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文化产业行业研究模板(10篇)

时间:2023-09-21 09:48:09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文化产业行业研究,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文化产业行业研究

篇1

本文通过数学建模,对杭州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度进行测算,经过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指出杭州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发展的现状,并从经济学角度对影响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发展的因素进行分析,最终提出应对策略和建议。

一、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度测算

(一)杭州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度测算

一地区某产业的集聚度可以通过该产业单位数量、从业人员数量、产业的成果数量等指标的人均值与全国平均水平之比来体现。由于文化创意产业包括多种子产业,要想把所有子产业的数据都收集起来是相当困难的,因此选取能反映产业发展的、具有代表性的指标。文章研究数据仅仅选取人均文化事业单位数、人均剧团演出场数、人均报纸发行数、人均杂志发行数和人均图书发行数、文化事业单位从业人员在总就业人数中所占比重等。以下为杭州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发展的样本数据。

杭州文化创意产业相对于全国平均分布水平其集聚程度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测算: 杭州文化创意产业集聚程度HCIGE=1/4[人均文化事业单位数与全国平均水平的比值+人均剧团演出场数与全国平均水平的比值+1/3(人均报纸发行数与全国的比值+人均杂志发行数与全国的比值+人均图书发行数与全国的比值)+文化事业单位从业人数在总就业人数中的比重与全国平均水平的比值]

按照以上测算方法,可以得到以下结果:

根据测算数据,我们发现最近几年杭州文化创意产业集聚程度有所下降,2003年集聚程度较高,2007年集聚程度最低,而2008年与2007年相比集聚程度又有所提高。

(二)与相关城市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度比较得到历年上海、北京文化创意产业集聚程度如下:

对3个城市进行横向比较,从文化创意产业集聚程度指标数值可以看出,北京的历年数值都远远大于上海和杭州,北京是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集聚中心,但杭州的集聚程度要超过上海。对3个城市进行纵向比较,北京和上海的集聚程度日益下降,这说明北京和上海的文化创意产业在全国的比重呈下降态势。虽然这2个国内顶级城市在文化创意产业上有较大的发展,但是,由于国内其他省市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视和快速发展,北京和上海与全国总体水平相比,其集聚发展速度在减缓。杭州2003年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度最高,之后几年有下降趋势,但2008年集聚度又有所提高。这与杭州政府瞬时采取措施,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有关。

二、杭州文化创意产业集聚程度影响因素分析

文化创意产业集聚的程度与需求、劳动力、资本、人文、信息通讯、相关产业发展等因素有关,而且呈正相关关系。下面来分析杭州这些影响因素的状况。在数据选取上,我们采用人均GDP和消费支出来反映地区文化创意产业的需求水平;采用高校师生数来衡量地区文化创意产业的劳动力供给情况;采用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来反映地区文化创意产业的资本供给情况;采用固定电话用户、移动电话用户、因特网注册用户和宽带业务用户数量来衡量文化创意产业信息通讯情况。

(一)人均GDP和消费支出情况

需求是由购买欲望和购买力两个要素构成的,人均GDP能反映该地区的购买力情况,而消费支出能反映该地区的购买欲望和消费者偏好。杭州人均GDP始终高于全国人均GDP,自2006年以来就超过了北京,2008年杭州人均GDP为70832元,位居全国第2名。杭州较高的人均GDP反映了杭州人的购买能力。

2008年杭州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为16719.1元,其中服务性消费支出5504,28元。消费性支出中,用于教育文化娱乐服务的支出是1782.02元(占总消费支出的10.66%),用于交通和通信的是2589.77元。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支出比率与1995年的7.8%相比,已经有较大提高。这说明杭州人对文化创意产品的需求在不断增加。如果进行横向对比,2008年全国城镇居民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支出在总消费支出中占13%,北京为14.5%,上海为14.8%。可见,文化娱乐在杭州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比重还有待提高。

(二)所在区域高校师生情况

所在区域高校师生情况能从一定程度上反映该地区文化创意产业的劳动力供给。据统计,2008年杭州高等学校有36所,在校学生409559人,专职教师24017人,高校在校学生和专职教师与总人口比例达到1:15.63。2008年全国高校在校学生和专职教师与总人口的比例为1:66.23,北京为1:19.50,上海为1:25.77。由此可见,杭州高校学生和专职教师的密集度比较高,文化教育的密集度比较高,文化创意产业的劳动力供给后劲比较足,有利于杭州文化创意产业的长远发展。

同时,省教育厅对高校进行整体规划,开辟了杭州下沙高教园区、杭州滨江高教园区、杭州小和山高教园区、萧山高教园区等。这些高教园区和高校师生是文化创意产业的后盾,通过教学、科研、实践等活动的融合,为文化创意产业提供高素质人才。

(三)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

固定资产投资额能反映某地区资本供给的整体情况,而文化体育娱乐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能反映该地区过去这段时间文化创意产业的资本供给情况。2008年杭州全市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投资额达99601万元(占总投资0.5%),比上年增长33.22%。杭州还设立了文化创意产业专项资金,资金总额高达每年1.52亿元,并将根据需要逐步递增。

纵观全国,2007年全国文化娱乐业投资占总投资的0.9%,北京3.31%,上海0.69%。相比之下,杭州文化创意产业的投资额度还不够大,而北京对文化娱乐业相当重

视,投资比例是全国平均水平的3.68倍。

(四)固定电话用户、移动电话用户、因特网注册用户和宽带业务用户

文化产业与信息传播息息相关,由于信息技术的进步,网上图书、文献搜索、网络电影、网络电视、网络音乐应运而生。固定电话用户、移动电话用户、因特网注册用户和宽带业务用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该地区的信息通讯情况。2008年末,杭州全市固定电话用户416.35万户,移动电话用户866.81万户,因特网注册163.67万户,宽带业务132.12万户,4个指标共计1578.95万户,比上年增加4.8%。

按户籍人口计算,2008年杭州人均固定电话0.61部,人均移动电话1.28部;全国人均固定电话0.28部,人均移动电话0.41部;北京人均固定电话0.75部,人均移动电话1.32部;上海人均固定电话0.73部,人均移动电话1.28部。杭州在信息传播方面远远优越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比北京和上海逊色一些。

三、结论与建议

经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杭州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度是比较高的,在相关城市的比较中,杭州文化创意产业集聚程度高于上海和北京;最近2年杭州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度相对与全国平均水平又有所提高,这是《杭州市大文化产业发展规划(2005―2010年)》实施的效应体现。但是,基于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发展影响因素的分析,杭州各因素情况有优有劣,对此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进一步扩大对文化创意产品的需求。杭州人均GDP证明了人们强劲的购买力,因此,政府和有关部门可以采取一定措施激发人们对文化创意产品的需求。影剧院可以通过降低票价等吸引更多的观众;各种艺术表演团体可以通过表演进社区等方法,缩短与观众的距离;各旅游景点可以通过降低门票或实施节假日门票等方式,吸引更多游客;政府可以通过发放专项消费券鼓励消费者对文化创意产品的消费。

篇2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353(2011)09-0154-05

一、对文化产业理论的简要回顾与评论

法兰克福学派开创了文化产业研究的先河,而在其内部一开始便已经有了“文化产业可行性”之争。霍克海姆和阿多诺认为文化工业丧失了艺术本质,消解了人的个性,限制了文化的批判精神,成为国家进行意识形态控制的工具;不同的声音来自于同样归属于法兰克福学派的本雅明,他对文化工业持肯定态度,认为复制技术使“艺术品从少数人垄断和欣赏中解放出来,为大多数人所共享,给文化带来了新的发展空间”。伯明翰学派则更加辩证地看待文化产业,倾向于支持发展文化产业。布迪厄在20世纪末提出文化资本理论,认为文化资本以显性和隐性两种方式向经济资本和社会资本转变,戴维・思罗斯比将文化资本视为与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自然资本并列的第四种资本。可见,由法兰克福学派对大众文化的激烈批判,到伯明翰学派的宽容,再到后来对文化产业的理解和认同,态度日趋温和,但质疑的声音却从未停止过。

时至今日,理论界“文化产业可行性”之争仍未停止,但从发展实践来看,20世纪90年代以来,资本的全球化和高科技的发展为文化产业提供了资本运营和技术基础,文化产业获得了迅猛发展,其社会功能和经济功能日益凸显,已经成当今世界衡量一个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指标之一。不争的事实使得文化产业理论的批判主义者们搁置了争议,将研究的重心转移到了文化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管理、与宏观经济的关系和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等方面。然而,在这些研究当中,一个值得关注的议题悄然出现并逐渐成为现代文化产业理论关注的焦点:文化产品承载的历史责任应该是什么?围绕这一问题而进行的争论本文将其称为“文化产品定位之争”。多数研究接纳文化产品的经济价值,认为文化资本是决定长期经济增长与衰退的关键性因素和经济增长的最终解释变量之一,一方面体现了人类行为的本质特征和决定人类选择的基本依据,另一方面又是潜在地制约和影响着制度安排、技术进步及物质利用。另一部分学者的研究关注文化产品的文化价值,认为文化产品首先是一种符号或者信息,其次才是商品的属性,而文化产品基本的经济价值来源于其文化价值,文化产品应该是民族文化精神的载体和传承者。更为综合和主流的观点认为发展文化产业的主要诉求是更好地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文化需要,更好地塑造国家文化形象,不断提高民族国家在国际竞争中的文化软实力,简单地说,就是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共同发展共同进步。然而与良好愿景相悖,由于文化不断被物化,使文化由“上层建筑”下沉为“物质基础”,始于20世纪60年代西方青年运动中的“反文化性”趋向死灰复燃。柏定国指出我国文化产业具有“反文化”特征,文化传播日益明显的产业化和商业化趋向让社会文化逐渐失去应有的公共精神,文化因为或垃圾化、或快餐化、或低俗化走向“反文化性”一面。

综上所述,尽管关于文化产业的理论演进和实践发展仍然存在着“文化产业可行性”和“文化产品定位”等争论,但文化产业的发展能够促进经济增长、提高国家的软实力和综合国力却是不争的事实。努力培育和发展文化产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尤其对我国而言,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是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实现跨越式发展和提高经济实力的重要途径,事关经济发展、民族文化的弘扬以及在国际社会的地位,已成为当务之急。另一方面,文化产业的理论演进和实践发展中的上述争论也并非相互对立、不可调和。由否定和批判到肯定和包容是东西方文化产业理论的研究趋势,也是文化产业理论演进和实践发展相统一的表现。正如我国学者王广振和曹晋章所指出,“文化性”的目的在于满足个人和社会的文化需求,“产业化”关注的是生产效率、成本控制、市场竞争以及攫取利润等等,表面上二者毫不相干、甚至互相冲突。实质上,文化性是文化产业的目的和本质,产业化是文化产业的手段和工具,二者处于文化产业的不同层面,所以不会产生根本矛盾和冲突,而且在实践中文化性与产业化二者是可以相互促进的,文化性的改善可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扩大市场规模,从而促进产业化目的的实现;基于现代市场体系、高度专业分工和快速技术革新的产业化是一种高效的手段,可以极大地提高文化产品的生产和传播效率。

二、我国文化产业的生存状态和发展潜力评价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化产业步入快速发展期,成为推动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和推动文化大繁荣的引擎。这种快速发展的局面,首先得益于一系列相关法律法规的出台,文化产业政策体系日益完善,发展文化产业的外部环境越来越好,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法制环境。其次在于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本身具有的比较优势,对比世界各国文化产业的生存状态,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和条件,有丰富的文化资源、悠久的文化传统和庞大的文化消费市场。但我国的文化产业起步较晚,发展水平还不高,活力还不强,知名品牌还不多,尚有许多可供发掘的业态空间期待人们去拓展。要使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相适应,与日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与我国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的新形势相适应,让文化产业在调整结构、扩大内需、增加就业、推动发展中作出更大的贡献,就需要总体把握我国文化产业的生存状态和成长潜力,从而科学合理地设计政策和优化发展环境,解决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鉴于此,本文基于上市公司行业数据,从行业比较的视角对我国文化产业的生存状态和成长潜力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如表1所示。

由于文化产业下细分行业的名称并不统一,它所包含的各细分行业都分散在各个相应的产业部类中,本文直接采用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于2001年颁布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作为行业分类的标准。为便于比较分析,除制造业外,在类别的细化程度上除制造业外均仅取到门类;限于行业内上市公司样本数量,没有考虑金融保险行业;在其中选择能够被明确划分到文化产业的文化传播、电子和信息技术行业归为一类。经过上述处理,共得到11个行业(限于篇幅,表1中并未全部列出所有行业的评价结果)。本文设定的时间窗口是2008到2010年,因此有意义的样本应在2008年之前上市。经过统计,共有810家上市公司进

入本文的应用范围,其中文化产业上市公司共248家(剔除ST、*ST上市公司),包括传播文化行业19家,电子行业101家,信息技术行业128家;非文化产业上市公司共562家。在评价指标的选取和度量方面,生存年限用来衡量文化产业成长过程中所处的位置和基本状态。在具体测量时,首先,用是否发生过亏损作为衡量标准,若净利润在三年内任一年出现负值,则认为发生过亏损,赋值0.2;若净利润未出现过负值,则赋值为0.8。其次,依据产业生命周期理论,处于不同成长阶段的产业具有不同的成长性,表现出不同的生存特征,从而也将成长阶段作为测度文化产业生存状态的一个重要指标。采用近三年投资活动产生现金流量净额之和与近三年筹资产生现金流量净额之和来测量,如果投资为正,筹资为负,为成熟期,赋值0.35;投资为负,筹资为正,为成长期,赋值0.65。此外,本文还选择了费用净利比衡量生存质量作为第三个评价文化产业生存状态的指标,一定的费用支出是为了更多的经营效益,同时也能反映环境的支付成本,如果一段时期内的费用支出超过了收益,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明生存状态较差,反之则可能生存状态较好,由于是逆向指标,在具体衡量时将其进行了正向处理。对文化产业成长潜力的衡量采用了销售收入增长率、总资产增长率、技术水平、行业特征等四个指标。销售收入增长率用来反映公司的市场占有能力以及市场拓展能力;总资产增长率用来反映公司当期的发展状况,一般发展良好的公司资产是稳步增长的;技术水平用来反映公司所具备的在未来开发先进技术、先进产品等的能力;行业类型主要是反映公司所属行业的整体状况和发展前景。上述任意指标隶属的行业数据是由行业内上市公司对应数据的平均值。

从表1中可以看出:第一,我国文化产业的生存状态并不优越。一方面文化产业上市公司成长年限较短,生命周期仍处于早期成长阶段,另一方面我国文化产业内部存在结构性差异,由于具有较高的生存质量和所在成长阶段的独特优越性,信息技术行业的生存状态最好,而传播文化行业由于处于弱势成长阶段,导致行业内企业生存年限低下,死亡率高,电子行业各指标均处于中间位置。第二,我国文化产业具有较高的成长潜力和发展空间。三个细分行业当中,信息技术行业和电子行业属于高新技术产业,受到国家政策支持和倾斜;文化传播和信息技术行业总资产增长率排在各行业的前列,文化传播行业的销售增长率也较高;就技术水平而言,信息技术和电子行业处于中间位置,但文化传播行业技术创新能力较低,故整体而言,我国文化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有待提高。

三、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

我国文化产业在取得巨大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严峻挑战。影响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人才资源和技术创新能力等我国多数行业发展的普遍面对的影响因素,又有观念传统、法律环境等因行业不同而产生的特殊影响因素。然而,上述影响因素虽然被学者们反复提及,但鲜有研究对其进行实证检验。为揭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症结所在,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可行且操作性强的文化产业发展建议,以下将对影响我国文化产业的主要因素进行实证检验。限于数据的可得性,本文只研究人才资源、技术创新能力和融资能力三个对行业发展而言影响较大的因素,检验其是否对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产生显著影响。

鉴于文化产业的细分行业较多,既有信息技术和电子等涉及制造、设计等员工的行业,又有以同类型员工为主的传播文化行业,本文在此遵循广义的人才概念,用各行业的员工规模(PeopSize)来表示人才资源的大小。高新技术贯穿了文化产业的整个价值链条,同时为文化资源的充分开发利用和产业链条的延伸带来了更大的空间,科技创新是促进文化产业链升级的关键因素。一方面信息知识和科技创新的不断扩散以及应用速度和强度的不断增加,使科技增长周期不断缩短,进而使文化产业更新周期相应缩短,提高了生产效率;另一方面,科技的高速发展和数字技术的不断升级,使文化产业向高技术、高集约化演化,促进文化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延伸了文化产业链,使文化产业向新业态、高层次发展,不断创造出新的增长极。此外文化产业与周边环境、制度环境相互协同,形成了科技创新与文化产业发展的良性循环,成为文化产业链升级和科技创新的动力。本文用R&D资金投入总额(R&D)、技术人员比重(TechRatio)和专利数量(Patent)三个指标衡量技术创新能力。资金是企业的“血液”,资本资源是一种稀缺性资源,企业能否分享这一稀缺资源及分享多少取决于企业的融资能力。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资本运作的支撑;文化产业引入资本元素可以确保长远投入、融聚产业资源、推动产业升级与融合、形成人才优势。本文用投入资本回报率(ROC)、银行借款比例(BankRatio)来衡量融资能力的大小。此外,为了便于比较分析,本文设定了行业类型控制变量,文化产业(Culture)作为主体类别,制造业(Manufacturing)和其它行业(Others)作为对比变量。本文选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来分析以上变量对我国文化产业生存状态(state)和成长潜力(Potential)的影响,使用的仍然是评价我国文化产业生存状态和成长潜力的行业上市公司数据,上述所用变量的取值均是2008-2010近三年上市公司数据的行业均值。回归结果如表2所示。

从表2可以看出,各模型的拟合优度R2均在0.5以上,且F统计量的检验值在25以上,表明各回归模型蕴含的线性相关关系均成立。从模型M1可以看出:除技术人员比重对生存状态的回归系数未通过显著性检验外,其它变量的回归系数大于0且均小于0.05,表明人才资源、融资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的R&D资金投入总额和专利数量维度与文化产业的生存状态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系数,且从标准回归系数的大小来看,投入资本回报率、专利数量和员工规模对我国文化产业生存状态的影响力较大;除专利数量对成长潜力的回归系数未通过显著性检验外,其它变量的回归系数均大于0且小于0.05,表明人才资源、融资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的R&D资金投入总额和技术人员比重与文化产业的成长潜力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系数,且从标准回归系数的大小来看,银行借款比例、R&D资金投入总额和投入资本回报率对我国文化产业成长潜力的影响力较大。从模型M2和M3来看:除技术人员比重对文化产业和制造业以外的其它行业的生存状态的回归系数不显著外,其余自变量均对生存状态因变量的回归系数的显著性水平均小于0.05,这表明人才资源、技术创新能力和融资能力与制造业和其它行业的生存状态之间也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除R&D资金投入总额对文化产业和制造业以外的其它行业的成长潜力的回归系数不显著外,其余自变量均对成长潜力状态因变量的回归系数的显著性水平均小于0.05,这表明人才资源、技术创新能力和融资能力与制造业和其它行业的成长潜力之间也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从模型M1与模型M2和M3的比较来看:员

工规模与文化产业、制造业以及其它行业的生存状态和成长潜力均显著正相关,且与制造业和其它行业相比,员工规模对文化产业生存状态的影响相对较小,而对文化产业成长潜力的影响相对较大;R&D资金投入总额对文化产业和制造业的生存状态与成长潜力均存在显著影响,且这种影响在两行业之间并不存在显著差异;技术人员比重对文化产业和其它行业的生存状态不具有显著影响,但对各行业的成长潜力均具有显著影响,其中对制造业成长潜力的影响最大;与制造业和其它行业相比,专利数量和银行借款比例对文化产业生存状态的影响较大,但对文化产业的成长潜力不具有显著影响;与制造业和其它行业相比,投入资本回报率对文化产业的成长状态影响较大,但对制造业的成长潜力影响最大。

篇3

作者简介:雷宏振(1966-),男,陕西渭南人,西安交通大学博士后,陕西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教授、副院长,主要从事产业集群与文化产业研究;邵鹏(1987-),男,陕西西安人,陕西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产业集群较化产业研究;潘龙梅(1986-),女,陕西渭南人,陕西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产业集群与文化产业研究。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096(2012)01-0042-05 收稿日期:2011-03-13

近年来,文化产业集聚发展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如好莱坞的影视娱乐业,纽约的金融服务业,伦敦的歌剧,国内著名的北京798艺术区,深圳大芬村的油画产业以及湖南广电业等。文化产业作为知识密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注重创新和不断创新。产业空间集聚可以增强产业间的扩散效果(Spillover)以及创新所产生的外部化效果(Externalities),提升创新的成效。默化的知识和互动的学习共同构成了创新的氛围,渐渐强化区域创新能力,增强产业集聚优势。从这个意义上说,产业集聚是发展文化产业的有效途径。

关于文化产业集聚方面的研究,Henderson(1996)从地理分布上分析了文化产业具有聚合的倾向。林拓(2003)指出产业空间集聚与城市环境引力作用使文化产业的空间集聚特征日益明显。王洁(2007)运用区位基尼系数和行业集中率CRn指标,对我国文化产业的空间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文化产业的集聚程度高于一般工业产业。袁海(2010)对省域文化产业空间集聚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从当前文化产业的分布现状来看,现代文化产业主要集中分布在洛杉矶、纽约、巴黎、米兰或者东京这样的国际化城市,在我国则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广东、江苏这样的经济发达地区。由此我们认为文化产业具有明显的对特定区位的路径选择特征。

然而,对产业空间集聚特征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制造业、服务业中,对于文化产业相关方面的研究还很贫乏。而只有把握好文化产业的集聚现状及其分布特征,我们才能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和促进作用,科学建立文化产业的空间布局。因此本文将通过收集整理2005年~2009年的时间序列数据,运用实证分析方法对我国文化产业的空间聚集状况进行研究,从而揭示我国文化产业的分布规律,为我国文化产业集聚发展战略和相应政策的制定提供启示。

篇4

二、制定文化产业创新人才“教育过程”的依据

1.生源素质。

制定研制科学的“教育过程”,“因材施教”是基础。通过对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2010~2013级四个年级的硕士研究生的比较分析,概括出文化产业专业硕士研究生生源的三个特点:第一,本科学科专业背景多种多样。研究生入学考试中,报考和考试阶段对本科专业没有具体的要求,学生往往依据自身的专业特长、兴趣爱好、考试难度以及就业情况等多方面原因进行专业和方向的选择,研究生考试也成为学生第二次选择专业的契机。文化产业研究生的本科学科背景多种多样,这对于后期学习来说,有优势也有劣势。优势在于文化产业本身交叉性较强,在实践发展中与其他产业的融合性也较强,其他学科背景的学生在文化产业的多方面应用上有一定的优势,但对文化产业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学习与文化产业相关的专业学术有一定的差距。第二,学习能力较强,但基础研究能力较弱。经历了研究生的全国统一考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较本科阶段有了一个飞跃。第三,综合素质可塑性较强。当前的硕士研究生从本科直接考上研究生的比例较大,有工作经验的学生较少。整体来看社会经验不足,对当前社会的认知不够成熟,但是可塑性较强,一般经过半年的相关学习和训练,凭借较强的领悟力和学习力,综合素质往往能够得到较大的提高。

2.培养目标。

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是制定系统科学的“教育过程”的前提。2009年以来,随着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政府、企业对文化产业专业人才的要求日益提高。笔者认为,文化产业的人才培养,应着重培养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的文化产业创新人才,即“活跃于文化产业学术界、产业界和行政单位等领域的创新型高端专业职业人”。有以下几个具体的要求:第一,文化产业基础理论扎实,掌握文化产业发展规律,并擅于了解国内外文化产业前沿理论及行业最新动态;第二,实践能力较强,具有一定的文化市场观察能力、开拓能力和预测能力,具备敏感的文化产业政策领悟力,并具备有效的沟通协调能力;第三,在至少一个文化产业门类上有专业特长。

3.文化产业创新人才“教育过程”的制定原则。

①以“系统知识建构”为核心,文化产业的系统知识应包括:文化、经济、管理领域的基础理论;社会学、人文学研究方法;统计学基本技能;基于最新科技发展的相关研究方法;文化产业相关行业门类的基础知识;文学、艺术等素养类知识等。②注重跨学科和应用型人才培养,文化产业人才培养与文化产业发展实践紧密相关,同时文化产业还具备较强的产业融合能力,因此,跨学科和应用性强成为文化产业专业的两大特点。③倡导行动学习“,行动学习”,包括通过科研行动提高基础知识的运用能力和研究能力,也包括通过专业实践,提高文化产业的实践操作能力。

三、文化产业创新人才培养的“教育过程”设计

在文化产业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的统领下,依据“教育过程”设计的原则,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进行具体的“教育过程”设计:

1.板块化教学。

第一,课堂的课程教学板块。包括文化产业基础理论类课程,如《文化产业导论》、《公共经济学》、《文化发展战略与文化政策》、《文化市场营销》、《文化产业管理》等;方法类课程,如《文化产业研究方法》,《文化市场调查与分析》等;行业类课程,包括《广播影视产业研究》、《演艺产业研究》、《艺术产业研究》等;专题类课程,如《文化产业园区研究》、《国际文化产业研究》等。课程教学板块主要讲授文化产业基础理论、研究方法、行业基础知识以及前沿专题研究等。第二,前沿学术活动板块。为了弥补不同学生来源知识体系的不同,同时将文化产业最新最前沿的专题研究成果向学生进行介绍和讨论,也为了给学生创造更多的机会与国内外文化产业的专家、学者以及企业家进行交流,拓宽眼界、拓展人脉,定期的学术活动是必要环节,并应纳入学分管理体系。第三,实践训练板块。实践训练是文化创新人才培养过程的重要环节,并应无形地贯穿于整个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学程。方式方法多种多样,较为有效的举措有:第一,导师工作室制度。以导师为核心建立工作室,将导师指导与科研、课题研究、项目运作密切结合,将日常学习与工作室工作有机统一。第二,行业导师制度。聘请有丰富实践经验且在文化产业领域有一定行业影响的业界专家担任行业导师,与专业导师合作,对学生的实践、实习、就业进行指导和帮助。第三,研究与实践基地建设。与产业界进行紧密合作,选择有一定实力的企事业单位共建文化产业研究与实践基地,通过联合培养、项目合作、工作室合作、学生实习等方式,对学生进行专业实践的训练。

2.阶段化考核。

打破学期的界限和学时的固定要求,依据培养周期划分阶段对学生的课程学习、导师指导、学术活动、实践训练等环节设置指标和明确的考核体系。对任课教师、导师指导、学生学习、教学管理设立各自的阶段考核标准,将“教育过程”的质量进行全面、系统、科学的监控和分析,同时纳入“责任到人”的考核体系。

3.组建多样的学术共同体。

为了满足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丰富学生的学习和实践内容,培养单位还应将教学组织和科研组织打通并进行重新组合,通过大型课题、大型学术或行业实践活动,组建多种多样的“学术共同体”。任课老师或导师可通过调研课题、研究性课题或实践项目的策划,将对某个问题感兴趣的同学进行组合,组建各种学术共同体进行专题的学术实践活动。

四、文化产业创新人才培养的政策体系优化与创新举措探索

文化创新人才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随着文化产业的不断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也在与时俱进地变化,这就需要对“教育过程”进行创新,以提高教育质量。同时,也需要相关政策的支持和创新,突破常规,将“教育过程”设计得更加科学、高效。

1.建立畅通的师资资源流通机制。

文化产业的一大特点是“跨学科”,这就需要在校内和校外高校之间进行任课教师、讲座专家或导师的交叉聘请。在教学实践中,聘请的程序、酬金的标准和发放条件往往过于刻板,造成因为制度的原因使一些教学活动无法开展,对整体教育质量带来损害。因此,建立合理、畅通的师资资源流通机制是紧迫而必要的。

2.放宽行业导师的聘任条件,提高行业导师待遇。

行业导师的聘任,是文化产业教育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关乎学生实践训练的整体水平。但是在现实教学中,对兼职导师学历、职称或成果的要求过于注重学历、职称等非实践成果因素,使得一些在文化产业实践中有丰富经验的业界精英因为条件不具备而无法被聘任。同时,行业导师的待遇问题也一直缺乏更为灵活的政策支持,是难以解决的问题,这需要更加宽松的政策和经费保障。

篇5

一、文化产业相关理论

文化产业即工业、精神文明和现代科学技术共同发展的产物,诞生于法兰克福学派对于“文化工业”进行的批判。“文化产业”的概念具有综合性特征,属于一个舶来品,学术界对其始终是众说纷纭。

(一)西方文化产业研究发展历程

“文化产业”这个词语起初被翻译成“文化工业”,诞生于法兰克福学派,该学派对于“文化工业”坚持一种批判性观点,在西方社会文化被分割为相互对立的两个部分,即真正的文化和上文所说的“文化产业”。阿多诺与霍克海默共同写了一本名为《启蒙辩证法》的著作,该书中提到:“文化工业:蒙骗大众的一种启蒙思想”,首次全面地解释了“文化工业”的概念,他们觉得,“文化工业”能够代表新出现的文化现象。由此得知,他们把法兰克福学派所坚持的批判性理论挪用到了新发展起来的文化工业上。他们一直坚持的观点是资本进一步拓展到文化领域,而市场与利润才是最后发挥决定性作用的东西。

上个世纪五十至七十年代,英国伯明翰学派开始对文化工业的消费群体与接受群体进行研究,进一步开拓了其研究领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伯明翰学派和德国法兰克福学派观点相悖,德国法兰克福学派赞成文化精英主义,而英国伯明翰学派却反对文化精英主义。

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西方国家在文化产业理论方面的争论慢慢减少,其文化产业理论分为基础与应用理论两部分,伯明翰学派主要研究基础理论,而应用理论也就是操作性理论,是依靠实践经验发展起来的。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英国著名的媒体理论家尼古拉斯·迦纳姆对西方文化产业的应用理论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他觉得,文化产业通过特定的组织方式来进行符号生产与传播,生产与传播的这些符号就是文化商品与服务。英国著名学者贾斯延·康奥纳博士也说过:“文化产业即以生产交换符号性商品为主要内容的经济活动”。由此可知,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西方文化产业就比较重视其经济功能了。

(二)中国文化产业研究发展历程

1992年的时候,在中国国务院综合司编写的《重大战略决策-加速发展第三产业》这部著作当中,正式提到了“文化产业”的相关概念,从这之后文化产业的这一概念越来越受到重视。有观点认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为社会大众提供精神产品。我国于2004年3月29日正式将文化产业命名为“文化及相关产业”,这样一来文化产业就具有更大的包容性。这样进行命名不但是第一次对文化产业做了更加权威、科学以及规范的界定,而且也有利于系统、完善的文化产业统计制度的制定与实施,进一步促进我国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

二、文化产业的分类

因为文化产业属于新发展起来的产业,对于其分类始终是仁者见仁。祁述裕在其所写的《中国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报告》这篇文章中提到:电影、音像、图书出版以及娱乐行业、广告行业等都属于文化产业,此外其内容还有发行、金融、文化经济人以及教育培训等很多配套行业。总之,文化产业包括主体产业、相关配套产业,具有复杂性和开放性。而王琳觉得,文化产业不但包括原本就有的跟文化事业相关的行业,还包括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新出现的行业;其囊括了生产、销售以及消费的所有环节,并将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当中的部分行业也纳入文化产业的系统当中;其体制也多种多样,有国有、个体、外商投资、集体以及私营等。

欧阳有权所著的《文化产业通论》这本书不仅考虑了产业及其相关分类,而且还采用了现阶段文化产业实践和研究中相对来说较为通行的一种行业划分方式,归纳出目前适合在中国发展的文化产业内容:纸质与网络传媒产业、广播影视业、广告业,休闲文化产业以及艺术、体育和其他产业。

在对文化产业进行分类时没有统一的标准,专家们也众说纷纭,然而必须得达成一致。2004年的时候我国统计局编著的《文化及其相关产业分类》为这种一致性提供了非常好的范本,这是目前为止我国非常权威的分类体系。

三、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通过对文献进行整理我们发现,已经发表的所有论文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对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状况进行研究的,对于现象的描述也非常具体、全面。从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所面临的有利条件与不利条件这两点入手,归纳了对于研究现状的一些观点。

(一)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有利与不利

祁述裕强调,中国发展文化产业有非常多的有利条件。深厚的文化底蕴、卷帙浩繁的文化典籍、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丰富的人力资源以及非常广阔的文化市场,上述这些全部都是我国发展文化产业的有利条件。胡惠林说,中国文化产业目前存在的问题包括:一是文化产业政策与其管理体制之间缺乏创新联动,文化产业政策方面的创新速度跟不上体制改革创新的速度,这是限制我国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二是文化经济关系缺乏平衡性,管理体制方面过于集中,导致文化市场形成行政垄断,这样一来市场准入矛盾也随之扩大,也会影响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进步。三是文化产业发展必须以先进性为前提,但是我国在文化产业方面的人力资源储备不够充足,这样就形成了比较严重的政策性与战略性矛盾。

祁述裕等人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十五个国家的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指数进行了排名比较,对我国发展文化产业的竞争优势与劣势进行了分析。一是生产要素方面。优势是人口基数大,文化底蕴深厚,对外资的吸引力很大,外国资本容易引进等。劣势是基础设施不健全,人力资源储备不足,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率相对较低等。二是需求状况方面。优势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速度较快,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人均GDP也得到了迅速提高,为文化需求打下了雄厚的基础。竞争劣势是我国人均经济总量相对来说比较小,经济结构不合理,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偏低,社会大众的消费观有待进一步提高,文化消费者不太成熟。三是相关产业集群方面。竞争优势是我国旅游产业比较发达,而与文化产业密切相关的信息业、教育行业等跟发达国家相比均处于劣势。四是企业战略方面。在这一点上我国没有竞争优势可言。竞争劣势是我国的文化产品在全球范围内不是特别受欢迎,出口货物在GDP中所占比重也很低。而营运基础与企业运作也毫无竞争力。五是政府行为方面,在这一点上我国依旧没有竞争优势可言。竞争劣势是我国文化产业在政策上不够公开透明、相关法律也不健全,政府对于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不够、国民创新能力较弱,这些对增强竞争优势明显发挥不了任何作用。

(二)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环境条件

花建说,中国加入WTO之后,文化市场的开放程度也日益加大,西方发达国家具有发展优势的文化产业在全球贸易中通过较为开放的市场长驱直入,这样会严重冲击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入世,在宏观上来看政府对之前产业采取的保护措施会慢慢消失,文化产业也会在优胜劣汰的国际竞争中继续发展。这对于我国的文化产业而言将会是巨大的挑战。就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来看呈现出的是以弱对强的竞争态势。

郑百灵等人(2002)觉得,中国文化产业发展从国际机遇方面来说,首先是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与知识经济的大背景下经济和文化逐渐向一体化发展的强劲趋势,形成了文化经济这种新兴经济形态。其次是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让文化产业的竞争在国与国之间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再次是文化全球化的发展也深深地影响了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而就国内机遇来说,首先是国家已经清楚地意识到了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可以说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就国际挑战来说,首先是西方发达国家的文化产业特别强大,相比之下我国的文化产业就显得非常弱小,这种以弱对强的竞争态势不利于我国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其次是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在文化产业上存在的明显差距,不但会影响到我国的经济利益,甚至还会关系到我国的文化安全,也就是说我国有可能会遭受“文化渗透”、“信息殖民主义”以及“数码鸿沟”等一系列威胁。

篇6

[DOI] 10.13939/ki.zgsc.2015.03.100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的经济就在不断地经历着变革,经济逐年增长,但是在我国进入第十二个五年计划时,最主要的现实问题就是如何完成经济方式的转变,而且在目前,文化产业对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世界经济已经进入知识社会,而且在未来必将向着创意经济发展,在这一过程中,经济的发展体现出了“再结构的过程”,企业的竞争优势已经不能单单靠企业自身解决,更多是涉及到了文化和人,也就是创造力。当下的形势就是产业集群已经渐渐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生力军,而且这种文化产业的聚集已经为经济的持续增长带来了契机,这是由于产业聚集有其波及范围和关联性。特别是我国的“十二五计划”更是给予了文化产业一个新的高度,明确的指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我国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而且在发达国家,这种转变已经被普遍的采用,彻底的颠覆了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

1 产业集群与经济增长

1.1 产业集群的研究史

对产业聚集的研究,其实早在1890年就开始了,当时的研究是从外部经济的角度,对产业集聚的形成原因进行了探究。到了20世纪30年代,当时的研究内容主要是产业集聚的区域规模经济效应,而且研究成果中提出了产业集聚是具有其最佳规模的。到了1956年,有学者研究成果显示,空间发展以不同的强度首先会出现在一个增长点上,之后便会通过不同的渠道向外扩散,由于产业集聚是具有关联性和波及性的,所以在这两种效应的影响之下,会对整个经济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而且这名学者于此同时还提出了“增长极”的概念,这是研究史上首次提出来的。其实真正的“集群”的概念是在1990年提出的,这一概念形象地解释了发达国家的产业集群,并且指出了这个概念在提高产业竞争优势中的重要作用。而我国的经济学家对此领域的研究是近些年才开始的,2001年,有学者研究了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从跨学科的角度着手,研究了企业的地方集聚与区域发展是如何关联的,并且指出了我国在目前区域发展的理性的选择就是产业集群。直至今日,我国的经济学家们也在不断地在该领域进行研究,主要探讨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成果也越来越成熟。

1.2 文化产业与区域经济增长

早在1982年,有的经济学家就指出,文化产业在提高人力资本水平上具有外部作用,而且文化产业对经济的推动作用甚至要远远的高于对GDP的贡献率。2002年,有经济学家通过对OECD国家1980年-1996年的数据进行了分析论证,发现文化产业是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2004年,美国的经济学家通过对美国48个州的经济数据的研究,论证了美国的企业的投资模式是通过文化产业的不断发展改变的,而且文化产业的发展在另一个层面上促进了消费结构的升级,对拉动经济具有强大的作用。除了这些以外,有学者认为文化产业在发展经济和繁荣市场方面也有着重要的作用,甚至能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而且文化产业在一定的程度上还满足了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追求。我国的学者认为,文化产业有其经济属性,这为社会带来经济效益,同时还能创造就业机会。而且文化产业具有文化内涵,这个属性可以通过一系列的举措如转换、提升等途径对工业化的转型具有促进作用,进而能创造更大的价值。

总体来说,以上的理论研究主要是关于文化产业的经济作用,在一定的程度上,这些研究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但是现有的研究成果还有其局限性,并不能对文化产业经济作用进行系统研究,特别是关于文化产业的空间集聚所导致的经济发展分析。所以本文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2 文化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

2.1 成本较低

成本较低是文化产业的第一个竞争优势。在文化产业的集群内,不论是自认资源还是运输成本,不管是劳动力的成本还是公共产品的共享,这些都能带来成本的节约,最终导致了集群的成本较低。在文化产业的集群中,大量的相关企业聚集在一起,这样的模式就产生了巨大的规模,所以在文化产业发展的各个环节都给集群中的单个企业带来了成本方面的优势。

2.2 关联产品的整体性

在文化产业集群内,基本涵盖了这个行业的所有环节,基本就形成了一个产业链,在这个集群内,既有研发设计、还有生产制作,另外也具备不可缺少的销售与信息反馈。如:陕西省整个文化产业集群内的企业全部连成一个整体,企业之间在完成效率上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而且专注制作一个环节的企业在其从事的环节内能将工作做得更好,专业化程度也就更高。一定程度上来说,文化产业集群的形成能促进行业的向前发展。

2.3 创新优势

在集群内,往往聚集了这个行业内的精英人物,许许多多的新技能、新技术、新创意都是从这里产生的,而且由于集群的集聚性,使得这些新技术和新创意能在第一时间内在集群内迅速传播。而在文化产业集群内,人们的交流不是很正式的,这种交流方式具有一定的优越性,除了能及时的传递信息,而且还能及时的受到反馈,另外在交流中,往往是获得新点子、新创意的最佳途径。

2.4 市场规模的扩大以及外来资本的投入

以上的文化产业集群的各种优势为其带来了巨大的市场效应。众所周知,产业聚集在某一空间,就会在该区域形成一个大的专业市场,而该集群就会成为该行业产品的小手机塞纳第,进而形成巨大的市场。一旦形成规模,规模形成市场,这就会引起外部投资的注意,进而获得来自外部的资本,这样文化产业集群就不单单是产品市场,更是一个庞大的资本市场。这种优势才是最具竞争力的,而且不能超越。

3 举例说明我国中西部文化产业集群

我国中西部的文化产业基本是以重庆、成都以及西安为代表的网络动漫产业的西部创意产业区和以湖南长沙为代表的电视广播行业的中部文化创意产业区。本文主要以我国西部某省的文化产业为例进行说明。

该省是我国西部的文化大省,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表1是该省的三次产业与文化产业投入产出系数表。

分析表1数据可以得出,该省的文化产业的生产以及服务业对工业与服务业的依赖程度较大,说明该省的文化产业正在处于向外扩张的迅猛发展阶段,需要投入大量的工业产品进行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文化产品的生产。而且通过分析该省四次产业的影响力系数以及感应力系数得出该省的文化产业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与第三产业相当,但是还是小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而且该省的文化产业受经济发展的推动较小。

通过进一步的分析,该省的工艺美术制造业和旅游业的影响力靠前,说明该省在以上这些行业内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大于推动支撑作用。另外,该省的纸制品业、印刷业和记录媒介复制业的影响力较小,这说明该省的这些行业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小于推动作用。除此以外,该省的体育用品制造业和广播电影电视等行业的影响力系数居中,说明该省的这些行业对国民经济的拉动动作用和推动作用还未显示出来。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对文化产业几句的关联性和波及性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发现文化产业的影响力系数在所有产业里是最高的,这显示了文化产业对整体经济的拉动作用,而且文化产业的发展还能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本文通过举例,说明我国中西部的文化集群现在的影响力还是较弱,但是也都处于向外扩张的迅猛发展阶段,虽然不是该区域经济发展的生力军,但是其影响力却在一天一天不断地加大,最终,中西部文化产业集群会显示出其强大的优势,为该区域的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王宏,王泽强.产业集群的区域竞争优势及培育[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12).

[2]刘立云.中西部文化产业集群的区域竞争优势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1(11).

篇7

(一)西方文化产业研究发展历程

“文化产业”这个词语起初被翻译成“文化工业”,诞生于法兰克福学派,该学派对于“文化工业”坚持一种批判性观点,在西方社会文化被分割为相互对立的两个部分,即真正的文化和上文所说的“文化产业”。阿多诺与霍克海默共同写了一本名为《启蒙辩证法》的著作,该书中提到:“文化工业:蒙骗大众的一种启蒙思想”,首次全面地解释了“文化工业”的概念,他们觉得,“文化工业”能够代表新出现的文化现象。由此得知,他们把法兰克福学派所坚持的批判性理论挪用到了新发展起来的文化工业上。他们一直坚持的观点是资本进一步拓展到文化领域,而市场与利润才是最后发挥决定性作用的东西。

上个世纪五十至七十年代,英国伯明翰学派开始对文化工业的消费群体与接受群体进行研究,进一步开拓了其研究领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伯明翰学派和德国法兰克福学派观点相悖,德国法兰克福学派赞成文化精英主义,而英国伯明翰学派却反对文化精英主义。

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西方国家在文化产业理论方面的争论慢慢减少,其文化产业理论分为基础与应用理论两部分,伯明翰学派主要研究基础理论,而应用理论也就是操作性理论,是依靠实践经验发展起来的。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英国著名的媒体理论家尼古拉斯·迦纳姆对西方文化产业的应用理论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他觉得,文化产业通过特定的组织方式来进行符号生产与传播,生产与传播的这些符号就是文化商品与服务。英国著名学者贾斯延·康奥纳博士也说过:“文化产业即以生产交换符号性商品为主要内容的经济活动”。由此可知,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西方文化产业就比较重视其经济功能了。

(二)中国文化产业研究发展历程

1992年的时候,在中国国务院综合司编写的《重大战略决策-加速发展第三产业》这部著作当中,正式提到了“文化产业”的相关概念,从这之后文化产业的这一概念越来越受到重视。有观点认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为社会大众提供精神产品。我国于2004年3月29日正式将文化产业命名为“文化及相关产业”,这样一来文化产业就具有更大的包容性。这样进行命名不但是第一次对文化产业做了更加权威、科学以及规范的界定,而且也有利于系统、完善的文化产业统计制度的制定与实施,进一步促进我国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

二、文化产业的分类

因为文化产业属于新发展起来的产业,对于其分类始终是仁者见仁。祁述裕在其所写的《中国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报告》这篇文章中提到:电影、音像、图书出版以及娱乐行业、广告行业等都属于文化产业,此外其内容还有发行、金融、文化经济人以及教育培训等很多配套行业。总之,文化产业包括主体产业、相关配套产业,具有复杂性和开放性。而王琳觉得,文化产业不但包括原本就有的跟文化事业相关的行业,还包括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新出现的行业;其囊括了生产、销售以及消费的所有环节,并将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当中的部分行业也纳入文化产业的系统当中;其体制也多种多样,有国有、个体、外商投资、集体以及私营等。

欧阳有权所著的《文化产业通论》这本书不仅考虑了产业及其相关分类,而且还采用了现阶段文化产业实践和研究中相对来说较为通行的一种行业划分方式,归纳出目前适合在中国发展的文化产业内容:纸质与网络传媒产业、广播影视业、广告业,休闲文化产业以及艺术、体育和其他产业。

在对文化产业进行分类时没有统一的标准,专家们也众说纷纭,然而必须得达成一致。2004年的时候我国统计局编著的《文化及其相关产业分类》为这种一致性提供了非常好的范本,这是目前为止我国非常权威的分类体系。

三、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通过对文献进行整理我们发现,已经发表的所有论文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对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状况进行研究的,对于现象的描述也非常具体、全面。从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所面临的有利条件与不利条件这两点入手,归纳了对于研究现状的一些观点。

(一)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有利与不利

祁述裕强调,中国发展文化产业有非常多的有利条件。深厚的文化底蕴、卷帙浩繁的文化典籍、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丰富的人力资源以及非常广阔的文化市场,上述这些全部都是我国发展文化产业的有利条件。胡惠林说,中国文化产业目前存在的问题包括:一是文化产业政策与其管理体制之间缺乏创新联动,文化产业政策方面的创新速度跟不上体制改革创新的速度,这是限制我国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二是文化经济关系缺乏平衡性,管理体制方面过于集中,导致文化市场形成行政垄断,这样一来市场准入矛盾也随之扩大,也会影响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进步。三是文化产业发展必须以先进性为前提,但是我国在文化产业方面的人力资源储备不够充足,这样就形成了比较严重的政策性与战略性矛盾。

祁述裕等人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十五个国家的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指数进行了排名比较,对我国发展文化产业的竞争优势与劣势进行了分析。一是生产要素方面。优势是人口基数大,文化底蕴深厚,对外资的吸引力很大,外国资本容易引进等。劣势是基础设施不健全,人力资源储备不足,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率相对较低等。二是需求状况方面。优势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速度较快,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人均GDP也得到了迅速提高,为文化需求打下了雄厚的基础。竞争劣势是我国人均经济总量相对来说比较小,经济结构不合理,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偏低,社会大众的消费观有待进一步提高,文化消费者不太成熟。三是相关产业集群方面。竞争优势是我国旅游产业比较发达,而与文化产业密切相关的信息业、教育行业等跟发达国家相比均处于劣势。四是企业战略[第一论 文网提供论文写作和写作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方面。在这一点上我国没有竞争优势可言。竞争劣势是我国的文化产品在全球范围内不是特别受欢迎,出口货物在GDP中所占比重也很低。而营运基础与企业运作也毫无竞争力。五是政府行为方面,在这一点上我国依旧没有竞争优势可言。竞争劣势是我国文化产业在政策上不够公开透明、相关法律也不健全,政府对于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不够、国民创新能力较弱,这些对增强竞争优势明显发挥不了任何作用。

(二)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环境条件

花建说,中国加入WTO之后,文化市场的开放程度也日益加大,西方发达国家具有发展优势的文化产业在全球贸易中通过较为开放的市场长驱直入,这样会严重冲击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入世,在宏观上来看政府对之前产业采取的保护措施会慢慢消失,文化产业也会在优胜劣汰的国际竞争中继续发展。这对于我国的文化产业而言将会是巨大的挑战。就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来看呈现出的是以弱对强的竞争态势。

郑百灵等人(2002)觉得,中国文化产业发展从国际机遇方面来说,首先是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与知识经济的大背景下经济和文化逐渐向一体化发展的强劲趋势,形成了文化经济这种新兴经济形态。其次是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让文化产业的竞争在国与国之间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再次是文化全球化的发展也深深地影响了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而就国内机遇来说,首先是国家已经清楚地意识到了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可以说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就国际挑战来说,首先是西方发达国家的文化产业特别强大,相比之下我国的文化产业就显得非常弱小,这种以弱对强的竞争态势不利于我国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其次是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在文化产业上存在的明显差距,不但会影响到我国的经济利益,甚至还会关系到我国的文化安全,也就是说我国有可能会遭受“文化渗透”、“信息殖民主义”以及“数码鸿沟”等一系列威胁。

篇8

从哲学上讲,发挥主观能动性首先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只有充分把握好客观规律才能稳步发展。发展文化产业,也必须遵循市场和行业发展的客观规律。

首先,要遵循市场规律。产业与市场是紧密相连的,无论什么产业都是在市场的调控之下发展。文化产业属于独立于衣、食、住、行等日常必需品之外的门类,对人们日常生活起到的是丰富和补充作用,把握市场需求就更为重要,因此发展文化产业不能孤立于整个经济发展之外,必须充分了解市场规律,根据需求对产业门类、产业规模等科学规划,才能合理地进行产品创作和提供。

其次,要遵循行业规律。我国文化产业包括图书出版业、新闻传媒产业、广播影视业、动漫产业、网络文化产业、表演艺术业、广告产业、休闲产业以及会展产业等很多子行业,每个行业都会有自身的发展特点。比如当前传统媒体产业呈现下滑、网络文化产业加剧扩张,又如动漫产业的衍生产品多、出版业呈现多元格局等等,在推动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必须对每个行业的发展现状、发展趋势、发展模式等进行分析,只有这样,才能找到更加符合行业规律的产业发展路径。

着眼城市和农村两大群体,扩大消费市场

文化产业是以知识为基础、以服务为手段的行业,文化产品是一种以提升人的精神生活为目的,精神和物质相融合的特殊产品,相对于工业、农业等产品,文化产品缺乏必须性。因此,文化市场的繁荣,不仅仅取决于文化产品的供给,更取决于文化消费群体的数量和素质,强化文化消费群体的培育,是拉动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环节。

城市和农村,作为文化消费的两大群体,有共同的需求,更有不同的需要,加速文化产业发展,必须统筹考虑城市和农村这两大消费市场的培育。要通过报刊、电视、网络等多种渠道,加大文化产品的宣传力度,引导广大群众转变文化消费观念,增强人们对文化产品的认同和喜爱,形成消费愿望,释放消费活力。要认真研究城乡受众文化消费需求的关注点、兴趣点、共鸣点,结合不同地区的人文特点,不同群体的消费倾向,开发特色文化消费,提供多样化文化产品。要大力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组织和流通形式,充分利用综合文化服务站、文化服务中心等公共文化服务阵地,努力构建贯通城乡、快捷高效、低成本的文化产品流通网络。要加强文化行业组织和中介机构建设,引导其规范运作,不断提高服务质量。

激活科技和人才两大动力,推动持续发展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最核心的生产要素,文化产业要始终保持蓬勃生机,必须切实激活科技和人才两大动力。

文化产业是“内容+载体”的产业,加强科技创新,有利于增强文化产品的吸引力和传播力,有利于拓展新市场、催生新业态。要顺应文化和科技加速融合发展的新趋势,建立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协调机制,成立由宣传、文化、科技等部门组成的综合协调机构,加大统筹协调力度。要加快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建设,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文化科技创新体系,推动文化产业持续创新。

人才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根本、最革命性的因素,文化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一大批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要针对文化人才的特殊性和专业性,建立合作机制,实现人才资源的共享和互用,最大限度发挥人才的作用。要加大文化产业人力资源开发力度,建立文化经营管理人才库,加快提高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素质。要提高人才资源配置的市场化程度,建立人才的培养、引进、使用、分配和服务等机制,加快人才聚集。要积极探索知识、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形式,逐步构建以效益为核心的多元分配体系。要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打破条条框框限制,切实建立更加有利于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人才成长机制。

实施项目和品牌两大战略,构建强力支撑

项目具有示范性,品牌具有吸引力。发展文化产业,必须紧紧抓住项目和品牌两个关键,才能做到发展快、有后劲。

一是要大力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充分利用扩大内需、启动消费和加强城乡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契机,加快影剧院、博物馆等大型公共文化设施项目建设,加快文化产业园、创意产业基地、广告产业示范区等建设,以重点项目的实施带动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建立文化产业重点项目库,科学研究编制一批支撑性、示范性和带动效应强、成长空间大、经济社会效益好的重大产业项目,根据产业发展的需要循序推进,以确保持续开发出基地型、龙头型文化产业项目。

二是要大力实施品牌带动战略。“市场经济的实质是品牌经济”,品牌是文化产业竞争力的核心所在。如美国好莱坞的电影、日本的漫画和动画制作,都充分体现出品牌的影响和价值。打造文化产业品牌,必须强化产品的文化内涵,增强产品的创新创意,注重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必须体现产品的自身特色,加强与文化、旅游、体育等产业的融合,打造具有独特文化内涵的特色品牌;必须加强品牌营销推广,借助媒体宣传、活动展示等不同形式,提升产品的知名度、认可度;必须把文化品牌同企业品牌建设有机结合,借助知名企业的影响力打造知名文化产品。

利用政府和社会两大资源,促进力量聚合

文化产业作为一种新兴产业,具有经济功能、政治功能和社会功能。所以,对于文化产业的发展,要充分考虑其产业和意识形态双重属性,更加强化政府与社会两大资源的整合。

篇9

“文化产业”概念源起法兰克福学派的阿多诺(Theodor Adono)和霍克海默(Max Horkheimer)在1947年对“大众文化”的争议和批判。自从他们把“文化产业”纳入研究范畴以来,文化产业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便得到了学术界和各国政府的高度关注,文化产业的变迁和发展促进了各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目前,在我国学术界,文化产业同样是内涵丰富、具有多重含义的概念。

一、文化产业概念区分

目前给“文化产业”这一概念界定一个准确的定义还是比较困难的。如果从最为广泛的人类学意义上来说,“文化”是一个“独特人群或社会团体的‘生活全貌’”,由此可以引申出所有的产业都是文化产业,因为所有的产业都与文化的生产和消费有关。然而事实上,倘若我们将文化定义为“社会秩序得以传播、再造、体验及探索的一个必要(虽然并非唯一)的表意系统(signifing system)”的话,“文化产业”这一术语的表述和使用就会更加精准和严谨。简言之,文化产业通常指的是与社会意义的生产(production of social meaning)最直接相关的机构(主要指营利性的文化企业机构,但有时也包含公益文化事业单位和国家组织及非营利组织)[1]。因此,关于文化产业的定义大都应该包括广播电视、书报刊出版、广告以及表演艺术等。而所有这些文化活动的首要目标都是与受众沟通并创作文本,最终多以文化产品的实体形式呈现在受众面前。从广义上讲,所有的文化制品都是文本,但由于它们可以任人解读,必然会造成认识上的偏差,有些概念甚至还时常混杂在一起。

(一)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

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是相对应的概念,长期以来,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在很多场合和领域混合使用,人们没能准确认识到二者在很多方面存在显著差异。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解放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伴随着快速发展的高新科技和不断进步的现代生产方式,文化产业日益融入大众日常生活视野并风生水起逐渐成为一种新兴产业。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是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体两翼。

一般来说,文化事业是由政府主导,具有公益性质,通过提供无差别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而满足人们的文化需求;文化产业则由市场主导,是经营性的,主要利用市场来配置资源,推动文化企业发展壮大,调动更多非公益性资源和民营资本激活文化市场,以丰富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满足人们多元化的精神需求。[2]从资本来源上看,文化事业的生产资本由国家或社会统一集中提供;而企业商品生产的资本来源则不同程度地呈现出多元化,广泛吸收民营经济进入文化产业经营领域。从管理体制看,文化事业通常实行公益性管理体制,文化产业实行经营性企业管理体制。从调控方式上看,对企业单位,国家主要通过税收政策、法律制度和价格杠杆进行间接调控并进行合理引导;而对文化事业,则偏重以国家直接调控为主。

文化事业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社会公益性。绝大部分公益性文化事业如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和美术馆等都是国家投资兴建和拨付日常经费进行管理的,理所应当归社会全体公民所有。二是社会共享性。公益性文化事业为社会公有并且共享。三是社会公用性。主要是为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层次的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方面的多方面需求,更好地服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发展群众文化事业。

在国家政治、经济和文化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方面,文化事业起着重要的文化服务引导作用,文化事业导向和滋养着文化产业的发展。文化产业是文化产品的市场化,可以增强文化发展的生机和活力,激发社会开办公益事业的积极性,加快文化消费步伐,满足人们对文化消费的需求。文化产业的发展对文化事业的建设具有基础性的补充作用,两者相互区别又紧密联系,都是社会主义特色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实现形式。[3]

党的十报告提出,推行十多年来的文化体制改革很重要的一项任务就是明确了新的文化建设理念,明确区分了文化事业由政府主导,文化产业由市场主导。文化产业既有商品消费的经济属性,又有精神享受的意识形态属性。文化产业既可以成为一个国家实实在在的强大经济实体,又能体现国家软实力,是一个具有无限生机的经济增长点,能够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奠定坚实的体制基础。[4]在全面推进文化强国战略的时代背景下,推动文化事业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要“两手抓、两加强”,要尊重两大规律——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规律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处理好两对关系——文化发展之“魂”与文化传播之“体”的关系,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并不意味着只注重市场规律而不遵循文化发展规律,不能随意夸大或简单理解发展文化产业就是文化产业化或文化市场化。在加快文化产业发展进程中始终要引导文化企业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自觉担当社会责任,绝不能以牺牲社会效益、影响和谐稳定及国家安全来获取经济效益。[5]

(二)文化产业与创意产业

在国家层面,我国对文化产业和创意产业这两个概念的使用有着明确的区分,并没有不加区别地对待。在《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十二五”时期文化产业倍增计划》以及党的十七大、十报告中涉及有关文化产业内容时,普遍使用“文化产业”这一概念。两者主要区别在于“创意”二字,文化产业并不是创意产业,创意只是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途径和手段,而所有的文化产业都只是围绕着创意来展开活动的。

英国最早提出“创意产业”这个概念。20世纪末,英国政府提出把文化创意产业作为英国振兴经济的聚焦点,专门成立了“创意产业特别工作小组”,将文化创意产业提升到国家战略发展高度,首次明确提出了“创意工业”(creative industries)的概念,主要指那些充分运用个人的天分、技艺、智慧,在保护知识产权的前提下通过循环开发进而创造就业机会和潜在财富的艺术思维活动[6]。“创意经济之父”约翰·霍金斯①根据“有想法的人,特别是有自己想法的人,在很多情况下比操纵机器的人更有力量”的基本判断,对创意产业做出较为宽泛的定义,他认为构成创意产业和创意经济的主要内容具体包括艺术设计、专利申请、商标营销和版权保护。任何一种文化创意活动,都是在一定的知识背景下,依靠人的灵感和创新,借助现代科技提升传统文化要素的内涵和品质的,不是对传统文化的简单复制、加工和移植,创意活动融注了最大的个性特质。

创意产业区别于文化产业的最大特征主要在于它高度集纳了创意元素、文化因子和科技力量,三者相互作用并深度融合,形成了高智慧、高文化的新型产业集群。[7]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定义中,知识产权、文化产品及服务被认为是创意产业的核心内容。在国内,北京最早认定了文化创意产业的分类标准,侧重从文化产业价值链的角度重新定义创意产业——以创新为根本要素和途径,突显文化内核和创意价值,主要体现了以知识产权实现或消费为交易特征的行业集群特征。[8]而相对于文化产业,具有信息密集性和高知识性特征的创意产业是高智慧和创意的结晶,始终处于价值链的高端。任何一种创意活动都必须在一定的知识背景下,利用人文积淀,通过重塑传统产业结构来完成创意点燃和价值实现。如当今的3D电影、3D打印和高清数字电视等高科技文化产品都是通过数字新技术完成的。没有创新也就没有创意,创意是一种新科技理念。由于创意产业处于文化产业价值链条的高端环节,因此它的创新思维凝结在文化产品及服务当中,通过价值传导进而实现它的附加值增加,完成跨行业、跨领域的重组与合作,进而推动文化产业实现深度发展。

创意产业与文化产业关联极为密切。文化中有创意,创意中有文化。无论是在学术研究领域还是在政府制定实施决策方面,对“创意产业”一直存有较大分歧,特别是一谈到文化必然提及文化产业,这一对平行的概念具有高度的相似性,但也有显著差异。有时创意产业与文化产业之间有明确的区分,有时二者之间又可以互换使用。[9]在我国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形势下,虽然强调创意产业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在知识创新、产业升级和效益倍增等方面有巨大的增量空间,但由于当前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条件所限,且与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目标、侧重点等方面有所不同,与我国倡导的自主创新也不完全一致。因此,目前看来,盲目照搬英国等国的创意产业发展模式既不符合我国国情,也不利于政府的统一管理。在理论和实践上加强两者研究,有助于明晰各自归属的产业边界,廓清文化产业与创意之间认识上的误区。

二、文化产业的分类

文化产业包含的内容和门类非常丰富,是一个多系统多组织构成的有机整体,长期以来没有一个规范科学的分类标准,现在的分类标准是在各种产业分类标准的基础上演化而来的。因为对文化产业进行分类有一定的难度和复杂性,加之文化产业概念的模糊性、不确定性和多义性,世界各国地域、经济、文化背景、产业政策等各不相同,所以与文化产业的内涵和外延相对应的文化产业分类标准和体系也不尽相同。随着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各国政府纷纷采取措施,根据各自的国情和发展目标制定本国的文化产业分类体系,以应对文化产业发展带来的各种挑战和机遇。

目前在国际上各种产业分类标准中,以英国著名经济学家费希尔在其1935年出版的《安全与进步的冲突》一书中提出的三大产业分类法最广为人知。根据社会生产活动的历史发展顺序将全部经济活动划分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第一产业为农业,第二产业为工业和建筑业,第三产业主要指“服务业”,即为生产和消费服务的部门,包括除第一、二产业之外的其他相关产业。除此之外,一些国际组织根据组织内部的产业划分原则也制定了自己的产业分类标准。从世界范围看,文化产业从组织结构上基本可以划分为三类:一是生产与销售以相对独立的物态形式呈现的文化产品的行业(如生产与销售图书、报刊、影视、音像制品等行业);二是以劳务形式出现的文化服务行业(如戏剧舞蹈演出、体育、娱乐、策划、经纪业等);三是向其他商品和行业提供文化附加值的行业(如装潢、装饰、形象设计、信息咨询、文化旅游等)。

不同国家和地区对文化产业的阐述不尽相同。由表1可见,世界各国根据本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实际状况,分别对本国文化产业进行了具体而宏观的行业划分。最早建立文化产业分类标准的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其定义如下:文化产业就是按照工业化的生产标准,经过生产、复制、流通和传播等主要环节的一系列活动,强调其知识产权的属性。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从文化产品的工业标准化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的角度进行科学界定,为我国建立文化产业分类框架提供了重要参考。我国学术界对文化产业的分类也有系统研究,但划分类别上存在差异性。21世纪初,有学者认为,我国文化产业已经初具规模,初步形成了包括文化旅游、新闻出版、广告、娱乐等较为细致的综合性文化体系[10],但划分范围太宽泛,过于笼统。另有学者将文化产业区分为文化艺术、文化出版、广播影视和文化旅游等四个领域[11]。这种粗略划分虽有些过于狭隘,缺乏具体操作性,但划分较为清晰。为更好适应我国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制定科学规范的分类标准和体系已势在必行。

我国统计部门最早于1985年首次把“文化艺术”纳入第三产业统计项目中,开始借鉴发达国家发展相对成熟的产业分类标准,并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文化产业分类标准和体系。2002年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加强文化建设,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在国家文化产业发展形势下和国家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下,制定科学的文化产业分类标准被正式提上议事日程。2004年国家统计局会同多个部门广泛调研、共同研究,在《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02)的基础上制定颁布了作为首个国民经济分类指导标准的《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首次对文化产业的内容进行科学划分和全面统计,有力地推进了我国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宏观发展决策的制定实施。此次分类标准对文化产业概念的界定提供了有价值的思考,认为文化产业是为全社会提供各类文化产品及服务的相关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相关联的围绕文化消费的活动集合。主要包括文化产品制作、文化产品销售活动、文化用品生产和销售活动等六大类[12]。再具体进行划分,主要分为核心层、层和相关服务层(见表2)。

表2:《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04)划分层次

通过表2可以看出,我国在文化产业的分类上比较宽泛,涉及的领域和门类较多,涵盖的内容十分庞杂,既有物质文化生产、制造和销售活动,又有精神文化生产、和经纪活动;既有公益性文化,又有经营性文化;既包括学术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又包括商业活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交错混杂并存发展。随着新兴文化业态的相继出现,2004年制定的《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越来越不适应文化产业发展的新形势对文化产业统计工作提出的要求,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变化,亟须对现行分类体系进行必要调整,使其更加切合现实发展的需要。

我国的文化产业主要指以文化为核心内容,为直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而进行的创造、传播、展示等文化产品(包括货物和服务)的生产活动(包括制造和销售)。2012年7月,国家统计局参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文化统计框架2009》,延续原有的分类原则和方法,对产业类别和结构分别进行了相应调整,新增了以文化创意为核心特征的新兴业态,逐步细分了部分行业小类,去除了少量不相关的产业类别。在《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04)的基础上进行修订,颁布实施了《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2),对文化产业的定义进行了更为精准的界定: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产品和文化相关产品的生产活动的集合,并进一步说明了文化产品的生产活动(从内涵)和与其相关生产活动(从外延)的范围指向。

根据2012年的分类标准可以概括出,文化产品的生产活动、文化用品的辅助活动和专用文化设备的生产活动成为文化及相关产业的主要内容,其中文化产品的生产活动构成了文化及相关产业的主体,其他方面则是补充。文化产业的统计范围基本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文化统计框架2009》规定的范围保持一致。统计上指称的“文化及相关产业”覆盖全部文化及相关单位,“文化事业”着重指公益文化单位,而“文化产业”主要指经营性文化单位(见表3)。

当文化产业的内涵较为明确时,其外延描述就会更清晰。新修订的《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2)标准基本上全面反映了近年来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客观进程和可喜成就,特别是新的四层次划分较为合理,对文化产业链条进行了新的提炼和梳理,更符合文化生产规律[13],更好地适应了我国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趋势。这既回应了社会各界对文化产业的热切关注,同时也澄清了以往在文化产业认识上的不确定认识,为我国政府和相关部门进行文化产业统计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标准和行业导向,在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随着我国文化产业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壮大、人们对文化的认识逐步深入、文化与其他领域的加速融合,文化产业的涵盖范围也在不断发展变化,逐步完善文化产业的科学划分体系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对文化产业内涵进行科学界定和系统划分,能够正确把握文化产业发展的态势,恰如其分地定位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坐标,以便采取不同的营销策略,制定相应的法规政策进行有效的区别管理,推进我国文化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既要发展壮大出版发行、影视制作、印刷、广告、演艺、娱乐、会展等传统文化产业,同时也要加快发展文化创意、数字出版、移动多媒体、动漫游戏等新兴文化产业门类。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文化产业的媒介品牌与创意发展战略研究”(项目编号:10XXW011);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新闻传播与社会发展研究”(项目编号:10JJD860006)]

注释:

①约翰·霍金斯先生是国际创意产业界著名专家,英国经济学家,世界创意产业之父,版权媒体及娱乐业研究方面的领军人物,知识产权的负责人和提供创意及知识产权咨询的创意集团的主席及创始人之一。

参考文献:

[1]赫斯蒙德夫.文化产业[M].张菲娜,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13.

[2]孙小婷.中国文化产业研究[D].吉林大学硕士论文,2012.

[3]张彩凤.全球化与当代中国文化产业发展[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26.

[4]高书生.文化体制改革的10年 谱写文化发展新篇章[N].人民日报,2012-10-17.

[5]孙志军.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文化产业又好又快发展[J].红旗文稿,2012(17).

[6]创意产业[EB/OL].http://baike.ccitime/2010-05-11.

[7]温朝霞.文化创意产业是“文化+智力+科技”[N].天津日报,2008-10-24.

[8]李嘉珊,赵晋晋.中英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及其对外贸易实证对比[J].生产力研究,2007(17).

[9]多斯桑托斯.2008创意产业经济报告[M].张晓明,译.北京:三辰影库音像出版社,2008:10.

[10]戚鸣.文化产业:全球新兴产业[N].光明日报,2002-09-12.

[11]王慧烔.对发展中国文化产业的思考[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2(2).

[12]国家统计局关于印发《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的通知[EB/OL].http:///2004-05-18.

篇10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06.005

1引言及相关文献综述

文化产业被公认为二十一世纪的“朝阳产业”,是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推动结构调整、整治环境污染、实现合理就业和提升区域竞争力的重要着力点。2009年,国务院常务委员会审议通过《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对产业发展进行顶层设计和纲领性引导。为进一步优化政策环境,推动文化产业加快发展和跨越发展,2014年南通市《关于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提出文化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若干意见和要求。由此可见,虽然文化产业在经济总量中占比仍较小,但毫无疑问,它的发展已经受到广泛重视,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环节。

长久以来,经济地理问题一直是经济学研究中的热点。从马歇尔的产业集聚论、韦伯的工业区位论,一直到上世纪90年代克鲁格曼提出的新经济地理学,从地理区位视角考察经济学问题成为影响学术界的主流,在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上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孙磊(2010)对近10年北京制造业的空间布局演化过程进行刻画,并且利用重心变动的分解分析对影响制造业布局的动力因素进行定量描述。黄娉婷(2014)基于企业层面的数据,刻画了京津冀都市圈汽车制造业企业的空间分布格局,考察汽车企业在都市圈范围内集聚与扩散的特点,探讨汽车产业链不同环节的地域特征差异。吕岩威、孙慧(2013)运用地理集中指数方法对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集聚程度及演变趋势进行分析,考察了其区域分布特征。邱珊(2016)研究了文化产业的区域集聚度,利用我国30个省级行政单位1999―2013年的宏观统计数据对其进行测算,认为我国文化产业存在明显的区域发展不均衡现象。

总结现有文献,我们不难发现已有研究存在如下特点:首先,学者们集中研究了制造业的集聚问题,运用多种指标对制造业集聚程度进行了测算,并详尽描述了制造业的空间布局特点,而对于文化产业的集聚情况和空间布局研究较少。其次,在研究文化产业空间布局的过程中,往往从省级层面人手,而较少从更小区域的范围内对此现象进行探讨。同时,传统的计量经济学忽视了不同空间单位之间的依赖性和互动性,往往是基于空间单位匀质和独立的假设完成的。基于以上认识,本文对南通市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和空间布局进行描绘,运用空间计量方法对南通市文化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以期为南通市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和政策制定提供较为科学的依据。

2南通市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其空间布局情况

南通为江苏省地级市,位于长江三角洲北翼,和苏州、上海隔江相望。目前,南通现辖启东、海门、如皋三个地级市,海安、如东两县,市区包含崇川区、港闸区、通州区和南通经济开发区四个区。2014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5652.7亿元,比上年增长10.5%,占江苏省国民生产总值的8.68%。同年,南通市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262.73亿元,同比增长29.13%,占GDP的4.65%。

近年来,南通市进一步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加大对文化产业的引导、扶持力度,文化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在产业总量不断扩大的同时,其增长速度亦不断提升。南通市文化产业增加值总量从2008年的44.34亿元增加到2014年的262.73亿元,增加了近5倍,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逐年提高,2014年已达到4.65%。同时,2008―2014年文化产业增加值的平均增长速度为35.12%,特别是2011年,较2010年增长达到了54.09%。而从产业分布来看,南通市文化产业涉及的行业类型较广,重点行业所占比重较大。国家统计局《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2)》将我国文化产业分成120个行业,2014年,南通市文化产业共涉及其中的108项,其中抽纱刺绣工艺品制造规模最大,其增加值为66.O亿元,占文化产业全部增加值的32.4%,排名前三的抽纱刺绣工艺品制造、信息化学品制造和机制纸及纸板制造占文化产业全部增加值的近45%。但是在排名前十的行业中有8个属于制造业,服务业和批发零售业发展相对缓慢,仅占南通市文化产业增加值比重2.9%。

从分地区文化产业增加值完成情况,2014年市区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90.78亿元,占南通市文化产业增加值总额的36.62%,其余各区县的所占比重均在12%左右。“三上企业”是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企业、资质内建筑业企业和房地产开发企业,对于“三上企业”的统计有利于我们观察一个地区重点企业的发展情况,可以从某个侧面反映该地区经济发展的大致水平。在对“三上企业”的统计中发现,如东、南通市区和海门均以制造业的发展为主,以如东为例,2014年共有三上企业68家,其中制造业49家,占72.06%;如皋以服务业为主,80家服务业三上企业占总数的54.79%;对于海安、启东两市县而言,其制造业和服务业的三上企业数量相当,可以说这两个地区的产业发展较为均衡。需要注意的是,抽纱刺绣工艺品制造在南通市文化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占据重要地位,在通州、如东、如皋和海门四个市县排名前十位的“三上企业”统计中,抽纱刺绣工艺品制造企业的数量分别为7、9、7和10家。

3南通市文化产业空间布局影响因素分析

从表1可以得到如下结论:(1)临近空间单位的影响显著为正。空间自回归系数为0.5823,并且在5%的水平下显著,它对于某一区县文化产业的影响程度要大于本文研究的四个主要影响因素。如前文所述,抽纱刺绣工艺品制造在通州、如东、如皋和海门的文化产业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这四个区县在地理位置上是紧密相连的,并且已经形成了中国叠石桥国际家纺城和中国南通家纺城两个上规模的集聚区。(2)相关产业,特别是工业的发展程度,对文化产业有显著的阻碍作用,这与预期的假设是相违背的。无论是OLS还是空间滞后模型,产业关联的系数均为负。从空间滞后模型的估计结果来看,工业增加值每增加1%,文化产业的空间集聚会降低1.72%。从现有的研究来看,由于在工业厂房的循环利用、土地的集约使用方面的贡献,工业的快速发展能带来文化产业发展的提升。而在本文的研究中出现相反的结论,可能的原因是南通市虽然近年来经济社会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由于经济总量相对较小,同时深处长三角经济圈的腹地,发展过程中受到上海、苏州的影响较大,只能优先发展处于产业链相对低端的产业。(3)其余三个变量的估计结果与研究预期一致。劳动力的供给对文化产业集聚的影响显著为正,能对其产生促进作用。劳动力供给每增加1%,文化产业的集聚程度会增加31.23%。它对于文化产业集聚的影响程度要远远大于本文研究的其他三个因素,这也在某种程度上说明了高素质、高层次人力资本是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根本因素。地方保护对文化产业集聚产生显著的阻碍作用。地方保护程度供给每增加1%,文化产业的集聚程度会降低3.27%。开放程度对文化产业集聚的影响显著为正,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其快速发展,开放程度每提高1%,文化产业的集聚程度增加6.69%。随着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国民对文化产品的质量、种类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而生产资源、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市场化配置以及生产技术的自由交流将会满足国民对文化产品的更高需求,从而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4结论与启示

本文首先对南通市南通市文化产业的空间布局进行经验描述,然后借助于空间计量方法,验证空间依赖性的存在,并且选择空间滞后模型,对南通市文化产业的空间布局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得到如下结论:

(1)从总量上来看,南通市文化产业得到快速发展,在总量规模和增长速度上都得到了快速提升,文化制造业占据主体地位。从空间布局来看,南通市区的文化产业总量占据较大比重,其余各市县较为均衡,而从细分行业来看,抽纱刺绣工艺品制造所占比重较大,特别是对通州、海门、如东和如皋四个市县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