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农业的发展现状模板(10篇)

时间:2023-09-10 14:39:18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生态农业的发展现状,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生态农业的发展现状

篇1

随着我国农业的不断发展,生态农业的发展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农业的发展已经不再满足于解决温饱问题,为了适应不断膨胀的社会需求,农业发展以多元化方式发展起来。而发展生态农业既能满足当代人需要,又能实现未来可持续发展,从而实现生态农业和经济的和谐发展。当前,我国的生态农业已经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我们依然不得忽视,生态农业发展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都会影响生态农业的进一步发展。

首先通过以下几方面分析当前生态农业发展现状

在生态农业理论研究方面,生态农业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的,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农业。生态农业有着一套复杂的系统理论,它包含农、林、畜、生态、资源、环境等多种学科的支持。与以前的研究不同,它的研究往往是针对某一学科的。所以大多数人只是对这套理论中的某一方面有了解,并没有深入研究生态农业的内在联系。看待生态农业需要以一个综合的思维角度,对各学科进行分类,整合,评价,模糊各学科之间的界限,建立新的生态农业体系。

在生态农业技术条件方面,生态农业有着一个复杂的系统关系,它包含各种组成充分,这些成分也相互影响。受到技术条件的限制,各种组成成分的发展也各有不同。比如说,在一个整体的生态农业环境中,首先要看到主要组成成分,然后是次要组成充分,受到技术条件的制约,主要成分发展缓慢。通常情况下,如果没有足够的技术支持,而简单依靠一些经验,实现生态农业发展是非常困难的。但目前在生态农业的实践中,还缺乏技术措施的研究,既包括传统技术的发展,也包括高新技术的引进等问题。

在生态农业产业化方面,生态农业满足了一个远大的目标,它可以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三者效益的统一。目前许多农村地区的发展目标依然是实现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但是,完成目标的手段太过单一,根本无法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三者效益的统一。随着生态农业的产业化,生态农业的发展遇到崭新的机遇,同时也面对新的挑战,还有许多的问题有待解决,而其中,农业的产业化无疑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生态农业是世界农业发展的方向。目前,我国生态农业的实验和研究正逐步在全国范围内展开,许多生态农业试验点不断涌现,并创造出较为理想的生态农业模式。基塘式水陆结合模式以我国广东省珠江三角洲的桑基鱼塘为典型代表。

通过这些现状的分析,发现当前生态农业的发展趋势。

一、生态农业是一种新的发展模式

生态农业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实现生态平衡,实现生态与农业的相互融合。生态农业作为一种新的发展模式,最显著的标志就是能力转换,相互组合,适应优化,依靠现代化技术支持,发挥可持续能源的效率,实现多样性优势, 促进农业持续稳定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统一。因此,生态农业是一种农业体系,是农业发展的新型模式。

二、生态农业是一种新的技术推广

生态农业的发展离不开技术的支持。一方面,新技术的研究能够进一步改进生态农业发展的不足,丰富发展生态农业的技术理论。谈到将生态技术与生态农业的有效整合,可以说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什么是整合,整合就是发挥事物内部各各分支的特性,使得内部能够和谐有效地开展开,有利于整体的全面发展。生态技术与生态农业的整合就是让生态技术存在于生态农业中,又有效推动技术的发展。两者之间达到一个平衡,为生态农业发展创造新的方式,另一方面,加强农业生态技术应用和推广,以尽快解决生态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各种技术问题。通过调整技术对策并组织实施技术创新,形成一套既适合我国国情、又符合国际市场要求的生态农业核心技术体系,并且在广大农村积极推广和应用。

三、生态农业是一种新的发展思维

篇2

[4] 滕晶,邬元娟.有机农业发展的现状及其产业化发展的优势[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6(32):16.

[5] 孙岚.南阳市发展有机农业的优势、机遇和对策[J].河南农业,2014(15):54-55.

[6] 陈新娟,朱祝军,徐志豪.有机农业在中国的发展优势、现状及对策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03(8):26-31.

[7] 高照全,戴雷.我国有机农业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J].安徽农业科学,2013(3):943-944.

[8] 丁俊杰. 河南省有机农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D].郑州:河南农业大学,2007.

[9] 封超年,周桂生,陆建飞. 有机农业发展现状及其研究趋向[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5(4):4-7.

篇3

生态农业,就是“生态合理的现代化农业”,是运用生态学、生态经济学原理、系统工程方法实现高产、优质、高效与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农业生产体系。而农业旅游是一种以农业为载体、集休闲娱乐、旅游购物、绿色消费、返璞归真等功能于一体的新型生态旅游,是将生产、生活及生态结合为一体的旅游方式,是一种新兴产业。

1现代生态农业的特点

生态农业是建立在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基础上的一种科学性的农业,是一种注重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农、工、商综合经营的一种综合性的农业。

生态农业能以较少的投入获得较多的产出,是一种优化了的良性循环的农业生态系统,是一种具有稳定和持续发展能力的农业。

生态农业是一个自我维持系统,是可持续发展的农业。

2国内外生态农业发展状况

当前国外的生态农业技术的发展趋势是各国正在全力探索有效替代模式和技术,重点是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高效利用技术,开发无公害农产品、有机食品和其他生态类食品。

经过10多年的发展,我国已有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生态农业试点2 000多个,其中有160多个县级规模、10多个地(市)级规模,另有几个省逐步发展为生态农业省。1994年国家7部委(局)联合启动的全国51个生态农业试点县建设顺利实施,均取得了巨大成效,并于1999年6~7月全部通过国家级验收。生态农业建设取得的巨大成效,引起了国内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国际组织对我国这一创新给予高度评价,我国已走在世界可持续农业发展的前列。

3我县生态农业和农业旅游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县农业旅游发展多局限在“农家乐”项目上,多数规模不大,设施简陋,环境较差,娱乐的方式也单一。而已形成一定规模、具有发展前景的是佛建生态农业旅游园,该园位于兴义镇水天坪村,2005年被评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主要发展生态高效农业、观光旅游农业。规划发展面积250hm2。2006年,园区实现经营收入2 100万元,其中观光旅游收入800万元,园区实现税利300万元,安置就业人口120人。

随着生态农业和旅游业的发展,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一是生态农业旅游基础设施条件相对落后。园区根据生态农业旅游和科技农业发展要求已投入1 000万元改善基础设施,但生态农业旅游基础设施投入相对薄弱,特别是观光旅游道路、水、电、气、绿化、排污管网等建设已不适应生态农业旅游发展需要。二是接待设施已不适应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发展需要。园区生态农业旅游因资金制约,无法满足接待需要和达到景区规划要求。三是缺乏改造园区的资金。四是县里未将生态旅游园纳入全县旅游大格局总体布局规划。五是管理机构不健全。园区涉及多个业主发展、多个部门指导、多个单位协调,导致管理力度不大,协调指挥能力不强。

4我县生态农业和农业旅游产业的出路

4.1各级领导重视,部门支持

我县的佛建生态农业旅游示范园有国家级牌子,区位较好、农业发展基础较好,打造为全县重要旅游景区和重庆市著名农业旅游景区条件适宜,应考虑将其纳入全县旅游发展大格局总体布局规划。

4.2搞好园区规划,进一步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佛建生态农业旅游示范园区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具备农业旅游和农业旅游示范点的一些功能;但与全国其他农业旅游示范点相比仍有差距,有很大的发展潜力。要通过进一步规划、改造、完善其基础设施和接待功能,改造环境,打造精品,挖掘整理农业文化、农村文化、农村移民文化,丰富深化农业旅游内涵,带动我县其他“农家乐”的上档升级,真正起到全国农业旅游和农业旅游示范的作用,促进我县农业旅游产业化发展。

4.3加大投入力度

要通过农业综合开发、库区产业发展、移民后期扶持、旅游发展等基金倾斜园区发展,主要用于园区基础设施和接待设施改善。

4.4按重庆市农业旅游景区和全县重要旅游景区规划打造

篇4

关键词:

生态农业;西充;农村经济

所谓生态农业是指在经济、环境统筹下,按照农业生态系统的理论、原理,并采用现代化的农业科技技术,因地制宜的将渔、林、农等第一产业有效的组合、配置,借助于生态工程技术,不仅促进农业的有序、稳步的发展,也促进了环境的保护。西充县域面积1108平方公里,现辖47个乡镇,总人口68万人,农业人口59.4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82%,是典型的农业县。全县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森林覆盖率达40%以上,工业以轻工业为主,无任何工业污染项目。西充独有的自然生态环境为西充发展生态农业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生态环境支撑。发展生态农业既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又有效的保护了农村的生态环境,实现了人和自然的协同发展。

一、西充县农村经济及生态农业发展现状

(一)西充县农村经济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出现了巨大的变革,农业经济也逐步由计划经济转变到市场经济之中。但我们也深刻认识到西充在发展农村经济中存在的诸多问题。首先,西充县农产品质量不高。西充县农业经济近些年发展效果十分明显,但在农产品的供给方面依然存在季节性、地区性以及结构性的过剩,且农产品的质量不高,缺乏市场竞争力。农业生产技术、设施落后,农产品的深加工问题一直没有很好解决。由于农产品的质量不高,且长期处于一个较低层次的水平,很难满足日益增长的个性化需求,严重制约着西充县农村经济的发展。其次,农业生产以小农经济为主,没有形成规模经济效益。众所周知,农业分散经营效益较差,不能产生规模效应。但长期以来西充受人口多、人均耕地少的影响,农民为了自身生活所需,不得不以小农经营的方式在自己承包的土地上劳作,使得农业生产远远没有实现规模化发展。第三,农业投入不足的同时,也存在结构调整滞后的现象。一方面,农民受制于资金及效益的限制,导致农业生产积极性不高,对农业的投资较为缺乏。另一方面,西充县农业生产结构存在不合理的现象也较为明显,具备较强市场竞争力的特色农产品品牌还未成熟。农产品生产以自销为主,还远远没有形成外销的局面,这也导致了农产品市场外向型拓展面临重重困难。

(二)西充县生态农业发展现状

随着生态农业的发展,西充县也认识到生态农业对农村经济发展以及环境保护所产生的巨大推动力。总体而言,西充县生态农业具有以下特点:首先,生态农业在西充县虽然属于新生事物,但已经展现出其巨大的潜力。根据资料记载,西充县生态农业开展在2005年以后,但在短短的十年时间内,生态农业在西充县就显示出了其巨大的生命力,一批批的生态农业企业不断涌现,一批批生态农业示范区已完成规划设计,如龙兴、丰慧、百科、双龙农牧等龙头企业发展势头强劲。其次,生态农业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西充是省级贫困县,财政资金十分有限,因而在生态农业的投入上仍显不足,投资效益依然不高;与之相适应的生态农业服务体系建设还不健全,产业化水平也有待提高;生态农业在西充县依然存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薄弱,生态农业结构脆弱等问题。

二、西充县发展生态农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现实思考

发展生态农业应充分发挥丘区自然生态和农业资源优势,实施“出位发展”策略,消除丘区区位劣势和产业水平低的瓶颈制约,统筹解决产业结构调整与促进农民增收难题,努力探索西充生态农业发展之路,为丘区农业县科学发展提供有益的经验。解放思想,准确定位是丘区农业县发展生态农业的前提条件。资源和技术的匮乏,基础和区位的劣势,使丘区农业县在与发达地区的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丘区农业县要实现科学发展,就必须大胆解放思想,立足自身比较优势,放眼国际国内需求,寻求符合自身实际的差异化发展路径,才能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赢得发展先机。要围绕生态经济强县建设总体目标,高标准、高起点、高规格编制完成示范区总体规划。突出优势,协调三产是丘区农业县发展生态农业的根本出路。传统农业市场化程度不高,产品附加值较低,不足以推动县域经济科学发展。丘区农业县必须突出区域特色,培育主导产业,并围绕产业链做项目,形成“以工带农、以农促工、三产互动、协调发展”的产业格局,培育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县域经济支柱产业。巧借外力,招商引资是丘区农业县发展生态农业的必然选择。丘区农业县经济基础差、发展后劲不足,仅仅依靠自身的努力,要在低水平上取得快速发展极为不易。必须紧紧抓住招商引资这个经济发展的“牛鼻子”,以开放的意识、优惠的政策、宽松的环境,积极引进企业、资金、技术和人才,借助外力求得快速发展。总而言之,对于西充县而言,生态农业虽然处于产业发展的起步阶段,但生态农业对农村经济发展的贡献有目共睹,生态农业强有力的生命力也初步显现,未来如何实现西充县农村经济更好更快的发展,生态农业的发展是重要的战略之一,为此生态农业必须在发展中找不足,并不断的优化与改进,最终实现生态农业稳步、健康、可持续的发展,更好地助推西充县农村经济水平的提升。

三、发展生态农业,助推西充农村经济发展的保障措施

首先,提高认识,重视生态农业发展。目前,四川正处在第二轮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机遇期,这也给西充县生态农业的发展创设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政策支持,为此西充县各级领导必须提高对生态农业的认识,要基于战略的高度,将生态农业的发展与解决三农问题有机结合,将生态农业的发展列入到重要的议事议程上。只有从思想上高度重视生态农业,提高对生态农业的认识,才能更好的助推生态农业在西充的发展,进而更好地推动西充农村经济的发展。其次,加快生态农业示范区建设,提高生态农业发展速度。虽然生态农业在西充县发展历史不长,但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教训,并形成了一定数量的生态农业科研成果,但受限于各种因素的制约,生态农业示范区建设在西充的发展范围有待拓展、发展深度有待提高。表现在生态农业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展现。为此本文建议在西充县的不同地域,要结合地域特色,因地制宜的开展不同类型、不同等级以及不同形态的生态农业示范区,通过示范区的建设与发展,为生态农业的现代化、规模化提供理论、实践的双向支撑。第三,坚持创新,强化技术服务。要将生态农业的发展统一在国家相关的战略、政策之下,提升农业产品的科技含量。要创新体制机制,将农业科技人员赶到生态农业发展的主战场上,进行生态农业的技术攻关;利用各种渠道筹措资金,由政府牵头组建县级生态农业开发基金,在人财物方面给予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多层次、全方位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将生产要素、技术以及产品销售相互结合,确保生态农业健康、稳步、可持续发展。

作者:文莉君 单位:西充县委党校

参考文献:

篇5

目前,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农村人口开始大量涌向城市,城市的人口压力增大。改革开放的三十年间,我国的城镇化率从改革开放之初的17.9%增长到目前的51.27%,城镇人口也从1.72亿增长到6.9亿。因此,也造成了现阶段较为严重的环境污染、食品安全和资源短缺问题。现在很多长期居住在城市的居民不仅要承受城镇化带来的经济压力,还要承受较大的精神压力。为了缓解自身压力、品尝绿色食品、寻求精神快乐,城市居民开始选择旅游,尤其是乡村旅游、农业旅游以及生态旅游等。由此,一种以体验农村为概念的农村旅游悄然流行,城市居民可以体验到农村的日常生活,包括农事、农耕等。农村旅游集合了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两大内涵,生态农业旅游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然而在生态农业旅游不断向前推进的同时,也暴露了诸多问题,失去了原有的“生态”与“农业”的本质。所以,必须将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并行可持续发展,才能达到效益的最大化。

一、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并行发展

(一)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的内涵。

“生态农业”是指利用生态学与经济学原理、现代管理与科学技术方法以及传统农业发展经验等,能够获得生态、经济、社会效益都比较高的一种现代化高效农业。生态农业的发展在内围要求农业生产、农业种植和林牧渔业结合发展,在要求农业与第二、三产业协同发展,做好农业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协调工作,力求降低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形成一种良性的可持续发展循环。“生态旅游”一词,最早在1983年由世界自然保护联盟首先提出,到了1993年,由国际生态旅游协会将其正式定义,赋予了生态旅游自然环境保护以及旅游地居民保护的双层含义。由此可见,生态旅游更注重保护自然景观,更能体现出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从而更好地依托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生态系统,开展各类生态旅游活动,如生态体验、生态教育及生态认知等。

(二)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并行发展的必要性。

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并行发展有利于人们身心健康,有助于广大旅游者身心愉悦、减轻压力、促进健康。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并行发展有利于提高环保意识,提高旅游者对环境保护的主动性。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并行发展有利于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村社区财富积累。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并行发展有利于改善生存面貌,一方面可以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使其社会结构逐步转向多样化与合理化;另一方面,“生态”理念的不断深入,有助于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进一步消除城乡差距。

二、生态农业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一)生态农业之“生态”难体现。

从目前的情况而言,我国生态农业旅游空有“生态”之名,其实与“生态”理念的内涵相差甚远,以至于形成了“生态”一词名不副实的尴尬局面。一部分农产品种植者或经营者以经济效益作为唯一目标,不惜丧失道德,使用过量的化学制品和农药,造成了当前多数的农产品药物残留超标。因此,食品安全问题屡见不鲜,如毒韭菜、毒豇豆、毒豆芽等,农产品安全问题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十分严重。

(二)经营项目单一,缺乏创新理念。

现阶段,很多农村地区通过生态农业旅游来发家致富,在经营方面缺乏一定的创新性,对经营方式、理念、项目等纷纷效仿,出现了经营项目单一的问题,进一步造成了区域重复度提高、深层次开发欠缺等多种情况的发生。以农业生态旅游中的采摘和观光等项目为例,多数农户的农作物种植种类高度雷同,无法满足旅游者的多样化需求。

(三)经营项目分散,缺乏专业性能。

农业项目和旅游项目并没有做到充分地结合发展,如农作物的种植、生产等项目和旅游业当中的种植体验项目、生态农业项目等相互分离,还有很多旅游目的地建立生态旅游度假村,大力提高服务水平,与农业项目联系不大。正如上文所说,经营项目单一,缺乏创新性,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旅游项目的进行,缺乏足够的专业性能。与此同时,旅游者难以真正享受到生态农业旅游所带来的物质与精神实质,农村经营者也无法获取更高的实际效益。

(四)管理制度疏漏,缺乏有效规范。

在生态农业旅游发展过程中,涉及多方面的管理问题,如对旅游者和经营者的约束与规范,多数农村地区在这两方面的管理制度存在极大的疏漏,直接造成旅游者与经营者之间的矛盾问题。此外,管理制度上的漏洞,使得生态农业旅游各类监督和管理力度不足,如基础设施管理、安全监督等,很难保证旅游区域内旅游者的安全。

(五)配套设施简陋,缺乏高效服务。

我国农村普遍经济实力不高,有很多偏远地区的农村仍然面临严峻的基础生活问题,农村村民还处于较为贫困的状态。为了摆脱这一困境,生态农业旅游是不二选择,但是由于受到经济条件的限制,其配套设施建设落后,村民素质不高,缺乏高效服务。如在旅游区域内经常可以看到道路等基础设施破烂不堪,致使旅游交通不便;相关娱乐、休闲、餐饮等配套设施简陋;农村村民未受到系统地专业性的培训,旅游服务质量低下。生态意识薄弱,缺乏保护理念。

三、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并行可持续发展对策

(一)突显生态,重点建设。

在现在的生态农业旅游发展规划中,必须要注意以下问题,第一,合理经营农业项目与旅游项目,使之尽显生态示范,并且进一步扩大生态示范的建立范围,提高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功能的多样化。可以通过农业生态园的观光业务,打破原有沉闷的项目建设,突出兼具多种功能的“生态农业旅游”特征以及“绿色产出”优势;第二,针对“生态”这一理念,建设相关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并行发展项目,并进行重点建设,努力培植“精品”,增强特色优质产品的开发能力。如建立旅游区生态和农业用具化石展馆,不仅可以充分体现“生态”理念,还可以让经营者与旅游者共同感受到生态环境变迁的影响,从而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和经济社会效益。

(二)保持特色,勇于创新。

生态农业旅游之所以能够在高速现代化、工业化的社会背景下得以发展,就是因为其具有与其它旅游形式所不同的特点,即拥有自然风情、本土特色以及乡村人情。为了更好地促进生态农业旅游的发展,将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充分结合,必须要保持自身特色,并在此基础上勇于创新。首先,在经营方面。生态农业旅游应尽可能努力创新,一改传统农业旅游中观光、体验、采摘等单一的经营项目,进而推出更新更能符合旅游者需求的旅游项目和旅游产品。如在各项旅游项目开发的同时融入文化和艺术气息,提高旅游精神高度,不断寻找适合自身发展的经营模式;在技术方面。加强改革创新,建立生态农业旅游胜地,将效益旅游和生态保护相结合,建立了各类技术栽培,引领健康时尚生活,促进旅游区的特色化发展。

(三)科学规划,统一布局。

生态农业旅游的发展势必要以自然和经济规律为根本要素,以全局规划为重要目标,以资源充分利用为关键方式,才能科学规划、明确定位、统一布局。首先,科学规划设计生态农业旅游园,充分挖掘现代生态园中的丰富内涵和资源,健全旅游路线设计方案、明确旅游区分工、增加产品结构等;其次,准确进行整体定位与科学思考,加强对生态农业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投资规划力度,建立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齐头并进、相辅相成的和谐局面,提高旅游吸引力;最后,合理规划旅游区域内的农业生产和布局,将生态农业作为农业旅游的基础,体现出良好的生态文化内涵。

(四)完善管理经营制度,提高服务质量。

应当从管理制度和服务培训两个方面来进一步改进与完善。首先,在管理制度方面。建立健全规范的行为制度,规范和科学的经营管理模式,将旅游区域内所涉及的各项旅游与农业项目运行管理落到实处,并且对经营工作者和旅游者的不良行为给予一定的约束;其次,在服务培训方面。利用专业性的业务培训,提高工作人员文化与职业素养,进而提高服务质量。

(五)农业与旅游并行发展,提高其附加价值。

生态农业是生态旅游得以顺利发展的关键基础条件,生态旅游发展过程中一方面增加了农产品的消耗量,由此增加了旅游附加值,另一方面提高了农产品的销售量,这则带来了更多的农业价值。因此,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之间必然有结合发展的支点,两者相互依赖而又相互独立,具备并行发展的能力和条件。通过“生态”理念的植入,创新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产品种类和样式,在此过程中,应当力求“生态”一词名副其实,避免以“生态”为旗号的欺骗行为发生,不利于生态农业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四、结语

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本是两个各具特色的独立的发展形势,两者的并行可持续发展将有利于自身特色资源的充分发挥,从而获取更高的社会经济效益。然而由于现代化的生态农业旅游所存在的多种问题,必须将“生态”充分发挥、保持特色、勇于创新、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健全供销体系、提高服务质量、并行发展等一如既往,才能使得经济与社会效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赵爱民.“美丽中国”视角下的我国生态农业旅游发展研究[J].农业经济,2014(1)

[2]丁培卫.近30年中国乡村旅游发展现状与路径选择[J].东岳论丛,2011,32(7)

篇6

关键词:

生态农业;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并行对策

目前,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农村人口开始大量涌向城市,城市的人口压力增大。改革开放的三十年间,我国的城镇化率从改革开放之初的17.9%增长到目前的51.27%,城镇人口也从1.72亿增长到6.9亿。因此,也造成了现阶段较为严重的环境污染、食品安全和资源短缺问题。现在很多长期居住在城市的居民不仅要承受城镇化带来的经济压力,还要承受较大的精神压力。为了缓解自身压力、品尝绿色食品、寻求精神快乐,城市居民开始选择旅游,尤其是乡村旅游、农业旅游以及生态旅游等。由此,一种以体验农村为概念的农村旅游悄然流行,城市居民可以体验到农村的日常生活,包括农事、农耕等。农村旅游集合了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两大内涵,生态农业旅游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然而在生态农业旅游不断向前推进的同时,也暴露了诸多问题,失去了原有的“生态”与“农业”的本质。所以,必须将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并行可持续发展,才能达到效益的最大化。

一、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并行发展

(一)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的内涵。

“生态农业”是指利用生态学与经济学原理、现代管理与科学技术方法以及传统农业发展经验等,能够获得生态、经济、社会效益都比较高的一种现代化高效农业。生态农业的发展在内围要求农业生产、农业种植和林牧渔业结合发展,在要求农业与第二、三产业协同发展,做好农业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协调工作,力求降低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形成一种良性的可持续发展循环。“生态旅游”一词,最早在1983年由世界自然保护联盟首先提出,到了1993年,由国际生态旅游协会将其正式定义,赋予了生态旅游自然环境保护以及旅游地居民保护的双层含义。由此可见,生态旅游更注重保护自然景观,更能体现出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从而更好地依托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生态系统,开展各类生态旅游活动,如生态体验、生态教育及生态认知等。

(二)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并行发展的必要性。

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并行发展有利于人们身心健康,有助于广大旅游者身心愉悦、减轻压力、促进健康。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并行发展有利于提高环保意识,提高旅游者对环境保护的主动性。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并行发展有利于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村社区财富积累。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并行发展有利于改善生存面貌,一方面可以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使其社会结构逐步转向多样化与合理化;另一方面,“生态”理念的不断深入,有助于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进一步消除城乡差距。

二、生态农业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一)生态农业之“生态”难体现。

从目前的情况而言,我国生态农业旅游空有“生态”之名,其实与“生态”理念的内涵相差甚远,以至于形成了“生态”一词名不副实的尴尬局面。一部分农产品种植者或经营者以经济效益作为唯一目标,不惜丧失道德,使用过量的化学制品和农药,造成了当前多数的农产品药物残留超标。因此,食品安全问题屡见不鲜,如毒韭菜、毒豇豆、毒豆芽等,农产品安全问题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十分严重。

(二)经营项目单一,缺乏创新理念。

现阶段,很多农村地区通过生态农业旅游来发家致富,在经营方面缺乏一定的创新性,对经营方式、理念、项目等纷纷效仿,出现了经营项目单一的问题,进一步造成了区域重复度提高、深层次开发欠缺等多种情况的发生。以农业生态旅游中的采摘和观光等项目为例,多数农户的农作物种植种类高度雷同,无法满足旅游者的多样化需求。

(三)经营项目分散,缺乏专业性能。

农业项目和旅游项目并没有做到充分地结合发展,如农作物的种植、生产等项目和旅游业当中的种植体验项目、生态农业项目等相互分离,还有很多旅游目的地建立生态旅游度假村,大力提高服务水平,与农业项目联系不大。正如上文所说,经营项目单一,缺乏创新性,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旅游项目的进行,缺乏足够的专业性能。与此同时,旅游者难以真正享受到生态农业旅游所带来的物质与精神实质,农村经营者也无法获取更高的实际效益。

(四)管理制度疏漏,缺乏有效规范。

在生态农业旅游发展过程中,涉及多方面的管理问题,如对旅游者和经营者的约束与规范,多数农村地区在这两方面的管理制度存在极大的疏漏,直接造成旅游者与经营者之间的矛盾问题。此外,管理制度上的漏洞,使得生态农业旅游各类监督和管理力度不足,如基础设施管理、安全监督等,很难保证旅游区域内旅游者的安全。

(五)配套设施简陋,缺乏高效服务。

我国农村普遍经济实力不高,有很多偏远地区的农村仍然面临严峻的基础生活问题,农村村民还处于较为贫困的状态。为了摆脱这一困境,生态农业旅游是不二选择,但是由于受到经济条件的限制,其配套设施建设落后,村民素质不高,缺乏高效服务。如在旅游区域内经常可以看到道路等基础设施破烂不堪,致使旅游交通不便;相关娱乐、休闲、餐饮等配套设施简陋;农村村民未受到系统地专业性的培训,旅游服务质量低下。生态意识薄弱,缺乏保护理念。

三、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并行可持续发展对策

(一)突显生态,重点建设。

在现在的生态农业旅游发展规划中,必须要注意以下问题,第一,合理经营农业项目与旅游项目,使之尽显生态示范,并且进一步扩大生态示范的建立范围,提高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功能的多样化。可以通过农业生态园的观光业务,打破原有沉闷的项目建设,突出兼具多种功能的“生态农业旅游”特征以及“绿色产出”优势;第二,针对“生态”这一理念,建设相关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并行发展项目,并进行重点建设,努力培植“精品”,增强特色优质产品的开发能力。如建立旅游区生态和农业用具化石展馆,不仅可以充分体现“生态”理念,还可以让经营者与旅游者共同感受到生态环境变迁的影响,从而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和经济社会效益。

(二)保持特色,勇于创新。

生态农业旅游之所以能够在高速现代化、工业化的社会背景下得以发展,就是因为其具有与其它旅游形式所不同的特点,即拥有自然风情、本土特色以及乡村人情。为了更好地促进生态农业旅游的发展,将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充分结合,必须要保持自身特色,并在此基础上勇于创新。首先,在经营方面。生态农业旅游应尽可能努力创新,一改传统农业旅游中观光、体验、采摘等单一的经营项目,进而推出更新更能符合旅游者需求的旅游项目和旅游产品。如在各项旅游项目开发的同时融入文化和艺术气息,提高旅游精神高度,不断寻找适合自身发展的经营模式;在技术方面。加强改革创新,建立生态农业旅游胜地,将效益旅游和生态保护相结合,建立了各类技术栽培,引领健康时尚生活,促进旅游区的特色化发展。

(三)科学规划,统一布局。

生态农业旅游的发展势必要以自然和经济规律为根本要素,以全局规划为重要目标,以资源充分利用为关键方式,才能科学规划、明确定位、统一布局。首先,科学规划设计生态农业旅游园,充分挖掘现代生态园中的丰富内涵和资源,健全旅游路线设计方案、明确旅游区分工、增加产品结构等;其次,准确进行整体定位与科学思考,加强对生态农业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投资规划力度,建立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齐头并进、相辅相成的和谐局面,提高旅游吸引力;最后,合理规划旅游区域内的农业生产和布局,将生态农业作为农业旅游的基础,体现出良好的生态文化内涵。

(四)完善管理经营制度,提高服务质量。

应当从管理制度和服务培训两个方面来进一步改进与完善。首先,在管理制度方面。建立健全规范的行为制度,规范和科学的经营管理模式,将旅游区域内所涉及的各项旅游与农业项目运行管理落到实处,并且对经营工作者和旅游者的不良行为给予一定的约束;其次,在服务培训方面。利用专业性的业务培训,提高工作人员文化与职业素养,进而提高服务质量。

(五)农业与旅游并行发展,提高其附加价值。

生态农业是生态旅游得以顺利发展的关键基础条件,生态旅游发展过程中一方面增加了农产品的消耗量,由此增加了旅游附加值,另一方面提高了农产品的销售量,这则带来了更多的农业价值。因此,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之间必然有结合发展的支点,两者相互依赖而又相互独立,具备并行发展的能力和条件。通过“生态”理念的植入,创新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产品种类和样式,在此过程中,应当力求“生态”一词名副其实,避免以“生态”为旗号的欺骗行为发生,不利于生态农业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四、结语

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本是两个各具特色的独立的发展形势,两者的并行可持续发展将有利于自身特色资源的充分发挥,从而获取更高的社会经济效益。然而由于现代化的生态农业旅游所存在的多种问题,必须将“生态”充分发挥、保持特色、勇于创新、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健全供销体系、提高服务质量、并行发展等一如既往,才能使得经济与社会效益最大化。

作者:钱惠新 单位: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赵爱民.“美丽中国”视角下的我国生态农业旅游发展研究[J].农业经济,2014(1)

篇7

一、背景: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产业的蓬勃发展

生态农业是利用传统农业的精华和现代技术以实现“高产、高质、高效”的可持续发展的新型现代化农业。在绿色消费正日益成为现代化的消费时尚的今天,生态农业的迅速发展不仅可以有效地弥补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带来的各种弊端,而且还能使农业得到和谐发展。

随着社会进程、生活节奏的加快,旅游需求也日益多样化,很多传统旅游者已经厌倦了旅途劳顿的传统旅游产品,把目光更多地投向了生态旅游产品。其中农业生态旅游得到了旅游者的广泛青睐。1998年国家旅游局推出的“华夏城乡游”主题旅游以“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享农家乐”为主要内容,使农业生态旅游产品备受关注,并得到了旅游者的认可和喜爱。我国先后出现了一批农业生态旅游项目,较有名的有北京的绵绣大地、上海孙桥现代农业开发区、苏州农林双世界、扬州高冥寺观光农园、无锡马山观光农园、山东的枣庄石榴园、吉林净月潭人工林场、海南亚珠庄园、河南周口傻瓜农业园等等。农业生态旅游作为新兴的旅游产品类型以其优美的生态环境、静谧的田园风光、惬意的乡村情趣并结合丰硕的生态农业成果为向往大自然回归的旅游者提供一个安详的世外桃源。

二、基础:恭城县生态农业及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一)生态农业现状

1、生态环境得天独厚。恭城瑶族自治县位于广西东北部、桂林市东南部,东与富川瑶族自治县及湖南江永县交界,南与钟山、平乐县毗邻,西接阳朔、灵川县,北临灌阳县,是一个以丘陵地貌为主的山区县。总面积2149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积28万亩,其中水田18万亩。全县辖6乡3镇117个村民委员会,总人口27.8万人,其中瑶族人口14.36万人,占总人口的52%,1981年恭城县被列为广西49个“老、少、边、山、穷”县之一。

恭城的生态环境得天独厚:东、西、北三面环山,中间为河谷草地、丘陵交错地带。境内海拔100米以上的山峰318个,银殿山为全县最高峰,其主峰海拔1885米。恭城河(茶江)纵贯全县,支流纵横密布。由于四周青山环抱,恭城县内气候温和,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9.7摄氏度,年均降雨量1438毫米。尤其是近些年来,沼气的广泛推广和使用使大量木材得以节省,使县内的树木繁茂,鸟语花香。美丽的自然风光,宜人的气候资源为发展旅游业提供了良好条件。

2、生态农业发展良好,深层次矛盾亟待解决。恭城县的生态农业起始于20世纪80年代,以保护森林植被、解决农村能源为突破口,通过引导在全县农村推广使用沼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并且带动了养殖业、种植业的协同发展,最终形成了“养殖-沼气-种植”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同时加强对农业生态技术的应用和无公害水果栽培技术的示范,建成了月柿、柑橙、沙田柚、红花桃4大水果生产基地,并着力优化生态农业产品结构,在生猪品种改良及发展草食动物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使恭城的生态农业产业链得以延伸,并且得到了良性循环。经过20多年的发展,恭城被人们誉为“春天是花园,夏天是林园,秋天是果园,冬天是公园,一年四季是乐园”。生态农业已经成为恭城实现“三高”农业的重要途径,提高了农业系统自我维持能力及其生态稳定性,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虽然恭城县生态农业发展良好,但是其内部面临的深层次的问题仍不容忽视,如名优产品品种较少、科技含量不高、销售渠道不畅等诸多制约因素,恭城生态农业若要取得进一步发展就必须在产业结构调整、理顺销售渠道、提高科技含量等方面大做文章。

(二)生态旅游产业现状

1、生态旅游产业发展迅速。极具特色的“恭城生态农业模式”不仅使恭城县取得了经济、社会、生态等效益,而且极大地带动了旅游产业的发展。近年来,恭城利用美丽的自然风光、和谐的生态环境,并结合生态农业的成果,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产业,使旅游业成为该县的支柱产业。

恭城人民凭借其独特的生态农业建设成果,加大宣传力度,围绕着“全国生态农业示范县”、“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中国月柿之乡”、“中国柑之乡”、“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全国无公害水果生产示范基地县”、“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等金字招牌开发新的旅游产品,以生态农业成果为基础的生态农业旅游在全县得以蓬勃发展。这种与传统旅游业形成鲜明对比的生态旅游产业,以其静谧的田园风光吸引着众多旅游者的到来。据恭城县文化旅游局统计,1999年以前,旅游者人数非常有限,每年到该县旅游的人数不足4万人次,自2000年开发农业生态旅游以来,旅游者人数大幅增加,2002年达27.0万人次,旅游社会总收入达1207万元;2003年游客人数进一步上升到50.4万人次,实现旅游社会总收入2800万元。2004年该县又成功地举办了第二届“桃花节”和“月柿节”。据统计,2004年仅桃花节、月柿节、关公文化节等3个节庆接待区内外游客40多万人次,旅游社会收入达2000多万元。在该县的生态旅游发展中,成就斐然。西岭乡大岭山桃花园、红岩新村声名远播,享誉海内外。

2、生态旅游产业中存在的问题。在恭城县生态旅游产业如火如荼的发展过程中,仍旧有一些瓶颈问题需要妥善解决。首先是资金短缺,在旅游开发的过程中时常是捉襟见肘,开发过程中的后续问题不能得到妥善地解决。其次是在旅游人才方面,高层次人才的储备不足,整个行业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不高,使旅游服务水平总在低水平状态徘徊。再次,旅游产品过于单调,目前恭城的生态旅游产品多停留在观赏层次上,反映生态农业内涵的旅游产品并不多见,旅游产品的类型的单一性已经制约了恭城旅游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影响了当地居民参与生态旅游业的积极性,不利于生态旅游产业与生态农业的协同发展。

为了使生态旅游产业得到顺利发展,必须使上述的瓶颈问题得以解决。在资金问题方面,可以采用多种融资渠道,鼓励农民入股,参与旅游产业的投资,给农民看得见的经济利益,激发他们的主人翁意识,群策群力地致力于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在旅游人才方面,关键是加大对当地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同时努力引进一部分知识型人才,从而提高从业人员的总体素质和服务水平;在旅游产品结构的优化升级上,要打造生态旅游精品线路。将恭城县的生态农业旅游与桂林的旅游形成优势互补,同时要加大促销力度,使恭城的生态农业旅游走出广西,走向世界。

三、路径:恭城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产业一体化发展的战略选择

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互为资源。生态农业是生态旅游的自然基础和现实保证,生态旅游为生态农业带来广阔的市场和农业产业化发展契机。因此,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产业的一体化发展成为二者协同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实施品牌化战略,打造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产业的一体化的区域品牌战略

在现代贸易中,有知名度的品牌产品会争夺到更多的市场份额,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实施品牌战略,是推动恭城农业结构调整的有效手段,对“三高”农业的影响重大。因此,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树立独树一帜的农业品牌,是抢占市场,提高农业经营收益,获得高额市场回报的必由之路。因此,必须树立自己独特的品牌,领跑整个恭城的经济。如何利用恭城的生态农业资源来打造生态旅游品牌成为品牌战略的重中之重。

(二)科学规划,建立完善的旅游产业与生态农业的发展模式

将生态旅游和生态农业体系进行全面规划和科学设计,将“三高”农业融入旅游体系中,形成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产业一体化发展格局,形成一条可“循环”及资源共享的一体化产业链。与此同时,将生态旅游和生态农业作为一个区域的发展定位,不能只凭借优越的自然条件和农业产业成果来支撑,必须开发出一系列的生态旅游产品和配套服务,形成一个具有区域特色的旅游体系。

(三)加快培育生态农业龙头企业,寻求农业、旅游业的合作伙伴

农业品牌的竞争,绝非仅仅停留在初级产品的销售市场上,更多地体现于农业产品加工的角逐中。同时,在对恭城优化调整产品结构的过程中,迫切需要把农产品加工列入其中。培育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也为农业产品打响品牌战略提供了便利。

(四)努力培育地方农民经纪人,生态农业协会等组织

农业经济人和生态农业协会等合作组织可以通过协作分工、信息互通、联合经营、信息互补等方式实现资源共享,有效地架设市场和农民之间的经济桥梁,通过降低农民各自的经营风险和经营成本,进而实现规模经济,增强农民抵御风险的能力,从而促进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五)发展民俗生态旅游

恭城县瑶族人口众多,民俗风情与众不同。恭城在开发民族生态旅游时,应注意设计出合理的旅游线路,可以让游客边品尝油茶百年,边欣赏歌舞,在乡土的气氛中感受瑶族的古韵今情。瑶族有多彩多姿的民间舞蹈,瑶族同胞喜欢用歌舞的形式来传情达意。18种舞蹈精彩纷呈,其中以长鼓舞和师公舞最为盛行,浓墨重彩的推出瑶族风情,突出展现恭城县的真实感、原始感和淳朴感。

四、结束语

在绿色消费已经成为时尚的今天,恭城县以其独特的生态农业为基础,在发展生态农业旅游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由此可见,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产业一体化的战略选择是必然的。随着二者一体化进程的逐步加快,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产业必定会相互促进,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赵萍.我国生态农业旅游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咸宁学院学报,2006(5).

2、粟维斌,李肇荣.恭城县生态农业旅游开发中的问题与对策[J].广西科学院学报,2006(1).

3、何秋婵,刘桂高,杨月兰.恭城生态农业建设与效益[J].广西农学报,2002(5).

篇8

生态农业旅游是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业相结合的新型交叉产业。它是在充分利用现有农村空间、农业自然资源和农村人文资源的基础上,通过以旅游内涵为主题的规划、设计与施工,把农业建设、科学管理、农艺展示、农产品加工、农村空间出让及旅游者的广泛参与融为一体,使旅游者充分领略现代农业艺术及生态农业的大自然情趣的新型旅游业。发展生态农业旅游不仅可以形成旅游业新的经济增长点,还可以改善农村生存环境,优化农村产业结构,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迈进。

一.鄂州生态农业旅游开发条件分析

(一)区位特征

鄂州位于湖北省东部,长江中游南岸,是全国著名的“百湖之市”、“鱼米之乡”,驰名中外的“武昌鱼的故乡”,鄂州市地处东经114°32′―115°05′,北纬30°00′―30°06′,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年均气温17.0℃,年平均相对湿度 77%,年平均降水量为1282.8毫米,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003.7小时。鄂州西接“九省通衢”的武汉,东连“矿冶之城”黄石,北与革命老区黄冈地区隔江相望,南同咸宁地区濒湖毗邻。鄂州地理位置优越,在长江流域处于“得中”地位。东去上海,西上重庆,水路距离都在1100公里左右。万里长江依市而过,境内江岸线长达90公里,有大小港口5座,江海直达,常年可泊5000吨级轮船。106国道纵贯市区南北,武(昌)九(江)铁路、316国道和宜(昌)黄(石)一级公路三线并行,横穿鄂州东西。这种“江湖海直通、水铁公联运”的优势,使鄂州得以成为鄂东南地区的水陆交通枢纽。

(二)生态环境

鄂州以湖而名,依水而兴。在鄂州“三叶碧荷”图形的绿野上,星罗棋布地镶嵌着钻石玛瑙般晶莹透亮的湖泊:梁子湖、鸭儿湖、三山湖、花马湖、沐鹅湖、红莲湖、洋澜湖等大小湖泊133个,水域面积达4.3万公顷,有80多个水产品品种和100多种水生植物,号称亚洲淡水植物的基因库。梁子湖是湖北省第二大淡水湖,现有水域面积304平方公里,具有重要的生态、社会和经济价值。近几年,梁子湖周边采取的退田还湖、退耕还林、季节性休渔和控制排污等措施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三)资源优势

鄂州农业十分发达,是名副其实的江南鱼米之乡。全市地势东南高,西北低,由丘陵、平原、湖区组成,尤以湖泊众多而著称。市域内,湖泊、库塘星罗棋布,港汊沟渠连成网络,可养殖面积30多万亩,适于养鱼、育蚌、植莲,是驰名海内外的武昌鱼的故乡。鄂州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过渡区,四季分明。土地肥沃,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具有发展种养业的良好条件。全市有稻、麦、豆等农作物品种200多个,银鱼,胭脂鱼、螃蟹等水生动物100余种,莲、菱、芡实等水生植物20多种,猪、牛、羊等畜禽品种近百个,杨、柳、松等树木数百种,主产粮、棉、油,也是湖北省珍珠、螃蟹、茭头等农副产品的重要出口基地。同时鄂州也是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城市,汇聚了众多的历史名人,孕育了多姿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化,留下了大量的古迹、遗址、非物质文化遗产等。

二.鄂州生态农业旅游发展现状

近年来,鄂州市围绕百里长港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建设,依靠水产、畜牧、蔬菜、林果四大农业支柱产业,充分利用“三湖”(梁子湖、红莲湖、三山湖)、“三山”(沼山、葛山、白雉山)资源,以“绿色、安全、生态”主题,探索出一条以乡村休闲旅游观光为特色的农业发展新路。据统计,到2011年底,全市农业观光景点达到130个,共接待游客142万人次,实现农业旅游收入1.7亿元,带动销售当地农产品2.5亿元,吸收当地农民就业4488人,形成了鄂城区杜山现代农业科技园、杨叶溪流港草莓专业合作社、三山湖渔家乐、九龙山茶庄、四海湖、红莲湖、梧桐湖农业生态园、梁子岛生态旅游区等一批示范区。其中,市梁子岛生态旅游区被列为全国首批旅游农业示范点,国家AAA级景点、省级旅游度假区。它们集经济、社会、生态教育等多种功能于一体,融观光、度假、体验、学习、考察等各种活动于一身,成为本市及周边城市居民回归自然、体验民风民情的好场所。同时,农业旅游已成为鄂州市农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鄂州生态农业旅游虽然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是在开发过程中还是存在不少的问题,这些问题不解决,势必会影响到鄂州生态农业旅游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一)项目单一、功能雷同、没有形成农业旅游的品牌

从发展现状来看,由于受到农业规模、科技水平和资金投入等因素的制约,鄂州生态农业旅游的规划不够合理,项目功能、活动内容单一,产品的同质化现象严重,没有依靠自身的特色旅游资源开发特色农业旅游产品,没有形成农业旅游的品牌,旅游活动主要是停留在观光、采摘、垂钓等低层次的项目上,内容不充实,参与性不高,影响了产品的吸引力和游客的重游率。

(二)宣传推介力度不够

一是营销策划能力不强。没有制定出具有影响力的长期发展的整体营销计划。二是营销组织能力不强。虽然开展了一系列的推介活动,但营销效果不明显。三是营销推广能力不强。由于资金方面的原因,营销推广的能力有限,采用的营销手段和方式不多,宣传技术质量和水平不高,推广的渠道较窄。

(三)旅游基础设施不完善,服务接待水平不高

生态农业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区往往远离都市,所以在开发旅游项目的时候首先就要考虑到基础设施建设的问题。现在很多鄂州对外开放的农业旅游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往往落后于园区建设,这主要体现在交通、水电、卫生等方面。另外鄂州如今从事农业旅游的服务人员主要以农村青年为主,他们大多文化素质较低,没有受过规范的培训,导致整体接待服务水平较低,影响市民的出游热情。

(四)对传统乡村文化的内涵挖掘不够

随着游客旅游需求的提高,单纯以自然田园风光为主的观光方式,无法满足游客对更高层次旅游活动的需求。生态农业旅游不能只停留在观赏、采摘的表面繁荣上,必须走与生态旅游与文化旅游相结合的道路,鄂州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孕育了多姿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化,如鄂州民间故事歌谣、鄂州牌子锣、樊口硪歌、葛店虾灯、塘角头“活马子”、鄂州玉连环、鄂州花样剪纸、泽林旱龙舟、嵩山百节龙等被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其中,牌子锣、花样剪纸(雕花剪纸)被列入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在发展生态农业旅游时要注重发掘和整理,使之成为旅游中的卖点。

三. 鄂州生态农业旅游的开发模式

(一)科普教育游模式

这种模式是在一个乡或村的范围内,依据所在地区独特的优势,围绕特色的生态农产品或产业链,建立生态农业示范园、高新技术农业展示园,形成“一镇一品,一品一色,一色一味”的差异化发展战略。园区内实行专业化生产经营,引进和推广农业新技术,新方法,使游客在园区内进行采摘,在劳动中享受休闲的快乐,同时还能了解各种农业科技知识。如鄂城区杜山现代农业科技园、杨叶溪流港草莓专业合作社,梁子湖湿地公园科普区,涂家垴蓝莓基地农事体验区。

(二)度假休闲游模式

鄂州地处武汉城市圈核心位置,要充分利用便捷区位优势和交通优势,广泛做好宣传,以“近郊、休闲、体验”为卖点,满足城市居民回归自然、体验农村生活的需求。同时抓住人们追求“健康、绿色餐饮”的风潮,大力发展“绿色无公害蔬菜”、“非饲料养殖”等具有特色的农产品,以体验农家磨豆腐、捣糍粑,舂米等都市人群较陌生的特色产品为依托,加以市场引导,做大做强做出特色。如武昌鱼、红尾鱼、绿壳鸡蛋、太湖千张、燕矶红菜苔、农家土罐土鸡、鸭、鹅汤,锅巴粥,纯谷酒等民间特色食品。在农业观光园内,规划布局富有农家特色的供游客食、宿、游、娱的区域以及与之相配合设置景点,体现出朴实、真实的特点,体现休闲、游娱、度假、健身的功能。

(三)农家度假游模式

利用生态优势、民俗风情,结合新农村建设,以优美的自然风光为依托,以整洁价廉的农家旅舍吸引游客,开展以农家乐为主要形态的农家度假游。在梁子岛、沼山、太和等地改造现有建筑外观,使之与环境协调融合,成为具有地方特色的农家乐片区。

(四)民俗文化游模式

农业旅游的发展要充分挖掘本地的文化资源,打造特色产品。鄂州历史文化悠久,“玉连环” “泽林旱龙舟”“穿花龙舟”、“工尺谱排子锣”、“梁湖情歌渔歌”、“舞狮玩龙”、“哭嫁”等项目久负盛名,应予以正确引导,借此打造品牌,将文化活动贯穿于农业旅游活动中,增强项目的文化底蕴,使旅客既可以欣赏特色节目,又可以体验乡村农业,相互补充,相互促进,不断增强项目的吸引力和市场的竞争力。

四. 鄂州生态农业旅游开发的建议

(一)科学规划、统一布局

生态农业旅游项目的内容选择、服务和费用水平,都要按照目标市场的特点来确定。在布局时以保护资源、发展生存为主要目的,不能破坏田园风光、污染环境。在规划时,要根据当地的自然、经济、社会条件,考虑到市场需求状况,因地制宜,做好生态农业旅游开发规划,各地在旅游地建设上,不能一哄而上,盲目建设,要建设具有当地特色的生态农业旅游基地。

1. 重视市场营销,开拓农业旅游的客源市场

生态农业旅游产品要吸引广大旅游者,需要进一步加强宣传推介力度,创新宣传推介手段进行产品推介。如借助报纸、电台、电视等各种新闻媒体进行宣传,拍摄农业旅游风光片等,创立农业旅游专题网站,举办节庆活动,召开农业旅游产品推介会,或者以博览会的形式推广旅游产品。加强与周边旅游景区的结合,加强与旅行社的合作,提高景点的知名度,扩大农业旅游的市场。

2. 突出地域特色,提高观光农业产品的质量

生态农业旅游成败的关键在于其产品的开发。鄂州市生态农业还处于起步阶段,产品存在着类型单一、档次低、低水平重复等诸多的问题。因此,鄂州市应吸收国内外发展生态农业旅游的先进经验,并立足本地资源、突出特色,实现多目标、多层次、多途径全方位的综合发掘,以丰富的旅游内容吸引游客,为游客提供观光游览、购物体闲、参与农作等多项活动。

3. 加强环境保护,维护景区的生态环境

与相关技术部门、科研部门和管理部门的合作,监测与预报包括旅游区大气、水污染、噪声、废弃物以及农作、林、草病虫害等指标项目,及时发现问题,随时解决问题,确保环境优良。通过生物措施、工程措施和加强管理,控制观光农业地周边地带因工业化和城市化对其的不利影响。只有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才可能体现出鄂州生态农业自然、传统、休闲、绿色的特点,获得农业、旅游、教育、生态、社会等综合效益。

(二)加强人才的培养

一方面,依托农业科研机构、旅游院校和行业协会建立专门的农业旅游培训基地,对农业旅游的从业人员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学习和培训。另一方面加快培养既懂农业、又懂旅游的复合型人才,吸纳旅游高级人才加盟,树立市场意识,提高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严贤春.生态农业旅游[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湖北省政府门户网站.鄂州市简介[EB/OL].

[3] 鄂州新闻.鄂州农业休闲旅游观光景点达130个[EB/OL].

篇9

关键词:

三级阶梯;生态农业;中国

生态农业指的是运用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采用现代科技,结合传统农业技术,把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发展、生态环境治理三者融为一体的新型综合农业体系[1]。自人类文明以来,农业就开始发展,从最原始的刀耕火种到后来的逐步机械化生产,人类的生产技术逐步得到了发展,同时,粮食生产种类也在不断增加。随之环境也日益遭到恶化,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也已经逐渐的不能满足人类的需求。人们开始寻求更加科学高效的生产方式,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开始对新的农业方式进行不断地探索。20世纪70年代,美国土壤学家第一次提出了“生态农业”这个概念[2]。自此以后我国有大量的专家学者对生态农业进行了研究,至今已经有了将近30多年的发展历程[3]。经过多年来的发展,我国生态农业已经取得了重大的成效,不同类型的生态农业试点高达2000多个。我国对生态农业研究的文章较多,但大多数主要集中于对某个区域生态农业发展历史、模式、特点以及未来展望的研究[4-6]。很少从大地貌格局对生态农业的发展进行研究。基于此,本文从我国三大阶梯的大地貌格局出发,分析不同阶梯生态农业发展的特点,为我国生态农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1三级阶梯生态农业发展现状

1.1第一级阶梯生态农业现状

我国第一阶梯在行政区上包括青海省、自治区和四川省、新疆、云南省的一部分,地形以高山、高原为主,平均海拔为4000m。大部分地区为高寒气候,平均气温在0℃以下。降水量200~400mm,并且从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土壤大多为冻土。第一级阶梯的生态农业模式主要有种植和饲养发展模式和设施种植模式。种植和饲养发展模式:第一阶梯受地理环境的影响,植被大多数为草原,所以打造种植和饲养为一体的生态农业模式。青藏高原林芝地区米林县发挥种植养殖为一体,发展最具特色的青稞产业,它没有污染,被誉为“绿色天然产品”。察隅县探求有机种植和饲养产业之路,以种植和饲养为一体,种植以林业为主。嘎玛养殖基地采用散养改为鸡笼,极大地减少了环境污染,同时许多耐寒动物的养殖也成了该区的一大经济收入来源,如牦牛、藏山羊。设施种植模式:设施种植模式是充分利用地膜覆盖、温室大棚、无土栽培来提高产量,打造出“全天候”的农业生产条件创造具有光照、热量、气温和土壤等农业生产条件,实现农作物周年生产、多季收获、高产优质、安全高效的生产模式。

1.2第二级阶梯生态农业发展现状

第二级阶梯在政区上包括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陕西省、四川省、重庆市、云南省、贵州省和广西、湖南、湖北省的一部分。地形上以高原和盆地为主,平均海拔在1000~2000m。该区地跨湿润区、半湿润区和干旱区,主要以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降水量在50~1600mm,自然区域条件差异较大,土壤类型多样,农业类型多样。主要包括特色生态观光农业模式、山体立体农业模式。特色生态观光农业模式:这类农业模式是一种以农业和农村为载体的新型生态旅游业。目前,新疆克拉玛依农业区正在朝着生态调节、生态教育、绿色人居、农业观光、旅游度假为一体的大型综合生态农业区;四川省田园牧歌生态园区打造以农业观光休闲为主题的生态模式,它将科技农业景观和传统田园风光结合在一起,以实现农业和旅游的良性结合,将农业变得更加生态化、设施化、科技化、高效化。山体立体农业模式:这种模式是以山体的海拔高度为前提,利用垂直地带性分异规律,发展不同类型的农业、种植不同的农作物,这种方式即山体立体农业。这种模式突破了平面上单一层次的传统种植,以达到提高资源利用率、土地生产率和农业商品率的目的,它具有“多层配置”的特点。西南地区的峰丛洼地农业,它是以海拔高差来决定农业的生产类型。在山麓地区以水田农业为主,到山顶依次为旱地作物农业、经济水果林、经济林、灌木和草类植被,这种分布充分的体现了垂直地带性分异规律。

1.3第三级阶梯生态农业发展现状

第三级阶梯在行政区上包括10多个省、直辖市,在地形上包括三大平原三大丘陵,平均海拔在500m以下。该区以亚热带季风和温带季风气候为主,气候湿润,雨热同期,降水量大于1600mm,土壤类型多样,从南向北依次为砖红壤、红壤、黄壤、棕壤,复种指数大多为一年两熟或一年三熟。主要包括生态科学养殖模式、果牧农渔相结合模式、有机农业模式。生态科学养殖模式:这种模式主要是摒弃之前传统的水产、畜禽养殖业,提倡利用生产嫁接的方式来生态养殖。其目的是生产出天然绿色农产品,从而达到既能提高农业产出率又能提高农产品的价值。江苏省东台市推出了一种生态养殖模式,该模式采用循环利用的原理,将养殖所产生的绿肥直接用于植物的生长。这种模式既能解决生猪养殖带来的环境污染,又能为豆制品加工提供清洁能源,也为无公害稻麦生产提供优质有机肥料,实现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三赢[7]。果牧农渔相结合模式:这种模式是按照生态学和经济学的原理,把农业生产、畜禽养殖、农副产品加工、运销、生产资料的供应及服务业等,按照一定的组合方式有机结合起来[8]。典型的分布地区是东南地区的低山丘陵地区,其最突出的是桑基鱼塘模式。位于珠三角地区的桑基鱼塘是为充分利用土地而创造的一种挖深鱼塘,垫高基田,塘基植桑,塘内养鱼的高效人工生态系统。桑基鱼塘的发展,既促进了种桑、养蚕及养鱼事业的发展,又带动了缫丝等加工工业的前进,逐渐发展成一种完整的、科学化的人工生态系统。有机农业模式:这种模式提倡绿色、自然消费,主要是生产有机农产品。不使用化肥和农药,提倡使用有机或生物肥是该模式的主要特点。这一类农业模式主要是体现在东北地区、华北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目前,位于河北省保定市望都县绿色有机农业园区发展已经初具规模。该农业园区现在由单纯的追求数量向绿色有机、高附加值的方向发展,采取“园区+龙头”、“公司+基地+农户”、“园区+贫困村”等发展模式。其主要采用的是高科技的生产方式,大力开展无土栽培,植物所需的营养均来源于人工培植的营养液,人工培植的营养液可以重复循环利用并且易于控制。

2三级阶梯生态农业发展分析

2.1我国三级阶梯生态农业发展特点

第一级阶梯农业的发展受自然条件限制而发展缓慢,面对恶劣自然条件,主要农作物为青稞、小麦、豌豆等高寒作物。本区的生态农业以种植和畜牧相结合模式为主,也有部分地区正在发展生态观光农业。两种生态农业模式主要集中在雅鲁藏布江谷地和湟水谷地。同时,为了弥补温度、降水量和科学技术方面的不足,本区引进各种高科技生产方式,比如温室大棚、滴灌、地表覆膜等,发展了设施种植生态农业。第二级阶梯地形类型多样,生态农业的发展也各具特色。由于受自然环境限制,所以其发展的宗旨是离不开保护环境和坚持可持续性。这一阶梯最特别的是西北和西南这两个地区,发展农业具有一定的难度。就西北地区而言,气候干燥少雨,土地类型大多为荒漠,那里的居民主要以放牧为主,但是随着人口和畜牧的大量增多,生态环境已然遭受到了破坏。与西北地区截然相反的是西南地区,这个地区处于亚热带湿润区,降水丰沛,但是这里大多以碳酸盐岩为主,喀斯特地貌典型发育,这个地区的农业大都是以山体立体农业为主。第三级阶梯的地形较平坦、气候温和,雨热同期,自然条件良好。其生态农业具有多样性的特点,因为经济发展迅速,后备耕地资源不足,为了节约土地,该区以发展集约农业为主。

2.2三级阶梯生态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第一级阶梯,由于降水和气温的不足,为弥补这一缺陷,这一阶梯主要采用温室大棚、滴灌和地表覆膜等生产方式。这一地区虽是采用高科技的生产方式,但现阶段农民的知识储备不高,一旦操作不当,会产生适得其反的结果;第二级阶梯,气候适宜、地形多样,生态农业类型多样。但在实际进行农业生产过程中,存在土地类型利用不当的情况。在西南这个典型的喀斯特地区,农民开垦山坡种植玉米,由于该地区气温的局限性和土壤低肥力,玉米产量相当低。长期以往,反而使得水土流失严重;第三级阶梯,虽然各方面的条件较好,生产出的农产品也出口国外,但是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农业产业迅速的发展,生产能力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增大,出现了供过于求的状况。所以要集生产和销售一体还需要经营者要不断地努力去探索。我国三大阶梯生态农业普遍存在的问题主要有:第一,生态农业发展不快,缺乏有力指导。一些地方的生态农业只是初具模型,许多生态农业模式都只是一些空架子,有的只是打着发展生态农业的旗号,其实依旧是还在进行着传统的耕作。例如,有些地区建立生态农业园区,却鲜有成果和效益。还有一些农民和经营者在利益驱动下,为了套取财政补贴,打着建设生态农业的幌子做表面文章。第二,生态意识淡薄。政府为了加大生态农业的推广力度,盲目扩大种植和养殖范围和力度,致使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土地质量也下降,导致农产品的产出率低。在我国第二级阶梯上的内蒙古地区,大多数草场都因为过度放牧而开始退化。这就导致了牧草的质量不高,原来的养殖业就只能缩小规模甚至停止养殖。在我国西南地区,水土流失问题日益严重,石漠化面积越来越大。第三,市场和交通条件不够完善。一些生态加工的农产品由于交通和市场的问题,无法销售出去,大量的产品积压,造成生产部门和企业处于亏损状态,影响了生态农业的发展。

3三级阶梯生态农业发展建议

3.1内部挖掘

(1)因地制宜。我国土辽阔,三级阶梯每个地区的自然环境存在很大差异,对发展农业而言都有各自的优势和不足。各级阶梯需要利用当地自然条件的优势,科学规划,合理布局。(2)改良土壤,提高土地质量。我国大部分土壤处于比较贫瘠的状态,要提高农业产量,改良土壤是必经之路。常见的改良土壤的一些方法:微生物肥料改良土壤、杂草沤肥改良土壤、酸碱中和等方式。目前我国地区普遍施用氮肥、磷肥,这些肥料在短时间内可以改良土壤,提高农业产量,但是长期下去,土壤将板结、肥力下降[8]。因此科学施用肥料,使用农家肥是改良土壤、提高土壤肥力的有效措施。(3)发展“绿白”结合农业。“绿白”农业是指健康的农业生产,充分利用细胞工程和酶工程,以基因工程综合种植的农业模式。它具有生态农业的各种特征,可以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将二者结合起来,这将会让人们消费更加安心、放心。同时它突破传统的生产方式,一定程度上可以节约土地资源。

3.2外部要求

(1)正确引导,加强宣传。想要让生态农业广为人知,就要加强宣传工作。通过多种途径引导农民,让他们了解生态农业是什么、有何重要性、如何发展等问题。同时,要不断提高农民的生态意识、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为此,相关部门就要做好工作,要开展各种形式的科普宣传、技术培训,让他们明白生态农业发展的意义。除此之外,要让农民从传统农业中摆脱出来,从高效、经济的生态新型农业中获得实际的效益和经济收入。(2)以“点”带“面”,典型示范。每级阶梯的地理条件都是有差异的,所以提倡发展生态农业不能以偏概全,首先要针对各级阶梯典型地区进行试点研究,然后再借鉴一些成功的案例进行全面的推广。(3)加大投入,完善各种保障体系。发展生态农业,首先要对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进行改革,在变革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投入。所以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创新资金筹措机制,加大财政投入。当地政府可拨出一部分资金来建立健全创新机制[9],开展培训,提升广大农户的知识技能,以达到科学种植和养殖,构建全方位的生态农业发展保障体系。

作者:杨娅娅 王金凤 吴英 高人兴 单位:六盘水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沈亨理.农业生态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70-73.

[2]金冬霞.生态农业概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7:46-74.

[3]郑军,史建民.我国生态农业研究述评[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2007,33(1):97-102.

[4]中国农学会.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7:64-93.

[5]刘钦普,生态农业概论[M].郑州:河南科技出版社,1995:1-76.

[6]罗其友,陶陶.我国东北地区农业功能区划研究[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5(6):407-413.

篇10

2大英县生态农业发展现状

2.1基本情况

大英县位于四川盆地低山丘陵区,地处涪江和沱江的分水岭地带,是全国800个重点产粮大县之一,东邻蓬溪县和船山区,南接安居区,西与乐至县和中江县相连,北靠三台县和射洪县,位于105°3'~105°30'E、30°25'~30°43'N之间,南北宽34km,东西长41km,幅员面积703km2。全县辖11个乡镇,300个行政村,2890个社,总人口56.6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4.59万人,农村劳动力25.8万人,占农业人口的57.9%,人口密度806人/km2。主要农作物有水稻、小麦、玉米、大豆、洋芋、红苕等,经济作物主要为油菜、花生、棉花。按照2016年统计年报,耕地面积21133.33hm2,其中,田7133.33hm2;粮食播种面积63793.33hm2,平均单产371kg/667m2,粮食年总产量25.76万t,农民年人均纯收入达9968元。2016年全县化肥施用量(折纯)2.04万t,其中:氮肥用量(折纯)11336t,磷肥用量(折纯)4709t,钾肥用量(折纯)788t,复合肥用量(折纯)3609t,化肥施用强度为328.6kg/hm2。

2.2生态农业发展现状

截止2016年底,全县农村沼气规模4.3万口,占全县总农户的35.8%,占全县适宜建池农户的80.2%;年总产气量1504万m3;全县4.3万户农户12.9万人从中受益,建成1000m3大型养殖场沼气工程5处。全县现有优质果树9533.38hm2,其中柑橘类6333.33hm2,油桃800hm2,梨1333.33hm2,枇杷等其他果树1066.67hm2,年产鲜果5.72万t,产值3432万元。全县建成东方、国强、森福、利民等万头以上生猪规模养殖场20个,100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场354个,标准化生猪养殖小区3400多个,2016年,生猪规模出栏量达55.11万头。

2.3生态农业模式分析

大英县发展生态农业采用的是“猪-沼-果-菜”模式,以沼气为核心,把种植(粮油作物、果树、蔬菜和牧草等)、养殖(猪、牛、鸡、鸭等)和生活3个孤立的活动组合成一个开放式的互补系统,使物质充分循环,让自然散发掉的生物质能集中利用。据统计,用传统的堆沤发酵处理人畜粪便后施用氮、磷分别损失50%和30%左右,而“猪-沼-果”模式在传统种养方式的转化循环中嵌入沼气池,在池内放进沼气菌群,人畜粪便进入沼气池以后,在缺氧环境和一定温度、湿度和酸碱度条件下,这些菌群为了自身的生存和繁殖,逐渐地将粪便中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等有机物分解成为沼气、沼液和沼渣,沼气池将一系列复杂的生化反应过程集聚在一起,加快了反应速度,提高了分解效率,并收、储存、输送沼气,用于家庭做饭,使传统种养模式中散失掉的生物质能得到充分的利用。

2.4效益分析

2.4.1经济效益

一是可以大大促进生猪生产。通过兴办沼气,农民认识到只有多养猪,沼气池才能多产气,多产气就能节约大量的薪柴和煤炭,因此砍柴买煤不如多养猪。同时,沼肥又是一种优质饲料,用来喂猪,可提前15~30d出栏,尤其是与低成本养猪技术配套,效果更为显著,一头猪可节约饲料50kg。据调查和验收,建池户一般比没有建沼气池的农户,每户平均要多养3~5头猪。二是可以提供大量的优质沼气肥,推动了果业和其他农业产业的发展。沼肥是优质高效的有机肥,不仅可以促进农作物生长和改良土壤,而且可以增强农作物和果树的抗旱、抗冻和抗病虫能力。“猪-沼-果-菜”模式经营户可从沼气节能及其综合利用方面获得直接经济效益达户均5280元,人均1040元。

2.4.2社会效益

一是彻底改善了农村环境条件。农民和城市用液化气一样,用上了电子沼气灶,结束了烟熏火燎的历史。尤其是实行了沼气池、猪舍、厕所的三结合布局,人畜粪便进入了沼气池,消灭了蚊蝇孽生场所,一些寄生虫和病菌在沼气池内被杀灭,减少了疾病传染,提高了农民的健康水平,村容村貌大为改观。二是进一步解放了妇女生产力,提高了农民科技意识。同时,开展“猪-沼-果-菜”工程建设,是符合生态原理和系统工程方法的新技术,通过技术培训、学习和实践,提高了农民的科技素质,懂得了农业生产必须从传统农业中走出来,采用先进技术,讲究标准管理、规模经营,增强了农民的可持续发展意识。

2.4.3实施“猪-沼-果-菜”具有显著的生态效

益一是兴办沼气,开发再生能源,大大减少了对森林资源消耗。农户建上一个6m3的沼气池,一年可节约柴草2.5t,相当于0.35hm2林木年生长量。二是沼气肥是一种优质农家肥,对改良土壤理化性状及耕作性能有着积极的意义。据调查分析,施用沼气肥的水稻田,3年后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16%,土壤中的微生物十分活跃。农民施用化肥、农药量大为减少,不仅减少了农业投入,而且又大大减少了化肥、农药对农产品、土壤和水的污染,从而提高了农产品的品质,为开发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开辟了一条有效的技术途径。这样周而复始,使自然界(水、肥、气、热、土壤)和人、动植物以及微生物处以一个共生的良性生态环境。

3大英县生态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3.1农业劳动者整体素质偏低,生态意识淡薄

由于农民受教育水平普遍较低,农村信息较为闭塞,同时,农业生产者普遍存有一种急于求成的心理,盲目地追求短期的经济利益,因此传统农业技术仍旧被普遍使用,而生态农业投入较大,科技含量高,并不能在较短时间内被农民接受和使用。

3.2农业科技含量不够

相对于澳大利亚、德国、日本、比利时等国家拥有完善的农业科研与应用推广体系,能够将农业科研成果迅速转化进行推广;而大英作为一个农业县,当地也没有科研院校,农业科技发展水平偏低。

3.3种养一体化产业支撑不够

大英种养一体化业主不多,种植业主和养殖业主自身的产业链都不长,养殖企业产生粪便自身无法有效利用,而种植业主用肥主要依靠外来企业提供有机肥或化肥,既增加了种植成本,又相应降低产出效益,这样难以产生规模效益,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种养或种养、娱乐(观光农业)一体化产业企业的培育和成长;加之,农产品品种较为单一,用肥时间过于集中,调配使用沼肥机制未建立,综合利用程度也不高。

4建议

4.1加强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

利用农业产业扶贫、放心农资下乡活动、农业科技培训、新型职业农民培训、“12.4”法制宣传等机会进行宣传、培训教育,让农业生产者对生态农业有更多的了解。

4.2政府加大发展生态农业方面的投入

建立必要的激励机制,出台相关的奖励政策,对从事农业生产的个人、企业给予补贴支持,对资金有困难的对象,让银行提供额度不等的无息贷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