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产业园道路建设模板(10篇)

时间:2023-10-10 10:19:02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产业园道路建设,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产业园道路建设

篇1

关键词:科技;产业园;规划;设计;发展;趋势;探讨

近些年来,全球都处于知识经济发展这一大背景下,世界范围内的科技产业园区正在处于逐步由生产导向型转化为研发导向型的过渡时期,因此,科技产业园的规划设计以及建设都会透视出知识经济发展趋势下的新特点以及新变化。这里所指的新特点是指科技产业园内应该提供更加人性化以及更加科学的办公环境,并且科技产业园区与城市的关系也更加应该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在进行科技产业园设计时,设计者应该坚持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坚持以构建“居住、办公、生态一体化”科技产业园区作为其设计原则,如图所示:在江苏省生命科技创新园规划设计中,设计者很好的将商务服务配套区、景观核心以及研发区进行结合,这一设计使人们的居住、办公以及生态形成了一个整体。

并且在不断满足现代的科技产业园区基本功能需求的同时,还要更加关注科技产业园区外部环境与内部环境的信息数能源开发利用、人性化塑造以及产业园区内环境生态构建。下面,笔者就对科技产业园设计的发展和趋势进行探讨。

一、科技产业园设计影响因素

科技产业内的竞争是全球范围内的竞争,因此,科技产业园的发展和形成也是整个世界范围内的科技产业发展构架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科技产业园具有高端人员集聚、技术创新等等特殊的内质,科技产业园的空间特质以及产业功能够具有特殊性,所以,进行科技产业园建设必须要与科技产业发展宏观规律高度符合。科技产业园的规划设计应该符合科技园产业活动以及科技产业园使用主体内在规律,追溯其根源应该符合科技产业从业人员群体特点以及科技产业园的使用企业群体。

(一)科技产业园设计影响因素之科技产业从业人员群体特点

科技产业从业人员大多数都是受过高等教育并且专业技术水平较高的年轻人,这些从业人员长期生活和工作的地点就是科技产业园区,因此,科技产业园的规划设计以及建设都必须要考虑科技产业从业人员对于娱乐、交通、子女抚养以及居住等等方面的各种特定的要求。科技产业园设计工作中的选址设计一般都受这些要求的影响,并且从一定的程度上体现了科技产业园所依赖的物质环境。

(二)科技产业园设计影响因素之科技企业群体特点

科技企业作为科技产业园的最大使用群体,一种具有着“两高”的特点,也就是高比例的企业淘汰率以及高比例中小企业数量。科技企业的群体大多数都是从事知识密集型产业的企业,这些企业的原始资本积累与传统的产业不相同,这些企业的资源积累方式主要是由头脑风暴产生知识成本,并且将产生的知识成本转化成为企业的资本。因此,作为科技产业园最大的使用群体,科技企业创办的物质化成本比较低,这也就导致了当前的科技产业群体中小企业的比例比较高这一现象的产生。而科技产业园作为科技产业所提供的空间规模并不需要太大,但是科技产业园区的交通是否便利、科技产业园区内的基础设施和内部设施是否完善等等会成为最受关注的问题。

二、科技产业园设计的发展和趋势

(一)科技产业园设计发展和趋势之环境更加吸引人才

现在的科技产业园区内越来越为产业园区员工着想,很多科技产业园区内都根据员工的日常生活需要设置了员工公寓、餐饮中心、商业服务设施、高管公寓以及室内运动中心等等设施,例如江苏省的生命科技创新园,江苏省生命科技创新园在进行规划与设计时,在科技产业园内设计了员工的公寓以及餐饮、商业服务等等设施,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方面了科技产业园人才的日常生活。在科技产业园设计中,都本着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这就使科技产业园区建设完成后,在产业园区内就能够解决产业园员工的衣食住行等等问题。另外,很多科技产业园设计都将各个厂房以室内的形式接连成为一个整体,这就使我们能够在寒冷的气候条件下,保证工作环境的舒适,与此同时,也大大提高了科技产业园员工的工作效率。科技产业园设计中的这些环境都大大增加了对于人才的吸引力度,因此,近些年来,科技产业园设计具有环境更加吸引人才的发展和趋势。

(二)科技产业园设计发展和趋势之实现环境影响最小化

很多科技产业园设计人员在进行产业园设计时,都对产业园进行分区设计,这就要求设计师们首先将科技产业园进行总体的规划,接着实行分期实施。近些年来,设计人员越来越多的在科技产业园内设置厂房居住区、配套服务设施区以及行政办公区等等。并且在科技产业园区内采用“大交通套小交通”这一方式,如图所示:

江苏省的生命科技创新园,在其进行规划和设计时,在中园区道路系统设计中,使中园区的道路系统由主要道路、次要道路以及园区步行道路组成,从而形成了一环五射的道路网格局,在大的交通道路中,套有小的交通道路。使每个产业园功能区都设有室内的交通街以及外环道路,这样做能够使得科技产业园内的各个功能中的交通自称为一个体系,同时又确保了跨区活动的流畅与舒适。在这里,笔者想要强调的是,科技产业园设计过程中的产业园区道路以及管网等等都要进行统一规划,因此,我们应该根据厂房生产线具有的时效性需求,将整个科技产业工业园区根据市场的需求进行分期建设,最终实现了科技产业园对于环境的影响最小化。

(三)科技产业园设计发展和趋势之降低运营的成本

一般情况下,在企业入驻到科技产业园内后,只有低成本的运用才能够很好的保持企业投资收益实现最大化,因此,在进行科技产业园设计时,设计师更多的通过对注重生态环境效益的技术进行引入,从而实现企业提高自身的经济效益。在科技产业园设计时,降低运营成本设计主要体现在:通过利用科技产业园低能空调以及降低室内空调的负荷,实现降低空调的运行成本;科技产业园厂区引入自然通风和采光,并且运用风能和太阳能大大降低企业电能的支出等等。下面的图片以江苏省生命科技创新园为例,在整体上反映了科技产业园规划设计的趋势。

篇2

时代在进步,文化在进步,世界一体化的进程在加速,中国以文化、文明带动发展的进程在加速,在各地盲目上马产业园区的同时,也有一批及越来越多的产业园由于依托当地资源优势,顺应务实潮流,成为带动和引领产业发展的引擎。综合科技、新型软件、新型物流、动漫游戏、电子商务、“互联网+”、环保等科技产业园区在经济建设中,必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产业园的过去与现在

如今的产业园,尤其是我国的产业园可以被认为是一种国家或政府通过行政或市场化等多种手段、制定长期或短期发展规划与政策、为建设和完善适于工业企业进驻和发展的各种环境而划出的一块区域,在这片区域中,集聚大量企业或产业,并具有产业集约化程度高、产业特色鲜明、集群优势明显、功能布局完整等优势。

产业园因其恰好赶上国内城市建设新区的热潮,被迅速推广,尤其是在本世纪的第一个十年。不过这一批随风而起的产业园在后来的发展中命运不尽相同,有的成为国家级示范产业园,有的则沦落为一个房地产商用于圈地的项目,还有的在风潮过去之后停止建设。

如今,随着城市建设与旧城改造等地产项目的再度升温,产业园的建设又被再度提起,在有关产业园建设的新闻中,动辄出现“全球最大”、“国际首个”、“世界领先”等字眼,这固然对宣传产业园的优势有推动作用,但如若不调整发展方向及策略,最后的结局也不会比当时更好。

这一问题在文化创意类产业园中尤为突出,尽管如今国家极力想要摆脱“山寨”、“仿制”、“抄袭”等帽子,且东部沿海城市中确有建设较好的文化创意产业园,然而这一切也挽救不了大多数文化创意产业园不景气的局面,投资少、消耗大、经济转化效率低、抄袭现象屡禁不止等诸多现实,造成绝大多数文化产业园在喧闹的开工仪式之后就再也没了下文,等它再次出现在人们面前时,只有各种的负面消息。

相较于文化创意产业园的惨淡经营,高新技术类产业园算是产业园中发展最好的一个类型。这同政策的大力扶持是分不开的,同时高新技术类产品由于自身的技术门槛,造成仿制、抄袭的门槛较高,因而对于开发商及当地政府来说,高新技术产业园成为了他们进行产业园建设的重点。

如今产业园的前缀五花八门,除此以行业命名的产业园外,还有都市产业园、海造产业园等一小部分产业园从名字上就让人摸不着头脑。房地产商的入局,使产业园的建设与质量良莠不齐,似乎随便圈一块地、建设几栋厂房、引入数个企业便能够堂而皇之的称其为某某产业园。

我国的产业园建设在二十一世纪前十年的脱缰式发展中,迎来了莽荒时代,这并非对产业园建设的否定,建设产业园的地产商们可能没有意识到,管理产业园同建设产业园相比,实在是一件太难的事情。那些跟风者们,出发点不是怎样建设好产业园,而是如何在这一笔买卖中获得更多的利润。

就像上文所提,相信,随着综合治理及务实之风的兴起,对产业园区的各种诟病也将大大减少,产业园区也将与其他产业一道,产生长期可持续发展的明星。

产业园的未来,找对方向后重新起步

如今的产业园正在朝不断优化的道路上行进,但是,找准方向才是最关键的问题。目前产业园已经出现了细分的趋势,这在总体上对于产业园的发展是有利的。

在管理上,可以引进专业的管理队伍,代替之前自由散漫的自发式管理甚至不管理。即使在投入上会增加一部分成本,但这对产业园的长远发展是有有利的。再就是先期可以进一部分优势企业,这些企业投入产出比低,经济效益较好,能够帮助产业园快速地收回成本,后期可适当加入一些新兴产业或文化创意产业,配合园区的多样化经营。

在土地租金上,不能定得过高,以失去同相邻产业园的竞争优势。这是租金高导致园区土地闲置是目前许多大型产业园特别是一部分国家级产业园的一个突出问题。同时,政策的稳定性同样值得所有开发区注意。如果说土地成本对于一些大企业来说尚能忍受,那么政策的不稳定则是犯了企业发展的大忌。这里的政策既有土地政策也有纳税政策,许多产业园在建成之初,由于有政府的推行以及支持,在纳税上通常会向入驻产业园的企业倾斜,进行减税甚至免税。然而有些地方在看到园区企业每年巨大的盈利能力之后往往会改变现有的减免政策,甚至有的园区仅将这种见作为诱惑企业入驻的一张空头支票,承诺很美好,现实很残酷。

篇3

1-6月,全市产业园区实现工业产值554.8亿元,同比增长35%。新增建成面积15.2平方公里,累计建成区面积达90平方公里。新入驻企业77户,全市园区入驻企业达617户。累计完成投资139.4亿元,同比增长47%,其中基础设施投入33.5亿元,完成标准厂房建设108.8万平方米。__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邻水经济开发区分别进入全省“51025”重点产业园区1000亿培育园区和500亿培育园区。

(一)规划建设迈上新台阶。坚持高起点谋划、高标准推进的建设理念,按照“大投入、大建设、大配套”的发展思路,不断提高园区的要素集聚和产业承载能力。__经开区临港大道b、c段、广前路景观改造一期、新桥管理中心等项目顺利完工,103平方公里总体规划已启动,完成了奎阁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并通过市规委会评审。邻水经开区完成了经开区规划环评和渝广共建机电产业园可研及产业规划,完成了城南机电园1300亩a、b、d线2公里道路黑化,园区供水管网完成了升级改造。前锋园区全线贯通了连接前锋片区与新桥片区的24米主干道,轻纺园区横八路建成通车。武胜经开区已完成翡翠大道道路主体、管网建设及路灯安装,正进行道路绿化。华蓥工业发展区全面完成了广华工业新城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工作,机电四期整体平场、铜堡三期安置房基础平场全面完成。岳池回乡创业园大力提升园区形象,安装园区企业指路牌,实施九环线、科创路、兴园路及园区大道等人行道修建2.5公里,绿化面积达1.5万平方米。各产业园区启动安置房建设4800余套,建筑面积达43余万平方米。

(二)项目推进成为新亮点。深入实施重大项目攻坚行动,加大项目协调服务力度,扎实推进项目建设。1-6月,全市产业园区完成工业投资105.9亿元,同比增长58%。竣工项目 25个,新开工项目 91 个。__经开区玖源化工设备已基本安装到位,预计于9月底投入试生产;鼎恒锂电池项目办公楼和钢结构厂房主体工程已完工,预计于9月底试生产;铜铝型材已安装完成部分生产线并试产;岳池回乡创业园科创产业园项目,正加快硬化厂区内道路及预埋雨污管网建设;五星金方药业已完成围墙、施工便道、厂区内雨污管网建设和2栋厂房地基圈梁浇筑;武胜经开区鸿岱科技已完成施工图设计审查和工程队伍招标,正加紧进行厂房基桩开挖和板房建设;英明、千贻达已完成厂房主体及附属工程建设,预计9月初进行试生产。前锋园区耀业机械、国美汽配等7个机械加工项目快速建设。华蓥工业发展区万豪三期办公楼建设完成至三层;国雅二期完成宿舍楼建设,已启动办公楼主体建设;邻水经开区集中开工项目15个,总投资达76.2亿元。

(三)产业招商实现新突破。__经开区成功引进正威聚酰亚胺新材料、玖源聚苯硫醚、城市综合体、精密机械制造、华油二期、印刷包装6个产业项目,协议引进资金273亿元。重庆河北商会投资50亿元的河北工业园项目在邻水高滩川渝合作示范园正式签约。武胜县引进投资50亿元的节能环保新材料产业园项目整体入驻。西部牛仔产业园协议引进项目18个。1-6月,全市产业园区共引进项目79个,协议总投资428.7亿元,其中投资亿元以上项目37个。

(四)功能配套有了新提升。积极规划布局园区生产业和生活设施,配套建设商业、学校、医院、污水处理、质量检测等项目,园区配套服务功能快速提升。邻水经开区建设省级汽摩零部件质量检测中心和电镀园先后通过省上批复,已启动建设;华蓥工业发展区加速推进中小企业孵化中心和综合配套服务区建设进展顺利,企业员工教育培训平台建设已全面完工并投入使用;武胜经开区公共服务中心、银刚广场等项目即将投入建设,城市综合体和生态长廊项目已启动前期设计工作;岳池回乡创业园污水处理厂项目已确定bot建设模式,正在编写设计方案;__经开区积极跟踪华润集团希望小镇、北大教育城等项目,大力完善城市功能。

总体来看,园区建设发展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园区配套不够完善,污水处理、垃圾中转、商贸、金融、物流等生产生活服务设施建设滞后,园区土地、资金、人才等要素保障还有差距,个别产业园区还没有真正形成主导产业和产业特色。

二、下步要求

下半年,全市产业园区要按照省委十届三次全会和市委四届六次全会精神,全面实施“多点多极支撑、两化互动统筹城乡、创新驱动发展”三大战略,加快园区建设步伐。力争完成工业产值500亿元,拓展面积20平方公里,完成投资120亿元。

(一)立足扩容升级,做好规划修编。按照布局优化、特色突出、用地集约、产业集聚的原则,立足当前,着眼于承接转移,做好新一轮产业园区修编扩容,形成“一区多园”发展格局。要突出园区产业特色,明确每个园区2-3个主导产业定位,实施差别化发展,在园区供地、招商、优惠政策的兑现、运行要素的保障方面,给予调控。规划既要考虑切实可行,又要考虑到未来的发展,更要注重土地利用率和投资产出率。

(二)加快项目建设,尽早达产增效。强化协调服务,全方位保障项目加快建设,促进签约项目早开工,在建项目加快建设,早日竣工投产。要着重抓好15万吨铜杆、杂卤石钾盐矿风险勘探、4个总部基地等一批项目的开工建设;抓好群力汽配、渝腾锻造、英明、千贻达、超强连杆、贝德罗家具等一批项目陆续建成投产

篇4

garden is in complied with the global economic integration and under the

regionalizing tendency begins the construction. The industrial garden plan

design while meets its own function need, and strive to create a sense of place

and environment of park space a sense of belonging, is a discussion on the

innovation and industrial park. Planning with "ecology, construction of modular,

humanity and grid" design concept, and design combined with Beijing's

geographical features , focusing on human-scale design,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human care, overall design, the industrial park of space systems,

hierarchical, humane. Industrial park development and greater

competitiveness and vitality.

关键词:

地理信息产业、建筑模块

Keywords:GIS industry, construction module

中图分类号:C9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项目背景与概况

1.1项目背景

北京地理信息科技产业园将充分利用国家测绘局在该领域的影响力和号召力,整合优势资源,建设地理信息产业研究中心,搭建地理信息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吸引高端企业入驻。

1.2项目概况

产业园位于北京市首都机场T3航站楼东侧1.5公里处,顺义国门商务区范围内。西邻机场东路,北靠龙塘路,总用地面积73.4公顷,总建筑规模135万m²左右。园区建筑以产业办公楼,职工公寓及配套生活建筑为主。本次规划依据“系统性、建筑可变性、生态性、可操作性、超前性”的设计原则,以“创造清新的城市形象,为园区职工提供一个生态的,宜人的产业办公空间”为设计目标,在“尊重自然,生态,体现地方特色,突显人在园区的主导地位”思想的指导下,力求建设一个“宜工、宜科、宜居之地”。

规划设计理念

地理信息产业园,其精华在于“信息资源的集约化和企业规模的极大化。”作为我国首个国家级地理信息科技产业园。北京国家地理信息科技产业园将该区域的空间品质、空间功能得到真正的提升。产业园依托“生态化、建筑模块化、人性化”的设计理念,力求使之成为带动北京、辐射全国、影响世界的地理信息产业化基地。

2.1“生态化”

规划在产业园主轴空间上布置大型的主题性生态绿地和草坪,突出轴线空间,形成良好的视觉效果。

本次设计遵循“以水为源,以人为本”的原则,倡导绿色生活。设计重点在于让自然与文化,设计的环境与生命的环境,美的形式与生态功能真正的融合,让自然依伴生活,让园区内的职工重新感知,体验自然的过程,营造生态,自然的人性空间。

2.2“建筑模块化”

模块是指办公科研中每一组建筑围合而成的院落单元,模块的功能将包括,办公单元,中央处理单元,服务设施等。每一模块自成系统,同时又与园区内的其它模块有机联系。

2.3“人性化”

规划大量运用具有地域民族特色的构筑物及设计元素,采用北京传统的四合院式的布局方式。同时考虑人在围合庭院中的视觉感受,建筑物间距保证人们视线的向外通透。

2.4“网络化”

设计以“网格”来寻求产业园空间的理性化和秩序性。园区建筑以其自身的网格肌理与城市原有肌理相协调,同时,规划利用网格肌理构筑园区地上、地下空间便捷的交通体系,以此体现其人性化的关怀。

设计结构分析

3.1情感分析

在注重产业园网格化的前提下,园区南北两条绿色生态走廊则烘托出其空间的主导作用。各景观节点、景观小品引起的地势变化能够极大地丰富各局部的空间情感。

3.2总体布局分析

结合园区的功能及发展需求,规划将其划分为两大功能片区。

办公片区:以办公楼为主体,涵盖了研发,重点实验室,会议室等基础功能,是整个园区内部人员集中工作生活的场所,更是园区内各个企业发展成长的场所。其中的建筑采用模块化、弹性化的设计手法。

配套住宅区:是一个为整个园区从业人员服务的配套片区,空间布局方式采用行列式的空间布局,使下班回家休息的人们在视觉和精神上得到放松。临向办公区一侧,布置了沿街空间灵活变化的商业网点。

3.3主体结构分析

园区规划形成了“两纵、三横、多组团”的景观结构体系。

两纵:即机场东路沿线30米宽绿化景观轴和经纬中路 沿线景观轴。

三横:即园区南北两条60米宽

生态走廊和园区中部方

正大街沿线景观轴。

多组团:即被园区主要景观轴和城市道路网体系划分而成的十二个功能组团。各组团建筑自成体系,有彼此融合。建筑围合的庭院景观与主景观轴彼此渗透,形成完美的景观结构体系。

3.4道路交通系统分析

园区依托“三横、五纵”的城市道路网骨架,形成以轨道交通、城市道路、园区组团道路为主的三级道路体系。各建筑庭院内以步行交通为主。步行主路与组团主路配合人文景观和步行支路连接,为各要素之间气息的相通提供了通畅的连结。

3.5景观、绿地系统规划

规划将园区建筑镶嵌在一个花草辉映,树木成荫的环境之中,两条60米宽的东西向景观视廊贯穿园区,作为整个园区的绿脉为园区源源不断的提供氧气与活力。在规划设计中,轴线景观豁然开朗,蜿蜒的内部道路和灵动的水系交相辉映。水系、建筑、雕塑、草木相映成趣,笔直的林荫大道,成为视线和风的通廊,通达的路径促进步行交通,低碳环保。

篇5

一、引言

徐州新城区作为支撑徐州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战略空间,是全市统筹城乡发展、探索新型城市化道路的重要载体。经过9年多的开发建设, 随着各项重点建设工程的相继建成, 生态环境优良、交通路网完善、公共配套基本完备的新城区框架已经形成。“十二五”时期,是徐州市新城区加快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推进城市现代化的关键时期,也是深化改革创新、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攻坚阶段。积极推动符合功能导向和就业容量大的产业项目向新城集聚,促进产业发展与新城建设互动融合,已成为新城区发展的重中之重。

二、徐州新城区规划及建设现状

按照江苏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三圈、五轴、四个特大城市”的发展战略,徐州市于2002年4月起适时开展了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的修编工作。原有的城市“单核心、圈层式”空间结构已经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新一轮总体规划中采用了双核心、五组团、生态型”城市空间结构,以满足未来建设300万人口的特大城市的发展需求。徐州新城区的功能定位为徐州市的商务政务创新区。

目前,新城区内外交通设施完备、交通体系基本形成,丰富的交通资源密切了其与大区域的联系。 随着市级行政办公区的建成和投入使用,以学校、医院、文化、商业配套为代表的功能项目已成为新城区建设的重点。吉田商务广场、下沉式广场、绿地皇冠假日酒店、绿地商务城社区商业中心内已有近60家商业服务项目启动经营。市级机关医院已经投入使用,市中心医院新城区医院正在积极推进。徐州幼师幼儿园、青年路小学、撷秀中学等徐州名校招生办学;国际学校、双语学校、国际幼儿园开工建设;徐州工程学院新校区建成投入使用。承办2014年省运会的市奥体中心项目有序推进。

三、徐州新城区建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徐州新城区经过近十年的开发已经初步完成了建设时期的历史使命,但新城区在功能性项目和基础设施方面还很薄弱,常住人口少、居住密度低和人流流动总量较少也制约新城区的发展繁荣。新城区产业发展相对滞后,统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难度增大。同时,统筹城市与乡村发展的难度很大。潘唐办事处在新城区开发建设中部分失地农民未能有效安置就业,就业矛盾突出,社会保障压力较大,劳动力转移难度加大,经济社会发展滞后,自我发展能力较弱,城乡二元结构问题突出。

四、徐州新城区产城融合路径实践研究

“产城融合”是产业与城市融合发展,以城市为基础,承载产业空间和发展产业经济,以产业为保障,驱动城市更新和完善服务配套,以达到产业、城市、人之间有活力、持续向上发展的模式。徐州新城区是一个以行政中心引导来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设施配套的综合性城市功能组团。所以,新城区的发展路径不是常规的以工业开发推动城市功能建设,而是直接以社会公共服务的高标准配套和中央商务区的构建来直接推动其功能型城市化的。因此,新城区的产业要独具特色,避免与周边区域的产业同质性,并且要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

4.1以政府为主导加快产业定位布局

在徐州都市圈中,新城区产业园区将成为区域性的商务商贸中心。产业园区作为徐州新城的产业集聚地,应充分发挥新城区的区位、交通优势,建设称为以生活业为主导产业、现代物流为龙头产业,以总部经济、房地产业和都市型加工业为补充的现代综合产业园区。以特色商务商贸为骨架,依次串联物流园区、总部基地、生产服务园区、都市型加工业园区等各个功能片区,使城市功能由北向南延伸发展,在城市结构的衍生发展脉络上与新城区一脉相承。将特色产业园区打造成为东陇海产业带重要的生活基地。

4.2加快新型产业园区建设

各类产业园区是推动生产要素集聚和产业升级、促进新城区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要争取处理好老城与新城的关系,合理组织新城产业园区的布局结构,营造以人为本、高质量的工作环境。徐州新城区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大力培育和加快推进总部经济园,物流产业园、科教创新园、文化产业创意园、淮海国际汽车博览城等产业平台发展,通过产业发展带动新城区建设,通过新城区建设推动产业聚集。

总部经济园区主要引进大中型工贸企业总部办公、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总部、商务中介等企业业态。 物流产业园建设以生活服务类轻工业产品为主的集现代化展销信息服务为一体的专业博览中心。科教创新园规划建设科教服务产业基地、现代服务业孵化集聚区、配套商业设施,打造在周边区域内具有吸引力集科教创业研发孵化为一体的现代服务业发展集聚区。 文化创意园建设集新闻、出版、影视文艺创作、艺术表演、艺术培训、广告传媒、创意设计、娱乐休闲等业态于一体的特色文化综合园区。淮海国际汽车博览城建设及汽车综合会展、销售服务为一体的专业博览中心。

4.3 加强城市功能功能配套建设

加强城市功能规划(住宅、商业、道路、市政等城市规划)与产业发展定位的“规划与定位同步原则”,以落实产城融合推进城市化建设。一是以完善道路网络为中心,加快基础配套设施建设。根据项目开发需求,兼顾“成网成环”原则。规划迎宾大道为城市快速路,与城市主干道新区昆仑大道共同承担新区与老区的联系交通,主干道汉源大道主要承担新城区与南北两侧城市功能组团的联系交通。新城区规划建设“七横六纵”的主干道格局与密集方格网状的次干道,使各用地组团中的单元相互融汇,增强整体通达能力。二是以建设公共服务功能性项目为根本,提升新城区承载功能。从满足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入手,围绕居民教育、医疗、交通出行、购物等方面着手制定五年实施规划,加快与群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公共交通、学校、农贸市场、便民超市、大众餐饮、文化娱乐、医疗保健、金融储蓄、邮政通讯等服务项目的建设和引进。三是以推进项目为先导,加强功能集聚区建设。加快绿地商务城、国信龙湖世家、中茵龙湖国际、美的翰城、恒基雍景新城、移动信息港、省安科院徐州分院等项目开工建设,实现城市与产业发展之间的相互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篇6

猇亭工业园:60个项目年内落地

宜昌高新区猇亭园区今年将实现项目落地60个以上,二季度计划有35个项目开工建设,有望率先实现“过千亿园区”目标。截至目前,中兴汽车、富程科技、联邦电缆、机械类中小企业创业园等一批项目加快建设,兴发集团宜昌精细化工园三期、宜昌联邦电缆千亿产业园,凯翔化工、艾肯特种材料、旭达商品砼、升华新能源、红安达墙体新材料、伟业泡塑等8个重大项目陆续开工。

总投资30亿元、建成后可年产20万辆SUV系列整车和配套汽车零部件制造的中兴汽车项目,正围绕迎接国家工信部检查验收抓紧实施大规模的设备基础施工、设备安装工作。计划8月30日完成设备安装,10月30日完成调试,11月15日整车下线。

总投资90亿元,生产纳米隔热保温玻璃涂料、纳米隔热保温墙体涂料及建筑用其他纳米材料的纳米新材料产业园项目,一期场平已基本完成,计划近期确定设计方案,5月开工建设,形成以基本纳米材料、功能性纳米材料为带动作用的新材料产业集群。

白洋园区:三大百亿项目二季度“启航”

白洋工业园自去年启动以来,园区建设不断加快,目前已进入大拆迁、大开发、大建设阶段。

沙湾路、曹岗路、梅子溪路、马家铺路、新318国道等一批主干道路,马家铺路、梅子溪路路形已基本形成,正在进行管线及路基施工;田家河大道已于4月6日进场施工。三站(沙湾220KV变电站、田家河110KV变电站、田家河特勤消防站)、三厂(沙湾污水处理厂、田家河污水处理厂、白洋工业水厂)、两港(白洋港一期、田家河港)建设正在开展前期工作。

生物产业园:基础设施加速完善

篇7

紧紧抓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机遇,通过5―10年的努力,使嘉峪关的农村和城市完全融为一体,基本实现农村经济工业化、社会管理城市化、基础设施城乡一体化。到2010年,农民在二、三产业就业率达到60%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000元以上。

突出城市建设带动,继续坚持用城市标准改造农村基础设施。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向城郊延伸步伐,重点实施农村道路、水利、通讯、能源建设工程,进一步构筑城乡一体化的基础设施网络。优先发展城乡结合部道路,将道路建设与产业园区开发、镇村公共设施配套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将村镇标准化建设与城市建设的总体规划和风格相互协调,相互呼应。在加快新村镇建设的基础上,对3个镇的112个村民点以路面硬化、路灯亮化、卫生洁化、家庭美化、环境优化为重点,全面进行综合整治,使村容村貌得到根本改观。

突出产业园区带动,使园区建设成为实现城乡一体化的重要纽带。以新市区开发、嘉峪关工业园区和正在筹建的嘉峪关不锈钢产业园、核技术民用产业园、嘉峪关国际现代物流园区为依托,按照“两个协调”的要求,整合现有资源,把三镇全部纳入开发区范围,从整体上进行科学规划,明确功能定位,分步建设,逐步推进,促进产业园区向专业化、特色化、集群化方向发展,以此带动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这中间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是,尊重农民意愿,尊重农民的土地使用权。同时要善于用市场规则和改革的办法,进一步体现效益优先原则,教育农民、引导农民、吸引农民,逐步融于产业化,最终把三镇发展为加工、储运、物流为主的产业园区,把农民培养成产业工人。目前,这方面的总体发展规划正在做进一步的完善和论证,年度资金安排已全部到位。

突出重点企业带动,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依托重点企业带动,大力发展二、三产业,是转移农民、减少农民、富裕农民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在这方面,我们已经有了好的依托和基础。酒钢在嘉峪关已开始建设总规模10万亩的葡萄基地和年产5万吨葡萄酒的重大项目;宏丰养殖园已被列入国家活畜储备基地,生猪规模将由现在的3万头扩大到20万头;高科技种植园的带动效应也日益显现。同时,市上这两年建设的鸿翔蓝孔雀、金汇果蔬、维尔特食品等一批直接服务于种植业和养殖业的企业,逐步扩大规模,提高了效益。一方面,我们对酒钢和地方的这批企业,一视同仁,全力支持,使他们适应新要求,创造新模式,真正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强大支持者和直接依靠者。另一方面,在现有3000多名农民在这些企业务工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农民到各类企业就业,增加他们的工资性收入。

突出旅游产业带动,拓宽农民增收渠道。近年来,我市的旅游业逐步同文化、体育、商贸和会展业融合,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旅游业的综合竞争力开始增强,一批农民主动参与旅游业的客运、商贸、娱乐行业。世界银行已经确定给嘉峪关的贷款800万美元用于旅游资源开发。我们要在加快旅游资源开发步伐的同时,引导更多的农民参与旅游业,服务旅游业,进一步把旅游业培育为农民直接增收的支柱产业。

篇8

1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园建设存在的问题

1.1规划发展衔接问题

1988年5月,国务院批准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北京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1991到1992年,全国共计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20个,在取得瞩目成就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矛盾和问题。早期的高新技术产业园是伴随着城市郊区化而产生的,这个时期商业、金融、教育、文化等城市配套设施还未与其同步,各要素之间缺乏有机的整合,便会制约企业的发展。其次,高新技术产业园的整体布局、空间形态是产业园的实体表现。如果对高新技术产业园的功能定位、产业选择、开发模式等的研究分析不足便会影响到产业园的后期发展与管理。

1.2办公空间单一问题

近年来,对高新技术产业园的盲目建设,使其无异于一般的办公楼,办公空间枯燥乏味。由于缺乏对高新技术产业特性的考虑,使其内部设置十分单一,除了主要的办公空间,卫生间、交通核、机房之类的服务空间,几乎没有其他的功能,这与企业需求是不相符的。

1.3建筑形象呆板问题

高新技术产业园的建筑形象应该如何表达?建筑不仅要有体型、体量等形态语言,还要有空间、文化等精神语言。园区的入驻单位在高效研发新的科研成果和软件产品的同时,也需要与之相映成趣的建筑形象,成为体现企业文化、产品质量、服务品质的标志。高新技术产业园建造的目的并不是为了炫耀企业实力,而应作为企业向公众展示独特性的视觉形象而存在。

2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的高新技术产业园设计策略

2.1规划建设适宜企业发展

高新技术产业园规划建设的首要任务就是选择合适的城市空间发展模式,其主要判断因素有就业人口、城市形态、产业结构和地区自然环境等方面。其次,结合企业发展需求,引导园区未来发展方向,即应在充分研究市场需求、产业定位等因素的基础上,确定园区合理规模及布局形式,促进产业集聚,带动园区及周围区域发展,使公共配套设施做到有序开发,努力把高新技术产业园打造成充满活力的场所。

2.2办公空间体现企业特性

高新技术产业园的办公人员大多工作时间不固定,生活节奏快,经常处于一种“技术压力”的环境中,因而格外重视高品质的工作生活环境,追求公共交流空间与休闲娱乐空间的设置。基于各式各样的企业在规模和发展阶段的不同,高新技术产业园应尽可能提供各式多样的办公空间。笔者认为,在丰富高新技术产业园办公空间方面可以采用以下几点:(1)复合化设计。比如:位于纽约的Quartz数字媒体中心,其办公空间包含了一些日常的使用功能,包括聚会、园艺观赏、读书、机器人技术学习等(图1)。办公空间集工作、休闲于一体,使各种行为自由展开,打破固有思维模式,激发创新灵感。(2)弹性化设计。由于高新技术产业园入驻企业的不确定性使其空间设计应遵循弹性化的要求,空间可以自由进行分割,甚至楼板都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和拆分,为使用者提供方便。

2.3形象塑造与企业共生

高新技术产业园在形象塑造上,可以利用建筑形体、材质以及建筑色彩来体现企业文化。比如:高新技术产业园应在满足不同企业研发工艺的前提下,可以把朝向相同的体块并排布置,朝向不同的体块用连廊联结,整体塑造出虚实结合的建筑形态;穿孔铝板的半透明特征会赋予高新技术产业园一种神秘的科技感;建筑师还可以通过对新型结构的运用来使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结构技术升华为艺术表现。

3北正云鼎高新技术产业园设计实践

3.1项目概况

北正云鼎高新技术产业园项目,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新区核心起步区146、147号地块。基地东临安居街,西临安和街,南临弘业路,北临和谐路。东侧为石家庄市新行政中心,西侧为高层住宅区,距其北侧约100米为周汉河及沿河景观绿化带(图2)。基地处于新区规划中的产业聚集区,产业办公氛围浓厚,周边道路完善,交通便利。本项目集产业办公、产业研发、酒店、会议、配套商业等多种功能于一体,希望打造成全方位服务的高端新区中心区域。本项目总占地面积约5.65公顷,地上总建筑面积20.22万平方米。

3.2设计构思

3.2.1总体布局根据《新区总体规划》,正定新区的总体布局将形成三大片区。其中商务研发工业片区位于太行大街以东,正无路延线,聚集了各类孵化器、产业园、创业园。本案毗邻新石家庄市政府西侧,东南侧靠近规划馆等重要公共建筑,东北侧为省园博园,周边配套设施齐全,环境优越,地理位置极佳。考虑到石家庄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将南北向平行布置的方式作为总体布局的基本形态。考虑到科技与人文环境的有机融合,建筑由北向南高度逐渐递增,充分利用了沿河景观绿化带,使研发人员更好的与自然接触。本项目将商务办公区布置于南侧147号地块,共包含商务办公楼一栋、产业办公楼两栋、科研办公楼一栋及会议中心,建筑首层布置配套商业及各主楼入口大堂等空间。将小户型办公及产业办公区布置于北侧146号地块,共包含小户型办公楼三栋及产业办公楼四栋(图3)。一、二层布置以生活配套为主的商业及各主楼入口大堂等空间,地下一层、二层及三层为车库及设备用房。3.2.2交通组织本项目处于新区核心起步区,四周路网已形成,交通十分便利。基地东侧为宽30米的安居街,为了与东侧的行政中心相呼应,建筑后退出一条宽20米的绿化带,在用地东南侧面向城市街道预留出开敞的城市广场,最大限度减小产业园交通流对城市交通带来的压力。宽30米的阳光路作为两个地块之间的连接,形成中轴景观布局,在道路两侧对称地设置了两个步行入口及地下车库出入口,方便行人进入。本项目以地下停车为主,少量地面临时停车为辅,车库出入口结合城市道路设置,方便引入。3.2.3办公空间高新技术产业园主要依托人的智慧和创造性来进行生产与办公,开发工作必须要多人合作、共同攻关完成。本项目采用了开放式的办公空间,功能布局灵活多变,可以布置咖啡厅、茶座等休闲娱乐设施;家具和设备具有可移动性,员工只要有移动通讯设备就可以共享办公空间中的各个区域。在各个产业办公楼之间以连廊连接,此连廊可以作为休息平台,布置健身器械,可供科研人员随时利用,便于相互交流。3.2.4建筑形象本项目中,建筑体块的错落有序,丰富了整体形象(图4)。建筑造型以高耸挺拔的商务办公楼为视觉焦点,各个产业办公楼之间以钢桁架连廊来连接,两层架空的大型钢结构雨棚舒缓地伸展在会议楼的顶部,在体现结构美的同时也体现了建筑总体丰富轻快的外形特点。在建筑色彩运用上,主楼以主楼明朗的白灰色为基调,与会议中心、入口大堂、景观休息厅的蓝色玻璃幕产生对比,形成清新明快的建筑形象。底层架空部分的立柱以银灰色的氟碳喷涂体现高科技的精致完美。

4小结

随着企业需求的不断变化,使得高新技术产业园的设计更加灵活,通过设计也可以创造新的需求,从而为功能空间的设计创造了无限可能。建筑师应在园区的总体规划中做到与周边区域相融合;在建筑功能的设计中注重空间的流动性;在建筑形象的表达上体现人性化的设计原则。只有创造出宜人可居的空间,才可以使人们得到物质与精神上的满足,使高新技术产业园成为一个创新而充满灵感和激情的场所。

参考文献:

[1]吴季松著.科技园区的规划建设理论[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2]刘敏,刘蓉著.科技工业园区的新发展——软件园及其规划建设[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3][荷兰]于里安•范米尔著.李春青,朱霭敏,徐怡芳,黄莉译.欧洲办公建筑——办公建筑设计与国家文脉[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5.

篇9

1.1 区位情况

南山湾产业园区位于汕头市区南部、工业经济带东北部,台湾产业园东部,西至中心路、东至达南路、北至河中路、南至疏港大道,用地面积308公顷。该片距北岸中心区12公里,距火车客运站15公里,距外砂机场24公里,距广澳深水港3.7公里。

1.2 现状建设情况

该片现状东北角有低矮建筑3栋,为简易厂房;区内没有居住建筑。

1.3 土地使用和权属情况

该片现有已征用地1幅,一类工业用地,用地面积2.35公顷,为达濠区凤岗管理区集体建设用地。

1.4 道路交通现状

现状已建的城市主干路有北侧的河中路、达南路,均为部分建成,未达到规划宽度;南侧疏港大道正在筹备建设中。

2 规划目标

2.1 功能定位

2.1.1 南山湾产业园区定位

海峡西岸经济区——汕头?台湾产业园的重要组成部分,汕头?粤台经贸合作示范园区的启动片区,省示范性产业转移工业园的濠江片区,滨海工业新城的重要组成部分,汕头市工业经济带产业链条的重要组成,汕头市招商引资的形象窗口之一;

以承接台湾产业转移为主,同时承接珠三角、长三角等国内先进地区的转移;承接本土企业的转移;承接海内外华侨的投资。

2.1.2 南山湾产业园区产业

以一类无污染工业为主,二类少污染工业为辅。发展低污染、低耗能、高附加值的临港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以电子信息、装备制造为主导产业。

3 发展目标

3.1 发展规模预测

南山湾产业园区用地总规模308公顷,扣除城市主要道路后,园区用地287公顷,产业用地的比例达到园区总用地的70%以上。

3.2 人口规模预测

①产业人口

按照同类产业园区(现代制造业、新型产业为主)一般的产业人口为100~150人/公顷产业用地的测算口径,园区产业人口约1.5~2.2万人。以上两个数据综合,园区预测产业人口为1.8万人。

②居住人口

根据汕头市一般工业区实际运作情况,就业员工住宿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本地的务工人员,;第二部分是外地务工人员,;第三部分为外来投资人口和高级管理人员(占产业人口比例10%左右),其住宿一般为独立与本工厂外的居住小区或公寓。根据以上测算,本工业区居住人口约0.2万人。

③结论:综合以上两项,规划核心区总人口约2万人。

4 用地布局

4.1 规划布局结构

4.1.1 规划用地布局

根据规划设计要点,园区用地以一类用地为主,二类用地为辅。综合考虑片区南高北低、西高东低的特点和片区污水排放向北收集的要求,二类用地集中布置在园区北部。

4.1.2 用地布局结构

规划用地布局结构为“一心两轴四组团”。

一心:即行政办公和商业金融中心区,位于园区东部、达南路西侧,集办公管理、医疗服务、文化娱乐、生态停车场等公共服务配套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服务中心。

两轴:即形成一个工业发展轴和一个生态景观轴十字交叉的两个轴线。

工业发展轴:以达南路上的园区主入口和中心服务区为起点,以园区中部东西向的主要道路为载体,联系园区和西面的台商投资区、河浦工业区。该轴线是整个台湾产业园的交通轴线和发展轴线。

生态景观轴:主要以疏港路上的园区次入口为起点,贯穿园区南北向,并与南面园区配套研发用地有机联系,该轴线是园区的服务轴线和景观轴线。

四组团:由区内道路分割形成四个工业组团,其中西北工业组团、东北工业组团的北部为具有轻微污染的二类工业,西北工业组团、东北工业组团的南部和西南工业组团、东南工业组团为一类基本无污染型工业。

入口:入口广场既是园区职工交往、聚会、活动的空间,也是园区对外形象宣传的一个窗口。主、次入口分别设面积较大的广场绿地,有利于形成园区入口景观,展现园区形象

5 道路交通系统规划

5.1 现状概况

园区东侧的达南路,已建成路面宽度约36米;北侧的河中路,已建成路面宽度约36米。

5.2 道路交通规划

5.2.1 路网结构

园区道路遵循《汕头市城市总体规划(2002-2020)》的城市路网布局,规划路网以城市主干路、城市次干路、园区道路组成。园区内道路以交通顺畅、便捷、灵活为原则。

园区内部干路结构为“三横三纵”。区内主干路为刚性控制,区内次干和支路均部分为弹性调节,在规划实施过程中结合结合实际用地需要,经有规划部门确认后,可进行适当调整。

道路等级划分

(1)外部交通

园区对外道路由河中路(60米)、疏港路(60米)、达南路(60米)等城市道路构成。

(2)内部交通

区内道路形成园区主路、园区次路两个道路等级。园区主干路红线宽度为30米,园区次干路道路红线宽度为24米。

6 绿地系统规划

6.1 规划理念

结合园区主要道路安排防护绿带,结合水渠安排公共绿地,在整个园区形成绿地网络,对各工业街坊实行隔离并形成通廊,以减少各类产业门类之间的相互干扰。

结合园区出入口设置广场绿地,形成工业区的入口景观,展现工业区形象。

6.2 绿地布局

6.2.1 公共绿地

区内的公共绿地主要为入口广场绿地,结合生态停车场的设置,以实现景观性和功能性相统一。

6.2.2 防护绿地

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河中路南侧防护绿带宽度为50米,达南路西侧防护绿带宽度为30米。考虑到已批准的河浦工业片区和台商投资区濠江片中,河中路南侧防护绿带按10米控制,因此园区内河中路南侧防护绿带统一按10米控制。

区内道路防护绿地为道路沿线带状绿化,其中绿带宽度按10~12米控制。

防护绿化起一定的隔离作用,配置树种以具备除味、抗噪、阻尘功能为主。

6.2.3 单位附属绿化

单位绿化是指各厂区、配套公建等单位内绿地。同时,在各个单位内,应推广庭园绿化、立体绿化,提高总体绿化覆盖率,改善园区生态环境。

各工厂车间周围不宜种植密集的树木,应种植低矮的植被,有利于有害气体的迅速扩散,不至于因大量聚集而危害工人身体健康。

7 环境保护规划

7.1 规划措施

7.1.1 水体保护规划

不准新建、扩建向水体排放污染物的建设项目,改建项目必须削减污染物排放量;原有排污口必须削减污染物排放量,以保证保护区内水质符合规定的水质标准。

7.1.2 大气环境保护措施

制定产业政策,作好对区内企业的产业导向、规划导向和排污总量的控制,禁止在园区内建设有大气污染的企业。

7.1.3 声环境保护措施

按照国家有关噪声管理法规,对工业、施工、商业噪声的管理。加强对外交通干线绿化和隔声设施建设,加强对工程项目的环境质量评价,有效治理和控制噪声源;积极防治社会生活噪声;加强交通管理,降低交通噪声。

8 结束语

本文分析产业转移工业园发展的背景及产业类型,并结合自身的优势条件,确定园区的性质、职能和定位。以资源及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为原则,合理安排各项基础设施的建设,并使之能够与城市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相协调,增加规划的弹性和应变能力,引导园区的可持续发展。塑造汕头市南部工业新城的滨海、沿江景观特色,增强其未来发展的综合竞争力。

参考文献

篇10

首动区一期)

 

一、编制依据

依据明溪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年度计划、《明溪县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和《明溪县奋发山海协作产业园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明溪县奋发山海协作产业园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方案》。

二、基本情况

本次成片开发方案项目位与三明市中部的明溪县奋发山海协作产业园,成片开发面积29.0324公顷,其中农用地 10.3313公顷(含耕地面积3.4429公顷),建设用地2.628公顷,未利用地16.0731公顷。规划范围北至兴泉铁路,南至胡坊镇自来水厂北侧山体,东至瀚大线附近,西到石溪村,规划区东西长约 4 公里,南北平均宽约1公里,最宽处2.6公里根据实地勘测调查。

三、必要性

明溪县奋发山海协作产业园,以兴泉铁路、泉南高速、莆炎高速等交通枢纽为基础,以培育发展交通经济带为目标,立足明溪自身优势。

四、主要用途

其中工业用地用途面积17.3238公顷,占比59.67%。实现促进企业向产业园区集中形成“聚集效应”的功能,主要引进企业,建设产业提高产业经济总量,加快产业进程。

城镇道路用地用途面积7.8689公顷,占比27.1%。实现提供完善园区交通系统的功能,可为企业和周边群众提供便利的交通通道,提高出行可达性和交通效率,拓展产业园空间,优化布局,促进片区功能调整。

防护绿地用地面积2.7312公顷,占比9.41%。实现道路两侧防护绿化带以及边坡建设的功能。

排水用地用途1.0046公顷,占比3.46%。实现产业园污水处理的功能。

公园绿地用地用途面积0.1038,占比0.36%。实现为净化空气减少公害的功能。

五、效益评估

(一)土地利用效益

项目投产后可促进城市功能均衡布局,提升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水平。

(二)经济效益

基础服务设施产业的完善和地区特色产业的发展,有利于进一步完善产业结构,形成优势互补,规模效应进一步突显。促进经济的增长最为直接的方式是通过税收的增加,另外,对于周边产业和相关产业行业还有较强的带动力。

(三)社会效益

本方案片区的建设能够解决约2000人的就业问题,从而增加周边本地农村居民经济收入来源,提高农村居民的福利和收入(四)生态效益:明溪县生态优美,投资环境优越,森林覆盖率达80.6%,林地绿化率达94.5%,本方案片区规划新增公园绿地与防护用地2.8350顷,公园绿地将改善区域环境质量,为本地居民提供接近自然,开展游憩休闲活动的空间场所

六、永久基本农田及生态保护情况成片开发区域范围

 不涉及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 各类保护区(含文物保护),符合成片开发项目送审报批的 要求。

七、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年度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