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劳动教育研究现状模板(10篇)

时间:2023-10-07 15:19:07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国内劳动教育研究现状,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国内劳动教育研究现状

篇1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4-244-01

我国学校教育的任务是为社会培养德、智、体、美诸方面发展的合格人才。德育在学习教育中占突出的地位。研究思想品德教育是培养“四有”新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需要;是面对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式增强腐蚀能力的需要;也是培养集体主义和主人翁精神,调整人际关系的需要以及培养学生全方面发展成为社会主义有用人才的需要。研究思想品德教育就是要让学生全面发展成为祖国的有用人才的需要。研究思想品德教育就是要让学生把外在的行为规范行为准则转化为自己的同在心理需要并在行动中表现出来。

影响学生思想平的的形成和发展的条件是十分复杂的。从方式上讲有直接的因素,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因为小学生思想品德培养的途径是多方面的,可以通过劳动教育,少先队有组织作用,家长委员会和学长学校以及思想品德课来进行养成教育的主要渠道,它在学校德育教育中发挥着不可低估的作用。那么上好思想品德课,让思想品德课充分发挥作用(指育人功能),上好思想品德课该注意哪些事项,这里我以自己的教学经验浅谈几点;

一、弄清思想品德课的性质

小学思想品德与一般的学科教学不同,教学中既要注意科学性、真理性,又要突出教育性。教学时要注意明理、激情、导行相结合。三者环环相扣,形成一个“链”。

二、注意观念的更新和学生的时代责任感和紧迫感的激发

思想品德新教材体现素质教育,特别是主体教育的要求,其内容有时代感,教学中注意正确处理时代性与继承性的关系,把优良的民族传统、革命传统与时代精神结合起来,寻找出新时代的新要求。例《节俭光荣、浪费可耻》的教学,不能总停留在解放初期的“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做法上。因为这种做法不适应时代的变迁。社会在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发生变化,“节俭”“浪费”要赋予新的定义。我们要引导学生要改变认为大手大脚花钱是阔气、大方的观念。从节约的角度出发,要做到物尽其用、不攀比、不能讲排场、不能铺张浪费。在任何时候、办任何事情、能节约能尽量节约。

三、采用灵活多样又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形式进行教育

当前小学思想品德课存着不少弊病,其中教学方法上弊端最大。由于在小学教育中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都是重智育轻德育,导致教师思想品德课是为了完成任务。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思潮,相应出现了只讲大道理的说教型,包办代替的保姆型、隔离防范的封闭型、崇尚“听话道德的限制型等劣质的教学方法”。导致了依赖性大、任性多的学生,还有胆小怕困难的的学生多、劳动观点、劳动习惯与能力以及爱惜劳动果实的精神差,刻苦学习、精益求精的精神差、自我教育能力差,“一大二多三差”的思想品德现状

篇2

全面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是高校在新时期重要的政治任务,作为占据高校规模半壁江山的高职学院,于此尤显任重道远,因为,当代高职学生的素质特别是思想道德素质状况不容乐观(这是素质教育之根本)。因此,加强高职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应成为我们潜心研究并着力解决的重大课题。

一.当前高职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状况及其特点

(一)高职学生政治思想稳定、健康,政治鉴别力较强,政治取向务实积极,但政治选择的功利化倾向突出,政治心态幼稚 :政治思想稳定健康,是因为他们耳闻目睹了改革开放的成就,亲身感受着祖国的发展和进步,对中国改革和发展充满信心;政治鉴别力较强,是指他们对政治问题的分析更趋冷静和理性化,不再容易被某种思潮或某种势力所左右而采取过激的行动;政治取向更加务实、积极,是他们已认识到个人的成长不能脱离现实的政治环境,主张在现实的政治环境下寻求个人的全面发展。

但也必须看到,高职学生在政治思想和政治观念上也存在着一些矛盾、困惑和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表现在: 部分同学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还停留在感性的、片面的、模糊的甚至是错误的层面上,对现实社会政治生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感到困惑不解。一方面形势大好,一方面问题不少,对这种矛盾的现象他们不能做出正确的分析判断。因此透过表面的冷静,高职学生的内心潜藏着浮躁和不安。

(二)高职学生积极进取,敢于竞争,人生价值积极向上,但在价值主体、价值取向和价值目标上表现出自我化、实效化、短期化的特点 :高职学生的人生价值观还是不成熟的,绝大多数高职学生还不能用理想的价值目标来指导实践,当他们人生价值的目标和现实利益发生矛盾时,一般倾向于现实利益的考虑,价值选择和价值实现上的实惠性和功利性倾向比较明显。

(三)一些家庭经济较差的学生,知道艰苦朴素,只在学习上和技能特长上攀比竞争,这是积极健康的行为:但相当一部分学生生活追求新潮,贪图享乐。在生活方面,推崇及时行乐,吃讲排场、穿讲高档、玩讲多样、相互攀比、超前消费。甚至一些来自边老山区的学生出现不惜“借钱过好日子”,而对提倡节约一滴水,一度电,一粒粮嗤之以“小农意识”;在学习方面,贪图安逸,缺乏积极进取向上精神,声称“分不在高,及格就行,学不在深,作弊则灵”的所谓“治学原则”;在爱护保护他人成果方面,表现出道义上的缺失,随意破坏、剽窃事情时有发生。

二.影响高职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状况的基本环境因素分析

(一)国内外形势的影响,刺激了学生积极向上的情绪:十七大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增强了青年学生对党的改革开放政策的认同感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增强了维护社会稳定的自觉性2、高等教育改革、校园环境状况对高职学生的思想行为产生了新的冲击和影响:“招生、择业”等分配制度的改革,一方面促使学生更加注重勤奋学习,注重能力锻炼,完善知识结构,努力成才;另一方面,学生家庭高额的教育投资强化了他们的效益观念,学生及其家长开始注重教育回报,对高校办学条件,教学、服务水平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收费制还使学生对报效祖国、回报社会的责任感有所淡化。同时高等学校的招生规模、招生范围迅速扩大,而教育经费的投入则显得严重不足,学校的办学资源出现严重短缺和全面紧张,再加上为创收而招收的各类成教学生在校内居住对学校校风的冲击,校园周边“黄、赌、毒”等丑恶现象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导致了一些学生行为失范。3、家庭教育欠缺和过分溺爱,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影响十分明显:一些家长宁愿自己吃苦受累,节衣缩食,也要让自己的孩子舒舒服服、体体面面上学,对他们有求必应,很少甚至不去过问他们的花费去向,这无疑变相地鼓励了孩子的高消费,滋生了他们摆阔气、讲排场的恶习。

三.高职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和培养的途径

(一)以加强“两课”建设为突破口,坚持理论武装 :当前“两课”建设的重点有两个方面:一是对学生进行系统的理论教育;二是拓宽、丰富“两课”内容,从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角度,正面回答和帮助学生认识大学期间学习、生活中将可能碰到的一系列问题。2、转变德育观念,发展咨询教育: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于以教育者的身份对学生实施教育行为,学生则是以受教育者的身份被动地接受教育,而咨询把学生和老师放在平等的位置上,老师是以专家学者的身份出现,为学生提供咨询服务,体现平等,体现服务。3、在高职学生中坚持进行“为人民服务”为核心、集体主义为原则、“三个主义”为主要内容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大学阶段是人生中非常重要的时期,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基本上都形成于这一时期。因此,必须坚持对高职学生进行树立“为人民服务”观念的教育,;对他们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教育,以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增强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4、加强实践教育环节,帮助学生全面地认识社会和善待生活:社会实践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就是帮助学生走近社会、走近工农、了解国情,引导他们正确全面认识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在实践教育中,要突出劳动教育和艰苦奋斗精神教育,现在的高职学生从小学、中学到大学,都是从校园到校园,他们大多数缺乏体力劳动的锻炼,缺乏艰苦生活的锤炼,缺乏逆境、挫折的考验,这是他们的“先天不足”,这势必对他们全面素质的提高产生直接影响。

篇3

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进步,目前职业院校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因此,沈阳北软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北软”)计算机专业教研室借鉴现代职业教育理念结合北软的学生实际情况,以“感恩、爱国、励志、劳动、技能、职业”六方面教育为核心,打破传统的学科课程体系,建立以专业培养目标为职业定位,以职业的市场需求为导向进行课程开发和组织教学。

一、计算机专业教学指导思想

1、以爱的教育为核心,塑造良好的职业道德观

以科学的劳动观与技术观为指导,强调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开展感恩教育,让学生因感恩而成长,开展爱国教育,让学生因爱国而高尚;开展励志教育,让学生因榜样而勇敢;开展劳动教育,让学生因劳动而光荣;开展技能教育,让学生因实践而自信;开展职业教育,让学生因修养而美丽。

2、以企业需求为基本依据,以创业就业为导向

在这个创新型社会,我们将满足当代企业的工作需求和创业需求作为课程开发的出发点,全力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适应性。关注企业岗位需求变化,根据企业用人需求,调整专业方向,确定培养规模,以创业就业为导向开发、设计和实施教育培养方案。

3、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不脱离客观实际

适应计算机技术发展,通过与当地软件企业合作,让企业技术专家参与专业技术授课和实践教学,增强实际技术应用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突出本专业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结合计算机专业要求,在扎实掌握专业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及时了解、掌握计算机领域的最新技术发展及相关技能,实现专业教学内容基础性与先进性的统一。

4、以学生为主体,注重教学组织的灵活性和科学性

根据东北区域经济技术的发展情况、充分考虑北软学生基础、认知水平、技能、经验和兴趣,为每一个学生提供适应实际市场需要和有职业发展前景的学习资源。

二、计算机专业培养目标

计算机专业坚持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理念,以“爱的教育”为核心。让学生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等实践能力,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适应企业第一线需要的中等技术应用型专业人才。探索符合课程改革精神的教学策略和模式,改变教学过程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的现状,建立平等互动、共同发展的新型师生关系,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让学习快乐,努力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全面发展。

三、计算机专业培养具体内容

1、开展现代职业教育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培训

第一、进行职业教学理念培训。学院邀请国内职业教育研究专家来校讲座,进行职业学院的教学改革的理念、思想、方法作系统的学习和培训,为学院改革和实施现代职业教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进行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符合现代职业教育理念的课程是实施教学工作的前提,而搭建现代职业教育理念下的课程有教师来完成,学院邀请专家来校进行专项培训,对专业骨干教师进行课程教学改革理念、方法的培训。

第三、重点培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现代职业教育理念下培养的是符合市场需求的综合职业素质强的人才,学院邀请专家来校讲座,参加培训的教师都设计一份课堂教学设计,在教学设计答辩中相互交流、相互学习。

2、提升专业技能和企业工作经验,增强教师实战教学能力

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变化很快,这就要求教师不断学习新技术,我们主要通过校内以教研室为单位进行培训和参加校外机构组织的专业技能师资培训,通过这样的方式让教师紧跟技术发展的步伐。

3、综合、灵活地运用多种教学模式,推行行动导向教学法,优化课堂教学过程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因材施教,贵在得法”,对于教学模式来说也是这样,教学作为一门科学,应当有规律,达到教学目的的教学过程。

从教学改革的角度看,教学模式的综合应用,本身就是创新和发展,我们要在原来熟悉的教学模式基础上,吸收其它教学模式的优势,开拓创新,逐渐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行动导向教学法是按照职业工作过程来确定学习领域,设置学习情境,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工作任务为载体,学生通过手、脑并用进行探究式、发现式学习,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形成学生关键能力的一种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方法。

第一、采用实际项目教学。以现实工作任务为课程设置与内容选择的参照点,以项目为单位组织内容并以项目活动为主要学习方式的课程模式,学生通过完成工作任务或具体项目的过程来学习相关知识,学与做融为一体。

篇4

1、爱的环境氛围

一个良好的、积极的环境意味着一个能够诱发、维持、巩固和强化积极的社会行为的环境。我园自对幼儿进行关爱他人教育的研究开始,就将环境创设作为关爱教育的隐形阵地,园内的一景一物、一桌一椅、一杯一巾、一床一被等等物品的呈现以及墙面的设计、玩具的丰富与多样,都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可接受性,总体设计是温馨、可爱,色彩明亮,以孩子们喜欢的造型、颜色为主,尽可能让幼儿成为环境创设的主人,体验到被尊重、被接纳的爱的情感,体现的一个总原则就是“角角落落总关情,方方面面都有爱”。

2、爱的心理氛围

鲁迅说:"教育植根于爱",爱是教育的灵魂。所以,要想使幼儿学会关爱,首先要让幼儿能够感受到自己被老师、同伴和周围成人的关心、爱护,只有这样,幼儿才可能在有意无意的模仿中形成积极的关爱情感,并得到日积月累的强化巩固。几年来,每一个参加实验研究的老师都能严格要求自己,以一颗宽容的心接纳孩子的各种行为,让孩子们无拘无束地生活、游戏和活动,在被接纳、被尊重的爱的心理氛围中学会关爱别人;此外,还要求我们的老师要善于发现,用爱的眼睛去观察每一位孩子的身心特点和个性特征,挖掘个案出现背后的原因,对症下药,用老师满满的爱去温暖那一颗颗幼小的心灵,让爱的种子在孩子们的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3、爱的榜样氛围

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有了积极的模仿对象,更能够激发、维持、巩固和强化孩子们所形成的关爱情感和行为,爱的榜样,既有老师的有心为之,又有老师的细心观察。老师的有心表现在老师定期组织的各种亲子活动,如:亲子游戏、亲子手工、亲子绘画、亲子歌唱等,使孩子们在与爸爸妈妈的共同活动中体验快乐,感受来自爸爸妈妈的那份关爱和呵护,并学会了如何关爱自己的父母和其他的家人,使关爱父母及家人的积极情感和行为不断巩固和强化;与此同时,我们还要求年轻的爸爸妈妈们率先垂范,对自己的长辈和亲人积极施爱,在平时的一言一行中播撒爱的种子,努力为孩子们营造一种爱的榜样氛围,达到一种“不令而行”的隐性教育目标。老师的细心表现在老师随时随地都做一个有心人,善于抓住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积极寻找同伴中的榜样和示范,及时与幼儿进行对话和交流,和孩子们一起寻找爱、发现爱,放大爱的力量,使孩子们有了努力的目标和方向,最终成为一个有爱、会爱的孩子。

自课题实施以来,我园坚持“教育从品行开始,幸福从启蒙奠基”的教育理念,以“关爱教育、润物无声”主题月活动为载体,每月制定主题活动方案,注重幼儿的亲身经历和亲手操作,自然习得各种经验和技能;注重让幼儿走出校园,走向社会,亲近自然;注重有效利用家长和社区资源,开放课堂,亲子同行。使关爱他人教育渗透于主题活动之中。

如爱在五月主题“幸福生活 劳动创造”:活动总目标是“以五月的劳动节、母亲节为主题生成契机,以“劳动教育和感恩教育”为主题内容,帮助幼儿了解和熟悉各行各业的劳动者,懂得尊重他人的劳动,激发幼儿的劳动激情,培养幼儿的劳动能力和尊敬长辈、关心他人的意识,进一步宏扬中华民族勤劳善良的传统美德”;活动流程是“感受劳动的伟大—体验劳动的艰辛—萌发劳动的情感”;活动内容包含:劳动最伟大:职业万花筒;劳动最美丽:劳动者颂歌;劳动最神奇:职业变形记;劳动最光荣:小鬼来当家;劳动最崇高。

每一个主题的活动形式都是通过集体活动、游戏活动、实践活动、亲子活动等等进行的。幼儿在一次次活动中感受爱、体验爱,学会爱、表达爱。

绘本具有一般文学作品的特点,对孩子来说就是厚积薄发的熏陶感染,无论是刚刚入园的小班幼儿还是即将升入小学的大班哥哥姐姐,优秀的绘本永远是孩子们成长的好伙伴,是引导孩子们感受爱、发现爱、表达爱、学会爱的最好工具,同时它更以具体的形象、艺术语言的感性形态存在于时空之中,以能激发孩子的感情为最大特点,与学前儿童的认知心理和情绪特征相吻合,使他们学会从绘本阅读中汲取爱的营养,积蓄爱的力量,激发爱的情感,表现爱的行为,因此,我们充分利用绘本的教育功能,让幼儿体验文学作品的多种内涵,使幼儿在读读、看看、讲讲、说说中获得爱的熏染,萌发关爱之情。

为了达到研究目标,我们让老师精选关爱绘本,设计活动方案,先在1-2个班进行绘本阅读,在获得有效经验的基础上,再把绘本依次向别的班级进行漂流,如让大班幼儿阅读主题鲜明,情节起伏,侧重感悟人物心理和角色性格特征的绘本:《逃家小兔》、《快乐王子》等,;中班漂流的绘本以情节重复、人物复杂、对话句式相同,便于幼儿理解和表演等为特征,如:《嘘》等,小班幼儿选择的绘本情节、人物简单、以幼儿喜欢的动物形象为主、对话重复精炼、易于幼儿理解和表演,如《猜猜我有多爱你》、《好朋友》等,无论什么样的绘本,我们都是先引导幼儿了解故事内容,仔细揣摩、分析主人公的内心想法,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达,通过自主阅读和集体阅读的方式帮助幼儿理解作品内容,分析蕴含的道理。重点引导幼儿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体验家人之间、朋友之间、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关爱,从而激发幼儿的关爱他人之心。

日常生活的每个环节都渗透着关爱教育,生活处处充满爱,事事都能激发幼儿关心他人的情感。

1、混龄互助。每次春游、秋游及全园性的参观超市、武警中队等社会活动,我们都让一个大班孩子和一个小班孩子手拉手一起走,在大带小活动中,大孩子能很好地照顾小孩子,沿途不断地关心小孩子;同时,在平时的一日生活中,我们还经常让大班的一些孩子和小班的一些孩子进行交换,让大班的孩子做小班弟弟妹妹的榜样,带着他们一起游戏、吃饭、睡觉、穿衣等,在照料小班弟弟妹妹的过程中,把对小班幼儿的关爱之情转化为实际行为,同时也感受到老师和父母平时在照顾自己的过程中的辛苦,将这种感情延伸到回报老师、长辈、家人对自己的关爱;而小班幼儿在与大哥哥大姐姐共同生活的过程中,既学到了各种本领,又学会了与人

交往。 2、亲子活动。每学年,我园都会举行亲子游戏、亲子手工、亲子绘画、亲子歌唱等活动,使孩子们在与爸爸妈妈的共同参与中体验快乐,感受来自爸爸妈妈的那份关爱和呵护,同时,将自己对父母的关爱反馈回去,得到爸爸妈妈的鼓励和肯定后,孩子与父母之间的那种亲情更浓了,尤为重要的是,孩子们学会了如何关爱自己的父母和家人,使关爱父母及家人的积极情感和行为不断巩固和强化;

3、生活活动。组织大班幼儿帮助保育员老师擦桌子、洗茶杯、分发餐具、整理床铺;帮助厨房的叔叔阿姨剥毛豆、蚕豆,摘豆角等,将对他人的关爱之情付诸于劳动实践中,有效地培养了幼儿关心帮助别人。

篇5

2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手工课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的发展现状分析

2.1 目前国内学前教育的人才培养的现状和学前教育人才的需求

由于当前全省乃至全国学前教育人才紧缺,社会对具有高素质的学前教育教师需求旺盛,国家正大力发展教育行业,尤其是学前教育行业,国家在未来几年里对学前教育资金投入方面的比例会越来越大,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学前教育专业将是就业的热门专业之一,优势明显.据统计,目前每67 名幼儿才拥有一名幼儿教师,离国家规定的全日制幼儿园1:61:7 的师生比例相差甚远,学前教育方面人才短缺现象非常严重,而城乡、区域学校之间的学前教育发展差距更明显;素质教育实施不平衡,教育质量和教育观念有待提高.

2.2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手工课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的优势与作用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手工制作选取要一定具有中华民族传统特色的手工艺与现代手工艺制作合成的手工制作课程.从收集素材到工艺流程制作,德育的烙印始终渗透在发扬民族特色、传承中华文化、振兴祖国传统艺术为前提之中.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手工制作课程有较广的实用性和创新性.体现在当前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手工课程与传统的幼儿师范教育专业的美术课程差别,传统的幼儿师范教育专业的美术注重美术的基础教育,课程在设置时往往是以素描,色彩为主,到工作单位后,所学的知识结构与儿童自身能力接受和兴趣有很大的距离,而现在教育对儿童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特别注重,这也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审美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 高职学前教育教学手工课中渗透的德育教学探讨

学前儿童是培养道德行为习惯的最佳时期,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形成是学前儿童自身全面发展的基础.高职学前教育是培养高素质的、全面发展的学前儿童的良师益友幼儿教师.要使学前儿童自身得到全面发展,社会、家庭要有必不可少的良好的教育环境之外,学前教育的老师们的自身素质的提高是重中之重.手工课是高职学前教育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手工课又是幼儿园课程设置中占有相当一部分的课程分量,是儿童喜爱的课程之一,笔者认为高职学前教育手工课教学中渗透德育内容教学在提高和完善人的品德形成方面具有独特作用.高职学前教育教学手工课中渗透德育内容主要包括:

3.1 爱国主义、为人民服务宗旨及遵纪守法教育

高职学前教育教学手工课中的德育渗透是全方位的,如爱国主义教育,为人民服务宗旨教育,遵纪守法教育等,它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过程的始终.因此在手工课教学中认真挖掘德育因素,是培养学生们积极向上、踏实勤劳的生活态度.通过手工技能教学,学生们潜移默化的获得传统艺术的熏陶,同时激发了学生们的爱国热情,以昂扬的精神与热情继承革命传统,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展现美好情感.

3.2 正确的择业观念和敬业精神教育

德育教育要体现时代感,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的要求应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热爱祖国、忠诚祖国、为祖国奉献,遵纪守法,做一个具有社会公德和文明行为习惯的公民,有诚信、创新精神的高素质高职学前教育劳动者.确立形成符合社会和个人实际的择业观、就业观、创业观,提高自我适应社会的能力的有用之人.

3.3 团队精神和职业良知教育

团结就是力量,敬业是职业道德的基础.如今改革开放,人们思想行为也得到解放,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也发生了改变.在高职学前教育教学手工课中小组制作、分组制作是手工课的常见形式之一,如以故事、历史文化为背景的题材内容,以泥塑、纸雕藤编类材料为主的手工作品,体现了个人力量在集体空间充分得到展示,集体智慧使个人的力量得到提升.教育,不仅仅是一种谋生的职业,更是一项实现自我价值的终身事业.

3.4 感恩教育

在高职学前教育教学手工课渗透德育中,感恩教育在当代尤为重视,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思想受经济市场的冲击而变得有些浮躁,而德育基础教育的基点感恩教育成为德育教育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感恩图报是我国人民自古以来的传统美德,古语: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何况知遇之恩、养育之恩、救命之恩等这些传承千年的道德文化,熏陶和感染人类数千年.感恩是人成长过程中最起码的良知、处世哲学及社会道德的基本准则,是做人的基本修养.

4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手工课中的德育渗透的解决方法与具体途径

高职学前教育手工课教学是一个传授知识与基本技能、制作方法与创新理念的课程,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手工课中的德育渗透是离不开科学的教学方法和途径.

4.1 高职学前教育手工课教学从主题内容上渗透德育教学

有意义的课程内容教学是课堂教学的基本元素,是手工课堂德育教育的主要教学目标.在剪纸、折纸、纸塑、树叶拼贴画、布贴、泥塑等课程内容中蕴涵着丰富的德育教育资源,每一个手工艺术作品都蕴涵着一个做人的道理,学前教育学生在制作手工作品时不仅从主题内容是学习系统的理论知识,还能够对主题内容衍生的事物产生美好的情感而达到陶冶美丽的情操,让学生在掌握基本技能的同时树立正确的、科学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4.2 高职学前教育手工课教学从制作作品成型中渗透德育教育

学前教育手工课是知识与技术、劳动与德育相结合的教育,劳动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中优秀传统教育,是素质教育中极其重要的方面之一,学生通过手工课制作在劳动与技术结合的同时体验成功的快乐,树立学习自信心,并实现自我转化.

4.3 高职学前教育手工课教学利用手工材料的特点和多学科知识结合渗透德育教育

学前教育专业手工课中的德育渗透与其他学科教学过程的德育渗透是密不可分的.高职学前教育手工课自身的特点及手工课中形形的材料、特别是对废旧材料的利用等对手工材料的特点认识、造型艺术的审美、环保思想意识等理念拓展与延伸,对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多学科的有机结合是手工课的教学目的之所在.

5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手工课中的德育渗透实践中几点思考

反思教学效果,努力提高教学水平.学前教育专业手工课教学以它潜移默化的方式、直观的艺术造型,其德育感染力发挥着独特的职业道德功能.学前教育专业手工课教师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对学生适时的德育渗透教育是一项不容推辞的重要职责.

5.1 反思教学效果,开展德育实践,在全市遴选几家大型幼儿园研究成果应用场所

笔者就本课题研究以池州市内的市直机关幼儿园、贵池区幼儿园作为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手工课中的德育渗透的实践活动场所,在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手工课中的德育渗透的推进中收到良好效果.

15 级高职学前教育专业(1)班学生在池州市市直机关幼儿园见习期间,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带领大(1)班小朋友在寻找、收集手工材料的这一活动中,教育引导小朋友们成为生活的有心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利用手工教学活动以变废为宝、废物利用的教学素材,用彩纸、剪贴、涂画背景等塑造一幅迎春的浮雕图,通过这些活动不仅提高了小朋友们的审美能力,而且还增强小朋友们的环境保护、减少环境污染的意识.

篇6

国别研究是比较教育学对比分析的标准之一,对各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过程、内容、方法、环境、主客体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和分析是学习和借鉴的重要手段。研究、比较,总结不同类型国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方法和目标等方面的异同点,分析各自的优势和特点,能对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完善和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提供启示和借鉴。

日本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其本土来源主要两个方面:一是神道教教义;二是武士道精神。这两个方面对日本千百年来的思想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是日本优越民族感、天皇崇拜、忠君思想和武士重恩义轻生死思想的直接来源。同时,日本是儒家文化圈的重要成员,长久以来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另外,日本的政治经济发展过程也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截然不同,面对西方民主、自由、个性的教育方针,日本鼓励学生张扬个性,发挥独创性,适应未来激烈的竞争,但又以服从和服务于集团利益为根本目的。具有东方文化传统的日本,在东西方文化的冲突、融合、交汇、现代化的过程中,从本国实际出发,注意吸收和借鉴外来文化的合理成分,重构本民族共同的价值观,形成了适应本民族文化传统、集东西方文化于一体的思想政治教育特色。

一、日本思想政治教育历史沿革及其具体内容

日本民族是运用传统而不为传统所桎梏的民族,是善于吸收外来文化的民族,在东西文化融合中继承又创造性的民族。日本道德教育以中国儒学为母体,但并非照相式翻版。日本面对西方民主、自由、个性的教育方针,同样立足于国情,主张个人价值的实现以集体价值的实现为前提,服从和服务于集团利益为根本目的。这正符合儒家教育的思想,这种个性教育是典型的中西融合的教育模式。

日本的思想政治教育总是趋向国际社会时势,迎合政府的政治经济目的。早在明治维新时期,日本就设立了“修身课”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明治维新之后,提出了“和魂洋才”的口号,并把其作为道德教育的指导方针。

受美国“个人本位”哲学、“功利主义”价值观以及“个人主义”文化传统的影响,日本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改革是把西方民主主义思想与日本的道德传统融为一体,保持了“和魂洋才”这一民族特色。“日本要把民族主义、自由主义的思想和孔子的教导调和起来。”道德教育上的“儒家伦理”观和西方的“功利主义”价值观相结合,可以说是日本教育乃至社会的一大特色。

随着时代的发展,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日本不断调整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当前,日本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主要是:个性教育,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教育,劳动教育,国际意识的教育。

二、日本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

二战后,日本政府就明确提出:“在远东,的最大武器就是要启蒙日本国民。”日本开展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培养防共的国民。实现“国际国家的日本”是日本制定并推行自己思想政治教育政策的出发点,要教育国民懂得在国际事务中,不仅要增加日本“作为经济大国的分量”,而且要增加日本“作为政治大国的分量”。 “能否培养出在道德情操和创造方面都足以承担起21世纪的日本的年轻一代,将决定未来的命运,当务之急是要加强学校的道德教育”。在学校培养目标的表述上,把战后提出的“智德体”的排列顺序改为“德智体”。

三、日本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方法及特点

1、国家高度重视,全面干预。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由政府指挥,文部省操作执行。对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表现出高度的政治性和组织化,确立了全面主义道德教育体制,在经济恢复、高速发展时期,又确立了特设道德教育体制。

2、以立法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立法既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施的依据,又是教育得以全面深入的保证。《教育基本法》和《学校教育法》是日本教育实施的依据,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实施的依据。在此基础上,日本设立了一整套教育法令,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准绳。政府亲自制定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内容,并明确由政府主管教育的文部省执行,责权非常明晰。

3、以学校为主,有效利用家庭教育、社区教育等,实现道德教育功能。在日本,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是通过学校正规的道德课程、各科教学的渗透和特别的教学活动来实现的。学校还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积极开展与各种社会团体的有益交往,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4、开展专门的思想政治教育。设置专门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为目的课程和活动时间,是公开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方法。日本文部省从1990年起施行一套法定的“学习指导纲要”,要求加强公民道德科目和内容。

5、利用特别活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在进行正规课程教育的同时,还利用特别活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日本学校很具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途径和方法。日本学校的特别活动主要有课外学习、学生会活动、俱乐部活动、学校行政活动等。

6、重视心理咨询。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日本绝大部分高校设立了心理咨询机构,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通过小组咨询和个人咨询等方式来解决学生学习生活和思想心理上的问题。

8、重视学校氛围和教师人格的影响。教师人格、学校校风、班风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其对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形成,不亚于正式的课程。因此,日本高校对教师的职业规范非常严格,如学历、仪表、行为举止都严格限定;对学生要求就更加严格。

日本高校在长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通过借鉴西方的“理论基础构造模式”、“价值澄清模式”、“社会行动模式”等教育理论,结合本国实践,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日本思想政治教育除体现出民主主义、团体主义和集团主义的特点外,还具有以下特点:

1、思想政治教育注重国际意识。日本地小人多,资源匮乏,如果离开了国际社会,它就难以发展,所以日本特别强调对青少年进行国际意识的培养。

2、重视感恩教育。教育孩子尊重父母,知道父母为自己付出的艰辛,是家庭教育的成功。教育孩子感恩师长启迪智慧、传递知识。教育孩子感恩朋友无微不至的关怀,为自己排忧解难,共渡难关。

3、提倡体验性教育。提倡并推广“体验学习”,培养青少年的生存能力、创造力、劳动观念和集体协作精神。充分发展青少年的个性,充实学生的内心精神世界,养成内在的道德性。

4、利用动画对青少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日本动画产业发达,潜移默化,寓教于乐,传播了日本民族文化,阐述各种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青少年对伦理道德进行判断,在引导青少年社会化的过程中有不可取代的地位。这种隐性渗透的方法,是非常隐蔽而又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手段。

四、日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绩效评估

日本学校根据《教育基本法》和《学校教育法》的内容,制定出各自的教育目标和教育方针,使抽象的概念变得具体而明确。日本《教育基本法》中明确指出:“教育的目的在于人格之充分发展,努力培养身心健全的人民,使其成为热爱真理和正义,尊重个人价值、尊重劳动、具有浓厚的责任感和充满独立精神的和平社会和国家的建设者。”

日本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主体,与中国情况较为相似,职业化程度较高,但是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相对单一,多元化程度不高。日本特别强调教师的言行举止和校风对学生的影响,对高校教师学历、仪表、行为举止等要求非常严格,对学生各方面行为举止要求也十分严格,以此来形成良好的校风和学风,使学生在这种氛围中受到隐性教育,形成良性循环。

战后初期,日本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略显粗糙,手段僵化。随着时代变迁和国内外形势的变化,日本的思想政治教育逐渐切合实际需求,体现了个性化、时代化和民族性,强调爱国心,加强道德教育,提高了政治统合力,日趋成熟。但是,日本的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教育中体现出了日本传统国家主义

的取向,甚至表现出国粹主义和皇民思想,这不得不引起担忧。特别是在教科书审定中,有美化、篡改历史事实的行为,掩盖对亚洲各国的侵略暴行,理应受到遭受日本侵略的亚洲各国人民的谴责和唾弃。

参考文献

[1]王瑞荪主编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王超等:《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版

篇7

作者简介:李传义(1970-),男,江苏连云港人,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6)11-0027-04

就业问题是关系国家、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也是个体生存必须解决的基本问题。对于定位于一线工作的高职院校学生来说,由于知识所限,深造可能性较小,因此,为就业而上学道理简单明了。然而,城镇化下大量农民工进城务工以及本科院校扩招生毕业,挤压了一线工作机会,给高职生就业带来巨大压力。职业理想和现实就业之间的差距,同为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不同待遇,加之高职学生自身存在的缺陷,使部分高职生行为出现异化:在校时荒废学业,毕业时为就业不择手段,就业后工作按部就班,劳动失去动力。类似现象在高职毕业生中普遍存在并呈蔓延趋势,群体现象导致高职生社会认同度降低,劳动者无尊严可言。更有极少数学生自甘走向堕落,就业背后隐藏的劳动尊严问题对高职生教育来说具有现实的敏感性,而面对日益下滑的高职生素质,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观也在发生潜移默化的变化,劳动“去尊严化”倾向蔓延。究竟是什么导致部分高职生劳动尊严丧失?教育中如何以劳动尊严教育推动高职生更好就业?这对于当前高职院校来说是一个理论和实践都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一、劳动尊严的内涵

尊严(dignity),伦理学术语,源自拉丁语dignus,有价值的意思,时至今日,其内涵非常丰富。康德认为:“一个有价值的东西能被其他东西所代替,这是等价;与此相反,超越于一切价值之上,没有等价物可代替,才是尊严。”[1]即尊严至高无上,无可替代。马克思认为:“尊严就是最能使人高尚起来、使他的活动和他的一切努力具有崇高品质的东西,就是使他无可非议、受到众人钦佩并高出于众人之上的东西。”[2]劳动尊严,是主体在社会生活中,在对所从事劳动的社会价值和道德价值正确认识基础上,因劳动成果而形成的威严且庄重的社会地位和形象。它要求劳动者立足社会生活,在劳动过程、劳动成果中体验因劳动而带来的人性尊严,而社会对劳动者实践和创新才能发挥的尊重,更加促进了劳动者有尊严地劳动。有尊严地劳动是劳动尊严的外在表现形式,劳动尊严是通过主体有尊严地劳动实现的。

二、劳动尊严是高职生从业立业的根本

人的社会性主要表现就是劳动,在劳动中,人们实现自我价值,推动社会进步。然而,劳动是一种非常复杂的运动。当代社会,人们在享受劳动成果的同时,也在感受着劳动过程和劳动形式带给人的幸福和快乐,同时也可能在品尝着劳动的艰苦和错误行为所带来的苦果。而这种感觉也反应在思想和行为中,并形成对人生追求和劳动看法的互动。

(一)劳动尊严促进高职生有尊严地劳动,从而获得社会尊重

高职院校以服务社会为宗旨,培养社会企业需要的一线技术工人是其主要目的。而高职学生为了更好地就业,必然要从事有尊严的劳动。所谓有尊严的劳动,是指劳动者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专业知识为基础,在参考自我兴趣爱好等条件下,从社会工作中选择并确定适合的职业,主动工作,并以所学知识推动社会进步。这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种社会生活方式。而作为社会生活方式的有尊严的劳动,是与被动劳动相对的一个概念,即劳动的过程不再是应付、被迫、没心没肺,而是创造、感知、主体的活动,是在运用知识创造财富,是劳动者价值的体现,尊严的彰显。高职生从事的有尊严的劳动,注重高职生主体地位的提升,强调高职生作为主体物的存在,而不是实现财富的工具,即“人即目的”。在劳动过程中,高职毕业生充分运用所学专业知识,把劳动作为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用心感知劳动,感知劳动过程中所形成的人际关系,感知人类生产的智慧,以自我所学才能推动社会生产的进步,推动社会财富的增加,从而获得社会、企业对高职生的尊重,这也体现了高职院校教育的价值,更是对当今社会一定程度存在的逃避劳动,鄙视、应付、不愿做基层劳动者甚至为金钱而走向堕落的正面回应。

(二)劳动尊严张扬高职生理性精神,推动高职生价值实现

高职教育培养的主要是一线工作的熟练工人,然而,如果仅仅把高职毕业生当做普通一线工人看待,则抹煞了高职生的理性精神。“人在自己里面确实发现一种能力,他凭借这种能力而把自己与其他一切事物区别开来,甚至就他被对象刺激而言与它自己区别开来,而这就是理性。”[3]理性精神的实质就是要敢于反思、批判和勇于超越。对于高职学生来说,熟练的操作技能是高职院校教育的应有之意,而在掌握理论知识和熟练技能基础上,理性精神的实现则应是高职教育的更高追求。劳动尊严教育在宣扬高职生劳动主体教育的基础上,把劳动看做是主体创造世界的重要手段,不仅要求高职生在劳动中实现创造、创新的人类历史使命。而且要求劳动者通过劳动,丰富自己的实践知识,建构自我知识体系,不断探索,不断追问,探求社会生活真谛。在主体探索过程中,高职生被教育的善良天性和潜能才能够展现,其实现的社会价值打破了以身份地位、家庭背景、学历教育等世俗观念因素对人不正确看法,社会才会因此更加公正公平。而在个人价值实现的同时,高职生自我才能发展,社会尊重和自尊的双重推动,劳动尊严最终得以实现。

(三)劳动尊严完成个人自我实现的可能性,过程尊严彰显个体生存意义

自我实现即“人对于自我发挥和完成的欲望,也就是一种使他的潜力得以实现的倾向。这种倾向可以说成是一个人越来越成为独特的那个人,成为他所能够成为的一切。”[4]依照马斯洛理论,自我实现是个体天性使然,因此教育者要充分利用自我实现在高职生身上的自然表现,明确高职阶段的知识学习是未来自我实现的基础,技能训练是自我实现的桥梁,以激发高职生因高考失利后的学习斗志,奋发学习;另一方面高职教育要明确人是社会中人,自我实现的价值受社会评价和个人评价的双重影响,要实现自我价值,有尊严劳动是未来工作的必然选择,有尊严劳动在运用所学知识从事劳动的同时,是用“心”在改造世界,是人类创造精神的表现,是人与劳动的和谐统一。个人从事劳动的过程,是个体尊严的获取过程,也是个人价值实现过程,还是劳动美的展现过程。而在高职阶段所学知识必然在一线工作中得到充分运用。劳动中的创新和创造则是高职毕业生劳动尊严的更高价值体现和高职教育的价值追求。

三、劳动尊严观认同的困境溯源

高职院校学生,相对于普通院校学生来说,大部分成绩不理想,即使个别成绩较好,但学习过程也是挫折较多。他们自我成就感不强,自我认同度也较低,尽管他们在主流价值取向上积极向上,但由于处于大学群体边缘,对社会、对就业的部分现象表现敏感,如何对待劳动的正确价值观并未形成。

(一)多元价值取向使部分高职生对劳动失去价值追求

传统中国是农业大国,农民占据全国人口的80%以上,农业生产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基础,拥有自己的土地并进行劳动是农民世代的期盼,大部分农民也被相对束缚在土地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构成农村一道自然风景,人们对辛勤劳动充满敬畏,勤劳致富成为人们追求的目标;当代社会,美国大片、互联网带来了世界各国不同文化和价值观的冲击:勤劳未必是致富的唯一手段,节俭是美德但不时尚,贵族般的生活方式是才是令人向往的追求目标;国内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崛起的大众文化,相当一部分以对崇高的颠覆、欲望的崇拜、享乐的追求、时尚的追逐为内容,影响和改变了一大批民众的价值取向[5];市场经济下对利益的追求被神圣化,获取的手段不再顾虑高尚与卑鄙,夸张地消费、过分地炫富刺激了人们传统劳动观的神经,而城镇化背景下人口的大量流动也使得各种不健康的思想加速传播,种种因素,冲击着高职生尚未健全的劳动价值观。

当前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大部分沿袭本科学院的规制体系,除专业设置相对贴近市场外,教育理念设计和教育教学重点并没有完全从高职学生实际情况出发,专业学习上仍然过多关注考试成绩的提高,实践能力的培养开发由于种种原因也没有得到充分执行;思想观念上侧重意识形态教育,公民素质和养成教育提升并没有真正形成。由于对高职学生特点研究不充分,高职学生的世界观教育和潜能教育存在相当大的提升空间,而在最基础的劳动价值观教育方面,面对多元价值取向的侵袭,部分高职院校学生思想上出现价值取向的紊乱,追求享乐,崇拜欲望,鄙视劳动现象存在蔓延趋势。

(二)就业困境与较低社会认同度,使部分高职生沦为“单向度”的人

近十年来,伴随本科院校大幅扩招,高中生源却在不断减少,由此降低了高职学生生源素质,本科扩招又给高职生就业带来压力。同时,城镇化下大量农民工进城务工,挤压了高职生很多就业机会,高职毕业生就业困境加剧。而低学历低才能的传统思想更是降低了高职生的社会认同度,在现实社会和精神世界的双重压力下,相当一部分高职生心理出现问题,部分高职生行为异化,沦为“单向度”的人。所谓“单向度”的人,即意味着人失去了自我,丧失了自尊,丢失了精神与灵魂,从而成为一个麻木不仁的,只认同并屈从于他人操纵与控制的,甘受他人奴役的异化了的人[6]。高职生的“单向度”,最初表现为学习上放弃进取,专业上不再追求,习惯于旷课,闲逛;毕业后物欲第一,无心从事一线艰苦工作,更谈不上创新创造,却对社会有自己的偏激看法。尽管许多高职院校已设立心理咨询室,但面对来自生存深处的就业压力,如果国家和社会不创造有益的社会环境和氛围,仅仅是心理疏导和心理救济是远远不够的。

四、劳动尊严观的价值引导

(一)尊重劳动,从价值观形成路径规范高职生的劳动意识

面对日益临近的一线劳动岗位,习惯于娇生惯养的部分高职生出现鄙视甚至于逃避劳动的不良思想和行为,而市场经济带来的急功近利思想构成了对扎扎实实、埋头苦干的劳动形式的冲击,因而,高职生不良劳动意识的形成带有一定的普遍性和社会性。2015年4月28日,在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大会上指出:“全社会都要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重大方针,全社会都要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任何时候任何人都不能看不起普通劳动者,都不能贪图不劳而获的生活。”

劳动“是整个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而且达到这样的程度 以致我们在某种意义上不得不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7]正是在劳动基础上,人们构成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完成了人类文化的延续、生命的繁衍,从形式到内容,劳动都必须获得尊重。在劳动过程中,人类构筑了一定的物质生活条件,并以此社会存在为基础形成了人类的价值观。因此,人类价值观也是在劳动中形成并由劳动决定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明确劳动对于人的重要意义,是劳动,使人与动物脱离,无论脑力和体力劳动都应受到社会普遍尊重,而鄙视和逃避劳动的价值观将导致人类社会的倒退,最终导致人向动物回归。从劳动观教育着手,能够从根本上形成全社会正确的价值观,遏制社会不良风气,并引导推动社会良性发展。

(二)尊重劳动,系统整合高职院校理论与实践教学内容,推进高职生良好劳动行为养成

面对大部分独生子女缺乏劳动意识和良好劳动行为的现状,承担培养合格人才教育教学工作的高职院校,要充分利用国家、社会提供的一系列社会、市场资源,系统整合校内校外理论与实践教学内容,完善劳动尊严教育的整体设计,完善高职生劳动评价体系建设,培养高职生劳动行为的自觉性,加速高职生良好劳动习惯行为的养成。

校园环境建设中,要突出高职院校特点,要有专门的与学校相关的劳动事迹宣传园地,宣传、培养本校劳动成才的学生模范,注重校园劳动精神、劳动氛围的塑造和弘扬。在思政课教学中,要密切关注劳动人事制度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等一系列与劳动相关的社会制度改革内容,宣传、强化国家尊重劳动、劳动光荣、尊重人才的方针政策。在“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教学过程中,强化在当前中国,分配可以有不同形式,但劳动是物质分配的最主要依据。在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中,肯定前辈所取得的成就时,要向学生阐明辛勤扎实劳动才是万事成功的关键,同时要善于利用社会实践中接触到的劳模机会,指出他们身上所体现的“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是他们以看似简单、平凡的劳动,融入劳模精神,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以劳模事例,培养高职生良好劳动习惯行为,以劳模业绩,激发高职生对劳动的尊重,对劳动事业的追求。高职院校开展的企业劳动顶岗实习,更应以严格的劳动纪律约束学生,以企业的成熟劳动规范改造学生,以成熟企业文化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最终使学生树立尊重劳动、劳动光荣的思想,从而成为一名合格劳动者。

(三)加强创业技能培养,积极投身“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浪潮,以扎实劳动赢取社会尊重

高职教育以培养一线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的,理论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是其毕业生特点,面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潮,高职学生具备接地气的优势:即优秀的技术工人能够精雕细琢,以对自己劳动的尊重,事业的认同,把生产、创新水平提高到更高层次,从而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而劳动过程中的反馈和建议,对科技创新有巨大地促进作用。然而,当代高职毕业生并不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弄潮儿。究其原因,首先是理念的偏差,大部分高职生中学阶段成绩相对较差,长期的考试挫折和低分低能的潜意识已经使自尊自信缺失成为这一群体的通病,需要高职教育工作者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加以治愈;其次,对发明创造的神圣化渲染也使一部分有创新能力的高职生望而却步;再次是当前大部分高职教育对创新人才培养偏重于素质培养,即广义的创新教育,对受教育者能力培养和技能培养,即狭义的创业教育,由于种种因素(如资金不足,专业设备无法购买,教师培训不够,理论实践知识不能站在时代前沿等等)出现跟不上社会、企业技术快速发展的状况。

面对此种情形,高职院校教育应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把培养创新人才目标提高到更加重要的战略高度,强调创新创业劳动是中华民族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引擎,是人类社会最值得尊重的劳动。教学内容上从文化课到专业课的教学安排,从课程教学计划到课程设计,从理论课到实践课教学,都要使创新劳动教育与教学内容有机渗透,使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专业能力培养形成一体化教学体系;教育理念上要打破高职生低分低能的潜意识,以身边、社会上已取得成就的高职生为榜样,增强他们的自尊自信;以国家大力推进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契机,加强创业技能培养,借助政府、社会力量,推动校企联合,解决资金、设备不足问题;支持教师科研申报,鼓励高职学生积极参与,以教师的科研劳动和科研精神,影响、提高高职学生群体创新、钻研意识,为其未来就业创业打开方便之门,并以对国家和社会的扎实劳动的责任承担,赢取社会尊重。

参考文献:

[1]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M].苗力田,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55.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58.

[3]李秋玲.康德著作全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460.

[4]马斯洛.动机与人格[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53.

篇8

一、研究职业教育投资的理论基础

教育经济学经过近两百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理论体系。目前根据各个理论体系的核心观点不同,大致可以划分为两大理论体系:马克思的教育投资经济效益理论和舒尔茨的教育投资经济效益理论。

(一)马克思的教育投资经济效益理论

马克思的教育投资经济效益理论主要体现在他的劳动价值论中。他把教育投资的社会功能放在社会再生产中加以考察。在《资本论》中,马克思阐明了社会再生产过程是物质资料再生产、劳动力再生产、社会关系再生产的有机统一。而劳动力再生产既是社会再生产的必要条件,又是教育与社会再生产的联结点。马克思认为,劳动者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劳动者从事生产必须具备一定的劳动能力。

[1]马克思生活在机器大工业时代,随着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发展,劳动者要从事生产,必须掌握一定的文化科学知识和技能,为此必须对劳动者进行教育和训练。“教育会生产劳动能力”。马克思认为教育是科学技术实现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的重要途径。

教育一方面传递前人积累的知识,另一方面又不断的创新和发展科学技术知识。教育是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关键性环节。“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2]但它没物化之前,只是一种知识形态的生产力。教育可以把科学知识物化在劳动者身上,提高劳动者智力水平和劳动素养,提高劳动力脑力劳动的成分和程度。另外,教育缩短了科学知识再生产的必要劳动时间。时间的节约也是经济效益的一种表现。所以,从这个角度看,教育投资无疑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

(二)舒尔茨的教育投资经济效益理论

舒尔茨的教育投资经济效益理论主要体现在他的人力资本理论中。人力资本理论是以舒尔茨为代表的人力资本经济学家提出的以人力资本积累为中心的人力资本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建立的人力资本及其经济效益的计算方法。其核心概念是人力资本。舒尔茨认为:“当代高收入国家的财富由什么构成的?主要是人的能力。在美国,国民经济收入的1/5是来自人力资本”。[3]人力资本的概念是相对于物质资本而言的。两者的区别在于:人力资本的所有权不能转让,人力资本也不能当作财富来继承和买卖,但它与物质资本一样,能够对经济起着生产性的作用,促进经济发展和国民收入增加。人力资本理论认为教育是提高人力资本的主要途径,而人力资本是推动经济增长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1.一国人力资本存量越大,即人口与劳动力的科技文化水平和生产能力越高,劳动力质量便越高。从静态的角度看,劳动力质量的提高意味着在人口与劳动力数量一定的条件下,一国有效的劳动投入会增加。从动态的角度看,劳动力质量提高则会向外扩展劳动边际产品曲线,抵消收益递减规律的作用。结果,同一劳动将会更有效地推动物质的生产要素,导致人均产出或劳动生产率的不断增长。

2.人力资本的提高还会导致物质资本生产率的改善。一方面人力资本的提高将通过劳动者机能的提高、技术操作水平的改善而增进物质资本的使用效益。另一方面,人力资本的发展还会直接推动物质资本不断更新。因为随着科学与技术的进步,人们将会逐渐用更高质量、更新效率的新资本设备替换原有的旧资本设备。

3.人力资本在生产诸要素之间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替代作用。现代经济增长与发展不象过去那样,仅依靠自然资源和人的体力劳动,而是越来越需要引入更多的智力因素来取代原来的生产要素。

4.人力资本本身还具有收益递增的重要特点。人力资本存量不仅会弱化或消除要素收益递减状态,而且其自身对于经济增长的作用还呈现出收益递增的特性。人力资本的主要含量是知识。知识在经济增长过程中所发挥的功能具有连锁性、积累性和扩张性的特点。这也从根本上决定了人力资本积累或知识进步成为经济增长与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以及最强大的推动力。此外,人力资本的发展还从思想观念、社会文化、伦理道德层面上为经济增长与发展创造基本的前提条件。

二、教育投资经济效益理论

(一)人力资本论与教育投资效益

人力资本理论开辟了人的生产能力分析思路。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把人视为财富的唯一源泉,基本上排除了物质要素的生产职能。但是对于人的生产能力分析上,却把人的能力视为一种由自然禀赋的外生因素,或外在于经济过程的初始资源,从而忽视了人的生产能力形成和发展的经济机制。人力资本理论不再把人力单纯视为非经济因素决定的外生力量,而是将其视为经济过程投入的一种产出。

人力资本理论认为,人们在从事生产活动的过程中,可以以各种方式对自身进行投资,用于发展和提高人的智力、体力和道德素质等等,以期形成更高的生产能力。从这一高度看,人力资本的形成机制与物质资本便没有区别,故而应当将人力视为一种资本,即人力资本。显然,所谓的人力资本就是蕴涵于人自身中的各种生产知识和技能的存量总和。人力资本的提出进一步深化了人们对自身生产潜力与经济能量的认识。

但是人力资本理论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人力资本理论认为人力资本、物质资本、土地和劳动共同创造价值,从而各自在国民收入中占有相应的比例。这违背了古典政治经济学家关于劳动创造价值的科学原理,陷入庸俗的生产三要素、资本创造价值的框架中。其实关于劳动创造价值、复杂劳动在同一时间内创造的价值是倍加的简单劳动等原理,已为我们正确认识教育与经济的关系理论提供了科学的思路和分析工具。按照劳动价值理论,劳动是一切价值的源泉。教育的经济价值首先表现为教育及其投资形成了一种较复杂和具有较高价值的劳动力。这种较高价值的劳动力能在社会中从事复杂的劳动,创造更高的价值。这样的分析认识,应该说是比从资本创造价值的角度所作的分析更全面、更科学,它把对教育与经济关系的分析放在整个社会的生产循环过程中,不仅可以提示教育与劳动力再生产的关系,而且可以反映出教育与物质再生产之间的内在联系,故而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

(二)我国教育投资经济效益理论探索

我国的教育投资经济效益理论研究是近二十多年才开始的。在系统地学习接受西方和前苏联教育经济理论实践后,我国教育经济学者论证和阐明了教育投资的经济价值,认为教育投资是一种生产性投资。在教育的社会经济功能的认识上,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教授将其归为五个方面:一是它为社会提供了一支能在科学上有发现发明,在生产技术上有创造、变革的科学研究和设计队伍;二是它向社会提供一支能掌握和运用先进生产方法的技术队伍;三是它向社会提供一支适应于工业化水平的生产和技术管理人员的队伍;四是它提高全社会的科学文化水平,为新产品的推广使用,为先进科学技术知识的普及和提高准备条件,同时也为今后技术力量的成长提供了广阔的基础,为源源不断的高质量的科研人员、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熟练工人的供给提供保证;五是它使社会积累起来的科学知识和生产经验得以保存和传播,这种传播可以不受国界的限制,也不受时间的限制。教育生产理论的基本观点是:一切经济资源都是稀缺的,从事教育生产过程与从事其它生产过程一样,都要耗费一些宝贵的稀缺经济资源。

目前,教育投资经济效益是客观存在的,这在国内教育学界已经达成同识。但是教育投资与教育投资经济效益并非是一种直接的线性关系。即教育投资本身并不直接创造物质财富,产生经济效益。它往往需要经过一个中间环节作用于社会经济活动之后,才能产生经济效益。这种中间环节就是教育投资经济效益的形成过程。因此,一个完整的教育投资效益除了必须从现实关系出发,揭示教育投资经济效益的形成过程之外,还必须阐述教育投资经济效益的实现过程及教育投资经济效益充分实现的必备条件。

三、职业教育投资效益与职业教育制度运行探讨

(一)增加职业教育投资强度,开辟多种筹资渠道

制约职教投资经济效益提高的重要因素是教育经费短缺。目前我国职业教育投资主要靠财政拨款,但由于近来财政经费普遍向普通教育倾斜,所以尽管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逐年增加,但职教经费却出现了停滞不前或下降的趋势。职业教育主要生源来自广大农村,由于认识不足或观念的原因,对职教的投入并不积极,使得个人对职业教育投资是有需求但无支付行为,这大大地限制了职业教育投资总量的增加。

职业教育经费短缺从三个方面制约着职业教育投资经济效益的提高:导致了实训设备严重不足,无法满足正常的教学需要,出现了有专业但无设备的局面。这样的办学条件是难以保证学生技能的掌握和全面提高的,以致提高职业教育投资经济效益也就无从谈起;难以建设一支稳定的教师队伍。事实上经费短缺导致职教教师待遇低于普通学校教师的待遇,影响了职教师资队伍的稳定。并且师资质量也令人担忧:许多职业学校教学仍是从书本到书本、从理论到理论,缺少与社会实践的紧密联系。职业教育的师资缺少实践锻炼,甚至一些教师本身就不懂得实践操作。既有理论又有实践经验的教师由于职业教育社会地位和经济收入水平较低,不愿从事职业教育,这导致职业教育的人力资本匮乏;难以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率,在目前的职业教育投资水平下,要解决好这些问题将十分艰巨,大幅度增加职业教育投资是提高职业教育投资经济效益的重要保证。为了解决职业教育经费短缺问题,我们必须从政府手段的国家财政和职教本身的“造血”两方面入手,广开渠道为职业教育筹集资金。

1.政府手段。(1)继续提高政府财政对职业教育经费支出的比例,使职业教育投资增长率高于财政支出的增长率。在目前的情况下,财政拨款仍然是职业教育投资的主要来源。所以各类职业学校必须首先巩固这条投资主渠道,但不能满足现有的投资现状,要用战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现有的投资现状,提高职业教育投资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完善教育税费征收政策和措施,收好、管好、用好各种教育税费,教育税费的提高有助于职业教育投资份额的扩大。(3)职业教育转移支付政策。我国职业教育普遍存在着教育不平衡的问题。发达地区的经验表明,实行政府对职业学校的教育转移支付制度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一项有效措施。从目前情况看,政府通过对学校的整合、办学资源的重新分配等政策措施,已经有力地推动了职业教育的发展。但从长期来看,要想解决各类学校间发展不平衡问题还必须建立更为规范、可以用于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的转移支付政策。

2.职教本身的“造血”主要包括:(1)校办产业、勤工俭学和社会等。在《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指出:校办产业是以发展教育事业为目的的,具有通过劳动、生产和经营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和筹措教育费用的双重功效,是教育经费一个重要来源。特别是职业学校,由于其专业技能特点鲜明,其校办产业比普通学校更具有优势和竞争力。但是校办产业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面临着很大的挑战——校企难分,管理体制不顺,教育内部传统观念的干扰,校办产业缺乏资金支持。基于以上几点认识,校办产业需改革经营体制,转变观念,才能发挥筹措教育经费的功效。(2)优化办学体制。对职业学校收费制度改革,收费按收益原则进行,即周期长、效益低的专业少收费;周期短、收益高的专业高收费,改变现今一刀切、不同学校不同专业的收费标准差距很小的局面。办学形式可以更灵活,除了全日制外可以增加不同时间的短训班、异地代培班、资格证书培训班等,拓宽创收途径和提高学校的影响力、知名度和美誉度。

(二)改善职业教育投资内部经济效益

增加职业教育投资虽然是提高职业教育投资经济效益的重要保证,但它并不直接产生经济效益。只有当人和事相结合,才可能产生效益。要提高职业教育投资的内部经济效益,必须在提高职业教育投资的基础上认真解决好以下几点:

1.注意职业教育资金的流向。基本建设、教育经费投入、师资投入是三个不同的侧重点,各个学校应根据自身的特点,做好资金投入。只有做到投资分配比例关系合理,才能使人力、物力、财力发挥应有的作用。

2.改善学校布局,适当扩大学校规模。职业院校规模小,单位办学成本高,导致规模效益差,资源使用效率低,造成资源浪费。再加上专业单一,不利于招生,这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要提高职教资源的使用效率,提高学校的规模效益,必须使现有的各级学校达到合理的办学规模、合理的专业设置。对不同主管部门开办的职业学校进行校际联合或调整合并,这样才能避免学校规模过小和专业设置过于重复,做到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减少浪费,取得规模经济效益,达到提高职业教育资源使用效率的目的。

3.提高职业学校的整体管理水平,充分使用教育资源。管理可以出效益。严格的管理可以调动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人力、物力、财力得到合理而充分的使用。首先,在人员的管理上,要做到用人的负责制,负责人要做到知人善任,合理用人。其次,要加强财务管理,做到专款专用,禁止违反政策的开支,并做好成本核算,讲求花钱的效果,对大的支出项目,要进行可行性研究和论证,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和职务贪污。让教育经费尽量用在培养学生身上,使其得到合理而有效的使用。再次,加强学校物质资源建设的计划性和管理使用的科学性。建立一套科学的物质资源管理规章制度,提高物质管理人员的素质,做到物尽其用。总之职业教育的发展离不开充裕的教育资源,又离不开教育资源的有效使用。因此杜绝职业教育资源浪费,使有限的职业教育投入得到最大的效益,对于现今的职业教育现状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

篇9

中图分类号:G6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4)01-207-01

一、小学数学教科书主题图价值

小学数学教科书主题图是指出现在教科书当中以主题场景形式呈现的插图,具有统整性、概括性和丰富性等特点。这一类插图蕴含着丰富而明确的数学知识,是传递知识的重要媒介。其教育价值主要有: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数学教科书的一大特色是主题图的加入,它具有色彩丰富、形象生动等特点。由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决定了插图在教材中的重要地位,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尤其是小学低年级的学生。

(二)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

新课程标准颁布以来,学生的能力培养越来越受到教师的关注,如观察能力,按一定顺序进行有序观察;表达能力、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三)向学生渗透数学思想和方法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通过有效的措施让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和掌握一定的数学方法。通过直观形象的集合图、统计图、对应图、排列图向学生展示数学思想,向学生渗透集合、对应、分类、排列、函数、概率、统计等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

(四)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

教科书是德育的重要媒介,教科书主题图具有生动形象易于理解和吸引学生注意的特点,所以也是进行德育的重要组成材料。主要有爱国主义教育、劳动教育、安全教育、礼仪文明教育等。

二、小学数学教科书主题图价值认识现状、原因与建议

在大量翻阅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编制了“小学数学教科书插图调查问卷”,结合访谈与观察进行了如下分析。

(一)主题图价值开发程度

1.教科书价值开发程度

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多数教师能够很好的利用教科书插图对学生的不同方面进行培养。其中主题图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一题的得分最高,可以看出教师对教科书主题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价值的认同度最高,不论年龄差异与学历差异。相比之下对学生进行思维培养价值开发程度相对较低,约有40%的教师认为自己在这一方面做的一般或者不够。

经过与教师的交谈可知原因主要有,一是教师认识不足,自身对数学思维与方法的知识储备不足;二是由于教师教学经验的限制,尤其是对于刚入职的教师来说多数精力集中在了如何上课,如何把课上好,很多的精力放在了课堂的控制上和数学知识的讲解上;三是考试压力,教师更加注重知识的传授。

针对这一问题,教师们应该从加强自身素质入手,认真研读教科书与数学课程标准;同时提高对教科书价值认识,教育不仅仅是传递知识,更多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和提升各种能力,知识仅仅是最表层的东西,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学习、创造的能力和潜质。

(二)教科书主题图的教学使用策略

通过对数据的观察我们可以看出上述策略中教师其使用设置情境策略的分数最高,制作PPT或者动画的得分相对较低。多数教师会在教学中适当的对主题图进行改编,并且方差较小,表明教师间的差异相对于其他几项要小。

此次问卷的调查中45%的教师处于25到30岁,所以对PPT等多媒体对于这类教师来很熟悉,相对于其他的使用策略却是较低,并且差异较大。通过对教师的访谈可知,一是本学校的资源限制、多媒体设备的不足与缺失。二是制作多媒体课件等废时耗力过大,教师没有多余精力投入。三是小学课堂活跃,多媒体等活动性事物对学生的兴奋刺激加大,不利于教师掌控课堂纪律。同时也存在着教师有心无力的情况。

教师需要学习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这是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的实际要求。每一位教师都应该跟上时代脚步不断学习。同时学校也应该为教师的发展提供方便和可能。

小学数学教科书主题图整体认同与使用情况

从中可以看出有62.8%的人认为教科书主题图有益于自己的教学,通过看均值可以看出总体的状态是肯定教科书对于自己教学的作用,通过看方差可以看出其离散程度相对较大,对此不同的教师所持观点的差异较大。

篇10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在校生人数已经超过本科大学在校生人数,高职学生对社会的影响不断扩大。95后学生已成为主流,总体来说是他们思想素质积极向上、稳定健康,但这部分学生生长环境正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展开,互联网急速发展,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时期,此时社会不良风气和独生子女的客观现状,使当代大学生呈现出极具时代性的性格特征,如思想信念淡漠、政治素质不稳定、道德素质较低、易受外界影响等。加之高职学生在高考录取层次中排在后面,部分学生还呈现出行为约束力不强,思想散漫等不良品行。这些都给高职院校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与管理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困难。《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要把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作为战略重点之一。因此为提升学生社会责任感,借鉴美国服务学习的先进教育理念,引入服务学习实践教学,改变学生对人不感激,对事不负责,对己不要求,对社会不关心的态度,培养高职学生解决问题的实战能力,推动教育改革。

一、服务学习引入的理论依据

服务学习最早兴起于美国,并得到香港、台湾及国内广大教育学者的认可。经过近五十年的发展历程,其内涵不断丰富,不同的学者对服务学习的概念有不同阐释。美国1993年的服务行动中给出的定义是普遍被大众接受的:服务学习将提供给社会的服务与课程联系起来,学生参与到有组织的服务行动中以满足社会需求并培养社会责任感,同时在服务中学习以获得知识和能力,提高与同伴和其他社会成员合作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各大院校的实践也充分证实了其在促进高校学生专业知识学习、提升社会实践技能、提高公民素质方面具有积极意义。

从教育学理论来看,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观认为教育即生活,学习要真正融入生活,学生只有在生活中才能体悟知识的意义。受杜威教育理念的影响,美国的高等教育开始注重学生的社会参与,并鼓励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来进行学习获得发展,从“做中学”,从书中学,更从社会中学。

二、我校服务学习实践课程运行模式

我院在推行服务一学习时并没有照搬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具体做法,而是结合我校的办学理念、课程安排、组织结构及学生实际情况,围绕“成都服务、服务成都”的办学理念,从以下方面展开,开创了一套适用于我们的服务学习方案:

(1)系统管理,统一推进

我院的服务学习主要以校园清洁打扫为主,为深化学习内涵,我们瞄准学生未来生活能力,按照服务校园与师生、服务专业与行业、服务社会三个层次,将学习、生活场景纳入服务范围。学生在参与劳动的过程中,逐渐体会并弘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吃苦耐劳的传统美德。

为保障服务学习实践教学的顺利开展,我院专门成立服务型学习指导中心隶属于学生处,由学工办主任担任中心主任,并从各校区学工办抽调从事学生教育管理多年的骨干教师、辅导员参与到管理过程,集中管理、统一实施,组织上有保障。学校规定服务学习以“大一”为主,必修2学期,0学分,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考评体系,期末考评不合格者需重修,仍以环保劳动教育为主。

开展服务学习还需要一定的资金支持,如清洁工具购买、宣传动员活动开展、学期末表彰奖励,服务学习项目工作人员工作酬金及因工作产生服务费用等,因此学校计财处划拨专门经费给予支持。方法上给予指导,组织上给予保障,制度上给予规定,资金上给予支持,一些系列资源保障了服务学习型实践教学模式能够落到实处。

(2)全员参与,积极动员

学生只有普遍参与才能使每个人都获得直接的体验和感受,进而在亲身参与的实践中,在为学校服务、为他人服务的感受中,逐渐树立社会公德意识和环保意识。因此学校强制性要求全体大一学生参加服务学习,否则德育分不合格影响毕业。但很多教师和学生对服务学习课程的内涵并不了解,片面理解为劳动实践,弱化了服务学习的意义。要想顺利开展,必须在教师、辅导员、学生各个层面做好动员,让大家认识到开展服务学习活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为此我们做了三方面动员:一,在新生学前教育期间,召开全体新生服务学习动员大会,让学生了解服务学习的目的和意义;二,各分院团总支、班级团支部结合自身实际和专业特点给学生进一步动员,同时进行相关劳动技能和服务技能培训;三,日常工作中加强服务学习的宣传和过程记录。我们留心学生每一个服务瞬间,每一个文明举止,每一次心灵触动。真实记录,及时宣传总是能感染并启发到学生,让学生对服务学习产生认同。在充分动员的基础上,服务学习中心制定详细的服务学习活动实施细则,如服务学习项目如何开展,服务区域、小组的划分及相关职责,具体的开展时间、地点,如何进行监督、考核等。

(3)科学考评,适当激励

考评是服务学习活动的重要一环,是服务学习能否延续进行的保证。考评由学生自评、班级评分、服务学习中心的监督部门评分、总结报告四部分组成。服务学习中心的监督部门既对服务学习的项目管理和运行直接指导,也对实施过程和实施效果进行评价并做详细记录。评分标准如下所示:

出勤及表现由服务学习中心的监督部门评分,包括平时出勤、工作态度、团队协作等方面的表现情况:工作成果及能力由班级根据学生服务成绩,问题解决能力,人际交往能力,领导团队能力,每月实践活动中表现等综合评分;总结报告包括参加服务情况,个人收获和体会,以及课程学习后对“服务”的理解。

同时还在全校范围内对服务学习标兵、服务学习先进个人和服务学习优秀督导员进行表彰和奖励,颁发证书。获得相关证书的同学在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备案,毕业优先推荐等。这些措施将进一步激发学生参与服务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服务学习实践教学模式的效果。

(4)开展特色,分享总结

学校在推动服务学习转型,希望在原有制度下,扩大到与服务性社团活动及专业课程结合的多元课程的合作与融合。除了平时的校园打扫,我们每个月会集中组织一次服务学习特色活动,这种活动或与专业相关,或是提高素质的通用性能力训练,也有专门性的服务技巧和方法座谈。通过一系列特色活动将服务与知识的学习有机整合,在服务中学习或提升已有的知识与技能,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每月特色活动结束后,我们召开总结分享会。一方面,教师和监督部门会对学生在服务过程中的“闪光点”予以肯定,满足学生的成就感和自豪感,激发学生参加下一次服务的动机。另一方面,要求同学们就服务内容进行反思,比如通过在教室和公共区域的卫生清扫和督导检查活动中,让学生反思当前的社会公德现状,大学生如何提高公德意识和环保意识,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如何在实践中确立等。学生在反思过程中经验升华为理论,增强了对思想理论问题的自觉认知和对自己行为的控制能力,同时通过分享告知、感染大家,让更对学生认同服务学习。

三、服务学习实践活动的成效及意义

我院开展服务学习实践教育已有五年,并将长期深入开展下去。服务学习能够持续开展原因在于学生、学校、社会三方参与主体在行动之后都满足了自己的需要,实现了目标效果的互惠共赢。

(一)对学生成长来说

1.增长了知识与技能。服务学习为学生提供了难得的实践平台,让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现实环境,提供了检验知识掌握程度的机会。同时服务过程中经常遇到课堂上未见的实际问题,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差距,激发对学习的渴望,拓展自己知识面。

2.提高了综合素质。据调查大学生思想行为发生变化和思想道德素质提升情况与服务一学习项目的持久性紧密相关。而我校的服务学习要求执行两学期,正是强调实践的持久性,学生通过持久的服务劳动,使得吃苦耐劳、爱护环境、乐于奉献的理念不断内化,最终形成良好的品格。实践证明,经过一年的服务学习,学生们更懂得尊重他人,能更懂得爱护学校环境,更具主人翁意识。其次,服务过程中要与不同专业的同学合作安排活动,这个过程提高了学生人际交往、组织协调能力,在解决问题时锻炼了他们的抗挫能力、处事应变能力。

3.增强了社会责任感。服务过程中学生从不同角度评价社会、了解社会,同时对大学生的行为习惯、思想素质作出正确的判断和认识,使得他们更加关心社会、主动帮助他人,逐渐形成对社会和国家的责任感,有助于学生成为主动的,符合社会需要的合格毕业生。

(二)就学校教育来说

大学的本质不仅是传授和研究学问,它还承担有引导社会价值观、规范社会行为之使命,对人类素质改善和提高、社会文明发展和进步具有重要影响。服务学习过程中,学生思想素质得到提高,主人翁意识增强,价值观得到正确的塑造,符合学校的育人观;学生学习能力提升,能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到学校教学活动、课外活动规划当中,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促进了校园民主氛围。

(三)就社会发展来看

社会需要的人才,不仅要有文化,有生存能力和谋生技能,更要讲文明,有社会责任感,有社会公德心。学生通过服务学习和反思过程将经验升华为理论,逐渐树立科学高尚的人生观,自觉把个人理想的实现同对国家、对社会、对他人的贡献结合起来,使得思想觉悟和整体素质得到提高,有利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同时在学校形成的这种价值观会对行为产生控制力,在工作和生活中约束并规范人的行为,保证社会和谐发展。

四、我院服务学习育人体系的不足之处及改进目标

我院服务学习的开展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受师资力量、管理模式、地点环境等限制,深入发展仍面临问题,需进一步完善和转型。

(一)缺乏理论教育,科学的课程设计

我院开展的服务学习虽目标和要求明确,也有集中的宣讲、培训。但从效果来看,学生为了任务而服务,忽略了劳动过程的意义以及合作的收获,思想上引导不够,理论教育不足,减弱了服务中学习的效果。应该有系统的规划、设计和培训,并且配置专业老师指导。在教师的帮助下,积极引导学生把学习的范围扩大到社会当中: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社会体验生活;并在服务中获取有用的知识和技能。要达到这些效果,需要教师树立”社会即课堂的”的教学理念,有目的地在教学过程中融入服务一学习理论,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把握,使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得到运用和巩固。

此外,科学合理的课程设计是提高服务学习课程效果的重要前提。科学的设计应包括:一,充分准备。准备是整个服务一学习的基础,基础打好了后面的工作才能顺利开展。准备工作需要分析现有的资源,包括学校本身所拥有的技术优势以及师资配置、学生能力等。二,考察评估。走出教室到周边社区去考察,发现课程与社会相脱节的地方,及时调整和改革课程教学,评估最适合理论实践,最适合学生操作的服务项目。三,制定服务方案。根据实际情况让学生自己确定服务方案,在学生明确自己想要获得什么样的体验后教师再按照课程目标进行指导和帮助。四,培训。高校应将服务学习纳入一个完整的教学环节,对学生进行充分系统的培训。

(二)服务形式单一,育人效果受限

服务一学习是一种将服务与学习放在同等重要位置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我校服务学习以校园打扫为主,虽涉及到与专业相关内容,但没有体现学生兴趣的差异性和专业优势,整体来说服务的多与专业结合的少,忽视学生自身的参与动机和需求,无法形成有力的鼓励机制。应借鉴其他学校服务学习模式,开展与专业技能相关的社区活动,由劳作教育向通识教育模式转型。比如医护分院的学生可以联系社区或老人院进行常规检查、推拿按摩等服务活动;建筑专业的学生可以到扶贫村帮助村委会测量土地、住房面积等服务活动,帮助贫困村完善资料摸清底实;旅游的学生可以联系周边景点为做义务导游介绍;其他专业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和爱好,定期到社区进行科普知识宣传、舞蹈教学、英语启蒙教育等。总之,服务一学习的内容与学业课程的联系越紧密,成效就越大。因此要拓宽服务渠道,保证服务活动的多样化、专业化,将学生参与服务的学习提升动机及社会需求完美结合。

要提高育人效果还应注重反思环节,如果没有对服务过程进行反思,那么学生很难从服务经历中总结学习经验,也很难将学得到的新知识应用到将来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当中,更谈不上人格的完善。因此教师需要加强学生在社区开展服务后回到课堂的指导,引发学生对服务过程的所见所闻进行反思,并提出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新,学会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