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经济的特点模板(10篇)

时间:2023-09-14 09:28:25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低碳经济的特点,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低碳经济的特点

篇1

中图分类号:K928.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在温室效应引起全球气候不断恶化的今天,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受到了严峻的挑战,低碳的发展已是国际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园林景观中的低碳理念是保护生态环境,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有效途径。

1园林景观中低碳理念的营造原则

1.1持久化原则在园林景观的规划与设计过程中,规划单位要以保护生态环境为目标,科学合理的勘察现场,合理利用资源,建设适宜城市发展的园林景观。在园林景观的建设、养护等环节方面降低能耗,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延长景观的使用周期。

1.2量化原则所谓量化原则,就是将低碳理念用数据量化,利用数据帮助园林景观的规划与设计,达到低碳目的。在园林景观的规划与设计中,要按照低碳排放的要求,在充分考虑碳排放量的影响因素之上,计算二氧化碳的排放数量,控制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数量,提高能源利用率,进而保证园林的规划设计能对社会的发展和生态生活环境起到积极的作用。

1.3施工与维护的低碳化原则低碳的发展是一个持续的动态循环过程,在园林景观的规划设计之初,设计单位要依据地形进行规划设计,坚持不大量挖掘土方的原则,减少机械使用,减少能耗。在园林景观的养护管理过程中,要注重粗放型的管理模式,充分增加园林中的绿地面积,达到低碳的目的。

2 园林景观中低碳理念的应用

园林景观主要包括软质景观和硬质景观,其中软质景观主要是指植物景观、水体景观,硬质景观是相对软质景观而定义的景观,主要是指用质地相对较硬的人工材料或者主要依靠人工材料而打造出的景观效果,主要包括园林建筑、园林中的道路、园林中的广场等。

2.1软质景观中低碳理念的应用

2.1.1园林植物中低碳理念的体现为提高园林景观中绿地的固碳能力,要选择固碳能力强的园林植物种类,以扩大园林低碳绿地。据相关研究报道,垂柳、麻栎、乌桕、醉鱼草、火棘、木芙蓉、碧桃、锦带花、夹竹桃、金叶女贞、金钟花、广玉兰等植物固碳能力较强。园林景观的植物配置要求是:满足功能;场所不同,适宜的植物也不同;突出景观特色和风格;以植物的季相变化为依据等。为使园林景观满足低碳原理,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就要以固碳能力不同的植物互补,以提高植物群落的固碳能力,主要遵循以下原则。(1)落叶乔木与常绿灌木合理配置原则:有研究报道,单位土地面积上供试植物类型的固碳释氧能力大小依次为常绿灌木、落叶乔木、常绿乔木、落叶灌木。所以在园林景观配置中,要增加常绿灌木和落叶乔木的使用比例,并且合理搭配,以增加绿地的固碳释氧能力和单位空间的绿色植被,进而改善冬季绿地景观。(2)速生树种与慢生树种合理配置原则:速生树种与慢生树种比较,前者的固碳能力明显高于后者,要选择固碳能力强且固碳周期长的速生树种,搭配种植慢生树种,既增加了固碳效益,又能使植物景观持久。(3)常绿植物与落叶植物合理配置原则:彩叶植物与常绿植物比较,前者的固碳释氧能力要比后者强很多。但由于许多彩叶植物和落叶植物存在秋冬季节都要落叶的问题,在秋冬两季失去固碳能力。所以,园林景观中要合理搭配种植常绿植物与彩叶、落叶植物,这样弥补了在秋冬两季失去固碳能力的不足,同时也保证了植物景观的四季皆宜。(4)幼龄树与老龄树的合理配置原则:幼龄树与老龄树比较,前者的固碳能力要高于后者。在园林景观的植物配置中,要合理搭配幼龄树与老龄树的种植,这样既能提高生态效益,也符合低碳原理。此外,还要注重古树名木的配置,因为它不仅是独特的自然景观,也能丰富园林景观的文化内涵,同时,其单株固碳能力也要高于普通树种。(5)乡土植物与常规园林植物合理配置原则:乡土植物一般产于当地,或是起源于当地,这种植物在当地已经经历了很长的演化过程,其生理、遗传、形态特征非常适应当地的自然环境。有一部分乡土植物还具有非常高的固碳能力,所以,在园林景观的植物选择中,适当增加这一部分乡土植物,并搭配常规的园林植物,不但能提高植物群落的固碳能力,还可以提高植物群落的生态稳定性,同时也为本土园林植物资源的开发做出了巨大贡献。

2.1.2水体景观中低碳理念的应用

园林景观的另一个重要组成元素是水,水能使园林景观更加生动活泼。人们对园林景观中的亲水需求越来越多,在园林景观的规划设计过程中,不但要注重水体景观的效果,还要注重水体景观的生态性。水体景观设计中,水是最大的主体,在规划设计时,(1)考虑园林景观的选址,自然水源和地形是水体景观设计的基础,能靠近自然水源,以就地取材就能降低能源消耗。(2)以避免浪费为原则,杜绝过分追求水体景观的效果。(3)要有效控制水体景观中灯光和音乐等辅助设施的设计效果,避免能源浪费。(4)合理配置水体景观的水体植物,净化水体,降低水体景观的污染,增强水体景观效果。

2.2硬质景观中低碳理念的体现

2.2.1选择低碳园林材料

低碳材料是指使用周期长,生产和使用过程中能源消耗低、污染小、温室气体排放量小,可以循环使用并且可以回收再生产的新型材料。选择低碳园林材料、循环利用低碳材料和研发与生产新型低碳材料是构建园林景观建筑、铺筑园林道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的直接方法。比如在园林景观建设时使用木结构材料代替钢筋混凝土结构,就能大大降低能源消耗,减少使用过程中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促进森林资源的可持续管理,更好地发展低碳经济。

2.2.2推广应用可再生能源

所谓可再生能源,是指在自然界中能够再生并且能不断得到有效补充或可以重复利用的能源,如风能、太阳能、水能、潮汐能、生物质能和沼气等。在园林景观设计与建设中,推广应用可再生能源,最能体现低碳理念。当前,在园林景观设计中使用太阳能光伏发电的路灯就是可再生能源的应用。

2.3在园林施工与养护环节中低碳理念的应用

好的园林景观作品,工程质量不但要好,景观效果也要保持长久。要减少施工过程中机械的使用,这样就能减少能耗和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同时还不至于对周围的生态环境造成破坏。良好的养护管理是长期保持景观效果的最好保证,在园林景观的后期养护过程中,要注重生态变化的原理,使园林景观中植物的灌溉、修剪和施肥等与生态环境的变化相适应。比如通过增加乔木植物的数量与种类以增加植物的多样性等。

3结语

低碳理念的核心就是构建能源结构、规划低碳城市、建设绿色建筑,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低碳经济的发展打破了城市发展的传统模式,人类只有发展低碳城市,才能促进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改善城市的生态与生活环境。体现在园林景观上,那就是园林建设和园林运营中的低能耗、低污染和低排放,构建低碳园林,改善城市的生态与生活环境,增强城市发展的持久力,这体现在园林景观中的各个环节,主要包括园林的规划、园林的设计与施工和园林的后期养护等,从清洁能源的使用与低能源的消耗和较少的温室气体排放,发挥园林景观的生态效益,满足人们对生活环境的需要。

篇2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前言: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在追求物质生活的同时,更加重视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可持续发展观在各个领域的广泛贯彻落实,引起了人们普遍的重视。低碳风景园林的营造能够进一步完善城市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提高生态品质,为社会带来更多的生态效益。在风景园林的设计过程中,材料与设备的选择方面风,减少耗费的化石能源量,有效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达到风景园林低碳、低污染的绿色效果。

一、低碳风景园林营造的功能特点分析

随着城市发展速度的加快,风景园林在营造的过程中所耗费的能源越来越多,园林营造的材料选择、生产、建设施工、后期维护、更新等每个阶段都存在着能源消耗现象。低碳风景园林的营造能够有效降低能源消耗量,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进一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质量。

进行低碳风景园林的营造,可以采取就近或本地采购材料的方式,这样能够减少在运输过程中材料排放的碳量,从而有效降低能源的总体消耗量。在园林的建设材料的选择中,建设玻璃、钢材等的用量,采用低碳、环保的材料来降低用碳的成本,在园林建设中,尽量采用太阳能、光能等可再生能源,选择低耗能、低污染的高科技产品应用到风景园林的营造中,这样能够有效达到低碳的园林建造目的。在园林的规划设计中,完善设计方案,尽量将园林的使用时间延长,避免一味的追求观赏价值,而采用大面积的玻璃墙等高能耗的建筑材料的设计方案,从根本上降低能耗。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更新速度越来越快,各种高科技材料和木材大量的使用到园林建设中,低碳风景园林的营造鼓励可持续发展材料的选择和采用,将创新理念应用到园林营造中,对旧的材料进行改装和重组,进行重复利用,循环使用。这些材料的循环使用能够有效提高材料在施工前后的能源利用率,促进可持续发展理念在低碳风景园林营造中的贯彻。

低碳风景园林的营造有助于增进绿色植物的功能。目前我国风景园林建设中,提倡建设较多的自然生态景观,减少大面积草坪广场以及空旷的硬地广场的建设,对于喷泉和人工瀑布等需要大量耗电的建筑设施,也进行了数量限制。鼓励风景园林建设林荫地等适合于公众进行户外活动,有利于增加氧气,减少热岛效应的场地。对于风景园林中的自然山河、湖水等要保留在最初位置,这些方式都能够有效提升城市生态环境的质量,充分发挥绿色植物在风景园林中的碳汇功能,扩大碳汇,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合理的储存在绿色植物的根茎中和土壤中,这种风景园林的营造是一种较低成本的减碳方式。

二、低碳风景园林营造的要则分析

与普通风景园林的营造相比,低碳风景园林的营造考虑的因素较多,在园林设计、园林材料的选择、施工过程以及项目更新等方面都要充分考虑到低碳环保的因素,合理、科学的计算风景园林营造中二氧化碳的排放量,通过有效的控制,最大限度的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最大化的提升营造园林过程中的能源利用率。

在风景园林的建设过程中,要通过严格的碳评估,控制好园林营造过程中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严格执行每一道程序,做好各个阶段的维护工作。风景园林营造的每一个阶段都或多或少的留下碳足迹,所谓碳足迹,也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活动,都将释放出一定量的温室气体,例如在开车中、采暖过程中以及食用的产品中,都将释放出温室气体,留下碳足迹,通过有效的测算碳足迹,能够衡量人们的日常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在啊风景园林的营造中,要充分理解建设过程中的碳足迹,只有明白了风景园林营造前和营造后的碳足迹,才能采取有效的措施,有针对性的对控制碳足迹。随着高科技产品和环保型材料的产生,园林设计师在设计园林的过程中,就要选用最环保的材料,最大限度的减少碳的排放量。选择碳友好的园林材料,其直接的衡量标准就是在选择材料时考虑碳的成本,所谓材料的碳成本,也就是指在材料的生产、制造、运输等一系列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量,还包括在这一系列的过程中材料所产生的废弃物体和能源消耗量等。碳成本越低,则这种材料就成为碳友好材料,比较适用于风景园林的营造。此外,即使是两种一样的材料,其碳成本也会不同,这与材料的地域性也有直接的关系,因此,在选择碳友好的园林材料时,也要考虑它的地方性因素。

在风景园林的营造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消耗大量的石化能源,大项目的机械设备的使用,也将排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这些因素都将给园林所在区的地表带来压力,造成空气污染、交通压力以及噪音等问题,因此,风景园林在营造时要选择合适的地理位置,尽量采用小规模的结构设计,减少机械设备的使用,最大限度的控制风景园林在营造过程中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有效的保护土壤和园林植物,从而提升园林生态环境的质量。风景园林营造过程中的碳成本,与设计方式、材料以及园林的维护管理都有着直接关系。施工过程中的碳成本是一次性的,而园林的维护过程中所产生的碳成本却是持久的。为了保证园林的景观长期处在优美状态下,保证风景园林的观赏价值,常常需要对园林中的设施和植物进行定期的维护,在给植物施肥、灌溉等的过程中,就会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这就要求园林设计师充分掌握园林的低碳设计原则,设计具有自动维护性、可持续性的生态系统,最大化的控制碳成本。设计师在进行园林设计时,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力,设计出丰富多彩的立体化设计,增加植物的立体效果和多样性,将人工草坪由草地来代替,采用乔木等适合于粗放管理的草木,有效控制园林营造中的碳排放,又进一步使风景园林得到美化。在风景园林的设计中,还要尽量延长风景园林的使用期限,随着城市化的迅猛发展,很多建筑物的生命周期都在缩短,这些项目的更新都将带来大量的碳排放。因此,设计师在园林设计时,要充分做好调查工作,对园林的材料选择、地理位置的基本条件等做好充分的了解,避免园林营造的设计过于风格化,一味的追求时尚,而忽略了环境的保护。在设计时要充分考虑生态环境的因素,设计出具有长期使用价值、环保同时又美观的园林方案,有效的控制园林营造过程前中后的碳排放量。

三、结语

总而言之,目前我国传统的化石资源在逐渐减少,全球气候变化越来越明显,低碳风景园林的营造能够迎合我国的气候变化趋势,进一步改善我国的城市园林环境,深入贯彻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通过各种环保、节能材料的采用,保证风景园林从设计施工到养护管理的各个过程中都能最大化的降低碳成本和碳排放,严格按照低碳风景园林的营造要则,进行园林的各项施工和维护,充分实现低碳风景园林的社会价值。

参考文献:

[1]杨锐,王俊杰.景观视角下中国低碳城市发展路径的思考[J].城市发展研究,2011(01):178-179.

篇3

中图分类号: K928.7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园林营造;功能特征;设计要则

随着当前社会中环境污染的逐步加剧和能源为及的逐步出现,低碳概念不断的人们生产和生活中实现,以其高高质量,高水准的主要前提因素成为当前发展过程中的主要手段。低碳风景园林的营造是基于当前社会发展过程中各个先进的知识理念与可持续发展道路实施下形成的‘个城市建设于段,是在当前全球气候变暖,各种能源逐渐匮乏的时代背景下形成的一种新思路,新系统化的概念,它有望成为建设可持续发展社会的有效手段之一。在通过当前生产过程中的各种概念与实际操作方式借鉴国内外多种建筑技术逐步形成的理论方针

一、低碳风景园林营造概念的提出

可以说,低碳经济以及低碳园林的背景都是出现在全球气候危机的时候,人们前所未有地感到自己的命运与环境息息相关。特别是近代大工业的兴起,各种化石燃料,化工企业,煤炭钢铁产业的发展使以二氧化碳为首的温室气体大量的排人大气。南极的冰层已经开始融化,各地的气温也开始升高,人们开始惊慌。更严重的是能源危机的露出端倪,燃油价进一步升高,各种资源接连亮起红灯,能源的产出已经不能满足世界的需要。

另外,随着人们认识的深化,可持续发展原理与低碳经济原理越来越受到重视。我们开始种植生态蔬菜,采用基因技术避免农药的使用,减少碳的排放,建立生态园区等措施相继开展。特别是城市作为人口聚集区,那里的生态环境改善尤为重要,于是现代城市风景园林的营造成为了一个城市的必修课,这样的园林可以改善人居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实行可持续发展道路,在城市建立低碳风景园林为解决这一矛盾提供了有效地途径,因此本文将着重讨论以上方案。

二、对低碳风景园林的认识

低碳从字面意思理解就是很低的碳排放。当今社会城市的面积急剧增加,城市的环境及人居的舒适度成为了改善的重点。但是,城市建造过程中大量使用有污染的涂料、建材,为了建房不惜破坏原有的绿地,使得城市环境进一步恶化。直到近年,人们才开始有低碳的概念,认识到园林的重要性,但单纯的园林建设如果不把低碳纳入工作就会南辕北辙。低碳园林的构建,要求在建造园林过程中,尽量少用具有污染的建材、原料、添加剂,尽量不破坏天然的景观;建造设计上:要考虑低能耗,减少能源浪费;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使得园林的各种材料,如水、土等可以循环利用;尽量减少后期的维修费用,让其爱我保养。符合以上的可以理解为低碳园林。

三、低碳园林的功能特点

3.1 低碳园林可以降低风景园林营造中的能源消耗,提高园林的能源利用率

现在的建设基本全是用钢筋混凝土或木材,它们具有很高的代价,污染破坏相当严重。而低碳园林的构建,要求少用或不用这些,通过各种渠道寻求替代品,改善园林的结构功能。在建设的过程中,可以刻意地将废旧品重新利用,提高能源利用率,从而实现可持续的发展。

低碳风景园林营造功能特点之降低风景园林营造中的能源消耗可以从园林的操作层面上实现,这就要求我们首先要本着就近的原则,通过本地进行施工材料的选择,这样我们就可以在最大程度上降低园林施工材料在交通运输过程中碳排放量,这样可以减少风景园林建设总体上的能源消耗。

3.1.1通过本地或就近选择材料,可大幅度降低材料在交通运输中的碳排放,由此带来总体能源消耗的减少。

3.1.2通过选择“低碳”材料替代“高碳”材料来减少风景园林建设中的碳成本,例如减少钢材、玻璃、水泥的用量。

3.1.3以规划设计手段合理延长园林的使用寿命,从而降低风景园林设计中的能源消耗总量。拒绝仅仅为所谓景观效果而设计高耗能的建筑或构筑物。

3.2种植植被。增强碳吸收功能

建设园林的过程中尽量提高绿化面积,尽量少建广场、房舍等,空出自然景观的位置,让更多的花草树木人住园林。即科学计算每平方米的针叶林每年可吸收300t左右碳,即使每平方米的草坪也可以吸收800kg左右的碳,可见绿地吸收碳的功能之大。

四、营造低碳园林的要则

低碳园林的营造必须有规划,科学的安排各方面,减少能源的浪费。总的需要注意的几点:首先是设计,其次是建材的选取,再者是施工的过程及后期的维护。

4.1 减少园林建设的碳排放

每个人的日常生活都有二氧化碳的排出,园林建设施工的每一阶段也避免不了碳的排放,我们提倡的低碳园林就是减少碳的排放。目前已经有很方便的软件可以帮助我们测算碳的排放,我们可以以此评估实施的项目,确定这些项目既符合当前的需要,也可以改善人居环境。

4.2 选购优质环保的建材

尽量采用碳成本较低的材料,这是低碳园林的重要环节。尽量采用新型材料代替传统的建材,减少对树木的依赖。

4.3 减少施工中的碳排放

选择合适的地点建设,减少不必要的机械操作,利用地形,因势利导,减少污染。同时减少大型机械的作业时间,作业尽量不影响植被。

4.4降低后期维护费用

一般园林的后期维护费用都相对较高,如对植被的修剪,设施改建等。如可以种植无需修剪生长缓慢的树种,如银杏等,既美观又实用。增加植被的多样性,减少人工草皮,选择适宜粗放管理的草种。

五、对国外先进低碳的景观营造的探索

设计师重点考虑了景观对于气候和环境将会造成的影响,认真研究每一个主要设计构件、材料的来源,分析它们如何在设计中运行并在展览结束后将去往何方。设计师通过系统的研究与规划,有效地降低了其景观在营造、维护过程中所需能耗和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从而达到“低碳景观营造”的目的。首先,设计师所选取的多是已成型或通过回收再利用的“碳友好”的材料 对于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而言,尤其在我国城市化高速发展的近3O年间,很多项目的生命周期甚至更短。典型的城市更新不但包括对原有场地、材料的大规模挖掘、移除,还要加上新的设计和建造。类似的物质性问题通过设计师深入的场地调查、分析和对材料的了解,通常还是可以被逐一解决的,因此急需如此的精心策划使得该项目营造的碳成本大幅度下降。其次,设计师还为很多主材安排了展后再利用的途径。

【结束语】

低碳生活,低碳经济、低碳城市已成为当前人类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过程,是人们对未来社会发展所提出的主要要求。在这个过程中,风景园林的设计和营造是一个不可忽视的过程,是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组成内容。低碳风景园林的兴起时代的需要,它合乎当展的理念,体现了人们追求和谐,可持续发展的愿望。不管是在省市还是在郊区,建设低碳风景园林都将有其重要的生态价值。我们的未来需要低碳,子孙也会继承这一认识,将低碳走的更远,使得世界成为舒适的人居环境,希望我国的低碳园林事业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保军.城市公共空间的失落与新生城市规划学刊.2006(6)

[2] 陈芳清,王祥荣从埴物群落学的角度看生态园林建设[J],中国园林,2005(5)

篇4

文章编号:2095-4085(2015)05-0053-02

国民经济迅猛发展,城市化进程也随之加快。人们的生活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全球气候变暖已经越来越严重,环境问题已经逐渐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现代人类在关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越来越重视城市的规划以及生态环境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风景园林的营造不仅美化城市环境,还肩负着改善环境质量、净化空气的职责。

1低碳园林的概念

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低碳经济已经逐渐的成为了我国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主旋律。显然,要想让社会的发展具备持续性与稳定性,各行各业在发展过程中就必须坚持遵循低碳、环保的理念。特别是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大规模的工业基础设施、房屋等建筑不但极大的消耗了木材资源,同时很多材料也会在不用程度上为城市的空气带来污染。

长期以来,人们针对于城市的美化以及空气的净化主要都采用了园林建设的手段来实现,但面对如今这种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的局势,仅仅依靠这样的手段来实现对城市的美化以及对空气的净化俨然是难以实现的。应该逐步开始将低碳概念融入到园林建设之中,这即是所谓的“低碳园林”。什么是低碳园林呢?第一,低碳园林在设计方面始终都本着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最大限度的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降低园林的能耗以及减少后期的管理维护费用。低碳园林在现代化技术手段的应用下,能够有效的让水土资源实现循环使用,从而让园林景观形成一个能够自给自足的循环体系。第二,低碳园林建造过程中所采用的原材料、建筑材料以及添加剂等,都要做到无污染。景观绿化的建造始终都是在不破坏原有生态的基础上进行的。

2功能特点

2.1提高能源效率

风景园林建筑设计的结构,只有具有较高的能源利用率,才能真正实现低碳环保的效果。不难发现,传统的风景园林景观建筑在营造过程中所消耗的能源俨然是巨大的,并且其能源的利用率也相当低,而这些问题的存在都将严重阻碍着整个风景园林低碳环保的发展。而作为风景园林建设郭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绿化在实现低碳环保的发展目标中将起到关键性的作用。无论任何风景园林建筑,其中使用木材最多的即是绿化区域,其绿化带的能源消耗量也基本上占据了整个园林建设所消耗能源总量的一半。不能否认绿化园为园林建筑增添古典气息,但这种对古树的大量砍伐势必将对当地的生态环境带来严重影响,最终必然会给人们带来巨大的生态威胁。实现对能源利用率的提高以及对能源消耗的降低,进一步发展低碳风景园林建筑是十分重要的途径。具体来说,在低碳风景园林的营造过程中应该对以下几个步骤引起重视:一是在低碳风景园林的营造过程中,相应的建筑设计师应该制定出科学、合理、高效、完善的建筑施工方案与目标,以此让风景园林的建造工程能够有条不紊的开展;二是在建筑过程中,相应的技术研发人员应不断加强对低碳环保技术应用性能的考察,并针对各种技术应用的特点、弱电、漏洞等,制定出合理的改进方案。

2.2降低能源消耗

风景园林建设领域的高能耗现象非常突出(尤其是城市中的风景园林)。这些高能耗贯穿于整个风景园林建设过程的各个阶段。低碳风景园林的营造能够有效的降低能源消耗。具体来说:一是在选择材料时,应该坚持“本地”或“就近”原则,这即能够让在交通运输过程中的碳排放量得到大幅降低,从而让整个能源的消耗得到减少;二是通过低碳材料来代替高碳材料(如减少水泥、钢材等的用量),减少风景园林建设中的碳成本;三是在风景园林中对低能耗技术与产品以及可再生能源等进行大力的推广与应用。比如,可以通过对由太阳能光伏来发电的路灯来实现照明等;四是坚决抵制那些仅仅为了景观效果而设计出的高耗能构筑物或建筑,如容易散热的薄墙体、大面积的玻璃墙等。

2.3增强碳汇功能

篇5

中图分类号:F291 文献标识码:A

低碳经济是一种新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在这一范式之中,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会因此产生一定的甚至是深远的影响。同时你,也或对经济社会的转型以及低碳技术的发展和转让产生积极的作用,甚至会直接关系到国家未来的核心利益 。因此,在低碳经济的视角下,除了要践行节能减排之外,还应该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不同领域进行能源的节约与优化,实现有效的控制和对环境恶化的减缓,实现国家的可持续发展。而在这一过程中,低碳建筑就成为低碳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政府、企业还是个人都应该积极的参与其中,把低碳理念和低碳技术充分的应用其中,使居民能够直接的参与其中,使低碳建筑与低碳经济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可见,低碳经济的发展需要低碳市场的健全为前提,而对于城市建筑来说,要想将其置于低碳经济的视域之下,需要首先激活城市低碳建筑的市场需求,全面的促进城市低碳经济的发展,通过低碳经济的发展引领城市建筑的优化。因此,本文首先对低碳经济的含义进行了诠释,然后分析了低碳经济视角下城市建筑中存在的问题与低碳建筑的特点,最后就城市建筑的设计与实践问题进行了系统的讨论。希望通过本文的工作,为实现城市建筑的设计与实践行为提供一定的可供借鉴的信息,更好的促进城市建筑的发展和低碳经济的推广与应用。

一、低碳经济释义

“低碳经济”自从被提出之后,就引起了国内外许多国际组织、研究机构以及一些学者的高度重视,并对其展开了持续的探讨与研究 - 。从长远来看,低碳经济含义不仅满足全球环境保护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也引起了发展中国家对经济发展的重视。我们讲的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与低污染为前提的经济,其本质是经过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来减少能耗与降低污染物排放,形成新的能源结构;其主要目标是减缓气候变化与推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其基础是设立低碳能源体系、低碳技术系统与低碳产业结构,要求设立和低碳发展相符合的生产方式、消费方式与促进低碳发展的国内外政策、法律法规与市场机制,其主旨是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重点是技术不断创新与能源结构调整从而实现节能减排,即基于技术创新与政策措施,开展一场能源革命,形成一种较低排放温室气体的经济发展方式,并能减缓气候变化。低碳经济具有以下几个的特点:(1)低碳消费是低碳经济的实质。低碳消费是一种提倡适度消费,克服或降低对环境的破坏,尊重自然与保护生态等为特点的新型消费行为方式;(2)低碳技术是低碳经济的推动力。低碳技术包含多种新技术,这些技术一经物化到低碳经济的生产过程就会转变为低碳经济发展关键的物质条件与推动力动力;(3)低碳经济发展的载体是低碳产业。低碳经济发展的水平由低碳产业承载能力所决定;(4)低碳经济的核心是低碳能源。低碳能源是指高能效、低能耗、低污染以及低碳排放的能源,转变现有的能源结构是促进低碳经济的重点。

二、低碳建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低碳建筑的特点解析

(一)低碳建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一段时期以来,我国低碳市场尚未成熟,在可预见的将来也难以形成完善的市场,那种连续稳定的市场需求也没有最终形成。在这种情况下,加大对城市低碳建筑的发展和改造是缺乏一定的支持力度的。可是,因为未能建立起相关的强制性的市场,城市建筑的低碳化趋势显得十分缓慢 。

2、在现有技术水平与政策环境条件下,我国低碳建筑的设计与实践还处在较为初级的阶段,太阳能是主要的低碳能源,而除此之外,对于可再生能源的应用或者使用还未能提上日程,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与建筑节能的改造成本有关,有的关乎投资回收期等。

3、在目前情况下,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建筑节能环保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力度还不够,尚未形成产业优势,除了太阳能之外,其他的建筑节能科技的技术水平还相对较低。此外,城市建筑相应的技术标准与产品检测以及认证体系等还并不完善,尚未形成支撑城市建筑节能的能力。

(二)低碳经济下低碳建筑的特点。

1、在现代城市建筑中,将低碳经济的元素注入其中,能够实现对可再生能源的高校利用,而这也成为低碳建筑发展的重要趋势。可是,在某种意义上讲,将低碳经济的思维运用到城市建筑体中,要经过现代低碳技术的转化才能得以实现。所以,现代城市建筑往往要把清洁能源通过先进的低碳技术运用其中,使其和能源有效的结合在一起,起到较低的碳排放量和节省人们日常开支的目的。

2、对任何建筑来说,其生命周期都是特定的。比如在拆除城市建筑时,会产生大量的建筑垃圾。在这种情况下,对建筑垃圾的回收与利用以及利用的效率和效果已经成为衡量现代建筑是否符合低碳经济的一个重要的标准。为此,需要要求我们在建设城市建筑的过程中,要对低碳建筑材料进行严格的选取并制定相关的法律政策,促进城市建筑的低碳化。

3、在当今世界中,低碳建筑的发展正在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因此,在低碳经济视角下发展低碳建筑需要将不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达到最大化 。甚至在必要的情况下,需要最大限度的通过可再生能源来代替不可再生能源。这也成为低碳建筑和一般建筑最重要的区别。此外,低碳建筑要求能源的使用量尽量的减少,降低碳排放量和能耗的消耗。

三、低碳经济视角下城市建筑的设计与实践

(一)突出城市建筑的综合属性。

现代城市建筑的功能与属性是多方面的,因此从城市建筑的设计与实践的角度来说,要最大限度的采用低碳技术和使用低碳材料,以此来减少能源消耗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因此,低碳经济视角下的城市建筑要全面的运用低碳节能技术,以此来构建一个有机统一的节能系统。此外,更为重要的是,要加强对低碳经济的宣传,使居住者能够节能资源、保护环境,养成使用低碳产品与服务的工作和生活习惯,使低碳建筑向着绿色建筑的方向发展。

(二)加强城市建筑的支持与推广。

在低碳经济视角下,城市建筑的设计和建筑材料的选择以及建筑的工艺选取都较为特殊,在成本方面也会出现明显的增加。所以,在设计与实践城市建筑的过程中,对开发商与建筑商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一方面要最大显得的节省成本和增加利润,另一方面要加强低碳建筑的支持与推广,主动的提出开发低碳建筑产品 。而更为重要的是,要通过制定相对的扶持措施,使低碳建筑产品能够在价格和性能方面得到消费者的认可,使其能够主动的参与到城市建筑的低碳化趋势中来,为节能减排做出贡献。

(三)通过科技进步促进城市建筑发展。

无论是低碳经济还是低碳经济视角下的城市建筑,都要通过现代科学技术的利用才能最终实现。因此,需要过科技进步促进低碳建筑发展,在回收利用建筑垃圾的同时,要减轻对环境造成的压力;在保证空气清新的同时,最大限度的降低居室的能耗;在以较低的成本实现健康舒适生活的同时,尽量提高建筑的耐久性能。唯有如此,才能有益于节省资源与能源。

四、结束语

近年来,无论是自然环境还是人文环境,都处在十分复杂的情形中。在这种情况下,发展低碳经济显得十分的必要。而在社会发展的全部领域,城市建筑对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对于气候的影响是十分明显的。因此,需要在当前乃至以后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积极发展低碳经济,并将这一要素深入到城市建筑领域,迎合时展的大趋势。

(作者单位:平顶山市墙体材料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

注释:

王军浩. 发展低碳建筑促进城市低碳经济[J]. 科技资讯,2012(10):238-239.

R LAL.Enhancing crop yields in the developing countries through restoration of the soil organic carbon pool in agricultural lands[J].Land degradation and development,2006(17):197-209.

孙玉杰. 基于低碳经济下的现代城市建筑研究[J]. 上海商学院学报,2011(12):87-88.

黄浩苑.深圳:绿色建筑撬动城市低碳经济[J].城市经济,2012(5):12-13.

篇6

随着气候和经济的不断变化,低碳经济逐渐被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提出,并得到相当的发展进步。20世纪初期,由英国政府首次提出了低碳经济的概念,并于2003年在其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具体解释了低碳经济概念。其认为低碳经济的经济模式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实质是高能源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人类生存发展的根本性转变。

一、我国企业对低碳经济发展的认识

1、我国企业应充分的把握低碳经济发展

首先,可以从战略上把握低碳经济。但由于中国企业并没有注重少数国内学术界的前期低碳经济的研究。致使在这战略上落后了国际上的许多知名企业、大型跨国公司。其次,从环境管理质量的集中体现来把握低碳经济。因低碳经济具有相当高的技术、市场和规制的不确定性,管理仍面临最复杂的挑战。最后,从责任的角度来把握低碳经济,低碳经济将迫使中国企业担起社会责任,使中国企业意识到环保的重要性。

2、我国企业应明确实施低碳经济发展的意义

中国国务院于2009年11月2日宣布了减少碳排放的具体目标。这给中国企业带来了巨大商机,同时也可能是生存危机。从其发展趋势看,低碳经济的生产方式将会是未来的经济发展趋势,适应低碳经济的企业也将会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下来,并可以与国际高水平的企业抗衡。而消耗石油能源之路显然也要被低能源汽车的发展路径所取代。抓住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创新,才将能占领中国和国际市场的高峰。因此,中国企业应做好充分的准备跟随政策导向实施战略安排,即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特点实施将产业转移到其他国家或彻底转型,或继续产业和技术的升级来掌握市场,进而占领新市场。

二、我国企业发展低碳经济所面临的障碍

1、企业自身创新障碍

第一,科技强度不足。目前的研发支出仍与“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确定的占GDP比重2%的目标差了0.5%。第二,投入构成不当。企业只增加外商投资研发经费,而忽视了企业自身的投资研究。而外商投资研发成果不属于中国的科技创新,也增加不了中国企业的创新水平。第三,企业创新资金和时间分配不合理。中国大多数企业用于新产品的研发资金只有24%,基础研究费用更少还不到10%,且短期研发项目比长期性、有市场前瞻性的基础项目更得到青睐。

2、企业技术转让障碍

多年来,各国政府为有效应对气候变化,更加提高了对科技创新和科技转让的要求,希望通过科研和技术开发来达到控制气候变化的目的。而中国企业若作为技术提供方,企业存在缺乏全球公共视野,担心丧失其垄断地位,经济驱动力不足等问题;若作为技术接受方,又存在人才缺乏、产业结构分散、成本费用高、政策和法律不完善等问题。

3、企业低碳技术研发应用障碍

第一,资金问题使低碳技术研发受到局限。第二,市场不成熟使低碳技术未能正确运营发挥其作用效果。第三,科技成果质量低,使低碳技术没有达到预定的效用。第四,低碳科技体制长期与市场脱钩,使企业销没有迅速转换,导致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远比发达国家低50%-60%,严重阻碍我国企业应用技术成果的转化推广。

三、我国企业发展低碳经济的战略调整对策

企业生产运营受气候和发展低碳经济背景的约束。一方面,将使企业面临能源资源和碳排放环境容量更为稀缺的要素市场;另一方面,将使企业立足于价格机制逐渐纳入外部性成本的更为可持续的产品市场。同时也将给企业一个由政策措施推动的回报丰厚的低碳产业机会。当然,这也需要企业能正确的识别明确、稳定和长期的政策信号和市场信号,并及时做出调整战略。企业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来实施战略调整规划。

第一,应及时抓住低碳经济的发展机遇和加快战略规划。

篇7

后危机时代是指危机缓和后出现的一种较为平稳的过程或状态。但是这种状态是相对的甚至是暂时的,因为危机的根源并没有完全消除,危机的表现也并没有结束,这就使得经济环境依然存在诸多的不确定因素,危机随时再次爆发,甚至在原有程度上有加剧的可能,因此,在这样的时期极有可能出现新一轮的经济衰退。著名经济学家樊纲认为,危机加剧了人们寻找新经济增长点的欲望,低碳经济正成为(后危机时代)全球经济的新的增长点。作为一种新的或者是被动的经济发展模式,低碳经济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本特征,以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根本目的。在低碳经济的号召下,社会各界在抓住“后危机时代”的发展机遇的同时,都须以“低碳”为理念核心,树立起低碳流通与低碳服务的意识,对企业的营销工作而言,就是要建立和坚持低碳营销模式,实现产品和服务的可持续发展。

低碳经济与低碳营销

(一)低碳经济的概念和特点

低碳经济的概念。“低碳经济”自从被提出之后,就引起了国内外许多国际组织、研究机构以及一些学者的高度重视,他们对其展开了持续的探讨与研究。从长远来看,低碳经济含义不仅满足全球环境保护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也引起了发展中国家对经济发展的重视。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与低污染为前提的经济,其本质是经过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来减少能耗与降低污染物排放,形成新的能源结构;其主要目标是减缓气候变化与推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其基础是设立低碳能源体系、低碳技术系统与低碳产业结构,要求设立和低碳发展相符合的生产方式、消费方式与促进低碳发展的国内外政策、法律法规与市场机制,其主旨是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重点是技术不断创新与能源结构调整从而实现节能减排,即为基于技术创新与政策措施,开展一场能源革命,形成一种较低排放温室气体的经济发展方式,并能减缓气候变化。

低碳经济的特点。低碳经济具有以下特点:低碳经济的核心是低碳能源。低碳能源是指高能效、低能耗、低污染以及低碳排放的能源,转变现有的能源结构是促进低碳经济的重点;低碳经济发展的载体是低碳产业。低碳经济发展的水平由低碳产业承载能力所决定;低碳消费是低碳经济的实质。低碳消费是一种提倡适度消费,克服或降低对环境的破坏,尊重自然与保护生态等为特点的新型消费行为方式。

(二)低碳营销

低碳经济使得企业市场营销所依靠的经济环境发生改变,相关的政策法律与环保等宏观环境也产生了改变。在“低碳经济”代替“高碳经济”的形势下,由“高碳营销”转向“低碳营销”的过程,正是在环境问题逐步严峻和低碳经济不断形成的驱使下出现的,从而出现了“低碳营销”这一概念也终将成为后危机时代的主流的营销模式。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表明,所谓的“低碳营销”是对以往营销模式的实质性改变,它是指在生产运营过程中,全面权衡了企业利益、消费者利益以及环境保护间的紧密联系,并以此为核心,对产品与服务展开完善的构思、设计、生产以及销售。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国内外许多企业都采用低碳营销模式,提出企业应注重自身生产和环境相和谐,把握低碳时机,通过低碳营销领先于其他竞争企业,掌握更多的商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低碳营销”将是企业解决发展瓶颈,占领未来制高点的主要战略。

低碳营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机遇

企业理念低碳化。当前,世界经济进入了“后危机时代”,在这个独特的经济环境下,消费者的消费观念一定会对企业的产品生产产生重要影响,从环保方面来说,那些高排放、高耗能与高污染的产品生产方式必然会被消费者所排斥,这些产品终将会被市场淘汰。所以,企业在这样的环境之下,要想在市场竞争中抢占先机,就必须改变目前不适当的产品生产方式,主动进行技术创新适应目前市场形势。

企业生产低碳化。企业生产“低碳化”通常是指企业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能够高效率使用原材料,采用低碳技术,实行节能减排措施,最大程度地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而“低碳技术”的高效利用是企业生产低碳化效率的重要决定要素。这一技术的本质是清洁高效使用资源、注重开发可再生能源以及新能源、高效约束二氧化碳排放和埋存等。所以,全面发展低碳经济,就是改变目前生产技术,发现可持续、干净、环保的新能源,用它取代传统的高污染与低效能能源,进而,从本质上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并以此促进全社会消费模式的革新。

(二)挑战

篇8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9-204-01

一、低碳经济模式的特点

世界各国尽管对低碳经济模式的特点认识不一,但归结起来的特点是降低能耗和减少污染物排放,即经济发展过程中要实现“三低”: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因此,所谓的低碳经济,是与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为特征的高碳经济相对应,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或是含碳燃料所排放的二氧化碳显著降低的经济。低碳经济实质是在保持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实现资源高效利用,实现能源低碳或无碳开发。

二、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

低碳经济的提出,预示着一场国际新工业革命来临。将来的经济必然是低碳经济,将来各国经济体的竞争必然是低碳技术、低碳产业、低碳规则的竞争,甚至在国际经济贸易中将可能形成“低碳壁垒”。因此,我国发展低碳经济刻不容缓,意义重大。

但是,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面临社会经济发展与节能、气候变化的多重任务,这种低碳经济新模式的提出给我国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多方面的挑战。

首先,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是我国向低碳发展模式转变的一个长期制约因素。我国的能源结构一直呈现高碳结构。长期以来,我国以煤、石油等化石能源为基础的技术系统,以及由此基础上粗放的能源利用系统,决定了随后的技术系统与利用系统,是一种路径依赖过程。它在不断追随的技术创新与相应的制度创新中获得递增的规模收益,路径依赖过程不断得以强化,形成了“碳锁定”状态。因此,我国能源结构的高碳锁定的路径,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难以根本改变,我国经济短期内难以走上低碳经济发展之路。

其次,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进程之中,高碳气体排放的大量增加难以避免。我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占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进程远未实现,21世纪上半叶我国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工业化、城市化、人民生活小康化等社会经济发展态势不可避免,都会对能源提出巨大的需求。

三、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对策

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如何在不影响经济发展的前提下,继续履行温室气体减排的国际责任,是我国政府面临的巨大挑战。但无论是从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还是从履行减排温室气体的国际责任角度考虑,我国都必须抓住这一场低碳工业革命的新契机,处理好能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加快发展低碳经济。

1.实施低碳经济发展战略,建立低碳型社会。结合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节能减排的工作需求,尽快开始研究制定国家低碳经济发展战略的近、中、长期规划。当前,要大力开展低碳宣传,引导低碳社会生活方式;倡导公众节能减排、低碳消费、低碳经营的理念;引导公众选择低碳生活方式。对于企业,则要推行低碳经营的理念,建立清洁生产机制和精益生产方式;提倡消费节能减排的新能源交通工具;健全发展各种环保组织与协会、低碳经济协会。

2.调整产业结构与能源结构。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低碳经济引领经济发展正成为世界潮流。我国应以此为契机,调整产业结构与能源结构,加快建立以低碳农业、低碳工业、低碳服务业为核心的新型经济体系。关于能源结构的调整,我国要逐步改变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发展核能、风能、太阳能。通过结构调整,强化能源节约和高效利用的政策导向,有利于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率。

3.加强低碳技术创新与产品创新。低碳技术的创新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国是否能顺利实现低碳经济发展。需要研发的低碳技术包括节能和清洁源、煤的清洁高效利用、油气资源、可再生能源、节能清洁汽车技术、农业和土地利用方式等涉及温室气体排放的新技术。通过把替换燃料、高效使用能源、增加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封存二氧化碳等措施联合起来,有效降低温室气体排放。

4.推进低碳制度创新与法律体系建设。当前,应该大力加强能源立法工作,建立健全能源法律体系,促进能源发展战略的实施,确立能源中长期规划的法律地位。采取的主要措施应包括:加快制定和修改有利于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能源法等相关法规,进一步强化清洁、低碳能源开发和利用的鼓励政策;制定与可再生能源法相关配套法规和政策,通过经济、法律等途径引导和激励国内外各类经济主体参与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促进能源的清洁发展;加快推进我国能源体制改革,建立有助于实现能源结构调整和可持续发展的价格体系;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机制建设,培育持续稳定增长的可再生能源市场,改善健全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市场环境与制度创新。

5.促使企业承担发展低碳经济的社会责任。出台鼓励企业进行低碳创新、节能减排、可再生能源使用的政策。采取减免税收、财政补贴、政府采购措施引领企业开发先进的低碳技术,研究和实施低碳生产模式。作为企业,要把发展低碳经济作为社会责任的一种自觉行为,建立起低碳经济的责任制度。只有低碳经济成为企业的一种“集体行动”,更多企业自觉地转化为低碳企业时,我国向低碳经济的转型才有现实的基础。

总之,我国能否在未来几十年里走到世界发展的前列,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应对低碳经济发展调整的能力。我国应该尽快建立低碳能源系统、低碳技术体系和低碳产业结构;建立与低碳发展相适应的生产方式、消费模式;建立鼓励低碳发展的政策法律体系和市场机制,最终实现由“高碳”时代到“低碳”时代的跨越,真正实现我国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篇9

中图分类号:F061.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4)07-0099-01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的经济迅速增长带来了全国变暖、严重雾霾等环境方面的代价,而西方国家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不断变革产业结构,发展高效能、低污染的绿色经济发展模式。低碳经济的区域性发展将完全更新企业经营模式。它是与我国居民的生活生产方式、人文价值观念和经济权益紧密相关的战略性革命。低碳经济的区域性发展模式措施探析为我国的科学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奠定了基础。

一、我国低碳经济的区域性发展格局

现阶段,我国建立了的低碳经济区域性发展模式特点是“自上而下”,提高能源的利用率是国家对经济发展的指导模式。我国的低碳即经济区域发展模式主要包含聚集在沿海地区的新兴产业技术以及金融市场等行业、聚集在中部和西部的手工业和旅游行业和聚集在北方重工业和能源供给地区的高碳产业的低碳经济发展特点。

我国的环境污染状况引发的雾霾等严重问题并没得到根本的解决。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废气污染物,也包括能源利用率低下等问题。低碳经济的主要特点是“三低”即低排放、低消耗和低污染,在绿色经济的基础上进行新能源和二次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因此,根据我国地域性特点建立不同的循环经济模式,实现经济增长的情况下对自然的依靠和环境的污染程度降低到最低。

二、我国低碳经济的区域性发展模式措施探析

(一)将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归入区域管理评价体系

倡导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同时,建立区域管理评价体系,树立低碳经济和科学的发展价值观念,将传统的独立经济考核模式变为“经济+环境代价值”,降低经济模块在考核中比重,应该逐渐形成高效的评价机制。通过新闻媒体对低碳经济的宣传与倡导,鼓励居民形成绿色经济的生活习惯,逐步接受“经济+环境代价值”的评级体系。

(二)根据区域的经济状况,建立低碳经济发展目标

为完成我国在全球气候大会上承诺的“至2020 年,国内的排放量将比2005 年减少40% ~45%”的目标,我国相关部门应根据各个地域经济发展现状,制定相应的“碳排放指标”,建立相应的统计和考核方案。对东部的低污染、低消耗的地域使用严格的考核标准,允许少量排放指标,并实行相应的奖励方案。应该稍微放宽中西部地域的碳排放量,可以允许个别地域在一定变化内进行“排放量交易”促使各省之间快速发展低碳经济模式。

(三)各地方优化的财税制度,发展低碳经济

发展低碳经济技术,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大力实行节能减排技术,尽可能减少多环境的“剥削”等代价。建立“谁低碳,谁受益”的模式,对于“高排放、高消耗、低产能”的产业施加财政压力,促进企业转型。适当利用财政税收政策,鼓励企业引进低碳发展的新技术,让企业树立绿色观念,逐步抛弃经济发展必须牺牲环境的思想,从而真正实现低碳发展目标。

(四)加强低碳经济理念的教育,建立绿色消费的理念

不同地区根据地域经济发展情况进行多种节能宣传活动,也可以利用教育机构、新闻媒体与社会组织的宣传方式,凭借公益广告、节能减排形象代言等途径,将绿色消费理念深入到广大居民的观念中。比较发达地域应该采用理念和教育的方式,并认真实行,为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推广营造良好的环境。比如说,100 瓦的电灯泡,如果使用节能灯泡能够省下约80%的能量消耗,但是节能灯泡的价格比较高,市场上没有竞争的优势。根据这一状况,不同地区政府必须根据当地情况逐步取消生产传统产品,尽可能的用补贴的方式鼓励节能企业的发展。大力开展低碳经济“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的节能意识建设。实现低碳经济发展的区域性模式是改善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基础,是解决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相互矛盾的一种手段。它的发展必须依靠消费者、政府、企业、三方的联系。国家政府可以按照地域经济发展状况设定不一样的考核标准,各地域政府可以在国家政府的指导下出台相关的法律等政策,推动经济和环境的和谐发展模式。

三、总结

在低碳经济发展重点和保障措施能够确定的基础之上,得到低碳经济的考核体系,引导我国经济长远规划发展;区域低碳技术标准研发被纳入国家科技计划中,促使低碳技术发展达到先进水平;低碳产业规划的完善,可以使低碳目标统一化;通过引导社会消费向低碳转型,保证节能减排、新能源开发等目标的实现。

篇10

从最开始的控制气候变暖到如今的低碳经济,世界各国学者包括我国学者对此都做过不少相应的研究工作,如今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是大势所趋,并且我国也相继展开了这方面的试点及具体工作部署。从2007年的《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的出台,到目前没有对相关法律进行相应的修改也没有进行专门的立法。与此同时低碳经济在生产活动中产生的法律关系却出现了无法可依的现象。这不能不说是立法缓慢所造成的。

(二)低碳经济法律规范缺失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在我国的环境法律体系中具有指导性的作用,但同时,其也具有缺陷。在低碳经济相关的法律中《,循环经济促进法》是于2008年通过的,由于其是对循环经济方面的法律规定,对低碳经济也必须通过法律解释来进行适用。这一切源于法律具有滞后性,必须进行相应的立法或进行相应的修订才能满足现实社会的需要。低碳经济没有特定的法律规范进行调整,只是借助于相关法律的规定的包含,这种相关法律并不能满足低碳经济在社会发展中的需要。政策文件的指导性并不能代替法律文件的强制性效力,在实际执行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相应的障碍。

(三)综合性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立法缺失

目前,低碳经济相关的法律有《可再生能源法》、《节约能源法》、《清洁生产促进法》、《循环经济促进法》、《森林法》、《草原法》,但这些法律都是从侧面对二氧化碳排放做的具体的措施和制度,使得低碳经济发展的原则、体制、机制、综合性制度不能得到集中体现,不免在以后的实践中出现各种法律之间相互矛盾的情形。

二、完善我国低碳经济法律体系的立法建议

(一)合理立法要结合实际国情

合理的立法要改变过去的观念,社会在发展,具体的立法环境也在相应的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观念的相应转变才能符合实际情况。而且鉴于国外已有相应的法律。我国在制定相应法律的时候切不可照搬国外,每个国家的基本情况不同,国情不同,经济不同,所处的发展阶段也不一样,这些在立法的过程中都要考虑到。

(二)环保要和经济一起发展,环境优先

一直以来地方政府为了追求政绩导向的GDP,都是走的先发展后治理的道路,结果往往是治理的费用和难度都是大问题,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的生活和工作。这种观念需要转变,经济的发展和环境保护并不是零和博弈,而且共同的目的都是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这个观念建议在低碳经济的立法中得到充分体现,在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的同时发展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