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6 08:57:47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公共艺术美术,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基金项目:本文系上海市学校艺术科研一般项目“上海美术及文博场馆艺术教育活动评价体系的探索”(HJYS-2019-B11)阶段性研究成果。
现如今的美术场馆担负着艺术作品的展览和保存、提高公众审美意识以及国际文化交流的职责,是艺术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繁荣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美术场馆具有公共教育功能,在20世纪初期,先生和鲁迅先生曾大力呼吁和倡导建立我国自己的美术馆,从而提升国民的基本素质。1929年中国近代第一个国家美术馆——天津市立美术馆开始筹建,开启了中国美术场馆公共艺术教育的新篇章。
第一,美术场馆的公共教育。公共教育在中国出现美术场馆之前就已经存在了,这就代表着它自身拥有启迪心智、提升素养、教化人心的重要作用。美术场馆的公共性,体现在对民众的公共教育上,并且满足公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进而使得美术场馆实现社会公共教育效益最大化。
第二,美术场馆公共艺术教育的含义。美术场馆公共艺术教育从学科这一方面来看是属于美术学的,并且承担着美术教育的责任。因此,美术场馆公共艺术教育既不完全属于美术馆学,也不完全属于美术教育学或者社会教育学,其游离在这三类学科之间,有着非常强大的灵活性和跨学科性质。
美术场馆公共艺术教育通过展览活动、讲座活动以及其他艺术活动,对大众进行艺术知识普及和艺术情感传播,这个过程中的媒介就是艺术品。大众进行相应的艺术作品的欣赏和艺术思维的接收,并在欣赏的同时完成了审美的亲身体验,从而满足了自身的精神世界,并学习了艺术知识,最终大众的艺术素养得以提升,达到公共教育的目的。美术场馆公共艺术教育项目模式的类型除了以上提及的展览活动,还包括参观导览模式,在馆内通过光、影、色等物质属性与灯光的烘托,在辅助图片和艺术品所处环境的形式空间里突出作品的效果,加之作品介绍,能够让更多的参观者了解艺术品的内涵,展馆按照主题和陈列内容对参观者进行引导,让其从美的建筑、美的陈列和美的藏品中发现美、欣赏美,最后学会思考美。
第一,专题讲座模式。美术馆越来越看重教育功能,首先要把展览推出去才会考虑公共教育。可以邀请艺术导师、现代美术馆策划人、美术馆从业人员等参与专题讲座或交流会,面对面讲座,多教授艺术学科知识,使聆听者受益匪浅。
第二,校园展览模式。美术馆走进校园活动能够将艺术的多元性呈现给学生,给予学生启迪。艺术是丰富且多元化的,美术是更加生动的载体和表现手法。“流动的美术馆”为学生开设专门的课程,还可以给一些展览项目提供平台进行展示,推动年轻一代的美术培育项目发展。这是对美术馆公共教育的一种新的探索和尝试,对青少年的美育培养更加重视,未来以更加多元化的合作方式推广到中小学,在教育上进一步推广。
第三,文化活动模式。举办亲子类公共教育活动,或者“开学起航”等主题公共教育活动,呼吁更多的孩子积极参与。
第四,教育课程模式。美术馆可以为孩子们提供一个轻松而优美的环境,让孩子从小就接触到艺术品,身临其境,感受和欣赏美,领略艺术美,培养艺术敏感度。美术馆公共教育与教育课程模式的融合,就像“春风化雨”,潜移默化地对未来产生影响,与中小学的美育互动就是第一步,让“参观美术馆”成为学校美术教育的基本环节。
第五,教师培训模式。课程教育不仅是对学生的培养,也是对教师的培养。将老师请到美术馆进行学习,定期组织学生参观体验,让老师作为引导者和讲解员,为学生打开艺术思维的大门。通过一些问答互动活动,普及艺术知识,培养学生的艺术气质,美化心灵,陶冶情操。
第六,校本教材模式。结合学校教育资源将公共教育的主體定位为中小学生,和大学美术专业共同开发公共教育校本教材,通过学校课堂教学推广美育。根据教学对象的不同,设置不同的教育题材,同时与美术馆搭建互通平台,从实践和课堂中自觉练习,感受艺术的魅力。
第七,读物编写模式。美术馆与校方、出版社、幼儿园等多方沟通,针对青少年、学龄前儿童采取绘本式或者读物式的教学模式,在家长和老师的陪伴引导下,发挥艺术的无限想象力,从小进行审美素养的培养、强化和提升,达到美术馆公共教育的目的。
美术场馆应该对社会上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素养的个人或者群体进行艺术知识普及和素养的提升,并借助艺术品展览和知识讲座等,让大众鉴赏、体验、参与制作等,借此提升参与者的艺术实践经验和综合素养,进而完成公共艺术教育。
二、以现代美术场馆为对象,探究美术场馆
公共艺术教育的特点
就我国目前教育体制的特点来看,主要着重于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而作为社会教育一部分的美术场馆,完全应该担负起公共艺术教育在社会教育中的部分职责。以中国美术馆为例,虽不是最早开放公共艺术教育的美术馆,但是作为拥有数以万计精英级藏品的场馆,对公共艺术教育的重视程度以及工作力度将对我国所有的美术场馆起到带头的作用。现代美术场馆的公共艺术教育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不同于我国传统的学校教育:
第一,教育环境。美术场馆的沟通媒介、教学场地以及设施和氛围都是独有的,这是因为美术场馆公共艺术教育中的教育与被教育都是以展览和艺术品为媒介的,这就区别于传统的学校教育。在美术场馆公共艺术教育中,受教育的人员可以亲身实地同艺术真品或者仿品进行接触,而在传统的学校教育中,受教育者更多的是学习纸质印刷品上的内容,这两者是有很大差距的。
第二,教育模式。教育模式最根本的区别就在于,传统的学校艺术课程教育是以国家制定的课程内容为标准进行的系统性知识教育,而美术馆公共艺术教育不存在这些条框的束缚,而是在国家教育方针下进行的素质教育和终身教育。可以看出,传统的学校艺術教育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按照国家的要求进行有计划的知识学习,而美术馆公共艺术教育是一种自主的学习方式,强调探究形式的学习,具有自发性。所以说,美术馆是一个开放的教育机构,不同于传统的学校教育方式,采用一种自我引导下的没有标准答案的学习方式。
第三,教育对象。就美术馆公共艺术教育来说,教育过程中的教育实施者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老师,而是为人们提供讲解服务的相关志愿者、场内的工作人员或者公共讲座的主持人员。美术场馆公共艺术教育作为一项全民模式的教育活动,其受教育的范围比传统的学校教育更加广泛,各阶层、各年龄、各种社会背景以及各行业的人都包含在内,这也体现了美术场馆公共艺术教育的公共性。
第四,教育内容。对于教育的内容,这两者有着重点上的不同,其中美术场馆的公共艺术教育是艺术领域的意识培养,具体来说就是,美术的鉴赏、评价、人文知识以及美术史等都包含在内,通过这样的教育来培养艺术领域中人们对艺术创作、批评以及艺术史、美学的感知和综合素养。而传统的学校艺术教育更加注重艺术创作和基本知识的教导,忽视艺术评价、鉴赏等能力的培养。同传统的学校艺术教育相比,美术馆教育相对更加具有片段性,侧重以主题性教育为主要内容。
三、美术场馆公共艺术教育同传统的学校教育相结合
美术场馆的公共艺术教育模式和学校的教育模式具有互补的关系。学校通过系统性的教育来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并培养高素质的艺术人才,而美术场馆则是普及艺术常识,进而提升国民的艺术素养,在这方面两者是一致的。这样看来,学校艺术教育与美术场馆公共艺术教育共同发展的前景还是很美好的。
第一,对学校和美术场馆的公共艺术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整合。对学校和美术场馆的资源和人员进行共享和整合,让学生能够更加近距离地感受珍贵的艺术作品,并能够接受具有丰富经验的美术馆讲解人员的专业的艺术知识普及。因此,学校与美术场馆应该同步进行艺术品的欣赏和美学知识的教授,逐步完善教育体系。
第二,补充学校艺术教育内容,督促师生共同学习。开展艺术展品的参观活动,为师生提供同艺术家近距离交流的机会,进而让师生进行自主的探究和思考,这种学习的意义远超传统的课堂学习。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与建筑间的参与性活动增加,人们不仅要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还增加了许多情感、审美等精神方面的需求,由此浅谈在建筑设计中对建筑的公共空间艺术美感如何理解。
1 建筑设计的公共艺术美的概念
建筑设计的公共艺术美主要是把建筑形态的艺术表现作为公共艺术的一种形式,去寻求公共艺术与建筑形态融合的策略、方法和原则。建筑空间设计中公共艺术象征的语意、审美意识和文化精神,通过建筑形态的艺术化表达出来,从而使公众对城市空间形态产生更为深刻的审美感受和情感体验。
2 建筑与公共艺术美感结合
2.1 建筑艺术美
建筑,一方面是功能的实体,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另一方面建筑作为一门艺术,体现了一种独特的公共性,是艺术介入生活的体现。与其他艺术和工艺品相比,历史上各个时期的建筑师们所采取的设计理念对我们的影响更为直接,所以建筑艺术是一种特殊的公共艺术,它总是试图达到观赏性和实用性的完美结合。
建筑艺术美是一种独特的公共艺术美的形式,它按照美的规律,运用建筑公共性独特的艺术语言,使建筑形象具有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具有象征性和形式美,体现出民族性和时代感为公众展示。
2.2 建筑的公共性
建筑具有实用功能,要满足人们的实用性同时产生审美需要。比如,住宅建筑最基本的要求是舒适、亲切、顺眼;园林建筑讲究清新、自然、雅致;游乐场所的建筑则应轻快、活泼;而纪念性的建筑则应崇高、庄严。实用功能性与审美功能性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才能达到和谐的统一。
2.3 建筑公共空间需要艺术美感
建筑的审美功能和文化价值,往往可以借助于其它艺术门类或艺术表现形式给予加强,甚至还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回顾历史和传统,公共艺术的生存和发展从没有脱离与城市、建筑、环境的互动和融合,例如传统公共艺术的重要形式之一就是依托或是附着建筑内外空间的如壁画、雕塑、工艺美术品等装饰艺术。这些装饰艺术与建筑空间有机而系统的融合在一起,强化了建筑的实用功能和审美意义,使整个建筑空间传达着特定的意义,实现了实用功能和精神表达的统一。看到狮身人面像,我们必然联想到金字塔和埃及文化;巴比伦伊什塔尔门则与华丽的釉面装饰相联系;兵马俑、石马石虎是秦汉陵墓建筑的艺术符号;哥特建筑样式同样笼罩在拱顶和玻璃镶嵌的精美装饰下。这些艺术形式附着于建筑实体或以独立的形式出现,与建筑形成有机的整体,并凸现出特有的艺术魅力,成为建筑历史的闪亮标志。
3 建筑设计中公共空间产生艺术美感的建筑形态
3.1 建筑公共空间设计的纯几何体元素美感
勒・柯布西耶在《走向新建筑》中说:“所谓建筑就是集中在阳光下的三维形式的蕴蓄,是一出精美的、壮丽的舞台剧。我们可以在阳光下看见物体,明暗对比浮现出它们的形状。立方体、圆锥、球体、圆柱以及棱锥等都是原始形状,光使其形状突显出来。其形象是明确的、可触摸的,没有模糊之处。因此那都是‘完美的、最完美的形状’,无论谁都无疑会同意这个看法,既使是儿童、粗人与哲学家。这也是造型艺术的本质条件。”
建筑空间形态利用纯几何形体来艺术表达,就是要利用准确规范的几何形体,通过一定的数学法则,形成简洁纯净的建筑空间。几何形通常有正方形、菱形、长发形、圆形、扇形、三角形、五角形、六角形等等,几何体通过重复、连接、分散、加减、分割、聚合、切削等设计手法,进而组合衍生出更为复杂的建筑空间形态。纯几何体构建的“建筑化”的公共艺术空间的平面、立面的形态都很规则,并且强调形体大面积的视觉效果,不作过多的细部造型处理,主张体现材料本来的色彩、质感和肌理。
3.2 建筑公共空间设计的体、块空间元素美感
强调体积组合,块面凹凸与面积关系,特别注重光影对形体的调节效果,增加空间概念。通常对形体进行加减处理,采用切角、削边、凹进、凸起等手法、使建筑形态在光与影、明与暗、虚与实的作用下显得新奇、独特,达到惊人的效果。例如,格拉茨现代美术馆为英国建筑师彼得库克的作品,以蓝色的塑料玻璃拼贴而成,当地人亲切地称之为“友善的外星人”。这座坐落在格拉茨市中心的超现实主义建筑与红顶尖塔的古堡、钟楼所形成的强烈反差是格拉茨最经典的标志景观。格拉茨现代美术馆的整体形态是一种超现实的仿生式的雕塑体。
3.3 建筑公共空间设计的象征概念性抽象美感
很多公共建筑的整体形态设计具有一定的象征性,建筑体块本身带有寓意特征引申到空间带有某一种文化、某一种精神、某一种理想,并试图通过形态的象征意义引起公众的思考和共鸣。例如,在加泰隆尼亚阿格巴摩天楼设计中,建筑师让o努维尔最终选择了一种“文化回音”的方式让阿格巴摩天楼融入了巴塞罗那的城市意象,这种方式不是对传统文化的克隆,也不是一种割裂,而是一种延续,实现了民族性和世界性,地域文化与“普世文明”的并存,阿格巴摩天楼象征着加泰隆尼亚传统文化的遥远回音。正如努维尔所说:“建筑不再是一个独立的行为;它是不断变化着的文脉连续系统中的一个事件,一个给建筑师带来额外责任的持久事件。”阿格巴摩天楼建筑整体形态为圆锥形、弹壳式的轮廓,耸立在城市的上空,向加泰隆尼亚人致敬,这种形态的精神来源为精神源泉蒙萨拉特山的奇石。
4 建筑设计公共艺术空间具美感设计的意义
4.1 产生印象和文化标识
一座城市的兴起和沧桑演变是有故事的、有痕迹的、有记忆的。城市的这种文脉和气质,常常可以通过建筑空间来表现出来,它会成为一座城市的识别和情感记忆的符号。具体的看,当人们来到一座从未涉足的,或早已司空见惯的城市,它的车站、机场、码头、主要街道、广场、核心建筑群、剧院、商场及文化娱乐中心等公共空间,必然是引起重点关注和形象记忆的中心。用艺术手段加艺术美感把艺术气质且形态突出的附着在地标建筑,以及在城市建筑环境中的各种装饰艺术等公共艺术品,比一般的公共建筑和纯功能性的公共设施更为直接和鲜明的展示了一座城市的公共形象和精神文化。
4.2 艺术化空间的塑造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69X(2010)06-0164-03
1 公共艺术概述
1.1 公共艺术的概念
公共艺术的中文名称来自英文的Public Art,由于它强调公众的参与,所以有时也被译为“公众艺术” 。一切开放空间里能够让人观赏、参与和使用的艺术品、艺术活动、艺术行为和艺术设施,都可以称为公共艺术。
公共艺术是以大众需求为前提的艺术创作活动,是在政府部门及专业人员指导下开展的大众文化运动。[1]广义的公共艺术,指私人、机构空间之外的一切艺术创作与环境美化活动;狭义的公共艺术,指设置在公共空间中能符合大众心意的视觉艺术。综合所述,公共艺术是以大众需求为前提的艺术创作活动,是在政府部门及专业人员指导下开展的大众文化运动。
1.2 公共艺术的条件
公共艺术离不开两个必要条件:一是公共空间,一是公众参与。前者要求公共艺术必须放置在公共空间中,后者要求公共艺术必须服务于大众。
1.3 公共艺术的分类
公共艺术涉及的范围极其广泛。从艺术形式上,包括雕塑、壁画、绘画、摄影、表演、音乐、园艺、水景、喷泉等形式。从艺术功能上,可分为纪念性、象征性、标志性、陈列性、装饰性、趣味性、商业性等。从展示的形式上,可分为由平面到立体、由壁面到空间、由室内到室外等。从展示的空间和方式上,可以分开敞空间和在室内公共空间展示的公共艺术等,展示方式上包括临时性和永久性。
1.4 公共艺术的功能
从普遍意义上讲,公共艺术的功能主要体现在:公共艺术是城市文脉与气质的显现;是艺术公众化、平民化的途径。公共艺术具有视觉标识与文化符号的功能,包括传播美学、熏陶公民、普及美育。[2]在我国公共艺术整体上更强调缅怀历史、继承并发扬传统、倡导政策、启迪思想、陶冶情操、审美享受等方面。
1.5 公共艺术的审美价值
公共艺术的审美价值体现在通过对公共艺术的欣赏,公众获得审美愉悦,培养审美能力,塑造审美境界,陶冶心灵和性情,推动文化建设与智力开发、伦理储备等。
2 校园文化的功能意义与现状
2.1 校园文化的功能
校园文化是指师生共同创造的具有独立品格的校园各种文化的形态的总和,是校园里所呈现出的一种独特的人文景观。他是以学校课外文体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具有教育功能、导向功能、凝聚功能和激励功能。一所优秀的大学校园环境文化包括软件部分和硬件部分,这两部分环境文化都有着不容忽视的隐性德育功能。
2.2 校园文化的意义
一个良好的校园环境不仅有益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还有益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培养和提高。这种影响是间接的,力量是巨大的。良好的环境氛围是一部立体的、多彩的、富有吸引力的、无声的教科书,是一种强大的推动力量,它可以激发学生审美的情趣。学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学校的净化、美化和绿化,时刻对他们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这不仅活跃了学生的身心,还促进优良校风的形成,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对周围世界的美感能陶冶学生的情操,使他们变得高尚文雅。”[3]所以说校园文化是实现大学教育目标的最重要的依托之一,甚至比一般的具体课程学习更重要。
2.3 校园文化发展现状
我国现阶段校园文化建设大多从三方面着手,即实体文化、制度文化、观念文化。当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实践表明,在实体文化建设方面,由于各学校对校园文化建设意义认识的提高,在校园文化设施建设上加大了投入,并新建、改建了一批设施,同时在学生组织的倡导下开展了许多有意义的文化活动,这对校园文化建设起到了推动作用。在制度文化建设方面各大学校也始终坚持和贯彻相关政策,取得了一定成绩。
就当前校园文化整体发展现状来讲,相当一部分学校在推进实体文化、制度文化建设,尤其是促进观念文化的核心即学校精神的形成中,没有注重体现各高校自身的特点、历史渊源和发展趋势,校园文化建设趋于一般化,重复性,自身个性不强烈。
3 公共艺术对校园文化影响
3.1 校园公共艺术的表现形式
我国是有千余所大学的高等教育大国,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知识的多元化,不仅要求教师在教室中传道授业解惑,而且提出要更加重视利用校园公共空间的辅助教育功能。校园公共空间中陈列的公共艺术不仅能够美化校园,更能够胜任教育之责任。
我国现阶段校园的公共艺术建设的内容和形式较为广泛。常见的公共艺术形式有如下几种:
(1)以园艺的形式出现。园林式。目前是在很多学校采用相当广泛的一种。学校为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结合中国园林设计理念,将校园规划成园林景观,使校园充满绿意。绿化植物带式。植物充分考虑季相,大面积草地、富有造型的灌木、成排的乔木围合成一个又一个生态空间,既有观赏性又有区域划分的作用。如西南林业大学校园景观绿化,见图1。
(2)以雕塑的形式出现。与周围的环境结合,成为学校的标志性景观,体现校园的文化精神。从中引中出的寓意应是积极的、向上的。如云南师范大学的闻一多雕像,通过它可以看到学校发展历史和经历,激励学生刻苦学习,见图2。
(3)以水景的形式出现。自然状态湖泊和人工池塘,不论大小,其中的水体都能给予校园环境创造生气,相对于体量较大的建筑,它可以软化环境,增添亲切感。赋予校园灵气,满足学生亲水性。池塘水表现为静,水体反射四周建筑,展现空间融合于自然的特点。如云南师范大学的砚池湖,见图3。
(4)以广场的形式出现。适当的校园广场建设,可以丰富校园内的院落感和层次感,校园广场供学生举办各种小型活动,有利于增进师生交流,满足学生精神需求。
以上这些公共艺术形式,是我国大学校园建设的内容和方向,效果显著,成绩斐然,值得许多学校学习和借鉴,同时国外大学校园建设也值得我们吸收,但校园公共艺术依然有很多问题存在,需要我们改进和完善。
3.2 公共艺术对校园环境的作用
校园环境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场所,是体现校园文化的载体。校园环境的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部分而校园中的公共艺术则是校园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校园公共艺术在校园环境建设中可以归纳为,对学生美感教育;美化校园环境;提升校园文化气质;校园环境空间的认知与文化引导。完善校园文化实体。
3.3 公共艺术是校园文化的积累产物
校园公共艺术既可看做一个学校的标志和象征,又可做为该学校文化积累的产物。校园公共艺术以实物形式述说着一个学校的发展历史,凝聚着学校的精神财富,代表着一个时期的精神面貌,展现了学校的价值观念和审美情趣,体现了学校特色历史文化。校园公共艺术是一个学校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最直观、最集中的表现。
4 结语
公共艺术作为社会发展到一定层次的产物,代表和展现着社会的文明,同时又反作用于社会,而这种反作用表现在公共艺术为大众提供了空间和素材。校园公共艺术,有别于一般城市环境中的公共艺术。在更具有教育意义的校园空间里,所有能够与师生产生互动的校园设施和活动都是公共艺术研究的领域。它的目的是在创造和提升校园环境美学品质的同时,又对教师及学生起到美感熏陶的作用。正是基于这一点,在校园公共艺术的设置过程中应遵循与环境和公众的互动性原则、公共艺术的艺术性原则、校园公共艺术的特色原则。并在放置的过程中应注意公共艺术的放置地点、造型、材料、背景、尺寸等诸多要素。从而达到创造和提升校园环境美学品质、创造健康美好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的作用,即对校园文化美感熏陶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王洪意.公共艺术概论[M].北京: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7.
[2] 诸葛雨阳.公共艺术设计[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
[3] 连 伟.论大学校园环境美化与建设的文化素质教育价值[R].山东大学后勤分党委,2007.
Public art Influenced by the beauty of the campus culture
Liu Dunqiang, Xu Can, Liu Kesan
(Southwest Forestry College, Kunming, Yunan, 650224, China)
工艺美术是“工艺”和“美术”的复合词。《辞海》将工艺美术总括为“造型艺术之一”,包括了“日用工艺”和“陈设工艺”,可谓范围广阔。中国的工艺美术历史悠久,西周即有“百工”之说。春秋末期出现了第一部记录工艺的专著《考工记》,其中总结出了30多个工种,不仅代表当时人类的造物运动的最高水平,同时也是一部最早关于技术和设计的伟大的著作。
从“百工之艺”到近代“工艺美术”概念的提出,前后近3000年历史,充满了我们引以为豪的作品。如春秋战国的青铜器(图1)和漆器,秦汉的石刻和建筑装饰,隋唐的金属工艺以及两宋的瓷器,凡此种种,举不胜举。当我们沉浸于往日“工艺大国”的辉煌时,也无比尴尬地面对另一个问题,就是近代中国工艺美术的衰落。
工艺美术首先和科技有关。英国著名科学史学家李约瑟博士在其历经半世纪写成的七卷本《中国科技史》中,以充分的史料证明了“在古代直到明朝末期,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发明都是中国领先的”。换言之,只是17世纪起,我国的科技才开始落人下风。但我认为科学技术的实用性因素固然重要,思维方式却更是重中之重。西方在工业革命之后,随着生产力的不断进步,人的思维方式也渐由“经验型”向“实验型”过渡。于是由设想到实验,随之而来的是一系列的新发明新创造。可以想象,倘若没有工业革命以来创造的雄厚技术基础,被西方视为现代设计发端的英国“新工艺运动”亦不会产生。而回顾中国,在封建末期依然依靠缓慢的经验积累,工艺美术的发展步履维艰。
指出意识对于物质有反作用。工艺美术作为科技与技术的结合,追求的是实用性与美观的统一。从根本上说,要求的是理念(理论)和实践的统一。中国工艺美术史中不乏二者完美结合的例子。如新石器时期出现的一种尖底陶器(图2)。它尖底,易于沉水。系绳偏下,易于灌水且不至于太满。《荀子・宥坐》载,孔子起初只知其为“欹器”,是置于帝王“座右”的“宥坐”,有鉴戒之意。后来于鲁桓公家庙中见到这种“欹器”,听守门人介绍后,曰:“吾闻宥坐之器者,需则欹,满则覆。”由此可见,从最初的“造物为用”到赋予一定的寓意,说明物质与精神的关系。而工艺的本质也就是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
而关于工艺美术的审美,我觉得贡布里希先生在《艺术与错觉》中说的“先制作后匹配”的原则同样适用。物质性的技术是工艺美术的先决条件。先成器物,而后赋予一定的审美价值。比如关于瓷器的审美,必然是在制作瓷器的技术产生之后才逐步发展起来的。在这样的过程中实用性和艺术性不断结合才促成了瓷器的不断发展。同样的,如果没有青铜铸造技术的产生,亦不会有商周时期青铜器艺术浑厚的造型,严谨的文饰,庄重的艺术效果。
“工艺美术”从生产方式上来说,代表的是手工业生产。而工业革命之后催生的“设计艺术”,而今大有取代“工艺美术”的趋势。其实工艺美术和设计艺术存在物质基础上的差别。工艺美术服务于手工生产,将制作理念与制造统一于工匠的手上,而设计艺术则是制作理念与现代工业生产的紧密结合。从理论上来说,从工艺美术史到设计艺术史,很多人认为主要是研究的角度发生了改变,前者注重于工艺制作,后者着重于设计创意,更突出了艺术的性质,贴近了文化。我认为还是应该把工艺美术上升到一个文化的高度,因为工艺本身就是我们民族物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艺美术记录着社会的进步和审美的发展,同时也和人民群众的生活密切相关。我觉得文化这个词而今实在太过泛滥,但是文化的好处却是应该为大众所享受的。工艺美术作为文化和群众生活的一个交点,其发展无论是对于文化还是人民的生活而言都意义重大。
首先,工艺美术以艺术的方式,通过现有的物质技术手段服务于人民的生活。从历史上来说,强盛的时代往往诞生强大的艺术。比如说中国的隋唐时期,既是社会的高峰又是工艺美术的高峰。只有重视技术向现实物质形态的转化,才能够促进整个社会生产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其次,工艺美术所反映的思维方式是衡量社会进步的重要指标。工艺美术的发展,首先是创新精神的发展。而创新精神的发展,首先是工艺美术教育的改革,这需要人才培养机构面对现实来调整工艺教育的课程,充分体现创新教育、超前教育、开放教育。教育体制的改革是促进教育质量提高的动力。如何改变工艺美术教育“师傅带徒弟”的套路,变传统工艺为系统化思想指导下的工艺学科,工艺美术教育不仅要强调技巧、技能训练,更应强调学生知识结构建立的方法和途径,努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具备多向思维的头脑和应变能力。而所有这一切,都将促成我们民族创新精神的培育,在当今时代,这种创新是十分必要的。
最后,工艺美术的继续发展同样也是我们民族精神文化财富的延续。在中国的文明史中,工艺美术的成就无疑是最值得世人所称道的内容之一。在很大程度上来说,我们民族的面貌,是以工艺美术的形态为世界所认识的。中国人有着自己的特定的物质和精神世界,这都在工艺美术的面貌中有所体现,过去如此,将来亦将如此。创造工艺美术产品的过程本身,就是在创造着我们民族的面孔。
莱斯利・怀特认为:一种文化是由技术的、社会的和观念的三个子系统构成的。技术系统是决定其余两者的基础,技术发展则是文化进步的内在动因。对于工艺美术的发展,应该将之放到文化的高度来审视,抛弃“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形而下者不足以言之”的陈见。须知,工艺美术繁荣之时,必是中华文化繁荣之日!
参考文献:
[1]辞海.1999年版.上海辞书出版社.
[2]倪建林,张抒编著.中国工艺文献选遍.山东教育出版社.
1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中美育的现状
1.1 教学资源匮乏
随着社会与国家的重视,各大高校也开始重视公共艺术教育,陆续开设公共艺术选修课,课程种类增多,更加丰富。但是除艺术专业的学校外,各大高校的其他专业大部分没有独立的艺术教育楼,同样也没有专业的艺术教育设备,没有专职的公共艺术老师,多是由辅导员和艺术学院的老师兼职开课,也没有开设美育老师这一教职岗位。
1.2 教学理念有偏差
虽然各大高校开始重视公共艺术教育,但也只是稍有改观,或者碍于政策,各大高校最重视的还是专业学科知识,看中的还是专业学科的升学率与就业率,很多专业学科的设置是根据市场来设立的。很多高校认为“公共艺术就等于娱乐,”甚至还有的高校认为“公共艺术教育可有可无。”这一类的看法使得公共艺术教育的本质与功能发生了重大的偏差,自然在美育的教学上就没有什么成果,或者根本就没有进行美育教育。
1.3 课程结构安排不合理
虽然大部分高校都有开设公共艺术课,但是对于公共艺术教育的偏见致使在课程安排以及课程教学上产生了严重的偏差。各高校重视的还是学生的专业学科知识,以及应试技能的培养。在公共艺术的教育上表现出极大的不重视。如音乐类,就是听几首歌;美术类,就看几幅画;更进一步的就是介绍一下作者、年代,讲一下流派,这已是很负责的公共艺术的教学了,有的老师更是管都不管,有时连基本的到课率也不能保证,学生连基本的艺术类普及知识也无法掌握,更别谈美育的教学。
1.4 美育仍是最薄弱的环节
2015年国务院71号文件指出:“总体上看,美育仍是整个教育事业中的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一些地方和学校对美育育人功能认识不到位,重应试轻素养、重少数轻全体、重比赛轻普及,应付、挤占、停上美育课的现象仍然存在;资源配置不达标,师资队伍仍然缺额较大,缺乏统筹整合的协同推进机制。”明确地指出当今高校艺术教育的缺陷,可谓是一针见血,直击要害。
2 高校学生对于美育的认知状况与了解程度
笔者通过自制研究调查问卷,对在校的非艺术类专业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得出:82%的学生对于美育没有一个清楚的认识,是有少数18%的人对美育概念有着清楚认识。89%学生认为当今的大学生对于美育并不重视,是有少数11%的学生认为自己对美育很重视。甚至有26%的学生认为学校,没有开设公共艺术课的必要。在面对专业课与公共艺术美育课那个更重要时有94%的同学选择专业课。
通过上述内容,对于大学生对美育的认知与了解的现状,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
第一,大多数大学生对美育没有一个清楚的概念与认知。
第二,大多数大学生对于美育教育并不重视,更多的是对专业学科的学习。
第三,大多数大学生希望得到良好的美育教育。
虽然大多数人对于美育教育不了解、并不清楚,但是大多数的学生渴望得到良好的美育教育,说明现在的大学生观念开始转变,对于学习并不再只局限本专业学科的学习,更注重于个人综合素养与人文素质的提升,对于美育有着很强的渴望。
3 音乐审美教育的功能
3.1 音乐审美教育有利于素质的提升
在审美教育中,音乐是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的环节,音乐不仅仅是一首歌、一首乐曲、一支舞蹈,这些只不过是音乐的表现形式,真正好的音乐是有着自身艺术内涵,是有着深厚的人文底蕴的,真正地去欣赏一段音乐,不单单只看到它的变现形式,更要了解它的艺术特征,与文化底蕴,而通过音乐的学习,能够提升各个方面的能力,如思想品德、心理健康、艺术欣赏等能力,能够培养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音乐教育能提升人的审美能力、陶冶情操,是教育中非常重要的文化。
3.2 音乐审美教育有利于身心的全面发展
音乐对人的心理能产生巨大影响,它承载着人的情感,能够激发的人情绪,从而影响人的心理。学生能够通过音乐来表达个人的情感,宣泄情绪,减轻学习、生活中产生的心理压力。音乐是无形的,所以它有无限的可能,通过音乐教学,能够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括大学生的想象空间,从而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同时也能通过树立一些阳光、积极向上的音乐形象,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激发对生活的激情与希望,促进身心的全面健康发展。
3.3 音乐的审美教育能促进美育教育的发展
教师应把德育贯穿和渗透到教育和教学全过程中,并标榜出优秀的楷模,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是在《中国改革教格和发展纲要》中明确提出的。通过音乐审美教育能够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能够欣赏美对于美有一个明确的认识;通过音乐审美教育,使学生能够真切地感受到美对于自身直接的影响,让身心都融入世界的美之中,用心地去感受、体验美;通过音乐审美教育,发挥学生创造美的能力,促使学生去追求美,从而使学生培养出美的理想、美的品格、美的情操和美的素养。从而促进美育教育的发展。
3.4 音乐审美教育与其他学科的结合
音乐艺术教育应和其他学科的教育贯穿起来并且融为一体。首先,音乐活动是需要其他的智能系统来维系的。比如我们欣赏一首音乐作品需要自我身心智能,完成作品的创造需要逻辑思维,演奏音乐的过程需要肢体智能,更需要和他人配合的人际智能等等。其次,将音乐渗透到其他学科的教学当中,丰富了音乐的内容,增加了音乐的表现形式,这样学生可以在更多时间和空间上接触到音乐教学,利于兴趣特长不一样的同学都可以在自己的领域中学习音乐,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
同样,音乐其他学科的结合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降低学习中的压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而且通过音乐审美教育能够将美学原则渗透到其他的学科,开拓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提升学生的思考与创造能力,让学生对于科学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4 公共艺术教育的重要性
4.1 公共艺术课程的设置是社会不断进步的要求
随着教育产业化不断升级,人们对教育的投资也不断增加,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期望值也越来越高,不光要求毕业生掌握成熟的专业技能和夯实的理论知识,对大学毕业生综介素质培养也有相应的要求。社会要求毕业生有熟练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有良好的处理各种业务的能力;有游刃有余地与人交道的能力。而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对促进高校学生综介素质的提高是毋庸置疑的,公共艺术教是指高校中对非艺术专业的全体大学生所进行的普通艺术素质教育,陶冶人的情操,塑造美的心灵,发展人的创新思维,提高受教育者的审美素质和艺术欣赏水平,最终以促使其全面发展为目的的一种素质教育。
4.2 公共艺术教育是在高校中发展美育的重要形式之一
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早在古希腊时期,哲学家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就提出将“音乐教育”作为教育之本的思想,席勒将这一思想得以发展,在《美育书简》的论述中提出:“人只有在感性冲动与形式冲动和谐统一的游戏冲动,即在审美境界中,才能实现感性与理性,物质与精神,客观与主观,受动与自由的统一,成为具有完善人格的人;其二,感性的人只有通过审美状态才能进入道德状态,成为理性的人,美是人的第二创造者;其三,自然的片面性和全面立法的理性的限制,人被剥夺人性的自由,只有在审美状态中的人才能摆脱任何限制,使失落的人性得以复归。”[1]充分肯定了美育教育对于人的培养的重要性。
要发展美育就要对学生进行艺术教育,公共艺术教育是各大高校除专业艺术学院外最重要的艺术教育形式,高校的学生在如今如此强调、重视应试能力的今天,公共艺术课是他们系统地了解艺术的最重要的途径。同时也是在高校中普及美育、发展美育的最重要的方式。
5 在公共艺术教育中音乐美育的内涵与本质
美育是审美的教育,它不光要提升人的审美能力,还要让人体验美、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从而让人培养出美的理想、美的品格、美的情操和美的素养。通过美育,潜移默化人的思想观念,化出美丽的心灵,成为一个美的人,用美的思想去思考,用美的言语去表达,用美的行动的去对待他人与社会,这是的美育最终想达成的目的。
在公共艺术教育中,音乐美育的本质就是美育,只是冠以音乐的形式,行使美育的功能,通过认识音乐而认识美。在公共艺术教育中发展音乐教育就是发展美育。
6 如何在公共艺术教育中发展音乐美育,落实党的教育方针
6.1 打造专业队伍,强化师资力量
各大高校应该加大对公共艺术课的投资,完善公共艺术教学设备,设专职的音乐美育教学老师,成立音乐美育教研小组,完善教学机构,形成完备的教学机制。
6.2 树立正确的观念,正确认识美育育人的功能
各高校应当树立正确的艺术观念,学习贯彻党对加强美育教育的正确方针,深刻的认识美育对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型人才的重大作用,践行党的政策,落实美育教育。
6.3 优化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兴趣
高校大部分学生对于美育同样没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切对于公共艺术课的学习也并不重视。学校应该优化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兴趣,改变学生错误的观念,达到美育的目的。
6.4 与时俱进,培养时代人才
同样音乐美育教育也要跟上时代的步伐,根据社会要求,从实践出发,培养出有能力、有理想、有素养的社会新型人才。
7 结语
上述依托美术工作室而创建的幼儿园特色环境,更多地是关注如何在显性的物质环境中渗透创意美术元素,并提供相应的活动支持,让幼儿在直接感受、体验和互动过程中,形成审美的情趣和创造能力。我们的实践探索表明,创设有效的幼儿园特色环境有以下三个策略。
一、 打造独具匠心的工作室环境
美术工作室应该有别于以往教师预设为主、具有高结构性的集体美术教学活动,也不同于空间相对狭小、材料相对单一的班级美术区域活动。它是一个以幼儿的发展需要为出发点,能够让幼儿愉悦、自主地参与活动,感受艺术创造乐趣,并能大胆地进行个性化艺术创作的空间。
1. 不断调整空间布局
因地制宜,合理规划,根据现有条件来设置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美术工作室,使幼儿可以在不同的工作室从事自己感兴趣的美术活动。我们把利于孩子自主活动、促进发展放在优先考虑的范畴,为了使工作室能发挥最大的效益与效用,时常就空间的合理利用、布局的安全方便以及审美与教育价值不断调整布局。从最初较独立的第一代“色彩涂鸦室”、“剪艺装饰室”,到第二代创建的“瓶罐创作室”、“借形想象室”,与之相匹配的设施设备与材料也自然地随之扩展和丰富。
2. 关注艺术氛围打造
美术工作室不仅需要一定空间,而且其本身的布置和设计也要体现出艺术美,这样幼儿才能在全方位的艺术氛围引导下,全身心地参与艺术创作,从而培养其欣赏美和鉴赏美的能力。我们通过“艺术环境文化”的创设,让工作室的每个空间、每个角落都无声地“说话”,充分发挥环境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境界。工作室色彩统一采用了原色、黑红色系列,这种色调的运用更能衬托出幼儿多彩斑斓的作品;安装了一些简单质朴的金属灯,通过暖光源来营造艺术的氛围;把建筑施工后留下的板桌进行高度更改,当工作室的桌子用,每个工作室的桌子都是一张巨大的美术“工作台”,可同时供十几人“工作”,简易、朴素、平稳,不加任何修饰,幼儿不再为尽情创作时不经意间滴落的颜料、延伸纸外的色彩而小心翼翼;简约而颇具设计感的黑红色工作凳,既做到色彩上与环境呼应,又使幼儿能够以轻松、惬意的状态进行艺术活动。当幼儿步入工作室,创作的激情便在心中自然地激发流淌。
如果幼儿能从环境中获得许多有益的经验,也能运用自己的已有经验和建构的新经验去影响、作用环境,那么环境就能有效地成为幼儿的“第三任教师”。从色彩到造型,从平面到立体,从墙面到地面,工作室都突破了传统环境创设的局限,呈现出创想、多元化的艺术氛围,使幼儿享受到一种视觉的满足和冲击。在这里,几米的作品、喜庆的剪纸、云南的木刻、黏土塑造的海滩贝壳墙、多样化的艺术创作手法协调地布置在各个空间,使幼儿充分打开感官与心灵,体验其中传递出的多元信息,真真切切地感知创造的魅力,使他们了解到更多的美术表现方式,建构自己的新经验,并将其运用到创作中去。
二、 提供实现环境教育功能的活动支持
幼儿园环境教育功能的发挥,要关注幼儿审美体验的形成。这就要求我们在创设环境的过程中,采取适当的教学组织和支持策略,将幼儿园环境的教育性与审美性联系起来,结合环境不断开展渗透式的创意美术活动,为整体环境教育功能的实现服务。在工作室引领下,我们安排全园幼儿每周进行一次“创意活动”,全园幼儿可以在二个楼层、四个教室、多个空间中进行活动。根据每个工作室的功能,我们采取按月交替循环玩的方法,每月同一个幼儿只在一个工作室中活动。这样的方法,不仅尊重幼儿的意愿,而且覆盖面广,具有灵活性;同时让前一次活动得到延续,充分给以幼儿一个空间,让他们有充足的时间去完成自己的创意作品,提高幼儿美术表现技能。
1. 及时捕捉幼儿的活动兴趣点
幼儿园环境的创设过程同时也是孩子体验、感知、表现和创造美的过程,这必然要求教师要帮助幼儿学会以各种形式参与环境的创设,最终实现环境与孩子之间的“对话”。如“美发师活动”是小班宝宝最喜爱的区域,可是常规的美发区所提供的材料已经不能激发幼儿游戏的兴趣,该怎样创设这个区域呢?我们把问题抛给了“美术工作室”的小朋友,让小朋友们来想想该怎么办呢?小朋友找来了各种各样的材料:树叶、碎纸条、纸卷、毛线、塑料袋、报纸……小朋友将材料进行分类,碎纸条、毛线、报纸可做直发,树叶、纸卷、塑料袋可做卷发。在环境的布置上,老师和小朋友一起利用纸箱做梳妆台,利用报纸做模特,用浴帽做发套。一个全新的创意美发屋开张了!这中间既锻炼了幼儿合作与动手的能力,也激发了幼儿创作的兴趣和意识。
2. 为幼儿学习经验的发展提供空间和舞台
幼儿有意义的学习经验往往是在开放的时间和空间中获得的,这样幼儿才能尽兴地探索、充分地活动。因此,在实践中教师要注重对环境的创设和利用进行整体性思考,密切美术工作室与各个活动区域以及区域自身之间的有机联系。如鼓励和支持工作室的幼儿为各个区域的幼儿提供创意制作:“小小美发师”区域与“剪艺装饰工作室”相联系,在让幼儿扮演顾客与理发师增强社会角色意识的同时,通过提供半成品材料让幼儿在浴帽上粘贴各种发型,提高幼儿对色彩以及形状的认识,促进幼儿精细动作的发展;“汽车4S店”与“色彩涂鸦工作室”相联系,废纸板经过大块色彩的渲染,并在上面贴上各种汽车装饰物,变成了前沿的“概念车”,既简单又有创意,给了幼儿美的享受。这不仅扩展了幼儿的游戏思路及美术创作的表现形式,也挖掘了教育的情感功能,使幼儿在积极探索问题解决办法的过程中懂得换位思考,乐于合作与分享,从而获得良好的社会性发展。
三、 统筹工作室为核心的整体环境创设
艺术环境对人的发展的根本作用在于满足和提高人的审美需要,使人的审美生活成为可能。幼儿园的建筑景观和区域设置作为一种外在客观的事物,往往能直接引发儿童的各种审美体验,激发儿童的审美兴趣。
1. 创设丰富的自然空间
在创设园所整体环境时,能根据幼儿园不同区域环境隐含的不同功能,进行整体的设计与规划,使幼儿时时刻刻都能感受到环境中蕴涵的艺术气息,获得美的体验。在工作室的引领下,我们对柱子用彩绘、石膏雕塑、麻绳编织的方法来装饰,缠绕形成的图腾给人美的熏陶和享受;设计了原木画框的幼儿作品展示墙;利用麻绳、纸卷完成了走廊尽头的景观墙;废旧的树木粉刷成白色并装饰上绿叶以及含苞欲放的花蕾,使得黯然的楼梯转角处增添了几分姿色;幼儿和教师共同用各种不同的绘画技法以及组合运用各种废旧材料,创作的经典长卷名画,装饰于日常行走的走廊,把公共生活区改造成艺术长廊,不仅促使幼儿以各种形式来展示自己对名师作品的理解,增强他们对艺术作品的感受和体验,而且有助于他们形成积极的审美情趣,形成感受美、观察美、体验美的习惯和能力。
2. 密切结合园本特色活动规划的意图以及活动内容
二、工艺督造的严格化
在谈到工艺督造的严格化方面就不得不提及汉代的计量工具。的制作要求也是异常严格。据《陶斋吉金录》记载西汉建始二年造鐎斗“中尚方造铜鐎斗,重三斤九两,容一斗”。《善斋吉金录.任器》有莲西宫铜鸟奁铭文:“莲西宫铜鸟链,容一斗八升,并重十一斤二两”。这表明在用料选材上精确到了“两”的程度。汉代陶器等日常用品也都注有具体的容量体积。小山富士《中国青瓷史稿》有中平六年陶匝,记载:“中平六年五月十二日,尚方作,容一升八两”。这些表明当时官府对这些器物制造设计的控制是非常严格的,很多主要有少府属官专门统一管理监造,从而避免了民间粗制滥造现象的发生。在西汉时期铜钱的制造也值得一提。主要流行五铢钱,在汉武帝时期统一将货币的铸造收归官造,技术相对以前也有所提高。在出土的王莽时期的陶器范中刻有工人姓名,例如陶范中出现的“工乘山”、“申工长寿”等人名,其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止工人在制造过程中偷工减料,通过刻名的方法能够在出现问题时加以追究考证。这虽然是古代统治阶级压迫劳动人民的证据,但是也从另一方面说明了铸铜工艺督造的严格化。
三、工官管理体系对器物生产专业化、标准化趋向的影响
器物设计的标准化专业化与计量工具的发展密切相关,由于汉代在先秦统一度量衡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规范,使得其他艺术设计的种类具有统一的标准化程式成为可能。为了符合设计的标准要求,这种特征在设计材料中也明显的表现出来。从发掘的东汉砖室墓葬用砖的情况看,虽然墓葬的大小规模不同,但大部分主要是长方形砖、字母砖为主。有时候也会根据实际情况加以改变,增加或者减少尺寸。这些都说明不管是砖的形制还是其他的器物形态,基本上都有一个通用的标准,对器物设计的专业化、生产的标准化具有重要影响。正是因为具有了一定的标准化规格才使得无论是在民间运用还是皇家采纳都能有一定的认可的标准,大大提高了手工业的效率与质量。总之由于汉代的器物的尺寸有了精确的计算,材料的长短有了具体的说明,布帛的长度有了明确的确定,漆器制作中的用漆分量等等,都慢慢的具有了统一的标准,这些标准化、程式化在一定程度上使得设计制造变的相对规范和统一。
一、前言
在充斥着欧美日韩风格的今天,如何从民族发掘设计灵感发展出中国特色的设计是非常迫切的问题。笔者也参加过很多讲座,每当提及中国设计的时候总会引起激烈的讨论,从学生到职业设计师都一直在探寻中国设计的出路。笔者认为,一种设计风格大抵上可以称为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因此欲发展中国特色设计需承前启后地了解历史,探讨将来。
了解历史绝非简单认识和记忆文物的形状和图案,而是一种风格、一种技艺存在并发展的深层次原因。本文尝试在细致了解学习了岭南的历史、风土民情和工艺美术的基础上思考其对现代设计的意义和启示。
二、岭南独特的历史背景
岭南是指五岭以南地区。五岭指的是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和大庾岭,位于湖南、江西南部和广西、广东北部交界处。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征发五十万军民平定南蛮(即现在的广东广西一带),统一了岭南,设南海、桂林和象郡三个郡来管治,增强了南北的交流,促进了岭南的发展。其中,南海郡就在现在的广东省境内,郡所在番禺(即当今的广州市)。
仰仗天然的屏障,岭南得以保留独特的自然环境和稳定的社会环境。由于海岸线长,海洋资源丰富,广州还是最早的贸易港口。同时,历代君王皆把岭南作为流放之地,使得中原文化和海外文化皆在会集于此形成独具特色的岭南文化,并赋予其开放、兼容、多元化和开拓性的特点。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光孝寺、六榕寺、华林寺见证了岭南文化的深厚;海上丝绸促进了与波斯、天竺、阿拉伯以及南洋各国的商务和文化交流,充分反映了岭南文化的开放性与包容性。
三、岭南主要工艺美术的现代思考
岭南艺术与岭南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艺术形式、艺术精神不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与地域性、时代性相辅相成。可以说,几种具有代表性的岭南艺术的兴起和发展无不是社会、文化和商业共同促成的结果。
(一)广绣和广彩繁荣背后的商业意义
广绣是我国优秀的民族传统工艺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广绣是以广州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民间刺绣工艺的总称,因其构图饱满,形象传神,纹理清晰,色泽富丽,针法多样,善于变化的艺术特色而闻名广彩相对历史较短,其始创于康熙中晚期至雍正早期。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朝廷解除广州海禁,对外贸易遂逐渐增多,外国对中国瓷器的需求亦随之增加从而促使了广彩瓷器的产生和发展。在初期无论是师傅、颜料、素瓷都是从景德镇来,或依景德镇彩瓷纹样,或来样加工,岁无定样,故的特色不太显著。
广绣比广彩的历史更为悠久,技艺也较广彩成熟。然两种工艺的发展繁荣无不与海外贸易息息相关,其中广彩制品更是大部分出口海外,只有小部分留在民间使用,可算是中国最早的ODM产业。
随着时间的推移,两种工艺亦在清代中晚期走向成熟和繁荣,在贸易进一步发展及需求多样化的推动下,两种工艺亦经历了显著的技术进步。外来图样、能工巧匠及文人画家的参与也使其艺术风格逐渐发展成熟。
广彩与广绣的繁荣虽已成为过去,然而仔细研究两种工艺的发展历程却可以为当今中国的设计发展提供极具价值的参考。两种工艺中尤以广彩的发展较为典型。广彩的旦生缘起于外国人对中国瓷器的需求,遂形成将景德镇素瓷运至广州加工并出售的商业行为,此时广彩尚未形成。随着商业的兴盛,本地艺人更多地参与到瓷器的制作中,使制品的纹样和图案渐显岭南风情。同时,欧美文化及技艺亦进一步影响着广彩制品的色调和式样,最终使广彩成为岭南独具特色的工艺美术。
由此可见,一种设计风格的成熟离不开商业的推动与技术的进步,亦离不开本土文化的介入。由于我国的设计理论及设计技法大都由欧美引进,致使许多设计师难以从传统文化及技法中吸取精华应用于现代设计,从而使中国设计流于表面。广绣和广彩给我们的启示是:只有切合商业利益、具备本地文化气息及使用恰当技术制作才有可能做出成功的中国设计。
(二)佛山剪纸艺术形式的启示
佛山剪纸主要分布在佛山市禅城区和南海区的部分乡镇,是我国三大剪纸流派中南方派的代表,以其独特的工艺及浓郁的岭南特色而著称,2006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中国其它的民间艺术一样,佛山剪纸深刻反映了地区生活习俗和特色,在岭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1]。早在宋、元年间佛山剪纸已出现商业化的动作模式,至20世纪早期更是达到3000从业手工艺人的规模。
佛山剪纸是岭南文化中的一块瑰玉。它最集中地最全面地概括了中国民间艺术的表现理念和手法,既不是西方传统的明暗体系也不是西方现代从形体结构到夸张变形的表现体系,而是以表达自己观念为主的主观意象表现风格[2]。也就是说,剪纸作品中所表达的事物来源于客观世界但其形式却是超越客观的限制。在艺术造型上佛山剪纸作品也体现了、美满、美观、美好、和谐的艺术内在本质,这是中国人艺术思维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从现代的角度思考佛山剪纸艺术,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值得借鉴。
1.特色取材
佛山剪纸艺术来源于普通民众的实际生活而又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望。因而其取材大都有吉祥之意,如桃子象征长寿、石榴象征多子、松树象征常青不老、花瓶中插如意象征平安如意。还有谐音寓意,如莲花和鲤鱼寓意“连年有余”等。这些取材都是独具民族特色的,无论寓意或谐音均来源于我们的文化信仰及语言。
符号是实现信息贮存和记忆的工具,又是表达思想情感的物质手段[3]。传统剪纸艺术已深深植根于我们的文化中,大部分的传统艺术形象已形成了一种通用的视觉符号。其取材及寓意可以很好地应用在现代视觉传达设计中,如VI、广告等。因为这些图像寓意已,使传统题材能更好地传达信息的思想意境。在这方面已有很多成功的范例,例如银行的标志、一些房地产海报等。
2.简练和抽象和艺术表现形式
佛山剪纸极具简练的特色,因为剪纸是产生并流行了民间的艺术,其生产制作者也是普通民众,因而没有娇柔做作的装饰而是简练而抽象的表达手法。此外,在农村地区受制作工具的制作材料的限制,只能使用最简单的方式刻画物象,久而久之便形成了高度概括和高度简练的艺术特点,其中的花鸟鱼虫等形象都是简练的线条概括表现特征(如图3所示)。
3.勾连的艺术手法
佛山剪纸也分为阳刻剪纸和阴刻剪纸。阳刻剪的特征是保留原稿的轮廓线,去除轮廓外空白的地方,每一根线条都是相互连接的,牵一根而动全身。阴刻剪纸和阳刻剪纸刚好相反,就是去除原稿的轮廓线,保留轮廓线以外的地方,它的特征是每一根线条不一定是互联的,而作品的个体是块状的。
这种勾连的艺术手法具有浓郁的民族及古典味道,在设计制作中可根据主题结合现代设计方法把勾连融入作品中,如能配以色彩和传统图像元素的正确选用可制作中极具民族感的作品,如下图中国联通的标志。
四、结语
中国传统文化及工艺美术博大精深,其中蕴含了丰富的人文理念及创作手法。一个设计工作者不仅要学会现代设计理念和方法,更应深入研究中华民族瑰丽的文化,如此才能承前启后发展民族特色的现代设计。本文对三种主要岭南工艺的思考或许不尽全面,但愿为此类研究抛砖引玉。
参考文献
一、我国城市化发展进程概述
(一)城市化发展阶段
城市化的发展阶段也可以称为是城市发展的粗扩期,城市发展的粗犷阶段。这一时期的发展特点很直接,即扩大城市化规模――修路,建楼,从传统农业主导型经济转向以工业化、市场化经济为主导的模式发展。我国在短短30年的时间里,走完了西方国家100多年的城市发展历程,也可以说是从农业经济直接、同时跨入工业经济和服务型市场经济两个阶段。由于工业与贸易、市场经济的结构化需求,大量的人口涌入城市,参与到这场世纪的社会转型变革中来。城市化发展的进程需要大量的体力与知识劳动力的参与和投入,由此城市的规模迅速扩大,水泥高楼瞬间拔地而起……这一时期的设计需要解决城市的功能问题,这是物化的设计阶段,故称其为“粗犷型”的发展阶段,首要解决的是城市人口最基本的吃、住、行问题。
(二)城市精细化建设阶段
城市不能简单地定义为就是广建高楼。诚然,建楼可以很直接地解Q人居问题,因此从某种角度上讲,高楼大厦仍是城市的主角,但只是其一而不是重要的主角。现代城市是一个多样化、复杂化、综合化的人工容器。作为人类发展至今最庞大的物化成果――城市俨然成为一个自身不断进化的有机生命体,是一个高度复杂化的内在整体。因为人的复杂多样化需求,城市必然就是一个功能交织、精密运转的机械生物体。
在城市化的大建设时期,人类的科技进步支撑了城市的快速发展。在完善城市的各种复杂功能的过程中,比如城市的路网交通,这是城市的主动脉,解决的是“行”的问题。20世纪的国际主义风格强调城市的功能化分区,把城市分为行政区、商业区、金融区、工业区、生活住宅区等等。这是解决关于城市“可用”的问题。在科学主义理性的指导下,城市的标准化、技术化功能设计导致人的行为越来越处于被动性,同时也抹杀了城市之间的个性与特色,在城市的过分功能化与人的多样化需求、人性化需求之间产生了必然的矛盾。
21世纪城市建设的重点开始转向“以人为本”的建设目标。坚持以人为本是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在新的建设时期提出的一个新要求。至此,我们可以称之为“后城市化”建设时期的到来,这是从城市化发展的粗犷型建设提升到城市精细化的建设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城市文化”的建设、精致化城市建设。同时,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
城市僵化的功能分区,尺度巨大的城市设施和功能绝对单一化等,弱化了人在城市中的主导地位。21世纪提出的以人为本的城市设计理念,强调人在城市功能中的主动性,展开围绕人工尺度而设计的城市化布局(90年代初,美国率先提出了“新城市主义”概念。新城市主义运动认为城市微观层面的规划设计相当重要。因为这是新城市主义设计原则具体化的环节,强调“人性化尺度”、“美感”、“安全”、“舒适”、“有情趣”是设计的关键原则)。
现代城市的意义是多样的、包容的、和谐的,更是宜居和温馨的。城市的市民是由众多不同种族、不同文化、不同地域,包括带着不同追求而来生活、工作的群体集合,建设城市的多样性、文化的丰富性、视觉的秩序性显得尤为重要。城市的模块化重复和简单统一的秩序与市民对城市多样性的需求矛盾凸显。城市的秩序应当体现在城市的独特的街道景观,街区空间细节的实用与艺术性结合,建设社区的文化特征,强调街区节点的视觉美化与功能的有机关系。构筑城市的视觉意象,应当体现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和空间细节的处理上。正如张钦楠教授在《阅读城市》一书里提出的城市的“细胞”概念。尤其是一些连名字也没有的“小”空间,在那里却看到了城市的“细胞”和起源。而这正是城市组成的基本单元。正是这些空间“赋予”了城市独特的生活气息、艺术意境和文化意义。北京的城市“细胞”就是传统的四合院;上海的城市“细胞”就是石库门,弄堂;水乡绍兴的空间“细胞”就是纵横的水系以及河岸上的自然民居和街市。城市就是由这些人居空间的细胞所组成。
在后城市化建设的进程中,更多强调从城市空间的细节入手,打造精细化城市,比如城市的小型绿地、社区生活的街道、社区的休闲广场、公共交通站点、加油站,以及生活垃圾站等功能节点的设施,或城市的公共开敞部分。其所强调的是区域的场所精神和文化特征,给予充分的艺术化细节再造。须知,一个没有个性的城市难以给人留下印象。城市需要经得起人们长时间的驻足、审视和记忆,为此必须精心打造城市的风格特色和视觉印象,彰显城市的艺术文化品味。城市精细化建设的意义即在于此。
二、找回城市的细节――城市灰色空间
我们通常用城市的亮点来形容一个城市的重点空间节点,比如机场、中心广场是城市的客厅;迎宾大道、海滨大道是城市的观光走廊;纪念性景点、城市的地标建筑、明星大厦是城市的名片;风景名胜、古迹遗址是城市的后花园……这些都是城市网站包括旅游网站的标配内容。反之,城市的非亮点又是什么呢?这就是本文需要讨论的重点课题。
今天,当我们站在后城市建设的时间节点上,是否同时也看到了在这些亮点背后的灰色部分?城市除了可以迎接观光的客人,更多的时候城市是市民的居住生活、工作休息的空间,是每个城市人付诸光阴的土壤。我们不能整天像观光客一样,充满好奇地登上观光塔,满怀激情地在迎宾大道上奔跑。生活是对平凡的重复,生活是在拥挤的公共交通里,生活是走进潮湿的菜市场,生活是茶余饭后在小区悠闲散步……
北京798艺术区所在的地方就是这样一个被时代的脚步遗忘的模糊空间。北京798艺术区原为电子工业的老厂区,在时代的变迁和城市的转型发展过程中,逐渐颓败成为城市失落的空间。此后,经由艺术家精心设计,改造成为艺术工作室,如今已经发展成为集画廊、艺术中心、设计公司、餐饮酒吧等为一体的各种积极空间的聚合体,形成了具有国际化语境的“SOHO艺术聚落”和“LOFT生活方式”。北京798艺术区不仅已经演化成为一个文化概念,甚至被定义成为了“798现象”,在城市文化和生存空间的观念上产生了很强烈的特定的影响。
从公共艺术创作的角度出发,针对北京798艺术区这样的城市失落空间进行梳理、设计、改造,通过对城市灰色空间的艺术激活,以文化的身份将其重新定位,展开艺术与环境的生动对话,表明视觉艺术的介入对城市灰色空间的改造,可以整体提升城市的人文景观和城市的文化品质。城市的生活需要充满乐趣的空间,人们的生活需要丰富多彩的细节和意义,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需要有艺术温情的关照。
三、视觉艺术改造城市灰色空间
城市不仅是人们日常居住的地方,更是每个人的精神家园,城市与每个人同呼吸共命运。
任何一座城市都是多面的。除了光鲜亮丽的一面,城市还有犄角旮旯的一面,后者统称为城市的“灰色空间”,在建筑学界被称为“模糊空间”。它包括在城市建设与科技发展的过程中,遗留下来的被城市新功能所抛弃或替代的历史遗迹空间,如停产多年的荒芜的厂区厂房,废弃的车站、码头,过时的、没有生气的公园,市场的构筑物等等。公共设施完善、便利的交通、良好的居住和出行环境等等,是生活在这个城市的市民引以为豪的品牌,无形中会充满了自豪感,同时也会给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迷人,赏心悦目,充满乐趣。
但是,城市亮点背后的灰色部分仍是挥之不去的一抹阴影。如何通过视觉艺术化的手段,改造城市的灰色空间?这是城市规划工作者和城市公共艺术家所面临的共同命题,同时也是难题。在这方面,美国纽约的“高线公园”(High Line Park)项目给出了堪称完美的答案。被命名为“高线公园”的地方以前是贯穿曼哈顿三个街区的铁路货运专线路段。1980年,贯穿曼哈顿三个街区的这条铁路货运专线路段被停运,原址随即变为废墟。这条被废弃了近30年的铁路货运专线路段,被城市公共空间艺术家和城市规划者发现后,设计了以“发现高架铁路之美”为主题的改建项目,并通过几年时间的努力,最终将废墟变身为一座大型的现代化休闲公园。“高线公园”的设计既保留了原始野趣又融入了现代城市肌理,营造出兼具设计美感与实用功能的大众公共社交场所,成为纽约地标性景观,被誉为“巴比伦空中花园”纽约版。由于改造项目尊重了原址的历史文化价值,因此既保留了城市记忆,又营造了个性化的城市景观,博得专业人士和公众的高度赞誉,被评为“2009年北美十大最积极的城市环境”。
灰色空间改造是中央美院公共艺术与视觉设计工作室(以下简称“工作室”)持续研究的重大课题之一。在这方面,结合我国城市的发展现状和专业知识,通过不断实践和总结,工作室积累了一些经验。
近年来,我国的高铁建设发展迅速,已成为世界上高铁运营里程最长、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预计到2020年,我国四纵四横客运专线全长将达到1.6万公里,长度超过地球周长三分之一。而当人们欢呼雀跃高铁时代的到来时,这一抹亮丽的彩虹却在城市的空间里划过一道深影:无数的高铁桥墩就像给城市安上了灰色冰冷的栅栏,从城市的整体形态上给城市留下了一道印痕。为此,工作室从公共艺术与视觉设计专业角度展开进行研究分析,即如何使这道城市的灰色条带不让人感到压抑和困惑,如何将挥之不去的消极空间转换成为城市积极的视觉景观。2013年,受北京园博会邀请,设计室设计美化了横穿园区的高铁桥墩,率先实践了运用公共艺术视觉化改造城市灰色空间的理念。
“连绵起伏的青山,一洗如碧的晴空,展翅飞翔的洁白鸟群,翩翩起舞的五彩蝴蝶――在艺术家们的笔下,灰突突的高铁桥墩变成了一幅幅生机盎然的山水画卷,与园博园里的鸟语花香相映成趣……”这是第九届中国(北京)国际园林博览会桥墩公共艺术作品新闻稿中的一段文字。“远方的遐想”是这两组桥体美化作品的创作主题。设计提取了春夏两个季节的色彩,以北京园博会中心主题――“植物”图形为主要创作元素,通过洁白的鸟群、漂亮的昆虫、美丽的花朵,构筑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画面色调与园博园的生态环境相融合,充分体现了城市文明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平面介入空间”――工作室将三维立体雕塑通过扁平化设计,与彩绘画面巧妙交融,有机构成一幅生动有趣的空间艺术作品。这是在铁路桥体艺术化设计项目中的一个全新的视觉尝试。工作室在设计上以“全信息艺术设计”理论(Full Conveyance Art Design)为指导,提出“适度美化”的概念,作品“自然生态、植物与动物狂欢”的创意与表达,充分再现、融入了园博会倡导的生态理念主题。
现代化的都市,空间里的建筑、道路设施的高度人工化,外观呈中性同质化形同迷宫,会带给人们一种单调乏味、压抑烦躁的感觉。如何营造舒适、美好、宜居的公共环境,是城市公共艺术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日常生活中,更多的时候出现在人们眼前的不是城市的摩天大楼,不是海滨大道上的一抹晚霞,而是烟火气十足的市井画面:街边小店铺、立交桥墩、行道护栏、路舻绺恕⒈涞缦洹⒐厕报亭、自行车停放点,还有各种复杂的店面大字招牌,贴满各种信息的招贴栏等等,就是这样的灰色的“细胞组织”集合成了城市的整体形态,是构成城市的最基本单元,也是城市“灰色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公共艺术“编织”城市灰色空间
面对城市灰色空间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工作室从理论研究与实践总结出发,大胆探索从视觉角度着手改造灰色空间的可能性。事实表明,这是一条可行而且有效的公共艺术化的表达途径。
在城市精细化建设的过程中,其所面临的是城市基本格局的固化,建筑形态与功能分区的落地与定型。而精细化的建设与改造本质上不可能对现状进行推倒与重建的可能。在此客观条件下,对空间占有量较大的艺术再造项目,实施的可行性相对较小。特别是针对社区的空间环境,政府部门也不可能投入大量经费,进行硬质化的结构性改造。正是基于这一客观条件,为公共艺术的平面视觉化介入提供了可能,这也是工作室提出“全信息艺术设计”方法理论的指导思想(关于“全信息艺术设计”以及如何将其运用到城市建设中,本栏目将在其后的文章中介绍)。
公共艺术塑造城市的人文精神,彰显城市的文化特质和地域风貌,从艺术的角度提炼、升华、展示其独特的城市文化品格,增强城市的竞争力。当前,城市文化形象的竞争已经成为21世纪世界城市竞争力的主要方向。其重点是塑造独特的、民族的、个性化的城市文化形象,增强城市的交流性、竞争性,激发城市的凝聚力,推动城市的高品质整体发展,让城市赢得尊重,让市民获得自信。
构筑城市的整体文化意象,将公共艺术投射到城市的每个角落,通过公共艺术塑造,重新“编织”城市的灰色空间,使其回归城市的骨架,让失落的街区重新回到城市的构筑中,重新焕发光彩。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我国的城市公共艺术已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公共艺术将推动城市艺术与公众一同成长,提升全民的审美水平和文明素养。(上)
参考文献
[1](加)简・雅各布斯.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M].江苏:译林出版社,2005.
[2](美)凯文・林奇.城市意象[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3] 张钦楠.阅读城市[M]北京:三联书店,2004.
[4] 余明阳,姜炜.城市品牌[M].广东:广东经济出版社,2004.
甘肃纸织画流传在平凉市和庄浪县,曾经失传。20世纪70年代末,民间艺人三碗斋主人王天波追本寻源,钩沉探秘,在继承传统纸织画编织技艺的基础上创造了三碗斋编织法,设计制造出纸织画编织机,使古老的纯手工编织过渡到半机械化编织。纸织画工艺精巧,过去一幅作品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完成。三碗斋编织机的问世,大大提高了这一工艺的出产率,弥补了人们仰望之求。
纸织画先得有画,将画裁成不能宽于1毫米的线条,作为纬线,再将白纸裁成同样宽的线条,作为经线,然后经、纬线编织,通过装裱,即成一幅成品纸织画。画用的是中国画,写意、工笔、兼工均可;纸用的是宣纸或皮纸,着画的纸和编织的纸应同质同性,以韧和薄为好。一幅纸织画艺术水平的高低,决定于绘画水平和编织工艺水平的高低。
纸织画画面如浮云轻纱,如雨如烟,具有素淡、和谐、静穆、朦胧之感,气韵高雅,神秘含蓄,使观者望之神怡。
甘肃陶瓦塑
广泛流传于甘肃民间的工艺品,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其中最常见的建筑陶瓦塑为脊首和檐瓦。
脊首有全脊首(即屋顶全部边沿筑脊)和“山”字形脊首(即屋顶中脊对称),塑造形象为龙凤虎豹、麒麟家畜、花卉鱼鸟。现代民间艺人添进了一些生活图像,使陶瓦塑具有现代生活气息。檐瓦主要塑瓦头,多以浮雕形式捏出虎头或花朵。生活中的陶瓦塑多以瓦枕、瓦壶、瓦罐、瓦盆为主,也有一些瓦玩具。除了造型塑制外,多还在器皿的一定部位上捏出图案花纹或动物形象,把器皿装饰起来。陶瓦塑融圆雕和浮雕为一体,也和金属造像物结合起来,互为陪衬,使建筑物雄伟华丽,富有艺术气质。
陶瓦塑流行于甘肃各地乡间,最有代表性的是定西地区的通渭县、天水市的甘谷县和临夏州的临夏市及临夏县。甘谷陶瓦塑重气势,塑出的登天龙、麒麟虎豹雄壮威武;通渭陶瓦塑重装饰美化,捏塑动物形象总要美化夸张,小巧玲珑;临夏陶瓦塑受回族民俗教礼影响,一般以塑花卉图案为主,力求精致。陇东和陇南民间也有陶瓦塑,多塑造生活器具,如瓦枕、瓦盆、瓦壶等。尤其是瓦枕,粗犷古朴,用夸张变形手法捏塑的虎枕、牛枕、猪枕等,乡土味十足。
随着农民群众经济文化生活的不断提高,古朴的民间陶瓦塑艺术已度过了短暂沉睡的时期,正以全面继承创新之势在甘肃乡间蓬勃发展。
临夏砖雕
西北回族富有民族特色的民间工艺品。流行于甘肃临夏等地。
临夏砖雕有着悠久的历史。北宋年间就已产生。1980年,在临夏县南龙发掘出一座金代砖墓,距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墓内出土了大量的砖雕作品,其中的“龙腾图”、“仕女图”、“飞天”等,虽然雕刻技艺不如当代精细,但所刻的人物、动物、花卉等图案,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造诣。至明代,临夏砖雕艺术已经成熟。
临夏砖雕分“捏活”和“刻活”两种。捏活是先将配制好的粘土泥坯用手工或模具捏制、压制成各种图案,然后入窑烧成花砖,图案多为龙凤狮虎和花卉虫鸟等民间喜闻乐见的题材;“刻活”则是在烧好的青砖上用刻刀雕刻。
临夏砖雕以刻工精细、技法多样、构图新颖生动而见长。所刻的人物、动物、花卉各具特色。临夏砖雕还讲究和主体建筑风格统一和谐,常常因物设图,从内容到形式都与建筑物浑然一体。
近几十年,临夏砖雕广泛吸收其他姊妹艺术的精华,一般喜欢采用高浮雕的手法,使砖雕艺术呈现出一片魂丽多彩的景象。
热贡艺术
诞生在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区州首府所在地同仁县的年都乎、郭麻日、尕赛日、脱加和上下五屯五个村落的民间艺术,也称“五屯艺术”,藏语叫作热贡(同仁)艺术。它集绘画、图案、木刻、雕塑、堆绣和建筑装饰等多种艺术之大成。
民间艺术家们用自制的颜料和独特的风格,在小小村落里制作了大量的绘画和雕塑作品。这些绘画作品以壁画为主,以唐卡为辅。它的技法特点是工笔重彩,色块填勾,略加晕染,设色匀净,线条流畅;主题突出,构图完美,装饰性强;而使用金粉、朱砂和石膏的技巧尤为突出。热贡画勾勒脸部五官的顺序是先画眉眼、鼻子,后及脸部轮廓。这种画法虽然跟西洋画先在整体落墨后在局部着笔不同,但是其五官比例却十分准确,能画得眉目传神,光彩照人。
热贡雕塑以泥塑为主,造型同样准确生动而富于装饰性。它的图案部分更是丰富多彩、别具一格。表现在寺院建筑上,从墙裙、藻井、横梁、柱头直到塑绘人物服饰、背景等,无不鲜艳夺目、金碧辉煌。
热贡艺术大约兴起于14世纪初叶。从来的藏族画师和从中原及滨海来的汉族移民,在同一个时期内把画艺带到了这里。热贡的艺人,主要也是明代从南方迁来屯垦的汉民与当地藏民联姻的后裔。几百年来,热贡艺人足迹遍及国内外,在中外寺院及民间绘雕了大量艺术珍品,赢得了极高的声誉。同时,在长年累月外出作画和雕塑的过程中,他们广泛接触了绘塑艺术、甘孜木刻佛画、敦煌艺术、尼泊尔建筑和印度佛塑等各种艺术珍品,并从中汲取了营养,逐步形成了佛教艺苑中这个具有青海地区特点和藏族民间特色的流派。
青海民间刺绣
青海各民族的刺绣艺术。
青海刺绣花样繁多,应用广泛。大体可分为四种类型:一是实用类。主要有鞋、袜子、腰带、辫筒、枕头等,这是刺绣的主体;二是观赏类。主要有前褡、衣领、衣袖、荷包、口袋片、日罩等;三是礼仪类。主要有钱包、笔包、兜肚、烟袋、裤带、寿帐、挽联、字画等;四是宗教类。用刺绣塑造佛像和装饰寺庙殿堂。许多绣品既是实用品,又是装饰品。
青海各民族都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刺绣风格。从图案的内容上看,大都反映出人民的和生活习俗,蕴集着古老的文化内涵。藏族、蒙古族、土族由于信仰佛教,他们的刺绣多以八宝图案、吉祥如意、光圈云气为主体,也有几何、花卉、动物图案。其特点是装饰性强,而且巧妙地组合成相互缠绕、相互纽套的协调图案,反映出团结友爱、互不分离的民族特性。回族、撒拉族、东乡族以花卉图案为主,动物图案用的比较少。
青海汉族博引各民族之长,几何、花卉、动物、人物都采用,绣得华丽丰繁。从全省范围看,草原牧民的刺绣以夸张的造型、庄重的色彩、强烈的对比、粗犷的线条、质朴的情感,展现出豪放民族的气质。从事农业的各民族,其刺绣不但种类繁多,而且构图饱满、形象生动、浑厚朴实,并以做工精细而著称。
青海民间刺绣,深深植根于各族人民的生活土壤中,时至今日,在许多地区,男女老少从头到脚,从用具到住室皆用刺绣来装点,显示了各族人民特别是各族妇女对生活的热爱、对幸福的追求。
青海藏族妇女辫饰
青海藏族妇女头上的各种装饰工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