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问题分析模板(10篇)

时间:2023-09-13 09:19:47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环境问题分析,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环境问题分析

篇1

关键词:环境问题;经济学;生态技术

一、环境问题实质上是一个经济问题

经济学的研究表明,市场机制可以有效率地配置资源,但要有一系列严格的条件。只有当这些条件都成立的情况下,亚当·斯密所描绘的神奇的“看不见的手”才能有效发挥作用。如果不具备或不完全具备这些条件时,就出现市场失灵。所谓市场失灵,就是市场机制的某些缺陷造成资源配置缺乏效率,使市场不能有效地配置公共资源。环境问题上的市场失灵主要表现为:环境的公共物品属性和环境污染的负外部性。

(一)环境的公共物品属性。环境既包括生物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等环境实物资源,也包括环境容量、生态平衡和调节、空气质量等环境质量资源。其中一些资源可以被所有人共用,一些资源被一部分人共用,还有一些资源被私人利用。这就涉及到环境的物品属性分析。经济学根据物品是否具有排他性和消费的竞争性,把物品分为私人物品、公共物品。私人物品是既具有排他性又具有竞争性的物品,公共物品是既无排他性又无竞争性的物品,共有资源是具有竞争性而无排他性的物品。将物品属性分析引入环境领域,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环境质量具有公共物品的属性。像清新空气就是最纯粹的公共物品,既无消费的竞争性和也无排他性。即一个人的消费不会影响其他人对同一环境物品消费的数量和质量。同时,一个人不论付费与否,都不能从这一环境物品的消费中被排除出去,即环境质量作为公共物品,使得无法、很难或不必对其进行收费,私人企业赚不到利润,市场机制就无法激励其减少空气中污染物的排放来提供清新空气这一公共物品。在这种情况下,市场机制是失灵的,必须政府干预,由政府来提供公共物品。

2、环境资源的共有资源属性。像森林、地下水、野生动物等就是典型的共有资源,有竞争性而无排他性。由于共用资源产权不明以及不能或很难向使用共用资源的人收费,即人人都可以自由取用而不负担成本,必然导致环境资源消费过程中的“搭便车”行为,滥用环境资源。以我国的草场为例,由于草场属于共有资源,任何牧民都可以随时到牧场免费使用牧草,牧民们为了从牧场上获取最大收益,竞相增加畜牧数量,结果导致出现过度放牧现象,导致草场退化,甚至毁灭性破坏,这就是“公地的悲剧”。经济学分析认为,当今社会,资源的枯竭、生态的恶化,与共有资源的非排他性有密切关系。

(二)环境污染的外部性。环境污染是指经济活动的污染物或污染因素排入环境,超过环境容量和环境的自净能力,使环境质量恶化。“外部性指的是企业或个人向市场之外的其他人所强加的成本或利益。”经济学认为,“市场之所以能有效率的运作,是因为价格向生产者和消费者双向传递了信息。然而,有时市场价格并不反映生产者或消费者的活动。当一种生产或消费活动对其他生产或消费活动产生不反映到市场价格中的效应时,就存在外部性。”外部性的内涵包括以下主要内容:(1)当企业或个人的行为不是通过影响价格而影响另一个企业或个人的环境时,便有了外部性存在;(2)私人成本或收益与社会成本或收益不一致。由于外部性的存在,价值规律无法发挥作用,导致资源不能得到有效配置。这种非市场性的影响,对社会有利的称为正外部性,对社会不利的称为负外部性。将外部性理论引入环境领域,实质是把经济行为主体的经济活动放到环境-经济复合系统中考察,就会得出这样的结论:环境污染是一种典型的负外部性,产生了不能全部反映到市场交易价格中去的额外社会成本。如上游化工厂向河流中倒入废酸液,使下游的游乐场所不能用于游泳或钓鱼。由于无须向任何人赔偿损失,从而导致外部不经济的产生。由于环境污染并不构成私人生产成本,必然出现企业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的差异。这一差异被转嫁给社会和公众,外部性成本的顺利转嫁,必然导致这种带有负外部效应的物品的过度供给行为,使资源配置扭曲,造成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社会福利损失。

二、环境政策的创新:与市场的整合

(一)国际的启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解决环境问题既要用足市场机制,又要依靠政府干预,但政府的干预应以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为前提,以弥补市场的功能缺陷。近10年来,西方国家环境政策手段已经开始由传统的命令——控制型手段向基于市场的经济手段转变。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于1991年提出的《关于在环境政策中使用经济手段的建议》,建议成员国更加广泛、坚定地采用经济手段,以作为其他政策手段的补充或替代。该建议提出了4类经济手段供成员国参考:一是环境税和收费;二是许可证交易;三是押金制度;四是财政补贴。该建议推动了经济手段在欧美国家的应用。

目前,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国家中,已有许多国家征收环境税,尤其是欧盟一些国家,已将环境税作为优先使用的环境政策工具。环境税是国家为了保护环境与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而凭借其权力对一切开发、利用环境资源的单位和个人,按照其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程度或污染、破坏环境资源的程度征收的一个新税种。它主要有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行为税和有污染的产品税两种。前者如开发、利用森林资源税;后者如含铅汽油税、含氯氟化碳产品税。发达国家现在应用最广泛的环境税是燃料环境税,如对含铅、无铅汽油实行差别税,对含硫、含碳燃料征收硫税、碳税等。

对我国来说,应借鉴发达国家对污染大户课征高额环境税的做法,大幅提高排污收费标准,待条件成熟再逐步向环境税过渡。排污收费标准的提高和收费方法的改革,在短期内可能会给企业的经营带来负面影响,但从长远来看,对社会、对整个城市的发展是有利的,可以促进企业积极开动脑筋来控制污染,降低环境成本,最终也能使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得以提高。

(二)环境政策的经济学基础。环境经济政策的理论基础起源于20世纪初关于福利经济学的分析,以庇古在《福利经济学》中所表述的政策措施为代表,即为了消除外部效应,对产生负外部效应的单位征税或收费,对产生外部正效应的单位给予补贴,这就是“庇古手段”。虽然这种环境经济政策需要政府对费额、税率制定的科学性,但对企业和消费者的行为会产生动态有效的刺激,促使企业开发新技术,新的环境友好产品和提高污染治理水平,因为每一单位的污染削减,都将以节税的形式得到回报。随着20世纪七十年代著名学者科斯的“产权理论”的兴起,运用“科斯定律”来创新环境经济政策在理论和实践上取得了很大发展。科斯在《社会成本问题》中指出,污染问题是相互的,因为制止污染也会给企业造成损失。既然日常的商品交换可以看作是一种权利(产权)的交换,那么污染权也能够交换,可以通过市场交易来使污染问题达到最有效率的解决。在实践中逐渐形成了排污权交易、自愿协商为代表的“科斯手段”。排污权交易的主要内容是:充分利用市场主体的自发的趋利避害本能和市场交易工具,在实行污染物总量控制的前提下,进行环境保护。即政府向企业发放排污许可证,企业根据排污许可证向特定地点排放特定数量的污染物,排污权是可以买卖的,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在市场上买进或卖出排污权。“科斯手段”的管理成本低,有利于刺激企业革新技术,减少污染排放,以多余的排污权在市场交易而获得利润回报。

综上所述,环境经济政策与命令控制型政策相比较,命令控制型政策需要直接决定污染控制,需要实施者监测污染物排放,具有强制性,以政府行为为主;而环境经济政策是为污染控制提供财政上的激励,不需要实施者监测污染物排放,具有诱导性,以经济主体参与为主。通过要么在污染者与公众之间进行财政转移支付,如环境税收或收费、财政补贴和产品税等;要么创建一个新的市场,如排污许可权交易,使经济主体以他们认为最有利的方式对财政刺激作出自主反应,从而达到协调环境与经济发展两者关系的目的。

三、更好地协调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一)综合利用资源

1、建立资源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有的国家发展以节能、节材、节水、节约资本等重效益、重品种、重质量的工业生产技术和制度;有的国家调整工业内部结构,由生产初级产品为主向深加工、精加工的“朝阳工业”转变,以减少对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

2、重视二次资源的开发利用。很多国家提倡废物资源化,把再生资源称为“第二次物料革命”,或“第二矿产资源”。例如,巴西、意大利每年所消耗的贵金属几乎全部来自再生,其他废旧金属的80%~90%均被回收利用,变废为宝。为减少水资源消耗,有些国家工业用水的回用率已接近100%。

3、对资源内涵的认识愈来愈丰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从注重物质投入的外延正在向注重资源内涵扩大的方向转变。如回收利用垃圾也能创造新的价值,日本对垃圾回收利用率高达90%,法国每年从垃圾中回收废纸占造纸工业原料的40%。现在世界各大国正在进一步对回收垃圾进行深层次的开发利用,以保护地球生态环境。荷兰正设计用“雨”(利用雨水下降冲击力)发电。此外,将还有更多的替代资源、人造用品面世。

(二)推行清洁生产。1989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工业与环境规划活动中心首先提出清洁生产,定义为:“清洁生产是指将综合预防的环境策略持续地应用于生产过程和产品中,以减少对人类和环境的风险性。”《中国21世纪议程》将清洁生产定义为:“既可满足人们的需要,又可合理使用自然资源和能源,并保护环境的实用生产方法和措施。”

很多国家为推行清洁生产,正在实施“零废物排放”工业(简称零排放工业或闭环式工业),其实质是从生产过程和产品两方面理解的:一是就生产过程而言,为实现废物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将生产过程中一端的废弃物排出,转为另一端的原料输入的方法;或者将一个生产部门的废弃物作为另一个生产部门的原料供应;二是对产品而言,近年来世界各国竞相研究和开发一些生态产品。生态产品也称“绿色产品”或“环保产品”,其含义是指能够保持社会环境和对人类无害的产品。例如,德国制造世界第一种生态轮胎、生态电视机、生态冰箱,日本制成生态电池、生态塑料渔网,加拿大开始生产实用的燃料公共汽车(无污染物排放),美国研制出生态服装,瑞典推出一种生态画,我国生产出安全、营养、无公害的绿色食品等等。可以预料,绿色产品将随着可持续发展进程的深入,而日益成为今后产品生产的主导方向。

(三)树立生态技术观。每当新科技成果向经济建设转化时,总会带来生产的大发展,产生显著的经济增长效应和质变效应。然而,进一步深思,又发现另一种倾向,大多数技术的应用,如果是以单一目的性——经济效益为前提,那么技术越尖端,单一目的性越明显,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程度也就越大。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思考,技术究竟是给人类带来幸福还是灾难,这主要取决于人类自己,而非技术本身。

篇2

关键词 环境效应 对外贸易 环境保护

一、贸易对环境的影响

(一)积极影响

国际贸易可促进生产专业化,加快技术开发,为环境投资创造更多的资源,并减少生产过程对环境的依赖程度,提高环境和经济的效率,对环境改善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这也就是国际贸易对环境的正效应。

(二)消极影响

国际贸易对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的环境的影响是不同的,对于低发展阶段的国家,国际贸易也造成了大量的环境问题。一般来说,贸易不是导致环境恶化的直接原因,但贸易往往间接地通过某种途径导致整体环境的恶化。

二、贸易环境效应论

Grossman和Krueger(1991)在对NAFTA贸易环境的影响研究中,最早使用了贸易-环境一般均衡分析模型,将贸易对环境的影响分为规模效应、结构效应、技术效应。

(一)规模效应

规模效应是指在污染系数和产业结构不变的情况下,自由贸易扩大了经济活动的规模,从而将提高自然资源的使用水平和环境的污染程度。因此,贸易对环境的规模效应影响为负,如果存在市场失灵,如产权结构不清晰,无偿使用生态系统、不能内部化的外部性以及缺乏公共产品,这种负效应会更大;政策失灵,如对能源补贴,会进一步加剧贸易的规模效应。

(二)结构效应

在开放贸易条件下,由于要素会随着价格的相对变化在产业间重新配置,从而导致具有比较优势部门的生产扩张和其他部门生产规模收缩,由这种产出结构变化所引起的污染变化即为结构效应。结构效应的积极影响是生产专业化带来的高生产效率有利于提高投入产出系数,从而节省资源,保护环境。

(三)技术效应

技术效应是指开放贸易和对外投资改变了生产过程中的技术应用,进而改变单位产出的环境损害。比如,贸易自由化能够引进更清洁的生产技术以及贸易引致的技术溢出效应都会环境产生积极的影响。

三、我国的环境问题及理论分析

(一)环境现状

1.资源与环境压力越来越大,环保形势依然严峻。

2.资源与环境承载能力已近极限,各类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下降。

3.生态赤字与资源缺口不断增大,严重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4.全球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国际环境压力进一步加大。

(二)理论分析

通过分析外生的进口产品相对价格的下降,探讨贸易对环境质量影响的水平效应和长期增长效应。

环境质量函数可写为:

1.1

对1.1式关于最终产品Y的价格 求微分,然后两边同时乘以 ,可以得到以下关于价格弹性的等式:

1.2

一般情况下, 的符号式模棱两可的,即小国在时点t( )实行贸易自由化对环境污染水平的影响效应是不确定的。

另一方面,当 ,则小国在贸易均衡中将进口人力资本密集型产品Y和出口物质资本密集型产品Z,贸易条件的改善将促进长期经济增长,当 ,则贸易条件的变化抑制长期经济增长但有利于环境质量的改善。

于是我们可以得到:

(1)一国贸易条件 改善对环境质量影响的水平应具有不确定性。

(2)一国贸易条件改善对环境质量影响的增长效应依赖于贸易条件的增长效应:如果贸易促进经济增长,则贸易自由化不利于环境质量的改善;相反,如果贸易抑制经济增长,则有利于环境质量的改善。

四、相关措施

(一)提高公民和企业的环保意识

越来越多的国际环境公约、协议、标准,是各国进行环境壁垒的主要法律依据,这些法律制度具有复杂性、多样性等特点。我们应当加大宣传力度,使国内企业,尤其是外贸企业改变观念,增强环保意识,充分认识环境与贸易的相互协调关系以及环境在我国经济生活的重要现实意义。

(二)促进环境成本内在化,推进清洁生产

企业必须将环境和资源费用计算在市场价格之内,使环境资源成本内部化。这样可以从真正意义上发现和培养具有真实的贸易比较成本优势的产品的生产和对外出口,不但有利于环境保护和公平竞争,还消除了由环境所造成的贸易障碍,使企业从根本上达到成功地逾越绿色贸易壁垒。同时在企业中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克服企业管理中生产与环保分离的问题,促进企业的技术改造并使技术改造更具有针对性。企业应在自身的市场和质量管理中与国际上推行的“清洁生产”体系接轨,主动与环境保护部门以及“清洁生产中心”联系,适应新的发展形势为突破绿色贸易壁垒创造条件。

(三)发展环保技术,扶持环保产业发展

目前,中国环境产业以及它所依赖的环境技术都十分薄弱,环境产业不但没有形成规模,而且主要停留在末端污染的防治上,不仅对国民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小,从技术上也很难突破国际上的环境壁垒。中国入世后,国外的环境设备与技术必然会对中国环境市场产生冲击。我们必须借鉴发达国家的环境技术和经验,在政府的宏观引导下,借当前产业结构调整之机采取更为有效的实际行动,一方面完善环境科技研究机构,调整环境科研布局;另一方面拓宽融资渠道,健全投资体制,积极利用财税政策,促进科技进步,加紧发展我国的环境技术和产业,将环境产业的功能延伸至洁净技术洁净产品和环境功能服务(如生态旅游、环境景观设计等)。

参考文献

[1]彭水军,赖明勇,包群.环境、贸易与经济增长.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5.

篇3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煤炭作为占国民经济发展需求较大的能源,在人们日常生产生活中起着很大的作用,然而煤炭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及利用,既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同时也对人类生活环境产生了一系列的消极影响,声环境问题也越来越不容忽视。人类在自身发展的过程中,也面临着自然环境带来的考验,是否能够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能够在保证自身发展的同时,还能使得自然环境得到保护和改善是我们必须认真考虑的一个重大问题。目前国内针对煤矿开采方面的研究内容比较单一,大部分属于生产技术人员的研究,更深层的理论研究较少[1]。此论文将对矿区的声环境影响及其治理措施进行分析阐述。

1 矿区声环境影响

矿区的声环境影响即该区域的噪声影响。噪声在环境污染上属于物理型污染,通常指人耳不能忍受的一切声音。煤矿噪声存在于煤矿生产建设的各个环节,对施工人员的身心健康危害很大。噪声主要有六个方面的危害:①损害听力;②引发各种心血管疾病;③对交流的通讯联络造成干扰,甚至还会因此出现安全事故;④疲劳,注意力下降,劳动效率降低;⑤使人烦躁,妨碍休息;⑥特别强的噪声还会导致仪器失灵[2]。

煤矿在建设过程中噪声的产生环节主要来源于施工机械、交通运输产生的噪声,井下巷道掘进过程中产生的噪声以及通风机和空压机运行所产生的噪声;在运营期噪声主要来源于生产设备的运行、采煤机、风井运行、运输车辆等。在煤炭行业中,选煤厂的噪声是最为突出的。洗煤系统噪声主要有三方面来源:①矸石通过运输带下落到漏斗产生的撞击声;②电动机和鼓风机运行时产生的噪声;③主选车间提升斗运行产生的噪声。这些都属于生产运行过程中的机械摩擦噪声。煤矿除了井下生产时产生的噪声影响外,还有地面辅助生产系统产生的噪声,这些噪声也影响着周边群众的正常生产生活。表2-3是某煤矿施工建设过程中各单元所产生的噪声值。

准(GB12348-2008)的二类区标准,因此东南东北厂界都有所超标。两个敏感点选取的是周边居民点,预测值都未曾超标。

2 矿区噪声防治措施

2.1 煤矿建设期的噪声防治

煤矿建设期的噪声主要来源于施工机械、运输噪声以及风机运行和井下巷道掘进产生的噪声。在解决噪声污染的这个问题上,应尽可能做到以下几点:

1. 选择低噪声的施工机械,在施工期间要合理安排时间,制定详尽科学的施工计划,尽量在白天运行,避免在晚上施工,防止夜间扰民。

2. 运输车辆以及附带的运煤铁路运输线都要求在白天进行运输,晚上停止运输。

3. 井下掘进过程中主要是凿岩机、通风机、空压机产生高强度的噪声。凿岩机一般选用低噪设备并采取适当的消音措施来达到降噪的效果。通风机和空压机建议采用低噪设备,在排气口、机身加装消声隔音设备,一般选取阻性或者阻抗复合型的消声器,可在机组上加装隔声罩,隔声罩进(出)风口装备消声设备,防止噪声外逸[4]。

2.2 煤矿运营期的噪声防治

运营期的噪声主要来源于生产设备、选煤厂、采煤机、风井、运输车辆以及附带的铁路运输干线等。生产设备选取装配质量好、加工精度高、低噪声的设备或者带有降噪措施的设备作为首选,从根本上减轻噪声对于外界环境的影响。选煤厂噪声相对比较大,有数据显示,选取了40个选煤厂作为样本进行调查,从调查结果来看,选煤厂运行的各种设备的平

均噪声已达到90dB(A)以上[5]。其中振动筛、跳汰机、溜槽等强噪设备低中频噪声成分突出,这些设备主要通过摩擦、相互碰撞、震动等产生噪声,因此上对于这些强噪设备要选取低噪设备,采取消声措施,定期进行检修,给齿轮、传送带等定期涂抹机油进行处理。同样采煤机也必须选取低噪声设备,对于产噪高的开采工艺,运输过程繁杂的工序予以简化,采取防振措施降噪措施,从而达到生产要求。风井口的噪声主要为空气动力型噪声,同时附带有机械和电机噪声。首先在风井口采用轻型钢结构,其次悬挂片式消声器以超细玻璃丝棉为吸声载体来达到吸声降噪的目的[6]。同样在运营期,运输车辆或者附带的铁路运输干线要避免在夜晚进行运输,铁路运输干线要符合环评中提出的要求,同时在运行时要可能的最大限度控制噪声的产生,减小对周边居民区的负面影响。煤矿要出台相应的管理措施,严格煤炭出入准则,坚决按标准和要求运营生产,以保证矿区噪声污染降到最低。

3 结论

在煤矿的开采过程中会产生各类的环境问题,声环境问题只是其一。煤矿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首先要在意识上加强对煤矿环境保护的认识,在了解和掌握到其危害的同时,提高环境保护的意识。人是社会行为主导的主体,感性思维推动理性思维,理性思维指导行为过程。因此,应该加大普及环境保护知识以及其重要性的力度,进一步提高大家的环境保护意识。另外,对矿区声环境问题的研究仍将继续进行,希望能够更好的做好其防治工作。

[参考文献]

[1] 张继贤,何迎庆,张秀云.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能源发展趋势及能源发展对策[J] .中国矿业,2010,8:54-57.

[2] 孙海,刘宁.煤矿环境污染问题研究[J] .矿产保护与利用,2000,2:10-13.

[3] 张培元,蒋德林,程水英等.陕西正通煤业有限责任公司高家堡矿井及选煤厂建设工程(5.0Mt/a)环境影响报告书[M],2011,6:92-93,108-114.

篇4

中图分类号:C912.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07(2012)05—0126—05

前言

21世纪是生态文明的世纪。我国东部发达地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虽然加快了城镇化进程,但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在国家相关政策的引导下,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步伐也进一步加大,但西部地区属于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同时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的变化又影响着中东部地区,陕西属于“中国的西部,西部的东部”,地理位置相当重要。在城镇化的过程中,陕西广大农村集镇备受关注,是将要城镇化的载体,而农村集镇环境问题是城镇化过程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问题。

2011年9月至11月间,我们绿色集镇课题组对陕西200多个农村集镇进行了抽样调查,调查的对象主要是集镇所在乡镇的乡镇长和书记,发放问卷200份,收回190份,有效问卷182份。发现集镇生活环境问题比较严重,集镇环境整治也存在一定的障碍。

一、陕西农村地区集镇类型

通过对陕西关中杨凌区、武功县、扶风县、岐山县、宝鸡陈仓区、眉县、礼泉县、凤翔县、淳化县等区域或县域集镇实地抽样调查,发现集镇类型各种各样,都有各自的特色。

(一)乡镇政府所在地集镇

关中地区很大比例的集镇都属于这种类型,同时这种集镇往往依托当地比较大的自然村而形成。乡镇政府位于集镇之中,集镇街道有商业中心、生产要素中心、农副产品加工、科教文卫等主要功能区。大都留有很多传统的集市贸易日,为了周边农村居民赶集和交易的方便及流动商贩的经营方便,临近集镇的集日或集期都是相互错开的。如岐山的益店镇是双日集,而临近的枣林镇是单日集;凤翔的虢王镇是双日集,而彪角镇是单日集;有的集镇是1、4、7集,有的是2、5、8集等这样相互错开。

(二)具有集市贸易的自然村集镇

这种集镇是在农村比较大的自然村的自然贸易和自然演进过称中形成的。因其具有一定的农村腹地条件,有利的交通位置,通过定期的集市和商品交换,方便周围村民的生产和生活要求,逐步发展并建立了一些经常性的商业服务设施,如商铺、金融、邮电、通讯、科教、文卫等,在此基础上发展而成。如杨凌区原大寨乡(现为大寨镇)的寨东村,武功县的大庄村引申了公路集镇等。

(三)撤乡并镇后原乡集镇

20世纪以来随着“责任政府、服务政府、效率政府、廉洁政府”以及“减轻农民负担”为价值取向的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基层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成为我国行政区划格局变化中的一个亮点。撤乡并镇和乡镇合并就是其中之一。撤乡并镇和乡镇合并后,由几个乡镇政府合为一个政府,在原乡镇之一设点办公,原来的乡或镇没有了一级地方政府,但原有的集镇街道功能仍然运行,特别是商业网点和集市贸易并没有中断。如岐山县的雍川镇是由原来的马家乡和麦禾营乡合并而来,镇政府设在麦禾营乡,而以前的马家乡的集镇街道功能还存在。

(四)乡镇政府迁出后原有的集镇

这类集镇和前一种集镇有些类似,但不完全一样。即有的乡镇按照新的要求和计划进行规划,将乡镇政府及相关机构搬离原地址,形成新的乡镇政府驻地,这些新的乡镇政府驻地,有的形成了新的集镇格局,有的没有形成新的集镇格局,但由于人们的习惯及古老的风俗文化传统,旧的集镇格局依然存在,原有功能也并没有失去,并且在集镇上形成的古老习俗及传统的节日仍然存在。如扶风的绛帐旧的集镇每年的春分仍然过古会(集市)、唱大戏等。

(五)交通要道自发形成的集镇

在新农村建设及城市郊区发展过程中由于道路交通条件的改善,陕西农村基本上很多村庄都修建了通村马路,有的村庄在重要的国道和省道周围,利用有利的地理位置优势发展了交通要道集镇,还有一些老的传统的街道集镇由于濒临一些交通要道,也拓展了道路集镇。这些集镇各种店铺林立,生产生活资料齐全,不仅服务了过往车辆行人,也是当地农村居民生产资料、生活资料的集散地。如武功县的大庄镇就引申了公路街道,武功县的南庄村在毗邻交通要道也成立了集镇式道路街道。

(六)以车站、工矿企业为依托的集镇

有的工矿企业周围虽然没有一级地方政府,但由于工人和周围农村居民的日常生产生活需要,慢慢形成了一定的集市贸易市场,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定规模的集镇。如扶风县的绛帐集镇。这些集镇的主要特点是集市集期结构和功能不明显,平日人口流动不是很大,基本上天天是集市,这些集镇基本接近小城镇的规模和功能。

二、陕西农村集镇环境存在的

主要问题

(一)集镇环境差,基本的公共环保设施不完善甚至缺位

目前,陕西大部分集镇建设尚未摆脱自然演进的模式。经调研,在182个集镇中只有22%的集镇有环保的基本设施,31.3%的集镇没有环保基本设施,46.7%的环保基本设施正在建设中。环保设施不完善的集镇主要集中在撤乡并镇后原乡集镇和乡镇政府迁出后的集镇。这个数据说明陕西农村集镇环保基本设施普及率较低。从供排水设施和卫生厕所这两大最基本的和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公共设施来看,被调研的集镇中86.1%的集镇有供水设施,仅59.6%的集镇有排水设施,这说明还有很大比例的集镇没有供水设施,排水设施也只占一半多。因此不难想象为什么农村集镇污水污染是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特别是雨季雨污合流,排放到自然水体,甚至影响饮用水水源。从卫生厕所来看,调查的个案样本中,没有普及卫生厕所的集镇比例高达70.17%,说明大部分集镇还未普及卫生厕所。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有的集镇只有一个所谓的“公共厕所”,而且还是某个单位的。集镇到处是生活垃圾,特别是集市日,集镇人口较多而且流动量大,物质较多的情况下,集市日的午后整个集镇基本被各种生活垃圾所覆盖。

(二)管理不到位,条块分割,随意性大

陕西集镇空间分布差异较大,关中、陕北和陕南也有明显的区别。以关中为例,有的地区集镇分布密集,有的地区集镇分布稀疏。在平原地带集镇密度较大,如扶风县、武功县、岐山县等,而在一些山区县城如淳化县、旬邑县则密度较小。虽然各集镇均设置了村镇建设管理站,但人员少,专业人员缺乏,加之管理法规不完善,建设管理人员没有明确的管理点。在我们调研的集镇中89.5%的集镇没有设立独立的环境保护机构,工作人员严重不足,环境监测和环境监理工作基本处于空白状态,环保部门缺乏最起码的管理经费。这个问题主要集中在具有集市贸易的自然村集镇和交通要道自发形成的集镇。据调查,农村集镇环保部门的相当一部分经费,包括工资,要靠征收的排污费来解决。排污费不能用于治理污染,环保政策的实施必然受到影响,更为严重的是,环保部门既然要依靠排污费维持生计,在污染企业面前必然失去权威性。12]另外,管理体制条块分割,目前小集镇管理体制设有社区居委会,居委会只管人不管建设;村委会管农业和农民,也不管集镇建设。集镇的环境卫生、市场管理由镇(街道)、市相关部门负责。人为地分割小集镇的管理权限,阻碍了集镇整体建设发展。

因此,造成管理随意性大,集镇面貌脏、乱、差,出现“农村当城建,城镇建得像农村”的现象,失去了集镇原有的特色风貌和传统文化特色。

(三)建设盲目性大,跟风现象严重,忽视挖掘集镇自身传统文化的吸引力

在调研的集镇中有发展规划的占到了69.1%,正在制定规划的占22.7%,没有规划的占8.3%。说明规划在集镇建设中有所加强,有规划和正在制定规划的占了绝大多数。但规划的合理性、连续性和稳定性还需进一步加强。很多集镇由于资金和思想意识等问题的限制,认为搞建设就是修马路、盖楼房、建广场。建设整体性、系统性和连续性差,多为重视面子工程,互相跟风,造成了“千镇一面”的现象,集镇原有的特色建筑风貌和传统文化面临萎缩和灭失的危险。“朝建夕改”、“半拉子工程”、“外表光鲜里边粗糙”等现象较多,不仅占用了有限的耕地资源,还造成了大量土地的闲置浪费。这种状况在没有较大的天气和自然变化的情况下,不会发生很大的问题,但一旦有洪水、地震等较大的自然灾害发生时,造成的后果非常严重。这个问题主要集中在乡镇政府集镇和一些重要的地区重点建设的集镇。

另外,集镇公共文化设施缺乏,文化氛围较差。在调研中约84.4%的集镇设有文化站或文化馆,但作用都基本没有发挥出来。52.3%的集镇没有图书馆,占了大部分比例,影剧院和体育场馆等公共设施的建设相对滞后。60.4%的集镇没有进行社区建设,86.3%的集镇没有设立高中。这些重要的发展指标都相对滞后,导致了集镇文化娱乐活动相当匮乏,另一方面却滋生了一些不健康的娱乐活动。县城管辖下的集镇,虽然离县城的空间距离不是很远,但一到晚上,集镇和县城形成了很明显的对比,县城是各种娱乐文化活动应有尽有,与大中城市基本没有什么区别,而一般普通集镇街道基本上都很冷清,只有极个别店铺和行业在招揽生意,大大阻碍了城镇化的进程和集镇自身的繁荣和发展。

(四)道路集镇发展空间受限,环境隐患大

绝大多数集镇和主要交通干道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特别是国道和省道。主要有以下几种:(1)集镇设在道路的十字路口,如扶风段家镇、武功苏坊镇。这种集镇不仅不好规划,难以管理,安全隐患也相当严重,过往车辆多,行人和车辆都在十字路口穿梭,在交通压力增大和设施缺乏的情况下形成严重的安全隐患和环境隐患;(2)公路从集镇一侧通过,如岐山县的益店镇、宝鸡陈仓区的阳平镇。这种集镇相对比较科学,既照顾到集镇的商业中心功能,临近有主要的交通干线,人员和货物运送方便,又对集镇的进一步发展和规划留足发展空间。(3)集镇纯粹在交通要道上成立和发展,如武功的南庄、大庄街道集镇,凤翔县的横水镇,西宝中线、北线横穿集镇,有的甚至绵延几公里,这种集镇纯粹是道路集镇,利用公路交通便利、场地宽敞且无偿使用的条件,发展地方生产,形成独特的公路经济,成为市场经济建设中的一个亮点,是农村经济的增长圈。但这种集镇存在的最重要问题是公路产权遭到了严重的侵犯和损害,农民和商铺店主出于自身生产、生活的需要,从远离公路的地方迁出来,在公路两侧安家落户。公路沿线住户对公路也不爱护,住在公路边,随意往公路上倒垃圾、泼污水,公路成了事实上的垃圾消化场。至于在公路上碾压煤渣,在路肩、边坡和水沟里倒土种菜,占用公路堆物放料、打场晒草等比比皆是。公共卫生设施简陋粗糙甚至根本不考虑垃圾消化、处理、清扫等工作,致使公路两侧住房屋基高过路面,而下水道等严重不畅,积水无法排泄,路面变成河床水道。

三、集镇环境治理的对策分析

(一)合理利用资金,完善集镇公共设施建设

集镇公共设施是集镇住民和镇域农民生产生活的必要条件和基本保障。近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集镇公共设施也在不断的建设和完善。当前,在集镇公共设施的建设中,主要采取以项目为支撑的方法在建设,这是新时期集镇建设的当前形势和发展方向,但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重复建设、资金滥用、违法截留、挪用和贪污贿赂等现象。因此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应该各自或联合制定一些相应的规章制度,如公共设施项目申请规定、公共设施项目申请细则、公共设施项目实施细则、公共设施项目实施监督管理制度等,并将这些制度性文件进一步细化,加大宣传力度,使相关利益方都能参与并相互监督实施和落实,用这样的方法来规制监督有关资金的去向和使用情况。同时,应本着专款专用、合理布局、节约使用的原则,改善集镇生产、生活环境,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二)加强管理,设立集镇专门环保机构

环境管理薄弱或缺位是大部分农村集镇的共有问题。由于乡镇政府人员短缺,经济建设和其他事务占去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经调研,日常情况下的各项日常工作,乡镇政府会派出一人作为上级相应部门的联络员,如环保干事联络县级环保局,而这些联络员很可能一人兼数职,另外环境管理经费短缺也是不争的事实。因此集镇环境整治一方面要加强管理,不管是那类集镇,乡镇政府驻地集镇或撤乡后的办事处,都应该设立专门的环保机构并增加管理人员,而且尽可能的使用相关环境专业的管理和技术人员,这样对于集镇环境问题的预防和整治才能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另一方面,在集镇环境管理方面必须加大投入。经调研,乡镇政府机构经费短缺是事实,但乡镇政府的经费滥用、挪用也是事实。因此,对经费的来源应多渠道筹集,不能只依赖相关企业和政府部门,对相关的利益各方都应让其支出相应的费用并选出代表商讨经费的合理使用和形成相应的监督机制。只有增加环境管理专业人员和环境管理经费,并对其合理的利用和实施进行制度监督,才能更好的管理好集镇环境。

(三)合理解决集镇保留、植入与重建的关系

陕西农村许多集镇都有悠久的历史、浓厚的文化和民族传统。近年来,由于城镇化的安排、布局和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撤乡并镇、并村、集镇搬迁、农村土地和村镇整理及省委省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推进城镇化的政策和举措。导致集镇保留、植入与重建的冲突加剧,许多农村集镇处于一种盲目建设和无续发展的状态。对集镇的修建、重建、搬迁需持慎重的态度,各地应根据区域发展特色和集镇本身的特色制定相应的政策、制度及措施。对一些历史文化名镇及有特殊传统产业特色的集镇以保全原貌为原则进行加固、修缮,传承历史文化特色,并给予制度保障。对于自然条件差,集镇发展受限的集镇,在集镇搬迁的过程中一方面要注意原有集镇的脆弱的生态环境的保护,另一方面更要重视新集镇选址的环境影响评价及新建集镇的合理规划、集镇建筑符合当地自然环境和气候环境,同时要对集镇住民及镇域农民加强环境意识和环境道德的培养及环境法律法规的宣传。

篇5

    二、农村能源分类

    1.生物质能:直接或间接由绿色植物经光合作用生成的生物物质和其他有机质,可直接当作燃料或转换成气态或液态燃料的载能体。一般指薪柴、秸秆、人畜粪便等。

    2.水能:利用水力发电。

    3.矿物质能:主要指煤和煤矸石。煤矸石是指煤矿中开采出的低热值的矸石,其热值为3.3~12.5兆焦/千克。可以直接燃烧或加工成型坯等燃烧利用。

    4.太阳能:广义的太阳能包括直接射到地球上的太阳辐射能和因太阳辐射同地球大气层及地球表面相互作用而产生的风能、潮汐能等,也包括通过光合作用形成的生物质能等。现在世界各国都在研究如何利用太阳的光、热问题。

    5.风能:由于地球表面吸收太阳辐射能的能力不同,造成各处温度和气压的差别,促使空气流动。这种流动空气产生的动能即风能。可用于风帆助航、风力提水、农副产品加工、风力发电、风力致热等。

    6.地热能:地球内部包含的热能,或由于地下物质的摩擦、挤压而放热;或由于地球内部某些物质发生化学变化而放热。从地表向下,地球内部的温度随着深度的增加而不断增高。火山爆发、地震和温泉都是地热能的表现形式。据估计,地球内部每小时放出的热量约相当于燃烧6000万吨优质煤。中国已有20多个省(自治区)开展了利用地热能的工作,一般用于温室、育秧、育种、孵化鸡、养鱼等。西藏羊八井、湖南灰汤、辽宁熊岳等地建设地热电站。世界各国对地热能的开发利用也较重视,主要是将地下天然蒸汽和热水用于生产和生活。由于有关设施的一次投资较高,地热能利用受到一定的限制。潮汐能由月亮和太阳引潮力的作用,使海洋中的海水作周期性的涨落运动,由潮汐涨落所产生的位能和动能称为潮汐能。中国潮汐能资源估计约1.1亿千瓦,主要用作水磨、水车、农副产品机械的动力和发电。

    三、农村生态环境问题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农村人口的快速增长和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业综合开发规模和乡镇工业对资源的利用强度日益扩大,使我国农村本来就已经短缺的资源和脆弱的生态环境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中国的区域和人口重点在农村,农村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不从根本上扭转,将不仅严重影响和制约农业稳产增收、农民脱贫致富和农村现代化进程,使“三农问题”变成越来越难解的症结所在,而且也将直接影响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严重威胁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关乎食品安全和社会稳定。因此,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不仅是当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一项紧迫而又艰巨的任务,而且也成为我国新时期生态环境保持工作的重中之重。

    四、农村能源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农村能源是农村赖以生存和发展最重要的一种资源,是农民生活改善的物资基础。然而在农村能源开发和利用的生命周期过程中,从能源资源到能源的最终消费,各阶段都会对环境造成压力,引起局部的、区域性的、乃至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对农村的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导致农村环境问题日益严重。

    五、农村能源开发利用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1.生物质能开发利用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农村使用薪柴和秸秆等生物质能做炊事和供热燃料的传统利用方式引起的空气污染,对人们的健康产生严重危害。

    2.小水电开发利用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农村的小水电一般都是利用修建的小水库进行发电,由于水库中的生物质腐烂而产生甲烷等温室气体排放到生物圈造成空气环境的污染。

    3.矿物质能开发利用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煤炭在开采过程中会造成矿山生态环境的破坏,主要包括对地表的破坏、引起岩石的移动、矿井酸性水的排放、煤矸石堆积、煤层甲烷排放等。煤炭消费过程中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硫、二氧化碳、氮氧化物、一氧化碳、烟尘和汞等污染物,是造成大气污染和酸雨的主要原因。煤炭消费过程中也排放温室气体造成环境问题。

    4.太阳能开发利用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主要是占用土地,另外制造光伏电池需要的高纯度硅,属能源密集产品,本身需要消耗大量能源,含镉光伏电池的有毒物质排放虽在安全范围内,但公众仍担心对健康有危害。

    5.风能开发利用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风能开发中,风机会产生噪声和电池干扰。

    6.地热能开发利用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主要是地热水直接排放造成地表水热污染:含有害元素或盐分较高的地热水污染水源和土壤;地热水中的CO2和H2S等有害气体排放到大气中;地表水超采造成地面沉陷等。

    六、我国农村生态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

    1.农村生态植被严重破坏

    1)森林资源的破坏:乱砍滥伐、毁林种粮、森林火灾等,全国每年减少森林资源约1亿m3。

    2)草原退化现象十分严重

    目前已有0.87亿公顷退化,占我国草原总面积的五分之一,且每年仍以133万公顷的速度继续退化。

    生态植被破坏的后果:使农业生产失去生态屏障,是导致水土流失、荒漠化、虫灾、洪灾等自然灾害频发的重要原因。

    2.农村水环境的污染

    不合理使用农药、化肥等造成的水污染。

    乡镇工业和生活污水的排放。

    生活垃圾造成的水污染。

    3.农村土壤环境的污染

    1)一方面,我国是耕地资源极其匮乏的国家,近年来耕地面积又在不断减小,并已成为制约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障碍。

    另一方面,我国的土壤污染问题仍在不断恶化,不少农田土壤层有害元素含量超标、板结硬化。

    2)目前,我国酸雨面积已占国土面积的40%以上,我国受镉、砷、铬、铅等重金属污染的耕地面积近2000万公顷,约占总耕地面积的五分之一;工业“三废”污染耕地1000万km2,污水灌溉的农田面积已达330多万km2,而且污染趋势仍在加重。

    全国每年因重金属污染而减产粮食1000多万t,另外被重金属污染而减产粮食多达1200万t,合计经济损失至少200亿元。

    4.农村固体废弃物的污染

    1)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生活垃圾、农业生产及畜禽养殖废弃物等排放量日益增大。据统计,全国农村生活污水日排放量为2320.5万t,其中总氮日排放量约为283.1t,总磷约为56.6t。大多数村镇没有无害化垃圾填埋场,生活垃圾被随意抛弃在河塘或低洼地,不仅影响卫生,而且造成河流淤积,污染水体。大量的秸秆被焚烧或抛弃于河湖沟渠或道路两侧,浪费了大量资源,污染大气和水体。

    2)垃圾等固体废弃物危害:占用大量土地,污染空气,污染水源,污染土壤。未收集和未处理的垃圾还会滋生传播疾病的害虫,如苍蝇、蚊子、蟑螂和老鼠等。

    3)粪便及秸秆引起的污染即内源性污染的种类和数量也在不断增加。水源污染导致5亿农民的饮水不符合卫生标准,鱼塘、农田污染事件不断发生;大气污染导致酸雨面积不断增加,全国酸雨面积已经超过国土面积的29%;工业固体废弃物和生活垃圾共同污染着水源、污染着农田。化肥、农药使用量的不断增加,形成了农村新的污染物,造成土壤板结、有机质含量减少、土地质量下降,农产品品质低劣,市场竞争能力差;农膜的大量使用,所带来的“白色”污染,使农田土壤结构破坏、养分减少、地力下降。

    5.农村大气环境的污染

    1)农村家庭使用柴草和含硫量高的低质煤作为生活燃料,且农家炤房的排烟设计很差。

    2)乡镇工业废气和工业粉尘排放量均占我国工业排放总量的近一半。

    3)拖拉机、三轮摩托、二轮摩托等机动车辆尾气废气大量排放。

    4)乡镇和村间道路的路况差,灰尘漫天飞扬。

    七、农村能源建设与改善生态环境的关系

    1、实行节能优先的政策,通过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的推广,达到节能降耗,减少污染物排放的目标。农村节能炉、节能灶等节能产品的使用,每年可节约大量的原煤和薪柴,也就减少了一氧化碳、硫化氢、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其它有害气体的排放,节约薪柴也就等于封山育林,对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篇6

【关键词】

系统论;环境问题;协同发展



一、系统论简述

系统理论是20世纪兴起的一种科学理论,主张用系统的观点和思维去看待客观存在的事物,并从整体上把握事物,分析其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关系。系统是由若干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部分构成的有机整体。整体性是系统的本质特征,指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托构成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就系统整体而言,任何系统又是更大系统的部分,并构成更大系统的特性。系统方法是指从系统的观点出发,着眼于整体与部分、整体与环境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综合考察对象,求得整体最佳功能的科学方法。

二、系统论视角下的环境问题分析

从系统论的视角来看,地球是由自然环境系统和人类社会系统构成的有机整体,其结构和功能是由系统整体性决定的,其中任何一个子系统的破坏都会引起地球生态系统的不稳定。这个系统最基本的特征就是它的整体性和相互依存性,自然环境系统为人类社会发展提供自然资源、容纳并净化废弃物;而人类社会系统是自然环境系统发展的产物,两个系统不断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并处于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动态平衡之中。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生产力的提高,人类不断的征服自然,人类社会系统也日益膨胀,而自然系统渐趋萎缩,自然环境系统被人类社会破坏,系统整体性作用消弱,一系列环境问题随之产生。

环境问题就其本质而言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从系统论的视角来看,就是人类社会系统与自然系统之间的关系问题。更具体的说是人类社会在技术化的过程中形成的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和污染,而这种破坏和污染反过来又造成了对人类生存的危害。环境问题一般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生态破坏问题。即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对自然环境造成的破坏,以及由此产生的各种生态效应。另一类是产业发展和人类生活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即环境污染。

三、系统论视角下环境问题的特点

1、环境问题具有关联性

环境要素之间互相联系、作用并相互影响。环境压力引起环境破坏和环境污染,反过来环境破坏和环境污染又加剧环境压力。环境污染会在一定范围以及某种程度上造成环境破坏,环境破坏又加速环境污染即环境的自净化力减弱。环境的各种单个要素之间存在紧密的连锁关系,会引发一系列的连锁反应,由此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2、环境问题具有动态性

环境问题是在不断地变化着,它是一个随时间、条件不断变化而变化的过程,因此,环境问题的形成是个长期动态的过程。这是因为它的环境系统在不断地变化,引起输入输出强度与性质的不断变化。一些环境学者认为环境问题的涨落参数很难控制在某一固定阀值内,当它超出时,便会形成涨落,产生一定量上的变化,但并不会停着,而是接着引发系列的连锁反应,进一步引起环境问题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变化,从而呈现出显著的动态性。例如:在我们控制或解决一个或多个环境问题时,可能会引起另外的环境问题的形成。并且同一环境问题也会由于时间、条件不同而发生变化,形成不同的特点,也表现出显著的动态性。

3、环境问题具有不确定性

所谓不确定性是指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后果的难以预测性。每个自然现象,都已不再是纯粹自然力作用的结果,都可以找出人类行为促成的痕迹。使得自然确定性发生改变,人们也已难以从过去确定不移的事件预测未来的自然事件。尤其是环境问题的后果,难于预测,甚至难于想象。

4、环境问题具有长期性

环境问题是在人类的长期实践活动中产生的,环境问题的治理也必须以人类的长期实践来完成。从出现农业文明开始,人们对自然的开发利用强度逐渐加大,局部地区出现了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等环境问题,而进入工业文明时代后,由于人们不断的追求经济增长,在全球范围内出现了温室效应、臭氧层空洞、酸雨和光化学烟雾等一系列环境问题。环境问题的影响也具有长期性,具有缓发性和持久性的特点。它的防护和治理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需要一个长期的实践过程。

四、基于系统论的环境问题解决方法

1、加强环境污染的全过程控制

传统的污染治理方法是末端治理,这种方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只有从经济活动的源头做起节约资源,并在产品制造、消费、回收等环节上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逐步恢复环境的自净能力,恢复生态平衡,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长期以来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冲突,实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的“共赢”。要达到这一目的,就必须在经济活动中实行清洁生产。清洁生产是以减污、降耗为目的,用全过程控制的方法减少污染物的产生量。

2、转变社会经济发展模式

一直以来,社会经济发展都是一种传统经济模式。即“资源—产品—污染排放”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主要表现为对资源的掠夺,以及对资源的利用是一次性的和粗放型的,排放出的废弃物又是巨量的。仅仅以追求经济增长为唯一目标。如今,绿色文明时代的到来,人们才认识到经济增长必须与环境和谐统一。而要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就必须改变现有的以追求经济增长为唯一目标的经济发展模式,转变为能够实现经济和环境双赢的经济发展模式,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协同发展。

3、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

要解决环境问题就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的观念。人类活动必须在新的生态价值观指导下进行,遵循生态系统规律,对自然界进行合理开发和科学的管理。从仅注重眼前和局部利益的发展方式转变为注重长远和整体利益的发展方式,即走可持续的发展道路。其核心是协调发展与环境的友好关系。在现代经济条件下,经济增长愈快,生态负荷超载愈重,这将致使环境越来越恶化。因此经济发展必须和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相协调,尽量把生态问题发生控制在资源存量和环境状况的警戒线之内。

4、发展循环经济,构建循环型社会

发展循环经济是解决环境问题的治本之策。循环经济应将清洁生产和废弃物综合利用融为一体,用系统论方法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废弃物资源化、减量化和无害化。发展循环经济的同时,开展以循环经济为特征的生态工业和生态工业园区,建立结构优美、高效、持续的生态区域与城市,建立循环型社会。循环型社会是相对于以往的废弃型社会提出的。废弃型社会曾经是20世纪经济增长的推动力,以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为特征。但是这种经济增长方式必然带来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同时大部分废弃物都是潜在的资源,在处理废弃物的过程中,人们实际浪费了大量的资源,而且花费了大量的治理费用。为此,必须推动废弃型社会向循环型社会转变,循环社会的建立,将会导致传统经济向新型工业的转变,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树立新的价值观和消费观。

【参考文献】

[1] 张坤.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3.3.

[2] 解振华.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环境保护,2004.12(23)226-230.

篇7

如今,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飞速发展,我国农村的经济条件也显著提高,随之而来的是我国农村的生态问题日益严峻,生态系统逐渐遭到破坏,成为制约我国农村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下,对造成农村生态污染的成因及恶果进行分析,并采取法律的措施进行治理和维护,是当今农村生态环境面临的重要任务。本文仅就农民诉权层面,探讨诉讼法对农村生态环境的改善和作用。

一、农村生态环境的污染的现状

农村生态环境是指由农林牧副渔业生产所必须的土壤,水,森林,草原,空气和阳光等自然因素组成的综合体。农村生态问题依据各个地区,各个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表现。在经济发达地区,农村生态环境污染比较严重,治理的难度相对较大。依据中国地质大学09年中国农村生态环境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农业生态现状严峻,农工业生产不合理,生活垃圾普遍,调查中最为明显的要属农药污染,东中西部农村使用的无害农药比例分别为10.61%、8.55%、9.41%。具体来说,农村生态环境破坏表现为各种资源破坏问题对生态系统的破坏,和对农民的合法权益的侵害。长远来看,表现为对环境正义价值的破坏,及农村长远经济,政治的发展,和和谐农村的构建。

农村生态基础的破坏,从生态学角度看,主要导致了四大污染表现:(1)农田污染;因为化肥农药的不合理利用导致的土壤有机质降低,肥力下降。(2)水体污染;目前,农村水体污染污染情况主要是水体的富营养化,水中的有害物质增多,水质下降。化肥的流失也破坏着水资源,更威胁着饮用水安全。乡镇企业的用水也是水污染的主要原因,目前农村的卫生设施不够完善,雨水冲刷对农村水质污染也很严重。(3)大气污染;秸秆焚烧不仅污染大气,更影响居民身体健康,另外,化肥中释放的氮逸入空气从而导致大气污染。(4)噪音污染;许多乡镇企业靠近居民生活区,机器运转时噪音很大,且无隔音降噪和卫生防护设施,影响周围附近居民日常生活。

二、农村环境污染成因分析

通过以上简单的对农村生态环境污染现状简单的分析可知,我国农村环境已遭到严重的破坏,农村生态破坏不仅污染面广,源流更多,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一)政府的决策影响。

长期以来,法学界将环境资源法的立法初衷定义为市场缺陷,政府加强对市场环境的干预即可预防。殊不知,政府在市场运作中对生态环境的决策直接影响着环境的建设之路。上世纪80年代,实行放宽政策,积极迅速的发展乡镇企业,但基于其缺乏相应的技术和资金,乡镇企业取得了表面的成绩,却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

(二)我国农村立法体系建设滞后。

纵观我国对农村环境保护的各种立法,仅《环境保护法》在第二十条提到了对加强农村环境的保护,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深层次的还表现立法思想的缺失。有学者认为,农村环境保护法律规制不仅形式多样,而且内容丰富,包括防止农村环境污染的法律规定和防治农村环境被破坏的和建设农村生态的法律规定。

首先,我国针对环境立法把重心放在城市。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环境的立法很少针对的对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提出建设性的意见。现行法律确定的治理原则是以行政区域的划分为标准的管理机制,致使跨区域跨流域的污染得不到根本治理。

其次,立法虽然强调政府管制,却无详尽的制度和监督保障。要切实有效的实行法律,必须有一个强有力的制度和管理机构,环境监测和环境监察基本上处于空白阶段。另外许多部门职能处于交叉或者空白,致使体制上存在缺陷。所以,我国的立法过于原则,而对具体的情况,责任标准难以界定。

最后,立法过于滞后,至今为止的《征收排污费暂行方法》早在1982年制定,至今仍未废止,许多收费标准已经落后。

三、加强农村环境保护的法律及相关诉讼制度的分析

农村环境保护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环境的保护需要有效利用各种手段加以实行,也就是根据国情,制定相关法律,借鉴西方的有关环境保护的措施和法律学者的构想,使我国法律在总结经验和吸取教训中得以完善。

针对现状,本文就农村环境保护的诉讼制度的角度提出相关防治对策原则的分析: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立法理念。

以人为本的法治理念体现在行政诉讼中,势必要求重视保护农民诉权的一种法制理念和价值。在部分排污企业污染严重,影响农民的生产,生活时因为有可能会使农民行使这种诉权而有所顾忌,这种诉权配合入宪从根本上为农民的环境权找到了法律依据。

(二)原则上确立农民行使环境保护诉权的主动性。

农民是保护和改善农村环境的参与者和受益者,更是农村污染防治的主要力量中国目前农村环境问题严峻,切实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和法制公德,鼓励农民主动行使诉权,只有这样,才能积极的调动诉讼保护机制的调节作用,这就要求广大农民都来关注农村环境问题,确保农村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三)补充环境侵权赔偿责任的处罚条款。

在我国诉讼法的证据举证中,行政诉讼和民事诉讼对罚款额度都是一个固定的额度,即对主要负责主体进行罚款,而随着主体违法时间的增长,污染面积的增广,应处罚额度应相应增加,诉讼法规定的硬性额度已不适合,只有这样,才能使污染企业愿意加大清洁生产的成本。

(四)在环境判决执行难的问题上,灵活运用冻结,查封等司法行政手段。

积极通过司法协助手段制止环境侵权行为,通过合法程序向政府请愿,动员社会力量,避免司法造成的负面影响。

(五)建立环境公益诉讼制度。

环境权作为一种社会权利,每个人都是这种机制下的受益人,都有原告的资格,形成公益机制在这种条件下就成了必要,由私到公,这种转变也成了环境诉讼举证难,耗费大的有力途径。在此基础上,还应完善公益诉讼的法律援助,帮助制度。我国虽然建立了相关的律师援助制度,然而在环境问题上,律师介入公益诉讼的制度还不多见,所以说我国在这一方面还有待加强。这样不仅能使公众承担较低的诉讼费用,也能再败诉时承担较低的诉讼数额。

(六)建立专门的证据规则。

对专家证人,证据效力,举证时限,举证责任进行明确,笔者认为,应对当前农村生态破坏进行无过错责任原则,举证责任倒置原则。因事牵涉及高度争议,鉴定单位或机构应存在进行鉴定的意愿。

四、完善我国农民环境保护诉权的建议

(一)放宽环境诉讼农民原告范围。

允许将原告放宽到只要拥有诉讼权利能力的所有农民,社会组织,一旦发现农村存在环境侵权的,都可以向基层人民法院提起行政或者民事诉讼。而不是行政诉讼中的“原告合法权益”受侵害,民事诉讼中的“与原告有直接利害关系”。

(二)实行人民陪审员制度。

农村环境诉讼较为专业,可以吸纳有专业知识的环境专家,地质专家作为人民陪审员参与诉讼。

(三)农民不宜随意处分环境诉权。

由于环境保护的公益性,农民不宜随意处分环境诉权。不得随意变更,撤销其正当权利,限制其合理使用。

(四)奖励公益诉讼。

政府可以对农民诉权得以胜诉的,予以额外奖励,鼓励农民积极合法的行使诉权。

(五)缩减诉讼费用。

政府可以从国务院划拨农村环境管理经费中的一部分用于基层法院受理这类案件的诉讼经费。减轻农民诉权的经济压力。

参考文献:

篇8

Abstract: this paper combines with the author years compose work,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principle of architectural design of urban dwellings, and expounds the design of residential green ecological environment concept to reflect, from building the product production, construction and use three aspects discusses the realization of building energy,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ecological demonstrates the energy conservation of the building and the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rchitectural design for the future reference.

Key words: the living environment and residential building design, building energy efficiency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进入21 世纪,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市居住环境不断改善,居住者对居住空间、居住环境提出更高的要求,同时对住宅设计也提出许多新课题。城市住宅的品质应当由建筑、环境与人之间协调发展。我国建设部于2001 年5 月了《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建设与技术导则(试行) 》,提出我国住宅建设新的标准。绿色生态住宅设计要求,用自然的手法解决环境问题,使小区实现自然能源与资源的自身循环系统。生态住宅小区主张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给予人类的各种可再生资源,最小限度地索取自然的不可再生资源,减少对自然的有害影响,降低建筑的环境负荷。

关注环境,以人为本这是未来建筑设计必须考虑的问题,必须将住宅环境和人文环境看成是整个社会,历史体系中的一部分,和谐共生共同发展。

1 城市住宅建筑设计原则人居环境就建筑领域而言,

1)“以人为本”这一建筑设计原则不单只是满足“人”的物质与精神欲望,还要使其与生态环境保持应有的平衡关系,要特别强调人性化住宅小区的园林绿化设计。人们进入绿地是为了休闲、运动和交流,因此,园林绿化所创造的环境氛围要充满生活气息,做到景为人用,富有人情味。

2) 因地制宜是住宅区绿化设计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它主要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对当地条件的合理利用;二是对园林植物的选择。所谓合理利用就是要最大限度地利用原有的地形地貌少动土方。这样不仅减少资金投入降低维护成本,而且显得真切自然。起伏多变的地形总比平面整齐的地形更令人感到轻松、温馨、浪漫和富有诗情画意。在园林植物的选择上也要倡导以乡土为主,并适当选取一些适应性强、观赏价值高的外地植物,改善住宅区的植物种植结构。设计上应模拟自然生态进行布置,讲求乔木、灌木、花草的科学搭配,创造出“春花、夏荫、秋实、冬青”的四季景观。

2 在设计中贯彻生态环境理念

住宅绿化面积一般不少于30 %并要求与周围环境高度协调,在空间组织上达到一步一景,景随步移的效果。应从以下几点着手:

1) 在合理运用本土植物、园林小品、园路铺装等前提下,还要强调园林景观与生活、文化的紧密连接,使住宅园林景观环境兼备观赏性和实用性;而且在绿地系统中形成开放性的格局,通过布置文化娱乐、休闲设施、健身场地等,使休闲、运动、交流的人性化空间与设施融合在园林景观中,营造出有利于发展人际关系的

2) 更要注意的是住宅园林景观要有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格,提护栏、雕塑等。欧洲人不惯的,而中国人所理解的舒适和自然生活是人们能够融入到自然生活、娱公共空间。倡多元化,不盲目效仿欧式风格的大门、能完全清楚中国人的居住习惯,高档别墅的形式在欧洲是司空见艺术等精神功能的复杂要求在空间和时间上相互结合,使这一聚居地的所有社会功能在满足当前的需要与将来的发展之间取得平衡,也与环境保护、生态平衡和节约能源互相协调,并有益于人们的身心健康;确切讲应该体现三方面的特点,即生态性、经济性、文化艺术性,三者缺一不可。求居住建筑必须将其使用功能与社会、文化、工作环境,包含自然环境与人为环境两者的和谐发展。

3) 建筑设计师要必须具有环境、生态、节能意识,坚持创造高品质优美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这对人们的工作、生活和健康都会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关注生活质量已成为当今住宅建设的发展趋势。当中,坐在院子里能够享受阳光,亲近自然。

4) 强调住宅区的绿化设计与其他设计不一样,切忌在不同的环境中作出相同的设计来,要不断创新。住宅区的园林绿化设计不同于公园的设计,它应以自然为主线,要开拓人与自然充分亲近的生活领域,使身居闹市的人们能获得重返自然的美好享受。

5) 目前在住宅区内的有些设计过分强调标志性建筑作用,占用了过多的绿地;另外,太多建造的园林小品,既不突出主题,也使原本不多的绿化面积更加可怜。事实上乔木下面有灌木,灌木下面有花草的复合种植结构是增加绿化率的基本保证。

6) 良好的植物景观往往作为园林小品、甚至铺装、坐凳的独特背景,通过色彩、质感等方面的对比突出它所处的特定空间,起到点睛的作用。以绿色为主的另一层含义,是使居住宅区的园林绿化模式不仅满足丰富的平面化,而且还要提倡“林荫型”的立体化。利用墙壁种植攀缘植物,可以弱化建筑形体生硬的几何线条。

3 重视建筑节能

建筑节能从总体上说,是通过政策指导,以节能技术和产品为基础,实现建筑产品的生产、施工和使用三个方面节能目标的。

1) 标准是促进和推广应用建筑节能技术的科学依据,标准是建立在生产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上的,科研成果一旦为标准所采纳,必将促进科研成果的普遍推广和应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有了依据,产品和技术的推广才有了可能,因而大大地加速了推进实现建筑节能的目标。

篇9

中国城市经济不断腾飞的同时农村经济也在进行着飞速的发展,但随着农村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已经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并且危害了农民的切身利益,四川省作为一个农业大省,其农村地域辽阔,农村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大,农村在全省发展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地位,所以解决好农村环境问题不仅是全省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且是保护农民的根本利益的需要。

一、农村主要环境问题

1.耕地污染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基本保证,据不完全调查,目前全国受污染的耕地约有1.5亿亩,污水灌溉污染耕地3250万亩,固体废弃物堆存占地和毁田200万亩,合计约占耕地总面积的十分之一以上。全国每年因重金属污染的粮食达1200万吨,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00亿元。四川省耕地污染主要有以下原因:①化肥、农药,②乡镇企业废水废渣污染,③生活垃圾的污染④工业、科研和医疗机构排放的液体或固体放射性废弃物污染。耕地的污染直接影响土壤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使土壤肥力降低,影响作物生长,造成农作物减产和农产品质量下降。

2.生活垃圾的污染

农村生活垃圾主要以固体、液体为主,如塑料袋、废纸、玻璃、厨房垃圾、生活污水等,全国农村生活垃圾年产生量2.8亿吨,露天堆放量超过30%,平均处理率为20%左右,绝大部分生活垃圾未经处理,全国农村生活污水年产生量90多亿吨,平均处理率15%左右。 生活垃圾不仅是苍蝇、蚊虫的繁殖地而且挤占宝贵的土地资源和生存空间,严重影响了工农业生产和生活,同时生活垃圾会造成水体的污染,垃圾中的一些有毒有害物质,如磷氮等元素,重金属等,经过雨水的冲刷进入江河湖泊造成水的富营养化和重金属在生物体内积累,并沿食物链传递,给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危害,另外农村生活垃圾有毒有害物质进入土壤或挥发入空气,造成土质恶化,空气质量下降。

3.水污染

随着科技的进步,往日的农家肥被农药、化肥的广泛使用所取代,化肥、农药等污染物通过农田排水及地表径流等方式进入水体,引起地表水体的富营养化。与此同时,又渗入地下水中,严重影响了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水质。农村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生活方式并没有随之发生变化,还是按照传统的生活污水直排、随处泼洒的方式处理。

4.空气污染

农村的畜牧养殖虽然规模较小,占用土地较少,但由于相关管理制度缺失和设施的缺乏,动物粪便污染物随意堆放,严重影响农村空气状况。秸秆焚烧是农村空气主要污染源之一,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条件的改善,煤炭、液化气等开始作为农村燃料代替了秸秆,使大量秸秆成为无用废弃物,大量的秸秆无处存放,占用大量土地,所以农民只有将其焚烧,秸秆焚烧不仅浪费了资源,而且严重地污染大气环境,焚烧秸秆导致空气中颗粒悬浮物增多,影响空气质量,还使空气中二氧化硫增多,容易引起酸雨的形成。

二、防治措施

1.坚持科学发展观,力促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资源的培育与高效利用融为一体,大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广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积极引导农民科学合理施用化肥和农药,提倡和推广使用有机肥料。把种植业和林业、牧业、渔业以及相关加工业有机结合起来,建立具有生态合理性、功能良性循环、能耗低的新型综合农业体系,走循环经济之路,这样既解决污染问题,又带来经济效益,使农业经济走上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实现高产、优质、高效与持续发展目标,达到经济、生态和社会三大效益统一。

2.提高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我国环境宣传教育工作重点一直在城市,对农村环境教育宣传工作还显得相当薄弱,农村环保宣传教育普及覆盖面不广,农民的环境意识淡薄。解决我国农村的环境问题,其中一项任务就是开展农村环境宣传教育。从农村、农民的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让农民树立强烈的环境意识,调动农民参与农村环境保护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积极引导广大农民群众自觉培养健康文明的生产、生活、消费方式,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动员广大农民自觉参与环境保护,从自身做起,自觉地建设、维护良好的农村环境,形成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整体氛围。

3.完善农村环境监督和管理体制

3.1立法加强综合性环境管理监督体制,明确行政职责

制定一部综合性环境管理体制组织法,以法律的形式明确主管部门和分管部门的管理职责和地位,各类环境部门的管辖范围,环境执法和处罚的机构设置,环境监管的程度,从而规范行政权力的行使,避免权力的浪费或滥用。完善和创新环境犯罪刑罚制度,调动公民保护环境的积极性,通过司法途径实现政府对环境的有效管理。

3.2贯彻公众参与原则,积极发展非政府组织

市场经济是一个多层次的监管体系,政府监管和非政府组织监督,企业自律是相互配合和补充的关系。环保领域更是如此,鉴于环境问题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充分发挥非政府组织的作用,完善信息公开制度和公众参与机制,完善环境纠纷解决机制,引入公益诉讼,促进舆论监督方式的革新。

3.3狠抓环境保护责任制的落实

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建立严格的环境保护问责制,对完不成环境保护任务,达不到环境保护目标的责任人,要有严格的处理措施;对因决策失误、监管不力造成重大污染事故的,要严肃追究责任。将每一环节置于监督和控制下,使各级领导干部真正环境监管和治理落到实处。

三、结语

解决农村环境问题,保护好农村环境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是提高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托,是改善农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标志,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保障,同时有利于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参考文献:

[1]李干杰.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农村环境保护工作[J].理论前沿,2009(7) :5~8.

[2]陈润羊.新农村建设中的环境问题初探[J].环境保护,2008(11B):31~33.

[3]刘菁.农村环境污染的现状及防治对策[J].河南农业,2008(10):32.

篇10

总书记在十七届三中全会上的讲话明确指出了到2020年农村改革发展的基本目标任务。其中,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体系基本形成,农村人居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作为重要内容被写上日程。

改革开放30年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带来了经济发展的累累硕果。但是,经济发展的同时,农村所面临的环境问题却日趋严重。而环境问题直接制约着我国农村能否真正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一、我国农村生态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

环境污染分为点源污染与面源污染。点源污染指有固定排放点的污染源,如工业企业排污;而面源污染则没有固定的污染排放点。

根据我国农村污染物的来源和特性分析,我国农村生态环境面临的问题主要有农村的面源污染、农村的点源污染和农村生态环境的破坏三大类。

(一)农村的面源污染。农村的面源污染是指农村地区在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过程中产生的、未经处理的污染物对水体、土壤和空气及农产品造成的污染,具有位置、途径、数量的不确定性、随机性、分布范围大与防治难度大的特点。主要来源于两方面:

1、农业生产的污染。主要指不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农用薄膜等化学品及农业生产废弃物综合利用率低造成的环境污染。农用化学品的大量使用、施肥结构不合理和施药不当,不仅严重污染土壤,通过农田径流加重了水体的有机污染和富营养化,而且还通过受污染农产品的销售直接威胁到城乡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2、农村生活对农村环境的污染。主要指村镇等农村聚居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因缺乏规划和环境管理滞后造成的生活污水、生活垃圾污染。

(二)农村的点源污染。主要指城镇企业和乡村集约化养殖场因布局不当、污染治理不力带来的污染,城镇工业污水和工业垃圾向农村地区转移的趋势进一步加剧。城镇工业与乡村畜禽饲养业具有污染点多面广、排污种类多、浓度高的特点,因而其污染对农村环境造成了严重危害。

(三)农村生态环境的破坏。主要指农村地区存在大量掠夺式的采石开矿、挖河取沙、毁田取土、荒坡垦殖、围湖造田、毁林开荒等行为,造成了对生态系统功能的严重破坏。

一些由城市迁移到农村的国有大中型企业,为了减少成本没有建设相应设施处理工业垃圾和污水,给当地农村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污染。农村生态环境的破坏,不仅影响到我国农产品品质的进一步提升,制约了农业生产力的可持续发展,而且不利于广大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与提高。

其中,面源污染比点源污染的范围更广泛,不确定性更大,成分和过程更为复杂,也更难以控制。

二、农村生态环境恶化原因分析

我国农村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的原因复杂,但究其根本,是由我国城乡经济发展的不协调造成。城乡结构性断裂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危害,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城乡断裂使农村贫困状态更加突出,农民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压力和改善生活的动力,无力顾及生态环境污染控制。

城乡相差越突出,农民改变自己地位的内在冲动就越强。改变贫困的诉求,成为农民谋求发展的最直接动力。由于受资本缺乏以及发展途径狭窄的制约,而不得不走资源消耗型原始积累的加速发展之路。这种发展实际上是掠夺式发展,以非持续的方式残暴地从环境中索取发展,从而直接造成一系列破坏生态环境问题。

2、城乡社会断裂使大量人口被堆积在农村,城市化进程缓慢,从而造成了农村人口与资源之间关系高度紧张。

人多资源少的矛盾突出。大量人口堆积在农村,其就业方式就是破坏性就业,对自然资源和环境的需求已经超出其供应能力,构成了对农村环境资源的巨大压力。

3、城乡社会的断裂使农村中的环境保护教育相对薄弱,从而导致农民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和能力较差。面对城镇企业污染,农民往往缺乏保护意识,并处于无助地位。

4、城乡断裂使那些较为先进的企业和技术难以在农村建立。

由于农村公共设施和服务体系方面远远落后于城市,使拥有先进技术的企业不愿进入农村,而乡镇工业也无法学习到先进的环保经验和技术。

5、城乡断裂使农村的环境保护长期受到忽视,环境保护法制建设滞后,环保基础设施、环保经费等均供给不足,加重了生态环境恶化。

虽然国家已经颁布了一系列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其中一些也涉及解决农村环境问题,但尚未构成法律体系,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不强,在一些重要的农村环境保护领域还存在着立法空白,农村环境保护的法规和标准体系很不健全。同时,国家对环境保护的投资支持力度严重不足,在环境治理的基础设施方面,农村也远远落后于城市,很难遏制农村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趋势。

三、保护我国农村生态环境的对策

农村环境保护和建设,关系到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以及国家和社会的繁荣与稳定。针对以上提到的农村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以下的对策和建议:

1、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加快城市化进程,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完善农村经济体制,加强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国家农业支持保护体系,构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这是解决农村生态环境问题之根本措施。

2、加大环保资金投入。建立健全农业环境管理体系,加快农业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实现监测工作常规化;加大对农业环境重点污染区的治理投资力度,加快农药新品种的研制和开发,推广病虫害的综合防治和生物防治,加强对农村生活垃圾和牲畜养殖的粪便污染治理;加大对农田的保护,防止退化、盐碱化和沙化;加大对污染的河流、水源保护性投资;加大对荒山的投资,使之绿色化。

3、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法制建设。首先,要转变观念,打破城市优先、工业优先的理念,确立环境与经济并重的发展理念,推动基于工业污染防治与反映城市利益中心主义特征的环境法制进行的适应性变革。创设适应于调整农村生态安全及乡村企业环境管理的法律机制;同时,构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将散见于各法律中的相关环境保护条款进行清理,修订至协调一致。其次,填补立法空白,对一些重点领域专门立法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