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16 10:14:27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原因,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中图分类号]G7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5(a)-0212-01
1.农民参与劳动力转移培训现状
1.1参培率较低。近两年我镇参训人数分别为716人、833人,培训人数占从业人员的比重分别为1.8%、2.2%,参培率低得可怜。
1.2主动性缺失。农民虽对有关培训政策表示出一定程度地欢迎和拥护,但往往是在多方劝说下才同意参加,主动参训少之又少。
1.3思想顾虑重。受多种因素制约,农民参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存在诸多顾虑。
例如,2012年仪征市月塘镇劳动力转移培训,主观不愿意参训的人数占10.8%,认为补贴标准偏低、缺少吸引力的占26.4%,觉得不培训也能顺利就业的占38.7%,认为培训时间难以保证的占13.6%,怕培训后就业困难、没有积极性的占8.3%。
2.转移培训叫好不叫座原因分析
2.1农民培训意识普遍淡薄
受历史、地域、经济发展等因素影响,现有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偏低,造成自我发展能力受限。在农民自己看来不存在需要像中小学生那样学习的必要性,也看不到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学习的紧迫性以及智力投资的重要性,仅把培训当成政府的强迫行为,被动接受。
2.2培训补贴标准明显偏低
目前,我镇对参训农民,每天仅能给予20元的务工补助,培训项目也仅限于玩具、服装加工等非热门项目,农民想参加餐饮服务、机械操作、出国劳务等热门培训必须到市区,按政策规定他们虽可享受一定补贴,但由于标准偏低,补贴费用仅占培训费用的极小份额,加上还需支付一笔数量可观的交通、食宿费用,农民需要自掏腰包,因而积极性不高。
2.3培训时间难以得到保证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时间一般为15天左右,但部分参训农民因害怕耽误生产造成经济损失,连基本的时间都无法保证,培训单位也只能压缩培训时间,简单传授一些基本知识和技能,农民无法学精学透。
2.4就业准入制度执行不严
近几年,企业用工难现象有愈演愈烈的趋势,企业为了生产需要,相应降低了就业门槛,无培训照样上岗,加之培训后就业与未培训就业工资水平差距不大,种种现象使一部分农民认为参与培训费时误工。还会影响收入。
2.5服务保障体系尚未建立
目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大多停留在培训层面上,培训后服务保障体系尚未完全建立。主要表现为:(1)不能及时向全体参训人员提供各种就业信息,(2)没有与用工企业签订定向培训协议,推荐就业岗位;(3)对培训后因失业而返乡的农民未能提供免费的二次培训,促其再就业,四是对转移就业的农民缺少必要的后续跟踪服务,如权益保护、法律援助等。
3.调动农民参与培训积极性对策
3.1加大舆论宣传,着力提高农民思想认识
通过广播、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广泛宣传农村劳动力转移实施目的意义,扩大宣传广度和深度,使广大农民及时了解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精神实质,积极主动地参训,深入宣传那些通过转移培训外出创业中涌现出的典型人物事迹,大力开展表彰奖励活动,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扩大社会影响,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3.2提高补贴标准,切实减轻农民培训负担
切实加大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补贴力度,提高补贴标准。地方政府应落实好相应经费,并纳入财政年度预算。逐步建立政府主导、用人单位与农民共同投入的费用分担机制,在保证政府投入的前提下,引导企业加大培训投入,鼓励民间捐资,简化农村劳动力转移补贴环节,及时足额地将补贴发放到参训农民手中,让农民真正得实惠。
3.3创新培训形式,不断提升农民就业技能
整合各类教育资源,按照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吸纳本地优势教育资源参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以培训机构的品牌效应吸引农民参与培训。从农民的愿望出发,从企业的需求出发,从市场发展角度出发,科学设置培训专业,采取位点下移、就近培训,就地转移等培训模式,让农民不出远门就能参与培训。加强与行业协会、劳动力市场、用工企业等的合作,举办具有行业特点、针对性较强的专业技能培训,走先培训后输出,定向培训、定向输出的路子,以培训促输出。坚持严格考核、合格发证制度,切忌走形式,走过场,让经过培训的人员真正学到一种技能,得到市场的认可。
3.4强化政策引导,逐步实施就业准入制度
1存在的问题
1.1回乡创业的农民主要开办小型企业,吸收劳动力能力有限
(1)回乡创业的农民普遍面临资金不足问题。这些回乡创业的劳动力,其主要创业资金来自前些年其在外地打工积蓄下来的钱财,个人资金毕竟有限,再就是向亲朋好友短期拆借,以这种方式筹集的资金规模也很是有限。
(2)宿松政府对农民回乡创业认识不足,没有把服务于回乡创业放在重要位置,仅对通过招商引资进来的园区企业进行大量的财政税收支持,只停留在讲话、邀请等表面功夫上,缺少具体有力的举措。在有些得到政府政策扶持的地区,其扶持政策也存在滞后现象。
1.2开办的服装厂、羽绒厂规模不大,发展前景不太乐观,无法形成品牌效应,阻碍了农村劳动力的更大吸收。
(1)外出务工归来的农民技能有限,在这些小企业中,技术好的工人一般没接受过两年以上的培训,同时,创业人所聘请的工人中,很多还是临时的学徒工,在此种情况下,自然无法设计出款式新颖、追赶时尚潮流的服装。
(2)无论是远去的服装厂、羽绒厂还是农民工自主创办的类似企业,创业者均缺乏品牌意识,所生产的要么为简单款式的运动服,要么主要承接订单,为别人工作。目前,在宿松地区,至今未形成属于宿松自己的品牌服装业。这种生产方式极不明知,一旦东部等发达地区的服装、羽绒业受挫,将会导致宿松地区此类企业倒闭或规模缩减,对于宿松地区的劳动力就业也是一种潜在威胁。
1.3工业园区数量过少、通过招商引资开办的企业、农民自主创办的企业过于分散,无法形成地域效应、规模效应,阻碍了劳动力的就地转移。
(1)企业的创办需要一定的土地资源,通过招商引资开办的企业主要使用政府补贴的公共用地,但农民自主创办的企业很难申请到公家用地,一般落地于自家的荒山或荒地,由此便造成了三种企业的隔离状态,从而劳动力不能很好地享受各企业问的就业信息,同时,各企业问也不能很好地发挥各自优势加强合作。
这是由宿松地区的资源分布特点决定的。
(2)由于宿松政府对园区大型企业的支持力度大于农民在乡镇地区创办的企业,同时,由于各种企业不论在资金上还是在规模上都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小型企业无法和大型企业相抗衡,在竞争中处于劣势,所以,投入资金有限的小企业在园区无法占有相应的市场份额,唯有和实力强大的企业相隔开来才能保留住在农村地区的市场。
2进一步推动宿松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的建议或措施
2.1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创业培训,提高创业知识与技能
首先,政府必须重视对宿松劳动力的就业培训。县政府应根据宿松的具体情况,成立专门的创业培训小组,制定宿松农民创业培训指导方案,组织发放有关水稻种植,牲畜养殖,培育果种,农产品加工与运输的教材;根据宿松产业发展状况,围绕宿松主导产业,优势产业的发展,利用市场引导,政策宣传等手段,向主导企业,龙头企业及广大农民宣传创业知识,增加他们学习科技知识,管理知识,创业知识的兴趣与自觉性;在乡村地区安装广播,刻送光盘等手段,随时随地地向农民普及知识;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劳动力创业培训的资金力度,农民忽略创业培训,很大一个原因是用为资金问题。同时,农民自身也要认识到知识和科技对于自主创业的重要性。要想提高自主创业的成功率,相应的只是与技能是必须的。在宿松,不乏创业失败的案例,张某养殖数量很多的猪,因为不够了解专业的养殖方法和技术,结果很多牲畜不治而亡,损失惨重。所以,农村劳动力如果想在农村自主创业,首先要认识到自己知识技术方面的不足,放眼于长远利益,主动积极地参加创业培训。
2.2进一步发展乡镇企业和园区建设,提高发展质量,发展特色产业,建设主导产业,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创造品牌效应
二、我国农村女性劳动力转移滞后的原因分析
(一)受教育程度低
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许多有女孩的父母,特别是农村父母认为,对女孩的教育或者技能培养是不明智的投资。在这些父母的认知中,女孩将来要嫁人,对女孩的投资是很少甚至是没有回报的,因此多数家庭很少对女孩进行教育方面的投资。很多农村女性劳动力没有受到足够的教育,而辍学之后大量不够就业年龄的农村女性劳动力过早地加入劳动力队伍,由此带来的短期经济利益又刺激更多的家庭放弃对女孩的教育,由此导致大多数农村女孩受教育程度偏低,文化素质整体落后于男性劳动力。因此,她们的视野不够开阔,外出就业的观念就比较淡薄,就算有外出务工的打算,可供她们选择的职业也会因为自身技能和素质有限而受到限制,进入城市从事的也大多是一些底层的职业。
(二)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
一方面,由于农业生产中存在着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两种相互交织的过程,所以农业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自然灾害和市场失灵的问题。当前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并不健全,没有完善的保险和信贷体系,在农业生产遭遇自然灾害和市场失灵问题时,农村家庭无法从社会保障体系中得到帮助,所以很多家庭为分散风险,会安排部分家庭成员外出打工;另一方面,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也同样存在一定程度的风险,绝大部分农村劳动力是无法加入城市社会保障体系的,一旦没有获得收入或者遇到挫折,则只能以家庭所获得的农业收入作为支撑。所以,农村家庭出于分散和规避风险的考虑,会安排部分家庭成员外出打工,部分家庭成员留守从事农业生产活动。
家庭成员的性别和年龄不一样,技能和素质也不一样,应根据不同家庭成员的比较或相对优势将家庭内部资源分配到各种活动中。任何在市场上具有某种比较优势的家庭成员应该完全参与市场,而在家庭中具有比较优势的家庭成员则留在家中从事家务劳动。由于男性劳动力和女性劳动力生理上的差异,使得男性劳动力具有从事户外劳动的比较优势,而女性劳动力则具有从事以养育子女为主的家务劳动方面的比较优势。所以,从家庭福利最大化角度出发,家庭中比较容易找到工作的农村男性劳动力会选择外出打工来增加收入,而农村女性劳动力则选择留守在家里从事农业生产、照顾老人和养育子女等工作。
(三)劳动力市场的歧视
首先,我国劳动力市场发育程度不平衡, 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存在着巨大差异, 农村劳动力被排斥到了一个与城市居民不同的劳动力市场上, 只能进入那种收入低、工作环境差、待遇差、福利低劣的次属劳动力市场。
其次,在劳动力市场中,在某种程度上“重男轻女”是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经济性导致的,社会观念和习俗的影响很少有企业能够超脱。比如,在对待两性劳动力的态度和评价方面,几乎所有企业都会认为男性劳动力的生产劳动率水平要高于女性劳动力,且女性劳动力在到达一定年龄之后就面临着结婚生子以及照顾家庭的责任。因此,一般情况下多数企业会选择直接倾向于男性劳动力。虽然两性劳动力的生理及心理差别影响了他们生产力水平的发挥程度是不可否认的事实,但是,更加不可否认的是,重男轻女的观念甚至是性别歧视的行为在企业中是普遍存在的。
可想而知,作为女性与农民两个身份的叠加的农村女性劳动力在劳动力市场中更难获得就业机会。
三、推动农村女性劳动力转移的对策建议
(一) 努力提高农村女性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
首先,政府和社会必须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保证义务教育的贯彻实施,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依法保证其按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特别要注意的是要防止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导致女生辍学的现象,防止女性文盲的出现,全面提高农村女性劳动的受教育程度。
其次,在保证农村女性劳动力接受基础教育的基础上,还要加强对农村女性劳动力的职业技术教育。大部分农村女性劳动力在转移过程中之所以存在就业难的现象是因为她们往往没有一技之长。因此,政府和社会应针对农村女性劳动力自身特点和市场需求,通过开展各种职业技术培训,提高农村女性劳动力自身素质,增强其市场竞争力。
(二) 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免除进城农村劳动力的后顾之忧
在我国当前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的情况下,土地是农村家庭的惟一失业保障和养老保险。农村社会保障问题一日不解决,农村家庭与土地的紧密依存关系必然存在,导致农村劳动力不能实现整体的、彻底的转移,进而造成农村女性劳动力的转移难度加大。
(三)消除就业歧视,促进男女平等就业
受传统观念以及我国当前社会进步程度的影响,男尊女卑的腐朽观念依然残存在社会生活中。因此,必须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努力建立适应时代要求的新型伦理道德规范,通过开展社会性别平等意识培训等多种形式增强全社会的性别平等意识,消除对农村女性劳动力的偏见和歧视。建立健全保护女性劳动力权益的法律法规,保护女性劳动力的各种权利,在法律层面上消除劳动用工中的性别歧视,加强对劳动力市场的监管,建立城乡统一、性别平等的劳动力市场。
参考文献:
在“三秋”大忙的关键时期,市政府召开全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进一步落实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各项措施,鼓励和引导更多的农村劳动力走出家园闯天下,广开门路谋发展,为实现全年农民增收目标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同时,会议还将对建立全市被征地农民统计数据库工作进行具体部署。刚才,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分别就我市劳动力转移工作和建立被征地农民基础数据库工作作了会议发言。下面,我先讲几点意见,最后最请张市长作重要讲话。
一、统一思想认识,进一步增强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近年来,各镇、各部门紧紧围绕“两率先、两步走”的发展目标,把农村劳动力转移作为缓解农村就业矛盾、振兴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的大事来抓,加强领导,大胆创新,明确责任,强化管理,农村劳动力转移取得了新成绩。目前全市已建立22个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组织培训学员6027人次。1—9月,全市农村劳动力转移新增17344人,其中向市外输出劳务5778人,提前、超额完成了镇江市下达我市今年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1.5万人的目标任务。在1—9月份我市农民人均现金收入构成中,人均工资性收入为2175元,比去年同期增加346元,增长18.9,占人均现金收入的47.7,其中本地企业收入为1258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35元,增长12;外出从业收入为803元,比去年同期增加209元,增长22.2。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民增收的拉动作用更加突出。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还应当清醒地看到,目前仍有一些人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认识还不到位,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疑虑和担心,存在满足现状和消极畏难情绪。对于农民群众来说,仍有不少人就业观念滞后,因循守旧、安于现状,有的固守家园,不想也不愿外出;有的不愿吃苦,稍遇困难就打退堂鼓;有的对预期收入期望值过高等等。对此,我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充分认识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的长期性和艰巨性,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第一,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农民增加收入的捷径。近几年,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农民增收一直比较困难,但农村劳务输出却成了农民增收的一大“亮点”,劳务增收已占到农民增收的近一半,成为农民增收最直接、最有效、最经济、最快捷、最具潜力的一条途径。第二,农村劳务输出是农民提高素质的良机。由于受经济、自然、区位、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的影响,目前教育条件仍然比较落后,农民学习的机会少、文化水平不高,制约了农民素质的提高。而农民一旦走出家门进入城市、进入发达地区,他们就可亲身感受到外面世界的变化,了解市场经济的氛围,接触现代科技的知识,接受现代文明的熏陶,因而可以大大开阔自己的眼界,促进自身素质提高。第三,农村劳务输出是农民创业致富的起点。致富农民,繁荣农村,根本还要依靠农民自己动手进行创业,培育农民老板。目前,农民创业普遍面临缺人才、缺资本、缺项目、缺技术、缺信息的状况,而农民一旦外出经商务工,不仅可学到许多知识,增强致富本领,而且可以积累创业的资金,丰富创业的经验,增强创业的信心,激发创业的热情。
二、改善就业环境,努力巩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成果
目前,我市已转移农村劳动力19.9万人,占农村适龄劳动力的63.7,其中向外劳务输出5.2万人,这一成绩不之不易。但从目前情况来看,要稳定住已转移的劳动力,巩固转移成果还有许多工作要做。有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出去以后,由于诸多原因,干了几个月又返回了。我们要高度重视这个问题,下力气做好已转移农村劳动力的稳定工作。
一是要引导外出就业农民脚踏实地工作,让他们安心本职岗位。目前,劳动力市场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尤其对于缺乏一技之长的农村劳动力来说,工作难找、岗位难寻的现象比较普遍。因此,要引导外出就业农民倍加珍惜难得的工作机会,外出前认真分析自身特点,寻找有利于发挥自己专长的岗位;就业后,只要职业正当、人身安全、工资及其他正当权益有保障,就要脚踏实地、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地工作,干一行爱一行,切忌好高骛远、不切实际。
二是要切实维护外出就业农民合法权益,让他们享受平等就业待遇。维护外出就业农民合法权益,始终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的重要方面。由于种种原因,目前农民外出就业的环境仍然比较差,侵犯他们合法权益的现象仍然屡屡发生,严重影响了农村劳动力的平稳转移。因此,必须大力改善农民外出就业环境,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要采∮行Т胧獬鼍鸵蹬┟窀愫檬谐⌒畔ⅰ⒕鸵档羌恰⒑贤┒⒎勺裳确矫娴姆瘛@投蜕缁岜U喜棵牛环矫嬉镏獬鼍鸵蹬┟窈耸涤霉さノ坏恼焙托庞龋硪环矫嬉镏獬鼍鸵蹬┟袂┒┕娣兜挠霉ば椋魅匪降脑稹⑷ā⒗肮ぷ鞯氐恪⑹奔洹⒐ぶ帧⒐ぷ时曜嫉龋】赡芗跎倮臀窬婪椎姆⑸R险媲謇碚攵耘┟窠蔷鸵档钠缡有怨娑ǎ娣独臀裰薪椤⒓寄芘嘌档氖辗研形R忧坷投捶嗖欤侠鞔蚧鞣欠ㄖ薪椋娣独臀袷谐≈刃颍婪ü芾砗凸娣镀笠档恼泄ぁ⒂霉ば形酱俾涫低獬雠┟裰耙挡》阑ご胧纳扑抢投⑸钐跫R忧坷投U戏煞ü嫘惺翟銮坷投咭婪ㄎǖ姆梢馐叮⒔∪逋獬鼍鸵等嗽狈稍逑怠?BR>
三是要帮助外出就业农民解除后顾之忧,让他们积极主动走出家门。我市已输出的农村劳动力,相当部分还是季节性输出,农忙时节回家务农,农闲时期外出务工,农民外出既要认真务工,又要牵挂家庭,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规模。因此,在认真做好转移前的教育引导、信息提供、技能培训等工作的同时,要下更大的力气搞好后续服务。有关部门要努力帮助外出就业农民解决在农村承包地流转、社会治安、户籍管理、子女入学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实际困难,解除他们的后顾之臧,为他们放心地走出家门创造条件。
三、加大培训力度,进一步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
目前,我市还有4万左右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今后几年还处于新成长农村劳动力增长的高峰期,这些都决定在今后一个时期我市需要转移的农村劳动力还会不断增长,与此同时,劳务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转移的难度越来越大。由于四川、安徽、河南、苏北等地地区劳务输出工作力度加大、劳动力就业机会成本小、农民就业要价较低,他们在简单劳动领域就业竞争中有很大优势。因此,我们必须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农村劳动力培训的质量和档次,培育新优势,掌握主动权,努力实现劳动力更大数量地向高收入领域转移。
1、提高技能培训的质量和水平。今年我市已转移农村劳动力中经过培训的人数仅占34.7,大部分人还未接受任何转业技能培训。我们要大力整合社会各类教育资源,加大技能培训力度,提高对农村劳动力培训的覆盖面。与此同时,要根据形势的变化和要求,突出培训的针对性、 实用性和有效性,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和档次,增强他们的竞争就业能力。
2、认真抓好重点群体的技能培训。在我市现有的农村劳动力中,30岁以下的农村劳动力由于年纪轻、身体素质好,头脑灵活、思想开放、适应性强,实现自身价值的愿望强烈,敢闯敢试,敢冒风险,培训和输出他们的难度比较小。因此,要把这部分人作为加强技能培训、扩大劳务输出的工作重点。特别是对初中毕业后、高中毕业后回乡的农村劳动力,要制订政策,鼓励他们参加专门的实用技术和职业技能培训,让他们都能够掌握一技之长,争取使这部分劳动力全部实现转移。
3、抓好外出就业人员的创业培训。在需要转移或输出的农村劳动力中,一些人由于年龄相对比较大、技能相对比较差,向外输出比较困难。对这部分劳动力,主要是依靠发展民营经济和推进小城镇建设,拓宽当地就业空间,进行就地转移。因此,一方面要加大对回乡创业人员的培训力度,增强他们的创业意识,积极引导和鼓励有资金、有技术、有市场信息的外出就业农民回乡创业,促进当地民营经济发展、带动当地农民就业增收;另一方面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引凤还巢”,亲商、重商、安商、富商,为当地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创造更加广阔的空间。
4、加大培训投入。农村劳动力培训面广量大,任务很重,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今年市财政安排50万元专项资金,按照“谁培训、谁输出、补助谁”的原则,对组织开展农村劳动力培训的单位给予补助。各镇也要根据实现情况,安排一定的专项资金,以确保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更快更好地开展
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实现今年的农村劳动力转移目标任务,是各级党委、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和重要责任。各镇、各部门要进一步健全组织,密切配合,转变作风,狠抓落实,促进农村劳动力的有序转移。
一是要加强组织领导。今年初,市委、市政府专门成立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协调小组,具体研究、协调、解决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中的有关问题。各镇(区)也要建立相应班子,分解目标任务,落实工作职责,加强督查指导,把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各项政策措施真正落到实处。要切实抓好人员、组织、经费的落实,保证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正常有序地开展。
根据调查我们发现,农村劳动力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和生产的主要因素与动力,而农村劳动力的合理利用是确保农村经济健康持续稳定发展的关键。由于劳动力和资本决定着经济的增长,为了能够适应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就要保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实时动向,通过采取一些有利的策略合理分配剩余农村劳动力,以提高农民的人均收入和自身素质,因此,城乡间不同产业、农民自身素质,以及不同收入的差距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直接影响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村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
其一,农村劳动力与产业两者间结构是相互紧密联系的。产业结构的改变会使劳动力结构也跟着改变。相反,如果劳动力结构无法适应产业结构的需求进行改变,那么产业发展的水平也将受到严重影响。产业为劳动力提供物质基础,决定劳动者的产业结构,由于受到技术和土地利用不足的影响,劳动力就无法得到进一步的推进。随着产业发展的增大,劳动力的利用已不再局限于农业或工业方面,就业的人口也随之增多,对劳动者素质结构的要求更高。劳动力是否能够适应资产和技术结构的改善的过程,直接关系着产业结构的进一步演变发展。农村劳动力转移主要是从低生产转向高生产,因此,随着产业结构的改变,劳动力结构也同样改变着。虽然在改变的时间上并不同步,但是改变的趋势是一样的。其二,由于农村经济发展使产业结构发生改变,当农村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农民的人均收入就会明显发生改变,农民对消费的需求也将发生变化,直接导致产业结构发生改变。例如:农村经济发展导致农业比重下降,过量的生产造成农产品的剩余堆积,促使劳动力的转移等。因此,产业结构的改变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其三,根据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我们可以得知,农村劳动力转移必将造成该农村劳动力的减少,从而影响农村经济的发展。由于我国农村农业生产模式和技术的发展缓慢,农民人均收入较低,因此,农村劳动力转移城市的现象非常普遍。虽然农村劳动力转移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但是无法促进农民与农村经济的共同增长;相反,如果长期处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象,那么不仅不能改善农村和城市间的收入水平差距,还会极容易拉大农村和城市间的收入水平,促使贫富差距增加。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对我国农村经济发展造成的影响
首先,对农业和农民造成的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不仅可以使农业生产成本减低,推动农业土地规模化经营,还能够发展农村的劳务经济,使农民的人均收入得到提高的同时,为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与生机,吸引和引导农民自我创业,再次发展农村经济。由于目前许多农民要外出打工,农民多要求退出责任田或减少责任田,这样一来,农村劳动力转移就减少了农业资源,出现农业内部剩余产品过量等。因此,农村通过吸收非农业产业使农业劳动力来获取更多的农业资源,提高生产率,减少农业内部剩余产品过量等问题。同时,农民将劳动力转移到城市有以利于开阔农民们的视野,获取丰富经验和阅历,提高自身的知识和技术能力。其次,对农村和社会造成的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虽然提高了农民们的自身素质和农业生产的能力,以及开阔了农民们的视野,但是,却使农业的监管更为复杂,使城市人口的承载负担更重。近几年,农村农业效益的减低造成弃田抛荒和农村劳动力结构缺乏的现象非常严重,在一定程度上使我国农村经济发展难以进一步推进,形成农村与发达城市经济发展间的二元化结构经济的相互排斥与矛盾。
三、加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策略
首先,充分利用我国农村劳动力来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通过对户籍制度的改革来改变目前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模式。由于目前的户籍制度限制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阻碍了农村人均收入的增加,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可以采用减低劳动力转移成本来推动农村足够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从根本上缩小城乡间的收入差距促进经济发展。其次,为了推动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以及科学和技术水平,在提高农村农业高水平的同时,加快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使农村劳动力转移面向当地。由于我国农村农业的生产力水平科学和技术缺乏,使农村经济的发展受到影响,造成劳动力大量转移、生产力下降、土地抛荒等问题。因此,提高农村农业的科学技术水平和劳动效率,落实和完善相关政策加强政府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支持,吸收和留住更多的农村劳动力,以促进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最后,为了能够促进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必须要开发农村的人力资源,加强农村就业竞争力。由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要求的增加,知识和技能的缺乏成为农村劳动者们进入城市就业的难点,因此,增加开发和培养农村人力资源的力度,提高就业竞争,顺利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是目前加快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策略。
总而言之,农村劳动力转移对我国农村经济发展造成的影响非常明显,不仅要顺利转移农村剩余的劳动力,还要为农村农业的发展积累更多的资金来稳定农业总产值的增长。同时,加大对农村劳动者知识和技术等方面的培养,使他们成为推动农村产业发展的桥梁,利用自身的技术和经验提高农村人均收入,促进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除此之外,要想使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更为持续稳定,就要从多方面和多角度进行综合分析和研究,以推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孙书安;曹殿立;李战国;孙成金;河南经济发展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关系分析[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61(2011)02-0095-04
我国改革开放政策之后,由于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市二三产业或者本地非农就业。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所引起的城市和农村经济和社会状态发生的变化,被称为转移就业效应,这种变化对于社会整体效用来说是提高的,但是具体到某个方面,有正面效应,也可能出现负面效应,不利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人力资本投资问题,就是要通过人力资本投资避免出现那些不利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负面效应,使得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在一个正常的轨道上行驶。
数以亿计的农村劳动力走出农村转移到城镇和本地非农就业,对于缓解农村人多地少的矛盾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为农业规模化经营创造一定的条件,增加了农民的人均收入,为农业和农村发展积累了一定的资金。转移后的就业市场对于劳动力素质的要求也促使农村劳动力提升人力资本水平,主动习得一定的技能,将先进文化和理念带入农村,逐步缩小城乡之间的观念差距。但是由于转移就业的劳动力多为农村中的优秀人才,所以导致农村人力资本的流失,若缺乏有力的补偿机制会影响农村经济的发展,造成农村的“386199部队”现象,留守儿童和老人比例过高,农村人口整体人力资本存量下降等问题。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正面效应
(一)转移就业的收入增加效应
农村劳动力从生产效率较低的农业部门转移到效率较高的二三产业就业,无论是乡镇企业还是城镇组织,都增加了转移主体的收入。尽管整体的城乡收入差距还在扩大,但是事实上转移就业农民的收入是增加了。转移就业的工资水平较转移之前从事农业更高,这既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动力,同时也是转移就业的一个结果。改革开放之前,农村居民收入主要是依靠农业生产经营,主要是以粮食作物等实物形式为收入来源,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进程变化,农村居民收入中农业经营收入所占比重越来越少,外出务工的工资性收入比重逐年增加,农民的工资性收入已经成为推动农民增收的主要力量。
据统计,农村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占总收入比重已经由1985年的13.2%增加到2006年的27.4%,农业经营性收入占比由1985年的73.2%下降到2006年的54%。虽然农业经营性收入仍然是农民收入主要来源,但是转移就业的收入已经成为总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有逐渐增加的趋势,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规模的扩大,转移就业收入将成为农村家庭总收入增长的新动力。
据不完全统计,在有外出成员的农户家庭,户均外出务工的收入已经占到家庭收入的近四成,国家统计局的调查显示,2004年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936元,而同年外出就业的农村劳动力人均年收入达到6471元,年均寄带回家现金3411元,由此推算2004年年初劳动力转移就业收入约为12942亿元,年均寄带回家现金6822亿元。这种通过转移就业实现的资金资本的积累增强了农村居民的消费能力,不仅提高了生活质量,而且增加的收入还可以投入农业生产和农村非农产业生产,极大地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非农产业发展。
(二)人力资本水平提高效应
劳动力地区之间和产业行业之间的转移流动也是一种人力资本投资,在农村劳动力就业转移过程的投资,人力资本水平得到了提高。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有利于促进城乡信息的交流,转移就业的农村劳动力通过外出就业、二三产业就业、工作中的培训和经验的积累,“干中学”的过程提高了农村劳动力的人力资本水平;更为重要的是,在转移就业过程中,更好地了解了农村之外的城市生活、开阔了眼界,能够初步打破二元经济社会造成的落后观念,树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商品观、财富观、效率观、价值观、竞争观、人才观等现代观念,有利于二元经济中社会结构的转变。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后不仅是收入的增加,资金的回流,由于特有的“两栖人”的特点,转移就业的农村劳动力流动还有人力资本的回流示范效应。现有转移就业的主体以初中文化程度为主,转移后收入的增加、生活的变化,会影响到未转移的农村居民的人力资本投资观念,加强对自身或者子女的人力资本投资决策,延长受教育年限或者主动接受更多的技能培训,也会增加健康投资或者进行迁移投资,从而使得农村人力资本水平得以提升。正所谓“农民在流动中改造了自己,也在改造别人”。
(三)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对经济增长的促进效应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对经济增长的促进效应是通过推动城镇化、工业化和农村现代化来实现的。由于历史原因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加快,我国城镇化的速度远低于工业化的发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镇二三产业就业后,不但满足了工业对劳动力的需求,而且转移劳动力对基本生活的消费,带动了城镇交通运输、餐饮业等服务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城镇建设和发展,有助于加速城镇化和工业化的步伐。
据统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化水平已经有显著的提高,由1949年的7.3%到1978年的17.9%上升为2008年的45.68%②,而城市化水平的变化伴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步伐,尽管由于历史原因造成我国的城市化水平还比较低,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功不可没。对照钱纳里(1998)的研究结果,我国2008年的人均GDP为3300多美元,应该处于6、7阶段的52%一60%之间的城市化水平,而我国只有45.68%,若根据我国实际80%多的非农产业结构看,城市化率应该在60%以上,但是若根据60%左右的就业结构的非农产业劳动力比重看,城市化率应该在50%左右。可见城市化水平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是同步的,而落后于经济发展和工业化水平,因此,我国还应该通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实现进一步的城市化水平。
根据2007年和2006年的城市化率和非农从业人员比重变-化,可以计算出2007年我国的城市化与非农从业人员偏离系数为0.40,说明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推动着城市化的进程,而城市化进程落后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进程。
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高级化变化过程也是经济增长的过程,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就业,通过促进城市化和工业化推动了经济增长。同时农村劳动力大规模转移就业之后,形成农村土地规模相对扩大的效果,以及转移劳动力寄带回现金的经济支撑,有利于农业现代化的实现。以劳动力为代表的生产要素的自由的有限理性流动无疑已经提高了要素的生产效率,农村劳动力从生产效率较低的农业部门转移到生产效率较高的非农
部门就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得到了认可。据世界银行统计,就业结构变革的进程为中国1978-1995年的经济增长提供了额外的推动力,而劳动力转移就业可以解释16%的GDP增长。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过程中的负面效应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所带来的个体收入增长效应、外溢的人力资本水平提高效应、整体的经济增长效应显示应该大力推进该项工程的进行,然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同时也为移出地和移人地带来了一些不和谐的方面,会出现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的负面效应,应该更为关注这些负面效应,正确分析对待,并尽力制定一些政策措施来抵御这些负面效应产生的不利影响。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可能产生移出地的农业发展减缓的 负面效应
由于工业化对于劳动力的需求特点和人力资本水平导致的能力和素质差异,相对于未转移的农村劳动力,大规模转移到城镇二三产业就业的农村劳动力拥有较高的人力资本水平。据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的调查资料统计,2006年11891万农村劳动力转移到二三产业就业,平均年龄为33.1岁,男性为65.8%,有74.6%的转移劳动力是初中以上的受教育程度,具体见表2所示:
正如上表中所示,年轻力壮受教育程度高的男性劳动力转移的规模比较大,而农村地区“剩余”劳动力是老人(50岁以上的农业劳动力占44.3%)、儿童(义务教育的力量不能使所有的孩子都读书上学,有些儿童过早成为农业劳动力)、妇女(因为孩子和老人要照顾,人力资本水平较低的女性转移就业的比例低于男性)以及人力资本水平较低(55.3%的农业劳动力是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劳动力,可以想象,这样的劳动力结构肯定会影响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这个结论与上面提到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促进经济增长的效应并不矛盾,确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提高了转移者个体的收入,也促进了整个经济的发展,但是对于移出地来说,资源优化配置的属性使得转移就业的流动是理性的,但留给移出地的无疑是一种优质资本流出之后的荒凉与无奈。越来越大的收入差距和越来越宽松的户籍政策使得越来越多的转移劳动力选择留在城市,寄带现金数量和资金回流效应已经减弱。
对于移出地的负面作用更为直接的后果是土地荒芜现象,由于现有土地政策和传统观念的影响,转移的农村劳动力一般不会转让原有的土地,有家人的就简单维持,没有家人的甚至撂荒,尤其以农村劳动力输出大省安徽、重庆、湖北等地最为严重,一些地区的撂荒率甚至达到20%,总体的撂荒水平也在5%一6%之间。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后的土地撂荒的现实影响了我国的粮食生产,不利于农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可能产生移入地的二元分割效应
如此之大规模转移就业的农村劳动力进入到城市劳动力市场,由于能力、技能、素质等人力资本水平的差异,他们只能进入到不稳定、工资水平较低、受尊重程度不高的二级劳动力市场,受雇于非国有经济部门或进入非正规部门就业。国家统计局资料显示,2006年城镇就业人员的平均月收入为1713.86元,而同期转移的农村劳动力平均月收入为965.38元,后者仅为前者的一半多一点。如果按照小时工资计算,考虑转移劳动力的加班加点和工作时间的延长情况,则转移的农村劳动力工资水平就更低,仅为4.05元/小时,低于城市劳动力5.7元/小时的平均水平,且每一类岗位都要低。而且就是这种比较低的工资还经常被克扣、被拖欠,其他的劳动权益也受到不同程度的侵害,在城市劳动力的就业市场上处于边缘化的状态。
转移的农村劳动不仅就业上受到歧视,生活状态同样也不容乐观。衣食住行中,穿衣可以不讲究、吃饭可以简单对付、交通可以步行或乘公交或骑车,但住房是个大问题。凭借转移后只能维持生存的收入,在房价飞速飙升的城市中要想买房是不可能的,租房也只能是到偏远的城乡结合带租住简陋的房屋,基本生活条件比较差,治安较乱,而且逐渐形成了转移农村劳动力的聚居区,或成为城中村,造成了城市中的二元分割状态,就连农村劳动力的子女也受到分割状态二元教育的影响,不能与城里孩子一样享受同等资源的受教育权利。
转移的农村劳动力在城市内部二元分割的状态中,一方面是比较差的生活质量和艰苦条件,另外还承受着来自鄙视的屈辱,文化娱乐本身的匮乏和法制观念的淡漠,经常出现转移的农村劳动力扰乱社会治安甚至违法事件。有研究认为农村劳动力对城市就业的影响,是通过增加一级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和增加二级劳动力市场的供给共同作用形成。总之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在为经济做出贡献的同时,确实为移人地增添了一些不和谐的音符。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就业对城镇劳动力的就业状态和工资收入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城市原来的中低教育水平的劳动力,而且对于城市劳动力的工资影响大于就业率影响,城市劳动力会降低保留工资而不是放弃就业,由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没有对城市中高收入阶层造成影响,说明转移就业活动将会使得城市劳动力市场的收入差距更大,会产生包括农村劳动力在内的城市二元分割现象。
(三)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可能导致差距扩大效应
尽管农村劳动力的大规模流动对于经济增长有一定的贡献,但是同时和各种收入差距的扩大有一定的关系,在研究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与各种收入差距关系上,学者们也有着不尽相同的研究结论。
1.农村内部收入差距的扩大效应。如前所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对转移的个体有收入增加作用,这种效应同时会增加农村内部的收入差距,尤其是原本贫穷的农村地区。富裕地区中转移的劳动力一般出自低收入家庭,而贫困地区的转移劳动力一般出自中上收入的家庭。农村居民的收入增长主要来自二三产业的就业,在乡镇企业或者城镇劳动力市场获得的工资收入。据国家统计局资料,2006年转移就业农村劳动力工资收入1375元/人,比上年同期增加200元,增长17%,对农村居民纯收入增加总量的贡献率为60%。由此可见我国农村地区的收入差距扩大应该源自于各地区之间、各家庭之间、各劳动力之间所获工资性收入的差异。
2.城镇内部的收入差距扩大效应。由于我国严重的劳动力市场分割,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市二三就业,对一级劳动力市场基本不产生影响(当然,可能会因为一些社会管理问题而产生管理岗位,会增加对一级市场劳动力的需求,工资会更高)。工资等薪酬是劳动力市场价格的体现,既然是价格,就会受到供给的影响,由于转移的农村劳动力增加了分割状态的二级市场的劳动力供给,造成城市非技术工人的工资率下降,从而会扩大原有的一级与二级劳动力市场的工资差别,形成城镇组内收入差距的扩大效应。
3.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扩大效应。我国每年新增的转移农村劳动力中,有一半在省外就业,这种跨省流动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对于不同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影响是复杂的。转移的农村劳动力对移入省做出的贡献是显而易见的,正如经济学家厉
以宁教授所言“没有广大农民工的南下和东进,沿海经济就不可能发展得如此之快”。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到经济发达的东部就业,极大地促进了东部地区经济的增长,相应地导致东西部地区差距的扩大。我国地区收入差距随着经济发展逐渐扩大,随着人均GDP由1978年的381元上升到2007年的18394元,总体地区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数也从0.12上升到0.21。由于农业更易受到自然变化等非人为因素的影响,农村的地区收入差距大于城镇的地区收入差距,且波动更为明显。城乡收入差距是总体地区收入差距形成和变动的主要原因。越是落后地区,其内部的地区差距越大,西部地区的内部收入差距最大。
4.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扩大效应。按照新古典增长理论的解释,农村劳动力从农业转向二三产业就业能够提高农村劳动力的边际生产率和收入水平,同时降低或者抑制二三产业劳动力边际生产率和收入水平,如此循环缩小城乡差距,抑制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进而达到二元向一元的转化。然而我国的城乡差距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扩大同时在发生,学者的实证分析也证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没有缩小城乡差距,并没有实现理论预期的效果。我国劳动力大规模乡城流动与城乡差距同时扩大是个“理论悖论”。
一、问题的提出
城乡协调发展与区域协调发展是关系中国现代化前途的两大问题,而有效推进城市化进程是解决这两大问题的重要途径。关于如何推进城市化,探寻其中所存在的限制农村劳动力转移、阻碍城市化进程的主要因素,有助于揭示我国欠发达地区城市化的机制,并为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推进城市化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基于以上考虑,本文以农村劳动力转移为出发点,对欠发达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能力与城市化的关系予以全面剖析,并以河南省为研究区域进行实证分析,试图证明 转移能力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决定性作用及程度,进而揭示欠发达地区城市化的内在约束机制。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能力与城市化关系
城市化与农村劳动力转移有着密切的关系。农村劳动力转移涉及到产业和空间的双重转移。在产业方面,农村劳动力表现为向非农产业转移;在空间方面,农村劳动力主要表现为向城市(镇)转移,这是由于非农产业的区位绝大部分在城市(镇)的缘故。显而已见,农村劳动力转移所引起的农村人口向城市、城镇的集聚就直接推进了城市化。因此,城市化进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速度与规模。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速度与规模取决于多个因素。在国外,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比较经典的模式包括刘易斯(W,A.Lewis)的二元经济模式、拉尼斯一费景汉模式(Fei Ranis)、乔根森(Dalew.Jorgenson)模式,以及托达罗(M.P.Todro)人口流动模式。这些模式解释了发展中国家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动力、特点及机制。他们提出的观点对人们认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过程无疑具有一定的启发和借鉴意义。但同时也应该看到,这些人口流动理论都是建立在城乡具有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与城市对劳动力具有无限吸纳力的基础之上,这显然与我国的实际情况不相符合。近年来,我国广大学者也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动力机制进行了广泛探讨。陈吉元、胡必亮构建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推拉模式;李勋来、李国平进一步建立了包含有制度因素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景普秋、陈甬军等把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动力概括为:来自农村的排斥力、来自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推动力以及来自转移过程的摩擦力。
显然,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一个多因素综合影响的过程。一般而言,农村剩余劳动力越多、劳动力的转移动力和转移能力越强、二、三产业的就业空间越大以及转移的制度性障碍越小,就越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因此,影响农村劳动力和人口转移的因素应当包括:(1)供给数量。用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表示。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的高低与变化快慢,反映农村劳动力由第一产业“释放”的数量大小和速度,是农村剩余劳动力供给的源泉;(2)转移动力。用从事非农劳动的预期收入表示。期望获得更高的收益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原动力,预期收入越高,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动机越强;(3)转移能力。用农村人力资本存量和农民人均纯收入表示。二者能近似反映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能力,前者是文化和知识能力,后者是物质能力;(4)转移空间。用第二产业的就业比重和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表示。这两个指标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空间的大小。这是因为农村劳动力的转移空间既取决于二、三产业的经济规模,又与经济结构密切相关;(5)制度因素。我国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制度对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一直存在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本文借鉴相关的研究成果,设定市场化分配资源比重、市场化指数、非国有化率和劳动力自由流动度作为测定制度因素的指标。在上述5方面的因素中,用农村人力资本存量和农民人均纯收入2个指标来度量的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能力”居于核心地位,也就是说,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能力应当是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速度和规模,从而影响城市化进程快慢的主导因素。这是因为,农村劳动力转移能力的提高具有如下几方面的作用。
第一,拓展农村劳动力的转移空间(就业空间)。这主要是人力资本存量增加所起的作用。人力资本是指存在于人体中的具有经济价值的知识、技能和体力(健康状况)等质量因素之和,是开发和培训人力资源的结果。它具体表现为劳动者所受的文化教育水平、技能培训和有经济含义的经历特征等,农村人力资本状况是农民数量和质量状况的综合反映。农村人力资本存量越高,其在城镇中的就业空间往往也就越大。众所周知,农村劳动力能否顺利实现转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能否在城镇找到工作机会。长期以来,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镇主要在那些对技术水平要求不高,进入“门槛”较低的行业或部门工作,如建筑业、服装和玩具制造、电器组装、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以及部分社会服务业等。因而,不难理解,从静态的角度看,素质高的农村劳动力在城镇能获得更多的工作机会,而从动态的角度看,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和升级,低“门槛”的就业空间将会越来越狭小,而技术含量高的技能型岗位的比重却会显著增加。这样,如果农村劳动力的素质保持不变或提高缓慢,那么其向城镇转移的速度和规模必然会受到制约;反之,如果农村人力资本存量能快速提升,农村劳动力在城镇就能进入更多的行业工作,获得更大的就业空间,从而极大地促进农村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
第二,提升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动力。促使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基本决定力量是比较转移成本和利益的理性经济考虑。因为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必须支付各种必要的流动成本、机会成本、心理成本和风险成本;只有转移后所获得的各种收益能弥补转移成本,且实际收入水平超过农业生产纯收入,才会使作为“经济人”、以脱贫致富为目标的农村劳动力具有做出转移决策的愿望和动力。从这个方面讲,伴随农村人力资本的提升,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动力必然会增强。因为,文化素质高,具有较高技能的农村劳动力在城市能够找到更合适的岗位,对自己有较高的迁移预期收入,其迁移的动机和意愿就会更强烈。此外,农村劳动力是否迁移也与其获取信息和做出决策的能力有关。具有较高文化水平的农村劳动力能更为有效地对劳动力市场信息进行收集、加工和判断,他们有更为广泛的现代信息获取渠道,其获取的信息质量高、数量多,决策的正确程度较高,正面强化了其向城镇转移的动机和意愿。
第三,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供给。我国欠发达地区,近年来第一产业生产率增长滞缓的重要原因,一是劳动力素质偏低,二是联产承包责任制所形成的以农户为单位的购买力较低。而农村劳动力文化知识水平的提高和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提升,即转移能力的提高,可以从两方面提升第一产业的劳动生产率,从而扩大农业剩余劳动力的供给。一方面,农村人力资本的积累,使得更多的劳动力懂得科学种田,并有利用现代工具进行农业生产的强烈意愿;另一方面,农民人均收入的提高也使得更多的农户有能力购买农业机械设备投入生产以降低体力消耗。这样,随着农业生产率的提升,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会从第一产业中“释放”出来。
第四,克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阻力。我国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管理制度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阻力一直存在。尽管近年来,各地都在大力推行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城乡之间的篱笆已有所降低,但其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阻力仍然不可小视。不过,从改革的具体内容上看,对转移能力强的农村劳动力而言,其向城镇转移的阻力确实是大幅度降低了。如,多数地区都逐步降低了外来从业人员进城落户的限制条件,许多欠发达地区的城镇以具有合法固定住所、稳定职业或生活来源为基本落户条件。显然,素质高的农村劳动力在城镇更容易找到合适的工作,从而获得稳定职业与收入;而农民人均纯收入则反映了农民转移至城镇就业的“支付能力”。农民人均纯收入越高,他们就越有条件和能力在城镇购买或租借房屋,从而获得合法固定住所,进而在城镇落户,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城镇居民。所以说,农村劳动力转移能力的提高,能一定程度克服转移过程中的制度阻力。
第五,增加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稳定性。农村劳动力及其供养人口只有稳定地转移到城镇并安家落户,才能真正提升城市化水平。我国许多欠发达地区尽管在形式上进入城镇务工的农村劳动力数量规模很大,但真正转化为城镇居民的却比较少,因此城市化进程也就比较慢。这种状况仍然是与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能力有关。一方面,许多农村劳动力文化水平低,在城镇找到工作的难度较大,即使找到工作,也都为临时性、季节性工作,很不稳定,容易“回流”。另一方面,我国劳务市场目前尚处于发育的初级阶段,农民工的合法权益经常受到侵害,与文化素质高的劳动者相比,素质低的劳动者的权益更易受到雇主的侵害,素质低的劳动者也更易重返农村。
综上所述,农村劳动力转移受制于5方面因素的影响,即供给数量(源泉)、转移动力、转移能力、转移空间与制度阻力。这其中,“转移能力”又处于核心地位,因为它影响或支配着其他4方面的因素,即转移能力的增强能够拓展农村劳动力的转移空间(就业空间)、提升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动力、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供给、一定程度克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阻力、增加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稳定性。因而,农村劳动力“转移能力”成为决定城市化进
程快慢的主导要素。
三、结论与建议
在欠发达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所引起的农村人口向城市、城镇的集聚直接推进了城市化。因此,城市化进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速度与规模。农村劳动力转移受制于5方面因素的影响,即供给数量(源泉)、转移动力、转移能力、转移空间与制度阻力。这其中,“转移能力”又处于核心地位,因为它影响或支配着其他4方面的因素,即转移能力的增强能够拓展农村劳动力的转移空间(就业空间)、提升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动力、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供给、一定程度克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阻力、增加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稳定性。因而,农村劳动力“转移能力”成为决定城市化进程快慢的主导要素。通过构建数学模型,对河南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要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体现农村劳动力转移能力的2个指标,即农村人力资本存量与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弹性系数最大,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贡献也最大。这就说明,影响河南农村劳动力转移并决定城市化进程的最主要因素是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能力”,从而支持了上述结论。这为加快河南乃至我国落后地区的城市化进程提供了政策启示。
第一,增加农村人力资本存量。在体现农村劳动力转移能力的2个指标中,农村人力资本存量反映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素质能力”。随着现代化产业的加快发展,知识、技术更新速度不断加快,这对劳动者素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因此,农村劳动力要想顺利实现转移,必须达到现代化产业发展所必需的素质要求,否则就会出现低素质的农村劳动力供给与城镇高素质的劳动力需求之间的矛盾,形成城市就业的“素质门槛”与城乡人力资本鸿沟,对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产生不利影响,进而阻碍城市化进程。换言之,增强农村劳动力素质,提高农村人力资本水平,是加快欠发达地区城市化进程的基本保证。
为此,应继续改革农村教育投资体制,将农村义务教育投资由“以县为主”转变为“以省为主”,由省级财政统筹解决。同时,应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农民技能培训的财政投入,加大对中西部落后地区农村教育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确保农村教育经费的按时投入和农村教师工资的按时足额发放。此外,要制定农村劳动力就业培训的总体规划和劳动力培训与转移的协调机构,按市场化、社会化的要求,组建职业培训基地,完善农村劳动力职业培训体系,结合各地实际展开特色培训,结合市场需求展开对口培训,从而切实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增强转移能力。
第二,提高农民收入。提高农民收入是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储备“支付能力”。如果仅从农村劳动力“转移动机”角度看,似乎城乡收入差距越大,对农村劳动力的吸引力也越大,越有利于农村劳动力转移。事实上真正促使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不是“动机”,而是劳动力的“能力”,仅有转移动机不足以形成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客观事实。如果城乡收入差距过大,相对低收入的农村劳动力就难以支付高昂的转移成本,反而不利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因此,必须采取措施提高农民收入,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储备“支付能力”。具体来说,应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财政投入,加快农村科技发展和成果转化,以资金投入、技术创新助推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快速转变。
参考文献
[1] 王梦奎.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两大难题:城乡差距和地区差距[J].农业经济问题,2004(2):10-16.
[2] 周一星.城市地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78.
[3] 薛凤旋,杨春.外资: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新动力[J].地理学报,1997(3):193-206.
[4] 宁越敏.新城市化进程——90年代中国城市化动力机制和特点探讨[J].地理学报,1998(5):470-477.
[5] 刘传江.论城市化的生成机制[J].经济评论,1998( 5): 56- 61.
[6] 段杰,李江.中国城市化进程的特点、动力机制及发展前景[J].经济地理,1999(6):79- 83.
[7] 崔功豪,马润潮.中国自下而上城市化的发展及其机制[J].地理学报,1999(2):106- 115.
[8] 路永忠.中国城市化快速发展的机制研究[J].经济地理,2005(4):506-514.
[9] 刘耀彬,李仁东.转型时期中国城市化水平变动及动力分析[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3(1):8-12.
[10]李郇.中国城市化滞后的经济因素[J].地理研究,2005(3):421-434.
[11]袁海.包含制度因素的我国城市化动力机制的实证分析[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4(2):52-56.
[12]李娟文,刘耀彬.湖北省城市化水平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J].经济地理,2003(6):782-785.
[13]彭荣胜.第三产业发展与城市化进程关系的实证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06(10):54-58.
[14]惠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理论研究述评[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4):32-37.
[15]陈吉元,胡必亮.中国的三元经济结构与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J].经济研究,1994(4):14-22.
[16]李勋来,李国平.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型及实证分析[J].财经研究,2005(6):80-85.
[17]景普秋,陈甬军.中国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转移机制研究[J].东南学术,2004(4):24-28.
[中图分类号]F321 [文献标识码] A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发展乡镇企业,壮大县域经济,多渠道转移农民就业。农村劳动力转移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改革开放后,我国进行了多种模式探索,如单一推进农业现代化、农业工业化、农村城镇化等,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只是改变了农民的职业,无法改变农民的身份;单一的农业城镇化缺乏农业现代化、工业化的支撑,无法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足够就业机会。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和农村城镇化的“三化互动”是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有效途径。
一、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概述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为了多渠道、多层次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使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与国民经济的发展相协调,众多学者阐述了不同的劳动力转移模式。
李飞等把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总结为上海模式、苏南模式、阜阳模式、南街模式、珠海模式、温州模式、宝鸡模式和云南模式等,提出适应在中国六大经济区、三大经济地带及各省区劳动力转移模式。这些模式的提出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宋金平、王恩儒把改革开放以来农业剩余劳动力成功转移的模式总结为十种,分析了未来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趋势。刘殿成将劳动力转移分为导向模式、动力模式和空间尺度模式。佘宝兰认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化转移的单一模式已不适应中国的现实要求,提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四种基本模式:农业产业化模式、“离土不离乡”模式、“离土又离乡”模式和异地产业内开发模式。这四种模式各有优势和前景,应结合实际情况采用一种或多种模式,实现优势互补。孟令国分析了我国传统劳动力转移模式及不足,提出了多样化的转移渠道、积极而稳妥的转移策略、以市场导向为主的转移机制三种劳动力转移模式,并就政府在农村劳动力转移进程中的角色定位进行了分析。余元春,段均等总结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为就地转移和异地转移两种模式。这两种模式的使用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有关,涉及是否内部消化还是外部消化问题。陈海真等通过对“代耕农”现象出现的原因及影响的分析,提出了离乡不离土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这一模式在我国具有普遍适用性。彭慧蓉等通过研究劳动力梯度转移模式和跳跃式转移模式,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指出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呈现跳跃转移的特征和趋势。
二、“三化互动”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
农村工业化、农村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三化互动的提出,既解决了“三化”发展过程中不协调问题,同时又为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提供了新的思路。首先,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工业化是实现城乡一体化、农村城镇化的依托和基础。农业现代化一方面促进了农村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丰富了物质产品,另一方面又有利于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产业布局的优化、生产的专业化、服务的社会化、管理的企业化延伸了产业链条,实现了农村工业化与城市工业化互动,多渠道、多方位地解决农村劳动力过剩问题。其次,农村工业化推动了农村城镇化的发展,农村城镇化又有利于农村工业化的发展。刘易斯的二元经济论认为,工业化的推进是以农村劳动力向工业部门的转移为基础,城镇化的实现需要工业化的支撑和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因此,工业化和城镇化缺乏农村劳动力的支援,将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最后,农村城镇化是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的载体。随着农业现代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发展,农村吸收劳动力的能力逐渐下降,而伴随着城镇化兴盛,服务业等第三产业在吸收劳动力和增加就业方面将发挥主要作用。因此解决农村劳动力迁移的公平问题需通过推进城镇化和服务业发展实现。“三化互动”劳动力转移模式是通过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和农村城镇化的整体推进,克服传统的离土又离乡、农业产业化、兼业式转移等模式的缺点,开辟更广阔的产业转移和空间转移,实现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和农村劳动力的充分就业。
三、“三化互动”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
1.农业工业化是吸纳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阵地
工业化是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关键因素。所谓农业工业化,是指农业生产过程中基本生产函数连续发生变化,并最终实现农业与工业的高级形态的产业综合的过程,包括农业生产过程的工业化和农业生产结果的工业化。农业生产过程的工业化,即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技术的现代化,有助于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为其向更广阔领域和空间转移提供了技术支持;农业生产结果的工业化,即农产品的深加工和一体化经营,带动了农业和相关产业迅速发展,推动农村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经营方式结合,有利于乡镇企业的发展。同时企业的聚集、发展促进了小城镇的建设,带动了商业、饮食、娱乐等第三产业的发展,扩大了就业渠道,吸收了农村大量劳动力。
2.农村城镇化是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条件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城镇化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了城镇化进程,同时城镇化导致公共生活空间的拓展,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了机遇。农村城镇化表现为非农产业和离农人口不断向小城镇聚集,二、三产业的发展壮大过程。农村小城镇发展的方向是允许农民带资金、带技术参加小城镇建设,长住人口可以转为城市人口,在农村小城镇打破现行工农界限, 逐步建立以职业划分工人和农民,以居住地划分城镇人口和农村人口的户籍制度,农业剩余人员进厂进城有固定职业,可以实现身份转移,这样可以极大地调动农民进城的热情, 致富能手从四面八方聚集在小城镇,从事产业化工作,农民成为小城镇建设的主力军。发展起来的农村小城镇,吸引着农村中亟需的大批教师、医生、农业技术人员到小城镇工作,从大范围逐步平衡城乡劳动力合理流动,不但解决了农业劳动力,而且还可以缓解城市就业压力。
3.农业现代化是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途径
农业现代化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的实现需要将大批农村劳动力由农业向非农产业转移,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战略重点。发展现代农业对于促进农业劳动力转移至关重要,如台湾地区在经济发展初期便确立了优先发展现代农业的战略,成功实现了农业劳动力快速转移的进程。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农业获得了快速发展。农业生产力的提高解放了大量农村劳动力,为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提供了大量劳动力,但同时也造成了大量剩余劳动力无法转移。在外部转移渠道受限的情况下,扩张农业内部就业容量是转移农业劳动力的重要途径。实现农业内部就业容量的扩张就是要进一步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挖掘农业发展的潜力,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延长农业产业链条,这样既可以解决一部分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同时又可以减少从事农业生产的人数,将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工业部门。
四、“三化互动”模式下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建议
1.以“三化互动”统筹理念重视农村劳动力转移
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农村城镇化的协调发展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实现我国农村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实现“三化”统筹,推进农村劳动力顺利转移,要求更新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深刻领会“三化”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内在一致性,以及政府推进“三化”协调发展的新战略;同时还要将“三化互动”模式积极应用于实践,大胆探索,不断总结,结合实际探索出一条有效推进本地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新路。
2.充分发挥政府职能
政府在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首先政府要加快户籍制度创新,打破城乡就业二元体制,建立城乡一体化的户籍管理制度,逐步实现人口的自由流动,解决传统劳动力转移只是在产业、空间、时间上的改变问题,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创造公平的发展环境。其次要转变政府职能,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为农村劳动力的有效转移提供强有力的保证。一方面政府要建立统一的城乡劳动力就业市场和制定统一的劳动力市场规章,实现公平就业;另一方面政府要加大投入,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和城镇特色经济,同时挖掘农村内部吸收农村劳动力的潜力,实现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
3.重视农村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实施人力资源强国战略
提升劳动力素质是实现农村劳动力顺利转移的一个重要条件。我国目前大多数农民文化水平较低、无一技之长,只能从事“脏、乱、差”的体力工作,就业范围受到限制。劳动力的人力资本投资是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农民就业机会和提高其收入水平的重要途径,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加快人力资本形成步伐,提高农民素质,使之能适应市场经济的优胜劣汰规则,是加速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根本。各级政府在重视义务教育的同时,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有针对性地开展农民技能培训,拓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路径。
4.建立土地流转市场,实现人地分离
长期以来,我国土地的“社会保障”功能使得农民既想外出务工,但又不愿意失去土地,因此许多地方出现众多临时荒废土地,降低了土地资源的使用效率。这一问题的根源在于我国尚未大面积实现土地使用权转让,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没有形成流转市场,再加上农户土地具有分散性和随意性,影响了土地大规模的流转。建立土地流转市场,既有助于农业规模化的发展,实现农业现代化,吸纳更多农村劳动力就业,又有利于实现人地分离,减少土地的保障功能和对农村劳动力的束缚,推动农村劳动力向工业领域的转移。
5.大力培育和发展旅游业等“无烟产业”
在经济欠发达的地区,由于农业、工业基础的薄弱,相应城镇化水平也较低,需要深刻领会“三化”内涵,同样可以实现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要发挥自身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利用当地自然资源,发展山水观光、休闲度假等“无烟产业”,变自己外出吸引别人进来,走一条超越“城镇化”和“工业化”的道路。旅游业等“无烟产业”投资少,就业容量大,环境污染小,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特别是旅游资源丰富地区农民增收致富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新途径。
[参考文献]
[1] 李飞,孙峰华.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空间分布和转移模式研究[J].中国人口科学,2000(5):59-63.
[2] 宋金平,王恩儒.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模式与发展趋势[J].中国人口科学, 2001 (6): 46-49.
[3] 刘殿成.转型期欠发达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对策研究—以甘肃省为例[J].人口学刊, 2001 (4): 27-30.
[4] 佘宝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分析[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4):111-114.
[5] 孟令国.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的创新及政府角色[J].经济体制改革,2003(2):68-71.
[6] 余元春,肖亚成.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梯度转移模式和途径[J].农村经济, 2005 (4): 117-119.
[7] 段均,高定伦.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调整:成因和涵义[J].人口与发展,2011,17(1):22-28.
[8] 陈海真,李颖欣,商春荣.“代耕农”:“离乡不离土”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以广东省博罗县铁场村为例[J].青年研究,2007(7):32-37.
[9] 彭慧蓉,钟涨宝.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分析[J].农村经济,2007(2):99-101.
[10] 刘茂松.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农业工业化[J].中国城市经济,2007(1):30-34.
[11] 王立华,罗怀玉.“三化联动”是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有效途径[J] .开发研究,2000(4):59-60.
[12] 中国人民银行永州市中心支行课题组.国(境)外城镇化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经验借鉴及启示[J].金融经济,2010(22):27-29.
[13] 冯道杰.四化联动: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思路创新—基于日本经验的思考[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9):145-150.
[14] 王文甫,罗淳.欠发达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比较及路径选择—城镇化与非农化[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5):6559-6560.
作者简介:张明(1980-),男,四川金堂人,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财务理论与实务。谭平(1984-),女,四川邻水人,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助教,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行政管理、人力资源管理。
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是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举措。目前全国各地、从上到下都加大了工作力度,千方百计扩大劳务输出、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特别是农民增收产生了巨大推动作用。但与此同时也引发了一些矛盾,如何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向既快又好的方向发展,是迫切需要进一步研究解决的问题。为了准确了解南通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的推进情况,找准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症结所在,研究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对策措施,我们开展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专题调研,形成调研报告如下:
一、南通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实情分析
2005年上半年南通市农村劳动力转移总数199.28万人,转移比重为56.3%,比2004年底提高了1个百分点,新增转移3.53万人。其中外出务工98.65万人,外出比重27.87%,比2004年底提高了0.64个百分点,新增外出2.27万人。
从年龄结构上看:转移劳动力中青壮年占绝大多数,并且比重仍呈扩大之势。据抽样调查显示,在转移的劳动力中,45岁以下的占70.8%,其中25—45岁的占60.1%,对7570名劳动力调查后的数据汇总显示,转移的劳动力中在25—45岁的共有2797人,占这一年龄段农村劳动力的77.4%;从文化上层次上看:以初中为主。抽样调查显示,在转移的劳动力中,小学及小学以下文化程度占14.7%,初中文化程度占68.0%,高中及高中以上的文化程度占17.3%,2/3以上的是初中文化程度;从技术技能看:转移劳动力中接受专业技能培训的比重提高。调查显示转移劳动力中实际接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人员占33.6%,较上一年增加5.4个百分点。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安民之道,富民之基。近年来,南通市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题,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步伐,促进农民致富奔小康,对农村经济作用凸显。一方面增加了农民收入,提高了劳动力价值,近5年农村劳动力转移直接给农民带来的收入年均递增9.0%,高于同期农民收入1.6个百分点,可见农村劳动力转移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依靠;另一方面,大量的农村劳动力从农村中转移出来,缓解了地少人多的矛盾,有效地促进了土地合理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提高了农村劳动生产率,增加了农民收入。总的来看,南通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推进比较顺利,成效也明显,但从了解的情况看,南通市农村劳动力转移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
二、制约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因素剖析
从南通实际情况来看,农村劳动力在移动过程中一直存在着较多矛盾和制约,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农村劳动力流动规模不断扩大,要求进一步提高,加上内外部一些条件的变化,制约因素仍然较多且程度逐步加深。当前制约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不利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技术素质不适应
劳动力素质偏低是制约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内在因素,部分农村劳动力就业期望过高,只愿从事工作轻松,工资待遇高的岗位,而高技术活又没能力干,这些均导致“许多事没人干,许多人没事干”的就业结构性矛盾;文化素质是影响农村劳动力就业的重要因素。目前,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的产业发展,都对劳动者的素质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增长的劳动需求大多是需要一定文化和职业技能的工种,文化程度和劳动技能越高,就业岗位就越稳定。随着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我市劳动力素质较过去有所提高。但从整体素质上来看,农村劳动力素质仍然较低,在转移劳动力中,小学及小学以下文化程度占14.7%,初中文化程度占68%,高中及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占17.3%,大专文化程度占0.9%,在知识水平,基本技能和文化素质等方面还不能适应新形势下非农产业的岗位要求,劳动者素质低下已构成阻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瓶颈”。
(二)社会保障不到位
总体来看,近年来,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视关怀下,农民工的处境有所改善,但由于各种原因,农民工的权益保障现状仍不容乐观,不少企业用工欠规范,不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据抽样调查显示,在转移劳动力中,农民工月平均工资830元左右,基本从事苦、脏、累工种,劳动强度大,而且工作时间长,平均每周工作6.4天,每天工作9.3时,其中52%的人没有休息天,42%的人日工作10小时以上,超过了《劳动法》规定的时间,且得不到相应的劳动报酬。有63.2%未签订劳动合同,不少企业随意加班加点,延长劳动时间,增强劳动强度,工资报酬低,部分企业克扣,拖欠职工工资,故意漏缴或少缴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险金,进城务工劳动者的个人发展,岗位提升得不到平等对待,他们子女教育等后顾之忧没有得到基本解决,这些都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民就业的积极性。
(三)服务体系待完善
管理工作跟不上、服务不到位。这是农村劳动力转移负效应产生和放大的一个重要因素。农村劳动力就业转移是个系统工程。从掌握劳动力资源、提供就业信息和就业培训,到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都需要政府部门提供完善的管理和服务,但是目前政府的这种职能尚待完善。政府还不能比较完全掌握农村劳动力资源及转移的基本情况。在公共培训和技能培训上,政府部门还没有特别有效的措施,劳动力培训未形成一盘棋的局面,培训机构缺乏,专业设置雷同,缺乏办学特色,培训资源不够集约,这些制约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因素,如果不采取针对性措施加以化解,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就难以加快推进。
在就业制度中,政府还没有完全把农民纳入劳动就业体系,导致农民工有组织外出的比例较低。尽管农村劳务输出人数的比例较高,但真正有组织转移的比例并不高,调查显示,有87.3%是零散型外出务工,正式经亲友介绍外出务工的、有组织的(包括政府组织和社会中介组织)仅占12.7%,这就带来了工作人员跟踪管理服务缺位,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等一系列问题,同时也不便于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相对部分的农村劳动力由于缺乏相关信息,或信息不准以及盲目流动,徒劳往返,蒙受损失。
三、积极推进劳动力转移的对策研究
农村劳动力转移有其内在的运行规律和运行机制,其进展的快慢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是个较长的过程。在全社会总劳动力中,如果以从事农林牧渔业的劳动力的比重由75%降到10%左右,作为初步完成劳动力转移的标志,那么完成这个过程英国大致用了300年,法国用了120年,加拿大、美国、日本用了100年左右。我国是个人口众多、农村人口比重大的发展中国家,真正完成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也要经过相当长的时间,不可能一蹴而就。目前在南通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凸显的一些问题再次表明,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同样要坚持实事求是、按客观规律办事。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就是要在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增强转移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将负面影响降到较低程度,从而促进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促进和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进程。为此,当前要进一步端正思想认识,在深化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加快各项制度建设、加强综合管理和服务的同时,妥善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创新农村劳动力转移及相关工作的思路,不断提高农村劳动力就业、转移工作的水平。
(一)强化技能培训,提高综合素质
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全面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是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必然条件,是实现农村劳动力长久稳定转移的重要保证。
首先,要健全培训体系。以现有的教育资源为依托,以各级各类职业学校,技工学校,党校为主要阵地,以各种社会办学力量为补充,尽快构筑起适应南通农村劳动力转移需要的培训体系,各类培训机构和办学力量,要依拖现有办学资源和条件,尽快办出特色,提高知名度。
其次,推进就业培训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注重实效为原则,使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符合本地实际,符合农民愿望,符合用工单位要求,重点要突出就业指导培训,农民致富技术培训,以及与当地行业特点相适应的岗位技能培训,农村职业教育要与劳务输出相衔接,要瞄准市场需求,主动与劳动力市场挂钩,发展“订单”培训。农村职业教育要走专培与代培相结合的道路,要走实用培训与系统教育相结合的道路,以适应社会经济建设的需要。
再次,要确保培训质量,努力提高我市劳动力的层次,使农村劳动力结构由体力型向智力型、专业型、技能型转变。通过多种形式的教育和培训,鼓励和帮助农民掌握新技能提高劳动力素质,提高人力资本力量。要在发挥现有教育培训资源作用的基础上,改造和完善一批教育培训机构,建设一批农村劳动力培训示范基地,形成一批优势专业和特色工种,创立一批劳务培训和输出品牌。
(二)规范用工管理,促进维权保障
农民工的合法权益直接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积极性,当前存在农民就业同工同酬,合法权益没保障的现象,是制约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因素。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针对目前劳务输出中存在的盲目性,分散性和农民工权益保护不利等问题,尽力搞好各项服务,积极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创造良好的环境。
改善进城农民就业环境。要坚持以人为本,按照“公平对待、合理引导、完善管理、搞好服务”的原则,全面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管理服务工作。重点是加强劳动合同管理,提高签订率;规范用人单位工资支付行为,保障劳动者按时足额领取报酬的权利,完善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制定合理的最低工资标准,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消除转移劳动力的后顾之忧,逐步扩大社保覆盖面,将进城的民工和异地转移劳动力纳入社会保险的范围,建立健全养老,医疗,教育等配套保障制度。加强行政执法检察力度,保障农民合法权益;完善社会保障政策,保障农民享受相应的待遇;加大宣传力度,着力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充分利用报纸,电视,广播等各种方式宣传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实意义、方针政策和典型事例,进一步加深社会对这项工作的理解和支持,使更多的人关注农村劳动力转移,支持农村劳动力转移,参与农村劳动力转移。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新型城镇化
基金项目:2014年度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民职业化培训研究”(项目编号:2014ZDIXM034)
作者简介:刘维俭,男,常州刘国钧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校长、党委书记,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杨燕,女,常州刘国钧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7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747(2015)01-0040-04
新型城镇化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必经路径。伴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的深入推进,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而目前我国大部分农村劳动力缺乏转移就业的相关职业知识与技能,整体素质不高,在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的过程中存在一定困难,难以顺利就业。这就需要开展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提高农民素质,促进农村劳动力的顺利转移,并使其更好更快得融入城镇生活。
一、新型城镇化建设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影响
新型城镇化是注重城乡统筹、城乡一体、生产集约、共同富裕、和谐发展的城镇化,其中最重要的一个特点是强调“以人为本”、“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这就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提出了迫切需求并对其产生一定影响。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要以促进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为基本目标
新型城镇化建设需要大量高素质的农村转移劳动力作为保障,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要树立正确的人才培养观,要以促进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为基本目标,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共同富裕。培训组织者要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精神,树立新的城镇化建设理念,通过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为加快实现新型城镇化发展目标贡献力量。[1]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速度、规模与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新型城镇化进程,要通过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提高劳动力素质,为城镇化的健康发展提供不竭动力。要根据新型城镇化发展进程、经济结构调整与发展方式转变的要求,有针对性的提供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内容,逐步提高农民工各方面素质,使其满足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用工需求,促进新型城镇化快速健康发展。
(二)新型城镇化建设需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突破城乡二元体制
城乡二元体制是城乡差距不断扩大、基尼系数超过警戒、阻碍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因素,因此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需要努力突破城乡二元体制,实现城乡教育培训资源的统筹规划与使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一个典型特征就是城乡统筹发展,在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上,打破城乡界限,按照共同的目标和追求,将两者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考虑,其中包括公共服务重要内容的职业教育培训体系的构建。[2]突破城乡二元体制,实现城乡统筹发展,让农民拥有与城市居民同等的权利与机会,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上主要表现为城乡职业教育资源能统筹安排,农民工能在城乡之间自由进行培训,享受到同等的城市教育培训资源,为通过培训顺利实现劳动力转移、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重要保障。
(三)新型城镇化建设亟需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提高吸引力
长期以来,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人们对职业教育存有偏见,缺乏正确的认识,职业教育吸引力不强的现象广泛存在。要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服务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目标,让社会积极投资培训、农民积极参加培训,就必须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吸引力。首先,政府应该积极建立与宣传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等值的观念,它们是不同的教育类型,并无高低优劣之分。其次,应通过各种形式加强农民工对培训重要性的足够认识,许多农民工对培训参与意识的不强,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没有认识到培训对掌握技能、增加就业、提高收入、融入城镇的重要作用。最后,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在培训内容、培训形式等方面应有足够吸引力,能满足农民工的实际需要,有较高的实用价值,通过培训能让农民工真正受益。
二、基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职业教育培训策略
(一)培训主体多元化,形成兼有政府、企业、社会机构多方办学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
1.政府办学,统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教育资源。近年来,政府为了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促进农村劳动力顺利转移,加大了对农民工培训的投入,制订并实施了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计划、阳光工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计划、星火科技培训、雨露计划等培训项目。政府部门举办培训,有利于统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各方面教育资源。政府作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规划者、实施者、管理者、推动者,需要具备较强的宏观协调与整合能力。[3]对于出现培训计划重复或落后的情况,要及时进行调整;对于出现农民不认可、企业不买账培训的情况,政府相关部门要及时进行反思,加大对培训计划的宣传。可以建立市、区、乡三级培训基地体系,分别负责不同阶段、不同需求的培训。[4]要统筹城乡教育资源,方便农民就近参加培训,激励农民主动参加培训,提高自身素质与就业能力,促进农村劳动力的顺利转移以及新型城镇化建设。
2.企业办学,提供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岗前技能支撑。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不能仅靠政府办学,企业也是提供培训的重要主体。企业办学可以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对拟招收的农村转移劳动力进行岗前技能培训,有利于农民工及时将所学内容运用到实践中,在短时间内提升自身的素质与技能,满足上岗要求。应强化企业培训责任,充分发挥企业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中的积极作用,采用税收减免、经费补助等经济手段激发企业对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的热情。[5]但是,现实中很多企业不愿意对农村劳动力进行培训,认为农民工的流动性较大,投入大量培训后由于农民工的流出得不到相应经济回报。企业应该认识到对农民工进行培训、教育投资,在后期是可以得到回报的,能提高企业员工的劳动生产率,创造企业的高额利润。企业有对农民工进行培训的义务,对不履行义务的企业,政府应采取强制措施收取教育培训经费,交由别的部门机构进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
3.社会机构办学,组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重要力量。德国除了政府设立的职业教育机构外,还有大量的社会力量参与办学。上世纪80年代,德国全国有一千六百余所“职业技术教育中心”民间社会机构,为当地人员提供培训服务。[6]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方面,应积极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大力支持与鼓励社会机构举办农民工培训,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服务。政府对于社会机构办学,在场地、资金、政策、信息方面要给予全面优惠与支持。对于培训效果、社会反响较好的社会培训机构应给予表彰奖励,激励社会办学的积极性。同时,对于办学资质较差的机构,政府应加强监管。社会机构参与办学,是政府进行培训工作的有益补充,是组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重要力量,也是新型城镇化的必然选择。社会培训机构要充分结合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实际需要,及时对市场用人需求进行调查与分析,培养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急需的人才。
(二)培训内容多样化,形成覆盖职业技能、创业理念、城市文化、心理健康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
1.教授职业技能,满足农村转移劳动力的顺利就业。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促进了大量农村人口向城镇聚集,农村劳动力从事的职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只有通过对农村转移劳动力进行职业技能方面的培训,使其形成过硬的技能本领,才能满足农民工的顺利就业。职业技能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必须首先涉及的重要内容,通过相应的技能培训,增加农民工的城镇就业能力,使其更快得在城镇立足。可以根据国家职业标准以及不同行业、工种、岗位对从业人员的基本知识与技能要求,合理安排培训内容,设置培训课程。培训重点可以适当倾向于家政服务、餐饮、保健、建筑、制造等行业。[7]培训部门应结合新型城镇化发展需要以及农民工自身的培训愿望,展开有针对性、实用性强的职业技能培训。职业技能的培训内容一定要增强实用性、操作性,不能只讲理论不注重实际操作,要让农民工通过培训获得实实在在的技能,能顺利上岗就业,提高农民工在城镇中的生存与适应能力。
2.渗透创业理念,激励农村转移劳动力的自主创业。新型城镇化是人口就业结构、经济产业结构不断转化和变迁的过程,这不仅给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就业提出了挑战,还为农民工的创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政府大力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投身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发展的一体化。[8]这就要求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过程中,不仅需要教授就业所必须的职业技能,还应该渗透创业理念,为农民工的顺利创业提供技术支持。对于具有创业意向的农民工,在培训的过程中,首先,应让他们树立正确的创业观,要有吃苦耐劳、持之以恒的创业毅力,有良好的创业心态;其次,要帮助他们了解政府在扶持农民工创业方面的优惠政策,使农民工充分利用创业资源,为创业的道路提供帮助;最后,要加强对创业具体过程与环节的教育,创业不仅只是简单资金的投入,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对人对物进行有效管理,通过自己努力对所拥有的资源进行优化整合,创造出更多经济利益价值。
3.融入城市文化,实现农民工到新市民的角色转变。新型城镇化的一个要重特点是农村人口转化成城镇人口,包括城镇文明、意识在内的城镇生活方式的扩散和传播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必须对农村转移劳动力进行有关城市文化方面的培训,才能有助于他们更好得融入城镇生活,实现农民工到新市民的角色转变。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融入城市文化,可以着重对农民工进行公民道德、职业道德、法律意识、城镇居民意识、精神文化等方面的培训。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农民工要想完成新市民的角色转变,必须遵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等公民道德。农民工在城镇工作中不管遇到什么问题都必须遵守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等职业道德。此外,培训时应注意帮助农民工获得一些必要的法律知识,正确运用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同时,必须培养他们的城镇居民意识,通过增强自身的市民观念,树立城镇主人翁意识,加强自身的素质修养,以满腔热情投身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事业中,实现新市民的角色转变。
4.关注心理健康,加强农民生活方式转变的适应性。新型城镇化建设促使了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背井离乡,来到陌生的城镇工作、生活。由于陌生的环境以及工作的压力,使得许多农民工存在心情郁闷、焦虑、孤独、自卑、人际交往困难等心理健康问题。因此,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必须关注农民工的心理健康问题,加强他们对于工作、生活方式转变的适应性。首先,可以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课程,向农民工传授心理健康方面的相关知识,分析常见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出现原因以及自我调节方法等。其次,可以组织专门的心理健康活动,对农民工进行现场心理辅导,通过活动使农民工提高对心理健康问题的认识与关注。心理健康的农民工对城镇生活有更强的适应性,能更好地融入城镇生活,心理健康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内容的重要方面。
(三)培训形式灵活化,形成集散、长短、远近相结合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
1.集中培训与分散培训相结合,合理安排便利培训时间。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需要根据农民工的原有知识基础、技能需要、工作时间,把集中培训和分散培训充分结合,合理安排培训时间。集中培训有利于对知识技能进行系统的学习,效率高。但是需要农民工抽出集中的一段时间进行培训,对于正在工作的农民工来说难度较大。同时,集中培训教授的内容多而集中,有些基础差的农民工往往很难及时消化吸收。因此,对于那些基础较好、时间较为充裕的农民工,可以采取集中培训的方式。而对于基础稍差或者时间不充裕的农民工,则可以主要对他们采用分散培训的形式。分散培训可以方便农民工合理利用业余时间进行连续学习,有助于对每次的培训内容进行充分消化吸收以及知识技能记忆的保持和巩固,还可以及时将理论运用于实践。因此,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形式要灵活,根据农民工不同情况充分结合集中培训与分散培训。
2.长期培训与短期培训相结合,分层次按需求逐步培训。随着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生产技术的提高、产业结构的调整,原有技能可能不能适应现代就业需要,短期培训也不能满足所有职业技能的顺利获得。因此,需要将长期培训与短期培训相结合,分层次按需求对农民工进行逐步培训。从长远目标出发,农民工转移劳动力培训也不能只满足或停留于短期简单培训,而应通过一定的长期培训使农民工获得更系统的职业培训,满足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的转移就业。[9]政府也早就提出要按照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要求,扩大农村劳动力培训规模,提高培训层次,适当延长培训期限,强化职业技能实训。短期培训适合于较为简单的、低层次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长期培训适合于满足农民工更高层次的学习需求,使农民工获得更高的技术技能。在培训过程中,应充分根据劳动者受教育程度、学习能力、教育需要的不同,合理进行长短期、不同层次相结合的职业培训。
3.远程培训与近程培训相结合,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随着现代网络与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远程培训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过程中运用得越来越广泛。相比于传统的近程培训,远程培训具有降低培训成本,培训不受时间、地点等因素约束的优势,给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带来了极大便利。因此,通过改革传统的近程劳动力转移培训方式,将现代网络技术充分应用于教育培训领域,可以促进培训的现代化,大幅度提升培训质量与效益。政府也充分认识到了远程培训对农民工培训工作的重大作用,在2003—2010年全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规划中提出要善于运用广播、电视、互联网等现代媒体和远程教育手段,努力扩大农民科技培训的覆盖面。[10]由此可以看出,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把远程培训与近程培训相结合,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中有着较大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四)培训经费合理化,形成政府、企业、个人共同分担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
1.政府加大投资,支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要把农村转移劳动力的人口负担转化成巨大的人力资源优势,需要有合理的培训经费对农村劳动力进行教育投资,保障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由于大部分农民处于社会底层,经济条件较差,严重制约了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因此,很多国外政府在农民劳动力培训经费上,以政府投入为主,农民工一般不交或只需要交纳少量培训费用,甚至有的国家政府还向农民工支付一定报酬。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主要属于政府行为,由政府直接引导,因此,政府在经费投入上应占主体。政府可以通过培训券、教育券或降低培训收费标准方式直接让农民工受益。此外,政府还可以给积极参与培训的农民工发放奖励,支持并鼓励农民工自愿参加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11]政府加大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经费投资有利于减轻农民工的培训经济负担,增强农民工参加培训的积极性,激励农民工把进行培训转化为自觉行为,提高自身人力资本,更好得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服务。
2.企业主动负担,助力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在中国目前经济情况来看,完全依靠政府对农村劳动转移培训进行投资是不可取的。企业是农民工培训的直接受益方,应该主动负担一部分培训经费,助力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促进新型城镇化快速健康发展。企业主动负担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经费可以具体从两方面着手:一是对本企业自身农民工的职前和职中的培训,增加投入经费对农民工进行岗前必要的知识技能培训,对在岗的农民工进行技能提升培训,以适应于新型城镇化不断发展对新技术技能的需要。对于接受过培训,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职工,企业在工资待遇、职称晋升等方面应给予优厚与方便,以促进员工主动参加并认真对待培训。二是企业可以进行适当捐赠作为社会资金的一部分参与到农民工劳动力转移培训中来,用于建立公益性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教育与培训基金,让弱势农民群体受益,帮助家庭困难的农民工顺利接受培训。
3.个人适当分担,融入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人是关键与核心,农民工要充分认识到通过培训提高自身职业技能与素质对更好得融入城镇,使新型城镇化的进程进一步加快有重要意义。农民工个人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最终受益者,通过培训可以为工作的顺利转移与提升提供便利,为更好的物质与精神生活提供基础,因此农民工应该适当分担一部分培训费用,充分融入到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中。对于来自在经济较为发达农村的农民工,可以要求他们适当分担一部分培训费用;而对于来自经济不发达、较为贫困农村的农民工,则要完全减免培训费用,实行免费培训,减轻他们的经济负担。目前,有许多农民工对于培训抱怀疑或排斥态度,不愿意花钱参加培训。对于这种情况,政府应该通过各种形式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重要性进行宣传,让农民工意识到在新型城镇化大力发展的过程中,农民工只有通过接受培训提高自身职业能力,获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在城镇工作才有较大竞争力,才能快速完成由农民工到新市民的真正转变,在城镇扎根。
参考文献:
[1]徐安勇.新型城镇化建设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促进——以福建省为考察研究对象[J].江汉学术,2013(5):24.
[2]马建富.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职业教育发展[J].
教育发展研究,2013(11):35.
[3]朱占峰,张晓东,朱耿.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影响因素与内在机理分析[J].教育与职业,2013(7):160.
[4]陈晓华,张红宇.中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与就业[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113.
[5]樊兴丽,布海东.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问题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3(18):67.
[6]范安平.发达国家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职业教育的经验及借鉴[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7):79.
[7]农业部,等.2003-2010年全国农民工培训规划[Z].2003-09-09.
[8]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切实做好当前农民工工作的通知[Z].〔2008〕130号,2008-12-20.
[9]李瑞芬,何美丽,郭爱云.农村劳动力转移:形势与对策[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