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合同管理智能化模板(10篇)

时间:2023-10-09 09:56:18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合同管理智能化,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合同管理智能化

篇1

中图分类号:TP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510(2008)0810031-02

对酒店而言,能源费用的支出也是未被酒店有效控制的最后一项成本。在酒店的能源消耗中,空调是耗能大户,热水供应次之,而照明用电量仅仅排在第三位。下面,我们就主要探讨智能化系统在酒店节能控制中起到的作用。

一、酒店大堂的温度控制

大堂是一个酒店的门面,全天24小时面对客人开放,几乎全年都需要空调。但是随着大堂人流的不同,空调负荷也不同。

大堂人流的分布具有一定规律:清晨,入住的旅客较多;而离店的旅客多集中在中午时分;其余时间,旅客往来则比较随机,因此,大堂的空调热负荷也随着客流的尖锋时间而呈现出规律性波动。楼控智能系统就可以根据这种负荷曲线的规律,提前调整控制状态,根据不同时间段调整空调机组和冷水机组的的运行功况和效率,减少控制系统动态波动的能源耗费,既确保了室内温度舒适性,又实现了节能控制。

二、客房温度的控制

客房温度的控制主要采取将客房的房态控制进行联网而实现。房间内有客人时,客房温度主要由客人自主调节,以满足客人感受为第一要任;但在其余房态下,如空房状态时,空调一般不完全关闭,而是开到1/3工况,以保证房间内家具的保养和寿命,并维持整体酒店的温度平衡。

客人在大堂登记入住时,可通过前台软件和客房控制系统的接口,自动将客房空调打开,并根据不同客人需要将客房温度设置到一个合适度数上;客人离开后系统自动恢复到离开状态。当清洁人员或其他工作人员进入客房时,系统又可根据不同人员的身份及工作内容,将房间的空调等电气设施调整到相应的设定状态。

通过这种方式酒店可以有目的的控制客房末端的电气状态,了解客人的习惯,并有效避免“房间内空调常开或因为空调关闭让客人进房时感觉不舒服”的状况发生。

三、楼层温度的控制

对于大部分酒店来说,尤其是旅游观光酒店,均有旺季与淡季之分。在淡季,客人对温度舒适度的要求不会改变,但这时如果将酒店内所有机组都打开,则会造成大量的电能空耗,增加酒店成本,甚至造成入不敷出的局面。

在这种情况下,依靠酒店管理软件的自诊断功能,将客人集中安排到一个或几个区域,仅仅控制相关区域的机电设备启动,就可为客人营造出舒适的小环境。

四、室内照明控制

酒店的室内照明场所,大体上可分为营业场所(大厅、餐厅、客房)、内勤办公场所和公共空间(走廊、洗手间)三部分。通常采用的控制方式有:

1. 配合时序控制器

于预定的时间自动地对照明环境作模式进行切换,或灯具的明灭控制,无须手动操作控制。这一设备可避免因忘记关灯而浪费电能。例如:在上班、下班、午休时段,以及针对夜间景观照明的自动点灭照明灯具。

2. 配合照度传感器

当屋外自然光照充足时,该设备可自动地调降可调光型电子控制器的输出以及靠窗灯具的亮度,或直接关闭灯具。因此其电路设计需采取平行靠窗方向来配置,适合于酒店内的办公场所靠窗灯具、靠窗走廊、采光井、夜间室外景观灯等的自动控制。

3. 人体感应传感器

该装适用于酒店内的小型会议室、会客室、卫生间等场所。人体感应器可自动检测该空间内的人体温度:当室内有人时,自动开灯;无人时,自动关灯既方便又可避免浪费能源,目前已广泛地使用于国内酒店。

4. 整体群控式照明控制系统

例如照明中央监控系统、二线式照明控制系统、客房智能照明系统等,可机动配合酒店作息来变动照明需求。

五、设备区和厨房温度控制

设备区包括洗衣房和设备用房,这些用房通常面积大、空间大、设备多、发热量大,对空气舒适度要求不高,但要求大量的空气流动,带走设备发热量,保证人员工作效率,并提高设备使用效率和寿命。

所以,在室外新风的供给量和换气次数方面,应根据设备区的空间体积、发热量及耗氧量,调整到合适范

围。

六、地下停车场空气控制

停车场对空气质量的要求不高,只要达到室内空气环境品质的正常值或最低值即可。通过手动、自动方式,根据室内CO2浓度、CO浓度与烟雾浊度含量等来控制外气吸排气量,用中央监控系统启停送排风机电源即可实现。

以上主要探讨了智能化系统在酒店节能方面起到的作用。此外,酒店里水源消耗量也是相当巨大的。由于施工、装修、使用,或者设备老化等诸多问题,都会造成大量水浪费。面对这一情况,可通过干管流量的监测以及安装在水源出口的末端流量传感器,检查大楼用水泄漏的情况,通过干管流量和末端流量之差检查输送水管是否有泄露处,通过末端流量传感器的监测信息来判断末端水龙头或抽水马桶是否长流水。

通过以上各类控制的使用,可以达到:

1. 系统节能:即通过合理的测控手段,解决建筑物总体能量的需求、输送和供给的平衡,节约运行开支在20%-40%左右。

2. 设备节能:在满足系统的总体要求下,使各种设备工作在最低能耗的状态。

篇2

随着21世纪的到来,小区智能化的发展逐渐被人们关注和认可,其基本目标将家庭中各种与信息有关的通讯设备及安保装置通过家庭总线技术连接至智能化系统上,以此用来控制和监视家庭事务性管理。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具有网络集成、系统集成、软件界面集成、功能集成等特点,将各个系统通过系统一体化形成一个整体,之后相互协调配合。但不管采用任何一种集成模式都需要软件数据和界面集成,通常住宅小区智能化安全管理系统设有火灾、有害气体泄露的自动报警、水、电、气、热量等四表自动计量及集中管理小区内关键设备等不同功能,为住宅用户提供各类服务。安全防范系统是智能化小区智能化安全管理的重点,以外、中、内形成三重安全防范措施,改变传统的被动管理局面,切实提高用户的安全度。该系统还分为以下小系统:

二、 住宅小区智能化安全管理系统中防范闭路电视监控系统研制和应用

将摄像机安装至小区的出入口、车库、主要通道、重要住宅楼门庁,以图像的方式把实时监控信息传送至管理中心,小区管理人员通过闭路电视便能直观地掌握重要场所的信息。闭路电视系统的主要技术为系统的传输宽带、摄像机的清晰度、视频信号的信噪比及电视信号的制式等。在管理中心,闭路电视系统的主要设别包括视频分配器、监视器、录像机、画面分割器、分控设备、视频切换器及时间日期发生器等。

如何保障摄像质量在设计中至关重要,如对于距离大于400m的摄像机视频信息应采用线路放大器来提高其增益,选用低照度高分辨率的摄像机保证夜间能见度不高时的摄像质量。小区工作人员可在应用该系统时同时观察各个监控画面,各路摄像机图像都是经多画面图像处理压缩后的,便于管理监控。如果工作人员在监控过程中察觉到图像存有异常,可将其通过主机调出该图像进行全画面细节观察。

三、住宅小区智能化安全管理系统中出入口管制系统研制和应用

该系统为小区第一道安全屏障,它需要与周界防越相配合来准确识别进入小区人员和车辆,防止非法人员由围墙非法进入小区。在小区大门口监控和控制车辆出入住户出入及访客出入。并在小区人员出入口设置门禁系统,小区管理人员、住户及保安人员均配备不同级别的IC智能卡,以此鉴别和确认小区住户出入人员身份。采用信息登记模式针对出入小区人员并通过楼宇系统识别独立访客。本文系统研制中重点采用先进的集成芯片卡技术解决上下班高峰期人/流准确快速通过小区入口问题,尤其芯片卡能在0.6m之内自动检测,便于更快的实现合法人员通过。

四、住宅校区智能化安全管理系统中住户报警系统研制和应用

住户报警系统即通过住宅门窗及室内其他部位安装各种探测器,当监测到警报时,会立即通过住宅内的报警主机传送至智能治理中心,计算机收到警报信息后会准确显示警报发生的住户名称、具置和警报类型,最后提示保安人员及时赶赴现场确认警情,从而确保住户和人身安全。该系统作为小区的第三道屏障,是有效防范内部及外部各种意外灾害的有效措施。尤其在设计中有针对性地设置了感烟探测器、红外线双鉴器、紧急按钮及门磁开关、燃气泄漏报警器等报警终端,值班人员会通过室内对讲分机掌握报警信号,进而就近调度保安人员及时处理。  

五、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住宅小区智能化安全管理系统的研制和应用得知,其系统主要分为安全防范系统、信息网络系统和物业管理系统,各个子系统共同发挥作用,有效满足住宅小区用户舒适、安全和方便的需求,此系统的应用为用户构建一个高效自动化数字网络社会的同时,也相应地提高了住宅的附加值。

篇3

 

0.引言

智能建筑的基本问题实质上是信息、资源和任务的综合共享与全局一体化的综合管理。它实现的核心是系统集成,也就是说通过系统集成实现综合共享,提高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达到多快、好省和高效的目的。然而,随着社会信息化进程的日益发展和受人们对经济日益国际化趋势的认同,智能建筑必将呈现出新的态势,这种态势体现在进行系统集成的同时,考虑建筑物的异构性、分布性、动态性和碎片性等因素的影响下,应充分体现系统的分布化、综合化、动态化和智能化,这是建筑智能化进程中一个必须重视的战略性问题。另外,任何工程对方案的考核是至关重要的,就智能大厦而言,对方案的考核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所以对设计方案的前期仿真很有必要。

1.一体集成的分布化

智能大厦的系统一体化集成实质上是建立在系统集成、功能集成、网络集成和软件界面集成的多种集成的基础上的一门高新技术。智能一体化集成化的本质是计算机网络的管理。传统的集成式网络管理系统难以适应网络规模日益扩大、网络元素日益复杂的楼宇智能化要求,需要引入分布式管理方法。

分布式管理就是将管理的功能合理地分布于多个管理实体,以便有效、及时地对网络资源进行监视、约束和控制,提高响应效率和扩展功能,更好地实现网络管理目标。一个实际的网络系统,可以根据管理的需要,按照地域、功能子系统、网络等定义相对独立的管理域并选定其管理者;各管理域通过管理者的交互实现全局管理目标。管理者之间的交互有两种结构:层次的和全分布的。层次结构是通过上层管理者与下层管理者的交互来完成各管理域的管理者之间的协调。全分布式结构是一种对等结构,采用该方式的管理者之间能直接对等通信。一个实际的应用系统,管理的分布化的过程就是将管理应用功能由集中式客户机/服务器(Client/Server)模式转移到分布式计算平台的过程。分布式计算平台的目标是实现跨平台资源的透明互操作和协同计算。

当前支持分布式计算主要有两类环境:基于过程的分布式计算和面向对象的分布式计算。目前的主流是后一类。如基于CORBA(CommonObject Request Broker Architecture,公共对象请求体系结构)和Java的计算,它们采用面向对象的技术,提供对象式的应用编程接口,主要是针对重用和异构环境下的操作问题,这对相对庞大和复杂的智能大厦系统是非常适用的,目前CORBA技术已引起业界的关注和重视[5]。CORBA是一个开放式跨平台的、语言独立的分布式标准,它引入的概念屏蔽了下层的网络传输,利用面向对象概念,实现分布式应用软件的可重用性和可扩展性,既大大简化了分布式应用系统的开发和维护,又便于异构环境下的集成,具有更高的可用性和可靠性的优点。目前遵从CORBA规范的产品主要有Inprise公司的VisiBroker,IONA公司的Orbix,Digital公司的ObjectBroker,IBM公司的Component Broker等,将基于面向对象的分布式计算技术引入智能建筑是顺应技术潮流的,同时它应是甲乙类智能建筑的技术要求。

另外,分布式管理系统更容易实现大厦的智能化,不仅能实现管理的并行性和分布性,而且具有对管理活动的全过程进行多目标、多因素、多阶段、多层次的协调,实现管理系统的整体协调和全局优化。

2.一体集成的综合化

网络是建筑物智能化的基础,系统一体化是以网络为支撑的,网络信息来源于不同实体,随着智能建筑的不断深化,被管理的对象趋于复杂化,复杂化的因素主要有:被管理的对象趋于复杂化,复杂化的因素主要有:被管理的数量、对象的种类、组织的异构性、物理分布、参与组织的单元的数量、服务综合的程度等,这时,由传统的相对单一的网络管理扩展为基于分布化的网络综合管理是环境的必然要求。

环境是系统存在、变化、发展的外部条件;系统与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进行信息、能量或物质的交换。

综合管理是指确保系统的所有资源根据其目的而有效运营的所有手段,它是系统与环境相统一的产物。有关综合管理的平台也在不断涌现和改进,如基于事件(event)的驱动轮询方案,基于CORBA平台的方案。论文大全。

3.一体集成的动态性

事物的发展是m相对稳定的,在相对稳定的情况下,随着环境的需要仍在不断的发展和完善。智能建筑系统一体化集成的动态性是基于分布式的管理系统,也只有分布式的管理系统才能更好地实现其动态化。

动态化有两个含义:其一是故障的检测与动态重组恢复;其二是系统具有可扩展性。分布式系统具有故障诊断软件包,采用互查技术来检测系统发生故障的部位,并进行处理,动态地分配或重组系统,使系统工作于可靠状态。分布式系统采用并行处理技术,可满足智能大厦分阶段建筑使用的要求,边组织,边开通,从而减少了一次性开通的难度和避免了一次性投资的方式。另外分布式系统的硬件和软件都是模块化的,模块的连接嵌入比较方便,能够很好地配合日益扩大的系统需求,便于提高和完善系统的性能,保障了系统的动态先进性。系统的动态化要求使用动态的管理策略,由于Java和CORBA的迅速发展,动态管理技术也在日趋成熟。

4.前期仿真

智能大厦的建设除了要达到预期的目标,即提供安全、舒适、快捷的优质服务,建立先进、科学的综合管理机制,节省能源和降低成本,还要达到系统的优化配置以减少投资。这就需要在工程实施前对系统设计的基本要求和功能进行考核,以便查漏补缺和修正。论文大全。另外,因为智能大厦的网络集成不同于研究试验网,网络系统可靠性、开放性等要素对大厦的智能化管理和提高运行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所以,对智能大厦的前期仿真就显得不仅十分必要而且十分重要。

由美国的Cleve和Moler博士在1980年前后创立的、正在蓬勃发展的Matlab为系统的动态仿真提供了良好的环境。Matlab的家族成员之一的Simulink为系统的仿真更是提供了极大的方便,综合其它软件的使用可以使该软件在智能建筑的CAD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此软件也能为其它软件提供良好的接口,便于SynchroHome等智能化集成系统软件的调用。论文大全。该软件有两个明显的功能;连接与仿真。首先利用鼠标在模型窗口上画出所需的系统模型。然后利用软件提供的功能对系统直接进行仿真,在系统的任何节点上可以输出波形,从而更好地监控系统的工作过程,并实时地对系统模型进行修改以达到预期目的。这种思想和方法适合于智能大厦一体化集成的仿真与分析,相信基于Simulink的仿真技术必将在智能建筑的CAD中打开一个崭新的局面。

5.结论

篇4

一、电梯弱电系统的技术管理走向智能化的建议

在整个电梯弱电系统中,都存在着技术管理技术,在对技术进行管理的时候,需要根据电梯弱电系统工程的设计要求,对其安装方面、线材规格及调试工艺来进行合理化的监督与管理。具体工作应按照以下方法来加以实施,使得完成对建筑行业中监控梯应用弱电智能化的管理控制。

1.对监控施工设计图进行设计与深化

在对施工设计图进行设计的时候,需要根据相关的流程来进行。首先需要做到的就是来对图纸的目录进行确定,在图纸的目录当中,需要把图号、图幅及图纸存在的内容标注出来,并且对于图号来说,需要对其进行连续的编号,对于空缺的图号,需要标注出来,并做到相关的说明。另外在图纸目录当中,需要其能够对图纸的完整性都做到反映出来。其次做设计图例与设计说明工作,在此设计过程中,需要对各个子系统表示出来,在设计的过程中,需要根据相关的标准与需求来加以实施,对于子系统的功能与其他的施工要求都要对其标注出来,并且还需要对图纸中存在的一些特殊的图形及图例做到相关的说明。第三就是在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制定材料表,将系统中所使用材料的规格及其品牌数量都有效地标注出来。第四就是关于系统图的制作,在此过程中,需要对系统的原理图及其构成与配置,还有系统的供电方式及设备的区域与分层的联动与逻辑关系都要将其表现与说明出来。另外对于电机设备的监控点与其工艺流程方面的监控器等机电设备都要进行严格的编号。第五就是在平面管线图的绘制过程中,需要对于电梯弱电系统有关的设备的位置及安装方式,线槽及管路的规格、走向及标高方式等都要标示出来。第六就是在室外管线图中,需要对室外弱电点管线的埋设高度及线路坐标等方面的工作也需要进行标注出来,另外对于管线与管线之间存在交叉及平行的坐标,都要对其存在的位置标示出来。第七是关于控制室布置图及弱电井布置图,在这个图中,需要做到对弱电井内的管路布置与线槽,控制室内操作台及显示屏存在的位置都要标示出来,另外还需要对电井内的电源及控制室内的电源方面存在的要求加以实施。然后对于设备配线连接图中,像电视监控系统控制室内的设备及控制室内的连接都需要做好。最后就是要做到对安装大样图进行设计与绘制完成。

2.监控系统安装工艺管理电梯弱电系统需要注意的问题

在安装工艺管理电梯弱电系统的实施过程中,存在着很强的技术性,要想做好对弱电工程监控系统实施过程的技术管理,就要将安装设备及其技术、工艺等各方面的条件都能够有所保障地实施。在监控系统安装的过程中,需要技术人员对其质量进行严格的监督与控制,对于施工过程中存在不符合相关标准及要求的状况,都需要在施工的过程中进行修改及整治,并且对存在的问题将其记录下来,最后将其存在于技术管理的档案之中。

3.在施工的每个阶段都需要安装电梯弱电系统实施过程中的相关数据来完成

在安装监控系统的实施过程中,需要根据相关的施工技术文件来实施,对于电梯弱电系统的实施过程中,其技术文件包含了对设计及图纸的说明,对相关的技术标准及产品也要进行说明,另外对于各个系统来说,都需要根据相关的标准来对其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另外在管理的过程中,还需要及时向工程的管理人员提供一份比较完整的技术文件,对于技术文件的管理来说,需要在其收发、复制、修改及保管等一系列的过程中都要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使其能够得到科学化的管理。

二、实施智能电梯弱电系统工程需要做到对其协调性的有效控制

对于安装智能电梯弱电系统的监控系统来说,是具有很高的综合性的,因此在完成此项管理工作的时候,需要做到具有一定的协调性,能够让施工管理人员在进行管理的时候,能够做到依据其进度来完成,使其能够得到协调性的管理。具体包含了施工组织管理与项目进度管理。

1.施工组织管理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在施工组织的管理过程中,需要根据相关的要求来对项目进行管理,需要建立起一个组织机构来使得项目的顺利实施能够得到保证,另外就是在项目实施的现场中,还需要完成组织管理及组织设计方面的工作,使得项目在实施的过程中能够对生产功能及目标的要求得以实现。施工组织管理要合理安排整个电梯弱电系统施工期间的工程管理人员、技术人员、调试工程师和安装人员的人数和这些人员进场的时间,并要与施工进度高度结合,分阶段组织施工队伍,以期保质保量完成此阶段的施工任务。

2.项目进度管理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在项目进度管理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完成的就是将项目的结构进行划分为各个子系统与工作包,继而来对具体活动加以实施。在对项目进度进行制定的时候,需要根据相关的网络图标来进行绘制,来对工作中所存在的目标标示出来,使得各项工作来实施的过程中都能按照相关的次序来进行,另外在工程实施的过程中,还需要对项目所使用的资源类型及数量进行统计,使得成本预算得以实施,使得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能够做到有效的控制。其次就是在弱电工作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对于施工部门来说,需要对项目的相关实施数据进行收集,并且还要将工程实施的进度进行预测出来,然后制订相应的计划,使得各个施工单位能够依据计划来对工程加以实施,使得工程可以得到正常实施与完成。

三、在智能电梯弱电系统实施的过程中需要对质量管理进行控制

篇5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指过去6个月内至少3个月有餐后饱胀不适、早饱、上腹痛、上腹烧灼感等其中一项或一项以上症状。功能性消化不良在西方国家人群中患病率为l5%~25%,年发病率为0.8%。临床常常采用多潘立酮联合阿米替林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常常收到良好效果[1]。笔者自2008年1月-2009年1月选择10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病人采用多潘立酮联合阿米替林进行治疗,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8年1月-2009年1月间门诊就医的10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 诊断标准符合《2009年内科消化诊断指南》的中诊断标准[2]。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男23例,女27例,平均42.3岁;对照组男24例,女26例,平43.5岁。2组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P>0.05)。

1.2治疗方法:观察组口服多潘立酮lOmg,一日三次,饭前20-30min口服;阿米替林10mg,一日三次。对照组单纯给予多潘立酮lOmg,一日三次,饭前20~30min口服。1个月为一疗程。

1.3疗效评价标准:①痊愈:上腹部疼痛、烧灼感、餐后饱胀、早饱等症状完全消失,观察4周后无复发;②有效:治疗后临床症状好转,停药一周内复发;③无效:治疗后临床症状无变化或加重。总有效率=(痊愈例数+有效例数)/该组总例数。

1.4统计学分析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采用X2检验,P

2结果

2.1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2=5.09,P

2.2不良反应 观察组发生一例女性病人的泌乳反应,没有出现腹部痉挛、口干、皮疹、头痛、腹泻、神经过敏、倦怠、嗜睡、头晕等等不良反应;对照组有2例腹痛、腹泻症状发生。

3 讨论

功能性消化不良,欧美的流行病学高查表明,普通人群中有消化不良症状者19%-41%,我国某市一份调查报道,FD占该院胃肠病菌专科门诊患者的50%,FD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构成 相当高的医疗费用,因此已逐渐成为现代社会中一个主要的医疗保健问题。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表现并无特异性,主要是以腹痛、上腹胀、早饱、嗳气、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为表现,但经过检查并没有发现器质性病变的一组综合征。医学上将这类患者从广义上统称为功能性消化不良(naldyspesia,简称FD)[3]。常以某一个或某一组症状为主,在病程中症状也可发生变化,起病多缓慢,病程经年累月,可持续性或反复发作,不少患者有饮食、精神等诱发因素。需要重视的是,首先要排除器质性病变才能建立功能性疾病的诊断[4]。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主要是对症,综合治疗和个体化治疗相结合,首先要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烟、酒及服用非甾体抗炎药。避免个人生活经历中会诱发症状的食物,并根据患者不同特点进行心理治疗,必要时可予以适量镇静药。其次是对症予以药物治疗,抑制胃酸分泌药一般用于以上腹痛为主要症状的患者,促胃肠动力药一般适用于上腹胀、早饱、嗳气为主要症状患者。有幽门螺杆菌感染的FD患者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可能性有效。通常患者治疗后症状可以好转,但饮食不注意或休息不好就容易复发[5]。

多潘立酮是一种具有抗呕吐作用的多巴胺受体拮抗剂,不易通过血脑屏障而进入大脑。因此几乎不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多潘立酮联合阿米替林选择性阻断多巴胺2(DA2)受体,主要作用于周围神经系统。由于DA2受体也同样是胃肠道的主要受体,因此DA2受体拮抗剂可减少多巴胺介导的胃平滑肌松弛。在胃肠道中,多潘立酮联合阿米替林作为一种促动力药,能增加消化道的动力,抑制恶心、呕吐。阿米替林为临床最常用的三环类抗抑郁药,其药理作用是阻断去甲肾上腺素、5-羟色胺在神经末梢的再摄取,从而使突触间隙的递质浓度增高,促使突触传递功能而发挥抗抑郁作用。其抗抑郁作用相似于丙米嗪,可使抑郁症患者情绪提高,对思缓慢、行为迟缓及食欲不振等症状能有所改善。疗效欠佳而伴随精神症状明显者常用的有三环类抗抑郁如阿米替林治疗[5]。

研究结果表明,多潘立酮联合阿米替林可显著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病人的上腹胀痛、早饱、餐后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观察组痊愈38例,有效9例,无效3例。对照组痊愈29例,有效11例,无效10例。两组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X2=5.09,P

参考文献

[1]胡家露,樊代明.内科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600

[2]刘新光.功能性消化不良与胃动力异常[J].中华消化杂志,2010,22(5):44-45

篇6

中图分类号: TM7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5)07-0000-00

1电网智能化调度计划管理系统概述

随着电网规模的扩大,计划安排的难度逐渐增大,人工经验型的计划安排,工作效率低,质量难以提高,不能很好地保证电网安全,更不能保证计划科学合理。因此,实现包括检修计划、发电计划在内,以月度、周、日前为周期的调度计划管理信息化、流程化、标准化成为必然要求。随着电力调度技术支持系统应用水平的提升,基于IEC61970标准的CIM模型、EMS安全分析等功能,为实现多时间维度的调度计划自动安全校核和风险预控,推进以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等特征的电网智能化调度计划管理提供了可能性和可行性。

2电网智能化调度计划管理系统安全校核技术分析

智能化调度系统网络化检修综合管理系统的工作流部分基于PI3000系统平台工作流系统。在提供独立的可视化过程定义与控制的基础上,进一步提供了动态对象模型绑定,通过与自动应用生成技术相结合,实现了流程应用全套解决方案,一般的流程应用无需编写任何表单处理代码,对于控制逻辑复杂的流程,可以通过脚本二次开发的方式灵活、方便得实现。

工作流运行系统包括工作流服务器、工作流客户端和工作流辅助监控分析工具,通过工作流运行系统,实现流程的运行和管理。

通过工作流平台,实现了检修流程的可视化定义、流程的可视化跟踪,并通过二次开发,实现了各种状态的下的流程控制,以界面数据感知的形式实现了流转方向的控制。通过这套图形化工作流定义工具,系统管理员可以实现对流程的简单修改和维护,大大提高了系统的生命力和适应性。通过图形化的展现,可以非常一目了然的让用户了解,目前某个检修单的流转情况。系统可以通过感知检修单所处的状态,以及当前用户所具有的权限,自动显示检修单表单页面,控制哪些字段可以填写,哪些字段为只读字段。

2.1安全管理

调度系统网络化检修综合管理系统的用户角色基于单位和部门进行管理。在此基础上,系统实现了用户感知,根据不同的登陆用户显示不同的预设界面,以满足不同用户对功能和界面的需求,并根据感知到的用户相关信息,协助填写检修申请单,实现检修申请单的半自动填写。

申请单位具有申请和签收的功能,所以左侧任务导航树上有申请、签收相关的节点,且只能查看本单位的工作票,相关的功能按钮在右侧上方的工具栏中,可以进行新建、删除、上报工作票等操作。

日方式专责担负着检修单的初审、复审等工作,所以右侧工具栏中的功能按钮较多,可以进行发送、回退、审批结束、打捆、专家库校验、关联月计划等功能操作。上图中的用户同时拥有日方式、日计划两个角色,因此在左侧任务导航树上有相应的两个节点。

系统能根据登陆的用户,自动形成并填写“申请单编号”、“申请单位”、“申请人”等内容,对于需要规范化填写的内容(如“工作要求”)提供选择填写。

2.2电网拓扑结构自动解析提取

系统通过提取EMS提供的基于IEC61970的CIM模型,对设备拓扑信息进行扫描解析,实现设备拓扑结构的自动抽取并入库,从而形成本地的统一设备库,并可实现增量更新。该技术不仅使统一设备库的设备命名、拓扑结构与EMS保持一致,有利于实现相关智能操作、系统接口和数据交换,且大大减轻了手工维护设备库的繁琐工作,也有效避免了人工操作可能出现的失误。

2.3 设备对象化

实现检修系统检修设备对象化是对历史数据的统计、分析的基础,也是实现电力调度自动化的基础。

以往系统中对于检修设备的处理方式主要有两种:全手动填写和人工为检修系统维护设备库以实现设备对象化。全手动填写主要缺点在于:由于填写比较自由,而且数据库中以文本的方式保存,对于后期的统计和分析带来很大的难度;人工维护设备库虽然解决了设备对象化的问题,由于需要维护一整套设备库,对于管辖设备多的单位给用户带来很大的维护工作量。

2.4安全校核

潮流计算和静态安全分析是电网调度操作安全校核的重要手段和运行管理智能化的重要体现。系统在生成检修计划时,可调用EMS安全校核服务,实现检修计划的校核和优化。此技术大大降低了电网检修方式及非正常方式下运行的安全风险。

2.5关联功能

实现了日计划和月度计划的关联功能,在日计划中能选择相应的月度计划。在实现该功能的基础上,实现了月度计划完成率、检修计划率等数据的自动汇总和统计。

系统实现了检修申请单中的稳定限额调整的填写,每个检修申请单可以根据检修情况需要,填写一个或多个检修时的稳定限额,每个稳定选择调整都可以设定开始、结束时间,实现了一次检修中,稳定限额根据检修不同时段,进行不同调整。

同时,界面中具有维护稳定现在的功能,用户在填写过程中发现没有该支路组的定义时,可以直接在添加界面中进行添加和调整,而不用再到DMIS中的稳定限额维护模块中调整,实现了稳定限额与DMIS的互联,方便了用户的使用。

配合电力市场自动化运作,检修稳定限额能从检修系统通过接口输出到MOS系统。

3 结语

随着电网规模的不断扩大,智能化调度系统的实际生产和管理需要的压力越来越大,对系统安全校核功能的自动化、流程化、一体化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在以前检修系统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整理需求和管理思路,建设了一个基于图形化流程系统和一体化平台,自动化程度以及安全校核性能很高的调度系统网络化检修综合管理系统。

篇7

1. 引言

随着我国现代化农业的发展以及滴灌技术应用的深入,滴灌施肥智能控制技术在节水、节肥、省工、增效方面的优势得到了人们的普遍认同,成为未来优质高效设施农业的发展趋势。针对我国精密施肥装置主要依赖进口、自动化施肥装置与市场需要严重脱节的现状,本文进行了自动化施肥系统的设计开发,将PLC技术引入到灌溉施肥控制系统中…。

2. 系统硬件设计

2.1系统设计要求。

灌溉施肥系统以滴灌形式来进行全自动恒量滴灌施肥,根据用户设定的营养液浓度EC值和pH值,满足农作物不同生长阶段所需的水以及肥,适时调整水肥比例、供给量以及供给时间。本系统要求根据设定的EC值和pH值来进行恒量定比滴灌施肥。注肥比例由肥液、酸(碱)液以及灌溉水按照设定值进行在线闭环调控实现,Ec值和pH值作为反馈信号控制注肥泵和注酸泵的运转速度来控制肥液和酸液的输入。其控制参数的精度要求Ec值为±O,15ms/cm,pH值为±0.15,稳定时间在3 min以内,系统超调小于20%,能以分钟为单位实现按时灌溉施肥。

图1图1自动化灌溉施肥控制系统

2.2系统硬件设计与选型。

(1)系统由电气控制、主水管路、传感器和注肥管路4部分构成。主水管路由过滤器、压力表、流量表以及阀门组成,用来获得系统所需压力和流量,保护滴灌水源和灌水器。注肥管路选用机械隔膜泵来作肥料注入设备,并配置压力表和流量计。电导率(Ec)传感器和酸碱度(pH)传感器的测量管路用细管从主水管道中旁路引出,引出点设在过滤器前。电气控制由控制器和传动机构组成,控制器选择PLC,传动机构选用交流变频调速驱动方式,实现系统预定的灌溉施肥目标∽。5J。自动化灌溉施肥控制系统如图1所示。

图2控制系统主程序流程图

(2)考虑系统所需L/O点数,输出控制3个电磁阀和3个控制电机的中间继电器以及两个变频器使能信号控制用的中间继电器,选取具有40个L/O点(24/16)的Fx2N-16MR一00l作为控制器。采用三菱F940GOT-LwD-C触摸屏,通过cOMO RS 422串口与PLC进行通信。系统中流量、电导率和pH值传感器,它们的信都是模拟量,须进行模数转换才能使PLC接收。系统所用的模拟输入输出单元为FX2N一5A。变频凋速器选用台达公司的VFD007M46A,460V/0.75KW型交流马达驱动器,设定4~20mA电流信号控制方式。肥料和酸液注入泵选择上海欣泉公司DBY-10型电动隔膜泵,流量范围0.5m3/h,吸程3m,扬程30m,电机功率1 450r/mi栅.55KW。EC和pH传感器选择浙江托普仪器的TZS-ZC-I型电导仪和PH2202 PH仪'6。

图3比例灌溉注肥程序流程图

3. 系统软件设计

(1)系统程序的编制包括PLc程序设计和可编程显示器程序设计。系统主程序流程图如图2所示。

(2)比例灌溉施肥程序是系统控制器的实现部分,如图3所示。其中,营养液的表征参数电导率(Ec值)的控制,采用开环阶跃响应环节来检测肥液的静态增益K,将K作为智能PID控制器的自适应因子。针对pH控制中酸液浓度配制可保持恒定,本文设计开环阶跃控制先行的PID控制器,其中的自辨识结构判断注酸管道是否充满管道、配合开环控制时间,通过对

检测值PV与初始值PV(0)的差E来控制开关Sw,从而完成进行PID控制和阶跃控制两个控制模式的切换¨J。

(3)触摸屏编辑软件SwOPC-FxDU/wIN-CL提供了多种控制器件、图形控件及功能组件可实现显示与控制功能,画面由参数设置界面、操作控制界面和生产管理界面等组成,对PLC中的实时数据进行显示、存储和处理。三菱Fx2N-16MR-OOl型PLC可在其编程软件SwOPC-FxGP/wIN~C的运行环境中用梯形图或语句表编程。

图4肥水EC/PH值的响应曲线

4. 系统的安装与性能测试

(1)完成了系统设备的设计选型后,需进行系统的机械总装和电器的安装与调试,可采用机械部分和电气部分物理结构独立的设计方法同时进行。系统装配调试好后,本文进行了营养液Ec值和pH值的控制性能测试,如图4所示。

(2)结果表明,EC值的稳定时间在3min之内,精度达到0.15ms/cm,起调量小于20%,PH值的稳定时间3分钟左右,精度在0.15PH,起调量小于20%,基本满足要求(滴头水流的EC/PH值采样见表1)。

5. 结论

本文通过市场调研,分析了泵人式注肥系统的功能需求,进行了自动化灌溉施肥系统的软硬件设计以及选型,完成了控制系统的安装与性能测试,取得较好的效果,为将PLC技术引入到灌溉施肥控制系统的后续研究提供了硬软件平台。

参考文献

篇8

[中图分类号] R5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4)27-0042-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mosapride joint domperidone in treatment of functional dyspepsia. Methods In our hospital,from June 2011 to January 2014, seleceted 120 FD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6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took domperidone oral, 10 mg/time, 3 times/d, took half an hour before meals, once every two weeks. Meanwhile study group combined mosapride oral, 5 mg/time, 3 times/d, took half an hour before meals, once every two weeks. Closely observed and recorded adverse reactions during treatment. Results The total efficiency of the study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after treatment was 93.3%, 78.3%,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between two groups(χ2= 6.273, P

[Key words] Functional dyspepsia; Mosapride; Domperidone; Relapse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内科常见的临床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腹痛、腹胀、早饱、胀气、恶心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主要包括一般治疗、促胃肠动力、抑制胃酸分泌 、抗抑郁和抗幽门螺杆菌 (Hp)等。研究发现,多数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均有胃肠动力学紊乱,因此临床多选择促胃肠道动力药等用于改善FD患者的临床症状。莫沙必利是一种强效选择性5-HT受体激动药,口服可促进正常胃排空,同时可改善各种胃排空迟缓,还具有通过调节植物神经系统促进胃肠道动力,改善消化不良症状的作用[1]。多潘立酮是一种多巴胺受体拮抗剂,具有增强胃蠕动、促进胃排空的作用,但多潘立酮单一治疗FD临床效果欠佳[2]。本研究旨在观察莫沙必利联合多潘立酮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2011年6月~2014年1月收治的120例FD患者,纳入标准:年龄>18岁,诊断符合1999年提出的RomeⅢ标准或其他类似标准,持续或反复性上腹痛或不适,实验室、B超、X线等检查排除肝、胆、胰及肠道的器质性病变,症状与排便无关,排除上消化道器质性病变、严重心、肺、肾疾病、妊娠哺乳期妇女及药物过敏者。其中男58例,女62例,年龄19~67岁,平均(49.25±11.76)岁,病程1~7年,平均(3.2±0.8)年。全部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两组FD患者在性别、病程、年龄、临床表现及病史等方面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予多潘立酮(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140107700)口服,10 mg/次,3次/d,饭前半小时服用,连用 2周。观察组同时联合莫沙必利(江苏豪森药业股份公司生产,批号140107)口服,5 mg/次,3次/d,饭前半小时服用,连用 2周。治疗期间停服其他药物,并嘱注意合理饮食,调整生活习惯,避免劳累。治疗期间密切观察及记录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1.3 疗效评价标准[3]

以上腹痛或不适、上腹饱胀、早饱、嗳气为主要观察指标。显效:症状完全改善;有效:症状缓解但有时仍感轻微不适,或症状仍存在,但有所减轻;无效:症状无改善,甚至加重。

1.4 症状积分[4]

0分:无任何症状;1分:有间断不适症状,未影响正常生活或工作;2分:有持续不适症状,服药后可缓解,一定程度上影响日常生活或工作;3分:不适症状持续、明显,服药后不能缓解,严重影响到日常生活或工作。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检验计量资料是否符合正态分布,对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表示为均数±标准差(x±s)的形式,两组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行χ2检验,P

2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两组患者均按照疗程顺利完成治疗,无1例中途退出。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7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on,FD)是一种胃肠道动力功能紊乱性疾病,有慢性间歇性发作的上腹不适、饱胀、隐痛、烧心、嗳气等[5]。功能性消化不良目前尚无特殊的治疗方法,且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发病机制与胃 肠动力失衡、内脏感知度、胃酸分泌、胃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情绪心理因素、神经激素等密切相关[6,7]。促动力药可以促进胃排空及增加胃近端张力而提高胃肠运动功能。常用的有多潘立酮(商品名吗叮啉)、西沙必利。多潘立酮是多巴胺受体拮抗剂,具有增加食道下端括约肌张力,增强胃蠕动,促进胃排空,防止胃食管返流,同时协调胃与十二指肠的运动的作用[8]。Meta分析显示,多潘立酮每日3次,每次5~10 mg,餐前口服,能改善 FD患者上腹部不适。然而多潘立酮动力仅作用在上消化道,对大肠运动无作用。莫沙必利(mosapride)是一种广谱胃肠促动力药,主要作用于上消化道,可选择性刺激5-羟色胺 4(5-HT4)受体,作用于胆碱能神经及肌间神经丛运动神经元的受体,促进乙酰胆碱分泌,诱导和加强整个消化管的生理性协调运动,增加食管下括约肌压力,增加胃排空,改善胃与十二指肠运动的协调性[9,10]。本研究观察组将上述两种药物联用治疗后的疗效显示:观察组的总有效率达9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3%(χ2=6.273,P

综上,莫沙必利联合多潘立酮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可提高疗效,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复发率,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林向.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治疗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0,5(3):122-123.

[2] 郭东辉,陈山,陈亚想. 莫沙必利联合黛力新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187例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08,5(34):57-58.

[3] 王学成. 莫沙必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44例临床分析[J]. 中国医学创新,2010,7(15):168-169.

[4] 张艳杰,张运忠,冯春,等. 莫沙必利联合奥美拉唑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分析[J]. 中国实用医药,2013,8(4):154-155.

[5] 仇俊鹏. 莫沙必利和多潘立酮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分析[J]. 吉林医学,2011,32(21):4358-4360.

[6] 罗访,刘纯伦,李章勇,等. 多潘立酮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阻抗式胃动力的影响[J].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0, 30(1):58-60.

[7] 倪猛,高改云. 莫沙必利与多潘立酮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比较[J]. 重庆医学,2014,43(7):856-857.

[8] 严海云. 莫沙必利辅治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观察[J]. 临床合理用药,2011,4(3A):70-71.

[9] 梁玉红. 莫沙必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观察[J]. 中国实用医药,2009,4(16):173.

篇9

【中图分类号】R6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6-0353-02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指过去6个月内至少3个月有餐后饱胀不适、早饱、上腹痛、上腹烧灼感等其中一项或一项以上症状。功能性消化不良在西方国家人群中患病率为l5%~25%,年发病率为0.8%。临床常常采用多潘立酮联合阿米替林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常常收到良好效果[1]。笔者自2008年1月-2009年1月选择10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病人采用多潘立酮联合阿米替林进行治疗,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8年1月-2009年1月间门诊就医的10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 诊断标准符合《2009年内科消化诊断指南》的中诊断标准[2]。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男23例,女27例,平均42.3岁;对照组男24例,女26例,平43.5岁。2组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P>0.05)。

1.2 治疗方法:观察组口服多潘立酮lOmg,一日三次,饭前20-30min口服;阿米替林10mg,一日三次。对照组单纯给予多潘立酮lOmg,一日三次,饭前20~30min口服。1个月为一疗程。

1.3 疗效评价标准:①痊愈:上腹部疼痛、烧灼感、餐后饱胀、早饱等症状完全消失,观察4周后无复发;②有效:治疗后临床症状好转,停药一周内复发;③无效:治疗后临床症状无变化或加重。总有效率=(痊愈例数+有效例数)/该组总例数。

1.4 统计学分析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采用X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2=5.09,P

2.2 不良反应 观察组发生一例女性病人的泌乳反应,没有出现腹部痉挛、口干、皮疹、头痛、腹泻、神经过敏、倦怠、嗜睡、头晕等等不良反应;对照组有2例腹痛、腹泻症状发生。

3 讨论

功能性消化不良,欧美的流行病学高查表明,普通人群中有消化不良症状者19%-41%,我国某市一份调查报道,FD占该院胃肠病菌专科门诊患者的50%,FD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构成 相当高的医疗费用,因此已逐渐成为现代社会中一个主要的医疗保健问题。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表现并无特异性,主要是以腹痛、上腹胀、早饱、嗳气、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为表现,但经过检查并没有发现器质性病变的一组综合征。医学上将这类患者从广义上统称为功能性消化不良(naldyspesia,简称FD)[3]。常以某一个或某一组症状为主,在病程中症状也可发生变化,起病多缓慢,病程经年累月,可持续性或反复发作,不少患者有饮食、精神等诱发因素。需要重视的是,首先要排除器质性病变才能建立功能性疾病的诊断[4]。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主要是对症,综合治疗和个体化治疗相结合,首先要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烟、酒及服用非甾体抗炎药。避免个人生活经历中会诱发症状的食物,并根据患者不同特点进行心理治疗,必要时可予以适量镇静药。其次是对症予以药物治疗,抑制胃酸分泌药一般用于以上腹痛为主要症状的患者,促胃肠动力药一般适用于上腹胀、早饱、嗳气为主要症状患者。有幽门螺杆菌感染的FD患者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可能性有效。通常患者治疗后症状可以好转,但饮食不注意或休息不好就容易复发[5]。

多潘立酮是一种具有抗呕吐作用的多巴胺受体拮抗剂,不易通过血脑屏障而进入大脑。因此几乎不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多潘立酮联合阿米替林选择性阻断多巴胺2(DA2)受体,主要作用于周围神经系统。由于DA2受体也同样是胃肠道的主要受体,因此DA2受体拮抗剂可减少多巴胺介导的胃平滑肌松弛。在胃肠道中,多潘立酮联合阿米替林作为一种促动力药,能增加消化道的动力,抑制恶心、呕吐。阿米替林为临床最常用的三环类抗抑郁药,其药理作用是阻断去甲肾上腺素、5-羟色胺在神经末梢的再摄取,从而使突触间隙的递质浓度增高,促使突触传递功能而发挥抗抑郁作用。其抗抑郁作用相似于丙米嗪,可使抑郁症患者情绪提高,对思缓慢、行为迟缓及食欲不振等症状能有所改善。疗效欠佳而伴随精神症状明显者常用的有三环类抗抑郁如阿米替林治疗[5]。

研究结果表明,多潘立酮联合阿米替林可显著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病人的上腹胀痛、早饱、餐后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观察组痊愈38例,有效9例,无效3例。对照组痊愈29例,有效11例,无效10例。两组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X2=5.09,P

参考文献

[1] 胡家露,樊代明.内科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600

[2] 刘新光.功能性消化不良与胃动力异常[J].中华消化杂志,2010,22(5):44-45

[3] 郭建强,谷成明.多潘立酮联合阿米替林的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新进展[J].中华内科杂志,2009,40(1):58-61

[4] 许树梧,刘绍责.基本药物手册[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343

[5] 高波,卫学红.多潘立酮联合阿米替林易致泌乳反应[J].首都医药,2008,7(3):27

篇10

中图分类号:R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49(2013)04-0-01

1 引言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消化内科中非常常见的一类疾病,占消化内科门诊治疗的三分之一,患者一般由于胃痛胃胀、腹部不适、恶心呕吐、早饱嗳气等现象,造成患者长期的食欲不振,导致身体消瘦,最终引发胃肠道、肝胆器官及胰脏器官出现各种器质性病变。因此功能性消化不良一旦出现,应尽早治疗,避免出现更加严重的后果。以下就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用药以及临床效果进行阐述。

2 资料和方法

2.1 一般资料

本次消化不良医学实验活动所研究的对象为我院2012年01月份至2013年01月份期间,入院进行诊治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共计64例,以其在院治疗的原始病历资料作为本次研究活动的数据基础来源。采用资料回顾分析法对患者的临床症状、检查过程、治疗方法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这64例患者中,男性患者36例,女性患者28例,患者的年龄中,最大54周岁,最小12周岁,平均年龄为38±2.32周岁;患者的身体体重范围为24千克至68千克之间,平均身体体重为54±2.12千克。

2.2 临床表现

这64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中患病的时间在2年至23年之间,平均消化不良患病时间为8±1.45年。经观察主要临床表现为:身体消瘦54例、食欲不振52例、恶心呕吐31例、胃胀32例、胃痛21例、反酸嗳气14例、失眠25例、大便干燥42例、腹泻12例,以上病症具有重叠性。

2.3 检查方法

根据这64例患者临床症状的情况,对患者进行相应的医学检查,具体检测项目包括:胃部等消化道内镜检查、B超、X光片、以及CT、MRI扫描等医学类检查。对于腹泻的患者采用粪便常规检查,对排泄物中的脂肪含量进行检测,确定脂肪泻,结果24小时内患者便常规脂肪量均大于8克以上,对脂肪吸收状况进行分析,均在85%以下。通过胃部等消化道内镜检查、B超、X光片、以及CT、MRI扫描,对患者消化道是否发生器质性病变进行排除,对引发功能性消化不良病症进行确诊,其中浅表性胃炎14例、胃及十二指肠溃疡23例、食管炎症21例,胆囊炎3例,胰腺炎3例。

2.4 治疗方法

医护人员根据检查结果,按照患者的性别、年龄以及病症程度的不同,以自愿结组为原则,将其随机分为两个治疗小组,分别为,对照组:32例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入了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治疗组:32例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联合多潘立酮片进行联合治疗。

2.4.1 治疗组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联合多潘立酮片进行联合治疗。其中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服用方法为餐后口服,剂量为每次1至2片,每日服用3次;此外配合多潘立酮片(西安杨森制药厂生产),服用方法,成人服用:剂量为口服10至20毫克,每日服用3至4次,饭前15分钟至30分钟服用。使用静脉滴注的方法,每次剂量在10毫升。对于儿童服用:每日剂量在0.3至0.6毫克/千克,以口服的方式,在饭前15至30分钟内服用;如进行静脉滴注,在采用0.1%的混悬液。

2.4.2 对照组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仅采用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进行治疗,再次不再叙述内容同上。

2.5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数据均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SPSS12统计软件,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3 结果

通过对上述两个实验组进行阶段性疗程治疗,对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治疗组:32例患者中,治愈:26例,好转:4例,无效:2例,治愈率:81.25%,总有效率:93.75%;对照组:32例患者中,治愈:21例,好转:5例,无效:6例,治愈率:65.63%;总有效率:81.25%。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法以及病症程度等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

4 讨论

功能性消化不良疾病是消化内科较为常见的病症之一,一般临床表现为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胃胀胃痛、大便干燥、腹泻、身体消瘦等。阿嗪米特是具有促进胆汁分泌的功效,能够有效的对患者胆囊分泌胆汁的液体量进行增多,提高胆汁中的固体成分。多潘立酮片,俗称吗丁啉,是由西安杨森制药厂生产的药物,主要成分有潘立酮10毫克左右,辅料是由淀粉、植物油硬脂酸镁、预胶化淀粉等药物组合而成。主要功能是提高胃部动力,促进消化吸收。通过上述医学实验我们可以看到,在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治疗中,采用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联合多潘立酮片进行联合治疗,可以提升临床治疗的效果,治愈率和有效率分别提高了15%和12%,因此建议在今后治疗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