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园林设计前景模板(10篇)

时间:2023-10-11 10:07:28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风景园林设计前景,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风景园林设计前景

篇1

1 场地特征分析

在设计中尊重场地特征,就是要谨慎地遵循场地的特点,尽量减少对地形地貌的破坏性改造,将场地的自然特征和人工特征都保留下来,经过设计,予以强化。

遵循场地特征做设计,就是要在设计中,在外形和文化层面上,以及人们与实体的关系上,最大限度地观察、调研、综合相互交织的现状条件、事物的联系和各种情况,通过最小干预的设计手法,使做出来的人工环境与周围的环境和谐共生,如同场地中自然生长出来的一样。

2 地域性的延续

随着时代的发展,风景园林师吸收融合国际文化以创造新的地域文化或民族文化,但是断不能离开所赖以生存的土壤和社会环境,在设计中应该把握以下原则: ①将传统设计原则和基本理论的精华加以发展,运用到现实创作中;②将传统形式中最有特色的部分提炼出来,经过抽象,集中提高并赋予其新意,创造性地再现传统;③尊重地域传统、环境和文化。

3 乡土植物群落的营造

植物有很重要的生态效益作用,如净化空气、水体、土壤,改善城市小气候,降低噪音,监测环境污染等。在设计中,应兼顾观赏性和科学性,以地带性植被类型为基础,保证植物的生态习性与当地的生态条件相一致。植物配置以乡土树种为主,体现本地区的植物景观特色。在具体的植物配置过程中,应该以群落为单位,乔、灌、草相结合,注意植物之间的合理搭配,形成结构稳定、功能齐全、群落稳定的复合结构。以利于种间的相互补充,从而达到种群之间、群落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协调。

4 水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在风景园林设计中,从生态因素方面对水的处理一般集中在水质的清洁、地表水循环、雨水收集、人工湿地系统、水的动态流动以及水资源的节约利用等方面。

5 废弃材料的利用

在后工业时期,一些景观设计师提出并尝试了对场地最小干预的设计思路,在废弃地的改造过程中,尽量尊重场地的景观特征和生态发展的进程。如北杜伊斯堡风景园林中,原有的材料仓库变成了不同主题的小花园。在这些设计中,场地上的物质和能量尽可能地得到了循环利用,很多工业废弃地从荒野到工业区,再转变为城市公园,成为市民的日常休闲场所,而场地中的残砖破瓦、工业废料、矿渣土堆、混凝土板、铁轨等,都成为景观建筑的良好材料,它们的使用不仅与场地的历史氛围很贴切,而且是“自然界是没有‘废弃物’的”最好证明。

6 自然过程的尊重

自然系统生生不息,为维持人类生存和满足其需要提供各种条件和过程。自然是具有自组织或自我设计能力的。

盖亚(Gaia) 理论表明,整个地球都是一种自然的,在自我设计中生存和延续的系统。一个水塘,如果不是人工将其用水泥护衬或以化学物质维护,便会在其水中或水边生长出各种藻类、杂草和昆虫,并最终演化为一个物种丰富的水生生物群落。自然系统的丰富性、复杂性远远超出人为的设计能力。

自然系统的这种自我设计能力在水污染治理、废弃物的恢复以及城市中地域性生物群落的建立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湿地因其对污水的净化能力,目前已广泛应用于污水处理系统之中。

7 气候因子考虑

风景园林设计中涉及的气候因子主要有阳光、气温、风等,这些因子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设计效果。设计之始就应融入环境理念,充分利用自然地形地貌配置道路、建筑、水体、植物等。减少土方开挖或土方就地平衡,保护和尊重原有自然环境。在规划布局中,应首先分析场地的特定气候状况,充分利用其有利气候因素来改善场地的生态环境条件。

8 结语

现代园林景观中的生态设计理念应体现在整体的设计方法上,体现在尊重场地其他元素、生物的需求上,体现在尊重自然,保留一些自然的荒地、原野以研究自然的变化上,体现在园林景观设计要减少能源消耗、保护自然资源、废弃物再利用等方式方法上。

参考文献

篇2

在城市建设中,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在改善城市环境等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作用。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休闲旅游度假,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工作领域不断扩大,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对城市的发展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景观规划的任务也随之越来越艰巨。实践中,要找到既能让普遍的人群的满意,又能让专业人士认同的经典作品不多,设计人员需保持清醒的头脑,不断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不断提高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水平,作出更多优秀、新颖的作品来。

1.我国风景园林设计过程中存在的弊端

1.1简单设计复杂化。不少行道绿化和城市空地,只需要简单设计,甚至列植几排树阵,简约有时更能体现效果,朴素本身就是理念,给人简约而不简单的感觉。但很多的设计者冥思苦想追逐所谓“亮点”,令营造出来的园林景观内容过多,主题不能突出,甚至显得杂乱。当然,也并不是所有设计都要简单,要根据具体的造价、功能、要求等情况来进行设计。

1.2设计标准奢侈化。许多园林设计中,大量使用花岗岩、大理石、不锈钢、玻璃幕、高级灯具、进口喷泉等昂贵材料。有时候用廉价的材料,也能营造出意想不到的效果。

1.3广场设计八股化。过于追求形式而忽略景观在功能上的要求。低头是铺装。平视见喷泉,仰脸看城雕,台阶加旗杆,中轴对称式,终点是政府。忽视了广场休闲、纳凉、交际等社会功能。草多树少,大而不当,堂皇有余,朴素不足。

1.4集中绿地的架空化。随着小区功能的叠加,而小区的空间又有限,所以一些配套设施就得转移到地下。通过把小区部分绿地,甚至全部绿地架空来修建地下车库、商场、俱乐部、游泳池等。因为要考虑到顶板承重、排水等因素,所以在大树等的配植设计、栽种造成一定限制,及日后绿化养护要到位,否则从长远看无法保证小区的植物景观及生态健全。

1.5设计中忽略“以人为本”,不够人性化。部分楼盘用绿地做隔离带的同时,没有考虑周全,及没有按相关规范设计,导致影响到人们生活的便捷性。园林绿化设计要做到“以人为本”。最重要的是设计者要在充分了解所住居民的年龄结构、职业、生活、工作习惯、生理要求的基础上进行全方位的人性化设计。这样才能使小到每一个细节都尊重体贴人的活动行为,体现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2.对城市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建议

2.1科学合理的实施城市风景园林行政管理

风景园林设计方向与地方领导的理念相关性很大,因此作为

领导者或者决策者,应该具有相当的专业素养,才能够进行理性的行政指导,坚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足够的绿量,讲究的构图,精良的施工,适度的文化品位,体现对人的关怀和找到独特的创新视角,或许这些才是风景园林设计与时俱进的新思维 提倡”解题”的思维和方法论。从宏观把握鲜明、准确的立意,确定规划设计框架,把项目放到整个城市或区域环境中,结合现状对其性质、功能和形式定位。克服浮躁和盲目,反对商业炒作和文化炒作,提倡简约、朴素,反对过分雕琢。针对问题,坚持一条综合性和实事求是的创作路线。

2.2科学合理地实施风景园林的法规建设

风景园林设计方向,要科学合理的把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作品作为“产品”,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接受实践的验证,以保证规划设计的延续性。才有利于城市生态可持续地发展。政府主管部门应该完善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法规建设,加强实施,保证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质量。

2.3加速提高风景园林规划设计者的职业道德和技术能力。

设计者理论知识的丰富程度和技能的熟练程度对规划设计的作品质量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完善学科建设,培养理论知识丰富、专业技能强的高素质规划设计人才,与时俱进,这才是推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发展的内在动力。 一个优秀的设计者,除了要具备科学基础和艺术修养之外,还一定要有社会责任心、职业道德。 目前须提高设计人员的理论知识、技能水平。

3节能环保型的风景园林发展方向

3.1提高建筑节能意识

据介绍:全球建筑物每年要用掉40%的能源和1 6%的净水。一般地说,建筑能耗由建筑材料能耗、建筑间接能耗、建筑运行能耗三方面组成。从建筑物开始建造到建筑物废除或建筑物生命终止,减去人为的拆除因素,一般建筑物的生命至少为50年以上。在长期建筑物生命周期中能耗是非常巨大的。因此,去除建筑物“多余的”不必要的装饰性构造,如廊、柱、天棚等,楼房通道、建筑层高、房屋门窗、建筑家装等应充分考虑利用自然光、通风、采暖等,例如,一座建筑物坐北朝南,依山傍水除可以充分利用大自然赋予人类的能量一阳光外,同时还可以抵御大自然对建筑物的能量损耗等。

3.2设备节能意识

在公园、风景区,将卫生间的水龙头换成节水感应龙头,尽量使用燃气锅炉、电瓶车船、太阳能照明、节能灯泡、太阳能热水器淋浴洗刷,尽量少建建筑物、增建游览设施,人员来往不多、楼层不高、面积不大的办公楼没有必要设电梯或设置两台以上电梯。另外,合理控制电梯、照明运行时间也是节能降耗的措施之一。城市尽量避免到野外挖掘大树来进行绿化。根据土壤湿度、空气湿度,在绿化带中合理铺设喷灌设备、设施,能起到节能降耗的效果。垃圾收集设施可重复使用,并采取分类储运,集中或交由专业清运部门处理,能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

3.3发展意识

篇3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前言

风景园林设计的实质就是要使各种景物协调共存,而最重要的设计原则就是因地制宜。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与传统园林设计的本质完全相同,都是以场地和区域的景观资源和空间运动为特征进行的整治行为。而现代风景园林与传统园林设计的差别在于人们对自然的认知范围在不断扩展,人与自然的关系在不断变化,以及对景观、空间、尺度、运动等概念的理解与认识在不断深入。现代风景园林设计所追求的是减少、甚至是没有人类参与而由自然形成的真正的自然场所,所谓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如今景观的意义已不仅是对人文的崇拜,对野趣融合的要求,更是对地域性及居住理念的尊重,因而,景观将不再停留在表面的美丽形式,而是在生态价值观与生态美学引领下走向形式、功能与思想内涵的更高层次的统一。下文主要针对风景园林设计中存在问题进行探讨分析。

1、当前园林设计中存在的弊端

目前在我国城市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存在一些缺陷,接下来我们就来进行详细的介绍。

(1)一味的模仿,以至丧失自我特色。在城市风景园林设计中不乏非常经典的案例,对于这案例我们可以参考,如果条件适合也可以照搬使用,但是我们必须在使用时对这种设计所适合的气候条件、地理条件以及文化条件等因素进行深入研究,这样才能使设计与城市更好地融合。如果我们不进行全面的调查,只是一味地盲目模仿,那样不仅不会对城市建设起到促进作用,还会影响市容,造成极大的浪费。

(2)设计过程缺乏连贯性,造成设计肤浅,不能真实地反映城市的特色。现在存在很多园林设计过分的追求规模或者是华丽感等,这就造成了设计过于肤浅不能满足城市居民的真正需要。比如说在修建综合性公园、河滨绿带、城市广场时,我们不能只重视施工时间的长短,因为真正优秀的园林设计在短期内是完不成的,所以我们必须保证园林设计时间,这样才能设计出质量较高的园林,从而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

(3)在利益的驱使下,园林设计的建筑单位的设计不具备专业,从而导致园林观赏性较差,缺乏合理性。现在很多园林设计都是由一个单位或者是一个设计师完成的,这样为了保证自己的方案能够被接受,设计者就不顾科学依据,向领导者推荐那些利润比较高的树种或者是现有的树种,这样就降低了园林的观赏性,不能满足城市建设的需要。

(4)缺乏公共参与

我国是人民民主的国家,政府是人民的政府,它始终维护着人民的利益,于是人民对政府形成了一种信任依赖的关系,另一方面受我国长期实行的计划经济的影响,社会公共事务都由政府一手负责,公众很难有机会参与。从而导致城市公共风景园林设计中缺少公众的参与。长期以来我国政治经济的高度集权型和高度计划性,抑制了公众参与的积极性及个性的发扬和社会批判精神。

(5)缺乏科学的态度以及立足点。现在很多建筑企业在进行园林绿化的设计时都不尊重科学,对已经设计出的方案也不进行科学的检验,这样就不能保证园林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导致修建出的园林不能满足城市建设的需要。比如说,在有些设计中只考虑了设计的美观性,却没有考虑设计的可行性,这样在实际操作时就出现了问题,最终导致设计方案的修改或者是放弃。

还有的方案在设计时没有充分考虑土体情况和基地的生态环境状况,这样在设计时就破坏了周围的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所以这种设计是不可取的。

2、对风景园林设计问题的解决策略

2.1 采用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法

作为领导者或者决策者,应该具有相当的专业素养,进行理性的行政指导,坚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足够的绿量,讲究的构图,精良的施工,适度的文化品位,体现对人的关怀和找到独特的创新视角,或许这些才是风景园林设计与时俱进的新思维。提倡“解题”的思维和方法论,从宏观把握鲜明、准确的立意,确定规划设计框架,把项目放到整个城市或区域环境中,结合现状对其性质、功能和形式定位。克服浮躁和盲目,反对商业和文化炒作,摒弃故弄玄虚、玩弄概念、“深沉”,禁忌重演本文所列举的各种误区,提倡简约、朴素,反对过分雕琢。针对问题,坚持一条综合性和实事求是的创作路线。

2.2 传统园林与现代风格的相融合

纯传统与现代生活相距甚远,与大厦林立的现代城市难以融合。在传统与现代之间,过分强调任一方都是错误的,我们应该转变思想,继往开来,在批判中吸收和借鉴,促进传统和现代有机融合。园林的有机融合创造出既能体现社会、民族发展的文脉,又符合现代功能与审美要求的富有时代气息的风景园林新形象。如某风景园林工程,在景观廊架里能观赏到影壁墙,在影壁墙处又可观赏到廊架,这种从甲观赏点观赏乙观赏点,从乙观赏点观赏甲的造园手法为对景,应用对景的手法,丰富观景内容。

2.3对风景园林设计法规的完善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作品应该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受法律科学合理的保护,并在有关职能部门的监督下实施,以确保规划设计思想的有效落实,才有利于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因此,政府主管部门应该完善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法规建设,加强实施,保证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质量。

2.景园林设计的原则性问题

(1)注重功能性没计。园路不仅是二维平面的几何构成,而更多地考虑其功能性,即满足道路承重及安全使用。安全性中很重要的就是使用便捷性,譬如步石之间的距离如果不合理,使用起来就比较整脚。

(2)发挥艺术性设计。对于普通受众而言,美学感受往往就是其对景观评判的直接标准,感受营造良好的视觉景观氛围,是基于所有的自然与人工形态及其感受而设计,不然就失去它存在的意义,因此景观的艺术美感就显得尤为重要。

(3)运用经济性设计。对短中长期各项绿化指标进行认真计算,包括绿化覆盖率、人均绿地率、立体绿量、多层次植物配置,保持水土有效地吸收有害气体及灰尘和是否符合生态效益等。只有这样才能决定是选择单一的草坪还是乔灌木与林下草坪相结合,避免盲目追求草坪的现象,使草坪与树林相得益彰。如在风景园林设计中.尽量使用本土植物降低造价及养护费用。积极探索大众化、低成本、低维护费的绿化方法并加以推广 ,达到经济与审美的平衡。

(4)继承文脉性设计。尊重地域文脉,延续地域文脉,是现代设计的一个重要特征。如某地方景观意在现代社会营造古代文化意境美的园林文化,塑造现代风景园林景观,运用现代的水泥、钢板、玻璃等材料来着力表现中国古代山水园的意境美,并运用竹、荷水桥榭窗等植物及小品的构成,达到景中有景。具有中国园林设计的特色,继承中国人心理文脉的表现手法。

(5)发展可持续性设计。应引进多方参与制度,好的设计应该是可以在使用中不断完善可持续的发展。经过充分论证的设计,并非完美无缺或无可辩驳不可更改的,应该留有选择余地。设计在实施和维护,亦难免有忽视或不当之处.或者需要扩建等更改,在实施中就能达到具有可操作性的理想效果。而公众则能有效地对领导者和设计者这两个主体进行制约,形成合理的公众参与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决策模式。三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综合平衡各种使用者的需求,有利于克服片面性。公众的参与能集思广益,使决策更为科学,增强设计项目的可操作性,避免设计师陷入形式的自我陶醉之中,而继续坚持风景园林的可持续性的发展。

篇4

风景园林是城市规划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植物景观是风景园林中最具生命力的要素。植物景观的设计能够淋漓尽致地体现整个风景园林的理念,从而提升城市的园林气息。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有园林建设专家设计了不少以非生命物体为表现形式的作品,随着社会文化地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意识到植物本身的魅力。所以只有做好植物景观的设计工作,才能够把风景园林设计得更好。

1 植物景观的含义

植物景观的设计当前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到现在为止,已经出现了不少好的作品,对以后的风景园林设计起到了很好的指引作用。同时,在这个植物景观大量产生的前提下,对风景园林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此相关的内容也复杂多样起来,使得其专业化越来越强。

2 园林植物景观设计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现代园林植物景观项目的要求越来越严格,花样也越来越多元化,在面对这样大跨度的植物景观设计时,设计师在对待项目的认识过程中应该抛开传统的设计概念,从植物景观的内部思考。传统的植物景观设计理念大多局限于植物的景观设计层面,现代风景植物景观应从多个领域,不同的视角来设计合理的植物景观体系。

植物景观是风景园林学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评价一个风景园林作品的好坏就要看其呈现后的真实效果。目前,风景园林师在工程实践中会出现缺乏对植物各项指标的认知,以至于影响实际的施工建设,造成建设后的效果与设计相差很远。因此,植物景观的设计和在施工中对设计理念的调整很重要。一套完整的园林植物景观体系可以解决很多在植物景观规划建设中的问题,开阔植物景观设计层面的思路,明确植物景观设计内容,为园林植物设计师提供一套合理可行性强的工作方法。

3 植物景观的设计内容

3.1 现状分析

指导植物景观立意的关键就是现状分析,对于现状分析的认知度直接关系到后续工作的顺利程度,这一阶段分为3部分,即资料收集、现场调研、周边考察。其中,资料收集不仅包括当地气候、地质、土壤等的基本概况,还需要知道与古树名木有关的典故内容等。现场调研主要是搜集园林场地信息的过程,具体包括场地的生态因子,比如已有的植物资源、地形、土壤等。而周边考察除了要了解场地内的基本概况外,还要了解场地所在城市的绿化情况,通过了解周边大环境,可以更加准确地掌握整个规划用地的特征。

3.2 概念及详细规划

要以城市全面规划中的园林植物景观系统为总思想,确定规划中所用地的绿地类型,进一步对规划结构进行分区,进而确定植物景观的规划思路,提出植物景观规划的亮点。

3.3 设计方案的步骤

规划方案设计是在概念规划阶段的调整,需要从宏观层面深入到内部的点的设计层面。这需要正确理解规划内容的理念,以植物本身的特色为基础,进行深入设计。

3.4 初步设计

初步设计是在方案设计后进行的又一次深化设计,是对设计方案内容的调整过程,初步设计完整的利用传统园林植物设计原则,在项目实践中,要充分与方案设计相结合。

3.5 施工图设计

植物种植施工、工程施工监理、工程预算和验收的依据就是植物施工图设计。植物设计施工图对初步设计进行调整后,需要表明植物的名称、种类等。植物要表明与建筑物周围环境各距离尺寸,对需要特别说明的应配合植物景观的设计图。

3.6 施工现场的配合

由于施工的过程是个复杂的过程,很容易出现问题,从而就不能保证与设计理念相一致,这种情况通常需要设计师在施工现场进行配合。怎样才能完美地解决问题,还不影响设计师的设计初衷非常重要。另外,在施工过程前、中、后的阶段,对植物的养护管理尤为重要,如果一时忽略了植物的养护工作会达不到预期效果。

4 结语

随着都市主义景观的设计风格不断的变幻、发展,植物景观在风景园林设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是一个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在大量的实践中也得到了印证。当代社会飞速发展,植物景观设计在风景园林中占据的比重越来越大,特别是在大规模的设计项目中,植物景观的设计思路和程序十分重要。只有采用合理的设计原则、方法和程序,才能够大大提升工作效率,保障安全的工作进度,进而可以很好地控制设计项目的实施效果,满足人们对风景园林植物景观的各种设计需求。

篇5

英德市规划勘测设计院 广东英德

摘要:随着绿色环保理念以及生态理念的推行,使得我国的园林绿化工程也逐渐受到了重视。此外,近年来,我国园林工程的数量逐年增加,因此,

在整个风景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的过程之中,现场的管理监督工作就成为了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因为这一环节不但会对风景园林的施工质量造成一定影响,

还会对园林绿化施工单位的效益产生影响。本文对风景园林绿化工程设计及施工管理的主要内容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关措施。

关键词:风景园林;设计原则;绿化工程;管理;

引言:

风景园林工程施工现场的管理水平,会在很大程度上对施工企业的竞

争力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可以说施工现场的管理效率和管理质量就是风

景园林绿化施工单位的形象和窗口。这就要求相关绿化施工企业要不断对

现场管理工作加以完善,只有这样才能够形成自身独特的优势。

一、园林绿化工程的设计方面

1、基本设计原则

(1)功能性原则:园林绿化工程应将园林的休息、观赏以及缓解环境

污染等这些基本功能凸显出来,除了考虑到园林绿化工程的几何构成之外,

更要对其实用性进行重点的设计。

(2)艺术感原则:基于园林绿化工程的实用性,也应保证园林设计的

艺术感,借助于艺术设计,可予以人们良好的视觉感受,注重对自然景观

美感的凸显,更能实现园林绿化工程存在的意义。

(3)经济性原则:在园林绿化工程的设计工作中,需对园区各项绿化

指标进行计算,包括绿化的覆盖率、植物的配置以及人均绿地的占有率等

等,对上述指标进行分析,坚持实现园林绿化工程存在的经济最优意义。

(4)可持续性原则:在设计过程中,应实现对现有资源的合理、有效

分配,杜绝出现资源浪费的问题,同时在设计过程中体现出对生态环境的

保护,凸显出可持续性发展的基本原则。

2、设计细节

(1)关于植物造景:在进行园林绿化工程植物造景的设计时,需依据

当地气候条件,选择相应的植物品种来设计造景,一般情况下应注意的设

计细节为:使用本土植物,这是因为本土植物与本地气候条件的适应性,

在无论是在运送还是栽培方面,均有利于植物成活率的提高,易于实现设

计效果。

(2)关于植物选择:在园林绿化工程中进行植物景观设计的时候,需

注意植物品种的挑选问题,这是由于各不相同种类的植物其生活环境也有

所不同,作为一名景观设计师,切忌出现将不宜在中的植物品种栽种在不

利于其成活的环境中,若将不适宜当地气候条件的植物拿来造景,一段时

间后植物便会死亡,不利于后续园林绿化工程价值的发挥。

(3)关于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工程中,植物造景是其中一项主要的

设计细节,植物造景是指通过灌木、乔木、地被植物以及草本植物等的运

用,来达到整体景观美的凸显,因此,在园林绿化工程的设计时,应选择

多种绿色植物进行配置造景,同时依据植物不同的色彩、心态等内容,配

置出既富有层次感且视觉又协调的景观,创造出大方、美观的园林绿化工

程。

二、风景园林绿化现场施工和管理的内容

1、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在风景园林绿化工程施工之前的准备阶段,相关施工人员应该结合施

工的设计图纸进行施工,还要将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考虑在内,对现场的

填土情况进行细致地勘察,从而能够更加详细了解土壤性能,对性能不合

适的土壤要进行及时更换。在对绿化工程施工的工期以及施工的方案加以

确定之后,就需要对绿化施工人员进行具体的工作安排,制定出合理的劳

动计划,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促进他们安全意识的全面提高。

2、审查园林材料的质量

在整个风景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的过程之中,施工的技术工艺是影响施

工质量一个十分重要的前提。因此,只有确保施工材料的质量,才能够确

保整个园林施工工程的质量。这就要求相关管理人员要对园林建筑材料进

行审查和控制,做好材料运输过程的保护工作。

3、对定点放线进行调整

在一般情况之下,定点放线需要有准确的位置,还要将中心进行标明。

对于种植槽来说,施工人员应该对边线加以注明。如果放线过程中遇到了

异常情况,就需要施工人员采取灵活、有效的措施来对此加以调整,还要

对株间的距离加以控制,这样才能够确保种植效果的取得,使得定点放线

工作能够达到预期的需求。

4、处理好土壤的性能

影响土壤质量的因素有很多,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就是土壤的内

部结构,它可以决定土壤中营养成分的含量,还会对日后植物的生产状态

产生重要影响。所以,这就要求施工人员在施工之前的准备阶段就要做好

对土壤的检测工作,对土壤的理化性能进行分析,将消毒和客土等环节结

合起来,促进土壤质量的改善,使之能够更加满足植物的生长所需。

三、提升施工现场管理水平的建议

1、建立起安全管理机制

风景园林绿化工程的项目经理部需要建立起严格的安全管理机制,定

期组织安全检验人员进行培训,从而促进他们专业技能的提升。此外,工

程施工的单位还要将施工安全的具体标准考虑在内,从而加强对施工安全

的监督控制力度,使建造出的风景园林质量能够符合施工设计要求。

2、优化安全计划

在风景园林绿化施工前期,应设计出安全施工的方案,并且将方案交

到工程监理会进行审核,只有审核合格之后才能够按照方案来进行施工。

在通常情况之下,项目的安全计划主要包括了对工程施工情况的介绍,对

安全控制目标的设立以及职权的划分等。

3、创建保障机制

在进行风景园林绿化工程安全保障机制的创建时,应该将工程的实际

情况结合在一起,例如,工程中所采用的施工工艺,工程施工中具体的操

作流程,以及施工的安全准则等,积极地运用先进的技术来确保园林绿化

工程项目施工的安全性,确保施工工程的顺利完成。

4、加强成本控制

当前,我国的风景园林绿化工程施工成本管理与控制主要包括采购策

划、预算控制、任务分配以及质量管理等。采购人员需要按照采购计划来

开展采购工作,促进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防止出现工程成本增多的情况。

还要加强对预算的控制,使得各个部门能够承担起自身的责任,提高对施

工现场的管理效率,降低施工能耗。做好成本控制工作,最大限度地避免

出现返工的情况,降低不必要的工程支出,这样不但可以确保风景园林绿

化工程的施工质量,还可以保证施工进度。

四、结束语

总之,风景园林绿化设计及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具有很强的综合性,

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因此,这就要求相

篇6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在西方现代艺术的发展中,大地艺术(Land Art)的出现,为现代艺术进行变革与创新,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形成了一个非常有影响的艺术流派。大地艺术贴近了景观,改变着人们的生态观念和自然观念,其触角深入到风景园林专业涉及的领域,对西方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1风景园林的内涵

“风景园林学”是规划、设计、保护、建设和管理户外自然和人工境域的学科。其核心内容是户外空间营造,根本使命是协调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

风景园林学空间营造理论(Theory of Landscape Planning and Design)是关于如何规划和设计不同尺度户外环境的理论,是风景园林学的核心基础理论。又可细分为风景园林学规划理论和风景园林学设计理论。风景园林学规划理论包括表述模型、过程模型、评价模型、变化模型、影响模型和决策模型等六个模型;风景园林学设计理论包括如下8个技术环节:确定范围与目标、数据收集与区域分析、现场踏勘、社会经济文化背景分析、完成现状调研报告、多方案比较、概念设计、项目概算和施工设计。

2大地艺术的主要特征

2.1自然因素作为艺术创作的首要材料和艺术家关注的首要内容

德·马利亚所说的“土壤不仅应被看见,而且应被思考”可以看做是大地艺术关注自然因素的宣言。在大地艺术中,土壤、石头、木头、冰雪、砂石都成为艺术家常用的材料。沙漠、森林、农场或工业废墟,成为艺术家关注的对象。这是大地艺术对传统艺术概念革命的重要标志之一。而克里斯托的作品,虽然是以人工的材料作为主要工作材料,但艺术家真正关心的是自然风景的力量。史密森创作“螺旋形防波堤”(场地曾因开采石油而污染)的本意,是探索自然与人类之间相互作用的“进程”。

2.2原型形式

大地艺术的形式语言追求简单化,点、线、环、螺旋、金字塔是最频繁使用的形式,大地艺术家认为这些基本几何形的意义,根植在人类集体意识之中,能够通过无意识进行阅读。这种观点明显受到当时的精神分析学、美学,尤其是卡尔·古斯塔夫·荣格(Carl Gustav Jung 1875—1961)的“集体无意识”和“原型”理论的影响。由于艺术形式上多为基本的几何形,所以从创作语言的角度来看,大地艺术表现出一定的抽象性特征。

2.3用时间因素来进行艺术创作或作为表达的一个主要内容

德·马利亚在70年代初总结道:“艺术家用泥土创作的同时,还用时间来创作”。这句话不仅表明了材料与时间的关系,而且强调了时间因素对于艺术作品的重要性,对作品在时间这个因素中发生的改变,持积极的态度。马利亚的“闪电的原野”强调的是自然界特定的时间段——闪电来临之际,而安迪·戈兹沃斯(Andy Goldsworthy)的“响尾蛇”(Sidewinder,1985)源于他在一个森林周围找到的扭曲的树干,从而建造了一条大约长55m的“蛇”,在树林中蜿蜒,随着自然侵蚀而逐渐消融,成为环境的一部分。强调的是自然是一种演进的过程。以时间维度为主的“无常性、短暂性”(Transient)成为多数大地艺术家表达的一个重要主题。

2.4对工业废弃地的关注

许多大地艺术家都是怀着一种社会责任感进行艺术创作的,这主要表现在对工业废弃地的关注。艺术家通过对工业废弃地的特别张显,对工业生产的副作用进行揭示和批判,吸引人们关注生态问题和社会问题。史密森主张的“艺术可成为调和生态学家和工业学家的一种资源”,流露出的就是这样一种关注社会和环境的态度。

3大地艺术对风景园林设计的影响

作为一种影响广泛、意义深刻的艺术派别,大地艺术改变着人们的自然观和生态观,旗帜鲜明地关注工业废弃地和工业文明的副作用,运用基本几何形作为创作语汇,对同样致力于人类生存环境的改善的风景园林专业,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3.1大地艺术的存在,开拓了风景园林师的思维,对人们的生态观念和自然观念的提高与转变,具有积极意义。史密森所进行的理论和实践探索,尤其是许多涉及风景园林方面的内容,对风景园林师有很大的影响。风景园林师哈格里夫斯(George Hargreaves)从史密森的艺术作品的那未完成的环和开放的螺旋中,看到了一种新的语言。在这种语言里,“各种元素诸如水、风和重力都可以进入并且影响到景观”。他在实践中多次进行尝试和运用,在烛台角文化公园(Candlestick Point Cultural Park)中营造一个缓缓伸向水面的平缓坡地,在风吹来时,它就像一个迎接风的通道。风成为这个公园的一个主题,创作出“一种使环境自我表达的景观”。在对待自然这个观念上,哈格里夫斯所创造的大地、风和水相互交融的“环境剧场”,运用雕塑地形的手段,形成一种看起来并不是“自然”的“自然景观”。这与史密森的“自然是与任何形态模型不相关的”的观念完全吻合。

3.2大地艺术对工业废弃地的重视,影响到风景园林师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处理手法。

史密森所认为的大地艺术最好的场所,是那些被工业化和人类其他活动严重降质(degraded)的场地,这些场地可以被艺术化地再利用(recy-cie as art),为风景园林师解决工业废弃地的处理问题,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史密森之后的风景园林师们,正是怀着一种艺术创作的愉悦感,保留了那些废弃的厂房、机器,创作出具有时代特点的新园林景观。美国西雅图煤气厂公园(Gas Works Park)、德国鲁尔区国际建筑展埃姆舍公园(IBA Emscherpark)中的一系列园林如杜伊斯堡北风景公园都保留了原有工厂的设备,并进行了再利用和艺术再创作。在对待工业废弃地这个问题上,哈格里夫斯做了很多探索,他以把后工业景观转变成优质景观而著称。前后完成有贝克斯比公园(Byxbee Park)、克理斯场公园(Crissy Field)、Tejo和Traneao河公园(里斯本)、路易斯维尔滨水公园(Louisville Waterfront Park)等多项包含工业废弃地改造内容的工程。他自称在专业的道路上,有三次“顿悟”的过程,其中第二个“顿悟”发生在他看到了史密森的大地艺术作品的照片——螺旋等作品时,由此对自然进程和艺术产生了深刻的认识。在他的贝克斯比公园设计中,在合理地处理了埋藏在地下的垃圾的同时,设计者还和雕塑家合作,创作了一种电线杆阵列的“大地艺术”景观。这些电杆顶部是平齐的,与地形形成对比,隐喻了人工与自然的结合。从它的造型上,我们可以看到德·马利亚的“闪电的原野”的造型特点。

3.3大地艺术对大地的塑造,为风景园林师的形式语言提供了借鉴。

篇7

城市规划设计和风景园林设计同为人们营造城市外部空间的重要手段,尽管它们对于处理城市外部空间环境有着各自一套系统的方法和传统,但改善城市环境的信念、对美好生境的追求却是一致的。因此,彼此的融合和渗透,相互的借鉴和交流,将成为学科发展的趋向,也是两者在改善城市景观、创造更为舒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方面取得更大进展所不可或缺的条件。本文主要阐述了生态城市的规划内容和风景园林设计的概念及多样化表现,并对城市设计与风景园林设计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一、景观园林设计的意义

生态设计是指注重对自然生态的维护和协调,以及人为的生态环境设计。城市风景园林生态设计是将生态观念即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观念渗透到园林的设计中,不仅对园林使用者要达到最优化,而且对自然环境也要达到最优化,要尽可能地保护或恢复环境,同时为人们创造满足视觉景观美、内涵丰富、有益健康、令人愉快和安全的环境,达到合理利用资源和满足人们需要的目的。

景观园林是城市文化的综合体,是城市的名片,是城市的代言,可以充分展示城市的人文风貌和历史文化。在园林设计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城市问题,融合地域特点,唤起市民的归属感。景观园林是社会经济进步的体现,园林建设和经济进步存在互相依存的关系,园林的设计可以带动城市经济的进步,而城市经济的进步可以通过园林来体现。园林设计可以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当前,由于城市大力发展经济,很多废水、废气、废渣随意排放,严重污染城市环境。大力发展园林建设可以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居民在良好的环境中,可以更好地生活,进而推动城市进步。

二、城市规划设计与风景园林设计的关系

1、设计客体的同一性

城市规划设计主要面对的是城市外部空间的形态布局,创造理想的城市空间结构。风景园林设计的对象主要是城市中的绿色空间,如城市内部的绿化设计一直是风景园林师最本行的业务。由此可见,城市规划设计与园林设计在设计对象上有着高度的同一性,城市外部空间是其共同的工作领域。

2、设计目标的一致性

不管是城市设计师还是风景园林师,他们在各自的领域里辛勤耕耘不断的创新发展,面对和追求的都应是同一个目的――创造优美的城市环境、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营建理想的可持续的城市外部空间形态。所不同的只是他们从不同的方向向这个目的努力和迈进。

3、设计理论的互通性

城市规划设计和园林设计,在理论基础也有着很高的互通性。20世纪人类在哲学、艺术、科技领域里几次大的潮流,几乎同时对两个学科领域的发展产生了影响,如功能主义到人文主义的变迁,既左右了城市设计理论思潮的发展方向,也直接影响着风景园林师的设计方法和理念。当相关理论基础随着人们的审美和社会的潮流改变时,两个行业的发展方向也就随之改变。

三、风景园林设计促进城市规划的方法

1.园林规划与城市建设协调发展

由于各个城市所处的地理位置的不同,其自然环境往往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而在设计和规划园林的过程中,必须经过实地考察,综合考虑城市的气候。温度及土壤结构等,设计出适合城市环境特点的园林规划方案,同时还需要考察城市的人文、历史特点,确保设计能够体现城市丰富的文化底蕴,保证园林的规划和城市的建设协调发展。

2.重视园林的生态效应

自然界中每一个生态系统都具有新陈代谢和自身能量循环的功能,其中最完美的生态就是自然生态。因而,为了实现城市园林的最大的生态效益,在城市园林规划中,应该尽量把园林建设贴近当地的生态环境,例如,广西的城市的园林中应该多种植红树科、山竹子科和椴树科的树种。此外,在选择物种的时候,除了考虑当地的生态环境,科学合理的选择优质的外来树种外,还要尽可能选择抗病性和抗旱性强的物种,以便有效的抵抗常见的病虫害,同时还要合理的优化乔木与灌木之间的搭配。由于园林规划涉及了多方面的知识,如建筑学、植物学、美学、林业学以及生态环境、城市规划等,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繁琐的综合性工程。因此,在设计规划园林过程中,要不断的吸收借鉴国内外先进的设计经验和技术,在深入的探索和研究过程,综合考虑园林的生态效果,以便实现园林的净化空气,美化环境的生态意义。

3.注重提高植物绿量

园林造景作为城市的自然空间,供人舒闲与娱乐,这个空间的主体就是植物。植物绿量是否能够满足和改善环境的效益,决定因素是植物的光合效率,为城市制造更多的氧气,吸收二氧化碳、有害物质、净化空气,隔离噪音。它是一座永不停歇的绿色工厂,这就是绿量决定城市环境质量的基础。就如我市而言,城市用地需要增大,人均绿地指标相对较低。如何用较少的绿地,增加更多的绿量,在植物景观中,特别注意污染较重的厂矿企业,应选择耐污染适应性强枝繁叶茂的植物,来增加光合作用,吸收更多的废气,制造更多的氧气。因此需多种乔灌木丛及林荫树来增加绿量。在绿化栽植时应尽量向地面和构筑物及天面开拓,使绿化向立体化扩展,形成海、陆、空多层次,多景观的绿色体系。在植物景观规划设计时,应考虑生物物种的多样性,多品种组合,营造良好的生态生活环境,使植物不同类型优缺点互补,达到相对稳定的园林覆盖层,以最大限度地增加绿量。在城市绿化中,要有一定限量的草坪,但大面积布局,则显得绿量不足,这样造景比较单调,层次单一,削弱了其生态效益功能。这在植物景观设计时应特别注意的。

5.建设居民参与式园林

在设计规划园林的过程中,对公众进行自然式与规则式景观的偏好调查、市民对街道花卉和树木组合的偏好调查,能充分的掌握公众的喜好和需求,实现群策群力,设计出符合公众需求的园林景观。在实际的园林规划中,不仅要将公众意见落实到整个园林规划设计中,还要引导和鼓励居民通过庭院绿地建设参与到城市绿地规划中。这样一来,一方面增加了城市绿地面积,丰富了物种多样性,另一方面还能增强居民的环保意识,爱护园林花草树木。

社会的发展带动着一切城市的软硬件发展,城市景观规划不能再停留在只以人类生活为中心的设计规划中,要与生态发展紧密结合,多了解生态学在城市景观中的有利方面,不读优化城市景观设计,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辉.数字化技术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与发展探究[J].安徽农学通报,2013(04).

[2] 叶德敏. 园林景观生态设计理论探讨,西北林学院学报,2005.

篇8

1 风景园林的空间

1.1 空间的组成元素

空间的实质是由它的功能所确定的。空间的存在及其特性来自形成空间的构成形式和组成因素,空间在某种程度上会带有组成因素的某些特征。空间主要构成元素包括:垂直绿化、铺装平面、小品设施、人流、周边生态环境等。其中,植被和绿化植物是组成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运用景观生态学对景区进行规划和设计,往往能够产生较好的生态效益和人文效益。

1.2 空间的形式

分隔和组合能够有效地利用空间,能够让景观的各种元素有机结合在一起。园林空间主要有3种形式:容积空间、立体空间和两者相合的混合空间。容积空间的基本形式是围合,空间为静态的、向心的、内聚的,空间中墙和地域特征较突出。立体空间的基本形式是填充,空间层次丰富,有流动和散漫之感。容纳特性虽然是空间的根本标识,但是,设计空间时不能局限于此,还应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1.3 空间的特性

空间的围合质量与封闭性有关,主要反映在垂直要素的高度、密实度和连续性等方面。高度分为相对高度和绝对高度,相对高度是指墙的实际高度和视距的比值,通常用视角或高宽比D/H表示。绝对高度是指墙的实际高度,当墙低于人的视线时空间较开阔,高于视线时空间较封闭。空间的封闭程度由这两面三种高度综合决定。影响空间封闭性的另一因素是墙的连续性和密实程度。同样的高度,墙越空透,围合的效果就越差,内外渗透就越强。不同位置的墙所形成的空间封闭感也不同,其中位于转角的墙的围合能力较强。

1.4 空间中心化处理

空间处理主要考虑2个方面:单个空间本身以及不同空间之间的关系。其中,多个空间的处理则主要是以空间的对比,层次、序列、渗透等关系。空间的大小应视空间的功能要求和艺术要求而定,单个空间的处理应注意空间的大小和尺度、封闭性、构成方式、构成要素的特征(形、色彩、质感等)以及空间所表达的意义或所具有的性格等内容。人处于一定的环境中,对于景观空间的知觉认识虽以各种感觉印象为基础,但已远远超过感觉印象简单相加的总和。

2 园林设计的特点与要求

园林设计是一门综合艺术,它是个复杂的过程,与制图技巧的训练有着本质的区别[1]。园林方案设计的特点如下:

综合性:园林设计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需要在设计过程中对整个空间有较强的整体把握,能够清楚地了解空间设计的功能需要,以及合适的设计形式。一个好的园林空间设计,必定能够贴近人们需求,在功能上较为完整。

创作性:园林设计是一门灵活的艺术,设计者应该具有灵活开放的思维方式和丰富的想象力。园林设计者在设计各种类型的园林绿地时,要能够灵活地解决各样遇到的问题,只有创造者发挥创新意识,设计出的园林作品才会具有丰富内涵、新颖的形式。

过程性:在进行风景园林设计的过程中,需要科学、全面地分析调研,深入大胆地思考想象,不厌其烦地听取使用者的意见,在广泛论证的基础上优化选择方案。设计的过程与一个不断推敲、修改、发展、完善的过程。

双重性:作为一门设计课程,它的思维活动有着不同于其它学科之处,具有思维方式双重性的特点。园林设计过程主要分为:分析研究、构思设计、分析选择、再构思设计等过程。设计者运用逻辑思维处理每一个分析阶段,而采用形象思维进行构思。

社会性:园林绿地景观是城市空间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着广泛的社会性。这就要求,园林空间设计者在进行空间设计时,要能够对各方面进行权衡,这其中包括: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人文效益等。

3 园林空间设计的方法

园林空间设计方法可按两者的先后顺序分为:“先形式后功能”和“先功能后形式”两大类。这两种方法的主要区别在于方案构思的切入点与侧重点的不同。

“先功能后形式”的方法是基于平面设计为起点的基础上,该方法把重点放在功能的需求上,在完成功能的前提下,再去完成空间形式的构造。先功能的设计方法,相对比较好把握,能够以较快的速度确定空间设计方案,比较适合初学者。它的缺点在于它会阻碍空间形态设计,对园林设计的创造性有所限制。

“先形式后功能”的方法则是从园林的地形、环境入手,进行方案的设计构思,重点研究空间组织与造型,然后再进行功能的填充。这种方法更易于自由发挥个人的想象与创造力,设计出富有新意的空间形象。但是后期的功能调整工作有一定的难度,初学者一般不宜采用。

篇9

风景园林已经成为各大城市发展中比不可少的一部分,在风景原理设计当中色彩无疑是设计人员必须考虑的一个因素。而不同的色彩可以带给人们不同的感受,如当人们看到红、黄、橙等暖色调的时候,能够带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而当看到蓝、青色的时候则会带来一种冰冷的感觉,在风景园林设计当中合理运用各种颜色的作用,可以丰富园林作品的内容,满足人们精神文化的发展需要。

1 暖色系在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在暖色系的色彩当中,波长相对较长,给人的感觉比较跳跃,是风景园林设计当中常用的色彩。所谓的暖色系主要是指红、黄、橙3色以及与这3种颜色相近的邻近色,暖色调总体上会带给人一种热烈、欢乐的感觉,在风景园林设计上多用以一些庆典场面的设计,如广场的花坛、门厅的入口处等等,通过设计能够带给人们生机勃勃、身心愉悦的感觉。如在1999年的昆明世博会上,在主入口和迎宾大道上采用的是以红色为主色调的主体花柱的设计方案,而在地面上是以黄色和红色为主设计的曲线图案,使人进入世博会以后就感受到世博会的热烈与欢畅。此外,在北方地区的风景园林设计当中,暖色系也是最重要的设计因素,北方地区的寒冷季节比较长,暖色系能够有效缓解冬季人们的寒冷感觉。但是暖色调不能使用在公路两旁的风景绿化带的设计上,这是因为这3种颜色的可见度较高,会分散司机的注意力,导致交通事故增加。

2 冷色系在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冷色系主要是指蓝、青以及邻近色,冷色调可见度较低,在视觉上会带给人一种很远的感觉,因此在风景园林设计上常被用在空间较小的情况下的边缘设计上,一般是利用一些颜色是冷色或者偏向冷色的植物,这样能够适当的增加空间感。而在面积上冷色却会带给人们收缩感,冷色面积一般给人感觉要小于暖色的面积,在设计上应该使蓝色面积略微大于暖色面积,才能产生一种平衡和协调感。实际上在风景园林设计上,冷色系与白色和暖色搭配,可以产生一种明朗欢快的感觉,现在一些城市在广场设计上,一般将一些冷色系与白色和暖色植物或花卉摆在一起,会给人以视觉上的满足感。但是单纯的冷色系一般会给人感觉非常肃穆和宁静,常被用于一些大型陵园的设计上,如南京的中山陵等等。此外,在南方地区由于气温较高,在南方一些地区的风景园林设计上,冷色调的设计也多于暖色系,这样能够在夏季带给人们一种舒爽的感觉。

3 对比色在风景园林设计上的应用

所谓的对比色主要是指补色的对比,这是因为一般来说补色与从色相等方面的有着很大的差异,用比较强烈的对比产生比较引人注目的效果,使风景能够让人感觉非常醒目。对比色在风景园林设计上的应用也比较多,在相互对正的关系当中,一般有红与绿、黄与紫、橙与蓝等对色组合,对比色多被用于城市的广场、游乐园的入口或者重大节日的景观设计布置当中,可以用花卉、灌木组成中对比色的图案、花坛、花柱、立体造型等等,能够带给人们强烈的视觉效果。如在1999年建国50周年庆典上,在花坛的设计上就采用了对比色的设计方法,通过强烈的视觉反差带给人们很大的视觉刺激,产生一种热烈、鼓舞和兴奋的感觉。在补色的对比上还有明度和纯度对比的运用,还有不同面积的对比运用。在风景园林设计上的植物花卉组合中这种设计最为常见,人们所说的万绿丛中一点红就是对比色设计的一种具体体现。在大面积的绿色空间设计上可以在绿树群当中,点缀一些红色植物品种,形成醒目明快对比强烈的景观设计效果,如一些红叶李、红叶碧桃等等。

4 金银色及黑白色在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金银色及黑白色在风景园林设计中多被应用在建筑环境、园林小品的设计当中。在传统的设计当中金银色一般是用作建筑的彩绘颜色,但是现代金银色的颜色逐渐丰富,风景园林当中点缀一些金银色的现代雕塑成为很多公园设计的常见设计,如上海外滩道路边绿化带中的小品及昆明世博园内人与自然馆前的抽象雕塑等都是以不锈钢制成,给游人强烈的美感和时代感。除了金银色以外,黑白色在风景园林设计中应用的比较广泛,尤其是古代江南园林设计,围墙黑色的顶部与白色的墙体形成了一种鲜明的伏笔,充分表现出古代文人墨客的精神境界和审美追求。现代风景园林设计当中的一些仿古景观群,在设计上也采用了这种色彩手法,体现了现代人审美理念的一种回归。

总之,在风景园林设计上,只有利用好各种颜色,才能产生不同的美感,满足人们日益多元化的审美需要。

参考文献

篇10

1 低成本园林的概念和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低成本风景园林并不能与低品质、低性能的园林画等号,它也不作为生活中可有可无的装饰品而存在。它是在世界普遍处于资金短缺的环境条件下,风景园林设计师们对风景园林设计方法的新的探讨。

现今全球经济发展不平衡,很多地方仍旧贫穷落后,政府对风景园林的建设工作也无能为力,甚至许多处于经济危机中的发达国家也缺少建设园林的资金。加之,人类的盲目消耗,导致生存环境更恶劣,维护和恢复原有的环境的代价更高。种种原因导致风景园林很难在各地普及。这种现存的主要问题严重影响到了社会的民主、平等,对构建和谐社会有极大的影响。因此,设计低成本、高品质的风景园林具有重要意义。[1]

2 低成本园林的设计要求

探讨高品质及低成本的风景园林设计策略是目前风景园林设计的首要任务,并以此来满足社会大众对于美好生活环境的追求,是风景园林师应履行的职责与义务。因此,下面将从低成本风景园林几个部分进行阐述。

2.1 最小限度地影响自然环境――引导与利用自然资源建造园林

(1)巧妙地引导和利用自然资源。在建造低成本园林时,自然气候与生态环境应该被有力地引导并使其发挥作用。探讨如何最大限度地保留场地原有的景观和尽量减少人为干预,降低设计成本。在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场地现有的资源和环境特征,并充分利用场地的原有设施、地形地貌与生态环境,减少设计成本。[2]

(2)科学地调控冲击因子。风景园林在建设和实施时难免会对当地的自然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原有生态环境的稳定性也可能会被打破。这就要求设计师在对场地进行综合分析后,要科学地调控冲突因子,使其对场地的干扰达到最小。科学合理的布置冲击因子的位置能有效地减弱其对风景园林环境的不利影响。[2]

2.2 最小限度地消耗自然能源――走节约型风景园林道路

(1)选择节能的建造材料。低成本风景园林也要满足人们对使用功能的需求、对艺术和文化的追求、对生态环境的尊重等条件,要尽可能多地使用性价比高的材料。[2]例如,尽可能使用乡土植物、可再生材料、废弃材料,发挥材料的多重使用价值、降低材料运输和维护成本等。

(2)采用可持续发展原则。可持续景观设计的全过程都要融入“3R”原则,即减少(Reduce)、再利用(Reuse)、循环(Recycle)。[3]在城市景观规划设计、建造施工和养护管理的这一系列过程中,生态节约和低养护可持续的理念是一直存在的。可持续性发展首先也要求是生态的设计,其设计目的就是在为人们创造优美环境的同时,少使用不可再生资源。

3 最大可能地降低维护成本――促进风景园林的可持续发展

3.1 选择维护成本低及能创造经济效益的植物

植物是园林中最基本的建造元素,它的生命特征是不断生长的,因而需要投入较多的维护资金,如浇水、施肥、修剪等。植物应选择本地植物,本地植物不仅成活率较高、后期管护维护费用低,而且能体现本地环境特色,提升设计的地域特色。[2]对于本地植物应就近取材方可有效降低运输成本。此外,可增加产果植物的种植,它不仅可以为设计提供景观价值,还可在果实成熟后产生经济利益价值。在对植物种类进行选择时,应将植物的生长速度、维护的难易程度、生态多样性的建造等纳入考虑范围之内。植物的选择上一般不宜选择过大的苗,通常情况下应以中、小苗为主,从而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并为植物留有生长的空间。

3.2 减缓资源的损耗

提高植物的存活率与减少能源的使用量能有效降低风景园林的成本。需要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导下,提高软质景观的成活率和硬质景观的使用寿命。水量与电量是风景园林中主要的节约能源。可以通过循环水、收集的雨水代替自来水,生物与植物净化处理水等途径实现园林中对水的节约。实现对电能的节约方法有使用节能电器、垂直与屋顶花园、合理布置路灯位置等。

4 最大可能地降低污染物排放――减少风景园林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4.1 减少风景园林构成要素的污染物排放

在风景园林建设时要防止或者尽量减少尘土、污水、噪音、光污染等对人身体和心理的危害。因此,对于一批高能耗、安全性能低的建筑材料,如各种石棉瓦等,一定不要使用。同时,对于一批能耗低、绿色环保无污染的建筑材料,如透水砖等,应提倡其被大量使用。[2]同时,循环利用风景园林自身产生的废料,然后变废为宝,也可以极大幅度地减少园林排放的废弃物。

4.2 延长风景园林材料的使用寿命

在建造风景园林的过程中,采取有效的方法去节约并延长材料的使用时间,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能降低建造的成本。在生产风景园林建筑材料的过程中,巨大的人力、物力被消耗,同时可能以一定的环境成本为代价。例如,耐用、不宜磨损的园林材料应该被使用在人流量大的风景园林地区;有关部门也要建立园林定期养护的保护措施;亦可建立有关防范风险的措施,防患于未然。[2]

5 结语

古往今来,追求生态环保是风景园林这一学科最流行的趋势和永恒的追求。风景园林设计师只要坚持自然生态的营造原则,采用生态增值代替生态消耗的设计方法,[4]仍然能以低成本营建出美丽和高品质的风景园林环境,并且从根本上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建造低成本风景园林应当就近取材,用最简单的材料、最便捷的方式去设计出具有最好效果的园林,日后这应当成为每一位景观设计师在设计园林时优先考虑的一点。

参考文献:

[1] 张小勇.浅析风景园林生态设计[J].建材与装饰(中),2011

[2] 董丽.低干预・低消耗・低维护・低排放――低成本风景园林的设计策略研究[J].中国园林,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