和监测方法研究的进程远远滞后于国外标准, 而且我国仍有不少项目的检测方法没有统一的执行标准。我国是纺织品生产和出口大国, 如果不加快研究纺织品的环保安全和健康性, 与国际化标准靠拢, 不仅我们的纺织品出口会受到重创, 而且国外的不合格产品也会进来。为此, 我们应从不同方面对纺织品的健康、安全和环保性进行研究, 迅速提高我国纺织品标准水平。

二、我国纺织品标准现状

(一)、从纺织材料、纱线到服装的标准,已形成体系和规模。近年来, 我国纺织行业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 我国纺织服装产品质量标准已经从过去的单纯产品标准过渡到与国际纺织品市场相适应的纺织品商业标准、检测标准及质量认证标准体系, 提高了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和环保标准, 增强了我国纺织服装产品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 加快了我国由纺织大国向纺织强国转变的步伐。截至2003年8月, 我国共有纺织品、服装标准1359项, 其中国家标准近422项, 纺织行业标准937项, 形成了以产品标准为主体, 以基础标准相配套的纺织标准体系, 包括术语符号标准、试验方法标准、物质标准和产品标准4类, 涉及纤维生产、纺纱、织造、印染前处理、印染后整理和成衣制作等方面, 从数量、覆盖面上基本满足了纺织品和服装的生产及贸易需要。

(二)、纺织品的国际标准采标率较高, 基础标准与国际接轨。根据国家有关部门统计, 目前我国对国际标准的平均采标率为44%, 而纺织品的采标率达80%。ISO 中有关纺织品和服装的280多个标准基本都被采用, 同时也很重视借鉴美国、英国、德国、日本等先进国家的标准。我国纺织品标准中的基础、通用的术语标准和方法标准基本都借鉴、采用了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 纺织品国家标准达到了国际标准水平。

(三)、各类标准发挥作用巨大与国际接轨的基础标准对统一纺织工业科技术语、纺织材料和产品的检测手段、规范产品的性能指标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和指导意义。特别是依据这些检测方法试验的数据不仅在全国范围内具有可比性, 而且得到国外纺织业认可, 对纺品贸易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各类纺织品标准的制定适应了产品的发展需要, 解决了无标生产的问题, 为企业产品进入国际市场提供了技术依据。

(四)、企业的标准化理念对提高产品质量起到了关键作用。从1989年《标准化法》实施以来, 企业的标准化工作逐步加强, 参与标准化的热情越来越高涨,这无疑对促进技术进步,改进产品质量,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起到了重要作用,使标准化工作更加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需要。

三、我国纺织标准体系存在问题

(一)、认识上存在误区。认为强制性标准的实施只是为了应对发达国家的强制要求, 导致许多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只是被动执行该标准, 甚至钻标准的空子, 而不是积极地向标准靠拢, 并以此来规范自己的产品, 未认识到标准的建立与实施是我国纺织业发展的需要。

(二)、生态纺织品标准的建设跟不上发达国家的要求和变化。我国的生态纺织品认证标准《生态纺织品技术要求》与Oeko——Tex——?? Standard 100标准相比, O eko——Tex——Standard 100 标准目前已经实行2006年1月最新推出的版本, 而我国的纺织品技术要求还停留在旧版本上。

(三)、许多企业只能进行传统项目检测, 还不能进行强制性标准指标的检测。大多数中小企业没有完善的试验装备, 只能检测简单的传统项目,一些强制性的检验指标还无法独立完成。

(四)、现行的标准体制造成各行业间的标准缺乏沟通, 标准的审查、修订工作滞后。现行的标准体系是以原料和加工工艺划分的, 标准的制定、修订工作由各个行业的标准化技术归口单位进行管理, 有棉纺、毛纺、绢纺、麻纺、印染、色织、针织、服装等10多个标准归口单位, 各行业根据自己的生产工艺制定自己的行业标准, 并没有充分考虑行业间标准存在着某些共性及前后道工序间标准的关联性。

(五)、由于市场的开放, 出口纺织品数量的增加, 现行标准已不能满足产品质量和市场变化的要求。大多数合资和独资企业以及有自主出口权的企业, 采用协议标准, 按供需双方合同的规定来考核验收产品。而习惯依赖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企业, 声称没有标准参考, 制约了企业的产品开发。

四、加强我国纺织标准体系的策略

(一)、进一步完善纺织品标准体系在制定及执行纺织品强制性标准时, 应根据国内外纺织品市场发展变化, 及时调整、完善标准体系, 使之成为应对国际贸易壁垒的利器。事实上, 各国制定相应法规、标准时, 对生态纺织品监控项目的确定并不完全统一, 这里面涉及各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产品的最终用途、检测方法的成熟程度以及在实际执行过程中的可行性等问题。在执行纺织品强制性标准相关配套的方法标准时, 应根据纺织品的不同要求做出相应调整。

(二)、提高检测水平,严把进口关进一步重视对进口纺织产品的检测, 以标准为依据,把好进口关,尽快提高检测水平,加强实验室建设。除了添置必要的检测仪器、对有关人员进行培训外,还应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争取与其他国家检测机构之间的相互认可。

(三)、提高我国纺织企业自身检测能力, 对生产过程进行控制企业应根据自身产品的特点, 建立实验室, 确定检测项目, 一方面可以提高对最终产品质量控制的能力, 同时还可以将检测数据作为宝贵资源,与专业检测机构及外商进行交流, 并在今后的新产品研发过程中缩短生产周期, 提高产品质量。

五、结束语

纺织标准体系建设是长期的系统工程,只有切实加强纺织品标准化管理工作, 支持纺织企业的战略发展, 提高我国纺织品生态质量水平。

篇9

关键词:

地坪材料;标准化;标准体系;重要性

地坪材料是指经现场摊铺或浇筑在基层表面,与基层结合成具有一定结构承载能力和装饰及其他特定功能的整体地面材料。根据材料组成,把地坪材料分为无机地坪材料和有机地坪材料。无机地坪材料包括水泥基自流平地坪材料、石膏基自流平地坪材料、混凝土地面用耐磨材料、渗透型液体硬化剂、混凝土地坪及水磨石等;有机地坪材料通称为树脂地坪材料,现有的树脂地坪材料包括树脂薄涂类、树脂自流平类、环氧磨石类、环氧彩砂类等。2000年至2007年,地坪行业总产值从5亿元增长到120亿元,2012年产值已逾180亿元,总产值呈上升趋势[1]。而且,目前我国各类建筑开工面积逐年增加,预计全国每年在建和新建建筑面积为30亿m2[2],全国改建项目有400亿m2的既有建筑面积[3],按10年更新一次计算每年改建项目面积为40亿m2,由此可以推算出每年全国新建、改建项目的建筑面积共为70亿m2,其中公用建筑面积约为36亿m2。而且,目前国外地坪材料已经越来越多地用在居住住宅领域。这些给地坪材料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地坪材料作为一种新兴行业,正在经历着蓬勃发展,新材料的研究必不可少,但对其标准体系的技术研究才是地坪材料健康发展的基础。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地坪材料分会参与制定了多项标准的研究与修订,尽管目前我国地坪行业有多项标准存在,但是现有标准仍然存在一品多标、产标主导、方法稀缺等不合理现象。为了使地坪行业能使用适合于本行业特点的标准,在2013年地坪材料分会将地坪行业标准化问题提上了议事日程,并于2014年成立地坪分会技术委员会,组织行业内相关人士,编制了地坪材料标准体系,为地坪产品的性能评价提供了测试依据。

1国内标准现状

与发达国家和地区标准相比,我国地坪材料标准混乱,缺乏完善的标准体系研究,标准构成单一,主要以产品标准为主,缺少术语、分类、方法、应用等基础标准和管理标准,未起到规范行业和提升行业水平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地坪行业的发展。目前所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点:1)行业归属模糊目前各类地坪产品的标准,出现不同全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管理的问题,其中水泥基类地坪产品归口于建材行业内的多个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树脂类地坪材料产品标准归口出现多个行业交叉管理的现象。现有国内地坪相关标准及归口单位如表1所示。从表1可看出,地坪材料相关标准涉及多个领域,与涂料、水泥制品、轻质与装饰装修材料等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涉及的产品存在交叉。这和地坪材料科学的属性有着密切关系,地坪是集高分子化学、无机化学、建筑工程等一体的复合型交叉学科,很难从根本上归属于哪个行业。2)分类不明确目前国内地坪相关的标准主要是表1列出的13个,作为标准体系的根基——基础通用标准处于空白状态。缺乏统一分类,使得地坪材料产品标准不能正确反映材料的组成和性能,再加上一些生产单位和施工单位对地坪的认知有限,导致材料误用或滥用,这种状况已经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地坪行业的健康发展。3)方法标准缺乏相比国外工业发达国家,我国的地坪材料起步晚、发展慢。早期我们使用的地坪叫地板漆,产品质量的定位,产品标准的制定,遵循的是涂料行业的性能要求参数。使用传统的涂料物理性能试验方法评价地坪材料就会存在一系列问题。以耐磨性试验方法为例,目前国内标准对所有地坪材料无论是水泥基还是树脂类,均采用漆膜的TABER耐磨试验方法,对于树脂类地坪材料而言,耐磨后实验结果出现质量增加的反常现象,就无法对树脂地坪的耐磨性进行准确评价了。由于施工后现场材料的耐磨性根本无标可依,无论是设计单位还是用户都无法准确的掌握产品的实际性能,最终可能会导致产品误用。这就需要有地坪材料的方法标准来指导,制定出合理的性能参数。4)一项性能多个方法[4]标准方法不统一,使得无法准确评价产品的性能。对于树脂类现浇地坪材料,国内现有标准对抗压强度的方法描述完全不一致,GB/T22374要求样品尺寸为直径20mm,高度50mm的圆柱体,JC/T1015要求样品尺寸为边长为30mm的立方体,HG/T3829要求试样尺寸为边长20mm的立方体。三个标准三个尺寸,结果评价无法比较。拉伸粘结强度测试亦是如此,三个标准基材完全不同。这样的差异比比皆是,给材料研发、测试造成了重大障碍。5)缺失环境健康及安全生产标准树脂地坪材料中的毒理性能、有害物质限量等成为各方关注的热点。地坪材料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企业和普通建筑室内装饰,它是否会污染食品生产以及影响建筑室内空气质量,是地坪材料标准的重要关注点。因此我们必须未雨绸缪,制定有害物质限量和安全生产等标准来规范企业安全生产,确保用户的健康。

2国外标准现状

欧洲是地坪材料发源地,同时也引领了全球地坪材料标准化的进程。在欧洲,德国、英国等国家是地坪材料供应商和施工商集中的发达国家,这两个国家的企业向全球提供高品质的地坪材料及优良的施工及验收设备。德国巴斯夫、拜耳、汉高等化工巨头是本国技术发源地,瑞士西卡、意大利的马贝、英国的ICI等都是地坪材料行业全球举足轻重的地坪材料企业。CEN/TC303(Floorscreedsandscreedmaterials)是欧洲地坪及地面找平材料标准技术委员会,其下设7个工作组:CEN/TC303/WG1为术语工作组(Terminologyandproperties);CEN/TC303/WG2为试验方法工作组(Testmethods);CEN/TC303/WG3为水泥基地面找平材料工作组(Cement);CEN/TC303/WG4为石膏基地面找平材料工作组(Calciumsulfat);CEN/TC303/WG5为菱镁矿类地面找平材料工作组(Magnesia);CEN/TC303/WG6为沥青类地面找平材料工作组(Bitumen);CEN/TC303/WG7为合成树脂类地面找平材料工作组(Syntheticresin)。德国DIN和英国BSI都有和CEN/TC303对应的技术委员会,德国技术委员会为NA005-09-75AA,名称为建筑用找平层(screedinbuilding),英国技术委员会为CB/300,名称为地面找平和现浇地面(screedsandinsitufloorings)。CEN/TC303地面找平及现浇地坪材料标准技术委员会一直在努力推动地坪材料标准的制定工作,目前已制定了12个产品标准和方法标准(见表2)。除表2DIN标准完全转化为EN标准外,其技术委员会制定的标准见表3,BSI中CB/300技术委员会制定的标准见表4。

3我国地坪材料标准体系的建立及意义

我国应该建立地坪材料标准体系的框架结构,遵循国家标准化体系建设工程指南中标准体系层次划分方法,可分为“基础通用标准”、“过程、方法标准”、“产品标准”和“管理标准”四大类,每一类中包含相关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拟建立的地坪标准体系框架如图1所示:建立我国地坪标准化体系有以下重要意义:1)促进行业健康持续发展地坪标准现状分析充分说明了我国地坪行业标准遇到的问题及瓶颈,建立地坪材料标准体系,充分考虑国内外地坪标准化现状以及地坪应用现状,进行顶层框架设计,规范标准申报及编写,避免重复申报,避免只侧重编制产标,而忽略基础标准、方法标准及管理标准的编制。另外标准体系不完善、标准更新速度较慢、一些新材料和新产品缺少标准等问题严重影响了行业的发展。建立健全的标准体系为规范生产经营行为,确保规范产品市场秩序,保证产品质量安全,科学引导产品的生产和消费创造必备条件。2)促进行业国际技术交流和合作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内市场已经成为国际竞争的重要区域,国际交流与合作愈来愈重要,引进来和走出去不断转换角色,技术性壁垒在引进来和走出去都有所存在,产品进出口屡屡受阻,影响施工进程。因此,加强标准体系建设,促进国际交流合作,不论是在维护我国企业权益,还是减少标准技术壁垒都有重要的意义。

4结语

综上所述,结合国内外地坪标准现状,呼吁我国应建立地坪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这样将迅速解决目前行业交叉管理现状,集中力量进行标准顶层设计,并进一步细化和完善标准制定工作,提高地坪材料标准的适用性、科学性和有效性,构建一个科学、系统的标准体系,逐步提升中国地坪行业的技术水平,扩大中国地坪行业在全球地坪行业中的影响力有着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杨金鑫,林志峰.地坪涂料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C]2013年山东省涂料行业协会年会,2013

[2]张中江,专家称中国每年新建和在建的建筑超30亿平方米[EB].中国新闻网,2012,3.22

篇10

1 旅游服务标准化建设的成长路径和时代意义

1.1 对标准认识的不断厘清

旅游标准建设的发展过程也是一个对标准相关概念认识不断探索、不断清晰的过程。为进一步规范和提升旅游产品质量和旅游服务质量,促进旅游产业又好又快发展,国家、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先后制定了多项以规范旅游行业行为、提升旅游市场标准化水平为目的的文件。总的来看,这些文件构成了如表1所示的规章体系:

随着旅游标准化工作的不断向前推进,关于以上基础文件的含义、适用范围的理解也日益清晰。在这里,笔者根据ISO9001:2008和GB/T19001:2008中的相关解释对以下概念做一些区分。

1.2 发展轨道的规范化、国际化

近年来,国家旅游局高度重视旅游服务标准化工作,先后编制了《旅游服务基础术语》(GB/T16766-1997)、《导游服务质量标准》(GB/T15971-1995)、《游乐园(场)安全和服务质量》(GB/T16767-1997)、《旅行社国内旅游服务质量要求》(LB/T004-1997)、《旅行社出境旅游服务质量》(LB/T005-2002)、《旅游汽车服务质量》(LB/T002-1995)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有力地推动了我国旅游服务体系的规范。但是,以上标准还比较分散,相对孤立,综合性的旅游服务标准目前还没有出台。

2001年开始,通过6年的不断推进,受世界旅游组织和中国国家旅游局委托,北京大学旅游研究与规划中心编制的《中国最佳旅游城市评定细则》形成了一个科学、全面的评估体系,并于2007年由中国政府命名了三个最佳旅游试点城市(成都、杭州、大连)。至此,形成了旅游标准化工作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理论基础和现实意义。

为进一步健全旅游标准体系,拓宽旅游标准覆盖范围,提升标准化理论研究水平,加大标准化推行力度,创新标准化运行机制,2009年4月,国家旅游局颁布了《全国旅游标准化发展规划(2009-2015)》,这是我国首次编制旅游标准化发展规划,是全国旅游标准化建设的纲领性文件。随后不久国家旅游局又相继出台《关于全面推进旅游标准化试点工作的通知》和《全面推进旅游标准化试点工作实施细则》,鼓励省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组织、开展本行政区域内旅游标准化试点工作。

1.3 对地方旅游服务水平的促进

(1)旅游服务体系标准化工作是转变旅游经济增长方式的迫切需要,是提升旅游产业素质的重要手段,是提高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途径。

充分发挥标准化手段的基础性作用,能够促进地方旅游品牌的培育,提升地方旅游服务质量和加快转变旅游发展方式,实现城市旅游产业又好又快发展,它是关系到旅游业和谐发展的基础性标准。同时,某一地方在国内先行先试,参照国际标准组织分类原则,结合当地旅游运行特点,组织此项标准的编制工作,有利于为国家旅游标准化工作作出积极贡献。

(2)推行旅游服务体系标准化工作是满足城市旅游产业迅猛发展的客观需要。

以成都市为例,通过制定旅游服务标准,科学指导对旅游服务各环节的评价、监测、约束和控制,将有利于统一服务质量的规范,促进服务质量的改进,满足广大旅游者对服务质量的心理预期,提升城市对外旅游整体形象。

(3)推行旅游服务体系标准化工作是主动适应城市旅游业发展战略目标的现实需要。

以武汉市为例,根据武汉市旅游产业发展规划,近期(至2011年)将“努力把武汉建设成为具有滨江滨湖特色的旅游目的地、中部地区旅游集散地和文明出行的旅游客源地”,远期(至2015年)将“把武汉市建设成为中部地区最大的商务会展型和都市休闲型旅游城市,成为中部地区旅游中心城市”。围绕以上目标,通过标准化提升全行业服务质量,将有利于为武汉市旅游产业发展创新工作平台,完善服务保障。

2 探索本土特色的旅游服务标准体系

2.1 地域性与旅游服务标准体系建设

旅游服务标准要实现“地域化”、“本土化”,面临的最大难题就是如何将国际的、国家的上位标准体系消化为结合本区域实际的一套切实可用的标准。地方标准在做《全国旅游标准化发展规划(2009-2015)》的下位标准的同时,必须思考此标准对于自身的意义,即满足实用性、可操作性的原则,在承上启下的过程中,回答地方旅游服务标准要做成什么样的问题。

这样一个“本土化”的过程显得尤为关键,笔者认为应遵循两大原则:一是标准要方便当地的服务质量管理,将政府监管的关键控制指标在地方标准中加以突出;二是要以切实提高旅游服务质量水平为最终归宿,将实现游客满意作为行动的根本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