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中的管理智慧模板(10篇)

时间:2023-09-28 10:04:33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传统文化中的管理智慧,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传统文化中的管理智慧

篇1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古人留给我们的一笔极为珍贵的遗产,传统文化向来是中国人“安身立命、经世致用”的根本。当代大学正处在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期,二者之间本应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由中国传统文化的总价值定位谈到大科学家钱学森先生关于“我们的学校为何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的追问中可以看出,大学生管理是一个多层次多内容,彼此密切联系的大系统,它既包括宏观层面的社会管理的内容,也包括对人的微观管理。这是一门值得研究的科学,也是一门艺术。作为高校大学生基层管理工作者,应该积极主动寻求传统文化与大学生管理工作的切合点,充分利用中国传统文化资源,提出以下几点思考:

一、以人为本构建学生管理思路

人本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就是以尊重人和重视人为出发点来管理人的。管仲在《管子》一《霸言》篇中,记述了一段对话:“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意为霸王的事业之所以有良好的开端,是以人民为根“本”;这个“本”理顺了, 国家才能巩固,这个“本”搞乱了国家势必危亡。管仲所说的“以人为本”,就是以人民为本。这些思想借鉴到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中,体现的是重视学生,尊重学生,以学生为本,这种教育理念是最现代和最激进的教育思想,它既影响人的活动,也借助对人性的认识,由此可以建立起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之间有效沟通与作用的途径和桥梁。

二、老子“无为”的思想对学生管理的启示

老子作为传统文化中的杰出代表,其独特的见解对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一定的启示。汉朝刘邦平天下而立汉室,治理天下就用“无为”思想,表面上看,有为和无为似乎是不相容的,但作为工作方法来看,它们能殊途同归,共同达到“治”的目的。无论是“有为”还是“无为”,都只是一种教育手段,真正能让受教育者形成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这才是重点,才是最终目的。如果能够给予学生足够的信任,把任务分配给他们完成,并且给他们提供自由且不脱离组织的空间,就可以使辅导员摆脱那些繁琐的日常事务。

三、因材施教的管理理念

作为儒家思想的开山祖师,孔子早就认识到教书育人要做到深其深、浅其浅,益其益,尊其尊。主张根据学生个性的差异和实际水平进行不同的教育。“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反映在现代教育管理理念里,就是要求教育和管理工作者要清楚认识到每个学生因为受教育的起点和终点都不一样,所以不能追求一刀切的教学模式,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唯才是举、因人而异,重视每一个学生自身的建设和培养,允许学生存在的独特性和多样性,挖掘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因材施教”不仅可以提高教育质量,而且可以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及个人差异进行不同的培养。

四、修生正己的管理思想

“修身正己”就是要求管理者要端正自己的品德和修行。为了活化和利用中国传统文化,高校的大学生管理工作者必须首先重视提高自身素质,不仅要利用传统文化“言传”,更应注重“身教”。这就要求我们从一开始就不断学习,尤其是要学习中国传统经典文化,努力提高自身的传统文化修养和人文素质。大学生管理工作者在整个教育过程中直接面对学生,起言传身教和示范带头作用,自身的文化素质、人生观、价值观、道德水准、敬业精神和思维方式及为人处世的态度与方法等,都会对学生成长产生深刻的影响。

五、知人善用的管理方法

高校基层管理者尤其是辅导员老师常常一个人带着4-5个班,平均人数超过200人,如果事无巨细什么都要过问的话恐怕有十二万分的精力都是远远不够的,所以要充分发挥学生干部的作用。优秀的学生干部能够成为教师和学生之间沟通的桥梁,是信息沟通的纽带。如何选择这些学生骨干,是一位高校学生基层管理工作者需要练就的能力。这样经过观察筛选,可以选出学生中的真正骨干,提高学生管理的效率,激发优秀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达到培养人才的目的。

最后,由于当前大学生年龄阶段已经逐步步入95后,且大部分是独生子女,生活环境优越,个人主义思想强烈,以自我为中心,追求个性,不太愿意服从学校的管理。提高学生管理效率,全面提升学生的道德素质修养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同时也是全体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的共同责任,需要耐心细致的工作和榜样力量的引领。充分挖掘并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和科学精神,引导他们以辩证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同时也有利于进一步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更加懂得自我管理和承担责任。

参考文献:

[1]袁涛.基于传统文化视角下高校辅导员素质的建设[J].科教文汇,2014(13).

篇2

前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在经济、政治和文化等方面具有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与此同时,城市也面临着各种问题,如交通拥堵、资源消耗、环境污染。这些诸多问题正推动着城市向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发展。智慧城市,作为下一代的城市生活形态,是我国推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高层次需求,是有效提升城市管理水平的城市建设的新方向。随着住建部于2013年就已经启动智慧城市试点工程,我国的智慧城市建设基本与世界处于同一起跑线。尽管如此,智慧城市建设是一项前所未有的,具有开拓性的创新型工程,其具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但也存在着亟需解决的问题。由于传统城市中主体的人和城市的各种设施是完全对立和分离的,主体活动在不断地改造着客体的城市。但是在智慧城市中这种认识发生着截然不同的变化。智慧城市中主客体关系逐渐模糊化,主客体关系的交互性加强,并成为双向交互。因此,智慧城市建设的本质,在于如何通过用户体验研究,使智慧城市的每个应用单元都体现出智能化特征,并以一种智能的个性化吸引每个个体,而每个个体的实践行为也能有效支撑着智慧城市的智能建设。本文将以一款城市智能交互产品的设计为例,针对智慧城市建设中的交互设计,对智慧城市建设情境下用户体验研究的应用进行研究。首先,探索如何挖掘在智慧城市交互设计研究过程中呈现出的问题。其次,针对相关问题,研究用怎样的方法梳理智慧城市交互设计解决方案。最后,探索在用户研究进程中如何对实际问题进行规划及管理。

一、体验研究与智慧城市

人们对体验的需求和关注来自于后物质主义的文化转变。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正在向“体验社会”和“体验经济”转型。每个体验都来自于一个故事,一个人们与自己所处的世界进行互动时发生的故事。从而,体验是主观的、整体的、动态的和情境化的。在后物质主义文化背景下,设计交互产品的挑战在于设计产品之前预期并设计产品将带来的最终体验。智慧城市建设中,在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如城市有线、无线城域网、光纤入户等)不断完善的基础上,“智慧应用”,即面向城市管理、居民生活等各个领域的城市智能交互产品和服务是使智慧城市更为有效、高效的核心建设内容。在信息共享、系统共生的前提下,智慧城市的社区服务、智慧医疗、智慧旅游、智慧公交等系统平台和服务必须面对的是城市居民的生活需要和诉求,必须解决的是“体验社会”转型所带来的问题与矛盾,必须满足的是人们越来越多元的个性化的体验。用户体验研究,是一种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研究方法,其目的是通过体验研究塑造智能产品来改变环境及探索未来。这种基于用户体验研究的智慧城市建设可以被理解为,是在智慧城市的建设过程中为用户的使用体验而创造智能事物。因此,用户体验研究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应用,特别是建设主客体之间交互设计中的应用显得尤为重要。智慧城市的建设过程中,用户体验研究成为城市智慧应用设计与开发的必须前提和必要手段,是保证智慧城市建设有效性的必经过程。同时,探索适应智慧城市建设的用户体验研究方法与进程,将为提高智慧城市建设的效率提供保障。

二、用户体验研究的应用模式

根据德国体验和交互设计教授MarcHassenzahl的研究总结,基于用户体验研究的设计可以分为“Why”、“What”、“How”三个层面,即“为什么”、“是什么”、“怎样做”。在每一个层面都对应着针对用户体验的研究与分析。体验设计从“Why”层面开始,体验研究分析为什么要设计某个产品,分清人们对这个产品的需求、蕴含的情感和产品存在的价值。就像人与人之间通过电话通话,这个行为并不仅仅是一个技术性的通话过程,而是人们之间实时交换信息、沟通情感的需求。只有掌握了“Why”,明白了人们为什么需要某个产品,才能很好地在“What”层面进行分析。在“What”层面,即通过用户体验研究,分析人们通过这个产品可以做什么,产品将提供哪些功能和服务,预计人们通过使用产品将获得什么体验。在“What”层面的分析之后,“How”层面需要解决的是如何通过合适的流程、用户行为和产品互动来实现每个功能或服务,并最终达到预期的体验结果。从“Why”、“What”到“How”,用户体验研究从三个层面着手分析,并对智慧产品的设计进行引导。同时,伴随着产品设计的迭代,用户体验研究依旧依次从这三个层面进行目标测试,并引导再设计的推进。这样的用户体验研究应用模式使智慧产品的交互设计能始终围绕用户的需求和体验。同时,应用模式与ISO标准13407中定义的“以人为中心”的设计过程相对应。同样内化了分析、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同时,也是一种迭代循环的过程。在围绕“用户”定义了设计需求之后,通过理解用户的情境、细化用户的需求、产生具体设计方案和对照需求验证设计,这样的一个设计迭代,最终找到能满足特定需求的设计结果。

三、用户体验研究

三个层面应用的案例分析本文以智慧城市建设中某传统文化品牌“情调苏州”再设计为案例,进行用户体验研究应用的分析。本案例中,很好地应用了上文提到的三个层面的应用模式。

(一)“Why”层面

首先,从“Why”层面开始。分析为什么要对传统文化品牌进行再设计。品牌产品所面对的用户有着怎样的需求,产品将附加什么价值。中国传统文化品牌都有着很长的发展历史。大部分的发展都是基于传统媒介,例如书本、杂志、报纸、电视等。在数字媒体时代,传统文化品牌面临着需要寻找新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模式,从而进行可持续转型发展的挑战。随着新媒体的不断繁荣,传统文化品牌如果没有进一步的发展,他们的文化品牌核心价值将受到削弱,甚至消失。与此同时,新时代的到来,让我们能够找到发展的机会。基于数字媒体,传统文化品牌将有机会创造出新的价值并获得新的发展。因此,核心价值的延续和增值是传统文化品牌再设计的目的。所以,品牌核心价值的挖掘成为首要的工作。“情调苏州”是一个从一本苏州城市官方旅游书发展而来的文化品牌。如今,品牌的运营主要基于传统媒介。经过研究,品牌发行的旅行书中优美文字对用户情感的吸引和产生的共鸣、人们对苏州文化历史古城和苏州城市生活的好奇心。这些是“情调苏州”在将来的发展中需要保持和加强的核心价值和核心竞争力。传统书籍是其现有的主要产品形式。随着体验社会的到来,数字媒体的不断发展,“情调苏州”品牌的发展越来越需要新的产品形式来适应新媒体的层出不穷。同时,将市场策略转向体验模式,并设计系统性的产品和服务,从而提升品牌给用户带来的情感感受与体验,在新的体验模式中创造新的品牌价值。根据研究和分析的结果,确定“情调苏州”文化品牌发展需要面对的三个层面的目标用户。第一目标用户:想来苏州、在来苏州的路上、正在苏州和来过苏州的旅行者。这个层面的用户是品牌产品的直接受众,针对他们,需要实现的目标是使他们在产品的引导下获得好的旅行体验,或者激发他们潜在的来苏旅行的欲望。第二目标用户:“情调苏州”品牌主体。针对这个层面的用户,目标是延伸品牌核心价值,继续营造“情调”,通过“美文”,描绘互动、立体的苏州,与旅行者或者潜在的旅行者形成共鸣,使品牌的影响力增强。第三目标用户:旅行过程中的签约商家和景点。这类用户是品牌商业模式中的一个组成环节。品牌产品需要形成系统的推广机制来满足这类用户的商业需求,这方面的需求也是使品牌能够不断提升价值的重要保证。因此,在“情调苏州”文化品牌的再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的是以上三类目标用户,即多方受益者的需求。

(二)“What”层面

接着,在“What”层面。研究表明,品牌不但需要新的产品形式,它同样需要一个完整发展策略的再设计。因此,为了促进品牌的新的发展,我们设定了两方面的内容:第一,丰富品牌产品形式,融合传统媒体和数字媒体,构建一个新的品牌策略和一个链接该品牌所有产品的完整系统。第二,将可触摸产品向体验服务扩展,更多地注重人们对体验的购买,为用户设计独特的、愉快的体验。从单一产品向丰富的体验服务转型。首先,在品牌产品形式方面。为了最大程度地继承品牌现有的影响力,需要很好地保留“情调苏州”旅行书的产品形式。因为,旅行书已经被用户熟知并得到了很好的口碑。旅行书每年都会更新版本。但与此同时,需要在此基础上补充新的产品形式。经过研究,确定设计“情调苏州”手机端APP、PAD端APP和在每个签约商家和景点的独特标识作为快速的产品入口。因此,这4个形态的产品将共同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相互链接,互为补充,从而构建起一个新的品牌策略。这个新的策略,在营造“情调”,通过“美文”,描绘互动、立体的苏州的基础上,扩展品牌产品覆盖的使用情境,从旅行前到旅行中,再到旅行后;丰富品牌内容从单一的提供者和输出者,发展为旅行用户共同参与的“美文”交流、“情调”共鸣,主客体共同构建有价值的内容;提高品牌影响力,从仅通过文字带来共鸣和影响,发展为结合用户自身的、过程性、反思性的动态体验,从而使影响力更为深刻和长久。其次,将产品向体验服务转型。根据不同产品形态所对应的使用情境,来对产品进行再设计。旅行书的设计,将更为小巧和便携。即便于旅行者在旅行过程中携带、阅读和查询,并在书中提供与APP的链接的元素,如扫码下载APP、快速查阅入口、情感记录快捷方式等。使人们丰富旅行过程中的体验,既充分了解城市、获得旅行帮助,又随时记录和分享情感。手机端APP的设计,主要对应的情境在旅行前的规划和旅行中的引导。从功能上体现在“美文”的推荐和阅读,以及美文所谈及的景点和商家的推荐与了解,并能根据个性化的需求定制自己的行程和线路。PAD端APP更多地对应的是旅行前和旅行后。可以想象人们在出发旅行前,需要更多地了解当地的人文历史和有趣、有价值的游玩地点;而人们在结束了一天的旅程后,会想要把自己的感受记录下来,留存作为纪念或者分享给自己的朋友。这些功能的设定能为旅行者提供更多的服务,并使人们的旅行体验得到丰富。

(三)“Why”层面

最后,在“How”层面,通过用户体验研究,探索用怎样的交互流程来实现上一个“What”层面提出的功能架构。经过原型构建和目标用户测试等迭代研究方法,形成了最终的原型架构。以下是手机端APP的部分页面原型。

(四)基于体验研究的迭代

通过“Why”层面具体的交互流程和原型页面,在产品完成最终设计和实施开发前,将用户纳入设计流程和设计团队,使之参与产品原型的使用,实现需求测试和可用性测试,检测产品是否实现了“What”层面对应的功能设计,是否从根本上满足了“Why”层面探索的用户需求和实现产品应有的价值。同时,利用迭代设计,即根据测试结果进行交互流程和页面的修改和再造,甚至是“What”层面功能上的再设计,通过一次或者多次的迭代来保证城市智慧产品建设的有效性和高效率。有效性是指,产品除了利用好现有的新兴技术,从技术本身上体现智能的特征外,从功能上充分体现出产品的智能化和根本价值,体现出智能产品对城市的管理和城市居民的生活所起到的有益的改变和提升。高效率体现在,用户体验研究保证产品的设计与开发符合最初的产品核心目标,保证整个过程紧紧围绕“初衷”来推进,并把生产成本最大程度降低,即保证进入到开发阶段的设计已经基本满足和实现了用户的需求。

结语

用户体验研究,在智慧城市建设,特别是在智能城市交互产品建设中的应用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重视用户体验,将基于用户体验研究的设计过程作为智慧城市项目的基本流程,是使智慧城市项目建设有效和高效的重要保证。首先,在“Why”层面,探索如何挖掘在智慧城市交互设计研究过程中呈现出的问题,确定产品的根本价值、核心目标以及针对目标用户产品将要解决的问题。其次,在“What”层面,针对相关问题,研究用怎样的方法梳理智慧城市交互设计解决方案,设计哪些功能来解决问题。然后,在“Why”层面,探索在用户研究进程中如何对实际问题进行规划及管理,如何实现所设计的功能,用怎样的交互流程来面对用户,为用户提供怎样的具体的服务。最后,贯穿以上三个层面等流程性迭代,使智慧城市建设更多地融入了人的因素,加强了智慧城市建设主客体之间的交互,能更大程度上包容城市用户的个性化体验,在“体验社会”和“体验经济”的需求背景下,为智慧城市建设进一步提升应有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张玉萍.用户体验设计要素在智慧家庭系统产品设计中的应用探析[J].装饰,2013(4):141-142.

篇3

二、中华传统智慧在企业管理中的运用

(一)要想学习中华传统文化,获得智慧,并在企业中的运用,帮助中国企业解决管理问题,要有正确态度和方法。不可自以为科技发展了,时代进步了,我们后代人一定站在历史的至高点,站得比古人高,也看得比古人远。其实,古人的智慧,我们不能说后人绝对无法逾越的,那确实也是很难超越的。圣贤的智慧圆满,原因在哪里?在《论语》上说: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就是说我们这个工匠,要想把这个桌子做好,必须首先使他的工具锋利起来。同样的道理,人要认识世界、认识他人,认识得如实客观彻底清楚,必须首先使我们认识的工具,也就是古人所说的心,清净下来。这个心,并不是现代人所讲的肉团心脏,很难用西方一个相对应的概念来说明。东西方人做学问的方法是不同的,西方人做学问是用理性的思惟,而中国古人是一种悟性的思惟。用理性的思惟,他是从一个逻辑概念出发,经过严密的推理,最后给了你一个结论。但是无论他的语言多么的清楚,他的逻辑多么的有层次,可能总有一些细节会被他遗漏掉,总有一些因素他没有考虑到。中国古人用悟性的思惟,所谓的悟性,就是古代的圣贤他所亲证的境界,他所亲眼看到的真实,这个是不需要语言逻辑来证明的。就像我们每一天看到太阳从东方升起,西方落下一样,自古至今没有一天是例外的。他就得出了一个结论,说这个太阳是从东方升起,西方落下的。这个是不需要科学来证明的,它依然是真理。所以中华古圣先贤的智慧,就是千百年来人生经验和智慧的承传,它是不言自明的规律。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深入传统文化不是去进行逻辑的推理,而是用心去体悟。这个心,怎么样才能够体悟外界客观事物如实彻底?就是要让心清净下来。为什么现代人没有古人有智慧了,就是因为心没有古人清净了。可以用心浮气躁四个字来概括现前社会大众心态的状况,不能安住在当下。所以,要获得智慧,学习的关键,在诚敬,在修身。若对古圣先王之教育毫无诚敬,纵遍览群籍,也难获实益。

篇4

现代中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生活在较为优越的家庭环境中,缺乏艰苦生活的磨练,他们享受到了改革开放带来的物质成果,却不懂成果来之不易。他们思想活跃、自我意识强,但相当一部分人集体观念和社会公德意识淡薄,心理素质较差。他们注重自我、看重功利、道德取向多元化。有的把家长职位的高低、家庭经济条件的优劣、生活消费的层次作为个人价值的体现。针对这种现状,窃以为加强青少年优秀传统文化道德教育刻不容缓。

二、中国传统文化与人才培养

中国传统文化是什么呢?顾名思义,中国传统文化就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创造的精神现象的总称,它包含着极其丰富的内容,就其最主要内容而言,可以概括为三个特点:

1.崇尚伦理,自强不息

在整个中国传统文化中,伦理思想贯穿始终。褒善贬恶、追求崇高的思想品德,向往理想的道德人格,涵养美好的精神情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主导思想,是大多数思想家所一贯追求的。在人和人的相处中,一个人既要有自强不息、奋发有为的创造精神,又要有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爱人如己的博怀。只有“与天地合其德”,才算是一个道德高尚的人。

所谓自强不息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奋发图强、孜孜不倦、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的一种锲而不舍的精神。中国古人所崇尚的精卫填海、愚公移山和夸父追日的故事就是这种精神的生动体现。自强不息的精神可以说是中华民族的脊梁,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所以能够不断发展壮大的一个重要的精神支柱。无数仁人志士和英雄豪杰前赴后继,英勇不屈,以至于牺牲自己的生命来保卫国家的领土,维护国家的尊严,是同这一种自强不息的精神密不可分。

2.强调理智和智慧的重要性,强调真理的追求和辩证的思考,有着浓重的思辨

传统

中国先秦的儒、墨、道、法几个最著名的学派,都十分重视理智和智慧,强调人们对真理认识的重要性,以老子和庄子为首的道家学派尤其重视辩证思考。在老庄看来,一切事物都有其对立的一面,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一切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一切事物都是能够相互转化的,一切事物都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在绝对中有相对,在相对中又有绝对,把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看作一个统一的整体,并力求从整体的相对独立和相互联系上来观察和分析这些现象。《大学》上说:“古之欲平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齐家,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平天下。”这段话比较全面完整系统地表达了儒家对人生的根本意义和目的的看法,认为人应当在完善自身的基础上完善社会,同时又要在完善社会的过程中完善自身,永无止境。

3.有独特的审美意识和人文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在文学、艺术的各个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是全人类文化中最重要、最宝贵的瑰宝之一。中国人历来喜欢以诗歌的形式来表达思想感情,究其渊源,可以追溯到《诗经》以前的尧舜时代,这一传统历久不衰,贯穿于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之中:《诗经》以其鞭挞社会丑恶、向往美好生活的特有的睿智,审视着人与人之间不同情况下的思想感情;《楚辞》,尤其是其中的《离骚》等名篇,更是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千古绝唱,表现了关心人民、热爱祖国、追求理想、改造现实的顽强斗争精神。此后还先后出现了汉赋、唐诗、宋词、元曲和明清小说等几个文学艺术的发展,创造了绚丽多彩、辉煌灿烂、具有永久魅力的文学艺术,并以其独特的方式,熏陶和孕育着中华民族特有的人文素质和民族精神。

三、传统文化与培养高素质人才

从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点来看,中国传统文化对培养和提高人的思想、审美、文化和道德素质,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21世纪是一个在各方面都必然发生激烈竞争的时代,如果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得到发展,就可能遭到淘汰。竞争是多方面的,有经济上的竞争、科技上的竞争、管理上的竞争、人才上的竞争等,其中最重要的是人才的竞争。而在人才的竞争中,思想素质和道德素质占着尤为重要的地位。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崇尚道德、重视智慧、强调文化艺术修养、注重人文素质的培育等思想,有利于新时期人的思想素质的提高,应当认真地加以弘扬。

四、传统文化道德教育与社会主义道

德建设

我国传统的道德规范,不论是在今天还是在将来都是具有很高价值的。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不只是我国,在全世界各国都出现了人的道德素质下降的问题,这是市场经济负面影响的结果。市场经济解放了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大大促进了财富的增加,但同时又使人的利己心和贪婪的欲望得到了充分的张扬,因而引起了对传统道德的剧烈冲突,出现了世界性的道德水准的下降。因此,在道德建设中,弘扬优秀的传统道德,抑制人的利己心和贪欲的膨胀做到克己利人,是一个亟待解决的

篇5

二、中华传统文化在学校教育中的回归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主席治国理政思想的重要来源。近来,他对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他一再强调要完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把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基因、精神追求、精神标识分学段、有序地融汇到学校教育当中,夯实广大青少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文化根基。

1.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

文化是有思想的人创造的,有系统的思想理论被称为“观念文化”。中华民族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创造了悠久的、绵延不断的历史和丰富多彩的文明。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主要包括:观念文化,主要是儒家、道家、法家、佛教学说等;物态文化,含古器物、古艺术品、古建筑、陵墓、古代服饰等;制度文化,主要包括国家管理体制、人才培养选拔制度、法律制度和礼仪俗规等;心态文化,包括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主观因素,主要以文学、史学、医学等古代典籍为载体。

2.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1)人文精神。注重社会关系的理智特征,它重视人的道德修养,主张人们通过自身的修养和学习,成为高尚、有理想的人。正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可以实现“理”致人和的社会和谐。

(2)自然精神。即人与自然的关系,所谓“天人”关系,注重个人与社会的协调,人类与自然的协调。

(3)奇偶精神。主要体现为阴阳学说,五行、八卦思想,用其探索自然奥秘,思考问题。孔子“中庸”说,它排除了“不及”和“过”两个极端,得出“一”这种思维方式贯穿于中国古籍。

篇6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从夏代算起至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实际的历史可能更长。从三皇五帝到春秋战国以至秦汉,中国传统文化已经完成了其核心思想的构架。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国传统文化曾经无比灿烂辉煌,缔造了繁荣、伟大的中国古代文明。要探索中国现代化管理的道路,应当从中国的国情出发,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汲取我们祖先的智慧和思想。

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1.从文化的渊源来看,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的关注人本的伦理文化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脉。早在商周时期就出现了儒士阶层。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各种学说主张争相辉映,盛极一时。到了先秦时期,儒家学说从各种学说中逐渐脱颖而出,博采众长,不断完善,成为显学,形成了庞大的儒家学派。从汉代开始,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独尊”,成为“官学”。宋明以来,以儒学为核心,儒、道、佛三教合流,使儒学得到了长足发展。在历史的长河中,儒家思想不断完善发展,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并广为传播。

儒家文化是一种以人为本的伦理文化。德国著名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一书中所指的“轴心时代”(即公元前600年到公元之交的几百年),中国文化经历了一个很重要的变革,从殷商时代的尊神事鬼的巫觋精神向周代的尊礼敬德的宗法意识转换,继而向春秋战国时期的内在自觉的伦理意识转换,中国文化逐渐开创了一个内敛的过程,专注于人的道德良知的发掘。从孔子“恭、宽、信、敏、惠”,到孟子的“四端之心”(“侧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无不是专注于人的道德修养,专注于人自身的管理。通过人的管理实现对事对物的管理,由内向外去驰求,通过修齐治平,通过内圣外王,通过成己成物,从内在发掘这个世界。所以中国传统文化从一开始就关注人,强调人为帮本,强调人的修为,强调入世,是一种以人为本的伦理文化。

2.从文化的哲学层面来看,中国传统文化以“天人合一”的天道哲学为基础

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人的行为与自然协调,道德理性与自然理性的一致,充分显示了中国古代思想家对于主客体之间,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之间关系的辨证思考。老子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以及董仲舒的“天人之际,合而为一。”都表明人与自然的一致与相通。

“天人合一”思想还强调人在天地间的作用,即“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儒家认为,“天地之性人为贵”;“人者,集天地之德,五行之秀也”;“天地人,万物之本也,天生之,地养之,人成之”。人上参天地,下化万物,把天地万物按照一定的规则运行起来与天地一同合理地运转。

既然天人合一是一体的,人就必须关注自我,强调自身的修为,使人道合乎天道,顺应天道。儒家认为“仁”也是天道,是中正之道。“仁”首先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强调克己安人,强调人的和谐共处。“天人合一”的天道哲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哲学根基。

3.从文化的内容和层次来看,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和而不同”,有着极其丰富和深刻内涵的生命有机体

中国传统文化从创立初期到诸子百家争鸣的春秋战国时代,从秦汉以后的“独尊儒术”到唐代的佛教东进,从草原文化到中原农耕文化,形成了以儒家文化为主脉,儒家、道家、佛教、法家共生共荣的一个内容丰富的生命有机体,并且充满着渗透、融合和变革,但始终是“和而不同”,保持着各自的个性和色彩。比如,儒家文化在吸收和认同道家“天人合一”的天道大哲学的基础上,主张人自身的积极修为;佛教文化既满足了人们对宗教的需求,适应佛教的因果轮回,也体现了儒家的现实修为,提出不仅要“修现世”还要“修来世”的主张。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既有“天人合一”的高远境界,“以和为贵”的价值观念,“仁者爱人”的博怀,“克己致礼”的谦恭自牧,也有“天行健”的阳刚之美,“厚德载物”的阴柔之德,更有“日新其德”、“生生不息”的变易思维......无不闪耀着往圣前贤的睿智之光,成为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财富。

4.从文化与管理的关系来看,中国传统文化孕育了中国古代的管理哲学,创造了伟大的中国古代文明

管理作为一种具体的社会实践活动不可能脱离社会文化而存在。中国以人为本的传统伦理文化,其本身就是一种对人的自我管理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以人自身为切入点和落脚点,通过人自身的积极修为,实现经世致用,达到管理别人,管理事和物,以至影响和管理天下的宏伟目标。这种管理思想和管理方式体现了中国古代圣贤们对本与末的哲学思考和智慧结晶,只有管好人,才能管好物,管好事。

中国管理哲学,汉朝陆贾说得十分清楚,就是《大学》以经之,《中庸》以纬之。“大学”的最终目的为治国平天下,所以大学之道实际就是管理之道。中国传统文化开创并建立了世界上最早最科学的管理哲学和思想,进行了人类历史时间最长,规模和范围少有的伟大管理实践。从华夏始祖的教民农桑到秦王朝统一中华,从汉代的“文景之治”到唐朝的“贞观之治”,从元朝的中华版图到大清的“康乾盛世”,从万里长城到四大发明,从丝绸之路到郑和七下西洋,从中原文化到华夏文明。中国传统文化以其独特的魅力孕育的管理哲学和思想成功地管理并延续了五千年的历史和文明,缔造了一个个历史的辉煌。中国传统文化是巨大的管理思想宝库,必将对中国的现代化管理和管理现代化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二、对西方现代管理的认识和理解

1.西方现代管理的哲学思想基础来源于西方的文化传统

西方文化产生于基督教文化,基督教文化是西方文化的主脉。西方文化传统是一种神的宗教文化,其基点是人对神的敬畏和遵从。神是万能的,神是唯美的,人是被动的,人是罪恶的,对人的管理就如同对物的管理,就必须按神的意志制订规则和律法,实现对人的管理

发端于西方资本主义和商品经济的西方现代管理,其起点是对物的管理。虽然,从文艺复兴开始西方也开始注重对人的关注,管理学科中的行为科学也强调人性因素,但管理的根本目的仍是物的生产,对人的管理也是把人当成物来管理,具有明显的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因此从本源上看,西方现代管理中的人本管理是以否定人能实现自我管理为出发点的,这与中国传统文化提出的以人的自我管理为起点,以社会管理为过程,最终实现“平天下”的人本管理是不一样的。

2.西方现代管理的发展历程体现着融合创新的西方文化发展模式

西方文化发展模式是一种超越的融合更新模式。希腊的浪漫主义和罗马文化的物质主义以及基督教的唯美主义是西方文化的三种传统,是西方文化的基本内核。中世纪末,中国儒家文化以人为本的哲学观使西方两只眼睛盯着上帝逐渐改变为一只眼睛看着上帝,一只眼睛看着人,人本主义逐渐渗透到西方的文化之中。到了近代,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以及启蒙运动的融合更新和变革导致了资产阶级的政治革命,资产阶级政权开始取代封建社会贵族的政权,导致了工业革命和产业革命。思想、政治和产业的三场变革以后,到18世纪下半叶,一个崭新的新兴工业文明开始崛起于西方。

美国著名管理思想史专家丹尼尔A・雷恩在《管理思想的演变》一书中根据西方管理学发展的时间顺序把管理思想的演变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管理思想时代、科学管理时代、社会人时代和当代时代。西方管理从对物的管理,到泰勒把人当机器的科学管理,到开始关注并研究人的人际关系学派,才开启了社会人时代,再到“管理理论丛林”的当代时代,更加重视人性。西方管理已逐渐将尊重人,理解人,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上升为现代管理思想的主流。

从西方管理思想发展的历程,我们看到了西方管理从物到人的演变。从西方管理的不断发展更新,我们依稀看到了中西方管理思想融合的前景。

三、和而不同――中西方管理的融合创新之路

1.中国周边国家的管理实践证明中国管理思想的生命力

20世纪70年代,世界管理理论的正统地位由美国转移到了具有中国传统文化背景的日本。在日本管理界存在着一种普遍现象,就是高层管理者几乎人手一本中国的《论语》、《周易》和《孙子兵法》等书,把中国的伦理人管理模式与美国的经济人管理模式结合在一起,造就了日本企业的辉煌。日本和许多东亚、东南亚国家的文化都与中国文化有很深的渊源,日本及亚洲四小龙经济的腾飞就是西方市场经济在机制方面的优越性,同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华传统文化之精华的有机结合的产物。

2.西方跨国公司在中国的管理本土化其实质是对中国现代管理思想和文化的吸收融合

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吸引了大批西方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带来了西方的管理思想和管理理论。进入中国之初,由于中西方文化和管理的差异,几乎都出现了“水土不服”。随着对中国传统文化和思想的认识与理解,西方公司着手开始了大规模的“本土化”管理的革新与实践,结果证明是极其成功的。许多世界跨国公司500强大部分都在中国建立了自己的基地,这不仅是中国巨大的市场和经济魅力的吸引,更是中西方管理文化融合成功的实践。

3.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既影响世界的经济政治格局也必将影响世界的管理哲学和管理文化

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已经取得了举世注目的伟大成就,这是立足中国传统文化之本,大力学习和借鉴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先进文化和管理思想的成果,是中国传统管理文化现代化的伟大实践。现代管理在帮助人类实现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应当帮助人类共享美好的精神文明和社会文明,西方管理不可能独自承担,必须凝聚全人类的智慧。随着中国的不断崛起,悠久灿烂的中华传统文化必将对这一世界潮流和趋势产生积极影响。

4.中西方管理发展的基本模式是“和而不同”的融合发展

现代社会经济一体化趋势不断加快,地球村日渐形成,中西方文化已完全突破了时空和地域的限制,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交流融合。但由于中西方的人文特性不同,中西方文化必将保持自身基本的合理内核和元素,并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生动地体现着中国“和而不同”的哲学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本管理思想以及几千年的管理实践是中国管理现代化的切入点,是应该继承和发扬的宝贵财富和核心内容。中国管理现代化应正本清源,认真学习和领会中国传统文化的本质、思想、理念和价值,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中的系统、变化、适中的思维习惯,大力弘扬爱国爱民,责任奉献,修己安人,信义忠诚,和谐中正等核心价值和精神,摈弃人情过重,人治过滥等弊端,认真学习和借鉴西方文化和管理中的法理文化和制度文化,探索中国现代化管理的未来。

西方现代管理不可能完全代替东方管理,中国现代化管理不可能完全照抄照搬西方的管理。中国现代管理必然是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沃土之中,充分发掘中国传统的管理智慧和思想,并借鉴西方现代管理的科学思想和先进理念,开创中国现代化管理的美好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中国现代化管理与西方现代管理“和而不同”,共同谱写人类社会现代化管理的新篇章。

参考文献:

[1]赵 林:赵林谈文明冲突与文化演进[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6

篇7

作为一名派驻贫困村第一书记,我有幸与来自全县各镇各部门党务领导干部、派驻贫困村和企业第一书记、选调生及大学生村官、组织部机关锻炼干部、村(社区)党务工作者一起共***人在西安交通大学参加了平利县党务领导干部“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专题研讨班的学习,虽然学习时间只有短短的几天,但是对我而言受益匪浅。

首先,领略了悠久的校园文化,圆了我的大学梦。说起西安交通大学,我与她还有一点点缘分。上中学那时,我只参加了中专考试,没有上大学的机会。于是,在中专学习的同时,我参加了西安交通大学会计专科自学考试,虽然20**年就取得了西安交通大学的,但从未走进西安交通大学的大门。所以,这次能到学校来参加几天培训,聆听老师们的讲课,也算圆了我的大学梦。干净整洁、环境优美的校园,和蔼可亲、热情服务的老师给人回家的温暖,特别是老师还专门组织我们参观了学校历史博物馆,了解了交大的历史变迁和校园文化,知晓了历届学子中的杰出代表,让我肃然起敬,倍加珍惜学习的机会。

篇8

中国正在进行全新的现代化建设,而现代化建设需要现代科学管理。中国除了不断地学习和引进西方的先进管理方法外,同时也要更多的从民族传统文化中吸取智慧的管理资源。随着中国市场经济和管理科学的进一步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家和管理学家,不断地从道家那里寻求管理智慧和新的思维模式,并身体立行地把道家思想成功地运用于当代的企业管理,进一步推动了中国企业和经济的向前发展。

在老子所推崇的美德中,“不争之德”是老子最为赞赏的,其典型代表就是“水德”,老子称其为“大德”。《道德经》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这段话的意思是∶上德之人好象水一样,水滋养万物而不争其功,情愿处在大家所厌恶的低下的地方,所以它最接近于道。居处善于选择地方,心性善于保持深沉虚静,与人交往善于亲爱,言谈善于真诚守信,为政善于简治,做事善于圆通灵活,行动善于把握时机。正因为不争,所以才能毫无怨咎。

1.“忘我”品性与企业发展

水的最伟大之处就在于不断地“利他”而忘已。这就给我们现代企业的经营管理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企业的根到底扎在哪里,这是我们很多管理者一直都在探寻的问题。俗话说∶只有根深才能叶茂。企业的发展也是这样,一个企业和社会、消费者的关系就像万物和水的关系一样,如果企业的存在确实对社会和消费者有利益之处,那么社会和消费者也就离不开企业,那么企业的存在和发展就成为可能,企业的发展也就有了长久的动力,这种动力也就是社会和消费者对企业的需求。有了这种长久的需求,企业的发展壮大也就有了稳固的根基。作为企业的管理者,在对公司的发展方向进行决策时,应该努力探寻企业的扎根地方,什么样的地方,足以支持企业的立业?结论是像水一样成为社会和消费者的普遍需要。在寻找投资点的过程中,要认真研究,要把投资点立在满足社会和消费者需要的服务上,只有把企业发展的根扎在为社会需要,为人民服务的领域,企业才可能获得永不枯竭的动力,企业的发展才能永存。

2.“处后”品性与企业的竞争智慧

在大自然的万物之中,老子对水最为赞美,水具有多种品德,从中我们可以领悟出许多做人和立业的道理。水的“无争”品性有两种理解∶一曰大公无私;二曰与世无争亦即无欲。这里的“处后”其实也就是竞争的策略,只不过它避开了竞争的风险,力争以最小的风险或无风险成本以迅速求得企业的生存、壮大和发展。这一思想引入现代企业管理中,可以用来指导投资点的选择,这可以被认为是一种不对称的竞争策略。任何一个企业,在寻找新投资点的过程中,应该充分运用中国道学文化中的“处后”智慧,将有限的资金和资源投放在无竞争或竞争极小的领域,并且充分考虑这一领域是否为社会和消费者之所需,能否产生长久的推动力。如果将资金投放在竞争极强的领域,那么将会有很大的风险,其生存和发展将会成为问题。

3.“处下”品性与企业的服务质量意识

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世人皆知。故老子言∶“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乎道。”其意为水总是处在大家都不愿也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水的这种谦下本性启发企业管理者,要善于“处下”,要甘于在人们不愿着手处立业,要甘于在人们不足挂齿的卑微处立业,要甘心从低处着眼,甘于“做众人之所恶”的事情。因为众人不愿涉足的领域,有可能是无竞争并有广阔市场的领域,在这里最易于找到立业点。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有人认为中国最差资金,也有人认为中国最差技术,其实这都不对,笔者认为中国最差的是服务,即全心全意为社会和消费者服务的意识。纵观世界一些有影响的大公司和大企业,它们的员工都有着世界一流的服务意识,所以才赢得了全社会和消费者对它们的关顾和厚爱,也正是在这个基础上它们才获得了很大的发展。如果一个企业没有一流的服务意识,这就注定了它的发展是短命的。

4.“通变”品性与企业持续发展

我们知道,水无论流到哪里,遇到阻力时,有三种情况出现∶一是正面流不过就向左边流,二是左边流不过就向右边流,三是左右两边都流不过时,它就停下来迂回,积累力量,待到条件成熟时,它就开始新的历程。水的这种遇阻就让,变通迂回,不去妄加冲击,不去刻意争道,不强求于天下,其结果对客观规律毫无冲撞,对水本身也毫无损伤。这种现象启示现代企业管理者∶凡主客观条件不尽吻合,不要强求,不要以为强求真能使你成功。让一让,变通一下,既保存了自已的实力,也向成功靠近了一步。因为主客观条件摆在那里,知道迂回之路,这也是最近的路了。所以,水的这种特性要求现代企业管理者,要承认客观条件的相对合理性,并予以尊重,不强求外部条件来迎合自已,而是自已调整自已去适应客观规律。

篇9

越来越多的管理者意识到企业间的竞争归根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良好的企业培训是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在企业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员工提供培训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不可或缺的战略需求。员工是企业最为宝贵的核心资源,他们追求的不仅仅是物质,而是希望通过工作得到发展与提高,引入国学思想不仅能使员工知识结构更趋完善,人文素质、社会责任感得到提升,也可使自己开心快乐地工作与生活,有效地应用新知识进行创新,最大限度的挖掘出自己的潜力。运用国学来思辨培训、创新培训、和谐培训、科学培训,对提高培训的有效性有着深刻的影响。

一、企业员工培训及有效性的分析

员工培训是指为了实现企业和员工的发展目标,有计划地对员工进行训练,使之提高与工作相关的知识技能及态度等素质,以胜任本职工作。有效培训指的是在进行培训时,将组织目标和员工个人发展需求结合起来,有计划地组织员工进行培训,提高员工的知识和技能,改善员工的工作态度和行为,激发员工的创新动力,使员工更加胜任本职工作的管理活动。有效性可从以下标准测量:员工素质(包括知识和技能),员工的行为和态度,企业的竞争力,企业的经济效益。

企业培训效果的评估中最为经典的是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的唐.柯克帕屈克的柯氏四级评估模型,虽然四层次评估模型是国际上效果最好流传最广发展最完善的评估方法,但其本身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如数据收集没有精确的标准与规范,成本与收益比无法确定等。培训中关于学员反应评估一直是企业培训的重点,传统反应评估的设立主要集中在培训师上,不利于员工积极性的培养,过于形式化,培训的效果不尽人意。新的柯氏四级评估模型它将学员作为培训的中心,通过设计与学员相关的问题,调动学员的积极性与能动性,努力引导学员了解培训的最终目的,从而增强学员学习的使命感与针对性。

图 新柯氏四级评估模型

学习评估的主要目的是研究培训员工对培训内容了解的程度,员工心态的学习也是重要一环,特别是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的信心与决心,在培训的过程中专门对培训知识的有效运用展开讨论,并组织学员寻找相应的解决对策与方案,提升学员知识运用的信心。

加强行为评估,为了使培训中的员工将培训所学的知识与技能充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寻找哪些行为有利于业务成果的实现,哪些行为需要鼓励员工以进一步巩固与强化,行为评估的着眼点是目标的制定,即企业从培训中所期望的结果实现。

将培训所期望的成果作为培训的出发点,有利于增强培训的目的性,提高培训的效率,通过培训目标的设立,确立培训的方向,减少培训成本,而目标的确立必须符合公司实际以及企业高层的期望。

二、 人力资源培训效果中存在的问题

1.对企业培训重视不够,培训形式走过场,员工参与积极性不高。很多企业的管理者只有在管理上出现了较大问题、经营业绩不好或产品发生问题时才想到培训,临时安排培训工作,并强调加大培训工作的力度,从培训过程中要效果,以满足短期需求或眼前利益;有的甚至把出现问题的原因归结为培训安排不好。认为对员工培训是人力资源部的职责,高层领导者只是按计行事,面对企业的领导层对于培训的不支持态度,员工对待培训的态度自然也是应付差事,使得培训的实施是走过场,对于这样的培训状况,培训的效果自然不会很好。员工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不高,因为企业员工没有提高知识和技能的动力,从根本上讲就是没有利益驱动机制,当前企业可能存在员工能力与岗位不符、能力与收入不符等问题。

2.培训需求分析不到位,培训时缺乏科学细致的需求分析,培训目标不明确,使得培训工作带有很大的盲目性随意性。培训需求分析就是采用科学的方法和技术对企业战略目标各岗位工作要求、所需知识技能和员工素质业绩状况进行科学分析,以确定培训需要达到的目标,员工是否需要培训,培训哪些内容,什么时间地点和怎样培训?确定培训需求要从组织、工作、人员三个方面考虑。

3.培训缺少技术方法和手段的支持,重理论轻实践。要增强培训的效果,单凭培训时的理论讲解是远远不够的,一些培训师和员工仍限于过去一贯使用的方式方法,无法摆脱已成定式的思维模式,还没有熟练把握现代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很少结合企业实际岗位需求给予员工实践的机会,这样就是学到一点理论知识也难以在实际工作中灵活应用。培训与实际相脱节,培训效率低下,培训师应提供足够的机会让员工在经过理论学习后从事实践,从而巩固培训成果并及时查漏补缺,改进培训。

4.培训评估方法不科学,机制不完善,培训成果转化不足。培训更重要的,还在于培训完成之后的效果,培训评估是培训过程中的重要一环,目前很多评估企业员工培训采用考试、填调查问卷的方法来进行,内容不全面,企业采用这样的方法有其局限性,使得有时候考试、问卷只是流于形式、留于表面,实际效果不佳。培训评估的内容仅仅是对培训课程中所授予知识和技能的考核,只关心培训,没有深入到员工的行为态度改变、工作绩效的改善能力的提高和能为企业带来的利益多少上来,不关心培训的转化工作,这样的培训工作是不完整的。

三、国学及其对培训的影响

国学包含的内涵博大精深,主要指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强调了经世致用性,其思想的包容性及开放性已广泛应用于各领。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曾在《巴黎宣言》中说:人类要继续生存下去,就必须回首2500年前去寻找孔子的思想和智慧。中国先哲们睿智的思辨传统,深邃的人生哲理,深刻的将影响着培训人员,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员工的哲学思维能力。

员工的知识、学问、技巧可以短期内取得,但其思想意识、行为方式和价值取向,其胸怀、境界、眼光等需要靠长期的修炼才能养成。如《孟子》强调品格的塑造,提醒职场中的员工要注重品格的塑造和精神的升华,明确自己的价值观,从而善待身边的每一份资源,与他人共创和谐与共赢。《三字经》、《弟子规》等,对基层员工的人格培养和完善也有很大帮助。儒家文化能使员工养成浩然正气,塑造完美人格。阅读《论语》可以帮助员工提高修养,获得工作的智慧。子日:“人而不仁,如礼何? 人而不仁,如乐何?”在职场中做到孔子所倡导的“仁义理智信”是员工的生存之本。《四书》是儒学中的原创经典,可让员工了解儒家的进取精神和中庸的思维模式,促进道德修养,启发形成新的管理方式,可以成为职业发展的精神食粮。老子、庄子等道家的处世哲学与管理智慧博大精深,可以帮助员工洞察人生哲理,获取精神自由,同时能提升高层管理者的思辨能力。《忍经》、《六祖坛经》等佛家经典是帮助员工修炼心灵的经典之作。《易经》的内容可以增强员工的文化底蕴和人文精神,并可以从中学习领导管理的艺术与学问。而《孙子兵法》、《鬼谷子》等经典的军事战略和商道思想已证明对中国文化及一些国外企业管理层产生影响。在竞争激烈、工作压力不断增大的今天,学习国学可以让员工的修养得以提高,并潜移默化地让员工的工作态度得到改变。通过学习,建立起彼此信任、忠诚团结、和谐互助的和谐文化氛围。因此,利用国学经典中的积极因素来对待培训,可以从根本上提高培训的效果。

四、国学思辨提高培训实效性的方法

1.培训需求的积极程度决定培训有效性

《易经》用抽象的符号来组成各种卦象,其中蕴含着大千世界万物之间的关系,最根本的思想是:“一阴一阳谓之道,一奇一偶谓之数”。从六十四个不同的卦象中,可见古人们“天人合一”的朴素的辩证法。

培训本身是双向型的,单位和员工任何一方没有从本质上配合,都很难达到预期效果。除了单位制定科学实际的培训方案外,激励员工自发、积极地学习欲望也是很重要的,员工若能从自身找到问题与不足,主观能动以及强烈地学习欲望是决定培训成果大小的主要因素,即双方互动原则。单位的因素靠科学管理和有效投入相对好解决,而员工的因素往往更棘手。员工对单位的“满意度”以及员工的“追求层次、目标”的高低决定着“需求培训的积极程度”。而“需求培训积极程度”的高低决定着培训成果的大小,积极程度越高,接受和吸收培训的成果就越大。要想得到培训成果的最大化,就必须在激发员工求知欲,而激发员工的自发欲望又必须考虑如何提升组织在员工心目中的满意度以及有效科学的晋升与绩效考核制度等。要找到员工的根本需求,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注重培训所达到的实践效果,才能实现有效培训,即支出培训成本提升了单位综合竞争力,员工实现了追求目标,并在提供的平台上得到实践,增长了知识,在心态上也产生了积极作用。既提升员工的技能,又改变工作结构,任务和环境,确保培训的结果能够真正指导实践,培训有效性因此而大大增加。

2.高度重视员工培训与开发

春秋时期齐国名相管仲提出“以人为本”,首次最深刻、明确、丰富地表述了民本思想内涵。应运而生了诸如以孔子的“仁者爱人”、墨子的“兼爱”、孟子的“民贵君轻”、荀子的“民水君舟”等思想为代表的民本、人本主义思潮。想要取得持续成功的先决条件,就是在内部展开明确的、有目标的培训和开发创新活动。决策层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把员工当作人力资本进行投资。在培训期间,决策者可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并担当各种角色,向他们传授管理经验和战略思维,也充分地表达了决策者对于培训工作的重视。单位管理者为员工设定好职业发展通路,把任职资格体系与员工培训结合起来,让员工将自己的职业生涯与单位事业的成功相联系。还可以有条件地轮岗和交叉培训,充分发掘员工的潜能,培养团队精神,打造一支可持续学习和成长的队伍,探索一条适合提升竞争力的培训之路。又孔子最早提出了“义”,孟子则进一步阐释了“义”,他们把“义”作为儒家最高的道德标准之一,受此影响在培训中贯彻诚信原则,对员工保持高度的责任感,来赢得员工对单位的满意度与忠诚度。

3.培训中加强有效的非物质激励

《论语》开篇就道:“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孔子向我们传递的是一种快乐学习的精神、学乐精神。事业办得是否真正成功,要看大家工作得是否快乐,许多组织都从学习型向快乐型转变。所以我们培训也应采用一些轻松愉悦的方式,让员工在快乐中学到东西。

孔子《论语》中提到“礼之用,和为贵”。老子也道:“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和谐,已成为整个社会、国家乃至世界的主旋律“和为贵”,没有战争,没有矛盾,只有人与人的真诚沟通,这个世界将会变得更加美好。在文化激励的基础之上还要加强沟通激励,这在培训中也是比较重要的环节,在培训之中要建立完善的沟通渠道,要注重对员工进行情感交流,创造一个良好的沟通氛围,促使员工保持比较高的工作效率。在培训中加强员工沟通培训可以使员工之间的关系更加的融洽,使企业内部更加的和谐,更有助加强团队建设。除此之外单位管理者和员工也要加强沟通,耐心倾听、互相尊重、合理解释,真正去了解员工,才能充分挖掘员工的潜力,为单位创造价值。

在单位文化建设中,吸取国学经典思想中的“义利”价值观,明确组织发展与社会责任的关系。通过国学培训和宣扬,把“义”与“利”的平衡战略化、制度化,成为组织文化的基本价值理念,潜移默化地培育员工与管理者的公平心、安全感、归宿感,为员工营造一个和谐的精神家园,逐步提升各级员工的忠诚度和责任感,用企业文化去激励员工,让员工有自豪感,把单位的发展与自身的成就放在一起,并且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培训,使员工在这个和谐的大文化环境之下充分发挥出自己的工作才能,为单位创造利益。

4.把国学经典思想与员工培训过程相结合全面提高员工素质

用国学精髓塑造员工、用专业知识武装员工、用国学智慧提高员工职业素养。在企业培训中可以加强员工国学经典文化的学习,让其成为员工培训的必修课,学习国学精髓,让国学文化去影响员工的思想,进而去塑造员工的思想,让员工与单位在思想上融为一体。创造国学学习氛围;与单位文化活动相结合。 对国学的思辨可以学习其中的大智慧,并且也可以将它应用于企业培训之中,以国学中的《弟子规》为例,全本虽然只有1080个字,看似不显眼,实际上里面蕴含着做人做事做学问的大智慧。如“事勿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就是在教导我们在工作中做事情不要慌张,忙乱就容易出错,也不要害怕困难,应该迎难而上,也不要马虎草率,要认真对待,这是十分必要的。“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就是教导人们别人的好品德,要向他看齐,哪怕同他相差很远,只要坚持下去,总会赶上,这也在侧面上培养人们竞争力的职业素养,因为有竞争才有进步。因此,在企业培训中加强员工对国学的学习,并且时刻督促其身体立行,进而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提高员工自身的职业素养。

五、结束语

随着世界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找智慧的源泉、精神的乐园和管理的真谛,国学文化是经受了历史考验的智慧的结晶,值得我们认真地学习、研究和思考,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继承它、运用它,才能将它作为思想方法应用于员工的培训中进一步提高组织培训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王超逸. 国学与企业文化管理[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

[2]管志杰.企业员工培训现状与改进[J].北京:现代企业教育.2005.

[3]王家尧.《道德经》的组织经营管理之道(1)[M].中国物资出版社,2011

[4]慧祥.企业人的道德和修养[M].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

[5]南怀瑾.漫谈中国文化:金融·企业·国学[M].东方出版社,2008.

[6]石金涛.培训与开发[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138.

[7]徐芳格.培训与开发理论及技术[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篇10

二、中国传统文化对于现代行政管理的重要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中包涵着丰富的管理思想,涉及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和层次,与现代行政管理有着深刻的联系。把古代优秀文化与现代行政管理的实际结合起来,构建一个高效、和谐并具有中国民族性格的现代行政管理制度已成为一个重要的话题。

现代社会中的人,是有意识、有感情和有社会关系的“人”。每个人都有其特殊的社会关系及以此为依托的复杂的人文背景,行政管理制度在其实施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受它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是世界上不多的几种原生性文化之一,具有文化本源的意义。这就决定了中国的现代行政管理体系不可能抛开中国传统文化而重建。只能是在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

中华文化的核心是人。正是基于这种心理品质,中华民族才有着强大的凝聚力。现代行政管理同样以人为中心,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中国要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胜,政府的执政能力起着某种程度上的决定作用,就必须有立足本民族的思维及行动模式的特点,这就需要我们给予中国古代管理智慧一个全新的阐释。

三、现代行政管理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比较

现代行政管理源于西方,根植于西方文化,然而,其中许多基本哲理都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至深的渊源和高度的融合。

道家个人管理的目标是“内圣外王”;儒家主张通过“修己”、“安人”实现“大同”,体现了个人管理目标与组织管理目标相统一的辩证关系。对现代行政组织而言,就是要注重营造一个协调个人、群体乃至社会三者利益的目标链,使前一目标的完成成为后一目标实现的前提和基础,后者的达成又是前者的印证和升华,由此循环往复而形成一个合理的目标流程网络,促成组织最高战略目标的实现。

任何管理目标的实现,都要靠一定的组织来完成。有效的组织应遵循目标一致、跨度合理、指挥统一、权责分明、职能明确等基本原则。早在战国时期,中国人就已经意识到合群是人类的本性之一,而“分”又是人类结成社会群体的必要前提,没有等级划分的限制,群体内部就会发生争夺。“合”与“分”是由社会分工和职业差别所导致的,也是解决各类组织矛盾的必要手段,是组织良性运转的前提。

在现代管理理论中,领导和激励密切相关,只有理解了人们的真实需要和行为动因,才能更好地理解激励问题,从而实现有效的领导。

我国古代有代表性的人性理论是儒家的“人性可塑说”。西方行为科学都假定人性不是一个“变数”,管理者只有设法去适应人性。而中国传统文化更强调后天的塑造与引导,如荀子主张“导人去伪”,孟子主张“领悟善端”,这比起单纯被动地适应人性会取得更好的管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