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3-18 04:11:52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核心价值观交流材料,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随着科技的进步,以互联网为标志的互联网络时代已经到来。据统计,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5.13亿,其中大学生用户占到22.4%。当代大学生作为互联网络时代一个非常庞大的受众群,其价值观正处于逐步成长定型的阶段,在新环境下,信息的自由传播、传播方式的个性化、信息的虚拟化、不良信息泛滥等会扰乱信息传播环境,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形成产生着巨大影响。能否抓住信息网络化发展带来的机遇,采取切实可行的对策,趋利避害,提升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效,已成为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不容忽视的紧迫课题。
一、信息传播的网络化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的契机
1.网络的开放性,扩展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空间。网络是无国界地域性的,人们在进行信息交流和网络活动时没有地域范围和国界、国籍的限制。传统的大众传播往往受制于时空限制,而网络的出现则跨越了各种障碍因素,使世界成为信息交流系统的整体。传统的主流意识形态宣传空间往往仅局限于一国统治地域范围之内,而网络的“全球化”特点,使得任何信息以及作为“隐形内核”的意识形态都可以通过网络媒体进行广泛的全球传播。因此,在网络中不同政治文化的冲突和摩擦固然不可避免,但相互借鉴和吸收因素也日趋增加。我们完全可以利用网络“全球性”的特点,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增强传播的辐射力和影响力。
2.网络的互动性,改变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方式。网络的互动性,是指不同信息交流主体之间可以就同一主题进行实时的双向或多向交流。网络的互动性打破了师生间的固定地位,变被动式教育为互动式教育。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由于偏重社会教化而忽略了个人学习自省,使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受到限制,大学生往往只能被动接受教育而无法主动参与思想交流。而网络的“交互性”,则实现了师生间双向的、互动的交流。老师和同学不再局限于面对面的教育,彼此之间也不再具有制约关系,都可以在网上自由平等地发表自己的观点,相互沟通探讨,同学通过操控计算机,浏览学习组织者提供的素材,由被动地接受“说教”变为自主地学习领会。
3.网络的多媒体性,丰富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内容形式。大家深刻感受到在互联网络上进行信息交流已经不限于一种媒体,可以同时使用数字、图像、声音等多种媒体进行通信。传统媒体受版面、时段和频道的限制,不得不对许多信息、材料忍痛割爱;而网络既没有版面的限制,也无时段的制约。网络中的信息都是以文字、声音、图片、多媒体课件、视频等多种形式进行展现和传播的,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容变得图文并茂、声影兼备;而其符号也从原来的显性、单一,而变得隐性、多元。内容形式的丰富,往往能够弥补政治教化因其高度的理论性而与大学生认知程度产生的“审美偏差”,使事与理、情与法、形与声、形与神等有机地交融在一起,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变得生动活泼、寓教于乐。
4.网络的“虚拟性”,提升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效率。所谓网络的虚拟性,是指虽然在网络上看似真实存在的物品或人物,但在现实环境中并不存在该物品或角色或在现实环境中并没有与之一一对应的真实物品或人物。传统的价值观教育进程是通过家庭、学校、社会的系统教育、对特定政治符号的规范化接触、大众传统媒介的政治宣传、参加实体化的社会政治组织等等,即必须通过在现实社会的实体化政治互动中去实现。互联网所创造的虚拟政治世界对现实政治生活进行了最大限度的模塑,使大学生可以超越与社会的距离,在虚拟网络中就可体验参与政治生活的机会,政治技能技巧、政治角色的扮演和对政治内涵,由此带来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效率的提高。
5.网络的“组织性”,提高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针对性。所谓组织性,是指网络上的受众不再是一个无分别的整体,而是具有不同需要层次的有差别的群体,他们根据年龄、性别、教育程度、兴趣爱好、等不同因素自愿组织成为松散、非正式的网络传播亚共同体。由于这些网上群体大多是根据个体自由选择组织而成,彼此之间认同感高,一般都有其约定俗成的价值标准和行为方向,因此能够“通过推动或迫使成员遵守该群体所公认的态度或行为而使成员社会化”[1]P107。网络的这种“组织性”,使得学校更能够从多视角、多渠道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群体的需求,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和教育手段,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的针对性。
中职学生的价值观主流属于情趣健康积极向上的,精力旺盛、富有朝气、兴趣广泛、好奇猎奇、求新求变,但是由于受多年高校扩招的影响,中职学生的整体素质不容乐观,在思想行为上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重视个人价值,忽略社会责任
中职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从小养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人生价值取向逐渐功利化,贪图安逸,追求享乐,择业取向偏重于经济利益。重视个人权利,忽视社会责任,重视个人价值,忽略群体利益。缺乏立志成才的人生理想,没有明确的人生奋斗目标,认为自己学习不好,中职生比不上高中生有出息,感到前途渺茫,觉得为国家兴旺、为民族振兴学习奋斗,与己无关,都是社会精英的事情,有自我贬低倾向。
(二)缺少敬业精神,责任意识缺失
中职学校学生大多自我意识强烈,渴望和追求自由,不愿意受约束限制,喜欢无拘无束,有点小任性,比较贪玩好动,自我约束能力较差,纪律意识不强。做事情拖拉,缺少计划性,总觉得车到山前必有路,有等和靠的思想。虎头蛇尾,没有韧劲和长劲,遇到困难就想打退堂鼓,不为成功找方法,只为失败寻理由,总是怕做不好,怕挨老师批评,怕失败之后要承担责任。有得过且过的思想倾向,缺少吃苦耐劳的敬业精神和勇于创业的拼搏精神。
(三)孤独脆弱,缺少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中职学生来自离异、单亲家庭的独生子女较多,在成长过程中爱的缺失,造成他们人际交往能力欠缺,孤独脆弱,心理承受能力不强,情绪管理能力较弱。有的自卑怯懦,缺乏自信,怕被人拒绝,不愿意主动与别人交朋友,跟老师、同学、父母的关系也不是十分融洽。个别学生性格急躁,不善于沟通交流,容易走极端,缺少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四)缺乏正确的道德观念,法制意识淡薄
个别独生子女是被溺爱宠坏了的小公主、小皇帝,从小娇生惯养,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无忧无虑的生活,缺少生活自理能力的锻炼和培养,重大决定都是父母帮助拿主意,缺乏独立思考,自主判断的能力。表现为自私自利,对他人、集体和公共事务漠不关心,于己有利才做,于己无利不做。个别学生缺少感恩意识,认为父母、老师对自己付出的爱都是理所当然的,不懂得尊重和体谅别人,更不肯为他人牺牲个人利益。缺乏对道德行为的正确判断,缺少公德意识,有些学生甚至受家庭环境和社会不良风气影响,盲目地崇拜西方价值观,将金钱看为实现人生价值之尺度,个别人法制观念淡薄,不懂得法律是行为规范的底线,为了金钱不惜一切手段,铤而走险,步入犯罪深渊。
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进行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智育的目标不仅在于发展和充实智能,而且也在于形成高尚的道德和优美的品质。计算机应用基础是融知识性、应用性、操作性为一体的公共基础课,早在2009年教育部制定的《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大纲(2009版)》提出要求: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使学生了解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信息道德及信息安全准则,培养学生成为信息社会的合格公民。计算机与网络知识同道德及价值观有着密切的联系,计算机教学是培养学生遵守信息道德的重要手段。但在实际教学中,一些教师通常把它当作一门纯粹的技术课程对待,单纯的以传授知识和技能为主,忽视了人文精神和道德素质的培养,尤其是随着网络和计算机的普及,网络上的信息良莠不齐,在学生缺乏辨别能力的情况下,很容易被不良信息所诱惑,有的沉溺于虚拟的网络游戏之中,有的贪恋黄色网站,有的利用网络犯罪,这些现象虽然有其他的原因,但是,作为传授计算机知识的教师,教会了学生怎样使用计算机,怎样上网,却没有教导学生怎样科学使用计算机和网络,没有提醒学生网络世界的凶险和防范,做到防患于未然,不能不说是一种缺憾。当代中职学生是国家未来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力量,是社会技术劳动的生力军,他们的价值观正处在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可塑性很强,对是非的辨别能力较弱,他们极易受到外来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的影响,容易发生价值观偏差甚至扭曲。所以,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融入价值观教育的内容,有助于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激发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质量,提升德育素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加强网络文明修养,促进健康成长都是及时和必要的。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学生步入中职后非常重要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根据教学计划安排在第一学期,大多数学生都很感兴趣,它教学资源丰富,与各学科知识和综合运用联系密切,教材中既有世界观、方法论的有向引导,也有高尚情感的感化、积极思想的陶冶和人生观的启迪,教学资源的广泛性、教学模式的多样性、教学手段的先进性、教学内容的实践性,蕴藏了核心价值观的教育素材,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计算机应用基础不仅有很强的知识性、实用性,而且对学生品德和价值观教育具有很强的针对性、适用性。通过教师深入挖掘,精心备课,结合中职学生的个性特点,充分发挥教学资源的独特优势,将核心价值观教育有效地融入教育教学的具体过程中,使之成为对学生进行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载体是切实可行的。
三、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进行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关键环节
(一)教师要成为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心人
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项基础工程、灵魂工程,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教师要提升自身素质,成为学生践行核心价值观的楷模,发挥示范、表率作用,以人格力量感召学生。教师要了解当代中职学生的特点,了解学生的思想动向,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计算机应用基础包涵计算机发展史、计算机硬件知识和软件知识及应用、网络知识及应用、多媒体技术应用等内容,这里面提供了丰富的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资源,教师要深入挖掘价值观教育的题材和元素,将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教学的各个方面,使核心价值观教育与教材教学内容有机融合,做到教书育人,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潜移默化地让核心价值观走入学生内心。
(二)课堂要成为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阵地
课堂既是传授知识的场所,更是价值观教育的主阵地,教师要把课堂作为塑造学生灵魂的圣殿,发挥其主导作用,学生上机操作课集中在计算机机房进行,利用特殊教学环境的有利条件,搞好教学设计,采取多种教学模式和多媒体技术把抽象的知识变得直观,把空洞的说教变得生动形象,通过做中学、做中教,开展益德益智的科研发明和创新创造活动,实现师生良性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培养主动探究的创新精神,培养高尚情操,自觉抵制不良信息,依法进行信息技术活动。
(三)实验实训应成为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操练场
课程内容的实践性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了有利条件。计算机应用基础具有非常强的实践性和操作性,很多内容需要通过实验和实训加以强化,在实践过程中,不仅接触到现实生活的大量实例,而且通过实现人机互动、师生互动、学生之间互动,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协作意识。通过引导学生制作核心价值观方面的文档、图片、幻灯片、音频、视频材料,在学会技能的同时,受到价值观的教育和熏陶。同时在实验实训中引导学生注重细节,注意小节,保持卫生等,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组织学生参与机房管理,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指出:“良好品德是健全人格的根基,是公民素质的核心。基础教育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如何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照下进行小学品德课堂教学呢?我认为应以丰富多彩的体验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实施活动化教学,寓教育于儿童的生活和学习活动之中,源于生活,回归生活,从而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
一、积极创设课前生活情境,触感体验
课前生活体验活动主要是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参观、访问、调查、收集资料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积累感性认识、增加体验,为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打下基础。
1.现场参观,触感体验
情感体验是任何人都代替不了的一种情感上的触动、心灵上的共鸣,只有体验是主体的亲临其境、亲身感受才能获取。例如,执教《可爱的家乡》时,我组织学生参观,通过参观开展家乡考察,引导学生了解家乡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学生经过生活体验,再通过课堂教学,更能体会到家乡的变化、领悟到祖国的可爱,从而有效达到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
2.深入访问,触发行为体验
访问是教师组织学生深入社会学习先进典型、崇高榜样的一种生活体验活动。由于在课前参与生活体验活动,学生有了从生活中得来的生活体验,因此,在课堂中教师可以适度讲得少一些,让学生多交流。学生之间交流多必然会提升参与的积极性,使主体得到充分发挥。他们会无拘无束地谈认识、说感想,就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促进优良品德的形成。
二、巧妙创设课堂生活情境,引发活动体验
品德课上,教师可以根据实际,努力创设丰富的情境,采用多种学生乐于、易于接受的实践活动,让他们在特定的情境中进行生活体验,使学生进入主动的学习状态中,引起共鸣,使学生受到深刻的教育。
1.在实践的情境中体验生活
思想与品德课堂教学该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真实、典型的材料。如,执教《我和诚信交朋友》一课时,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银行的取款机发生了故障,你取100元钱,它吐出了1000元钱,你要不要?”等,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接下来的课堂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2.在有趣的游戏情境中体验生活
学生的活动和学习是从游戏开始的,哪里有学生,哪里就有游戏,学生的机体在游戏中得到锻炼,情感在游戏中得到满足,品德在游戏中得到发展。低年级学生特别喜欢玩“找朋友游戏”,在教学中,我经常开展“红花找朋友”活动,培养学生分辨是非的能力。在做“找朋友游戏”时,让学生戴小红花头饰,找自己身边最乐于帮助别人的小朋友做朋友,并说明为什么找他(她)。
三、努力创设课外生活情境,升华行为体验
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家庭、学校、社会三者合一发挥整体功能,促进知行的和谐发展。
1.创设家庭生活情境,升华行为体验
课内实践具有很大的局限性,许多实践活动都无法当场在课堂上实施,因此,需要把情境设置延伸到家庭去完成。家庭是一个人步入社会的起点,也是每个人在社会上奋斗的港湾,所以结合品德课教学内容,把为家庭生活服务作为“岗位”,引导学生进行生活体验教育是很有必要的。
如,执教《我爱爸爸妈妈》一课时,我邀请家长也一起参加,通过多次与父母的互动,如,画爸爸妈妈的手、介绍触摸爸爸妈妈手的感想、和爸爸妈妈做游戏等多种形式,最大限度地与爸爸妈妈亲近,促进父母与孩子的交流。
2.创设社会实践情境,升华行为体验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11-0207-02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强调,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是强国、强民、强魂的关键和着力点,因此在高校推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新途径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在高校推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中西方许多国家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的经验,如素有“民族大熔炉”之称的美国,美国崇尚多元文化,其大学又是如何对学生进行主流价值观教育的呢?本文将以美国为例,通过对美国大学主流价值观教育的内容和实施方式进行考察和梳理,探索出我国高校对大学生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的新途径。
一、主流价值观教育的实施途径或具体措施
(一)通识课程教育以及主流价值观教育项目
通识课程是美国大学本科阶段一、二年级普遍开设的课程,其课程目标主要是通过传授广泛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全面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素养,为未来的生活做准备。通识课程主要包括历史、人文、自然、社会、行为科学等多种学科。通识课程的课程目标除了要让学生了解自然和人类社会的客观知识、具备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外,还要使他们了解并认同美国国家的核心价值观,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在美国,除了通识课程,他们还开设有专门的主流价值观教育项目,其核心教育内容包括:职业伦理和良好的学习态度;个人和学术道德;为社区和社会做出贡献;形成道德推理和行为的能力等。可见,这个“核心责任”项目涉及的内容全面,围绕建立社会主流价值观的目标,囊括了个人道德品质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法律教育、权利与义务的教育,是一种以促使学生更好地履行个人和社会责任的公民教育为核心的系统的主流价值观教育。
(二)大众传播媒介宣传主流价值观
美国是以第三产业为主的国家,其文化产业的发展不但增加了美国的经济收入,而且宣传了美国的伦理道德和社会主流价值观。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电影等大众媒体在美国主流价值的社会宣传中起到了巨大的推波助澜的作用。如高校利用校刊和网络资源对学生进行主流价值观教育,从而选择性地传播优秀文化,宣扬自己国家的道德标准,从思想和行为上对学生进行约束。
(三)社区与社团拓宽主流价值观教育领域
社区是美国推行主流价值观的重要领域。美国学校鼓励学生参加社区志愿服务,高校在审查申请材料时也十分注重申请者的奉献精神。社区对培养学生良好性格、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美国各社团开展各种活动,如爱家乡活动、集体住宿教育活动等。而校外劳动青年的社会教育主要通过社团载体,培养青少年团队意识、深化文化素养学习。他们把主流价值体系教育融入国民教育的全过程,通过丰富多彩的社区、社团教育活动,无形之中帮助青少年树立主流价值观。
二、我国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现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价值体系中起主导、支配和决定性作用,应该认真学习和大力宣传、弘扬。然而,我国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推行的具体过程中还存在少许实际性的问题。
一是虽然大部分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有了初步的理解,但仍然处于被动接受教育的状态,主动理解、自觉学习的学生比例较小;二是一定比例的大学生的价值取向趋向模糊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确立政治导向的指导意义中,许多学生持模棱两可的态度,特别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就业有实际意义时,只有三成左右的学生选择愿意学习;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教学还处在简单的灌输模式,与学生互动较少;四是网络平台建设、校园文化氛围、课外活动等相关学习活动虽然有开展,但大多数属于阶段性活动,不够深入,成效有限。另一方面,高校在推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过程中忽视了“以人为本”,即学生个体价值,学校注重教师主导、教师讲授、灌输理论知识,使学生在接受教育时处于被动状态,忽视了对学生自身的教育,在核心价值教育时未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观念在学校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
三、我国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新途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着我国高校思想道德建设,引领着大学生成长成才,结合我国高校对大学生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现状,借鉴美国主流价值观的推行方式,以便有效地开展我国高校对大学生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一)明确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目标
我国高校的思想道德教育的目标要以人为本,实现大学生人格的完美发展,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从学生需求出发,尊重学生,积极探索符合大学生特点的教育方式。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内容,要使之社会化、生活化、实践化,调整和改进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方法,与学生心贴心,敢于直面学生困惑,善于利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回答学生疑惑,系统解答学生疑问,在互动参与中让学生增强核心价值观共识。这种认同共识不仅要体现在思想上,也要反映在感情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展现理论体系的真理力量,展现核心价值体系的人文力量,情通理顺,入情入理,春风化雨。只有这样,核心价值教育才能让大学生入耳、入脑、入心。
(二)强化学校推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学校是进行文化传播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主要阵地,高校应以课程教学为载体,通过通识教育以为指导思想,将其内涵渗透到课程的教学中去;在各专业课程教学中潜移默化地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注重各学科教学对价值观的“载道作用”。高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融入人才培养目标,并针对不同学科、专业特色设计不同侧重点。如对管理学院的学生则注重合作精神和团队精神教育;实验学科更多强调的是科学研究的创新精神;法学则应该加强法律道德的灌输。只有将专业德育课和其他专业课紧紧结合起来,坚定指导思想信念不动摇,才能让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高校思想政治辅导员是对学生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推手。辅导员教育学生时,把思想道德教育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相结合,充分发挥大学生主体意识,重视对大学生价值观、情感和能力的培养,例如重庆文理学院周末思想教育课,辅导员在课堂上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以具有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意义的典型人物和事迹为例,让学生更加了解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内涵。
(三)利用校内外活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高校党委、党支部、团学组织以其他各种组织形式多组织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实践活动,大力推广宣传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一方面,校园内各种组织应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周末文化活动、节假日纪念庆祝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团员组织活动、创先争优活动、价值观辨析会、宣传模范典型等,让大学生在实践中逐步形成和不断巩固稳定的、长久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另一方面,学校加强对大学生假期社会实践活动和学生社团活动的指导,让学生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带到工厂、企业、农村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学生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他们才能更好地了解国情市情民情,知晓我党的奋斗史、创业史,明白党的领导是历史的选择,珍惜来之不易的生活。这样学生才会更加热爱祖国,热爱党,认可和接受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四)借用新媒体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媒体是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高校应该利用QQ、微博、电视、电影、广播、校刊等媒体多层次全方位的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学生工作QQ群、微博和BBS论坛传播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学生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社会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牢占领学校网络思想文化阵地;组织好学校领导在线交流,领导与学生做好互动交流工作,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真正体会到价值观的意义和作用,加深学生对社会核心价值观的理解,从而接受核心价值观,达到约束和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增强同学们对党、对社会主义祖国、对中华民族的热爱,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五)依靠高校规章制度保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
建章立制是持续推进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主要手段。高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制度化,以制度为保障,并进行考核,才能不断推进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各项活动。高校依靠制度考核来监督学生学习社会核心价值观的情况及学校各部门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情况,并将其作为学生的综合测评成绩,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和思想品质。学校要考核各部门开展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情况,并根据考核结果进行表彰奖励,使各部门都把对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作为经常性工作抓紧抓好。通过制度保障、规范机制,形成一套持之以恒的机制,确保高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达到良好的效果。
四、结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关系到社会主义的前进方向和光明前途。我国高校在推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过程中可以借鉴西方许多国家的教育方式与方法,以便更有利的推动我国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与时俱进,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尊重学生的教育主体地位,积极为学生营造自我教育的良好氛围,让学生主动选择、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转化为自身的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从思想上培养更多的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周燕萍.美国多元文化社会主流价值观的清教主义缩影[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
[2]黄紫华,粟莉.美国思想道德教育的经验及启示[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6).
[3]李萌.美国高校价值观教育的实现途径与启示[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11(6).
[4]张伟.国外加强社会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做法及启示[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1(2).
一、课堂教学坚持“双主”理念
所谓课堂教学中坚持“双主”理念,就是在课堂教学中坚持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更好地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根本目的,就是很好地培养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和践行度,而这种认同和践行又建立在学生的自主选择的基础上,这就要求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更好地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教学活动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选择,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的基础上更加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思政课课堂教学中坚持“双主”理念的意义就在于激发和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自觉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学生进行自我教育,从而形成主体意识、主体精神和主体人格。一是在教学过程中坚持“双主”理念还有助于化解教与学的矛盾,有助于教师摒弃传统教学活动中的灌输型教学模式,有意识地实施主体性教学,把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地调动起来,形成师生平等、教学相长的课堂环境,形成老师生之间教与学的和谐关系,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入心入脑,真正收到实效。二是在教学过程中坚持“双主”理念有助于在课堂教学中构建起民主、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在这种新型师生关系中,知识交流才会信息对等从而形成互动、碰撞的良好学术讨论氛围。
二、改进课堂教学方法。实现“四个转变”
在思政课教学中灵活采用适合教学内容特点的教学方法,才能有效达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目标。课堂教学中坚持“双主”理念,就必须在教学方法上实现“三个转变”:
1.实现“一对多注入式”教学向“一对一启发式”教学的转变
所谓“一对多注入式”教学,就是由教师向学生简单的知识灌输的单向式教学,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根本任务就在于引导、启发和转变学生的思想观念,培养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因此,单一的单向灌输式教学已经不适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要求,迫切需要实施“一对一启发式,,教学。要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主体地位的真正尊重,在教学过程唤起学生的参与意愿和互动热情,也要充分把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利益诉求、接受能力等密切联系起来,还要把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密切联系起来,只有这样才能有助于学生更好的接受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实现“定论式”教学向“探究式”教学的转变
在传统思政课教学过程中,必须要重视教师传授给学生的知识的权威性――这种知识是意识形态教育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对教师讲授的内容要求绝对权威,不允许学生对许多理论问题进行质疑,教学方法主要采用演绎说教的方式,这种“定论式教学”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性,不利于培养学生理论探究的兴趣和能力,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性,甚至严重抑制学生对理论探究的兴趣。要改变这种不良状况,就有必要进行“探究式教学”,这种教学方法深化了学生的理论认识,突出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和互动性,有助于在探究中形成正确的理论认识、在讨论中解决深层次问题、在论辩中形成正确的认识。
3.实现单纯课堂教学向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转变
传统封闭式教学模式把整个教学过程都局限在课堂上,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和主体精神的培养,也不利于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应该探索开放式教学方式。教师应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潜能,提高学生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联系现实生活进行思考和分析的能力;应该把课堂这个教学阵地向课堂前后、内外进行拓展,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学习和实践机会;应该在讲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内容的基础上,适当增加实践性教学内容,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应该灵活采用诸如“课堂辩论、情境模拟、游戏体验、学生讲解、社会考察”等多种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体性。
4.实现“无网”教学向“信息化”教学的转变
网络已成为大学生生活的一个部分,传统的“粉笔+黑板”的教学手段已经不能满足新时代学生对网络化的需求。因为思想政治理论一般说来是抽象与枯燥的,要求思政课教师把逻辑的力量同情感的力量结合起来,把透彻的说理同生动的语言结合起来,切切实实提高思政课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这就要求在思政课课堂教学中;灵活运用多媒体技术,采用文字、音像、视频等多种信号传递给学生视听觉等多种感官刺激,增强直观教学,使学生加深学生对抽象理论的理解,在愉快的欣赏中学习、思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思政课教学部门通过搭建思政课网络教学平台,灵活采用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信息化教学形式,让学生们在网络平台上注册学习,通过观看在线视频或者学习课程提供的精准阅读材料,顺利完成在线习题和测试。思政课教学部门还应加强网络育人特色品牌的培育和创建,实行网下与网上两个课堂相结合的教学合力。比如:在思政部网站建立“新闻播报”板块,让大学生对当前社会热点问题展开讨论,并及时有效进行正面教育和引导;开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主题学习网校,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鼓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通过网络学堂、电子邮件、手机飞信、人人网、博客或微博、QQ或MSN与学生进行跨时空的交流。网上交流不仅可以有针对性地解答学生的疑问,还能够有效地消除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为大学生营造培育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良好的网络文化舆论氛围。
三、用研究式教学组织思政课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7)07006302
课堂教学中的公平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在平等的基础上以不同的方式对待不同的学生。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互动。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证明,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w作用有机统一,才能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考虑到自己怎样教,而且要考虑到学生怎样学,努力摆正自己的位置,力求建立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使教学真正从学生的学出发,能顺着学生的思路来设计教学过程,随时根据学生学的情况调整教学。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全体学生开展阅读、观察、讨论、辩论、比较、概括、欣赏、表演、交流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彰显公平,让学生在活动中丰富知识、碰撞思维、启迪智慧、升华品质。本文就以《价值与价值观》一课为例,谈谈自己对政治课教学中学习活动设计的一些做法。
一般来说,活动设计要围绕教学内容分析、学情分析、教学资源分析以及教学目标分析等方面进行。本节课学习活动的设计,笔者主要分为四个步骤。
一、对教学内容的分析
公平教学首先必须准确把握教学内容和要求,因材施教。教学内容的分析主要是对内容结构以及教学重点与难点进行分析。笔者对生活与哲学中《价值与价值观》一课的教学内容做了如下分析。
1.从内容结构上看,有价值、人生价值、价值观及其导向作用等具有递进关系的三个方面。
2.从重点、难点上看,有人生价值的含义;如何正确评价一个人的人生价值;价值观的导向作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通过对教材和教学内容的分析,有利于教者理清不同内容在教育教学方面所承载的功能和发挥的效用。此时,上课教师要注意的就是必须将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和素养的积淀融入各种活动之中,从学习的深度、理解的难度和掌握的效度等方面设计不同的活动方式。要避免教与学的人为分离,防止出现“满堂灌”“填鸭式”的现象。
二、对学情的分析
公平教学必须尊重学情,因材施教。学情分析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1.学习兴趣分析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是有个性的,他们的活动受兴趣的支配。生活与哲学教材有三个突出特点:贴近时代,贴近实际生活,贴近学生。“价值”“价值观”又是高中生在学习生活中经常碰到但不易判断和选择的问题,因此他们会产生较强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学习“价值”的概念时,笔者设计了案例分析――“分享快乐事”,让学生交流进入高中以来感受最深的快乐事,引导学生思考:“这件事为什么会让我们感到快乐、开心?”原来,我们的生活总离不开有价值的事物,每天都做一些有价值的事,总会有获得感、满足感,因而感受到开心、快乐甚至幸福,这说明,事物具有满足主体需要的功能和属性。这就是哲学上所讲的价值。这一活动设计,先从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说起,将抽象的哲学概念寓于具体生活之中,一方面使得深奥的知识变得通俗易懂,而且让学生明白“生活中处处有哲学”的道理。 因为这些事例切合学生实际,所以,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很高。在交流过程中,学生畅所欲言,七嘴八舌,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其中不乏真情流露。
2.认知水平分析
高二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日常生活中,经常通过各种媒体了解甚至接触到一些有关价值和价值观方面的人和事,比如“扶不扶”“我爸是李刚”“魏泽西”“酒驾”“有钱就任性”“小悦悦”“道德模范”“土豪”“明星吸毒”“感动中国”等等。在当下,不同的价值观念不断碰撞和冲突,青年学生该如何判断和选择?这就需要教师站出来,给予他们必要的引导和正确的指导。
例如在学习“人生价值及其评价”内容时,笔者设计了“最美乡村教师”学习探究活动。首先笔者选择了2016年“感动中国”人物――“最美乡村教师”朱敏才、孙丽娜的事迹。之所以选择该事迹,一方面是想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增强公民意识,另一方面是想引导学生尊敬老师,懂得感恩,而这两点正是当今高中生普遍缺乏的。为此,笔者将朱敏才、孙丽娜的事迹材料分为两个层面,突出人生价值包含的两个方面。笔者还设计了两个问题:1.概括“最美乡村教师”的主要事迹。2.朱敏才的人生价值表现在哪些方面?活动设计遵循了从感性到理性,从具体事件到抽象道理的原则,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学生在讨论交流中为先进人物事迹所感动,被无私奉献的精神品格所感染,育人润物无声,目标水到渠成。
又如,为了强化学生对 “如何正确评价一个人的人生价值”的认同感,澄清学生在贡献大小以及贡献形式上的误区,笔者特地增设了一个互动环节:说说我的价值。引导学生畅谈自己的价值,让学生在交流中相互学习,反思和感悟,懂得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积极意义,给他人多一分理解,自己增一分责任。
3.知识基础分析
高二学生已经在高一阶段学习过经济生活中“价值”的有关内容,但对哲学意义上的价值和社会意识范畴的价值观没有多少了解,对评价一个人的价值、树立什么样的价值观缺乏足够的认识基础,对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缺乏深刻的认同感。因此,选择什么样的学习活动方式对澄清学生的认识误区、发展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至关重要。
例如在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时,笔者选择了四个具有代表性的学生生活中的困惑,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讨论,让学生在激烈的思维碰撞中得出正确的答案,从而做出正确的价值选择。
①今天你值日,可你生病了,身体不舒服,你怎么办?
②今天天很冷,你想开空调,坐在空调下方的同学极力反对,你会怎么做?
③接送校车来了,本周你是站票,但车上还有空位,你会坐吗?
④适逢期中考试前夕,学校要求你参加校篮球队集训,你会参加吗?
这四个“思想困惑”其实包含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克服困难,做好工作其实就是“敬业”的表现;顾及他人感受,不开空调就是一个“友善”的问题;即使有空位也不坐那是做人要诚信;为了集体参加训练则是“爱集体、爱校”的体现。从这四个事例让学生明白一个道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空中楼阁”,它实实在在地存在于我们每个人的实际生活中,只要我们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把每件小事做好,其实就是在自觉遵守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对教学资源的分析
公平教学必须合理选择教学资源,不同的课堂教学内容要选择不同的教学资源。一般来说,教学资源包括课堂教学时间、教学资料(包括课程内容和辅助资料)、教学设备、教学环境、教学群体、教学技术(教法学技、应用技术、信息技术)等。
设计本节课的学习活动过程中,笔者选择和利用了教材、音像资料、多媒体设备、新闻资料等多种教学资源,有些资源还进行了二次利用。例如,“最美乡村教师”朱敏才、孙丽娜的事迹材料,本节课根据教学的需要就利用了两次。由此P者的感触就是资源的选择要精,不贪多,对它的使用务必要充分。
四、对教学目标的分析
道德与法治是中学生的必修课程,教师要对教材展开深度剖析,确定课堂教学的基本坐标和方向,为培养学生的核心价值观创设基础环境。初中生有一定的生活认知,教师要深入学生中间,对学情展开细致调查,探知学生的核心价值观,为分层教学设计提供信息支持。教师还要有创新意识,对引导方式、操作方法、课堂训练、教学评价等环节展开优化设计,以提升课堂教学的针对性,提高核心价值观的塑造效果。
一、深度解析文本,定位核心价值观培养坐标
道德与法治的课堂教学设计,教师要对教材展开多重挖掘。首先,明确课堂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基本方向的规范,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要明确教学方向,给出适当的教学规范设计,为顺利展开课堂教学创造良好氛围。道德与法治的课程内容大多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因此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其基本的出发点,教师在具体解析时,要充分考虑教材的适度性。因为教材具有普遍性,而教学具有地域性,学生的生活认知有其个性特点。因此教师要对教材内容展开深度剖析,确定好学习范围,定位课堂教学的总体走势。其次,利用校本课程资源。教材内容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师要结合教学需要,根据校本课程资源的占有情况,对教材内容进行优化处理,以形成更加完善的教材资源体系,为塑造学生核心价值观提供物质基础。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一课《青春的邀约》,教师可利用案例介绍形式来展开教学,发动学生参与案例讨论,从中获得真切的体验和启迪。案例一:最近笑笑和父母的关系变得紧张起来,原来,笑笑有很多事情都瞒着父母,如考试情况、交友情况,甚至外出也不跟父母说实话。笑笑抱怨父母管得太宽,父母批评笑笑不诚实。经过几次不愉快的交流,笑笑开始回避父母,尽量不给父母提供交流机会。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学生经过一番讨论,给出了多种意见。有的学生认为:“笑笑应该有自己的隐私,父母不宜干涉太多。”有的学生说:“父母有权知道孩子在做什么,孩子没有理由拒绝管理。”在具体讨论中,学生的认知观在逐渐趋同,这说明他们的核心价值观正在形成。教师对教材展开深入细致的解析,有针对性地给出教学设计,引发学生热议,这自然是教学设计的成功之处。
二、联系实际生活,探知学生核心价值观基点
学生生活认知呈现多元化特征,即使是同一班级的学生,其思想品质基础也存在差距,审美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也都有其个性特点。教师要深入学生群体之中,对学生的学习基础和思想基础展开全面调研,找到学生的思维共性,对学情信息进行进一步的整合与优化,为课堂教学设计提供充分的信息支持。初中生正处于认知成长的关键时期,教师要有针对性地给出引导意见,帮助学生进行品质塑造。做好学情调查是一种必然选择,它可以为教学设计提供最直接的信息参数。学习《品出情感的韵味》一课时,教师设计了一个与生活实际相关的讨论话题:情感分为积极的和消极的两个方面,那么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各包括哪些内容呢?学生开始议论纷纷,课堂学习气氛渐浓。教师随即给出生活实例,让学生展开探究,评价人物情感的价值取向。案例二:小敏和张涵展开了争辩,小敏说:“你整天就围着那几盆花转,真是太没意思了,你没有听说过丧志吗?”张涵很不以为然:“我养花属于高雅兴趣,可以陶冶情操。谁像你啊,喜欢搞什么慈善,到大街上去帮助乞丐。你知道吗?这些乞丐都是骗子。你这好心得不到好报的。”这两个同学的思想情感属于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呢?你对此有怎样的评价呢?学生根据案例展示内容展开热议。有的学生说:“这两个人的情感都属于积极的,不管是养花还是行善,都是努力向好,这是人间大爱。”有的学生说:“如果行善帮助了骗子,这无疑是助纣为虐。我对上街帮助乞丐持不赞同态度。”教师给出点评:“两位同学的情感都非常丰富,具有一定的正面追求,给人带来了正能量,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体现。虽然好心也可能遇到坏人,但我们不能因为怕骗就不去向善。”
三、优化引导策略,提升核心价值观塑造品质
在教学引导过程中,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者,也是教学的组织者、参与者和服务者,因此,教师需要对教学引导策略展开全面评估和优化,以提升课堂教学效率。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和其他课程有相同之处,也有一些差异,教师要正视课程的自身特点,不能将道德课上成了文化课。虽然需要学生识记一些常识,但帮助学生建立核心价值观却是教学的最终追求。教师要利用案例分析、课堂演绎、课堂辩论、合作操作、社会调查、信息搜集、数据分析、材料整合、课堂展示等方法,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为核心价值观的培养提供重要方法。在学习《集体生活成就我》时,教师就班级的现实状况展开了学习引导,让学生针对班级的问题给出自己的意见。案例三:班级最近出现了一些特殊情况,很多同学都开始喜欢读书,班主任就给大家准备了很多课外阅读书籍,引导大家利用课余时间展开阅读。有的学生甚至达到了痴迷的程度,教室内再也听不到吵闹声,再也看不到追逐现象。学生纷纷给出自己的看法。有的学生说:“如果每一个班级都能这样的话,那当然是一种理想状态。老师说过,‘书中自有黄金屋’,自觉读书一定能够给大家带来无穷的动力。”有的学生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是最有价值的追求。我希望能够拥有这样一个班集体,感染我,激励我,使我快速成长起来。”从学生的发言可以看出,教师的案例是比较典型的,学生核心价值取向得到了有效彰显。
四、延伸课堂域度,丰富核心价值观成长体验
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以创意设计赢得教学的主动权,为塑造学生核心价值观奠定坚实基础。但仅凭课堂时间还远远不能给学生的思想成长带来足够动力,因此延伸课堂域度、增加训练维度,自然就成为教师的普遍选择。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生活环境,对课堂教学展开有效延伸,帮助学生开阔视野,形成自觉的学习意识,并借助生活因素,为核心价值观的塑造找到发力点。《法律在我们身边》一课重点是让学生懂得法律与生活的关系,教师同样给出了案例引导,让学生感受遵守法律的重要性。案例四:小明每天都要抽时间练习钢琴,有时因作业太多,到了很晚才能练习,虽然他并不想这样做,但练习钢琴是爸爸布置的硬性任务。谁知因为练琴却出事了。一天早上,警察找上门了,说有邻居举报,小明家半夜三更弹琴扰民,并说这是违反治安管理条例的行为。学生对此展开热议,并逐渐形成共识。有的学生说:“扰民虽然不是什么严重违法行为,但破坏了邻里关系,也给自己找了麻烦。”有的学生说:“不能充分考虑周围邻居的感受,这是不可取的,是不理智、不文明的做法。”教师给出总结:“我们是受教育的学生,怎么能做损人不利己的事情呢?做文明事是做文明人的前提,也是塑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条件。”核心价值观是道德与法治课程最基本的目标设置,教师应充分考虑教学实际,对各种教学信息进行科学的整合与优化,从而形成重要的教学设计指导思想,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学习认知渠道,这对全面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促进作用。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展开教法学法探索,符合教师专业成长规律。教师抓住教学契机展开教学创新尝试,自然能占据课堂教学的制高点,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人格品质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相结合的思政课教学改革模式的含义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主题是以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思想道德境界为目的,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也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方向和目标。[1]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成功开展,有利于大学生思想政治觉悟的提高,有利于培养又红又专的社会主义“四有”公民,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涯和职业生涯有极大的指导作用和引领作用。
职业核心能力是指不针对某种具体的职业或岗位,具有相通性的、普遍适用和可转移的,在职业活动中起支配和主导作用的能力。主要包括“自我学习能力”、“与人交流能力”、“与人合作能力”、“信息处理能力”、“数字应用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的能力。培养职业核心能力的理念是教育部专家在借鉴美国、德国、英国等西方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的经验和职业培训成果的基础上引入形成的。[2]开展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已成为世界各国提高国民素质、培养职业技能的基本途径和发展趋势。
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相结合的思政课教学改革模式是指在思政课教学中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主旨,以培养职业核心能力为途径,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采用创新性的教学方法,将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过程融入到思政课的教学过程中,实现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与职业核心能力同步促进、共同提高的效果,潜移默化地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标。
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相结合的思政课教学改革模式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长期以来,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工作存在着教学改革推进缓慢、教学模式僵化、教学方法呆板、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等难题。思政理论课的教学过于偏重思想性和政治性,在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方面着力不多。思想政治教育无法触及学生的内心,期望对学生的人生方向和职业发展起到积极指导作用的教学目标无法完全实现。
在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方面,培训机构和各个院校也存在着思想上的误区。在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过程中,教育者专注于学生各种实用技能的培训和培养,强调“授业”、强调实用,期待学生能够在短时间、窄领域的培训中迅速成长成才,忽视学生思想境界的提高。这种培养路径无疑走上了一条急功近利的错误道路。[3]学生能力的培养不应是暴风骤雨的、快餐式的培养,而应是细水长流、浇灌式的培养,尊重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成长规律。
事实上,思政课与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不是彼此孤立,而是紧密联系的。思政理论课重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和培养,重在理论,重在“传道”,讲的是学生可以受益终生的真理,是人生的指路明灯。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重在“授业”,传授的是学生得以在社会上安身立命的技能,是生存发展的实用技巧。“传道”与“授业”本质上并不冲突,而是相辅相成的。探寻到恰当的模式,采用科学的方法,可以实现两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目标。
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相结合的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思路和策略
教改的整体思路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主旨,通过规划设计,将职业核心能力中的各个子能力的培养融入到课程教学中,以理论阐述为主、学生活动为辅,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调动起来,实现两者的结合,达到双促进、双提高的效果。
1.运用项目驱动教学法,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与人合作等方面的职业核心能力。项目驱动教学法是20世纪70年代德国职业教育领域开展的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行为引导式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是通过师生共同实施完成一个系统完整的工作项目来完成教学,非常利于培养高职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在进行课程设计时,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进行总体的规划设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展开,将知识点分解细化,把相关的知识点、各项子能力的培养融入到项目实施的各个环节中,在教学中层层展开,推进项目的开展。项目驱动式教学法,可以把教师的角色由传统的理论灌输者,变身为项目的参与者,学生由被动的学习者,转变为自主的学习者。[4]例如:在《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概论》课程的教学中,针对“促进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这一主题,设计“雾霾天气成因调查”这一项目,由学生围绕这一主题,搜集资料,对雾霾天气产生的原因、污染现状、治理措施等进行分析,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唤醒大家的环境保护意识,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环境、关注经济发展局势,开拓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信息处理分析能力等。这种教学模式对学生的能力要求很高。学生必须在课前进行自主的预习,对项目进行整体的设计和规划,要达到良好的效果,还需要有创新的思维和较强的信息处理能力,需要项目团队进行精心的合作和配合。在项目实施环节,学生需要运用沟通协作的技巧不断提高表达力和表现力,这对很多学生都是极大的考验和锻炼。
2.运用案例教学法,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与人交流等方面的职业核心能力。案例教学法是19世纪20年代美国哈佛商学院倡导开展的,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有着很高的应用价值。在课前教师精心准备案例,以实现一定的教学目的为目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理论对案例进行独立的阅读分析,然后作出评判,分组讨论,进而得出结论,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进一步深化所学的理论知识。例如: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理想与信念”的教学环节中,引入“用生命托起战机的航空英模罗阳的事迹”为案例,设计“信息处理能力”的训练项目,第一步,引导、确定主题,提出“罗阳在执行任务时突发急性心肌梗死,在工作岗位上殉职,在他身上体现了一种什么样的品质?是什么支撑着他在工作岗位上忘我奉献?”由学生阅读材料,处理材料信息。第二步,组织讨论,由各组同学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提出自己的见解。第三步,进行能力的拓展。提出问题“为什么要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并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如何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奋斗?”学生结合自身情况,进行分析,回答问题,教师进行总结和升华。这种教学方法可以有力地推动学生信息处理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引发学生的问题意识、探索意识、创新意识,促进学生职业方法能力的发展。
3.运用情景体验法,培养学生与人交流、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职业核心能力。体验式教学法是指在教学中贯穿着“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一哲学原理,以认识论为基础,根据教学的需要,引入、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场景或者氛围,通过学生的亲身参与,体验特定的情境,触发自身的情感和思考,从而正确地理解教学内容,产生心理上的感悟和认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一种教学方法。体验式教学重在突出实践的重要性,把一定场景虚拟再现,在课堂教学中,将学生由被动的教学对象,变身为课堂的参与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传导不再生硬刻板,而是在轻松愉悦的情景体验中,潜移默化地完成。学生与人交流、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职业核心能力也在特定的情境下获得迅速提升。[5]这种教学方法强调学生认知和行为的统一,可以帮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重视与人沟通、创新进取等良好的思维习惯,对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非常全面,对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自信心大有裨益。例如: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法律内容的教学中,开展“今日说法”体验式教学活动,来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教师选定法律内容,让学生选择相应案例,划分为案情情景再现组、主持人组、专家点评组、观众提问组等,课前进行精心准备,在教学中再现案件的经过。情景模拟的教学方式可以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90后一代的知识水平、创新力可以通过这种方法展现出来,而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学习法律知识、选择案例、收集资料、角色分配、模拟训练、课堂呈现、专家点评、回答提问等环节,都需要学生学会运用自主学习的能力去精心准备;各个环节的开展都需要团队合作精神和与人交流、与人沟通的能力;法律知识的运用,资料的获取、选择都是对学生信息处理能力的锻炼和培养;在课堂上展现的环节是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的锻炼和培养;教学过程中运用视频、音乐、图片等方式,营造出的逼真场景,更是让课堂上的学生都能够参与到课堂教学之中,让学生内心充满着丰富的情感体验,情不自禁地产生真切的心理认同。[6]实践已经证明,在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培养职业核心能力时,科学恰当地运用情景体验式教学法,如同久旱的春雨浇灌大地,可以实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良好效果。
探索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相结合的思政课教改的价值
与时俱进,不断完善、发展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对提升思想政治课的实际教学效果非常重要。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相结合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模式探索可以有力地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改革,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有着很强烈的现实意义。
第一,可以形成一套新颖的、富有实效性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方法,使培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理念得到更广泛的推广和应用,为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提供新的途径和思路,为高校思政理论教学改革模式的创新提供借鉴。
第二,可以使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和职业核心能力得到双促进、双提高,成长为思想政治觉悟高、职业核心能力突出、“又红又专”、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学生的学习、生活、就业,乃至职业发展提供思想指导的作用,实现思政理论课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职业发展融为一体的目标。
第三,可以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趣味性、吸引力和感召力。运用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理念和方法,能够增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更为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更为关注学生的内心,让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教学不再枯燥乏味,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真正成为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毕生难忘的课程。
参考文献:
[1]郭星、覃秉金、黄海峰:《与专业相结合的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教育与职业》2012年第23期。
[2]邵艾群:《论英国核心能力开发的策略》,《继续教育研究》2011年第3期。
[3]祝爱芳:《职业素养教育融入高职思政课的路径研究》,《职业技术教育》2013年第26期。
[4]邢海玲:《高校“人本化”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研究》,《教育与职业》2010年第6期。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5)12A-0007-04
党的十从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其中“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个人层面的核心价值观。学生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对他们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能正确地指导他们更好地为社会、为人类作出贡献。融入学科课程教学是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渠道。托马斯・里克纳指出:“学科课程在价值观培养方面的作用是一个沉睡中的巨人,如果我们不能把这种课程利用为培养价值观的手段,我们就正在浪费一个大好的时机。”[1]科学史中蕴含着丰富的核心价值观内容,在理科课程教学中可通过科学史故事渗透核心价值观教育,帮助学生潜移默化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运用科学史进行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优势
1.叙事性方式适合进行价值观教育
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人具有例证性思维和叙事性思维两种思维模式。例证性思维是“给认识提供一种理论化的、形式化的解释,一种普遍抽象的例证”,而叙事性思维就是讲故事,呈现的是具体的人和事,尽量接近现实,它依赖于具体情境的经验。两种思维模式互相补充,在逻辑、科学方面,例证性思维占绝对优势,但在价值观与道德教育方面,叙事性思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学生的年龄越低,叙事性思维的特征越明显。尤其在当下的教学实践中,将价值规范准则教条式地灌输给学生是普遍现象,导致了价值观与道德教育的低效,因此叙事性教育方式显得尤为重要,科学史故事正符合叙事性教育方式。
2.榜样示范利于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
科学史故事将科学家们的价值观和行为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不仅能了解美的与丑的、高尚的与卑劣的价值观本身,而且能看到一个人具有不同的价值观与最终获得结果之间的联系,即具有高尚价值观的人最终获得成功与幸福、得到他人的赞美,具有卑劣价值观的人最终会遭遇失败。因此,科学史故事为个体的价值观养成提供了一个参照,为学生树立了价值观行为的榜样或警示。科学史故事不是通过对价值准则的说教灌输,而是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使学生或自发地将自己的价值观与科学家的美德进行比较,找出差距并为之努力,或检查自己是否也有一些类似的丑陋意识或行为,以后加以改正。价值观教育由“老师告诉我……”“老师规定我做……”变为“我认为……”“我应该做……”,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求,学生真正成为了价值观教育的主体。
3.真实的个性化情境易于被学生认同
科学史故事将抽象枯燥的观念原则转换成具体生动的人物形象,使干巴巴、冷冰冰的价值观念瞬间具有了魅力和生命力。学生在科学史真实的情境中经历各种价值观的冲突与化解,体验故事中人物的感受与渴望,领悟隐含其中的经验提示与教育意义。价值观教育由理性、逻辑转向真实、鲜活,使学生感到亲切、可信,学生更易于认同其中蕴含的价值原则,而不像对灌输式教育那样,采取敷衍甚至拒绝的态度。
二、科学史中核心价值观内容的体现
下面以生物科学史为例,阐述其中蕴含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
1.热爱祖国,报效国家
爱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髓,是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是把个人价值与国家、民族利益紧密相连,对祖国有着强烈的自豪感、认同感。热爱祖国,才能自觉肩负起促进国家富强、民族进步的责任和义务。
生物科学史上有丰富的爱国主义内容。一方面,可介绍中国在生物学上取得的巨大成就,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例如:我国的中医药学具有无损伤疗法、无副作用、整体论世界观等不同于西医的独特优势,所以像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都如饥似渴地研究中医药。为找到治疗疟疾的药物,屠呦呦从整理历代医书入手,查阅地方药志,走访老中医,在1972年锁定青蒿并制取了被饱受疟疾之苦的非洲人民称为“中国神药”的青蒿素。而在此之前,美国投入巨额资金,筛选了20多万种化合物,但没有找到理想的药物。为此,屠呦呦于2015年获诺贝尔医学奖。另一方面,可以介绍科学家的爱国情怀以感染学生。例如:法国生物学家巴斯德说:“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却有自己的祖国。”普法战争爆发后,德军侵占了法国大片领土,巴斯德怀着对祖国的深深热爱,毅然决然把德国授予他的证书退回。又如,中国神经肌肉生理学先驱冯德培说:“中国科学家,英雄用武之地在中国。”他年轻时虽然在国外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毅然选择回国创业,为国家效力。
2.敬业爱岗,无私奉献
敬业是一种工作态度,是公民重要的职业道德准则。敬业首先表现在热爱自己的工作,敬重自己所从事的事业,从工作中获得乐趣,并且通过工作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理想。其次,表现在勤于钻研,乐于奉献,通过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对事业全身心地付出,具有坚忍不拔、不畏艰险的献身精神,在遭到挫折时决不放弃。
譬如,巴甫洛夫病重期间,居然把自己当成了实验对象。他向身边的助手口授生命衰变的感觉,想为后人留下更多的科学数据。当他的崇拜者想敲门进来看他的时候,他立刻大声拒绝:巴甫洛夫很忙,巴甫洛夫正在死亡。在他的眼里,死亡不是生命的终结,而是生命的升华。再如,桑格曾两次获诺贝尔奖,但他在获奖之前却没什么突出的成绩。在胰岛素结构的研究过程中失败过许多次,遭遇过很多挫折,他的几位助手为此离他而去。桑格不因为多次失败而放弃,一如既往地沿着既定方向努力。他说:两次得到诺贝尔奖,是令我非常激动的事,但真正的乐趣却蕴含在工作本身之中。
3.诚实守信,历练品德
诚信是人与人之间相互坦诚、相互信任,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诚信是个人的立身之本,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关系的道德准则。人拥有诚信会受益终身,而一旦失去诚信,可能一时侥幸得逞,但最终一定会失败,在社会上无法立足、难以成事。
对科学家来说,荣誉固然重要,但是诚信更重要,多数科学家都是以诚信作为自己做人的道德基石。例如,1983年法国的西诺西和蒙塔尼发现艾滋病毒的在《科学》上,1984年美国的盖洛发现艾滋病毒是一种新型HTLV病毒,也发表在《科学》杂志,盖洛还开发了检测艾滋病的方法并申请了专利。蒙塔尼在研究盖洛发表的HTLV病毒资料时,发现盖洛的成果与自己送给盖洛研究室的病毒非常相似,甚至电镜照片也惊人地一致。于是蒙塔尼指责盖洛剽窃他们的研究成果,最后闹到法庭上仍然无法判断。一直到1993年谜底才被发现,原来盖洛发现的病毒被蒙塔尼送来的细胞污染了,盖洛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辛辛苦苦地重复了别人的工作。1994年,盖洛在《自然》杂志上向蒙塔尼公开道歉。蒙塔尼在接受诺贝尔奖时表示:“我为盖洛感到遗憾,盖洛在证明艾滋病毒导致了艾滋病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2]
4.友好协作,与人为善
“友善”是人与人之间和睦友好、互相尊重、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态度。友善能给别人带来愉悦,使人们彼此产生好感而易于沟通,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在学术上友善还表现在不压制同行,宽以待人,淡泊名利,团结合作。
譬如,弗莱明发现了青霉素,但是没能将青霉的代谢产物提纯出来。10年后,钱恩和弗洛里成功地分离出青霉素并将之提纯为药剂,比弗莱明当初的青霉素有效率高一千倍,而且没有明显的毒性。弗莱明毫不犹豫地把自己培养了多年的青霉素产生菌送给了弗洛里。利用这些菌,钱恩等培养出效力更大的青霉素菌株[4],这是一次历史性的合作。再如,“心电图之父”威廉・艾因特霍芬,将诺贝尔奖金的一半赠送给已去世的技术员的亲属。他总是把众人的功绩放在第一位,他曾在演讲时提到英国电生理大师Lewis时说:“如果没有他的工作,我坚信我们对心脏电生理工作的兴趣不会像今天这样高涨,我怀疑如果没有他有价值的贡献,我是否有权利站在你们面前演讲!”[5]
压制同行的现象在科学史上也有出现。譬如,威廉・莫顿是世界上最早将麻醉剂乙醚用于外科手术的人,但遗憾的是,莫顿对荣誉过于执着,反而因此失去了很多。他的同事韦尔斯和给他指导的化学家杰克森因嫉妒竞相与他争夺发明专利和奖金,为此三人不和,各不相让。韦尔斯因犯有伤害他人罪入狱;杰克森和莫顿双方诉讼了20年,最后两败俱伤,莫顿因身心交瘁而不名一文地死去,终年49岁;杰克森生命的最后7年都在精神病院度过。如果他们不过于追求名利功绩,而是携手合作继续他们的研究事业,相信他们会有更多的成就。
三、利用科学史进行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施策略
1.联系学生的生活和思想实际
脱离了生活世界的价值观教育只有知性逻辑而缺乏情感体验,只有空洞的形式而缺乏生动的内容,只有僵化的教条而缺乏生命的活力,只能沦为冷冰冰的灌输与说教,从而导致教育的低效。因此,科学史故事中体现的核心价值观内容要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赋予核心价值观以现实意义。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和思想实际,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发生的细碎琐事和思想上存在的焦虑与困惑,如考试作弊、实验数据捏造与篡改、别人遇到困难时漠不关心、争名夺利、个人主义等现象,帮助学生解决现实的问题与迷惑。这样,学生才能够认识到核心价值观与自身的关系及对自身成长的意义,才能让学生认同并进一步效仿科学史中的榜样,最终形成与榜样一样的行为。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就是对学生的一种尊重与认可,使学生产生亲近感、存在感和自我感,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并积极思考,认同核心价值观并将之内化为自己的思想和灵魂。
2.构建平等对话的师生关系
价值观教育的关键不是简单告诉学生哪种价值观是对的或错的,或是让学生知道有哪些价值观信条,而是创设一个价值观形成的具体情境,通过师生对话、生生对话的方式展开个体内在价值观的自我说服过程。因此,在利用科学史进行价值观教育时,要警惕教师预设故事背后的信念和观念,并想方设法去引导学生得出这个标准答案,而批判或否定不符合标准答案的观点,使学生个体的观点立场都失去发声和呈现的机会,价值观教育变得专断和无趣。要营造平等对话的师生关系,鼓励学生自由表达观点。由于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生活经验与思维方式,对于同一个事件可以有不同的理解,因此,要通过对话使学生的多元观点相遇、碰撞,在彼此的协商和沟通中感受他人多样的情感和价值观,并对价值的基本假设进行自我反思,最终达成学生间认识的融合。这种融合不是所有人的观点完全一致,消除所有差异,而是通过对话让学生彼此听见与看见,拓展视野,创生出更新异的视角,增长人生的经验。只有在这种平等的互动交流中,学生的主体性才能得到充分体现,才会对价值观进行感知、理解、反思、评价、选择,才会接纳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核心价值观,并将核心价值观作为学习、生活乃至将来工作的行为准则和价值向导。
3.创新教育方法进行价值引导
要坚持以人为本,深入现实了解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精神需求等,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成长规律和心理需求,采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教育方法,逐渐增进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使学生对核心价值观产生情感共鸣,从内心认可并接受它,实现核心价值观培养由外在灌输向内在接受的转变。要与时俱进,创新教育方式,改变传统的一言堂式的、说教为主的教育方式,探索适应不同学生群体的多种途径与方法。例如,不同内容的科学史资料,其呈现方式可以是书面文字材料、视频、音频或者是口述等;讲述的主体可以是学生,也可以是教师,但要以学生为主,以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实施方式可以采用讨论、角色扮演、写读后感等形式。当今我们正处在一个开放的、变化迅速的时代,学生面临着各种价值观的冲突与矛盾,这些矛盾和冲突有外来的和本土的、传统的和现代的、集体的和个人的等等,学生对价值观的选择会出现混乱与困惑。此时,教师虽然不能用价值观的灌输来代替学生的独立思考,但可以并应该通过启发、提问帮助学生充分领悟科学史故事中蕴涵的价值信念,并对学生进行价值引导,提高学生对各种价值观的辨别能力、判断能力和选择能力。引导学生既要认可价值观的多元并存,更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导地位,因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强化主流意识形态、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进步的需要,也是保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安全的需要。
参考文献:
[1][美]托马斯・里克纳.美式课堂――品质教育学校方略[M].刘冰,等译.海口:海南出版社,2001:12.
[2]任衍钢,白冠军,文艳平.200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与艾滋病毒的发现[J].生物学通报,2009(5):60-62.
[作者简介]曾绍军(1980-),男,湖南武冈人,南京理工大学电光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主任,助理研究员,博士,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江苏南京210094)赵万钟(1982-),女,江苏南京人,河海大学力学与材料学院,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为环境工程。(江苏南京210098)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21-0048-02
“新媒体时代”是一个以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为基础的媒体形态,或者说是一个“互动式数字化复合媒体”时代。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调查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6月底,中国内地网民规模达到4.85亿人,手机网民规模达到3.18亿人,网民增长规模趋缓,但微博用户数量增幅达208.9%,从2010年底6311万爆发增长至1.95亿,成为用户增长速度最快的互联网应用模式。网络、手机、电视、微博的迅猛发展,无疑意味着新媒体时代已经到来。作为新媒体的最大受众群,当代大学生在享受者新媒体技术给学习、生活、工作带来便利的同时,也越发深入的受到新媒体文化的多方面影响。因此,如何引导当代大学生正确对待、使用新媒体,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导地位,成为现阶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新媒体时代大学生价值观嬗变的现实表现
大学生是思想活跃、易于接受新生事物的群体,面对大众传媒瞬息万变的信息海洋,既极大激发了大学生们的求解欲望,同时也让大部分同学无所适从。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大学生的价值观正发生着深刻的嬗变,呈现出全新的特点。
1.大学生价值核心由社会本位向个体本位变迁。新媒体的发展极大激活了大学生的主体意识,产生了强烈的自我表现欲望,他们可以随心所欲地从网上索取所需,在主动、积极、放松状态下自由获取信息,打破了权威的限制,一方面使大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大大增强,能动性得以发挥,自我价值得到体现;另一方面又导致他们个体意识极度膨胀,自我中心倾向也逐步显现。他们开始追求独立人格,注重自我感受,崇尚个人生活,个人主义成为他们立身行事的准则,在处理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时,更容易把满足个人要求与实现个人理想放在较高的位置上,而不重视社会理想与社会价值的实现。
2.大学生价值取向由单一化向多元化变迁。新媒体环境下,我国主流、传统价值观念受到多方面的冲击和挑战,新旧观念交替、冲突,通过新媒体,大学生可以接触各种各样的价值理念、社会思潮、文化意识、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其中不乏西方腐朽的价值观念和社会思潮等,这些纷繁芜杂的信息对大学生的价值标准的选择形成了强大的冲击,导致其理想信仰迷失、价值观混乱,无形中削弱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控制力,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大学生价值取向的多元化。社会主义的价值观、中国传统的价值观,西方的利己主义、功利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实用主义价值观等多种价值观在大学生身上交错。
3.大学生价值目标由理想化向功利化变迁。新媒体传播方便、快捷和即时的特点,对利益激励、竞争等一系列市场经济机制的过多宣传强化,助长了大学生的浮躁心理,易于形成急功近利的心理形态,盲目追求一种不切实际的人生目标。大学生作为时代的新生力量追求的是崇高的精神,理应以为社会作贡献为荣,价值选择表现出典型的理想主义倾向。但如今大学生理想主义的价值观念的主导性被削弱了。不少大学生把挣大钱、当官发财作为人生幸福的标准,把奢侈、享乐作为人生的最大追求,他们普遍关注自身价值的实现,以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为目标,表现出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的倾向。
二、新媒体时代大学生价值观嬗变的影响因素分析
新媒体的迅猛发展,给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信息传播方式的“革命式”转变,传播内容的琳琅满目、鱼目混杂,新媒体的“拟态环境”也就成为大学生价值观嬗变的三大因素。
1.新媒体的传播方式。新媒体既是采集文字、图像、声音、视频于一体的“多媒体”,也是融合报纸、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于一身的“全媒体”,主要有快捷性、大众性、互动性、多元性四大特征。新媒体信息传播的快捷性和大众性无限延伸了大学生的认知世界,使“鼠标一点知窗外事,足不出户听世界音”成为常态,极大地提高了大学生把握客观世界、增长社会知识的能力;新媒体的迅速发展,进一步融合了网络、电视、广播、报纸等,打破了地域之间、社群之间、产业之间的界限,使大学生与外界交流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们更乐于用匿名方式和网络虚拟空间交流思想,表达对自由、平等、互动、开放的向往;此外,新媒体不断地涌现,内容涵盖面广,其表现形式日趋多元化,新媒体传播的每一个信息、观点都是多维和变化的,大学生在理解事物时需要更加多维化和主动化。在这种明显区别于传统媒体的信息传播方式,极大地迎合了大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猎取信息的新鲜感,大学生从被动接受信息到主动选择、、传递信息,从信息消费者到集信息生产者和消费者于一身,这一过程无疑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嬗变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2.新媒体的传播内容。新媒体的迅速发展,使世界变为“地球村”,只要鼠标一点,人们就可以进入一个以光速传递的信息网络世界。新媒体的开放性、共享性,打破了传统媒体信息相对封闭、易于国家监管的界限,各种意识形态、价值观都可以借助这一平台向世界各国传播,西方发达国家为了达到“和平演变”中国的政治目的,经常利用其先进的设备、雄厚的资金、娴熟的传播技巧,有组织、有计划地对我国大学生实施意识形态、价值观“革命”。与此同时,新媒体文化的日益大众化趋势,一种低俗、平庸、易于即时理解和吸收的“快餐式文化”应运而生。它将关注的焦点放在日常生活中的世俗性事件,不追究这些平常性事件背后的社会历史,一起都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娱乐和消遣欲望,极力倡导享乐主义。在这样一种浮躁的虚拟世界里,大学生的价值观受到了极大的误导。
3.新媒体的传播形式。新传媒最显著的形式是“拟态环境”,网络下的“拟态环境”在很大程度上隔断了大学生与现实外界的交流,价值体系难以很好构建。美国的著名舆论学家李普曼认为,由于人们活动范围的有限性,人们接触到的外部信息,除了较少部分通过亲身体验以外,大部分都是通过传播媒体来获得的,因此人们心目中的客观现实,其实不是真实的环境,只能是一种由传播媒体有选择提示所构建的“拟态环境”,与现实环境存在着差距。由于新媒体丰富的信息和图文并茂的资料给大学生带来了一种全新的体验与感受,他们对网络的依赖也逐渐增加。大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查阅各种资料,与人沟通交流,游戏娱乐,发泄不满情绪,缓解精神压力甚至逃避现实世界,久而久之就会让大学生沉溺网络不能自拔,造成性格孤僻、情绪消沉,最后离现实的世界越来越远。
三、新媒体时代大学生价值观重塑的对策探究
以网络文化为代表的新媒体时代,深深影响着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嬗变,这是一个无法逃避的现实。正因为此,如何充分发挥新媒体的正面导向功能,并限制和消除新媒体的负面效应,重塑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成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主要课题。
1.整合教育资源,不断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新媒体时代,高校要正确把握新媒体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整合校园媒体资源,改进教育方式,转变教育模式,充分发挥和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导作用,只有让大学生真正认识到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确性,才能自觉抵制各种不良价值观的诱惑。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的优势,积极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的信息化和数字化。在日常价值观教育过程中,我们除了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的作用外,还可以针对当代大学生的特点,以网络、手机、博客等为新的教育手段,建立深受大学生喜爱的主流网站和网页,大力弘扬和宣传社会真、善、美的一面,拓展高校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空间,充分利用QQ,MSN,BBS等新型教育工具,与学生进行真诚的对话和交流,增进师生间和学生之间的情感互动,在平等对话中潜移默化的进行价值观教育。
2.多途径提高大学生的媒介素养,增强自我教育能力。所谓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就是指导学生建设性地享用大众传播资源的教育,培养学生具有健康的媒介批评能力,使其能够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参与社会发展。面对新媒体时代的信息海洋,如何识别、利用媒介信息成为社会公民必备的社会素养,作为新媒体最大受众的当代大学生更需要这种媒介素养。高校可以通过开设媒介素养教育课程,创办社团普及网络媒介素养知识,组织学生参加计算机网络知识竞赛、电子商务比赛、网络信息化社团活动月、网络创意大赛、手机短信设计大赛等活动,打造广大学生参与媒介实践活动的平台,让大学生真正成为媒介活动实践的主体,积极倡导“健康上网”“正确使用媒体”观念,加强学生对自我行为的规范和控制。
3.构建新型思想政治工作者队伍,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取向。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要求:“高度重视互联网等新型传媒对社会舆论的影响,加快建立法律规范、行政监管、行业自律、技术保障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加强互联网宣传队伍建设,形成网上正面舆论的强势。”针对新媒体时代高校教育对象、方法、环境和内容的新变化,亟待建立一支具有一定的政治理论功底,熟悉高校教育规律、新媒体技术特点和当代大学生思维特点,善于利用媒体资源和优势及时解决大学生现实困难的新型工作队伍,工作队伍可以由高校专业教师、辅导员担任,也可以吸纳、培养一些学生骨干,通过他们的现身说法,以更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方式来表达教育内容,以增强大众化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使先进、和谐的媒体文化成为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有效载体,为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提供重要保障。
伴随着信息化时代的不断深入发展,新媒体日益成为影响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工作的重要因素,正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他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面对新媒体带来的巨大挑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务必要将新媒体技术融入日常工作中,丰富教育内容,创新教育形式,拓宽教育手段,积极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将其作为自己的精神支撑和主导力量。
[参考文献]
[1]刘小新.当代大学生主导价值观研究[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陈章龙,周莉.价值观研究[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黄凯锋.21世纪初青年价值观预测[J].当代青年研究,1999(6).
[4]黄岩,陈伟宏.新媒体: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契机与挑战[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