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投资后续管理内容模板(10篇)

时间:2023-10-05 10:16:55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项目投资后续管理内容,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项目投资后续管理内容

篇1

2011年5月18日,国务院通过了《三峡后续工作规划》,三峡后续工作有序展开。

为指导三峡后续工作规划顺利有序实施,规范实施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完成规划任务,实现规划目标,国务院三峡办出台了《三峡后续工作规划实施管理暂行办法》(国三峡办函综字[2011]138号)(以下简称《办法》),《办法》明确提出“三峡后续工作规划实施要加强动态监测,建立覆盖三峡后续工作规划主要任务目标完成实现情况的动态跟踪监测评价体系。”

受国务院三峡办委托,国务院三峡办移民管理咨询中心从2011年起,对国务院三峡办批复实施的湖北、重庆两省市现代农业、苗圃基地、小区帮扶等3大类20个项目开展了持续2年时间的跟踪监测评价工作。在以上实践的基础上,本文对三峡后续工作规划项目跟踪监测评价的目的、原则依据、内容、指标体系、工作步骤进行初步探索。

1 跟踪监测评价目的

项目跟踪监测评价是对项目决策、准备、实施、竣工和运营过程中某一阶段或全过程进行评价的活动。项目前期阶段,对可研、评审、批准等决策情况以及资金筹措、招标投标、合同签订、勘察设计等准备情况全面评价,确保项目决策的科学性和可行性;项目建设期间,对实施过程、投资风险预警、工程建设进度与质量、实施效果及其影响进行调查研究和全面系统监测,利用监测指标,采用调查法,跟踪监测分析采用对比法,分析评价决策目标、技术经济、生态环境、社会发展、受益群体效益(就业、培训、收益),为项目决策和管理提供所需的信息,提高项目投资决策水平;项目建成发挥效益后,全面总结决策过程和实施效果,对比项目决策时确定的目标以及技术、经济、环境、社会指标,找出差别和变化,分析原因,总结经验,汲取教训,得到启示,在改进项目管理、完善工作标准、推广技术成果等方面提出对策和建议,确保项目实现效益。

2 跟踪监测评价原则和依据

2.1原则

2.1.1坚持公正、客观原则。保证跟踪监测评价的结果真实性;保证概算、预算的准确性及决算的真实性;保证项目资金使用的规范性、安全性和有效性,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项目投资效益。

2.1.2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受益群体效益相结合原则。在讲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统一的同时,更加注重受益群体效益和三峡库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统一。

2.1.3坚持严格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跟踪监测评价的原则。从项目立项、可研、概算、建设过程、竣工决算、环境保护、后续运营等方面,依照基本建设程序和建设管理制度、相关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进行评价。

2.1.4坚持国家政策导向原则。跟踪监测评价要充分考虑国家产业政策,具体实施中对政府鼓励和限制的产业、产品,要在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立上加以区分。

2.2依据

2.2.1《国务院关于三峡后续工作规划的批复》(国函[2011]69号)。

2.2.2《三峡后续工作规划实施管理暂行办法》国务院三峡办(国三峡办函综字[2011]138号)。

2.2.3《三峡后续工作专项资金使用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 (财企〔2011〕400号)。

2.3.4经国务院三峡办、湖北省或重庆市主管部门批复批准的项目技术设计文件。

2.3.5国家和湖北省、重庆市有关法律、法规。

3 项目跟踪监测评价内容

项目跟踪监测评价工作贯穿整个项目建设与管理周期,具体内容包括:项目前期:项目决策、项目准备的跟踪监测评价。

项目建设期:项目组织、项目管理、资金管理、实施效果的跟踪监测评价。

项目竣工运营期:达到预期目标的程度、成本效益、对项目区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影响、项目可持续性发展的跟踪监测评价。

3.1项目前期跟踪监测评价

对项目前期的决策、准备等方面进行跟踪监测评价:

3.1.1项目决策:主要评价项目必要性和可行性研究、评估和评审、审批或批准等情况。

3.1.2项目准备:主要评价资金来源和融资方案、招标投标、征地拆迁、合同签订、批准概算、勘察设计、开工准备等情况评价。

3.2项目建设期跟踪监测评价

对项目建设期的工程建设及财务管理等方面实施效果进行跟踪监测评价:

3.2.1项目组织:主要评价工程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目标任务分解及相关责任制落实情况、统计及信息宣传等情况。

3.2.2项目管理:主要评价建设任务完成情况、基本建设制度执行情况、质量和安全体系建立情况和效果、工程实体质量情况及工程验收、管护机制建设等情况。

3.2.3资金管理:主要评价资金投入和使用情况,包括三峡办安排的资金、各级地方政府的配套资金、项目业主自筹资金、其他方式筹措的资金以及财务管理、会计核算和投资控制等情况。

3.2.4效果评价:主要评价项目预期效益完成情况,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受益群体效益(就业、培训、收入)、生态环境改善等情况。

3.3项目竣工运营期跟踪监测评价

对项目建成投产(或交付使用)后至第3年底,实际取得的经济社会效益及环境影响进行跟踪监测评价:

3.3.1达到预期目标或达到预期目标的程度;

3.3.2成本效益分析;

3.3.3对项目区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影响;

3.3.4项目可持续性发展。

4 跟踪监测评价指标体系

采用建立投资项目跟踪监测评价的指标体系,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

评价指标分为工程技术、财务经济、生态环境、社会影响、管理效能等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定量指标包括一般性指标和个性指标。一般性指标包括社会效益、受益群体效益、财务效益指标等跟踪监测评价指标。个性指标是一般性指标未列入、结合投资项目不同特点和具体目标而设置的特定指标。定性指标指无法通过数量计算分析评价的内容,采取对评价对象进行客观描述和分析来反映评价结果的指标。

5 跟踪监测评价的方法

根据移民工程项目管理需要、项目特点,项目信息资料收集采用调查法,跟踪监测分析采用对比法(前后对比法、横向对比法和定向对比法),评价结论采用逻辑框架法。

5.1项目建设进度、质量

跟踪监测项目建设进度、工程建设质量。

5.2投资风险分析

对项目全过程或项目实施的某个阶段进行跟踪监测评价,是跟踪监测评价的重要内容。侧重于对单个项目建设成本、工程造价、投资控制分析。分析结论可作为三峡后续工作移民安稳致富、促进库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实施的参考依据。

5.3项目执行考评

对建设项目达产能力、实际运行能力、设计能力、差异分析、项目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进行评价,是跟踪监测评价的重要内容。侧重对项目建设实施过程和结果的有效性进行评价。评价结论可作为监控资金拨付的依据,可作为三峡后续工作移民安稳致富、促进库区经济社会发展实施规划的参考依据。

5.4项目后评价

项目投产后或投入使用后一定时间,对项目运行进行的全面评价。侧重对项目决策初期效果和项目实施后终期效果进行对比考核,对建设项目投资产生的财务、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等方面效益与影响及可持续发展情况进行评估。项目后评价成果(经验、教训和政策建议)可作为编制三峡后续工作项目实施规划和国务院三峡办决策的参考依据。

5.5项目效益分析

对项目建设资金使用和效益情况及对项目涉及区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进行分析,是跟踪监测评价的重要内容。对定性指标由于无法直接计量其效益,可通过专家评估、公众问卷、抽样调查及与其建设规模、建设内容、资金来源大致相同的类似项目相比较,以评判其效益的高低。

5.6专项检查

侧重于对项目资金进度、使用、管理和财务管理状况的监督考核。

5.7跟踪监测评价需要的主要资料

项目涉及的政策法规、产业规划资料,各种规程规范;项目涉及区县公开的各种经济社会发展报告、年鉴,产业发展规划;移民工程规划设计、工程管理与财务管理、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工程监理等资料;现场工作调查研究等资料。

参考文献:

篇2

随着青岛市董家口经济区的开发建设,一些大型建设项目如海晶化工、阳煤集团、青岛钢铁、青岛碱业、青岛港等相继落户,用水需求加大,但根据青岛市降雨量及库容量情况,水资源供求形势严峻。为此,青岛市水利局组织实施了棘洪滩水库至董家口调水工程,以缓解用水压力。

1项目概况

棘洪滩水库至董家口引水工程主要包括棘洪滩水库取水工程、原水输水管线工程、前二沟加压泵站工程、陡崖子净水厂工程和净水输水管线工程5部分内容,管线部分采用K9级球墨铸铁管DN1600mm,长92km、DN1200mm,长21km,2016年7月项目完工,项目的实施,有效地缓解了董家口地区的用水压力,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工程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

2.1项目设计阶段。该项目设计使用寿命、技术参数不尽合理,局部设计未结合现场考虑切实可行的设计方案。如204国道以北原设计DN800mm,管道450m,未考虑输水能力和地面附着物的占用问题及穿越204国道的施工难度;子信路过路施工未结合现场采用全面开挖的方式进行管道安装施工图设计;设计中的切管、双承管件、弯头、管道的连接方式不利于后续运营检修工作的进行。项目设计中软基路段的软基处理、钢板桩支护工艺复杂,施工质量难以保证。2.2招标阶段。招标控制价未认真审查,局部项目工程量没有设计详图和方案,造价咨询单位未在控制价编制中详细说明,致使钢板桩结算出现变更追加,关键部位的软基处理实际工程量与结算出入较大。顶管施工的方案和图纸没有具体的落实,在工期紧的前提下很难保障施工进度。2.3施工准备阶段。地面附着物的清理补偿速度慢,且永久占地和临时占地未一次实施,需要协调的难度大,施工现场三通一平准备阶段速度缓慢,施工单位进场时间拖后。2.4项目实施阶段。施工、监理单位未按照中标后的项目班子配备,出现项目经理、五大员及总监和监理员的严重脱岗、旷岗现象;实施阶段事后控制,事前施工组织设计、监理规划和实施细则没有很好的结合现场实际及工程特点进行编制,不具有指导性,造成管理被动。2.5其他项目管理方面。检查井施工过程底板和池壁个别未整体浇筑,存在漏水现象;井室套管与池壁交界处混凝土蜂窝、麻面,成品保护意识差;合同管理存在漏洞,出现中标内容与合同签订内容不符现象,容易造成索赔缺陷,联通井承插管件脱口,易造成质量事故的发生。

3解决问题的对策

3.1及时调整设计方案。通过施工图会审,结合公司实际,将204国道以北改为DN1200mm大口径管道,增加了输水能力,保障了后续项目实施的可持续性。尽管投资增加约20万元,但对后续项目地面附着物赔偿难度降低和重复建设节省了较多资金;通过现场勘察走线在穿越董家口港区子信路过路施工采用顶管施工135m,仅此一处施工方案的变更造成额外追加投资70余万元。对井室构筑物05S502图集进行优化,将49墙体改为24墙体,降低混凝土井室的钢筋配筋率,同样满足了项目井室构筑物的使用功能。采取这些措施后,单项工程节省投资20%以上。图纸会审中的切管、双承管件、弯头、管道的连接方式变更以后续运营方便为原则,甲方组织专家进行方案论证,将承插球墨铸铁管件的柔性连接改为法兰连接,将切管改为短管,杜绝使用双承管件,取消不必要的弯头,减少水头损失,同时节省了投资,降低了项目施工的难度和风险。针对软基路段图纸会审期间采用防滑脱自锚管的设计方案,对方案进行优化,节省了投资,保障了工程质量。3.2加强对招标控制价的审核。在招标文件前,要对项目控制价编制依据、方案、详图进行重点审核,重要分部工程量复核可采取抽查的形式进行。如钢板桩支护方法、钢板的型号、尺寸、理论重量等;施工便道的宽度、长度、石渣用量等;顶管的工作坑尺寸、混凝土厚度、井深等关系工程量结算的项目特征应进行详细描述,避免施工方的索赔,造成投资的增加。该项目子信路顶管施工前,项目部先对方案进行专家评审、造价事务所对变更价款审计后再进行项目实施,有效地控制了工程造价。3.3做好施工前期准备。长距离调水工程属于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涉及地面附着物补偿、拆迁户和库区居民迁移等,需要当地政府、项目实施主体,局属单位参与。拆迁工作既要为工程建设服务又要顾及百姓利益,工作繁琐,需要基层一线亲民队伍来实施。为此,积极协调项目各参建单位及当地政府,将工程永久占地(各类井及标识牌、标识桩、水渠、构筑物、办公房)和临时占地(管线路由)一次清点到位、补偿到位,在一个补偿合同中体现补偿金额、占用期限等合同主要条款,为后续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3.4加强施工质量控制。施工、监理单位应严格配备项目班子,严格考勤制度,严格审查施工组织设计、监理规划和实施细则的可行性。严格落实项目负责制,落实报验审核制度;坚持事前、事中和事后控制,加大施工单位、监理单位项目部成员班子押证管理及项目实施过程中合同履约保证金的使用,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3.5其他项目管理措施。后续施工中及时调整施工方案,将检查井底板和池壁整体浇筑,避免了漏水现象的出现;井室套管与池壁交界处严格按照规范采用柔性密封材料封堵,混凝土振捣密实避免质量缺陷的出现;阀门管件安装完成后及时覆盖保护进行成品保护,避免土建施工过程中弄脏管件,便于后续运营。后续联通井施工时先做支墩,放出墨线,找出中点再进行球墨管的安装,避免质量事故的发生。组织项目管理人员对施工合同、监理合同进行充实、完善,利用公司专业法律顾问降低或规避合同管理风险,达到了良好的项目管理效果。

4结语

长距离调水工程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项目管理涉及进度、投资、质量、安全、合同、协调等多方面,在事前、事中、事后、全员、全过程、动态控制等项目管理实施过程中,针对存在的问题,项目参建单位应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以有效保证项目管理目标的实现。通过半年来的运营实践证明,该项目实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作者:杨大伟 王辉 单位:1.青岛市水利局西海岸供水管理处 2.山东省淮河流域水利管理局规划设计院

篇3

引言

工程项目建设离不开管理,工程项目管理代指利用系统工程观点以及对应理论方法等,对工程项目建设周期当中所有工作进行有组织、有计划的调控。该工作的核心任务,就是利用各种手段来控制项目造价、项目质量以及项目施工进度,保证项目可以满足使用者日常需求。造价管理贯穿了工程项目管理的全过程,不论是筹建还是验收、交付、使用都离不开工程项目管理。站在业主的角度来看相关问题,可以将项目建设大致上分成五个完全不同的阶段,分别为项目决策阶段、项目准备阶段以及项目后期交付验收阶段等,还要对项目进行后评价。若将不同阶段造价管理内容以及不同阶段的造价管理特点当成工作的基本依据,则可以将项目正式建设与项目竣工验收这两个环节作为基准点,划分工作流程,下文将对相关问题进行阐述。

1项目实施之前的造价管理工作方法阐述

1.1项目决策阶段造价控制研究

项目投资决策的本质,是一种选择与决定投资方案的基本流程,而且项目投资是否正确,会对项目建设产生直接影响,同时也会影响到工程项目造价,是保证工程造价控制的基本前提条件。如果项目决策出现错误,不仅会影响到项目投资以及项目人力物力的使用效果,情况严重时还有可能会导致项目施工质量产生问题。所以从该角度来看,在对项目造价进行管理之前,必须要先保证项目决策工作的正确性,避免出现决策失误等问题。对项目决策阶段进行造价管理。分别讨论拟建项目必要性与拟建项目可行性等,从不同的角度对建设方案进行必选,选择性价比最高的方案。项目建设方案设计到的范围比较广,不仅包含了项目建设规模以及项目建设地点等方面的问题,同时也包含了项目占地面积以及项目建设工艺、项目装备选型等诸多方面的内容。所有的项目造价管理工作人员,都要尽量在该阶段对项目整体投资情况进行估算,估算的内容包含了项目固定资产投资估算以及项目流动资产估算这两个环节。

1.2项目设计过程中的造价控制内容

投资方给出的方案在决策阶段获准之后,便可以进入到后续的项目设计阶段。通常情况下工程项目都会经历初步设计、项目施工图设计这两个环节,初步设计比较重要,承载着设计整体构思。项目施工图设计的基本理念,就是利用图纸来表达出设计者基本设计意图,并将设计意图当成项目施工作业基本依据来看待。项目设计结果还可以对工程控制造价起到辅助作用,如果设计结果不合理,则设计内容无法通过强制性审查,有时虽然设计结果比较安全、可靠,但是却存在一定的资源浪费问题。比如在对桥梁工程进行设计时,如果目标桥梁工程是钢结构桥梁,不同的设计和施工方案会导致造价的差异,如果不进行方案对比、优化,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不仅提升了项目造价,同时资源浪费问题也比较严重。和传统审查预算结果相比较,利用优化与比选的方法来确定项目设计方案,可以有效降低造价,使用效果理想。要在项目设计阶段对造价进行控制,最关键的步骤就是做好限额设计。根据批准投资估算的额度先进行初次设计,之后分别按照不同的步骤来对限额情况进行计算,并设计项目施工图。限额设计工作开展的过程中,项目设计人员必须要时刻与造价管理工作人员相互配合,保证项目技术与经济可以相互结合。项目设计人员需要考虑经济支出方面的问题,而且造价管理工作者也要及时做好项目文件中涉及到的造价计算内容,为后续项目设计人员日常工作的开展提供基本信息。做好文件经济选比,在满足设计对象基本功能的条件下,尽量的控制项目造价。将限额设计融入到项目设计阶段,可以有效克服项目施工技术与项目经济相脱轨的情况,真正意义上实现了主动控制项目造价。

2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造价管理问题阐述

当工程项目合同协议书签订,且确定了具体的开工日期之后,项目便会进入到正式施工阶段。该阶段需要在保证项目基本使用功能以及项目后期建设质量的条件下,尽量降低工程项目造价水平。和已经确定的计划投资额度相比较来看,项目在实施阶段业主需要合理调控计划,并执行计划。若可以保证项目设计规模与项目设计方案基本相同,则该阶段很难降低造价,所以从该角度来看想要降低工程项目造价,最关键的环节依旧集中在项目正式实施之前的一段时间内。在项目实施阶段,基本造价管理任务,就是避免出现任何合同内容之外的价款、费用,让工程项目建设可以正常进行。尽量避免出现工程项目变更或者项目承包人索赔等问题。部分工作需要在项目开工之前就进行,比如场地勘察工作、项目设计工作等,避免出现设计错误或者出现漏项等问题。项目施工场地与项目施工图纸也必须要保证完好无损,在项目正式开工之后,相关业主需要与项目承包方保持良好的联系,并按照承包方的请示,给出对应的答复。严格按照合同中签订的内容来支付工程款项,业主方不能影响到项目承包方的日常施工,避免承包人因为等待指令或者等待资金等原因向业主进行索赔。除了上述环节之外,业主方还要在接到项目承包人提交的工程量报告、合适工程量之后,将所有的依据当成工程项目进度款项结算依据来使用。

3项目正式实施后造价管理工作研究

在建设项目完工之后,对项目进行验收并交付项目,这代表了项目实施阶段正式结束,作为业主方要做好项目造价管理工作,并对项目的整体投资情况进行高度总结。项目正式开始实施之前,其造价管理的内容是计划项目需要花费的款项,项目正式实施之后的造价管理就是对项目建设已经花费的款项进行总结。在项目实施之后,业主造价管理主要工作内容,就是对项目的内容进行编制,并做好项目日常竣工结算工作。项目竣工结算可以全面综合、反应出项目从开始建设到后期交付使用的全部资金使用情况,且竣工决算还可以反应出交付资产价值。项目竣工决算的结果可以和项目投资、项目建设成本进行比较,掌握具体化的项目建设情况,并对项目投资效果进行深度分析,为后续工程项目建设提供基本参考意见。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将已经完成的项目对比结果进行备案处理,为后续工作积攒经验。

4结束语

上文首先从项目决策阶段造价控制研究、项目设计过程中的造价控制内容、对项目招投标阶段造价进行控制等方面,对项目实施之前的造价管理工作方法进行了阐述。之后讨论了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造价管理问题以及项目正式实施后造价管理工作,希望可以为后续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提升工作质量。

参考文献

[1]马伟,许国平,杜成海,水长春.基于业主视角的建设项目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风险管理研究[J].工程经济,2016(08):17~19.

[2]蒋莉.新形势背景下从业主的角度如何对工程造价进行管理和控制[J].建材与装饰,2016(29):134~135.

[3]唐应钦.浅谈业主方在建设项目设计阶段工程造价控制的策略与方法[J].建材与装饰,2016(01):204~205.

[4]吴桃英.谈建设项目施工阶段业主方对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J].安徽建筑,2014(01):161~163.

篇4

造成中国企业海外并购遭遇挫折甚至失败的因素,概括起来不外乎有三个:一是并购的目的性不强,或者说不符合企业长远的战略目标;二是风险意识不强,尤其是并购前的调研不够、计划不周,造成并购后遇到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从而付出远超预期的经济代价;三是并购后整合不利,特别是因企业文化差异造成彼此间的摩擦和经营困难,使得一些长远的发展计划成为一纸空文。

具体到并购整合操作过程中的障碍,笔者将结合自身实践主要谈一点体会。

“整”而不“合”

纵观跨国公司的成长历程,传统的发展途径不外乎两条,其一是直接在海外投入资源,从无到有建立起完整的生产、销售和运营管理能力以及相应的投资和后续运营平台,负责海外业务发展和后续资产管理;其二就是通过并购直接获得可立即产生商业效益的股权或资产和与之配套的成熟管理体系。然后将不同业务环节的管理职能分别赋予总部各直线职能部门,通过抽调人员形成松散的矩阵团队,分别负责业务发展及后续运营管理。

有鉴于多数中国公司对海外经营环境缺少深入的认识、本地化管理经验的不足以及合格管理团队的匮乏,无论采取何种发展途径,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一般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缺乏系统的绩效评价

并购项目缺乏系统的全程绩效评价,并购环节结束之后没有对实际运营业绩的跟踪,在并购项目财务模型、项目运营后的计划预算控制以及运营管理绩效评价系统之间缺乏衔接,导致项目后续绩效管理缺位,派出的管理人员缺乏正确的绩效导向。

并购项目整合效率低

公司拟派出的运营管理团队直至项目基本谈判完成,甚至之后才开始组建并介入项目交接。派出的运营管理人员因为缺乏对投资谈判中确认事项的掌握和理解,在落实公司政策过程中时滞效应相对较长,影响投资后整合及运营管理的效率。

经营信息缺乏系统的跟踪反馈

公司总部对已设立的海外分支机构经营管理信息缺乏系统掌握,没有一个综合的信息定期收集反馈指标体系和报告形式,增加了在实物资产、人力资源和管理人员舞弊等方面的管理风险。

破茧而出之计

鉴于中国绝大部分公司尚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以及这些公司的总部管理成熟度现状,笔者认为在当前阶段实施海外发展战略的中国公司对海外分支机构和投资项目(以下简称“海外机构”)不仅不宜采取战略目标和战略计划等放权型管理模式,而更应该严格落实财务控制模式,即以财务管理控制为主线,从信息沟通与财务报告、资产管理、统一的基础工作制度、预算控制和资金管理等五个方面入手完善对海外机构的管理,同时考虑以财务管理控制为主线的运营管理系统与并购系统和后续绩效考评系统的衔接,从而真正将并购、运营管理和绩效考评三个环节有效地整合在一起,形成公司海外发展策略的三个支点,以确保总体目标的实现。

为保证这一策略的有效实施,以下三个方面的支持体系必须加以建立和完善:

衔接投资和运营管理的绩效评价系统

这一体系的建立需要三个载体:

1. 项目投资指标

海外机构综合绩效水平取决于经营期内各年度的绩效目标设定,因此在投资环节完成后海外机构各经营年度预算的编制应严格落实投资模型中的年度测算目标。如预算指标与投资测算目标之间出现差异则应分析内、外部原因,将差异分析和调整建议逐级上报公司管理层审批,并将分析结果和调整方案导入投资项目绩效跟踪系统。

2. 投资绩效跟踪系统

除海外并购由牵头机构总体负责投资模型和商务谈判之外,为保证合理的内部牵制,公司管理层应在财务管理部门或其他适当部门建立海外项目投资绩效跟踪系统,负责从三个方面跟踪分析海外机构的实际绩效:(1)牵头对海外机构实际运营情况与投资测算之间的差异进行分析;(2)建立并管理海外机构绩效跟踪数据库,并对其他海外并购项目的假设设定和测算模型提供经验数据支持;(3)将绩效差异分析结果提交公司人力资源部门用于绩效考评。

3.海外并购项目投资人员和后续管理人员绩效关联

与建议的管理模式相适应,海外机构管理团队在并购初期就予以组建并参与谈判环节,以确认投资模型的主要内容和关键绩效指标,这样在投资完成进入后续管理环节后就在投资团队和后续管理团队的工作业绩之间通过投资模型和关键绩效指标建立了绩效评价的有效关联,避免回报不达标后在投资和运营管理人员之间责任认定方面的困难。

项目并购和后续管理的衔接支持系统

并购目标的达成在内部取决于三个关键方面:(1)投资和后续管理的有效衔接;(2)具备合格的管理团队;(3)后续管理质量。因此,公司内部应首先建立有效的投资与后续管理整合机制和整合及后续管理的人员储备,这其中整合及后续管理团队由合格的项目整合管理人和项目后续管理团队两个部分组成。前者负责制订项目整合计划并负责实施,后者负责在项目并购过程中深入了解项目背景、存在的管理问题、跨文化沟通、参与制订项目投资模型关键假设和财务评价指标以及后续的绩效改进方向,并预先编制管理方案和资源需求计划。

笔者认为公司应将这两方面人员均纳入海外并购团队,并且在并购前期就予以介入,以保证对并购项目信息的充分熟悉和对后续管理潜在问题的及早把握。具体经验可参考通用电气财务公司的管理实践。

建立符合海外发展策略的综合财务管理体系

为配合海外并购策略的实施,公司财务管理部门应在信息沟通、财务报告、资产管理、统一的财务基础工作制度、预算控制和资金管理等五个方面尽快建立起保障海外发展目标实现的财务管理控制系统,保证对公司以财务管理控制为主线的绩效管理策略的贯彻落实。需要指出的是,这一控制系统的各项内容必须细化成为具体可操作的工作目标,然后对工作流程和人力资源做出具体安排,并在此基础上制订相应的工作计划和时间表。

1.信息沟通和财务报告

首先公司需要建立适用于海外机构的统一会计科目体系(Chart Of Accounts)和与之配套的海外财务报告标准格式,以此保证基本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在此基础上,考虑到一般中国公司内部的管理分析报告集中于对所属单位财务绩效指标信息的分析和报告,内部没有一个全面的经营管理报告系统定期收集所属各单位,尤其是海外机构的综合经营管理信息,导致公司各职能部门对海外机构与派出管理团队之间在经营管理信息方面的不对称,影响综合管理效率,笔者建议中国公司可以借鉴国外跨国公司的成熟管理经验,在传统的财务分析报告基础上建立经营分析报告编报制度,其中各经营单位需综合分析并报告基本经营信息变化、关键绩效指标、生产经营、安全环保和人力资源等方面的综合信息。这一报告可由海外机构定期向总部归口管理部门或负责海外发展的管理平台报送,之后再由财务管理部门汇总纳入公司总体管理报告体系后定期提交管理层。这一报告模式可以解决海外机构经营信息分散管理的问题,提高信息透明度,有利于公司综合掌握海外机构的情况,也有利于总部职能部门专业管理职能的延伸。

2.资产管理

公司内部的资产管理部门应将国内的资产管理制度和流程根据海外地区的特点相应调整,工作重点应包括:(1)严格落实区分资本性支出和经营性支出的原则,并监控落实情况;(2)组织每年不少于一次的资产盘点以及年度审计中与审计师海外机构的协调;(3)与公司采办部门分工负责制订海外机构实物资产管理办法和采购管理办法,其中应明确海外机构可在年度预算范围内在当地独立采购资产,但必须将询价方案和有关支持合同提前上报公司采办部门审查备案,在采购完成后根据收到的信息制作并发出标准的固定资产标签。

3.统一的基础财务工作制度

财务管理部门所属各岗位要从各自专业职能角度出发,对海外机构的经营管理环境特点和地方法规体系进行事先整理和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公司已有的内部管理政策出台专业指导手册,同时在培训、业务指导和实施沟通等方面制订标准化的制度、流程和时间表,以便于实施。

4.预算控制

公司应以并购财务模型为基础设定海外机构各年度运营绩效目标,通过将这些目标转化成各年度预算并严格落实,来保证海外机构的运营始终符合并购期望。当然,这里并非是说一味僵化的执行,如海外机构的内外部经营环境较并购时发生了重大变化,则必须相应调整预算并根据调整结果对绩效表现重新做出跟踪评价,并据此判断调整后该海外机构对公司的价值贡献,最终利于对管理层提供决策支持。

5.资金管理

对海外机构的资金需求和使用,应以编制资金预算的方式与预算管理相结合,在贯彻总部集中管理的原则基础上,充分考虑海外机构所在地的金融基础设施成熟度和公司内部资金管理职能延伸的可操作性、便捷性和安全性等因素,从资金的来源、成本水平和使用进度三个环节保证海外机构对资金使用的安全和有效。

以上是笔者建议的通过财务管理职能落实海外机构绩效管理的框架设计。另一方面,公司在海外机构管理方案的选择过程中还应充分考虑现有组织体系和公司发展目标之间的匹配度,首先设计出目标方案,在此基础上考虑公司现有情况,并做出过渡安排。

过渡方案

该方案确认目前公司对海外业务的管理现状并明确在现阶段采用,即对海外机构管理一般仍沿用总部各职能部门的直线管理模式,与此同时逐步建立起负责海外业务发展的管理平台,并明确其角色重点在现阶段应是协调和沟通。另一方面,公司应确定海外业务管理模式过渡的计划和工作时间表,明确该平台在全面接手海外机构管理的目标状态下其职能机构的设置、人力资源安排以及与总部各职能部门的工作关系。

目标方案

如在工作计划设定的时间周期内公司基本完成海外业务管理模式的转变,海外业务管理平台应初步具备对海外机构履行综合管理职能所必要的组织结构、职能部门和人力资源配置。总部各职能部门对海外机构的管理也将通过该平台中对应的职能部门实现。

篇5

资本经营决策是对企业未来业务所做的决策,其各项选择、评价、安排都将是后续的企业经营和管理的前提,从基础上制约了其运作的空间。

(一)兼并收购不可避免的关键决策之一就是定价。价值评估所确定的并购资产价值高低,从根本上制约了企业经营的利润率水平。如果估价偏高,在股权融资条件下,会摊薄利润水平;在债权融资条件下,会加重利息负担,从而加大财务风险、降低获利水平。

(二)根据税务专家分析,兼并收购完成后,企业开始正式运营的时候,公司与税务相关的结构都已经确定,税务筹划的空间只剩下约20%。在资本经营过程中,对受资企业地点、股权结构、融资结构、资产结构、合作方式、组织形式、经营方式等的选择和安排,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后续税务工作的空间和基础。在后续的管理与经营过程中,当然也可对这些结构进行调整;但这种调整对公司正常经营影响较大,甚至可能得不偿失。因此,最好的策略是在资本经营决策前先做好全面、长远的税务安排。

(三)受资企业所在地的融资环境、信用状况,制约了企业后续日常经营的资金流动。对处于资金充足、金融体系发达地区的企业,如果企业经营业绩良好,资金筹集不难,且可能作为一个融资的平台;而对处于经济不发达、信用体系不完善国家的企业,因为资金匮乏、信用记录不良,资金可能成为瓶颈,需要股东公司提供直接资金支持或提供担保。

(四)财务杠杆的利用方式影响后续经营管理。完全依靠自有资金进行资本经营很少,常常需要利用债务的杠杆作用或与其他企业进行合作。融资方式的选择,如股权融资还是债权融资或可转债、公开募集还是定向融资、各种融资比例的安排,以及项目合作的方式,都会影响到企业经营管理的权限划分、政策方向和成果分配。

(五)受资企业所在地的市场体系的健全程度、原材料供应状况、基础设施完善程度、劳动力供应状况、信息体系建设情况等环境,是企业经营的外部基础,制约着企业经营运作的效率。

(六)受资企业所在地法律体系的健全程度与执法的力度,对企业经营管理方式有重大影响。

鉴于前期的资本经营对后续经营管理的基础性影响,要求在资本经营过程中,相关部门、人员需要全方位、全面的介入,力争把问题解决在并购过程结束之前。在保证工作纪律和商业秘密的前提下,让相关人员对项目的进展保持实时跟踪,保证信息的及时沟通和共享,以选取最有利的时机、以最好的方式来完成并购。

二、经营管理是对资本经营目的的实现,且其结果影响后续的资本经营

每一个投资企业都有在资金投入前预先设定的参数和目标,都承担着落实公司整体战略的使命;其经营管理结果,既关系到前期预定目标的实现程度,又对后续资本经营产生制约。

(一)资本投入过程中的盈利预测、资金预测等都要通过目前的经营管理状况来予以落实;只有切实贯彻各项战略举措和经营计划,严密控制相关风险,才能实现资本投入的目的,保证债务的偿还和股权的收益。

(二)经营结果的好坏,关系到能否为后续的兼并收购、投资新项目提供资金支持。特别是一些基础产业、支柱产业项目的投资,金额都比较大,回收期比较长,需要很大的资金投入。如果已经并购的各个受资企业都能产生很好的效益,实现利润和现金流的快速增长,则可以一方面通过分红或直接参与新项目向企业提供资金,另一方面受资企业净资产的增加也会扩大其融资能力;如此,则可实现资本经营和企业经营现金流的良性循环。

(三)受资企业经营管理情况特别是经营业绩的好坏,影响到市场对企业管理能力的评价,对后续的并购活动有重大影响。特别是通过资本市场进行收购,退出的股东关心股权现在能否卖个好价格,而继续持有的股东则关心新控制人的经营管理能力和资本运作能力。如果我们对现有的实业企业都能做到经营顺利、发展迅速、管理科学,无疑会增强投资者的信心。

(四)受资企业经营过程中与合作方、当地政府、银行等的关系,影响到公司整体的形象、声誉,从根本上对后续的兼并收购产生制约。比如,给职工的待遇和清退人员的安置、与当地银行的双赢关系的建立,对政府承诺的兑现、对合作方的尊重与配合、对当地发展的支持等等,都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后续项目开发中社会各界对出资企业的信任和期望。

(五)在受资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能够发现其先天不足和新生问题,对行业、产业的规律有更深刻更细致的认识;而这些经验和认识会让企业后续的资本投入更为理智、更为科学。

三、实现资本经营和企业经营的良性循环

篇6

正文

传统的水利工程建设项目中,相关的施工单位会更多注重工程施工过程中的项目管理,对于前期的设计环节,没有进行足够的重视。实际上,施工设计是项目施工的基础,因此应该在水利工程的设计环节加强管理,促进后续施工的良好进行。

一.水利工程设计对施工过程的影响

水利工程的设计是水利工程实施的第一步,在设计的环节,会对具体的施工要求、工程的实际状况等就行一个合理的分析和综合考虑,并将其转化成文本化的东西为后续的施工提供参考。工程在施工的时候,会根据前期的设计来进行严格的施工,如果设计环节不够科学、设计缺乏合理性,就容易使得施工的过程出现各方面的问题。如果设计方案不合理,容易使得造价不准,从而使得后续的施工缺乏经费的保障。此外,如果设计的环节没有很好地根据实际的情况来进行设计,那么在后续施工的时候,就会遇到一些现实无法解决的问题,影响工期,严重的时候甚至会阻碍工程的进行。

二、水利工程设计在施工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1施工投资问题

水利工程的施工范围一般都比较大,并且所处的位置自然环境毕竟复杂。和普通的建筑工程相比,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区域比较分散,例如在堤防的施工上,就会绵延几百公里这样的一个范围,因此施工环境会受到各种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性的影响。在工程的投资方面,由于工程浩大,因此资金的投入也是十分大的,并且这类型的工程一般来说施工的工期都比较短并且任务很重,因此在工程的前期施工中是很难完全做到位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水利工程投资问题的出现。

2施工安全问题

任何工程和生产,安全问题永远都是最关键、最首要的[1]。在水利工程项目的建设中,施工过程的安全问题一般都能得到高度的重视,相关的施工方也会设置监督管理的机构,用以更好地对安全问题进行监督,防止事故的发生,并且还会对水利项目进行一个不定期的安全生产检查监督工作,以此来实现安全事故的全面预防。但是,对于水利工程的安全来说,相关设计环节对于工程安全的影响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在水利工程的设计环节,施工过程中潜在的一些安全隐患主要在三个方面,首先是设计的不合理导致一些安全隐患的地方没有得到及时的纠正。其次,由于施工单位一些措施和方法不当,使得安全隐患因素大大加强。最后,在实际的施工环节,由于安全管理的不到位,使得相关的安全问题没有得到解决。

3施工质量问题

水利工程的设计环节,如果相关的设计不到位、存在缺陷或者没有根据相关的设计规范来进行具体的施工设计,就容易使得后续的施工环节缺少相关具有实际支撑的参考,从而出现质量方面的问题。在设计不到位或者存在缺陷的问题上,一般会在主体结构的设计方面比较多。在具体的设计中,有的设计师不注意细节的设计,造成了相关的质量问题。对于施工规范的问题,如果不稍加注意,同样也容易引发安全隐患。

三、水利工程设计对施工过程的措施探究

1控制水利工程的造价,加强投资的管理

水利工程的设计对于施工过程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在设计环节,应该注意加强水利工程的造价,对于投资环节加强管理,从而为后续的施工过程提供保障。对于工程来说,工程的造价决定了工程的资金情况,工程的资金情况对于工程的实施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加强造价管理十分有必要。在具体的造价环节中,首先要加强决策的正确性,因为决策的正确性会影响后续的项目投资情况,最终影响工程的造价情况。在决策上,要保证正确、合理,并且要引入各项经济决策评价制度,对决策的内容进行评估。在投资方面,得到了决策的正确保障之后,还需要对投资环节加强管理。由于现今阶段的工程一般都会采用招投标的方式来进行施工方的确定,因此对施工方的投标进行合理的管理有利于为后续的投资提供更加有利的因素。在投资方投资结束后,应该尽快成立相关的管理监督小组,以便于对投资进行更好地管理。

2提高安全意识,细化安全设计规范

水利工程的设计应该要采用符合国家规定的相关设计标准,严格进行每一个设计环节的操作,对于图纸等各方面的工作都要进行认真的关注,以此保障它符合相关的安全设计规定。对于工程的设计,尤其是与民生相关的水利工程,我国是有相关的行业安全设计规范的,因此,提高设计方的安全意识,严格要求他们按照设计规范来进行相关的设计是保障施工项目得到合理运行的一个前提。同时,还应该注重相关安全意识的树立问题,根据近些年来的工程事故案例的分析,可以发现,很多安全事故的发生都是由于安全意识树立不到位所导致的,因此应该进行相关的宣传教育来提高施工人员和设计人员的安全意识。

3促进合理的施工设计,保障施工的质量

施工设计是工程的重要前期环节,后续的施工都会根据这个环节来进行,因此对于水利工程来说,促进施工设计的合理性有利于保障后续施工的质量。如果设计环节不合理,那么后续的施工就是去现实的意义,并且很容易导致工程在质量上存在问题。在进行施工设计的时候,施工方要注意对工程的细节进行把握,要注重设计的全面性,认真结合实际的环境情况等各方面的因素来进行综合的设计。同时,还应该避免在设计的环节出现遗漏和失误,导致后续的施工出现问题。由于工程在实施的环节是容易受到环境等各方面因素影响的,尤其是水利工程,由于施工范围大,所处的地势结构复杂,因此相关的设计很有可能在实施的时候出现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水利工程后续施工的保障就需要前期的合理设计来提供支撑,以此来应对后续的实际调整,使其能够有一个较好的工程调整依据。

四.结语

水利工程的设计环节如果得到了良好的加强,合理性比较到位,那么后续工程的施工就会更加顺利,并且能够保证工程的质量。在具体的施工中,应该从造价的控制、安全意识的提高和施工设计的合理等方面来进行加强,从而推进工程的合理进行。

参考文献:

篇7

对国家投入的专项资金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来源于财政或上级单位;二是用于专门工作;三是需要单独核算。专项资金分类与中央项目支出分类基本一致。行政事业单位项目具体涵盖了国民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包括服务业、农业、社会事业、基础设施建设、高新技术等财政补助、贷款贴息、配套费减免的项目,如服务业和农业引导扶持资金项目、国债资金补贴项目、部分经济适用房项目(廉租房)等,其资金规模大,资金使用效果影响范围广。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的专项资金的管理对于加强政权建设、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改善生产和生活条件、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一、项目资金来源

项目资本金主要以“国家引导、配套投入、民办公助、滚动开发”的投入机制。由企业按照国家现行政策规定自行解决,政府通过投资补助、贷款贴息等优惠政策予以支持,地方财政按规定的比例要求配套投入;政府直接投资和政府组建公司投资项目的,由政府注入项目资本金,其项目资本金资金来源可从中央补助资金、省级补助资金、市县政府公共预算安排的资金,以及地方政府债券资金等渠道筹集。

二、目前行政事业单位专项资金中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不够健全,给管理和控制带来不便。实际操作中,有的单位在申报项目上不规范,甚至存在一个项目多个名称申报;有的单位没有严格专项资金管理,使公用经费差旅费、会议费、招待费等挤进专项资金;有的单位未严格按照预算执行,各种费用实报实销,经办人员没有控制意识,造成资金浪费现象;有的项目竣工验收时,只对工程建设情况进行验收,未对资金进行检查验收,使专项资金处于失管的状况。

(二)项目资本金缺口大,投资计划不能实现。部分专项资金要求地方按比例配套资金和单位自筹资金配套,有的地方财政困难或者单位自筹资金困难的,资金不能及时到位,造成项目不能如期开工或者按计划完工,甚至影响工程质量。

(三)财务管理不严,核算不规范。一是未实行专账核算,与其它资金混在一起核算,二是结算手续不完善,如白条借出工程款,不开据税务发票,三是工程项目不附材料清单,四是不以审计结果作为结算依据,而是以工程概算编制竣工结算书后,按承包价开据税务发票报账,五是大额专项资金的拨付由个别领导或者经办人个人决定,失去了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内控机制。

(四)项目后续管理缺乏。一些项目规模小,分布广,管理难度大,后续管理费用高,难以落实,使项目后续利用不充分,项目长期效益不明显。

三、完善专项资金管理使用的方法及建议

(一)完善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严格专项资金支付,严格核算管理。对专项资金要专户存储、专款专用。严格按照规定的用途和标准使用项目资金,严禁挤占和挪作他用,不能擅自更改批复的项目地点、性质、内容、标准和规模,不能超范围使用项目资金; 严格财务管理,对项目投资、营运成本要进行严格的控制,严禁白条入账,防止弄虚作假,项目验收前须进行峻工决算审计;严格资金拨付程序,按照项目进度计量支付资金。专项资金的核算行政单位在“经费支出”下设“专项资金支出”、“拨出经费”下设“”“拨出专项资金”,“拨入经费”下设“专项资金拨入”,事业单位会计设置“专款支出”、“拨出专款”和“拨入专款”核算专项资金,下设各项目明细科目,年底结余资金分别记入结余(专项经余)和事业结余(专项结余)科目。

(二)加大筹资力度,弥补项目资金缺口:项目资本金的资金来源,首先立足于政府预算(包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安排资金、地方政府债券资金。同时,各地要加大筹资力度,认真落实配套资金,对于项目资本金仍有缺口的,地方财政在按规定程序使用年度超收收入时,要相应增加项目资金投入。此外,项目单位还应积极寻求市场来源,大体上有两种方式:银行借款或者从资本市场上融资,这时,银行、基金、保险公司、投资机构、个人等都能成为投资者,根据当时市场的接受程度、融资量需求和资金成本项目单位或者通过债务或者通过股本获得资金。

(三)强化监督检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加强单位内部对专项资金的管理,建立健全专项资金审查和监督制约机制,及进发现并制止专项资金使用违法违规现象,确保项目资金规范使用。积极接受财政部门监督检查。财政业务处要在搞好部门预算的同时把更多的精力放在预算执行、监督资金使用、参与部门发展上来,实现对财政资金全过程的控制,建立起专门监督机构的检查与业务处室的日常跟踪相结合的财政监督机制。

(四)加强项目资金绩效评价。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是指考核部门公共服务的成本耗费和效率水平,根据不同项目支出结果,比较项目之间的社会成本效益,并在可能的情况下比较不同支出组合所产生的社会价值,以及单一项目实现效益情况。项目资金绩效评价有赖于项目资金核算提供的会计信息,而实施绩效评价又能促进项目资金进行规范核算。进行综合评价,可以规范资金使用范围和标准,判断资金使用效率。实施项目资金绩效评价可以在事前,也可以在事中或事后。事前评价,有利于预算编制的科学、合理性;事中评价,可以分析研究项目进展情况,及时处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事后评价,则可以审查和评价对项目支出成果是否符合目标要求。通过建立财政项目资金绩效评价分析制度,对提高预算编制科学性和合理性,优化资金结构,规范会计核算,强化监督管理,都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五)完善项目后续管理,发挥项目投资的长期效益,促进经济发展。积极指导各项目点后续维护,明确产权,落实管理主体;健全完善后续管理各项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多种渠道筹集,加大政府滚动投入,整合上级有关部门的扶持资金,巩固、发展、提高项目已经取得的效益。

综上所述,专项资金的投向体现的是公共财政的理念,发挥政府调控功能,突出以社会事业的发展为重点,集中财力办大事。在国家对专项资金投入越来越多的今天,加强专项资金的管理,提高专项资金使用效益,使群从满意具有重要的意义。

篇8

1.成本控制管理的原则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成本控制管理是系统性、持续性的管理过程,涉及不同的利益参与主体,必须建立全过程、动态管理的基本原则。

(1)全过程管理原则

项目成本是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管理中系统性的关键要素,贯穿于项目全生命周期,从项目的前期规划至最终竣工验收、从工艺需求论证至项目建设实施。各个阶段和不同环节的项目成本纵横交织,相互影响。项目建设单位需要树立全过程成本控制的管理理念,使成本控制管理体现于管理机构设置、人员配备以及制度建设等各个环节,达到人人有责、人人负责的效果。

(2)动态管理原则

项目成本管理是以目标成本为基础、及时跟踪成本变化的动态控制管理过程。动态成本管理就是为实现项目的目标成本,在项目成本形成的过程中对所消耗的人力资源、物质资源和费用开支进行指导、监督、调节和限制,及时控制与纠正即将发生和已经发生的偏差,把各项费用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建设单位成本管理的重点就是跟踪、发现、限制成本的变化,实现项目成本控制,保障项目顺利实施。

2.影响项目成本的主要阶段及关键因素

在项目启动规划至交付使用的全生命周期内,影响项目成本的五个主要阶段分为投资决策阶段、方案设计阶段、招标及合同签订阶段、工程实施阶段和工程竣工结算阶段等。在项目不同阶段,成本控制管理的重点是不同的,也是相互影响的。

(1)投资决策阶段

在投资决策阶段,项目主要经过立项必要性分析、建设方案可行性对比分析和实施方案的初步设计,并最终确定项目建设目标、主要工艺技术参数、项目初步设计方案和投资估算。一般来说,投资决策阶段对后续项目成本控制管理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主要体现如下:

建设规模定位准确,适当考虑后续发展需求。不适当的项目定位,都会导致后续实施过程中建设方案的重大调整和项目成本的大幅增加。

工艺技术参数和实现途径合理、可行。工艺技术要求是建设方案和设计图纸的主要依据,科学、合理的技术要求有利于项目实施和工程造价的控制。

项目投资估算应科学、准确。投资估算精度应能满足项目规划方案的所有建设内容,编制的投资估算要尽可能完整、准确地考虑到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及不利因素,诸如工艺需求的特殊性和建设地点自然环境的差异等,使投资估算真正体现项目实施的总成本。

(2)方案设计阶段

当项目投资决策完成,即建设单位获得了项目规划建设内容的政府批复投资,项目进入方案设计阶段,主要包括施工图设计、工艺设备选型等。因方案设计图纸是工程造价和项目实施的主要依据,从成本控制的角度看,方案设计对项目成本是决定性的,影响项目成本、容易忽视的设计因素如下:

重视设计结果,而忽略为实现工艺需求选择适当的设计方案。不同经历和水平的设计人员对工艺技术要求的理解是不同的,也就会选择不同的设计方案。很容易理解,不同的设计方案造成项目造价的差异。更严重的情况,因设计人员对工艺要求的不同理解,造成设计方案的建设标准或安全设计裕度被成倍放大。

设计方案不考虑现场地质结构和环境因素。因图纸设计任务多以及不合理的设计评价标准,造成设计人员缺少对工程现场的勘查,使设计脱离了实际情况,现实中的问题在图纸上没有合理规避,最终致使项目实施过程产生变更签证,进而增加项目建设成本。

(3)招标及合同签订阶段

在招标及合同签订阶段,主要是通过招标确定项目合同价,并选择技术实力强、信誉度好、工程建设经验丰富的工程承建单位,然后签订工程建设承包合同,合理约束、引导承建单位按期、保质完成建设内容,控制项目造价在合理范围内。

(4)工程实施阶段

工程实施阶段是项目成本控制的关键期。70%的项目成本的增加均是由于项目实施过程中没有很好控制造成的。在工程实施阶段,控制项目成本的关键是:

严格控制项目实施过程中不合理的签证和变更。

严格依据招标文件和合同约定,审查和规范项目实施过程。

坚决制止擅自改变工艺状态、提高建设选材标准或扩大施工范围的事项发生。

(5)工程竣工结算阶段

竣工结算阶段对工程造价控制有一定的影响,关键是真实、全面的反应实施建设过程,杜绝不合理的事项计入建设成本中。竣工结算阶段是项目建设全过程的最后一个程序,是全面考核建设工作,检查设计、工程质量是否符合要求,审查投资是否合理的重要环节,它对保证工程质量,促进建设项目及其投产,发挥投资效益,总结经验教训都有重要作用。

3.成本控制的管理策略

项目成本控制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动态管理。只有建设单位加强项目管理和全过程造价控制,特别是事前、事中控制,才能减小项目成本的巨大变化,使工程造价得到有效控制,实现社会效益和投资效益的最大化。成本控制的管理策略应重点关注以下三个方面:

(1)建立专业管理队伍。为保障项目顺利实施和控制项目建设成本,建设单位需要组建项目建设的管理部门和具有专业知识的管理人员,至少包括总指挥部、工艺管理部门、综合计划管理部门、建设过程管理部门和工程造价审核部门等。

篇9

一、铁路基本建设竣工财务决算编制中存在的问题

(一)财务决算工作滞后

我国对铁路竣工财务决算具有相关规定,要求竣工财务决算编报工作应当在项目验收合格,且核算确认后的三个月内完成。但是实际情况却是,真正按照该规定完成的项目很少,大部分都属于严重滞后的情况,有的项目在竣工后几年都没有完成决算工作。根据数据统计,截止到2016年6月底,铁路建设项目已经投产但竣工决算未编报的项目有293个,其所涉及的投资总额高达上亿,具体入表1所示。

经过分析发现,这200多个未完成的编报中,未完成清概的有73个,尾工超过5%或者不确定剩余工程资金的有68个,没有按时进行末次验工计划的有127个,为落实征地拆迁费用的42个,没有完成环保措施等相关费用的34个。另外,正中介机构审计进行中的有59个,未完成内部资产交付的73个,未完成资产移交的44个。

随着我国铁路建设项目的不断开展,如果不及时解决竣工决算滞后的问题,其将为铁路事业的正常运营带来影响。分析竣工决算编报工作的影响因素,其主要由三个方面形成。

第一,竣工财务决算工作是对项目的总结,要对其完成必须依靠各项前置工作来辅助。但是,很多环节的前置工作都出现滞后问题,比如确定征地拆迁费、资产移交等,其直接影响了最后的竣工决算。

第二,竣工财务决算工作必须得到领导的重视才能顺利完成,但是建设单位将全部精力都放在了质量安全和投资任务上,没有为建设项目的后续工作进行仔细安排,导致了很多建设项目的后续工作迟迟不能落实,继而影响竣工决算。

第三,财务部门没有发挥出引导作用,建设单位的主体责任也没有明确,导致在后续工作的进行阶段,缺乏相关部门的指导和协调,部门与部门之间的协调机制缺乏,阻碍了相关工作的完成。

(二)竣工财务决算编制质量较低

在实际项目进行中,建设单位没有在收集和整理资料上下功夫,导致最后财务竣工决算编制中,很多书面内容不够完整,并不能将该建设项目的资产情况进行真实、全面的反应。另外,很多铁路基本建设竣工财务决算编制不够细致,没有详细的体现出资产交付清单。同时,没有按照《铁路运输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来分类资产交付使用清单,没有对每个单独项目进行资产细化。

(三)参与人员素质欠缺

通常情况下,铁路基本建设项目财务管理人员都是由建设单位和项目管理机构临时组件的,对基本建设财务管理工作并不十分熟练,业务素质不高,缺乏对竣工财务决算编制的经验,导致在实际决算工作时效率很低。

二、铁路基本建设竣工财务决算编制的策略研究

(一)内部统筹安排的健全和强化

在铁路基本建设项目初验完成,且符合竣工财务决算编制条件时,统筹安排由建设单位进行,并组织相关成员成立组织机构,负责竣工财务决算编制相关事宜,对所有参与编制决算人员加以明确,将各人所需要承担的管理职责进行细分。如有必要,可以在竣工财务决算编制进行之前,对其进行针对性的培训,并对竣工决算进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收集和分析,通过专门的决算研讨会对该类问题进行研讨,将实际问题通过现场进行及时解决,保证铁路基本建设竣工财务决算编制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有效协调内部各个部门

竣工财务决算编制工作需要得到业务部门的支持和配合。同时,加强与建设项目参建单位的沟通和协作,利于完整、可靠的收集相关资料,比如验工计划和验工计价所涉及的资料等,积极完成资产交付工作。另外,加强与内部物资部门、工程部门和计划等部门的协调工作,基本建设需要由财务人员全程参与,并监督好基本建设项目的前期、后期工作,真实记录各项财务资产记录,并定期清查财产物质,将其整理和编制再进行上报。

(三)建设项目后续工程的落实

首先,建设单位要对设计变更和清理概算等相关工作及时、真实的上报,经过铁路局的严格确认,再由相关部门进行审核批复。同时,在申报和审核变更设计及清理概算的过程中,必须积极进行沟通,有效落实投资控制责任。

其次,当批复清理概算以后,建设单位需要第一时间分劈到各标段,对于需要补充签订的合同依法进行,将末次验工计划规范的完成。目前,清理概算批复在某些项目上历经几年的时间,结果还是没有分劈办理末次验工计划,影响了后续的一连串工作都不能如期开展。

再次,在初步验收铁路基本项目时,建设单位的相关工作人员,必须依照相关规定认真记录“竣工项目资产初验记录表”,通常其应当包括的内容如表2所示。同时,向资产接收单位进行资产移交,为后续的竣工决算编制工作做好基础。

最后是确定移交资产的价值量,财务部门需要对末次验工形成的各项资产进行整理,并将移交资产价值进行确定和计算,完成?F路基本建设竣工财务决算的编制。其中,铁路项目竣工交付资产汇总表需要包括的内容包括有,第一是路基;第二是隧道;第三是桥梁;第四是涵洞;第五是轨道;第六是房租及建筑物;第七是通信信号;第八是信号工程;第九是电力工程等。

(四)清理实物资产工作

在进行竣工财务决算编制工作以前,建设单位需要进行一次彻底的清查,将各项实物资产进行盘点,比如设计的工具、设备和材料等逐一核实,并全部列好清单,记录备案,保证各项实物资产的安全。同时,妥善回收剩余的物资和材料。材料物资中需要处理的就必须按照规定进行,不能对其擅自使用或者挪用,变价收入需要入账。

(五)财务投资评审工作

篇10

1、水土保持方案实施的几个主要环节

水土保持方案的实施贯穿于设计、施工、验收的全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1)后续设计管理。项目法人在委托项目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时,应包括水土保持设计内容,并将水土保持投资概算纳入工程总投资。

(2)招投标及施工合同管理。项目法人在提交的招标文件和签定的施工合同中,应当包括水土保持设施的施工内容,主要包括措施工程量、实施计划及进度安排等。

(3)工程监理和质量监督。水土保持设施的质量和实施进度应列入工程监理和质量监督的内容之中。

(4)验收。验收是水土保持方案实施的关键环节。主体工程竣工验收前,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按照水土保持方案的审批权限和《水土保持设施验收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令第16号)的有关规定,负责项目水土保持设施的验收工作,并出具验收意见。

(5)运行管理。建成的水土保持设施,应随主体工程一并移交管理机构统一管理,不得拆除、毁坏。

2、水土保持方案实施存在的主要问题

(1)开发建设单位把办理水土保持方案的审批手续看作例行公事的程序性审批,自始至终基本上没有实施。

如某水电站工程,在可行性研究阶段依法编制了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并报该省水利厅办理了审批手续,但未落实后续设计,也未开展水土保持设施的招投标,施工过程中基本没有按水土保持方案实施。在施工过程中,基本没有采取防治水土流失的措施。目前主体工程基本完工,水土保持设施基本没有建设,据了解也没有相应的建设计划,取料场、施工道路等土地没有恢复整治,输水管线产生的废弃土石方随意倾倒,施工支洞的弃渣没有采取任何拦挡防护措施,明管段的弃渣虽在下部设置了挡墙,但远远达不到防治水土流失的要求和标准。

(2)对主体工程的设计方案作重大变更后,水土保持方案不作修正变更,从而无法实施。如某高速公路工程,水土保持方案经审批以后,主体工程变更设计,未考虑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及其危害后果。由于该路段是路堑与桥梁交错连接带所增加的开挖土石方都不能利用,因而废弃土石方量也大大增加,开挖土石基本上随挖随弃,废弃土石堆放场地多达50余处,除水土保持方案中进行防护设计的以外,全部没有采取任何防护措施。

(3)虽然对造成的水土流失进行了治理,但采取的防治措施与批复的水土保持方案脱节。某电站上游隧道口施工场地、备用石料和废弃土石均堆置在河道范围内,既不利于施工安全和河道行洪,也极易发生严重水土流失,从而导致下游河道淤积。水土保持方案中确定的废弃土石堆放场地大都没有起用,取料场的位置也没有遵从水土保持方案,随意变更。

(4)后续设计没有相应跟上。经审批的水土保持方案一般都只达到可行性研究深度或初步设计深度,需要进一步做好后续设计,但大部分都未做该项工作。在工程初步设计中没有水土保持设施初步设计的专门章节,仅有少量的文字图表,有关内容及设计深度甚至不及可行性研究阶段编制的水土保持方案。尤其是取土场地和废弃土石存放场地的防护措施设计往往都是缺项。

(5)水土保持设施建设严重滞后。一些虽基本按水土保持方案要求实施了水土保持措施,但普遍存在滞后的问题。如废弃土石存放场地应当先修建挡墙和排水设施,再堆置废弃土石,在实施过程中正好相反,往往先堆置废弃土石,再修建挡墙和排水设施,甚至一直拖到主体工程完工或接近完工时才修建挡墙和排水设施。即便通过专项验收的工程中也常常存在类似问题。

(6)一些项目临时用地的水土保持措施得不到实施。临时用地往往都是开发建设单位向当地乡村借用,办理借用手续时,将水土流失防治费用和其他政策处理费用一起支付给土地所有者,而土地所有者则挪作他用,最终导致无法实施。

3、加强水土保持方案实施的几点思考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需要从水土保持设施后续设计、日常监督检查、专项验收等多个环节入手,加强对水土保持方案的实施管理工作。

3.1认真做好水土保持设施的后续设计等工作

水土保持方案一般在可行性研究阶段编制完成,经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后作为水土保持设施设计、施工和竣工验收的主要依据之一,开发建设单位应将其提交给有关设计、施工、监理和监测单位,并组织做好以下工作:

(1)在进行项目初步设计时,应当同时对水土保持设施进行初步设计,作为初步设计报告的一个专门章节,并将所需水土保持投资概算纳入工程总投资概算。水土保持设施的初步设计应与项目初步设计一并办理审批手续,行业主管部门在组织审查时应有审批水土保持方案的水行政主管部门参加。

(2)在进行项目施工图设计时,应当同时对水土保持设施进行施工图设计。水土保持设施的施工图设计等其他技术文件应报审批水土保持方案的水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并分送至当地水行政主管部门,以便水土保持方案实施过程中监督检查。

(3)在与施工单位签定施工合同时,应包括水土保持设施的工程量、施工计划、进度安排和有关技术要求。

(4)水土保持设施的质量和实施进度应列入工程建设监理的内容之中。对于大型项目,也可单独委托开展水土保持监理工作。

(5)依法开展水土保持监测。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监测单位按批复的水土保持方案编制监测实施方案开展水土保持监测工作,有关的监测成果将作为监督检查和水土保持设施验收的重要依据。

3.2工作

水土保持方案经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后,即开始作为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对象,直至项目竣工验收投入使用,应做到以下几点:

3.2.1水土保持监督检查宜分开工建设前、施工过程中、竣工验收前3个阶段进行

(1)开工建设前监督检查的主要内容。①项目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中是否包括水土保持设施的设计,设计内容是否全面,设计深度是否满足要求;②项目性质、规模、建设地点等发生变化后,是否按规定进行变更或重新报批水土保持方案;③水土保持投资是否列入工程总投资;④在与施工单位签定施工合同时,是否包括水土保持设施建设的进度要求和有关技术要求;⑤水土保持设施建设的质量和实施进度是否列入工程建设监理的内容之中;⑥是否按规定委托开展水土保持监测工作;⑦水土保持设施建设是否纳入工程建设管理内容。

(2)施工过程中监督检查每年至少1次,监督检查的主要内容。①水土保持设施的规模、位置作调整后,是否重新进行设计并备案;②取料场、弃渣场等位置是否与批复的水土保持方案或设计一致,如有变更,是否办理有关变更备案手续;③水土保持设施建设的质量和实施进度是否列入工程建设监理的内容之中实行有效控制;④是否有水土保持设施的施工实施计划、进度安排,与主体工程是否同步;⑤水土保持设施建设的质量是否符合水土保持方案及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的要求;⑥建设单位对水土保持设施建设的监督管理是否到位,资料是否满足水土保持设施验收的需要;⑦水土保持监测情况;⑧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缴纳情况。

(3)竣工验收前监督检查的主要内容;①开工建设前、施工过程中监督检查所发现问题的整改情况;②水土保持设施建设内容是否全部完成,质量是否符合水土保持方案及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的要求;③资料整理、立卷是否满足水土保持设施验收和工程竣工验收的有关要求;④水土保持监测是否按监测实施方案进行,是否满足水土保持设施验收要求;⑤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是否依法缴纳;⑥水土保持设施专项验收时如有遗留问题,是否制定了有关计划并予以落实。

3.2.2监督检查宜实行属地管辖为主的原则

县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该行政区域内所有水土保持设施建设的监督检查。市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对跨县级行政区域的水土保持设施建设的监督检查,并对该行政区域内市级立项的水土保持设施建设情况进行抽查。

省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对跨市级行政区域的水土保持设施建设的监督检查,并对国家和省立项的水土保持设施建设情况进行抽查。

3.2.3发挥行业主管部门的作用

在强化水行政主管部门对水土保持工作监督主导地位的同时,水行政主管部门可单独组织检查,也可以会同当地行业主管部门联合组织检查,发挥行业主管部门在水土保持监督工作中的积极作用。

3.2.4做好检查过程中的记录等工作

水行政主管部门在检查过程中要认真做好检查记录,作为水土保持设施专项验收和工程竣工验收的依据。存在问题的,要将整改要求书面通知开发建设单位,并抄送当地行业主管部门和审批水土保持方案的水行政主管部门。

3.3水土保持设施验收工作制度化、规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