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15 15:20:53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辩论的认识,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关键词】高效课堂辩论赛思维能力摸索
2009年在学校组织的青年教师讲课比赛我积极报名参与,当时讲课的题目是《生活中的风风雨雨》。其中有一个知识点是“挫折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这个知识点到底怎么才能给学生讲清楚,在备课时和试讲时我尝试了很多方法,比如讨论、案例教学效果都一般。后来我结合学校里提倡的高效课堂活动,采用了辩论赛的形式,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几乎所有学生都兴高采烈的参与到活动中来,明辨是非,最终得出正确的结论。辩论对于辩手来说,锻炼了他的思维能力、应变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对其它学生也产生较强的感染力和吸引力。第一次尝试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明显提高了课堂效率,最近四年来我在课堂教学中不断摸索创新,有了一些初浅的认识和思考。现试着阐述如下:
1.辩论题目的选择和确立
辩题的选取是辩论赛课型的前提和基础,它将直接关系到一场辩论赛甚至是一节课的成败。辩题的选择要仔细、慎重。在教学中不是所有的知识点都可以拿来辩论,要选择有争论性的问题。除了具有争议性,还一般包括以下几点:
1.1选择教学重点和难点。把教学重点、难点的内容作为辩题,应该说是最好的选择,这不仅符合新课标的教学目标,还有利于课堂结构的最佳组合以及教材的合理安排,使一节课的期处在强化重点、突破难点之中。
1.2选择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作为辩题。“教未见趣,必不乐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直接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是学生热爱学习、产生强烈求知欲的基础。辩论赛注重学生的兴趣与高效课堂注重学生能力,注重学生人格,关注人性相符合。只有选择富有新意的、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作为辩题,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激发他们辩论的信心。
1.3辩题要联系实际,贴近学生的生活和经验。主要选择有争议的话题或学生普遍关心的话题。这样的话题容易引起学生共鸣,他们愿意参与其中,有话可说,通过学生争论,使真理越辩越明,从而找到最理想的答案。如,在学习“不良诱惑的危害”时,为使学生认清未成年人玩电子游戏的利弊,我组织了一场“中学生玩电子游戏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的辩论,通过辩论,学生对玩电子游戏的利弊有了全面认识。通过辩论更加完善了自己对于电子游戏的认识,不仅强化了本课的知识点,更重要的是通过学生大量真实的案例和论证,更加全面理性地对待电子游戏。
2.辩论课中各个环节的设置
在辩论前,应该先将辩论的题目告诉学生,让他们在课前搜寻材料,把自己的观点和论据摆出来,为辩论做好充分准备。在准备的过程中,各个小组成员经过讨论选出反应敏捷、思辨能力强、口才好的同学并确定为辩手。辩论按照陈述观点、自由辩论、全体参战、双方总结四个阶段进行,这四个阶段可以打到多媒体上,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每个环节。最后由老师对双方的辩论技巧、逻辑推理、语言概括能力等诸方面进行总结,让学生明白反对什么,提倡什么。在“挫折是把双刃剑”这节课辩论后教师给以总结,使学生辨证地认识到挫折本身是件坏事;但对于强者来说又是件好事,从而树立全面辩论的观点。
3.辩论赛在课堂中起到的作用
3.1升华学生的思想深度。通过选择既紧密联系初中政治知识又符合初中学生年龄特点,既有思想深度又具有一定可辩性的辩题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产生教育作用,升华他们的思想,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辩论可以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锻炼,学生在短兵相接的辩赛中,表现出机敏的智慧、快捷的思维、沉着的应变态度和流利的口头表达能力,比我想象中表现的还要好。真正感觉到课堂属于学生,应该把课堂还给学生。有些辩论活动对学生表面的影响看似没那么明显,但是对于他们内心和思想深处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甚至是有些观点和思想可以影响到他们的一生。现在我还对高中时候参加的一次非典时期学校不让学生出校门的辩论记忆深刻。
3.2锻炼学生的反映速度和思辨能力。在辩论中最精彩绝伦的是自由辩论阶段,这个阶段也是对学生反映速度考验最重要的阶段。这就要求学生平时有意识地多进行一些这一方面的锻炼,比如:同学之间的脑筋急转弯,猜字谜,成语接龙等等,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也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反映速度,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有了质的飞跃。
由于自由辩论阶段语言思维的突然性和短暂性,灵感的突然产生,往往在这样的非常状态下更有利于经典语言的产生,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更有利于学生反映速度的提高。通过政治课上的辩论活动,学生的语言流利程度,思维的敏捷程度和知识的转化速度都大大提高,这种速度也会影响到以后的学习和生活,内化成学生的一种能力,使学生终生受益,真正起到教育对能力培养的作用。
在辩论中,学生的已有知识按照特定的目标重新编排、整合,并转化为现实的辩论能力。为了战胜对手,学生往往会旁征博引,从多角度、多层面来阐述、论证自己观点的正确性,会以退为进,先假定对方观点正确然后诱导对方逐步推导出错误结论的方式请对方入“瓮”等等。所有这些无不闪耀着创造性思维的火花,标新立异。
3.3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自信的品质。为了突出表现出辩论活动的效果,对学生的气质形象要求比较高。这就需要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简单培训,比如回答问题要挺胸抬头、声音洪亮、用普通话表达等等。通过政治课的辩论活动,原来幼稚腼腆的学生慢慢地成熟稳重起来。他们也开始积极自信地参加班集体的各项活动,举止谈吐,说话办事也开始变得稳重大方。
在辩论中,由于对手的强势,辩手有时会陷入无语的困境,辩论的结果可能会失败,这对参加辩论的同学的心理承受力是一个很好的磨练。另外,辩论要求参与者沉着、冷静,这有利于克服一些同学中存在的性格上急躁的弱点,引导学生将情绪调控到最佳状态。
今年,长海县教育局开展了“推进区域间教育发展对口帮扶”活动。当笔者本人走入大连十四中的校门,融入到十四中的大集体中,感受着十四中的教育氛围,这既让人兴奋,又让人感觉紧张。兴奋的是可以接受这里的全新的教育理念,改变自己的思想意识;紧张的是整个学生团体,整个教师队伍甚至是整个学校,都处于紧张而忙碌的状态,似乎从早到晚没有一时是清闲无事的,全体师生都是在快节奏的环境中工作与学习。通过这四周的学习,这里的一草一木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似乎整个人都在悄无声息中发生了变化,也真正体会到什么是“润物细无声”。
一、整体的学习氛围浓厚
1.物理组的整体学习情况
每周二和周四的第二节课都是组内雷打不动的教研活动,教研组长和组员一起总结上节课所出现的不足之处,找到相应的办法进行及时的补救,然后再将下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进行集体备课,将每一个环节都力争设计到最佳状态,例如说如何引入、如何过渡、重点如何确定,难点如何突破,每一个知识点都详细设计,精心准备,为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还针对每一个知识点配备相应的练习,加以巩固训练,学生的每一节都能够在大容量的课堂中学习、训练到位,基础得到夯实,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升华。
2.教师对学生基础的夯实情况
学生在每一节课的听讲过程中都能或多或少的有所遗漏,所以如果课下跟踪不上的话,就算当堂学的再好,学生的整体损失也会很大,所以作为教师要对学生的课下学习有所掌握,有针对性地配备相应的练习,第二天进行及时批改和反馈,问题比较集中的利用课堂时间重点讲解,将问题消化在课堂上。然后利用晨考再次进行反馈,强化学生记忆。
3.教师对学生进行的思想教育
现在的学生都有独特的想法,并不是老师让他做什么他就做什么,所以思想工作的跟进,更是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每天早晨进到教学楼的时候,都会有老师与学生谈心的场景出现,学生每天都会有新的问题出现,班主任就要根据自己班的学生特点,及时预防,及时处理,将学生的不良思想消灭在萌芽状态,并通过一系列的鼓励措施,使学生始终能够积极面对学习,面对生活。
二、思想观念得以提升。
“教师是学生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新课程要求老师将自己的角色定位在引导者上,要尊重差异性、多样性和创造性。要记住自己的职责是教育所有的学生,坚信每个学生都有学习的潜力,每个学生都能成功。
1.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
“要给学生一碗水,老师要有一桶水”。这一观点已经过时,随着知识更新速度的不断加快,信息化的时代已经到来,学生接收信息的渠道非常之多,单纯的向学生传授教科书的知识已然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要培养学生具备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学会获取、分析、判断和运用信息的能力,做学生获取知识的引路人,使学生少走弯路,提高学习效率。所以说教师有一桶水是远远不够的,现在的教师应该拥有的是源源不断的小溪,甚至是江河,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学生那颗求知若渴的心。
2.做发现问题的启发人
爱因斯坦说过,发现问题和系统阐述问题可能要比得到解答更重要。不只是设置课堂情境时老师的设疑,问题要贯穿课堂的始终。更要强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善于提出问题,共同探究。老师在提出问题的同时,往往会由一部分同学顺嘴回答了,这样会使很多同学丧失回答问题的机会,也缺少了深度思考的过程,所以在上课过程中一定要避免群问群答,这也要求教师在课堂提问的环节中要灵活的掌握,并要设计好相应的问题,灵活地把握问题的深度,有目的、有针对性的进行提问,这样我们能够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
中图分类号:B82-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17)01-0061-03
一、变革时代引发的哲学思考
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类社会发展呈现出的最显著特征之一就是变革,全球化深刻地推动着世界经济、政治、文化等各领域进入前所未有的新阶段,世界的“地球村”特征更加明显。伴随着技术理性强大而广泛的延伸进程,全球环境日益恶化的问题在世界范围内愈发凸显,人类仿佛在一夜之间步入了新的十字路口。绝望、信仰混乱、灵魂家园失落等问题重新占据了人们的心灵,而对自然资源的无限开采,科学技术的极度膨胀,更导致了人类生存环境的急剧恶化,进而在更大程度上甚至已经危及到整个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生态危机的问题也正是在这样的技术背景和历史条件下成为一个全球性的课题,利奥波德于1947年发表《沙乡年鉴》,卡逊女士1962年发表《寂静的春天》以及罗马俱乐部1972年发表《增长的极限》,都是这一问题凸显的集中表现。人们不得不开始重新审视人类的生活价值,从人类的生活、生产方式乃至社会制度层面等诸多视角去寻根溯源,而更多的学者则反思现代技术文明。现代科学技术的可怕之处,不仅在于它会产生诸如核爆炸、环境污染、生态失衡之类等显性的危害,更在于它正以自发的强大力量摧毁和替代着天然形成的、在西方人看来由上帝所创造的根本秩序,而这一蕴化万物的秩序乃是只有在古典世界中才能体会出生活的美满和人的完整性,才能产生伟大的艺术和人类的根基。因此,未来的人类,即使不毁灭于战争、瘟疫、饥馑等灾难,也将崩溃于由这一根基的丧失所导致的人的精神的混乱和疯狂。这一征兆在现代社会已无可遏制地显现出来,并为许多人所熟悉。德国作家君特・格拉斯也在一次以《人类的毁灭已经开始》为题的演讲中悲叹到,无论是从现实角度还是从时代的精神看,我们的视野中都会有一系列关于未来的设想的统计,贫困化的加剧,生态灾难的日益频繁与后果的日益严重。虽然我们会极力地去淡化这些消极的结果,而祈求时代的发展会有更积极的未来,但那不容争辩的事实是:由人类以各种方式制造的人类的毁灭已经开始,而且丝毫没有减缓和停止的迹象。
也正如哲学家汉斯・约纳斯(Hans Jonas)所言:“现代技术已经提高了超越一切所知甚至从前梦想过的人类力量。它是一种超越物质、超越人类生命以及超越人本身的力量,并以加速度的步伐持续增长。这种单项胜利的进步已经开始露出了它的另一副面孔,在人们享受着成功的喜悦与欢快的同时,也伴随着一如技术的广受欢迎的成果随之而来的新奇的威胁与烦恼。我们倒大可不必去思虑原子弹刹那间的毁灭性灾难,因为这是可以通过理性的忧患相对容易地避免和克服的。我们更应该注意的是一种慢性的、长期的、日积月累的隐患,它表面上呈现为一种和平的、缓慢的、建设性的全球技术力量的应用,这种应用使我们通过不断增加的产品、消费品、人口的绝对增长等作为不可避免的受益者被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然而这种威胁解决起来却远为困难。所有这些威胁的要点在于自然的负担过重,包括环境,也许还有人类。技术可能在某些方面达到了极限,再也没有回头路。肇因于人类的技术进步将以它们不可遏止的势头远离我们――奔向灾难。”[1]约纳斯关于现代技术作用后果的担忧与思索深深地触动了人类内心那根脆弱的神经,已经引来越来越多的人把目光投向现代技术所产生的对人类的威胁与煎熬,重新估价现代技术之于人类生存、发展之大计的整体价值和意义。变革时代存在的诸多问题,特别是人类生态现状的危机要求人们进行道德层面的深刻反思与追问。现有的伦理学如何担负起这一重任?它们能否提供有效的道德规范与伦理准则,能否保证人类实践活动的“善”的行为与结果呢?
二、传统的伦理维度
在人类的伦理学进程中,伴随着文明的推进产生了适应时代要求的多姿多彩的伦理思想成果。德性伦理从自律的角度出发,强调行为者本身的德性对于实践活动的善恶决定作用,而这种以个体的感触为道德依据的原则,必然囿于个体自身的身心局限,而不可能顾及到大多数人的愿望。但是在当今变革时代,生态危机是全球性的普遍现状,个体的自律固然重要,但相对忽略了集体和人类整体的规范与道德要求。而且,具有德性与做出符合德性的行为之间并不能完全等同,这两者之间仍然有漫长的距离需要跨越。这样,德性伦理由于其指向对象使然,难以有效承担起变革时代的伦理辩护重任。
功利主义的思维中尽管也提倡利他主义,主张维护社会公正,但其理论的根本立足点却更多地以行为的实际效用为评判的道德标准。而在变革时代中,技术过度利用造成的后果往往是灾难性、致命性的,因此,功利主义在应对科技时代的问题时往往成为“事后诸葛亮”式的话语,很难在事情出现之前就采取有节制的行为与控制。而且功利主义在面对公正问题上所强调的多是同代人之间的公正,而忽视了对未来人公正的考量,更谈不上代际公正的可能。
义务论尽管主张行为应该符合理性法则,强调正义与公平原则, 但其将动机作为行为的最终道德判决,却有失偏颇。在变革时代的快速运行中,尽管个体行为的出发点可能是好的,但由于个体存在自身的有限性以及知识把握的局限性,往往忽视了行为的负效应,动机与后果的分离极有可能造成消极的后果。义务论与功利论都是以具体的实践行为或者道德原则本身的善恶为道德评判的对象,而德性论则着眼于行为者本身,根据实践行为的主体本身是否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来进行道德判断。那么,通过对变革时代人类活动的现状以及已有伦理原则的分析,约纳斯对传统伦理原则的维度予以了概括与总结:[1]4-6第一,在时间上的现时性。约纳斯运用传统伦理律令和格言进行了自己的解读与说明,如,“爱邻如己”,“对待别人像你希望别人对待你自己一样”,“教你的孩子忠诚老实”等等,这些对人类活动的直接标准提出了明确的界定,并且活动中的主体和对象是同时存在的,都是在同一个时间维度之内。伦理原则中指向的主体由同时代的人组成,因此它未来的时间极限也是由可以预见的这些人的寿命所限定的。第二,在空间上的相邻性。伦理原则所覆盖的地域被限定在特定的范围之内,伦理原则关涉的主体和对象作为邻居、朋友或敌人存在并相处,或以统治者与被统治者、弱者与强者以及所有其他人与人相互作用所适用的角色共存。这样也就使所有的德行对这些相近活动范围都适用和有效。第三,伦理原则更加关注此时此地,是一种可以被适用于所有具有善良意志的人的知识。约纳斯认为在传统伦理学所确定的伦理原则中,人类善良的一般观念通常建立在人类天性和状态不变的假设之上。但是当它转化为实践时,就要求一种此时此地的知识,因为这种道德知识总是与现时问题联系在一起,在它的特定情境中,主体活动自然地发展和终止,活动的善恶完全决定于那种短期的情境。只要出发点是好的,就可以不必考虑对后果的责任。在那时,人类力量的有限性不存在长远的预测知识,两者的乏力同样不存在什么过错与缺陷。
传统伦理过多的关注此时此地的实践活动,缺乏广阔深远的视域,在应对变革时代的道德问题时难免显得力不从心,也被称之为“近距离的伦理学”。而在传统伦理学之后兴起的科技伦理、生态伦理、生命伦理、基因伦理、大地伦理、深层生态学等理论,虽然已经开始重视变革时代的社会现实问题,将其他物种的责任与权利纳入到伦理学的视野之内,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也进行了深度反思,在一定程度上对传统伦理学进行了“纠偏”与修正;但其共同的缺陷是,在批判了“人类中心主义”的立场之后,又倒向了自然主义的立场,缺乏整体性视野,其核心伦理理念大多局限于“平等、公平、正义”等范畴,缺乏充分有力的本体论证明与哲学阐释,在社会生态现状日益凸现危机之际也不能提供有效的伦理关护与道德导向。
三、责任伦理的新视域与新维度
传统伦理原则无法涵盖和应对现代科学与技术活动中出现的伦理问题,历史需要一种新的能够让人类摆脱现行价值冲突困境的技术时代的伦理理论。责任伦理产生于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它从全新的伦理维度对当今时代做出了恰当的诠释与解读。[2]53
第一,责任伦理是一种整体性伦理。约纳斯主要从剖析责任的关系入手,认为父母责任无论从时间还是本质上都应该是所有责任的原型。父母养育子女,为其提供教育、成长等诸方面的守护,直至成人,方方面面的责任都要尽到。约纳斯认为,第一位是要保证孩子的纯粹存在,然后才有他存在的良好状态。而这与政治家责任有十分相近之处:首先保证有人类的基本现实存在,然后人类才有追求美好生活的可能。人类存在、人类的幸福生活才是政治家的真正目的。“政治家要对他的公民的物质存在到最高利益负责,从安全到丰富生活,从善行到幸福负责。”[1]101-102这是从责任伦理的内容来讲。而从责任主体来说,在西方传统法则中,伦理论证的类型以及普遍的道德规则几乎都是与个体的行为和生活相关:谈善良、义务都是指个体的。而现代社会是一个越来越复杂的由设计与创新、生产与服务、交换与消费等领域与过程构成的巨大系统,其中个人的行为空间越来越窄。责任伦理认为我们每个人所做的,与整个社会的行为整体相比非常有限,谁也无法对事物的变化发展起本质性的作用。当代世界出现的大量问题从严格意义上讲,是个体性的伦理所无法把握的,“我”将被“我们”、整体及作为整体的高级行为主体所取代,决策与行为将“成为集体政治的事情”。约纳斯借用霍布斯的“利维坦”来形容这一整体行为者:利维坦是当今时代最重要的责任承担者。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责任原则试图揭示的义务种类,是并非作为个体而是作为我们政治社会整体的那种行为主管的责任。既然如此,约纳斯就必然要追问作为个人的我们究竟还能够做些什么,从而使未来人类的生存不致成为问题。在约纳斯看来,整体从某种意义上讲毕竟是由无数个体行为集合而成的,利维坦并非是一个站在我们对面的庞然大物,“我们本身就是其中的因素”,我们完全可以一起发挥作用,通过选举行为也好,通过单纯的消费行为也好,或者通过拒绝去做某种事情也好。约纳斯进而提出了两点具体的提示:一是要加大正确观点的影响,而正确的观点一般是在个人手里;二是要靠正确的合适的个人去贯彻执行正确的愿望、意志、方案和战略。
第二,责任伦理是一种超越时空界限的伦理。责任大拓宽了伦理学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上的距离,约纳斯认为“以前从未有一种伦理学曾考虑过人类生存的全球性条件及长远的未来,更不用说物种的生存了”。[3]28而这是有深刻的历史原因的,由于当时的伦理学还远远不需要,也根本就没有机会去考虑。因此之前的西方伦理学无论从何种角度来看都只能是近距离的伦理学(或近爱之伦理)。它所涉及的也均为人与人之间的直接关系,具体而言,是指当代人之间的关系,更确切地讲,是同一种族、同一文化圈内的当代人之间的关系。在当今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经济生活相互依赖日益明显、生态环境呈现危机的时代,旧的近爱伦理所指的范围已经力所不能及了,所以在义务的目录或要素中要“新加东西”,即除了人与人之间关系意义上的义务之外,还要有对人类的义务,特别是对未来人类的尊重、责任与义务。从时间上看,不仅目前活着的人是道德的对象,而且那些还没有出生、当然也不可能提出出生之要求的未来的人也是道德的对象;充分考虑到自己的行为对未来人类和整个大自然可能产生的影响,不可拿人类和地球的命运作赌注去尝试。这样,责任伦理就把传统伦理学的时间维度从过去拓展到现在和将来。从空间上看,她强调人类不仅要对自身负责,还要对动物、植物甚至所有的生命体负责,对我们赖以生存的整个自然环境负责,并且这种负责与保护并不是为了我们人类自己,而是为了自然本身。这样,责任伦理就实现了责任伦理学在空间上从人类向整个生态圈的拓展与延伸。于是借助于责任伦理的视力所及,在我们的眼前就浮现出了体现在未来人身上的时间和体现在大自然身上的空间这两个伦理学上以前未曾有人论及和关注过的新的维度。责任伦理把自己的道德对象延伸到那些尚未出生的未来的人身上,突破了康德道德关系的局限与窠臼。因为现代社会的实践已经清楚地表明,今天科技对自然的侵害已造成全球性的后果,人类对自然的掠夺肯定会导致我们后代的生存基础的毁灭,而且人类的生存一刻也不能脱离自然的呵护,所以我们必须在自己的需求与未来人的生存之间把握一个适当的尺度,从而避免对自然的掠夺毁灭了我们以至于后代的生存基础。当代人有义务为后人留下一个可以生存、居住的安宁环境。
第三,责任伦理是一种连续性伦理。在约纳斯的思维中,父母和政府都应该使责任得到不断的延续与推进,因为责任所关注对象的生命是持续不断的,人类的存在是由不同年龄段的个体构成的,每时每刻都存在由小到大的序列,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说,我们每时每刻都与未来部分地联系在一起,我们感受到未来与我们同存,与我们一起慢慢成长。责任伦理认为谁也不会一味地去追问一千年以后是否还有人类存在这样的问题,因为只要看到母亲怀抱孩子、父亲站在身边这样的情形,人们自然就会感受到自己对未来的责任。所以对未来的责任也就是对我们自己的责任,我们与未来同在。而且责任伦理会根据现实的需要而提出新的要求与期待,在我们这个日益全球化的时代,现代社会越来越成为一个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巨大系统,个人作用的发挥只会成为某个系统运行中的环节和交错点,而且个人的成长是以未来目标为指向的,是一个不断调试、平衡与调整的过程。这样由于关注责任的连续性,伦理学就连接了过去、现在和未来,使得责任主体不仅对过去和现在所做之事负责,而且要对未来负责,因而责任伦理学也可以说是一种全程伦理学。
结语
综上所述,责任伦理在变革时代对人类生存具有重要意义,为变革时代的发展打开了一扇新的伦理视窗,以此为准则来构筑新时代的伦理关系,能够为人类的和谐生存造就温馨的环境。当然,面对一种新思想的出现而形成各种各样的回应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但从这些激烈的争论中我们依然能感受到人类对这一问题的关注与焦虑,因为归根结底它关涉到人类自身及其子孙后代的生存问题,也是人类的责任和道德底线之所在。可以说,责任伦理在哲学上似乎并没有提供多少玄妙深邃的思想,然而它向我们昭示了我们当前肩负的巨大责任,向我们提示了或许只有重新召唤对神圣事物的敬畏、恐惧才能有效阻止人们的越轨行为。最珍贵的是,它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原则:决不要被所谓的我们只能无助地听命于“客观必然性”的说教所诱导;一定要明辨在“人们是如何思考的、人们在思考些什么、人们在说什么、人们在相互的交往中是如何传播观念的”与自然事物的进程之间存在着的差别。因为人类本身已经具备了摧毁未来的力量,如果我们不去努力、放弃作为就一定会造成灾难,虽然这种努力的结果无法担保,而这本来是我们能够预见并且应当阻止的。[2]59同时今天的应用伦理学也正在积极探索道德的机制化、结构化和法规化的问题,正如霍曼所言:“没有监控与制裁,道德起不了作用。”通过我们对责任伦理学的不断完善和改进以及使其更加实用化、可操作化,这种对人类寄予无限厚望的责任准则一定会散发出智慧的光彩,照亮人类生存、发展的大道。
参考文献:
[1] Hans Jonas. The Imperative of Responsibility: In Search of an Ethics for the Technological Age[M].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4.
[2] 甘绍平.忧那思等人的新伦理究竟新在哪里?[J].哲学研究,2000,(12).
[3] 贺来.现代人的价值处境与“责任伦理”的自觉[J].江海学刊,2004,(4).
[4] 方秋明.技术发展与责任伦理[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5,(10).
[5] 罗亚玲. 环境伦理作为责任伦理[J].道德与文明,2005,(1).
传统的人事管理向人力资源开发管理转变,并不是简单的名词置换,它意味着从思想、理论到方法运用的根本改变。实现这种转变,要解决以下三个问题:
一、观念问题
首先要把人看做是一种特殊的、可创造的资源。所有提高生产率和要素产出率的途径,都需要人力资源加以开发、传播和利用。那如何实现观念上的转变呢?首先是从“事本”管理观念向“人本”管理观念的转变。传统人事管理以事为中心,在管理过程中强调事而忽视人,人才的开发和利用工作则相当薄弱。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强调以事为中心的传统人事管理已经不再适应时展的要求。管理者要顺应时展的趋势,转变观念,确立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思想;要认识到“人是组织最宝贵的财富和资源”,在工作中注意了解和满足组织成员的各种合理需求,激发员工的创新意识,最大限度地挖掘员工潜能,将员工的自我发展与组织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其次是从静态管理观念向动态管理观念转变,从单一管理观念向系统管理观念转变。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网络技术的广泛运用,信息传递速度加快,信息沟通渠道变得更加畅通。原来那种静态的管理方式难以适应时展的需要。管理者必须根据实际环境的变化,变“静态管理”为“动态管理”,使人力资源管理适应组织环境的变化。同时还应当注意,传统人事管理在管理内容和管理方式上都比较单一,而单一的管理内容和管理观念难以适应现代社会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的需要。因此,管理者在实践中要树立系统观念,将组织中可供利用的各种资源作为一个统一的系统加以规划,以达到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和人尽其才的目的。
二、认识问题
现代管理理论认为,无论任何国家或任何企业要发展,就要确定发展的战略目标、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计划,而人力资源管理是发展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要树立现代的人力资源观,要从战略的高度去认识人力资源管理,充分考虑和评估人力资源管理在整个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现代的人力资源观认为对人力的投入不是一项花费,而是一项投资,而且这种投资是有收益的,并能不断产生出更多的回报。人力资源管理作为组织战略的一部分,这要求组织围绕战略目标,系统地看待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高层次决策者在制定战略时,应同步思考未来发展所需要的人力配置。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也是一个战略竞争的时代。人力资源管理作为国家、经济组织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决定战略竞争成败的关键性因素。与此相应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在企业管理体系中也成为一个事关全局的关键部门,事实上,现在越来越需要在企业战略计划制定的早期阶段就将人事部门吸收进来,结合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来确定企业的经营目标。
情势变更情形下一方当事人对合同的变更权,是指在情势变更情形下受其影响的一方当事人根据情势变更原则而取得的单方变更合同的权利。这一权利在性质上属于形成权;一方当事人可以仅依其单方面的意思而行使它,这一行使只要符合法定条件与程序即可引起合同变更之法律效果,而无须经对方当事人同意与协助。变更权的法律依据是情势变更原则。该原则是大陆法系国家民法中的一项涉及合同履行的原则;其基本内容是:在合同成立后至其被履行完毕前这段时间内,因不可归责于双方当事人的原因而发生情势变更,致使继续维持该合同之原有效力对受其影响的一方当事人显失公平,则允许该当事人单方变更或者解除合同。(注:参见王家福主编:《中国民法学·民法债权》,法律出版社1991年版,第393页。 )可见这一原则已将前述变更权授予受情势变更影响的一方合同当事人。在我国,尽管目前尚无一部与合同有关的法律在其中明文规定情势变更原则;但是,最高人民法院早在1993年1 月便颁发了《全国经济审判工作座谈会纪要》(简称《纪要》),而这部法律文件的第2 条却授权我国各级人民法院适用情势变更原则来处理合同纠纷;这表明在我国受情势变更影响的一方当事人对合同享有变更权已为司法机关及其审判实践所确认。正是《纪要》的效力所及,致使情势变更在我国目前已成为能够导致一方当事人取得对合同的变更权、并通过行使这一权利使合同仅依其单方面的意思而变更的唯一法律事实;(注:我国《经济合同法》第26条、《涉外经济合同法》第28条与《技术合同法》第23条均明确规定双方当事人只有在经协商同意后才能变更合同,这三部法律均既未规定情势变更原则,也未规定其他任何一种能够导致一方当事人取得合同变更权的法律事实-笔者。)这一变更在实质上却是将合同有关条款由原来的双方当事人合意改变成仅为变更者单方的意思,但这一单方意思却因存在于合同中而同样对对方当事人有法律约束力!这便是在情势变更情形下由受其影响的一方当事人对合同行使变更权所能引起的最应当受到司法机关关注的事实后果。
二 关于变更权的行使对象
情势变更情形下一方当事人对合同的变更权的行使对象为合同条款。关于合同条款的范围,大陆法系国家的法律持不同态度。一些国家的法律,为受情势变更影响的一方当事人所有权变更的条款,可以是合同中的任何条款。这一态度是由这些法律笼统规定该当事人可以变更合同来体现的。例如:《南斯拉夫债法》第133 条规定:因情势变更致使合同目的无法实现,或者合同已显然不再符合一方当事人的愿望,并且按照一般人的看法在此情况下维持合同效力是不公平的,该当事人可以解除或者变更合同。《匈牙利民法典》第241 条规定:在合同签订后因发生情势变更致使一方当事人的实质性合法利益受到损害,以致影响到双方之间的持久的法律关系,该当事人可以请求法院变更合同。由于这两条法律并没有将为它们所允许该当事人变更的条款局限在合同中的某些特定条款上,故只能将这些条款解释为包括合同中的任何条款。而另一些国家的法律,为受情势变更影响的一方当事人所有权变更的条款,仅限于合同中的数量条款。例如:《希腊民法典》第388 条规定:当事人之间在考虑到善意的规则和商业惯例的情况下签订了双务合同后,如果发生情势变更并因此种变更而使对合同义务的履行对义务人变得过分艰巨,义务人可以请求法官裁量,将义务酌情减少至适当程度,或者解除全部合同。由于这条法律中规定的“减少义务”,显然仅仅是指减少在履行标的数量与价金数量方面的义务,故只能将为其所允许该当事人变更的条款视为仅限于合同中的数量条款。在这一方面,我国的《纪要》第2 条是这样规定的:凡因出现情势变更以致按原合同履行显失公平时,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当事人的申请,按情势变更原则变更或者解除合同。由此条内容来看,可以认为这部法律文件所仿效的是前面一类国家法律的规定,即为其允许人民法院依据情势变更原则所变更的条款可以是合同中的任何条款。
尽管《纪要》对在情势变更情形下为受其影响的一方当事人根据情势变更原则所能够变更的合同条款的范围持上述态度,但从情势变更原则的精神出发来看,可以认为在此情形下能够为该当事人所变更的条款,只应当是存在于合同中的那些既能够因情势变更的作用而致使对其履行会对一方当事人显失公平、但在经过变更后却又能够使此点得到避免的条款;从事实状态角度看,属于这类条款范围内的虽并不仅限于合同中的数量条款,但却只能够是其中的某些特定条款,而决不可能是任何条款。我国台湾地区学者史尚宽先生指出:情势变更原则在变更合同方面的效力,体现为增减给付、延期给付、分期分批给付、同种类给付之变更与拒绝先为给付。(注:参见史尚宽:《债法总论》,台湾荣泰印书馆股份有限公司1978年第5次印刷发行,第438—440页。)在这里,史先生实际上已从动态角度出发提出了他的看法:在情势变更情形下为受其影响的一方当事人根据情势变更原则所能够变更的条款,仅限于合同中的数量、期限、方式与标的条款,并且对标的的变更还仅限于将合同的约定标的由同种类物替代。由于数量、期限、方式与标的条款,恰恰属于既能够因情势变更的作用而致使对其履行会对一方当事人显失公平、但在经过变更后却又能够使此点得到避免的条款;因而就在情势变更情形下为受其影响的一方当事人根据情势变更原则所能够变更的合同条款的范围而言,史尚宽先生的前述看法,无疑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论文摘要]近年来,要求人民币升值和改革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呼声越来越高,从分析货币政策目标与汇率制度的关系入手,探讨我国近期人民币汇率变动、汇率制度改革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市场 经济 是建立在发达的货币信用基础上的,将货币政策作为主要的、常规的宏观经济调控工具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货币政策一般应包括政策目标、实现目标所运用的政策工具、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和中介目标及政策效应等诸方面内容,其中目标的选择是首要问题。1995年央行根据《
施凯文是Jing.FM的创始人。这是一款主要致力于移动客户端的音乐电台,其核心竞争力是它能够定义音乐的含义,比如你想听带有小提琴声的悲伤中文歌,jing.FM就会根据算法帮你找到这些歌曲。
这不是施凯文第一次和投资方争得面红耳赤了―激烈的争辩,是他和投资人长期相处的模式之一。他觉得,投资者会欣赏一些勇敢坚持自己的人,“时代变了,大家可能都愿意关注一些有特点的人。”在他看来,一些大的投资人并不喜欢性格平庸的人,因为这可能代表了创业者不够有激情,做出的产品也会非常平庸。所以施凯文坚信创业者应该坚持自己认为对的看法,而不能因为对方是投资人就彻底妥协。“有好几次我都觉得没戏了,可是最后他们还是打电话说要投我。”他曾因一首《天涯歌女》和北极光的创始人邓锋争论起来。施凯文认为《天涯歌女》是一位新出道的歌手重新编曲翻唱的,是新歌。而邓锋则认为这首歌本身是1940年代的歌,应该算是老歌。他们还因为一些技术架构的问题产生了争论。“我们两个都是理性思维者,又都爱钻牛角尖。一个讲逻辑,另一个就会寻找漏洞击垮对方,两个人都觉得自己是击不垮的。”会议结束,两人握手时,施凯文觉得投资彻底没戏了。但是晚上,他收到了邓锋说愿意投资的电话。
施凯文也问过徐小平究竟看中自己哪一点。徐小平的回答是,施凯文最开始的一个细节给他留下非常好的印象:在开始播放PPT的时候,投影布上有一块小黑点,施凯文一定要找到那个挡住光线的小物体并把投影摆好才罢休。徐小平认为这反映出施凯文是一个完美主义的人,这个小的细节在他心中形成了光圈效应。
“注重细节”只是施凯文获得投资的加分项,他认为自己真正打动他们的原因之一是他坦诚的性格。“我是有什么说什么。只要你认为自己是对的,而且有充足的论据,不要轻易被别人说服,但是如果一旦被别人说服,也不要死扛着。”虽然这种坦诚很有可能演化成激烈的辩论,但他觉得这一切的背
后都有内容的支撑,这种支撑源于自己对产品的了解:Jing.FM需要判断音乐的纬度―悲伤还是快乐,配乐是钢琴还是小提琴,这些都是基于复杂算法的。所以,产品的核心技术需要一个既懂音乐又懂编程的人,施凯文就是一个。他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19岁时他第一次创业,开了家唱片公司,发行自己喜欢的音乐。在随后的第二次创业―做音乐互联网产品Koocu时,他又自学了技术,还曾为了测试自己的技术水平到一家互联网公司应聘程序员。Jing.FM是施凯文的第四次创业,连续创业这个标签使他在投资者心目中获得了一定加分―“失败的次数总在加一,这不是一件好事”,但是在经验层面上来讲,相比创业新手,曾经失败过的创业者会规避许多创业中会遇到的细节问题,避免走弯路,投资人也更愿意首先选择投资他们。
最后,施凯文强调,敢跟投资人叫板这件事,绝对还是和性格有关,并不是每个创业者都能这样表达自己的个性和对产品的坚持。“我就是控制不住。不好的事情不说出来,就会难受。这种性格如果当老板还行,当员工的话,就会让上司痛苦了。”同样的,如果创业者仅仅是坚持己见的“混不吝”,绝不可能打动这些火眼金睛的投资者。
这种激烈辩论也一定程度上筛选出了施凯文想要找的投资人。他喜欢那些性格大气的性情中人,尤其倾向于选择那些“梦想驱动型”投资者,他们对音乐行业感兴趣,甚至可以和施凯文一起畅想产品的未来。他们可以“容忍”他的争辩―他觉得,这些投资人尽管已经被岁月历练得十分圆滑,但是仍然能够理解自己激烈辩论背后的原因和情怀。
如果你是想要拿投资的创业菜鸟,你需要过两关才能晋级:
第一关:
见到投资分析师,他们就是投资公司的“星探”。如果你的产品很棒,比如迅速挤进App Store排行榜,或是有大量媒体报道,你都有可能被投资分析师找上门来。如果没有,那么就需要你给自己塞点血格,踏上寻找投资分析师之路。创业有关的各种活动你都很有可能发现他们的身影。还有一些地方他们是固定会去巡视的――比如车库咖啡,这是一些初期创业者的办公地。本关的通关秘诀是:创业者聚集的地方便是投资人聚集的地方。
猪八戒之贪睡,也可说是他的一个“胎记”。他睡觉根本不择地方,大青石上、荆棘丛中、乱草堆里,都能睡得香。需要指明的是现实中的猪是吃饱了才睡,猪饿不但不睡,还是要叫个不停的。而猪八戒却不这样。睡对他来说,比吃还重要。平时他不说自己丑,孙悟空让他去化斋,他才渲染自己长喙大耳,不宜去抛头露面。甚至说什么“这西方路上,不识我是取经的和尚,只道是那山里走出来的一个半壮不壮的健猪,伙上许多人,叉钯扫帚,把老猪围倒,拿家去宰了,腌着过年,这个却不就遭瘟了”,其目的无非是想多打个瞌睡而已。因而当他夜间睡觉的时候,纵然唐僧叫他,他也是要发火的。如第三十七回“鬼王夜谒唐三藏”,三藏惊醒慌得忙叫:“徒弟!徒弟!”猪八戒醒来道:什么“土地、土地”?当时我做好汉,专一吃人度日,受用腥膻,其实快活,偏你出家,教我们保护你跑路!原说只做和尚,如今拿做奴才,日间挑包袱牵马,夜间提尿瓶务脚!这早晚不睡,又叫徒弟做甚?猪八戒的贪睡是他的懒惰吗?不是。因为在高老庄上,他曾是一个十分勤谨的人,曾替老丈人家“扫地通沟,搬砖运瓦,筑土打墙,耕田耙地,种麦插秧,创家立业。”试问,世间哪一种人感到能睡一会儿比吃饭还重要,以致腹中虽饥而倒下便入梦乡呢?是终日劳作、得不到应有休息的人!取经队伍中谁最辛苦?是猪八戒,他除了挑行李,还是孙悟空降妖除魔的主要帮手。猪八戒的思想性格是复杂的,作者不只写出了他思想性格显性的一面,更写出了他思想性格隐性的一面,他的贪吃贪睡是其显性特征,而其勤谨不怕脏不怕累是其隐性特征。并且这一显性特征是深深植根于其隐性特征之中,二者密不可分。换句话说,猪八戒的贪吃贪睡是和他的一路勤奋挑担分不开的。如果取消其挑担的资格,那么他的贪吃贪睡也就成了他的好吃懒做,与勤谨挑担就毫无联系了,从而也会使他的思想性格特点发生变化。
二、猪八戒不挑担违背人物塑造的审美原则
钱钟书先生说:“人具五欲,尤耽食色……《西游记》中猪八戒,‘食肠如壑’,‘色胆如天’,乃古来两说之综合,一身而二任者。”②这一论述无疑是相当深刻的,因为一旦把猪八戒视为一个“具五欲,耽食色”的一个普通“人”的形象,就会使得这一人物形象的美学价值成了“为芸芸众生写心”。吴承恩在《西游记》里,不仅写出了猪八戒从“母猪胎里”带来自然属性,更写出了他作为一个普通“人”的社会属性;不仅写了他贪吃贪睡的显性性格特征,而且写了他勤劳吃苦的隐性性格特征。基于此,如果说孙悟空的好促狭能争胜显露的是其作为市民阶层的特征,那么猪八戒所显露的恰恰是作为一般农民的特征:其思想性格显性一面表现的是一般农民的弱点,而隐性的一面表现的恰是一般农民的优点。也就是说,所谓的猪八戒形象为芸芸众生写心,是为一般农民写心,他的贪吃贪睡是作者以喜剧的形式满怀同情为终日劳作而忍饥挨饿、缺睡少眠的农民写心。鲁迅先生说:“自有《红楼梦》出来以后,传统的思想与写法都打破了。”③如此评价《红楼梦》一书的价值,无疑是深刻的,但如果针对某一个人物形象的塑造,还不尽然。关于文学史上的这一个问题,张锦池先生在《西游记考论》中曾进行了详细论析。认为:“这种打破,实始于《西游记》而成于《红楼梦》。从人物塑造来说,最为鲜明的,是体现在猪八戒这一形象上。”④
图书特别是占整个出版码洋很大比例的教辅图书,内容质量是否过关,给图书造成的影响很大,而其实际影响已不止是图书本身。
(一)对于内容审查的责任意识
图书特有的意识形态属性和文化属性,决定其不能等同于一般商品,编辑必须要有责任意识,而责任意识强弱的体现首要就在于对内容审查的把握是否到位。责任编辑对内容的审查是全方位的,包括政治、学术、思想、社会价值等。
教辅书虽面对青少年学生,内容是围绕着学生学习及提高素质等进行组织的,并以升学考试为主要方向,但由于各科涉及的学科面较广,不可避免地触及某些政治、宗教、民族、历史等出版中的敏感问题。如思想政治这门科目就是研究政治的学科。而地理科则是当前最易使相关教辅“出问题”的科目,它需要大量的地图,以此来设题、辅助讲解、考查识图理解等,地图的认识和使用、理解是这门科目的特征之一。由此,就难以避免地使地理科、地图和复杂的地缘政治、时事政治产生交叉。地理教辅中出现的地图如不能切合变化后的实际,标示的语言、符号不当,造成的后果可能相当严重。事实上,、南海诸岛地图等的绘制和公布已上升到宣示国家的层面,作为相关教辅的责任编辑,怎能不小心翼翼、如履薄冰,认真处理这样的地图问题?此时,责任编辑的责任意识尤显重要,强烈的责任意识能驱使责任编辑认真审查,查找和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对策,避开大的出版风险。
(二)对教辅内容组织安排、内容策划的责任意识
编辑不是书稿的写作者,但往往是书稿乃至整套丛书的策划者和组织者,作者写作之前,编辑已在全盘构思,安排架构,做好基本框架了。特别对于丛书而言,策划编辑是先于主编的指挥者和组织者、策划者,作者则是一本本书具体的直接写作者、执行者,编辑和作者共同对书稿的内容作出贡献,也应共同承担书稿的责任。有些辅导书因有了强力的渠道,而把经济利益放在首要位置和唯一的考量因素,不顾书的内容是否切合学生使用的实际状况,大干快上,粗制滥造,使内容平庸,无重点,无梯度,无层次性,不能针对学生在学习和考试中需要解决的问题,甚至于编写时对新课标形势下的课程改革也缺少了解,内容脱离目标学生最基本的使用教材,这些书浪费了学生的宝贵学习和复习时间,令人厌恶。这样的书虽博取了一时的利益,造成的恶劣影响却是长远的,对于费了大量心血而打造的渠道也是一个大的伤害,以后这类书再次进入同样的校园,自然会遇到阻力;对出版社的声誉也有破坏作用。
二、对于读者(学生)学习的责任意识
(一)对学生学习提供帮助的意识
教辅对于学生的学习必须要有帮助作用,对学生无用或用处不大的教辅不应当出现,它们只会白白消耗学生的精力、时间和有限的金钱。各种教辅基于自身的特点,对学生的帮助作用可以说是各不相同的,或富于针对性,或创新性强,或突出能力的训练提高,或有利于考试复习等。从另一方面看,这为教辅的编写和进入提供了多方面的角度和切入点,也为出版社提供了相当宽阔的出版空间。
(二)打造强实用型教辅意识
需认识到,教辅不是或不仅仅是为学生修身养性准备的,它有着天然的实用价值,即有利于学生学习和考试。因此,编辑须树立为学生学习、考试负责的意识,应以提高学生学习水平,丰富学生知识,增强学生能力等为己任,与作者一起,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打造出对学生有益、有利的精品教辅。
三、文字质量意识
对学生负责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把好文字关,不能以“无错不成书”来为自己开脱。对于处在成长期、文化知识水平和认知水平还不够高的青少年学生而言,教辅图书就是除了教材以外的标准,教辅上的错字、病句、错解乃至知识性谬误等,都很有可能被学生全盘接受。因此,书稿上的一字一句都应当细致认真地审校,不但责任编辑要认真审稿,“三校一读”也必须坚持,对于问题较多的稿件,需要进行四校、五校甚至六校、七校,以最大限度地消灭差错。
四、对教师教育、教学的助手和补充意识
首先要认识到,教师的教学是对学生学习最重要的,是学生学习知识、掌握方法、提高能力的主渠道,它不可取代;再好的教辅都达不到教师在充分了解学生前提下的因材施教效果。其次,在重视课堂教学的前提下,需要正确发挥教辅的辅助功能,使其能有力地配合课堂教学。教辅对教学应有正面帮助作用,一本成功的教辅,既能有利于学生自学、自查、自审、自我提高,又对老师的教育、教学起到良好的助手作用,从而受到学生和老师两方面的欢迎。作为此类书的责任编辑,理应具备为教师教育、教学做助手,为教学提供补充的意识,只有这样,所编辑的教辅才有可能具备上述期望中的良好品质。
五、对作者的责任意识
编辑要对作者负责,这是一切图书编辑需共同遵守的,它表现在多个方面:物色和组织有能力和有责任心的作者,培养作者,为作者做好服务,及时为作者排除写作之外的干扰,与作者签订出版合同,及时地依据合同足额核发稿酬。值得一提的是,及时给作者稿酬相当重要,这不仅是给予作者应得的物质利益,更表现出对作者劳动的尊重。一些出版社“店大欺客”,或稿酬一拖再拖,或借故克扣,极大地挫伤了作者积极性,无形中为日后的作者队伍流失埋下伏笔,从而削弱了出版社的核心竞争力。
另外,现在的教辅图书编写过程中,常出现作者为图省事,随意在网上复制内容用于自己所编图书的现象,这使得图书的法律风险增加。对此,编辑应时刻保持警醒,注意为作者纠偏,帮助作者树立版权意识,使作者和出版单位免于陷入可能的法律困境;而从另一种角度看,这也是一种为作者负责的表现。
六、对于著作权、版权的责任意识
(一)对于内容应有责任意识,出版的教辅不能盗用别人的智力成果
对他人署名权等版权法规所规定权益的要求和维护是题中应有之义。进入21世纪以来,有关著作权、版权纠纷而进入诉讼程序的官司巨量增加,名人非名人的此类事件层出不穷,而作为出版方的出版社、作为该教辅图书的责任编辑,常需与民营等机构合作研发和出版教辅,对合作方版权、作者著作权的监督检查和确认是责编乃至出版社需要做的重要工作。实践上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来做,以作者授权委托书方式确认就是其中之一。
(二)对于其他出版社版权的处理也要有责任意识
近年来,出版社自身的版权意识也有新的提高,本版的教材已被视为该社的重要智力成果、优秀的出版资源,其他出版社使用和引用出版相关配套教辅通常须取得授权,人民教育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等拥有较强教材资源的出版社等两三年来就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一系列的维权行动。因此,教辅责任编辑须改变过去配套教辅出版不用取得相关教材出版社同意的做法,关注新的形势,以著作权法和相关出版法规为准则,富有责任意识地处理与其他出版社的版权问题。
(一)熟悉教材、以教材为基础和出发点的意识
教辅的特点之一就是要以教材为依据,不同版本的教材决定了教辅的不同特质,而当前各地的教材版本累计有十五种以上,不同版本的教材课程设置不同,对同一知识点的要求常常不同,连一些常用词的写法也不一样,作为以编辑出版教辅为专业的编辑,要有以教材为基础的意识,熟悉教材,使教辅尽量与教材一致,不使学生在使用中造成混乱。
(二)提升职业素养、具备职业资质的意识
1.要求核心的自由艺术课程。要求大学的教育学、科学、艺术教授,为进入教师教育项目的大一、大二学生开设与k-12(幼儿园至12年级)相关的学科课程。校长为教师教育提供更多的支持。
2.提高大学入学标准。要求进入教师教育项目大一、大二学生的成绩从2.75提高到3.0。
3.大学入学全国统一测验。建立全国统一的教师教育入学测验,对进入教师教育项目的学生进行测验。这种测验在大二最后一学期结束进行,要求在数学、科学、英语、艺术、历史、地理、社会研究等核心课程方面对参加教师教育项目的学生进行考试。
4.要求学术主修专业。所有教师候选人除要学习教育学、普通文化知识之外还要有主修专业。对专业内容要有较深的理解,能够帮助K-12的学生学习新的知识标准。
5.严格的出口测验或教师证书测验。在学者和教育家组成的委员会的指导下制定严格的全国教师资格证书考试———学科考试和教学考试。协会认为美国现在各州的教师证书标准不同而且要求过低。
6.五年教师教育的观点。教师教育项目要达到五年。大学可以设立五年的教师教育项目。第五年准教师可以接受高密度的教育教学实践训练。如果大学项目是四年,那么最低限度的话,地方学区要为新教师提供一年的教育教学实践和指导。
7.对所有选择性项目高标准要求。要求各州参与选择性教师项目的学生都要参加最低限度的州教育测验。为执行这些标准,委员会要求承担责任的团体履行以下职责:大学校长必须把培养高素质的教师作为大学的优先发展事项,保障教师教育项目有足够的资金进行专业训练。教育教学实践指导,加强艺术、科学、教育学教授之间的合作。重新设立奖励机构,鼓励教师更多地参与学校和他们的社区活动和建设。下图显示出美国以大学为主的教师教育标准的培养过程,该标准坚持与其他职业相同的职业标准进行教师培养。
二、以实践为主的教师教育认证标准
由于大学为主的教师教育在强调教师专业发展理念的指导下,通过提高入学成绩、延长受教育年限、以及重视实践技能的培养等注重对教师教育的输入,忽视教师教育在产出方面能力的培养,由此导致以大学为基础的教师教育培养的毕业生有着较高的流失率,不能适应城市中心区、农村偏远地区,不能满足美国对数学、科学以及特殊教育学科方面的教师需求等弊端。1983年,新泽西州开始了新的非以大学为基础的教师教育实验,开创了美国选择性教师教育的先河,随着选择性教师教育影响力的不断扩大,很多认证机构都制定了以实践为主的教师教育认证标准。美国第一大认证机构全美教师教育认证协会,为保证以实践为主的教师教育项目的质量,对选择性教师教育提出以下认证标准[3]。
1.教育教学实践准备贯穿于整个教师教育的各个方面。教师教育最重要的就是教育教学实践。
2.教师候选人的进步和项目准备的评价,依据各州的教师标准和普通核心标准。评价教师水平的高低必须建立在学生成绩的输出数据上,包括学生的技能、总结性和形成性评价。数据来自候选教师在专家教师指导下形成的结构性技能以及项目的影响数据。
3.参与选择性教师项目的教师必须拥有基本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实践方面的技能,以及把二者结合起来作出专业决定的能力。
4.教师必须在变化的环境中评估自己的进程,促进学生的学习,报告他们的实践数据,并与学生的进步结合起来。
5.教师必须在互动的专业社区学习。教师需要很多的机会进行反馈,他们必须在合作的文化、期望、严格的同辈评价中进行教育教学实践。
6.教育教学实践教育者和教练员必须从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选。
7.提供实践的地点,支持嵌入式教育教学实践准备。
8.支持使用更高的技术设备的准备。
9.强有力的系统收集数据,支持以后教师教育发展。
10.建立战略合作关系。
三、教师教育认证过程———以全美教师教育认证协会为例
1954年成立的全美教师教育认证协会[4]124,主要由美国教师教育学院联合会州立学校校长委员会州教师教育和认证指导者国家委员会、国家教育协会以及国家学校董事会联合会等协会组成。它充分代表了与教师教育各个利益相关者的利益。目前,协会由执行委员会、单位认证委员会、州伙伴关系委员会、专业与研究委员会、申请执行局、年度报告和前提条件审核委员会组成。教师教育项目的认证是在协会指导下,由申请学校来完成的。全美教师教育认证协会进行教师教育项目认证一般会经历以下过程:申请认证、准备认证的前提条件、撰写自评报告和概念框架文件、专家实地审查、专家组结论和学校反馈报告。
(一)申请
一所学校要寻求全美教师教育认证协会的认证一般需要2-3年的准备。需认证的学校要提交“申请全美教师教育认证协会认证”的表格,就可以准备认证的前提条件了。
(二)准备认证的前提条件
认证的学校必须准备相关文件,显示其符合全美教师教育认证协会一系列的前提条件。这些前提条件需要认证的学校认真准备一年或者更长的时间。前提条件包括学校领导为教师教育项目所写的信件、教师教育项目的工作描述、教师教育学院的政策和程序的纸质文件、精心设计的文件框架概念、相当复杂的评估系统、学生入学标准、州批准的项目质量保证文件、项目的报告以及地区项目认证文件等。
(三)撰写项目报告和概念框架两个文件
很多教师教育学院必须分别准备几份报告,显示出能够满足认证协会的标准。项目报告是有关项目的基本情况、项目的质量保证等方面的内容。概念框架包括描述学院和教育单位的使命、指导哲学、支持知识库的描述与引用、学生行为的期望和描写等内容。两项合计需要几百页的文本、图表以及支持文件。然后把所有的项目报告复印件传递到全美教师教育认证协会,由协会决定该教师教育学院是成为本次认证的候选学校,还是需要进一步提交更多的材料,以便协会作出进一步的审核。如果全美教师教育认证协会认为该学院可以成为候选学校,那么下一步就是认证学校需要准备相关证据材料。
(四)准备证据材料
认证的教师教育学院必须准备文件展示他们符合全美教师教育认证协会的认证的6个标准以及具体的指标。如,标准6关于单位的治理和资源,包括26个观测点,每一个观测点的标准都必须达到。每一个标准都会建立一个教师委员会或者管理者委员会,负责对执行这些标准进行评判。认证学院必须准备他们达到标准要求的电子和纸质材料,这些材料和文件都被合并在一个报告里面。全美教师教育认证协会会准备一个单独的房间存放这些文件。在整个的准备项目报告以及学院报告的过程中,来自全美教师教育认证协会的专家,可能会对被评价的教师教育学院进行指导,帮助他们满足认证过程所需要的文件要求。如,一些学院把全美教师教育认证协会咨询专家请到学校,模仿现场访问,作为专家现场评估的练习。教师教育学院的教授和管理人员也参加全美教师教育认证协会资助的工作坊和会议,学习更多的认证知识和程序。如果所有评估的证据材料已经准备完毕,全美教师教育认证协会会挑选一个专家组到被评估的教师教育学院进行现场访问。
(五)专家实地访问
认证的教师教育学院经过2-3年的准备,一个由教育系的主任或者副主任领导的3-8人专家小组,组成现场访问委员会,进行为期5天的现场考察。访问委员会首先对学院的报告和他们的文件进行纸质评价,然后访问委员会到教师教育学院进行实地访问,审查学院的报告是否精确和是否满足了全美教师教育认证协会的标准。所搜集的信息作为决定是否通过认证的第一手资料。全美教师教育认证协会不会提前给学院提供实地访问专家的个人信息背景。只有在即将进行实地考察之前不久的时间内,认证学院才会接收到相关实地访问委员会专家成员名单。这样做主要目的就是避免被评价单位事前进行非正式沟通,影响评价的公正性和有效性。很多被评价单位的管理者和教师尽力搜索来访者的信息,但往往效果不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