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4 15:12:09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农牧业的发展,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传统农牧区通常产业结构比较单一,种植业比重大,种植业内部粮食作物比重居高。不合理的产业结构是制约农牧业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最大因素,同时也是加大地区生态环境压力的根本性决定因素。传统农牧区发展现代农牧业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遵循自然规律、市场规律和经济发展规律,大力推动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发达的畜牧业是现代农业的标志。畜牧业产业关联度强,抗御自然灾害的素质强,传统农牧区要以发展草原畜牧业为依托,做大做强现代畜牧业,培育符合地区实际、体现特色的优势主导产业。
(一)调整产业结构,确立“为牧而农、农牧结合、农牧互补”的产业发展格局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个地区的产业发展应着眼于整合放大产业优势。传统农牧区种植业多属于旱作农业,靠天吃饭,弱质低效。农业种植业发展的根本出路是在稳步发展设施农业、节水灌溉农业、订单农业的同时,确立“为牧而农、农牧结合、农牧互补”的格局。在资源配置方面,要压缩旱作农业的规模,把不适宜耕种的土地退下来还林还草,将劣质的耕地资源转变为发展畜牧业的优质资源,优先发展饲草饲料生产与加工,立草为业,满足畜牧业加快发展对优质饲草饲料的需求。充分利用农区的荒山、荒坡等资源,加以改造植树种草,扶持广大农户发展畜禽饲养业。要建立畜牧业与农业种植业的良性循环,鼓励生产者把畜禽代谢废物转化为发展农业种植业生产的有机肥料,做到农牧互补。各级政府要加大对畜牧业的扶持力度,千方百计落实一定的补贴资金,引导、支持广大农牧民和企业等其它经营主体扩大养畜规模,提高畜牧业总量。要根据地区资源特点和市场导向,合理调整畜群结构,重点发展牛、羊等草食牲畜饲养,因地制宜发展奶牛养殖、肉牛快速育肥、肉羊短期育肥,建设奶业大市、肉类生产基地。
(二)调整产业布局,加快转变生产方式
由于历史和现实等原因,传统农牧业经济发展总体上沿袭粗放落后的生产方式,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缺乏基本保障,初级农畜产品供应季节性明显。这种依赖资源消耗进行数量扩张的农牧业经济发展已经难以为继,必须按照符合工业化生产的要求,加快转变生产方式,实施农牧业集中布局、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
要以农牧业科技园区建设为载体和切入点,推动产业布局调整,切实转变生产方式。在传统农牧区,遵循相对集中的原则,积极推进农牧业生产园区化布局,整合各类生产要素,发展优势产业集群。在广大农村牧区,科学规划,正确引导,建设集约型的奶牛小区、专业化育肥小区,提高畜禽饲养规模,形成一定区域范围内农畜产品的规模化供应,吸引加工企业入驻,并做大做强。水利是农业的命脉,要扎实推进农村牧区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建立以政府投资主导,农牧民和其它经营主体筹集资金的多元化投融资体制,加强以水为中心的农田草牧场基础建设,增加节水灌溉面积,提高防旱抗旱能力。要改变传统畜禽因陋就简的散养方式,发展建设养畜,扶持饲养户建设标准化畜禽圈舍,大力推行舍饲半舍饲。以牲畜“种子工程”建设为切入点,调整优化畜群结构,加快牲畜良种化,提高畜群质量。草场是畜牧业生产的宝贵自然资源,要推行禁牧、休牧、轮牧等制度,合理利用天然草场,充分发挥和挖掘天然草场生产力,恢复草原生态。要依托农牧业科研单位和院所,建立产、学、研相结合强大的科技服务网络体系,农牧业科技研发、良种繁育及示范推广于一体的支撑体系,推进农牧业科技创新,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使农牧业经济真正转入依靠科技发展的轨道。
(三)调整转换工作思路和方法,大力发展农畜产品加工业
传统农牧区农畜产品加工业不发达,农畜产品多以初级原料或粗加工形态流入市场,农牧业的比较效益低,农牧民常面临产品卖难的困扰,收入增长缓慢。要跳出就农牧业抓农牧业的思维定式,以农畜产品加工业的大发展,带动、促进农牧业长足发展,从根本上推动农牧业结构调整,提升农牧业的素质和竞争力。
要立足丰富的农牧业资源优势,实施工业反哺农牧业,大力发展农畜产品加工业,延伸产业链,提高产品的加工转化增值率,切实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要做大做强龙头企业,扶持成长性较好的重点加工企业,加快技术改造步伐,扩大生产能力。围绕乳、肉等产业,加大产业招商引资力度,加快引进科技含量高、产业链条长、综合实力强的大型加工企业,提高农畜产品的精深加工水平。千方百计启动社会资金和民间资金,引导社会力量大力发展民营农畜产品加工企业,以民营农畜产品加工企业的大发展促进农畜产品加工业蓬勃兴起。要积极鼓励、支持市内有实力的工商企业投资农畜产品加工领域,实现农畜产品加工企业产权主体多元化,壮大加工群体。加大对农畜产品加工业科技投入的支持力度,建立有利于农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技术创新体系,扶持加工龙头企业推进技术创新。要适应农业国际化的新趋势,发展以牛羊肉、果蔬等出口创汇农畜产品加工企业,运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提高农牧业经济的外向度。
二、发展现代农牧业组织形式,推进农牧业产业化
传统农牧业生产以农牧户家庭经营为主,农牧民的组织化程度低,经营分散导致生产上的盲目性,生产与加工相互脱节。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是发展农牧业现代组织形式,积极推进产业化经营。
(一)建设优质农畜产品产业带和生产基地
根据农牧区的资源特点,以市场为导向,合理安排农牧业生产,大力发展种养专业村、专业乡镇和特色旗市,变千家万户松散无序的小生产为有组织的集约化大生产。通过发展种养业的专业化,在一定区域内形成特定一种或几种农畜产品的生产规模,变农牧区农畜产品“少而全”为“精而优”,实现批量规模化,全面提高种养业的整体水平,为发展农畜产品加工创造良好的条件。
(二)提高农牧民组织化程度
农牧民生产与经营从分散走向联合是现代农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传统农牧区要大力扶持农牧民组建经济合作组织,发挥专业化中介组织在提供社会化服务,开展行业自律,防止无序竞争,衔接企业和农牧户利益等方面的作用。地方政府要采取具体的扶持政策措施,鼓励农村牧区广大科技人员、种养能手领办、创办经济合作组织,把广大农牧民和农牧业从业人员组织起来,广泛发展生产与经营上的合作,提高生产经营的专业化水平,增强农牧民适应大市场的能力。
(三)发展“公司+农牧户”等组织形式
农牧业是从事自然生产与经营的产业,处于弱势地位的农牧民承担着自然和市场的双重风险。各级政府要采取切实措施扶持重点龙头企业,鼓励加工龙头企业通过定向投入、定向服务、定向收购等方式,与农牧民建立稳定的合同关系,构建紧密的利益共同体,形成利益分配新机制,降低农牧业生产与经营的风险。各类中介组织要在企业与农牧户之间架起桥梁和纽带,做到风险共担、利益均沾,促使农牧业生产经营高效顺畅。
三、调整产品结构,着力打造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农畜产品品牌
传统农牧区工业“三废”污染较少,农业受农药、化肥等化学合成物污染相对较轻,生态环境整体优良,在当今绿色消费形成时尚的背景下,发展无公害农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传统农牧区要切实加强环境保护与建设,大力实施品牌化发展战略,充分挖掘和发挥生态优势,打“生态”和“绿色”品牌,生产和开发品质优良的无污染安全、营养的无公害农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
(一)积极推进标准化生产
要加快农畜产品标准化建设步伐,建立和健全农牧业标准化体系、农畜产品安全生产体系、质量认证体系和质量监督管理体系,加快制定可操作性强的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技术标准、品质标准、投入品标准和基础技术标准,不断改进和优化认定和认证水平。在生产环节,加大无公害农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标准(操作规程)的制定及修订力度。以生产示范园和示范户为载体以实现优质优价为前提以加强对农牧民的技术培训为手段,加大生产技术、操作规程的推广应用工作力度,实施农畜产品生产全过程控制,保证农畜产品的品质和质量。抓好优势农畜产品区域带、龙头企业、出口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工作,不断提高标准化生产的扩散度和辐射面,开发大规模、整建制的标准化原料生产基地。
(二)推动产品创新
由于加工企业技术、设备和工艺落后,传统农牧区无公害农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缺少有较强影响力的名优品牌,产品的附加值不高,产品档次低。要以提高科技含量、发展精深加工、创优质品牌为目标,重点抓好农畜产品加工企业的技术改造,引进先进装备,加快技术创新,提升产品竞争力,提高市场占有率。特别是要加快农畜产品采收、加工、包装、保鲜、储运技术和设备的引进,开发特色农畜产品精深加工工艺、技术和装备。要整合加工企业的技术力量和市场优势,打造形成地区统一的知名品牌。要引进先进的经营管理方法,努力开发新产品,提升农畜产品质量和档次。引导农产畜品加工企业加强与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合作,深入开展精深加工工艺、技术、品种和功能等方面的创新研究,加快科研成果的转化和推广,增强原始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提高产品科技产量。
(三)完善绿色食品营销网络
(一)农牧业发展的创新驱动力不足
创新驱动主要是科技驱动,衡量创新驱动程度的主要指标,是科技进步贡献率。2012年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内蒙古是48.5%,而同期全国是54.5%,江苏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2011年达到61.2%,特别是发达国家的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已经升到了70%―80%的水平;内蒙古农牧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比全国平均水平低六个百分点,比国内先进省市低十几个百分点,比国外发达国家低二十多个百分点。
内蒙古的农牧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比全国平均水平低大约10个百分点。内蒙古农牧业科技推广服务的专业技术人员短缺,与推广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发展设施农业、现代农业等相匹配的技术骨干和技术指导数量较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牧业科技的推广运用和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提高。如我区农业科技最发达的巴彦淖尔市临河区,真正懂设施农业技术、能够开展设施农业技术指导的科技人员仅有10人左右。
(二)农牧业发展的现代化水准较低
内蒙古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薄弱,有效灌溉面积不到耕地面积的一半,70%的耕地草场由农牧户分散经营,劳动生产率较低。内蒙古农田灌溉特别是节水灌溉建设水平不高,如2011年全区有效灌溉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比重是42.99%,而同期全国水平是50.68%,河北省为72.76%,江苏省为80.14%,内蒙古比全国水平小近8个百分点、比江苏省低37个百分点。内蒙古大多数农田没有灌溉条件,灌溉饲草料地面积仅占可利用草原面积的0.4%左右;2011年,全区大型喷灌面积仅为236万亩、滴灌面积为297万亩,仅占全区耕地有效灌溉面积的5.12%和6.45%。内蒙古设施农业面积占种植业面积的1%上下;一些作物品种变杂退化现象严重,还没有有效的提纯复壮和更新。
内蒙古农业机械设备,以小型化为主,也比较陈旧,农机总动力处于相对低的层次。单位耕地面积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2011年内蒙古是4439.05瓦特/公顷,而同期全国平均水平是8029.74瓦特/公顷,河北省为16382.31瓦特/公顷,浙江省为12813.29瓦特/公顷,内蒙古比全国水平低将近4000瓦特/公顷,比河北省低11943瓦特/公顷。据有关专家测算,内蒙古农牧业现代化实现程度不足50%,低于吉林、山东、黑龙江和江苏等省市的水平。
内蒙古土地质量较差,耕地中70%以上为中低产田。耕地的有机肥施用量呈现下降的态势,而化肥施用量不断增加;内蒙古农用化肥施用量,2000年是74.7万吨,2010年是177万吨,2013年是205万吨,2014年是222.7万吨,2014年比2000年增加了148多万吨。大量施用化肥,使土壤结构劣化,耕地品质下降。内蒙古土地出现了一定的污染,如农用塑料薄膜污染、农药污染等。内蒙古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逐年增长,2012年是2010年1.15倍;内蒙古农药使用量不断增加,2012年是2010年的1.23倍。另外,工矿业废渣、废水、废气的排放,也对耕地和草牧场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
(三)农畜产品的加工层次还需逐步提高
内蒙古农畜产品精深加工能力和水平滞后。尽管我区粮食产量和肉类、奶类等产量均位居全国前列,但土地产出率较低,农畜产品加工转化率仅为52.3%,精深加工率不足20%,与发达国家90%以上的加工率相比差距较大。总体来说,内蒙古农牧业产业化经营规模较小,农畜产品加工不够精深,品牌较少且知名程度较低,市场拓展有待大大加强。除了乳产业已经形成了大品牌外,羊绒产业虽有几个品牌,但是散、乱、杂的问题依然突出;羊肉加工也存在优势企业不突出等问题,品牌杂乱严重影响了羊肉的价格等。
内蒙古绿色农畜产品的口碑还是很好的,但是产量有限,知名品牌也偏少。据农牧业厅数据显示,全区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只有144家,只占全区规模以上加工企业总数的7.8%,销售额不到100亿元,只占农牧业产业化销售总收入的3%左右。
(四)农牧民收入和消费水平较低,收入结构欠合理
内蒙古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与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水平还有差距。1990年,内蒙古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为647元、全国为686元,内蒙古比全国低39元;2000年,内蒙古为2038元、全国为2253元,内蒙古比全国低215元;2005年,内蒙古为2989元、全国为3255元,内蒙古比全国低266元;2010年,内蒙古为5530元、全国为5919元,内蒙古比全国低389元;2011年,内蒙古为6642元、全国为6977元,内蒙古比全国低335元;2013年,内蒙古为8596元、全国为8896元,内蒙古比全国低300元;2014年,内蒙古农村牧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9976元,全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489元为元,内蒙古比全国低513元。
内蒙古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与农牧民纯收入的比,1990年为1.79:1,1995年为2.19:1,2000年为2.52:1,2005年为3.06:1,2010年3.20:1,2011年为3.08:1,2013年为2.97:1,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较大。
内蒙古城乡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性支出的比,1985年为1.83:1,1990年为1.82:1,1995年为1.97:1,2000年为2.43:1,2005年为2.85:1,2010年3.14:1,2013年2.65:1,2014年2.10:1。2013年,内蒙古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1.7%,农牧民恩格尔系数为35.6%;2014年,内蒙古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28.7%,农牧民恩格尔系数为30.5%。说明农牧民消费水平、生活水平与城镇居民的差距还较大。
2013年内蒙古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5075.2亿元,其中城镇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为4461.3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87.9%,增长12%;乡村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613.9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2.1%,增长10.5%。可以看出,内蒙古乡村消费的占比很低,增长速度也相对较慢,农村牧区内需市场的拓展有限。
2013年,内蒙古农牧民人均纯收入8596元,其中工资性收入1695元、占19.72%,家庭经营性收入5348元、占62.21%,转移性和财产性收入1182元、占13.75%。近年来,内蒙古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中,家庭经营性收入仍占60%以上,工资性收入与转移性和财产性收入均在20%以下;而同期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中,工资性收入占40%以上,家庭经营性收入占50%以下。说明内蒙古农牧民收入主要来自家庭经营、来自农牧业生产,收入结构欠合理,收入来源相对单一。
(五)农畜产品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粮食供给的结构性矛盾加剧
内蒙古粮食总产量,“九五”时期年均增长3.3%,“十五”时期年均增长6.0%;其中,玉米产量“九五”时期年均增长4.0%、“十五”时期年均增长11.1%,而小麦产量“九五”时期年均下降7.1%、“十五”时期年均下降4.6%。说明“九五”、“十五”,我区的粮食结构“粗粮”化的趋势非常明显。
内蒙古的粮食内部结构不合理,在其2007年1750万吨的粮食总产量中,“粗粮”占85.8%、特别是玉米占64.1%,小麦、水稻仅占14.2%;这就使玉米、粗杂粮等严重过剩,小麦、水稻等的缺口增大,粮食供给的结构性矛盾加剧。
2008年,我区小麦的产量为154万吨、比上年下降了12.5%,稻谷的产量为70.5万吨、比上年下降了13.4%。小麦和稻谷产量下降的幅度都很大,说明在一定程度上粮食总产量的增长主要是“粗粮”增多了,而“细粮”反而减少了;为了满足消费的需求,我区小麦和大米的购入量要相应地增加。
2013年,内蒙古粮食总产量2773.00万吨,比上年增长9.7%;其中小麦产量180.40万吨,下降4.3%,稻谷产量55.99万吨,下降23.6%。2014年,内蒙古粮食总产量2753.00万吨,比上年下降0.7%;其中小麦产量153.90万吨,下降14.7%,稻谷产量52.40万吨,下降6.5%。
二、农牧业和农村牧区发展的对策
(一)形成农村牧区及农牧业多元合理的产业体系
转变农牧业发展方式及生产方式,首先要调整、优化、升级农牧业产业结构,逐步形成多元、合理的现代农牧业产业体系。调整优化农业部门结构,进一步增加畜牧业的比重,畜牧业产值在农林牧渔总产值中的占比由现在的45%左右提高到50%以上,适当提高渔业、林业的比重。大力发展特色农牧业,发展设施种植业,发展集约养殖业。在种植业中要调整完善粮、经、草、菜等的结构,适当扩大饲草料、蔬菜等的种植面积;粮食种植结构要优化,适当提高小麦、水稻等“精细粮”以及杂粮的种植比例。在畜牧业中要进一步调整畜群、畜种、品种等结构,逐步形成牛、绵羊、山羊、马、骆驼的合理“五畜”结构,同时保护、改良土种畜,引进、培育良种畜,不断提高牲畜的个体品质。优化农畜产品结构,不断提高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地标产品在农畜产品中的比重,同时加大认证、宣传等的力度,特别是要科学营销、现代营销,真正实现优质优价、好效益。
拓展农牧业产业化与农村牧区产业的多元化。大力发展农畜产品加工产业、运输产业、销售产业,发展饲草料加工业、作物秸秆加工业等。重视发展农村牧区旅游产业,如草原生态旅游、畜牧业体验旅游、种植业观光旅游、设施农业采摘旅游、“农家乐”和“牧家乐”旅游等。
(二)优化农牧业生产经营体系
当前农牧业经营体系的欠合理完善,对发展现代农牧业和建设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的制约进一步增强。内蒙古70%多的耕地、80%多的草牧场还是农牧户分散经营,这就导致了种养业新技术推广缓慢、良种使用率低、机械化程度低、规模效应发挥不足等。单家独户的农牧业生产模式,不能很好地适应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机械化等的要求,使得生产成本居高、产品质量缺乏保障,农牧业的市场竞争力和增产增收的能力下降。
在耕地、草场等农村牧区的土地集体或国家的所有权不改变,农牧户的承包权不动摇的基础上,通过耕地、草场经营权的合理流转等,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创新生产经营主体、完善生产经营机制、优化生产经营体系,大力发展家庭农场、家庭牧场、特色种养大户、种植企业、养殖企业以及农牧业产业化的龙头企业、领军企业,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牧民专业合作社等农村牧区合作经济组织等。
(三)完善农牧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
加快农牧业科技推广尤其是基层农牧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的建设,重点健全乡镇农牧业公共服务机构,发挥县乡农牧技推广机构的整体功能,提倡服务在乡、管理在县;同时,引导鼓励专业合作社等社会力量开展农牧技术推广,提高农牧业社会化服务水平。适应生产环节、农时季节、重点区域和重点品种的需求,组织发动广大科技人员开展有针对性的技术服务。对于基层农牧技术推广服务体系的改革与建设,要贯彻执行“一个衔接、两个覆盖”的政策。要加快农牧业人才培育尤其是农村牧区实用人才的培养,以种养大户、经纪人、大学生“村官”、农机手等培训为重点,加快培养新型职业农牧民、农牧业服务人员和农村牧区社会管理人员,着力解决“谁来种、谁来养”的问题。
(四)健全农畜产品物流网络体系
加强产地预选分级、加工配送、冷藏冷冻、冷链运输、包装仓储、检验检测和电子结算等设施建设;大大增加主产地、主销地的农畜产品集贸市场、批发市场数量。完善农畜产品绿色通道机制,在原有苏木镇集贸市场基础上建立苏木镇或旗县一级农畜产品交易市场和区域性大型交易市场,减少农牧民出售农畜产品的中间环节。在农牧业商务信息平台及时价格、供求等市场信息的基础上,推动大型连锁超市、农畜产品流通企业与农畜产品生产合作社、生产基地紧密对接,建设流通效率高、运输成本低的农畜产品运销网络。发展电子商务、“互联网+”,扩大网上交易规模,鼓励农畜产品批发市场引入拍卖等现代交易模式。同时,维护农村牧区市场秩序,规范农村牧区商品经营者的经营行为,推进农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系统建设试点,提高农牧民的维权意识。
重视农牧业新技术的研发和推广。阿根廷农业科技研发机构有政府和私营两类,以政府投入为主。其研究重点是发展转基因技术和环保型农业。一方面,阿根廷的大豆种子大部分是转基因种子,其产量、抗病能力大大提高,而且蛋白质含量多,出油率高,市场竞争力高于一般大豆。另一方面,为了满足人们对绿色农产品的偏好.阿根廷加大了对有机农业的研究,突出抗病种子和生物农药的开发。目前阿根廷有机农产品的出口量已经仅次于澳大利亚,居世界第二位。此外,阿根廷积极推行“免耕直播法”。免耕直播法是在上一茬收割后的土地上用除草剂杀死杂草后,直接使用轻型播种机播种。免耕直播法这种生产方式具有增产、环保、降低成本和能源消耗等众多优势。无论是从经济角度看,还是从保持土地生态平衡、保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免耕直播法都代表着未来农业的发展方向。
1、发展农牧业循环经济的意义
1.1 发展农牧业循环经济是保护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的迫切需要
畜禽养殖产生的污染物主要有污水、固体粪便和恶臭气体。这些污染物一方面会造成水质的不断恶化,严重威胁水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会污染皱胃空气,严重影响空气质量,危害人类健康,对环境保护形成了巨大压力。发展农牧业循环经济已经是发展农业农村经济需要面对的基础问题之一。
1.2 发展农牧业循环经济是维护社会公共卫生安全的迫切需要
畜禽养殖产生的排泄物中含有大量的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卵等,会增加环境中病原菌的种类和数量,从而造成传染病的蔓延,尤其是人畜共患病。不仅给畜牧生产造成严重损失,而且给人类的健康甚至生命造成威胁。发展农牧业循环经济,打造生态化的农牧业,是有效防止各种畜禽流行疾病和人畜共患病传宝的有效方式之一。
1.3 发展农牧业循环经济是实现资源再利用的迫切需要
在各种资源日益缺乏的情况下,采取资源开发、节约使用并举的措施,大力发展农牧业循环经济,强化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的综合利用,避免资源过早废弃,减少畜牧业污染的产生、迁移、转化与排放,是缓解畜牧业资源匮乏的有效途径。
2、农牧业经济的循环模式
2.1 “畜禽饲养-粪便-沼气(或粪便生化处理加工)-绿色农产品”
通过在规模养殖场大力实施“沼气工程”,把畜禽的粪污进行厌氧发酵生产沼气,生产燃气和用于发电,从而节约能源。或者将畜禽的粪便进行生化处理,制成有机肥料,减少化肥和农药的用量,使大量畜禽粪便得到无害化处理。这样既能生成新的资源,为绿色农产品的生产提供肥料,又可以减轻对于环境、地下水和农产品的污染,提高农产品产量和品质。
2.2 “粮食种植—饲料加工—畜禽养殖—畜产品精深加工—废弃物处理再利用”
以畜禽养殖加工业为龙头,向上延伸带动种植业发展,从粮食生产到饲料加工,向下延伸带动畜禽产品精深加工程度不断提高,实现畜禽产品向精深加工产品转化。如畜产品加工业的废弃物(血、羽毛、骨骼等)通过加工,又转化为饲料原料,从而实现物质能量循环使用,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以此形成比较完整的循环链。
2.3 “饲草种植—反刍动物饲养—蔬菜种植—特种动物养殖—单胃动物养殖”
通过种植牧草或秸秆等作物,饲喂反刍动物(牛等),然后将牛粪用于种植蔬菜,比如蘑菇等,采集蘑菇后的基料再养殖蚯蚓,蚯蚓喂鸡。通过一系列的循环利用,将农牧业紧密的结合在一起。
一是农牧民的思想意识封闭保守,许多农牧民习惯了原有的生活方式与生活习惯,观念陈旧、积习难返,形成思想脱节现象,与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不相适应。二是广大农牧民发展现代农牧业掌握新型农牧业科学技术普遍缺乏。三是整体文化素质不高。据调查统计,2005年度在全区农村牧区劳动力中,不识字或识字很少为5.46%,比国家水平低1.44个百分点;小学文化31.0%,比国家水平高3.80个百分点;初中文化程度50.10%,比国家水平低2.10个百分点;高中文化程度11.10%,比国家水平高0.80个百分点;中专文化程度1.60%,比国家水平低0.80个百分点;大专或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为0.70%,比国家水平低0.40个百分点。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一是部分青年劳动力只顾眼前利益,片面地认为“读书不如赚钱”,从而过早辍学打工。二是壮年劳动力接受新技术、新事物的能力较差,培训机会少。三是老年劳动力绝大多数沿袭过去传统落后的种养模式和技术,对技能培训接受兴趣不高。四是农村牧区劳动力外出流动性差,存在一定的盲目性。这些人多为青壮年劳动力,但多数是靠出体力、卖苦力换取收入,从业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季节性和风险性。
针对农牧民素质提高存在的以上问题,建议自治区党委、政府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坚持群众路线,不违背农牧民意志强制下硬命令,将政府服务功能与农牧民自身需求结合起来,尊重农牧民意愿,让农牧民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牧区建设者,更成为受益者,引导农牧民由不理解到积极参与。为扎实稳步推进自治区新农村牧区建设进程大业,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以此谋求解决困难问题的方法。
一、加大资金支持力度
一是要积极向国家、自治区相关部门争取资金支持,在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背景下,尽量利用好一系列相关政策措施,积极争取资金支持。二是要建立各级财政投入机制,逐步把农牧民培训纳入公共财政投入范畴。三是采取农牧民学农牧业科技尽可能免费,学职业技能自己出一点、政府补一点、社会帮一点的办法,多渠道、多途径解决经费问题。
二、为我区劳动力就业转移提供优质服务
一是建立开放式的户籍管理模式,尽快完善农村牧区社会保障制度,打破农村牧区人口通向城市的壁垒,逐步改革城市就业的社会保障、医疗、住房制度,使剩余劳动力入城后与城市居民享有同等的权利。二是为农村牧区劳动力转移提供优质便捷的各项相关服务,为农牧民外出务工创造便利的条件。三是探索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市、旗县、乡三级劳动力市场网络,强化农村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公共服务。城区各级公共职业介绍机构要为进城农牧民工统一办理就业登记和备案手续,免费提供就业信息和咨询、职业指导和就业介绍等服务,促进培训与就业紧密结合。四是按照“农民自愿、保证质量、降低费用”的原则,积极做好农牧民工职业技能鉴定和资质认定以及证件发放工作,为农牧民培训后外出务工提供绿色凭证。
三、健全农牧民培训网络
一是要以现有各类成人学校、就业培训中心和农牧技术培训中心为基础,积极引导园区、企业、科研机构和其它社会力量参与农牧民培训。二是教育、劳动保障、农牧业等部门要对现有或新办的各类培训机构进行筛选,按照合理布局、方便学员的原则,选择定点培训基地,逐步形成盟市、旗县(市)区和镇(乡、街办)三级培训网络。三是确定重点职业学校,进行农牧业职业技术教育。整合教育资源,完善教育内容,积极鼓励各类科技人员发挥专长参加培训授课,以此提高职业技术教育水平。
四、进一步明确培训工作目标
加强农牧民培训要以提高农牧民的劳动技能为重点,着力抓好三大培训:一是农牧民的转岗、转业培训。即农村牧区富余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使农村牧区富余劳动力掌握一门以上非农就业技能。二是农牧业技术培训。使农业劳动力普遍掌握1-2项农业实用技术。三是农牧民的学历培训和新一代农牧民培养,使农牧民素质有明显提高。
一、黄南州特色农牧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黄南州坚持把发展特色农牧业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主抓手,立足优势,创新机制,探索出了一条符合黄南实际的特色农牧业发展之路,各地逐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产业和品种,经营规模也逐步扩大。特色农产品品种主要有:核桃、黄果、花椒、无公害蔬菜、大田辣椒、冬小麦、马铃薯、油菜、青稞、饲草料等。特色畜产品品种主要有:黑牦牛、欧拉羊、奶牛、生猪、家禽等。特色种养规模的不断扩大,拉动了全州农牧民人均增收约200元。
特色农业方面,积极培育和发展特色农业,进一步壮大了无公害蔬菜、大田辣椒、冬小麦、马铃薯、油菜、青稞、饲草料等优势产业,以壮大马铃薯、油菜、青稞三大主导产业为重点,逐步扩大优势作物种植比例。“十一五”末全州特色农作物播种面积达9万亩,占总播种面积的53%,比“十五”末提高了12个百分点。实现粮食总产2.76万吨;油料总产0.51万吨,同比增长15.38%。
特色畜牧业方面,按照“突出特色,集中优势”的发展思路,全面发展猪、鸡、牛、羊,草地畜牧业突出发展高繁殖力黑牦牛和欧拉羊,北部地区发展高产奶牛、优质禽蛋肉、牛羊贩运育肥、土鸡、高原瘦肉型猪等。全州规模畜禽养殖户达到4000多户,年末存栏畜禽4.5万头只;贩运牛羊育肥户达2000多户,贩运育肥牛羊25万头只。“十一五”末北部两县实现牧业产值2.5亿元,占农牧业总产值的45%;全州实现牧业产值11亿元,占农牧业总产值的71%;实现肉类总产3.25万吨,同比增长11.34%;奶类总产3.24万吨,同比增长3.25%;良种化程度达到70%以上。
特色产业化方面,截至“十一五”末,全州特色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13家,共带动5000多户农牧户从事特色种植、养殖和农畜产品加工,占农牧户总数的12%。通过实施万亩黄果特色产业种植项目,扶持培育了“同仁县黄果协会”和“同仁县剑云黄果种植专业合作社”,带动450多户农户从事黄果种植,进一步推进了特色产业化经营。
特色基地方面,尖扎核桃、同仁黄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其中尖扎核桃种植面积已过万亩。泽库“黑牦牛”品牌酸奶投入生产,产品远销西安、上海等地。李家峡库区试养大闸蟹取得成功,开辟了库区养殖业新领域。同时,投资60万元新建辣椒种植、热贡艺术、欧拉羊繁育等三个“一村一品”特色产业村。通过基地建设,不断加快特色农牧业发展。
特色园区方面,同仁县保安镇东干木设施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已累计投入资金300余万元,初步建立起“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生产经营和管理模式。尖扎县直岗拉卡科技示范园区已完成24栋高标准日光节能温室主体工程。同时,投资40万元,在马克唐镇麦什扎村建设高标准设施温棚,大棚蔬菜已开始向县城及周边地区供应。通过培育农牧区特色产业园区,不断加快特色农牧业发展。
二、制约特色农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首先,特色农牧业结构单一,规模小,难以形成产业,生产能力低下。目前,黄南州特色农作物存在“有品种、无规模”现象,在短期内难以形成规模大、实力强的主导产业。全州黑牦牛和欧拉羊在牲畜总量中虽已占到45%以上,但仍以牧户分散养殖为主,影响了规模效益的提高。其次,农牧业产业化水平低,农畜产品销路不畅。再次,科技含量不高,农畜产品加工能力低下。黄南州特色种养业普遍缺技术,缺人才,缺乏懂理论、有水平、知行情的技术人员,科技攻关合力不足,抗风险能力弱。
三、发展特色农牧业的对策和措施
第一,构建特色农牧业产业体系,建设特色农畜产品基地。要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牧业发展要求,集中力量加大对核桃、黄果、花椒、无公害蔬菜、大田辣椒、冬小麦、马铃薯、油菜、青稞、饲草料、黑牦牛、欧拉羊、奶牛、生猪、家禽等主导产业的培育,加速构建特色农牧业产业体系。
第二,加快有机畜牧业示范区建设。根据州情特点、区位优势和生态条件,制定加快全州有机畜牧业发展的决定,搞好有机畜牧业示范区建设规划和有机畜产品开发规划,加快推进基地和产品认证工作。
第三,培育农畜产品专业市场。依托隆务镇中心城市区位、交通、信息优势,建成占地规模5000平方米,具有交易、仓储、加工、信息、通讯、经营管理、金融及配套服务等多功能的专业市场,来辐射带动其他地区的交易市场和农牧民收入的增加。
第四,启动同仁、尖扎科技示范园区,重点抓好蔬菜、鲜食水果、净菜加工等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建设,以绿色蔬菜、稻田风光、名优果园和鱼塘等为特色,结合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把北部建设成为全州农业高新技术园区和绿色无公害农副产品加工生产基地、物流中心与仓储保鲜基地,形成为首府服务的大型农业高技术综合有机生态产业园区,以此来带动农牧民增收。
第五,切实加大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增强特色农牧业发展后劲。一是积极争取国家投资项目。二是积极争取州级财政投入项目。三是切实抓好今年已落实的项目建设,做好项目建设前期准备工作,确保项目建设顺利开展,为农牧民增收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六,加大对农牧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重点龙头企业的扶持培育,推进特色农牧业产业化经营。扶持创办3个-5个规范运作的农牧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牧民的组织化程度,使其真正发挥引领农牧民参与市场竞争的作用。
第七,切实抓好农牧民培训及科技服务,提升特色农牧业生产经营能力。一是要组织实施好“阳光工程”和“新型农牧民科技培训工程”,计划每年进行劳动力转移培训5000人(次),新型农牧民科技培训200人(次)。二是抓好科技入户工程。三是大力推广农牧业先进实用技术。四是加大信息服务力度。
改革开放以来,内蒙古的农牧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由传统农牧业向现代农牧业过渡的步伐加快,新农村新牧区建设也拉开了大幕。种植业的发展可以说又快又好。农区畜牧业的增长速度惊人,草原(牧区)畜牧业保持优质稳定,林草业、渔业也有所拓展:农业部门结构、种养业等的内部结构趋向合理。农牧业经济的整体素质和总体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农牧业增加值增长较快。内蒙古2005年、2006年农牧业增加值分别为589.6亿元、641.72亿元,2006年比2005年增长6%;全区农牧业增加值“十五”年平均增长6.6%,比“九五”快了0.2个百分点。
农牧业产业结构趋于优化。内蒙古农业部门结构向合理化的方向演进,从2000年到2005年。种植业的比重由56.8%下降到48.3%,畜牧业的比重由37.8%上升到45.4%,林业和渔业的比重也有所增加。种植业内部粮、经、草结构协调。集约化、优质化水平有所提高;草原畜牧业特色化、绿色化的优势明显,农区畜牧业的规模化、专业化有所拓展,农区畜牧业在畜牧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上升到了70%左右。
农牧业生产快速发展,农畜产品的数量大幅度增长,品质也有所改善。2006年,全区粮食产量达到1704.94万吨,人均粮食产量达到713公斤,比全国平均的379公斤高出334公斤;牧业年度良种及改良种牲畜总头数10282.22万头(只),比重为93.04%,比上年同期提高2.36个百分点;全年肉类总产量257万吨、比上年增长11.8%,牛奶产量880.45万吨、增长27.4%,山羊绒产量6792吨、增长2.2%;牛奶、羊肉、羊绒的产量均居全国首位。
农畜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得到新的提升。目前,全区无公害农畜水产品达到900个。产品生产总量达到460万吨,产值达到65亿元;有效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产品达到424个,绿色食品原料生产基地面积达到2912万亩;有机食品产品达到145个。全区动物防疫监测预警和应急快速反应能力进一步提高,重大动物疫病始终处于稳定控制状态。
农牧业产业化经营不断推进,农畜产品加工、增值水平有所提高。2006年。销售收入百万元以上的农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1820家,销售收入达到1159.5亿元,比上一年增长32.6%,位居全国前列。一批龙头企业相继涌现并迅速壮大,如以伊利和蒙牛为代表的乳品加工业,以小肥羊为代表的肉类产品加工企业和餐饮连锁企业。以鄂尔多斯、鹿王为代表的绒纺制品加工业等。这些企业通过多种形式,建立了“公司+农户”的产业化运作模式。全自治区约有42%以上的农牧户参与到产业化经营当中,农牧民人均从产业化经营中得到的纯收入比上一年增长16.5%。
农村牧区综合改革成就显著,新农村新牧区建设逐步推开。税费改革成果得到巩固,乡镇机构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乡财县管”和“村财民理乡代管”的财政财务管理体制已经确立并逐步推进,对乡村债务成因分析解剖、有条件的地区已开始着手债务化解工作;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开始形成并逐渐完善,新型农村牧区合作医疗试点逐步扩大,全区试点旗县扩大到39个,覆盖了47%的农村牧区人口;农村牧区绝对贫困人口减少到79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6.5%。根据不同地区、不同类型、不同产业特征和农牧民收入水平,内蒙古共选定了100个新牧区新农村建设试点,其中示范点12个、联系点88个,特别是锡林郭勒盟东乌旗巴音图嘎嘎查被列为全国唯一的一个新牧区建设试点。
由于农牧业经济的发展和农村牧区的全面进步。农牧民的收入水平提高,生活质量改善。我区农牧民人均纯收入,1990年为647元、2000年为2038元、2006年是3342元。2006比2005年实际增长10%;在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中,家庭经营性收入的比重下降,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等的比重有所上升。农牧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006年为2772元,比上年增长13.3%。农民恩格尔系数,1995年为59.7%、2005年为45.1%、2006年为41.0%,2006比2005年下降4.1个百分点;牧民恩格尔系数,1995年为48.1%、2005年为34.3%、2006年为30.8%,2006比2005年下降3.5个百分点。
二、农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农牧业(第一产业)投资增长相对缓慢,农牧业及农村牧区的资金投入仍非常短缺
2006年,内蒙古第一、二、三产业投资同比分别增长18.5%、23.5%、32.1%,第一产业增长幅度最小。我国国家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1980年为12.20%、1990年为9.98%、2004年为9.67%、2006年为7.85%,呈现逐年下降的态势。内蒙古地方财政支出中农牧业支出所占的比重,1980年为21.56%、1990年为13.16%、2000年为8.25%、2003年为7.55%,2005年为9.80%、2006年为9.58%,2003年以前逐年下降。2005、2006年比2000、2003年有所提高。但还没有达到1990年的水平。总的来看。财政对农牧业支持的力度还是较小的。
金融体系对农牧业与农村牧区的信贷支持力度有待加强。随着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战略调整。除农业银行外,其它几家国有大商业银行基本不向农村发放贷款;农业银行的市场定位也逐渐从农村转向城市、由农业转向工商业,除发放部分农业开发与扶贫贷款,对农村的资金投入有所下降;作为政策性的农业发展银行职能比较单一,主要在支持粮棉油等农产品的流通部门。农业信用社就成为向农村及农业贷款的主要、垄断性的机构,全国农村信用社的农业贷款余额占全部金融机构农业贷款的比重。由2001年的不足77%增加到2003年的84%左右。然而,农村信用社资金实力有限,对农牧业与农村牧区的资金支持能力不强。尽管政府鼓励在农村牧区发展多种形式的金融机构。但想见到实效还需要较长的时间。据统计。2004年,我国农业贷款需求总量为17048亿元,农业贷款余额9843.1亿元,农村金融供需缺口为7204.9亿元;2005年,我国农业贷款需求总量
为19216.5亿元,农业贷款余额为11529.9亿元。农村金融供需缺口为7686.6亿元。近10年来,我国农村金融缺口每年都在5000亿元以上,有四成贷款需求无法从正规金融机构得到供给。
(二)工业化、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没能有效地推进农村牧区劳动力的转移
乡村就业、农牧业就业比重上升,城镇就业、非农产业就业比重下降,农牧业剩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农村牧区人口向城镇转移的步履艰难。人口对草原、耕地的压力在增加,农村牧区生态环境的改善、农牧民收入水平的提高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一方面,内蒙古的工业化、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城镇化率2006年达到48.6%,比2000年高出6.4个百分点;另一方面,城镇就业、非农产业就业比重下降,从2000年到2005年,城镇就业比重由40.5%下降到33.6%,非农产业就业比重由47.8%下降到46.2%;同时,从2000年到2005年,乡村就业比重由59.5%提高到66.4%,提高了6.9百分点,农牧业就业比重由52.2%提高到53.8%、提高了1.6百分点。
(三)城乡收入差距、消费差距均呈扩大的趋势,我区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与全国水平的差距仍然较大
内蒙古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与农牧民纯收入的比,2000年为2.52:1,2005年为3.06:1,2006年为3.1:1;如果考虑到城镇居民享受的一些福利待遇等。实际上城镇居民的收入是农牧民收入的5倍、甚至5倍以上。 2006年,内蒙古农牧民人均生活消费性支出为2771.97元,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为7666.61元,前者比后者少4894.64元。2006年,内蒙古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0.3%,农民恩格尔系数为41.0%,前者比后者低10.7百分点。说明农牧民消费水平、生活水平与城镇居民的差距还较大。
内蒙古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与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1990年我区比全国低39元,2000年我区比全国低215元,2005年我区比全国低266元。2006年我区比全国低245元。
(四)调整农村牧区产业结构与农牧业内部结构对农牧民增收的效果有限
一是,内蒙古农村牧区第二、第三产业发展滞缓,农牧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依赖于农村牧区总体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还有一个长期的缓慢的过程。由于市场竞争的加剧,以及国家对规模小、技术含量低、生产安全与产品质量缺乏保障等企业的限制。内蒙古刚刚起步的乡镇企业就陷入了衰退的境地。这样,想通过农村牧区第二、第三产业的拓展来大幅度地增加农牧民的收入可谓难上加难。二是。就目前情况看,输出劳务还是我区农牧民增收比较立竿见影的途径,但由于文化程度低、技能训练弱以及思想观念落后等,输出劳务的农牧民工占农村牧区劳动力的比重也较先进地区低得多,这样总体上对农牧民增收的贡献就不会太大。三是,农业结构的调整有所起色,农区畜牧业特别是奶牛业的发展速度加快,种植结构、养殖结构也随农畜产品市场价格的变化而波动。然而,农业本身就是弱质产业,就是比较利益较低的产业;加之近年来水、油、电、化肥、农药与雇工等农牧业生产要素价格的上升。导致农牧业生产成本增加;再则由于广大农牧民信息不灵、视野不阔等。种植结构、养殖结构的调整存在盲目性、短期性,往往随波逐流、一哄而起,结果就能步入“种什么、什么降价”、“养什么、什么赔钱”的怪圈,农牧业种养结构、产品结构调整的增收效果也就会令人失望。
(五)农牧业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拉动农牧业生产成本上升,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农牧民收入的增加
2007年以来,内蒙古农村牧区价格上涨较快。1-6月,农村牧区价格指数为104.2,城市价格指数为102.3,农村牧区价格指数比城市高出1.91-8月,我区CPI同比上涨3.6%;农村牧区价格上涨明显高于城镇,前5个月至前8个月城镇消费价格分别上涨了1.9%、2.3%、2.7%、3.1%,而农村牧区分别上涨了4.1%、4.2%、4.4%、4.5%。农牧业生产资料价格特别是饲料价格涨幅更大,1-5月我区农牧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10.3%,其中化肥价格上涨16.3%、成品油价格上涨10.8%、种子价格上涨8%;过去三年玉米饲料价格基本翻了一番。2007上半年的销售价格又上涨了19.4%,使养殖业尤其是奶牛业的发展面临严峻的考验。尽管粮食、肉类、禽蛋等价格的上升有利于农牧民现金收入的增长,但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导致的农牧业生产成本的增加,加之食品、日用品等农村牧区生活消费品价格的上涨等,会使广大农牧民面临收入增长有限而支出增加更多的困扰。
(六)农牧业的科技贡献率较低,集约化、技术化水平不高
内蒙古农牧业的科技贡献率缓慢爬升,由“八五”期末的34%逐渐增加到“九五”期末的39%、“十五”期末45%左右。然而,我国“十五”期末的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48%以上、农业机械化程度达到38%,特别是发达国家的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已经升到了60%-80%的水平。相比之下。内蒙古农业的科技进步水平还比较落后。农业科技研发机制、服务机制、推广机制及创新机制等需要进一步完善。特别要重续农牧民、农牧业与农牧业技术、农牧业科技人员紧密联系的桥梁和纽带。
由于内蒙古农牧业的基本建设水平、科技水平等都相对低下,农牧业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势头还没有得到有效的遏制,所以农产品的单位面积产量不高。2006年,谷物单位面积产量,全国为5322公斤/公顷、内蒙古为4980公斤/公顷,内蒙古比全国低342公斤。内蒙古主要农产品的质量也较低,玉米含油、赖氨酸、蛋白质不高,花色品种欠丰富;小麦出粉率仅为60%上下,而全国平均水平为85%左右。
(七)农牧民文化素质低下,各类人才严重缺乏
农牧民文化素质低,具有一定技术、技能的人才严重短缺,阻碍了新农村新牧区建设和现代农牧业的发展。据内蒙古第一次农业普查资料,内蒙古主要从事农业的人口中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1407535人、占19%,小学文化程度3078485人、占41.54%。初中文化程度2547881人、占34.37%,其余高文化层次的人也大部分集中在城镇,真正到基层从事农牧业等生产经营的寥寥无几。
(八)农村牧区基层政府财政收支困难,债务负担较重
内蒙古农村牧区是相对落后的地区,农牧业税原本是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取消农牧业税后,其基层政府特别是乡、苏木的“吃饭财政”更
加捉襟见肘。为了加速发展第二、三产业,增加新的税源。招商引资成了相当一部分乡、苏木干部的中心工作。这样往往会出现“急功近利”、“揠苗助长”,给农村牧区经济社会生态总体的长远的发展带来损害。
农村牧区基层政府与乡村企业等的债务负担较重。如,内蒙古全自治区县乡两级政府拖欠农村信用社贷款3.1亿元,村委会拖欠农村信用社贷款3.4亿元,县乡村企业拖欠农村信用社贷款2.2亿元等。
(九)不合理的开矿、办厂,高污染高耗能工业的发展,已造成农村牧区一定程度的资源破坏与环境污染
不适当地开矿、建厂、修路以及城镇建设等对农村牧区特别是草原及其生态环境造成破坏、污染。如七五期间,陕晋蒙三角区能源基地建设。仅铁路与公路施工、煤矿开发与建设就造成近300平方公里的草原沙漠化。内蒙古的霍林河煤田、神府煤田、准格尔煤田等的开发过程中。也造成了较大面积的绿色植被的破坏。内蒙古锡林郭勒盟的部分旗近年来加快了工业化的步伐,开矿、建厂愈来愈多,但所引起的草原破坏、生态环境污染也不容忽视。
在油田建设、煤田开采、电场建设及采金活动中。普遍存在对周围草原植被不同程度的破坏,轻者使草原生态系统结构单一化、功能衰退、草原生产力下降,重者草原植被完全消失。如,二连油田开发区,开发前草地生产力为21105公斤/公顷,开发后变为1095公斤/公顷左右,盖度由原来的45-55%降为28-38%,严重地段仅为10%左右。托克托电场和准格尔煤田建设都有草原沙化问题。据有关专家估算。准格尔煤田建设区的沙化面积以每年大约4%的速度增长。
三、发展现代农牧业的对策
(一)继续增加农牧业的投入,大力发展农村牧区公共事业,确保农牧民纯收入持续稳定的增长
切实贯彻“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千方百计地增加对农牧业及农村牧区的投入,是实现农牧业与农村牧区经济可持续发展、走出农牧民增收难困境的基本保障。各级政府要继续增加对农牧业基本建设、农村牧区基础设施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财政投资,且随着GDP的增长、财政收入的增加,用于农牧业与农村牧区的财政支出在总支出中的比重要以一个科学合理的速度不断增大,而不是减少。加速推进农村牧区信用社的改革完善,增强其生机活力特别是对“三农”“三牧”的信贷支持能力,同时规范特别是增强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等金融机构为农牧业与农村牧区服务的职能,开拓农村牧区、农牧业、农牧民的保险业务,逐步建立健全农村牧区商业性与政策性相结合的金融体系,从而大幅度增加农牧业与农村牧区金融资金、信贷资金的投入。使农牧业与农村牧区资金短缺、投入不足的不良局面有所改观。吸引社会各界对农村牧区进行资金、技术、人才的投入,鼓励其到农村牧区发展第二、三产业,发展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的第一产业。引导、激励农牧户自身增加生产性的投入。提高其发家致富的积极性。
继续完善现有农牧业补贴政策。保持农畜产品价格的合理水平,逐步建立符合国情的农牧业支持保护制度。除了粮食的直接补贴等,还可以尝试根据农户与牧户承包经营的耕地、草场的面积,按亩制定标准定额(如一亩多少元人民币),由政府给予农民家庭与牧民家庭直接的现金补贴。
建立和完善农村牧区各种保障制度,逐步提高农牧民的最低社会保障率。农村牧区居民要普遍享有最低生活保障待遇及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与城市居民在社会保障方面的差距要逐渐缩小。要统筹城乡的发展,加快农村牧区社会事业的发展。进一步发展农村牧区科教事业,提高教育质量,重视科技普及。
加强农村牧区卫生医疗基础建设,建立健全新型农村牧区合作医疗制度。强化卫生防疫,控制传染病和人畜共息疾病。改善医疗条件,深化医疗体制改革,兴建村(嘎查)、乡(苏木)、县(旗)三级卫生网络,提高农村牧区人民群众的身体素质和保健水平。
要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牧区的范围,强化政府对农村牧区的公共服务,建立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长效机制。进一步强化农村牧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乡村道路建设。发展农村牧区通信,继续完善农村牧区电网。逐步解决人以及畜的饮水困难问题。
(二)发展生态文明,创建生态技术体系,推进农牧业科技进步,从而有效地提高农牧业的现代化水平
建设生态文明。就要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循环经济,致力于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有效地节约能源、节约资源,有效地控制污染物的排放。加强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使得全国的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提高,农村牧区生态资源环境得到改善。建设生态文明,就要加快制定、完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方针政策,逐步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态环境经济政策体系;就要加快实行生态补偿制度。以及自然资源的有偿开发使用制度与污染物的有偿排放制度;就要加快传统技术向生态技术转变的步伐,逐步建立完备的生态技术体系。以作为循环经济、生态经济发展以及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的技术基础与支撑。
要研究、建立、完善现代生态技术体系,并要用现代生态技术、现代物质条件改造农牧业、装备农牧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牧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牧业、用现展理念引领农牧业、用现代科技知识培育的新型农牧民来发展农牧业。从而大大提高农牧业集约化、市场化、专业化、产业化和农牧民组织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农牧业的素质、效益等。
加快农牧业科技进步。加强农牧业设施建设,调整农牧业生产结构。转变农牧业发展方式。提高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从而大力增强农村牧区的发展创新能力。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优化农牧业生产布局,推进农牧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农牧业。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和牧场基本建设,改造中低产田,保护恢复与合理利用草原。防治沙漠化和水土流失,积极推行节水灌溉,科学使用肥料、农药。提高农牧业机械化水平。加快农牧业标准化,建立健全农牧业技术推广、农畜产品市场、农畜产品质量安全和动植物病虫害防控体系。
(三)保持特色、追求绿色,大力发展生态农牧业,有效提高农牧业及农畜产品的竞争力
农业科技期刊是宣传党的农牧业方针政策,传播农牧业科技信息,沟通农牧业产供销渠道的重要载体,担负着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提供政策导航、科技支撑和信息传递的职责。近10年来,国家大力发展农牧业,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如何将党的惠农惠牧政策深入贯彻到生产实践中,促进农牧业生产沿着集约化、规模化和商品化的轨道持续健康地发展,农业科技期刊起到了很重要的传播引导作用。例如《当代畜禽养殖业》杂志开辟的“政策导航”和“产业论坛”等专栏,针对党和政府最新的农牧业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发展规划等进行深入解读,近期把推进农牧业产业化经营作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调整优化农村牧业经济结构、增加农牧民收入为研究讨论热点,科学引导农牧业产业化在规模扩展、结构优化、产业升级和带动能力等方面可持续发展,促使农牧业生产健康有序地协调发展。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蒙古农牧业生产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和变革,农牧业发展真正到了从传统农牧业向现代农牧业加快转型的新阶段,农牧业发展方式真正到了由传统小农生产向社会化大生产加快转变的新阶段。在新的形势下,基层农牧民对政策解读、管理科学和经营指导等知识需求提出了新的要求。所以,积极捕捉农业发展的焦点,宣传推进自主创新、依靠农业科技进步促进经济建设的新思路和新举措,为农牧民提供农业科技信息服务和技术指导将成为农业科技期刊的重要责任。通过及时准确传播和解读农业政策法规信息,减少实践操作或运作中的盲点问题,提高实施效率。同时对党的新农村政策的大力宣传,为转变农牧民思想观念,促进农牧业生产协调有序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科技期刊与科学进步是同步向前发展的,科技期刊紧跟科技发展的步伐,以最快的速度传递科技信息是科技期刊的职责。农业科技期刊以探索农牧业经济发展规律和促进农牧业科技推广为主要内容,所刊登的文章大多是科技工作者对科学实验的总结和贴近生产实践的最新成果报道,是特定环境、特定时期和特定专业的最新发展动态及新技术展示,也是探索本地区农牧业经济发展规律和农牧业科技推广的风向标,代表着行业发展的趋势和农业科学技术发展的方向。例如《当代畜禽养殖业》长期与一批业界知名学者和行业领军人物保持紧密的合作关系,及时追踪行业最新科技动态,展示相关的科研成果,为新科技和新成果推广搭建了平台。
二、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与应用,促进农牧业经济发展
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科技期刊这一媒介来实现的,所以科技期刊与国民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
农业科技期刊在推动农牧业科研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不仅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还通过转化科研成果直接推动经济效益的实现。在农牧业生产集约化、规模化新形势下,农牧业科技服务体系不健全,农牧业经济发展科技支撑能力不足等问题日益明显。农牧业资源单位产出率低,关键环节机械化水平低,粮食单产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03斤,农牧业科技贡献率低于全国6个百分点。基层农技推广机构不健全,农牧业科技普及率不到位,覆盖率低,科技推广“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依然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通过改革,创新体制与机制,构建适合实际情况的新型农技推广体系。而农业科技期刊在发挥传播作用的同时,有力地促进了科技推广队伍素质的提高。广大科技人员以期刊为平台,发表研究成果,展示了自我,同时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培养提高科技能力,从而在以后的农技推广工作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三、面向社会需求,积极推进科研成果转化
农业科技期刊凭借其独有的传播媒介功能,使刊登的科技知识商品化和情报信息商品化,才能使农业科学技术显示并发挥其社会价值,也只有使农业科学技术转变为直接的生产力,农业科学技术的价值才会被人们所认识、所接受。
农业科技期刊是展示农牧行业成效的窗口,是农牧业工作者发表科研成果、交流经验的重要平台。农业科研人员的研究成果完成以后,绝大多数是通过农业科技期刊的宣传平台被市场认识和接受,并加以推广与应用,实现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价值转变,最终推动农牧业经济的发展。例如《现代农业》杂志对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培育的饲用玉米新品种“内单”系列进行了系统的跟踪报道,对该品种的成果转化和大面积推广应用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现代农业》在一段时间内对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培育的高粱新品种进行推广报道,使其销量大幅度上升,为农业生产发展和农民增收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按照县委县政府《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总体目标,在开发拓展现代农牧产业的思路确定过程中,本着资源优势、市场优势、区域优势和地方经济优势统筹兼顾的原则,组织高、中级农牧业科技人员深入调查研究,经过反复论证筛选,确定了“种植业以甜橙、再生稻为支柱,蔬菜、蚕桑、再生高粱为特色;畜牧业以生猪为主导,白鹅、黑山羊为特色,肉兔、肉牛为补充”的特色产业发展思路,有效解决了现代农牧产业抓什么的问题。实践证明,这个思路是符合县情、农情的,是推动富顺县今后特色产业发展壮大的行动指南。
2.基地规模初具雏形
一是建成县城东南部以代寺、童寺等镇乡为核心的优质中稻-再生稻产业基地,面积达10万亩,中稻、再生稻两季亩产达900公斤以上,部分高产田块“超吨粮”,基地内农民人均纯收入提高400元以上。二是建成以互助、富世、板桥、安溪为核心的4个万亩甜橙产业示范基地,已挂果6800亩,亩纯收入达1万元以上,在甜橙挂果前由专业合作社统一管理,行间规范种植花生、洋芋、辣椒、榨菜等矮秆作物,亩纯收入达2500元以上。三是建成富世镇海棠村蔬菜高科技示范展示园1000亩,辐射带动周边发展无公害蔬菜1.2万亩;东湖楼台村为核心的无公害生姜2500亩;兜山、彭庙镇为核心的无公害辣椒基地3.2万亩;长滩镇外销型无公害大棚蔬菜8000亩。四是飞龙镇蚕桑观光示范基地,已建成基地桑园7600亩,平均亩纯收入达8500元,发展林下养鹅、修建观光步道2.8千米,发展旅游休闲农家乐12户。五是生猪产业规模化程度不断提高,被列入全国生猪优势产业发展区域规划。年出栏200头以上规模养殖场415个,年出栏万头以上猪场3个。拥有省级龙头企业吉泰龙食品集团有限公司年加工能力100万头以上,年产值23亿元。六是白鹅产业链基本形成,有年出栏500只以上适度规模养殖户3580户,其中年出栏5万只以上3户。自贡威科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建成年出栏10万只以上生态养殖基地,省级龙头企业自贡锦程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具有年加工500万只白鹅生产线一条。七是黑山羊产业被列入全国肉羊优势产业发展区域规划,有年出栏肉羊60只以上规模户1480户,省级龙头企业自贡六顺养殖开发公司年外销15万只以上,自贡六顺黑山羊养殖专业合作社被评为省级专业示范合作社。八是建成以万寿镇为中心、辐射十二镇乡的肉兔产业带,发展年出栏500只以上达3800余户,其中出栏万只以上兔场8个、10万以上的2户。
3.科技含量日益增强
具体表现为“四个狠抓”:一是狠抓优良品种引进筛选,已从省内外选引柑橘、蔬菜、蚕桑、优质稻、高粱、生猪、白鹅、黑山羊等名优特新品种268个;二是狠抓先进实用技术的应用推广,普遍推广了水稻旱育秧和强化栽培、高粱保温育苗、病虫害绿色防控、测土配方施肥、节水灌溉、猪—沼—果立体种植、动物疫病防控以及农牧产品无公害生产(养殖)技术等;三是狠抓科技人才培养,通过请进来传帮带,送出去进修、考察、从事技术性的劳务活动等形式,已培养种(养)生产能人、科技致富能手1960名、农村创业型人才53名,开展新型农民培训2.14万人次、阳光工程培训1.1万人次;四是注重标准化生产,产业基地内严格按照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操作,从农牧业投入品开始实行质量全程监控管理。
4.服务体系日趋完善
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产业发展的行政领导体系已经健全,县、镇(乡)、村成立了现代农牧产业开发领导小组,确定了主抓领导,依托部门和主管人员,拟定了发展方案和保障措施;二是产业发展的技术指导体系已经形成,县、乡、村分产业确定了专业技术指导小组和专业技术人员;三是产业发展的农牧业服务体系基本形成,各产业均建立了农民专合组织,逐步向专营、集中、配套服务转变。
二、存在的突出问题
1.基地规模较小,管理不规范,优势空间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2.产品开发打造力度不够,品牌少,基地与农户的利益联系不紧密,产品市场竞争能力较弱
3.加工龙头企业发展滞后,市场营销体系不健全,缺乏功能完备的大型专业市场,产业化程度较低
4.资金投入严重不足,缺乏产业基地建设投入的长效机制,直接影响产业提升
5.激励机制不完善,考核奖惩力度不够,基地建设进展不平衡
三、发展的基本对策
1.扩规模提档次
以示范基地、示范点、示范户为重点,鼓励专业大户、业主租赁、承包荒山荒坡,兴建果园、菜园,因地制宜开展适度规模的农村土地合理流转,扩大基地规模总量。用五年时间建成甜橙20万亩、蔬菜15万亩、优质中稻—再生稻40万亩、杂交高粱—再生高粱6万亩、建优质桑蚕茧基地3万亩;建设12个年出栏1000头以上的生猪标准规模养殖示范场和年存栏100头母猪以上的智能化猪场4个,集中成片打造5个黑山羊养殖专业村,发展白鹅养殖专业村5个,启动绿色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同时继续寻求现代农牧产业发展的技术合作伙伴,与国家和省级科研单位、专业院校建立技术协作关系,传授产业开发提升知识;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技培训活动,依靠科技进步,实施品牌化经营战略;治理优化特色农产品生产环境,打造无公害、绿色和有机农牧产品,并着力开展品牌、商标、包装等无形资产的打造。
2.搞活流通增加效益
一要建立专业交易市场,形成稳定的产品集散地,规范产品批零销售。二要建立健全农民专合组织、培养经纪人,在健全机构、规范行为、强化功能的同时,尽力将每个会员培养成为生产能手、科技能手和营销能手,充分发挥协会上连龙头企业、营销公司、下连农户的纽带作用。三要制定激励机制,鼓励企事业单位人员、乡镇干部、乡村能人,跨出县门、市门、省门捕获信息、开拓市场。四要在省内外大中城市设立农产品专卖店、连锁店,建立营销网络,拓展外地市场。五要通过举办各种新闻会、农产品展销会等形式,全方位加大农产品的推介宣传,提高市场知名度,扩大市场影响力。
3.突破深加工延长产业链
具体做法:一是组建一支专职招商队伍,坚持在外地蹲点招引客商到我县投资现代农牧产品的生产、加工项目。二是以县委提出的“两化互动、三化并进”为契机,加快建设一个特色农产品加工园区。三是鼓励县内资源消耗型传统企业,搞一业为主,多种经营,增设特色农牧产品加工项目。四是切实落实招商引资各项优惠政策,优化软环境,运用贴息杠杆,对兴办农产品加工企业的银行贷款,由政府负责贴息,鼓励和支持龙头企业加工项目建设。
4.加大投入做强产业
一要积极争取中央、省级产业扶贫开发项目和涉农项目,进一步加大产业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和科技创新应用投入力度;二要集中县级财力,把有关部门的项目资金整合扶持农牧业产业发展;三要在用地、用电、用水、税收等方面提供优惠政策,加快农牧业特色产业龙头企业和基地建设。
农村金融服务于“三农”已经是我国目前农村金融改革和发展工作的重点。其中,民族地区的农村金融改革又是改革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改革和发展显得更加重要和迫切。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发展,将极大地推动我国“三农”事业发展的进程,为“三农”事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搞好民族地区的金融工作,不仅是一个重大的经济问题,更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是落实党的民族政策的基本内容,是实现全国各民族团结、繁荣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是边疆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保障。
农业银行从建立伊始就与“三农”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也是唯一一家在所有县域均设有分支机构的大型商业银行。面向“三农”,开辟县域蓝海市场,打造新的竞争优势,是农业银行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对于民族地区而言,尤其是对于自治区,分行作为全区最主要和最大的金融机构,在支持地方经济建设、服务“三农”、维护边疆稳定和落实中央治藏安藏方略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为农业银行赢得了很好的经济及社会效益。因此,开展农业银行支持“三农”金融服务发展研究,尤其是支持自治区这样的民族地区的研究,已成为当前非常重要和紧迫的课题。
一、农牧区经济发展现状
是我国五个自治区之一,是一个以藏族为主体的民族自治区。现行的行政区划分为一个地级市,6个地区和 73个县(市、区)。到2011年,的农牧区人口占总人口的77.29%,以藏族为主,宗教意识和传统观念非常浓厚;城镇化水平不高,且人口分布很分散,尤其是还有一部分牧民处于游牧状态。和平解放60年来,实现了由封建农奴制度向社会主义制度的跨越和由封闭贫穷落后向开放富裕文明的跨越,农牧区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巨大,农牧民生活水平得到了巨大改善。2012年,地区生产总值连续突破700亿元,从2009年来,连续4年实现百亿元增长。2012年,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645元,比2007年翻了一番多,年均增长15%。但是,农牧区仍然是欠发达的地区,在发展的新阶段也面临一系列严峻的挑战,其面临的问题主要有:
第一、 农牧区经济增长速度相对不高,第一产业在增速和总量的增加上都不及第二、三产业。2011年,全区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12.7%。其中:第一产业增长3.4%;第二产业增长18.3%;第三产业增长11.6%。2012年,全区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的占比为11.4∶35.2∶53.4,第一产业占比明显偏低。
第二、农牧区消费水平相对较低。到2012年,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为5645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056元,城乡收入差距显著,农牧区居民消费水平远低于城镇居民消费水平。
第三、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进一步扩大。自治区经济的持续较快发展并没有改变城乡二元不平衡的经济发展结构。第一产业在增速和总增加量上远低于第二和第三产业;农牧民人均收入,依然远远低于城镇居民人均水平,城乡差距呈逐年拉大的趋势。
二、农牧区银行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经济和金融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互为推动的关系。按照理论,经济决定金融,金融反作用于经济,农牧区金融是现代农牧区经济的核心。农牧区银行业的发展对于农牧区经济的推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除了农业银行始终服务农牧区经济建设外,国家开发银行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相继成立分行,首家地方性法人银行银行挂牌成立并逐步在地区一级设立机构,工、中、建行正将机构延伸至6个地区甚至县域,邮储银行机构已经覆盖多数乡镇,民生银行在林芝地区筹建设立林芝民生村镇银行。伴随着多层次的金融服务体系初具雏形,农牧区银行业存在的问题日趋显现。
(一)农牧区自身资本形成不足与资金大量外流并存
对于自治区而言,农牧区自身资本形成不足,造血能力差,再加上资金大量外流,严重阻碍了当地农牧区金融业的发展。
地区经济主要依靠国家的财政投入和政策倾斜,且发展滞后;典型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农牧业自身的弱质性,均造成了农牧区资本形成的不足。首先,经济主要依靠国家的财政投入和政府大力的政策倾斜。地方财政长期“收不抵支”,中央财政在地方财政支出中所占比重大(见表一)。目前,自治区的财政支出依然主要依靠国家中央财政的补给。其次,自治区城乡之间差距明显,形成了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这是国家长期的经济发展战略形成的,且二元的格局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存在。二元化体制制约了农牧区生产方式的转变、阻碍农牧业比较效益的提高、降低资本投入回报率,削弱农村金融竞争力,导致了自身资本的形成不足。
再次,农牧业作为弱势产业,受自然因素的影响大,其劳动生产率较低,导致了自身资本积累能力差。“与其他产业相比,农业比较效益始终偏低,农业劳动生产率仅相当于第二产业的1/8和第三产业的1/4左右,与第二、三产业的差距不断扩大。”上述三点均导致了农牧区自身资本形成的不足,阻碍了当地金融业的发展。
另一方面,资金大量外流也是长期以来阻碍农牧区金融发展的重要问题。尽管国家每年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改善民族地区农牧业发展、基础设施的建设及人民生活水平,但仍出现了比较严重的“系统性负投资”现象。“中国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农村邮政储蓄以及其他金融机构等都不同程度的从农村地区吸走了大量资金,但并没有以同样的比例向农村地区贷款,通过财政渠道净流出的数额也较大”,导致了农村资金的大量外流,造成了农业、农村建设资金链的失衡。“农业银行县域网点存贷比为39.3%,比全行业平均水平低近20个百分点。”在自治区,截至2013年2月末,农业银行分行的各项存贷款余额分别为861.74亿元、231.18亿元,存贷比仅为26.8%,资金外流现象严重。
(二)农牧区金融市场结构单一与地区差异不兼容
农牧区经济社会发展及金融需求具有多样化特征,特别是当前我国城镇化步伐加快,农村及整个国家正处在急剧的经济社会转型期。对于农牧区而言,单一的金融市场结构难以满足地区差异化的发展步伐。
在农牧区,不仅有传统的农牧业生产,也有发达的工商业;不仅有大量分散的小农业和牧业,也有发达的规模生产;不仅有封闭贫困的村寨,也有开放富裕的城镇。总体而言,地区差异较大,不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极不平衡,“三农”的金融需求具有明显的不平衡性和多元性。任何单一模式的金融服务、任何照搬发达城市的金融服务都不能满足农牧区的金融需求。目前,自治区还没有完善的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全区有银行业金融网点不到700个,三分之二的金融网点属于中国农业银行,在农牧区提供金融服务的银行业金融机构主要是农业银行一家。但是,由于农牧区金融市场的集中度不断提高,农牧区金融市场缺乏充分的竞争,农业银行分行“三农”金融服务的作用仍然有限,其县支行及基层营业所虽然具有点多、面广的优势,但也存在管理半径长、管理难度大、经营成本高的劣势。其它银行机构很少涉及农牧区金融服务,有的也是刚刚开始,小额贷款公司仅有一家,涉及农牧区的业务量小,无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为农牧区提供金融服务功能有限。农牧区金融业务仍以传统存、贷、汇为主,信贷产品多以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抵押贷款为主。竞争性的农牧区金融市场体系尚未形成,不能满足金融需求多样化的要求。
(三)农牧区金融服务集约化运作与分散性的金融需求存在矛盾
伴随着银行业金融服务集约化的运作,对于地域广阔且拥有大量农牧民的民族地区而言,有限的金融机构更加难以满足农牧区分散性的金融需求。不是所有农牧户都有强烈的贷款需求,但所有农牧户都有支付、结算的需求。面对农牧区分散性的金融需求,大多商业银行均以金融服务集约化的经营和管理模式运作,主要采取机构侧并、要素投入的集中来增进效益,从而达到降低成本、高效管理,进而使商业银行集中核心力量,获得可持续竞争的优势。自治区全区土地面积为122万多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2.8%,农牧民占全区总人口的80%左右,且分散在区内大部分地区。“目前,农业银行分行共有378个农牧区基层营业所,平均每个基层营业所承担的金融服务面积达3174平方公里。”在自治区,金融网点少,离家距离远、存取款不便,是农牧区普遍反映的问题。集约化运作的金融服务与农牧区分散性的金融需求存在矛盾。
(四)标准化金融服务与少数民族用户民族化金融需求存在矛盾
在我国民族地区,文化具有典型的民族性,同时文化与经济和金融也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长期以来,在民族地区银行业标准化的金融服务一直都难以满足少数民族用户民族化的金融需求。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我国各少数民族都有着不同的风俗习惯和文化,这些风俗习惯表现在居住、饮食、服饰、节庆、婚姻、礼仪禁忌等生活的各个方面。特定的风俗习惯和文化,决定了各民族对金融产品的认识、接纳和使用的不同。对于商业银行而言,只有做到尊重民族文化和,注重民族文化的学习,才能提供与民族地区实体经济适应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目前,自治区大部分农牧区,金融机构网点在合同、票据和产品介绍等方面没有配备少数民族语言文字译本,很少开通使用少数民族语言进行服务的业务窗口或配备精通双语的大堂经理保证少数民族居民展开正常的金融业务,这些都不利于银行业务在民族地区的顺利开展。
三、农行开展农牧区金融的对策和建议
农行有全区最大的金融网络,网点遍布城乡、资金实力雄厚、服务功能齐全,一直担负着银行业支持农牧区经济发展的重任。推出了符合实际的“钻、金、银、铜”四卡小额信贷、安居工程贷款、惠农卡等服务“三农”产品,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截至2013年2月末,各项存贷款余额分别为861.74亿元、231.18亿元,较2009年末增长90.8%、122%,经营效益连年提高。资产质量持续改善,不良贷款余额2.44亿元,较2009年末下降39.9%;不良贷款占比1.25%,较2009年末下降1.66个百分点。其中,2010-2012年,累计发放各类贷款332.1亿元,涉农贷款143.4亿元,覆盖到全区90%以上的农户,有力保障了实体经济、居民消费和农牧区的合理资金需求。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的进入,对农牧区有限金融资源的争夺日趋激烈。在跨越式发展新的历史时期,能否抓住历史机遇,在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中,实现分行自身建设和改革发展的新突破,将直接决定农业银行在市场上的品牌形象和综合竞争力。
(一)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