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初中历史命题的建议模板(10篇)

时间:2023-10-11 10:07:28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对初中历史命题的建议,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对初中历史命题的建议

篇1

课堂是教师与学生互动的过程,既有教师的问和教,又有学生的疑和学,教师以提问激活学生的思维,学生用质疑启发教师的灵感,师生双方交流互动,来碰撞出智慧的火花。通过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调动学生学习中的各种积极因素,充分发挥其探究未知事物的主动性,激发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欲望,从而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

二、教师要调整现有的知识体系

新课程下的历史课堂教学要求将传统的以教师的教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的学为中心,教师原有的知识储备、专业训练及教学能力面临着很大的挑战。新课程改革的关键在教师,教师承担着太多的责任和压力。譬如课堂上需要介绍更多的历史知识,课下就需要教师尽量多地到图书馆、电子阅览室查找历史资料。这个问题的解决一方面是教师尽量利用好手中现有的资料,另一方面要靠学校逐步改善现代化教学设施。教师要打破原有的通史观念,适应现在的专题观念,教师的历史知识有待补充,视野有待开阔,这样才能减少在课堂上面对学生质疑时可能出现的尴尬。

新课程下打破历史时序性和整体性的专题型教学要求教师在放弃传统时序性和整体性观念的基础上,塑造更高层次的时序性和更深刻的整体性的新观念。为此,在课程改革的同时要有相应的教师业务培训,以提高历史教师的业务能力。众所周知,历史是一门综合性学科,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包罗古今中外的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科学、技术等方面的知识。虽然不可能要求每一位历史教师对这么多的门类样样精通,但了解一些则是完全必要的,很难想象一个知识贫乏的教师能把历史课上得丰富多采、有血有肉、充满活力。“给人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这句至理名言说明了教师业务进修不是朝夕之事而是终身大业,只有教师业务水平提高了,才能逐步挖掘出各专题之间更为严谨的时序性和更为紧密的整体性。

三、学生对初中历史基础知识掌握程度的问题

以往的初中、高中教材体系一致、角度一致,只是知识广度和认识深度有所不同,这对那些初中历史没学好的学生来说还有一个“补习”的机会。而现在的高中历史专题教学则要求学生对初中历史学习必须重视起来(学校也得重视历史教学),否则将给高中历史教学带来很大困难。

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

高中新课程实施后,学生的历史课堂学习、课后作业布置都会发生多方面的变化,这对师生双方来说都是新鲜的,都要有一个从不适应到适应的过程。

历史课堂上传统的“我讲你听”、“我问你答”的教学模式会发生改变。学生要学会在师生互动、平等参与、积极思考、自由交流、主动探究、大胆质疑的氛围中学习。课后学生要充分利用手中的资料和学校能提供的条件去搜集相关历史资料,去自己积累知识、开拓视野,而不能把所有查找历史资料的任务推到教师身上。

篇2

1.命题以能力立意为主,重视观点、材料、角度的创设与运用;试题的选材主要有文字与表格材料、地图、图片等形式,考查考生准确再认,再现历史基本知识,以及灵活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多角度、多层次分析判断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2009年22题,从直观考查风俗习惯的变化到深层次的经济基础的变革,不同观点的立意方向。

2.突击抽查边角知识,教材中标识的章节、用楷体字排版的内容、教材中的图表注释、平时出现频率较低的知识;以各种材料为载体的试题不断增加,形式更加多样化,阅读信息不断扩大。如2009江苏历史第5题。

3.文明史观整合试题综合程度越来越高,文明史范式成为历史试题设计和制作的主导范式之一。淡化古代与近代、中国与世界的时空界限,跨知识渗透、跨区域链接,综合程度越来越高。

4.隐性介入热点问题,引导关注社会生活。如:商业城市发展、儒学与民族精神,儒家文化与经济发展、城市群的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设与政治体制改革等。

二、复习策略

1.明确高考能力要求,加强主干知识的复习。

历史高考能力要求共4大项12条,在平常复习时,应把高考的能力要求和各个考点作为巩固基础知识,提高应试能力的指针,落实到复习的各个环节。

高考一方面考查一些原生态的基础知识,另一方面考查迁移运用所学知识,即衍生态知识的能力,没有可供迁移运用的原生态知识,衍生态知识也就不存在了。原生态知识复习的依据就是课标和考纲,应注意将课标和考纲要求的陈述式变成一个个设问式,利用教材对问题进行合理的整合取舍,形成主干知识体系。有的学生初中通史知识掌握有欠缺,不能满足高中阶段学习专题历史的要求,建议按照课标、考纲要求对初中历史课本的相关通史内容和阶段特征进行补充学习,把初中史的知识体系和高中专题的知识体系在理解的基础上形成一个相互融合的知识整体,随时注意用目录学习法梳理知识,保证每天拿出一段时间复习,这样定有大的飞跃。

2.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考日益注重思维能力的考查,这已成为高考的主要方面,在明确高考能力要求的基础上。

(1)参考近几年各地高考题,建立典题本,这是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很多学生手头资料不少,大多数情况下做过也就过去了,缺少精心的参悟,尚未达到“格物致知”的要求,而高考命题对于考查哪些知识点、体现什么意图都有一个通盘的考虑,且科学性较高。因此,要对近几年高考题有认真地思考,把答案写出来,然后对照高考答案提升自己的审题能力、理解题目意图的能力和综合处理材料、史论结合的能力;建立一个记录好题和错题的典型题目本,把日常练习中的好题错题及时搜集整理,把典型题目本充实起来并经常参悟。

(2)培养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及创新精神,重视打破思维定式。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地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克服思维角度的单一性、片面性,坚决避免生搬硬套、生吞活剥地利用课本原话答题;要能够真正理解命题人的命题立意,再结合设问和材料进行具体分析,在充分审明设问的前提下作答就不会偏离命题立意这个中心;要学会从材料组合中、从题干语中、从设问中把握命题立意;要抓住问题中的核心词、关键词、条件限制词、分值来确定回答内容的主次、多少,寻找答题途径。

(3)提高理论认识能力。重视应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分析和解决问题。如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等;要把理论观点转化为认识历史的思维方法,用以全面地辩证地分析历史问题。

(4)加强行文答案规范性的训练。在形式上要段落化、序号化、整洁化。“段落化”指所需回答问题要按答题纸中的序号自成一个段落,使段落分明、条理清晰;“序号化”指回答问题的各个并列要点之间用各类序号分隔,使要点突出,一目了然;“整洁化”指卷面美观,整齐洁净。内容要面全、点齐、话简。“面全”指所回答问题角度齐全,碰到隐含角度时要根据平时分析问题的思路发散思维来确定;“点齐”指所回答问题的要点齐全,在把握不准的情况下,可比预测的要点多出1到2个要点,以免失分;“话简”指回答问题的语言简洁明了,通俗易懂,避免文学化语言。

3.加强对历史材料的解读训练,提高材料解析题的答题能力。

篇3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9.023

初三历史中考复习课,涉及世界史和中国史知识的系统整合,内容繁多,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繁琐,如何才能让复习课效果最优化?是每个初中历史教师深入思考的问题?传统的复习方式基本上是“满堂灌”“填鸭式”,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成为知识的容器。我校“学议讲练”尝试小组教学模式实施以来,如何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历史教学的有效性,成为推动我创新历史教学方法的动力。把思维导图与初中历史复习课堂相结合,在“学议讲练”课堂教学模式下,扎扎实实构建每一章节,形成基础知识思维导图,充分发挥了思维导图的作用。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能力,转变传统课堂复习模式;另一方面为构建“知识全景图”打下扎实的基础,可谓是“一幅图像调动了无限的思维联想,一幅图像胜过千言万语”。那么,我在课堂教学中是怎么做的呢?

一、学――自主学习体验思维导图

初三历史针对中考的复习一般以专题为主题形式出现,围绕主题进行组历史知识之间的关系,传统的专题复习多以简单的基本线索为主,而采用思维导图则可以从各个层面表现和揭示基础知识和专题主题的关系,在每个专题复习之前,我都要求学生用思维导图进行自主学习,整理出本节课的重点,难点,疑点和知识结构,这个知识结构的整体一定是在看教辅资料,完成各种提炼的基础上的整体,而不是简单的课本知识的罗列,否则将失去思维导图的意义。接着用三种颜色以上的笔画出基本结构,不同颜色表示历史结构的不同层次,有表示专题主题的,有表示每课主题的,还有每个具体的考点。这样的自主预习,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强,效果很好。

二、议――小组合作探究思维导图

“学议讲练”课堂模式下,学生的课堂展示成为重要的一环,学生的小组展示,探讨和合作,既是学生学习成果的表现,也是其思维活动的表达,在小组合作探究的五到十分钟里,小组各成员将自己绘制的思维导图在小组中展示并作介绍分析,其他成员都要进行评价和提出建议,共同分享,集思广益,互相查漏补缺,完善本组的知识结构。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思维导图,学生们积极参与,交流分享,促进了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想象,锻炼学生的思维。学生通过动手绘制思维导图,可以激发大脑的各个层次,促使学生在学习和倾听的阶段都保持着较高水平的回忆,制作一幅思维导图,其制作过程本身就是对材料的整理,思维的提炼。思维导图也真正地实现了小组合作探究,不使小组合作成为“空架子”。

三、讲――课堂讲解提升思维导图

初三历史的专题复习中,我将整个知识体系专题制成思维导图,让学生对专题历史形成导向性认识。课堂教学讲解中,针对中考中历史材料题注重考查知识体系上的框架结构,它常常在一个专题内容上连续发问,多方位,多角度考察和一个历史事件的内涵与外延,试题更多的突出时代感,强调历史与现实的交融,源于教材,高于教材的题目多,大量热点问题的历史发展线索成为综合性命题的载体。因此,在课堂教师讲解部分,我运用思维导图这个工具,对初中历史阶段学过的知识进行整体的回顾和梳理,这样就可以使学生对所有知识更加条理化,系统化,清楚重点,难点,疑点以及知识与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只有打下如此坚实的基础,才可以在考场上得到更好的发挥。

四、练――当堂训练拓展思维导图

当堂训练是“学议讲练”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的重要手段,但是在历史的综合性材料题中,学生是常常出现答非所问,表达不清,知识遗漏,缺乏深度等问题,而思维导图架构的知识体系,突出关键词,思维严谨深入的优势对于解决这些问题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如:四川省宜宾市2015年中考题材料解析题第12题:

篇4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1(c)-0086-01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近一步实施,在初中历史新课标标准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教师们开始转变思路,把自己变成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充分培养和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研究能力。然而,由于初中生自主学习与研究能力较差,传统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影响根深蒂固,学生长期形成一种依赖教师的习惯等等各方面原因,导致很多时候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流于形式,或是造成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力不从心。

笔者在这近30年的课堂教学探索中,曾获得过成功和认可,也经历了多次的曲折和反复。历经了传统教学“填鸭式”的方法,也在新课改中逐步完善自我,从中有成功的经验,也有深刻的教训。这一切的经历使笔者充分认识到要让学生在教学中能真正发挥主体作用,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转变。

1 教师角色的转变

多年来,中学的课堂教学以教师讲解为标准,以书面考试为唯一学业评价手段的教育教学方式,几乎成了教学管理和教师们教学的定势的评价行为,极大地束缚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创新意识的形成。新课程改革要求重新定位教师的角色,要由照本宣科的“领唱人”变为无所不知的“故事大王”,由师道尊严的“师长”变为与学生平等的“谈话人”。这就要求教师要敢于放下权威放下架子,由传统的知识权威到平等的参与学生研究,不再过分注重知识的传授,而是让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把学生视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在课堂中自主学习,学习目标由学生确定,过程让学生参与,问题让学生提出,方法让学生归纳的理念,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

2 教学方法的转变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显得尤为重要。

创设宽松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新课程标准特别要求广大教师积极注入情感,与学生能融洽相处。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着特殊、奇妙的作用。要建立这种和谐的师生关系,首先师生要相互交心。教师要放下架子走下讲台,多与学生交流沟通,笔者的目标是“关爱每一生,奉献每一天”。其次鼓励学生大胆发言、讨论,及时肯定表扬。历史学科的这种特点要求教师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来观察和认识历史,允许学生发表不同意见,允许学生建议教师调整教学内容、方法。这样既可以活跃课堂,又可以活跃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好地得到体现。

真正培养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做自己的主人。一支粉笔、一张嘴的传统教学模式显然不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即使老师口才再好,如果每节课都是老师的“独角戏”,学生也会厌烦的,笔者进行过历史专题讨论课的尝试。在学习商鞅变法时安排了一节活动课,让学生就商鞅变法是否成功举行一个辩论会。他们积极参与,热情高昂。原来,给学生一个舞台,就给了他们展示自己的机会,给了他们伸展心灵的空间。除了这样的辩论会,还可以组织历史剧表演,历史歌曲比赛,历史典故故事会等等。这些灵活多样的形式,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成长。

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进行全面系统的培养。通过自主学习掌握课本知识的能力,是学生学习能力的首要表现。历史的每一部分内容并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共同构成完整的历史学科知识体系。学生在学习中,要把零散的知识纳入知识体系,进行系统的掌握。重大历史事件往往包括背景、经过、影响几大段的复杂内容,学生靠死记硬背效率低下。这就需要化复杂为简单,通过信息的加工重组,提取记忆要素。对学习测试效果进行自我分析和评价,通过学生转换角色的自评互评,可以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命题的基本思路,把握命题的一般规律,掌握答题的基本要领,从中发现自己在解答问题中存在的不足,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自己分析解答各类问题的能力。

3 活动课的设计

活动课是培养学生主体意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最好形式。新课程下的综合探究课可作为活动课来处理。

让学生在历史课堂中“活动”起来,老师就相当于“导演”。很多历史课堂有了学生朗读、绘图、讲故事、唱歌、历史剧表演等,课堂可谓“热闹非凡”。但是学生活动不是盲目的,历史课堂“活动”必须要有明确的目的性,我们要明确活动的意图,既要保证学生的“全员参与和有效参与”,又要防止学们偏离主题。如在明清八股取士一目中,笔者安排了学生课堂上表演短剧、“看图说史”等活动,把课堂还给了学生,其中印象最深刻的切是让学生看《举子看榜》“看图说史”的活动,学生纷纷发言,有趣的是他们对图中挑担子的小男孩的身份发生了争议,有说是货郎、有说是书童。这个时候不能由他们争个没完没了,要对他们的发言肯定表扬并允许保留各自的意见,然后立即顺势让学生们思考此图整体上说明了什么问题?这样留有悬念又尊重了学生,也不让他们太偏离主题。

我们在引导学生活动时要尽可能的让学生自主有序活动,同时不局限单一的形式和内容,鼓励学生大胆开拓、创新。活动课有利于创设师生、生生之间的平等、和谐的教学气氛。大家在互相尊重、信任和合作的氛围中研究探讨,从活动的组织到最后的结果都由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整个活动过程始终处在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中。

总之,目前历史课堂教学领域正在进行着一场大的变革。在这场改革中,可能由于教师的轻易“退位”,学生一时缺少“自主”能力,而引起教学秩序的“动荡”,一些课堂教学改革搞得“轰轰烈烈”,而最终又会“悄无声息”。为防止类似现象的出现,使新课程改革取得预想的效果,我们一线教师一定要及时转变角色,当好学生的引路人,指导他们及时转变思想,使学生的主体作用更好地发挥出来。

参考文献

[1] 卢韶华.浅谈历史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培养[J].成功(教育),2011,2:159-160.

[2] 崔秀玲.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

[3] 邱俊香.论学生主体性的培养与历史教学[D].福建师范大学,2003.

篇5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72(2013)12-047-01

历史是一门人文性强的学科,知识面广。中华五千年历史,源远流长;世界各国历史,纵横几千年。“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通过学习历史,可以使我们了解过去、把握现在、赢得未来。

纵观现在农村初中历史教学现状,令人堪忧,形势十分不容乐观,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 学校领导不重视;2. 各学校没有专业的历史老师,任课教师往往是其他学科教师兼任;3. 学生对历史不够重视,缺乏学习兴趣。以上因素,导致学生的历史知识点记得不牢,考试起来就一味地翻书,直接影响中考的历史成绩。特别是2013年中考对题型的改革,并增加了中国古代史的考查内容,让学生非常不适应,从而导致整体水平为历年来中考最低。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现实的现状,是一直以来形成的;从只学不考到要学要考,再到要考深考透,这一过程令无数历史老师无比纠结。中考历史分值只有那么可怜的五十分,当然不能与语文、数学、英语这些大科目相比,“一直是在历史遗忘的角落”。可作为一名历史教学人员,心里自然不是滋味,我们不希望喧宾夺主,但也不容忽视配角的作用。为此,笔者在此提几点自己的想法,供参考:

一、教师专业化发展

学校要充分重视教师专业发展,培养专职的历史老师,并鼓励教师多参与历史教学研讨,促进教师成长;作为一名历史教师,应该多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对现行中学历史教材了如指掌;深刻研究历史新课程标准,在平时教学中做到有的放矢。

二、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

许多学校因师资问题,对历史学科不重视,七八年级不作考查要求,这对九年级历史教学,特别是中考非常不利。许多学生认为:历史开卷考试简单,不外乎就是抄书而已;分数又不多,只有那么五十分。上课不认真,课后也从来不翻书、不复习,对要识记、背诵的知识点一无所知,更不要说理解与应用。因此,我每次在九年级第一节课上都会对学生做要求:学习历史与其它科目一样,要记忆与背诵,更要理解与应用;常规工作自然也不能少,课前预习与课后复习照常要做;并且让学生明白学习历史并不只是简单地抄书,更要注重方法与技巧。只有学生重视这门学科,才能认真去学习,也才能取得更好的成绩。

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记得自己初中时的一位同窗,对中国历史知识了如指掌,倒背如流。同学们羡慕不已,问其原因,兴趣爱好是其学习历史最初的动力。只有学生对历史有兴趣,才能取得好成绩。历史知识本身枯燥无味,如果教师采用一贯的教学方法,学生便会对你及你的历史学科丧失兴趣。因此,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应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如常规课与多媒体课相结合、历史课本知识与课外历史小知识相结合、制作历史小卡片与写历史小论文相结合……通过多渠道激发学习的兴趣,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注重学习方法与技巧

对于学生来说,学习历史目的非常明确――中考,在中考中能取得好成绩。教师应把握这一心理,在平时教学中要渗透一些学习方法与解题技巧,让你的学生懂得如何学习,怎样去从容应对考试。就学习方法而言,最根本在于平时的积累,最常用的方法是用时间轴的方式,将历史知识建构成体系,一目了然;学习历史还要学会对比(古今中外),通过比较,找出其中的异同点,这是近年来命题的主要方向;对于解题技巧来说,直接关系学生成绩的好坏,因此教师在平时应着重对此进行总结,并在练习及试卷讲评中适当渗透,如选择题的排除法与时间排序法等。

篇6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从近几年的中考历史试卷分析来看,学生最薄弱的环节是:有关历史事件和性质、历史综合性问题、错别字、图文等。下面我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和对近几年江苏部分中考试卷的分析,就初中历史复习阶段提出几点建议。

一、明确目标,周密安排,拟订备考策略

1.注意研究课程标准、考试说明和教材,准确把握方向,确保有效复习

课程标准、考试说明和教材是中考命题的依据,因此,要认真通读课程标准、钻研考试说明和教材,要对课程标准中所提出的教学要求有所了解,特别对知识的要求、技能技巧的运用、科学探究方面等,再根据考试说明仔细钻研教材,不但要理解教材提出的每个知识点、性质、背景,还要对教材中提供的科学方法进行归纳总结,对教材中对知识的表达方式、练习的形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都应在复习的过程中予以关注。

2.重视知识与技能的形成,立足基础,着眼能力

中考是依托知识来考查能力,中考考查的知识是对整个初中所学历史知识的抽样,中考所要考查的能力层次是初中学生所能达到的能力水平,中考所要考查的能力主要是笔试环境下所能体现的能力。基础知识是中考命题的第一依据,因此教师应从学生发展的角度出发,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改变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和题海战术的训练方式,重视学生基础知识的全面掌握、解题技能技巧的运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提高,规定了学生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个方面应达到的总体目标,真正达到获取知识并能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复习课的教学应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灵活运用所学的历史知识处理实际问题仍是近年中考的一个特点,也是时代对历史教学的新要求。要通过对身边的社会现象、社会热点的关注,学习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去解释、理解社会和周围发生的事物,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要提高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和对世界的了解。要发挥历史教学的特长,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多向学生提出“为什么”及多举生活中的历史文物古迹等,甚至可以在教学当中运用多媒体,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为学生学习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良好环境,使学生既能够提高学习兴趣,又能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4.要注意突出重点,分清主次

中考复习要重点突出,主次分明,切忌平均使用力量,在课程标准、考试说明和教材的指导下,结合学生的实际,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对属“理解”层次的,要了解它们的含义,掌握要点,能运用其进行分析、解决简单的问题,能用其解释简单的历史题;对要求为“了解”层次的内容,应通过复习加以弄懂,并能用自己的语言准确表述出其含义,在有关的问题中能识别它们;对要求“简述”的内容,应能熟悉它的性质、概念及影响。比如说,在中国近现代史部分的内容占考试范围的50%左右,我们在复习的过程中,应该着重复习这些内容,而有些老师在复习中却按照七、八、九年级的顺序来复习,而没有注意突出重点;有些老师甚至先复习七、九年级的,再复习八年级的,但时间把握不好,留给八年级的时间太少了,以至于复习效果不好。

5.注意复习进度的阶段性

中考复习,历史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单元过关,把教材中的内容全面复习、梳理,并将各章节的知识连成链。这个阶段不能急,把所有的知识点都掌握,打好基础。第二阶段:专题复习。如农村问题、党的奋斗史、民族关系、建都、近代列强侵华史、世界格局的变化、战争史等专题,在讲述中让学生懂得归纳、总结历史知识,同时让学生对知识形成网络。第三阶段:题型演练。针对近年出现的题型,如选择题、材料题、问答题进行专题复习。让学生对题型熟悉,做题技巧也会提高。第四阶段:模拟训练,提高效率,逐步进入临考状态。

二、详备精讲.针对训练,疏通渠道。做好反馈记录

在第一轮复习中,内容多,课时紧,一定要把主要精力花在备课上,要深备、精备,不能无备而讲、粗备而讲。这一阶段,讲、练、学的时间各占三分之一。在有限的时间内对初中历史知识来个盘点,然后对知识形成的重点、对性质的难点、对复习的疑点、对中考的能力点进行精讲。对学生的训练要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题型的选取要有目的性,同时要在课堂上留给学生一定的时间精做一些题,做到举一反三。

三、尊重学生.加强师生的互动性,谋求共同发展

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互动。在教师主观意识支配下,通过师生双方的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从而分享彼此的思考和发现,交流彼此的知识和经验,融化彼此的体验和经验,丰富教和学的内容和方法,只有人人参与平等对话,才能实现教学相长、共同发展。中考是考学生不是考老师,教师讲得再好,如果学生掌握不了那是徒劳的。因此,上课时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开发学生的思维,不要把上课变成自己的独角戏。

篇7

中图分类号:G63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9-0198-01

2008年秋,河南省也进入了新课改,我也有幸成为新课改的首批实践者之一,从2008年暑假新课程培训到现在,我怀着敬畏的心情走进课改,到现在已有两年的时间了。作为新一轮基础教育高中历史课程的改革,在主管部门的直接领导,专家的专业引领,学者的指点迷津,还由于市教研室“基于问题解决,致力行动跟进”的总体方针策略的指引,我们终于勇敢地走出了第一步。

在2008年的暑假,我们整整培训了一个假期,无论上至省教育厅、市教育局、教研协作区,下到我们学校、老师,无论是从思想还是从行动中,我们都非常重视新课程改革。虽然有这么多的教研培训,但在教学实践中我还是有许多问题与困惑,二年课改回头看,一路走来的高中历史改革,其中不乏坎坷与艰辛,困惑与矛盾,对于新课程也有了新的认识。

第一,历史必修教材内容太深

新课程标准要求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的现状。然而在教学中师生普遍感到困惑的一个问题就是必修课的教学内容过深过繁。新教材用模块专题的方式来编写教材,本意是使教学内容精练,突出重点主题,便于从一个特定的视角对历史事件、现象、人物进行更加深入的探究和了解。采用中外合编的体例本意是通过对比、联系,使学生深刻地理解世界历史中的中国、中国历史与世界历史的联系和相互影响。但导致跳跃性大,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被弱化。例如人教版必修二第7、第8课讲述前两次工业革命,必修三第13课从《蒸汽机到互联网》又重复了同样的知识。例如人教版必修一第8课《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关于“独立之初的严峻形势”,教材中基本没有关于英属北美殖民地的社会经济状况、启蒙思想的发展、殖民地人民与殖民者矛盾斗争的整个历史画面,仅用简短的几句话一带而过。这段历史在旧教材中至少2课时才能完成。如此一来,就增加了教师把握教材的难度,展开来讲吧,时间不够,担心完不成教学任务;不展开来讲吧,学生不知所以然,担心考试成绩。

第二,内容太多,一个学期内学不易学完

新版本高中历史教材采用了全新的专题史的新形式,分为必修和选修两类,其中必修三本,分别为政治、经济、文化三册。笔者在亲身的中学历史课堂教学实践中发现,这种编排模式很不适应当前高中学生的现状。因为专题式教材应该是建立在学生具有一定的通史知识基础之上的。可能决策者们忽略了一个重要的现实问题:当前我国初中历史的现状。现阶段我国绝大多数省区,初中历史是被普遍认为是副科,安排的课时很少,一般一周二节课,加上假期、期中又不能补课,根本上不完,特别是二年级下学期上两本厚厚的书51节,每一节都非常紧张。

第三,学分制不具有可操作性――流于形式

按照新课改的精神,在必修课每个模块学习结束时,教师要根据学习平时的表现给分。也就是说中学教师现在也可以像大学教师一样“放人”或“留人”,刚开始的时候,学生好像很在意,但是这样的规定确实属于一种理想化的东西,不具有现实的课操作性,因为在具体操作的过程中发现,如果真的按规定“留人”,会引起一连串的连锁反应,不仅会引起骂声一片,更重要的是多数学校也不会认同教师的这种做法。笔者也对不少的兄弟学校的很多学科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情况大同小异,学科教师最终都是网开一面“放人”,刚开始被教师津津乐道的所谓“法宝”,对学生的威慑也就灰飞湮灭了。换句话说就是新课改的学分制不具有课操作性,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流于形式。

第四,评价体系和新课改与高考的衔接问题

新课程改革的精神肯定是没有问题的,如果可以不打折扣的推行,也肯定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壮举。但是在当前的高考体制之下去推行,却是一件出力不讨好的事情,因为推行新课程改革与提高高考成绩不是成正比的,而家长和社会向我们要的却是高考成绩。这种特殊的情境之下,我们只能折中处理,一面继续搞应试教育,一面在上级检查时搞一些花架子应付。比如课堂教学,我经常到一些新课程改革推行较好的先进学校去听课,感觉课堂气氛明显的比以往热烈了,经常性的穿插一些学生的热烈讨论。其实这些多是假象,学生讨论的信度和效度很值得怀疑。笔者在进行公开课教学时,为了营造热烈的气氛,也曾经偷偷的嘱咐学生在要求他们讨论的时候一定要大声,特别是远离听课人的地方,反正他们也无法听清你们说的是什么。其实我们也并不想这样做,我们也很无奈,都是现今的应试教育惹得祸。因为仅仅推行课改,而不推行高考制度改革,不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也根本就解决不了问题。

综上所述,当前的新课程改革,虽然推行的轰轰烈烈,实质上并没有扎根与中学课堂。如何才能将这一利国利民的千秋大业落到实处,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解决:更新学校评价体系――当务之急。学生的考试成绩历来是学校评价教师的最重要的尺度,并与教师的待遇地位等直接挂钩。然而当前对新课程推行的优劣还没有一套较好的评价机制,难以量化管理。建议相关专家能较快地推出一套科学的评价机制,让新课程成为学校评价的重头戏,彻底改变当前的学校评价机制。

参考文献

[1]赵毅.赵毅峰・中国古代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篇8

1 课本难学,学生难有学史兴趣

当前,中学生学习历史的心态:一是为了考试升学,二是因为兴趣所致。考试和兴趣二者互为因果,但在现行的考试制度下,学生不是学习的主体,而是分数的奴隶,中学生对历史课是爱憎分明:爱其故事性、形象性、哲思性,憎其难记、难背、难得分,所以难以调动起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而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很简单:其一,较之其他学科,历史课内容芜杂,知识容量大,丰富生动的历史被枯燥乏味的条条框框所取代,而且初中、高中教材在编写体例、内容难易上区分明显,缺乏衔接性,不像其他学科体现出循序渐进的认知规律,所以初中生学起来吃力,高中生学起来乏味。其二,高考命题试题覆盖面广,难度系数大,历史科“高投入,低产出”。其三,不少历史教师把高考与素质教育完全对立起来,上课讲书,学生背书,考试考书,挖空心思把书本上的知识和各类考题灌输给学生,而很少潜心改进教学方法。

2 学生难教,教师难有教学热情

由于很多地区初中升学考试取消历史学科,历史科理所当然地成了“副科”,平时不按标准开足历史课,随意乱停乱占,上课照本宣科,念完了事,所以到了高中,常常是高一重起炉灶,高二应付会考,高三(文科)死背、背死。历史成为几乎所有高考学科中难度最大的一门,学生最不喜欢历史课,历史教师吃力不讨好。

3 地位难正,师资难有科学配置

新课程背景下的历史学科地位存在着理论上的溢美和实践上的乏力两种倾向。由于历史课在相当部分人的心目中可有可无,于是就出现了历史学科教师缺乏,师资配备欠科学的不正常现象,表现在:在以历史科为“副科”的大前提下,有不少历史教师是半路出家的,没有受到系统的大学历史教育。甚至一些中学在历史教师缺乏时,有时由校长或行政人员代替,有时由其他学科教师代替。

二、反思与对策

面对现实的严峻挑战,我们必须勇于开拓,大胆改革,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让中学历史教学焕发其应有的生机与活力。

1 进一步完善高考制度

虽然高考在目标上与素质教育是一致的,但问题的症结是僵硬的考试模式和不恰当的教学方式影响了素质教育的发展。希望命题专家认真利用好手中的“指挥棒”,少考些死记硬背的历史知识和偏题、怪题,多考些历史基本知识及有关国计民生的难点、热点问题,这样能更好地把历史教学引上素质教育的轨道,以引导学生把主要精力用于思考和研究问题,培养历史思维能力。

针对目前初中、高中历史教学脱节的问题,建议调整初中历史考试的方式方法:一是全国各省市都将历史纳入中考考试范围,可采取政治、历史、地理综合或开卷考试等形式,以引起重视,实现初中、高中良性衔接。二是因地制宜利用乡土资源开展社会实践、社会调查活动,将它作为考查成绩记录,以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学史兴趣。

2 编写科学的历史教材

历史教材的编写要站在学生整体素质发展的角度,同时根据初中、高中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整合出不同层次的学科知识体系。现在初中段教材以历史基本知识为内容、以编年体形式编写。而高中历史新教材以模块和专题相结合的方式,将教材编排体系由原来的编年体变为包括政治、经济、文化三个必修模块和六个选修模块在内的专题型编排体系,跨越性太大,抽象性太强,是否可以考虑多元开发一些初中、高中的衔接教材。

3 将历史教育由“考试性教育”转变为“社会性教育”

我们的历史教育必须着眼于国民素质的养成问题,历史教育工作者的使命就是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把先人的智慧、经验和教训传授给学生和全体国民,从而增强他的历史责任感、社会责任感。基于此,学校中的历史教学绝不能仅仅致力于少数人和高分数,还应致力于以鉴资治、人文道德等史学价值的播扬。另外,信息社会人类的社会生活日益多元化,人的一生在各个不同阶段必须经常学习新东西,学校教育不是学习的终点,仅仅是人生接受教育的一小部分,同时随着大众传媒的普及,学校也不再成为人们接受文化知识的唯一场所,因此,中学的历史教学应强调它的创造性和适应性,思考如何发挥学科价值,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把握时代与自我,增进个性发展,锻铸健全人格,使学生终身受用。

4 应提高广大历史教师的素养

在教学活动中,最关键的因素是教师,因为历史的兴趣性、学生的向师性和社会的实用性是环环相扣的,所有的一切似乎都可以归结到历史教师如何发挥主导作用,激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上来。我认为历史教师应在以下方面做出努力:

篇9

基础教育是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对提高中华民族的素质,培养各级各类人才,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全局性、先导性和基础性的作用。为了培养适应新世纪要求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代新人,广大的教育工作者给予了密切的关注并为之不断地探索。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开放题应运而生了[1]。

1、初中政治开放题的特点

1.1立意高远

传统旧大纲教学时期的政治题目多是以“知识立意”为命题原则,重点考查“双华”,即基础知识的一识记和基本能力的运用。实际操作中,基本能力的考查实际土“徒有虚名”,因为更多的是识记能力层面的考查,形象地讲,死记硬背就能获得高分。新课程改革至今,中考政治命题从“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的转变己基本完成,无论是选拔胜考试还是水平性测试,无沦是闭卷考试还是开卷考试,开放题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开放题在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等方而具有无可替代的优越性。

1.2情境新颖

开放题特别重视考察社会生活、教育科学技术等方一面的知识,特别是社会生活、学生生活以及社会实际和热点问题的相互联系,考试题目一般都有灵活多变的特点[2]。政治作为一门与生活联系紧密的学科,政治试题的问题背景与生活有密切的联系。政治开放题更是如此,政治开放题的情境与社会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相联。

1.3 设问巧妙

一个好的问题,除了具有通过它能让学生掌握知识本身的功能外,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赞可夫曾说:“教会学生思考,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种最有价值的本领。”思维就好比捕鱼之技、点金之术,是扫训几知识宝库的钥匙。少干放题中科学设问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及良好思维品质的有效途径。有目的、有计划地创设情真意切、意远思趣的开放题,激活学生思维,引导学生联系实际地选择问题、发现问题、探索问题直至解决问题。

1.4答案开放

开放题答案往往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而其中任何一个答案都应该能接近独立完成对试题的解答,且符合题意。这种开放阻试题对学生的能力要求相对较高,出题的基础和前提是学生系统化的基础知识和较高的学科能力,这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这也是很多学生对这类试题感到困难和棘手的原因所在。学生必须打破原有的思维模式,展开联想和想象的空间,从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进行探讨,开放题易使学生形成原有认知结构和新认知结构的冲突,学生必须通过顺应来主动建构新的认知结构。开放题的解答过程中,没有固定的、现成的模式可循,靠死记硬背、机械模仿找不到问题的答案,学生必须充分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备,积极开展智力活动,用多种思维方法(如联想、猜想、直觉、类比等等)进行思考和探索,从而得出合理分析结果。因而开放题更加关注学生的个性,鼓励考生展示“独特的自我”,鼓励学生创新思维,进行个性化、有创意的表达。通过鼓励学生有创意的表达,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有利于学生张扬自我,发展健康个性,培养健全人格。

2、初中政治开放题的编制方法

2.1答案多元的选材内容

选材内容具备可能的多元化结论是编制此类题目的前提条件。答案多元的选材内容可以提供给学生思维发散的广阔空间。但这不是说开放题的编制具有很大的选材上的局限性,而是说我们应充分挖掘每一个知识点的相关知识和背景支撑,发现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在一个更为宏观的视野下看待选材内容和成题视角,更为科学的处理知识点和知识而的关系。如果命题人善于从不同的角度石一问题,就不难发现其实许多的知识点都处在某种多元化的视域内。

2.2思维发散的设问方式

采用能引发学生发散思维的设问方式是编制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挖掘内容的多层次性和多元化的保证,也是学生思维发散的导火索。如果没有引发学生发散思维的设问方式,学生很容易局限于某一种答案而不能深入思考,不能体会试题的精彩,不能发挥试题的功用。常用的设问方式有:“请从不同角度……”“合理化建议……”“请谈谈可能的……”“你的看法是……”等等。另外,在题干出可能限制学生思路的位置做空缺处理而体现开放性也是一种很好的设问方式。但同时也应注意,在多元化的答案的背景下,设问方式也是把握试题开放度的关口。不能让学生在题目中不能自拔。毕竟,开放题的圆满解答需要合作而不是仅仅个人努力。

2.3与相关学科融合

传统教学中过多地强调了学科壁垒,本来紧密结合的脱胎于同一母体的各学科知识“老死不相往来”,人为地割裂了知识的整体性和综合性,使得学生掌握的知识失之片面,不能很好地应用于实际的具体问题。所以,相对于传统的封闭体而言,与相关学科融合是开放题得以体现开放性的重要方面。

2.4从现实生活中建模

生活是政治开放题永不枯竭的源泉。封闭题在许多情况下忽略掉现实中的某些因素,对思考方向做出具体定向,是对现实问题加以简化而形成的,其后果必然是现实状况较为粗糙的刻划。政治开放题虽不能说就是对现实生活全息式的刻划,但相比较而一言,常常是考虑更多的因素以增加问题的开放性,这样就产生相对意义下与现实误差更小的逼近。相对于封闭题为寻求单一答案而对众多因素予以排除不同,政治开放题重在对因素与问题的关联作出分析,推出多因素作用下可能产生的不同结果,尊重了生活的真实性。这类试题要求命题人能用政治的眼睛关注生产和生活实际,并有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学科问题的能力。这里,保持现实与政治开放题的模型之间的必要张力是基本原则,不能以问题与现实生活完全吻合为标准,而是用政治知识对现实解释的满意程度作为取舍根据。

3、结论

总之,政治开放性试题注重考查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与封闭性试题重在考查学生思维的严谨性、考查目标的客观性、考查方式的规范性具有良好的互补性。政治开放题的出现,也试图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构建学生发散思维的空间,推进素质教育改革。开放题是学业检测方面的创新,为新课程的实施起了很好的导向和推动作用,在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提升学生探究能力,考查学生潜在素质,营造合作的教学生态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价值。

篇10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已成为一些历史教学专家和一线历史教师的共识,许多专家和教师就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索,形成了有效的做法,但如何监测、评价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发展状况,依然是一项艰巨的新课题。

笔者在参与江苏省教科研立项课题《初中生历史批判性思维能力的评价研究》的过程中,有意从“批判性思维”试题命制的角度进行探索,尝试评价学生“对历史问题进行判断、分析、论证和解决”的能力。

一、历史批判性思维试题的主要考查要素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在“评价建议”中指出,对历史基础知识和历史学习能力的评价,要关注学生“能够对有关的历史信息进行有效的获取、处理和运用,对历史事物进行正确的分析和判断,对历史问题作出合理的、客观的解释”。综合看,历史批判性思维试题考查的要素主要包括:

1.考查澄清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历史问题的解释、推理和观点等进行分析、比较,作出合理清楚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2.考查确认假说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通过分析与思考确认历史假说是否成立或者能运用所学的历史研究方法和技能,确认假说是否合理,进而作出合理的假说。

3.考查推理能力――能根据已知的知识、历史事实和条件,通过逻辑推理和论证,得出正确历史结论或作出价值判断的能力。

4.考查评价能力――能根据确定的原则或标准对历史现象、历史人物、历史事件进行评判或对历史陈述的可信性进行分析,发现其缺陷,并作出判断。

二、批判性思维试题考查点的选取要符合课程标准要求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是我们进行历史教学的根本依据,也是对学生学习状况进行评价的基本参照。在选取批判性思维考查点时,我们必须严肃对待课标的相关要求。

1.课标规定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是我们不可逾越的界限。课标提出历史教学要“将正确的价值判断融入对历史的叙述和评判中,使学生通过历史学习,增强对祖国和人类的责任感,逐步确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人类的和平与发展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在选取批判性思维考查点时,我们必须严格遵守课标的这些要求,从有利于树立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有利于使学生认同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出发,避免不正确的价值导向和思想倾向,引导学生学会用唯物史观分析、阐释历史的发展和变化。

2.课标规定的知识和能力发展目标是我们考查的主要方向。课程标准根据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发展变化情况,以及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提出初中生在历史学科方面需要发展的基本能力――初步学会从多种渠道获取历史信息,了解以历史材料为依据来解释历史的重要性;初步形成重证据的历史意识和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逐步提高对历史的理解能力,初步学会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

这些能力目标是我们命制批判性思维试题时要着力达至的方向。由此在能力考查方面关注历史材料的准确解读、分析、运用,借助对历史材料的处理、分析,结合所学知识作出历史评判,就成为初中阶段批判性思维试题命制的主要思路。

三、批判性思维试题的问题设置要符合学生的能力发展阶段

新课改的理念是“以人为本”,反映在命题中就是试题命制要符合学生的心理年龄及认知水平。初中学生正处在人生的快速发展阶段,从七年级到九年级,短短三年,学生的生理、心理和认知、能力的发展是极明显的。七年级学生对形象性、趣味性的知识兴趣较高,八年级学生已经开始发展出较强的理性思维,九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逻辑思考发展更明显。

在批判性思维试题命制的过程中,我们必须立足学生思维和能力发展状况,实现试题与学生的亲切对话。

例1:中华文明史是各民族共同缔造的,同时也在与各国的友好交往中得到不断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唐朝在对外交往中实行什么政策?列举在唐朝对外友好交往中作出重大贡献的代表人物。(3分)

(2)列举明朝对外友好交往的典型事例,并说明其积极意义。(3分)

(3)某研究小组在“中国古代民族关系与对外关系的探究”课题报告中写下结论认为:“中国古代民族关系与对外关系的历史,就是一部友好交往的历史。”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请结合所学知识,举出相关史实论证你的观点。(5分)

评析:本题适用于七年级期末检测。语言叙述上较平实,符合七年级学生阅读水平。先提供两个列举题呼应“友好交往”的主题,并作为铺垫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知识。随后,抛出观点――“中国古代民族关系与对外关系的历史,就是一部友好交往的历史”,要求学生对这一观点作出判断,并以史实论证。问题本身提供的观点简洁明确,七年级学生对此不会产生理解上的歧义。要求学生以史实论证,实际上还是一种列举,不过是选取与题目观点相悖的史实。这是符合七年级多数学生形象思维为主的思维特点的,是他们“跳一跳”完成的任务。反之,如要求学生自主阐述观点,则恐怕多数七年级学生将有较大困难。

例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大发现是人类的一大壮举。世界比原先想象的更大,欧洲遇见了原先根本不知道的或者知之甚少的人民。欧洲人的到来引起了撞击,有些当地社会,例如加勒比社会,从此一蹶不振,另一些社会,例如美洲印第安人帝国,换了新主人,而最古老的社会,印度或中国,抵御了撞击。黑奴买卖使黑非洲人口大量减少。

――加亚尔等《欧洲史》

材料二:旧的庆祝欧洲“海外发现”价值的观点,受到历史学家们的广泛挑战,……(他们认为)哥伦布于1492年首次出航美洲,与其说开启欧洲人扩张和征服的英雄历史,不如说是启动了可怕损失的历史。

――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举例说明“海外发现”“启动了可怕损失的历史”有哪些主要表现?(2分)

(2)材料一认为“印度或中国,抵御了撞击”,请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你对这一观点的看法。(4分)

(3)结合所学,你如何评价欧洲人的“海外发现”?(4分)

评析:本题适用的对象是九年级学生。九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逻辑思维能力有了较快发展。因此,本题在第(2)、(3)题均设置了批判性思维的问题。而且问题不局限于以史实论证,而是需要学生通过对史实的梳理、概括,进而明确表明自己的观点,作出评价,这是一个较高层次的要求。在实际检测中发现,本题能够有效考查学生对已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及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发展水平。

四、批判性思维试题可以通过分级评价的方式反映学生的思维层次

不可否认,即便是同一年龄的学生,其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发展状况也是不同的。因此,在批判性思维试题的命制中可以适当引入分级评价的方式,判断学生在回答某一个具体问题的时候的思维层次,从而更准确有效地反映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发展状态。

例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19世纪,俄罗斯、中国和日本社会都面临着来自内部和外部的双重严重挑战,和欧美军事力量的碰撞显示出农业社会在军事上要远远弱于工业化国家。……所有这些国家都启动了雄心勃勃的改革计划,从欧美模式中汲取灵感以解决因国内不满和外国入侵给他们带来的统治危机。

材料二:改革计划在不同的国家效果也截然不同。在俄罗斯和,保守的统治者有能力限制改革的范围:虽然他们大体上支持工业化和军事改革,却扼杀了可能威胁他们社会地位的政治和社会改革。而在日本,反对派倒幕运动的成功使改革者们有机会进行比在俄罗斯和中国社会中更彻底的改革计划。

――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请回答:

(1)十九世纪五六十年生的一系列重大事件印证了材料一的说法,请将相关事件填入下列表格。(5分)(表略)

(2)上述三次改革事件,在性质上是否相同,请结合所学知识说明。(3分)

(3)你是否赞同材料二中日本的改革比俄国“更彻底”的观点?请说明理由。(5分)

评析:本题适用于九年级中考复习阶段。试题第(1)题重在对已学知识的再认再现。第(2)题是对已学知识的比较。第(3)题是比较典型的考查学生批判性思维的问题。这一题首先要学生表明态度,其次要学生就自己的观点说明依据和理由。这一题在设计评分标准时,采取了分级评分的方式。

第(3)题参考评分标准:第一种:不赞同(1分)。俄、日改革都是由统治阶级领导的自上而下的改革,改革都不彻底,保留大量封建残余(2分)。第二种:赞同(1分)。俄国农奴制改革没有改变沙皇专制统治,俄国近代化步伐依然缓慢(1分);日本明治维新是一场全面的改革,使日本很快摆脱了民族危机,资本主义得到迅速发展,成为亚洲强国(2分)。

受到学生所学教材的限制,评分标准的编制只能依据课本提供的内容,并不完善。但分值设置上可以明显看出,第一种满分只有3分,第二种满分有4分。这1分之差主要体现在学生思维的全面性和深入程度上。能答出第一种答案的学生,只能说是认真的学生,对老师给予的观点全盘接受,但自主的深入思考和对材料的解读都很不够。能答出第二种答案的学生则对所学知识有了一个吸收消化、为己所用的过程,对历史现象有更深刻的理解,对课本叙述有自主的认识,明显思维层次要更高一些。

批判性思维的评价是一个广泛而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笔者所做的探索仅是浅陋的尝试,仅就批判性思维试题的命制而言,还有许多研究工作亟待做,此为抛砖引玉。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