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难忘的泼水节教设计模板(10篇)

时间:2023-09-10 14:39:18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难忘的泼水节教设计,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难忘的泼水节教设计

篇1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师:云南省西双版纳地区傣族人民在每年的清明节前后,有一个盛大节日,这一天,傣族人民互相泼水,互相祝福。这就是“泼水节”。(板书)你了解泼水节吗?

2、在“泼水节”前面板书“难忘的”,齐读课题。说说读了课题有什么想法?

二、细读课文,体会感悟。

1、指名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⑴.理解“火红火红”“一年一度”。

⑵.我们一年一度的节日是哪个节日?(春节)我们都做些什么事?

⑶.带着喜悦读一读这一段话。

2、指名读第二、三自然段。

⑴.看看今年的泼水节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⑵.傣族人民是怎样欢迎的?

默读课文第三自然段,画出有关句子。

⑶.交流、感悟。

①句子1:人们敲起象脚鼓,从四面八方赶来了。

抓住“四面八方、赶”字体会人们急着迎接的心情。

②句子2:人们在地上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好像铺上了鲜红的地毯。一条条龙船划驶过江面,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

抓住“一条条、一串串”与“一条、一串”的区别,让学生领悟节日的热闹和喜庆。

③句子3:人们欢呼着:“来了!”

抓住“欢呼”感悟人们见到的激动心情。

⑷、指导朗读。

要把傣族人民的欢乐场面和人民热爱的心情读出来。

指名读、齐读、表演读。

3、有感情地朗读第一---三自然段。

三、交流学习,重点感悟。

1、设疑:考考小朋友们,我们国家现在的总理是谁?

是怎样跟傣族人民欢度节日的?

2、小组合作学习第四第五自然段,画出有关句子。

3、交流。学生先说哪句就感悟哪一句。

句子1:身穿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头上包着一条水红色的头巾,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

交流:“笑容满面”说明什么?

句子2:他接过一只象脚鼓,敲着欢乐的鼓点,踩着凤凰花铺成的“地毯”,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

交流:跟人们一起敲鼓跳舞说明了什么?

句子3:一手端着盛满清水的银碗,一手拿着柏树枝蘸了水,向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傣族人民一边欢呼,一边向总理泼水,祝福他健康长寿。

⑴、怎样泼水?向傣族人民祝福什么?说一说。

⑵、傣族人民怎样泼水?向祝福什么?说一说。

⑶、练习句式“一手……一手”“一边……一边”

⑷、交际互动。教师演总理,学生当人们,互相祝福,互动。

⑸、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

4、学习第6—8自然段。

⑴、师:多么让人激动的场面啊!谁能把作者的心情用声音表达出来!

⑵、学生自由读——个人展示——挑战读——齐读

四、升华

⑴、为什么19xx年的泼水节令人难忘?

⑵、再一次深情地读一读课文吧!

五、拓展延伸。

找找的图片和故事。

课后反思:

1、备课要深入。粗略备课会使一节课流于形式,学生不能高效学习,课下教师会发现自己出现这样那样的漏洞,而这些失误又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因此教师在备课时一定要深入进去,教师要善于透过文本体会作者的情感,然后再思考通过什么方式让学生作为读者也有这种情感,在此基础上还要增加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训练,这样才能上好语文课。

篇2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2)-06-0172-01

教学中提问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一定的教学目标要求,针对教学内容、教学的重难点以及学生实际,设置一系列问题情境,要求学生思考回答,是促进学生积极思维、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种教学手段。理答是教师对学生回答问题后的反应和处理,是课堂问答的生要组成部分。理答不仅是一种教学行为,更重要的,还是一种评价行为。它是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做出即时评价,以引起学生的注意与思考。以下将谈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有效地提问。

一、新课程下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问的要点

新课程的教学活动强调师生的共同合作,使教师和学生的不同见解或主张互相碰撞,达到使学生自我教育、自我发展、自我改造的教育目的。而使学生与教师互相碰撞、和谐互动的关键环节之一就是教师的提问。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设计提问的要点如下:

(1)问题应环绕教学的主要目标,能体现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2)问题的深浅和难易要适合年级的特点和班级学生的实际。低年级可多提一些有助于理解词语和课文内容的问题,中、高年级逐步多提些有助于学生独立思考,具有一定难度的问题。

(3)提问的类型要灵活多样,可以多角度、多思路设计问题,切忌提问程式化。

(4)提问要适时。只是设计好问题,如不能在课堂上适时地进行提问,仍然收不到预期的效果。教师课前虽已精心设计问题,但在教学过程中,还要视教学实际情况,及时调整甚至改变课前所设计的问题。这也就是要讲究提问的艺术性。如发现所提的问题,学生一时难以回答时,教师可给予提示或暗示,或让学生再次深入阅读思考后回答。如因学生缺乏某一方面的知识,经启发后仍不能正确回答时,教师应直接代答。发现问题过易时,教师不必再令学生重复回答。总之,教师要针对学生对所提问题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提问的方式或内容,以增强提问的效果。

二、提问的整体性与启发性相结合

整体性就是提出“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其量少而精,但问域宽阔,给学生的思考空间很大,使得学生须要综合处理某些范围内的全部信息才能解决问题,这就要求尽量创设能统领整堂课的问题情境,在这个情境里,提出的几个问题,应该彼此关联,环环相扣,协调一致地为整体教学内容服务。

在注重整体性的同时还应使提问具有启发性,即:问题要提得具体实在,不要让学生觉得摸不着头脑;问题要集中在一个焦点上,不要让学生无所适从;要让学生感觉到问题与他已有的知识结构相联系,感到有信心有能力解决。如在教学《小鹰学飞》一课中,教师提问:“小鹰在三次学飞中,它的心情与想法各有什么变化?”这样一问,问题就能“关照”全篇,要求学生自由探索,整体把握,带有很强的启发性,使学生不会感到无处下手,无法解决。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提问策略

1.掌握了提问的原则,可以帮助我们围绕教学目标和课文重难点,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提出能开发学生思维潜能,有“思维含量”的问题,提出令学生感兴趣的新颖巧妙的问题,提出能教会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的特殊问题,同时,可以帮助我们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合理的筛选:舍弃单调陈旧的,选取趣味浓厚的;舍弃直露性的,选取含蓄性的。

2.紧扣课题精心提问。文题大多是根据文章的写作对象、写作内容或写作主题来命名的,因此题目是文章的“窗户”,通过这个“窗户”,去吸引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究,从大体上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关键内容是阅读教材中能体现主题的点睛之笔,抓住“题眼”、“诗眼”、“文眼”,再分析全文,将起到事半功倍之效。如人教版第四册第11课《难忘的泼水节》一文中,老师要抓住课题中的“难忘”一词去提问,为什么这个泼水节是难忘的呢?从而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寻求答案,让学生知道1961年,和傣族人民共同欢庆了富有情趣的泼水节,所以说这个泼水节是难忘的,教学目标就自然轻松达到了。

3.在内容的重复处精心提问。在一些文章中,有些词句会反复出现,以强调某种情绪或表达某种主题,但这些词句往往是散落在文章之中的,大多数学生关注不到,所以就需要教师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关注并深入思考。如人教版第九册《地震中的父与子》一课,“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在文中反复出现,多处呼应,因此可设问:“为什么文中三次出现类似的话?”“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学生在这些问题的引领下,潜心会文,就会逐渐感悟这对父子在爱的浸润下,父亲对诺言的坚持以及儿子对信念的坚守。

4.教师和蔼可亲的发问、平等的发问、向学生学习式的发问,会打破师生间的界限,使语言交际渠道畅通,造成和谐、民主的答问气氛。如进行点名读词时,老师可手握着一张张卡片,不要生硬提问:“我点到谁,谁就站起来读卡片选词。”而应热情地发问:“我送给谁一张卡片,就请你来读词,好吗?”一个“送”字,似乎像礼物一样送到学生面前,学生听了心里暖洋洋的,打消了点名的紧张感,从心底里愿意接受这份应答的礼物,苦中有乐,学中有乐。总之,由重教转为重学,教学观念转变,精心改革提问,学生的积极性就会充分调动起来,一扫沉闷压抑的气氛,形成生机勃勃的课堂气氛。

在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中,问和答的作用就是:教师应教会学生敏锐地发现问题,大胆地提出问题,并敢于提出独特的意见和看法;教师应注重启发诱导,使“教”的过程变为“导”的过程,让小学生在求得发现的同时提出疑问,使之成为问题的发现者和解决问题之后愉悦身心的享受者。

篇3

面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合理把握,跳出教学预设,把学生的问题当作一种重要的教学资源加以利用,并与学生一起营造适宜的学习情境,将学生的问题引向他们思维的方面,从而使教学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例如,有位老师在教学《掌声》一课时,通读课文后,有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我不知道文中的‘犹豫’和‘忧郁’有什么不同?”教师灵机一动,抛开了自己原有的预设,随机板书:“犹豫”和“忧郁”。并告诉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弄懂了这两个词的不同,课文也就理解了。”接着,他从这两个词入手,作了如下教学设计:

(1)小英为什么犹豫了?请同学们自由读书解决这个问题。

(2)小英为什么从此不再忧郁了?请谈谈你自己的看法。

从这两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入手,便于学生读书感悟。学生自然会乘上语言的小舟,去感悟,探究全篇课文内容,起到纲举目张的作用。正是教师及时抓住反馈信息,捕捉到了生成的教学资源,及时调整教学思路,才没有扑灭学生“思维的火花”,才使得本节课有了创造性的收获。

二、宽容错误,生成智慧

英国一位心理学家曾说过:“错误人皆有之,作为教师不利用是不可原谅的。”对于老师来说,“错误”是机遇、是挑战,更是一种能力的体现。面对学生暴露出来的知识“盲点”,教师要认真分析学生的想法,从而因势利导,将学生的错误,变成一节课成功的“点睛之笔”。

《坐井观天》课堂片段情景描述:

教师:读了课文后,你认为小鸟和青蛙谁说得对?

生1:小鸟说得对。

生2:小鸟和青蛙都说得对!(众生笑)

师(走近学生,面带微笑):青蛙说这话根据是什么?

教师此时善于倾听,没有放过一处细小的但又有很大教学价值的“错误”,并立即把它作为最宝贵的教学资源,及时地转化为一个随机生成的教学环节。在明确青蛙说的是没错的前提下,引导学生思考:青蛙说这话根据是什么?再一次引导学生进入文本,让学生探究青蛙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经历,这时学生的学习充满了挑战,他们不由自疑:那么青蛙究竟错在哪呢?这时教师再一次引导组织学生进一步自主、合作、探究文本,成语寓言的理解水到渠成,教师再从文本引导学生走向生活,探究自悟生活中的“坐井观天”的人和事,从而让学生真正明白这个成语的人生哲理,终身受益。这才是真正的课堂生成的生命活力和教学的终极目标所在。

三、寻找分歧,激活课堂

在开放的课堂里,学生敢于从自己的感悟中发表自己的观点,提出多样化理解,这样常常会造成意见分歧,是通通给予肯定?是听之任之?还是加以利用?如何处理这些分歧已经成为考验老师的一个难题。

教学《难忘的泼水节》最后一自然段时,许多学生都陶醉在泼水节所营造的欢乐气氛中,突然有一位学生问:“老师,现在地球上的水资源越来越少了,傣族人民过泼水节要泼掉许多水,这不是在浪费水资源吗?”这一问题的出现,显然出乎大家的意料,课堂气氛和教学节奏立刻被这“不和谐”的音符打乱了。的确,从当今保护水资源的时代旋律来看,学生“意外”的质疑实不“意外”。但是,这样的理解与《难忘的泼水节》一文的时代背景却是不相容的,如果从保护水资源的角度来分析,必然引起对傣族人民的“误会”,造成对课文的严重误解。这时教师可以充分肯定学生的环保意识,请学生再一次读文 并思考:泼水节这一天人们为什么特别高兴?这里的“水”到底有什么含义呢?变换角度之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经过一番热烈讨论应该能明白这清洁的水不仅仅是一种自然资源,还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把握课堂内“与众不同”的声音,教师就能让自己的课堂焕发出不能预设的精彩,

四、善待“捣乱”,将计就计

我们常常听到老师们抱怨:“气死我了,××又在课堂上捣乱了。”接着就是一大篇学生的错误行为演绎的故事。其实,有时学生的言行出乎教师意料之外,但正是这些“弦外之音”给了我们许多教学灵感,我们可以此为切入点,顺着新的教学思路推进教学。

我清楚地记得自己在教学《燕子》一课的第三自然段时就感受到了“意外”的幸福:

师:我们从这一自然段中感受到了什么?从哪感受到?

生:我感受到了燕子的动作很轻巧,很灵敏。

生:我从“斜”字体会到了燕子的动作很优美。生:我从“唧”的一声,已由这边的稻田上,飞到了那边的柳树下了,感受到了燕子的速度真快。

生:我从“剪尾或翼尖偶尔沾了一下水面”感受到燕子很可爱,也很顽皮。

此时,课堂的气氛很活跃,我不禁为孩子们的发言叫好,也不禁为孩子们的答案和自己在备课时的欲设不谋而合而暗暗自喜。

师:同学们真会学习,燕子的确可爱,你看它的动作是那么的轻快、敏捷。

刚要准备进入下一环节时,一个学生大声喊了起来。

生:老师,我觉得燕子是故意“沾了一下水面的”。

此言一出,有些学生笑了。我也有点吃惊,这可是我课前没有设想到的,怎么会想到是故意的呢?看到他还有话要说的样子,我没有继续我原先的教学计划,而是把鼓励的目光投向了他,期待他继续说下去,

生:(继续)燕子用剪尾或翼尖偶尔沾了一下水面,湖面上荡起了一圈圈的小圆晕,那是告诉湖中的小鱼:春天来了。

师:你的想法真独特,燕子还会告诉哪些小精灵呢?

生:燕子还会告诉湖中的小虾:小虾弟弟,快浮上来看看呀,春天到了!生:燕子还会告诉成群结队的小蝌蚪:小蝌蚪,小蝌蚪,你们快快长大,春天多美丽呀!生:……

师:同学们的想象真丰富,在我们的眼中燕子可不是一只普普通通的燕子,它就是一只。

生:活泼可爱的小精灵。

篇4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3)-03-0164-01

一、续补情节

续补情节就是根据内容的前后联系,在课文未展开的情节或空白处,通过合理的想象进行情节的补足。如,我在上《狐狸和乌鸦》一课时,讲完课文后,设计了这样一个语言训练:“第二天,乌鸦又出去,找回了一块更肥大的肉,这时她飞回来站在窝旁边的树枝上,狐狸钻出树洞一抬头就看到了,在新的一天里,狐狸和乌鸦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学生们纷纷发言,编出了各种各样的故事。通过这样的补续训练,提高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发展了想象力,练习了语言的表达。这样的想象训练的确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二、扩展联想

扩展联想就是在课文内容的简略概括处进行充实扩展。如《黄山奇石》一课,作者除重点介绍了“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外,还列举了“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教学时我让学生们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岩石形态,发挥想象,仿照前几节的写法,或先说样子再说名称;或先说名称再说样子。

再如《荷花》中的第四段:“风过了,我停止了舞蹈,静静地站在那儿。蜻蜓飞过来了,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蜻蜓所告诉的“快乐”是怎样的“快乐”,小鱼告诉的“好梦”又是怎样的“好梦”?文中没有具体点描述,于是我引导学生想象所告诉的“快乐”和“好梦”。一位学生说:“蜻蜓飞过来对荷花说:‘荷花姐姐,您的清香把我吸引到您身边来。我在飞的时候,看到祖国一片繁荣景象,一棵棵秧苗在稻田里茁壮成长,那金黄色的菜花向我微微点头……’”。一位学生说:“小鱼在我脚下游过,对我说‘荷花姐姐,您好!昨天晚上我做了一个好梦,梦见我和我的伙伴把你们围在中间,看你们跳舞,你们优美的舞姿使我永远忘不了’”。这时课堂上议论纷纷,欲罢不能。在无字处读出字来,在简略处浮现出丰繁的内心视像。这样就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置身其间

置身其间就是进入课文特定的情境里设身处地地想象。文章的艺术感染力在于“情”,存在于作品的情感因素是特定的形象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此时要引导学生直接置身其间,想象自己就是其中的某一特定形象,通过“自己”的耳濡目染来领略和感受文章的思想感情。如在上《难忘的泼水节》讲读人们欢迎这一段时,为了进一步体会傣族人民欢迎的情景,我让学生看书上的插图,图上画着好多小朋友簇拥在的身旁,情景热烈,情态各异。我问同学们:“你们想做他们中的那一位?那天你是怎样和一起欢度泼水节的?”这时同学们开始进入了角色:有的设想自己就是身边那个拍象脚鼓的小男孩,还在用劲地拍打着,鼓声咚咚,响个不停;有的说“我”就是总理左侧的那位手端盛满清水盆子往前挤去的小女孩,时刻等待着泼水节开始时向泼水呢!有的说“我”就是身后面远处的那位仅露出半个头的小男孩,心里有许多的话想对总理说,可是怎么也靠不了前,真着急……在我的引发下,同学们又由“欢迎”的画面延伸扩展想象到“泼水”的画面,“我”又是如何的与总理在一起“泼呀、笑啊”的。由于把“我”放入具体的情境中,置身其间,意用“我”的亲见亲闻、亲历亲为来描述。所以,这样的设身想象更具有多样性和具象性,能较好地增强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篇5

新课标中要求,教学一定要回归生活,让课堂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这样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比如,在小学一年级课本中,有《小蝌蚪找妈妈》的文章,在学习这篇课文之前,笔者特意去找到几个小蝌蚪,然后拿到教室,每天让学生观察小蝌蚪的变化,并把变化记录下来,学生们每天一进教室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观察变化,并高兴地记录到自己的小本上,每个学生在这个过程中都参与进了语文的学习,等到真的要讲这篇课文时,孩子们都争先恐后地讲述自己的发现,每个孩子都那么活跃和开心,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这样被激发出来,教师这时候要抓住契机,进一步调动他们积极参与的主动性,展开课堂,引入学习。这就是情境教学的真正目的,让他们在兴趣中学习和发现,从而进步。

多媒体、角色、音乐的运用

从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心理特点出发,我们不难发现,越是直观形象的教学,越能引起和激发他们的兴趣,所以,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我们在备课过程中,尽量采用一些色彩鲜艳和生动有趣的图像和影音制作课件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比如,二年级(下册)中的《欢乐的泼水节》这篇课文,很多孩子听过泼水节,但是对它的了解很少,所以,在课前笔者特意准备了傣族泼水节的一段视频,让学生先来观看,然后观察他们的表情,最后询问他们观看后的想法和理解,孩子们通过视频学习,了解到原来泼水节其实是对人的尊重和喜欢,是一种美好的习俗,再到学习课文时,对文章内容和句子的讲解,学生明显感兴趣,而且能很好地联想到自己观看的视频,从而进一步提升语文的学习。

为了进一步让情境教学更好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很多时候,师生可以进行角色扮演,教师和学生都可以充当课文中的某一个角色,然后在角色互换,让学生可以换位思考,不仅能把教材中的内容转化成现实,还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课文,体会情境。比如,在学习《狐假虎威》这一课时,通过对教室提前的布置和对课文的相对熟悉,给学生创设一个氛围,然后教师先充当老虎,选一个学生充当狐狸,其他同学作为森林的其他动物,表演结束后,角色互换,让学生充当老虎,在表演的过程中,学生自己体会人物语言的变化有什么不同,从而体会作者写文章的用意和目的,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一直都充满期盼和活力,可想而知,对语文课堂的投入和学习也就相对较好,自然而然,语文知识的吸收和消化也就不言而喻了。

小学生的模仿能力和吸收能力都是超强的,他们对音乐的感受并不比成人差,所以,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适当地利用音乐来创设一定的氛围,强化他们对文章的了解,比如在学习《小音乐家扬科》时,要让孩子门感受到小扬科对音乐的痴迷,在学生朗读课文时,我们可以给他们播放一段轻快的音乐,让学生体会“音乐天才”小扬科到底是如何喜爱音乐,同时也为下铺垫;而当学生读到小扬科进厨房时,教师立刻换上悲伤的音乐,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通过音乐更能体会小扬科当时的担心与害怕,从而产生共鸣,为小扬科的悲惨命运报不平,也为当时的黑暗社会而感到痛恨。这样以来,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就呼之欲出了。

篇6

Chinese electrified education effect in primary school

No. 1 Middle School of 143 Center Team in Shihezi In XinjiangWangqin

Abstract: this paper, from the four aspects in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 in primary school, reflects on teaching means: a, use electronic teaching and create contexts, stimulating the interest. Take "Prometheus" teaching process for example, electronic teaching means should reflect in shape, color, sound, action and other factors. Second, use electronic teaching, reappear the history, and cultivate emotional. take "unforgettable water-sprinkling festival" for example, the role of the electronic teaching means was reflected. Three, use audiovisual education, train students' imagination and promote the contents understanding. With "at lushan waterfall"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Four, using electronic teaching, improve oral communication ability, and guide students to composition. With "the head must have bug" clarify a point.

Key words: electronic education, arouse interest, reappear history, cultiviate imagine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将文字、图象、动画、声音等结合在一起的新型教学方式,特别易为小学生接受,能够充分调动起孩子们的各种感官,使之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彻底改变了“教师一支粉笔.一张嘴的满堂灌”式的教学方式,减轻了教师的工作负担,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质,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现就电教手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谈几点体会。

一、运用电教,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动力。而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初是对学习过程和学习的外部活动感兴趣,对学习内容却兴趣不浓。因

而,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激发学生产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

我在教学《普罗米修斯》一课时,制作了多媒体课件。屏幕上,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普罗米修斯被铁锁链绑在悬崖峭壁上,伴随着刺眼的闪电,传来了轰隆隆的雷声,秃鹫正在一下一下啄食着他的肉体,鲜血直流!

多媒体课件直观地再现事物的本来面目,将抽象的事物具体化,给学生完整的事物映象,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体会到普罗米修斯的英勇无畏。由于形、声、光、色浑然一体,极大地刺激了学生的感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习课文内容铺好了道路,也培养了学生认真观察,体会人物品质的情感。

二、运用电教,再现历史,培养情感

《难忘的泼水节》讲述的故事与学生的生活相距甚远.为了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与傣族人民心连心的情感,培养学生对的敬佩、爱戴之情,我制作了多媒体课件。我们将的一组照片制成“连环画”,配上音乐和教师的解说,再现慰问灾民、关心警卫员、穿着补了又补的睡衣,以及总理逝世后,男女老少自发地聚集长安街头为总理送行的场面,学生从中了解到胸怀人民,进一步激发起对的敬爱之情。

在教学本课时,我还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介绍了傣族人民过泼水节的来历及意义,还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拓展延伸,让学生搜集其他少数民族的节日,培养学生了解祖国文化,热爱祖国大家庭的情感。

三、运用电教,培养学生想象力,促进对古诗内容的理解

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中,古代诗歌占有一定的比重。这些诗歌语言精炼,意境优美,寓意深邃。但由于小学生知识面狭窄,生活阅历浅,表象储备贫乏,对诗歌中所描绘的社会时代、人物思想、风土人情感到疏远,因而古诗教学一直是小语教学中的一大难题。十几年来,通过教学实践,我发现若在古诗教学中采用电化教学媒体并合理地运用,不仅有助于发展学生想象能力,促进学生对古诗的学习理解,还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

如教古诗《望庐山瀑布》,教学第一句时,我播放配有优美音乐的录像。学生边听、边看、边想。教师问:“如果你也来到这般景象中会有怎样的感受?”学生们纷纷举手,有的说:“香炉峰上团团雾气,在阳光中,变成了紫色的云霞,啊,多美的景象,我仿佛漫步在烟雾燎绕的仙境之中。”又如在让学生领会三、四两行诗境时,我关掉录像声音,让学生边看壮阔的瀑布,边展开丰富的想象,我提问:“你觉得眼前的瀑布像什么?”有的说:“这长长的瀑布像天上仙女手中挥舞的银纱,美极了。”有的说:“瀑布从高高的山上奔腾而下,仿佛一条白色巨龙从天而降,”……这样利用电教手段在教学中展示美的对象,学生从中体验美,并积极地发现美,表达美,营造出一幅幅的景象。 实践证明,在古诗教学中,应充分发挥电教媒体的传递、变动、再现作用,让诗中的形、声、色、情、意直接作用于学生的感觉器官。这样有利于将学生带入诗中所描绘的艺术境界去感受美,领悟美,表达美,很大程度地提高了古诗教学效果。

四、运用电教,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引导学生作文入门

篇7

多媒体指利用计算机技术综合处理文本、声音、图形、图像、视频、动画等多种媒体信息,使之在不同媒体间建立逻辑连接,集成为一个具有交互性的系统。它已出现并广泛运用于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教学领域当然也不例外,多媒体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表达方式更直接,反馈及时便捷,交互性极强,使人们获得更丰富有效的信息。将其运用于小学语文教学中,可以创新传统教学模式,丰富课堂教学形式,促进小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善于利用多媒体技术文、图、声并茂的特点,从小学生和教材实际出发,精心设计教学课件,让小学生从此“爱上学习”、“乐于学习”。

一、利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教学方法是语文教师单向传递教学信息,教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唾沫横飞地讲课,学生坐在下面昏昏欲睡、呆若木鸡地听讲,教学效果极其低下,严重桎梏小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将多媒体技术引入语文课堂中,可以变革传统教学方法,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新颖别致的现代化课件,利用生动的画面激发小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成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主人。如教学《难忘的泼水节》这篇课文时,如果教师口头讲述泼水节的来历和发展,很容易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产生疲倦感,思想开小差,对课堂失去兴趣,最后导致教学效果不佳。这时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辅以大量图片进行介绍,考虑到小学生喜欢直观性事物的心理特点,应多用图片,少用文字,通过展示人们互相泼水、共度节日的欢乐场景,让小学生直观理解泼水节的来历和意义,最终有效掌握课堂教学内容。又如《赶海》一课教学,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画面上直观展示蓝蓝的大海、金色的海滩,并伴着“哗哗”的海浪声,还有人们赤脚在海滩上捉螃蟹、捡贝壳,嘴里哼着《大海啊,故乡》这首歌。小学生在这美妙的乐曲中,一边听着娓娓动听的朗读,一边欣赏大海的美丽景色,完全沉醉其中,不知不觉就理解课文内容。

二、利用多媒体技术增强语文知识的直观性和趣味性

小学语文教材中虽然穿插了许多图片,但大篇篇幅还是以文字为主,相比于文字来说,形象生动的图片和视频更容易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更容易被学生理解和记住。为了打造高效小学语文课堂,教师应理解学生这一特点,有效、灵活地运用多媒体技术,将视频或者图片与课文内容相结合,更直观地把课文内容展示出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习效果。

除了增强小学语文课堂的直观性外,还可以在增强其趣味性方面多下工夫,这有利于激发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学习兴趣,使语文教学事半功倍。有趣的知识最能吸引学生眼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使学生有效运用多媒体技术,提高学习效率。

三、利用多媒体技术,拓宽学生的语文视野

语文课本文章体裁多样,内容丰富,通过小学语文教学,学生不仅可以获得丰富的知识,还可以提高人文素养,促进自身全面发展。语文课本一般以文字为主,这对于理解力和想象力有限的小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利用多媒体能使语文课本知识具象化,一方面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另一方面学生更容易理解。语文教师应想方设法地巧妙地运用多媒体技术,拓宽学生的语文视野。例如教授《丑小鸭》这篇课文时,小学生因为已经熟知故事梗概,所以可能详细阅读的积极性不是很高,教师这时就要利用多媒体播放与丑小鸭有关的视频,让学生通过动画视频深入了解故事,直观地感受丑小鸭成长的历程。将枯燥、单一的文字叙述变成形象生动的画面呈现在学生眼前,有利于发散学生的思维,打开学生想象的大门,拓宽学生的语文视野。

四、利用多媒体技术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的难点是思维教育。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与内部规律性的概括性的、间接的反映,反映的是一类事物共同的、本质的属性和事物间的内部联系。

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我们要培养小学生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接班者和继承人,就要全面培养小学生各方面能力,其中创新是民族的希望,是我们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基石,而创新要从娃娃抓起。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致力于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

利用多媒体教学,能提高教学质量,最大限度地为学生传递信息,更容易突破教学重难点,并通过声、行、色等表现形式刺激学生感官,使学生眼见其形、耳听其声,产生极强的一探究竟的欲望,激发求索新知的兴趣,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提供良好的环境。如教学《我坐上飞船》这一课时,小学生头脑中对飞船和太空没有直观印象,这时教师就可以上网搜集资料制作成生动的课件,将浩瀚的宇宙形象地呈现在学生眼前,使学生如临其境,还可以将外国从太空拍摄地球的影像借用过来。网络上这样的科教视频非常多且科学,相信学生一定会被深深折服,继而产生好好读书,将来做个科学家为祖国太空探索事业作贡献的强烈欲望。

时代的发展为语文课堂教学创造了更优秀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条件,语文教师应该跟上时代的步伐,充分加以利用,使小学语文教学更高效、更全面。语文教师应在今后教学中积极探索,寻找现代多媒体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的最佳结合点,最终实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最优化,为学生以后学习其他学科打下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篇8

一、在“实”上下功夫

所谓“实”,笔者的粗浅理解是语言文字训练要落实。加强语言文字训练,是对语文学科本质属性的回归。我们要把语言文字的学习与训练有机结合起来,作为语文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1.形象生动解词语

解词,是小学语文基本功的重要训练项目,是阅读的基础。乌申斯基说过一句话:“儿童是用形式、声音、色彩和感觉来思维的。”低年级学生更是如此,从他们的认知水平和理解特点出发,教师要特别注意解词的形象生动。从一位老师执教《画家和牧童》时,对“浓墨涂抹”与“轻笔细描”之区分理解的教学设计中可窥见一斑,他出示句子:他一会儿浓墨涂抹,一会儿轻笔细描,很快就画成了。第一步:让学生联系语境说说对这两个词的理解;第二步:师在宣纸上现场作画,指名学生说出她什么时候是“浓墨涂抹”,什么时候是“轻笔细描”;第三步:课件出示名画,让学生上台指出哪是“浓墨涂抹”,哪是“轻笔细描”。一步步,既直观又有效,这两个词不同的意思理所当然深深印在学生的脑海里。

2.循序渐进积句式

钻研教材,教师要善于发现课文中出现的新句式,然后要适宜地利用这些句式,逐步分层地进行训练,使得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迁移运用。

3.比较阅读练语感

比较阅读,就是将课文中的词、句、段加以变换,让学生在诵读中与原文比较,从中感受不同的语言所表达的不同思想或情感。

比如,让学生有比较地阅读,与文本对话后感受“渐渐”的必要性和语言运用的优美性。许多时候,就词论词、就句论句,是很难有所感悟的。因为,语言文字内在的、隐藏的情味、意蕴、理趣等,往往存在于具体的语境中。学生在诵读、比较、体会的过程中自己发现了什么是“渐渐地”,唯有这样的阅读,才能养成准确运用词句的好习惯。

4.观察说话促理解

面对一些难理解的句子,把观察与说话相结合,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中有一句:有时碰上阴雨天,大树也会来帮忙,枝叶稠的一面是南方,枝叶稀的一面是北方。李吉林老师先创设一个情境:一个阴雨天,雏鹰旅行队的小胖迷了路,太阳躲在云里,怎么办?她再请学生分别扮演小胖和大树公公。大树公戴一个绿色的高高的头饰,向南而立。头饰南半边插着稠密的树枝,北半边插着稀疏的树枝。然后请学生仔细观察大树公公,请他帮忙。大树公公不仅作了明确的回答:枝叶稠的一面是南方,枝叶稀的一面是北方,还提出“为什么我的枝叶南面稠北面稀?”李老师最后出示了两个句式:“因为,所以”“ 是因为 ”。这个片段充分说明,在模拟现场中,观察启发了学生的思维,生动简易地演绎了句子内涵,让学生轻松学会了阴雨天在野外辨别方向的方法。而进行因果关系的说话练习,让学生非常清楚地了解了树枝的稠稀与太阳的因果关系。此句理解的难点迎刃而解。

5.朗读情境展个性

阅读教学应当以读为本,这已成为大家的共识。朗读指导过程的展开是极其重要的。

请看《棉花姑娘》的教学片段:(出示句子:“请你帮我捉害虫吧!”)

A读读这三句同样的话,能不能读出不同的心情?

B创设情境:是啊,她盼着,盼着,终于把燕子盼来了。棉花姑娘对燕子说——

燕子飞走了。棉花姑娘的病情加重了。她又盼啊盼,终于盼来了啄木鸟。棉花姑娘又急切地说——

啄木鸟又飞走了。棉花姑娘的病更严重,她已经变得奄奄一息了。这时候,青蛙跳来了。棉花姑娘高兴地说——

同样一句“请你帮我捉害虫吧!”,学生会发现表达的情感不一样,因为棉花姑娘的病越来越重,她的心情也应越来越急切,最后看到青蛙来了,应是又急切又高兴。学生有声有色地读着、练着,读出了棉花姑娘的高兴、有礼貌、焦急、难过。从读可以表现出学生对语言深刻的感悟,读的过程展开了,读的水平提升了,个性化的朗读成了课堂上最动人的旋律。

6.语言思维同发展

语言是思维的外衣,思维是语言的灵魂。所以,在训练学生语言的同时,实际上也是在训练学生的思维。真正有效的语言训练必定也是有效的思维训练。

我们不妨品品《比尾巴》的教学片段:

师:哪位小朋友想跟自己喜爱的小动物打声招呼?

生:你好,孔雀!

师:好的,谁还能说?

生:你好,猴子!

师:你能不能反过来说一说?

生:猴子,你好!

师:真聪明!谁继续来说?

生:公鸡,你好!

师:请你看看图片,这是一只怎样的公鸡呢?

生:这是一只漂亮的公鸡。

师:你想一想,怎样跟公鸡打招呼,它才会高兴?

生:你好,公鸡,你的羽毛真漂亮!

师:你的回答更漂亮!小朋友学着它的样子,自由地说一说吧!

这位老师引导学生与小动物打招呼后,却能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介入,及时点拨,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会了如何把话说得更具体、更生动,让语言与思维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提升与发展。

7.眷注学情筑基石

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发展,教师的一切教学行为都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这就意味着教师的“教”必须眷注学生的“学”,准确把握学生真实的学习状态,唯此,才能真正促进学生有效学习,实现其主动发展。倪锋明老师执教《恐龙的灭绝》时,遇上这样一个句子:我们人类只有三四百万年的历史,恐龙却在地球上生活了大约两亿年。句子中的数据是课文推进中一个不可忽略的教学细节,对学生来说又是一个理解难点。由于这两个数字十分抽象,很难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因此,教师尊重低年级孩子的特征,将“三四百万年”和“大约两亿年”两个数字用柱形图标注出来,形成强烈的对比,从视觉上造成强大的冲击力,给学生直观形象的感受,使得学生立刻理解了文本,一下子走入文本的语言和情感中。

8.媒体课件填盲区

多媒体的运用应该恰如其分,辅导的重点在学生经验的盲区、知识的盲点、思维的堵塞、情感的模糊之处。在教学《难忘的泼水节》时,由于傣族人民的生活离学生相去甚远,学生缺少这种生活经验,对于像脚鼓、凤凰花、泼水节很陌生,因而对理解课文、感受傣族人民的热情和泼水节的欢乐有一定困难。笔者就借助了图片、录像视频资料帮助学生加强视觉冲击和直观感受。在看了人们敲着象脚鼓赶来和互相泼水的录像视频后,学生的情绪明显被感染了,激情被调动起来,似乎融入了泼水节大联欢的热闹场面,这个效果明显地在朗读中体现出来了。多媒体技术的使用填补了学生知识经验的盲区,促进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

二、在“趣”上做文章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第一学段的阅读目标之一就是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要使得学生愿学、乐学,感受阅读的乐趣,教师就要利用教材,多多采用有趣的教学形式。这一点,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尤为重要。

1.别致板书融趣

板书是一门艺术,尤其是别致的板书,魅力绝对无限,能得到学生的偏爱。

佐晓梅老师执教《酸的和甜的》这课时,她的板书设计可谓独具匠心:狐狸、兔子、猴子贴图的身上分别有他们的名字,体现巩固生字的意图;狐狸在课题中“酸”字的下面,猴子在“甜”字的下面,在后来的小结中,老师适当地将处于中间位置的松鼠和兔子的贴图移到猴子的下面,意在突出松鼠和兔子跟着小猴子尝试,这样的板书设计,概述了课文的内容;另外,板书中的“听”与“尝”也突出了文本的寓意。这样别致的板书,可谓一举多得,学生自然乐在其中。

2.适宜表演享趣

课堂表演针对低年级学生的特点,为学生创设了一种轻松愉快、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使“静”的课堂“动”起来,使“死”的课堂“活”起来,因此得到了学生们的普遍喜爱。

请看《小小竹排画中游》引导学生了解“树木密”的教学片段,场景描述:教师戴上小竹排的头饰,边演示“顺水流”,边说:“大家看,一只鸟飞来了,一条小鱼也游来了!”两位同学分别戴上小鸟与小鱼的头饰跟着小竹排前行。

小竹排:这里有一棵大树。

(师让一生起立)小鸟:这里也有一棵大树。

(另一生起立)小鱼:这里有好几棵大树。

(好几个学生起立)小竹排:这里有一大片树林。(全体“大树”挺立着)

师:这一棵大树,请你看看你的周围,你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了许许多多的大树。

师:我想请这一棵小树看一看你的周围,你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了许多绿绿的树。

师:是呀,许多树连在一起,看起来一片绿色。

师:请你数一数,你的身边有几棵大数?

生:1、2、3、4……

师:数得清吗?

生:数不清。

师:多得数也数不清,树木真密呀!(出示“两岸树木密”进行朗读指导)

教师再让“小鱼”说说水中的倒影,让“小鸟”说说在树林中飞翔的快乐,让更多的小朋友说说在树林里玩耍的感觉。(再次朗读)

“树木密”作为江南春色图中浓墨重彩的一幅,不仅可以让学生看到“树木一棵棵靠得近”的客观存在,也可以让学生体味到在树木间嬉戏玩耍的生活情趣,学生收获的不仅是对“树木密”的理解,他们更多地收获了快乐。就语文学习而言,我们不仅要求学生要悟出语言文字的本意,更要悟出情意、情趣、情味,适宜的表演不失为一法。

3.善用语言激趣

一般来说,儿童的学习情感很难自发,他们往往需要外因来刺激内因。因而,教师利用灵动的语言,能点燃学生兴奋的火花,使他们在语文中畅游。

《美丽的小路》中的一个片段很好地诠释了这点:(课件出示:兔姑娘轻轻地从小路上走过,()说:“啊,多美的小路啊!”)

师:你能在括号中填一填吗?

生:我填“高兴地”。

师:你能高兴地读一读吗?

生:我填“开心地”。

师:不错,除了“开心”“高兴”之外,还能填哪些呢?

生:我填“笑眯眯地”。

师:很好,可以加表情的词语,你能笑眯眯地读一读吗?……

生:我填“兔姑娘转了个圆圈说”。

师:你能想象兔姑娘高兴的动作,真好!你能表演吗?(生上台表演。此时学生情绪高涨,出现很多创造性动作,课堂显得生动、活跃)

教师用灵动的语言进行多元评价,引领学生美滋滋、乐悠悠地去触摸语言、感受语言,于趣味中提升对语言的敏感度。

4.巧编儿歌溢趣

这里的儿歌特指教师针对文本内容所改编的儿歌。它们既源于学生的感悟,又高于学生的表达,说出了他们想说而说不好的话。当儿歌一旦呈现出来,便会立即吸引学生眼球。佐晓梅老师执教《司马光》时,编了这样一首儿歌:花园里,假山旁,小孩掉进大水缸,别人吓得哭叫嚷,机智不慌司马光,搬起石块使劲砸,破缸救人美名扬。佐老师把司马光这个形象融合在儿歌朗读与总结课文中,既复现、巩固了生字的学习,还恰当地进行了人文渗透——工具性的训练不刻意,人文性的渗透不牵强。有些儿歌还可以加上动作朗读,课堂气氛更活跃了。

至于选用多媒体、适用游戏、活用课文插图等来进行情趣盎然的教学,大家耳熟能详,就不再详细讲。

实现低年级阅读教学的“实”或“趣”的途径可能有所不同,但没有楚汉界限,它们往往是相辅相成的。总之,扎扎实实地训练学生,想方设法地调动学生,让“实”与“趣”比翼双飞,从而优化低年级阅读教学,是笔者心所向往之外。

参考文献:

[1]柳菊兴.语文课程标准教师读本.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篇9

小学语文创造性思维就是指人在创造过程中的思维,通过创造思维,产生新的、前所未有的思维成果。在当前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其核心在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那么,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个方面入手。

一、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创新情感

教育教学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对待教育教学活动的态度。心理学表明:积极的情绪、兴趣是任何一种人类活动的强大推动力和鼓舞力。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是学生感知事物,追求和探索新的知识,发展创造性思维的强大内驱力。

①兴趣导入,激感 课堂教学中的“导入”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一环,是师生间情感共鸣的第一音符。巧妙、合理地设计导语,要有能起到先声夺人的效果,使学习的情感迅速转入教学目的。②精练讲解,引感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教师在上课时形象生动地讲解,富于激情地描述,说明言简意骇,准确系统地概括,会像金钥匙一样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增强学习的内驱力。③激情入境,营造氛围 文章不是无情物,是语言文字形式和思想感情内容的统一体。在小学语言教学中以创设情景为突破口,通过电教手段,用生动逼真的画面将过去的情境再现,可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他们思维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发现心理和创造意识。

二、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雪莱曾说:“想象就是创造!”想象是一种立足现实而又跨越时空的思维,它能结合以住的知识与经验,在头脑中形成创造性的新形象,把观念的东西形象化,把形象的东西丰富化,从而使创造活动顺利展开。在想象的天空中自由翱翔,学生可以打思维的闸门,由一人一事想到多人多事,由花草树木想到飞禽走兽;从一个思路跳到另一个思路,从一种意境跳到另一种意境;使狭小单薄的扩大充盈,使互不相连的聚合粘结……它渗透在小学生活的一切方面,是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必须具备的心理品质,特别是在发展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中,想象更是具有重要作用。

观察感知,丰富表象积累。观察是认识事物的基础,观察能力是发展学生认识能力的基础,也是进行创造思维活动不可缺少的一种智能。因此,教师应该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指导观察与课文有关的事物,如实物、图片、影片……与作文有关的景、物,如风霜雨雪、花鸟虫鱼、人情风俗、亲戚朋友……并且注意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善于将观察到的用于课文的理解和作文的训练当中,只有这样,才能发展学生的阅读和作文能力,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想象的发展。

三、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培养创造性思维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任何思考都是从疑问开始的,疑问是获得知识的前提条件。在教学中,教师不但要给予学生“时间和空间上的空白”,让学生自己发挥想象,还要启发学生多角度地思维,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质疑提问,自由发表意见,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例如,在学习《劳动最有滋味》后,提出:为什么说劳动最有滋味?在学习《爬山虎的脚》后,进行质疑:爬山虎是植物,它的“脚”是指什么呢?在《难忘的泼水节》这―课中,有这样一句“多么幸福,1961年的泼水节!多么令人难忘啊,1961年泼水节!”为什么要重复说“1961年的泼水节”?在课文《苦柚》一文中,卖柚子的小姑娘为什么说自己的柚子确实不大好吃,苦味很浓?伯父为什么明知柚子苦,还要买下呢?在《温暖》一课中,“深秋的早晨是寒冷的,却送来了春天般的温暖。”为什么是寒冷的,又是温暖的呢?在《绿色的办公室》这篇课文中,办公室为什么是绿色的?“列宁化装成割草工人”一句中,为什么用“化装”,而不用“化妆”?为什么要盖个人字形的革棚,而不盖其他形状的?等等。对这些的问题进行探究和解答,不但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的内容,对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也有较大的帮助。

思维的发展从问题开始,发现问题既是思维活动的表现形式,也是思维活动的结果。教师必须要注意创设友好轻松的学习氛围,激励学生在学习中大胆质疑,敢于发表自己独立的见解。

四、利用教材典范优势,培养变通思维的能力

要培养学生思维的变通能力,必须让学生积累一些感性的认识和学习前人的经验。凭借教材,教师可引导学生探索课文中的小神童、科学家和发明家在创造过程中的思维轨迹,从而领略伟人的变通技巧。如:《称象》一文介绍了才七岁的曹冲敢于冲破大人的思维束缚,创造性地想出了别人想不到的称象的方法。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把曹冲的这种方法用替代物在具体的操作实践过程中加以论证,使学生领悟到曹冲使用的是等值交换法。即把重量相等的石头和大象互换。这一变通使本来难以解决的问题迎刃而解。这时,教师应进一步启发、引导学生对曹冲的方法进行评价和再变通,鼓励学生多角度、全方位去创新。通过热烈讨论,有学生说:这办法虽好,大石块的大小不一,重量不同,每一块都要称,称好后还要把总量加起来,过程太烦了,我们可以到工厂去找一些大小相同、重量相等的铁板或其他东西来代替。操作的方法不变,但最后计算时只要称出一块铁板的重量,再数一数共有几块铁板,就不难知道大象有多重。学生的这一变通还真的将繁琐问题简化了,又如:《司马光砸缸》一文中司马光运用了逆向思维,通过思维方向的转换,使问题得以解决。教学时,教师不仅要让学生了解课文的内容,提示司马光的思维方式,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思维独创性,培养学生敢于向习惯的思维定势挑战的积极心态,引导学生转换思考方向,大胆变通。类似的课文在低年级语文教材中还有很多,只要教师善于捕捉创造之信息,适时地对学生进行诱导,那么学生的创造能力就会得到培养,创造潜能就能得以开发。

五、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实现情景教学

篇10

G623.2

K联心理学家赞科夫主张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十分重视学生的“情绪生活”设法造成一个愉快的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语文教学,便能创设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使学生“爱学”、“乐学”,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对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的培养有着事半功倍之效。那么,小学语文课堂上如何把握现代教育技术使用的最佳时机,以达到传统教育和现代教育手段的相互融合 、 相互渗透 、相互补充的目的,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智能素质呢?我认为教师设计使用的媒体时机,可根据课堂教学环节、教学需要和学生思维特征多方面来考虑。

一、 根据教学环节,设计时机

一堂课有个好开头,是上好课的首要条件。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把学生难以见到的事物展现在他们眼前,增加感性认识,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古诗《凉州词》,如何让学生理解开头两句“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呢?教学之前,先让学生想象黄河波涛滚滚的情景,再出示投影片,让学生由近及远地眺望蜿蜒曲折、波浪滔滔的黄河竟像一条丝带伸向远方,迤丽飞上云端。而一座孤零零的城堡却坐落在黄河两岸的崇山峻岭之间。为导入后两句诗句的教学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又如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我抓住了小兴安岭“美”的特点,将小兴安岭的春夏秋冬的美景以录像的形式依次展现在学生眼前,使图像与课文内容相互对照,形、声、音、色浑然一体,这时学生的兴趣被激发出来了,注意力也越来越集中,他们仿佛跨进了美丽的小兴安岭,置身于茂密的树林里,徜徉在野花丛中,看到美丽的鹿,笨重的熊,机灵的松鼠,尽情采摘香脆的榛子,吃着酸甜的野果、、、、、、学生此时以达到了忘我的境界,情感已和作者产生了共鸣,深深地爱上了这个美丽的地方。我抓住实际,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认真思考,在这浓厚的兴趣中学生不但理解课文的内在意蕴,而且积累了语言运用。这样,促进了学生与作者、教者的情感交流,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课堂教学的过程,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引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认识事物的过程,在这一环节中,设计好现代教育技术时机,能帮助学生快捷、准确地掌握新的知识。

二、 根据教学需要,把握时机

现代教育技术是教师需要确定的,媒体的演示时机,应和教学需要有机结合。整体感知课文,包括对课文中的语言文字的感知和对直观形象地引起学生的感官兴奋,增加感知强度,使学生更好地从整体上把握课文。例如:教学,《只有一个地球》时,可运用电脑制作这样一段活动画面:(1)茫茫的宇宙群星璀璨。(配上优美的音乐)(2)旋转着的地球出来了,慢慢缩小,最后成了宇宙中的一叶扁舟。(说明地球在宇宙中是渺小的)(3)随着教师声情并茂的描述,出现晶莹透亮的球体。例如《螳螂捕蝉》这篇寓言故事,哲理性很强,课文重点使用学生悟出寓言故事所说明的道理,这也是本文教学中的难点。在教学“一件挺有意思的事时”恰到好处的出示投影片,让学生仔细观察“蝉”、“螳螂”、“黄雀”的动作神态,再联系课文中的语句指导学生展开想象。体会“眼前的利益”与“身后隐伏着的祸患”的双关意思。再联系到课文第三段故事的结果。领悟“恍然大悟”的道理,促使他“打消了他攻打楚国的念头”。如此举一反三,理解寓意这一难点就迎刃而解了。

三、 根据思维特征,捕捉时机

启发式教学是课堂教学中的一大手段,它同样体现在现代教育技术的使用时机上。小学生的思维以感性认识为基础,没有外界媒体的刺激启迪,他们在思考问题时,经常出现思维障碍,有时还会出现思维不完整现象。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刺激引导,晦气开学上思维闸门,收到豁然开朗的效果。例如:《难忘的泼水节》讲述的故事与学生的生活相距甚远,为了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与傣族人民心连心的情感,培养学生对的敬佩、爱戴之情,我制作了多媒体课件。我们将的一组照片制成连环画,配上音乐和教师的解说,再现慰问灾民、关心警卫员、穿着补了又补的睡衣,以及总理逝世后,男女老少自发地聚集长安街头为总理送行的场面,学生从中了解到胸怀人民,进一步激发起对的敬爱之情。在教学本课时,我还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介绍了傣族人民过泼水节的来历及意义,还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拓展延伸,让学生搜集其他少数民族的节日,培养学生了解祖国文化,热爱祖国大家庭的情感。又如《翠鸟》一文第三自然段是写翠鸟行动的敏捷,这一段学生较难理解。教师可以设计这样一个问题,从课文的那些地方可以看出翠鸟行动的敏捷?学生会很快找出“难以逃脱”、“锐利”、“像箭一样飞过去”、“叼起”等词句,但不一定能找出“只有苇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的关键句子。此时使用电教手段,来演示翠鸟叼的情景,学生如同置身于美妙的境界之中,看到翠鸟活了、飞了。动作是那么敏捷。教师顺势提问:“苇杆的摇晃”和“水波的荡漾”持续的时间长吗?翠鸟到哪里去了?学生茅塞顿开,理解了句子的含义。再反复朗读课文,品味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精炼。

这里电教手段独特优势使学生在接受信息过程中,由眼、耳、脑、口等多种感官协同进行思维加工,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在课堂上学生对课文内容理解越深刻,情绪越高昂,其思维就越活跃。捕捉这一时机,顺势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使学生认识更深刻。

总之,作为小学的语文教师,要结合新课程的特点,不断探索、钻研、思考,改变以往的旧观念和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大胆开展特色的语文教学。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