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需求评估模板(10篇)

时间:2023-09-10 14:39:33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健康教育需求评估,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健康教育需求评估

篇1

2.缺乏健康教育评估系统和效果评价。患者入院后就直接进行常规宣教,大多仅限于环境介绍、主管医生和责任护士介绍以及疾病基本知识宣教,未关注患者需求和接受健康教育的能力和喜好的方式,一次性宣教内容过多,患者难以接受和消化,教育方式通常是护士灌输式文字讲解,缺少简单明了的图片资料,未动态评价患者接受健康教育的效果。

3.未建立健康教育质量控制标准和制度。健康教育者仅关注健康教育完成情况(覆盖率),而忽略健康教育有效率,缺乏健康教育质量控制标准和效果追踪评价制度。

4.健康教育资料未体现同质化。缺乏各类疾病的教育处方模板,同一种疾病的教育处方内容不一致,未从患者的角度叙述。

5.健康教育者知识和技能培训不够。健康教育者没有接受较系统的培训和教育。

二、JCI标准下健康教育管理临床实践

1.建立跨部门健康教育推动小组,规范健康教育实施流程。建立由护理部主任为组长,护理部、医务科、预防保健科、营养科、康复科、药剂科以及每个医疗单元均有健康教育联络员加入的健康教育推动小组。

2.制定健康教育评估单和健康教育效果评价系统。健康教育评估包括入院患者一般资料评估(年龄、籍贯、文化程度、主要语言等)、接受健康教育能力评估(阅读能力、书写能力、理解和遵循指令能力)、喜欢接受的健康教育方法评估(口授、宣传册子、图片、示范等)、学习意愿评估、学习障碍评估、健康教育需求对象评估(家属、病人)、教育时机评估、健康教育个体化需求评估(疾病知识、康复活动与锻炼、药物使用、饮食调理、、疼痛护理、设备安全、特殊检查)及其他等。并有评估时间和评估者签名,要求患者入院时由责任护士在班内(8小时内)完成健康教育评估。出院患者健康教育评估包括病人出院、转科、转院及其所需交通工具评估(轮椅、平车、救护车、其他或不需要)。患者健康教育效果动态评价包括口述理解、会演示、需强化等。

3.制定健康教育质量控制标准和制度

3.1健康教育质量控制标准。包括提供教育资源,支持病人治疗依从性;评估并记录病人的教育需求;评估病人及家属的学习能力、学习愿望;教育和培训有助于满足病人的持续健康需求;实施病人及其家属的教育内容;对病人及其家属的教育方法效果评估;对病人及其家属的教育者应具备素质以及健康教育持续质量改进8个方面共29个条目,以百分制统计。

3.2健康教育质量控制制度。实行院部、病区二级健康教育质量控制制度。病区质量控制组(I级):由2-3人组成,病区护士长参加并负责,每月自查1次,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有相应的检查、反馈、改进措施的记录;院部健康教育质量控制组(II级)由健康教育推动小组成员3-5人组成,护理部主任参加并负责,每2月检查1次,及时整理分析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并在推动小组成员例会上反馈和提出改进措施,体现PDCA健康教育持续质量改进。

4.制定健康教育处方模板并资源共享。各类疾病的教育内容,按入院教育、住院期间教育、出院教育的内容制定出各类疾病的教育模板:风格简洁、通俗易懂;从患者的角度叙述,一般应用第二人称;将目标人群设为小学2~3年级的教育程度;避免使用医学术语或缩写词;避免错别字和含糊的表述;文字大小、字体统一;标题和副标题字体一致;布局合理;图案简洁明了;有制作部门和制作日期;每3年修订1次;侵入性操作的健康教育处方需由相关的医生、护士和有关辅助科室的专家联合制作。由各科室针对不同专业病种拟定,经推动小组成员共同审核后联系后勤总务部门外送印制,不同科室根据需要领取使用,体现健康教育同质化并资源共享。

5.加强对健康教育者进行知识和技能培训。由健康教育推动小组负责组织对健康教育者进行健康教育专题培训:包括JCI标准下病人家属教育(patientandfamilyeducation—PFE)标准细则解读学习、健康教育程序运用、成年人和特殊人群(老年人、儿童、精神疾病患者等)的健康教育技巧培训以及标准化健康教育模板的制作等。

三、JCI标准下健康教育管理实践的效果

21个病区健康教育质量总均分由2013年3月的86.04%提高到2014年1月的96.29%。其中,病人及其家属了解他们参与治疗过程的权利从58.2%提高到95.9%;疼痛管理教育从60.2%提高到96.2%;康复技能训练教育从60.3提高到95.65%;评估患者生理和认知的局限性从65.68%提高到92.8%。侵入性操作由跨部门联合制作的健康教育单从没有到目前的13种。患者健康教育满意度总均分由2013年3月的85.17%提高到2014年1月的97.80%。

四、讨论

1.跨部门的健康教育团队促进健康教育全面实施。部门配合是健康教育工作有效拓展的关键,跨部门合作是解决健康教育执行力、覆盖面较为有效的方式,因其可以获得更为有效的信息和资源,更容易取得成功。医院自成立跨部门的健康教育推动小组以来,患者入院时首先由护士进行健康教育需求评估,对有营养、康复或特殊用药教育需求的患者,及时联系营养师、康复师、药剂师等共同进行健康教育,改变了传统的仅仅是护士实施健康教育的观念。跨部门的团队合作健康教育,减少或消除了由于职能交叉或职责不清造成的障碍,促进了健康教育措施的全面实施,提高了健康教育的质量。

2.系统的健康教育评估和效果评价有利于个体化的健康教育的实施。护理评估是一种贴近患者的方式,基于对患者系统性的健康教育评估的信息,提出个体化的健康教育问题和需求,制定针对性措施,同时,动态进行效果评价,及时改进措施,为患者提供个体化的、连贯性的健康教育,出院前的再次评估和制定出院健康教育计划,将信息及时传递给患者和家属,有利于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实施延续性健康教育,促进疾病康复。

3.持续进行质量控制和督查是提高健康教育质量和患者满意度的有效手段。护理质量控制是保证护理质量的主要手段,是医院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标准是质量管理的基础,也是质量控制的依据。笔者所在医院按照JCI标准,建立了《健康教育质量控制标准》,由推动小组负责组织培训,让全体员工都明白具体标准要求并贯彻执行,使健康教育工作更加规范化。督促检查是质量控制的保障,制订了质量管理标准后,关键是抓落实,现代质量管理的特点是重视环节质量,把质量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为使健康教育质量得到保证,医院实施科室和院级二级质控和患者满意度调查制度,发现问题后,及时分析发生的原因,及时反馈和提出改进措施。健康教育推动小组的全面质量控制和督查及病区护士的自我控制实现了健康教育的全程管理,从而及时发现健康教育中的质量问题及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提出合理化建议,制定整改措施,保证了健康教育质量,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4.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方案促进健康教育的有效实施。笔者所在医院是一所三甲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患者有老年人、儿童、精神疾病患者等,他们使用不同语言或方言,具有不同文化背景或有其他障碍,为了减少不同因素对健康教育效果的影响,医院采取不同的健康教育方案,如对有语言或听力障碍的患者,我们为其提供纸笔或使用图片和卡片进行教育,对文化程度高、接受能力强的患者,采用健康教育手册引导性阅读教育;出院后需患者或家属自我照护者采用操作示范教育如人工袋的更换、吸入剂使用、单人转移截瘫患者、中风后患者患侧的摆放、以及胰岛素注射等,选择个体化的教育内容和方式,满足患者的需求,促进健康教育有效实施。

5.对健康教育者的规范化培训是健康教育同质化的保障。由于没有经过统一的专门培训,实施健康教育的医务人员很可能对共同的治疗目标不够明确或对某一问题说法不统一,这些会导致患者在疾病认识上产生较大的差异,并因此引起概念的混淆,使患者对教育者的信任度和依从性下降。医院由健康教育推动小组负责教育通识知识与技能培训,各部门教育联络员负责专业、专科知识与技能培训,保证教育者传授观念和知识的精准性、全面性和技巧性,确保教育同质化,提高了教育质量和效果。

篇2

[中图分类号] R4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0)-12-198-01

围手术期是指手术患者从入院,经过术前、术中和术后,直至基本康复出院的全过程,又称手术全期。可分为手术前期、手术中期、手术后期三个阶段。此三个阶段对手术患者很是重要,尤其为患者创造良好的心理准备,可使患者顺利地通过手术及术后迅速地恢复,减少或避免术后并发症。

健康教育路径是将临床路径的理论和实施方法借鉴于健康教育的实施上,通过对教育对象的评估,了解教育对象的心理、生理、社会和文化等需求,制定有针对性的规范的健康教育路径[1],使护士在进行健康教育中有明确的流程,利于患者了解和掌握健康教育内容,提高了健康教育实施效果。而对外科围手术期病人进行健康教育,还有其特殊性。因为手术既是外科治疗的重要手段,又是一个创伤过程,因此,手术前的准备是否充分和完善,直接影响到手术的成败和病人的恢复。手术前要采取各种措施,尽可能使病人处于接受治疗的最佳生理和心理状态,以便更安全的耐受手术;手术后要求尽快地恢复生理功能,防止各种并发症,促使早日康复。针对围手术期这一特殊群体病人,采取有计划的教育活动和非正式的教育活动相结合,适时有目的地将身体护理与健康教育融为一体,使病人安全度过围手术期,大大提高了护理质量。

健康教育路径是以患者入院-手术-出院为纵轴,分别在入院日、术前日、手术日、术后及出院日实施健康教育。主要包括健康教育评估、健康教育内容、健康教育评价等阶段。病人由于自身文化程度、心理素质及性格的不同,对疾病的认识和反应也各不相同。所以正确评估病人,收集资料,是开展健康教育的先决条件,可使病人充分了解手术的必要性,及时解除其心理压力,大大提高病人对手术的耐受力。

1 入院日

1.1健康教育评估 目前健康状况、专科体检、过往是否曾接受手术治疗、是否喜爱高脂肪饮食、有否高脂血症、是否患有心血管疾病、是否患有糖尿病。健康教育需求:是否了解病情及相关因素、是否了解该疾病与不良生活方式的关系、是否了解术前检查及手术相关知识。

1.2 健康教育内容 入院介绍:环境、主管医生、主管护士、作息制度、探视制度等。讲解与疾病病因相关的危险因素和临床表现,介绍术前准备过程。

1.3 健康教育评价 ①患者知道自己的主管医生、主管护士姓名,了解了作息制度及探视制度等;②基本了解自己的病情、术前检查及手术相关知识;③情绪稳定,与医护人员有良好的沟通。

2 术前日

2.1 健康教育评估 ①了解患者饮食、睡眠是否在良好状态。②患者是否了解术后注意事项。

2.2 健康教育内容有关术前准备、用药知识;说明术前准备的充分与否直接影响到手术的效果和术后的康复,取得病人的理解和支持,积极配合治疗。教会患者呼吸松弛训练方法,以利于睡眠;术中的摆放及训练;术日及术后陪护;贵重物品保管;交待患者等待麻醉师检查,手术室护士术前探访。2.3 健康教育评价完成各项检查,睡眠好;能够以最佳的心理配合手术的完成。

3 手术日

3.1 健康教育评估评估伤口疼痛、外敷料及引流管情况;睡眠是否良好、感觉是否舒适;是需要否肢体制动和进行术后饮食知识指导。

3.2 健康教育内容教会患者使用镇痛泵,镇痛效果欠佳者,通知麻醉师。轻微疼痛,予语言安慰。出现辗转不安或,通知医生,予以镇痛剂;告知引流管的目的及相关事宜;需肢体制动者告之制动的重要性,制动时间;根据不同的麻醉和手术方式进行饮食指导。

3.3 健康教育评价生命体征稳定;引流管通畅;术后使用镇痛泵或镇痛剂,疼痛控制在3级以下;需制动患者了解了术后肢体制动的重要性,合作良好。

4 术后

4.1 健康教育评估患者是否自述疼痛;引流管是否通畅,切口是否敷料渗血;是否实施康复锻炼和饮食指导。

4.2 健康教育内容饮食指导:清淡易消化半流质饮食,避免高脂餐,改变以前不良饮食习惯;指导康复锻炼。

4.3 健康教育评价术后情绪稳定,睡眠好;伤口敷料清洁干燥,3天后拔除引流管;舒适,掌握康复锻炼方法;具备自我保健知识。

5 出院指导

篇3

关键词:

外科;护士;观摩手术;健康教育能力

健康教育能力是一项涉及多项学科的应用技术,需要综合护理人员认识、实践、沟通等多方面的能力。大部分住院患者手术前感到焦虑,有效的健康教育能够缓解他们的焦虑水平[1]。然而临床护士健康教育能力的培养除了来自学校教育、实习及平时的临床实践外,需要医院进行专科相关疾病的病因、机制、手术方式、手术过程等知识的系统传授,特别是对患者主动、全面的整体护理[2]。为了满足医院外科各专科的现实需求,针对性地提高外科专科护士的综合素质,完善健康教育内容,满足患者的健康需求,使用观摩手术提高护士健康教育能力是比较经济、有效的措施[3]。本研究通过调查影响护士健康教育能力及健康教育效果的因素,找出误区,纠正不足,故于2014年8月—2016年8月对外科临床护士观摩手术前后的健康教育能力进行了效果评价,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

选择2014年8月—2016年8月在我院外科病房工作的146名护士健康教育能力情况进行调查。调查护士的一般情况包括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工作年限、职称、文化程度。

1.2干预方法

1.2.1护理人员健康教育能力测评量表

采用仝慧娟[4]设计的《护理人员健康教育能力测评量表》评价外科护士观摩手术前后健康教育能力的变化情况。量表包括评估、计划、实施、评价四个维度,总体的Cronbach’α系数和分半信度系数分别为0.949和0.935,专家对量表评定的内容效度指数为0.90,结构效度分析显示理论结构和假想结构基本符合[5]。因此本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

1.2.2护理人员干预

外科护士共146名,每周2~3名各科护士轮流到手术室观摩手术并承担巡回护士工作,主要参与各自专科相关的手术,观摩时间为两周;手术前一天通知观摩护士计划手术的患者并且告知其手术方式,要求观摩护士查阅手术患者病例,复习相关手术的解剖、生理、病理等知识,使用记录本记录复习过程中出现的疑问;手术开始前观摩护士向主管医生、麻醉医生、器械护士提出对此次手术存在的疑问,手术前未能给予解答或无法清楚解答的,请求术中及术后给予展示并解答;观摩过程中护士根据平日工作存在的不足提出健康宣教的改进措施,手术结束后制定宣教计划;每次观摩都要求护士制定其观摩手术的宣教计划。两周后全部手术观摩结束,护士总结所有宣教计划,回病房实施计划,宣教过中积极与患者互动,了解患者术前对手术知识的需求,发现计划不足,修改并完善宣教计划。

1.2.3护理人员测评

未进入手术室观摩前研究人员使用《护理人员健康教育能力测评量表》评估护士健康教育能力作为基线。观摩结束,回病房工作3个月后,研究人员再次使用量表对评估护理人员进行评估。量表得分越高,表示宣教能力越好。

1.3资料收集

由经过专业培训的研究人员发放,采用统一指导语,护理人员认真、独立逐项填写,由研究人员及时收回并进行逐一核查填写内容、问卷编号等信息,保证资料的完整性。外科病房护士观摩手术前后各发放146份问卷,回收146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100.0%。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进行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采用线性回归分析影响护士健康教育能力的相关因素;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共146名外科护士参与本研究,年龄20~40岁,平均(26.46±4.70)岁。

2.2外科护士健康教育能力得分情况

外科护士观摩手术后健康教育能力评分显著高于观摩前,观摩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观摩后四个维度中的评估维度、计划维度、实施维度和评价维度具有显著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2.3外科护士健康教育能力的影响因素

以健康教育能力总分为因变量,以评估、计划、实施、评价维度得分情况为自变量,采用逐步线性回归法分析,按入选变量的检验水准为0.05,剔除变量的检验水准为0.10,总分与评估、计划、实施、评价维度得分存在线性回归关系。

3讨论

3.1外科护士健康教育能力现状分析

近年来,随着优质护理服务在全国的广泛开展,健康教育在发挥治疗效果、提高护理质量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我国研究者主要采用问卷法多角度、多方面对护士健康能力进行评价[6-11]。马春红等[12]的调查发现,社区护士开展健康教育态度积极,但专业知识、健康教育技能相对较低,有待进一步提高。杨晓宇[6]对新疆某军队综合性医院护理人员健康教育能力现状调查发现,护理人员健康教育能力参差不齐,需要强化护理人员健康教育的意识、理论知识及技能。徐瑞等[7]调查表明,患者对护理人员健康教育能力的评价较低,大部分患者不认可所接受的健康教育。本研究利用观摩、参与手术的方式对外科护士健康教育能力进行培养,受到了外科护士的普遍欢迎。98%的外科临床护士认为在参与、观摩手术后,不仅拓展了知识面,增强了无菌观念,对脏器的解剖部位有了更直观的认识,而且大大提高了病情观察、健康教育等方面的能力。在本研究健康教育能力调查中,评估、计划、实施、评价维度得分及总分均有显著提高。与前期研究证实产房护士观摩术后健康教育水平显著提高一致[13]。

3.2外科护士健康教育能力对患者的作用

外科患者起病急,症状明确,病程长短不定,大多数患者需进行外科手术治疗。特别近几年,新仪器、新技术、高难复杂手术的广泛开展,对临床一线护理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护士通过观摩、参与手术的过程,手术前后给予患者高质量的护理,系统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让患者重视相关问题,自觉采纳健康行为。本研究显示外科护士健康教育能力在评估、计划、实施、评价维度及总分上存在差异。因此,提高护士健康教育能力是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因素的最有效手段。在评估方面,护士通过术前广泛收集手术信息,参与术前谈话,术前准备,陪伴患者入手术间,介绍手术室的环境、手术医生、手术护士及麻醉医师,不仅减小患者的焦虑、恐惧心理,让患者充分了解自己即将要进行的手术过程,还能及时准确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1]。在计划方面,通过观摩手术,了解患者的术中状态,护士在健康教育时,能根据患者的耐受性制定方案,如能够考虑甲状腺手术的患者术中的特殊性,在术前拟定计划时更加注重的训练,让患者提前接受和适应。在实施方面,护士通过观摩手术,基于对手术方式的了解,在术后病情观察、引流管护理时能够很好的把握护理要点,特别对于引流液的颜色观察、留置引流管引起的不适等问题可及时给予患者及家属正确指导,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患者的配合能力。在评价方面,护士能够根据患者康复锻炼情况,及时回顾并发现指导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患者康复锻炼过程中,有些患者未必能够按康复锻炼计划完成目标,护士通过观摩手术,可更清楚了解患者病情,并根据患者自身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查找相关因素,修改康复锻炼计划,从而指导患者行为向更加科学、健康的方向发展。因此在总体上,护士通过对观摩、参与手术,使临床护理工作贯穿于患者入院、术前、术后到出院的整个过程,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更深层次地复习和升华了专科护理知识,提升了临床外科护士的业务素质,增强了护士的自信心,同时最大程度地满足了患者在心理教育、功能锻炼、饮食指导、用药指导、出院健康教育等方面的临床护理需求,密切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对患者的顺利康复起到了重要作用。

3.3外科护士健康教育能力总分影响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健康教育能力主要影响因素有评估、计划、实施、评价维度四个方面,为外科护士健康教育能力培养提供了依据。健康教育能力与评估、计划、实施、评价维度呈正相关,且根据非标准化系数可知,实施维度﹥计划维度﹥评价维度﹥评估维度,提示外科护士健康教育能力的提高在实施方面是最重要的,对患者评估、计划、实施、评价越到位,护士的健康教育能力越好。因此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由浅入深地为患者进行健康行为指导,且根据患者不同的学习能力采取不同的健康教育方式,并按照健康教育的优先次序有计划地安排健康教育活动,若在康复锻炼中出现突发事件,护士能够及时处理,鼓励并帮助患者在锻炼时达到熟练程度。在重视实施维度的同时也不可轻视计划维度,护理人员在进行健康教育时要考虑患者能否达到目标,在不同的住院阶段、时机、环境中,选择不同的健康教育内容,帮助患者实现目标,促进患者康复。在健康教育过程中评价维度也起着重要作用,护理人员能够纠正患者康复锻炼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患者的复述来判断健康教育目标是否实现,对于未达到的目标要及时查找原因制定对策。对评价结果提出建设性意见,鼓励患者进行自我评价。在健康教育的侧重点上也不可忽视评估维度的重要性,护理人员能够评估患者不同阶段需要学习的知识及影响学习的因素,从而了解患者住院不同阶段的学习需求。

3.4健康教育在外科病房优质护理服务管理的作用

现代医学模式在人性化服务理念的影响下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护理工作作为医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服务的广度、深度标准与规范也在不断地推陈出新。健康教育作为新兴的护理研究方向,重要作用不断体现。就外科临床而言,患者围手术期不同阶段面临的需求各不相同,如:如何调整心态面对手术、如何减轻手术带来的躯体与心理的痛苦,如何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如何有效促进术后功能的康复,直接关系到患者病情的转归和预后。在外科病房优质护理服务管理中,护理管理人员应重视健康教育能力的培养,掌握这些需求特点,可帮助患者适应围手术不同时期的阶段需求,对于适应术前、术后训练、减少术后并发症有重要意义。我国护理健康教育起步较晚,在健康教育的实施过程中缺乏系统科学的理论指导及有效的管理、实施办法。通过对外科护士观摩手术前后健康教育能力的调查,我们不仅了解了医院临床外科护理人员的健康教育能力,而且对外科临床一线护理人员继续教育项目及在职培训提供了参考。护理管理者应加强护理人员健康教育能力的培养,不断激发护理人员学习兴趣,提高观察、处理疾病的能力,提升健康教育的效果,真正把健康教育融入到优质护理中。

作者:吴碧昭 陈怀颖 单位: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宁德市医院护理部

参考文献

[1]吴碧昭.术前访视对基层医院择期手术患者焦虑水平的影响[J].中国护理管理,2010,10(1):50-51.

[2]赵倩.临床护士参与眼科手术过程的尝试[J].当代护士:中旬刊,2007(1):52-53.

[3]吴碧昭,黄招美.观摩手术对普通外科护士健康教育能力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6,22(20):119-120.

[4]仝慧娟.护理人员健康教育能力测评量表的研制[D].沈阳:中国医科大学,2008.

[5]仝慧娟,李小寒.护理人员健康教育能力测评量表的研制与检验[J].护理学杂志,2010,25(23):17-18.

[6]杨晓宇.新疆地区某军队综合性医院护理人员健康教育能力现状调查[D].石河子:石河子大学,2013.

[7]徐瑞,李小寒.护理人员健康教育能力自评与他评的对比研究[J].护理学杂志,2011,26(13):8-10.

[8]吴红梅.护士观看手术对掌握手术相关知识的影响[J].中国病案,2005,6(12):40-41.

[9]鲁群英.护士观看医生手术后的健康教育效果评价[J].现代临床护理,2012,11(6):79-80.

[10]刘芝兰.护士观看心脏外科手术对提升优质护理质量的影响[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6(2):161-163.

篇4

【中图分类号】R42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2-0041-02

肺结核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以呼吸道传染为主要传播途径的慢性传染病,可侵及许多脏器,以肺部受累形成肺结核最为常见,排菌患者为其重要的传染源。因其传染性强,患病率高,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及质量的提高,更加关注自己的健康,患者及家属均有学习疾病相关知识的迫切愿望,护理人员应及时给予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和自我保健能力,防止疾病的传播, 从而提高结核病的发现率和治愈率,最终达到控制结核病的目的。我科对2010年1月至12月165例肺结核住院患者进行互动式健康教育,使不同需求的病人在健康宣传中收到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

2010年1-12月在我院感染疾病科住院的肺结核患者165例,男113例,女52例,年龄16~78岁,平均45.3岁。文化程度: 大专以上有14例,中学42例,小学38例,文盲19例。患者均能表达自己的感受并愿意合作,对疾病相关知识表现很需要。

2方法

2.1对护士的要求:健康教育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社会和教育活动,促使人们自觉地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1]。肺结核病人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多数病人存在悲观、恐惧情绪,护士要耐心、诚恳地对待病人,对病人的康复要有责任感;要不断更新知识,具备社会学、心理学、伦理学等相关学科知识,掌握健康教育必备的技能和技巧;要有敏锐的洞察力,了解患者的心理、社会、家庭状况,有的放矢,因人而异地向患者及家属传授疾病相关知识, 满足患者的健康需求。

2.2护士对病人健康需求的评估:评估是实施有效健康教育的前提条件。结核病人因家庭、社会和心理因素的影响,极易产生消极自悲的心理,因此,患者入院后护士应亲切、详细地给予入院指导,消除病人的紧张情绪。通过观察、交谈、体检、查阅病历等方法,对病人的身体、心理、社会、文化等进行评估,根据病人、病情、治疗手段评估病人对健康教育方面的需求,给予积极解决,取得病人充分信任。如初发者有恐惧感,疾病相关知识缺乏,对健康教育需求范围广;复发者尤其是反复发作的病人,对治疗丧失信心,对健康教育的需求主要是药物的副作用、检查结果的指导、如何配合治疗和护理等方面。

2.3病人对健康需求的自我评估:不同的年龄、性别、文化层次、经济状况、心理状态及疾病的不同阶段,对宣教需求也不一致:有的想了解疾病的基本知识、饮食、活动;有的是想了解疾病的检查和治疗、药物副作用、出院后健康指导;还有的想了解当前国内、外治疗的新技术,新疗法等等。因此,健康宣教的方式和内容必须因人而异,给予针对性的健康教育。

2.4健康宣教模式的探讨: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已经发现大部分肺结核治疗失败都是因为治疗管理和健康教育不到位造成的[2]。 多年来,我们对病人采用传统的宣教模式,效果不尽如人意。近年来,我们进行认真地分析、探讨,认为有必要在观念上更新,由责任护士根据病人知识的薄弱点及不同需求进行针对性的宣教。

2.4.1分层次有侧重地进行教育:根据病人具体情况决定宣教内容的多少、连贯顺序和侧重点,如:文化水平较高,理解力强的,则侧重深入讲解;对文化水平较低、记忆力差的,重点是让其掌握宣教的一般内容,播放介绍结核病防治健康片,可分多次重复讲解同一内容,并让病人练习,以强化巩固记忆。

2.4.2健康教育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充分利用查房和处置时间主动与患者沟通,了解其病情变化和心理需求,耐心解释和健康指导。当巡视病房、护理和治疗时穿插健康教育,如输液时告知所用药物的名称、治疗作用以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注意事项等。这样,在实践中就为病人提供了大量有关疾病、检查、治疗和自护技能的知识。

2.4.3循环教育过程:即教育、评估、反馈、再教育的循环教育过程,定期向病人提问已讲解的内容并相互讨论,评估病人对知识的了解程度,加深他们对教育内容的认识与理解,鼓励其提出问题并予解答或练习,方法正确者及时表扬,错误者及时纠正并重复示教,如此反复指导练习,直到完全正确为止,通过循环教育过程的训练,病人可以完全掌握教育内容,不断完善病人的健康教育。

2.5重视健康宣教中的难点:肺结核是一种慢性传染病,其病程长,服药时间长,许多病人因多方面原因,不能坚持做到全程、规律、适量、联合服药;有些病人不能正确采取消毒隔离措施,就不能有效地防止结核病的传播;有些病人对肺结核化疗后的副作用如肝脏损害不理解、不重视,有的甚至自行终止治疗等等,这些问题是护士健康宣教应重视的难点,要重点针对认识模糊的问题增加宣传力度,给予人文关怀、全程服务,即进行院前、院中、院后跟踪服务,充分调动其积极参与的意识,以增强健康教育的效果。通过对肺结核病患者健康宣教及生活起居的关心指导,使患者都能正视自己的疾病,自觉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不但增强了健康意识,也同时提高了遵医行为[3]。

3作用

综上所述,健康教育互动在肺结核病人的治疗中的作用是显著的,病人在健康宣教中的积极参与使健康教育工作更具针对性,更有实效,能高效地把护士指导的内容变为病人对疾病知识的了解,从而积极配合治疗,也能改善护患之间的关系,减少纠纷的发生,对提高结核病的发现率、治愈率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参考文献

篇5

呼吸内科疾病累及机体多个脏器,具有复杂性、长期性、久治不愈的特点。健康教育是实行呼吸内科疾病预防及护理的重要手段之一,对促进患者自觉采纳有益于疾病康复的生活行为方式,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加强呼吸内科疾病住院患者健康教育需求的调查,并根据患者住院需求采取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措施对提高健康教育效果,提高住院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期间收治的120例呼吸内科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切实调查患者的健康需求,从而为医院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期间收治的120例呼吸内科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65例,女55例。年龄47~76岁,平均(65.2±5.7)岁。

1.2 方法

采用自制的健康教育需求调查问卷对本组住院患者的健康教育需求进行调查[1]。该调查问卷主要分为2个方面,一方面是健康教育形式需求,包括健康知识宣传册、健康知识宣传海报及宣传栏、医护人员的面对面交流、电话咨询、录像及幻灯片五个维度;另一方面是健康教学内容需求,包括引起疾病发生的高危险因素、用药指导、疾病的预防、保健指导及各种检查知识五个维度。每个维度评价标准采用不需求、需求一般、非常需求三个级别。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l0.0统计软件,计数检测数据以率的形式表示,计数资料比较用X2检验。以P

2.1住院患者健康教育形式需求调查结果

从上表可以看出,在健康教育形式上,患者需求占前三位的形式主要为:医护人员的面对面交流(88.33%)、电话咨询(76.67%)、健康知识宣传册(64.17%),与其他形式的非常需要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住院患者健康教育内容需求调查结果

从上表可以看出,在健康教育内容上,患者需求占前三位的内容主要为:疾病发生高危因素(85%)、用药指导(77.5%)、疾病预防(68.33%),与其他内容的非常需要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健康教育是促进医院由单纯治疗服务向预防治疗、护理、康复一体化保健服务转变的关键环节,而评估健康教育需求是实施患者健康教育程序的第一步骤[2]。通过调查分析,评估教育需求旨在了解教育对象的教育需求,从而为确定教育目标、制定教育计划提供依据。本研究中,通过对呼吸内科住院患者健康教育需求的调查,结果显示患者对医护人员的面对面交流、电话咨询、知识宣传册等健康教育形式的需求较大。因此,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医院应通过开设健康教育课、专题讲座等方式开展健康教育,满足患者的面对面健康教育需求。定期有计划、有组织的开展电话咨询活动,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并设置健康教育专栏、开展宣传活动,培养患者良好的日常生活行为[3]。在健康教育内容上,患者对疾病发生高危因素、用药指导及疾病预防等内容的健康教育需求较大。因此,在临床健康宣教工作中,应以患者的需求为出发点,对患者加强呼吸内科疾病发生高危因素的分析,增强患者的疾病预防意识,指导患者合理用药,从而提高健康教育效果,满足患者的健康教育需求。

参考文献

篇6

作者简介: 黎凤环(1965-),女,广西柳州人,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管理、心理健康教育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2)29-0074-03

教师培训的目的是促进教师持续发展,使其较好的胜任教育教学工作要求、不断提高工作质量水平。针对当前高职心理健康教师培训存在的问题,开展基于胜任特征的教师培训,能有效地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高高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工作质量,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一、高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存在的问题

随着社会对高职学生综合素质要求的不断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对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的力度也不断加大,但当前的培训质量与教师的发展需求和工作需要不相适应,不能很好地满足改革发展对教师的要求,主要表现在:

(一)重知识技能掌握,轻动机态度的转变

当前,大多数对高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培训,主要是针对教师岗位任职要求进行的,这种培训只看到教师开展工作所需的知识、技能等专业知识,而忽略了使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们产生优秀绩效更关键的动机、个性、价值观等内在因素,因此有的培训并不能促使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提高教育教学工作质量,有的培训虽有一定的效果但时效性较短暂。

(二)强调共性,缺乏个性化培训

当前,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培训,更多是从教师的共性需求出发,制定统一的培训计划,确定统一的课程内容,采用集中培训的方式,缺乏能根据教师的个性需求开展的培训活动,缺乏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

(三)缺乏系统性和连续性

当前的培训,还不能很好的根据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教师较好的胜任工作所需要的素质能力结构和水平,系统的组织设计培训活动或选送教师参加培训,培训随意性较强,缺乏系统性和连续性,难以有效提高教师胜任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二、高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胜任特征

胜任特征,也称为胜任力,是指“能将某项工作中的卓越成就者与表现平庸者区分开来的个人深层特征,其中包括动机表现、人格特质、品德素养、自我形象与社会角色特点、态度或价值观以及某领域的知识与技能水平”[1]。胜任力的内涵包含外显的成分和内隐的成分等,其中外显的成分主要是指知识、技能、社会角色和自我形象等表层特征;内隐成分是指动机、特质、态度、责任等深层的特征,是区分绩效优异者与平平者的关键因素。

运用行为事件访谈法对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进行调查,参照国内外有关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胜任特征的研究成果,将当前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胜任力特征主要概括为思想观念、人格特征、专业知识与经验、专业能力几个方面: [2]

(一)思想观念

观念是行动的向导。心理健康教师要有效的开展工作,必须具备正确的学生观和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相适应的职业价值观。

首先,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学生是有独立人格的人,需要得到尊重和信任。要正确对待学生的问题,一方面,高职学生仍处于青春期阶段,身心发展不完全成熟,极易产生一些发展性问题,另一方面,经历了基础教育阶段的挫败,相当一部分学生又形成了自卑等一些列不良的心理,这就需要教师给予更多地理解、帮助和支持。教师应坚信,每个学生都有巨大的发展潜能,恰当的环境、条件可以促进他们成长、成才。

其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应树立“助人成长,自我成长”的职业价值观。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高创造性的工作,需要教师脑力与体力的大量投入。由于经常接触负面情绪, 情感耗损较大,加上工作成效难以即时体现,教师极易产生职业倦怠感。但是,教师若能够将这项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工作视为“助人成长,自我成长”的过程,在工作过程中不断超越自我,实现自身与学生的共同成长,这样就能减低情感耗损,防止或减少职业倦怠出现,并使自己的职业动机维持在一个较适宜的水平,提高工作绩效。[3]

(二)人格特征

研究发现,能较好地胜任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教师,一般都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人格特征:

真诚性。心理健康教师应以真正的面孔展现自我,没有伪装,不戴面具,表里一致,真实可信的置身于学生之中,使学生感受到信任、自由、舒适。

亲和性。心理健康教师应富于爱心、同情心,亲切、友好,尊重他人、对人没有偏见,用欣赏的心态看待他人,不将自己的情感、意愿强加给他人。

开放性。心理健康教师应以开放接纳的心态对待学生, 能从学生的角度去观察外界,对学生的心情产生共鸣,通过共情与学生建立起真诚的理解和信任关系,真正实现心灵上的沟通。

稳定性。心理健康教师应保持平和而稳定情绪,不在学生面前出现情绪失控;面对现实,能以沉稳的态度应对各种问题,严谨自律,做事有条理、有计划,能持之以恒,行为充满魄力。

(三)专业知识与经验

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必需储备有必要的心理学等相关专业知识,这些知识主要包括:心理学基础理论知识,如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情绪心理学等知识;心理测量与诊断方面的知识;心理辅导、心理咨询与治疗知识、学习和行为障碍的干预等方面的知识。此外,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要较好的胜任此工作,教师要注意丰富自己的人生阅历,善于积累社会经验及教学经验和心理辅导与咨询经验的。

(四)专业能力

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应具备的专业能力主要包括:针对学生的问题和发展需要,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围绕某主题设计并实施团体辅导活动的能力,活动的组织与监控的能力;心理辅导和咨询的能力, 如建立咨询关系、正确运用心理测评工具、对心理问题正确评估与诊断的能力,正确运用观察、移情、倾听、问题行为矫正等各种咨询技术的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如发现问题、研究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三、基于高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胜任特征的培训

基于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胜任特征的培训既关注教师知识和技能的获得,也关注教师工作的态度、动机和价值观的转变,强调培训针对性和个性化。为此,培训应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做好培训需求分析

培训需求分析的实质是通过分析教师现有状况与应有状况之间的差距,来确定是否需要培训及培训的内容。基于胜任特征进行培训需求分析,是以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胜任力特征为参照标准,并根据评价对象的不同层次建立不同的测评体系,通过同事评价、自我评价、专家评价、学生评价相结合的办法对教师胜任力进行综合评价; 也可采用教学模拟技术,由专家根据胜任力测评体系,评价教师的胜任力状况,以此鉴定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当前的知识、能力及品格与胜任特征之间的差距,确定培训需求。[4]

(二)制定个性化的培训方案

教师的成长阅历不同,胜任力水平也会有很大的差异,培训需求也各有不同,需要根据教师的需求状况,制定个性化的培训方案。

一是明确培训目标。基于胜任特征培训的总体目标是增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取得高绩效的能力、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的能力和发展潜能。这个总体目标必须通过每一具体培训活动来实现,因此,在设计培训项目、或选送教师参加培训时,必须确保目标是具体的、可实现的、与工作相关的。对于培训组织者来说,应该在培训需求调查的基础上,分门别类设计设计培训项目,培训目标既有内容上的不同、也有水平上的差异,并明确参训对象的条件及培训后要达到的目标;学校则应根据培训项目的具体内容和要求安排参训教师或根据教师的需要选择培训项目。

二是开发培训课程。培训目标是通过课程的实施得以实现的,因此要围绕培训目标开发和设计培训课程。基于胜任特征培训课程内容的开发与设计通常运用典型工作任务法或典型行为事件法。典型工作任务或行为事件,是指绩优的教师在工作过程中遇到的、对于自己能力的提升起到关键作用、且具有普遍性和经验推广价值的工作任务或事件,将教师在这些典型任务或关键事件中解决问题时所持有学生观和和职业价值观念,所需要的知识、能力、人格特征归纳总结,根据需要编写成案例,作为培训课程的内容。

(三)有针对性地选择培训方式和方法

培训方式方法的选择运用恰当与否会影响培训目标是否得以实现。心理健康教师的胜任特征包含外显特征和内隐成分,不同的能力素养水平的提高需要采取不同的方法。其中外显的成分即知识、技能等表层的特征的培训,运用课堂讲解法、情景模拟、案例分析、行为练习等方法,能较好地促进教师水平的提高;而内隐成分即观念、人格特质等深层的特征,则应更多采用行为示范、角色扮演、小组讨论学习等方式。

导师制是有利于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动机、特质、态度、价值观等深层特征水平提高或转化的有效方式。由具有丰富教育教学经验、成绩优异的教师担任导师,导师针对参训教师的实际情况,以职业生涯理论和教师专业发展理论为指导的,对被指导者给予指导和帮助,这种指导可以是一对一的,也可以是一对多的,可采取面对面的指导,也可以通过网络式的指导。[5]这种师徒结对式的培训指导方式,在师徒间建立比较长期稳定的关系,可以使导师比较全面深入了解参训教师的情况,在此基础上给予更有针对性的帮助和指导,同时教师动机、态度、价值观等这些胜任力内隐特征的形成或转变,也要有一个比较长的过程,参训教师与导师间持续的、“近距离”的接触,有利于获得潜移默化的影响。

(四)加强培训活动的组织实施

高质量的培训活动方案,需通过组织严密的培训活动才能得以落实,为此,开展基于胜任特征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活动应做到:

培训活动经常化。一方面,心理健康教师的胜任力是一个不断提高的过程,另一方面,随着学校内外环境的变化,对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胜任力会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因此基于胜任特征的培训,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应根据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规律和需求,做好培训设计,持续为教师组织各种有针对性的培训活动。

组织形式多样化。培训内容的多样性决定了培训活动组织形式也应是多种多样的,可由专门的培训机构组织集中培训学习,也有学校的内训或日常教研活动,还有个人自我学习提高。

允许教师自选培训课程。可以菜单方式列出所提供的各培训项目和培训课程内容,允许教师根据需要自主选择或指导教师选择培训项目或课程,提高培训活动的针对性。

帮助教师做好参训的心理准备。引导教师正确认识到自己的职业发展兴趣、培训需要及培训目标;了解自己工作环境的特征;确保教师充分相信自己通过培训获得成长,从而积极参与培训。

(五)开展有效促进教育教学行为转化的培训效果的评估

基于胜任特征培训的目的是要帮助教师提高胜任力水平,最终提高工作绩效,因此必须加强对培训效果的评估,以不断修正和完善培训课程,提高培训质量。基于胜任特征的培训效果评估分为四个层面:第一层面是评估参训教师的反应,即参训教师对培训的总体印象;第二层面是评估参训教师学到的东西,即掌握了多少知识技能;第三层面是评估教育教学行为的变化,即培训前后教学行为有哪些改变;第四层面是绩效评估,即教育教学效果,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水平。[6]

培训效果评估的关键层面是参训教师教育教学行为的转化。因为只有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向所期望的方向转变,才有可能提高工作绩效。为此,要加强对参训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转化的评估,制定明确有效的评估办法,同时还要为教师实施有效地教育教学行为提供必要的支持,如提供实施教学行为所必须的教学环境和条件、加强教学督导,建立相应的考核评价制度,对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效果的行为给予相应的表扬和激励等等,促进教育教学行为的转化。

总之,基于胜任特征的培训是有效提高高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工作胜任力的途径,应该加强研究和实践,以有效地提高教师的工作水平,进而提高教育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Mcclelland D C.Testing for competence rather than“Intelli-gence”[J].American Psychologist,1973,(28) :1-14.

[2]王智,张大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胜任特征结构及测量[J].心理科学,2011, 34( 2) : 481- 487.

[3]曾玲娟.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胜任力培养初探[J].心理科学,2007,30( 4) :977-978.

篇7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4)04-0600-01

视网膜脱离是一种常见致盲性眼病,其治疗成功的关键,除正确的诊断,及时合理的治疗外,对病人实施有效的健康教育也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探索不同健康教育方式对视网膜脱离病人的影响,我科通过2004年12月2005年12月对118例视网膜脱离患者分别实施了人性化健康教育和计划性健康教育,并进行了效果评价,观察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118例,其中男72例,女46例,年龄976岁之间。根据随机分配原则,按病人入院日期的单双号,将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9例,其中观察组男36例,女23例,平均年龄42.3 ±11.6,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38例,初中以下文化程度21例,对照组男35例,女24例,平均年龄38.5 ± 13.2,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37例,初中以下文化程度22例。两组病人性别、年龄和文化程度,统计学检验,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人性化健康教育方式 :注意病人感受,明确病人需求,即首先评估病人的生理、心理需求与学习状态,同病人保持协调,教育的内容以视网膜脱离健康教育单所例的内容为主,让病人选择其想知道的内容,并将选择结果作标记;病人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病情提出相关问题,护理人员在全面了解其需求后予以满足。护患共同制定教育计划。护士根据病人选择的教育内容和相关问题进行健康教育,教育方法以语言教育为主,辅以小组示范性教育与实物教育、个别指导、床边教育和书画教育[1]。在实施过程中,尊重病人的权利,让其及时说出自己的感觉,主动咨询,提出意见和建议,护理人员因势利导,循循善诱,加强护患之间的互动性,共同完成健康教育计划,教育时间为1530min/d。同时注意病人身心状况,病人入住陌生环境易产生孤独、悲观情绪,护士耐心、热情向病人介绍周围环境,设施使用、作息制度,主管医生及主管护士,安慰病人,满足需求,使病人产生亲切感。对于文化程度低,老年人记忆力差的特点,易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教育,对不懂之处反复耐心解答并示范指导[2]。对于幼儿活泼好动的个性,应做好陪护人员的健康指导,加强巡视,防止幼儿意外摔伤、烫伤等。

1.2.1 计划性健康教育方式:对照组采取计划性健康教育方式,即依据病人的资料进行评估分析,推测病人对健康知识的需求程度,护士自行制定教育计划,按计划步骤给病人施教。

1.2.3 效果评价:两组的评价工作均在实施后1d和出院前1d进行。

1.2.3.1 健康教育效果:根据病人的学习效果和达到的教育目标分为优、良、差三个等级,优为目标实施,即病人能复述教育内容的80%以上,能完整的复述和回示所教授的方法。良为目标部分实现,即病人能复述教育内容的6080%,能部分复述和回示所教授的方法。差为目标未实现,即病人只能复述50%以下的教育内容,不能复述和回示所教授的方法。

1.2.3.2 病人对健康教育知识主动咨询情况:两组病人对健康教育知识内容(包括疾病的预防、治疗、护理、饮食、药物、心理咨询与辅导,出院后注意事项),于出院前1d主动提问均作为主动咨询行为给予记录。

1.2.3.3 病人对健康教育的满意度:出院前1d由护士长向每位病人发放“出院病人征求意见表”,包括入院宣教,基础服务,、健康教育、沟通技巧4个方面16项内容,病人填写时只需用“v”表示肯定的回答,文盲由家属向其解释说明并争得病人意见填写,当场收回。

1.2.3 统计学方法:所得数据进行X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健康教育方式效果比较:实施后1d观察组健康教育与对照组比较 X2=4.216,P>0.05,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效果不明显。

出院前1d观察组健康教育效果优、良率达100%,与对照组比较X2=40.865, P

表1 两组健康教育效果比较例(%)

3 讨论

常规的健康教育模式主要围绕疾病相关知识,通过对口头说教及书面资料做好入院、术前术后和出院指导,这种教育方式侧重于视网膜脱离病人的躯体疾病和共性问题,这是护理人员单向灌输,病人被动接受教育的过程,缺乏个性化、人性化和护患互动性,不能充分调动病人的主动性,效果较差[3]。而人性化的健康教育由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共同参与,注意病人人性化、个性化、注意病人身心及社会需求,因人施教,是理想的健康教育模式,在人性化教育过程中,护患交流增加,关系融洽,病人的权利意识不断觉醒,自主意识不断增强,希望了解和参与医护过程,发表自己的看法,希望有机会决定自己的健康问题[4]。如提出对护理的需求,治疗手段的选择,以及对治疗过程的了解。本文结果显示,观察组健康教育内容知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病人不仅需要高超的医术,舒适的环境,更重要被理解,被关心,被尊重[5]。人性化健康教育在尊重和关心病人的同时,将良好的服务态度,高度的责任心,丰富的专业知识和过硬的专业技术完善地展示给病人,使病人对护士产生了良好的心理效应,这种人性化服务,受到了病人及家属普遍的赞赏。

参考文献

[1]王文英,青光眼病人不同健康教育方式效果评价,护理学杂志,2003,18(7).540―541

[2]陈庆敏,樊捷,以人为本的健康教育在老年骨折病人中的实施,护理学杂志,2003,18(9).702―703

篇8

二、主要工作措施

(一)、健全组织机构,完善健教工作网络

完善的健康教育网络是开展健康教育工作的组织保证和有效措施,年我们将结合本社区实际情况,调整充实健康教育志愿者队伍,加强健康教育志愿者培训;组织人员积极参加市、区、疾控部门组织的各类培训,提高健康教育工作者自身健康教育能力和理论水平;将健康教育工作列入中心工作计划,把健康教育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二)、加大经费投入

计划年购置新的照相机、电脑、打印机等设备,印制健康教育宣传材料,保障健康教育工作顺利开展。

(三)、计划开展的健康教育活动

1、举办健康教育讲座

每月定期开展健康教育讲座,全年不少于12次。依据居民需求、季节多发病安排讲座内容,按照季节变化增加手足口、流感等流行性传染病的内容。选择临床经验相对丰富、表达能力较强的医生作为主讲人。每次讲座前认真组织、安排、通知,在讲座后接受咨询、发放相关健康教育材料,尽可能将健康知识传递给更多的居民。(后附健康教育讲座安排表)

2、开展公众健康咨询活动

利用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世界卫生日、全国碘缺乏病日、世界无烟日、全国高血压日、世界精神卫生日、世界糖尿病日、世界艾滋病日等各种健康主题日和辖区重点健康问题,开展健康咨询活动,并根据主题发放宣传资料。

3、向居民播放健康教育光盘

在输液室设电视及dvd,每周定期播放健康教育光盘,光盘内容以居民的需要为原则,做好播放记录、播放小结等。

4、开展居民喜闻乐见的活动

计划上半年、下半年各开展一次居民喜欢的健康知识竞赛,专干提前认真组织,设计试题、配备奖品,让居民在娱乐的同时学习到日常所需的健康知识。

5、办好健康教育宣传栏

按季度定期对中心的3个健康教育宣传栏更换内容。将季节多发病、常见病及居民感兴趣的健康常识列入其中,丰富多彩的宣传健康知识。

6、发挥取阅架的作用

中心大厅设健康教育取阅架,每月定期整理,将居民需要的健康教育材料摆放其中,供居民免费索取。

(四)、健康教育效果评估

篇9

依照健康教育工作规范要求,做好健

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各项工作任务。围绕甲型流感、艾滋病、结核病、肿瘤、肝炎等重大传染病和慢性病,结合各种卫生日主题开展宣传活动。特别是积极开展 世界结核病日、世界卫生日、全国预防接种日、防治碘缺乏病日、世界无烟日、世界艾滋病日等各种卫生主题日宣传活动。继续做好针对农民工、外出打工和进城务工人员的艾滋病防治项目传播材料的播放工作.根据《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开展群众性的健康安全和防范教育,提高群众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加强健康教育网络信息建设,促进健康教育网络信息规范化。加强健康教育档案规范化管理。

二、主要工作措施

(一)、健全组织机构,完善健教工作网络

完善的健康教育网络是开展健康教育工作的组织保证和有效措施,20xx年我们将结合本社区实际情况,调整充实健康教育志愿者队伍,加强健康教育志愿者培训;组织人员积极参加市、区、疾控部门组织的各类培训,提高健康教育工作者自身健康教育能力和理论水平;将健康教育工作列入中心工作计划,把健康教育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二)、加大经费投入

计划20xx年购置新的照相机、电脑、打印机等设备,印制健康教育宣传材料,保障健康教育工作顺利开展。

(三)、计划开展的健康教育活动

1、举办健康教育讲座

每月定期开展健康教育讲座,全年不少于12次。依据居民需求、季节多发病安排讲座内容,按照季节变化增加手足口、流感等流行性传染病的内容。选择临床经验相对丰富、表达能力较强的医生作为主讲人。每次讲座前认真组织、安排、通知,在讲座后接受咨询、发放相关健康教育材料,尽可能将健康知识传递给更多的居民。(后附健康教育讲座安排表)

2、开展公众健康咨询活动

利用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世界卫生日、全国碘缺乏病日、世界无烟日、全国高血压日、世界精神卫生日、世界糖尿病日、世界艾滋病日等各种健康主题日和辖区重点健康问题,开展健康咨询活动,并根据主题发放宣传资料。

3、向居民播放健康教育光盘

在输液室设电视及dvd,每周定期播放健康教育光盘,光盘内容以居民的需要为原则,做好播放记录、播放小结等。

4、开展居民喜闻乐见的活动

计划上半年、下半年各开展一次居民喜欢的健康知识竞赛,专干提前认真组织,设计试题、配备奖品,让居民在娱乐的同时学习到日常所需的健康知识。

5、办好健康教育宣传栏

按季度定期对中心的3个健康教育宣传栏更换内容。将季节多发病、常见病及居民感兴趣的健康常识列入其中,丰富多彩的宣传健康知识。

6、发挥取阅架的作用

中心大厅设健康教育取阅架,每月定期整理,将居民需要的健康教育材料摆放其中,供居民免费索取。

(四)、健康教育效果评估

篇10

二、主要工作措施

(一)、健全组织机构,完善健教工作网络

完善的健康教育网络是开展健康教育工作的组织保证和有效措施,20xx年我们将合本社区实际情况,调整充实健康教育志愿者队伍,加强健康教育志愿者培训;组织人员积极参加市、区、疾控部门组织的各类培训,提高健康教育工作者自身健康教育能力和理论水平;将健康教育工作列入中心工作计划,把健康教育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二)、加大经费投入

计划20xx年购置新的照相机、电脑、打印机等设备,印制健康教育宣传材料,保障健康教育工作顺利开展。

(三)、计划开展的健康教育活动

1、举办健康教育讲座

每月定期开展健康教育讲座,全年不少于12次。依据居民需求、季节多发病安排讲座内容,按照季节变化增加手足口、流感等传染病的内容。选择临床经验相对丰富、表达能力较强的医生作为主讲人。每次讲座前认真组织、安排、通知,在讲座后接受咨询、发放相关健康教育材料,尽可能将健康知识传递给的居民。(后附健康教育讲座安排表)

2、开展公众健康咨询活动

利用世界防治核病日、世界卫生日、全国碘缺乏病日、世界无烟日、全国高血压日、世界精神卫生日、世界糖尿病日、世界艾滋病日等各种健康主题日和辖区重点健康问题,开展健康咨询活动,并根据主题发放宣传资料。

3、向居民播放健康教育光盘

在输液室设电视及dvd,每周定期播放健康教育光盘,光盘内容以居民的需要为原则,做好播放记录、播放小等。

4、开展居民喜闻乐见的活动

计划上半年、下半年各开展一次居民喜欢的健康知识竞赛,专干提前认真组织,设计试题、配备奖品,让居民在娱乐的同时学习到日常所需的健康知识。

5、办好健康教育宣传栏

按季度定期对中心的3个健康教育宣传栏更换内容。将季节多发病、常见病及居民感兴趣的健康常识列入其中,丰富多彩的宣传健康知识。

6、发挥取阅架的作用

中心大厅设健康教育取阅架,每月定期整理,将居民需要的健康教育材料摆放其中,供居民免费索取。

(四)、健康教育效果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