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0 10:29:28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团队人文建设,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当前辽宁省文化艺术人才队伍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本文就根据目前电视民生新闻受欢迎度高的现实情况,分析节目采编人员的素质与团队建设的重要意义,并对如何提高采编人员素质,加强团队建设提出一点看法,与大家共同探讨。
1 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工作人员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的同时,我们不能忽视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1 采编人员缺乏足够的新闻意识
近些年来,电视民生新闻队伍越来越年轻化,有很大一部分工作人员缺乏相关的工作经验,在日常工作生活过程中缺乏对新闻事件的敏感度,不能很好的把握新闻点,缺乏足够的判断力,对日常事件只看到了表面,无法深度挖掘隐藏在背后的实质内容,缺乏足够的新闻意识。
1.2 缺乏实地调查,脱离实际
有一些民生新闻工作人员在面对新闻事件时没有进行实地调查,只根据自己所掌握的情况主观臆断进行新闻报道,或者热衷于关系新闻,根据知情人员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进行推断,脱离实际,不能真正反映 现实民生问题,丧失了民生新闻节目的实际意义。
1.3 团队配合缺乏默契,凝聚力不足
一档成功的电视节目不仅仅是某个人的工作,更重要的是全体人员的团队意识和相互配合的精神。目前,一些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工作人员缺乏相应的配合意识,队伍内部分工不明确,甚至有恶性竞争的现象出现,严重影响了节目队伍的正常建设发展。
2 提高电视民生新闻采编人员的素质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不难意识到目前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因此,如何提高电视民生新闻采编人员的素质就成为我们应当关注的话题。
2.1 培养采编人员的新闻意识
目前,新闻节目的采编队伍有越来越年轻化的趋向,他们缺乏相关的工作经验,执行力不足,因此,在工作过程中要注意新老结合,由富有工作经验的资深采编人员带领年轻队伍进行新闻采访以及稿件写作、节目编排,“老记者可以和年轻记者结成一对一或一对多的帮带对子,直接向他们传授经验”,[1]透过现象看本质,多留意身边的敏感事件,常怀发现之心。另外,要多注意观察生活,体验生活,丰富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社会阅历,不断提高自己的新闻敏感度,做到发现好新闻,挖掘背后是深远意义。
2.2 注重调查取证
民生新闻所关注的重点就是发生在百姓身边的事件,因此真实性是其最重要的特点。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如果采编人员脱离实际,只根据主观臆断或者所谓的内部消息而进行报道,那就失去了民生节目本身的意义。因此,采编人员要进行调查走访,针对某个新闻事件发生的背景、现实状况进行深入分析,必要时进行暗访、蹲点守候,以获得最真实的信息,最原始的一手资料,让大家了解实情,将最完整的信息报道出来。
2.3 完善采编人员培训机制
新闻单位要注重对采编人员的培训、考核,构建一套完整的培训机制,针对各个岗位的不同特点有计划地进行分类培训。“改进培训方法,把讲座教学与采编人员的走转改工作实践相结合”,[2]通过视频教学、模拟实践等形式对采编人员的工作素养进行培养,深入基层,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百姓,使民生新闻更加富有吸引力、亲和力。
3 加强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团队建设
团队精神是互相协作、互相服务的集中体现,需要每个团队成员的向心力、凝聚力,良好的团队建设能够保证电视节目的正常运作,同时也是提高节目水平和质量的重要保证。
3.1 分工明确,各司其职
新闻节目的制作需要各个环节的默契配合,因此,电视新闻节目团队内部要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从一线采访到稿件编写,从视频制作到后期合成,各个部门的工作人员做好本职工作,尽最大努力完成每一期节目的制作,以达到最好效果,一旦出现任何问题,追责到人。
3.2 团队内部要相互沟通
一个成功的电视节目需要各部门之间相互配合,因此,整体内部的相互沟通十分重要。良好的沟通能够及时化解甚至避免相互之间的误会、分歧、矛盾,避免过于自我的决策,使得配合更默契,队员的凝聚力更强,关系更融洽,在最大程度上避免恶性竞争,提高节目质量。
3.3 竞争奖惩机制
在团队内部可以实行竞争机制,激发成员的工作动力,相互比拼,发扬各部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最大程度上提高工作效率,另外,公开透明化的良性竞争能够促进团队协作能力的提高,避免那种为了提高自我成绩而刻意隐瞒新闻线索、信息无法共享的恶性竞争局面。对于工作突出的部门或者个人给予一定的物质或者精神奖励,鼓励他们在以后的工作中再创佳绩,刺激其他工作人员努力工作,迎头赶上,最大限度的激发工作的积极性。
4 结论
电视民生新闻节目是目前国家重点关注民生的产物之一,对于关注百姓生活、促进民生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提高电视民生新闻采编人员的工作素质,加强团队建设,实行激励约束机制,有利于使得整个团队更加敬业,提高对信息的分析能力和把控能力,从小事出发,充分发挥舆论媒体对民众日常生活的关注程度,发挥媒体对大众舆论的引导能力,为普通百姓的生活做好服务工作。
“民生新闻”节目是近些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闻节目形式,节目素材来源于日常百姓生活,报道重点主要针对于百姓民生,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现实生活中普通百姓遇到的棘手问题,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是百姓与政府部门实现沟通交流的重要平台,近些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尤其是在普通百姓家庭,民生新闻更成为每天必然关注的电视节目。民生新闻节目以其实用性、时效性以及贴近生活等特点受到大众的喜爱,是值得我们重视的一类电视节目。
本文就根据目前电视民生新闻受欢迎度高的现实情况,分析节目采编人员的素质与团队建设的重要意义,并对如何提高采编人员素质,加强团队建设提出一点看法,与大家共同探讨。
1 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工作人员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的同时,我们不能忽视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1 采编人员缺乏足够的新闻意识
近些年来,电视民生新闻队伍越来越年轻化,有很大一部分工作人员缺乏相关的工作经验,在日常工作生活过程中缺乏对新闻事件的敏感度,不能很好的把握新闻点,缺乏足够的判断力,对日常事件只看到了表面,无法深度挖掘隐藏在背后的实质内容,缺乏足够的新闻意识。
1.2 缺乏实地调查,脱离实际
有一些民生新闻工作人员在面对新闻事件时没有进行实地调查,只根据自己所掌握的情况主观臆断进行新闻报道,或者热衷于关系新闻,根据知情人员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进行推断,脱离实际,不能真正反映 现实民生问题,丧失了民生新闻节目的实际意义。
1.3 团队配合缺乏默契,凝聚力不足
一档成功的电视节目不仅仅是某个人的工作,更重要的是全体人员的团队意识和相互配合的精神。目前,一些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工作人员缺乏相应的配合意识,队伍内部分工不明确,甚至有恶性竞争的现象出现,严重影响了节目队伍的正常建设发展。
2 提高电视民生新闻采编人员的素质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不难意识到目前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因此,如何提高电视民生新闻采编人员的素质就成为我们应当关注的话题。
2.1 培养采编人员的新闻意识
目前,新闻节目的采编队伍有越来越年轻化的趋向,他们缺乏相关的工作经验,执行力不足,因此,在工作过程中要注意新老结合,由富有工作经验的资深采编人员带领年轻队伍进行新闻采访以及稿件写作、节目编排,“老记者可以和年轻记者结成一对一或一对多的帮带对子,直接向他们传授经验”,[1]透过现象看本质,多留意身边的敏感事件,常怀发现之心。另外,要多注意观察生活,体验生活,丰富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社会阅历,不断提高自己的新闻敏感度,做到发现好新闻,挖掘背后是深远意义。
2.2 注重调查取证
民生新闻所关注的重点就是发生在百姓身边的事件,因此真实性是其最重要的特点。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如果采编人员脱离实际,只根据主观臆断或者所谓的内部消息而进行报道,那就失去了民生节目本身的意义。因此,采编人员要进行调查走访,针对某个新闻事件发生的背景、现实状况进行深入分析,必要时进行暗访、蹲点守候,以获得最真实的信息,最原始的一手资料,让大家了解实情,将最完整的信息报道出来。
2.3 完善采编人员培训机制
新闻单位要注重对采编人员的培训、考核,构建一套完整的培训机制,针对各个岗位的不同特点有计划地进行分类培训。“改进培训方法,把讲座教学与采编人员的走转改工作实践相结合”,[2]通过视频教学、模拟实践等形式对采编人员的工作素养进行培养,深入基层,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百姓,使民生新闻更加富有吸引力、亲和力。
3 加强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团队建设
团队精神是互相协作、互相服务的集中体现,需要每个团队成员的向心力、凝聚力,良好的团队建设能够保证电视节目的正常运作,同时也是提高节目水平和质量的重要保证。
3.1 分工明确,各司其职
新闻节目的制作需要各个环节的默契配合,因此,电视新闻节目团队内部要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从一线采访到稿件编写,从视频制作到后期合成,各个部门的工作人员做好本职工作,尽最大努力完成每一期节目的制作,以达到最好效果,一旦出现任何问题,追责到人。
3.2 团队内部要相互沟通
一个成功的电视节目需要各部门之间相互配合,因此,整体内部的相互沟通十分重要。良好的沟通能够及时化解甚至避免相互之间的误会、分歧、矛盾,避免过于自我的决策,使得配合更默契,队员的凝聚力更强,关系更融洽,在最大程度上避免恶性竞争,提高节目质量。
3.3 竞争奖惩机制
高职院校要想培养社会亟需的应用型人才,不仅在人才培养模式上有所改变,还要在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都要进行相应的变革。产学结合是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而建设职业教育教学能力强和社会实践能力强的双师型教学团队是保证产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顺利实施的前提和基础。
一、产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的教学团队建设内涵
所谓教学团队,是指由少数技能互补,愿意为共同的远景目标、某个具体的教学目标或工作方法而分工合作、相互承担责任的个体所组成的正式群体。产学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下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的教学团队更强调“专兼结合”,实际上也就是根据高职院校“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指导思想和鲜明的办学特色以及人才培养目标,将行业、企业的技术骨干和专家纳入教学团队,实现深度的校企合作。这有利于推进师资队伍建设特别是“双师型”队伍建设,保证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二、高职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师资队伍现状分析
我们学校由于发展时间短、自身基础薄弱等原因,办学机制以及人才培养的规模、结构、质量还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教学团队建设更是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其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专任教师和兼职教师缺口太大,双师素质教师缺乏。担任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的教师大多是由原来的师范学院毕业的语文教师,真正从事新闻采编与制作的专任教师少之又少,出现了理论教学水平高却不能开展实践教学,而实际操作经验丰富却不知如何驾驭讲台的尴尬现象。理论水平高、实践技能强的高水平教师的缺乏,真正影响了优秀教学团队负责人的遴选。
2.教师结构不合理。除年龄结构、职称结构、专业结构、学历结构不合理外,更主要是“双师”结构不合理,来自行业和企业的兼职教师或有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较缺乏。而有的学校把“双证书”、“双职称”作为判断和界定“双师型”教师的标准,而忽略该教师是否真正具有较强的操作技能或企业工作经历。
3.凝聚力不够,团队意识差。以专业教研室为单位的教学团队,人员是按所教专业以行政编制的方式组合的,人员有时较多,知识技能不一定互补,而且目标定位松散,难以采取一致的行动;教师对团队目标的认同感不足,教师相互信任度不够,严重影响了教师对团队的忠诚度和奉献精神,因而有的教师力求轻松,不愿探索,从而团队的集体绩效无法体现。
4.相关机制和制度不完善。建立教学团队建设基础上的管理运行机制、评价机制、激励机制和相关制度的缺失或不完善,特别是“双师”教师在职称评定、工资待遇、福利待遇等方面的政策和制度不配套,因此很难体现“双师”教师的价值,也调动不了他们工作的积极性,造成团队无活力,形同虚设。
三、产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的教学团队建设的方式方法
产学合作模式下的教学团队的建设应紧密结合学校的办学定位与培养特色,以教研室、实训基地等为建设单位,以专业、课题等为建设平台进行。具体建设方式方法如下:
1.合理定位教学团队共同的远景目标和绩效目标。高职院校教学团队的远景目标就是教书育人。成功的教学团队要能把团队的共同远景目标转化为具体可行、可量化的绩效目标,并成为团队绩效评估的重要依据。从行为取向上来看,高职院校教学团队成员是为了共同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改革目标,着眼于促进课程系统的优化与教学内容的优化,着眼于解决长期困扰与高职人才培养不相适应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从整体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老中青相结合搞好团队的梯队建设。要注意团队成员在知识技能、年龄、学历、职称、个性特点上的优化组合。通过老、中青相结合,传、帮、带一体化形式实现教学团队年龄、知识阶梯建设。特别要注意团队成员在知识和技能上的合理搭配,在知识和能力上形成互补。
3.通过外聘或内培方式选拔高水平的团队负责人。教学团队负责人必须要在某一专业领域有一定学术成就和敏锐的洞察力,能够把握专业发展的前沿和未来发展方向;必须热爱高职教学,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娴熟的教学技巧和较强的实践技能;必须品格高尚,具有吸引人、团结人、凝聚人的人格魅力;必须有较强的领导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
4.按“双师”结构的教师队伍组建团队。产学结合要求学生尽量在真实职业情景中学习“怎样工作”,真实的职业情景和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学习任务必须由来自企业的兼职教师和学校的专任教师共同制定。这就要组建立一支由学校专任教师和来自新闻行业兼职教师构成的“双师”结构的教学团队。
5.建立健全教学团队内部的管理及运行机制。适当扩大教学团队的管理自。团队负责人在改革教学模式、内容、方法,制定团队工作计划,决定团队成员的组成,调控内部经费,考核与评价成员,实施分配办法等方面均应有相当的自力。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体制与机制来为团队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结语:真正意义上的专兼结合教学团队中的校企两支力量并非以学校为本的单向意志,而是以校企共赢为基础,共享教学资源,人才双向互动。所以,高等职业学校要加快双师结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要选用一些具有行业影响力的专家作为专业带头人,一批企业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作为兼职教师,使专业建设紧跟产业发展,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符合职业岗位要求。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关于组织2007年国家级教学团队评审工作的通知[Z].教高司函[2007]136号
1.将人文素质目标纳入人才培养目标体系大连东软信息学院在办学之初,就通过借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全球化教育的知识分类框架,结合社会和企业对IT人才能力结构的需求,提出了人才培养的五大知识模块,即“IT技术、语言与沟通、组织与管理、价值观与态度、终身学习能力”。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进一步丰富了人才培养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将“技术知识与推理能力,开放式思维与创新,个人职业能力,沟通表达与团队合作,态度与习惯,责任感,价值观,实践构思、设计、实现和运行为社会的贡献”作为人才培养目标体系,并进行了系统化细分和映射,在课程体系构建中,依据指标体系,面向职业领域开展了人文素质课程设计。
2.全程立体式课程体系构建在人文素质类课程体系构建中,以“了解职场、规划职场、赢在职场”三阶段,实施了一体化课程设计。以“沟通与演讲”、“IT职业生涯规划”、“工程师职业道德与素养”课程为核心,以“两课”、文化素质选修课为基础和铺垫,通过课程教学和实践活动开展,增进知识、提高能力、培育素质,构建了IT职业素养全程立体式课程体系。在“了解职场”阶段,设置了“沟通与演讲”必修课、“格致杯”演讲大赛实践平台,开展概念实习,增加对职场需求的初步了解和认识;在“规划职场”阶段,结合专业,提供“专业导论”配套课程、“工程师职业道德与素养”和“IT职业生涯规划”核心课,以及面向语言类专业的“商务礼仪”课程;在“赢在职场”阶段,开设就业指导课,提供“赢在职场”求职模拟和企业扫描等系列课程和活动。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开设花艺与茶道、大学生音乐赏析等十几门文化素质选修课。
3“.三中心”教学模式实施为保证人文素质教育和职业素养教育的有效融合,实施了“三中心”教学模式,即以“学生为中心、实践为中心、人文渗透为中心”。教学内容方面,进行“三位一体”设计,“集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实践训练与职业素质、时代精神与人文关怀为一体”,注重提升学生的价值观、责任感、态度与习惯、人际沟通能力、职业道德、团队合作、终身学习能力、人文素养等职业素养。教学组织方面,以建构主义教学理念为指导,以项目和案例为引导,以团队合作小组教学为组织方式,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注重实践能力培养,打造“精讲多练,注重实践”的教学组织形式。教学实践活动方面,将实践环节教学与知识的传授,等同重视,进一步实施以“学生为中心、实践为中心、人文渗透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比如以《沟通与演讲》课堂为实践基地,以“格致杯”演讲大赛为实践平台,连续举办了十余届“格致杯”演讲大赛,得到广大同学、学院教师的好评,成为品牌实践活动,锻造了一批批校园沟通演讲精英。据统计,大赛获奖的同学,就业率高达100%。此外,“校园辩论赛”、“主持人大赛”、“模拟求职面试”等实践活动,都已成为学院的品牌活动。
二.加强队伍建设,打造职业素养教育优秀教学团队
1.发挥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中心的积极作用为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学院成立了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中心。该中心承担着全校文化素质教育的研究、指导、规划和组织工作。中心以人文素质和创新创业教育团队为依托,整合全校优势资源,共同探索和实践文化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在将人文素质教育融入职业素养教育过程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2.校企合作、专兼结合,建设优势互补团队本着“校企合作、专兼结合、分工协作、发挥优势”的指导思想,IT职业素养系列课程教学建设过程中,形成了学院专任教师和行业企业兼职教师分工合作,优势互补的团队关系。学院专任教师,主要负责课程的建设和授课;企业兼职教师,参与课程设计,提供实践案例、参与实践活动指导。通过优势互补,将企业精神、企业文化、行业动态、岗位需求、职业素养要求等,贯穿于教学过程;在实践互动中,培养学生爱岗敬业、遵章守纪,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习惯,使大学生做到职业素养与社会需求的“零距离”。
3.积极发挥专业教师、党团组织作用,实施全员全程育人在专业教学中,自觉地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养贯穿专业教育始终,充分挖掘和发挥专业课对人才文化素质养成的潜移默化作用,使学生在学好专业课的同时,提高自身文化素质,真正做到教书育人。在教学管理中,使专业教师参与素质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实现专业教师和辅导员队伍的相互融合。同时,积极发挥党团组织和社团组织的作用,组织开展好第二课堂教育和实践。形成了全员育人和整体联动的有效机制。经过多年建设与实践,学院打造了一支优秀的IT职业素养系列课程教学团队,取得了突出成绩,起到了积极的示范作用。2009年,该团队获评辽宁省优秀教学团队。
三.拓展教育教学资源,营造良好的职业素养教育环境
1.发挥区域优势,打造校企合作的互动环境学院积极发挥位处国家级软件示范园的区位优势,与周边国内外IT企业,构建了校企互动机制,为学院IT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教育资源与环境。学院不仅获得了人力支持、人才需求规格信息,而且获得了企业提供的实践教学基地和教师培训基地、实验和实践环境,为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的探索和实践提供了平台。
2.营造积极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校园文化建设,是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也是职业素养教育的重要环节。学院构建了以工学为主,文学、管理学、艺术学相辅助的学科专业结构,在营造和谐校园文化,培育和谐发展的人才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学院还积极发挥IT院校优势,打造了数字化校园。为大学生学习和实践,提供了丰富的网络资源,积极引导学生通过优质网络资源的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职业素养;通过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与交流,为大家提供展示才华的空间;通过校园网站建设、应用系统开发等实际项目开发和管理,获取应用技能和职业素养的综合发展。此外,学院还通过开展人文讲座、励志讲座、文化周等系列校园活动,助力大学生职涯规划,开阔大学生视野,陶冶大学生情操,对大学生人文素质和职业素养的养成,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3.开展形式广泛的社会实践活动学院积极开展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建设,组织大学生参观考察,参与社会服务,参加企业的实习、实践等,对大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尤其,依托学院大学生创业中心,使大学生在真实环境和真实项目运营中,实现了人文素质和职业素养的锻炼和提升。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教学研究逐步开始注重学科团队建设,相关理论探讨和实践经验均取得了有效进展。尤其是自教育部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中提出要充分利用“教学团队促进教学研讨和教学经验交流,开发教学资源,推进教学工作的老中青相结合,发扬传、帮、带的作用,加强青年教师培养”以来,我国高等院校教学团队建设研究处于蓬勃发展状态。
一直以来,高职院校尤其是文化艺术类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作为一门综合性和学科融合性都很强的公共基础课程,有着自身的个性特点。
首先,文化艺术类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课程集人文性、工具性和职业性为一体,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与职业竞争力,这对教师的个人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熟悉本学科的专业知识,还要了解其他如音乐、美术、舞蹈等方面的知识。
其次,如今课堂教学需要用到课件、图片、动画等各种多媒体素材,教师教学的开展必须要不断适应信息化的发展需要。
再次,大学语文课程一般都涵盖文学、哲学、历史、音乐、舞蹈、美术等方面,除大学语文教师要了解所教各个专业的具体情况外,艺术类教师也必须要参与进来,对专业知识点进行把关。尤其是近年来微课、慕课等新形式课程及教学手段的不断发展,对大学语文教学团队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期望。因此,想要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必须不遗余力建设一支涵盖大学语文教师、艺术类教师、信息技术教师在内的集学科知识为基、艺术涵养作辅、信息技术参与的教学团队。对此,文化艺术类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团队的建设可以重点考虑以下方法。
一、内培外引,选拔带头人
教学团队带头人是整个团队的灵魂和核心,是团队运行的掌舵人,在团队中起着管理和组织的作用。因此,对于教学团队带头人的选拔,一是要外引,引进校外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专家,有着独特见解和科研能力的人,通过“老带新”和“传帮带”,促进团队其他成员的发展。除引进必要的新鲜血液之外,还要引入竞争机制,注重从内部选拔培养具有扎实的学科基础、较强的教学科研能力、有责任心的中青年骨干教师,有效发挥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影响辐射作用,以带领本团队能够和谐发展。同时,对于教学团队带头人,还要注重其先期和后期管理能力的培养,培养其良好的沟通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以便其更好地胜任、管理工作。
二、协调统一,培养教学骨干
大学语文课程内容涵盖古今中外,一位教师不可能完全精通所有内容,这就使得教学骨干的培养难上加难。重庆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大学语文课程分为四门分课程,分别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国学经典导读》《应用文写作》和《演讲与口才》,由本学科或有所长的教师授课。这就使得大学语文教学团队的建设能够在各个科目之间培养多个教学骨干,从而能够更好地促进本学科教师的发展和成长,最终实现多门学科协调统一于大学语文之中。
三、优化数量,老中青结合
一个教学团队中的成员不宜多,如果成员较多,很容易出现“三个和尚没水吃”或“搭便车”的情况。成员的数量可以根据大学语文的性质、教学目标等来确定。如1个带头人,根据分课程选拔4个教学骨干,每个分课程下各有2―3名专业教师,1―2名相关艺术类教师和1名信息技术教师。这样的组合更容易促进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理解,形成凝聚力和向心力,可以更好地促进本团队的发展。同时,还要注意团队中各个年龄段的教师数量,合理配备老中青三种不同的年龄结构。
四、分析整合,打造校本教材
大学语文是以人文素质培养为基础,兼具工具性和职业性,重视学生综合实用能力提升的课程。纵观现今的大学语文教材,类型多样,风格各异,突出了高职教育“实用、够用”及语文学科人文素质教育的特点,但艺术类专业大学语文教材却存在内容安排不尽合理、专业性不强等问题。相比在整个大学语文教学团队的建设中,打造适合文化艺术类高职学生使用的教材就显得尤为重要。校本教材的水平能够直接反映整个教学团队的建设水平,因此,团队成员之间要各尽其能,通力合作,编写出凸显艺术专业性、实用性与人文性并举,纸质教材、电子教材和网络教材相互补充的立体化教材体系。
任何一个团队的建设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都需要长期的摸索、探讨和改进。高职大学语文作为一门综合性和融合性都很强的学科,其教学团队的建立和发展,除了需要在带头人、教学骨干、团队结构和教材建设方面下功夫,还需要各种运行机制的保障及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模式,才能达到实现教师的可持续发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C936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3.02.12 文章编号:1672-3309(2013)02-29-03
面对当前国内外各类组织的快速发展、人的能力的自我再生、组织与个人的联动发展等现状,人文管理模式能真正以“以人为本”、“以人为纲”为价值理念,做到“发现人、尊重人、善待人、激励人、发展人”,从而完整地塑造出健康、和谐的人文化管理文化与组织氛围。通过人文管理模式的运用和实践,组织能发挥出强大的功能和效用,并推动人的全面发展。
一、人文管理模式的基本内涵
管理,是指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织、人员配备、领导、控制等职能来协调他人的活动,是他人同自己一起实现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所谓人文管理模式,即按照不同人的不同需求,适时有序地进行不同层次的管理,以促进人及组织的全面、协调发展。它是一种以人为主体的管理方法,也称作为人本的管理。它从人的情感、需要、发展的角度来思考管理本身,是一种软性的管理模式。具体来讲,人文管理模式的内在涵义包括以下几点:
(一)“以人为本”,是实践人文管理模式的基础
人文管理,必须首先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以人为本”,就是要坚持一切从人出发,从人的本身实际出发,以调动和激发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根本手段,以达到提高组织运行效率和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
(二)构建人格力量,是人文管理模式运用的核心
人文管理追求的是人格力量的重构。这种组织的管理模式,要求组织员工能达到:自尊、自爱、自信、自立、自强,并在此过程中,组织管理层能够充分地发现人、尊重人、理解人、善待人、激励人。人文管理的一大精髓是发扬人文精神、构建人格力量,它要求激发个体人的创新和创造能力。
(三)人文氛围,是人文管理要着力营造的氛围
人文管理模式追求的管理目标是人性的自我复苏,实现工作投入、亲情交流、团队打造的有序统一与和谐发展。组织管理层实践“人文管理”模式,须努力营造“和谐、团结、共进、关爱”的人文氛围。
(四)动态适时、灵活机动,是人文管理模式的重要特点
人文管理可在管理过程中因人而异、因势利导、灵活机动,其应变性强,能引导人们对有利因素的利用和对不利因素的筛选,对症下药、适应变化、促其发展。这种动态管理、灵活管理能提高管理的效果,紧跟组织的发展目标。
二、人文管理模式的重要作用
人文管理是人类管理科学史上的一场革命,是一次了不起的质的飞跃。人文管理是组织建设自身、践行有效管理、提供源源动力的重要方法。人文管理模式的重要作用和功能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化解内部管理矛盾
通过实践人文管理模式,管理层可以与组织中每一个员工建立深入沟通、交流的通道,并用真诚与激情感动员工,用肯定和鼓励激励员工,从而促使员工与管理者消除隔阂,使组织的各个层级之间上下级和谐互动、高低层融洽沟通。
(二)打造出优秀团队
任何一个组织整体,都是由每一个人员分子组成。要打造一支团结、和谐、高效的队伍,就必须首先重视每一个人员分子的作用,只有他们与组织共荣辱、同进退,才能使组织这个整体持续保持活力,形成一支和谐团结、高效合作的团队。
(三)促进组织的发展
组织管理的实质就是充分调动所属人员的积极性,形成合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好人力、物力、财力的效用,提高效率、增强效用、完成组织目标,以获取最大的效果和成绩。人文管理模式的实践和应用,是组织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一大趋势,它能够为组织的健康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持久动力。
三、“人文管理”模式的实施与应用
采用“人文管理”模式,来对组织实施管理,须做好并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培养员工人文素质,促进员工全面发展
组织管理层要构建和应用“人文管理”模式,就必须首先培养组织成员的人文素质。管理层组织员工不断地进行培训、培养、学习,目的是要员工具有人生价值、思维能力、工作责任感、奉献精神、人际关系、集体主义思想等现代人文精神要素。具有很高现代人文素质的员工,工作能力就会不断提高,对自身能更好定位,为组织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组织管理层应引导员工提升奋发向上、敬业奉献、协作互助、学习进取等人性美德,使员工无论在组织内里还是社会上,都成为受人欢迎的人,从而赢得人生的成功。
具体在管理中,就是要把握住培养和提升员工人文素质的重要性,定期通过各种方式、途径,对员工进行有组织、有序地实施教育、培训、学习。
(二)优化组织的和谐环境,营造良好组织氛围
组织环境,包括工作环境、物质条件、思维模式、行为方式及组织文化等构成要素。在组织管理过程中,只有充分把握人与环境的互动规律、物质与精神的转化规律,以及不同层次员工的不同物质和精神需求规律,才能提高认识,从而构建和谐的组织人文环境。在优化和谐组织人文环境的管理过程中,要做好思想重视、创新管理制度、打造组织文化、凝聚员工人心等工作。
同时,管理者应像尊重自己一样尊重员工,始终保持一颗平等的心态,更多强调员工的重要性,强调员工的主体意识和作用。在此过程中,管理者必须运用各种有效方法,营造良好组织环境,使员工气顺心顺、身心愉悦、情绪高涨、态度积极。
(三)创建组织的人文文化,加强组织文化建设
一个没有整体组织文化的组织,是很难持续和长远发展的。组织管理者要建立“人文管理”模式,还必须深入创建独具特色的组织优秀人文文化,即不断系统地加强组织的人文化管理,从内到外形成日趋坚实的“人文化”组织核心竞争力,在价值观念、管理风格、团队精神、沟通渠道、工作氛围以及组织形象等各个方面发挥出人文管理的效用,从而为整个组织的战略发展提供坚实的动力。
组织应该把文化建设,作为提升员工主观能动性的重要途径。通过组织的文化建设,可以激发全体员工对实现组织目标的认同感、责任感、使命感、自豪感,增强员工的主人翁精神和竞争意识,形成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四)倡导组织的团队精神,打造团结高效的团队
人文管理模式,是在传统的管理手段基础上,特别强调集体整合的放大功能的一种创新管理方法。它强调各种管理手段之间的相互协调和相互兼容,以便使管理对象有机地结合起来,达到优化效应,发挥出集体或团队的整体能量。
组织建立人文管理模式的关键之一,就是对整体团队的建设和团队精神的倡导。人文管理模式的优势就在于化解内部管理层和员工层之间的管理、沟通、反馈障碍,达到上下畅通、高低对接、集体团结的理想效果。人文管理模式倡导团队协作和团队精神,通过对团队协作和团队精神有效倡导和极力打造,建立起一支荣辱与共、共同进退的组织团队。通过协调人际关系,有效地消除组织内耗,从而创造出极大的群体合力。
在经济、文化、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交叉、融合已成为普遍规律,合作、协作已成为大势所趋,没有一个团结向上的团队,任何组织目标都难以完成。
孟子曾说过,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在组织中,这种“人和”就表现为团队的团结协作和一种“众人划桨行大船”的团队精神。团队精神的建设,是组织实现目标的必要保障。
(五)注重员工的权益保障,积极实践激励机制
1.保障员工的权益,是组织实施“人文管理”模式的基础性前提。要稳定队伍,先稳定人心。员工人力资源的充分激活,需要组织进行权益的保障。譬如在普惠的福利上,应该尽可能人人平等,这样能够使大家在心理上获得公平感,而公平感本身就是一种十分重要的精神利益。
2.在“人文管理”的模式中,组织要实践人文管理的激励机制,就需要为广大员工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发展空间,使员工能充分展示其才华,从而调动他们的热情,高效地完成工作。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曾深刻指出:“人性中最深刻的禀赋是被赏识的渴望。”因此,各类组织都应该重视对员工的激励,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运用多种激励机制,把激励的手段和目标结合起来,真正建立起适应组织特色、时代特点和员工需求的开放的激励体系。
(六)采用良好沟通方式,加强内部上下沟通
进行人文管理,就需要充分了解员工的真实情况,为此就必须进行有效的沟通。沟通是管理的高境界,许多管理问题多是由于沟通不畅引起。良好而有效的沟通,可以使人际关系和谐,促进工作任务顺利完成,达成组织目标。在沟通工作的开展上,应做好以下几点:
1.要形成良好的沟通机制。管理层需要在沟通机制建设的过程中,积极让员工参与进来,在企业内部形成良好的沟通保障机制。
2.要加强对员工日常的关注。当发现员工工作态度有变化、情绪不好或者执行表现有变动的时候,可以主动进行沟通,及时了解员工情况。
3.须采用员工可以接受的沟通方式。组织管理层与员工沟通时,必须把自己放在与员工同等的位置上,采用平等的方式,耐心的态度,开诚布公、推心置腹地进行沟通。
4.要坚持定期定向沟通。定期完成对员工的沟通,并根据每位员工的个人特点和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沟通。
管理者与员工之间的有效沟通,是管理艺术的精髓。管理与沟通密不可分,有效的沟通意味着良好的管理,成功的管理则要通过有效的沟通来实现。如沟通不良,则会导致组织运行成本在无形中增加。
四、结语
组织管理方法中的“人文管理”模式,所彰显的人文关怀及其传递的内在动力,是其它管理模式所不可企及的。它旨在对不同管理对象给予不同的人文关怀,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为每位员工发挥最充分的潜能和作用建立起了基础平台。它真正能让员工感受和体验到作为组织一份子的荣耀和自豪,激励他们的斗志,与组织一起协同发展。
中国现行的各类组织管理者为了可持续发展,都在努力寻求一种组织持久发展的文化驱动力和人性化组织管理方法,而这就蕴藏在人文管理的模式之中。人文管理模式,期待着更多组织管理者的运用和实践。
参考文献:
[1] 高峰.论现代企业管理的人性化走向[J].贵州社会科学,2000:(03).
[2] 彼得・德鲁克.管理任务、责任、实践[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
[3] 于省宽.灰色的理性(人文管理丛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4] 许苏民.人文精神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中职学校的教育宗旨是“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高素质技能型职业人才。职业化教育是中职教育的基本方向,职业化包含职业化素养、职业化行为规范和职业化技能部分内容,其中最重要的是职业化人文素养。良好的校园人文环境对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班级作为中职学校最基本的学生管理单位,对其实行职业化管理,营造良好的环境,能更好地提升中职生的人文素养。“班级职业化管理”模式就是指在班级管理和对学生的教育中吸收职业内具适用性、有特色的职业制度和职业文化,使学生在学校不但能够学好文化知识,提高职业技能,同时也能够感受职业氛围,感知职业文化,感悟职业精神,提升职业化素养,规范职业化行为,提高就业能力。笔者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一直探索班级职业化管理的实施方法。本文即以本校护理专业班级为实施对象,对班级职业化管理的模式构建进行粗浅的讨论。
一、重视新生入学的专业介绍
专业介绍主要是对学校相关专业情况的介绍。刚人校的新生,对学校的一切都是陌生的,他们对所选专业怀有强烈的好奇心,班主任要抓住机会,通俗而且详细地向学生说明,让他们对自己所选专业有初步的认识,初步明确自己的方向。笔者对所管理的护理专业班级新生,主要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介绍:“护理是什么”,“学习护理后可以从事什么工作”,“护理工作的发展前景怎么样”,“护理工作的要求有哪些”等等。了解专业后,紧接的问题是:“我为什么要来学习”、“我怎样学、”“我学什么”、“我能学好吗”等等。这项工作通常需要一个月左右,通过举办讲座、说课,观看多媒体视频、影像,开展讨论会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充分认识自己所选专业、行业及岗位的特点与要求,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与学习要求,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指导自己的学习行动。
二、班级建设体现职业化内涵
班级建设是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的主要工作,是班级职业化管理的“核心工程”,主要涵盖以下三方面内容:
1.班级文化建设体现职业化人文素养
职业化人文素养包括职业意识、职业心态和职业道德。班主任首先要对所管理班级相应专业的职业人文精神有充分的认识,在班级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努力融入并充分体现职业人文素养,让学生得到熏陶。
笔者在对护理班级的管理中,首先了解到护理教育作为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本质同样要求必须做好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要强化学生的道德责任感,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重视伦理问题,关爱生命,敬畏生命,将预防疾病、解除病痛和维护人民健康利益作为自己的终身职责。然后,在班级文化建设中充分体现医学人文精神,如明确班级的目标是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沟通,有自尊、有志气、有效率、有魅力;班级之家是“天使之家”;班训是“要做一名有爱心、细心、责任心的护士”;在教室的布局上,通过天使园地、信息栏、医学警言等专题的设计,让同学们收集有关资料,自己动手完成排版、张贴等工作,使教室成为既温馨又有浓厚职业人文氛围的学习场所,学生随时都能感受医学人文精神的熏陶。
建立班主任语录制度,班主任每周班会课讲述至少一个与医学、伦理及职业道德等有关的故事或者相关讲座,与同学们一同剖析、讨论,从中总结出简练的格言警句,让每位同学记录在自己的班主任语录本上,经常翻阅反思,深刻感悟医学人文精神,提高医学职业人文素养。
都说态度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想改变自己的命运,就从改变自己的态度开始。通过前面所说的入学专业介绍及班级的文化建设等工作,已经能够让学生的态度有了明显的改变,要开展以下的工作就容易多了。
2.班级日常管理强调职业化行为规范
职业化行为规范包括职业语言与职业行为。班级的日常管理主要是指纪律的维持、卫生保洁、信息的上传下达、同学关系的处理等工作,琐碎繁杂。笔者首先完善班级组织机构建设。采取自我推荐、竞选演讲、全班无记名投票的方法选举班干部,再以人员相对稳定的宿舍为单位建立若干小团队,构成“班主任——班长一一班委会——小团队——个人”的层级型班级组织机构.营造“班干各司其职、小团队竞争激励、全班合作和谐”的良好局面。其次,针对纪律管理,提出“上学如上班,上课如上岗”、“找工作,先从遵守纪律开始”等口号,班干做好记录,以小团队为单位进行奖惩。
关于班级卫生管理,笔者经过摸索,对护理班级实行与医院护士相似的轮岗包干制,提出“先学会护理物品,再学会护理人”的口号,把清洁卫生划分为教室护理班、黑板护理班、清洁区护理班、宿舍护理班,以小团队为单位进行轮岗包干。这些做法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班级管理的自觉性与主动性,使得团队内成员互相督促激励,团队之间激烈竞争,同时提高了学生的竞争意识与团队合作精神。
为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语言行为习惯,以各种事例、案件进行经常性养成教育与讨论,要求“请”、“你好”、“谢谢”、“对不起”、“没关系”五句文明语言不离口。提倡学生学会讲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在执行教育部颁布的《中学生行为规范》的基础上,融人行业岗位的有关要求,提出“做今天的优秀学生,造明天的优秀职工”。
3.开展班级活动提高职业化技能
职业化技能包括职业资质和职业化通用能力。职业资质就是从事本职业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要求,是能够胜任本职业的基本标准,是本职业在必备知识和专业经验方面的基本要求。作为一个职业人,必须具有良好的职业资质,这是进人某一职业领域的通行证。对于护理专业来说,职业资质就是护士资格证书。虽然学校已经有相应的专业课程设置、教学计划、教学方法以及专业教师等一整套的教育模式,但在班级管理中,仍需要强化培养职业技能,尤其是职业化通用能力。护理专业的职业化必备技能主要有沟通技巧、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建设与团队精神、情绪控制技巧等。参加实践活动是能力发展的重要条件,离开了实践活动,即使有良好的素质和环境,能力也得不到发展。
笔者在班级管理中,努力创造机会提供平台让 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主要有:(1)从第一个学期开始,每天轮2-3名同学与班主任沟通,形式有面谈、书信、电话等,内容不限,连续四个学期。(2)从第一个学期开始,每天晚自修前轮2~3名同学到讲台演讲,内容自定,连续四个学期。(3)成立各种特长小组,如推拿组、礼仪组、环保组、书法绘画组等,充分挖掘学生潜能,陶冶高雅情操。(4)积极组织班级参加学校的各项比赛活动,这是展示班级风貌,提高班级凝聚力,体现同学团队精神的有效途径。(5)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锻炼,开展社会公益活动、社会调查、假期活动等,一方面开阔视野,活跃思维,激发调动创新意识与能力,培养人际交往和语言表达能力;另一方面促使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态度、品质、行为的根本改变。(6)每学期开学不久发放“学生核心能力学习实践方案表”,建立开放性档案。此表作为学生的行动指南与纲领,班主任与班干部定期检查督促,要求同学按时完成,期末上交班主任评分。
大学课程教育教学承载着一个国家未来发展方向与科学定位,通过人文知识、科技技能及科学理论的课程学习和锻炼,可以培养大学生群体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践者和国家发展的中坚力量,构建“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的良好社会意识。面对新时期国家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仅有专业知识,没有服务国家、关心集体意识的大学生不是我们社会主义国家需要的人才。“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培养技术水平高、综合素质强,且具有良好人文素养与家国情怀的大学生,是目前大学教育的重要课题,也是目前课程思政建设的具体体现。既有国际视野和专业技能,又有服务国家需求,把个人目标放在国家发展中去布局和设计成为当前及今后长时间内国家对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
1化工基础实验教学课程思政引入的必要性
大学实验课程教学需要放眼国际,不断改革创新,实现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2-4]。化工基础实验课程突出强调实践性和工程性,是继化工原理、化工仪表及自动化、四大化学之后设置的重要实践环节,也是化工工艺、应用化学、环境工程、生物工程、矿物加工及过程控制等相关专业的必修课,课程内容涉及团队协作综合实验项目、设备正确安全操作验证实验项目、创新设计实验项目等,这些实验内容特别需要课程思政的提前融入,如服务大局、团队意识培养、安全规范操作意识强化、个人责任意识明确、严谨细致科学精神养成。中国矿业大学化工基础实验课程教学团队在授课过程十分注重将能力与素质培养贯穿始终,把课程思政与教育管理思维融入其中,从化工基础实验课程教学内容建设、实验教学过程管理、制度建设、人文环境等诸多方面实现有机衔接、协同一体,不断改革创新,为培养高素质人才奠定了基础和保障。
2化工基础实验教学课程思政的创新方法与运行策略
2.1建立化工基础实验指导教师教学团队,树立团队合作教育样板
建立化工基础实验指导教师教学团队是凸显课程思政的重要布局和顶层设计,一支坚强有力的化工基础实验教学团队能够科学把握化工基础实验教学发展方向和未来设计。中国矿业大学化工基础实验教学团队,包含了多名教授、副教授为主力,少量讲师补足,老、中、青梯队培养的队伍建设,强有力支撑了化工学科和专业发展。在实践中化工基础实验教学团队采取根据实验项目分组的方式,建立八个师生团队,从实验预约、预习,到上课过程分工指导,再到实验结束答疑辅导,分工明确,人数随任务有机配合,实现扬长避短,查漏补缺,相得益彰的团队指导优异功效。同时,通过指导教师组建团队教学,也让学生看到,团队精神、团队意识培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对于化工基础实验教学中课程思政的高质量融入给学生树立了样板和示范。这样,上课时学生就会积极配合,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服务大局意识和团队价值观,毕业走向社会后,就会自觉站位社会主义国家大局需求和服务全局的献身精神。
2.2针对具体实验项目开展特色课程思政教学,安全教育润物无声
课程思政教学不是死的、僵化的内容,需要教学内容有机切入、无痕衔接和润物无声。针对具体实验项目开展特色课程思政教学内容,化工基础实验指导教师必须提高政治站位,把国家对人才培养的政治需求巧妙融入具体实验操作过程中,使得学生在不知不觉间树立为国家民族富强而读书的学习热情和自觉性。如,在化工基础实验教学项目中有板框式机械压滤操作实验,针对部分实验设备需要用力压紧板框操作,经常会有同学不听老师课前指导与实验提醒,误将实验设备压滤机框架移动,出现压破脚的操作,取放安装板框时不小心掉落砸伤脚的操作,试验操作压力设计过大滤浆泄出污染环境及操作人员衣物,甚至损毁设备情况,还有丙酮吸收实验中带压操作与实验中丙酮溶液的吸收输送等有毒有害物质的安全管控操作,这时适时引入或提前介入社会主义国家公共安全教育,把遵守实验室安全、实验安全操作和集体场所公共安全教育普及同学们,说明安全对于化工相关专业同学职业技能培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只有安全操作,才有理想实现的可能;没有安全意识和安全规范操作,不仅无法学习知识、掌握本领,还可能破坏公共财物,甚至伤害自己、危及他人及公共安全。这样,学生面对危险结果,就会高度领会课程思政的安全教育要领与细节要求,学习掌握规范安全的实验操作,锤炼高素质实践能力,达到安全教育不是空口说教,而是润物无声,提高实验教育教学培养质量。
2.3创新小组化实验培养个人责任感,提高课程思政与主体教学内容有机衔接
小组化实验是目前化工基础实验教学的理想模式,组内同学具有不同分工和任务达成,协同配合开展实验。通过在小组化探索实验过程中不断创新,经历了小组人数6人组到4人组的三分之一核减提升、随机组合到男女生搭配优势互补协同改革、同班级实验小组到不同班级打乱建制自由组合、按照学号分组到学习成绩优劣生搭配的共进退团队组合模式等不同改革创新;在此不断教学改革过程中,及时融入课程思政教育内容,也创新课程思政伴随模式,在讲授实验主体内容和指导操作过程时,传授同学们团队小组各司其职、相互配合的必要性和重要作用;当有的小组成员不认真学习和协同操作实验,指导老师及时加以提升,融汇课程思政教育的个人与集体、小家与大家、小集体与国家需求的辩证统一,强调民族大义和国家荣誉面前个人努力与个人牺牲的必要性、光荣性、正确性。例如“流体动力学综合实验项目”,根据实验项目特点要求操作过程团队4人分工协作,互相配合完成,包括1人监测协调实验整个进程,1人观察仪表指示值变化,保证在稳定条件下进行操作,1人操作及1人记录数据。产生不合数据、规律、现象时应及时集体讨论分析其原因,控制进程,防止意外,故实验需要大家共同操作协调完成。所以每次课程最初时段,教育学生一人关乎实验成败,引导明确个人责任意识,实现立德树人,思想引领。这些课程思政教育有力促进了实验项目学习与实验技能教学内容领会的使命感、责任感,以及对团队精神与组织协调的感悟。
2.4对标化工基础实验课程教育国际化及课程思政建设内涵,创新做细培养严谨科学精神
中国矿业大学化工专业已经多次通过国家专业认证,化工基础实验作为专业课程的重要组成,根据化工基础实验教育教学要求,实验教学过程还在不断改革创新,以提升实践教育国际化及标准化,同时,根据课程思政教育要求,引入技术过硬、政治合格的国家对大学生人才培养目标。例如,化工基础实验单元操作中“离心泵特性测定”实验,因为是带电和带压力操作,容易出现安全隐患,针对性提出离心泵操作实验特殊注意事项,结合国际质量管理认证ISO14000仪器设备安全规范,实验前必须充分预习(指导老师课前检查全覆盖)专业教材及化工专业认证相关部分具体国际标准要求。实验中要求严格遵守离心泵操作规程,经教师检查同意方可接通电路;操作过程中发生故障或意外问题必须按设备及仪表停车步骤停车,及时报告指导教师。在教师处理故障或意外问题时留意学习,观察分析问题并与老师探讨,以提高学习深度和防范今后意外。做完实验先将有关的水源、仪表、设备按顺序关闭,然后再切断电源,经教师检查水、电、气源确定关好方可离开实验室。细节教育决定了化工基础实验教育教学质量,这里融入了规范严谨科学意识的思政教育,操作不细致不规范可能出现安全事故,也影响实验顺利开展,而大学生人才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若缺乏规范和严谨意识,不仅影响国家的安全与稳定,也影响国家建设,因此将家国情怀融于知识技能学习,加深学习过程规范性和严谨意识非常必要。
3开展课程思政教育的制度和规范保障
加强实验教学过程管理制度建设。为实现化工基础实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中国矿业大学针对化工基础实验课程工程化实践特点,除了常规实验室管理要求外,融入了很多现代教育管理理念、人文建设的课程思政建设思维[12-15],如实验安全准入制度、仪器设备管理办法、课程思政内容质量标准等。通过课程思政教育,强化安全意识,严格主体责任,明确规范细节,强化爱自己、爱集体、爱国家的基本素养养成教育,引领新时代大学生的家国一体情怀,使大学生意识到人才培养过程离不开规范化管理,从而强化组织意识。实验课程规范建设至今,没有出过任何责任事故,有力保障了课程思政与实验教学技能培养双丰收的教学效果。构建化工基础实验课程思政实验室文化与软环境建设。根据教育心理学及工程实践环节课程学习特点,具有人文氛围的软环境对于化工基础实验课程思政建设是一个良好铺垫。我们把先期学生实验实践、创新发展的竞赛图片,展示在实验室玻璃幕墙及实验走廊显著位置,在实验教学的课程思政环节随时融入或展开示范。近五年来,基于化工基础实验课程而获省部级及国家级奖项获奖人数多达300余人,所得奖项级别高、影响大,对实验室文化氛围营造及学生实验技能培养带来明显促进,在先进同学激励下,每年基于化工基础实验的化工大赛都有大量同学参赛并获奖,有力促进和带动了化工基础实验教学,提升了教育教学与人才培养质量。
中图分类号: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3)03-0087-02
为了顺应科研发展的需求,鼓励高校进行科研创新团队的建设,教育部于2004年正式推出“高层次创造性人才计划”,充分发挥优秀知识创新人才的团队力量,争创领先的标志性重大科研成果,提高高校科研创新体系的整体创新水平,为此,国内众多学者在高校科研创新团队的理论研究方面开展热烈的讨论,很多高校在科研创新团队建设方面开展了积极的实践。
一、科研创新团队的基本含义及特征
科研创新团队是以知识创新为目的,以科学技术研发为基本内容,由致力于共同的科研目标和拥有团队精神,在专业技能方面互补的若干科研人员形成的知识创新和科学研究群体。
(一)以知识创新活动为平台而组建
科研创新团队的组建不是临时拼凑的,一般是以高校内部理工类的重点实验室、实践工程中心以及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等科研平台为依托,并且在研究方向上具有明确的目标、鲜明的特色和明显的优势,能够积极产出具有重要影响的知识创新成果,或能够产生新的知识创新逻辑增长点或学科滋生点,具备良好的科研基础条件。
(二)拥有以优秀带头人加中青年学术骨干的合理成员结构
科研创新团队的带头人是团队的灵魂人物,引领着团队的发展和创新,应该具有雄厚的专业知识、较强的领导能力和凝聚力。团队成员一般有3―5名中青年骨干为核心成员,所有核心成员均来自于同一等级的拥有不同学科知识背景,有过科学研究或知识创新的合作经历或具备合作创新的基础,在业内已经取得比较先进的知识创新成果或者具有取得先进知识创新成果的潜力,在短时间内具有相对稳固的核心研究队伍和稳定的科学研究方向,在团队内形成合理的知识体系和智能结构,在年龄上,形成合理的代际结构,科研人员之间可承担知识创新方面的相互式责任,并且具有共享性的知识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
(三)团队内部要形成致力于知识创新目标的团结协作精神
积极进取的创新精神和精诚和谐的合作精神是团队知识创新活动的基石,因此,创新精神和合作精神的培养应贯穿于团队建设、成长与发展的全过程。通过团队开展研讨、学习、竞争和合作来积累经验、聚集力量、启发思维、激发创造性,形成彼此信任、相互尊重、发扬民主的团队,在这种精神文化氛围中成员间达到融合,团队与成员之间实现双赢。
(四)实现团队知识资源的优化配置与组合
需要通过所有成员的共同努力来实现团队知识资源的优化配置与组合,实现团队绩效的系统化聚合效应,即总体绩效大于个体绩效之和,而且随着团队的成长,团队制度不断完善、团队文化的升华、研究水平的提高、高质量成果的增加,产生的绩效是不断提高的,聚合效应是发展的。
二、科研创新团队建设的主要影响因素
科研创新团队建设水平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不仅受到外部形势、环境与条件的影响,而且也受团队自身的结构、运营管理和团队内部人文环境和创新条件等的制约。
(一)结构因素:团队规模、年龄结构、专业差异性、团队带头人水平等
1.团队规模应适度,美国组织行为专家斯蒂芬・P.罗宾斯认为,优秀的工作团队规模一般较小,很多情况下不多于12人。同时规模也不能太小,为达到多学科交叉,完成任务的角色分工,一般不能少于5人。2.不同年龄的科研人员在知识创新方面具有不同的优势,因此,一个高绩效而可持续的科研创新团队应该是各个年龄阶段成员的有机组合,在团队内部形成合理的代际分布,为团队的可持续性运行提供人力资源保障。3.科研创新团队组建鼓励跨学科或交叉学科及专业知识技能的互补来提高创新能力。但也要把握差异性大小的度,否则也会因沟通和理解上的障碍影响合作水平。4.团队带头人是团队知识创新活动的引领人和知识创新规划的组织者,科学研究任务能否及时有效地完成和高水平科研成果的顺利产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团队带头人的科学研究素养和团队知识创新的管理方法与技能。
(二)运行管理:目标规划、监督检查等
1.科研创新团队由多学科的人员组织起来,必须具有明确的研究目标或准确的研究方向、优质的学科发展规划,才能做到强强联合、优质学术资源的有效交叉融合、优秀知识创新成果的产生或知识创新目标的顺利实现。2.科研创新团队成立后要进行一系列的研究任
务,加强监督检查,既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又能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和调整,提高研究水平。
(三)环境条件:政策制度、物质条件和人文氛围等
1.建立科学合理的激励政策、分配制度,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场地设备投入等物质条件,有利于发挥团队成员的积极性,激发创新潜力。2.知识创新人员的智能发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处的人文环境。团队内部是否具有公正廉明的团队带头人、团队成员之间是否具有和谐的人际关系,这些和谐的人文环境因素都对团队成员现有知识创新能力的发挥和潜在知识创新能力的挖掘具有重要影响。
三、加强科研创新团队建设的应对措施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科研管理理念
所谓“以人为本”,就是以人的合理需求、人的价值实现、人的发展为目标,引导人去实现自身的追求。科研人员的创造性思维是促进科研创新成果产生的原动力,以人为本的理念是将科研人员置为团队建设与管理的核心位置,确立科研人员的主导地位,通过卓有成效的科研管理机制和激励机制来调动科研人员积极主动地参与和从事团队知识创新,督促他们取得创造性的知识创新成果。
(二)确定团队知识创新的长远发展战略
正确的长远发展战略是科研创新团队知识创新绩效的重要影响因素。正确的长远发展战略的实施需要从以下方面入手:1.明确定位,即对团队本身具有清晰的认识,善于发现并挖掘团队内部在知识创新方面的潜在能力。2.发掘自身的比较优势,在分析和研究团队自身内部条件的基础上,了解团队的知识资源实力和知识创新能力,并结合团队可能存在的潜在能力,分析所处的国内外知识创新环境,与同领域或相关领域的其他团队予以比较,挖掘自身的比较优势,制定一套在宏观上适应国家战略,在微观上符合自身能力,在行业内具有前瞻性,在团队内部具有可实施性的长远发展战略,形成可持续性的潜在核心能力,以维持团队在行业领域的比较竞争优势。
(三)重视创新机制建设
创新不仅是团队生存的基础,也是团队发展过程中构建相对优势的必经之路,而相关的机制是团队实现创新目标和可持续性创新的保障。1.建立科研主体从事创新活动的利益保障机制,激发主体参与团队知识创新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鉴于高校科研创新团队的知识创新主体主要是将教学与科研工作集于一身的一线教师,因此要制订合理的教学、科研工作时间计划,并建立能够让科研人员安心从事科研工作的制度,通过科研评价政策和激励政策,赋予科研人员学术自由的空间,保障教师参与和从事团队创新活动的利益,维持稳定而可持续发展的知识创新队伍,将创新活动作为团队科学研究工作的核心。2.创设和谐的团队内部科学研究和知识创新环境氛围。广义的科研创新环境氛围包括团队知识创新活动所涉及到的知识产权、认证机制等法律环境与社会环境;狭义的科研创新环境氛围包括学校对科研创新团队知识创新活动的理性认识和政策支持。
(四)完善和优化团队带头人的培养与遴选机制
1.完善科研创新团队带头人(即团队的知识创新引领人)的培养措施,以推动科研创新团队知识创新实力和科研竞争力的整体提高。鼓励学校现有各个专业或研究领域的科学研究学术骨干教师积极承担或参与高层次科研课题;鼓励并支持各个专业领域积极主办、承办或合作承办国际或国内大型学术会议;鼓励并支持各个团队的学术骨干积极参与国际大型学术会议交流,为学术水平的提高和知名度的提升提供机遇等。
2.优化科研创新团队带头人的选拔与评价机制。选拔一批符合团队知识创新目标要求的带头人。要实行“公开选拔、择优聘任”的制度,坚持“公平、公开、竞争、择优”的选拔与聘任原则,在重点考察团队带头人高水平知识创新能力的基础上,还要重视考察带头人的开拓创新意识、组织协调能力、对外合作能力、凝聚团队知识成员进行科研攻坚的能力,以及锲而不舍的知识创新毅力和百折不挠的精神等内在素质。同时,要建立一套合理的知识创新激励、知识创新绩效考核和科研人员淘汰机制,促进团队知识创新人员的合理流动。
(五)促进团队精神的形成
团队精神是团队成员基于团队知识创新的共同愿景和维护团队成员共同利益的目标引导下,通过合理有效的科研管理机制、和谐的团队知识创新文化氛围、正确的知识创新价值观的引领,形成的一系列在科学研究方面开拓进取、拼搏向上、积极创新、兼顾个体与整体、成员之间能够精诚合作的健康有序的科学研究精神和知识创新素质,是激发团队成员参与团队知识创新活动的内在动力,保障团队知识创新工作顺利进行的外在激励,是团队成员进行知识创新的共同愿景、知识创新合作精神、从事知识创新的奉献精神和投身于团队知识创新活动服务精神的集中体现。
参考文献:
[1][美]斯蒂芬・P.罗宾斯.组织行为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