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15 09:46:25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德育教育实践,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1.选取典型,做好示范教育
小学生的理解能力较为薄弱,主动思考能力较差,被动的接受、吸收速度又快,模仿能力强。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立足于多元价值观的基础上进行发散思维,选取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念的典型素材,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引导学生走向正确的人生道路。在选取德育教育的教学素材时,应当避免那些观念陈腐的教学内容或者影视题材。多进行道德情景设置,结合现实生活,选取当代出现的具有典型性的新人新事新理念,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对于德育教育的兴趣。
2.改变传统德育教育模式
经常开展各种丰富的课堂内外活动,让学生从实践中得真知。为深入渗透德育理念,教师应当组织学生开展一些义务劳动,学雷锋活动。在班会活动上表扬那些在实践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学生,起到树立典型模范的作用。让学生多在参与实践后互相交流心得体会,自由分享,共同进步。
3.用爱感化,丰富心灵
低年级学生对于是非标准判断能力较弱,自我控制能力不足,经常会不自觉的发生一些例如偷盗别人的铅笔橡皮等小错误,或者是把说脏话当成一种乐趣,有时出现爱欺负弱小的同学,不按时完成作业等情况,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时常发生,难以避免。教师不应当采取严厉的措施去惩戒学生,应当采取合理的事后处理手段,调解矛盾。多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以说服为主,通过感化教育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行为不正确。培养学生的羞耻心,自觉改正不良行为。树立典型榜样,通过表扬奖励和关心爱护的方式帮助学生成长。
4.家庭德育教育不可忽视
学生不仅受到学校教育的影响,还受到来自家庭教育的熏陶。学校教育具有普遍化、统一化的特点,家庭教育具有独特化、个性化、不可复制的特点。每个家庭的教育成本、资源、方式、投入精力都不同,从而影响到孩子的成长和对德育理念的接受。教师要与家长经常沟通交流,让家长也树立起德育教育的理念。当学生在家时,有意识的帮助学生纠正不良行为,自觉实践德育理念。将学校与家庭教育有效结合,互相融合,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G641
一、传统德育模式的特点和弊端
我国高校传统德育教育模式是高校教育者以党和国家的要求,按照传统的教育方式,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教育者在政治、思想与道德方面施加影响,使教育者具有符合社会的道德品质逐步建立正确价值观和价值观取向。高校传统德育方式明确、直接的特性在德育的途径和德育目标上有决定性的作用。
高校通常是以开设思想政治课为实现德育目标的主要渠道。这种方式能够让受教育者在相对集中的时间内掌握社会倡导的道德内容。但是,传统德育课堂教育者将道德思想品质和基本政治素养当作“智育化”的命题知识传授给受教育者的方式却违背了德育内化于心,转换为行动的内涵。高校传统德育课堂的教育模式将受教育者培养成拥有广博的道德知识却没有基本道德修养;具有完备的思想政治体系知识却没有自我思想政治建设能力;掌握马克思基本原理却没有理论联系际的行动力。
“灌输式”的课堂模式在受教育面具有广泛性强。在高校通常以一个年级统一讲读一门公共政治课,受教育者貌似全面系统的学习了思想政治理论,但是这种说服性的德育实际上空泛化,理想化。通过举例子与讲道理相结合的方式,片面的将思想政治道德理论强化于学生的知识储备中,理论指导实践的层面却停留在考核的应用。
二、多角度认识德育实践性本质
使受教育者具备基本政治素养和符合社会规律的道德品质是大学德育的基本目的,其长期目的则是要树立受教育者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塑造理想人格。二者之间一脉相承,忽略其中之一都是单一、片面的病理性教育。但是传统德育模式忽视了道德实践性的本质属性,受教育者接受了渊博的道德知识,并将其束之高阁,成为“美德袋子”。
我国的德育教育始终坚持以为指导思想,因为的科学性和真理性正是中国人民从实践中认识的。其次,传统德育忽视受教育者作为独立个体的作用,但是个体差异性绝不代表任性。提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因此,大学德育教育所塑造的理想人格是要符合自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和谐人格,否则就会出现知行不一的双重人格。
认识来源于实践,正确的认识能够指导实践,促进实践。德育所要求的道德思想和政治理念是人类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大学德育的内容源自大学的现实生活,学生进入大学后面临现实生活中的许多烦恼与困难,如何处理好人际关系,如何利用规划大学生涯。通过德育教育学生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从而解决自身面临的难题,从困境中脱离。然而德育内容与大学生实际生活背道而驰,那么学生很难找到二者之间的联系,更无从将德育内容内化成指导自身处理困难的实践动力。
从最初的家庭道德教育到大学的德育工作,应该以交互式的沟通方式推进德育内容。与“传道、授业、解惑”为特点的单向沟通方式相较,交互式的对话能够牵引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直接的实践活动,正视社会生活的冲突与矛盾。通过解决矛盾,加强学生的实践精神,提升实践能力。
三、“转识成行”的德育教育实践
德育内容广泛丰富,教育者要从学生的校园生活中选取素材,进行培养道德品质的实践活动,处理人际关系的德育实践活动,树立法律意识的德育实践活动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多种形式的德育实践活动。
来自天南海北,拥有不同性格、兴趣爱好和家庭背景的学生聚集到一个集体。而军训就是一次培养学生团结合作,严明纪律的德育实践活动。当代学生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共同协作的团队意识,在军训期间,学生关于事物的认识或者经验都会产生分歧和冲突,正是这种矛盾的力量会带来真正的实践活动。《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是大学必修的公共政治课。通过案例讲道理的方式并不能够让学生形成法纪观念,通过申请旁听庭审的实践活动,丰富学生实践体验,切实理解“公平、公正、公开”和“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深层内涵,从而树立法律意识,尊法、守法。
德育评价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评价系统内部相互影响制约,而德育的实践性决定了德育评价必须从德育实践过程为切入点,形成多元化、综合化的评价方式,摒弃传统的以分数来评判德育结果。因此,可推行德育评价要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德育实践活动,明确各自分工细则,在实践过程中充分发挥学校评价对各阶段的实践结果的监控,最终以完成效果和社会评价共同衡量评价,形成实践过程与结果相并重,学校评价与社会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
四、结束语
实践性是德育的本质属性,从德育的目标、内容、过程来看,任何脱离了实践的德育教育都是空中楼阁。学生只有通过社会实践才能获得正确的精神指导,从而不断激励自我,塑造崇高的理想人格。
参考文献:
[1] 吴琼. 系统论视阈下德育实践载体的选择与优化[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5(10)
[2] 吴琼. 大学生德育实践活动的国外借鉴[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4(02)
[3] 马晓丽. 家校育人平台――德育实践作业[J]. 吉林教育. 2014(16)
[4] 李强,武狄. 浅谈高校大学生德育实践体系的构建[J]. 经济师. 2013(03)
[5] 李一鸣,郝鑫,付晓红. 高校德育实践活动存在的问题分析[J]. 价值工程. 2013(24)
德育教育工作中的以人为本即是以学生为本,这是和谐德育的基本特征与理念之一。德育教育的最终目标在于提升学生的德育素质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所以教育的核心与根本应当为学生。在教育对象上,要始终将学生放在核心的位置上,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育的目标上应当将学生的德育素质能力摆在最重要的位置,同时并重学生的其他综合素质能力,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为和谐德育的归宿;在和谐德育的教育形式上要人性化,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总之,和谐德育就是要尽可能考虑到学生的主观感受,教育对象、教育目标以及教育形式都要围绕学生的主体核心地位来制定。
(二)更加遵循科学规律
与传统的德育教育不同,和谐德育下的教育教学工作更加遵循科学规律。第一,在和谐德育理念下,应当根据学生的个人特征、阅历、心理以及年龄来针对性的制定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也就是要遵循学生思想与行为的活动规律;第二,注重德育教育过程中的内在联系,即注重学生、教育方法、教育内容以及教育工作者之间的本质关系,遵循德育教育工作规律,尤其要平衡学生与教育工作者之间的关系,也就是我们通常说所的教学关系、师生关系。
(三)体系性更加突出
在和谐德育的教育理念下,小学德育教育工作不再是笔直的线性结构,而是由多个基本元素构成的完整体系,每个基本元素都有其自身特殊的目的,所有基本元素相互协调运作,方能促进学生素质能力全面发展,使和谐德育的教育效果更加突出。
二、和谐德育实践体会
(一)明确和谐德育教育目标
从宏观角度来讲,和谐德育理念下的教育目标是结合我国现阶段的发展需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德育素质能力过硬的人才。但在具体的实现过程当中,还需要站在微观角度上来制定更加细化与具体的教育目标,以教材为指导,分段制定模块目标,并分步实现目标,最终达成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接班人的终极目标。以作者的教学实例来分析,在实际的德育教育教学过程当中,会根据年级段以及学期段来分别制定一个阶段性的教育教学目标,如一年级到二年级主要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三年级到四年级主要培养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五年级到六年级主要培养学生的理想信念等等。有了这个阶段性的教学目标后,作者又会根据班级中各个学生的德育教育需求特征,来为他们制定一个针对性更强的教学目标,比如有的学生需要针对性的培养他们的分享、谦让能力,有的学生需要帮助他们树立尊敬家长、老师的思想道德观念,有的学生需要纠正他们的价值观念等等。
(二)制定和谐德育教育内容
第一,结合我国社会发展的阶段特征,以信念教育、理想教育为核心,对学生展开价值观、人生观引导,使他们能够从小养成审视事物发展、社会发展的正确观念与角度,并培养起他们的使命感,使他们能够认识到自己肩上将会承担起的社会责任,坚信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下,在自身努力学习、努力奋斗的条件下,定能实现中华名族的伟大复兴;第二,要重视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引导,使他们能够从小就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与文明行为,以进一步促进我国和谐社会建设;第三,要致力于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全面发展,在注重对学生理想信念以及思想道德引导与培养的时候,并重学生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健康素质。同样以作者的教学实例来分析,在具体的教学内容制定与编排的过程当中,作者会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大纲来拓展实际运用于教育教学的内容,在当前信息化的教育技术下,这些教学内容的收集是非常方便的,也非常丰富,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教育教学内容不能与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有偏颇,要紧跟大纲主线,比如在信念教育、理念教育的过程中,作者通过引用了一些为国家事业而奋斗的名人的事例来激励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价值观念,比如王进喜、杨利伟等等。
(三)完善和谐德育教育方式
中职生的学习状态中,普通存在诸如学习方向感不强、发展目标模糊、学习动力不足、学习坚持力不够等问题,而且每个学期都会出现不同的状况。我尝试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为自己设定学习目标,并与学生一起制定具体操作、考核方法,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意识和能力。
中职生经过三年的学习后,大多数学生会选择就业,极少数学生会继续接受高等教育。于是教学中借助于介绍学校推荐就业的管理规章制度,让学生明确眼前的学习目标就是:至少保证各科成绩及格,可以正常毕业和参加就业推荐。也借助于高年级不能正常毕业和参加就业推荐的个例说明,引起学生的重视。而且这项教育内容要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中,时不时地提一次,提醒学生不要忘记学习,否则导致了三年后不能正常毕业和正常参加就业推荐,将悔之晚矣。再加上课堂上的教听学练,课后的耐心辅导,认真的作业批改和点评,都可以不断帮助学生巩固学习的信心。当学生们设定了学习的目标,校园生活中就有了一项重要的任务,就不会“无事生非”了,既没有闲暇时间网络上瘾,也没有时间看口袋小说了,而且拥有了良好学风的班级自然拥有了良好的班风,营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
二、通过自身的影响力来开展德育教育
当代学生中独生子女的比例明显提高,再加上网络的流行,人际直接接触减少,家长不能很好地照顾孩子等原因,学生们的人际交往问题越来越突出,出现了不敢交往、不善交往和畸形交往的问题,严重影响到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个性发展。在中职生中也不乏出现此类问题,于是我尝试着教给学生有关人际交往的基础知识,培养和锻炼他们的交往能力,帮助学生们为自身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的安定和谐做好思想意识和能力的储备。从课堂上师生间的问候和告别,到课堂上听课的状态,从路上见到老师要问好到帮老师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从课堂回答问题的姿势到课后请教问题的态度,于一点一滴、一言一行中引导学生养成尊重老师的习惯。
主动与学生们普遍聊天,加强沟通,加强理解,互相接纳,达到“亲其师而信其道”的效果。于沟通中逐渐消融师生间的对立情绪(包括学生与我、与其他老师间的对立情绪),帮助学生们解决对于老师下达的命令,理解和执行间的关系,即理解了最好,乐于执行;不理解也要先执行,在执行中理解,而不能不理解就不执行,培养学生的执行力。这也是走入社会首先要做到的行为准则。
教学生讲究言行,注意说话场合和说话方式,多用文明用语不说脏话;讲究公德,不随意动用别人的东西,不影响别人的正常生活,不背后说三道四;讲究配合,互相帮助,平和心态,等等,以此引导他们勇于和善于建立起平等友爱、互帮互助、开放宽容、诚实守信的良好人际关系,友善同学,共同度过美好的时光。对于学生间发生的小摩擦、小矛盾,见到了就帮忙解决掉,公平公正,不偏不向,也指导学生培养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
教学生亲近家长。中职生中有一部分学生与家长的关系非常紧张,甚至于连最寻常的沟通都做不到,有回到家里跟家长没话的,有多长时间也不跟家长联系的。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我利用老师、家长的双重身份,积极引导学生亲近家长,比如,给学生讲我在养育儿子过程中的喜悦和烦恼;教学生回家前给家长打电话请求接站,返校后给家长打电话报平安;记住家长生日和各种节日,主动给家长打电话问候,送些小礼物;假期时与家长一起完成学期总结和新学期计划,做点家务事等等,在实际生活中推动学生与家长的亲近,教学生学会感恩,学会交流。
施行“无意识”教育,“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至心头。在教学中,我结合教学内容,渗透养成教育,以身作则在教学中养成,使学生在实现全面发展目标的过程中,进入养成“角色”。
三、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开展德育教育
在教学过程中尽量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比如采取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有很多规律和定律如果光靠老师口头传授是起不到作用了,这时候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共同思考,总结或者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法。这些方法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而且还可以培养他们团结合作的能力等。更重要的是共享一个了观念:学生们一起学习,既要为别人的学习负责,又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学生在既有利于自己又有利于他人前提下进行学习。在这种情景中,学生会意识到个人目标与小组目标之间是相互依赖关系,只有在小组其他成员都成功的前提下,自己才能取得成功。还可以从小让他们养成严肃看待他人学习成绩的习惯。
1.1德育为核心
虚拟环境德育教育的核心目标是德育。我们知道,用传统的方法对问题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往往会使学生与老师、与正确的道德观处于对立态势,因为我们的问题学生往往具有很强烈的叛逆心理;相反,如果老师引导学生,让学生自己主动去寻找正确的方向,去辨别真、善、美,那么这种教育方法的效果一定会事半功倍,而这正是虚拟环境德育教育模式的核心理念。所以,这就要求在创设虚拟环境的过程中,必须精心选取创作题材,让学生能够被主题吸引、被感动、被同化,同时,最关键的是学生可以通过所学的知识自己动手,亲自实践,而这种强烈的参与精神、DIY精神正是他们主动探索道德高点的力量源泉。
1.2技能为载体
虚拟环境的德育教育要求老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中要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虚拟环境,即为学生提供主动参与以德育为核心的作品的创作机会,让学生将自己虚化到作品中,同时将生动有趣的故事融入到枯燥乏味的技术学习中,使得专业技术学习也生动有趣,并在制作作品的过程中被学生主动要求完成,从而达到技能学习的目标。下面,我就以《FLASH动画》课程为例,汇报一下我是如何进行虚拟环境德育教育的。
2实现FLASH动画与德育教学的有机结合
创设虚拟环境进行德育教育的主要目的是要引导学生思想的进步,特别是针对问题学生品质的提升,这是创设虚拟环境的德育教育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而FLASH影视动画的灵魂就是剧本,所以我们对剧本的选取、创作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故事情节要精彩感人,吸引学生;其次,故事内容要以提升学生的思想品质为核心;最后,故事实现的难度要适中,易于实现。我校2005级计算机(3)班学生陈卫林,该同学入学成绩差,上课爱睡觉、讲话影响其他同学,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在学校混日子。如何在较短的时间转变该生呢?根据该生喜欢动画的这一特点,我就应用虚拟环境德育的教学模式,从动画入手,指导他创作动画《爱•家园》。首先指导他创作剧本,使他的思想在讨论、创作剧本的过程中受到启发、发生转变;接着用动画的人物引导他,使他在制作动画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将自己“虚化”成动画作品的主人公,体验动画中的生活经历,让自己在动画这一虚拟的环境中成长,思想水平得到提升;最后,在其创作动画的过程中,对他的每一个小进步都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使学生对于每一个小成果都有一种成就感,让他有不断学习的动力,促进其技能的提升,乐于学。由于作品剧情设计较为简洁感人、贴近学生的生活,所以作品完成的难度不大,时间不长,从而使该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转变了学习态度。该作品在“东莞市第三届读书节网上FLASH动画设计大赛”中获得了三等奖,后来该生也顺利的考上了高职院校。
3虚拟环境德育教育的优点
通过我多年的实践,我体会到虚拟环境德育教育具有以下明显的优点。
3.1学生乐于参与,影响作用大
人的亲身体验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体验学习的好处在于能够在内心深处产生独特的感受,从而形成一种长久的记忆。我国一些教育专家认为“:体验是以亲身经历、实践活动为基础,又是对经历、实践、感受、认知和经验的升华,这种升华是对感受的再感受,对认知的再认知,对经验的再经验。”而虚拟环境的德育教育就是让学生在创作作品这一“虚”的环境中将自已的情感、道德、认知等等“实”的东西融入到虚拟环境的角色中,进而把自己“虚化”到作品中去,使自己在这种虚拟环境中潜移默化地接受德育教育,由此改变了老式的“苦口婆心”的说教。这种虚拟经历跟亲身经历有异曲同工之妙,但却又更容易实现,效果更明显,是更高境界的思想与心灵的经历。
3.2时间周期短,成效显著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持续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打工,一大批未成年的孩子被留在家里,在农村就出现了一个新的特殊儿童群体――留守儿童,且这个群体的人数正在不断扩大,成为一种比较普遍的社会现象。据抽样调查,有的学校留守儿童比例高达62.5%。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留守儿童身心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日益凸显。
一、留守儿童存在的主要问题
1.留守儿童的学习普遍较差。对学习缺乏热情,进取性、自觉性不强,作业不能按时完成,应付了事,学习成绩普遍较差。2.留守儿童的行为习惯较差。大多数留守儿童自我控制能力不强,生活习惯不良,表现在不讲卫生、乱花钱;在家里不听代养人教导,不尊重长辈,我行我素,在学校不遵守校规校纪,不服管教,说谎骗人,小偷小摸……成为“问题儿童”。3.留守儿童心理出现偏差。留守儿童年龄大多是1―15岁,正处于情感、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缺乏父母的关爱,亲情失落,情绪消极、自卑、自私冷漠、任性、逆反等心理失衡。4.监护管理不够强。多数留守儿童是托付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照管,他们大多数是老年人,年纪较大,文化层次不高,还有的是文盲或半文盲,与孩子交流、沟通上存在困难。有的年龄大一点的留守儿童没有监护人,独自一人生活。
二、留守儿童德育教育具体措施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古人告诉我们,教师的职责首先是“传道”,然后才是“授业解惑”。而农村留守儿童的德育教育直接关系到学校所培养的人才的质量。那么如何提高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的德育的有效性呢?我根椐多年的农村德育教育的实践谈谈个人的经验。
(一)德育从小事抓起。
学生良好行为习惯、思想品德的形成要从小事抓起,为此,我们学校提出“人人育人、事事育人、处处育人”的思想,应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加强规章制度教育。利用班队会、晨会对全体学生进行以《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一日常规》为内容的教育,从行为习惯的培养入手,使他们从小养成讲文明守纪、勤奋学习、助人为乐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二是发挥教师榜样示范的作用。教师从小事做起,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用高尚的人格、良好的习惯、积极的人生态度去影响教育学生。三是充分利用各种宣传阵地,如红领巾广播站、橱窗、升旗仪式等,弘扬孩子身上的每一个闪光点,引导孩子纠正和克服身上的不良行为。
(二)注重德育主体,以活动促发展。
学生思想品德形成过程是知、情、意、行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发展的过程。以学生为主体,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内外活动,让学生的情感、意志、性格在实践和体验中得到升华,使他们的知行得到统一。
1.体验性活动
创设特定的情境,从中萌生真切的感受与体验,使学生的道德情感于潜移默化中得到内化。如可以开展“我为父母做件事、争做好子女”等体验活动,并以此为契机,号召、鼓励学生在体验中后养成习惯,使他们带着一颗感恩的心去思考亲情,去看待父母,培养孝敬父母尊敬长辈的传统美德。类似的体验活动,能促进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的养成,学会合理安排自己的校内外生活,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奠定坚实的基础。
2.班队活动
班队活动是德育少先队教育的主要渠道,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途径,对良好的班风学风的形成有着重要作用。围绕安全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文明礼仪、理想教育等方面,如每周一的升旗仪式、参与优秀少先队员的评选、少年英雄故事演讲比赛等,使学生受到深刻的感染,心灵上得到沟通,使德育内容潜移默化地融入到学生的心灵之中。
3.表演、竞赛活动
表演活动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能满足学生的表现欲,从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无论作为怎样的角色,学生都能深入地挖掘其中所蕴涵的道德力量,培养明辨是非的能力。如课本剧表演、器乐表演、演讲等一系列活动的开展,“庆六一”歌咏比赛、书法比赛、美术作品展、剪纸展等,不仅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而且让学生在竞赛中潜移默化地受到了教育。
4.实践活动
积极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组织学生走出校门,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学会做人,在实践中认识到自己肩负的社会责任。如走上街头,清扫街道垃圾;鼓励学生自愿去敬老院为孤寡老人服务;……引导学生从自身做起,关心他人,关心社会,争做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三)课堂是育人重地。
课堂是进行德育的主渠道之一,是育人的核心和关键的环节。课堂是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形成技能和方法、提升思想道德水平的主要场所,课堂学习的质量将直接影响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将会潜移默化地反映到成长过程中。树立以“人的发展”为中心的课堂教育理念,在讲解知识的过程中渗透德育,组织学生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中渗透德育,组织学生实验中渗透德育,在一切教学活动中都要渗透德育。在教材内容之中,我们重点挖掘德育深层内容。要使德育内容寓于教学活动之中,让学生悟出教学活动中的德育。
实践证明,只有体现时代精神、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符合学生需要的德育内容才能收到良好的德育效果。这就要求教师改变传统概念化的空洞理论说教,代之以在德育教学中辅助于各种活动的寓教于乐、寓教于学的教育模式。于是在专业课的教学工作中我紧贴中职生学习生活的实际,寻找开展思想道德教育的素材和契机,积极开展了育人尝试,努力帮助我的学生提高思想品德水平,提高个人综合素质。
一、通过提高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来开展德育教育
中职生的学习状态中,普通存在诸如学习方向感不强、发展目标模糊、学习动力不足、学习坚持力不够等问题,而且每个学期都会出现不同的状况。我尝试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为自己设定学习目标,并与学生一起制定具体操作、考核方法,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意识和能力。
中职生经过三年的学习后,大多数学生会选择就业,极少数学生会继续接受高等教育。于是教学中借助于介绍学校推荐就业的管理规章制度,让学生明确眼前的学习目标就是:至少保证各科成绩及格,可以正常毕业和参加就业推荐。也借助于高年级不能正常毕业和参加就业推荐的个例说明,引起学生的重视。而且这项教育内容要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中,时不时地提一次,提醒学生不要忘记学习,否则导致了三年后不能正常毕业和正常参加就业推荐,将悔之晚矣。再加上课堂上的教听学练,课后的耐心辅导,认真的作业批改和点评,都可以不断帮助学生巩固学习的信心。当学生们设定了学习的目标,校园生活中就有了一项重要的任务,就不会“无事生非”了,既没有闲暇时间网络上瘾,也没有时间看口袋小说了,而且拥有了良好学风的班级自然拥有了良好的班风,营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
二、通过自身的影响力来开展德育教育
当代学生中独生子女的比例明显提高,再加上网络的流行,人际直接接触减少,家长不能很好地照顾孩子等原因,学生们的人际交往问题越来越突出,出现了不敢交往、不善交往和畸形交往的问题,严重影响到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个性发展。在中职生中也不乏出现此类问题,于是我尝试着教给学生有关人际交往的基础知识,培养和锻炼他们的交往能力,帮助学生们为自身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的安定和谐做好思想意识和能力的储备。从课堂上师生间的问候和告别,到课堂上听课的状态,从路上见到老师要问好到帮老师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从课堂回答问题的姿势到课后请教问题的态度,于一点一滴、一言一行中引导学生养成尊重老师的习惯。
主动与学生们普遍聊天,加强沟通,加强理解,互相接纳,达到“亲其师而信其道”的效果。于沟通中逐渐消融师生间的对立情绪(包括学生与我、与其他老师间的对立情绪),帮助学生们解决对于老师下达的命令,理解和执行间的关系,即理解了最好,乐于执行;不理解也要先执行,在执行中理解,而不能不理解就不执行,培养学生的执行力。这也是走入社会首先要做到的行为准则。
教学生讲究言行,注意说话场合和说话方式,多用文明用语不说脏话;讲究公德,不随意动用别人的东西,不影响别人的正常生活,不背后说三道四;讲究配合,互相帮助,平和心态,等等,以此引导他们勇于和善于建立起平等友爱、互帮互助、开放宽容、诚实守信的良好人际关系,友善同学,共同度过美好的时光。对于学生间发生的小摩擦、小矛盾,见到了就帮忙解决掉,公平公正,不偏不向,也指导学生培养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
教学生亲近家长。中职生中有一部分学生与家长的关系非常紧张,甚至于连最寻常的沟通都做不到,有回到家里跟家长没话的,有多长时间也不跟家长联系的。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我利用老师、家长的双重身份,积极引导学生亲近家长,比如,给学生讲我在养育儿子过程中的喜悦和烦恼;教学生回家前给家长打电话请求接站,返校后给家长打电话报平安;记住家长生日和各种节日,主动给家长打电话问候,送些小礼物;假期时与家长一起完成学期总结和新学期计划,做点家务事等等,在实际生活中推动学生与家长的亲近,教学生学会感恩,学会交流。
施行“无意识”教育,“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至心头。在教学中,我结合教学内容,渗透养成教育,以身作则在教学中养成,使学生在实现全面发展目标的过程中,进入养成“角色”。
三、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开展德育教育
在教学过程中尽量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比如采取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有很多规律和定律如果光靠老师口头传授是起不到作用了,这时候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共同思考,总结或者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法。这些方法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而且还可以培养他们团结合作的能力等。更重要的是共享一个了观念:学生们一起学习,既要为别人的学习负责,又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学生在既有利于自己又有利于他人前提下进行学习。在这种情景中,学生会意识到个人目标与小组目标之间是相互依赖关系,只有在小组其他成员都成功的前提下,自己才能取得成功。还可以从小让他们养成严肃看待他人学习成绩的习惯。
四、从帮助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入手开展德育教育
社会实践可以将理论教学与生产实践、专业知识学习与实际操作技能相结合,实现学校人才培养与企业用工要求的有效对接。尽量提供能锻炼学生技术能力和接触社会的地方。我计划尽量尽自己能力帮助学生联系适合社会实践的企业。众所周知,企业环境与学校环境的根本区别,在于企业环境不但具有真实性而且具有直观性。在企业环境中,不仅有真实的产品生产流程、产品营销过程及所要求的行为规范、企业文化,而且具有复杂的人际产系、处世之道。通过工学结合的形式,组织中职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让学生在企业环境中学习锻炼,能打破了德育课固有的时空限制,使学生获取到真实的企业文化和思想道德经验,学到许多课堂上、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加深学生对人生、理想、职业、社会等现实际问题的理解和认识,使德育与学生的就业、工作、生活紧密结合起来。从而更加贴近学生、贴近职业、贴近社会,增强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总之,德育工作是一个综合系统教育工程,需要学校各部门的互相配合,需要老师和家长的同共努力,无论是专业老师还是班主任,都要把德育工作当作重点来抓,不断的改进教育方法,树立新的德育理念,只有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德育效果。
参考文献
关键词:
实践教育;高校德育;实效性
高校德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主要内容,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高校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在当前国际国内的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我国高校德育如何适应新时代对高级人才综合素质的新要求,如何应对可持续发展的新挑战,是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本文就实践教育的必要性和途径进行了初步探讨,以期为高校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增强提供参考。
一、实践教育法的内涵及其特征
实践教育法又称为实践锻炼法,是指按照教育要求,合理地设计多种教育内容与情境,组织、引导教育对象主动参加各种教育实践活动,提高其思想认识水平,形成良好习惯和优秀品德,使教育对象能够从各自的层面、各自的角度和各自的社会地位去认知、感悟和深思其人生的价值追求,从而激发其道德内需,促使道德信念的形成,实现教育对象的知行统一、德才兼备,以提升德育实效性的教育方法。的认识论和实践论是实践教育法的理论依据,“社会实践是人的正确思想形成发展的源泉,是人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道德观,沿着正确的方向成长的必由之路”。[1]实践教育法的主要特征有:
(一)理论与实践相统一
实践教育法与理论灌输法相对,是德育教育的基本方法之一,实践的过程也是教育对象把所学的德育知识运用到实际中,以指导自己的道德行为的过程,只有经过实践,理论知识和正确认识才能成功地转化为实际行为和习惯,然后通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反复强化,最终才能将良好的行为习惯上升为优良的品质和能力,从而实现知与行的真正统一。实践教育法在高校德育工作中的运用,有效地促使高校学生把德育知识转化为实际的优良行为和习惯,使他们真正做到知行合一,提高高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二)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
高校学生既是一名求学者,又是一个社会人,因此他们不仅要关注科学文化知识的积累,更要重视思想品德的提高。当今时代是知识经济时代,处在这一价值多元化、信息网络化的环境下,高校德育工作的成败与整个社会的道德发展状况和全民的素质教育成果紧密相连。整个社会道德的良好发展能为高校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而高校德育的显著成效又能够促进整个社会道德向着理想方向前行。要想使高校的德育工作取得理想效果,必须将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有机统一起来,使学生能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进一步加深对德育教育重要性的认识,自觉投入到提升自身素质的实践锻炼中。
(三)内化与外化相统一
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过程的基本问题,是人的思想品德认识如何转化为相应的思想品德行为的问题。人的思想品德包含知、情、意、信、行五个要素,它们紧密相连、缺一不可,否则就难以形成完整的思想品德。思想品德内外转化的过程,就是“人们自身知、情、意、信、行诸要素辩证发展……也是思想品德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旧质到新质的矛盾运动过程”。[2]只有运用实践教育法,才能使得高校学生在实践活动过程中,将道德知识转化为道德情感、道德意识、道德信念。
(四)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
在开展高校德育工作的过程中,教育者的教育与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同时并存且辩证统一。教育目标的实现离不开教育者教育与受教育者的有机结合,在德育过程中,“受教育者既是教育的客体,也是教育的主体。当他作为教育者施加教育影响的对象时,他是教育的客体;当他接受教育影响进而进行自我教育时,他便是教育的主体”。[3]无论是作为教育客体还是教育主体,受教育者都是积极主动地对教育影响进行甄别、筛选,进而消化、吸收。在高校德育工作中,教育者的教育引导使得受教育者的品德发展得到强化,有利于其塑造良好素质;同时,只有经过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道德知识才有可能为受教育者所真正消化、理解和吸收。
二、实践教育的必要性
近年来,德育工作者大力开展群众性的主动参与、共同创建的各种活动,如开展“文明社区”、“文明单位”、“文明班组”、“文明校园”建设,实施面向社会弱势群体的“帮贫助困”工程,组织参加青年志愿者等活动,都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体现了实践教育的重要作用。然而,目前高校德育工作面临着新的形势与新的环境,遇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对高校德育工作者提出了严峻的考验。面对这些新的挑战,高校德育工作要想取得显著的教育效果,就必须重视实践教育法,探寻在高校德育工作中实践教育的基本规律。
(一)实践教育是高校学生应对国际国内变化的有力武器
当前,国际上仍然存在敌对势力妄图在思想上利用“人权”、“民主”等对我国进行“西化”和“分化”,部分学生受此影响较大,形成了注重自我、倾向功利等的价值观。因此,高校德育工作必须要面向世界,加强实践教育,培养大批面向世界的人才,而只有在实践教育过程中,才能培养出面向世界、能够参与全球性竞争的综合素质人才。由此,运用实践教育法开展高校德育工作也势在必行。此外,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多种经济成分和分配方式并存,经济利益多元化,社会组织形式多样,各种生活方式也日益呈现,这些都必然导致多样化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的产生。经济的迅速发展激发了高校学生勇于奋斗、积极乐观的精神,但由于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够完善以及市场经济本身存在的负面影响,部分高校学生容易产生个人主义、功利主义和享乐主义等思想。因此,高校德育工作必须重视和利用实践教育方法,提升高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二)实践教育是高校学生合理利用网络信息环境的客观要求
当今世界正处在信息化时代,迅速发展的网络在为人们提供大量有用信息的同时,也使高校德育工作更加错综复杂。一方面,各种思想都可以在网上跨国界、跨地域交流,其中那些良莠杂乱的西方政治文化价值观信息会极大地影响高校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的形成;另一方面,互联网信息传播的不可控性导致各种信息泛滥,其中消极腐朽信息对高校学生思想道德意识的影响很大,甚至于有些别有用心之人利用互联网的开放性肆意制造并传播发动思想。再加上有些大学生身心发展不太成熟,抵御各种不良思想冲击的能力较弱,容易在政治上迷失正确的方向,走向邪路。还有一些大学生为了逃避现实,沉溺于虚拟的网络世界,导致人际关系疏远,感情联系淡薄,甚至受骗遇害。因此,高校德育工作者必须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改进实践教育方法,在多种实践活动或情境中,引导教育对象“树立坚定的政治方向,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4]增强其明辨是非的本领,提高其抵御各种不良思想道德影响的能力。
(三)实践教育是高校学生提高竞争能力的必然要求
当前,受到国际国内经济发展的大环境、社会的就业政策环境、学校环境、家庭环境以及高校学生自身主观条件的影响和制约,我国一些大学生面临着不甚理想的择业就业环境,受到的竞争压力日益加剧,这样就容易引起高校学生在思想、心理和行为上的多种困惑,高校学生中的心理紧张、心理障碍、甚至心理抑郁等心理问题层出不群。改革开放以来,许多心理方面的调查事实充分说明了这一点。然而,在日益复杂和竞争激烈的社会,大学生要提高生活水平,取得事业成就,需要一个健康良好的心态,需要乐观向上的心理素质。高校德育工作者需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改变过去固有的单调的德育工作模式,结合社会对人才的实际需要,努力探索实践教育的新方法,创设适当的实践教育内容,在实践教育活动中,普及心理保健知识,提高教育对象的心理承受力,增强其心理素质,从而提高其适应当今社会激烈竞争环境的能力,使他们技术上过关,思想上过硬,心理上过强,具备极强的竞争软实力。
(四)实践教育是高校学生克服自身缺点的内在要求
几十年来计划生育政策的实行,使当前的大学生中绝大部分是独生子女,“独生子女群体”特殊的成长背景导致了他们形成了自身难以避免的缺点。独生子女的成长背景可以分为外部和内部两方面:一方面,是古今中外社会文化大背景,其中包括中国古代社会流传下来的传统观念和各种西方文明思潮;另一方面,是家庭内部环境。“独”的环境给独生子女们提供了有利的成长条件,但同时也带来了许多不利影响,例如:父母的过分溺爱使他们变得任性、自私自利等;家长近全面的照料使他们缺乏较强的独立生活能力、判断力和适应力等;父母过高的期望使他们承担了过重的心理压力;兄弟姐妹的缺乏使他们的团体协作意识淡薄等。在这些背景下成长的高校学生刚开始校园的集体生活时,会受到各种冲击,如果高校德育工作者不能适当对待和处理,则可能会使他们形成一系列负面心态,如高傲孤僻感,极度恐慌感,软弱逃避心态,压抑排斥感,自我放逐心理等。这些心态虽存在有利于他们成长的一面,但如果引导不当或其自身自制能力弱,就会阻碍他们身心的全面发展。这些都使高校德育工作面临着新的问题和考验。因此,高校德育工作者必须高度重视运用实践教育方法开展德育工作,学习实践教育的理论知识,总结实践教育的经验教训,增强高校德育的实效性。
三、加强实践教育的途径
实践教育法是教育者为了实现教育要求,结合实际条件组织、设计教育内容和教育活动,培养教育对象的良好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的教育方法。实践教育法的合理运用能有效地提高高校德育的实效性,本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力加强实践教育,以提升高校德育的实效性:
(一)立足于学生的思想特点
进行实践教育必须以学生的思想特点为基础,在此基础上设计的德育内容和德育活动,才有可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实现预定的德育目标。当代高校学生主要有如下思想特点:一是思维敏捷,求知欲强。部分理论课内容在中学时已有涉及,有些德育理论课程在内容上有所交叉,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史实、概念、范畴,比起书本知识,学生更感兴趣的是那些新信息;加之高校学生的理解力较强,能够独立思考问题,敢于质疑,因此,高校教育者既要重视教授内容的信息量和时效性,更要善于启发学生观察、分析事物的新视野。二是主人翁意识强。当代高校学生都十分关注国际国内的政治、经济大事,关心民族的发展前途,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但是他们置身于现实生活中,也会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的一些消极腐朽面产生一些负面情绪,可能形成一些自认为合理但却有失公允的概念,甚至产生功利主义思想。这就要求高校德育工作者在开展实践教育时必须有的放矢,结合国内外的社会焦点、热点问题,设计的教育内容要坚持“三贴近”原则,从而搞好实践教育,使教育对象将德育理论与德育实践有机结合起来,运用理论来指导实践,在实践教育的过程中将道德认知转化为道德行为,最终形成自身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着眼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当代大学生拥有较强的自主意识和主动获取信息知识的能力,他们希望能与教师平等相处、共同探讨问题,他们能够较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偏爱于讨论式、对话式教学。同时,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时代的扩展,使高校学生获得了多元化的信息渠道,使他们获取的信息更加实时,更加广泛。在高校德育过程中,学生既是教育的客体,又是教育的主体,高校德育实效性的获得离不开高校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和学生的自我教育。主体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从一定程度上说,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是高校德育工作取得显著效果的重要方面。一个国家物质文明的缺乏,会引起生活的贫穷和落后,而精神文明的薄弱,则会导致政治立场的动摇和道德水平的下降。因此,高校德育工作者开展实践教育时,必须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坚定其主体信念,使之超越单纯的物质享受,重视精神追求,勇于挑战自我,在实践教育活动中拓宽视野,提高道德鉴别能力和抵制不良思想侵蚀的“免疫能力”。
(三)重点在于学生思想道德的内化
学生思想道德的内化是指学生“真正接受社会发展所要求的思想、观念、规范,并将其纳入自己的态度体系,变为自己意识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成为支配、控制自己思想、情感、行为的内在力量的过程”。[5]学生道德素质的提高与否是评价高校德育实效性的主要标准之一,有效地将高校德育要求转化为学生的道德素质即学生思想道德的内化,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点和难点。这一内化过程是对先进的观念、态度和信仰等的认同与接受,由于这些意识形态的东西看不到也摸不着,所以高校德育工作者在实践教育中就要做到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以自身高尚的道德品质来感染学生,传承我国优秀的民族精神。高校德育工作者在设计实践教育的方案之前,应该明确高校德育的方向,深化高校德育的要求,明确高校德育的主要内容,了解学生内在的精神需求,把握学生的道德内化规律;在实施教育过程中要力求做到使道德认知深入到学生的心灵深处,激发其内在的道德需求,帮助其将道德认知内化为自身的道德行为和道德习惯;在实践教育活动结束后,应当立即总结经验教训,改进教育方式、方法,以便在之后的德育工作中能够取得更好的成效。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使其将行为的情感体验和理性认识结合在一起,才能使高校德育取得更显著的效果。
(四)构建完善的德育系统
高校德育工作者在实践教育过程中必须树立整体观念,从全局出发,不断优化德育过程,增强教育方案的可操作性和针对性。加强实践教育,提高高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不仅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财力和物力,尤其重要的是要将高校德育工作作为一项伟大的工程,建立健全高校德育系统。具体可以从两方面来着手:宏观层面上,构建一个家庭德育系统、高校德育系统和社会德育系统有机统一、相互配合的大系统,统筹安排,合理规划,共同搞好实践教育,提高高校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微观层面上,以院系或班级为单位,构建层层领导、有机结合的高校内部德育小系统,形成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为德育工作者进行实践教育创造有利的环境和条件。同时,高校德育工作者要清醒地认识到,高校德育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不可能在一朝一夕就取得成效,因此,在实践教育中,德育工作者应随时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坚定自己的信念和信心,立志为高校的德育工作而奋斗。
作者:周银凤 单位:忻州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郑永廷.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160.
[2]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22.
一、德育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实施的目的
德育教育占据教学活动中的核心地位,它不仅可以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和身心健康水平,同时还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为以后的成长提供有力保障。教师没有坚持把德育教育融入英语教学的全过程,初步会造成学生的学习动机不明确,学习动力不足的情况,进而会造成不珍视生命,没有社会责任,缺乏国家认同等一系列的问题。所以说,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把德育教育放在很关键的位置,为扭转以往工作不足做出不懈努力。学生的德育教育是一个长期漫长的过程,需要教师结合教材内容,从实际情况出发,建立长期完善的教学英语计划,引导学生在学习知识中,了解、感悟、接受德育体系教育,才能真正实现德育实效。
二、如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1.创设学习情景,在知识教学中落实德育教育围绕课题的中思想,设计出问题,保证学生在学习期间,不仅能学到知识,还能在思想上有所提升。教师在授课前,要充分理解教材所表述的德育意义,学会把德育目标和知识能力目标相结合,渗透到英语教学当中。另外,教师也应积极开展诸如“读书会”等活动,组织学生阅读一些教育性思想性俱佳的书籍,通过书写读书报告,举行报告会等活动,对阅读的书籍内容进行总结概括,学习文章里面的知识内容和蕴含的精神内涵,这样不但提升了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也引导学生从中接受更多的思想品德教育。
2.挖掘教材中有关的德育素材教师要细读教材,挖掘出其中包含的德育素材,提炼出德育思想。在开展英语教学时,通过听说读写的任务型活动方式,自然而然的结合人文情怀,人文知识,进而完成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初中英语每一个教学单元都是围绕特定的话题而编制的,内容不仅体现出人们在生活中所面临的挑战,也能对比出中外文化的差异性。教师结合现实状况,展开教学,可以有效实施德育教育。例如,Thanks givingDay为话题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用英语书写“感恩卡”,来表达对周边人的感恩情怀,并作出实际行动来感恩周边的每个人。
(一)社会实践是大学生道德品质形成和提升的有效途径
一个人道德品质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往往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而这一过程往往是从“教化”走向“内省”,从“他律”走向“自律”的过程[1]。大学生通过参与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可以将道德原则和规范通过切实的体会和感受内化成为自己的道德信念,并日渐体现在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方方面面,从而形式良好的道德人格。可见,社会实践融入德育工作中,符合教育的客观规律,是行之有效的途径和方法。
(二)社会实践是大学生适应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社会实践活动与大学生在校园内接受的教育不同,它以其开放、动态的特点锤炼着大学生适应社会、抗击挫折的能力,在实际的社会生活中逐渐学习包容与接纳,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逐渐懂得付出与奉献,并通过这一过程积累人生经验,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不断提高和完善自我,为个人持续发展打下基础。可以说,社会实践是当代大学生更新知识结构,丰富个人阅历,适应社会持续发展的必要因素。
二、社会实践在美术院校德育工作中的作用
(一)美术院校大学生的主要特点
笔者通过长期的工作、观察和总结,发现美术院校大学生的主要特点可归结为以下几点:(1)美术专业学生普遍先天环境较佳,心态开放,自信心强,自我意识强烈,与社会融合度较高;(2)专业情结浓厚,他们普遍热爱自己的专业而轻视其他文化课程学习;(3)受教师影响直接,师生关系密切,教师的思想状况、行为习惯、学识修养等对学生的影响十分直接;(4)受“专才教育”影响,美术类专业突出强调个性发展,学生沉浸于专业之中,普遍缺乏对社会政治的关注和参与,道德水准和纪律观念有所欠缺[2]。
(二)社会实践的德育教育功能在美术院校德育工作中的作用
1.社会实践的情景式学习方式乐于被学生接受
社会实践使学生由传统课堂的被动接受转为主动参与、合作探究,作为自主意识强烈的美术学生,他们乐于参与这种开放式的学习过程。他们置身于具体的社会文化之中,能够通过实实在在的社会服务生成学习的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切实了解社会,体会国情,从而增强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使命感。笔者暑期曾组织学生成立“专才队伍”,发挥美术专长服务社区。参与活动的学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说:“原来六点的广州如此鲜活。”情感体验丰富的美术专业学生十分乐于在体会真实生活的过程中用自己的专业之长服务社会。
2.社会实践使学生深入实践,正确认识自我
美术院校学生大多偏感性,惯于用理想主义的眼光看待社会和人生,急于求成,脱离实际,部分学生自我评价产生错位,对未来产生不切实际的偏执要求。社会实践正是让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逐步完成从“学生”到“社会人”的角色转变。在深入实践的过程中,学生将看到自己与社会需求的差距,反思自身知识结构、能力结构以及文化道德素养方面存在的不足,从而客观地重新认识自我。
3.社会实践使学生团结协作,不断完善自我
学生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可直接接触社会各阶层的人和事,使他们在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的同时,锻炼组织、协调、沟通能力,增强抗压和受挫能力,学会包容他人、悦纳自我,形成良好的人际环境,激发创作灵感。美术院校大学生强调彰显“艺术个性”,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他们在共同的兴趣与激情引导下,自主合作、相互碰撞,积极性和协作精神被充分调动起来,面对实践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能够深入思考、综合分析、主动承担,创作灵感得到激发,个性品质得以不断完善。
三、构建美术院校德育实践长效机制,增强美术院校德育工作实效性
(一)营造美术院校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教育环境
1.学校层面提高认识,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实践的热情
教育工作过程中如何正确认识学生特点,探索适应社会需求和院校实际的实践服务活动,关键在于如何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以笔者所在院校举行的“美丽汕尾”实践活动为例,学生热情极高。分析其原因:首先是因为前期的有效宣传,通过多渠道校园媒体发动,辅导员老师配合引导,取得良好效果。其次,就此次实践活动的主题而言,首先带动的是来自这一特定区域的广大学生参与,这种以点带面的方式尤为可取,来自其他区域的学生自然期待更多地区的实践,逐步便可形成大范围的实践氛围,从而带动整个院校学生团体的实践积极性。
2.社会实践与专业实践相结合,增强实践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首先,实践内容与专业内容相结合,将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毕业实习和实现就业连接起来,形成以美术专业为导向的社会实践组织运行机制,能够完善学生的专业观念,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社会适应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以笔者所在的建筑艺术设计学院为例,该院成立专项指导队伍,为学生协调就业实践事宜,将学生带到合作企业真刀真枪的实践中去。参加实践项目的学生均表示不仅对就业有了更加直观的感受和体验,也对社会多了几分了解和体会。同时,建筑学院还发挥建筑专业特长,开展乡村建设工作坊,带领学生参与新农村建设,学生在锻炼专业能力的同时,增加了对国情、社情的了解,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3.加强社会实践导师队伍建设,提升服务的专业性
一是学生工作队伍建设。学生工作队伍是高校德育工作的主要力量。由于美术专业学生专业情结普遍浓厚,对专业之外的人和事态度淡漠,开展此类学生的工作难度较大。因此要提高德育工作实效,必须加强学生工作队伍建设。要做好此类学生的工作,必须十分注重多学科知识的积累,特别是对美术相关专业的了解,以便能够进入学生的话语体系,成为美术群体的局内人。二是专业教师队伍建设。由于专业特殊性,专业教师在德育实践过程中的作用不容忽视。如前所述,美术院校学生与专业教师关系密切,专业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十分直接。因此,充分发挥专业教师在实践中的德育教育功能十分必要。
(二)搭建美术院校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有效平台
1.充分利用校内资源,开拓社会实践新思路
美术院校在引导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方面占有先天优势。以笔者所在的广州美术学院为例,学校实践类型多元,实现方式多样,信息载体丰富,相关设备齐全,使得美术学院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具有先天优于其他类型高校的表达方式和资源优势。同时,广州美术学院在专业领域的影响力和地位,也是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资源。因此,充分开发并利用校内资源,开拓社会实践新思路,利用一切机会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和大局意识,是顺利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