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17 14:40:48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农业经济行业前景,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20__年3月)
一、总体情况
入春以来,全市各级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1号文件精神,围绕加强农业基础建设、促进农业增产增效和农民增收,及早部署,全面发动,精心组织,狠抓各项关键措施落实,全市春季农业生产开局良好。
(一)春季农业生产扎实开展。今春农业生产的明显特点是,行动早,抓得实,进展快、效果好,农民积极性高。全国北方地区15省市春季农业生产现场会议在我市召开,各级党委、政府重视程度进一步提高,对春季农业生产早发动、早部署,采取了一系列得力措施,迅速掀起了春季农业生产。一是突出分类指导,切实加强麦田精细管理。立足夺取夏粮丰产丰收,通过组织专家现场查看苗情,召开专题分析会等方式,研究制定了春季麦田管理技术指导意见;根据气候条件特点和小麦生长情况,因苗制宜,促控结合,分类采取肥水、化控、病虫草害防治等技术措施。目前,已划锄250万亩,追肥320万亩,浇水150万亩,全市580万亩小麦长势普遍好于往年,一、二类苗田占到83%,是近十年来长势最好的一年。二是立足有效保障,积极做好春耕备播各项准备。围绕春季农业生产所需的种子、化肥、农膜、药械等,积极组织货源,深入开展了农资市场专项整治和打假护农行动,对农资生产经销企业进行拉网式检查,在检查的基础上对农资放心店实行挂牌经营,有效净化了农资市场。目前已做好175万亩棉花、50万亩地瓜、65万亩水稻及100万亩瓜菜等作物的育苗播种准备和农资供应。农机部门积极做好春季农业生产机械准备,检修农机具7.84万台套,完成机耕作业46.9万亩,机播4.3万亩,机械植保480万亩。三是着眼提高农业效益,深入推进种植业结构调整。抓住当前市场需求旺盛、价格较高、气温逐渐回升的有利时机,加快春季种植业结构调整步伐,采取间作套种、保护地栽培等措施,努力扩大大中拱棚设施瓜菜、越冬瓜菜、速生叶菜、早春瓜菜面积,尽可能增加农民来自种植业的收入。目前全市春季蔬菜面积达到80万亩,比去年同期增加6万亩。
(二)春季造林绿化规模大质量高效果好。以中华文化标志城建设九龙山绿化为契机,造林绿化发动广、规模大,是今春农业生产的又一突出特点。2月底3月初,先后召开了全市林业工作会议和春季植树造林现场会议,对今年林业工作、春季植树造林和森林防火工作作出全面部署安排;3月12日全民义务植树节,有市6大班子领导参加的九龙山义务植树活动拉开帷幕;3月22日,启动了情系文化标志城绿化美化九龙山志愿者行动日。目前全市迅速掀起全市春季植树造林热潮。截至目前,全市共完成造林17.26万亩,其中用材林7.19万亩,防护林1.93万亩,经济林6.59万亩,其它造林1.55万亩。
(三)畜牧、水产业稳定健康发展。围绕加快畜牧业发展,在切实搞好畜禽疫病防治和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同时,紧紧抓住多数畜产品价格高位运行、市场需求旺盛的良好机遇,加快转变畜牧发展方式,以各类畜禽规模养殖小区建设为重点,大力发展健康养殖业。生猪、奶牛等畜禽保持较快增长势头。预计第一季度,奶牛存栏4.5万头、同比增长61.9%,生猪存栏、出栏同比分别增长6%和4%。一季度全市肉、蛋、奶产量可分别达到23.31万吨、10.54万吨、5.17万吨,同比增长分别达到5%、9%和20%。水产业,围绕“大而强、优而特”淡水渔业大市建设目标,抓住春季气温回升有利时机,积极实施人工增殖放流和禁渔期、禁渔区制度,加快生态、高效、品牌渔业发展。目前,全市水产已放养苗种5亿尾,完成任务的86%。一季度,全市渔业养殖面积达到60万亩,水产品产量达到4.7万吨,同比增长分别达到2%和2.8%。
(四)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明显提速。围绕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市场竞争力,加快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在继续抓好去年已建成96处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规范化管理、提档升级的基础上,对今年市委、市政府规划建设的150处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制订实施方案,落实推进措施,把建设任务目标,落实到有关部门和县市区,落实到重点区域、重点产业和地块。
(五)农田水利建设顺利推进。按照去冬今春规划部署,广泛宣传,深入发动,积极组织开展春季农田水利建设。特别是围绕春季农业生产需要,大力开展应急性小型水利工程建设。去冬今春以来,全市开工建设各类水利工程1.36万项,完成任务的92%,累计投资5.02亿元,投入机械7436台套,完成土石方4397万立方米,其中修复水毁工程1067处
,维修排灌站56处,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9.2平方公里。在抓好面上农田水利建设的同时,南水北调、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等重点水利工程按计划有序推进。(六)惠农补贴政策加紧落实。今年落实小麦直补面积584.94万亩,国家良种补贴项目350万亩,其中小麦良种补贴项目236万亩,玉米良种补贴项目20万亩,棉花良种补贴项目94万亩。目前各项补贴正在加紧兑付,粮食直补资金和农资综合补贴资金确保4月10日前全部发放到农户手中,良种补贴项目供种单位、品种、价格、数量严格依照程序,正在由省政府采购中心统一招标,力争尽快兑付到位。近日结合省委、省政府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1号文件督导检查,进一步加大了对减轻农民负担工作的督查力度,严格规范村级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切实防止农民负担反弹,进一步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
二、主要问题/,!/
当前我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态势良好,农民生产积极性进一步提高,但发展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旱情持续发展。今年以来,全市平均降水量只有16mm,较常年降水减少18.3mm,且县市区分布不均,加之气温偏高,大风较多,失墒较多,土壤墒情普遍下降;另据气象部门预测4月份全市降水仍然较常年偏少趋势,因此抗旱保小麦生产、抗旱保春季农业生产已成定局。二是动植物病虫疫情流行蔓延。从农作物病虫害和动物疫情预测看,今年受上游地区影响,小麦条锈病呈偏重发生趋势,畜牧业禽流感、口蹄疫等重大动物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对当前小麦生长和畜牧业发展构成潜在威胁。三是农资价格居高不下。从市场分析,多数农产品价格呈稳中有降趋势;而化肥、柴油、农药、农膜等主要农用生产资料及农业服务价格与去年同期相比大幅上涨,且呈继续上升趋势,导致农业生产成本增加,农业综合效益相对下降,在较大程度上抵消了农产品价格上升和国家惠农政策对农民收入增长的拉动效应,实现全年农民增收目标难度加大。
三、下步打算
根据一季度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情况,针对当前农业发展形势,实现全年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目标,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应着力抓好以下几项重点工作:
(一)立足夺取夏粮丰产丰收,继续强化麦田管理各项措施。当前小麦生长已进入起身拨节关键时期,以浇水、追肥、除草、病虫害综合防治为重点,继续加强技术培训、指导和服务,毫不放松地抓好麦田管理各项关键措施,确保夏粮丰产丰收,为全年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奠定基础。同时,尽快启动实施小麦、玉米“十百千万”高产创建活动,落实配套政策,强化保障措施,加快实施进度。
(二)围绕优势特色产业产品培植,继续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围绕设施瓜菜、食用菌、奶肉牛、肉蛋鸭、渔湖产品、大樱桃、苗木等优势特色产业产品培植目标,调整规模种养基地扶持政策,采取农业重大建设项目立项制,继续推进特色产业带和聚集区建设,快速提升优势特色产业产品基地规模和档次水平。
(三)着眼提升农业标准化水平,加快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在继续抓好市级农牧渔三大农产品检验中心建设的同时,按照年初规划的150处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目标,落实建设任务,加大政策支持,强化推进措施。
(四)着眼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继续加强农业龙头企业建设。实行农业龙头企业重点建设项目包保责任制,加快培植农业重点龙头企业。深入实施农业产业化“333”工程,从今年开始用3年时间,投入财政和金融资金30亿元,支持30家农产品骨干龙头企业尽快做大做强,真正培植成为行业龙头和开拓国内外农产品市场的主力军。
[中图分类号] G7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2016)10-0296-02
新型农民的培育,是新时期促进农民发展的有效途径,同时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种植水平、生活水平和经济水平,从而促进农民向现代化方向发展、进步。针对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措施及途径,应结合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农业发展现状,制定相应的针对措施,以提高农业现代化设备和技术在农业中的全面应用,客观上是推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重要措施。新型职业农业的培育在江苏省地区的试行,应针对全省覆盖区的全面分析,从而加强对经济水平和科学技术的研究,以实现科学技术切实推动农业的发展,从而促进农民向新型职业农民的转型。
1 新型职业农民在江苏省地区的试行
1.1 江苏省地区的地理现状
江苏省,是大陆东部的沿海中心,地理位置在116°18′-121°27′,北纬30°45′-35°25′。该省的陆地边界线的约为3383公里,全省面积约为10.72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1.12%。江苏省,下辖1个省级市,12个低级市,21个县级市,21个县和55个市辖区,由于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属于典型的亚热带气候,其中局部地区也属于暖温带气候,因此适合农业在该地区的种植和发展。
1.2 新型职业农民在江苏省地区试行的背景
通过对该省地区经济水平的分析,属于经济发达省份,现代化设施研究属于先进水平。结合农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促进农民向新型职业农民的发展、成功转型,得到各级领导的重视,并就如何促成该省农民向新型职业农民的发展,召开系列回忆,以切实推动农民向新型职业农民的成功转型。例如针对新型职业农民发展的重要任务,应结合地区经济水平和其影响因素,进行全面分析,以实现对影响农民向新型职业农民转型影响的合理解决。
1.3 江苏省地区新型职业农民的类型
通过对江苏省地区新型职业农民的研究,发现主要的类型包括生产经营大户、农村发展领军人物和农村专业技能人才三种。
1.3.1 生产经营大户
生产经营大户,主要是指种植大户、养殖大户、加工大户和农技大户等,即从事农业直接进行生产建设的人员。通过对生产经营大户的分析,应加强对市场因素和管理经验的分析,结合现代农业建设的方针和措施,促进农民掌握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种植技术,从而提高农民的种植水平和建设水平,加快由传统农民向新型职业农民的过度步伐。
1.3.2 农村发展领军人物
农村发展领军人物,主要是指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农业产业化负责人和农业企业化负责人等,即从事培育农民合作化、经营化和产业化的相关负责人。针对农村发展领军人物,应针对农业发展现状,采取相关措施,加强农民的协作和联系,推动农民合作组织的多样化和全面化的发展,进而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切实推动农业的发展。
1.3.3 农村专业技能人才
农村专业技能人才,主要是指农机手、植保员、防疫员和沼气员等,即从事农业专业生产,以推动农业生产、建设和发展的人员。针对农村专业技能人才,应加强对农业生产人员和农副产品营销人员的分析,结合市场因素的影响,加强对相关人员所需材料的运输,以确保专业技能人才的理论水平不断建设,通过对农业知识、法律知识和产品营销等的全面培训,切实推动农村专业技能人才的发展和建设,发挥其作为经营型农民的巨大潜力,从而促使想新型职业农民的转型和发展。
2 江苏省地区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重要意义
2.1 有利于提高经济水平
新型职业农民在江苏省地区的提出、试行,以新型职业农民的发展为契机,运用相关新技术和现代化机械设备,实现对传统农业的改革,结合对市场因素的分析,制定合理的营销战略,进而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由于“三农”问题长期是制约我国经济水平长期发展的主要因素,例如其中典型的劳动技术水平较低、劳动效益不高、劳动人口分散和劳动人口偏向老龄化等,严重制约当地农民的发展和转型。通过对影响农民向新型职业农民发展因素的分析,生产力是根本因素,因此江苏省地区在进行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发展的系列措施中,注重对农民生产队伍的壮大、补充和建立,以确保科学、活力充沛、素质较高生产队伍的建设,从而促进农民整体水平的提高,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客观上带动农民向新型职业农民的成功转型。
2.2 有利于完善农民队伍的科学建设
新型职业农民在江苏省地区的建设,应完善农民队伍的建设,以实现其科学培养,进而促进现代化种植技术和机械设备的运用,从而完善该地区农民的种植水平、农业水平,有利促进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发展。例如针对农民老龄化和农业兼业化的现象,通过建立新型职业农民,有利于运用农民教育培训工作,发挥其教育特色,向农民传授详细的新型职业农民创新的根本意义和对农业产生的积极影响,从而促进农民相关影响因素的合理解决,进而实现农民向新型职业农民的成功转型,如该地区推行的《关于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意见》,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提出来的,旨在全面推动新型职业农民在该地区的培育工作,确保取得实质性进展。
2.3 有利于现代农业技术的全面推广
新型职业农民在江苏省地区的建设,应结合当地农民的种植技术和种植水平,进行全面分析,从而针对该地区的农业发展现状,制定合理的应对措施,运用合理的现代农业技术,以切实推动该地区农业的发展和农民种植水平的提高,客观上带动农民向新型职业农民的过度、发展。其次坚持新型职业农民的重要地位,通过相关措施 ,以促成新型职业农民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过度。强化农民在农业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和积极地位,有利于支持农民转型升级通道,通过对职业农民的培养,促使职业农民向大户、家庭农场合理转变,并支持农民创办合作社,以满足职业农民和农业企业生产的协作行和共赢性,客观上带动职业农民以农业发展方式为主现代农业的建设。
3 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途径
3.1 完善考察,切实制定完善的考察对象
通过对该地区的调查和分析,为确保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合理性和科学化,应结合地区农民种植规模的分析,如家庭农场、种植示范园和农村合作社等单位。加强对此类农业集中生产规模的分析,全面进行考察、调研和分析,以实现对相关调查对象的大众化和普遍性,有利于为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制定相应措施。例如针对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经过相关调查,发现应以农业产业园等农业集中区为研究平台,同时结合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特点,加以利用,构建“互联网+农业”的新型平台,以满足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需要,从而促进新型职业农民的发展。
3.2 合理运用教育措施,全面推动职业农民教育工作
通过对江苏省地区的全面调查,应通过加强教育推广措施,以实现农民种植水平的提高,进而促进向新型职业农民的转型和过度。通过对该地区农村结构的调查分析,表明农村劳动力呈老龄化趋势严重,年轻人多为流动性,其素质结构明显下降,如种植经验丰富的农民多不愿继续从事农业种植。针对该地区的这一现状,应全面普及农业种植和创新技术推广教育,从根本上提高当地农民的文化素养,为推动向新型职业农民的过度打下扎实基础。针对教育措施的普及,政府单位应加强专项资金的投入,以确保切实推动新型职业农民的转型。
3.3 加大培育方式的创新,切实为新型职业农民的转型提高动力
针对该地区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措施,在加强教育培育措施的同时,应重视对农业种植技术和经验的创新,吸引经、技术和人才资源丰富的企业进行农业集中管理生产,全面促进新型职业农民的发展和转型。为确保该地区新型职业农民的成功转型,应结合当地农民的现有状况,制定合理的培育计划,通过特色农业的发展,推动经济的发展,从而带动农民创新发展农业的积极性提高,客观上促进新型职业农民的成功转型。
3.4 完善培育队伍的发展,全面推动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工作
针对该地区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应完善培育队伍的发展和壮大,以切实推动新型职业农民发展工、培育工作。因此完善专业培训队伍,应吸引专业培训人才,壮大培训力量,结合农业经验丰富人员和专家的交流、技术探讨,切实推动新型职业农民发展工作。
结束语
京津冀一体化是主席亲自倡导的,范围更大、力度空前的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新机遇。“城镇空间的优化”作为此次一体化的重点内容,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甚至有这样一种说法,京津冀一体化将成为我国新型城镇化的样板,打响了新型城镇化的第一枪。由此可见,城镇化与京津冀一体化存在某种内在的联系,而城镇化中遗留下来的关于“失地农民”职业转型的问题,也必将成为阻碍京津冀一体化实施的绊脚石。因此,结合京津冀一体化的特点,尽早解决失地农民就业问题非常关键。
一、京津冀背景下农民职业转型的必然性
首先,京津冀一体化让农村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成为了必然。一体化要求在京津冀地区实现产业分工布局和城镇体系优化合作,随着区域之间产业的流动和调整,北京周边地区,特别是城镇化水平不高的河北地区城镇空间优化会更加明显,农村产业结构也将发生显著的变化。按照京津冀一体化的产业布局,由于北京、天津资源的饱和以及高地价、高人力成本等因素,一些物流、批发等劳动密集型产业需要逐步退出,逐渐将这些产业以及一些新的制造业引导转移到北京郊区或是河北,极大地冲击了原有的经济结构,对于城镇化率仅有48.12%的河北来说,大批的农业劳动者将放弃以农业为主兼营它业的小农执业方式,转而投入到这些第二、三产业中。不管是现代化农业方式还是第三产业就业,失地农民要从事的不再是体力活,而是夹杂着高科技的智力劳动,需要现代科学技术的专业化劳动。因此,第二、三产业的聚集,带来了职业岗位的变化,迫切要求农业劳动者从普通的劳动力转变为具有更多、更新的科学文化知识的人力资源。
二、一体化背景下农民就业面临的问题
为了配合政府一体化发展的政策,农民们丧失了赖以生存的土地,得到的相应补偿并不足以弥补因土地丧失而带来的损失,后续的发展缺乏了天然的保障,利益遭受损失,未来发展没有指望的情形,金钱和物质的补偿都只是眼前的利益,解决问题的突破口还是失地农民就业和再就业的问题,从目前形势来看,京津冀一体化大环境下,农民的就业主要面临如下几个问题。
1. 农民素质匮乏成为制约其职业转型的主要瓶颈。
京津冀地区农民的教育程度与城镇居民受教育程度严重失衡。京津冀协同发展,产业结构、城镇空间的优化、劳动力资源的整合为农民就业创造很多就业的机会,但是由于本身素质、技能的制约以及能力的不足,失地农民并不能胜任这些岗位。随着劳动力市场逐步由单纯的体力型向专业型、技能型转变,素质低的失地农民就业难度本来就很大,失地农民就业双重矛盾越来越突出,这种双重矛盾主要体现在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所需要的技能型、知识型人才紧缺与农村劳动力素质低下的矛盾,失地农民不断提升的就业期望值与现实可提供的就业机会值之间的矛盾。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毫无疑问需要有一批农业技术和经营管理过硬的复合人才,要有开阔的眼界和灵活的头脑,能够把握国家政策,而现阶段农民队伍整体受制于文化素质的影响,显然不利于新技术、新观念的学习和推广,这成为了制约失地农民职业转型的主要瓶颈。
2. 农民的教育培训有待加强。
对于失地农民教育培训问题,可从以下几方面来展开:第一,从培训对象来看,留乡务农的劳动力平均年龄达到45岁以上,并且妇女所占的比例较大,参与技能培训的积极性不高,经营管理意识和法律意识相当薄弱。第二,从培训主体来看,针对农民群体的盈利和非营利性质的培训组织并没有得到推广,仅有的培训机构师资力量严重匮乏,自身的培训能力就不达标,不能胜任农民职业转型的教育培训重任。第三,从培训范围来看,现存的针对失地农民的教育培训范围较窄,培训内容单一,不能适应现阶段市场经济对专业型技术人才的培训要求。第四,从培训资金来源来看,单靠政府的政策支持以及财政划拨,不能解决农民培训体系建立和完善的投入问题,政府单方面力量还是比较薄弱,资金缺口较大,投入的不足严重影响到培训体系建立的质量。第五,从资格认证来看,京津冀协同发展要求共享劳务资源,目前而言,已有的培训体系并没有实现三个地区的农民技能培训资格认证的统一,致使农民参与培训的效用大打折扣。
3. “拆迁致富”导致农民就业和再就业积极性下降。
从多年来农村改造的经验上来看,获得拆迁补偿款的农民往往安于享受,投资理财观念极度匮乏,肆意挥霍有限的安置费。他们普遍择业观念不强,不愿外出工作,缺乏对生活的长远规划,从而出现“坐吃山空”的现象。开发前,许多失地农民以种粮种菜杂工等为生,地理位置较好的村落还可以通过向外来务工人员出租房屋获得稳定的收入。补偿款一旦到手,失地农民宁愿失业也不愿干保安、保洁之类的工作,购买私家车,过渡的享福致使失地农民的工作积极性日趋下降,主动失业率越来越高。
4. 促进京津冀地区劳务协作的组织、人力、信息支撑不足。
京津冀区要在一体化的背景下实现失地农民的职业转型需要加强三个地方的劳务协作关系,通过信息的共享实现有限资源(就业岗位)配给及利用的最大效用。跨区域的就业信息网络建设是京津冀地区劳务协作的基础性工作,通过准确的供求信息对劳务输出和培训进行预测、引导、监督。从当前情况看,这类基础信息搜集与信息合作机制尚未建立,输出地的转移劳动力信息网“基础层”仍空缺,输入地也没有设立对外来农村转移劳动力的专门监测、分析、动态跟踪的机构,企业的用工需求以及实际招用情况主要依靠企业上报及培训或职介机构的信息,对用工单位的真实情况的了解不足,也没有专门机构和人员对各种来源的信息进行处理,另外,针对农民就业信息的宣传及公布也缺乏有效的途径,农民无法快速、全面的获取各种就业信息。
三、促进京津冀背景下失地农民职业转型的措施
1. 建立就业培训体系。
建立以“市场引导培训、培训促进就业”为原则的就业培训体系,事先对富余劳动力进行相关技能培训,使他们真正掌握实用的职业技能,提高转岗就业能力。在实际操作上,一方面,要以竞争定培训机构,对就业技能培训机构实行面向全社会的招标制;另一方面,以市场的需求和农民的需求来定培训项目,即要以企业用工需求为导向,又要以人为本,遵循农民的自主选择意愿,有针对性地对各类失地农民开展培训,高效率地培养出懂技术、善经营、能够从事专业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的产业工人。培训体系的资金来源方面,政府作为组织者应承担较大的份额,另一方面,作为受益人的企业,通过接收劳动力可以实现企业的创收,因此也应该承担部分培训费用。
2. 转变就业观念,鼓励自主创业。
首先,失地农民要更新观念,主动适应城市生活的发展需要,树立“就业为本”的理念,转变过分依靠拆迁改造“等、要、靠”的思想,要积极主动就业与创业。其次,政府还应该探索途径加以引导,帮助农民合理理财、合理规划未来的发展方向,杜绝奢侈滥用现象,遏制农民由于手中拥有高额资产而滋生的好逸恶劳情绪,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鼓励失地农民自主创业,一方面可以有效的利用失地农民手中的资本,实现“钱生钱”,另一方面,自主创业是实现非农就业的重要途径,政府层面上,要积极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激发农民的创业热情,在信用担保、信息咨询、科技服务、法律保护等方面多为农民创业开绿灯,简化手续、废除歧视与差别,避免政出多门,提高政府工作效率;通过税收减免政策和个人自主创业信贷政策,政府还应该表彰与奖励通过自主创业解决就业的典型,重视乡土技术,乡土文化、品牌的保护与弘扬,培育土生土长的能人、领头人,特别是提高村干部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通过能人、干部的示范和宣传,激发广大农民创业热情,以营造一个良好的创业环境。
3. 拓宽就业渠道,提供多样化就业选择。
拓宽就业渠道可以从改变就业固有框架,摆脱传统的就业方式着手,成立非正规劳动组织。对于非正规劳动组织,政府应适当鼓励引导,给予积极的财税补贴。其次,政府还可通过完善村留地制度,鼓励发展第二、三产业,预留土地供农民集体经济组织自主开发经营。集体经济组织可以充分利用留地,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的旅游、商业、饮食、服务业等二三产业,直接吸纳失地农民就业,也可以将预留地整体出租,或是开发为商业用房后出租,获取定期租赁收益,给失地农民分红的同时还可以引入更多的就业岗位,促进失地农民的就业。再者,要加大力度培养乡镇企业,乡镇企业要重点在以下两个方面“突围”:从产业上来看,要大力发展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和服务业,京津冀地区产业布局的调整实际上给河北地区输送了大批劳动密集型的产业,人口随着产业的流动也必然会加速该地区服务业的发展。
4. 建立京津冀就业协作机制。
充分利用互联网的强大功能,搭建京津冀用工信息网络平台。首先,政府之间通过建立制度化、常规化的京津冀信息合作制度,定期开展信息的对话,共同探讨失地农民就业工作的计划、进展以及存在的问题。建立就业管理服务组织,为失土农民免费提供求职登记、择业指导、职业介绍、推荐安置等一系列服务。促进地区之间的劳动力的交流与就业合作。其次,针对农民建立京津冀地区的劳务供求信息网,全面地搜集、整理、筛选三各地区的就业信息并及时地。此外,还要充分利用民间及企业的资源,加强与各类职业中介组织的联系,拓宽分流安置渠道。总之,就是共享就业信息,实现劳动力资源的合理分配。
参考文献:
[1]林巍,任伟峰.基于京津冀人力资源一体化的河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机制分析[J]广东农业科学,2012(22).
[2]刘素华,孔燕然,等.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京津冀劳务协作分析[J].学术交流,2012(02).
[3]徐琴.论失地农民的再就业困难[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6(02).
“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增收问题。而农业产业化是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在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中,农村专业合作组织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农业产业化是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基础,专业合作组织是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一种比较好的组织形式。不发展专业合作组织,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就不得要领。
1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催动农业生产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是农业产业化的有效载体。它改变了单家独户进入市场势单力薄的地位,使个体的农业生产经营者在微观层面上结合起来,以较高的组织化程度、理顺的组织结构和适度的规模进入市场。可以说,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是农业产业化的支撑,农业产业化是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经济基础。同时,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参与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的纵向一体化经营,也推动了农业产业化的深入发展。农业合作组织还可以为成员提供信贷、保险等金融服务,并能享受国家某些减免税待遇,有利于农业扩大再生产和提高农业经济效益,从而有力地推动了农业产业化的深入发展。再者,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不仅承载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也承载了对劳动者的教育和培训功能,从根本上推动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给广大农民提供了组织的依托和学习提高的平台,在以市场为导向的产业化经营中,他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将得到脱胎换骨的更新和改造,他们收获的将不仅仅是经济利益,更重要的是现代生活和科技的信息、市场经济的游戏规则、营销和投资的理念、社会参与的意识以及勇于开拓的企业家精神。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将催生出新一代的、整合的、高素质的农业劳动力,这是农业生产力发展的最根本保证。
2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几种模式
随着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兴起,句容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正在由分散的农户家庭承包经营向适度规模经营转变,并在实践中形成了多种模式。
2.1 "公司+农户"模式。这一模式主要是,非农资本进入农业领域后,流转农民承包的土地形成农场,然后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引进先进农业技术,并按照工业化生产形式,由公司雇佣农民从事农业生产与经营。该模式以句容嘉汉生态农业园等由工商资本投资的农业项目为代表。这种模式中,农民收益包括两方面,一是从流转的土地上获得租金收入,一是通过在农场务工获得劳务收入。
2.2 "大户+农户"模式。这一模式主要是,农村中一些大户或能人,通过自身的成功经营形成示范效应后,联合其余农户组成合作社,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共同抵御市场风险。该模式以张小虎葡萄专业合作社、老方葡萄专业合作社等为代表。在农户认识不够的情况下,大户能人的影响力和带动力,对于激发群众的积极性具有重要作用。
2.3 "合作社+农户"模式。这一模式主要是,农民在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自愿组成合作社,由合作社统一组织社员的农业生产,提前、产中和产后全程服务。该模式以西冯花草木专业合作社和戴庄有机农业专业合作社为代表。前者是,少数农户通过发展草坪、苗木等高效农业取得成功。在其带动下,其余农户自发组织起来,联合从事高效农业生产经营,但并不都是从事种植,而是逐渐形成一套种植、收割、运输、销售等严密的分工合作体系。后者是在全国三农人物、农业科技专家赵亚夫的支持下,于2006年2月成立,是江苏省第一家从事有机农业生产经营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合作社实行"六个统一"的生产模式,即统一规划作物生产布局、统一提供技术培训、统一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统一免费供应农业生产资料、统一农产品品牌包装、统一组织市场销售。
从发展的实践看,这几种模式都能有效地解决一家一户解决不了的经营规模过小和进入市场困难等问题,促进农民增收,但也存在一些区别。在"公司+农户"中,工商资本的投入比较容易解决资金、技术和人才等农业发展难题,但这种模式以实现公司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在劳资关系中公司处于绝对优势地位,农户不是最大的受益者,两者之间很难形成利益共同体;在"大户+农户"中,合作社发展严重依赖大户或能人的自身素质,利益分配也容易向大户或能人倾斜,农民也不是最大的受益者;在"合作社+农户"中,社员之间不仅保持了身份平等,而且通过利润的两次分配,农民获得了最大利益。
3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从实践来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推动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3.1 促进了农业产业化经营。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农村经济活动中处于“龙头”或“中介”地位,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带动主体,推进了农业的专业化、规模化和集约化经营。在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及龙头企业的共同带动下,2002年形成农业产值及农产品加工产值近170亿元,税利5亿多元,我市670万农民人均增收40多元。
3.2 促进了农民组织化程度的提高。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协调、组织工作,使分散的农业生产实现了适度的规模经营生产,最大限度减少农业生产和销售的盲目性,促进了农民增产增收。
1新形势――农业经济转型期的特点
1.1工业反哺农业。工业来反哺农业是农业经济进入转型期的根本标志。从总体的发展而言,我国的工业已经具备了支持农业发展的能力。为了实现产业经济的均衡发展,应调控农业和工业,使工业带动农业的发展,形成反哺农业的局面。在未来的发展中,我国的工业和农业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A段。
1.2城乡一体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发展极为迅速,但城市的发展并不能代表一个国家的经济水平,乡镇经济的发展水平才能决定国家的整体经济水平,而我国的城市和乡镇经济发展水平存在着一定差异。因此,要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逐步缩小城乡间的差距。目前我国城市化水平完全能够带动乡镇发展,城乡的二元结构开始走向一体化,这将促进乡镇的发展,进而提升整体经济发展水平。
2新形势下农业经济管理的变化
2.1工业反哺农业的转型。农业经济管理在工业对农业反哺的转型中有了很大的变化,也壮大了农业发展的产业链,这也是需要长期思考和研究的问题。为了更好地实现工业反哺农业,需打破传统的农业经济管理体系,对于传统的农业经济管理方法要采取去粗取精的态度。要将农业经济管理的研究进行全局把握,涉及的方面也是多种多样的。
2.2城乡一体化建设。近年来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进程在不断加快,导致城市二元结构逐渐解除。现阶段城市和乡镇的经济发展存在一定差距,这会影响整体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而城乡一体化建设是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对此,农业经济管理要有清醒的认识,使各项工作真正落实到位,推动城乡一体化的建设。同时,乡镇的经济会在一体化的推动下更好发展,农业经济管理还要研究城乡生产流动问题。
2.3农业现代化战略性驱动
(1)农业现代化最为显著的特点就是生态化,也就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主要是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同时也能维护经济的良性发展。所以农业经济管理要更加重视这方面的研究。
(2)仅就现阶段的发展来看,我国的农业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造成我国的农业在国际上竞争力不强,扭转这一局面的有效方法就是更为深入地研究农业产业经济管理。
3采取有效措施应对变化
3.1利用差异化学科。差异化科学除了能够满足工业对农业的反哺,还能够实现城乡一体化结构的发展和农业现代化的驱动。差异化科学的关注点在于对农业全局性的把握。除此之外,重点还在于研究城乡间的经济流动,更为深远的意义还在于研究环境保护,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发展目标及提高国际竞争力上。这样来看,农业经济的发展需要实施差异化科学发展。
3.2加大人才的培养力度。有人说二十一世纪是人才社会,人才是促进社会发展的原动力,这也就是说农业产业要想获得快速发展,人才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可根据差异化科学来选择人才,要重点研究和选取有针对性的人才进行培养工程设计人员。要更加重视人才的教育工作,及时更新农业经济管理的教材和相关书籍,使其学到的知识都是当下最先进的。书籍也要根据转型进行相应的调整,保证与农业经济管理的研究内容息息相关,将所有新的知识和技术都融入到具体的人才培养和管理中,这样所培养出的农业经济管理人员才更具有专业性。此外,国家应加大宣传规划的力度,并制定一些政策法规来扶持农业经济管理人才,还要进一步加大人才的扶持力度,从而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
[中图分类号] F30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4-0049-01
低碳农业是当今国际上有关低碳经济研究的主要领域,是低碳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农业大国更不可忽视农业发展对于我国整体经济模式的作用。
一、我国低碳农业经济发展的必然性
1.低碳农业经济发展是我国农业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
传统农业中粗放式生产方式破坏生态环境,生态问题突出,严重威胁我国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发展。在我国,由于过去多年粗放式的掠夺性开发,致使水土流失太快、土壤沙漠化、森林草原退化现象严重;草地资源退化、沙漠化、盐碱化不断蔓延;天然林面积大量减少,林木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等生态功能不断下降,这些都迫切要求我国农业生产发展方式急需转变,切实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其次,严格执行相关规定,有利于保护农业生态系统,以低碳农业经济为中心,推动农业经济的发展,预防环境污染的形成,要积极利用资源,追求可持续利用的循环模式。要摒弃传统农业中不合理的生产方式,实施低碳化可持续发展之路。在我国农村存在着大量不合理的经营方式,特别在使用化肥、农药、添加剂等方面存在严重问题,造成水、土的富营养化以及动植物的品质质量下降。这些因素都要求我国农业产业发展必须走低碳化、可持续发展之路。
2.低碳农业经济发展是提高农业现代化生产效益的必然要求
我国传统农业现代化科技含量低,生产方式落后,综合生产效益差。大力发展低碳农业,努力实现农业生产方式的低碳化转变,可以有效提高农业生产的经济、生态和社会综合效益,大力提升农业现代化综合生产水平。首先,低碳农业生产方式能加速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减少农业生产要素投入,提高能源、土地等要素的利用率,从而能有效从根本上减少农业源温室气体的产生,有效治理农业源污染,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凸显农业生态效益。其次,在低碳化农业生产方式中,土地的综合利用率、劳动的综合生产率以及资源的循环利用率都能得到有效提高,从而能够有效实现农业生产的节能减排降耗,以此促进农业生产综合经济效益的有效提高。再次,农业生产方式低碳化转变不仅能够有效满足人们对绿色、生态、有机农产品不断增长的需求,同时借助低碳化生产过程中的各种生态措施,不断提高农产品的安全水平、品质水平,同时增强农产品生产的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
3.低碳农业经济发展是破解农业内涵式发展困境的必由之路
我国传统农业发展方式比较粗放。在粗放型发展方式下,农业产出主要依靠土地、劳动等生产要素数量投入的增加获得,而不是依靠农业生产要素投入效率的提高来实现。生态农业是目前农业生产的发展趋势,它是生态学和经济学的结合,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建立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在生态农业的发展的同时,也增加了我国植物覆盖面积,在预防水土流失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土地的沙漠化,充分保护了我国的后备土地资源,也有效地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提高了农业的生产率,也建立了低碳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从根本上保证了农业发展的经济效益。我国现代农业生产必须转变发展方式,走内涵式发展道路。
在内涵式农业生产发展方式中,农业产出的获得将主要依靠科技力量、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创新管理方法来实现,主要依靠减少生产要素投入,大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来实现,是一种低投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这就要求努力改变以前低效率的资源利用方式,努力提高土地产出率和资源利用率,改变以往农业发展单纯依赖资源大量投入的粗放型发展思路,努力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不断破解资源和环境的约束压力问题,走内涵式农业生产发展之路,从而切实实现农业生产方式的低碳化转变。
二、低碳农业经济发展的实施策略
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低碳化转变必须走一条投入成本低、能源消耗低、污染排放低、产出效益高的现代化农业发展之路。
1.提升低碳农业经济发展理念
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方式低碳化转变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树立和大力强化低碳农业经济发展理念。首先,要树正确的现代农业发展观。农业的发展是一种全面的发展、科学的发展和可持续的发展。其次,要走正确的现代农业发展路。现代农业发展要在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之上,努力探索出一条投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低、效益高的现代低碳农业经济发展之路。再次,要做正确的现代农业发展大事。现代农业的发展就是要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发展绿色生态型农业、资源节约型农业,充分利用好农业资源,降低农业能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避免以前农业发展的高投入、高排放、低效益。
2.优化低碳农业经济发展结构
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方式低碳化转变必须建立和优化低碳农业经济发展结构。第一,要建立农业低碳生产结构。其中主要包括要科学核定单位面积草场的载畜量,建立合理的畜群结构;要种养结合,建立合理的用地结构;要统筹规划,强化农村工业科学布局,建立合理的农村工业结构。第二,要建立农业生产低碳能源结构。在农村要努力开发和利用新型能源,以此大力减轻对传统的石化能源的依赖。第三,要建立农业生产低碳技术结构。大力发展高效集约化农业、有机化农业、无公害低排放绿色农业。
3.创新低碳农业经济发展模式
第一,全力发展循环农业经济。我国目前人口众多,农业生产效益低土地资源没有得到较好的利用,污染也相当的严重,人口在不断的增加土地资源却是没有变的,要想在这有限的资源里来养活众多的人口,就必须转变农业经济的发展方式,只有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体系,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循环农业经济主要是节约资源、良好环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加强资源的综合利用,实现资源回收再利用,这是发展农业经济的必然需要,同时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平衡的共赢。
第二,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经济。生态农业就是生态学和经济学的结合,利用先进的农业技术进行生产,将各种生产技术结合起来,最终建立人类生产和自然环境共同发展的生产体系。合理开发利用生态发展农业,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保护好自然环境,控制一些不合理的开发活动,并做到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最大程度的利用可用资源,减少裸地面积,大量生产无公害的绿色食品,增加农产品出口。
第三,深入发展有机农业经济。有机农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高级阶段。有机农业强调以有机物质自我循环为基础,在遵循自然规律以及生态学和生态环境系统运行规律基础上,避免在生产中使用农药、化肥、添加剂等化学合成物;主张建立作物轮作体系,强化秸秆还田、施用动物粪肥等土壤培肥措施,以此保持农业生产的低碳、环保、可持续化。
总之,当前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低碳化转变是我国农业进一步现代化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有着充分的外在必然性。为此,在大力推进我国低碳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过程中,必须努力提升低碳农业经济发展理念、大力优化低碳农业经济发展结构、全力创新低碳农业经济发展模式,以此有效形成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方式低碳化转变的长效机制,从而切实促进和深入推动我国农业经济的现代化、可持续化发展。
关于西部农业生态环境修复行政管理机制,目前学界研究甚少,至今也没有产生统一和公认的定义,结合我国西部农业生态环境修复的概念与特点以及我国环境行政管理的相关论述,笔者对我国西部农业生态环境修复行政管理机制作出如下定义:是指为了恢复我国西部农业生态环境,促进我国西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从中央国务院、环保部到西部所有行政区划内行政管理体制中关于环境保护与修复的行政组织结构体系、权力配置结构与职权运行机制等一系列规则与制度的总称。对这一概念进行分解,可以看出其目的是为了对我国西部农业生态环境进行修复,地域范围是在我国的西部地区,而主体在中央主要就是指国务院和环保部,在地方是西部地区所有环境保护与修复的行政管理与执法部门,其主要内涵是关于行政组织结构体系、权力配置结构与职权运行机制等三方面。
(二)我国西部农业生态环境修复行政管理机制的内容
从法律规定上看,我国《环境保护法》与相关环境与资源保护单项法律对我国环保行政管理体制进行了规定,比如于2014年4月24日最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第十条就明文规定: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对全国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对本行政区域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和军队环境保护部门,依照有关法律的规定对资源保护和污染防治等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监督管理。可见,环保部门对环保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其他有关部门和军队等环境保护部门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对环保工作实施监督管理。由此,我国环境保护形成了统一监督管理与部门分工负责相结合的行政管理体制。而从体制内容上看,我国西部农业生态环境修复行政管理机制的主要是包括行政组织结构体系、权力配置结构与职权运行机制的相关内容。
二、我国西部农业生态环境修复行政管理机制存在的问题
总体来看,在我国西部农业生态环境修复中,目前的这种统一监督管理与分级、分部门监督管理相结合的环境管理体制,在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对于保障西部生态环境,促进西部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曾经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我国西部农业生态环境修复行政管理机制也存在如下问题:
(一)环保行政管理机构设置和权力配置方面的问题
首先,环保行政部门存在重叠、交叉设置的问题。这主要是由于我国机构改革不彻底而遗留的负面效应。由于我国的环境管理体制是从各部门分工管理逐步变为统一监督管理和分工负责相结合的管理体制的,而在这种改革过程中一般只注意对新机构的授权,而没有顾及或没来得及对原有机构及其相关职能的撤销或合并,于是就发生了某些管理机构相重叠的现象。另外,在权力配置方面出现了权限设置混乱的现象。我国目前环境立法中关于部门之间职责范围的规定是很不清晰的,尤其是关于部门之间如何开展协作的规定更是语焉不详,使得行政自由裁量空间过大。而行政主体出于本部门利益的不正当考虑,对于法律规定不是很明确的地方,不同部门对有利可图的事务竞相主张管辖权,而对于不利的事物则主张没有管辖权,当缺乏上级权威部门进行协调的时候,执法部门之间往往出现相互扯皮、互相推诱的现象,严重影响法律的执行。
(二)环保执法员数量不足、素质不高
我国西部地区幅员辽阔,在进行环保执法时肯定需要大量的环保执法人员,然而在我国西部某些省份的环保执法人员是严重缺少的。根据调查研究,四川省环境监察总队有30多个人,而实际却需要120到150人,缺口很大,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四川省竟然还有16个县仍没有环保局。在我国西部不仅面临着执法人员的严重不够,而且环保执法人员的整体素质也是不容乐观的。例如,据调查了解到,在陕西省环保局法规处的5个工作人员中没有一个是法律专业毕业的或者是曾经进修学习过法律知识。
(三)环保部门在财政上对政府的严重依赖
根据我国现有的财政体制,我国基层环保部门的工资和福利都是由各地政府提供的,总体看来,基层环保部门的经费长期以来一直呈现出一种较为紧张的状态。在西部大开发的过程中,一批批高污染企业纷纷被默许诞生,因为这些企业一般都是本地的纳税大户,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当地政府部门的保护,虽然这些污染企业是环保执法部门的执法对象,但是因为基层环保部门在财政上严重依赖当地政府,其自身地位不独立,所以环保部门在执法时也不得不看本地政府的脸色行事了。由于政府依赖企业,环保部门依赖政府,所以试想一下,在西部经济整体水平发展不足的情况下,要以减少政府财政收入、对自身投入的经费为代价,要求环保部门去严格执法消除一切污染现象,着实是有些难度。
(四)环保行政管理机构职权运行方面的问题
我国的环境管理体制是一种横向的各部门并立的所谓统一管理与分部门相结合的管理体制。但由于诸多原因,我国环保行政管理体制没有实现统一监督管理的局面,分部门管理职权重叠交叉,管理部门错位等多种弊端而严重影响环境法律的有效实施的情况,但另一方面,我国又缺乏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即没有设置对这些部门冲突与矛盾进行有效协调的权威性部门或机构。虽然有些地方己经出现了一些协调的经验,但是却也不够成熟更没有得到推。
(五)政府政绩评价体系不合理
目前我国西部很多地方政府的财政并不富裕,很多地方政府还在苦苦为走出吃饭财政、工资财政而努力奋斗。在这种大的环境与背景之下GDP的增长遂成为了地方政府官员政绩考核的主要依据。在面对高污染、高耗能企业时,如果严格贯彻执行环保计划的各项指初,必然会关停大量企业,这显然会影响到GDP的增长。理性的人会选择使自己利益最大化的决策,官员也当然不会例外。地方官员一般在地方任职也就是几年,为了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尽一切可能推进GDP的增长在短期内效果显著,而环保计划的实施见效时间较长、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且又在短时间内难以形成经济效益。所以,地方官员使尽浑身解数发展GDP成为了必然,环保计划的诸多指标未能如期完成也成为了意料之中的事情。
三、完善我国西部农业生态环境修复行政管理机制的建议
解决上文指出的我国西部农业生态环境修复行政管理机制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科学设置环保行政管理机构,合理划分行政机构管理权限
由于我国目前的环境管理体制是从各部门分工管理逐步变为统一监督管理和分工负责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在这种转化过程中由于不合理的因素导致了环保行政部门的重叠、交叉设置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在设置环保行政管理机构时,能够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与布局,在设立新机构时能及时对原机构撤销或者合并。另外,由于我国西部地区人稀,环保任务严重而环保执法人员却严重不足,在这种背景下,可以考虑充分发挥基层自治组织的力量,加强村委会与居委会的建设,壮大我国西部地区环保执法力量九龙治水最后却也没有把水的问题解决就是对行政管理机构之间职责不清、权限不明后果的生动体现,所以对环保行政管理机构的职能要进行科学的分工,并清晰其权限范围就显得特别的重要,在具体做法上,我们可以根据部门的性质来进行抉择,因为不同性质的部门主要只能从事与其性质相适应的工作。另外也要讲究效率以及考虑到公平、公正的原则。
(二)加强西部环保执法的队伍建设,保障环保事业的执法力量
一项事业能够合理有序的推进,不仅需要良好的制度,因为这是基础,也需要高素质的人才去践行,因为这是关键。我国的环保事业也不例外,在进行我国西部农业生态环境修复这项伟大的事业当中,西部环保行政管理机构的执法人员数量是否充足、素质的高低就是这项事业能否成功的关键之处。所以,首先应该增加环保行政人员编制,扩充环保执法队伍,严格把关环保行政人员的产生方式,例如,在每年的环保公务员招考时,可以提高考生的报考条件,对报考人员的学历和专业进行限制,这样在一定层面上就可以保证被录取人员的综合能力与素质。不仅如此,还需要依法加强对环境行政执法人员的环境科学基础教育、环境法律法规教育,现代管理科学和计算机技术教育等岗位业务培训,以提高环境行政执法队伍的整体素质和能力。
(三)建立独立的财政体制,提高环保部门的权威性
在每年的政府报告中,我们都可以看到我国环境保护部门得到的经费基本上是最少的,这个问题几乎每个省市都存在。所以目前我国环保财政不独立,每年环境保护的经费短缺的问题就成为了制约我国政府环境保护职能发挥作用的重要因素之一。要改革现行的体制,最根本的办法是把地方政府从目前的准企业状态还原为真正意义上的公共政府和福利政府,我们应借鉴西方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管理体制,把目前分灶吃饭、自主创收的财政体制,转变成先集中、后返还、收支两条线的体制。在环保这一块,可以在提高财政预算的同时,能够增加各种费用的返还比例,比如说,对于排污费的比例可以从20% 曾到30%。
(四)建立有效的协调机制,保障行政管理机构职权的顺利运行
[作者简介]韦晓菡,广西财经学院经济与贸易学院教师,经济学硕士,广西南宁530004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13)02―0149―03
广西是一个农业省,农业人口多,农业基础比较薄弱,在广西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迫切需要大批优秀的农村经营管理人才。而从农村调查情况来看,许多用人单位反映,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虽然具备了较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适应能力,但创新能力不足,因此需要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自主创业成为解决就业困难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有利于提高他们创业的成功率,扩大就业面。本文首先探讨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成,并以广西财经学院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为例,分析了该专业目前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希望能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一、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成
(一)创立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新目标。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新目标以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为核心,创新指的是学生的科研精神、科研态度和对知识综合运用的创新性思维和创新性工作的能力。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进行两个转变:一是人才培养要从过去的侧重理论研究向侧重实际应用转变,毕业生能将所学知识与实际工作相联系;二是人才培养要从过去的窄深专家型向宽口径通用型转变,毕业生既可以在各级党政机关从事行政管理、研究和制定农林业发展政策等工作,也可以在各类涉农(林)企业从事企业经营管理、信息统计、咨询等工作。通过两个转变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应用型和复合型的专业人才,他们既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社会调查与分析能力,能够发现和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同时具有动态的思维方式,能够从独特的视角审视不断变化的农村和农村经济,从而创新工作的方式方法。
(二)创新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创建“基础+模块”的课程体系,基础教育部分既包括英语、数学、计算机等工具形式的课程,也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和以文化、音乐、艺术等知识和技能为主的公共基础课。在专业课方面,突出专业基础与专业方向并重的原则,推行“基础+模块”农林经济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即在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下设置专业主干课程和专业任选课程,通过专业主干课程使学生掌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核心知识,通过专业任选课程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划分为若干个专业方向,每个方向为一个“模块”。学生在低年级主要学习公共课与基础课,打下宽厚的基础,在高年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志向和个人兴趣特长选择专业方向,然后根据模块组织有针对性的专业课程教学,为未来的就业提前作好准备。同时还要通过定期对用人单位的回访了解用人单位对本专业人才的使用意见,根据反馈意见适时地调整课程设置,从而增强课程的灵活性与实用性,使课程体系更符合创新型人才知识结构的要求。
(三)创建以学生为中心的管理机制。对于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的管理,学院需要创建以学生为中心的管理机制。首先,通过学院学生会、学生社团和班委会等学生自治组织来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管理,使得学生在自我管理过程中提高自己的组织协调和管理能力,最大程度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其次,转变教职工职能,从以管理为主转为以服务为主,一方面辅导员与专业老师通过提供专业意见,推动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参加各种专业活动,使得学生在参加活动过程中实现知识结构的完善并加深对本专业的认识;另一方面老师还可以通过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与就业指导,帮助学生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计划,通过探索自我、了解自我,使学生进一步提高创新能力。
(四)创建探究式教学方法。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教师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采用的是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容易忽视学生的特点和个性,不利于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导致了学生创新能力严重不足。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探究式学习,引导他们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形成互动式的教学模式,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探究式教学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提倡案例教学,让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想法,自主分析和处理问题;二是实行本科生导师制,鼓励学生在导师指导下,积极参与科研工作,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社会调研和科学研究,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三是增强理论教学的实践环节,教师可以通过在理论课程中安排外出参观和将课堂知识与自身科研课题相结合等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四是教学中成绩的评定要采用多种考核手段相结合的方式,避免学生只注重考试分数而忽视学习能力的培养。
(五)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是集教师、学生、校内外实习基地和相关部门为一体的综合系统。要确保实践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创新能力,需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一是采取多种多样的实践教学模式,可以采取“请进来讲座、走出去实习与兴趣小组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一方面聘请相关领导和专家到学校进行专题讲座,另一方面带学生到校外实习基地见习和参观,并根据学生的专业方向设置不同的兴趣小组,进行有针对陛的社会调查与研究。二是创新实践教学课程,密切关注社会发展和学科建设的形势,对实践教学课程的数量和内容进行适度的调整,使实践教学课程能体现学科特色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三是建立和完善质量评价与激励机制,通过制定从职称评定、评优、培训方面的支持制度,鼓励教师深入开展实践教学理论研究与实践活动,同时也要加大学生在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中的权重,提升学生主动参与实践教学的积极性。
二、广西财经学院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在广西财经学院目前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培养方案中,课程设置主要存在以下三个问题:一是在专业课程模块中设置了农业经济学、农业政策学等专业理论性较强的课程,但是对涉及农业经营与发展的前沿问题与热点问题的课程设置还不够系统,可能导致学生在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时遇到一定的困难,也不利于激发学生对农业经济的兴趣,影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二是在专业任修课模块中开设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等课程,这些课程中能体现专业特色和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课程不足,不利于学生开阔视野和扩大知识面,影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三是现有课程中在内容上存在较多的交叉重复现象,这一方面导致学生重复接受不同课程里的相同内容,感觉学习较为乏味,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每个教师在讲授重复内容时都认为其他老师会作详细解释,结果导致学生对该内容的理解不够系统深入。
(二)学生管理机制存在的问题。由于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是广西财经学院2011年新设立的专业,目前还没有毕业生,部分学生对就业情况存在疑虑,同时作为新专业许多学生对专业的了解不足,而学院学生会、学生社团和班委会等学生自治组织在稳定学生专业思想、增强班级凝聚力方面虽然也做了一些工作,但是仍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自己的专业不够自信,学习动力不足,在学院有涉农专业的年级中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整体成绩相对于其他专业较低,因此学生自治组织在未来工作中如何激发该专业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仍是一个难题。
在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第二课堂学习的过程中,虽然辅导员和专业老师提供了指导,但是课外专业活动得到学生呼应的不多,师生在活动的形式与内容上交流不足,这使得学生难以通过这些活动来培养创新能力。
(三)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首先,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教学中虽然采用了案例教学的方法,比如以小组形式轮流上台讲述本小组对案例的理解,但是以小组形式完成案例准备工作导致一些学生产生搭便车思想,没有认真完成案例分析,不利于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培养。其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在低年级时就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了科研导师,但是学生在低年级时对自己未来专业方向的理解还不清晰,变动可能性大,这就导致了科研导师在学生科研活动中难以有效地发挥作用。最后,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考核过程中多以最后考试成绩或论文成绩为主,这使得学生对日常的课堂讨论、课堂作业和课外实践重视不足,学生无法扎实掌握课程知识,难以在课堂知识基础上培养创新性思维。
(四)实践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学校非常重视实践教学环节,但是在实践课程的教学中提供给学生的实习、实践机会不足,在将实习、实践教学与理论课程体系进行衔接和融合上存在一定的困难。实践教学中的问题包括:一是在实践课程教学中容易出现教学时间被理论教学占用,实际操作无法到位的问题;二是经贸学院初步与一些涉农企事业单位建立了合作关系,但是目前安排学生前往这些单位进行教学实习还较少,实习基地数量和质量还需要进一步提高;三是毕业实习虽然安排的时间较长,但是缺乏相应的跟踪管理,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是否真正掌握了农林经济管理的基本研究方法和专业实用技能难以判断。
三、完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对策建议
(一)优化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一是适当增加选修课程的备选比例,扩大学生选择范围,增设一些能够培养和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的理论课程和体现专业发展前沿的课程;二是在课程体系中要处理好先修课程与后续课程的关系,解决好课程之间内容交叉、重复与脱节的问题,使课程结构更科学,课程体系所体现的知识结构更完整。
(二)转变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管理机制。一方面教师通过课堂教学、主题班会、深入学生宿舍等多种形式加强和学生的沟通交流,了解学生专业学习中所面临的困惑和感兴趣的话题,从而有针对性的开展第二课堂工作,提高服务质量。另一方面要制订合理的激励与约束机制,首先,通过完善学院学生会、学生社团和班委会的管理制度,使学生自治组织在推动学生自我管理上发挥更大的作用;其次,设置鼓励学生创新的激励措施,结合学校创新学分申请和二级学院创新个人、优秀学生干部、三好学生的评选等让学生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改革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教学方法。首先,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科研导师的确定可以在学生进人大学二年级课程学习时再进行选择,因为学生通过一年的大学学习,对自己未来的专业方向和本专业有了初步了解,此时确定科研导师有利于学生在未来参与大学生创新项目和科研竞赛、撰写毕业论文时由同一位老师进行指导,学生的科研训练具有较好的延续性,并且科研导师也可以让所指导的学生参与到自己的课题中,增加学生参与社会调查的机会,更好地培养其创新能力。其次,建立侧重于日常工作的成绩评价体系,学生在日常教学中以个人形式或小组形式完成的作业在总体成绩评定中占主要地位,并要求小组在完成作业过程中要明确人员分工,在进行小组整体成绩评价时也对个人进行考核,增强学生自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完善实践教学模式。首先,加强与涉农企事业单位合作的深度,通过联合举办一些专业比赛、安排学生前往这些单位进行教学实习等方式,增加学生实践机会,同时还要积极开拓实习基地,增加实习基地数量,使学生在寒暑假能到基地长期实习。其次,加强对毕业实习的追踪和考核,尽可能引导学生到与本专业相关的单位进行毕业实习,定期与学生就毕业实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交流,并在学生实习结束后对实习单位进行追踪调查,了解用人单位对实习学生的评价,提高实习质量。
[参考文献]
[1]徐辉,黎东升,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10,(12).
针对净利润的较快增长,农行方面表示,这主要源于利息净收入和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的增加。
报告显示,截至9月30日,农业银行总资产145994.19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3550.77亿元,增长10.23%。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71078.73亿元,比上年末增加6744.74亿元,增长10.4896。其中,公司类贷款46378.90亿元,占比最大。投资净额32672.36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4.58%。
数据显示,截至9月末,农行不良贷款余额879.16亿元,比上年末增加20.68亿元;不良贷款率1.24%,比上年末下降0.09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347.64%,比上年末提高21.50个百分点。贷存比为60.22%,较上年末上升1个百分点。日均存款余额110638.96亿元,日均贷存比为61.70%。
根据 《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截至2013年9月30日,农行核心一级资本净额8223.1亿元,一级资本净额8223.11亿元,资本净额10567.92亿元,风险加权资产87957.55亿元,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达9.35%,一级资本充足率达9.35%,资本充足率达12.01%。
针对于资产质量,农行方面表示公司资产质量总体基本平稳,新发生的不良贷款主要集中在部分沿海地区的一些低端制造业、批发零售业的中小企业。
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经济的发展程度直接关系到我国经济发展的进程。建立新型的农村专业合作社,对于发展现代农业和促进农业产业化具有重大的意义。
新型农村专业合作组织,是以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为基础,从事同类或多类农产品生产经营的农户为加快发展、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和提高社会地位,为市场经济中保护自身利益,在资金、技术、信息、购销、加工、储运等环节,开展互助合作的经济技术组织,可以提高组织化程度,增强市场竞争力。新型农村专业合作社是农民自发组织的新型组织,是为农业生产服务的经济组织,是不以盈利为目的的经营组织,在很多时候还需要充当中介组织。就是这样的一个新型组织,其建立和运营对农村经济有着重要的作用。
1.建立新型农村专业合作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在国民经济中居于重要地位。正是由于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国家对农业是非常重视的。在近些年的国家政策,都重点放在农业。只有农业发展好了,其他产业才能发展地更好。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为了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努力地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的全面发展。为了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国家必须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但为了促进农村经济更好的发展,就必须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现在农村都是实行家发展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提高收入有限,农村经济已经发展到了瓶颈。只有建立起新型的农业合作社,才能使农民获得更多的收入,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2.建立新型农村专业合作社是实现规模经济的需要
适应了当时的发展形势,使中国的农业有了很大的发展。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形势的变化,这种一家一户的小家庭式生产与当今已不完全适应了,并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国农业的进一步发展。
能够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但以一家一户的家庭式生产,产量实在有限,难以满足农户提高收入的需要。如果要想使农业进一步发展,就必须规模化经营。农民只有把土地交到农村专业合作社手中,让农村专业合作社来统一经营和管理,实现农业生产的专业化,才能提高土地的利用率,确保农民获得更多的收入。
3.建立新型农村专业合作社是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
当今的农业必须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如果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农业将很难发展。农业要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就要提高农民的经营水平。然而,农民个体的力量是薄弱,只有把农民联合起来,才能抵抗市场的风险。只有建立新型农业合作社,才能把农民联合起来。通过农业合作社,能够提高农业的经营水平。农村专业合作社作为一个经营组织,就是统一把农产品销售出去,为农民获取更多的利润。农民只负责生产,剩下的经营就由生产合作社来做。农业合作社具有议价的功能。有了农业合作社,面对商家的就是生产合作社。农业合作社可以站在农民的立场上,可以跟商家议价,可以获得农民与商家之间可以接受的价格。这样使农民不用去寻找商家而节省交易费用,农民的收入也能提高。农业合作社作为一个中介组织,可以为农产品的销售获得更多的利润空间。农业合作社作为一个为农民服务的组织,也可以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市场信息,避免农民生产的盲目性。农业合作社就可以按市场行情,安排农民进行农业生产,农民在市场经济才处于有利地位。
4.建立新型农村专业合作社是科技兴农的需要
当今农业要适应现代化的发展,就必须进行科技兴农。科学技术对农业发展才产生决定性的作用,也可以说是农业发展的第一要素、基本动力。中国把农业科学技术作为农业的第一生产力、放在发展农业的首位,走技术农业之路、知识农业之路,是正确的科学决策,也是一个永恒的决策。党提出‘科教兴国’基本国策之后,科技兴农已成为发展农业的重要战略,农业科学进入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的时期,大发展的时期。农业想要获得更好的发展,就必须坚持科技兴农的政策。
5.建立新型农村专业合作社是缓解就业压力的重要途径
新型农村专业合作社作为一个经营组织,肯定需要一些有管理经验的人来经营。为了经营好农业合作社,合作社必须引进一些营销人员、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来共同经营。因此高校毕业的大学生可以加入农村专业合作社,来经营农村专业合作社。现在,大学生的就业形势非常严峻,很多大学生找不到理想的工作。农村专业合作社可以给大学生提供就业的机会。如果农村普遍推广农村专业合作社,将需要更多的人才到农村去,大学生将有广阔的就业机会。而且,农村有广阔的市场,就业前景相当良好。所以,大学生应该深入农村,为农村经济发展作出贡献。政府也应该鼓励和引导大学生到农村去就业,大学生也转变就业的观念。
新型农村专业合作社不仅可以解决了部分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也能解决部分农村人口的就业问题。新型农业合作社能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保证农民能提高收入,农民就愿意留在农村进行农业生产。
新型农村专业合作社是一种新型的制度,对促进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具有重要意义。为了实现农村经济的飞跃发展,必须加强农村专业合作社的建设。党和政府应给予农村重大支持,促进新型农村专业合作社的普及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