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生命的主要形态模板(10篇)

时间:2023-10-16 10:14:28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生命的主要形态,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生命的主要形态

篇1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09-0219-02

生命的存在是人的一切可能性的基础和前提,也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和前提。生命不是仅指个体的生物性存在,最根本的是指个体的社会性和精神性存在,具体而言就是指人的以生命为基础的社会实践活动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个体生命的存在具有唯一性、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它的现实存在是个体实现自我的创造性价值的基础性条件。生命的存在是生命的最高原则,没有生命,就谈不上人的存在的价值和意义问题。生命观则是指人对生命存在、价值及意义的认识、理解和基本观点。人只有具备了自觉的生命观,才能热爱和珍惜生命,从而努力去实现生命的价值。大学时代是大学生生命观树立并逐步成熟的关键时期,而我们的大学教育在重视专业教育的时候,却忽视了本应该是教育最本质内容生命观教育。

一、大学生生命观缺失的表现

生命观不能自发的形成,而需要经过一定的教育。目前中国的大学教育却忽视了生命观的教育,因而导致了大学生生命观的缺乏,使他们不能正确地认识生命的存在和理解生命的本质。大学生生命观的缺失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

缺乏对生命存在重要性的认识。人的生命的出现是一个奇迹。这个奇迹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指人的生命是到目前为止生命体演化的最高、最完美的形态;另一方面则是指人的生命不仅具有像其他生命一样的类的特征,而且具有鲜明的个体性和独特性。但我们的大学生恰恰在这两个方面忽视了生命的存在。有的大学生考上大学后,不思进取,忽视学习,只注重物质生活的满足,过着像动物一样的生活,不能以人的生活方式把自己与动物区别开来。有一项关于大学生生命观的调查显示:约40%的大学生感觉到生命空虚和生活没有意义 [1]。而另有一些大学生则盲目崇拜他人,赶时髦和追求时尚,以他人的生活方式为自己的生活方式,完全忽视了大学生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忽视了应该以生命去创造属于自己的独特的生活方式和人生本质。

缺乏对生命存在价值性的认识。生命的价值包括两个层次:即生命的存在价值和生命品质。“尊重生命是最高的动机,尽管它似乎是愚蠢和无用的,但它是伦理学的最高原则,是目的本身,它的一切命令都具有自身的意义。” [2]从最一般的意义上讲,只要是人的生命,他就是有价值的,就应该被尊重,这就是生命存在的基础性价值。但这只是生命存在的最低价值,生命还有其存在的更高价值,这就是生命的品质。生命的品质指的是:什么样的生命是有意义的和更值得存在的?如何在生命品质的前提下衡量生命的价值呢?主要是指生命创造的价值大于自身消耗的价值。大学生对他人的死亡无动于衷,视他人的生命如草芥;或者只知道从社会索取而不知道通过生命的创造去回馈社会,都是忽视生命存在价值性的表现。大学生作为社会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生命不仅是存在就够了,更为重要的是要通过生命的实践去超越生命的存在,实现生命的社会价值。

缺乏对生命存在超越性的认识。人的生命具有通过自身的实践活动去超越生命本身的能力。生命正是在不断超越自身的过程中体现其价值的,这也是人不同于动物的地方。动物的生命是既定的,它们无法完成对自身的超越;而人的生命是未定的,其本质具有超越性。相当一部分当代大学生看不到生命的创造性和超越性,不自觉地把自己降为动物层次。他们或是被动享受社会提供的物质条件,简单地重复生命消费活动;或是以一种经验的方式重复生命的其他活动。本来是具有超越性的人类生命,在这里被他们还原为重复的、线性的动物水平的生命。没有了超越本性的生命,不仅导致个人无法超越自己,更为重要的是也使社会的发展受到影响。

二、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主要内容

生命观是世界观和人生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个体存在和发展的重要意识内容。生命观的缺乏不仅会使个体不能正确地认识和理解生命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还严重制约了其生命质量的提高和生命品质的实现。对大学生而言,生命观既是他们生命的存在观,又是他们生命的发展观,还是他们生命的创造观。在大学开展生命观教育,构建属于大学生的科学的生命观,离不开对生命观内容的科学确定。

生命存在观。人的生命与其他生命不同,它包括两个层次:一是物质形态的生命,即身体;二是精神形态的生命,即思想。人的物质形态的生命是所有生命发展的最高阶段,是大自然演化的杰出成果,每个人都拥有属于自己的与他人一样的物质形态的生命。人的精神形态的生命则是区别于动物和他人生命的根本标志。从与动物的区别来看,只有人才有思想,而动物则没有;从与他人的区别来看,由于每个人的生活经历和人生经验不同,因此每个人的生命中都具有与他人不同的思想内容,这也构成了一个人是独一无二的永不重复的个体的特征。人还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重要的、基础性的条件,“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 [3]。正是这“有生命的个人”创造了历史,保证了社会的存在和促进了社会的发展。

生命安全观。前面我们已经提到,人的生命存在不同于动物的生命存在,动物的生命存在只是整体性的,没有个体性;而人的生命存在不仅是整体性的,更是个体性的。也就是说,人的生命存在具有个体的独立性和唯一性,同时人也能意识到自己生命的存在。“每一个存在者都满足于自身。没有一个存在者会否定自己,会否定自己的本质性;没有一个存在者对自身来说是有限的。”[4] 老子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提出了人应该“全生避死”的命题。因此,人的生命具有朝向未来的无限可能性,它会在自己的历程中不断地扩展和壮大,但其前提就是在生命存在安全的前提下。热爱和珍惜生命,就是要求大学生在认识和理解生命的基础上,把保存生命作为人生的最基本的价值,并以此为前提去充实生命的应有内涵。

生命超越观。实践活动是人类最本质的活动,实践以其超越性决定了生命中最根本的活动应该是创造,大学生应该通过社会实践活动不断突破生命的限制,实现生命的超越性价值。我们经常追问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是什么,其实最简单的回答就是去实现生命的本质。作为人的生命本质的创造力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生命能够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出非生命的东西,实现马克思所说的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达到改变和影响客观物质世界的结构和过程,从而满足人和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二是生命能够发展和壮大自身。生命从来就不会满足于自己存在的现状,它会不断地超越生命存在的现实,提升生命的创造力,以其超越性不断地更新生命存在的方式和内容。存在不是生命的根本价值和意义所在,生命存在是为了追求更有意义、更有品质和更有价值的生活。

三、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主要途径

大学生的生命观特别是科学的生命观不能自发地形成,因而进行生命或生命观的教育就成为培养大学生生命观的最主要的途径。怎样开展生命观的教育呢?或者说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途径来培养大学生的生命观呢?结合国外生命观教育的理论和中国的实际情况,要培养大学生的生命观,至少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社会教育。现代人越来越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人成为了物质和科技发展的奴隶。在全社会致力于提高科技发展水平和改善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的同时,却忽视了对人本身的关注。一个正常的人类社会,应该是以人为中心,始终把人的发展放在第一位的社会;应该是尊重人的生命,给人的生命价值的实现提供广阔发展空间的社会。培养大学生的生命观,就是要全社会都来关注大学生的存在和他们的生命,形成热爱生命、尊重生命、敬畏生命的社会氛围。人生活在社会中,他的意识的形成和发展都离不开社会的影响,只有在一个以重视生命为基础条件的社会里,人才能形成真正的生命意识。因此,社会尊重生命的示范效应对培养大学生正确的生命观具有重要的意义。

课程教育。课程教育是培养大学生生命观的主要途径。结合国外和香港及台湾地区生命观教育的理论,实施生命观的课程教育应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以学校教育为主,在大学的思想品德课中增加有关生命观教育的内容;二是开设生命观教育方面的专门课程,让大学生接受系统化、理论化的生命观教育。因此,高校应该充分利用课堂阵地开展大学生生命观教育。

死亡教育。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曾经说过,人是向死亡的存在。死亡观教育是生命观教育最明确、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其实生与死是一体两面、不可分离的,死亡是依据生命而存在的,它是生命的一部分。生命教育必然包含了要人们学会怎样去应对死亡,正是因为死亡的存在,我们才需要生命教育。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生命教育就是从死亡教育发展而来的。人类只有真正开始思考死亡问题,他才能真正体会到生命的重要和存在的价值与意义。所以,有的学者主张用生命教育代替死亡教育,这是有一定道理的。

参与教育。参与教育其实就是实践教育,就是通过大学生的实践参与,让他们认识到生命的重要和生命观教育的必要性。参与教育主要是要求大学生多接触和了解社会,多参与到与生命活动有关的社会实践中去,让大学生充分体会人的存在的意义和人在改造社会中的伟大作用和现实价值,从而使他们认识到生命存在的重要性,坚定他们珍惜生命、投身社会和实现自己生命价值的信心。

参考文献:

[1]徐颖,等.大学生生命观调查分析[J].卫生软科学,2006,(10):476-477.

篇2

1 生物形态特征概述

自然中的很多生物形态,毫无疑问是一个值得借鉴的丰富的设计素材库。如自然界中的山川河流或者有生命的小动物以及花草树木等植物,这些动植物经历了自然进化后不仅适应自然,而且其进化程度也接近完美。它们除了有结构精巧的造型之外,绚丽的颜色也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

人类希望像鸟一样在天空自由飞翔,于是模仿鸟制作了飞行器;希望像鱼一样在水中畅游,就模仿鱼型造船、鱼鳍造桨、鱼尾造舵;见到随风旋转的飞蓬草而制造出轮子,以及做成装有轮子的车……这些充满智慧的创作都是学习生物特征的思想意识与实践活动的成果,为人类古代文明创造了非凡的成就。

2 生物形态特征应用于景观小品设计的重要性

2.1 生物形态特征在设计中的运用实例

在中国传统景观设计中,运用生物形态特征进行设计的例子都很多,例如:苏州园林狮子林的假山借助仿生的形态模拟与佛教故事有关的人体、狮形、兽像等,喻佛理于其中,以达到渲染佛教气氛之目的;中国古典建筑装饰中的仿生造型运用则更加直接了当,莲花柱础、卷草、悬鱼等生物形态皆是直接表述。

西方的景观设计中大量使用生物形态作为拟化的对象。例如:在古埃及人们用沙草作为柱头的图案,到了古希腊则是以忍冬草的叶子变形成了科林斯柱式。到了文艺复兴时期,景观设计中的巴洛可建筑和洛可可仿生纹样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还有拜占庭建筑的洋葱头式的拱顶使其形态变得诙谐有趣。

2.2 生物形态特征应用于景观小品设计的重要性

研究生物形态特征在景观小品中的运用,从生物形态特征的形态、结构、色彩等角度出发,进行景观小品设计,不仅在景观小品的功能和美观上满足了使用者的需求,同时还赋予产品形态以生命的象征。生物形态特征在景观小品设计的运用必将受到当代设计师的重视和大众的欢迎,也将成为景观小品设计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

3 生物形态特征运用于景观小品设计的思维模式和步骤

3.1 生物形态特征运用于景观小品设计的思维模式

人类在漫长的设计长河中,寻找到两种设计语言,一种是人造的,一种是自然的,相比之下,自然的更具有原创性。在设计的初步阶段可以从以下两种思维模式进行探索:

(1)从生物形态特征的概念联想到各种功能景观小品形态特征进行模拟设计,以希望生物形态特征“能设计什么”的单纯设计研究创新的思考与探求。

(2)从景观小品形态特征的概念联想到生物形态特征进行模拟设计,以某景观小品“可以是什么”的生物形态特征仿生造型的创新思考与探求。

3.2 生物形态特征运用于景观小品设计的步骤

经过这两方面对比、逆向分析之后,可遵循以下步骤进行设计:

(1)根据生物自然形态的环境、组织结构、习性和属性,有目的地搜索生物资源,并对生物资源形态特征进行分类,归纳自然形态形成规律的方法,建立储存数据库。

(2)根据景观小品设计的目标与任务,提取生物形态特征等资料,进行全面比较、观察、筛选出对景观小品有科学技术性、造型意义等有价值的内容进行认定。

(3)通过对生物形态特征与特性的研究与认定,用绘画的语言(素描、色彩等)表现其视觉形象空间关系以及结构特征,这是一个实验性的过程,“解析的过程”。

(4)通过解构分析法,运用平面构成设计、立体构成设计、色彩构成设计的方法,完成从具象形态特征到抽象形态的形式研究,将已有的设计形态表现为设计方案形式。

(5)通过平面、立体、色彩构成设计,将有意味的形态设计方案,进行具体的景观小品模拟应用设计研究,最终创作出人工化的设计方案成果。

完成以上5个步骤后,设计出的方案是否能与所处的整体景观相融合,还要考虑景观主题、环境因素以及服务对象的精神需求。

4 生物形态特征运用在景观小品设计中的方法

4.1 仿生物形态设计法

自然界中的生物体,一般动植物、微生物等,对这些生物体所具有的外部空间中的图像认知的基础上,寻求对景观小品设计的新思路。仿生物形态设计法是景观小品仿生设计的主要内容,是强调对生物外部图像美感特征与人类审美需求的表现。

4.2 仿生物结构设计法

自然生物的结构既是自然选择与进化的结果,也是决定生命形式与种类的重要因素,具有其独特的生命特征。仿生物结构设计法是通过对自然界中生物的观察,从其形态结构出发,结合不同小品设计需要进行创作,使景观小品具有生命的意义与结构的美感。

4.3 仿生物功能设计法

仿生物功能设计法指的是从自然生物的功能特征出发,结合设计的需要,在小品设计中模仿自然生物体的功能以提升景观小品功能价值。

4.4 仿生物色彩设计法

生物体的色彩是自然生物体生命存在的特征与需要,对小品设计来说更是自然美感的主要内容,是动植物生命功能演化过程的自然形态,其丰富的色彩关系与个性特征,对景观小品的色彩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4.5 仿生物肌理设计法

自然生物的肌理按其造型特点可划分为视觉肌理和触觉肌理两类。视觉肌理就是像图案或纹样这些外在的表现形式,例如蛇纹、叶脉;触觉肌理就是纸质或革质这些表面质感,例如砂质、纸质。通过对生物肌理的设计创造,可增强景观小品形态的美感和表现力。

4.6 仿生物意象设计法

自然形态是意象创造的依据,生物意象就是赋予生物形象特定的美感和象征意义,创造新的人与生物的文化、审美关系,例如“莲”谐音“连”,“鱼”谐音“余”,莲花和鱼组合在一起,象征“连年有余”。仿生物意象设计法在小品设计中的运用,对景观的文化特征体现具有重要作用。

篇3

曲线在现代设计中的表现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仿生设计曲线,另一种为有机曲线。

仿生设计曲线是建立在仿生设计方法上的形态表现方式,其设计方法主要表现为直接模拟设计和间接模拟设计。直接模拟仿生设计从视觉上能够较为直观的感知到所模拟的生物概念。如北京奥运会的国家体育馆,根据鸟巢的结构特点,钢材结构组件,形成巨大的曲线立体空间。它的外观形态及其结构设计可以说都是对鸟巢的一种直接模拟。在建筑方面表现为曲线的空间跨度的不断扩展和曲线结构复杂性的不断深化。产品家具等的直接模拟设计,也由之前的表象曲线纹样装饰向更注重人机工程关系的深入曲线结构形态转化。现代设计中直接模拟的结果是曲线的形态更加抽象、丰富、合理。间接模拟设计并不直接表现或引用生物的个性特征,它通过类比、联想的方法进行形态的演变,也可以运用逆向、夸张、特异的方法实现概念的转换。这类形态更为抽象和概括性地表现生物的形态特征和自然属性,具有自然生物的感觉和生命活力,并且具有丰富的语意和一定等等象征性、思想性和风格特征。

有机曲线设计从自然中寻求灵感,与仿生设计有交叉包容的关系,但相对仿生设计,它的曲线形式更加自由和变化。尤其是材料的发展和3D建模技术的成熟,引发了有机设计更加多样化的状态。建立在材料学上的有机设计,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对有机材料研究具有代表意义的人物维奈・潘顿(Verner Panton),从50年代末起,就开始了对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和化纤等新材料的试验研究。潘顿于1967年设计的潘顿椅,其简洁流畅的曲线一体化的造型,成为有机设计的经典。

现代设计中的曲线情感因素

被称为“世界流线型设计之父”的卢吉・科拉尼认为“地球是圆的,所有的星际物体都是圆的,而且在圆形或椭圆形的轨道上运动,甚至连我们自身也是从圆形的物种细胞中繁衍出来的,我又为什么要加入把一切都变得有棱有角的人们的行列呢?我将追随伽利略的信条:我的世界也是圆的。”现代设计的曲线情感作用因素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人对自然的情感

人类的文化和艺术的历史,是人类不断适应自然、模仿自然的历史。人与自然的长期接触,深化了人类对自然的情感关系,自然紧密连结在一起。自然形态给人的视觉感官一种和谐享受,自然形态中的曲线给人们以轻松、自由的感觉。于是,在现代设计中,越来越多设计师开始从各种自然形式中寻找人类精神的能源,仿生设计、有机设计呈现出强盛的生命力。例如树枝的线条显示出树的生命的记录;人或动物结构的线条显示出发展的阶段――生命的时间。这种代表蓬勃向上的生命曲线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情感。

2.人对自我的情感

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当现代主义缺乏变化的直线几何体无法满足人们对自我个性的标榜时,人们开始寻找曲线形态带来的独特感觉。曲线形态的丰富多样,增加了人们的选择,可以更容易找到符合自己个性的部分。不仅从视觉上给人丰富变化的动感,也从心理上迎合不同人的性格感受。曲线平易近人的特性为现代设计的人情味加分,曲线总是能营造出一种极富人情味气氛,赢得越来越多人的喜爱。

扎哈.哈迪德认为“没有曲线就没有未来”。未来的发展必然遵循生命的规律,并且以一种合理的方式绽放。从现代设计的趋势中,可以感觉到人们表达对未来情感的一种迫切心情。当建筑师运用各自的方式通过对材料技术的不断革新,创造出各色各样的有机形态的建筑时,他传递的是自己的一种对未来居住空间的理解。

曲线与人的情感互动

篇4

Abstract:Thistextinquiriedintohowtoacquiretheinspirationoftheartisticfromthenature.Exploredtheidealpaththatabuildingandnaturalorganismjointogether.Putforwardthestrategyofthebuilding.Finally,taketheprojectdesignofthemunicipalnaturemuseumasanexample.

Keywords:natureappearance;spiralgene;museum

建筑师们一直都在探询一种方法:如果说自然界是一个既有逻辑性又有天然性的有机整体,每个局部都能为整体服务,那么通过效法自然也一定能帮助我们找到建筑与自然有机结合的理想途径,这也就是基于自然形态的建筑创作根源。然而面对极为复杂和无穷多样的自然形态时,如何与建筑结合成为了最大的问题,本文以重庆市自然博物馆设计为例,对基于自然形态的建筑创作进行了初探。

1理论探讨——基于自然形态创作的设计策略

自然存储了物质构成的规律和生物进化的法则,是功能与形式高度的统一,是材料与结构的和谐,是形态对物理法则的描述。因此深入到具体的设计策略时,我们能够通过从对具体形态的模仿到对要素的抽象,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总结出一套完整的设计方法。

1.1对自然形态的直接模仿

外部环境是建筑存在的背景,一开始就决定了建筑的一部分天然属性,而自然形态建筑最有益的一面就是将环境的因素考虑到设计中。(图1)

1.1.1从地形构思

自然形态建筑创作强调了建筑形态与自然形态的相似性,并对原有的地形地貌持一种谦恭的态度,让建筑顺应地形。它包括基地的原始地貌,周边的自然景观,以及气候条件和城市文脉等等,这些外部因素共同作用于建筑,对建筑产生综合的影响,同时,建筑也是对环境缺憾的一次补偿。例如,如果开始是晴天到场地勘查,那么也应该在雨天去看看,确认场地的排水和环境变化,还应留意场地周边有什么样的鲜花盛开以及树木生长,这些都可以为方案提供构思的起点。

1.1.2从物体的形态构思

自古以来,人们很自然地就会将熟知的物体形态运用于建筑当中,变为令人愉悦的装饰或是构件。古希腊柱式中的草叶装饰柱头,中国古代建筑中的兽头排水口等也都是典型的例子。建筑对物体形态的模仿可以带来最直观的语意,不需要额外的说明便能一目了然地领会建筑师的用意。

1.1.3用自然空间构思

自然界中存在着很多天然的空间形式,它们有着强烈的不规则的、含混的、有机体形态的特征,如海绵的内部、人体的血管、动物的腔室等等,我们可以从这些天然的空间中得到启发,把它们应用到建筑的设计中,想象一下将人们放到了现实生活中无法感知的,然而又是与我们如此接近的空间里,又是怎样的一种体验?

1.1.4用天然材料构思

充分表现材料的内在特性和外部形态也是自然形态建筑创作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原生材料来源于自然,它包括竹、木等常用的建筑材料,由于原生材料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需要我们对材料更为深入地认识,并在创作中加以表现。如竹材体形细长,自重较轻,富有弹性,利于做成网状或曲面的有机形态。

1.2对自然形态的抽象与隐喻

从抽象的思维构思,仍然来源于对自然的再认识。抽象是经过思维提炼、组合,并将“印象”转化为“语言”,抽象的过程包括了两部分,一是提炼出自然形态最重要的特征作为表现的依据;二是找到某范围内自然形态的一般特征,并以建筑的方式再现。抽象并不强调建筑形体与模仿对象的形似,甚至根本没有固定的模仿对象,形体只是多种自然形态体验的综合,因此要求设计者既要对自然形态有深入地了解,又要具备丰富的想象力,让思维不再受惯性的束缚,自由地组合脑中的形体。(图2)

1.2.1从自然循环构思

建筑以日照、通风、采光、土和植物等能量循环作为构思起点。例如:雨水落在建筑物的绿化屋顶上后,通过雨水收集,储存起来,再用于花园内植物的浇灌,让雨水取得了循环;又如,从表面上看,城市形态似乎杂乱无序,如果反过来想,这不就是“使用舒适”优先产生出来的景观吗。看起来不规则的形态,却“有山有谷”,满足日照和通风,而接近于自然,因此“从自然循环构思”不是从视觉上“整理”自然,而是以更深层次的方式去适应自然的光、温度、湿度等等,塑造新景观。

1.2.2用生命的形态构思

起伏的波纹、大地的褶皱、常年被风雨侵蚀的岩石、螺旋的藤蔓……,经过时间和岁月的洗礼,呈现出“生命”的痕迹。生命形态虽然有着无穷多样的表现形式,但形式的构成也遵循着一定的规律,在基本规律的引导下,通过变异可以衍生出更加丰富并且符合建造技术的建筑形体,就可以不局限于对具体形态的模仿。例如:高迪的建筑中,从屋顶到楼板,从立柱到墙体,从门窗到扶手,都栩栩如生地表现着生命的形态。

1.2.3用仿生结构构思

在自然界中存在着大量天然的优美结构形式,它们几乎代表了最佳的受力模式和最为节约的材料投入,这些为我们的设计构思提供了一个突破口,可以创造出前所未有的建筑形态和空间形式。这是对框架、剪力墙、桁架等常规结构的变异或是组合上的创新,并不改变结构的受力原理,从而获得新的建筑形式或是空间效果。

2实践探索——重庆市自然博物馆设计

重庆市自然博物馆选址于北碚新城,北倚缙云山,南临缙云大道,风景优美,交通便利。对场地分析之后,我们确立了对自然博物馆规划设计的目标:寻求人工与自然,文化与技术,现实与发展和谐并存,既充满诗意又充分考虑实用性。

2.1模仿地层的大地景观

景观主体是由三个连续模仿“地层”的大地景观组成,它们如同起伏的“波”,映衬到远方的山脉之中,让人分不清是此山还是彼山……。同时,“地层”起伏的幅度逐渐减小,渐渐地隐没在地平线上,就好像一串渐远的音符,寄托了对自然的敬畏与好奇。(图3)

每个地层代表了不同时期的大地景观:入口广场中五种不同颜色、形态活泼的草坡,暗示宇宙形成之初由五种主要的元素构成;入口广场北侧的下沉鹅卵石铺地象征地球初期没有生命的海洋沉积;紧接其后,“地层”逐步抬高,暗示大陆隆起,山脉形成,河流奔腾,最终,视线落在水边巨大的螺旋形DNA形体上,暗示着生命的诞生,一切在此嘎然而止。(图4)

同时,不同时期的地层展示有代表性的生物化石,从三叶虫到恐龙,从苔藓到乔木,物种由低等到高等,由简单到复杂的演变过程,暗示了地球与生命一同进化的历程。这些景观被置于城市肌理中,与周边的环境发生关系,因此它不只停留在对原有城市环境的附和,而是积极地探索新的可能,试图将活力引入所在的地区。

2.2螺旋体·源于生命形态的抽象与隐喻

建筑形态的构思来源于“DNA”和“水”的抽象,两者代表了生命的核心和生命的载体,是对自然的重新认识与组合,是对自然的理解与尊重。

2.2.1螺旋形DNA隐喻生命起源

我们知道生命是自然的重要表现形式,同时生命的形态和演变又与基因密不可分,设计受到了“基因”(DNA)的启发,将两组对称的螺旋形基因组合,并截取出其中的一个片断,构成了设计的原型——双螺旋形体。同时将螺旋形屋顶的直径分别设计为80m、60m、45m,使屋顶边缘形成变化的柔和曲线,应和着周围起伏波动的自然景观。(图5)

在此,建筑已经成为自然环境的一部分,屋顶沿地势向水平和垂直方向展开,在高大树林的影映下,时隐时现,为原生态的景色更增添了几分浪漫的美感。由基因抽象出来的建筑形体表达出人们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和对自然奥秘探索的勇敢之心,将建筑体量整体抬升置于岩石基座上,以现代的手法演绎传统光与影的变化,实现人与建筑的对话。(图6)

2.2.2“流动”的表皮

液体的形状给了我们新的启示:可以将液体的性质应用在建筑上。博物馆的表皮,通过真实或者视觉上水的特色,使表皮如同流动的水面,并与博物馆周围的水融为一体(图7)。同时,“流动”的表皮包裹着“螺旋形的基因”,暗示着生命的诞生和演变离不开“水”,这种流动的感觉通过坡道贯穿于各展馆中,使建筑最终成为环境的延伸。(图8)

2.2.3“可呼吸的屋顶”

重庆地区属于夏热冬冷地区,如何使建筑适应当地的气候成为本项目所要面对的又一难题,方案通过交叉的板形成“可呼吸的屋顶”,当百叶展开时,屋顶便充满了无数的空隙,多余的热量通过空隙排出,同时充足的阳光节约了电能;当调节百叶闭合角度时,便使得室内光线适合展示的需要,同时也利于保温。(图9)

设计中建筑材料的考虑上优先选择了当地的石材与木材,在降低造价的同时也更好地体现了本土文化的内涵。就地取材,因地制宜;利用遮阳、雨水回用等技术,既表现了重庆的地域文化特征,又使其融于动态的和谐中,降低了维护和日常营运费用。

3结语

重庆市自然博物馆的方案设计从自然中获得灵感,并为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这是一次全方位的回归,将先进的发展理念与自然结合在一起,营造出生态和谐、功能舒适、绿色技术的自然形态建筑。基于自然形态的建筑创作是人们对自然、城市、建筑和谐共存的美好愿望,是人们回归于对自然的尊重和敬仰,是对人类技术与艺术的不断反思与创造。

参考文献:

[1]【英】达西·汤普森著.袁丽琴译.生长和形态.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2]【英】JoMo安德森著.环境生态学——生物圈生态系统和人.辽宁大学出版.

[3]【西】夏威尔·古埃尔著.曹新然译.安东尼·高迪.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4]【日】宫宇地一彦著.马俊里妍译.建筑设计的构思方法.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篇5

中图分类号:G45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2)10-0117-02

一、德育的生命关怀的本质

1.生命关怀释义

生命关怀是德育的核心价值,是德育以人为本的根基。教育视阈中的生命关怀是对受教育者的生命成长的关注、尊重、爱护和指引,是指生命关怀是“充分关注生命,关注人的生存状况和生存意义,关注人的生成和完善,并由此及于与之密切相连的对一切生命的热爱”[1]。真正的教育是一种实施生命关怀的活动,正如叶澜教授所言: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生命关怀既是一种教育理念又是一种教育实践活动,真正的生命关怀教育,将通过对个体自然生命的关照、对个体精神生命的提升和对个体社会生命的引领,来指引人的成长和完善。它包括充分关注个体生命的自然状态,关注人的生存状况和生活意义,关注个体的生命体验和内在精神发展等。诚然,教育的生命关怀属性在当前往往会被以应试教育为中心的教育体制和教育模式所遮蔽、瓦解,甚至成为教育理论的一种奢望或空谈,但教育的生命关怀特性并不就此消失,它必将凭借特定的教育形式和课程形式加以表达。

2.德育的生命关怀的特质

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幸福》中说:“教育的过程首 先是一个精神成长的过程,然后才成为科学获知的一部分。”[2]这句话很好地诠释了教育的生命关怀特质。仔细审视高校的思想道德教育,它应是集中表达教育生命关怀特质的教育形式,思想政治课应是执行生命关怀教育职责的课程形态。思想政治课进行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是对学生生命价值与人生态度的引导与提升,是对学生心灵世界、精神生命的指引和关怀。思想政治课回归生活,就是贴近学生的生存环境,关注他们的生存状况和生命意义,是实施生命价值和生命情感的关怀。新的时代要求思想政治教育与时俱进,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教育取向。思想道德教育理应是表达教育生命关怀特性的特定形式和教育载体;拓展和强化生命关怀特性是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新课题。

德育的生命关怀更确切的解释是:关怀生命的道德教育,是以教育活动给受教育者以生命关怀。生命关怀既是思想道德教育的理念,又是其教育形式和方法。它秉承以学生为中心的目标和宗旨,对人的生命状态、生活样态进行干预和引导;面向学生的思想、情感、价值观念,重视学生个体的人生体验,在贴近学生生活的层面上作用于学生的人格成长,教育学生理解和认识生命的意义,尊重和珍惜生命的价值,培育健康的生命情感,在学生的精神世界中建立生命神圣感、培养社会责任感,帮助他们协调生命与生活的关系,正确处理现实人生问题。德育生命关怀也是生命教育在高等教育形态中的应然表达。

二、德育的生命关怀的策略

1.德育价值生命化

人是自然生命和价值生命的双重存在,德育关怀人的完整的生命存在,既要保持对个体自然生命的持续关切,又要关注人的精神生命的发展和价值完善。这就必须把学生置于现代社会的背景中去,关怀他们人性的发展和精神的成长。现代社会技术化和体制化对生活的深度控制,使人生活的实体空间增长,而精神空间在萎缩,内在的心灵世界有失平衡。在社会转型的浪潮中,传统价值的消解与多元价值的冲击,带来了个人选择的迷失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和疏离,说教式的高而大的价值观无法深入人心。涉世未深的青年学生在现代化的进程中,经历着物质的诱惑、心灵的挤压和价值的虚无,他们缺失的恰恰是精神层面的深层观照。生存的压力感越来越明显,许多人心灵世界的平衡也越来越难以获得,社会生活、学校生活的深度体制化控制,让人感觉生活越来越依赖于外界,生活没有核心的基础,每个人生活的意义和存在的价值基础越来越需要自己去树立和创造。德育生命关怀的力量是关注人的完整性存在,是引导个体在技术化、商业化的时代中找到自我,找到生命的价值依恋,建构心灵世界的安顿之所……在生命意义的世界中,给人一种本源性的关照。这也正是德育以人为本的真正涵义。为此,德育应是人性化的教育,主旨是关注生活、关怀生命、指引人生,从而关照个体生命存在的价值,导引生命成长和发展,帮助个体的生命质量和生活品质得以提升。

篇6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6-0137-01

高中生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推崇有关于人类的生命教育,这种教育可以归为两类,第一类指的是追溯到生命的本源,让学生们透彻的了解生命的各个发展阶段,从而也加深对自然世界中所存在的生物生命的各个发展阶段的了解。第二指的是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认识到生命的可贵性,希望他们爱惜自己的生命,在生活中展现出自己的生命价值,使自己的生存能力得到提高。高中生物学主要研究的是生物结构、生物自身所具有的性能和生物自然发展规律等,开展该课程的主要意义是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和理解生命现象。从这个角度来讲,高中的生物教学成为校园关爱生命教育的阶梯。

一、生命教育在实践中的重要性

随着时代的进步,美国是第一个提出生命教育理念的国家。有很多的社会

问题也渐渐地表现出来,激起了整个社会的深思:

第一,目前所有的国家都面临着环境、能源、人口、粮食和资源五种大问题,这些问题必须引起我们高度的重视。表现出在人口逐渐增加的情况下,众多自然资源都被过度的使用,破坏了生态环境的持续发展等,这些都严重威胁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2002年的非典事件和2007年发生的手足口病等事件的发生,都在告诫着人类必须与自然界中所存在的各种生物和谐发展,满足自己的生存需要不应该以牺牲其他生物为代价,人类应该把他们作为朋友,尊重他们的生存与发展。

第二,一些漠视生命的人们应该从内心深处进行反思。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着很多事件能够表现出人们不重视自己的生命,同时也不顾其他人和动物的生命,例如校园中存在学生自杀事件、社会上存在虐待小动物的事件和一些凶案件的发生等。还存在一些人由于错误的人生观和心理行为导致了悲剧的发生,最严重的结果可能导致死亡,这是非常值得惋惜的事情。高中生物教师在教学的实践当中,应该利用生态学的内容让学生们正确的认识到任何生物的生命都应该和谐发展。生物老师所传授的生态学知识是为了让学生们认识到生命对大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同时也要激发学生感悟生命的存在,更加深层次地思考生命。老师还应该让学生知道,在五彩缤纷的大自然世界中,无论具有高等还是低等的生命形式,简单还是复杂,在陆地上生活还是在水里生活,他们都存在着生命的轨迹。因此,高中生物老师的任务不仅是传授知识,还应该让学生们了解到在自然环境中,生物生存一定的适应性,并且能够透彻的领悟到生命之间的和谐发展。

二、高中生物教学中进行关爱生命教育的重要性

1.通过该课程的教育,让学生学会珍惜生命。对于任何人来讲,只有一次生命,但在生活的过程中,无论是在生理层面还是心理层面上,我们都会遇到许多的困难和打击,这些困难可能使我们的心理和生理变得非常的脆弱。面对这种状况,如果一个人对生命的构造和发展不了解,那么他就不会清楚生命的来之不易。生物学是一门研究生命活动的学科,所以,通过这门课程可以让学生领悟到生命的宝贵,因此更加热爱生命。

2.对于生命教育,最终应该落到教育上。学校教育是教育的主要方式,学生是被教育的对象,老师的主要职责是让学生创造出高尚的精神领域和人格,唤醒他们的生命潜力和品质的升华,老师还应该教育学生从内心去尊重和敬畏生命。我们要热爱生活、热爱生命,坚持学习知识和文化,使自己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的提高。

3.教育学生关爱他人。在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过程中,人类的生存发展和社会的生活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人类一定要学会和社会环境和平共处,只有这样,生活才会幸福快乐。生物学里有很多的内容概括了生物生命与环境的联系,通过这方面知识的学习可以使学生认识到创建和谐人际关系的重要意义,能够更好地与他人相处。

三、高中生物教学中关爱生命教育的含义

1.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生命。以宏观的角度来看待世界,大自然中拥有千万种生物,生命形式多种多样。从微观层面来说,各种生物在不同的生命阶段,都有着不同的形态特性。以高中生物《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这本书为例,该书详细的讲述了进化过程中生物所进行的变化和不同的形态特性,它们展示出了神奇的大自然。老师首先应该教育学生透彻地认识生物,并且掌握生物在各生命阶段所表现出的差异性,然后在进行欣赏生命教育。欣赏不同生命阶段的自己,享受成长所带来的快乐。

2.正确对待生命。J识生命的前提就是要了解生命,了解生命也是关爱生命教育的关键所在,因此,生物教师按照课本上的内容使学生正确的认识生命。以高中生物《分子与细胞》这本书为例,该书详细的讲述了细胞的结构和发展进化的全过程。细胞是组成每一个生物生命体的基本物质,它的进化过程反映出人类生命的发展历程,例如细胞的生殖、老化和死亡的过程与人类所经历的生命过程是相类似的。老师在讲授知识的过程中,需要指导学生正确地认识生命。

四、结语

高中生物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从具体的某个个体生命身上入手来对学生进行关爱生命教育,从个体生命所表现出来的特性达到对整体生命认识的目的。与此同时,引导学生对生命进行思考,领悟生命的美好,在生命的各个阶段去关心社会、关心其他生物和发挥自己的人生价值。对存在逆反心理的高中生,高中生物老师在教学中需要加强对生命的教育,使学生学会热爱生命,为了幸福美满的生活而努力,学会奉献,给他人快乐。

参考文献

篇7

生存问题是人类永恒的话题。近千年来,无数伟大的哲学家都对生命充满了终极关怀,探索生命之美、追求人生境界既是热爱生命也是尊重生命。老子就是这样一位哲学家。老子对人生的体悟包含了对个体生命无限的尊敬和关切,同时体现了老子遵循宇宙规律和天地法则的生命之美。老子生命哲学的境界已超过世俗层面,他的“生命自然”观对现代人们的人生价值和生命追求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老子其人其书

在研究老子生命观、生命美学之前,必须对老子本人及《老子》主要思想做一阐释,以更好的进入老子的生命美学之中。

关于老子奇其人其书的争论由来已久,近代著名哲学家们比如冯友兰、、钱穆等都对此做过研究和辩论。西汉时期,司马迁在《史记・老子韩非列传》里用简短几百字对老子做了记载,表示在西周有这么一位姓李,名耳,字聃的人著作了《道德经》一书,孔子还问礼与他。然而司马迁另外两条记述又增加了不确定性,一认为老子是楚国人与孔子处于同时期,二又说孔子去世一百多年后,有人说周太史儋就是老子,也有人说不是,世间没人知其然。正因为此,老子究竟是谁?是否著作《老子》一书?引起了后世哲学家的争议和质疑无数,在此不做列举。

不过目前学术界还是比较多地接受了老子就是老聃,著有《老子》一书。本文姑且以《老子》是老子所作来研究其生命哲学的重要思想。本文参阅版本为饶尚宽《中华经典藏书:老子》中华书局2004年出版,以及任法融《道德经释义》(竖排版)东方出版社2009年出版。

二、老子生命之源――道

(一)道化万物

“道”是老子哲学的核心,也是其生命哲学的基本范畴。老子认为“道化万物”,“道”是宇宙万物产生的根源。“道可道,非常道”,“道”是万物的本原,具有无限的生命力,它赐予整个宇宙生机,道不生不灭。正是“道”的运动变化孕育了生命,宇宙间的一切生命皆因为道的变化而化生,各种生命的形态不断地展现在宇宙大道之中。

老子认为天地万物和合而生成,宇宙是生命流行的境界,充满生气,人立足其中,与天地共存,情感共通。宇宙生命浩瀚无边,流行不息。这样的生命场景孕育了无数的生命形态,体现这一形态的最为核心的哲学范畴就是“道”。老子的生命哲学正是基于这样的理论立场,以对“道”的形而上特征的显露,揭示了“道”作为生命本源的缘由。

天地万物的化生离不开“道”,“道”的运行离不开阴阳二气。这一过程,老子有集中的论述。《老子》第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①。老子此处未明言元气化生万物,但老子所说的气冲而和的过程,就是万物阴阳之气运行的结果。在道的化生之力的催动下,元气以其阴阳不同的发展方向构成了万物演化的进程。这就是道化生万物的具体表现。

(二)道不可命名

道化生万物,是万物的唯一起源。这个唯一性体现了生命的永恒性。《老子》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②。“道”作为宇宙的本原,虽寂寥独立,但却周行不殆,流行不息,不可言说,亦不可命名。

生命的源源不断实质上超越了任何具体的、可名状的有限存在物。生命是素朴的,可以在广度上拓展,在深度上无限加深。“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③(《老子》第二十五章)。“道”先天地而生,寂寥独立,运行无始无终,没有中断,没有间歇,这一过程与万物创生相伴随。

老子给我们描述的“道”是无形的非具体的东西。因为具体的东西会受时空的限制,有形态、生灭的变化,所以“道”是无形的、永恒的,是真实存在的。但是“道”又是深远不可捉摸的东西,恍惚不可感知。《老子》第十四章言:“其上不,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兮,复归于无物”\+④。道的超感官性对于人的感官就是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表明道处在无限时空之中。超感官的、无限的道是不可命名的。

正因为“道”无形不可感知,老子形容它的情况为“大”。老子所说的道之大,不是空间之大,也不是体积之大,而是指其创生万物生命的能力极其广大。“道”创生了世界,是天地万物的本原。

虽然“道”是无形的,但不代表“道”不存在。老子用很多章证明了“道”的真实存在性。如《老子》第二十五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⑤。

三、老子生命哲学实质

老子的生命美哲学有两大前提,一是“道”是宇宙的本原,二是“自然”是万物的法则,其中“道法自然”,这是“道”的根本特性,道的性质也是自然的。“道”的特性还包括“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三十七章);“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五十一章)\+⑥。可见老子追求“自然无为”的生命境界。

(一)老子的“自然”

“自然”和“道”一样,是老子生命哲学的中心范畴。“自然无为”的生命境界是老子生命观的实质。“自然”范畴,在《老子》书中一共出现了五次,分别见第十七章、二十三章、二十五章、五十一章和六十四章。

“自然”的基本意义是“自己如此”,同时也有“自然而然”的意思,此处并非指物理意义上的大自然。在古代,一般用“天”、“天地”或者“万物”来表示物理意义的大自然、自然界。

老子所讲的“自然”是他对个体生命的一种期许,他向往通过“无为之治”实现社会和谐和人类生命境界的升华。“无为”不等于“无所作为”,老子的“无为”是在遵循宇宙根本法则的基础之上的一种治国手段和方式,关键在于个体生命的自觉。同样,“自然无为”不再局限在世俗层面,而是老子对个体生命的终极关怀,个体生命的“自然”是老子生命观的最理想状态。

(二)老子生命之“美”

超脱世俗条件限制的“自然”生命才是老子追求和希望实现的,脱世俗限制的个体生命的“自然”发展是实现更高人生价值的基础。就像庄子在《齐物论》中追求“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化境”,渴望实现独与天地精神同往来,遵循宇宙大化之美的人生境界一样。老子的追求也是生命的大善大美,是超越自我的审美境界。

《老子》里直接论述美与艺术的部分有七章,可见第二章、十二章、二十张、二十六章、六十二章、八十章和八十一章。通过这些章节我们可以看出老子对“五音”“荣观”等东西持否定态度,老子认为这些东西只是“表象”的美,不是真正的美。不是大美,并不能帮助个体生命实现生命的“自然”。个体生命的“自然”,即个体生命的自适和情性的完足才是老子强调的真美。

老子的生命之美具有超越性、自由性和解放性,是符合冯友兰划分的人生境界的最高境界“天地境界”的高层次的审美。因为老子不仅觉得“生”美,生命由生到死的变化也是一种美,生死只不过是生命的不同形态罢了,是“自然”的变化。老子言:“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⑦(第十六章)在老子看来。“道”让生命得到延续,让个体生命在宇宙大境中实现了永恒。

四、老子生命哲学的现代意义

现代社会高压的社会环境和快节奏的生活方式让个体生命充满压抑,暴力事件、自杀事件频繁发生,患抑郁症和其他精神疾病的人越来越多,人们在寻找解脱的路上迷茫不知所措,看不到生命的美好,无心感受“生”的自由。我觉得老子的生命哲学可以为现代社会的个体生命带来清泉,指明方向。具有很高的指导价值和现实意义。

冯友兰认为天地境界是一种最高的人生境界,到了天地境界的人,与天地运行同步,平衡相通,知晓天地大化而不言,参与天地运行而不显作为,乐与天地精神同往来,既是把人生当作其审美对象,以一种审美的心态去看待宇宙和人生。老子的生命哲学体现的人生境界就是天地境界。

老子的生命哲学追求个体生命的超越和解放,在老子这里,“自然”的个体生命不止意识到了人作为社会之中的人,也意识到了人作为宇宙中的人;不止遵守社会道德准则和社会公共秩序,他们更注重合乎宇宙大化的运行规律。当人意识到自己的宇宙人身份时,就会以宇宙运行规律为准则,与天地精神同往来。不求功利也不求知识,也不对事物赋予道德的意义,只是对宇宙万物进行直观的观赏和领悟。

现代社会的我们需要向老子学习,学习老子的“自然”,学习尊重生命,顺应“自然”,排除外界的牵累和羁绊,去实现个体生命的自适和情性的完足,用审美的眼光看待生命,让自然去雕琢生命的宝石。

[注释]

①任法融.道德经释义[M].东方出版社,2009年.

②任法融.道德经释义[M].东方出版社,2009年.

③同上

④同上

⑤饶尚宽.中华经典藏书:老子[M].中华书局出版,2004年.

⑥任法融.道德经释义[M].东方出版社,2009年.

⑦任法融.道德经释义[M].东方出版社,2009年.

[参考文献]

[1]任法融.道德经释义[M].东方出版社,2009年.

[2]饶尚宽.中华经典藏书:老子[M].中华书局出版,2004年.

篇8

中图分类号:TU986.2文献标识码:A

在景观美学领域中,共存在三种形态的美学,即表层形式美、中层意境美及深层意蕴美。而其中的深层意蕴美是美学的最高境界,同时也是一个好的建筑和景观规划设计中所具有的以上三种形式的美中最难于表达和设计的重要部分。“意蕴美是景观表现性象征的终极目的,其审美机制是景观整体特征与主体心灵图式的同构契合。”① 意蕴美是人们通过景观的整体形象带给人们的心灵震撼而产生的感悟,而非直接通过单独的具体的形象所感知的表面意义,并且指的是客体带给主体的感受,并同时引发人们对于生命、历史、宇宙等人性深层次问题的思考,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如今,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深、城市特色逐渐流失缺位,人们逐渐忽略或浅化了对建筑及景观设计中意蕴美的设计,但仍不乏有一些极具意蕴美的现代景观设计涌现。

日本现代景观设计便是对传统园林的意蕴进行传承传统、大胆创新的成功代表。日本传统园林善于营造极赋“远离尘世、宁静致远”意蕴的禅宗意蕴。“日本庭园中传统内容的简练与对禅宗的执着,呈现出十足的还原主义与神秘主义,与现代主义的审美趣味在一些方面不谋而合。”②在现代景观设计中,设计师们并没有抛弃这种意识,现代景观大师领悟了传统造园理论中象征手法和进行意境表达的精髓,将其所代表的意义和范围进行扩展或颠覆,力求用现代人的视角来重新诠释对禅宗意境的解读。本文通过对日本科学未来馆的外环境设计以及麴町会馆中所体现的深层意境美进行分析,引发对日本现代景观设计中对于深层意蕴美的表达的思考。

“科学的神秘性”——日本科学未来馆

人们对于宇宙、万物神秘性的探索与追求是永恒的,同时,这也是营造景观中意蕴美的其中一个重要的方向。日本现代景观善于营造这种变化、神奇、充满神秘感,同时引发人进行思考的意蕴,日本科学未来馆位于东京都江东区,是一处通过向人们展示现代高端技术,从而使人们与日常生活中陌生感较强的科学技术进行良好的沟通。这个作品以“科学的神秘性”为特征图示引发了人们对于现代科学技术的思索,象征着人们对科学的态度——从最初的无奈抵抗、茫然好奇到最后的坦然接受、积极探索。

1、原始神秘、茫然

场地中大量空白的地面上的的石头、直白的山体等元素均为朴实无华、没有过多装饰的原汁原味的材料营造出一种原始的清幽和神秘之感。而人们最初站到庭院中,由于周遭极少的景致设置和由于运用少量的元素而留下的大片的空白而感到迷茫并引发读者的思索和感悟,使得人们能够慢行而静静思考,而不是在花繁叶绿中匆匆而过,这种以少衬多的置景手法给人一种原始神秘、茫然无助、不知所措的感觉,这象征着人最初对科学感到茫然好奇、不知所措、懵懂思索(图1)。

2、变化多端、深不可测

另外,其场馆空间仅由几个零星散落的立方体建筑、一些水面和几组造型各异的土山构成,这几组土山均高于人的视角且其至高点各不相同,这使得人们在欣赏时由于角度和驻留点的不同而所观察的景象也变换多样,从而产生的心理感受也不尽相同,随后,当棱角多变的山体及水体间互相形成的凹凸呼应的变化以及主体建筑在大量空白的凸显下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时,又会令人增添豁然开朗的感觉(图3、图4)。这些变化的山体、水体象征着神奇奥妙的科学,多层次、多视点、多角度、多样不停变化的空间表达了科学的变化多端、深不可测的特征。而面对如此多意外的观察与发现,人们一种惊喜之感(图2)。在这里象征着科学给予人们从最初的茫然好奇到逐渐意识到科学的神秘和变化莫测。

图1 图2图3图4

“生命力量”——麴町会馆

景观中意蕴美的设计主要体现在人类对于深层精神的探索和挖掘,而对于生命的思索是人们穷尽毕生所追求的,也是体现设计意蕴美的重要环节,而其中“生命力量”是更是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日本著名禅宗大师枡野俊明所设计的麴町会馆便是现代景观设计表现生命力量意蕴的代表作,在这个作品中,设计师摒弃日本传统园林中的寂静、清幽、估计的氛围,主要以 “生命力量”为特征图式,表达了人们对生命的无限崇拜与追求。作品着重表现了万物和谐、自由、生机盎然、跳跃、希望、力量等特征。

万物和谐、统一

生命的“和谐统一”是麴町会馆的一个重要特征,强调着“不同中的统一”。虽然院中每一种形象都有其各自不同的形态和颜色,但是它们互相交织在一起却十分和谐、统一,浅色的石材与深色的墙体、静态的独立的石材与动态的流水、静止的死板的墙面与其身后生机盎然的植物,这些看似对立的场景整合在一起和谐共生,体现了生命、万物的协调与统一 (图5、图6)。

2、生生不息、充满动势、追溯本源

日本禅宗中以"死水"代替"活水"的概念在这里以相反的思路得以重新呈现,真实的水体代替了传统园林中象征各种形态水流的白砂,跳跃的水珠、奔腾而下的流水,时刻体现着生命的动势、生生不息与永不停歇。同时,麴町会馆中的用原生形态石头砌筑而成的墙体在水中持续不断地进行冲洗,试图重新去挖掘自身的价值。在这个庭院中,“所有对外来的不确定和模糊感表达了一个对本质的、循环的内心世界的追求。表达了一种无限轮回的、不断反思的禅宗境界。”③引发人们重新对生命的本源、生命的意义进行思考(图7、图8)。

图5 图6图7 图8

总结

由此可见,景观设计中的意蕴美是最难达到的审美形态,而日本现代景观设计对于传统园林意蕴美的表达的核心指的是并非对传统园林关于意蕴的设计手法进行机械复制和“拿来即用”、固步自封、满足于现状、停滞不前,而是在传统要素与现念之间找到了一个良好的契合点,将其传统元素进行抽象提取、重组出新,并在满足现代人的使用功能及审美意向的基础上将传统意境进行颠覆式的设计,同时将人类共同关心具有普遍意义的深层次问题赋予其中,创造符合时代特色的现代山水园。

参考文献:

刘晓光.景观象征理论研究,2006年.

篇9

一 辨章原点:确立哲学历史发展的源始端点

哲学历史的发展,仿佛思想长河的绵延,源头活水保证了河流本身的清澈如许。因此,辨别和厘清错综复杂的历史脉络的真实“命脉”、彰显和呈现沉潜隐晦的历史观念的真正本质,对于哲学历史的整体把握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在牟宗三看来,辨别和厘清哲学历史的源始端点,乃是一个繁重的思想运作过程。首先,哲学历史的源始端点,不是历史事实的陈述甚至不是哲学历史内容的叙述,而是关于哲学历史事实初始即具的内蕴问题的反思。其次,哲学历史的源始端点,是从具有特殊性的哲学,如中国哲学、英国哲学、德国哲学的历史中抽绎出来的具有普遍性的哲学问题,并且是关于具有普遍性的哲学问题的反思。就作为反思对象的存在而言,上帝和物(包括有生命的动物)因没有特殊性而不能成为哲学的反思对象,只有人、只有人的问题才能作为具有普遍性的哲学问题而成为反思的对象。再次,哲学历史的源始端点,只能是有限的存在物而非无限的存在物。作为具有普遍性的哲学问题的内省和反思对象,人的精神活动必然受到感性和环境的双重限制而表现为有限的存在物及其活动,“人是在通孔中表现他的精神生活”[6]的;因此,作为哲学历史的源始端点,只能是人的有限的精神生活。最后,哲学历史的源始端点,必然通过人的有限的精神生活表现出来并因表现对象的不同而形成不同的主要课题。如,“中国哲学,从它那个通孔所发展出来的主要课题是生命,就是我们说的生命的学问。它是以生命为它的对象,主要的用心在于如何来调节我们的生命,在运转我们的生命、安顿我们的生命。这就不同于希腊那些自然哲学家,他们的对象是自然,是以自然界作为主要课题”。[7]经过上述辨别和厘清的思想运作过程,可以肯定的是:哲学历史的源始端点,与人的生命有关、与关于人的生命的内省和反思有关。

既然哲学历史的源始端点与关于人的生命的内省和反思有关,那么,彰显和呈现哲学历史的源始端点也就必然与个人的生命有关、与实践有关。首先,历史、包括哲学的历史,不是一个与己无关的自然对象,也不是一个外在的既成物。由于个人的生命总是通过个人的生活实践而实现出来的,而且总是追求着更好的、更加理想的生活状态,“是以,就个人言,在实践中,个人的生命就是一个精神的生命,精神的生命含着一个‘精神的实体’,此实体就是个人生命的一个‘本’。就民族言,在实践中,一个民族的生命就是一个普遍的精神生命,此中含着一个普遍的精神实体。此普遍的精神实体,在民族生命的集团实践中,抒发出有观念内容的理想,以指导它的实践,引生它的实践。观念就是它实践的方向和态度”。[8]在这个意义上说,哲学历史的源始端点只能是一个容纳了个体生命追求理想并必然通过实践实现出来的精神实体。其次,历史、尤其是哲学的历史,作为个体生命追求理想并必然通过实践实现出来的实践过程的民族的或类的表现形式,实际上来源于人的(个体的、民族的、类的)生命的道德的(本来向善的)和向上的(追求理想的)“心”;因此,“在实践活动中,人类的那颗道德的向上的心始终在活跃着,贯彻着他的实践,此就是实践不同于‘自然’。‘理想’就发自那颗道德的向上的心。理想的‘内容’是观念”。[9]因此,作为哲学历史的源始端点的精神实体,不是抽象的、只在理性思辨中存在的概念,而是具体的、包含着道德的和理想的等诸多规定性的观念。最后,以具体观念形态存在着的哲学历史的源始端点,必然通过多种多样的形式、形态和方向实现出来,并通过实践活动而不断地发展和丰富。经过以上辨别和厘清且彰显和呈现而出的哲学历史的源始端点,就是“道德的心”或曰“道德的向上的心”。[10]“道德的心”作为人类哲学历史的源始端点,必然通过类的人、群体(民族)的人和个体的人的实践活动而表现出来并获得实现。但是,在牟宗三看来,由于受到人的本性中的自然属性的规定性的限制,“道德的心”在源始处不可能全部表现。“在民族生命的集团实践中,从抒发理想的道德的心而来的观念形态,各民族是不会一样的,就现在讲,东方与西方的文化系统就不同。其原因是在:那抒发理想的道德的心,其内容与方面非常丰富,而其本身又带创造性,而人又受动物性的限制(广言之,即物质性或古人所谓气质的限制),所以它不能一时全体表现”。[11]但是,“道德的心”的表现方向和形态的不同,并不能阻止和拒斥作为观念形态的哲学思想之间的会通融摄,因为,不论哲学思想之间或哲学体系之间的差异如何巨大,都是从抒发理想的道德的心而来的观念形态,都必然随着历史的发展而趋向于会通和综和。

那么,“道德的心”在中华民族集团实践活动中如何表现?或者说,作为中国哲学历史的源始端点究竟是什么?牟宗三通过关于中华元典的考订诠释,明确指出:“仁智之全”就是“道德的心”表现于中华民族的集团实践中观念的具体形态,也就是中国哲学历史的源始端点。[12]肯定“仁智之全”,乃中华民族历史自觉的源始端点、中华民族集团实践的源始端点、中国哲学历史的源始端点,这实际上也就为牟宗三的哲学体系提供了“道德”与“理性”相结合的思想原点以及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思想支持。

在牟宗三看来,以观念形态存在的历史/思想的源始端点,之所以在各个民族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取决于不同民族不同的集体实践活动;而指引不同民族不同的集体实践活动的思想对象的不同则有不同的致思取向。如,中华民族初始即以“生命”为思想对象,如何调护和安顿生命成为先圣先哲最为关心的事情本身;与此不同,西方哲学则主要以“自然”为思想对象,如何运用理性和智慧理解对象本身,成为西方哲学初始即具的思想追求。“故西方以智为领导原则,而中国则以仁为领导原则。见道德实在,透精神实体,必以‘仁’为首出。智隶属于仁而为其用”。[13]由于“仁”对于“智”的范导、统领关系的存在,“智”的存在和发展必然朝向着“智的直觉”的方向发展以利于个体的人领悟和践行“仁”,从而也就抑制了“智”向着“知性”方面的展开,“此所以自孔子后,仁一面特别彰显凸出,而智一面,则终隐伏于仁而未能独立发展也。智,只润于仁中,调适而上遂。并未暂离乎仁,下降凝聚,转而为理解。故名数之学及科学,皆不能成立也”。[14]从以上牟宗三辨章原点以确立哲学历史的源始端点的哲学史基本观念,可以概括出以下特点:

(1)哲学历史的源始端点就是“道德的向上的心”。作为哲学历史的源始端点的“道德的向上的心”,既是存有即“普遍的道德实在”、“普遍的精神实体”的存在本体,又是活动即“智的直觉”、“知性”等思维活动,因此,作为哲学历史的源始端点,只能是集普遍实在性和客观必然性于一身的最高本体,也就是“即存有即活动”的。

(2)作为哲学历史的源始端点,“道德的向上的心”因各民族不同的集体实践活动而表现为不同的观念形态,并且因各民族不同的思想对象而表现为不同的致思取向和不同的思维能力发展方向;但是,尽管有着诸多不同,表现为多元和多维的思想对象、致思取向和思维能力发展方向总是可以会通融摄,并最终通过或互摄、或彰显、或下转等以兼容互补以至综和,自我实现和自我确证哲学历史的源始端点的本质(本体)规定性。

(3)中国哲学历史的源始端点就是“仁智之全”。“普遍的精神实体”即“道德的向上的心”落实到“生命”上,从而使得生命本身有了价值和意义。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其观念形态就是“仁”;而关于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的领悟和理解并以之指导生活实践,就是“智”。因此,作为中国哲学历史的源始端点的“仁智之全”,并非“道德的向上的心”的全体表现,而只是关于特定的表现对象,如“生命”及其特殊的规定性、“性善”或“精神的生命”,因而既是“内在的”(内在于人的生命的),又是“超越的”(超越人的生命的动物性的限制的);既是“存有的”(是通过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所证实的普遍的精神实体),又是“活动的”(是关于生命价值和意义的领悟和理解的理智活动)。所以,“既内在又超越”、“即存有即活动”,是作为中国哲学历史的源始端点的“仁智之全”的本质规定性,规定着中国哲学历史的发展方向,判定中国哲学历史上以至于会通中西哲学所有的哲学传统、哲学系统和哲学体系的正别圆缺皆源于此。

需要指出的是,虽然牟宗三哲学关于哲学历史尤其是中国哲学历史的源始端点的设立,确实把握住了中国传统哲学特别是儒家思想注重“人的问题”的元典精神和思想特质;但是,问题在于,尊崇人的生命价值和生活意义,是否一定要以贬抑人的自然生命和现实生活为前提?肯定人的精神生活和人的道德或精神属性,是否必然要求否定人的自然生活、社会生活和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类似这样的问题给人以这样的印象:牟宗三通过辨章原点以确立哲学历史的源始端点所做出的全部努力,似乎都是“接着讲”宋明新儒学、尤其是“理”“欲”二元对立且非此即彼的理学思辨模式[15]在更大尺度的历史空间、元典语境和思想空间中的重新演绎,不能不赋予他的哲学史观以浓重的道德理想主义和绝对主义的单一化色彩。

二 考镜源流:梳理哲学历史发展的曲折路径

哲学历史的发展源远流长,如同长江大河,因其源远而不能一泻千里、奔腾入海,因其流长必然曲折坎陷乃至歧出百川,哲学历史的发展也大致如此。在牟宗三看来,由夏商周尤其是周代的典章制度转入观念形态的“仁智之全”,中国哲学思想的历史才得以真正启始。因此,虽然当时有诸多思想家起而救“周文疲弊”乃至“礼崩乐坏”之时弊,但是,只有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特别是“仁”的观念的提出,使得以“礼乐”为标识的“周文”内在的道德生命与现实的个体生命联结起来,成为每一个人努力去做就可以做到的事情。在这个意义上说,儒家提出的“仁智之全”,不仅接续了“三代之治”的“治道”,而且开辟了人人都可以自我追求和自我实现的“价值之源”,从而使得受到动物性限制的人类生命从动物中超越出来,进入到价值和意义的世界,儒家思想因此成为哲学历史发展的主流。[16]由此而言,较之当时继“周文”而出的诸子百家及后来传入的佛教,儒家的“仁智之全”更能凸现和澄明人类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当然,诸子百家以至于佛教,对于人类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的自我实现和自我确证也不无小补。如,道家之“察莫过于道”,贵在“知几”且追求心境自由,佛教之“察业识莫过于佛”[17]消解执著无明以澄明般若智慧等,对于自我实现和自我确证自己的生命价值和生活意义均有助益。因此,哲学的历史并非横尸遍野的思想战场,而是滔滔不捐细流的思想河流;由源达流而清者自清,支脉曲径或可小补乃至浊者也不失为鉴。

以“仁智之全”为源始端点的儒家思想已然成为哲学历史发展的主流,那么,一泻千里、浩浩荡荡而奔腾入海似乃势所必至,其实不然。在牟宗三看来,儒家思想曲折发展的原因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源自形而上下、执与无执处不明,从而在思想路径上表现为“道德”与“存在”的冲突而各执一端;另一方面则来自于主次不分,一时在历史路径上出现“才性与玄理”、“佛性与般若”的喧宾夺主,“仁智之全”晦而不明。直至宋明诸儒出,方才正本清源且返本开新,接续道统而再现哲学思想发展的主流。

其一,思想路径之考镜。“仁智之全”作为哲学历史的源始端点,并非后人妄自抽象、任意比附,而是本诸元典且确有所见。本诸元典,是指以《论语》、《孟子》、《中庸》、《易传》、《大学》为根据;确有所见,是指阅读元典而来的通达见识( insigh,t通识)。在牟宗三看来,“仁智之全”作为哲学历史的源始端点,本来就是“普遍的精神实体”落实于个人的生命而提纯的核心观念,因而是“既内在又超越”、“即存有即活动”的“道德的形上学”。但是,人们往往把“道德”与“形上学”对立起来,从而曲解或误植理解儒家学问的思想路径。一种人“是认为儒家的学问只限于孔子讲仁、孟子讲性善,纯粹是道德,不牵涉到存在的问题。持这种态度的人认为儒家完全是属于应当(ought)的问题,并不牵涉存在(being)的问题。他们把儒家限定在这个地方,因此不喜欢《中庸》、《易传》”。[18]另一种人则正好相反,“他们不喜欢理学家,也不喜欢《论语》、不喜欢《孟子》,他们喜欢《中庸》、《易传》。照他们这条路就成了metaphysical ethics,正好和前一种态度相反。他们不喜欢讲主体,因为他们道德意识不够,所以不喜欢讲主体。他们是用审美的兴会来讲儒家,说《论语》是‘庸言庸行’,这不过瘾,一定要讲《中庸》、《易传》才过瘾”。[19]牟宗三认为,这些人失误的根本原因在于:既不能整体把握作为儒学元典的五部书乃“仁智之全”一以贯之,又不具有整体理解“仁”之与“心”、“天”,“性善”之与“心”、“性”、“命”、“天”必然通达的见识,因此不能从哲学的层面去理解和把握儒家的学问。把儒家学问理解为哲学,康德哲学是一面镜子。康德哲学既讲“道德”也讲“形上学”,但他只是为作为先验而且纯粹的理念的“道德”提供形上学根据,因而是“道德底形上学”(metaphysics ofmorals);而且,由于他把道德的形上学根据最终归结于上帝的存在,因此他的“道德底形上学”实际是“道德的神学”(moral theology)。两相对照,儒家也讲“道德”和“形上学”,但儒家并不把道德的形上学根据归诸上帝,“因为儒家不是宗教。儒家有个天来负责存在,孔子的仁和孟子的性是一定和天相通的,一定通而为一,这个仁和性是封不住的,因此儒家的metaphysics ofmorals一定涵着一个moralmetaphys-ics”。[20]所谓“moralmetaphysics”就是“道德的形上学”,是完整理解和准确把握儒家思想内涵和实质的唯一正确的思想路径,并由宋明诸儒而充分完成。

其二,历史路径之考订。“仁智之全”作为哲学历史的源始端点,出诸原点的儒家者流———不论是先秦的“儒分为八”还是两汉以传经为儒,大都拘泥于儒学形式而未能深入儒家本质以确立儒家生命智慧的发展方向。迄至魏晋,先秦道家籍玄学而复兴,又恰遇印度佛教之传入,哲学历史呈现多元源流竞相纵横的复杂格局。牟宗三认为,魏晋时期思想界的复杂情形,虽然一时分歧了出诸源点的主流,但是,歧出者也弘扬和充实了主流而主流本身也因广纳博揽遂成规模。[21]具体说来,魏晋玄学所复兴的先秦道家的“玄理”,因其肯定“道之创生万物”而在本体论上确立了生命无限创造的纵贯系统,因其强调“不生之生”即由修行工夫而在个体生命中呈现其能达境界的“纵贯关系横讲”;佛教的“般若”也大体类似,而且都是在“性”(“才性”、“佛性”)上讲,两者共通的模式(common pattern)就是“纵贯横讲”,也就是“创造性原理”(principle of creativity)在个体生命上的落实。[22]虽然“玄理”和“般若”深刻地揭示了“创造性本身”(creativity of itself)所应具有的普遍性、无限性和创生性的本质特性,而且肯定了人有“智的直觉”( intellectual intuition),从而为人的生命作为“存在之源”和“创造之源”提供了本体论的证明和工夫论的确证;但是“仁智之全”作为哲学历史的源始端点,不仅仅只是“存在之源”和“创造之源”,而且也是或主要是“价值之源”、是为人的道德实践提供来自理性的动力支持和来自本性的动机依据,否则,人的生命作为“道德的生命”以至于“道德的向上的心”的存在本身也就只能是假设而非呈现。

在牟宗三看来,魏晋玄学就“性”(“才性”)谈“玄理”、佛教也从“性”(“佛性”)说“般若”,虽然将“价值之源”悬置于“生命”之外如“道体”、“涅槃”,但也揭橥作为“价值之源”的“仁”也就是人的“性体”的真实内容、人的“心体”的本来活动,从而以“纵贯者纵讲、横列者横讲”[23]较之“纵贯横讲”而更加圆熟。因此,经历魏晋玄学的“才性与玄理”、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的“佛性与般若”之洗礼,“仁智之全”真正坐实于人的“心体与性体”,而“生命的学问”挺立出人的“真正主体性”;对此,宋明诸儒功莫大焉。宋儒将“四书”置于较之“五经”更优先的地位,给人以转化周、孔为孔、孟之儒家传统以创新儒学的外观,实际上是发明和承续孟子的“十字打开”对于“仁智之全”的创造性贡献。[24]或者说,发明孟子学说对于儒学的创造性贡献,宋明诸儒厥功甚伟。由于宋明诸儒的阐发揭明,作为“性理之学”的儒学渐次展开其“心性之学”、“内圣之学”、“成德之教”,以至于“道德哲学”、“道德的形上学”的丰富内涵;而宋明诸儒六百年的全部努力无非是孟子创造性贡献的承续和充实,“宋、明儒所弘扬者无能越此‘成德之教’之弘规”[25],“而说宋、明儒之‘心性之学’若用今语言之,其为‘道德哲学’正涵一‘道德的形上学’之充分完成”[26],宋明诸儒创新儒学成为“新儒学”(Neo-confucianism),以此。

其三,宋明新儒学分系之剖判。在牟宗三看来,宋明诸儒的全部努力就在于:打通元典即《论语》、《孟子》、《中庸》、《易传》和《大学》而一以贯之,从而端正哲学历史发展的思想路径;因“儒分为八”、“传经为儒”、“才性与玄理”、“佛性与般若”之刺激而契悟“性体”以阐明自觉的道德实践所以可能的超越根据,从而再现哲学历史发展的历史路径之正途。其中,北宋诸儒如周敦颐、张载和程颢首创其大致规模和基本范型。[27]程颢合周敦颐的“太极”、张载的“太虚”之“二本”为“一本”,“仁智之全”就在其自己运动中渐次展开而获得愈来愈丰富的规定性,并由抽象的观念充实为具体的观念且得到了本体论的证明和工夫论的体证;至此,哲学历史的思想河流再次回归主流,而且更加清澈、更加恢宏。

然而,生命的契悟需要通体透彻而不能拘于一隅,如同双峰兀立而主流顿呈三派。“由濂溪、横渠而至明道,此为一组。此时犹未分系也”;“义理间架至伊川而转向。……他把‘於穆不已’之体(道体)以及由之而说的性体只收缩提炼,清楚割截地视为‘只是理’,即‘只存有而不活动’的理”。[28]如上所述,源自“仁智之全”而作为儒家思想的最高本体者,如“道体”、“仁体”尤其是“心体与性体”的本质特征,就是“既内在又超越”、“即存有即活动”的。因此,判定儒家学派之主流与否,不是根据学派的地位和影响的高低大小,而是根据其理论学说能否全面、准确和完整地坚持、充实和发展儒学“道体”的本质规定性。据此,牟宗三剖析和判定宋明新儒学对于儒家思想的发展应当分为三系:

(1)五峰、蕺山系:胡宏和刘宗周承续周敦颐、张载和程颢的圆教模型且开出新义。一方面通过“以心著性”即通过心体的“形著”以实现和确证性体的价值和意义,从而保证了“性体本善”并非设准而是呈现;另一方面是“逆觉体证”即通过道德实践中的“自我震动”也就是怵惕恻隐之心以体认和确证“价值之源”的真实存在。

(2)象山、阳明系:陆九渊和王阳明片面坚持和发展道体的“既内在又超越”之心体;虽然主观努力抵达极致处亦可见圣贤气象,但于“即存有即活动”之性体终有所欠缺。因此,上述二系,“前者是从客观面到主观面,而以主观面形著而真实化之;后者是从主观面到客观面,而以客观面挺立而客观化之。两者合而为宋、明儒之大宗”。[29]

(3)伊川、朱子系:程颐和朱熹只是以理说性并将之提升至客观的、普遍的从而也就是不变的、外在的“天理”,因而是“只存有而不活动”的理。“此自不是儒家之大宗,而是‘别子为宗’也。此一系统因朱子之强力,又因其近于常情,后来遂成为宋、明儒之正宗,实则是以别子为宗,而忘其初也”。[30]此即为宋明新儒学三系之判剖。

值得强调指出的是,牟宗三关于哲学历史发展的路径(思想路径、历史路径和理学分系)的考镜,确实体现了哲学史研究的本质要求,即:历史与逻辑的统一且将之具象化,因而对于提高我们的理论思维能力不无助益。首先,哲学历史的发展并不必然表现为后来的哲学体系对于此前哲学体系的取代或超越,而是更多地表现为出诸原点的思想路径与现实的历史路径的统一,也就是思想内在的逻辑必然通过历史的实际进程而顽强地实现自己、确证自己。因此,从现象上看极为相反的思想路径与历史路径,在哲学历史的发展上仍然可以保持着本质上的一致性。其次,哲学历史的发展并不总是表现为“路径依赖”,而是更多地表现为“路径歧出”,而且后者较之前者更加能够充实、拓展和深化原有的哲学主题。因此,单一化的发展不利于哲学主题在多样化的规定性中丰富自己、实现自己。最后,哲学历史发展的主流并不总是表现为占有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或思想体系,片面的、单向化的“偏至”型发展更容易获得“正宗”地位。因此,辨识和判定哲学历史发展主流的根据,只能是经过反复思考且反身体认而自我认同的哲学立场、观点和方法,而不能只是哲学体系的华丽外观和钦定地位。

三 广集善缘:整合哲学历史发展所必需的思想理论资源

常言道:不捐细流,方可以为沧海。设若哲学历史的发展如同终将汇入大海的思想河流,那么,涓涓细流或旁支别脉不仅不应当拒斥而且本身就是哲学历史发展之必需。牟宗三认为,无论如何定义“哲学”,哲学的目的都在于追求普遍的真理,而哲学的真理又是通过普遍性概念而实现的,因此,“普遍性是由观念、概念来了解,但观念是要表现的,要通过生命来表现的,这就是普遍性在特殊性的限制中体现或表现出来,这种真理是哲学的真理”。[31]如果说,哲学历史的发展就是朝向着具有普遍性的哲学真理的逼近,那么,这种逼近又总是通过具体的、现实的因而具有特殊性的个体生命而获得实现和确证的。在这个意义上应当说,不同哲学传统间的会通、不同哲学系统间的良性互动、不同哲学体系间的兼容互补,本来就是哲学历史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

篇10

生命意识,意指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中所呈现出的种种生命形态作自觉的沉思与探索,它是人对自身生存状态所作的一种返观。生命意识作为一种创作观被得到强调,是因为生命与文学是相伴相生的。文学表达的应当是对万方生命的终极关怀和不倦探寻,真正纯粹的文学精神要求作家用生命的曙光去烛照读者的心灵,借此唤起他们对于生命的热烈向往以及对高质量生命的健康追求。所以,生命意识能够成为我们窥探作家创作观念的一个窗口。下面,我们试着对沈从文创作观中的生命意识作一剖析。

一、乡土:生命的根

作家与故土的联系是一种生命联系,尤其对于一个生长在乡村的作家而言。故乡生活在作家创作中的地位,除了题材倾向的决定外,更为主要的是对于作家人生观与审美观的铸造,对于作家基本生命素质的确定。那么创作中的乡土意识,在深层意义上,它应该是作家对生命之根的一种寻找。

沈从文的生命意识孕育在他那片风貌独具的湘西故土中。独特的自然与人文景观使湘西一隅的地域色彩显得异乎寻常的浓厚。在地理分野中,湘西和黔北、川东接壤,有“中国盲肠”之誉,边域荒僻,却不乏大自然的灵秀之气,万山细流,亦处处洋溢着生机,湘西的山与水、城与乡,均非贫瘠偏僻所能概括。人文方面,山民们猎兽充饥,对歌定情,在原始野性中爱与被爱,凭着山民特有的胃口品尝着生命的种种欢愉和忧伤,他们强悍但却充满深情,他们粗犷但却懂理,他们不乏野性却具有璞玉般的品质,湘西人在自己独特的生存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土人情和独特的生命体验,湘西的人与事、哀与乐,亦非蛮悍蒙昧所能表达。雄浑而又灵动的湘西山水,自由流动的生存形态生成了一种独特的生命氛围。沈从文,一个“在这地面上”过了二十年日子的青年毫无选择地在其中完成了自己生命意识中最基本的铸造。

沈从文对乡土的依恋并不意味着他对那种近于原始的生命形态的完全认同。事实上,沈从文着眼的是现代人生命结构的建设,只不过他是站在昨天的时空里,力求从过去提炼出于今天有益的精神元素。按照沈从文的说法,他是在倾心于“国家重造的设计”。沈从文凝结在乡土情绪中的寻找意识一方面是对现代文明的怀疑,因而强调它的缺陷,比如《八骏图》里八位教授均心灵空虚,行为乖离,精神异常,由于断了传统之根而害了很蹊跷的病。在沈从文看来,他们共通的病是现代文明对自然人性的压抑和扭曲,但沈从文又并非反对文明的现代进程,他只不过是从建设的角度探讨如何保存和发展自然人性及其他生命素质,使之成为现代人的生命要素。另一方面,沈从文对于故园乡土的眷恋又并不能使我们据以判定作家是在亲近以儒家思想为正统的传统文化。事实上,童年时代的沈从文就已开始抵触《诗经》、《论语》、《幼学琼林》一类的教材了,并且形成了自己“一生性格与感情的基础”。此外,湘西特异的地域环境也使这片土地相对较少地受到儒家文化的熏染。沈从文借乡土以寻生命之根的特殊性就在于他力图从一个地区性的少数民族(苗)的观点出发,考察一个较大的文化,在最广泛的意义上,这仍然是在中国文化内部对中国文化所作的批判。怀疑现代化文明却非主张原始性的回归,寻找传统之根又非对正统文化的盲肯,这就是沈从文乡土意识的基本特征。

沈从文的乡土意识具有典型性。一方面,沈从文的乡土情绪源于对我国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历史过渡的思考,带有明显的现代中国特色,它有别于西方后工业社会那种彻底的原始主义态度。另一方面,由于传统文化心理的积淀,沈从文的乡土意识又能让我们窥见一些传统的精神基因。作品中某些超然的气息,让人想到道家的生存哲学,作家对生命的苦苦探索,让人联系到屈原的上下求索,作家对自然风情的亲昵描绘,又让人忆及陶渊明的与万物同化。所以传统文化中关于自然与人生的理解依然流淌在沈从文的乡土意识中。沈从文乡土意识中的时化印痕与民族色彩使他能够成为乡土小说作家群中的特立者。

二、人性:生命的内核

既然沈从文要用一支笔去解剖用他自己的话说是“复杂多方”的生命现象,那他就不能不涉足人性的领域。虽然文学与人性是一道复杂的创作命题,但沈从文依然凭着“乡下人”的任性,热情地去表达自己对人性的理解和追求,重视“人性”为自己生命意识的内核所在。他这样写道:“我只想造希腊小庙。选山地作基础,用坚硬石头堆砌它。精致、结实、匀称,形体虽小而不纤巧,是我理想的建筑。这神庙供奉的是‘人性’。”在沈从文的创作观念中,人性应当是文学生产的起点和归宿。他说:“人心与人心的沟通和连接,原是依赖文学的。人性的种种纠纷,与人生向上的憧憬,原可依赖文学来诠释启发的”,“一部伟大作品,总是表现人性最真切的欲望,――对于当前社会黑暗的否认,以及未来光明的向往”。正是出于这样一种对文学使命的理解,沈从文方自称为“人性的治疗者”。

沈从文对人性有自己的理解。在时间和空间两方面都共通处多、差别处少的共通人性,是这位作家在他的文学世界里不倦探索的主题,同时也正是这一“共通人性”一度给沈从文带来了“抽象人性论”的批判。时展到令天,随着人性探讨的深入发展和人们人性的不断趋于科学与合理化,那种否定人性存在、将人性等同于阶级性的庸俗社会学人性已被摒弃,阶级社会中的人性除了带有阶级性外还存在共同人性的观点已为众多人所接受。相应的,在对沈从文人性探求的评判中,人们已经能够运用永恒性与历史性、理想性与现实性相统一的方法论原则。事实上,认为沈从文的人性表达既包含了特定的社会内容,反映了某种历史生活的真实,又客观地存在抽象化的瑕疵这种评判已成为共识,我们认为,这是一种科学的解释和辩证评价。

这里我们想谈及的是鲁迅与沈从文两位文学巨匠在人性领域里的不同探索。著名学者金介甫在研究沈从文时指出:鲁迅和沈从文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唯一可以比肩的两位巨人。如果说鲁迅的伟大在于他毕生用作品表达了对中国人的恨,那么沈从文的伟大则在于他表达了中国人的爱。尽管这一说法不无商榷之处,但却正确地发现了这两位作家独特性的巨大反差,如同沈从文自视为“人性的治疗者”一样,鲁迅致力于“国民性”的探索,是要“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但他们的思维角度及侧重点明显迥异。鲁迅遵循的是历时性原则,在他看来,所有的人类社会都沿着从落后、愚昧的“原始”向进步、文明的“现代”这一进化轨迹演变。这种进化论的生命信念恰如摩尔根所表达的:由于人类是同一起源,因而他们的经历也基本相同。尽管发展不同,但在所有大陆上发展渠道是一样的。人类所有部落和民族都发展成极为相似的进步形态。因此,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现代文明的差异在于他们所处的人类文化发展阶段不同。前者被后者取代也是历时性逻辑上的必然。鲁迅着眼于国民性的改建,而不考虑人性的普遍性,原因正在于此。与此相反,沈从文在作品中则灌注着共时原则和共同人性的观照,他更愿意关心的是全人类在经济时代都共有的普遍的人性,即生命的自然本质和原始形态的现代遗存。他曾表达过这一信仰:因为我说到这世界里有所爱。美丽、清洁、智慧以及对全人类幸福的行影,永远是一种德性,也因此使我们永远对它崇拜和倾向。可以说,沈从文对于人性的共同性的关注和鲁迅对于人性的历时性探索互补地形成了现代文学史上对人性问题比较完整的表达。

三、非理性:把握生命的方式

沈从文声明,他要“用一支笔来好好的保留最后一个浪漫派在二十世纪生命取予的形式”。在这位作家的视野里,生命不是一种合逻辑、合理性的客观存在,而是弥漫了无限的抽象性,是一种精神的生命力,在感官上,它是火焰,是闪光。简言之,沈从文明显地流露出他对生命的非理性把握。

沈从文非理性地观照生命,首先表现于他有将生命审美化的明显倾向。我们所谓生命审美化,一方面指作家在非艺术活动中对生命具有审美化意义的体验,另一方面则指作家在艺术生产过程中对于生命审美化的表达。“美在生命”是沈从文对象化的诠释,同时也是对生命的审美化理解。沈从文关于生命与美的这一等价判断即是作家对自己生命审美化倾向的告白。

如同泰戈尔一样,雪泥鸿爪,晨烟暮霭,莫不让沈从文感到一种生命的躁动和柔美。在非艺术活动中,一切生命,于自然的雨露阳光下萌发、生长、跳跃,这一切均使沈从文醉心神往。他可以从昆明寓所园子里那只跳跃于树枝间的小松鼠,“证实生命存在的快乐”。他也会像《绿魇》中的“我”那样,躺在绿色土坡上,从蚕豆发芽,水里的浮游生物,阳光下的瓢虫,感受着生命的意义。《从文自传》这样写道:“蝙蝠的声音,一只黄牛当屠夫把刀进它喉中时叹息的声音,藏在田塍土中大黄喉蛇的鸣声,黑暗中鱼在水里泼剌的微声,全因到耳边时分量不同,我也记得那么清清楚楚。因此回到家里时,夜间我便做出无数希奇古怪的梦。这些梦直到近二十年后的如今,还常常使我在半夜里无法安眠……”

沈从文曾经对周作人的“普遍趣味”表示欣赏:在路旁小小池沼负手闲行,对萤火出神,为小孩子哭闹感到生命悦乐与纠纷。不同的是,沈从文没有“绅士有闲心情”,也不具备“僧侣模样领会世情的人格”,他是怀着一种童心般的惊奇和热情去打量生命的种种。“为什么骡子推磨时得把眼睛遮上?为什么刀待烧红时在盐水里一方能坚硬?为什么雕佛像的会把木头雕成人形,所贴的金那么薄又用什么方法做成?为什么小铜匠在一次铜板上钻那么一个圆眼,刻苑刻画得整整齐齐?”这种童年的疑问与热情作为一种异常珍贵的禀赋一直留存在作家的大脑中,深刻地影响了他在作品中对自然与人生的审美化表达。

沈从文对生命的非理性把握还表现为他创作活动中的宗教色彩。在《从文自传》中他坦言:“我就是个不想明白道理却永远为现象所倾心的人,我看一切,却并不把那个社会价值搀加进去,肯定我的爱憎。我不愿问价钱上的多少来为百物作一个好批评,却愿意考察他在我思想上使我愉快不愉快的分量。”换言之,沈从文不是通过一种固定的思想观念,而是带着宗教奇观接近生活、接近人生的,这样,沈从文的生命意识便或多或少地带上宗教色彩。他谈到:“须用神情去接近美(而‘美’在生命),这种美或由上帝造物之于所产生的一片铜、一片石头、一把钱、一组声音,其物虽少,可以见世界之大,并见世界之全。或即‘造物’最直接最简便那个‘人’。流星闪电刹那即逝,即从此显示一种美丽的圣境,人亦相同。一微笑,一皱眉,无不同样可以显出那神圣境。”从作品中我们亦不难感受到沈从文的宗教气息。据沈从文l957年的回忆,早期在北京,他的两个伟大“师傅”中,其一便是《圣经》,在沈从文早期短篇小说和后期文章中点缀着不少“旧约”、“新约”的语句。《蒙恩的孩子》即是典型的充满着基督爱的作品。此外,道、佛等宗教气息也不时地流溢于沈从文的笔端。总之,宗教倾向使沈从文从事观照生命的非理性的色彩愈益浓郁。

四、悲观:生命的困惑

沈从文是用“悲悯”的目光凝视着生命的长河向不可知的远方蜿蜒流去。他执著不倦地探索生命,因为他信仰生命,但沈从文对生命的追寻与沉思给他带来的不是充满激情的生命断想,却是流溢着悲观情绪的生命迷惑。

沈从文徘徊在乡村与都市之间,是这两个风貌迥异的两级世界酿就了他无可奈何的“悲悯”。沈从文以“乡下人”的目光打量着那些营养不足、睡眠不足、生殖力不足的现代都市人,他感到“永远不能同谈‘子曰’的城市中人爱憎感觉一致”,“对于城市中人于狭窄庸懦的生活里产生的做人善恶观念,不能引起多少兴味。一到城市中来生活,弄得郁闷不像一个‘人’的感情了”。于是这位“乡下人”一边盲失,一边向自己的读者展示“文明人”的生命形态。《有学问的人》中的×××先生及其同类,“教育修正了他们的身份,却并不能克服他们的本能”,不过身份、教育以及名声之累又不能不让他们去防御诱惑的侵袭,所以×××先生那暧昧的野心稍有萌发时,他只好礼貌地制止了放肆,而去嗅另一种新鲜的“酒”了。沈从文从自然性的观点出发去庄严地包装了的生命残疾。如《八骏图》中故事主角达士先生所写的:“这些人虽然富于学识,却不曾享受过什么人生。”教授已不无地捡起一只为红色浴衣的赤足女郎所踏过的蚌壳时的姿态,教授丙想从希腊爱神雕刻照片中那大理石胴体凹下凸出处发现些什么的精神,均让人很不愉快地感受到一种绅士阶级的病态情趣和畸变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