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13 09:09:37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平等性。市场经济是平等的经济,它只承认等价交换,不承认任何超市场的特权。在商品交换中通行的平等关系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则。
竞争性。市场经济是竟争经济。竞争是市场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内在动力机制。因而在市场经济活动中机会和风险是并存的。
关键词:市场经济 职业道德建设 措施
Key words: market economy professional ethics measures
一、职业道德建设是发展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职业道德的进步,为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一个坚实的思想基础。市场经济与职业道德相互作用,相互制约,能够互相促进彼此的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是同社会主义根本制度相联系。经济的发展必然会对社会道德产生一定的影响。会出现在一些不文明的职业行为。在任何社会制度下,都需要有与其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良好的职业道德的环境。在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的资本主义社会,那种只顾个人私利不管社会和他人利益的利己主义也会受到人们舆论的谴责。恩格斯指出:“事实上,每个阶级,甚至是在每一个行业,都有其各自的道德。”恩格斯所说每个行业各自的道德,指的就是职业道德。我国走的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路线,市场经济也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因此除了必须遵守市场经济行为的客观规律,不断的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必须坚决反对把职业道德也进行商品化。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风尚是市场经济高度繁荣和保持健康发展的重要标志,同时也是必须正确理解和把握的发展市场经济的基本道德准则。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要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来促进经济的发展。职业道德建设是发展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经济的发展对职业道德的形成和发展有着巨大的直接影响,二者紧密联系。在经济高度发展的西方发达国家,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与完善都需要有良好的商业道德和较高的市场道德与之相适应,作为社会发展的基本条件。特别是随着近二十年的社会经济发展,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原有的职业道德也出现了巨大变化,全社会都开始日益高度重视职业道德的建设。
事实证明,依靠道德来支持发展,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我国发展的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的发展需要有比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更为良好的道德行为。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在道德上强调个人自由,主张金钱至上的原则。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遵守法律制度的前提下遵循集体主义作为道德基础的,这样我国的市场经济职业道德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职业道德有着本质的不同。进行职业道德建设,提高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水平是逐步改善和提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职业生活质量的现实要求。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日益详细的社会分工,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不再简单的满足于生物质活水平的提高和各种物质财富的积累,人们开始逐步追求能够满足精神世界和在心灵更高的层面,这些是职业生活质量方面的问题。加强对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建设,除了能促进社会风气的改善,维护社会的稳定,同时直接影响个人职业生活的质量的提高。
二、加强职业道德建设的措施
职业道德建设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同时也是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点内容。我们应当以科学发展管理论为指导,在实际工作中认真去研究加强职业道德建设遇到的各种新情况和新问题,根据市场经济的客观要开展教育工作。
㈠提高宣传力度,为职业道德建营造出良好的氛围。我们必须充分利用各种宣传舆论阵地,如通过电视、广播、报刊等新闻媒体对提高职业道德建设的现实意义进行广泛宣传,让社会都关心职业道德建设,所有人都能崇尚良好的职业道德。同时必须广泛的宣传在职业道德建设中涌的各种先进典型,大力弘扬新时期社会主义劳动者的主人翁精神和所拥有的高尚职业道德,通过他们的先进事迹和模范思想来影响和促进职业道德建设工作。除了要提高正面宣传力度,同时还要对各种不讲职业道德、只顾个人或小团体利益的个人和单位进行曝光。让舆论宣传工作不仅可以扶正,同时还能祛邪,形成全社会都遵守职业道德的良好舆论环境。
㈡加强思想教育,提高广大职工的道德修养。应该对所有职工开展适当的思想和道德教育,引导广大职工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道德观以及价值观,抵制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开展富有成效的职业责任、职业纪律、职业道德教育,促进全社会形成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行业精神,树立“爱岗敬业、诚实守信、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文明职业风尚,净化社会风气。
㈢积极制定完善的职业道德规范。在全社会的所有行业制定和落实详细的职业道德规范,是完成好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环节,是广大职工把职业道德由思想观念落实到实际行为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经济管理水平,扩大经济效益的内在要求。我们应该顺应这个要求,在各行各业针对工作的不同,制定出反映岗位特点的职业道德规范,作为所有人开展本职工作的行为标准。把职业道德规范落实到实处,让所有人都有章可循,真正把职业道德建设在工作中落实。
㈣组织以职业道德为主题的精神文明建设活动,深入促进职业道德建设的发展。组织和引导广大职工都参与到这一活动中,让职工通过参与活动自我教育,自我监督,自我管理,促进职业道德建设有效开展。应该根据各行各业的特点,发挥基层工会的作用。工会通过在文化宫、俱乐部等充分的文化宣传,广泛组织各种理论研讨、演讲比赛、知识竞赛、优秀典型评选和表彰等不同形式的创建活动,实现职业道德建设工作常抓常新,随时都有新进展。
职业道德贯穿于社会经济生活的整个过程,因此我们必须时刻注意职业道德建设,常抓不懈。必须根据经济活动的特点和社会的发展,有针对性的开展职业道德建设。把职业道德建设落实到实处,为我过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更好的服务,促进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罗国杰.新时期思想道德建设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0(5)
一、诚信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必然要求
市场经济不是诚信的对立物,不是发展市场经济的牺牲品,作为一项普遍的社会行为,诚信不仅是传统的道德和法律要求,也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在诚信和市场经济二者之间,存在着必然的关联:(1)市场经济承认人们独立利益和独立的财产所有权的合法性,市场经济活动中的诚信是以经济行为为主体,以偿还为条件的各种借贷关系的总和,它要求经济行为主体履行最初的承诺,及具有一定的诚信理念。以诚信为基础的广泛的市场协作也变的尤为重要,市场经济是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经济,而诚信则是实现主体合法利益的重要前提。因此,诚信建设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2)诚信经营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我国企业和产品要想在全球化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按照国际通行的规则,遵守诚信的理念和法则。诚信经济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高级形态,我国虽然已经初步具备了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法制环境和竞争机制,但尚未形成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诚信制度和体系,特别是在企业、个人乃至全社会的诚信观念远远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现实条件下,靠诚信取胜,以诚信为本,把诚信经营作为企业的法宝,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经营的根本观念。(3)市场经济是公平竞争的经济,而诚信是保障市场竞争的公平的重要因素之一,诚信即是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应当具备的一个基本的素质,也是整个社会不可缺少的一项基本原则。现代市场经济竞争日趋激烈,如果离开了诚信原则的必要约束,则这种竞争就会失去理性和公正,就会演化成破坏原则的恶性竞争。这就不断会使市场交易的成本上长,使社会经济的发展受阻,还会导致大量的矛盾冲突,使整个社会最终陷入无序、混乱的危险境地,因此,诚信是市场经济的剂,是实现社会公平竞争的一个基本条件,是保障和促进社会健康发展维护社会正常秩序所不可缺少的黄金规则。而市场经济从根本上说也应该是最讲诚信的经济。
二、诚信缺失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危害
现在我国的市场经济与自由市场经济不一样,克服了很多的问题,体现出了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特点。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关系到我国的发展,促进市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非常有必要。
一、关于市场经济与可持续发展
市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与市场经济主体行为以及其利益具有直接的关系,市场主体的利益获得需要一个稳定健康的环境。市场主体包括了很多的主体,生产经营者以及消费者等,政府以及其他的管理机构都在这样的环境之下。市场主体进行经济活动的时候彼此之间可能会发生矛盾和冲突,解决的措施和方式都是建立在稳定健康的可持续发展环境之上的。市场主体的市场经济行为要遵守原则,市场主体之间要相互协调,才能够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作用。
二、市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价值
(一)满足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市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够满足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目前我国市场经济的主要任务是将市场机制作为基础,通过优化组织生产要素,提高资源配置的高效率,优化市场主体之间的关系。市场经济的发展也会将提高资源配置的经济效率和经济效益作为目标。这是一种快速增加社会物质财富的手段,能够满足社会人们对于物质的需求。而市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是将这种物质财富的积累具备连续性和不间断性。(二)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可持续发展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市场经济发展中存在很多的矛盾和问题,会影响经济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从某种程度上讲,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方式,市场经济发展在丰富内涵也只有在具体的经济活动中才可以体现出来。市场经济可持续发展强调的是连续性,市场经济中所包含的公平性等积极性因素会促进市场经济活动的正常开展,这也是建立稳定社会基础机制的一个重要条件。市场经济可持续发展在我国社会体现出来的也有一种主流性,能够帮助我国完善市场经济发展的不足。从很多方面来看,我国的市场经济发展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都非常的多,国家在这一方面需要从原则的建立和机制的构建这两个方面入手,为市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营造一种氛围。(三)提高市场经济效益。市场经济运行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影响其进行的非法手段,比如常见的不正当竞争以及负面作用。[2]实践中如果没有有效的方式解决,将会影响市场经济的发展轨道和方向,也会造成资源的大量浪费。市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作用体现在其可以充分协调市场经济主体之间的关系,体现出市场经济发展的公平性。市场经济中强调可持续发展也会有利于市场经济活动中的障碍性因素消除,进而达到控制市场经济的效果。如此一来也可以解决市场经济中存在的资源浪费现象。市场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连续性,为了确保这种连续性有利于市场经济活动的进行,需要不断地吸收社会发展的新特点。市场经济运行的整个过程中必然存在不足和错误,市场经济运行需要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兼顾市场经济本身具有的发展性。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的各个方面都可以在可持续发展理念之上逐渐成熟完善,也会展现出其重要性。市场经济原本具有的运行阻力也会大大降低,进而实现了经济效益提高的目标。(四)积累物质财富。市场经济中所强调的可持续发展主要是坚持以人为本理念,这其中就包括了消费者这样一个重要的主体,消费者的消费层次也会在这样的理念环境之下得到满足。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依靠市场经济主体,因此,可持续发展在遵循了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之后,总是需要维护市场经济主体的。因为市场经济主体是物质财务的创造者。[1]市场经济活动的参与者在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下完成资源的生产、分配以及交换和消费,逐渐提高生产商品的价值,提高其流通性。生产的再投资也会在这样的环境之下变得更加的有序,存在的问题也会随之减少,资金流通也更加正常。可持续发展的市场经济从微观的角度来看,其生产效率以及其最终的产量都会得到很大的提高;从宏观的角度来看,社会生产以及再生产都会更加的顺利。当以上这些条件满足后,目标就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市场经济创造物质财富的速度也会随之增加,进而提高物质财富的积累量。我国目前在市场经济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确实还很多,但是增强了市场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之后市场经济状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于我国社会经济和人们的生活都具有积极意义。
一、现代化的内涵
现代(Modern),通常作为一段时间的概念来定义。主要指当今这个时代,可以涵盖“当代”和“近代”两个时期,古今对于“现代”一次释解各异。我国著名的现代化理论研究专家北京大学教授罗荣渠就曾对“现代”一词做过这样的解释:“Modern是文艺复兴时代的人文主义者最先使用的,是相对于Medieval即中世纪而言的,即把文艺复兴看作一个与中世纪相对立的新时代。”今普遍的看法是:现代不是一个绝对时间概念,而是一个相对于传统而言的词语。
“现代化”一词来源于现代,主要是用以概括人类社会近期发展急速转变的一个过程。因此,“现代化”一词是表示一个动态的,不断进步的过程,而非固定的、静止的状态。
1.国外学者对现代化的释解
国外对于现代化的研究可追溯到二战以后,但较集中的研究还是50年代末60年代初自美国兴起。当时的研究中心主要是传统社会如何向现代社会过渡;发展中国家如何向现代化国家过渡,研究认为不发达国家落后的主要根源是社会内部的传统性矛盾。对于现代化的研究学者们的研究方面各有侧重。部分学者从历史发展纵的方面对现代化进行说明,如学者戴维·波普诺说:“现代化指的是发生在一个传统的前工业社会的向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过程中发生的主要的内部变革。”部分学者却认为现代化是一个整体,是整个社会的全面变化。
从上述国外学者的研究可以看出,普遍的共识是从十六世纪以来,伴随着工业化所发生的一系列深刻的、全面的、总体性的社会变革包括着社会的各个方面。然而由于各学者关注的焦点及所站的立场不同,故强调的方面也不尽相同。
二、人的现代性
对于人的现代性目前缺少统一、标准的定义的。从人的现代化角度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观点:(1)人的现代化是人自身生产、综合素质以及实践活动能够适应并推进社会进步的要求,也是传统人像现代人全面转化的过程:(2)人的现代化也就是人的文化素质的现代化;(3)人的现代化主要指的是人的社会关系和人的价值观的现代化;(4)人的现代化是人的观念、素质、能力、活动、交往等各方面表现出的同现代化社会相适应的普遍而深刻的变化;(5)人的现代化是指与现代化科技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人的素质的普遍提高和全面发展。从以上的观点可以看出,学术界对人的现代化、现代性的理解存在着的角度是多样的。
一般来讲,人的现代性的内涵主要是相对于传统的人的品质而言的,表现为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现代人所具有的一系列的品质和属性;人的这种现代性的外延包括多种不同内容和形式,如人的社会意识的现代性、观念形态的现代性、心理状况的现代性以及行为方式的现代性等等。
三、现代化与人的现代性的关系
现代化的社会是一种经济系统、政治系统、文化系统充分发展、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社会形式。现代化社会的基础就是现代文明建设的核心,即人的现代性。马克思所言:“社会产生人”,“人产生社会”。一方面,“社会产生人”。因为人的活动时时、处处受到社会制约,人们的活动形式上是个人的而实质上却是社会的。
(一)提升人的现代性是加快现代化进程的内在要求
首先,现代化进程中经济体系的健康快速发展要求人的发展。市场经济把追求最大利润作为目标,经济活动就是为了满足需求从而调动一些因素去追求最大的经济价值。生产是追求价值的过程,生产过程中人的体力和智力以及整体素质的提高是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直接影响着产出、利润以及经济的增长。
其次,快速发展的经济体系要求配备发达的政治体系。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现代化的政治体系的支持和协调,具有现代性的高素质的人才对于现化化的政治体系的建构同样是不可缺少的。在现代化进程中的政治公益性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市场经济的不足,而充分就业、稳定的货币购买力,稳定的经济增长等问题又对政治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现代化政治体系这种高要求必须需要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人去建构。
(二)提升人的现代性是加快现代化进程的迫切需要
现代化进程中对人的现代性也提出了要求,21世纪的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是人的竞争、国民素质的竞争。提高国民素质实现人的现代性已成为我国现代文化建设的迫切要求。
首先,人的全面提高要求国民具有伦理道德素质,这是市场经济体制得以顺利运行的前提。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法治精神的基础是人的自律能力。而市场经济也需要人们必须有高度的自觉性,只有自觉地遵守社会中的各种规则,市场经济才能实现高效、有序的运行。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更是伦理道德经济,伦理道德经济指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社会关系的行为准则,规范以及相应的意识、信念和行为活动。我国经济社会中大到假冒、劣质产品,小到乱丢垃圾等现象都是非常严重的。因此,道德规范的建设和价值观的建构都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迫切需要。
其次,人的全面提高更要求人们具有人文素质。人文素质是具有现代性的现代人文明程度的综合体现,是人文科学、人文教育在教育身上所体现的成果,较全面的文化知识素养、较高品位的艺术鉴赏能力是构素质的基础。在生活中,我们总是批评大众文化的低俗、缺乏艺术感,但我们往往忘记了大众文化来自于国民文化素质的反映。随着国民文化素质的提高,人们的对文化品位以及鉴赏力将得到提高。
综上所述,一个国家的现代化,直接表现为综合国力的强大,一个拥有强大的综合国力的现代化国家同时也是稳定发展的社会,它里面综合了经济、政治、科技、文化等。换句话说,他拥有强大的经济力量,拥有民主政治体系下的社会稳定,高度发展的社会文化体系,不仅经济的发展要求国民素质的提高,而高度发展的社会文化体系和稳定的政治体系,较高的艺术鉴赏力都需要人去建构。因此,现代化与人的现代性是一个内在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人的现代性是现代化进程的内在要求和迫切需要。两者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整体。
参考文献:
一、现代化的内涵
现代(Modern),通常作为一段时间的概念来定义。主要指当今这个时代,可以涵盖“当代”和“近代”两个时期,古今对于“现代”一次释解各异。我国著名的现代化理论研究专家北京大学教授罗荣渠就曾对“现代”一词做过这样的解释:“Modern是文艺复兴时代的人文主义者最先使用的,是相对于Medieval即中世纪而言的,即把文艺复兴看作一个与中世纪相对立的新时代。”今普遍的看法是:现代不是一个绝对时间概念,而是一个相对于传统而言的词语。
“现代化”一词来源于现代,主要是用以概括人类社会近期发展急速转变的一个过程。因此,“现代化”一词是表示一个动态的,不断进步的过程,而非固定的、静止的状态。
1.国外学者对现代化的释解
国外对于现代化的研究可追溯到二战以后,但较集中的研究还是50年代末60年代初自美国兴起。当时的研究中心主要是传统社会如何向现代社会过渡;发展中国家如何向现代化国家过渡,研究认为不发达国家落后的主要根源是社会内部的传统性矛盾。对于现代化的研究学者们的研究方面各有侧重。部分学者从历史发展纵的方面对现代化进行说明,如学者戴维·波普诺说:“现代化指的是发生在一个传统的前工业社会的向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过程中发生的主要的内部变革。”部分学者却认为现代化是一个整体,是整个社会的全面变化。
从上述国外学者的研究可以看出,普遍的共识是从十六世纪以来,伴随着工业化所发生的一系列深刻的、全面的、总体性的社会变革包括着社会的各个方面。然而由于各学者关注的焦点及所站的立场不同,故强调的方面也不尽相同。
二、人的现代性
对于人的现代性目前缺少统一、标准的定义的。从人的现代化角度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观点:(1)人的现代化是人自身生产、综合素质以及实践活动能够适应并推进社会进步的要求,也是传统人像现代人全面转化的过程:(2)人的现代化也就是人的文化素质的现代化;(3)人的现代化主要指的是人的社会关系和人的价值观的现代化;(4)人的现代化是人的观念、素质、能力、活动、交往等各方面表现出的同现代化社会相适应的普遍而深刻的变化;(5)人的现代化是指与现代化科技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人的素质的普遍提高和全面发展。从以上的观点可以看出,学术界对人的现代化、现代性的理解存在着的角度是多样的。
一般来讲,人的现代性的内涵主要是相对于传统的人的品质而言的,表现为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现代人所具有的一系列的品质和属性;人的这种现代性的外延包括多种不同内容和形式,如人的社会意识的现代性、观念形态的现代性、心理状况的现代性以及行为方式的现代性等等。
三、现代化与人的现代性的关系
现代化的社会是一种经济系统、政治系统、文化系统充分发展、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社会形式。现代化社会的基础就是现代文明建设的核心,即人的现代性。马克思所言:“社会产生人”,“人产生社会”。一方面,“社会产生人”。因为人的活动时时、处处受到社会制约,人们的活动形式上是个人的而实质上却是社会的。
(一)提升人的现代性是加快现代化进程的内在要求
首先,现代化进程中经济体系的健康快速发展要求人的发展。市场经济把追求最大利润作为目标,经济活动就是为了满足需求从而调动一些因素去追求最大的经济价值。生产是追求价值的过程,生产过程中人的体力和智力以及整体素质的提高是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直接影响着产出、利润以及经济的增长。
其次,快速发展的经济体系要求配备发达的政治体系。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现代化的政治体系的支持和协调,具有现代性的高素质的人才对于现化化的政治体系的建构同样是不可缺少的。在现代化进程中的政治公益性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市场经济的不足,而充分就业、稳定的货币购买力,稳定的经济增长等问题又对政治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现代化政治体系这种高要求必须需要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人去建构。
(二)提升人的现代性是加快现代化进程的迫切需要
现代化进程中对人的现代性也提出了要求,21世纪的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是人的竞争、国民素质的竞争。提高国民素质实现人的现代性已成为我国现代文化建设的迫切要求。
首先,人的全面提高要求国民具有伦理道德素质,这是市场经济体制得以顺利运行的前提。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法治精神的基础是人的自律能力。而市场经济也需要人们必须有高度的自觉性,只有自觉地遵守社会中的各种规则,市场经济才能实现高效、有序的运行。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更是伦理道德经济,伦理道德经济指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社会关系的行为准则,规范以及相应的意识、信念和行为活动。我国经济社会中大到假冒、劣质产品,小到乱丢垃圾等现象都是非常严重的。因此,道德规范的建设和价值观的建构都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迫切需要。
其次,人的全面提高更要求人们具有人文素质。人文素质是具有现代性的现代人文明程度的综合体现,是人文科学、人文教育在教育身上所体现的成果,较全面的文化知识素养、较高品位的艺术鉴赏能力是构素质的基础。在生活中,我们总是批评大众文化的低俗、缺乏艺术感,但我们往往忘记了大众文化来自于国民文化素质的反映。随着国民文化素质的提高,人们的对文化品位以及鉴赏力将得到提高。
综上所述,一个国家的现代化,直接表现为综合国力的强大,一个拥有强大的综合国力的现代化国家同时也是稳定发展的社会,它里面综合了经济、政治、科技、文化等。换句话说,他拥有强大的经济力量,拥有民主政治体系下的社会稳定,高度发展的社会文化体系,不仅经济的发展要求国民素质的提高,而高度发展的社会文化体系和稳定的政治体系,较高的艺术鉴赏力都需要人去建构。因此,现代化与人的现代性是一个内在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人的现代性是现代化进程的内在要求和迫切需要。两者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整体。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F12 【文献标识码】A
国家治理的现代化必然要求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现代财政制度,而现代财政制度又必然要依托于适应我国基本国情的财政模式。目前我国仍然沿用公共财政与国有资本财政并行的“双元”财政模式,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体地位和支柱作用决定了国有资本财政不但不能削弱,而且还将在财税体制改革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但目前国有资本财政无论是从规模上还是调控能力上都略显“羸弱”,与其在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中的作用不相匹配,究其根源正是国有资本收益上缴水平过低,导致国有资本财政收支捉襟见肘,难以发挥其应有的财政再分配功能与经济调控功能。
国有资本财政终将伴随国有经济从竞争性领域的退出,完全融入公共财政
国有资本财政是相对于公共财政而言的,国家社会管理者和资本生产资料所有者身份的分离,以及国家财政在公共性收入与资本性收入上的分流,造就了国有资本财政区别于公共财政的独特内涵:公共财政是凭借社会管理者身份及相应的政治权力取得公共收入的财政,并通过安排支出作用于市场失灵领域,满足公共需要,化解公共风险;国有资本财政是凭借国有生产资料所有者身份及相应的财产权利取得资本性收入的财政,并通过资本性收支安排,透过国有企业直接参与到市场经济活动当中,促进国有资本保值增值,优化调整国有经济结构,保持公有制主体地位。
财政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活动,国家凭借其生产资料所有者身份和国有资本所有权获得资本性收入并安排支出,必然构成国家财政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但要建立市场经济及其与之相适应的公共财政,则不能将大量的资本性、营利性收支纳入公共财政,否则将导致公共财政超出“市场失灵”领域作用于“市场有效”领域,这不但是与公共财政的原理相悖,还导致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收支相互混淆,赋予政府拥有直接干预市场活动的能力,严重干预市场经济自主发展完善的进程。因此,现阶段国家凭借资本权利安排收支的事实,连同我国发展市场经济、建立公共财政的客观需要,共同决定了我国建立国有资本财政专门安排资本性与营利性收支,宏观经营国有资本的必然性。
国有资本财政在现阶段长期存在的必要性并不等同于其存在的永恒性,国有资本财政是转轨时期单元财政向公共财政过渡中的桥梁形态,终将伴随国有经济从竞争性领域的退出,通过完全融入公共财政而最终消亡。
目前,我国国有企业大量存在于市场有效的竞争性领域,这不仅是计划经济遗留的历史问题,也是由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市场经济完备程度等客观现实所决定的。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市场化改革的大方向下,国有资本财政代表着原有财政工作的存量,而公共财政则代表着未来财政工作发展的增量,作为存量的国有资本财政的比重,将随着国有企业逐步退出竞争性领域而逐步下降,并通过收入的调配划拨,不断增加国有资本财政中的“公共成分”。其结果是,作为增量的公共财政的比重将逐步上升,并最终占据绝对优势。当国有企业完全退出竞争性领域,市场经济发展到完备状态时,国有资本财政将彻底退出历史舞台,届时双元财政将转化为单一结构的公共财政。
国企上缴国有资本收益是国有资本财政特殊性的内在要求,是双元财政发展演变的内在要求
经济转轨时期的特殊性造就了国有资本财政的特殊性,而其最为显著的特殊之处在于,国有资本财政作为国家财政的主要组成部分,既不能凌驾于市场之上进行再分配,也不能作用于“市场失灵”领域,而是按照市场规则直接参与到“营利性、竞争性”领域的市场活动当中,构成市场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有资本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国有资本利润和再投资收益,而非强制、无偿的取得,其支出主要服务于提升国有企业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促进国有资本整体保值增值。此外,近年来国有资本收益划转社保基金及公共财政的数额不断增加,但这种“支援”不是“坐吃山空”,更不能蚕食国有资本良性发展的根基,必须建立在国有资本盈利提升和合理水平的国有资本收益上缴的基础上。
合理水平的国有资本收益上缴,既是国有资本财政的收入之源,也是国有资本财政支出功能发挥的重要保障,既有利于从内部激发国企盈利的活力,也有利于国有资本整体的保值增值,因而是国有资本财政保持特殊内涵、发挥特殊功能的内在要求。
国企上缴国有资本收益是双元财政发展演变的内在要求。实践证明,在经济转轨时期,国有资本财政对于我国基本国情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国有资本财政为公共财政的建立与发挥提供了空间,有利于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但要继续保持这种科学性和适应性,双元财政模式必须随着经济转型的进程而不断发展和演变。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完善,以及国有资本逐步退出竞争性领域,势必要求国有资本财政增加其“公共成分”,并最终融入公共财政,此时双元财政模式也将完成其历史使命,最终转换为纯粹的公共财政模式。而国有资本财政逐步增加其“公共成分”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在复式预算体系下,通过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与公共预算间有计划的预算资金调剂划转,逐步加大国有资本财政对于公共财政的财力支持。但目前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规模较小,导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可用于划转公共预算的财力资源十分有限,对公共财政支持不足。因此,为了增加国有资本财政“公共成分”,推动双元财政向单一公共财政的发展演变,必然要求国有企业重视和显著提升国有资本收益上缴的水平和规模。
国企上缴国有资本收益是完善复式预算体系、加强双元预算调控的内在要求
发展市场经济意味着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作用,减少政府对于经济的直接干预和调控,势必要求公共财政直接安排的固定资产投资占社会总投资的比重下降。然而,我国现阶段市场经济发展不完备,市场可有效调节的领域还有所欠缺,非国有市场主体的力量尚不够壮大,仅靠市场有限的调节力量和非国有市场主体的投资能力,无法满足平抑波动、优化结构、促进经济平稳发展的实际需要。
在这种背景下,复式预算体系下公共预算与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配合,是直接调控与间接调控的有机结合,符合我国经济转轨时期对于财政调控政策手段的需要。国有资本财政透过国有企业直接参与市场活动,对市场运行和经济结构进行直接调节,弥补市场发育不足造成的调节弱化,并在复式预算体系内,通过转移支付充实公共预算收入,同时创造条件使公共预算支出专注于间接调节。
此外,根据宏观经济结构平衡及某一行业领域发展或退出的长期需要,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可以使用的调控手段主要有两种:利润调节与投资调节。对于过剩或长期计划退出的行业,国有资本财政预算会增加国有资本收益收缴,减少再投资或进行资产处置;对于短缺或长期计划大力发展的行业,国有资本财政预算会减少国有资本收益收缴,或加大再投资力度。
简言之,国有资本利润上缴既是复式预算体系内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同时也是国有资本预算调控的主要手段之一。因此,合理水平的国有资本收益上缴,既有利于充实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完善复式预算体系,同时也是加强双元预算调控的内在要求。
综合上述分析,国有资本收益上缴的必要性是由国有资本财政的特殊性、必要性及其发展变化的需要决定的。因此,有必要将国企上缴国有资本收益的行为置于国有资本财政理框架下,跳出企业利润分配的理论界限,就其财政再分配的属性进行深入研究,增强相关理论研究对于政策制定及政府工作实践的指导能力。
(作者单位:中国财政科学院)
【参考文献】
①叶振鹏、张馨:《论财政的双元结构模式》,《山东财政学院学报》,1994年第1期。
[中图分类号]A8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9-0111-02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先要通过对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行机制的调整,实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和谐。由于市场经济就是信用经济,所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有个成熟的信用制度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逻辑要求。
一、马克思信用理论的内容阐释
“信用”的问题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第五篇中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信用”问题的详细研究主要是在经济领域。马克思写道:“我们不打算详细分析信用制度和他为自己所创造的工具。我们在这里只着重指出为说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特征所必要的少数几点。因此,在这里,我们只研究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这种信用的发展和公共信用的发展之间的联系,不属于我们考察的范围。”[1]马克思正是围绕着资本主义的信用制度进行展开论述的,其目的只在考察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及其运行规律。马克思通过对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的论述,使市场经济中信用制度的重要性得到论证。
马克思认为,信用是一种“贷和借的运动”,是一种“以偿还为条件”的借贷行为。货币或商品只是有条件让渡的独特形式的运动。货币或商品的使用权发生了变化,而所有权没有发生转移。同时,偿还是信用存在的前提,对此,马克思还引用了经济学家图克的话来进行说明:“信用,在它最简单的表现上是一种适当的或不适当的信任,它使一个人把一定的资本额以货币形式或以估计为一定货币价值的商品形式委托给另一个人,这个资本额到期后一定要偿还。如果资本是用货币贷放的,那么,就会在还款额上加上百分之几,作为使用资本的报酬。”[2]马克思认为信用是一种经济关系,经济范畴的“信用”反映在以经济利益关系为基础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们从事物质生产活动和经济往来都是为了获取各种利益,因此,经济主体间信用与信用关系反映一定的经济利益关系也必然以经济利益关系为基础。由此可以看出,信用对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和谐起着重要作用。只有达到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才能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二、信用与和谐社会的逻辑关系
信用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基石,信用伴随市场经济而生,只要是发展市场经济,就必然会出现信用问题和人们对诚信的渴望。在市场经济还不完善的时期是信用问题最突出的阶段,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大的影响。人们在日常的经济生活中对经济交往与合作产生不信任感,继而危害社会和谐,影响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初期,就存在着非常严重的诚信问题。马克思认为:“只要商业资本是对不发达的共同体的产品交换起中介作用,商业利润就不仅表现为侵占和欺诈,而且大部分是从侵占和欺诈中产生的。”[3]这也指出在经济交往中资本家为了获取更大的利润而采用侵占和欺诈的手段,体现了资本的贪婪性和“拜物教”的嘴脸。这些人只考虑到自己的利益很少考虑到公众的利益。如欧洲的信用危机,一旦出现了这样的危机将会影响经济的良性运行和发展,进而出现经济危机,导致大量人员失业,人民生活水平下降,大量工厂倒闭等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影响社会和谐。
市场经济良性运行的前提是等价交换,然而,要实现等价交换必须交易双方要讲诚信,不讲诚信交换就难以进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的到来,股票、期货等虚拟经济的发展,借贷、托付等信用交换成为主要方式。据统计,西方发达国家企业的现汇贸易只占百分之十,而信用销售已达到百分之九十。因而“为单个资本家或被当做资本家的人,提供在一定界限内绝对支配别人的资本,别人的财产,从而支配别人的劳动的权利,资本家个人及企业的“良好信誉”本身成为一种无形的资本。”[4]由此可见,信用成为现代市场经济秩序良性运行的重要力量和生命线。没有信用的支撑现代市场经济将无法运行。稳定的信用制度可以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优化配置中的作用,提高经济运行效率。正是基于信用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作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的《决定》提出:“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建设现代市场体系的必要条件,也是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治本之策。”通过这一体系的建立来治理我国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信用缺失状况,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良性运行与快速发展。同时,这也是资本逻辑和市场逻辑的内在要求。
三、马克思信用理论对和谐社会的作用
马克思和恩格斯批判与分析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信用制度”和“商业道德”,对于我们重新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信用与社会、信用与市场经济的关系也是非常有益的。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商业交往贯穿整个市场经济运行,但由于市场经济中资本的贪婪性,商家为了获取更大的利润,通过欺诈和侵占的手段危害公众的利益,使商业信用恶化。如经济交往中的赖账、食品安全、假冒伪劣产品泛滥、商业欺诈、金融欺诈、虚假广告、上市公司过度包装、偷税漏税、出口骗税等。这些现象的出现使市场秩序混乱,消费者人人自危,社会风气败坏。马克思认为,商业信用是职能资本家之间采取延期付款的方式赊购商品而形成的借贷关系。商业信用产生于货币作为支付手段职能之初,在商品经济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广泛发展。促进商品流通,加速资本周转,推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发挥重要作用,是信用制度的基础。由此可见,商业信用的危机将会对市场经济运行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带来很大的阻碍。
在市场经济中商业信用的发展是有局限性的,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由货币经营业为基础产生了银行和银行信用。由于我国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量的银行都是国有银行。马克思称社会范围的生产资料和公共簿记的公共分配的形式是由银行制度造成的。可见,银行的重要所在,尤其在我国公有制基础的银行,银行信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政府在公众中的形象和国家公信力;关系到和谐社会的建设与发展。现在中国以贷谋私、诚信缺失;坏账、呆账过多使银行信用受损。
解决信用问题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良性运行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需求。采取经济手段、法律手段、道德手段综合立体治理。以制度为基础,通过经济与社会体制的有效约束,形成健全的市场机制,建立起以道德为基础的“内在制度型”和以法治为基础的“外在制度型”相结合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用制度体系。从商业信用来看,就是引导企业在生产、管理、销售的全过程中贯穿信用理念;生产高质量产品,做好售后服务,打造讲信用、重信誉的企业文化。从银行信用来看,就是进行银行改革,健全银行管理机制;正确处理好存贷关系。通过对这两种信用制度的完善和变革,推动我国整体的信用建设。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平稳的发展从而促进社会和谐。
【参考文献】
俗话说,“人无信而不立”。在现代市场经济的运行中,“信任”被普遍认为是除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之外决定一个国家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主要社会资本。在某种意义上,信任作为市场经济的剂,决定了经济实体的规模、组织方式、交易范围和交易形式。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四条规定民事活动应遵循诚实信用的原则,这被奉为民法学中的“帝王条款”,也为一切市场经济的参加者树立了一个“诚实”的道德标准。当政府在市场经济之中出现,建设其信用体制,那么它也是民法主体-法人,也需遵守诚实信用的原则。
简要来说,人学首先是研究完整的人及其本质、存在和历史发展规律的学问。人学有 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人学指研究人的一切科学,狭义的人学指研究人的本质、存在 和历史发展规律的学说。人学不同于人的科学,后者是研究人的某一侧面而形成的一个 学科群,人学则是在综合各门有关人的科学提供的关于人的知识的基础上对完整的人进 行综合研究,并提升出关于完整的人的本质、存在和历史发展规律的一般理论。这里, 人学研究实际包括两个层次:一是综合人学,以达到对“完整人”的研究;二是哲学人 学,从完整的人中提升出关于人的本质、存在和历史发展规律的一般理论。
人学还是一种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人学”概念的提出代表一种新的哲学观念或理 念,一种观察、分析世界的新视角和新方法。我国当代的人学研究,就是力求关怀人的 生存发展,提供一种观察、分析问题的新的视角、理念和方法。
人学之所以在中国兴起,有其深刻的背景。首先是哲学史根据。在哲学发展早期,“ 人”面临两种命运:一是人被淹没在自然、社会及宗教中,显得不独立;二是人被各种 不同的哲学流派加以肢解,变成支离破碎的人。近代以来情况发生了变化:首先是把人 本身从对自然、社会等客体的从属中相对独立出来并提升为主体;其次是把被哲学肢解 的人整合成完整的人。这种变化蕴含这样的道理:人在世界中具有相对独立的地位和本 质,哲学既要从外部世界理解人,还要从人的内在方面认识人。由是,人学作为哲学的 本质在当代才真正显示出来。既然如此,当代哲学就应把作为主体的完整的人作为自己 专门的研究对象。其次有科学史根据。近代以来人的各种科学独立发展起来,积累了关 于人的丰富的实证知识。但它们在开始时并不一定确保其内在联系,反而使人变得支离 破碎。对人的不同侧面加以认识而形成一系列的人的科学,是近代对事物进行分门别类 研究这一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决定的。科学发展到现代呈现出新的趋势,就是研究人的 各门科学趋于结合,趋于综合人的科学提供的关于人的不同侧面的实证知识,把人作为 统一的整体来把握。对这种趋势的反映和反思,必须有一种关于人的统一的基础学说即 人学,来把关于人的各种科学之间的联系建立起来,既克服对人的片面研究的局限,又 为一切有关人的科学的发展提供新的理论基础。再次有其文化学根据。以个人主义为核 心的文化把人理解为具有独立价值的个人,以整体主义为核心的文化把人理解为只有在 整体的关系中才能存在的人。这两种文化在一定历史时期都由于自身的局限而带来某种 危机,其危机实质上就是人性危机。克服这种危机的有效方法,就是重建一种完整的人 性,并通过这种重建来实现文化的综合创新。最后有其时代或实践根据。真正的人学是 自己时代的产物。当代中国发展究竟提出哪些体现着时代精神的深层问题呢?
一是改革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改革说到底是解放人,为人松绑,解决人 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问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充分利用人性和规范人性来 运作的,它既要求相适应的人格来作为它建立和发展的基础,又对人的发展产生正负影 响,其最大的积极影响是促进独立人格的形成和人的能力的充分发挥,其消极影响是产 生一定的人的物化现象。从现实看,国民素质与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从 哲学高度讲,市场经济体制在表面上是“物”的问题,深层却是“人”(人性、人格、 人的素质、人的能力、人的价值等)的问题,这必然促使人的自我觉醒。
二是文化建设。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必须把文化建设放在比较 突出的位置。文化建设的实质和核心是提高国民素质,塑造社会主义现代新人,它是以 人为本并解决人的问题的。为此就必须对“人”作专门、全面和深入的研究。
三是当代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从哲学高度和深层来看可持续发展,其中心问题就是人 的问题:它把人类作为发展主体;以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为理论根据;以人的素质的提高 和能力发挥为实现条件;以代际之间的和谐发展为核心内容;以改善和提高人的生活质 量为最终目的。当代中国的发展过程也就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现过程,而人的现代化 则是关键。发展学家佩鲁指出:如果不从人的更高层次上去理解发展,对各种发展问题 的理解和解决就难免是浮浅的、表面的。
此外,人力资源开发,实行人本的管理,提高领导干部队伍和国民的素质,思想政治 工作等,都要求对人是什么和人应如何做这两大问题作专门深入系统的思考。
上述问题是现有哲学不能完全回答的,必须有一种专门系统研究人的本质、存在和历 史发展规律的理论,这就是人学。
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什么需要加强人学研究
中国的人学研究始终是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步步深入的,它由20世纪80年代初从价 值观上强调尊重人,到20世纪90年代纵深向人学理论建构方向发展,向从学理上说清人 、从实践上塑造人方向发展。中国的人学着力研究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 提出的重大现实问题。其中主要研究了人的素质、人的全面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 段人的发展的形态、人性发展与制度创新、市场经济背景下人的生存方式与人的精神世 界、知识经济与人的创新能力、新经济与人力资源能力建设等。我国人学研究的一个基 本特征,就是其基本进程始终紧随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发展,并反作用于社会实践 。中国的人学研究对我国现代化建设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提供理论基础
在市场经济中人以怎样的方式存在?这是对市场经济与人的关系的根本理解问题。
人首先为追求和满足自我正当利益最大化而存在。市场经济使人必然追求“利”益。 市场机制之实质,就在于它充分利用并规范着各个人对其利益追求的本性来激发人的最 大潜能,以为社会作出最大的贡献,追求交换价值中的利益最大化,是生产者进行生产 的基本动机。“市场经济使人必然追求利”也会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建设中得以体现。 我们的任务在于使利益原则向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积极方向发展。
人主要依靠其能力而存在。市场经济内在要求人必须崇尚能“力”。市场竞争不相信 能力弱者的眼泪,倒是给那些能力强的人以优厚的回报。在这个意义上,竞争首要是能 力的竞争,市场经济是能力经济。这必然使每个人认识到,人生价值的实现及幸福很大 程度上取决于你的潜力、能力和努力程度。实际上,能力观念是自文艺复兴以来近代西 方市场经济社会的核心文化精神之一,而西方社会的富强正起因于市场经济所培育的能 力主义观念。当今中国正在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因而强调对能力问题的重视就不足为怪 了。实际上,只要搞市场经济,就必须重视人的能力,就必须确立人要依靠其能力而存 在的存在方式。
人自觉按照理性的法则而存在。市场经济要求人必须按照“理性”的法则行事。在市 场竞争中,竞争者要获取成功,既要运用理性思维能力来对信息和行情加以分析、选择 和处理,又要运用理性的法则破除“人情”、“关系”、“特权”向社会经济的公共领 域渗透,同时还需要运用理智来控制和驾驭竞争者的情感、意志,且以精细的理性计算 来使资本和劳动的组织达到合理化。这实质上内在要求发育和提升出一种理性精神。这 里的理性精神,即是指旨在注重客观、分析、标准、规范、精确、量化、程序、严密、 公正、制度和控制的一种价值取向。正因为如此,实行市场经济的近代西方社会是极力 倡导理性精神的。在当代中国市场经济体制建设过程中,迫切需要但又缺乏的,是理性 精神。在现实生活中,主观性有余而客观性不足,整体把握有余而实证分析不足,模糊 有余而精确不足,随意性有余而程序性不足,人治有余而法治不足等现象,仍在一定程 度上存在,这对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及人的发展产生许多消极影响,所以必须加以改变, 并确立人自觉按理性的法则行事的存在方式。
人必须依靠努力奋斗而存在。市场经济内在必然要求人在生活中自“立”,即自律、 自觉、自主和自强。从文化角度讲,市场经济实质上是把从事有关经济活动的人从人身 依附关系中解放出来,使其走向市场,成为经济运营的独立自主的主体。这就内在要求 主体能够独立自主地进行分析、判断、选择和决策,并自觉承担责任。因此,人的独立 自主或自立是从事有关经济活动的主体参与市场竞争和经济运营的前提条件。在市场经 济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只有当人具有独立自主的意识、人格和能力,能独立自主地进行 分析、判断、选择和决策,他才能充分发挥其生产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才 能积极推进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从对市场经济建设实践的反映来看,近年思想界提出 并热烈讨论的“人格独立”、“人的主体性”、“人的个性”和“人的能力发展”等问 题,都旨在倡导一种精神——在市场经济社会,人必须依靠后天的努力奋斗而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