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患者心理护理模板(10篇)

时间:2023-09-25 10:42:42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手术患者心理护理,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手术患者心理护理

篇1

1、手术患者术前心理分析

由于每位手术患者病情、年龄、社会文化背景、经济条件等不同,对患者的心理活动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医护人员要善于具体分析每位手术患者的心理状态,以便有针对性地做好心理护理

1.1紧张、恐惧心理无论手术何等重要,也不论手术大小,对患者都是较强的紧张刺激。患者意识到了这种紧张刺激,就会通过交感神经系统的作用,使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加,引起血压升高、心率加快;有的临上手术台时还可出现四肢发凉、发抖、意识域狭窄等,还有一些患者对手术环境和器械等异常敏感,甚至出现病理心理活动。

1.2焦虑心理手术患者焦虑心理来自多方面,由于患者对手术缺乏正确认识,怕麻醉、怕疼痛,怕术中、术后出现意外,担心手术人员技术是否过硬,对自己术后病情难以预料,缺乏思想准备,手术后又需要较长时间休养,刀口瘢痕影响美观等,对这一些情况考虑过多,易产生焦虑情绪,甚至不能配合手术。

2.手术前日访视患者

术前访视患者有助于护士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及心理情况,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2.1访视患者时要注意交流技巧要像对待亲人一样关心、安慰他们,主动与患者谈心,通过细心的观察,了解分析患者的顾虑,耐心听取患者的意见和要求,尤其要对手术的安全做肯定的保证,决不应向患者交代什么千分之一的危险性,还要依据不同的病情,用恰如其分的语言交代术中必须承受的痛苦。对于危险性大、手术复杂、心理负担重的患者,还要介绍有关医生是怎样反复研究其病情并确定最佳手术方案,并突出强调患者在手术中的有利条件等,使患者深感医护人员对其病情十分了解,对手术是极为负责的。

2.2介绍手术室内一般情况和手术准备情况术前一日手术室护士首先向患者介绍手术室的环境、医疗设备、麻醉医生和护理人员的技术力量、以往此类手术的成功率、麻醉方式以及本次手术周密的准备情况,阐明手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患者能够正确对待疾病,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对医护人员产生信任感,以良好的心态、稳定的情绪来更好地配合次日手术。

3.手术前患者的心理护理

3.1给患者创造安静、清洁、舒适的环境使其有一个健康愉快的心情,由于患者对手术的环境和气氛极为敏感。所以,手术室内一定要整齐清洁、床单无血迹、手术器械要掩盖。此刻患者也十分重视手术室医护人员的举止言谈,这就要求医护人员的谈话声音应轻柔和谐,态度亲切和蔼。

3.2做好家属思想工作,消除顾虑手术患者带着焦虑、不安与期望进入手术室后,其家属就把一切希望都寄托在手术上,此刻护士应耐心向家属做好解释工作,讲明手术的必要性及危险性,使家属理解并耐心等待。

4.手术中患者的心理护理

在术中,巡回护士始终陪伴手术患者,应用熟练的专业技术和知识配合手术,严格观察手术患者的一般情况及液路是否通畅,还应注意意识清楚患者的情绪变化,如心情过度紧张时应及时安慰、及早发现问题,果断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处理,使手术顺利完成。器械护士必须眼疾手快地配合手术,还应尽量减少、减轻手术器械的碰击声,避免给患者带来不良刺激。

5.术后随访

术后随访有助于护士评估手术中的护理效果和积累护理经验。当患者知道手术室的护士仍然关心他们的术后情况时,就会感到很愉快,这种愉快的情绪能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6.体会

篇2

2009年1月~10月实施手术患者980例,男520例,女460例,年龄7~62岁,平均36岁。通过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使患者术前焦虑减轻,以良好的心理适应状态,积极配合手术,术后无并发症发生。

手术患者的心理特征:⑴术前的心理特征:①焦虑与不安:由于患者对病情的忧虑、担心手术治疗的效果、术后有无并发症、意外以及对手术治疗知识缺乏了解等而忧心忡忡,由此产生焦虑与不安。②紧张恐惧:提到手术,部分患者就联想到疼痛、出血,由此产生惧怕,甚至拒绝手术,从而影响食欲与睡眠,还可能通过神经内分泌系统影响机体的免疫功能,有的患者食欲不振及睡眠不佳等。⑵术后的心理特征:①渴望知道疾病情况和手术效果:经过手术后,患者颇感侥幸度过手术关,特别想知道自己疾病的真实情况和手术效果。②焦虑与不安:术后由于躯体组织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患者会体验到切口疼痛,加之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不能正常自主活动,又因排便、排尿困难、惧怕伤口渗血等,多产生焦虑不安的心情。③抑郁反应:术后患者疼痛减轻后,大都出现抑郁反应,主要表现为不愿说话、不愿活动、易激惹等心理反应。

手术患者心理问题根源:手术患者心理问题产生的根源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①患者对手术不了解或期望过高;②恐惧的心理反应;③患者对手术人员的信任不足或医护人员对患者的鼓励不够而产生紧张和焦虑。

护 理

做好术前访视,使患者有良好的心理准备:手术室护士术前到病房访视患者及家属心理需求、处境、所面临的困难和主观愿望等,耐心听取患者的意见和要求,以估计患者的心理反应、手术动机及应对方式。

根据患者的社会环境、年龄、文化、职业、习惯、个性、心理状况、紧张程度、对手术的顾虑,做出相应的术前心理护理:①热心、诚恳、全面地讲述患者所需要的知识,让患者了解疾病的特点及有关术前的注意事项,既要实事求是、因势利导,讲解成功病例,让患者知道手术的安全性,帮助患者正确对待手术,也要让其了解手术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告知患者手术成功之保障离不开自身配合。②认真查看病历和各项化验检查结果,并全面仔细的了解病情、家庭情况、有无过敏史以及患者的情绪。③了解患者一般情况、机体状态、周围血管情况。④交待术前注意事项:如禁食、禁饮的时间;术前用药的作用,做好个人卫生,更换病员服,不化妆,不戴贵重物品进手术室。⑤提供有关医院规章制度及个人生活料理等需要准备的信息。⑥介绍手术室的环境和设备,介绍手术医生、麻醉师和器械护士、巡回护士等手术人员,介绍手术方案、预后效果,增加患者对手术室工作人员的亲切和信任感,特别是患者进入手术室后相关的护理工作,并告知患者在手术过程中访视者将全程陪在身边,有任何问题和不适可以随时提出。⑦介绍麻醉方式及的配合要点,使患者能更好的配合麻醉的实施。⑧鼓励家属陪伴患者,安慰患者,能减轻患者的术前焦虑,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⑨教会患者放松技巧,如听音乐、热水泡脚、做放松训练等能减轻术前焦虑。

术后心理护理:术后心理指导应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和心理反应,灵活采取心理支持及行为控制技术,着重做好反馈手术完成情况;正确处理术后疼痛;帮助患者克服消极情绪;帮助患者做好出院的心理准备。当患者回到病房后,护士应以欣慰的目光注视患者,用亲切和蔼的语言告诉患者手术非常成功。手术后有的患者可产生新的顾虑,怕切口疼痛、出血、尿潴留、排便困难、切口延迟愈合等。术后疼痛与患者的疼痛阈值、耐受能力和对疼痛的经验有关。如果患者注意力过度集中,情绪高度紧张,就会加剧疼痛。如果忽视了心理护理这一重要环节,就会给疾病的诊治和康复造成影响。护士应理解患者的痛苦,安慰患者,分散其注意力,多与其交流,耐心解释有关问题,从而达到减轻疼痛的目的。另外,应保持病房清洁、安静,给患者创造一个良好的休息环境。良好的住院环境能为患者创造生理上的与心理上的美感,从而使患者感到舒适愉快。同时应鼓励患者经常变换,做些轻微活动,使肌肉放松,消除紧张情绪。术后若无禁忌,应早期活动,有利于机体功能的恢复。合理的饮食指导能帮助患者做好心理适应。根据手术情况和患者的需要鼓励患者进食一些清淡易消化、富含营养的食物,使其不至于感觉脱离正常生活。还要对其进行自我护理教育,帮助其逐步由“患者角色”过渡到原来的“社会角色”,早日回到正常生活中去。

讨 论

心理护理的成功取决于以下几个方面:①护士与患者关系的融洽程度。②护士的沟通技巧。③护士熟练的业务技术。④护士应具备丰富医学心理学、社会学、伦理学知识。⑤护士在工作重要善于总结经验、找出不足、不断更新知识、完善自己、提高综合素质。

篇3

术前心理护理

术前1天下午到病房,根据患者不同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等差异,有针对性地向患者讲解手术室的环境、拟定手术方式、手术部位和麻醉方式,并向患者介绍一些有关手术医生和麻醉医生的情况、充分肯定他们的技术、增加患者的安全感、重点讲解手术中的注意事项和配合要求等。嘱其今晚好好休息,晚9:00后不进食任何食物和水,次日早晨取下假牙、发卡、手表、项链等贵重物品,女性患者不要化妆、涂指甲油、穿清洁休养服等。通过对手术室的环境及相关情况的介绍,降低了患者对手术室的陌生感,最大限度地减轻紧张焦虑情绪和恐惧感,以积极的心态迎接手术。

手术日,患者进入到手术室后,护士以平和的态度、亲切的语言、轻柔的动作接待患者,并将患者护送至环境整齐、清洁无血迹的手术间,湿度保持在50%~60%,使患者温暖舒适,同时谈些比较轻松愉快的话题,分散其注意力,缓解其紧张情绪,如询问患者睡眠情况及晨起后的基本情况,做了哪些手术前的准备,交代术中的注意事项和需要怎样配合,告知手术床窄小,不能随意翻动,防止坠床,手术室的电刀以及心电监护仪会发出声响,不必担心,因为手术需要的,如截石位、侧卧位、颈过伸位、牵引位等可能出现的不适,告知患者要忍耐、配合。

术中心理护理

多关心、体贴患者,使他们感到被关心、受重视,以缓解紧张情绪,增加安全感,护士技术操作熟练、准确可增加患者的治疗信心。对小儿可拍拍其脸蛋和身体消除陌生感;对女性患者要注意害羞的心理,给予解释和保护,对老年患者应给予尊重,不要在患者面前议论医生和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及与手术无关的事,对剖宫产患者让其想像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宝宝即将降临的幸福情景,以提高对疼痛的耐受阈。避免大声谈笑,更不能以患者的隐私或病情开玩笑,医护人员不负责任的议论,不仅给患者心理上造成不良刺激,也会影响医护人员在患者心目中的形象,要让患者意识到医护人员是在全身心地为其工作。巡回护士随时观察病情,经常询问患者的感受,及时回答患者提出的问题,适当报告手术进展情况,便于患者放松情绪,使手术顺利完成。

篇4

        1  心理护理的目的

        人在患病后,由于社会角色的转变、住院后环境的改变,会使患者产生特有的心理需求和反应。[2]针对不同患者术前的心理反应,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稳定患者情绪,解除病人的紧张情绪,使其以最佳心理迎接手术,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因此,术前的心理护理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2  病人术前的心理

        2.1 焦虑和恐惧 病人患病后,往往会有身体上的痛苦和心理上的不安,尤其手术病人,常常是迫不得已的,导致手术前患者从心里产生极大的压力,出现焦虑、恐惧等症状。

        2.2 忧虑、担心  担心自己是否得了不治之症或担心手术医生技术水平及手术是否安全等,造成严重的心理负担。

        3  病人术前的心理护理

        大量临床观察和研究证明,病人术前的焦虑、恐惧和忧虑等不良情绪,将直接影响到手术效果,如失血量大、愈合缓慢等,而且,这种不良的情绪状态还易于引起并发症。所以,要针对患者的不同表现,设身处地为患者考虑,及时采取相应措施为患者解决问题。

        (1)详细向家属和患者介绍病情,说明手术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对手术的安全性做出客观的评估。

        (2)介绍主刀医师、麻醉师和手术护士的资历、技术水平,在病人面前树立他们的威信,以增加病人的安全感。

        (3)介绍医院的相关规章制度和手术室的设施、设备,让患者消除陌生、恐惧感。

        (4)对于难度大、危险性高的手术,向患者说明手术方案是经过多次讨论制定的最佳方案,使患者对医护人员产生信任感[3]。

        (5) 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客观的向病人介绍手术中可能感受到的疼痛和不适,使患者有一定的心理准备。

        (6)术前向病人说明术后必需或可能留置的多种引流管、导尿管、胃肠减压管等的目的和重要意义,防止病人醒来后惧怕。

        (7)有针对性地组织做过同类手术的病人交流,术后恢复良好的患者用现身说法对术前病人的情绪影响较大,可稳定病人情绪,使其消除不必要的顾虑、恐惧和紧张,产生安全感、信赖感,以最佳的心理状态接受手术。

    4  心理需求

        4.1 共性需求 每一位手术患者都希望由名望较高的医生为自己做手术,都希望手术能安全,痛苦少,更希望医护人员能尽心尽力的精心照顾和给予帮助。

        护理人员应利用各种治疗、护理的机会主动多接触患者,用轻柔而礼貌的语言与之交谈,并认真倾听。在精神上给予他们更多的支持,生活上给予更多的照顾,以热情的态度、优良的护理服务和舒适的环境取得患者的信任。

        4.2 不同的需求 由于文化层次、社会地位、经济能力的不同,病人的需求也各不相同[4]。如经济能力差的病人,最关心住院和手术费用问题;文化层次较高的病人则对自己的治疗和手术要求有较高的透明度,而老年患者是患病后不愿与他人来往,要求住安静的单人间,最希望的是儿女们的精心照护和医护人员的重视。

        因此,要充分发挥家庭和社会的支持作用,对于存在的经济问题,护士尽量为患者排忧解难,建议医生在整个治疗中考虑患者费用问题,尽可能节约。同时,通过联系安排患者亲属、朋友等前来探视,安慰鼓励患者,术后常规使用止痛泵,以减轻痛苦。

        5  结论

        无论手术大小,对病人都会造成刺激,产生紧张、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就会通过交感神经系统的作用,使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加,引起血压升高、心率加快,有的患者在临上手术台时还可出现四肢发凉、发抖等异常现象,甚至出现病理心理活动,[5]对手术效果及预后恢复得快慢也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做好手术病人术前心理护理,对控制术中出血量和预防术后感染都是有益的和必要的,并可使病人正视现实,稳定情绪。

篇5

大多数患者对手术有紧张、恐惧、不安、抑郁、消极、悲观等不良的心理,无论手术何等重要,也不论手术大小,对患者都是较强的紧张刺激。处于这种精神极度紧张状态下施行手术是非常不利的,它会影响患者的食欲、睡眠和休息,使健康状况下降,对手术的耐受力下降。患者意识到了这种紧张刺激,就会通过交感神经系统的作用,使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加,引起心率加快、血压升高,有的临上手术台时还可出现四肢发凉、发抖、意识域狭窄等,还有一些患者对手术环境和器械等异常敏感,甚至出现病理心理活动。

2 手术前患者的心理护理

给患者创造安静、清洁、舒适的环境使其有一个健康愉快的心情,由于患者对手术的环境和气氛极为敏感,所以,手术室内一定要整齐清洁、床单无血迹、手术器械要掩盖。此刻患者也十分重视手术室医护人员的举止言谈,这就要求医护人员的谈话声音应轻柔和谐,态度亲切和蔼。做好家属思想工作,消除顾虑手术患者带着焦虑、不安与期望进入手术室后,其家属就把一切希望都寄托在手术上,此刻护士应耐心向家属做好解释工作,讲明手术的必要性及危险性,使家属理解并耐心等待。护理人员为患者提供精心护理时,不可忽视家属的作用。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的同时,也要对家属给予关心和帮助,努力做好患者家属的思想工作,使家属克服悲观失望情绪,与医护人员共同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让患者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决心,并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对疾病的治疗。

3 手术前日访视患者

术前访视患者有助于护士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及心理变化情况,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访视患者时要注意交流技巧,要像对待亲人一样关心、安慰他们,主动与患者谈心,通过细心的观察,了解分析患者的顾虑,耐心听取患者的意见和要求,尤其要对手术的安全做肯定的保证,决不应向患者交代什么千分之一的危险性,还要依据不同的病情,用恰如其分的语言交代术中必须承受的痛苦、手术中的有利条件等,使患者深感医护人员对其病情十分了解,对手术是极为负责的。介绍手术室内一般情况和手术准备情况术前一日手术室护士首先向患者介绍手术室的环境、医疗设备、麻醉医生和护理人员的技术力量、以往此类手术的成功率、麻醉方式以及本次手术周密的准备情况,阐明手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患者能够正确对待疾病,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对医护人员产生信任感,以良好的心态、稳定的情绪来更好地配合次日手术。

4 手术中患者的心理护理

在术中,巡回护士始终陪伴手术患者,应用熟练的专业技术和知识配合手术,严格观察手术患者的一般情况及液路是否通畅,还应注意意识清楚患者的情绪变化,如心情过度紧张时应及时安慰、及早发现问题,果断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处理,使手术顺利完成。器械护士必须眼疾手快地配合手术,还应尽量减少、减轻手术器械的碰击声,避免给患者带来不良刺激。

5 术后随访

术后随访有助于护士对手术中的护理效果和积累护理经验。当患者知道手术室的护士仍然关心她们的术后情况时,就会感到很愉快,这种愉快的情绪能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篇6

1 患者手术前的心理需求和心理指导

术前患者心理调查结果,通过调查100例患者结果发现,术前最担心、最关心、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术前担心疼痛20例,担心疾病性质20例,关心愈后情况20例, 担心经济问题10例,紧张要求关心照顾10例,担心室温10例,患者表示无特殊问题10例,针对患者的心理问题,做好心理疏导。

2 制订规范化指导语

语言作为人类最重要的交往工具,是信息传递最强有力的手段[2]。它可以直接地及时地交流信息,沟通情感,收效最快。但有时不恰当的语言表达,往往会误导患者,产生适得其反的作用。在临床实践中,曾有一位患者谈到手术怕痛问题时,一位年轻护士则对患者说:怕痛让麻醉师多上点麻醉就行了。第二天患者打完连硬测麻醉平面时,不管针头、针尾碰到皮肤他都叫痛,目的为了可多打点麻醉,使得麻醉医师无法正确测试平面,延误了手术时间。应用规范化指导语后,事先告诉患者麻醉过程,指导患者密切配合,确保麻醉、手术顺利进行。因此通过设计的语言,实现对患者的心理调控及心理支持,往往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根据调查患者手术前的心理问题制定了规范化的语言。

2.1 担心疼痛 一般情况下,手术是在充分麻醉、安全、无痛的情况下进行的。另外,我院麻醉科的学术地位、临床经验,在全市处于领先地位,大部分医生具有一定的临床麻醉经验。上完麻醉后将测试麻醉平面,到时麻醉师会用针头点刺手术范围表面的皮肤,您需分清刺痛与点触感觉,希望您如实反映。术中麻醉师还会根据手术需要辅助用些镇静药,可能您一觉醒来,手术已经结束了。

2.2 担心疾病性质 首先希望您手术结果属良性。但有时结果可能会事与人违,您也要承受得住。人的精神因素很重要,要相信目前医学在不断发展,有不少治疗和控制肿瘤的方法,如:化疗、放疗介入疗法,中药等。另外,有些肿瘤只要是早期诊断、早期手术、远期存活率是很高的,您术后要注意劳逸结合,加强锻炼,按时随访,完全能象正常人一样生活。

2.3 关心愈后情况 人的个体差异性很大,愈后情况也各不相同,如保持良好的情绪、合理的饮食、充足的睡眠、及尽早下床活动等,都能有利于术后早日恢复。由于手术室护士对患者(您)出室后的具体情况不了解,很难作出全面、正确的评估,应由主管您床位的护士、医生根据术后情况为您作具体解答。望您谅解。

2.4 担心经济 您的担心我们会认真考虑,术中我们会根据您经济状况保证情况下,控制高费用物品的使用,请您放心。如您实在有困难无法解决,可借助有关机构反映,以解决您的经济问题。

2.5 要求关心照顾 您明天早上进手术室时,会有护士、护士长迎接并关心您,为了减轻患者的紧张、焦虑情绪,我们手术室为患者设置了背景音乐。在手术等候期间,您可以借助优美、流畅的轻音乐,得到适当调整和放松。整个手术过程中您有任何不适或需要,可随时向巡回护士或麻醉师反映。我们将为您提供一流的服务,请您放心。

2.6 担心室温 手术室内温度按规定应保持在摄氏22℃。当伤口消毒前,巡回护士会把空调暂时关闭,有时因特殊手术需要,室温可能会低于22℃。如您觉得冷,一定要及时向巡回护士反映,我们备有特制的小棉被为您解决怕冷问题,您不必忍受不说。

3 掌握交流技巧

通过在手术室实习,我能感受到护士的交流技巧是非常重要的,有很多年轻护士刚走出校门,她们年龄小、阅历浅、社会实践经验少、人际交往能力差。在术前访视中,碰到患者提出的问题,无法及时正确回答,有时解释不当,更会加重患者的心理负担。另有的护士则不善言辞,与患者交谈时总觉得无话可说。为了使大家掌握交流技巧,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我想平时晨会抓紧各方面知识训练,模拟患者心理问题,寻找最佳语言表达方式,这些是非常重要的。另外还看到高年资护师到病房实地示范,一次在对一位喉癌患者术前随访过程中,患者情绪十分紧张,担心手术效果,愈后情况,发音问题,术后生活质量等。这位护士的丈夫曾做过喉癌手术多年,至今各方面恢复很好,她就以自己的亲身经历、经验感受、措施等与患者足足谈了半个多小时,使患者情绪大大缓解,术后恢复顺利,提前出院。随访中要求做到:仪表仪态端正,语气态度温和,视线角度合适,回答问题恰当,掌握交流技巧,取得患者信任。在不断实践基础上,我们指定了规范化指导语,并不断进行修改、完善。在最近进行的患者焦虑自评测试的单项分析中显示,患者术前一天与手术室护士交谈后,焦虑值有不同程度下降。

4 体会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文化水平逐步提高,医学卫生知识不断普及,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日渐增强,患者看病、住院、手术都会产生一系列心理问题,迫切需要解释指导及安慰。常言道“言为心声”,语言是人与人进行情感交流最直接的方式[3],作为手术室护理人员,应该充分利用语言,把一片爱心传递给患者,对患者的心理问题逐一认真、正确的解释指导,从而获得患者的理解和信任,解除或减轻患者术前焦虑情绪,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充分体现“一切以患者为中心”的工作宗旨,符合患者的需要,也是现代医学模式的需要。

以上是针对了一部分手术的患者术前心理情况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总之,手术前心理因素对患者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所以我们不光是对患者进行疾病护理,更重要的是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使患者身心健康得到满足,这使现代的医学模式: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4]得到充分的肯定,也是医学领域将要拓展的一方面。

参 考 文 献

[1] 周礼荣.手术病人的心理问题.护理心理杂志,1999,15(2):76-77.

篇7

2011年3月~2011年6月我科实施手术的住院患者345例,年龄3~81岁,平均年龄49岁。手术种类包括骨科85例,脑外59例,普外102例,妇科78例,胸外科12例,口腔科手术9例,麻醉方法为局部麻醉,硬膜外麻醉和全身麻醉。

2 心理问题分析

2.1 手术前患者的心理。通过调查发现患者术前常有的心理活动,一是害怕,二是担心,三是紧张。怕的是自己疼痛与死亡,担心的是是否会出意外是否会落下后遗症,使自己丧失工作和生活的能力等等,紧张的是对手术知识的认知缺乏。常常表现为惶恐不安,吃不下饭,睡不好觉。

2.2 手术中患者的心理。接受了术前指导的患者到达手术室,大多数能控制情绪,较好的配合手术。但在手术过程中,医务人员的言谈举止的各种行为,患者特别敏感,应注意不要造成不良暗示而导致医源性疾患,如医生们正在为患者施行肿瘤切除手术说:“这可能是恶性肿瘤,没几个月生命了。”患者听了术后就拒绝所有的诊疗与护理。

2.3 手术后患者的心理。术后患者心理反应比较强烈。麻醉和手术期的安全度过,患者的心理会有一定程度的解脱感,多数能消除手术引起的恐惧与焦虑,但随之又会有新的心理变化,如担忧手术结果,病变的性质和疾病的预后等。手术顺利者,常表现出积极的情绪反应,对术后康复充满信心,能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术中无法切除病灶的患者,表现焦虑和忧郁。若手术使身体失去器官或造成外表的改变,如截肢、切除、结肠造瘘术等,患者可表现情绪低下、消沉。如术后发生并发症或预后不良,往往情绪紧张,抑郁不安,甚至悲观绝望。

3 护理措施

3.1 术前患者心理护理。

3.1.1 护患术前交流。术前心理护理应由权威的医生和护士进行,向家属详细交待病情,手术的目的,方法,时间及术中配合及注意事项,阐明手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给予必要的解释及相应疾病知识的宣教,减轻其心理负担,使患者精神愉快,情绪稳定,尤其对手术的安全性做肯定的保证,绝不应向患者交代什么千分之一的危险性[1]。权威的心理护理对患者获得安慰极为重要。

3.1.2 安排同类手术成功患者与其进行交流。做过同类手术患者的信息,对术前患者的情绪影响较大,护士可针对性地组织交流。在患者面前树立手术医生的威信,增加患者的安全感[2]。这些心理上的准备,对控制术中出血量和预防术后感染都是必要的,可以使患者正视现实,稳定情绪,顺应医护计划。

3.1.3 环境安静,清洁,以利于患者休息,睡眠,转移病人注意力。

3.2 术中心理护理。

3.2.1 患者对手术的环境和气氛极为敏感,印象又很深,所以,手术室一定要整齐清洁,床单无血迹,手术器械要掩蔽。

3.2.2 患者十分重视手术室医生和护士的举止言谈,医护人员不要谈论与手术无关的内容,无论医生和护士都应端庄大方、态度和蔼、言语亲切,使患者产生安全感。手术室内不应闲谈嬉笑、窃窃私语,谈话的声音应轻柔和谐[3]。应尽量减少、减轻手术器械的碰击声,避免给患者的一切不良刺激。

3.2.3 术中医生和护士都应注意意识清楚患者的情绪变化,如心理过度紧张时应及时安慰。术中一旦发现病情变化或发生意外,医护人员要沉着冷静,不要惊慌失措,以免给患者造成恐惧和紧张。

3.3 术后随访。

3.3.1 患者术后的疼痛不仅与手术部位、切口方式和镇静剂应用得恰当与否有关,而且与每个个体的疼痛阈值、耐受能力有关。若患者注意力过度集中、情绪过度紧张,会加剧疼痛。比如,术后6h内给予药物止痛,可以大大的减轻术后过程的疼痛[4]。

3.3.2 术后效果不好或已知所患疾病预后不良,或因手术导致身体某部位缺失的患者,护士要给予同情、支持,鼓励他们勇敢地承认现实、接受现实,使他们意识已顺利度过手术关,要争取早日恢复健康[5]。

4 体会

心理护理与技术护理相辅相成,具有同等价值,而心理护理在特定条件下,往往胜于技术护理的作用[6]。手术室护理要有敏锐的观察力,要善于观察病人的思想状态,护理人员在进行心理护理的过程中要详细观察患者的心理变化,树立耐心的服务思想,具备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和修养积极做好病人的思想工作。加强手术患者心理护理,可有效缓解焦虑、恐惧和紧张情绪,解除患者心理痛苦,增强安全感和战胜疾病的信心,使患者以良好的心态接受手术,有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促进术后复康。会使治疗收到较好的效果。护理人员在进行心理护理的过程中要详细观察患者的心理变化,态度要和蔼可亲,言语要得体适当,尽最大努力帮助患者解决心,恢复健康。

参考文献

[1] 陈林萍,李秀芬.手术病人心理护理体会[J].全科护理杂志,2006,11(5):21-22

[2] 崔小岩.人性化护理在临床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8,24(5):60

[3] 司桂芳,薛煜萍.手术室护士对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J].中外健康文摘,2008,20:88-89

篇8

青年手术患者心理护理:青年患者正是人生中朝气蓬勃时期,对自己患病手术的事实感到震惊而焦虑和紧张,主观感觉异常敏锐,思想斗争复杂,担心手术效果对自己今后的学习、工作、婚姻生活等不利影响。这时,需要手术室护士热情安慰、关心,解释手术的安全性及康复程度,在患者面前树立手术医生的威信,以增加患者的安全感,给予心理支持。

老年手术患者心理护理:老年患者进入手术室后表情冷淡、抑郁、双眼紧闭,高度恐慌而且有一种无价值感和失落感,希望别人同情,所以护士首先用亲切的尊称与他们交谈,耐心温和,不厌其烦,去鼓励、安慰患者,劝抚高度紧张会影响手术效果,放松紧张情绪,使他们感到手术是为他解除病痛。

不同性别的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

女性患者:女性患者易出现强烈的情感反应,对疾病过于敏感,容易出现悲观和忧愁,经常和哭闹。手术室护士应以耐心细致的态度做好安抚工作,并在操作中,不影响手术情况下,应及时遮盖好、腹部、等部位。

男性患者:男性患者进入手术室表情沉闷、情绪低落,比较稳重,护士应正确引导患者接受手术治疗疾病的益处,而且用热情的语言来稳定情绪,减轻恐惧心理。

不同病种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

手术对患者来说是比较强烈的应激刺激,易产生极大的心理波动,以典型病类癌症患者手术为例,术中需要特殊护理,首先在术中避免谈论患者确诊癌症的事实。如患者清醒,会使其情绪低落,受到严重打击,使病情恶化。而且操作中要轻柔准确,语言严谨,安抚患者,鼓励患者增进抗病信心和勇气,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

对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技巧

沟通:①语言沟通:手术室护士应善于引导患者谈话,富有同情心。与患者交谈要有反馈、要有耐心。比如及时点头,集中注意力,倾听对方谈话内容,应学会处理好谈话中的沉默,避免不必要的双方情感分离。②非语言沟通:目光接触是非语言沟通的主要信息通道,目光接触可以帮助谈话双方话语同步,思路一致。应当善于表达与患者沟通的面部表情,如话语不多,但微微一笑,往往比说多少都起作用。肢体语言,在患者紧张、疼痛时,紧握住患者的手或为其轻轻擦去眼泪和汗水,就是对患者最好的安慰。

环境因素:由于患者对手术的环境和气氛极为敏感,印象很深,所以手术室内要整齐清洁,保持室内温度在24~26℃,光线柔和,床单清洁无污迹,手术器械要掩蔽。一个手术间内只摆一张手术床,不宜几个手术床并排摆放,以免产生消极暗示。

医护间行为:手术患者十分重视手术室医生与护士的举止言谈,因为他们一进手术室就被动对自己的主宰,一切痛苦大小甚至包括生命如何,全都由医生和护士掌握。所以医生、护士都应端庄大方,态度和蔼,操作轻柔,言语亲切,使患者有安全感。术中护士应注意意识清醒患者的情绪变化,如心理过度紧张应及时安慰。器械护士必须手疾眼快、准确敏捷地配合手术。手术室内不应谈笑,相互之间谈话声音应当轻柔和谐,尽量减少、减轻手术器械的碰击声,避免给患者的一切不良刺激。在术中一旦发现病情变化或意外,要沉着冷静,不可惊慌失措,以免给患者造成恐怖和不安。

讨论

在临床工作中,护理人员承担着繁重而复杂的诊断、防护、保障健康的任务,既是一项光荣而又神圣的职业,也是一门精美而细致的艺术。除了必须具有扎实的医学基础,精湛的专业技术,还必须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健康的心理素质,成为患者宽厚仁慈、体贴入微的亲人。将现代医学、护理模式所需求的临床护理工作做好。

高血压是一种以动脉压升高为特征,可伴有心脏、血管、脑和肾脏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的全身性疾病,它有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之分。高血压病是常引起心、脑、肾等脏器的并发症,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正确指导老年人高血压患者了解高血压的知识,合理饮食、适当活动、调整良好心态、坚持合理的药物应用等综合性治疗,护理工作的好坏在治疗效果方面有着重要的影响,对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具有深远的意义。

篇9

癌症患者对手术有紧张、恐惧、不安、抑郁、消极、悲观等不良的心理,尤其担心手术后自己的生命还有多长,无论手术结果如何,对患者都是非常强的紧张刺激。患者的这种紧张刺激通过交感神经系统作用,使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引起血压增高,心率加快,甚至临上手术台时会出现四肢冰凉、发抖、心慌气短等。这种心理反应得不到有效的缓解,势必会降低手术患者对医疗护理的依从性,影响麻醉和手术的进行,引起或加重患者术后情绪障碍或导致术后并发症的发生[2]。

2 手术前患者的心理护理

巡回护士阅读病历,了解基本病情,拟实施的麻醉方式、手术方式、术中和特殊要求等,掌握第一手材料。在此基础上主动热情地走进病房,向患者及家属打招呼,进行自我介绍,并亲切交谈,交谈时要使用有效的沟通技巧,注意仪表端庄,态度和蔼,言行规范,让患者感到可亲可信[3],认真听取患者的意见和要求,评估患者的心理反应,动机和应对方式,营造并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在交谈过程中,根据具体情况,给患者介绍手术室环境,术前、术中、术后注意事项,手术及麻醉过程,所需时间及手术效果,手术室条件及医生技术水平等,并告诉患者,整个手术过程虽然家属不能陪伴患者,但巡回护士会像亲人一样寸步不离陪着患者,有什么要求尽管提出,在不违反原则前提下都会尽量满足。

3 手术前访视

术前访视患者有助于护士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及心理变化情况,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对癌症手术患者,可采用保护性医疗,即不将病情告诉患者,并予以疏导安慰甚至善意谎言,但应告诉家属,互相配合,使病人在平稳的心境下进入手术,同时还可向患者讲述手术成功的范例以增强患者对手术的信心,护士不能无视患者的疾病对其家属的影响,从患者一入院开始,其家属就需要在心理、生理、社会上获得护士的支持与建议[4]。

术前访视时,可针对患者怕疼痛,怕出血,担心手术失败等种种顾虑,用恰当的语言深入浅出地阐明手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患者对其手术有适当的了解,对手术的安全做肯定的保证,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增强患者的安全感,告诉患者手术中麻醉过程,使其明白手术是在充分麻醉,安全无痛的情况下进行的,手术过程有专人全程全方位护理,使患者不要有心理负担,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4 手术中患者的心理护理

当患者被接进手术室,就会听到一个熟悉的声音在向他问候,昨晚睡眠及禁食情况,患者倍感温暖,对意识清醒患者的多问多语不要加以训斥,仔细观察患者表情,分散其注意力,进行暗示和安慰性对话。巡回护士再次核对患者,根据手术要求建立静脉通道,协助麻醉,正确摆放手术,在术中,巡回护士就在患者看得到的地方始终陪伴手术患者,要避免喧哗和窃窃私语。应用熟练的专业技术和知识配合手术,严格观察手术患者的一般情况及液路是否通畅,注意患者保暖及保护患者隐私,整个过程密切观察患者意识清楚及病情,情绪变化,如心情过渡紧张时应及时安慰,及早发现问题,随时询问患者有无不适果断做出正确判断和处理,使手术顺利进行。术中器械护士及巡回护士严格执行查对制度,防止差错事故的发生,器械护士必须眼疾手快地配合手术,还应尽量减少、减轻手术器械的碰击声,术中一切操作准确轻柔,避免给患者带来不良刺激。同时也可适当告知手术进展情况,手术主要步骤的完成,便于患者放松紧张情绪。

癌症患者手术的麻醉多数为全麻插管,手术结束,当病患者清醒时,首先看到的是巡回护士那熟悉而充满关爱的眼睛,听到的仍是那温和的语言,告诉患者手术已顺利结束,手术很成功。注意患者安全、防止坠床,正确包扎伤口,妥善安置各种引流,防止意外拔出,认真检查负极板放置位置有无灼伤,器械护士正确留送标本,谨访标本丢失,检查受压部位有无压疮,安全运送患者并与病房护士交待清楚患者病情,携带用物及特殊情况。

5 术后访视

大多数患者担心预后情况,加上患者身体虚弱,刀口疼痛,患者情绪陷入低谷。巡回护士与病房护士做好交接的同时,应告知患者术后的注意事项,某些特殊、破坏性手术后的伤残给患者心理上、生活上带来沉重的负担,一味的解释、安慰是无效的,关键是使患者具有面对自身状况的勇气,面对现实,振作精神,进行顽强的适应性训练,使其重建信心。

手术后1周以内,一般是2-3天,巡回护士到病房看望患者,询问术后患者切口愈合情况,有无疼痛不适,对手术护理过程有无意见或建议,以评价护理效果,进一步改进工作。此时的患者与家属再次看到巡回护士如同老朋友一般,感激之情油然而生,明显增进了护患关系。

术后随访有助于护士对手术中的护理效果观察和积累护理经验,当患者知道手术室的护士仍然关心他们的术后情况时,就会感到很愉快,这种愉快的情绪能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6 小结

心理护理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得到患者的配合,才能给手术和患者本身有一个满意的效果,消除手术患者的恐惧与焦虑是心理护理的关键。

人们的心理状态是异常复杂的,而癌症患者的心理活动就更为复杂,护士必须深入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掌握不同的心理特点,通过语言、态度、表情、姿势和行为去影响或改变患者的情绪,以减轻或消除他们的心理和生理上的痛苦。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应该放弃对患者的治疗和护理,以精细的护理艺术来减轻患者的痛苦,唤起患者对生活的热爱和治愈的信心。通过对癌症手术患者进行心理护理,使患者掌握了一些缓解紧张情绪,解除疼痛,提高生活质量的方法及技巧。

做好癌症患者的心理护理,要求护理人员有良好的心理品质和主动搞好护患关系的能力,护士要富有同情心,有敏锐的观察力,须耐心倾听,果断处理;平等对待、公正无私。护士还须掌握癌症知识,掌握患者心理及心理护理程序,灵活运用心理护理方法,有针对性地辩证施护。

参考文献

[1]王宇中.医学心理学[M].第2版.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113.

篇10

【关键词】:手术;心理问题;护理

手术病人若不能得到正确的心理护理,不仅影响到他们的心理状态,还可能影响到手术的顺利进行及术后康复。特别是泌外的手术病人,因为手术部位往往是病人的隐私部位,既不愿意让人检查,也不愿意让人看见。心理护理在这里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新的护理理念——优质服务,可以体现在每个护理细节中,对病人的心理护理更为重要,某种程度上会起到加速病人病情好转的作用。现将我的一些工作心得与大家分享。

(一) 泌外病人术前的心理与心理护理

无论手术何等重要,也不论手术大小,对病人都是较强的紧张刺激。对手术一是害怕,二是担心。怕的是疼痛与死亡,担心的是是否会出意外。病人术前的这种恐惧和焦虑,将直接影响手术效果,如失血量大,愈合慢,术后尿储留等。而且,这种恶劣的情绪状态还易于引起并发症。因此,术前的心理护理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对此应当进行术前心理咨询。咨询应由权威的医生和护士进行,耐心听取病人的意见和要求,向家属详细交代病情,阐明手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权威性的咨询对病人获得安全感极为重要,还要依据不同的病人用其恰当的语言交代术中必须承受的痛苦。对术后如需留置造瘘管、引流管、导尿管及需在身上附加仪器者,术前也应向病人说明,使病人醒来后不致惧怕。也可以让同病种的病人互相交流术后的感受。对于危险性大、手术复杂、心理负担重的病人,还要介绍有关专家是怎样反复研究其病情并确定最佳手术方案的,并突出强调他本人在手术中的有利条件等,使病人深感医护人员对其病情十分了解,对手术是极为负责的。管床护士还应介绍手术医生和护士情况,在病人面前树立手术医生的威信,并亲自将病人带给手术室护士,以增加病人的安全感。这些心理上的准备,对控制术中出血量和预防术后感染都是有益的和必要的,并可使病人正视现实,稳定情绪,减少紧张和恐惧,更好的配合和适应手术。

(二) 病人术后的护理与心理护理

病人经过手术,尤其承受大手术的人,一旦从麻醉中醒来,意识到自己已经活过来,颇感侥幸,这时他们渴望知道自己疾病的真实情况和手术效果。由于躯体组织受到程度不同的损伤,都会体验到刀口疼痛,加之躯体不能自主活动,全身牵绊着多根引流管,又怕刀口出血或裂开,多产生焦躁不安的心情。因此,对手术后的病人心理护理应做好以下点:

1、 及时告知手术效果 当病人回到病房或是从麻醉中刚刚醒过来,医生护士应以亲切和蔼的语言进行安慰鼓励。告诉他手术进行得很顺利,目的已达到,只要忍受几天刀口疼痛的痛苦或者暂时带管就能恢复健康了。同时医生和护士应当传达有利的信息,给予鼓励和支持,以免病人术后过度痛苦和焦虑。

2、 帮助病人缓解疼痛 病人术后的疼痛不仅与手术部位、切口方式,带管不适和镇静剂应用得恰当与否有关,而且与每个个体的疼痛阈值、耐受能力和对疼痛的经验有关。从环境方面来说,噪声、强光和暖色也都会加剧疼痛。因此,医生护士都应体察和理解病人的心情,从每个具体环节来减轻病人的疼痛。比如,术中安装止痛泵,术后六小时内给予药物止痛,保持引流管的通畅等,都可以大大减轻术后全过程的疼痛。等到体验到剧烈疼痛后再给镇痛药,就会加剧以后的疼痛。又比如,暗示可以减轻疼痛,听他喜欢的音乐也能减轻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