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加强道路养护模板(10篇)

时间:2023-09-28 09:48:02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加强道路养护,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加强道路养护

篇1

一、城市道路病害频发的原因

目前,我国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汽车的需求量也直线增加。由于汽车数量的增加,对道路的使用次数增加,对其质量的要求有所提高。我国目前的车辆数目远远超过了道路的发展,对道路的养护管理就格外重要,确保道路不丧失它被使用的功能。由于自然灾害和管理养护部门工作不到位,造成了道路常见的病害,其主要包括:

(1)繁重的交通运输量和很多超载车辆的行驶,加快了道路病害产生的速度,对一些重点道路和山区道路更应该加强道路养护的管理,保证车辆的正常通行,避免事故的发生。

(2)历史原因,很多道路在建设时,由于资金投入不足,图纸设计不具有前瞻性,技术不到位,施工管理不完善,其施工手段等相对落后,这些原因都造成了道路质量问题,不利于以后的养护管理工作的进行。

(3)自然灾害,很多的自然灾害都会对道路造成损坏,如台风、龙卷风、地震、洪水等,这些都是损坏道路的罪魁祸首。近几年我国的发生灾害的地区较多如“汶川地震”、“玉树地震”等都对道路造成了严重的损坏,同时也给当地人民造成了生活的不便,道路的严重损坏也给救护人员造成了严重的阻力,使伤者不能得到及时的救治,耽误了宝贵的救援时间。

(4)道路养护部门机构不完善,目前我国的道路养护部门机构体制不完善,使用的设备不够先进,人员的技术能力有限,掌握技术老化,不能对损坏的道路进行及时的修复,也没有对道路进行有效的养护管理。造成以上一些结果的原因主要是我国在道路养护管理方面投入的资金较少,导致不能引进先进的机械设备,技术人员整体能力过低,其养护管理采用的是粗放型的养护方式,对其发展具有严重的制约性。

二、城市道路养护现状

道路运营管理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是道路的养护工作,对道路进行有效的养护,可以提高其使用率和增加经济效益。目前我国在道路养护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管理体制不畅。我国在道路养护管理机构的组建上较完善,其基本采用事业型管理体制,对道路的养护进行统一拨款,但是由于养护市场的封闭性管理,已经严重影响到我国道路养护管理水平的提高,其主要表现为管理理念的死板陈旧、人员能力缺乏、部门和机构缺乏活动能力等,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道路养护管理的改革,增加了养护管理的工作难度。

(2)对于道路的建设与保养,我国比较重视道路的新建和改建,忽视了保养的重要性,将大量的资金投入到道路建设中去;对于技术、工艺和材料方面的投资较多,主要的科技都用于建设新的道路,忽视了对道路养护科技的投入,从而增加了道路养护管理的难度。

(3)机械设备落后。我国的道路养护工作主要是由养护站完成,国家对其资金投入较少,导致了机械设备落后,工作人员的年龄差距较大,整体的科技文化水平不高。养护站对需要养护的道路主要是人工进行工作,不能够满通量对道路的损害速度。机械设备的落后,技术人员的能力不足,严重影响了道路养护管理的发展。

(4)工作人员整体科学文化水平较低。在养护站工作的人员其年龄结构较大,整体的文化水平较低。很多的养护设备具有先进的技术性,对人员能力的要求较高,如果没有一定的文化基础和专业知识,很难对其机械进行操作。对新材料和新工艺的使用同样也需要一定的文化基础做铺垫,人员的缺乏使得道路养护工作跟不上社会的步伐,严重制约了道路养护管理的发展。

三、加强城市道路养护与管理工作

(1)提高对道路养护工作的重视程度。道路的发展关系着国家整体发展,同时也是各级政府应该重点关注的问题。对于道路的养护管理工作应该提上整体工作日程,制定出完善的管理工作体系,对各个部门要分工明确,一环紧扣一环,真正落实分工责任制,为我国的道路发展打下基础。

(2)优化管理方式。改变以前的“重建设轻养护”的观念,加大对主干线道路的养护管理,逐渐形成以主干线为主,支干线相结合的形式。对养护工作进行详细的规划和周密的部署,提高对应急工作的处理能力。

(3)培养高素质团队。道路养护管理工作越来越趋向与机械化,先进技术的引进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养护管理的水平,为了更好的使员工对机械设备进行操作,我们应培养人员的技术能力,提高整体素质与文化水平。对员工的培训和培养相当重要,这不只是时代的需要,也是养护管理工作的需要,同时也是我国养护管理工作发展的需要。通过对人员的培训,使其真正掌握先进机械的使用方式,积极掌握新技术和新工艺,将先进的机械设备应用到现实中去,真正解决道路问题。

(4)道路养护管理信息数据库的建立。在科技相当发达的今天,很多高科技系统都应用到道路养护管理当中,计算机的使用是道路养护管理不能缺少的部分,它可以大大的提高养护管理的工作效率,从而提高经济效益。利用信息化手段对道路养护管理工作进行规划,并设计出一套完整的操作系统,可以将数据及时的输入到所建立的数据库中,方便各部门对其进行查找,为道路养护管理工作提供了准确的科学依据。

四、总计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的道路养护管理工作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与一些发达国家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同时还表现出了很多的不足和缺点,例如资金的投入上,人员技术能力等各个方面都没有达到所需的要求和标准。所以,为了更好的使道路养护管理得到发展,我国的相关部门应提高对其的认识和重视,加大对道路养护管理的资金和技术投入,实行规范化的管理,从而加强道路养护管理工作,为人民生活提供了有利的保障,同时也为我国的未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促进我国道路养护管理的发展,推动了整体经济的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篇2

(一)道路受损的原因

道路一旦建成,随着人流车流的通过及其它因素的影响,道路便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道路受损的原因有多种多样,概括来讲可以分为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自然原因主要包括自然灾害,如地震、火山喷发、泥石流等导致道路受到损坏。人为原因包括道路建设质量不高、道路管理不力、人为破坏道路、车辆行驶引起的公路病害,如坑槽、波浪、车辙、松散、沉陷等等。

(二)道路养护的目的

由于道路常常会受到损坏,因而道路养护十分必要。道路养护可以及时修复道路受损部分,保障道路通行安全,延长道路的使用寿命,在一定程度上也节约了修建新道路的开支。道路养护还可以保障路面的清洁干净,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三)道路养护的方法

道路养护的方法多种多样,总的来说,有以下几种。保持路面整洁,清理路面杂物;修复路面的坑槽、车辙、沉陷等公路病害;根治路面翻浆等。其中,根治路面翻浆可以采用换土法和打砂桩等方法。此外,还要及时处理路面的破裂、啃边、松散等病害,为车辆通行创造良好的条件。在对道路进行养护时,应该根据不同的道路损害特点,结合路段的实际情况,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使道路养护达到最佳效果。

二、道路养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道路养护实际工作中存在着很多的不足与缺陷,总的来说,这些不足与缺陷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道路养护的资金投入不足

调查表明,我国大多数地方道路养护的资金投入不足,使得道路出现的问题不能得到及时的修复。其次,对养护资金的监督管理不到位,很难确保养护资金全部运用到道路养护工程中去。

(二)道路养护的机械化、信息化水平低

不少养护单位不太重视道路养护工作,平时采用简单的体力活进行道路养护,忽视了机械化、信息化技术在道路养护工程中应有的作用。

(三)道理养护管理体制建设不完善

一方面,道路养护工作尚未实现规范化和制度化,管理制度缺失;另一方面,与道路养护相关的责任制、奖惩制度没有相应的得到落实。

(四)缺乏专业的道路养护人才

道路养护人才缺乏,实际从事道路养护的工作人员素质偏低,掌握的道路养护知识较少,实际操作技能较差,不能适应道路养护工作实现科学化和现代化的需求。

三、提高道路养护管理水平的措施

为了弥补道路养护工作中的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结合道路养护工作的实际,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几点措施来完善道路养护工作。

(一)加大道路养护的资金投入,弥补管理工作资金不足的局面

资金不足严重制约着道路养护的各项工作,因此,加大资金投入,弥补道路养护过程中的资金不足是十分必要的。首先要合理安排资金的使用,防止资金向某一路段过度倾斜,同时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其次,在道路修理的过程中要合理安排,科学规划,节约资金,防止资金的浪费,对施工机械、材料的购买,工作人员的工资等要作合理的计划和安排,保障资金落到道路养护的各个环节;最后,加强资金监管,确保资金真正用于道路养护的全过程,防止他人侵占、挪用。

(二)加强道路养护管理制度建设,推动道路养护工作规范化、制度化

管理制度缺失势必会影响道路的养护工作,因此有必要推动道路养护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建设。第一,要将道路的局部修复、日常保养工作制度化,对道路出现的损失进行及时的修复。根据不同线路的实际情况和不同季节线路受损的情况提出具体的修复标准和修复要求,加强对道路的日常巡视工作,保证出现的问题能够得到及时解决,及时补救。第二,落实道路养护的责任制,提高养护人员的责任心,对养护人员实行考核制,将道路养护的各项工作纳入考核范围,提高养护工程的质量。第三,根据道路养护的实践,不断创新道路养护管理模式,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及时应对道路养护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设立道路养护奖惩制度,提高养护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统一道路养护标准,加强对道路的保护

各级人们政府及道路管理部门要制定切实可行的道路养护标准,对养护范围和养护目标、养护管理工作制度、资金筹集及运用等事项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同时做好养护检查工作,对道路养护进行监督管理。基层组织还要注意采取适当的方式调动沿线人民群众参与到道路养护的工作中来,培养人民群众爱护道路、保护道路的优良品质。

(四)运用信息技术辅助道路养护管理工作

实践表明,应用信息技术辅助道路养护管理工作是十分必要的,收到的效果也会十分显著。信息技术在道路养护管理工作中的运用主要包括数据库技术、可视化技术和网络技术。因此,我们要加快开发利用新技术、新工艺,积极开发和利用道路养护管理数据库系统,建立完善的数据库资料,为数据查询和管理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积极开发和利用可视化技术和网络技术,促进道路管理的信息资源共享,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同时,及时关注道路建设新情况,注意数据的更新,加强对道路养护的课题研究,总结经验,提高道路养护工作决策的科学性和前瞻性。

(五)加强道路养护人才队伍建设,提高道路养护管理水平

篇3

城市道路事关城市建设、经济发展、市民生活。作为一种通车流量大、设施完善、清洁舒适的现代化交通载体,城市道路快捷、安全和舒适的特点在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作用方面日益凸现。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化和拓展,各城市道路建设发展加快,道路交通事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作用和效益,日益为社会各方面所认识和接受,城市道路养护是城市道路管理的重要环节。道路养护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着交通安全、行车顺畅和运输效率,还涉及到道路的使用年限以及城市功能的正常发挥。因此,城市道路的养护与管理一直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方面,城市道路养护尤为重要。

一,城市道路管理养护在城市环境管理中的必要性

伴随着我国市政道路建设的高速发展,市政道路养护管理水平的高低对道路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市政道路管理中展示出巨大的作用。城市道路养护管理的目的是为了经常性保证道路及其附属设施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从而保证道路安全快速通行和服务等功能的实现。城市道路的养护管理,有助于城市环境的维护。

提高市政道路养护管理水平,在城市环境建设方面具有其必要性。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递发展,市政道路设施和新建道路的增加,环境对市政道路的安全使用造成的影响越来越大,因此,提高市政道路养护管理水平要达到经济、高速、优质的要求,城市道路养护管理的实用性要求很强。

城市道路的养护管理在城市环境建设中可以体现如下作用:

(一)及时了解和正确评价道路状况和服务水平。根据道路状况和服务水平,及时安排维修保养、中修、大修等工程,合理安排维修养护资金,保证道路完好。通过养护调查建立相应的技术状况数据库,为城市道路的运行管理提供完整、科学的技术数据,并将数据分析处理后为决策服务。

(二)减少或杜绝意外损害和伤害。对道路设施进行科学、到位的养护管理工作,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或杜绝由于设施病害、维护不当等原因给道路使用者带来的意外损害和伤害,避免由此发生的不必要的法律纠纷。

二,当前我国的城市道路养护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养护管理体制落后。当前,许多城市存在着多个养护管理部门,这样就人为把统一的设施划分不同区域管理,不利于道路设施养护管理的统筹考虑、整体安排。同时,管养不分,责任不清。现行管理体制下,养护管理部门既是城市道路养护的管理单位,又是养护的生产者。由于各部门职责交叉,经常会出现面对问题、责任,互相推诿扯皮的情况。另外,现行管理体制下,缺少市场压力与变革的动力,容易导致资产流失、非生产人员膨胀、队伍素质下降、行业管理职能削弱等问题。许多养护管理部门成立的施工企业既具有企业身份,又要负担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的责任和义务,要服从以社会效益为主的行政指令,这就束缚了企业活力,不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原则,也无法调动企业积极性。

(二)养护管理资金严重不足。城市道路养护资金是保证城市道路养护管理工作正常开展、道路设施完好满足功能需求的重要基础条件。由于城市道路的公益属性,其养护资金完全靠政府财政投入。但是,在大多数地区,城市道路养护资金每年的支出额只占所需资金的 一半左右,每年城市道路增长的幅度远远高于养护维修资金的提高幅度,可以说养护资金处于严重不足的状态。

三,城市道路养护管理的策略

(一)树立城市道路养护管理的计划观念

对城市道路养护、城市道路占道施工实行计划管理,对不列入计划内的项目不得施工,同时,对非开挖不可的,也要经联审、公告后按程序实施。建立健全城市道路车行道占用挖掘管理计划机制,有效整治道路“乱开挖”、“拉链路”等现象。

对城市道路和交通设施进行经常性的“体检”,预判“健康状况”,研究预防道路坑洼、破损、沉陷等病害,交通设施变形、腐蚀、褪色、剥落等缺陷的措施。道路养护部门还要通过创新技术、工艺和不断改进观念、制度、做法,实现养护的可持续发展,将现代管理理念和技术手段融入到管理当中。另外,道路养护部门将加强快速维修、规范维修、抢险维修的能力建设,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减少长距离、多作业面、双向施工、占道面积过大的封闭作业,把施工对交通的影响降到最低。道路养护部门还应加强应急队伍建设,并保证设备齐全、装备精良,发挥好应急保障的突击队作用。

(二) 大力推行精细化管理

道路养护部门要遵循“养护按‘标准’、巡查‘零报告’、监管须‘考核’”的原则,大力推行精细化管理。要明确城市道路管理部门的管理、养护、巡查等职责,并签订责任书。城市道路养护部门要严格按照现行的技术规范和技术规程,按照“三要”(面要平、坡要顺、沿要齐)、“三无”(无坑洼、无破损、无沉陷)的要求养护;在城市道路交通设施养护管理上,严格按照现行的技术规范和技术规程,按照“三要”(标识要准确、内容要完整、表面要整洁)、“六无”(标牌无变形、无腐蚀、无剥落;标线无污秽、无脱落、无缺损)的要求养护。此外,要明确城市道路主干道、重点路段、桥梁区域每天巡查不少于一次,一般路段、区域每两天不少于一次巡查,并实行“零报告”制度。此外,强化路产路权保护责任,加强路政巡查,巡查时要做到“三到”(到边、到角、到场),处理时要做到“三及时”(及时防护、及时报告、及时监督),达到“三无”(无路面障碍、无设施缺失、无施工违章)的效果。

(三)坚持“养护也是发展”的理念

在城市道路管理养护中,要坚持“建设是发展,养护也是发展”的新发展观,既关注建设,又强调养护管理,体现建养并重的发展思路。要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养护方针,要加强日常养护,一要进行路基路面的日常养护,二加强技术管理方面的投入,由工程经验丰富的专业技术人员参与养护工程管理;三要着手进行日常养护技术方面研究,对全路段进行路面检测和调查,制定养护技术方案及大中修方案,建立路面管理系统。

(四) 开展科学及时的养护

科学及时的养护是加强城市道路日常养护的本质。加强日常养护工作必须在养护技术上走创新开发之路,引进新工艺,研发新科技,加大科技检测力度。一是要设立单独的养护管理机构,以加强公路养护的专业性和科研能力,二是要加强跟科研单位的联系,三是要加强与专业队伍的联系,多学习、多探讨,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将科技成果转化为能实际运用的技术。

(五)提高养护管理人员素质

人是道路养护管理工作中的决定因素,没有一支高素质的养护管理人员队伍,要做好养护管理工作就成了句空话。随着城市道路结构体系日趋复杂,道路养护管理采用信息化、数字化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养护管理人员的素质也需不断提高。所以,要加强城市道路管理养护各级各类人员的培训,要加强对各级管理技术人员的培训工作,通过技术培训提高对城市道路养护管理的认识水平,掌握城市道路检测维修及病害处理的一些基本方法。还要经常组织人才培训,对专职人员进行技术培训,不断提高城市道路养护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

参考文献:

篇4

中图分类号: U41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道路投入使用后的养护,是保障道路本身质量安全与通行安全必要工作。但在道路建设完成后,道路监理工作往往随着建设工作的完成而自觉地退出。尽管日常的道路养护工作会按照要求尽心尽力,但由于对道路建设设计、建设过程等方面缺少沟通与了解,因而,在实践中造成一定的资源浪费和错位。由此,道路养护监理工作尤为必要。

1道路投入使用后养护监理必要性

道路监理工作从设计、建设到交付使用是全程跟进的,对于一条道路除了施工方外最为熟悉的就是监理方了。在道路投入使用后,监理方根据道路养护的规律与需要,或派驻专门的工作人员,或定期指派相关人员开展养护指导工作。

1.1建设瑕疵点改进针对性加强指导。尽管在建设中有着各方人员的积极参与,尽可能地发挥自身的创造性,但仍然会在留下多多少少的瑕疵。其一,路面瑕疵点。极个别建设点施工用料的不匀等,这种情况在实践中常常会出现小面积的坑洼等,针对类似情况在道路投入使用初或者在瑕疵没有完全损毁的情况下,单凭肉眼或经验并不足以发现问题,因而,道路监理方发挥其知情作用,对道路瑕疵点的养护具有极为针对性的指导作用。其二,路基瑕疵点。由于路基在路面之下,没有现成详细情况的掌握,难以真正发现这样的瑕疵。因而,需要监理方人员早早地介入。常见的情况有如小面积路基原料掺杂,例如水泥袋皮、其他的刚度或硬度不够的东西参入等。这种情况不及时处理会造成点性的里面下陷,使得该路面断裂等。监理方在通告养护方的情况下,也要积极地采取措施,推动养护人员通过日常的养护工作来加强。

1.2薄弱路段针对性巩固指导。与瑕疵相同的是,在道路建设中也会因为种种原因导致一些路段的薄弱,在养护中就需要加以特别的关注。一是,道路建设路段基础性薄弱。例如道路建设在河里的故道上或者建设被填埋的干涸坑塘上等,这样的路基相对而言是较为薄弱的,道路监理方的提前介入指导,会让养护方发挥自身对于此类现象的创造性,去实施突破常规化做法,如高频率实施该路段的安全巡护,特定气候下的前瞻加固工作等。二是,道路建设意外性结果薄弱。如在道路建设中因为天气的原因突发暴雨或洪水等,致使原来建设的路面或路基损毁,且没有完全毁损的情况下,在这样的基础上采取二次施工,显然会降低工程的质量。此种情况下,监理方除了把该路段施工时的各种详细情况通报给养护方,还需要与养护方一起探索养护的最佳方案,监理其养护实施,并采取定期或不定期结果坚定跟进工作,确保养护质量的落实。

2道路投入使用后的养护监理工作内容

道路监理方由于对道路建设的全程监理,所以对道路情况全面掌握,如道路设计与技术运用情况、道路用料情况、道路建设过程情况与道路质量情况等,这对其加强养护监理工作做好先天性的准备工作,且会让养护方在更加针对性高效的情况下,开展科学的养护工作。

2.1监理养护内容

道路养护实践不仅是清理道路垃圾,如遗落砂石、泥土、积水等,也有着其他技术性的工作。根据日常养护工作实际,监理方需要加强养护内容的监理:养护技术运用。尽管养护不像道路建设那么复杂,需要调动多部门的力量来实现合力,但针对投入使用后的道路,也需要一定的技术作为养护支撑。在养护中常采用的技术有两种:一是,修复性养护。即针对那些毁损情况较小,对道路整体没有产生较大影响的采取修复性的养护,即以修来养。二是,预防性养护。常见的做法有微表处护理技术、路基加固技术等,用这种提前介入的技术防患于未然,把涉及道路安全的方方面面都提前养护起来,减少各种可能发生的安全隐患一次来确保道路的完整性。养护原料运用。道路建设与道路养护工作因为其属于不同的部门,在养护过程中显然使用原料无论在技术参数还是原料本身,都有着截然的不同。如何消除这种差异,去追求使用原料质量的尽可能一致性,是单纯地靠道路养护方难以实现的。监理方工作职能的发挥,会出于道路质量保养的需要,把道路施工中运用到的技术与原料参数等,都建议或直接提供给养护方,让他们在发挥创造性的前提,去确保使用原料的一致性,进而实现道路养护后与建设质量的一致性。其中如砂石、水泥、沥青与粉煤灰等原料的运用,在与建设方使用原料高度一致的情况下,才会实现最佳的养护效果。

2.2监理养护质量

与监理道路建设一样,监理道路养护工作也有着过程与结果的区别,只有过程的质量确保才会有结果质量的产生。但由于监理方工作与道路养护工作的特殊性,监理方不可能像监理道路建设一样全程监理,针对道路养护需要在双方协商与道路养护需要的情况下,实施针对性的过程监理与质量验收监理。养护过程质量。这种监理主要发生在修复性的监理中,即在养护方对相关路段情况掌握较少的情况下,可以积极地联系监理方,让他们通过提供相关技术数据、原料标准等参考资料,为养护过程做出指导性的监理。在道路养护实践中,这种监理工作的实现,一种是养护方的主动要求,如上述情况;另一种是监理方的动态跟进,即监理方出于对道路后期使用与养护工作的考察,进一步确定道路质量情况,便于自己为道路施工方或其他单位出具科学严谨的道路质量报告。养护过程的监理同样也涉及到养护技术运用监理与养护原料运用监理。养护结果质量。从养护实践中针对不同的养护类型,其结果的判断有着不他的标准。对于修复性养护即根据养护后的点与路段使用情况、与整体路段质量标准的一致性、与整体路段的外观一致性等来判断,其中,质量标准是最根本标准,即不再在修复处发生第二次的损毁或其他损毁扩大情况。对于预防性的养护,其质量标准即不发生或少发生安全隐患或其他毁损情况。其中最关键的就是路基巩固预防,繁忙路段的路面养护预防,尽可能地把各种由于自然原因与交通压力原因造成的道路损毁情况,在预防性的养护中降低到最低限度。

结语

道路建设与道路养护工作的实际隔离,造成养护工作在一定的时间段难以针对性实施。在道路施工方不能跟进的情况下,道路监理方由于工作的机动灵活性等特点,可以根据道路养护单位的要求实施工作跟进,加强道路养护的科学性。当然,在实际的监理形式上,可以相对灵活,如书面监理、施工过程影像监理、现场监理与电话监理等。

篇5

中图分类号:U448文献标识码: A

近年来,随着江苏省经济的快速发展,江苏省的交通事业的也在不断发展,公路桥梁行车速度与负载也在不断的上升,这就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道路桥梁的质量要求,同时也进一步提升了道路桥梁的管理与养护工作的重要性,道路桥梁的养护维修和加固工作已经被提到各级公路管理部门的议事日程。而道路桥梁的管理与养护工作能够有效降低道路桥梁上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而能够在提升公路桥梁使用寿命的同时,还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公路行车的安全性,但是在实际中发现,江苏省道路桥梁的管理与养护工作中还存在着较多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仅仅影响了公路桥梁的使用寿命,同时还给安全行车带来了较大的隐患,因此有关部门必须要进一步加强道路桥梁管理与养护的重视,积极采取多种形式的公路桥梁管理与养护工作方式,只有这样才能使公路桥梁长期处于良好的状态,才能有效提升公路桥梁的寿命。

1、公路桥梁管理与维护工作的重要性

受江苏省经济快速发展的影响,江苏省的交通事业也有了飞速的发展,公路桥梁的运行能力也在逐步提升,公路行车速度与公路桥梁负载也越来越高,这就对公路桥梁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在实践中发现,很多公路桥梁相继发生了不同程度的病害,并且这些病害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公路桥梁管理养护工作不到位。道路桥梁管理与养护的目的就是消除道路桥梁质量隐患,使其长期处于良好状态,保证公路桥梁畅通与运行安全,这样可以延长公路桥梁的使用寿命,但是,如果公路桥梁管理与养护工作不到位就很有可能致使道路桥梁处于病害状态,这不仅仅影响了公路桥梁的通行能力,同时还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公路桥梁的使用寿命。因此,进一步加强公路桥梁管理与养护工作对于提高公路桥梁寿命与运行能力就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只有提高各级公路管理部门的公路桥梁管理与养护意识,加强公路桥梁管理与养护工作的重视,并且制定完善的道路桥梁管理与养护办法,才能在最大程度上提高公路桥梁的使用寿命,才能在最大程度上保证道路桥梁的畅通,实现交通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2、道路桥梁管理与养护中存在的问题

到目前为止,江苏省有些地方的道路桥梁管理与养护工作中还存在较大的问题,例如道路桥梁设施档案资料不齐、道路桥梁管理与养护手段落后以及缺乏详细的道路桥梁管理与养护计划等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到了道路桥梁的畅通,。

2.1 公路管理部门道路桥梁管理与养护意识较差

有些公路管理部门领导对道路桥梁管理与养护的意识较差,重视度不高,例如有些公路管理部门并没有建立专项的公路桥梁管理与养护资金项目,进而致使公路桥梁管理与维护资金常常被挪用,从而致使道路桥梁的管理与养护工作得不到足够的资金支持而无法开展。还有些公路管理部门并没有建立完善的道路桥梁管理与养护组织机构,使得道路桥梁管理与养护工作得不到组织的支持而无法开展。

2.2 道路桥梁设施档案资料不齐

道路桥梁设施档案资料不齐是道路桥梁管理与养护工作中常见的问题之一,根据有关调查显示,在江苏省许多地方现有的道路桥梁技术档案中有很大一部分存在着记录不全或者遗失的问题,这样就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道路桥梁有关数据的准确性与可信度,进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道路桥梁的管理与养护效果。

2.3 道路桥梁管理与养护手段落后

虽然道路桥梁规模的不断扩大对道路桥梁的管理与养护工作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江苏省道路桥梁管理与养护工作手段还比较落后。例如江苏省许多地方道路桥梁管理与养护工作信息化程度比较低,并没有运用一些计算机技术对道路桥梁进行实施监测,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道路桥梁的管理与养护效率。还有些公路管理部门依旧采用传统的道路修补技术以及桥梁养护技术,这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修补病害,却给道路行车带来了很大的不变。

2.4 缺乏详细的道路桥梁管理与养护计划

在调查中发现,很多公路管理部门并没有制定详细的道路桥梁管理与养护计划,只是在道路桥梁出现病害时才进行修补,这样不仅仅影响了道路行车,同时还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与财力。虽然有的部门制定了道路桥梁管理与养护计划,但是并没有根据计划进行道路桥梁管理与养护,进而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道路桥梁管理与养护工作的效果。

3、加强道路桥梁管理与养护的建议

只有进一步加强道路桥梁的管理与养护工作,才能保证道路桥梁的畅通,才能提高道路桥梁的使用寿命。

3.1 进一步增强道路桥梁管理与养护意识

各级公路管理部门必须要进一步加强道路桥梁管理与养护的重视,增强道路桥梁管理与养护意识,首先要建立完善的公路桥梁管理与养护组织机构,指定专门人员负责道路桥梁的管理与养护工作。其次,公路管理部门还必须要建立专项道路桥梁管理与养护资金项目,并且加强管理,只有这样才能为道路桥梁管理与养护提供足够的资金支持,才能保证道路桥梁管理与养护工作的顺利开展。

3.2 进一步建立与健全道路桥梁档案

完善的道路桥梁档案是开展道路桥梁管理与养护的基础,因此各级公路管理部门必须要进一步建立与健全道路桥梁档案。首先在道路桥梁竣工之后,公路管理部门必须要及时向建设方索要完整的道路桥梁竣工材料,这些材料必须要包括道路桥梁设计图纸、竣工图纸、隐蔽工程图以及水文资料等资料,并且还要组织专门人员按照资料对公路桥梁进行全面的质量检查。其次,公路管理部门还必须要做好道路桥梁档案的保管工作,建立相应的桥梁资料数据库,将建设方提供的道路桥梁竣工材料准确无误的输入到计算机中进行存档保存,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道路桥梁资料的完整性,才能够道路桥梁管理与养护工作提供真实可信的资料,进而能够保证道路桥梁管理与养护工作的顺利开展。

3.3 积极创新公路桥梁管理与养护手段

传统的道路桥梁管理与养护手段已经无法适应道路桥梁的发展,因此各级公路管理部门应该积极创新道路桥梁管理与养护方法,积极引进一些新技术,只有这样才能在提升道路桥梁管理与养护工作效率的同时,还能保证道路桥梁管理与养护工作的效果。首先公路管理部门应该全面推行道路桥梁管理与养护信息化,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建立道路桥梁健康监测和预警系统,这样可以及时监测道路桥梁的状况。其次,各级公路管理部门还应该积极引进新的道路桥梁养护技术,利用新的道路桥梁修补及时、巩固技术来提高道路桥梁管理与养护效率,同时新技术的应用还能提高道路桥梁养护效果。

3.4 制定详细的道路桥梁管理与养护计划

各级公路管理部门必须要制定详细的道路桥梁管理与养护计划,只有这样才能有效保证道路桥梁管理与养护工作的效果。首先,公路管理部门应该制定年度道路桥梁管理为养护计划,对道路桥梁的所有设施项目进行详尽细致的调查检测工作并对调查检测数据进行分析,这样可以为道路桥梁整体养护提供依据。其次,公路管理部门还必须要制定阶段养护维修计划,以月、季为时间段组织专门人员对道路桥梁的某一段或者总体进行调查监测,并且客观评定上个阶段的道路桥梁管理与养护效果,然后有针对性的制定出下个阶段的道路桥梁管理与养护计划。最后,公路管理部门还必须要制定应急计划,储备一些较常更换的设施,这样在道路桥梁发生突发事件时,公路管理部门可以有条不紊的进行抢救工作。

4、结束语

总而言之,日益提升的公路桥梁行车速度与负载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公路桥梁管理与养护的重要性,如果公路桥梁护理工作不到位不仅仅会降低公路桥梁的使用寿命,同时还给行车安全带来了比较大隐患,因此各级公路管理部门必须要进一步加强公路桥梁管理与养护工作,制定完善的公路桥梁管理与养护工作制度,只有这样才能提升公路桥梁管理与养护工作的效果,进而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公路桥梁的使用寿命。

参考文献:

[1]田兴培.公路桥梁管理与养护之我见[J].魅力中国,2010年12期

[2]朱振海.牛会斌.浅议公路桥梁的养护与管理[J].科技信息,2009年19期

篇6

一、概述

道路暴露在自然环境下,受气候、环境、地质等因素影响较大,同时加上自身使用频率较高,车辆压力和不断行驶,导致道路发生深陷、裂缝、松散、坑槽等质量情况。良好的道路养护能够有效解决道路出现的问题,将交通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中,极大增加道路运行质量,提高道路使用寿命。针对道路各种病害,要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养护施工,保证道路质量,发挥交通运输作用。

二、道路施工养护存在的问题

施工和养护是不可分割的,施工质量的好坏,关系到养护成本和难度,道路养护不好,影响着交通,并导致道路使用效率极大降低。道路养护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对道路事业整体水平的提升有很大的阻碍。

(一)重建轻养错误意识

修建道路,一方面加强了地区间沟通;另一方面承载着地域经济发展。这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很多地区道路修建得标准好看,但几年后却难以正常运行使用,主要是道路养护不到位。许多地区和个人对道路养护意识淡薄,只注重修建过程,而不注重使用过程,其实,决定道路寿命长短的关键还是在使用期限内是否进行科学合理的保养。道路养护基本意识形态还没有形成,养护工作进行得并不顺畅,道路养护是长期工程,有的管理者认为养护道路就是浪费人力、财力、物力等资源,没有必要。沿路百姓占用道路堆放杂物、晾晒东西等行为比比皆是,这就是缺乏必要的管理和养护造成的现象,给行车带来巨大的安全隐患。

(二)养护队伍综合素质不高

交通事故频发,使很多地区都己经认识到道路养护的重要性了,虽然组建了养护队伍,但按照标准要求还差得很远,普遍反映在道路养护队伍年龄结构偏大、队伍松散不稳定、综合素质不高,无法适应长路段,大工作量的养护操作,养护人员交替轮换,无法开展长期持续的道路养护工作。

(三)养护资金存在缺口

道路不仅存在养护问题,还有部分修建工作,这些工作都需要足够的资金做支撑,当前我国各地养护资金只能维护人员开支,对养护设备投入、损伤修建投入不够,道路养护资金缺口相当大,更无法落实来源问题,造成设备陈旧、机械老化、人员不足等问题,对道路的养护工作更是无从开展。对资金投入的认识可以换一种角度来看,其实道路在投入使用后,如果不能做好相关维护和保养,那么将会对道路造成越来越严重的损害,不仅不能节省资金,实则更加浪费。

(四)分配不合理

道路养护分配机制不健全、养护机械化程度低是普遍现象。对人的激励机制不完善和随意性,很难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工资、奖金、福利分配不合理,就会造成有工不出、多劳不得的干好干坏一个样状态,长此以往,影响队伍情绪,影响了维护质量。

三、提高道路施工养护质量的措施

为有效加强道路施工养护质量,解决因养护不利而形成的各种道路安全隐患,给行人和车辆提供良好的交通环境,就需要采用科学的力-法进行合理养护。

(一)加大政策资金投入

各级管理部门在道路养护政策上,要加大扶持力度,规范的传达道路养护理念。道路的公益性质,决定着道路需要无限、长期的投入,目前养护资金不充足,是制约道路养护重大的因素,只有不断加大各级财政投入,增加预算总额,才能保证日常维护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提高道路建养管并重意识

对道路科学而合理的养护,能够充分延长使用寿命,同时可以降低养护成本。道路养护和管理需要长期坚持,不能半途而废,只有这样才能有效保障通行安全在道路养护意识上要有所转变,改变传统建设为卞养护为辅的意识,树立建养管并重理念,树立持续发展意识,提高各级道路管理人员和养护人员的养护意识,杜绝人为原因造成的道路质量问题。确保道路使用更加安全、畅通。

(三)加强机械化养护管理

道路承担着交通重任,自身性质决定出现损毁要及时进行修补,如延误就会出现交通责任事故传统养护主要就是凭介经验、进行人工养护管理,随着现代利一技的进步,机械化使用越来越广泛,道路养护成效有了更进一步的提升。可以说,对道路养护的机械化是一种发展趋势,更是道路养护中的必要条件,养护机械要配备专业的洗刨机、压路机、摊铺机、拌和楼等现代化机械,通过专业化的施工达到养护目的,提升道路使用寿命。为了降低运营成本,对一些非专业的设备比如翻斗车、压路机等,可以调动社会力量和机械参与道路养护,既节省开支又减少管理难度。

(四)加强专业养护队伍建设

针对当前道路养护队伍能力不高、业务不强的问题,可以通过培训、学习的方式,强化队伍建设,培养自己的养护团队。专业化机械设备的应用,对人的业务能力要求很高,要通过专业培训的方式,不断提高对机械的掌控应用能力,提升业务能力和素质,对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达到熟练应用的能力还要加强对养护技术员、统计核算员等岗位培训,保持道路养护长期稳定发展,进一步完善人才培育体系,更好地适应道路施工养护发展长远需求。另外,加强激励机制建设,特别是对-线养护人员要有适度倾斜,通过物质和精神激励相结合的机制,留住养护人员,使队伍更加稳定。

(五)施工现场质量控制

道路养护需要进行部分修理,对施工现场质量控制是保证道路使用年限的关键点。要从施工过程和施工工序入手,设计好维护方案,进行全方位、多角度协调控制。各个部门权责分明,相互配合、互相监督对道路维护施工要确保人员、设备齐备到位;严格控制原材料质量,保证工程维护质量。由于是维护施工,对材料的要求比较集中,但因为顺序不同,进料方式的时间就显得不成批次,材料进场相对分散,一定要加强监管,原材料进场前要加大抽检频率,保证卞料符合工程需要、骨料和石料压碎值和细集料颗粒均匀对检验不符合工程要求的材料,坚决不允许进场。有些材料需要外购,遇到特殊情况需要经过批准,才可以更换生产厂家、品牌、规格和型号,否则不得随意更改;加强材料试验环节控制,对各种材料试验、配合比试验和现场抽样试验要全而细致,对试验不合格或同监理工程师平行试验结果不一致材料,要坚决返工;提高施工和监理人员责任心,对各道施工工序和工艺进行合理控制,纠正不符要求的环节,保持工程均匀性;对配合比设计、试验、防水层施工等重点工序要精心做好。

四、总结

综上所述,道路在提升国民经济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是促进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链条,在给人们生活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存在着重大安全隐患。所以加强道路养护管理,是保证社会稳定和人们生活的前提提升道路养护质量,要从多方面、多层次着手,提升保养意识,通过高素质的队伍和现代机械设备,科学合理的对道路进行维修和养护,才能不断提高道路施工养护质量,促进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篇7

【摘 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社会发展迅速,各地区交流日益增多,为了满足这样的要求,新的道路建设工作越来越多,道路铺设里程也越来越长,并且在新时期开始出现向山区和偏远地区推进的趋势。

关键词 城市道路;养护管理;质量控制

城市道路作为社会发展进步不可缺少的基础设施,在国家发展、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目前,随着我国道路建设工作的进一步推进,我国道路养护工作开始面临严峻的局面。为了提高我国道路养护管理水平,本文对道路养护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

1 道路养护工作概述

1.1 道路受损原因

道路建成以后,由于受到其上通过车辆以及其他某些因素的影响,其难免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道路受损的原因很多,从大的方面主要分为人为和自然两种原因。人为原因主要包括道路建设质量存在缺陷、道路管理工作不善、人为破坏道路以及由于车辆在其上行驶造成的损害比如超载沉陷、路面松散、路面突起等。自然原因主要是指因为某些不可抗力对道路造成的损害,比如地震、火山喷发、地陷、泥石流等各种自然灾害等对道路造成的损害。

1.2 道路养护目的

道路养护主要是对正常使用的道路进行保养和维护,以提高使用性能和安全;对出现问题的道路进行修复和管理,延长其使用寿命,减少道路建设的资金投人;并且,日常道路养护还会对路面进行清洁打扫,清除那些影响交通安全的障碍,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保障广大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1.3 道路养护方法

进行道路养护时,要根据损害特点以及道路的实际情况,经过科学研究,采用合理的养护方法对问题道路进行养护,确保养护方法的效果,保证道路修复后的安全性和实用性。我国拥有基本健全的道路网格网络,因此道路养护方法也很多,经过总结研究,道路养护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清扫路面,保持路面整洁的基本养护;对路面车辙、破裂、松散、啃边、沉陷、坑槽等公路病害进行修复;根治路面翻浆等。根治路面翻浆是最为复杂和耗时的工程,在进行实际修复时可以采用打砂桩或者换土法进行。

2 道路养护质量控制

2.1 影响道路养护管理与质量的主要因素

2.1.1 客观环境因素

在道路施工和后期维护中,要充分考虑到当地环境和气候变化,通过过程调控,尽量减少自然环境负面影响。天气变化、季节更替、恶劣环境、地质灾害等是客观存在的,只有充分设计才能有效利用环境、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2.1.2 主观人为因素

在道路维护中,不需要太复杂的工艺和技术,各级管理人员、项目责任人、施工人员素质的好坏、责任心才是直接影响道路维护的关键要素。只有不断加强项目责任人的责任心、强化廉洁教育、提高施工队伍执行力,才能充分保障道路施工维护管理与质量长期持续发展。

2.1.3 其他因素

道路养护施工和维护中,还受到所使用的材料、施工维护器械、工期等影响。一定要加强材料质量检查与控制,材料质量对道路使用寿命以及服役期限、出行安全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不合格的材料材质,会造成极大的交通安全隐患。

2.2 道路养护施工建设的质量控制

2.2.1 道路养护监测控制

根据建设地质、环境的不同,决定施工质量监测标准。可以采取多设置基准点拉网式监测的方式增加可靠性。用多次监测结果的平均值,来保证道路养护质量的可靠性、合理性。

2.2.2 碎石质量控制

监控过程要严格遵循国家统一标准,对各道工序严格控制。黄土路基要将路面桥面铺满碎石,然后严格把关,用配比合理的水泥将碎石固定。这个环节要先审查道路基层施工组织设计合理性,再审查水泥稳定碎石搅拌厂家有没有行业资质,检测质量是不是符合标准设计要求,摊铺完成后要用薄膜覆盖进行路面保湿养护,进一步强化水泥稳定碎石旁站力度。

2.2.3 道路养护路基与桥基的控制

好的桥基与路基是保证道路使用年限的关键环节。路基检测也是质量控制重点之一。严格检测建设路基桥基所用土的种类与密度,确保工程施工质量。

2.2.4 沥青混凝土的质量监测

不同道路养护中,要使用不同型号的沥青混合料,这要根据现场情况确定沥青纯度比例,做好混合料设计。碾压沥青应注意碾压方式与碾压质量。对碾压后监测标准要按沥青路面技术规程执行,加强检测频率,对层厚检测要使用正确方法,注意路面外形以及宽度、高程、横坡、平整度是不是在允许偏差范围内。

2.2.5 逐步提升养护装备

养护装备包含硬件和软件,硬件是指养护机械、扫把、茶壶、拖拉机、清扫车、路面灌缝机、多功能养护车、除雪车等设备。有些条件好的单位还要配备就地拌冷再生设备、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设备、纤维碎石封层设备、多锤头碎石机、共振碎石化机等先进设备。软件是指路面、桥梁管理网络技术系统、决策软件、养护道班管理系统、养护工程定额预算管理系统等,软件是为科学管理提供技术支撑的重要内容。

2.2.6 加强养护质量管理

工作做到日常,一定要及时了解并能够正确评价道路运行状况,各级保养维修,要做好基础调配,特别是确定大修、中修、小修等养护等级时,一定要符合工程施工标准,合理使用安排维修养护资金,做到提早预防、及时维修,确保道路及其附属设施无恶性病害,通过及时有效的维修合理控制病害逐步扩大,保证道路在服务期内延长其使用寿命。道路排水问题一直是道路建设遗留的缺陷,需要通过日常检查、后期养护来弥补不足,尽量减少道路受自然灾害影响程度。通过有效预防和高频率检查,减少和杜绝道路意外损害,加强维护力度,节约养护成本,使公路养护效益达到最优化,在维修中不能随意增加道路结构承载力,保证道路系统功能和运行稳定。

3 城市道路养护的建议

3.1 加大资金投人,确保道路养护资金充足

由于受到传统思想认识的影响,我国历来重视建设轻视养护,所以在道路养护中投入的资金也较少。首先,加大资金投入总量,确保资金充足;其次,对资金的使用做好计划安排,合理使用,忌将资金大部分应用于某一路段,同时也要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再次,资金使用过程中要经过科学规划,杜绝浪费,对于工程中涉及的工程设备、工程材料的购买和工作人员工资的发放都要安排专门人员进行,保障资金使用过程的安全和正确性;最后,建立和完善资金使用情况监管体系,尤其加强对采购和资金管理人员工作的监督,确保资金切实应用于道路养护工作,严惩挪用和非法占用工程资金的行为。

3.2 积极推进道路养护体制改革

在进行道路养护体制改革进程中,我国相关政府部门应积极帮助改企后的道路养护公司快速建立和完善公司的运营制度,重点改善财会、人力资源以及薪酬制度。并且在企业内部要建立完善的组织制度,避免传统的金字塔组织结构,更多情况下要向矩阵式结构发展,加强道路养护企业公司内各部门间的沟通和交流,相互协调,实现和谐公平的发展。

3.3 统一道路养护标准

各级政府和道路管理部门应该出台相关政策,明确道路养护的标准,对道路养护范围、目标以及相应的工作制度、资金筹措方式和应用都应进行规定。另外,各级政府和道路管理部门还应制定一套完善的监督管理制度并贯彻落实,做好道路养护的日常管理和监督检查工作,确保道路养护工作的严格执行。最后,各个基层组织应做好宣传教育工作,组织全体人民参与到保护道路、减少道路损坏、积极配合道路养护工作中来,培养人民保护道路、爱护道路的良好道德品质。

3.4 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辅助道路养护管理工作

各级政府和道路管理部门应该积极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建立和完善道路养护管理数据库系统,并且不断完善数据库内部资料,为道路养护和管理提供资料查询依据。同时,引进可视化技术和网络技术,实现道路维护管理数据库资料的全面共享。最后,设立专门的信息化管理人员,对道路养护管理工作的情况进行实时采集和处理,对数据库内的数据资料及时进行更新,为道路养护工作提供依据。

4 结语

只有不断加强道路日常养护和质量控制,才能及时有效的防止或减少路面各种病害的发生,有利避免病害扩大化。通过良好的道路维修养护,改善交通条件,通过引入竞争机制、创新机制,引导道路养护施工管理走向良性健康发展轨道。

参考文献

[1]琪.市政道路施工质量问题及养护管理[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12.

篇8

中图分类号:TU99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5-000-01

市政道路养护是指道路养护部门对城市道路进行养护与保养,减少病害侵蚀道路,保持道路的完好率和平整度,从而延长道路的使用年限、降低道路寿命成本、延长中修或大修期限的方式;一般情况下,在合理有效的控制道路养护资金的前提下,通常采用预防性养护,预先将各种病害问题扼杀在摇篮里,达到养护控制目的。

一、市政道路养护与成本控制的必要性

1.市政道路养护的必要性

在人们的日常出行中,通畅、高速的道路是人们所希望的,往往一个城市的道路是给人的第一印象,安全、快捷、舒适、环保、优美的行车环境不但有助于提升一个城市的对外形象,还能展现一个城市的市政规划好坏程度。众所周知,修路是一项耗资极大地工程,在出现问题时不可能重新修建,只有通过养护来提高道路的经济实用性。

2.市政道路养护成本控制的必要性

近年来,汽车数量的急剧增加使道路的超负荷运营越来越普遍,而市政道路的建设标准和养护成本也越来越高。市政道路养护不仅包括道路及其基础设施的养护,还涉及通信、园林、建筑等多个领域的内容。而日益增加的养护成本与财政拨款匮乏之间的矛盾依然存在,那如何控制好养护成本,提高资金使用率,优化经济结构就显得更为重要了。

二、市政道路养护现状

1.管理机制不合理

现在很多工程在修建过程中未做好监管控制工作,或多或少会导致市政道路本身的质量问题。如安徽六安市的东苑路,修成几个月就出现路面大面积沉降,经过补救措施才改善此种局面。经过调查发现出现质量事故的原因是由于施工过程中出现施工企业管理不足,监理企业监管不到位,相关部门管理人员对现场未采取有效措施督促整改的现象。诸如此类在修建过程中由于管理出现的质量问题,不仅影响交通出行,增加养护成本,更是在出行中埋下安全隐患。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只有在道路质量良好的情况下才能更好的做好道路的养护,维护好市政道路的形象。

2.养护管理思想陈旧

目前,我国成本养护管理还停留在哪里有病害就补哪里的阶段,忽视了预防性的全过程常规养护,依然有“早期道路无需护,烂了再补也不迟”错误认知。由于这种侧重于维修被破坏部分的传统观念,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养护成本的增加。对科技进步方面重视不够,对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新建改建工程,对道路的养护成本资金投入力度不够等原因都造成了养护技术的落后。

3.有限的养护资金与待养护的市政道路的需求不平衡

现今,中国经济的稳步发展,城市化水平日益突显,交通是人们生活必不可少的出行方式,而道路的好坏往往是出行便捷、安全、舒适的关键。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旅客运输量从2005年的1847018.00万人到2012年的3804034.90万人;民用汽车拥有量从2005年的3159.66万辆到2014年的14598.11万辆;民用载货汽车拥有量从2005年的955.55万辆到2014年的2125.46万辆。以上数据可以看出,近年来,交流量不断增长,客货汽车量不断增加。公路负荷越来越大,磨损和破坏程度也逐年加大,导致道路的老化速度加快,养护成本明显加大,需处理和修复的各种磨损和病害道路也越来越多,而有限的养护资金使得绝大多数市政道路得不到的及时的处理和修复,随着年限的增加,道路长期处在病害上的超负荷运行,道路破坏更加严重,养护过程就更费人力、财力。

三、市政道路养护成本控制措施

1.建立健全信息化道路养护管理体制,加强政府社会监督

在科技发展高速的今天,利用计算机,通过现代化设备采用科学有效的管理方式对市政道路的养护进行监督控制。首先,建立科学化道路管理评价系统,在市政道路修建时将道路的各种信息进行采集录入管理系统,及时、快速地对道路各阶段管理数据进行分析评价,提出措施。第二,在养护阶段,采用先进科学技术如雷达传感、GPS等自动化检测系统对道路养护质量评估。第三,在养护结束后,整理汇总各种资料,加强成本控制,形成系统的道路成本养护控制模式。

2.加快养护机械化进程,改善养护手段

现在绝大多数的养护质量检测采用人工检测,速度慢、准确率低、成本高。据新闻报道,汕头市某公司采用其“多功能道路综合检测车”和“道路弯沉检测车”等先进检测设备对道路进行检查并通过软件分析完成数据的快速处理。“多功能道路综合检测车”检测路面的表观性能。“道路弯沉检测车”自动测量路面结构弯沉,对数据进行自动归一化处理。两台检测车由名驾驶员和一名操作人员仅用了两天时间就完成了平时人工检测需耗费2周的全部任务。此类新型检测机械的使用,不仅提高了道路检测的精度和速度,更为重要的是安全、不干扰交通。

在养护手段上,尽可能改善过去修路出现扬尘多、噪音大的状况,做到节能环保、快速修复路面。如采用“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技术”,经过加热、耙松、喷洒乳化沥青、添加新料、压实成型这几个过程来修复路面。路面沥青材料可100%循环再利用;层间热粘结效果好,使用寿命长;施工快,能够最大限度降低施工对交通的影响。

3.促进思想改革,加强资金筹集

在市政道路养护过程中,加强人们的思想建设,变被动养护为主动养护,形成“主动保护,主动检测,主动养护”的思想。大力培养养护人才,创新改革养护机械和方法,寻求优化成本的最佳途径。同时,在养护资金有限的情况下,多方拓展养护资金来源,大力筹集资金以期更好的养护市政道路。

四、结语

道路在人们生活和国民经济中占有不可忽视的作用。道路对我们生活经济影响极大,只有宽敞、快捷、安全的道路才是人们心之所向的,才是顺应时展的。道路养护跟建路同等重要,在每个环节做好道路的各项建设才能延长道路的使用年限,节约养护成本。

篇9

在城镇道路使用中,人们常常习惯于对破坏路段的修复,而忽视了对道路的预防性养护。研究表明,对道路的预防性养护可以极大提高道路的质量,提高道路的使用寿命,就长期来看,对道路的预防性养护可以极大降低道路维修的成本,从而提高经济利益,促进城镇经济的高速发展。

对城镇道路路面的预防性养护,即是指在道路未出现质量问题时,就开始采取一定的养护措施,来对道路路面进行有效的养护工作,以防止道路路面出现严重的质量问题。对城镇道路路面的预防性养护的时机直接决定了预防性养护的经济效益和时效性。有鉴于此,为提高城镇道路路面的预防性养护的经济效益,必须要进行相关的研究、测试,不断提高我国城镇道路路面预防性养护的质量与水平。

一、城镇道路路面预防性养护时机的确定方法

(一)破坏指数法

为有效确立城镇道路路面预防性养护的时机,国外常采用破坏指数法来进行有效判断。当城镇道路路面破坏指数达到破坏指数的临界值时才对道路进行一定程度的维修,通常破坏指数的临界值是指道路路面受到严重的破损,这种方法较为消极,不太适用于城镇道路路面预防性养护。

(二)排序法

对城镇道路路面的预防性养护意义十分重大,但是,预防性养护的时机难以科学确立,通常,我国在对城镇道路路面进行预防性养护时机确立过程中,采用排序法。所谓排序法,即指将城镇道路的各项指标排列出来,进行整体排序,然后,根据指标重要程度的不同,对各项指标进行定期的检测,当指标超过预定限度时,就对城镇道路路面的该项目进行有效的预防性养护。这种评估方法简单、易操作,极易于城镇道路的预防性养护。

(三)生命周期费用评估法

所谓的生命周期费用评估法,即是指相关部门在城镇道路使用过程中,加强对道路养护价格的评估,相关部门可以建立动态的道路路面养护价格变化图,然后,根据相应的道路,选取最恰当的城镇道路路面预防性养护时机进行路面养护,确保路面养护的利益最大化,提高社会经济效益。

二、城镇道路路面预防性养护的有效方法

结合我国城镇道路路面中常出现的问题,笔者从以下几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路面预防性养护措施。

(一)对城镇道路路面裂缝的预防性养护

针对我国城镇道路路面常出现的路面裂缝问题,要求路政部门要加强对路面的检测力度,积极寻找路面裂缝,确保在裂缝刚产生时就能够有效的检测到。路政部门还要积极组织相关的施工人员对城镇道路路面裂缝进行有效的修补工作。对裂缝通常选用硬度较小的沥青进行裂缝修补,这是因为沥青的硬度小、弹性大,在后期使用过程中,不易再次发生裂缝现象。

为做到对城镇道路路面裂缝的预防性养护,通常在路面铺设完毕之后,施工方安排相应的施工人员对路面进行断层切割处理,并用沥青对切割缝进行修补。由于沥青的优良性能,可以在路面温度过高时,有效防止因路面热胀冷缩而引起的路面断裂,从而起到对城镇道路路面裂缝的有效的预防性养护。

(二)对城镇道路路面积水的预防性养护

由于城镇道路路面铺设质量不高,道路排水系统不完善,在使用过程中,路面积水问题严重。为加强对城镇道路路面积水的预防性养护,通常,在路面施工时,在道路两侧适当留出一定排水口,尽量做到路面中间高,两边低,从而有效的将路面积水引向道路边缘,进而对路面起到有效的预防性养护。

(三)对城镇道路路边树木的有效预防

为了提高道路绿化水平,路政部门通常在城镇道路两边种植梧桐、杨树等较为高大的树种。然而,随着时间的增长,树木越来越大,这会对城镇道路路面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为了防止这一影响的发生,路政部门要加强对道路两边树木的监测,定期测量树木的大小,在树木可能会对城镇道路造成影响时,路政部门要及时进行树木的移植工作,从而对城镇道路路面起到有效的预防性保护。

结语

总之,结合我国城镇道路路面养护工作来看,路面养护不及时,严重影响了道路的正常使用,降低了人们的出行安全。同时,极大增加了城镇道路路面养护的资金投入。为有效提高城镇道路路面预防性养护的质量,要求路政部门要积极借鉴国外先进的路面预防性养护措施,科学确立路面预防性养护时机,从而不断提高我国城镇道路路面预防性养护水平。

参考文献

篇10

道路与桥梁的建设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的建设要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地理因素、不同的环境条件进行不同的施工图纸设计,还要选择合适的建筑材料和设备等,忽略了任何问题都会使得道路与桥梁的建设出现安全和质量问题,例如道路和桥梁的使用年限较低,道路和桥梁表面出现裂缝等,甚至会造成更加严重的安全问题,威胁人类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因此,加强道路与桥梁的施工与养护管理对道路和桥梁的质量安全尤为重要。

一、道路与桥梁在施工与养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道路和桥梁在施工管理中的问题

(1)基础建设不到位

在道路和桥梁的基础建设中,还存在基础建设不到位的现象,这将引起很多的不安全因素,从而会引起程度不同的安全风险,进而导致后续的建设层出不穷的出现问题,使整个工程的质量严重下降。对基础建设的不足,容易造成桥梁的承重能力薄弱,出现轻微和严重下沉等现象;桥梁的主体结构位置不正,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时不能顺利进行,因此,在道路和桥梁施工中,必须要保证主体结构的质量,才能保证后续工程的质量。

(2)施工中的安全隐患

在施工场地中施工材料种类很多、质量较大、使用量大等,施工设备具有体积大、重量大、安装复杂等特点,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引起安全事故,不仅影响了工程建设的总体工期,还会威胁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因此对这些材料和设备要进行合理的使用和定期检查和维护。

施工中设备使用不合理的现象导致的安全事故较多,在施工场地中最频发的事故就是脚手架不合理使用所引发的,轻则容易引起脚手架的局部坍塌,重则出现整体坍塌,导致高空坠物或坠落的危险现象,并且在施工现场针对建筑材料的运输主要依靠一些临时性的施工设备,例如施工便道和浮吊,这类临时的设备在使用设计时一些问题容易被忽略,使这些大型设备在安装、使用以及后期维护上都还有着许多的漏洞,导致存在很多的潜在隐患。

2.道路和桥梁在养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在道路与桥梁的建设中,没有建立系统完善的养护管理系统,归根结底是相关部门的养护管理观念薄弱,项目建设中的技术投入比较落后,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能及时进行发现和解决,加上责任意识的不强,导致道路和桥梁的养护管理问题不到位,过于形式,这些都体现出了相关部门对公路和桥梁的养护问题不够重视的现象,养护管理工作的缺乏,必将影响道路和桥梁的建设,使质量安全不能得到保障。

主要表现在对道路和桥梁安全隐患问题认识不足和经验不足,在进行养护管理时,技术力量落后,检测方法和能力有限,检测结果与实际偏离较大,相关的监督检查力度薄弱,不能有效提高相关部门的养护管理力度,导致施工中存在的小问题不能及时发现和处理,在后续的建设中,小问题不断恶化,最终严重威胁整体项目的质量安全,即浪费了资源和成本,也造成了频繁的质量安全问题。因此,加强监管力度,才能增强相关企业的养护管理力度,切实的保证每一步建设中的安全和高质量。

二、如何应对道路与桥梁在施工与养护管理

1.完善和落实质量保证体系

具备全面的施工质量保障体系,才能够有效提升施工质量、有力加强养护管理工作,认真完善相关的管理体系并严格落实,提高相关部门的责任安全意识,至上而下的推动每一个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岗位职责和安全意识,增强每一个建设程序的质量和安全保障。在进行下一项的工程建设之前要确保上一阶段的项目质量符合相关的质量标准。并加强监督力度,实施相互监督制度,对项目工程的检测设立定期和不定期的质量检查,并且检查和监督要全面,对施工现场、设备运行情况、建筑材料质量和存放等方面均要检查,为了高质量项目的建设不断提升监督的力度。

2.增强道路和桥梁的施工管理

充分做好道路和桥梁施工前的工作,对施工地点进行认真勘探,包括地理环境、当地气候等;严格审核道路和桥梁建设的施工图纸,确保施工图纸与实际施工具有较高相符性;制定合理的设计方案,并充分准备施工设备和建筑材料等。

其中材料的选用对公路和桥梁的质量保障至关重要,在材料准备中要全面分析施工环境等对建筑材料的要求,就近选择符合质量标准的材料来源,避免运输成本浪费,在建筑材料的采购中,严格依据项目的设计标准,选择材质、型号等相符的材料,综合考虑销售厂家的信誉、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情况等,还要注重材料的存放,确保道路和桥梁工程质量。

3.提升道路和桥梁的养护管理

加强道路和桥梁的养护管理观念,提升相关部门对养护管理工作对道路和桥梁维护的重要意义的认识,并将其纳入施工建设的重要环节,完善并落实道路和桥梁养护管理体制,进行关于养护管理工作的相关培训,逐渐实现养护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一些企业仍然认为在工程建设中重要环节就是施工过程,而将后续应进行的养护管理工作进行忽视,因此,更要加强道路和桥梁的养护管理工作,科学的进行养护,积极的进行落实,使“重建设,轻管理”的错误想法得以纠正,要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对道路和桥梁进行日常养护,仔细认真的进行检查并做好相关记录,对建设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和质量等问题给予重视,并采用合理的养护措施进行维护;还要对养护管理工作给予大力的资金支持,提高养护费用的投入比例,确保养护工作的顺利开展。进行养护管理工作,不仅能够及时发现和排除安全隐患问题,还能有效的延长了公路桥梁的使用寿命,既保护了人身安全,又保证了经济的发展。

三、结语

道路和桥梁的安全发展,对我国的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力量,道路和桥梁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率较高,路面和桥梁的路面需承受较大的压力,相关部门要依据存在的不合理问题,对全体施工和管理人员进行整体培训、完善质量体系、提高养护管理的重要地位,保障工程质量和安全,从根本上提高道路和桥梁施工和养护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