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4 15:12:10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人工智能与语文教学,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教育部在最新印发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要引导学生重视语言的积累和感悟,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提高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形成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促进职业生涯的发展。可见,语文课程作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在素质教育过程中承担着十分重要的任务。但是,中职生大多是从初中文化课的学习竞争中“败”下来的群体,其中还不乏顽劣调皮的学生,如何充分利用语文课程所特有的优势,尽可能发挥学生的天赋条件,提高学生的各种素质水平就显得格外重要。
1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力争把课堂还给学生
虽然早在几千年前,大教育家孔子就以至理名言:“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强调了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意识的重要性,但几千年来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大部分的老师仍然教得又苦又累,而学生却听得昏昏欲睡,满堂灌的教学模式显然不符合现代教学理念,更何况中职生学习能力普遍较弱,这样只会让他们深陷以前差生的阴影中,从而影响学习的兴趣。我们必须领会和学会孔子的启发式教育思想,像孔子那样注重学生的主动学习,启发诱导,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学生学习的自主性,集中体现在学生个体有明确的目标意识,能自觉地确定学习目标,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自我调控学习进程,自主评价反思学习结果,从而保证学习目标的实现。在自主性学习过程中,重在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批判精神,敢于质疑;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以及反思的意识和习惯。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多样化教学的方式,以参与为主,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学生的自学素质。
2 因材施教,让学生徜徉在知识的海洋
以兴趣为导师的第一步做好以后,还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不同情况,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和教学,此时,因材施教就显得尤为关键,这是持续提高学生学习素质及人文素质的突破口。
一日,子路来问孔子:“老师,听到一件事,我马上就要做吗?”孔子教导他说:“你还有家长呢,你不请教他们,上来就做,好像不合适吧?”又一日,冉也来问孔子:“老师,听到一件事,我马上就要做吗?”孔子断然地说:“听到了就要做。”孔子的学生公西华就不解地问:“老师,怎么同样的问题,你的答案却完全不同啊?”孔子说:“冉这个人生性怯懦退缩,做什么事都犹豫不决的,所以要鼓励他赶快去做,给他前进的力量,而子路勇猛过人,就要让他谨慎一点,多思考,凡事掂量之后再做,所以要约束他一些。”针对不同的主体,运用不同的教育方法,不愧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
无独有偶,有个中国女孩进入美国一所公立中学后,她竟说不清楚自己上了几年级。原来这所学校的每一个学生,除了任课老师之外,还有一个“指导老师”,负责根据学生的学习程度,提出每门课进入哪一个年级学习的建议。结果,这个女孩的英文、化学在12年级,数学和美国历史在11年级,法语在9年级。这大概就是美国式的因材施教吧!
重视个别差异性,兼顾不同学生的不同要求,形成有共同奋斗目标和蓬勃向上的班集体,让学生在集体中积累生活经验,发展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学会合作,学会交往,学会做人之道,促进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素质和个性品质的形成。
3 学-思-行,突显教育功能,全面提升学生素质
美国教育家布卢姆曾说:“有效的教育始于准确地知道希望达到的目标是什么?”中职语文教学肩负着培养中职学生一般语文能力和从业实用语文能力的双重任务。制定中职语文教学目标,一方面要依据学生语文学习要求的阶段性特点,另一方面更要突出中职学生的职业特点和专业方向,从技术性和实用性出发,服务于学生的专业特点,使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用。
语文作为中等职业学校一门重要的文化基础课,它使学生能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解决工作、学习、生活问题,较高的语文基本素质和较强的语文基础能力,可以为学生后续专业课的学习及今后职业能力的发展和终身学习提供知识和能力基础;它丰富的人文性,可以提升学生人文素养,为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和完善健康的人格奠定坚实基础,这对于学生良好职业道德等素质的形成都是大有裨益的。
当今社会科技飞速发展,知识陈旧率加快,教师所面对的教育对象千差万别的,教师所面临的教育情境是千姿百态的,老师所面向的教育内容是千变万化的,为了顺利完成自己的任务,教师要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活到老学到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唯有在此基础上才能有效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注重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此提高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和素质;重视个性差异,因材施教,持续可发展性地提高学生思想品德及人文素质;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教育功能,使学生形成较高的人生境界、达观的人生态度和完善的人格结构,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既学会做事,更学会做人。
语文教育中要渗透教育素质,需要从多方面入手,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从而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为培养高素质教育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由于专业教育的偏向,使得理工科大学生的人文素质相对偏低,这使得他们在文化素养、思想道德修养、创新能力、综合适应能力、价值观等方面略逊一筹,这就要求我们加强人文素质教育。面对大学生价值困惑,大学应通过强化人文素质教育提高理工科大学生综合素质,促进他们的成长,同时增强就业竞争力。
一、人文素质的内涵
在当今社会,人文素质的含义是指人们在人文方面所具有的综合品质或达到的发展程度。人文素质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
1. 具备人文知识。人文知识是人类关于人文领域(主要是精神生活领域)的基本知识,如历史知识、文学知识、政治知识、法律知识、艺术知识、哲学知识、宗教知识、道德知识、语言知识等。
2. 理解人文思想。人文思想是支撑人文知识的基本理论及其内在逻辑。同科学思想相比,人文思想是有很强的民族色彩、个性色彩和鲜明的意识形态特征。人文思想的核心是基本的文化理念。
3. 掌握人文方法。人文方法是人文思想中所蕴涵的认识方法和实践方法。人文方法表明了人文思想是如何产生和形成的。学会用人文的方法思考和解决问题,是人文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与科学方法强调精确性和普遍适用性不同,人文方法重在定性,强调体验,且与特定的文化相联系。
4. 遵循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人文思想、人文方法产生的世界观、价值观基础,是最基本、最重要的人文思想、人文方法。人文精神是人类文化或文明的真谛所在,民族精神、时代精神从根本上说都是人文精神的具体表现。
在人文素质四个方面中,人文精神是核心。人文精神主要表现在:在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文化的关系时,突出人是主体的原则;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以人各种需要的满足为最终诉求,强调人是目的的原则;在人与物的比较中,突出人高于物、贵于物的特殊地位,强调精神重于物质,人的价值重于物的价值,生命价值优先的人道主义原则和人本主义原则;在人与人的关系中,强调相互尊重对方的人格尊严,突出人人平等的原则。人文素质的形成主要有赖于后天的人文教育。人文素质的培养重在培养涵养,培养人性、情感、欲望、情绪、人际关系等做人方面的素质。
二、强化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途径
(一)提升理工科大学设置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质量。
1. 早在八十多年前,就已非常明确地指出,在我国的大学教育乃至中学教育中,由于文理分割对于人才培养所造成的弊病,并采取各种措施加以克服,以图文理融通。1932年,他在武汉大学的一次演讲中说:“大学目的有二:一为研究学问,一为培养人格。”上世纪80年代以来,美、英、法、德等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高教改革,一改60年代提出的“学问中心论”,进一步提出“人的教育”模式,在课程设置上根据学生的心理结构所具有的知、情、意三大维度的特点,在注重知识结构的系统性和综合化的同时,重视情感教育和个人心理品质教育。眼下我国理工科院校开设人文社会科学课已经引起普遍的关注,各类课程的门数越来越多。但在开设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中涉及中华文明、中国文化、传统文化、传统道德类课程仍比较少,特别是能够深入浅出、比较全面系统、深受大学生欢迎的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人文课程数量更少。这是因为缺乏称职的师资。现在高校中能把西方哲学课程讲得好的教师比较多,相对而言,能把中国传统文化的课程讲得好的教师不多,应采取措施加以改进。
(二)将人文素质教育纳入学校的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
理工科院校应制定一定相关管理规定,将人文素质教育纳入到教学任务中,尽量将人文素质巨大活动渗透到专业教育之中,鼓励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学校应把学生参加人文素质教育,作为学生管理的重要工作之一,纳入正常管理,建立管理体系。将学生参加人文素质教育的情况,作为学生的重要考核资料进入档案管理,纳入学生评先、评优、评定奖学金等内容。
(三)积极开展艺术教育,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人文素质教育如艺术等知识的普及和教育最为重要的功能是开发学生的右脑,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20世纪60年代,罗杰・斯佩里博士在其历史性的裂脑实验中发现,人脑的两部分都有其自身独立的意识思维系列及其自身记忆。更为重要的是,他们甚至发现人脑的两边是用根本不同的方式进行思维的,亦即左脑易于用语词进行思维,而右脑却径直用感性表象来思维。换句话说,人的创造力主要来源于右脑的功能。因此,音乐与艺术等课程的设置对于理工科大学生创造潜能的开发无疑具有重要意义。《孝经》说: 移风易俗,莫善于乐。世界级音乐大师贝多芬说:“音乐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学更高的启示,谁能渗透我音乐的意义,便能超脱寻常人无以自拔的苦难。”[4]许多著名的大科学家如爱因斯坦、杨振宁、李政道等都是对艺术情有独钟的。事实上,艺术的形象思维往往与创造性思维密切相关。科学艺术化、艺术科学化已成为当代潮流。科学与人文艺术是人类智慧的两个翅膀,彼此可以相互带动。这就要求我们要尽可能地开设一些人文艺术方面的专业或课程。
四、结语
理工科大学生既需要熟练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也需要良好的人文素质。人文素质在大学生漫长的职业生涯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提高理工科大学生就业能力和竞争力,必须强化理工科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同时,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是一项系统的工程,需要学校、教师、学生的积极参与。
参考文献:
[1] 李桂花.人文素质教育的时代内涵与创新[J].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2005(9):56.
[2] 薛健飞,宣儒渊.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现状及思考[J] .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10(1):21-22.
伴随着大量社会问题的纷纷涌现,科学与技术遭遇到深重人性与生态危机,传统人文社会科学的价值再次引起人们的全面关注。20世纪中叶以后,整个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全面崛起,人文社科教育从传统大学的核心地位演变为整个现代高等教育的根基。本文基于当代社会环境的变迁及人类精神危机产生的文化背景与成因,来阐释人文社会科学的新的社会功能,进而认识、强调高职教育在技术社会的责任,探讨建构高职院校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的实践途径。
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的社会功能
对人文社会科学社会功能的分析,不能脱离特定的时代和社会背景,人文社会科学本身就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在近代以前,古典的人文学科涵盖了如今的科学与人文所有领域,其功能在于维护宗教精神的统一性;近代自然科学逐渐取代宗教的权威之后,人文社会科学逐渐被边缘化,丧失了它作为人的精神统一性的知识和文化基础的地位。大学教育也面临自中世纪大学兴起以来从未遇到过的困惑,即在愈加专业化的学科规训中,教育内容也同样面临四分五裂的尴尬处境。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自然科学的功用性价值也伴随技术科学的迅速发展被无限地放大,几乎所有国家都不余遗力地把技术的进步视为民族振兴和国家军事、政治、经济实力提高的唯一途径。在外部势力的强力推动下,大学内部科学与技术的联姻达到空前密切的程度。在与技术联姻过程中,大学教育走向了更为狭隘、不断分裂和满足社会不断膨胀物欲需要的方向。与此同时,在分工更为细密,竞争愈加激烈的劳动力市场中,社会对技术和技能人才的特殊偏好,影响了大学的办学行为。在这种复杂的背景下,人文社会科学在当代大学教育中备受冷落。
然而,自20世纪70年代后,这种科学技术所主导的发展逻辑和文化结构潜伏的危机开始出现:永久繁荣的神话因为资源即将枯竭而彻底破灭;人类生存的环境日益恶化;在效率取向的科层体制下,现代人正面临自身被科技奴役和异化的危机;战争的阴云依然密布;在工业化国家,暴力、吸毒、失业、边缘化现象和贫穷日益加剧,各种形式的狂热盲从有所发展。面对当代世界所涌现出来的大量复杂的社会问题,面对发展所遇到的前所未有的困境,人文社会科学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和思考。
伴随着社会环境的变迁、人类精神危机的产生及知识格局的调整,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相对于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而言,社会功能具有以下几层含义:
(一)实现与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融合
科学原本就萌生于西方人文传统之中,故而,还需回到丰厚的人文土壤中才能找到它的精神之根。
中世纪大学就是基督教文明对古希腊与罗马文化传统有所选择和剔除的产物,尽管它内部的医学和法学教育带有一定的实用性(这些学科的形成基础也同样离不开“七艺”),但在总体面貌上,它以一个超凡脱俗的精神性机构呈现于世人面前。从中世纪到现代美国高等教育体系形成之前,大学内部的所有教学内容与世俗生活处于相隔离的状态,包括算术、天文、几何、物理等自然科学,它们与其他古典知识一样,在性质和功能上应属于精神科学、人文知识范畴。为此,中世纪的科学原本就是人文学科的基本组成部分,从大学的功能角度而言,由中世纪自然哲学到早期的近代科学,它从来没有真正成为与知识整体、人的精神统一性相悖离的具体学科,而一直是人文学科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近代晚期,伴随宗教与哲学、科学的分离,人的主体地位的提升,自然科学也获得了相对独立的自主地位,但是,在功能上它依旧不具有世俗化取向,而是指向人的精神完满,在本质上,此时的自然科学具有浓厚的人文色彩。
为此,人文社会科学相对于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而言,在社会功能指向上,绝非是一种简单的缺乏与弥补的关系,犹如精神与肌体,两者唯有相互交融,富有精神和生命活力的有机整体才能浑然而成。自然科学的自由求索和技术科学的创新,人类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才不断得以丰富;由于人文社会科学关于科学的文化思考,科学技术才真正有可能成为促进人类进步、社会文明的积极力量。
(二)作为一种精神、价值、文化,构成支撑整个知识世界和人类精神世界不可或缺的一维,彰显其特殊的人文社会功能。
人类生活的世界既是一个物质的自然世界,又是一个意义的世界。自然科学执著于对物质世界规律的探索、发现和解释,通过技术科学对发现的广泛利用来间接地体现它的社会功能,即满足人类不断膨胀的物质需求和欲望。然而,自然科学不可能去阐述人生意义问题,解释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及回答科学与技术的价值和意义。而关于这些问题的思考显然需要人文社会科学来回答。人文社会科学内含的是一种精神,一种关怀社会、关怀人生甚至关怀自然的人文品格,对于科学精神以及基于科学精神建构起来的所谓“真实”世界,意义非同寻常。科学一旦失去其原初的精神之根,就难免会沦落为纯粹满足人的物欲需要的工具,在物欲的无节制膨胀之中,它甚至有可能成为恶势力的帮凶。
(三)对科学活动提供有意义的反思、指导和规范
在自然科学的“真”与技术的“用”结合愈加密切的当代社会,人类的确从中获得了丰厚的回报。然而,也正是因为科学技术的巨大功用性,才使得它作为一种公共资源的属性日益淡化,由于分配的不均等,在现代社会,它往往成为强者征服、掠夺和侵占弱者利益的工具。如何让科学技术更富于人性化,让它能够成为推动世界和社会公正、公平的力量,而不是加剧世界和社会不平等的消极力量,这就需要人文社会科学的评价、检视、指导和约束。因此,在探索和利用物质世界规律的同时,人类仍然需要以一种终极关怀精神来探问自我行动的意义、目的究竟何在,需要以一种谨慎、理性、睿智和批判的冷峻视角来审视科学进步、科学行为的本质内涵。这正是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社会功能的体现。
技术社会中高职教育的责任内涵
进入20世纪,由于科学与技术的联姻,技术作为一种反映外在社会需求的强大力量,开始对大学进一步的专业化发展走向产生全面的推动作用。在20世纪中叶之前,如果说因为对科学和理性的无限推崇,大学丧失的是人的精神统一性,那么,在20世纪中叶后,技术功利主义在大学的全面盛行,则不仅意味着大学人文精神的失落和人的精神完整性的瓦解,而且也意味着在一个由技术所控制的世界中,人与其自然属性的背离,也就是人与自然世界的和谐关系的瓦解。
就技术的发生学意义而言,人无疑是主动的。因此,要摆脱目前人、社会和自然被技术控制的尴尬状态,只能诉诸人自身。在当今时代,人类社会的进步的确需要技术,但是技术本身及其所内含的效率化价值取向并非是人的根本需要和人类追求的终极目的。人类不可能拒斥技术,也不可能以技术手段来摆脱技术的控制,而是要从人、社会和自然的和谐统一角度,重新反省被技术扭曲了的科学观以及技术自身的效用观。反省的主体自然是“人”,而反省的对象在本质意义上也是“人”。为此,重新诠释大学作为“人”的培养机构,在当代技术社会中关于人的培养理念和培养过程,有着重要的价值。
19世纪70年代,科学开始应用于工业,促进了世界文明从经验技术到科学技术的转变。社会需求引发了高等教育机构的分化,高职教育进入了高等教育系统。因此,高职教育在20世纪60年代各国高等教育机构改革之时蓬勃兴起,各发达国家把发展高职教育提到了重要日程。
参照新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制定的“国际教育标准分类”的说明,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属性,职业教育类型,是以培养高级技术性技能人才为目标。
然而,由于高职教育的“先天特性”(高职院校缺乏普通大学的人文传统)和“后天定位”(高职院校以培训技能为目标),使之存在专业化、工具化倾向严重,伦理问题、价值体系难以进入教育的视野,人文社科教育与高职教育分割明显等主要问题。
“具有人文教育内涵的职业教育才是真正的职业教育”。在当代技术社会,对社会有着高度人文关怀和责任感的大学,所培养的人才绝不是技术至上主义者,而是一个有着强烈反省意识的技术主宰者。高职院校欲有所作为,一个现实的途径不是对传统科学和技术理性的拒斥,而是培养能够清醒地意识到自己行动的个体价值与社会意义的新人。这一理念的实质就是反省意识,即一种饱含着深切的生态和人文关怀,善于对既往知识、文化、技术以及自我行动的意义进行反思的心理和思维倾向。
反省意识的形成,需要人们能够不仅以科学的视角而且以人文的视角去理解自然,不仅以效率的视角而且以生态关怀的视角去审视技术,不仅以技术进步意义的观念而且以人自身解放为宗旨来批判社会。在高职教育过程中,反省意识形成的基本体现包括以下几方面:
立足于广博的知识视野去思考视野的褊狭是把人塑就为冷漠、生硬的理性人和效率化机器的罪恶之源。反省能力是一种融合了丰富的知识,对人和自然有着深切的情感关怀、意义体悟的基本素养与能力。这种素养与能力的获得,需要传统的“专业人”适当跨越学科和专业的樊篱,通过相对广阔的知识教育,获得关于人和自然的意义。也唯有如此,人类才有可能摆脱技术的工具理性控制,在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中获得自身的解放。
自觉的批判精神这里的批判主要指对当代技术社会与技术文化的批判。现代技术社会的一个基本特征,在德裔美籍哲学家和社会理论家马尔库塞看来,就是技术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对人的压迫,这种意识形态无所不在,成为现代社会奴役和压迫人的一种最为普遍的合法性权力结构。现代社会的种种迹象表明,在对科学和技术的过分盲从和崇拜中,人类不仅没有把自己从各种社会束缚中解放出来,反而在逐渐走向不自由之境。更为可怕的是,在由技术所创造出来的光怪陆离的迷幻世界中,人甚至忘记了自己从用四肢爬行到如今可以借用飞行技术穿梭旅行的来路和“文明化”的轨迹,因而置自然的法则而不顾,毫无顾忌地打乱原有的自然程序和自然赋予的生命密码,重新编译和再造自然。因此,作为培养高层次技术应用人才的高职院校要有所作为,就不能不注重培养具有自觉批判意识和精神的人才,其宗旨在于促成每一个个体能够从社会伦理和自然生态伦理两个层面,批判性地审视既往的人类技术文明的发展过程,检视被技术扭曲了的社会形态和文化,回归自然、回归生活世界,这才有可能创造性地开辟出通向未来的新路。
智慧的品质美国环境研究学者奥尔在分析人类环境危机与当代大学教育间的关系时指出:智慧与经验学习分离,甚至不知道智慧为何物,这是当代大学教育最严峻的问题。的确,只是理论的抽象和深奥,这仅反映出一种认知性的智力水平,只是技术的实用和经济,这仅是一种技巧,而都不是智慧。真正的智慧是一种融知识(理智)、技术(实用)、艺术(美)和伦理(自然与人文的关怀)于一体的高层次整体驾驭能力。智慧品格的培养是培养大学生反省意识的最终环节。如果广博的知识在于培养学生全面认识客观世界本质、理解人类生活世界的意义,自觉批判的精神在于培养学生发现、检视和反思技术文明所存在致命缺乏的能力,那么,智慧的品格则代表一种如何能够以一种深切的生态与人文关怀来灵活运用知识、探索知识并有效解决问题的基本素质。在技术主宰一切的当代社会,它无疑是实现人类在不滥用技术的前提下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希望所在。
加强高职院校人文社科教育实践的途径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标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大都建校时间较短,历史和文化积淀不足,人文环境较差,甚至出现人文教育的“盲点”。然而,专门人才的内涵不仅在“专”而且在“人”上。
针对目前高职院校教育现状,加强人文社科教育可通过以下途径:
树立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创建科技与人文兼融的高职教育文化高职院校应克服专业化的高职教育主导模式,克服工具化、功利化的严重倾向,定义全面发展理念;高职教育的人文发展要参与推进技艺性教育、科技性与学术型教育融合的实践;作为实现培养目标的课程及其教学(包括实验、实习、实训、设计等实践教学),都要渗透人文社科教育。因为,即使是一门纯技术的课程,它也是人化的结果。
拆除专业“篱笆”,谋求学科贯通,促进创新思维当前高校的人文社科的教育模式显得较为封闭保守,学科、专业之间存在太多的隔膜与界限。因此,要突破学科界限,进行交叉学科、综合学科的学习。
依托校园文化,发挥理论辐射作用内蕴丰厚的校园文化所创设的浓厚的人文教育氛围犹如人文社会科学理论之光产生多角度、多层次辐射作用的基础塔台。所以,应很好地依托于校园文化建设,通过各种形式活动,将人文社会科学的理论导引与校园文化的感性滋养融合起来,让人文社科知识、观念和方法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从书本延伸到生活,潜移默化,塑造教育对象的灵魂。
参考文献:
[1]瞿葆奎,郑金洲.中国教育新进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孟广平.面向21世纪我的教育观[M].上海: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
[3]阎光才.大学的人文之旅[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4]董步学.高等职业教育学[M].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罗杰文(1967— ),女,广西南宁人,南宁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副教授、副编审,研究方向为高职人文素质教育。(广西 南宁 530008)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2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立项项目一般A类课题“高职院校理工科专业模块化人文课程开发与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12JGA316)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29—0124—02
人文素质教育在高等教育体系中占有基础性地位。高职生作为未来的技能型应用人才,其人文素质修养是体现综合素质的重要内容。高职院校学生在专业知识和技能操作等方面掌握得较好,但人文素养方面欠缺,可持续发展的内驱力不足,成为再发展、再塑造的瓶颈。开设人文素质课程是培养大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渠道。本文从工科类高职生的角度,提出模块化人文素质课程改革,试图解决目前高职院校理工科人文课程无序、无效的局面,为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一、高职理工类学生人文素质调查分析
“人文素质”即人文科学的研究能力、知识水平和人文科学体现出来的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也就是人的内在品质。人文素质由知识、能力、观念、情感、意志等多种因素综合而成。为了解目前高职生的人文素质状况,笔者对八百多名新入校的理工类高职生做了问卷调查。在调查的26个问题中,90%的学生认为人文素质教育对大学生的成长起重要作用;80%认为所在的学院不太重视人文教育;没有读过马克思类哲学书籍的占92%;能背出30首以上唐诗宋词的占55%;85%愿意抽出时间读人文书籍;96%觉得最有助于培养人文素质的途径是开设必需的人文素质课程;学生最想学习的是文学、史学、艺术类,最不想学习的是哲学、政治学;在列举的十几门课程中,学生最想选修的人文课程依次是:口才与沟通、社交礼仪与职业形象、中国传统文化、名著欣赏、音乐欣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处理人际关系能力、表达能力、审美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60%对自己的评价是一般。
通过调查分析,高职学生学科基础不厚实,学生入学成绩普遍较低。理工类学生重理轻文现象比较严重,文史哲基础浅薄,人文基础相对薄弱。应试教育、题海战术使学生特别是理工类学生缺少对中国文化和哲理贤德的解读,削弱了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审美能力,学生在口才表达、心理素质和气质形象等方面明显弱于文科类学生。除问卷调查外,我们也调查学生的工作能力和行为能力。学生经过两年的专业学习后,掌握了相应的专业技术和技能,动手操作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基本能胜任岗位需要,但在处理人际关系、总结经验、表达技巧等方面能力明显不足,只能止步于一般的工作岗位。
二、高职院校理工类专业人文课程开课现状
针对高职学生人文素质基础薄弱的现象,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对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作了探讨和研究。然而,很多研究只侧重于高职院校人文素质薄弱的原因、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误区,以及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等方面,对高职院校特别是理工科类专业人文素质课程的开发还停留在表面层次,人文课程的开发处于不够科学和完善的状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把人文素质课程放到人文公共选修课中,不分文理,统一开课,学生只能选修一两门课程;二是把人文素质课程等同于才艺教育或文学欣赏,只开设书法、绘画、音乐、舞蹈、影视欣赏等兴趣课;三是各二级学院“各自为政”,有的学院开设“口才与沟通”课,有的学院业开设“公关礼仪”;四是人文课程让位于专业课程,只能以讲座的形式完教育任务。
三、高职理工类专业人文课程改革的目标
在高职院校开展人文教育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播和灌输某些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而且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提高综合素质。由于高职院校的管理体制和教育目标和普通高校不同,理工类专业以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要目标,注重专业岗位技能的培养,因而在高职院校理工类专业开设的人文素质课程,不可能与培养专业技能的核心课程相提并论,开设系统而全面的人文素质课程并不客观现实。理工类高职生在知识基础、人文底蕴、人际沟通等方面不如普通高校学生和文科类高职生,其人文素质课的培养目标应有所降低,在内容渗透和功能层次上进行调整。针对理工科学生在知识结构和人文素质上的缺陷,应有目的、有重点地开展人文教育,构建人文课程体系。改革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针对工科类课程设置特点,有效地实施人文教育;第二,将人文精神的培养与职业能力的培养相结合;第三,把提高综合人文素质和培养健全的社会人格相结合。因此,高职理工类专业人文课程改革的目标可以定位为: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人文知识,培养学生健全的社会人格、形象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人文素质、职业素养和就业能力,使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
四、职业能力与模块化人文课程的构建
1.理工类高职生的主要职业能力。高职理工类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为生产一线培养从事高技能操作、设计或生产管理以及在服务业提供创造的专门技能型人才。根据高职理工类专业学生未来面向的职业岗位和工作任务,我们归纳了职业能力涵盖的三个方面:方法能力、专业能力和社会能力。其中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被学者称为关键能力,是学生作为未来职业人的基本发展能力,主要指专业能力以外的跨岗位、跨专业、跨职业的能力,是从事任何职业都应具备的能力,包括学习能力、外语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信息能力、交际能力、社会能力、团队能力、创新能力等,对个体的作用表现为帮助个体在未来职业岗位上学会学习、学会工作、学会共处和学会做人。人文课程的定位和功能为培养学生的上述能力服务。2003年教育部进行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水平评估将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的能力、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的能力等指标纳入了学生素质的测评中。
2.理工类专业模块化人文课程的构建。人文素质的内容宽泛而丰富,要在有限的时间里让学生对所有内容都涉足是不可能的。理工类专业模块化人文课程的内容应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审美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拓展其视野,陶冶其性情,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他们人格的自我完善,激发创新能力,使学生既具备科学精神,又具备人文精神,既会做事、又会做人,成为拥有较强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应用人才。模块化人文课程是将模块化教育模式运用于高职人文教育课程的模块化教学,是以学生未来职业生活中必定存在的某种职业核心能力为前提,以能力培养为主,将人文素质教育中的能力要素进行分解整合。在分解人文课程的内容时要找到人文教育与职业能力的契合点。一个人要想在社会上立足,在职场上发展,需要有较强的理解力,如对领导意图的理解,对友情、爱情、亲情、同事之情的理解,对职业理想的追求等;需要有较强的沟通表达能力,如掌握交谈的技巧,具备基本的应用写作能力等;需要有较好的职业形象与礼仪修养,如有规范的仪容仪表仪态,使用规范的职场礼仪等。可以说,培养学生的解读能力、表达能力和职场形象是提升其职业能力的有效途径,提升其人文素养的必经之路。因此,人文素质课程可以分解为“阅读与理解”“沟通与表达”“形象与礼仪”三大模块,这三个模块既是独立的,又是相互关联、相互支撑的。阅读理解是基础,沟通表达是提高,形象礼仪是完善。第一模块:阅读与理解,内容包括文学欣赏(情感篇)、中国文化(理想篇)、艺术欣赏(审美篇);第二模块:沟通与表达,内容包括交谈艺术(口才与沟通)、实用写作;第三模块:形象与礼仪,内容包括职业心理、职业形象、职场礼仪。每个模块可以根据专业的特点和人文知识的内容进行设置组合,模块化的教学内容是理工类学生必修的最基本的人文知识,以此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表达沟通、形象气质等方面的素养。哲学、历史、文化、艺术等人文内容的教学可以通过选修和讲座的形式加以拓展和延伸,构建完整的课程体系,在课程组成的内容和形式方面应调体验式学习,使人文素质教育在职业能力培养中得以体现,职业能力在人文素质教育中得到提升。
3.模块化人文课程的特点。高职院校人文课程教学往往因涉及面宽、课时少,教学效果不是很好。模块化教学可以解决上述问题,几个模块安排在一个学期内完成,也可以分几个阶段完成,具有灵活组合的特点。模块化课程的优越性显而易见:一是用有限的课时学到有价值的人文知识,解决工科类专业课程计划中专业课时多、人文课时少的矛盾;二是每个模块相对独立,可以根据专业发展需要选择模块学习,每学完一个模块可以获得一项技能、知识或能力;三是模块的内容依据职业岗位实际需要确定,实用性强;四是人文与技术相融合,强调技能训练或能力培养,并围绕其组织教学内容;五是每个模块内容有度,讲究“必需、够用”,针对性强;六是根据学生的需求,灵活组合增减模块,模块组合有明确的行为目标和具体要求,以体现不同的教学目标。
五、实施人文课程模块化教学的前提条件
1.领导高度重视。学校领导要真正认识到在工科类学生中开设人文课程的重要性,改变重专业课程、轻人文课程的观念,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人文内涵和职业修养,使学生全面发展。
2.配备专任教师。课程模块的内容可以根据学生的需要适当调整、扩展和深化。每个模块要由相对固定且专业的教师担任主讲,逐渐形素质课程教学团队。
3.满足课时需要。模块化人文课程实际是人文素质教育的大整合,可以集中在一个学期完成,也可以分段完成,至少需要48课时。在有限的时间内,学生接触8门科目的知识,有利于提高整体人文素质。
4.编制专用教材。人文课程的整合是一个新的课题,编制教材是首要任务。在教学中,教师要不断积累素材,完善构想,编制出适合不同专业学生使用的教材。
模块化人文课程开发依据职业能力培养需要,体现就业导向、能力本位的人才特点,符合高职教育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目标,其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等都不能套用传统教学的评价体系。选择什么样的教学内容才能同时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与职业能力,如何评定教师的教学效果,如何评定学生的成绩等问题都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探讨,以不断完善模块化人文课程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张国宏.职业素质教程[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
[2]武怀军.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对高职人文素质教育改革的启示[J].职教论坛,2005(7X).
在传统教育观念长期影响下的语文老师,面对基础薄弱的中职生,目前大多数职业学校语文课堂中,仍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学过程中,重传授轻探究,重结论轻过程,重共性轻差异,重独立轻合作,重认知轻情感,高耗费低效率等传统课堂教学固有的弊端依然存在,严重制约了学生的发展,也与当今教学改革目标相距甚远,这样一来滋长了学生对语文的轻视和厌学情绪。近年来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语文》基础模块上册选编《荷花淀》《致橡树》《我愿意是急流》《永远的蝴蝶》《情人的玫瑰绽开在教室里》等歌咏人世至爱真情的文章,一改过去中职语文教材面目陈旧、索然寡味的状况,注入了新的教学内容。选入爱情题材作品是符合中职学生身心发展需要的,也顺应了社会发展的要求,更符合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和精神,爱情观作为学生人生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正确的引导教育不可或缺。
随着新型教育技术的广泛采用,传递教学内容的途径已经在发生重大的改变,尤其是电子计算机的普及,确保了学生在多种时空下学习这些内容。他们可以按照教学要求自己制定学习计划,并且能够运用计算机进行自我测试和评价。我们借助信息技术拓展教学时空,改变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主导的讲授教学模式和语文单学科独立模块个体作业的教学方式,有效地促进了中职语文教学的发展。在建构主义理论、诗歌鉴赏学习理论的支撑下,我们运用多种信息化手段对古代爱情诗专题进行了设计。
1在信息化教学中诗歌专题系统设计
中职教材中古代诗歌专题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是本专题信息化的核心。本专题是师生学习型多媒体网络教室下的教学研究课程。诗歌是一种以抒情为主的文学形式,即使是叙事诗,也总是把抒发饱满浓烈的感情放在一个极为重要的位置;同时又是以爱情题材为主,此时既不能抛开语文学科特点,更不能让语文课堂变成谈情说爱的地方,如何有效适度地进行爱情教育,就应该按照中职语文教学内容和要求,以学生“阅读各种优秀作品,体会其丰富内涵,加深和拓宽对自然、社会、人生等问题的思考和认识”为出发点。是以先进的思想和认知学习理论为指导,以多媒体计算机网络为辅助手段,以培养和发展学生多方面能力为宗旨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
1.1分析教学目标。
笔者认为,中职语文教学设计应侧重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境和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向学生提供较为复杂的真实问题,帮助学生开发或发现这些问题。本专题的教学内容依据职高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选定,教学对象为高中二年级学生,教学时间为4个课时,根据实际情况,教学目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利用教学网站创设情境,确定学习要点,优化学习内容,培养专题研究意识。(2)利用软件,引导学生独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让学生学会欣赏诗歌,体会诗歌中丰富的情感。(3)通过对爱情诗歌的赏析,培养学生对爱情的正确认识,帮助学生树立高尚的爱情观和审美观。
1.2确定设计思路
根据以上教学目标,确定网站的设计思路:即利用网站创设情境,让学生学会欣赏诗歌,体会古代爱情诗词的韵味,培养高尚的爱情观和审美观。
我们专题网站设计流程为:网站需求分析一网站功能定位一学习者特征分析一专题内容选取一知识结构体系设计一信息资源选取与整合一学习模块设计一页面美工设计。
本专题是师生协商学习型多媒体网络教室下的教学研究课程,以培养和发展学生多方面能力为宗旨,涉及朗诵教学和赏析教学等诸多层面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通过这一系列合理而完整的设计流程,构建出网站的总体框架。
1.3具体内容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以中职教材中古代诗歌专题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的理念出发,把网站分为九个模块(见图1):
(1)网站首页。水墨画配上古筝弹奏的“梅花三弄”,把学习者拉入了诗歌的古典意境,画面上游动的小鱼灵动可爱。左侧是九个模块,一目了然,便于操作,右侧是展示内容的平台,上方是专题的LOGO,也是以水墨山水画为背景,整个页面富有古典韵味,体现了现代技术与文学意境的完美结合。
(2)课文学习。这是主体教学课程。老师在使用过程中,可以直接参考并利用“课文学习”模块中的大量素材。根据三首诗歌内容分成三个部分,配以完整的教学设计以及一些辅的学习资源,每首诗歌的学习分解为“原文译文”“文学背景”“教学FLASH”“同步练习测试”四块内容。本模块是整个网站的基础,是教学性最突出的部分。其中“同步练习测试”特色在于用VB编程制作并嵌入“课文学习”模块,实现了人工智能与人机交互。既可作为学生自学时检查课前预习的工具,也可作为了解课后学习效果的工具。
(3)名家评价。有关爱情诗歌方面的视频赏析,从名家讲评中体会古代爱情诗词的韵味,加深对古代爱情诗词的理解,例如百家讲坛等。将教育性和趣味性结合,注重诗歌欣赏的深度挖掘和广度探求。
(4)先睹为快。为满足老师不同需求,教学中也可直接进入“先睹为快”模块,利用教学FLASH和观看与诗歌相关的视频文件,理清教学思路。控制按钮清楚明了,易操作,易查阅,节省备课时间,提高教学效度。
(5)美图美看。“美图美看”包括名人图片、诗歌故事版画、剧照等增强学生感性认识。比如与《钗头凤》相关的《沈园故事》图片,从中可以看见隐藏在文章背后的丰富内容,以各种形态直观呈现给学习者,提高其学习兴趣,拓展其知识面。
(6)美文美读。诗歌朗诵也是诗歌学习的一个重要部分,除了在FLASH中插入以外,另外还专门设置了一个模块,方便同学和老师们欣赏学习。
(7)扩展阅读。“扩展阅读”让学生既可以进行爱情诗歌比较阅读,也可以了解其他经典爱情诗歌作品。还增设友情链接,当网站实现动态的时候可以充分利用。这些都大大扩宽学生的知识面,加深对专题的认识。
(8)学习笔记。这一模块可以让老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接纳反馈意见,这个模块把学生、老师和电脑三者高效结合起来。学生的信息进入数据库保存,教师可以留言,网络用于动态时,学生可以进入数据库,这样即便于教师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又能让学生得到及r的反馈,实现师生的互动。
(9)留言板块。使用这个多媒体软件的学校或教师个人,在有服务器设备的条件下,只要实现动态网络即可交互信息,在线师生互动,甚至做到在线实时解答,就像现在网上医生实施的网络问诊一样。
网站还非常适合远程教学和学生自学。本多媒体教学软件让学生完全可以在没有教师的情况下理清思路,达成自学。以《钗头凤》为例,原文译文,背景资料都有呈现,动态的FLASH设置情境增加了趣味性,美文欣赏让学生体会到诗歌的韵味,感受诗歌中丰富的情感,学会诗歌欣赏的一般方法,实现语文诗歌教学的初衷。
在这个学习型多媒体网络中实施整个教学活动,它与普通多媒体教室有明显的区别。首先,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进行问题学习,协作学习。其次,学生还可以利用教学软件在计算机上自主学习,再次,教师可利用网络的互动功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能及时接受学生的反馈,给予辅导和调整教学方法。这些都是在普通多媒体教室不能做到的功能。
2本专题多媒体教学软件制作的特色与关键技术
(1)本课件中要求用于多媒体网络环境下,所以充分利用网络特性进行设计与制作。特色在于用flash课件代替了以往的PPT课件,用Dreamweaver和Flash相结合制作的多媒体教学软件兼容性好,嵌入在学习网站当中,是我们尝试进行多媒体教学革新的新成果。
(2)应用VB编程设计人机交互智能部分,学生可以自由输入内容,对错由电脑给出提示,体现了教学软件良好的交互功能。本课件中要求用于多媒体网络环境下,所以充分利用网络特性进行设计与制作。教师在完成课文讲解后,开放控制权给学生,让学生在自己的机器上可以自主学习,另外不明之处可以用笔记本记录下来,体现了教学软件良好的交互功能。由于用VB编写这一部分软件较容易,且兼容性好,是我们尝试的一个多媒体编程方向。教师可通过网络公开分析讨论学习者练习中出现的问题,在线学员都可进行讨论,并最终解决问题。
【内容提要】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是信息的时代、是网络的时代。随着新一轮教育改革的步步深入,多媒体在语文教学领域的运用势在必行!素质教育呼唤多媒体教学。计算机技术将迅速地进入教育教学领域,促使教学过程的重大改革。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广泛运用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很多方便,同时,也带来了诸如:妨碍了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喧宾夺主,容易分散学生注意力等不足;因而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遵循以下三大原则:第一、要因课制宜,不求大求全;第二、要符合语文教学规律,不要片面追求直观;第三、要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不要忽视学生的创造能力。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也遇到了许多障碍;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只有采用端正评估方向;解放思想,创新教育体制和模式等方法予以解决,方能使之更好的为我们的教育教学服务!
【关键词】语文,多媒体教学探索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是信息的时代、是网络的时代。随着新一轮教育改革的步步深入,多媒体在语文教学领域的运用势在必行!
一、多媒体运用于语文教学的必然性
未来的社会是信息社会,未来的技术是信息技术。显然,未来的教育技术是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教育技术 。
素质教育呼唤多媒体教学 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意义是促进全体少年儿童的全面主动发展,其在个人能力开发上最重要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素质教育特别爱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它们是人与生俱来的,是创造意识、创造精神的基础,也是主动学习精神的最初源泉。然而,以上诸方面正是"应试教育"最容易忽略甚至挫伤的。对此,只有充分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才能予以满足。现代化教育技术的应用,特别是多媒体教育网络的建立,将使教学形式发生巨大变化。
第一,多媒体教育网络的建立,使教育模式开始发生变化。新的信息技术正从根本上悄悄地改变教育的原始模式(即教育从劳动力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的转移)。由于多媒体教育网络的开通,将逐渐消灭校园的明显界限。教育将面向整个社会,教育机构向受教育者提供各个方面、各个层次及各种类型的信息、知识和技能。对于学习者来说,所有的信息都是开放的,自己可以主动安排学习的环境,有目的、有选择地随时随地学习知识和技能。
第二,多媒体教育网络的建立,使教育内容更加丰富、完善。由于计算机存储信息量大、运算速度快、存取方便、使用灵活,教学内容可以提前预制成课件,使教育资源优化有了保障。
第三,多媒体教育网络的建立,使教学方式真正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是教师面向全体学生传授知识、技能。但多媒体教育网络,既可以进行个别化教学,又可以进行协作型教学,还可以相互交流。这种教学方式完全按照个人需求进行。教学的内容、时间及方式甚至指导教师,都可以按个人意愿选择,是一种真正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实践为中心,自主学习的现代教学方式。
第四,多媒体教育网络的建立,使教学效果显著提高。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在学习中,同时利用视、听觉,能明显地提高记忆和学习效率。由于多媒体教育网络同时提供了图形、声音、语言等交互界面和窗互操作,使学习者通过各种灵活方便的交互界面来操纵控制学习,从而提高教育效果 。
"全面的教育技术观"将在各个领域获得充分发展 考察目前直到下个世纪的新技术革命形势及其对教育的影响,可以发现目前技术上的每一点进步对教育的影响越来越直接,也越来越深刻。未来的教育技术将在以下几个领域中充分展开:
(1)学习资源与学习过程设计的理论与实践;在多媒体网络教学中,不仅有书本教材、音像教材,还有多媒体教材。而对于多媒体教材,要求它首先满足教学性要求,即选题是否恰当、满足教学需要;重点突出、难点分散、深入浅出、易于接收;注意启发、促进思维、培养能力;作业适量、问题典型,善于引导。其次满足科学性要求,即内容正确、符合逻辑、层次清楚;模拟仿真合情合理、准确真实;场景设置、素材选取、操作示范符合有关规定。三是满足技术性要求,即图像、声音、文字设计合理;画面清晰、色彩真实、文字醒目;声音清楚、音量适当、声像同步。四是具有较好的交互性,即交互设计、页面跳转以及人机应答合理方便。五是满足艺术性要求,即创意新颖、构思巧妙、节奏合理;有较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2)学习资源与学习过程利用的理论与实践;在多媒体网络教学情况下,学生们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控制学习进程,因此,要求学生掌握计算机的操作技能、网络的使用、基于计算机的阅读和写作方法,自觉地按照自己的进度学习的问题,对学习中出现的问题要积极主动地去解决。
(3)学习资源与学习过程评价的理论与实践;在以往的教学中,多采用总结性评价,例如期末考试、年终评定等。在网络教学中,多采用形成性评价和诊断性评价。减少了以往评价过程中的人为因素而是利用网络实时评论系统、网络考试系统、网络答疑系统、多媒体网络考试系统等对学生进行实时、综合的客观的评价。
计算机的技术将迅速地进入教育教学领域 考察技术革命的形势,其中以下几点容忽视,它们将影响教育技术的发展趋势。
(1)信息高速公路,这个名称来自美国,它是由电线和电缆、计算机工具、应用软件、操作系统、信息网络、互动电视、自建录像等组成,它是集有线、无线和卫星通讯方式于一体的数字化立体交互网络。它实现了信息的获取、加工、处理、传输等重大变革;实现了六无革命,即无纸邮政、无纸贸易、无纸货币、无纸会议、无纸报刊、无纸书籍。它可以通过数字压缩技术把声音、图像、文字等保存在电脑资料库中,随时提供人们使用。
(2)全球个人通讯系统。随着社会通讯事业的飞速发展,人与
人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 我们不再需用往常古老的方式与人联系,而只是需用电话、手机、传真等现代通讯工具便能很方便的实现人与人之间、异地间的通讯联络,从而缩短了我们获取信息的时间,提高了我们利用信息的能力。
(3)电子出版物。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与网络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习惯于借助计算机来阅读、查询信息,电子读物电子出版物正是迎合了这样的需求。它具有存储容量大、保存时间长、检索方便、体积小便于收藏保存等优点。
(4)电视会议系统;视频会议能使人们更有效的交流,因为可视化的交流是最自然的交流方式。因此看比说更能加深人的理解与记忆,特别是当话题本身就是一个很形象的观点的时 候。
(5)认知科学、人工智能与专家系统;人工智能主要研究用人工的方法和技术,模仿、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实现机器智能。
(7)激光技术。激光技术的迅速发展带来了广泛的应用,已经涉及到科学研究、工业、军事、医学及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其应用领域在不断扩大。随着它进一步发展,将不断推动储存技术的进步和完善,从而提高了我们对资料的储存能力。我们对更多资料的储存不再象以前需要保存成千上万的纸制书籍,而只是需要一张体积小小的软盘或光盘,这样既节省了空间又便于查询。
二、语文多媒体教学所必须遵循的原则 课堂上合理利用多媒体能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直观,因而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青睐。然而,教学设备和教学手段的先进不等于教学思想的先进,多媒体教学只能作为课堂教学的辅助,它无法也不可能代替传统的课堂教学,因此,在运用多媒体教学的过程中,必须遵循"三要三不要"原则:
第一、要因课制宜,不求大求全。
与传统的教学手段相比,多媒体教学有其明显的优点,但它毕竟是一种教学辅助手段,不能取代教师的作用。因而教师切忌为了表现自己驾驭多媒体的能力而不问教学内容,每堂课非到多媒体教室授课不可,甚至有时候明明用现成的挂图、投影片、录音带等就可以解决的,也要自制课件授课。这样顾此失彼只注重教学手段的运用而忽略了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研究。
第二、要符合语文教学规律,不要片面追求直观。
语文教学有其自身的规律,语言文字不是单纯的符号系统,而是一个民族认识世界、阐释世界的意义体系和价值体系,它是与深厚的民族文化联系在一起的,所以语文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不能追求动态效果、直观性、演示性等。
第三、要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不要忽视学生的创造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认识和发展的主体,是具有独立地位和极大的认识潜能的实践者。学生全面和谐发展,更是教师无法代劳的。叶圣陶强调"教师务必启发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尽可能自己去探索。"苏霍姆林斯基也指出"教师的真正的思维素养,就在于在学习教材的过程中,教师就能找出一些工作方法和形式,使他能够看见学生的思路是怎样发展的"。多媒体教学也是如此,只有把教师的思路、学生的思路和课文中作者的思路融为一体,才能获得教学的成功。 三、语文多媒体教学的优越性与不足
由于多媒体教学技术集声音、视频、动画、文本于一身,能激发学生的极大兴趣,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被广泛应用,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好处:
第一、形象直观,激发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习的动力。学生一旦有了兴趣,就会由"被动"变成"主动",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然而传统的教法将学生看成被动的知识灌输对象,导致学生被动接受知识。教师使用传统的教学工具向学员面对面地传授知识,通常只能是听其形而不能观其形,一些很简单的事物描述得很复杂也不能使学员明白。而多媒体教学充分利用音频、视频设备来向学员授课,它以"图文并茂"的特点,为学员创建一个形象逼真,色彩鲜艳,动静结合的教学情景,极大的促进和改善学员的理解能力,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培养学习情感,形成学习动机。
第二、多媒体教学可创设教学情景。
语文教材选取了不少生动形象、情景交融的作品,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将文学作品的艺术形象具体、生动地展示在学生面前,创设教学情境,诱发学生的情感,启迪他们的想象和联想,从而使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感知作品。
第三、多媒体教学可启迪创新思维。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去积极地思维,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第四、多媒体教学是优化教学手段的需要。多媒体教学借助其本身的优势创造了适合学习者认知活动的学习环境,计算机的交互式功能使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对学习过程进行及时的干预,有利于教学过程的开放。根据现代心理学的研究,学习者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仅靠听觉,三小时后能保持70%,三天后就只能保持10%;若仅靠视觉,三小时后能保持72%,三天后仅能保持20%;如果综合依靠听觉和视觉,三小时后可保持85%,即使三天后仍可保持65%的信息量。
在我们充分肯定一种新生事物给我们带来好处的同时,不可避免的它也给我们带来了美中不足。
第一、忽视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自主性。教师对每篇课文都有针对性的训练计划和侧重点,有着对个别学生特点的具体认识和因材施教的设想。而多媒体在这方面往往是提供现成的答案,学生缺乏由教师引导的,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过程。而语文学科中有些问题只要能自圆其说即可,根本没有现成的答案。多媒体技术虽然改变了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方法,给予了学生学习上更大的自由度,然而这种模式,由于过渡强调学生的学,往往忽视了教师引导作用的发挥,当学生自主学习的自由度过大时,教学就容易使教师失去了主导性,学生失去了主体性。
第二、妨碍了师生间的情感交流。传统教学中教师能与学生面对面的交流,不仅是对学生传授知识,更是对他们的人格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多媒体课件事先的既定性,在教学过程中往往缺乏实际课堂中所需要的教师双边活动所带来的即时性、交流性,使师生间缺乏思想的碰撞、情感的交流。
第三、喧宾夺主,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多媒体手段的运用,只有与教学相结合,才有利于教学内容的理解。现在有些课件不是从教学内容出发,而是从所选画面有无观赏性出发,致使课件美观有余,实效不足,收不到想要的效果。试想45分钟的一堂课,一会儿是真实逼人的三维动画,一会儿又是动听的音乐,一会儿又是语言优美的课文,一会儿又是激烈的讨论,学生的感官是被调动起来了,但同时也分散了他们的注意力,淡化了他们理解文章的思想深度,当然也就掌握不到学习的重点和目的。
第四、多媒体技术的运用造成学生思维能力的不足。多媒体课件多为教师制作,学生只能是一个观众,他所接受的是老师自己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根本不是学生自己的发散思维。俗话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人物形象根本不是某个多媒体手段所能分析出来的,而是每个读者根据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出来的,所以多媒体课件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反而会影响到学生正常的逻辑思维的形成,阻碍思维的发展。
第五、扼杀了语文教学中的语言功能。掌握好听、说、读、写是语文学科的基本能力要求,其中言语性是言语及其听说读写的机能反应决定的语文学科的基本性质,是理解课文、用语言表达思想的过程。而多媒体课件集声音、图像、文本于一身,虽然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学生的兴趣。但是一节课仅45分钟,如果在课堂上大做视听的文章,想必学生在课堂上的阅读和交流时间越来越少,这样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越来越差,这与我们语文学科历来提倡的听、说、读、写能力全面提高的要求是背道而驰的,更不符合现代社会需要培养交际公关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的要求。 四、 多媒体运用于语文教学的障碍及其原因分析
以计算机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手段在各国中小学教育中的广泛应用,极大地优化了教育与教学过 程,已成为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成为教育改革的一种发展趋势。然而,我们又不得不面对无情的现实"一支粉笔一张嘴,一块黑板讲一天"的"历史悲剧"依旧上演得如火如荼。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仍然难在中小学课堂上争得应有的一席之地。其原因是存在着种种障碍,阻碍着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深入中小学课堂。
第一、评估偏向是根本障碍。长期以来,由于评估体系不科学、评估标准偏向,造成了升学、就业、晋升中简单地以名次论优劣的不良现象。这种机械的评估模式,将一个本来十分复杂的教育评估体系扭曲为以"分"为导向,以"考"为法宝,以"率"为标准,从而导致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逆流一浪高过一浪。致使一些人对现代化教学手段深入中小学课也抱着急功近利的心态,把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当作"软任务"。
第二、师资状况堪忧是主要障碍。众所周知,我们的师资状况不容乐观,尤以中小学的计算机师资状况为甚。主要表现在:①计算机在中小学教师中的普及率低;②能够在学科教学中开展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学科教师少。据调查,目前我国中小学中从事计算机教学的人员已不少,其中计算机专职教师在计算机教学的人员中所占比例高达67.8%,而兼职教师的比例仅为32.2%;但能够在学科教学中开展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学科教师的比例却很低。③在学科教师中未获得计算机知识的占60%以上。④学科教师获得计算机知识的渠道不畅、途径有限。
第三、经费方面存在问题是客观障碍。用于现代化教学设备的经费存在许多问题。①经费不足,导致计算机的数量不足,档次不够,软件配备不足。②用于计算机方面的资金投入不当。据调查,中小学在分配使用用于计算机方面资金的过程中,存在一种值得引起注意的倾向:软件资金的投入远远低于硬件资金的投入,而培训资金的投入又远远低于软件的投入。
第四、软件资源方面存在问题是直接障碍。软件是硬件发挥作用的根本保障。硬件使用质量和利用率的高低与软件有着直接和必然的联系。没有有效适用的软件,再好的硬件也无异于一堆废铜烂铁。就目前我国面向中小学的教育软件而言,比较突出的问题有两个。一是由于软件开发人员缺乏,软件数量太少,部分进口软件又不适合我国国情,造成了有"车"无" 货",软件资源极其匮乏的可悲局面,同时也极大地浪费了硬件资源。二是软件质量方面的问题严重:①可操作性差。不少软件不适合中小学的学习特点,程序运行易出故障,趣味性差,使得软件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②许多软件的内容尚显单薄,与学生应具备的学习视野还有很大的差距。③缺乏针对性和科学性。④不切合教学实际,不成体系,与现行教材不配套。⑤软件时常无配套使用手册。这是一些软件难以被计算机教师和学科教师了解和使用的重要原因。
第五、思想认识误区及体制落后是社会障碍。据调查,目前中小学教师中,计算机教师对计算机辅助教学的重要性有较深刻的认识。他们对进一步接受计算机相关知识的培训的态度也是非常积极的,而学科教师对此却是消极,认为目前无必要将CAI 等手段列入学科教学中。此外,思想上还存在其它一些顾虑,诸如使用计算机会影响视力,可能削弱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影响学生的人际交往或与他人合作;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和道德观产生消极的影响等等。由于思想认识上存在误区,行动中也表现得不够积极。
另外,我国现有的以各级各类学校的正规教育体制为主,电大和函授形式的成人教育体制与继续教育体制为辅的这种教育体制,与未来基于Internet的多媒体教育网络中的教育体制和模式是不同的。各级各类学校中占统治地位的以教师为中心的班级授课模式,与一般CAI 课件本身的特点(个别化教学、学生自定学习步调、交互性)是不适应的。这就造成了现有的教育体制与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对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大面积运用与推广的阻碍。
五、排除语文多媒体教学障碍的对策
第一、以素质教育的实施为突破口,端正评估方向。首先,坚决执行教育法规,贯彻教育方针,使全体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其次,改革高考制度。在"3+X"的高考改革办法中,在"X "上多做文章,比如在"X"中设置计算机应用或操作能力的内容。再次,完善用人制度。在级别晋升 、职称评定中也要加强计算机知识和操作能力的测试。最后,彻底废除在升学和用人过程中"一锤子定音, 一卷定终身"的落后做法,打破将"分"作为唯一标准的僵化局面,综合考查素质。
第二、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建议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在师范院校文理各科中开设计算机、网络等课程。提高师范生的计算机水平,为他们日后走上教师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要培养他们的现代教育技术观,为适应未来信息社会中教师的新角色做好准备。其次、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和激励机制,鼓励学科教师努力自学计算机有关知识。最后、加强学科教师的继续教育培训。
第三、增加教育资金投入,合理使用专用经费,改善现代化教学设备。首先、国家有关部门应该高度重视和加大对教育的直接投资,切实有效的缓解当前教育经费紧缺的局面。其次、合理投资。从计算机教育的长远有效发展来看,协调投入在硬件、软件及人员培训几方面的资金比例是非常重要的,这有助于提高资金和设备的利用率。最后、利用现有网络,资源共享,可缓减经费紧张。
第四、软件开发要向规范化、科学化、实用化的方向发展。做到广博、操作方便、适应时代的要求;力求考虑到社会需求、学科的内在规律、学生的身心健康;立足教材,又不失特色;面向全体,又不乏灵活性。为此要注意从以下几方面做起:首先,大力加强中小学教学软件的设计研究和设计力量,从根本上解决软件数量太少的问题。其次,软件开发人员要与学科教师结合。导致软件质量差、利用率低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由于从事教学工作的教师多数不懂计算机、不编软件,而软件编写人员大多又远离教学一线,不了解实际教学情况。所以,软件开发人员要与学科教师结合。尤其是大型软件的开发,既要满足学科教师在解决教学难点和重点时的迫切需要,又要充分发挥软件开发和研究人员的特长和优势;既要尊重软件开发和研究人员的设计思路,又要与学科教师的教学思路相吻合。做到科学性、实用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有机的统一。再次,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和激励机制,鼓励学科教师自己动手开发一些小软件。
第五、解放思想,创新教育体制和模式。我们正在经历人类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向信息化社会过渡的阶段),正面临教育大变革的前夜。如果我们能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站在信息化社会的高度,运用全新观念、全新视野对现代化教学手段深入中小学课堂这一新事物加以审视,抓住机遇,利用最新的信息技术手段在中小学课堂上进行大胆的探索与试验,我们就完全有可能使现代化教学手段在中小学的课堂上大放异彩。反之,如果我们不抓住当前全人类正向信息化社会过渡的千载难逢的大好时机,继续保持原来教育领域的传统体制与模式,不革旧除弊、不励精图治,我们将会坐失良机。等世界上的大部分国家都已完成信息化社会中教育领域的深刻变革时,我们将仍处于原来的落后状态。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教育落后的民族是愚昧无知的民族!教育落后的国家是孱弱挨打的国家!教育落后的社会是不文明的野蛮社会!而教育进步的起点在于观念更新和体制的创新。只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正确把握好运用多媒体的尺度,因势利导、扬长避短、吸其精华弃其糟粕,便能让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发挥它的光和热,从而有效的改善传统教学过程中存在的种种弊端,使之更好的为教育教学服务,收到事半功倍的可喜效果! 【参考文献】
(1)刘昭乐:关于中国信息产业发展问题的思考, 《信息世界》1994年第1期。
(2)金 建:论当代世界信息产业的发展规律及其新特点, 《信息科学》1994年第2期。
(3)Internet世界,第1卷1、2期。
(4)《世界科普画廊》1992年第12期。
(5)何云坤.新技术革命的挑战与高校教学改革的原则对策新探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2000,(3)
(6)郭琴.信息技术对现代教育的影响J.电化教育研究,2000,(6)
(7)陈时见,刘继平.多媒体与网络背景现代教学J.教育研究,20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