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17 09:18:30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与去年年底相比,从城市数量看,增加了27个城市;从人口规模看,占全国地级以上城市市区人口的比重上升了5个百分点,占全国地级以上城市市区从业人员的比重上升了7个百分点。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
总体而言,2002年全国89城市劳动力市场职业供求状况主要表现出以下几方面特征:
1.从全年总体状况看,劳动力总量供大于求,求人倍率为0.79.分季度看,其求人倍率从2002年一季度的0.73升至四季度的0.89.
2.以第三产业为主体的产业需求格局基本稳定。
2002年监测城市第一、二、三产业需求人数所占比重依次为1.9%、27.2%和70.9%,以第三产业为主体的就业需求格局基本稳定。与2001年相比,第二产业的需求比重上升了1.6个百分点,而第三产业的需求在原比重较大的基础上基本持平。
3.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制造业和社会服务业三大行业对劳动力的需求依然占据主体,制造业需求有较大增长。
2002年各行业对劳动力的需求集中在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制造业和社会服务业三大行业,其用人需求分别为32.4%、21.7%和19.8%,三者合计约占总需求近3/4.
与2001年相比,三大行业需求增长了7.9个百分点,其中制造业增长幅度最大,增长了4.2个百分点,其次是社会服务业,增长了2.3个百分点。
4.私营及个体企业和股份制企业的用人需求占据主体地位,两者所占比重之和约为61.9%.
与2001年相比,私营及个体企业和股份制企业的用人需求比重增长了7.8个百分点;而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的需求比重仅占12.6%,与2001年相比,下降了3.1个百分点。
分季度看,私营及个体经济和股份制经济用人需求的呈现上升态势;而国有、集体企业的用人需求呈现出逐季下降的趋势。
5.劳动力市场的供求主要集中在商业和服务业人员、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工两大职业,两大类职业的需求比重和求职比重分别是69.2%和59.1%.
从供求状况对比来看,商业和服务业人员、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工和专业技术人员的供求关系相对缓和一些,其求人倍率分别为0.9、0.85和0.7.
6.在所有求职人员中,下岗失业人员所占比重为69.1%,是求职主体。
其中,就业转失业人员占25.9%,新成长失业青年占20.1%,其他失业人员占12.5%,下岗职工占10.6%.其他类型的求职人员主要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占21.2%.
与2001年相比,求职人员中失业人员的比重增长了8.8个百分点。分季度看,求职人员中失业人员基本呈现上升趋势,其中增长幅度较大的是就业转失业人员和新成长失业青年,分别增长了7.5和6.7个百分点。
7.分文化程度看,对劳动力的需求与劳动力供给主要集中在高中文化程度。
从需求看,要求高中文化程度的用人需求占总体需求的41.9%,对大专以上文化程度求职者的需求比重为22.5%,对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需求比重为35.7%;从求职看,高中文化程度的劳动力是劳动力市场的求职主体,占全部求职者的45.2%,大专以上学历者占了总求职者的28.6%;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求职者比重为26.2%.求职人员文化结构和用人单位的需求结构基本一致。
从供求状况对比看,除硕士以上文化程度劳动者以外,各文化层次的劳动者均处于求职人数大于需求人数的状态。具体而言,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求人倍率是0.86;高中文化程度的求人倍率是0.81;大专文化程度的求人倍率是0.67;大学文化程度的求人倍率是 0.77;硕士以上文化程度的求人倍率是1.26.
**公共职业介绍机构的职业指导专家对三季度劳动力市场热点进行了综合点评,具体分析如下:
1、物流仓储业:招聘需求缩减,复合型人才仍吃香
由于受到当前经济波动和本市产业规划布局的双重影响,物流仓储业招聘需求明显缩减。统计数据显示,三季度,本市物流仓储类招聘岗位环比减少了12.5%,招聘层次也集中于低端的技能操作、集装箱理货等岗位。
值得注意的是,未来一段时期内物流仓储业将面临用工招聘的低谷。但从长远发展来看,物流仓储业仍然具有强劲的人才集聚能力,吸纳就业的空间很大。对于仓储物流业人才来说,努力学习成为复合型人才将是一条阳光大道。来自**职业介绍普陀分中心的职业指导专家杨晨光认为,以普陀桃浦西北物流园区为例,该园区以省际物流集散功能为主,集货运配载、交易、信息服务、仓储、流通、加工、配送、展示等物流服务于一体,在具体的岗位招聘中对技能复合型求职者尤为垂青。
**职业介绍宝山分中心的职业指导专家焦凤珠也持相同观点,即技能复合型求职者在物流业中往往最为炙手可热,比如驾驶员在具备大型车辆驾驶技能的同时,还须持有货运上岗证;仓库管理员则在具备物资调配经验的同时,还要有熟练操作计算机的能力和善于运营管理;跟单员在做证处理时需要具备双语能力及特殊仓储机械的操作等等。
2、客户服务:人才需求持续增长,求职需“量体裁衣”
近年来本市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客户服务是企业的“门户”和“名片”,客户服务人才的需求持续增长,逐渐走俏招聘市场。与二季度相比,三季度客户服务类岗位增加了5.6%。
客户服务类岗位人员缺口日益增大,对求职者的学历、专业、工作经验等要求相对比较宽泛,因此吸引了大量求职者尤其是零经验求职者的关注。来自**职业介绍长宁分中心的职业指导专家苏晔婷表示,客户服务类岗位虽然入职门槛相对较低,但也并非人人都合适,平均岗位流动率在30%以上。
苏晔婷认为,目前本市的客户服务类招聘岗位主要分为“销售型”和“事务型”两大类。其中销售型客户服务主要承担客户开发、电话销售、订单服务等销售职能,事务型客户服务则主要承担接听来电、处理投诉、接受订单等事务处理职能。无论从事哪类职位,都要求从业者能全面掌握企业、行业的相关信息,准确判断客户的需求,有效解决客户的问题,并具有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这些都需要从业者积极主动地学习和积累各类知识经验。
3、超市卖场类岗位:平凡岗位蕴藏发展机会
随着连锁超市业的迅速发展,各类超市卖场为求职者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统计数据显示,三季度,各类超市卖场提供的就业岗位约占2.7%,特别是对于大型卖场比较集中的区域来说,超市卖场已经成为吸纳就业的重要渠道之一。
值得指出的是,超市卖场提供的岗位种类相当多样化,除了收银、理货、保安等传统的超市卖场岗位之外,厨工、面包制作工、烘焙工、水电工、导购、电器设备维修等岗位需求增长也很迅速。过去不少本市求职者特别是青年人对超市卖场提供的岗位不屑一顾,但随着行业的整体发展,各超市卖场在用人理念和管理方式上的不断改进,很多青年人对卖场的岗位有了新的认识,并开始重新接受这些岗位。
来自**职业介绍普陀分中心的职业指导专家朱亮佳认为,求职者只要愿意做有心人,在做理货员的同时学习一些仓储物流知识,在做收银员的同时学习财务知识和操作,在做保安的同时学习与人打交道的艺术,就会在看似简单的工作中发现机会。
4、长宁“两圈一带”:或将成为未来新增就业岗位的集散地
长宁区由虹桥、中山公园两大商圈以及天山路商业集聚带构成的“两圈一带”商业服务区,以发展商业服务、创意设计、物流仓储、金融、科研、休闲等产业为特色,同时带动了上下游产业和配套服务的迅速发展,促进就业的集群效应已初步显现,理所当然地受到求职者越来越多的关注。
**职业介绍长宁分中心的冯正涵主任认为,天山路商业集聚带的新一轮建设,把原先相对孤立的虹桥、中山公园两大商圈连接在一起,商业服务链条式发展的城市功能板块正在形成。从未来发展趋势看,长宁区“两圈一带”建设方兴未艾,必将吸引大量企业入驻,带动人才招聘需求的增长。
5、求职警示:应届毕业生求职须警惕招聘陷阱
四季度正值应届毕业生大批量进入职场求职之际,劳动力市场的部分行业出现了岗位资源稀缺的现象,缺乏求职经验的应届毕业生容易成为不法分子牟利的切入口。部分企业以招聘岗位无需工作经验为诱饵,吸引应届毕业生前来应聘,通过应聘过程中收取的报名费、培训费、服装费等各类费用牟取利益。
需要提醒广大求职者的是,近期求职应谨防类似的招聘陷阱。找工作需要耐心加细心,求职者应聘时要多方面、多渠道详细了解企业的基本情况,看看企业是否正规,业务是否合法,企业是否拥有合法的营业执照和经营许可证,是否有投诉、不良记录等。了解企业信息的方法有很多,在网上搜索查询是其中的方法之一,比如在工商部门网站或网络搜索引擎中输入企业名称,即可搜索查看企业有关信息。
**公共职业介绍机构的有关专家认为,我国已先后颁布了《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以及《就业服务与就业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禁止用人单位以招用人员为名牟取不正当利益或进行其他违法活动。在求职择业的过程中,如果发现招聘单位涉嫌欺诈、损害求职者权益的行为,求职者要注意保留相关证据,及时拨打**劳动保障服务热线电话12333,举报不法企业违法违规的事实情况,以便有关部门及时查处,切实维护广大求职者的正当权益。
二、四季度劳动力市场招聘需求情况预测
**市职业介绍中心近期针对本市3200多家企业开展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各类用人单位对四季度本市经济发展趋势持谨慎乐观态度,企业招聘需求有所波动,预计四季度本市用工需求可能有一定幅度的下降。具体抽样调查结果如下:
1、52.4%的企业计划在四季度招聘员工,与三季度相比略有下降。
此外,从企业用工规模看,三季度计划招聘人数不低于计划减员人数的企业约占77.8%,这表明,本市企业招聘需求仍将继续保持平稳态势。
2、居民服务业四季度招聘需求稳中有升,建筑、租赁和商务服务等行业则有所下降。
居民服务业招聘需求比三季度增加了8.7个百分点,而建筑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比三季度分别下降18.6%和17.1%。
一、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劳动力资源配置
市场经济就其实质而言,是一种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为基础的经济运行方式,其核心是通过市场经济规律的作用,使社会有限的资源、特别是劳动力资源配置到效率或效益最高的部门或领域。市场机制之所以能够对劳动力资源进行合理配置,是由于各种市场经济规律综合作用下而形成的自发调节资源合理分配的机理。这种机理突出表现在市场信号(市场供求与市场价格)能够正确地反映资源的稀缺程度,并在市场竞争机制作用下,诱导资源由供给过剩向供给不足、由效益低向效益高的部门或领域流动。由于这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使包括劳动力在内的各种生产要素,以最有效的方式得到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的配置与重新配置,是以市场信号为导向,以市场竞争为动力,以劳动力流动为条件。唯有不息的流动才能不断地配置劳动力要素于社会生产率最高或劳动力边际产出最大的部门或领域。因此,劳动力要素的流动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变量之一。
同其他社会形态的市场经济一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是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基础性手段,其配置对象不仅仅是生产资料,还包括其他生产要素,尤其是劳动力要素。在诸生产要素中,劳动力要素居于首要地位,如果其他生产要素是由市场配置的,唯独劳动力这个活的、能动的要素,是由行政计划配置的,企业一定活不了,国民经济也一定活不了。如果把劳动力要素排除在市场机制配置之外,这种市场经济就称不上是真正意义上的市场经济。迄今为止,不管是哪一个实行市场经济制度的国家,都没有把劳动力排除在市场机制作用范围之外,世界上就根本不存在没有劳动力市场的市场经济。又要搞市场经济,又不承认存在着劳动力市场,这是不能自圆其说的。
劳动力市场作为市场经济体制下劳动力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是与传统经济体制下行政计划配置劳动力资源方式相对而言的。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劳动力资源同其他资源一样,是伴随着政府的计划而确定的,而政府的计划又是跟着政府的决策转,忽视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和排斥市场机制的作用。而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劳动力资源配置所依赖的客观经济条件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市场对劳动力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作为弥补市场失灵的政府计划和决策,不但不能破坏这个基础,还必须服从于市场的健康运行,有利于市场配置基础作用的有效发挥。只有用市场机制配置劳动力资源,才能符合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
所谓劳动力市场,概括地说,就是劳动力供求之间在劳动力使用权的转让与购买上达成一系列合约的总和。劳动力使用权的转让与购买,是完全出于自愿而进行的劳动力交换活动,反映了以劳动力交换合约为基础的劳动力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关系,只有当这种关系成为一种普遍而非单个偶然的社会现象时,才成为劳动力市场。就其结果而言,社会上大量劳动力使用权转让与购买过程,同时就是劳动力资源在各种用途之间的分配过程。只不过这种分配是通过劳动力交换并由价格引导而自发实现的。可见,劳动力市场的基本功能乃是配置劳动力资源。进一步说,劳动力市场的运作,形式上是劳动力供求双方一系列自由的劳动力交换活动,但这种交换活动实际完成的却是劳动力资源在各个部门之间的分配。
二、竞争性劳动力市场的形成与运作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资本主义经济早期雇佣工人起源的研究,撇开了对劳动力资源的分配功能,劳动力市场反映的是劳动力使用权转让与购买这一交换关系,这一交换关系是与雇佣工人的形成联系在一起,并作为资本原始积累的产物。马克思的分析表明,现代雇佣工人的前身是受土地束缚的农民,农民之所以成为雇佣工人,必须具备两个基本前提:一是农民与土地等生产资料相分离而变得一无所有,转让劳动力使用权是唯一的谋生手段;二是农民摆脱封建宗法关系的束缚和人身依附而成为自由人,从而拥有对自己劳动力自由的转让权。马克思的上述分析,显然是从劳动力供给这个侧面阐述了早期劳动力市场形成的历史条件,但对于劳动力市场分配劳动力资源的功能,以及劳动力市场实际运作过程中劳动力供求双方交易的行为规律及行为基础并未深入探讨。
劳动力市场的运作,形式上是劳动力供求双方一系列自由的交易活动,但这些交易活动实际完成的却是劳动力资源在各个部门之间的分配。劳动力买卖当事人的行为及动机怎样,构成了劳动力市场运作最基本的规定。劳动力市场运作对劳动力供求双方行为及动机的基本的规定是:一、劳动力供给者只有通过劳动力的出售才能获得生存和发展,因此,他必须是一个具有理性行为的自由人。所谓“理性行为”,即劳动力的供给者具有追求收入和福利最大化的动机。正是这种动机支配着劳动力供给者的行为。所谓“自由人”,即劳动力供给者对其劳动力具有自由的转让权,没有任何形式的人身依附关系,也不存在任何超经济的强制。因为,对于商品交换来说,除了它自己的性质所决定的交换者双方以契约形式表现的权利关系以外,不应带有任何形式的强制关系。货币所有者能够在市场上找到劳动力,只是因为劳动力的所有者愿意把劳动力当作商品出售。而劳动力要成为商品,首先必须是劳动力的所有者是自己人身的自由所有者,能够支配自己的劳动力。其次是劳动力需求者必须是独立自主的经济人。所谓“经济人”乃是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经营动机,这个动机决定着厂商对劳动力的需求。显而易见,只有劳动力供求双方作为“理性的自由人”和“独立的经济人”的身份出现时,才能发生劳动力使用权转让与购买的自由交易活动,而正是这些活动本身构成了井然有序的劳动力市场的实际运作。
竞争性的劳动力市场运作的基本特征是:
(1)市场主体地位明确,通过双向选择实现就业。劳动者作为就业主体,具有支配自身劳动力的权利,可以根据自身的条件和市场价格的信号,选择用人单位;用人单位作为用人主体,具有按照生产经营需要和工作岗位特点选择必要数量、相应素质劳动力的权利。这就是劳动者的择业自主权和用人单位的用人自主权。这种双向选择权利的充分贯彻,需要有一个统一、开放的市场,不仅要消除所有制、职工身份的界限,还要冲破城乡隔离、地区封锁的格局。劳动力必须能够自由地在各个部门、地区和企业之间流动,不存在任何行政规定和人身依附性而阻碍这种自由流动。劳动力的供给方能否自主决定劳动力使用权转让或是否为自由人这一劳动力市场的基本规定之一,是由劳动力的自由流动来体现和印证,而劳动力的现实流动则是实现劳动力资源在各部门、各地区、各企业优化配置的充分条件,没有劳动力的自由流动,调节资源分配的劳动力市场就失去了生命。(2)是价值规律、供求关系调节着劳动力的流动。劳动力供求双方的行为都接受价格信号(工资率)的引导,这一信号引导或调节着劳动力资源在社会各种用途之间的分配。在劳动力市场上,价值规律的作用,是通过收入分配反映出来的,劳动者主要是根据劳动力价格信号来决定就业或转业;用人单位则主要根据社会平均劳动力价格信号及经营情况调节分配和用人数量。在一定时期内,需要就业的劳动者或多或少,用人单位需要的用人数量也各有不同,这种供求关系也直接影响着收入分配的变化。价值规律和供求关系共同决定着劳动力的配置和组合,推动着劳动者跨地区、跨行业、跨部门的合理流动。显而易见,价格(即工资率)作为劳动力需求与供给之间的一种比例,既是反映现有劳动力在各部门、各企业供求状况的显示信号,同时又给出了引导劳动力供求状况,以及进一步调整的指示信号;不仅引导劳动力供求行为调整,而且同时也受劳动力供求状况的左右,由劳动力供求双方利益的共同平衡点来决定工资率的水平或具置。因此,任何单个劳动力供给者和需求者都以这个社会决定的工资率为前提,按照各自利益最大化原则决定劳动力供给和需求的数量。如果说,在劳动力市场上有谁来主持劳动力资源分配和保证劳动力供求双方行为必须按照市场规则行事的话,那么,它决不是具体的人或者人格的代表(如政府),而是劳动力的价格即工资率这只“看不见的手”和劳动力供给之间、劳动力需求之间以及劳动力供求之间的优胜劣汰的生存竞争。竞争的规律会为劳动力供求双方恪守劳动力合约并在合约范围内行事强制地开辟道路。利益驱动和自由竞争是劳动力市场调节劳动力资源分配至高无上的权威,是劳动力市场的灵魂。
一、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劳动力资源配置
市场经济就其实质而言,是一种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为基础的经济运行方式,其核心是通过市场经济规律的作用,使社会有限的资源、特别是劳动力资源配置到效率或效益最高的部门或领域。市场机制之所以能够对劳动力资源进行合理配置,是由于各种市场经济规律综合作用下而形成的自发调节资源合理分配的机理。这种机理突出表现在市场信号(市场供求与市场价格)能够正确地反映资源的稀缺程度,并在市场竞争机制作用下,诱导资源由供给过剩向供给不足、由效益低向效益高的部门或领域流动。由于这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使包括劳动力在内的各种生产要素,以最有效的方式得到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的配置与重新配置,是以市场信号为导向,以市场竞争为动力,以劳动力流动为条件。唯有不息的流动才能不断地配置劳动力要素于社会生产率最高或劳动力边际产出最大的部门或领域。因此,劳动力要素的流动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变量之一。
同其他社会形态的市场经济一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是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基础性手段,其配置对象不仅仅是生产资料,还包括其他生产要素,尤其是劳动力要素。在诸生产要素中,劳动力要素居于首要地位,如果其他生产要素是由市场配置的,唯独劳动力这个活的、能动的要素,是由行政计划配置的,企业一定活不了,国民经济也一定活不了。如果把劳动力要素排除在市场机制配置之外,这种市场经济就称不上是真正意义上的市场经济。迄今为止,不管是哪一个实行市场经济制度的国家,都没有把劳动力排除在市场机制作用范围之外,世界上就根本不存在没有劳动力市场的市场经济。又要搞市场经济,又不承认存在着劳动力市场,这是不能自圆其说的。
劳动力市场作为市场经济体制下劳动力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是与传统经济体制下行政计划配置劳动力资源方式相对而言的。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劳动力资源同其他资源一样,是伴随着政府的计划而确定的,而政府的计划又是跟着政府的决策转,忽视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和排斥市场机制的作用。而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劳动力资源配置所依赖的客观经济条件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市场对劳动力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作为弥补市场失灵的政府计划和决策,不但不能破坏这个基础,还必须服从于市场的健康运行,有利于市场配置基础作用的有效发挥。只有用市场机制配置劳动力资源,才能符合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
所谓劳动力市场,概括地说,就是劳动力供求之间在劳动力使用权的转让与购买上达成一系列合约的总和。劳动力使用权的转让与购买,是完全出于自愿而进行的劳动力交换活动,反映了以劳动力交换合约为基础的劳动力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关系,只有当这种关系成为一种普遍而非单个偶然的社会现象时,才成为劳动力市场。就其结果而言,社会上大量劳动力使用权转让与购买过程,同时就是劳动力资源在各种用途之间的分配过程。只不过这种分配是通过劳动力交换并由价格引导而自发实现的。可见,劳动力市场的基本功能乃是配置劳动力资源。进一步说,劳动力市场的运作,形式上是劳动力供求双方一系列自由的劳动力交换活动,但这种交换活动实际完成的却是劳动力资源在各个部门之间的分配。
二、竞争性劳动力市场的形成与运作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资本主义经济早期雇佣工人起源的研究,撇开了对劳动力资源的分配功能,劳动力市场反映的是劳动力使用权转让与购买这一交换关系,这一交换关系是与雇佣工人的形成联系在一起,并作为资本原始积累的产物。马克思的分析表明,现代雇佣工人的前身是受土地束缚的农民,农民之所以成为雇佣工人,必须具备两个基本前提:一是农民与土地等生产资料相分离而变得一无所有,转让劳动力使用权是唯一的谋生手段;二是农民摆脱封建宗法关系的束缚和人身依附而成为自由人,从而拥有对自己劳动力自由的转让权。马克思的上述分析,显然是从劳动力供给这个侧面阐述了早期劳动力市场形成的历史条件,但对于劳动力市场分配劳动力资源的功能,以及劳动力市场实际运作过程中劳动力供求双方交易的行为规律及行为基础并未深入探讨。
劳动力市场的运作,形式上是劳动力供求双方一系列自由的交易活动,但这些交易活动实际完成的却是劳动力资源在各个部门之间的分配。劳动力买卖当事人的行为及动机怎样,构成了劳动力市场运作最基本的规定。劳动力市场运作对劳动力供求双方行为及动机的基本的规定是:一、劳动力供给者只有通过劳动力的出售才能获得生存和发展,因此,他必须是一个具有理的自由人。所谓“理”,即劳动力的供给者具有追求收入和福利最大化的动机。正是这种动机支配着劳动力供给者的行为。所谓“自由人”,即劳动力供给者对其劳动力具有自由的转让权,没有任何形式的人身依附关系,也不存在任何超经济的强制。因为,对于商品交换来说,除了它自己的性质所决定的交换者双方以契约形式表现的权利关系以外,不应带有任何形式的强制关系。货币所有者能够在市场上找到劳动力,只是因为劳动力的所有者愿意把劳动力当作商品出售。而劳动力要成为商品,首先必须是劳动力的所有者是自己人身的自由所有者,能够支配自己的劳动力。其次是劳动力需求者必须是独立自主的经济人。所谓“经济人”乃是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经营动机,这个动机决定着厂商对劳动力的需求。显而易见,只有劳动力供求双方作为“理性的自由人”和“独立的经济人”的身份出现时,才能发生劳动力使用权转让与购买的自由交易活动,而正是这些活动本身构成了井然有序的劳动力市场的实际运作。
竞争性的劳动力市场运作的基本特征是:
(1)市场主体地位明确,通过双向选择实现就业。劳动者作为就业主体,具有支配自身劳动力的权利,可以根据自身的条件和市场价格的信号,选择用人单位;用人单位作为用人主体,具有按照生产经营需要和工作岗位特点选择必要数量、相应素质劳动力的权利。这就是劳动者的择业自和用人单位的用人自。这种双向选择权利的充分贯彻,需要有一个统一、开放的市场,不仅要消除所有制、职工身份的界限,还要冲破城乡隔离、地区封锁的格局。劳动力必须能够自由地在各个部门、地区和企业之间流动,不存在任何行政规定和人身依附性而阻碍这种自由流动。劳动力的供给方能否自主决定劳动力使用权转让或是否为自由人这一劳动力市场的基本规定之一,是由劳动力的自由流动来体现和印证,而劳动力的现实流动则是实现劳动力资源在各部门、各地区、各企业优化配置的充分条件,没有劳动力的自由流动,调节资源分配的劳动力市场就失去了生命。(2)是价值规律、供求关系调节着劳动力的流动。劳动力供求双方的行为都接受价格信号(工资率)的引导,这一信号引导或调节着劳动力资源在社会各种用途之间的分配。在劳动力市场上,价值规律的作用,是通过收入分配反映出来的,劳动者主要是根据劳动力价格信号来决定就业或转业;用人单位则主要根据社会平均劳动力价格信号及经营情况调节分配和用人数量。在一定时期内,需要就业的劳动者或多或少,用人单位需要的用人数量也各有不同,这种供求关系也直接影响着收入分配的变化。价值规律和供求关系共同决定着劳动力的配置和组合,推动着劳动者跨地区、跨行业、跨部门的合理流动。显而易见,价格(即工资率)作为劳动力需求与供给之间的一种比例,既是反映现有劳动力在各部门、各企业供求状况的显示信号,同时又给出了引导劳动力供求状况,以及进一步调整的指示信号;不仅引导劳动力供求行为调整,而且同时也受劳动力供求状况的左右,由劳动力供求双方利益的共同平衡点来决定工资率的水平或具置。因此,任何单个劳动力供给者和需求者都以这个社会决定的工资率为前提,按照各自利益最大化原则决定劳动力供给和需求的数量。如果说,在劳动力市场上有谁来主持劳动力资源分配和保证劳动力供求双方行为必须按照市场规则行事的话,那么,它决不是具体的人或者人格的代表(如政府),而是劳动力的价格即工资率这只“看不见的手”和劳动力供给之间、劳动力需求之间以及劳动力供求之间的优胜劣汰的生存竞争。竞争的规律会为劳动力供求双方恪守劳动力合约并在合约范围内行事强制地?俚缆贰@媲妥杂删赫抢投κ谐〉鹘诶投ψ试捶峙渲粮呶奚系娜ㄍ抢投κ谐〉牧榛辍?/P>
从目前中国劳动力资源配置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和弊端来考察,也大都可以从排斥市场机制和市场化程度低中找到根源,这些问题同样有待于劳动力资源市场化配置来解决。因此,提出竞争性劳动力市场,确认劳动力资源市场化配置方式,不仅是理论探索的必然,也是中国劳动就业体制改革和劳动力资源配置方式转换,如何适应整个经济体制市场取向改革客观要求的必然选择。
三、现实经济运行中的劳动力市场分割
理论意义上的劳动力市场,劳动力在部门间、行业间、区域间的配置,表现为市场供给与市场需求之间,通过自由交换而自动平衡的结果。这种纯粹由市场力量决定的劳动力在部门间、行业间、区域间的流动,形成竞争性劳动力市场。在竞争性的劳动力市场,作为流动行为主体的劳动力供给者(即流动者)具有完全支配自身劳动力的权力,即劳动者作为流动行为主体,对于其是否流动,以及怎样流动,具有完全决定权。对于流动者即劳动者来说,流动行为是否发生,主要取决于流动的机会成本与预期收益的差数。当然,劳动力流动的规模和程度,还要受经济结构变动因素的制约。正是经济结构的变动,直接导致劳动力在部门间、行业间、区域间的流动。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完全竞争的劳动力市场,或者说,现实的劳动力市场竞争是不充分的,存在着形形的劳动力转移障碍,以及由此引起的劳动报酬上的显著差别。西方经济学家把它称为劳动力市场歧视。劳动力市场歧视,指的是在所有经济因素方面都相同的个人之间的报酬差别。这些劳动者具有同等的生产能力,但由于某些社会性、制度性因素的作用,从而引起劳动报酬或待遇上的悬殊差别。对这种现象的研究,旨在确定歧视对报酬差别的影响的重要程度,并由此引出劳动力市场分割的新概念。
同等劳动不能获得同等报酬,由此引起的劳动报酬上的显著差别,是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具体表现。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是把这种被分割了的劳动力市场,看成是同一个劳动者由于从事不同种类的工作,因而领取不同的劳动报酬。换句话说,这些劳动者之所以领取较低的劳动报酬,并不是因为其劳动素质低,而是由于他们无法进入可以领取较高劳动报酬的那部分劳动力市场,失去了在其中谋职的机会。出现劳动者素质和劳动报酬不相对称的情况,即同工不同酬。
我国劳动力市场分割,首先表现为城乡劳动力市场分割。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以来,我国所形成的城乡就业隔离政策,不仅是行政上的隔离,同时又是体制上的隔离,即不允许农村劳动力自由进入城市就业。在城乡两种就业体制的差别性还没有完全消除的情况下,彻底启动城乡之间长期隔离的劳动力市场闸门,即建立全方位开放的统一劳动力市场,其风险性是不可忽视的。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以来,特别是80年代中后期以来,政府对农民的自由流动和就业选择权利的有条件认可,城市对农村劳动力进入的行政控制逐步放松,以及城乡之间还存在着明显的收入差距,使得流向城市寻找就业机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呈日益增长的趋势(目前已突破1亿人)。但是,至今还不可能形成稳定的、制度化的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城市化机制,城市劳动力市场还没有条件对农村实行全方位开放,农村劳动者和城市劳动者还不可能真正享受平等竞争的权利。在相当程度上还存在城市劳动力市场和农村劳动力市场分割的状况。由于城市的开放性劳动力市场尚未确立以及政府对城市劳动者就业采取不同于农村劳动者的特殊保护制度,改革开放以来通过市场性流动方式进入城市的农村劳动力,还无法同城市劳动力一样,进入同等待遇的职业领域并获得制度性工资。流入城市的农村劳动力大多从业于劳动强度大的、劳动条件差的非技术性行业,领取比城市劳动者相对低得多的劳动报酬。这种对农村流动劳动力的就业限制和歧视,在短时间内还难以消除。它使我国劳动力市场规模难以通过无障碍流动而迅速扩大,也不可能使劳动力在市场竞争中获得平均价格。
城乡劳动力市场分割,集中反映在城乡居民收入的差别上。改革初期由传统体制遗留下来的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是相当大的,城镇居民的人均生活费收入与农村居民的人均生活费收入或农村居民的人均纯收入的比率(简称城乡收入比率)高达2.37。当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率先在农村地区展开后,城乡收入比率开始下降,到1983年达到1.70这一最低点。随着的进行,从1984年起,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又开始拉大,尤其是进入90年代以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的速率有所加快,1992年开始超过1978年的差距,1994年进一步扩大到2.86,此后虽然有所缩小,但1999年仍然达到2.65。
1.解决劳动力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充分发挥劳动力市场信息功能的需要。要解决摩擦性失业的难题,就必须加快劳动力市场建设,特别是强化劳动力市场的信息收集、整理和传递功能,尽可能使不同市场主体对信息的了解和掌握的差异性相对缩小,从而逐步消除信息不对称产生和存在的基础,为实现充分就业创造必要的信息条件。
2.提高劳动力的流动幅度,扩大异地就业的需要。劳动力市场建设的一个直接结果就是劳动力流动总量的增加和频率的加快,个人的职业流动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劳动力市场化程度的影响。在我国计划经济体制下,基本没有劳动力市场,国家通过高度统一的工资和社会保障制度以及户籍管理等行政手段,对劳动力在不同工作单位和经济部门之间的流动加以严格控制,劳动力的流动率是很低的。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劳动就业制度的改革和劳动力市场建设的加快,我国的劳动力流动率有所上升,但与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据中国社科院“中国城镇劳动力流动”课题组的调查,在北京、无锡、珠海三城市,劳动者的职业生涯中,从未改变过工作单位的个人比例仍较高,达30%以上。这一比例与日本横滨1970年的比例(34.9%)大致相同,高于美国底特律1970年的比例(13.9%)。这种状况充分说明我国劳动力的流动程度是比较低的,已经严重阻碍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建设和发展,影响我国劳动力市场与国际接轨,也不利于我国日益严重的失业问题的有效解决。因此,进一步加快劳动力市场建设,提高劳动力的流动幅度(即劳动力流动的频率与跨度)已经具有明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3.缓解摩擦性失业的社会压力,实现充分就业的需要。摩擦性失业几乎在所有国家的劳动力市场上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不过在我国问题尤为严重,表现为一定时期内某地某种劳动力严重短缺,而另一地此种劳动力却大量过剩,处于失业状态。这种由信息不对称等原因形成的摩擦性失业从根本上说是在劳动力总供求基本均衡状态下的失业,其解决路径主要是劳动力市场的健全和完善,特别是劳动力市场信息的完备和对称。而后一方面问题已越来越成为摩擦性失业问题得以缓解的制约因素,有必要作为我国政府当前一个十分重要的战略性问题加以解决。
4.进一步提高就业弹性,遏制我国劳动就业与经济增长的非对称性趋势的需要。所谓就业弹性是指就业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的比率。其计算公式是:就业弹性系数=就业增长率÷经济增长率。在正常情况下,就业弹性应在0—1之间。一般地说,就一国长期总量生产函数而言,就业增长与经济增长成正相关。但在我国,由于经济转型和就业体制改革的影响,就业和经济增长出现了明显的非一致性。一方面经济持续保持高速增长,另一方面就业增长率却逐步下降,失业人员逐年增多,2003年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达4.3%,1991—1997年间,我国就业弹性系数保持在0.08—0.17之间,明显偏低。2002年的就业弹性系数比1996年又下降了0.02个百分点。要遏制劳动就业方面这种非正常状况,除了政府采取有力的宏观调控措施加以调节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加快劳动力市场建设,以市场化的调节机制协调就业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二、劳动力市场建设的路径
尽快改变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不健全、不完善、不统一的“三不”状况,使劳动力市场成为解决劳动就业问题的健康有效的平台,并做到与国际劳动力市场接轨,已经成为我国的一个十分紧迫的战略任务。为此,有必要深入探讨我国劳动力市场建设的有效路径。
1.进一步从理论上给劳动力以科学的市场定位。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后,劳动力作为商品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为社会各界所公认。现在的问题是必须真正确立劳动力作为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允许其在市场上自由流动,从而实现优化配置,实现劳动力的“充分就业”,这是市场经济客观规律所决定的理论观点。需要各级政府进一步解放思想,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劳动力的流动,为劳动力的流动提供可靠的制度保障和政策支持,克服劳动就业问题上的地方保护主义等各种行政壁垒,正视并解决劳动力自由流动可能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从而为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创造宽松的社会环境。
2.对劳动力市场的科学定位。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劳动力市场和其他要素市场一样,是完整的市场体系的一个局部,是市场体系链条上的一个重要环节,劳动力市场的健全和完善与否反映一个国家的市场体系是否健全,也是一个国家的市场经济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同时,劳动力市场还不同于其他要素市场,因为劳动力市场的交易对象是劳动力,而劳动力的载体是人,所以,劳动力市场是特殊的具有决定意义的要素市场。同时,当前我国劳动力市场建设和发展的状况离WTO的要求还有较大距离,一些西方国家至今还不承认我国的完全市场经济地位,因此,我们必须特别重视劳动力市场的建设和发展,把培育和发展劳动力市场作为健全和完善市场体系的重中之重,抓紧抓实抓好,并尽快解决劳动力市场发展滞后所导致的一系列问题。
3.劳动力市场建设的目标定位。首先,劳动力市场建设的最终目标是建立起健全的、全国统一的,运行有效的劳动力市场,作为劳动力资源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的平台;其次,通过劳动力市场建设和完善,使劳动力与就业岗位的匹配得以比较顺利地进行,使困扰宏观经济发展的失业特别是摩擦性失业问题得以有效缓解,从而减轻劳动就业方面的社会压力;再次,通过加快劳动力市场建设,实行政府公共服务以及宏观调控职能与市场化的就业机制相结合,实施“就业型经济增长”战略,克服“增长型失业”,改变我国当前就业弹性偏低的状况。
一、劳动力市场建设的必要性
事实证明,劳动力市场建设和发展滞后已经成为市场经济体制健全和完善的制约因素,直接影响到劳动就业这一重大经济社会问题的有效解决,因此,采取必要的有针对性的措施,加快劳动力市场建设已经日益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
1.解决劳动力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充分发挥劳动力市场信息功能的需要。要解决摩擦性失业的难题,就必须加快劳动力市场建设,特别是强化劳动力市场的信息收集、整理和传递功能,尽可能使不同市场主体对信息的了解和掌握的差异性相对缩小,从而逐步消除信息不对称产生和存在的基础,为实现充分就业创造必要的信息条件。
2.提高劳动力的流动幅度,扩大异地就业的需要。劳动力市场建设的一个直接结果就是劳动力流动总量的增加和频率的加快,个人的职业流动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劳动力市场化程度的影响。在我国计划经济体制下,基本没有劳动力市场,国家通过高度统一的工资和社会保障制度以及户籍管理等行政手段,对劳动力在不同工作单位和经济部门之间的流动加以严格控制,劳动力的流动率是很低的。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劳动就业制度的改革和劳动力市场建设的加快,我国的劳动力流动率有所上升,但与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据中国社科院“中国城镇劳动力流动”课题组的调查,在北京、无锡、珠海三城市,劳动者的职业生涯中,从未改变过工作单位的个人比例仍较高,达30%以上。这一比例与日本横滨1970年的比例(34.9%)大致相同,高于美国底特律1970年的比例(13.9%)。这种状况充分说明我国劳动力的流动程度是比较低的,已经严重阻碍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建设和发展,影响我国劳动力市场与国际接轨,也不利于我国日益严重的失业问题的有效解决。因此,进一步加快劳动力市场建设,提高劳动力的流动幅度(即劳动力流动的频率与跨度)已经具有明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3.缓解摩擦性失业的社会压力,实现充分就业的需要。摩擦性失业几乎在所有国家的劳动力市场上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不过在我国问题尤为严重,表现为一定时期内某地某种劳动力严重短缺,而另一地此种劳动力却大量过剩,处于失业状态。这种由信息不对称等原因形成的摩擦性失业从根本上说是在劳动力总供求基本均衡状态下的失业,其解决路径主要是劳动力市场的健全和完善,特别是劳动力市场信息的完备和对称。而后一方面问题已越来越成为摩擦性失业问题得以缓解的制约因素,有必要作为我国政府当前一个十分重要的战略性问题加以解决。
4.进一步提高就业弹性,遏制我国劳动就业与经济增长的非对称性趋势的需要。所谓就业弹性是指就业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的比率。其计算公式是:就业弹性系数=就业增长率÷经济增长率。在正常情况下,就业弹性应在0—1之间。一般地说,就一国长期总量生产函数而言,就业增长与经济增长成正相关。但在我国,由于经济转型和就业体制改革的影响,就业和经济增长出现了明显的非一致性。一方面经济持续保持高速增长,另一方面就业增长率却逐步下降,失业人员逐年增多,2003年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达4.3%,1991—1997年间,我国就业弹性系数保持在0.08—0.17之间,明显偏低。2002年的就业弹性系数比1996年又下降了0.02个百分点。要遏制劳动就业方面这种非正常状况,除了政府采取有力的宏观调控措施加以调节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加快劳动力市场建设,以市场化的调节机制协调就业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二、劳动力市场建设的路径
尽快改变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不健全、不完善、不统一的“三不”状况,使劳动力市场成为解决劳动就业问题的健康有效的平台,并做到与国际劳动力市场接轨,已经成为我国的一个十分紧迫的战略任务。为此,有必要深入探讨我国劳动力市场建设的有效路径。
人类社会已进入21世纪,劳动力资源资本化已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大势所趋。人力资本是知识经济时代经济增长的真正源泉已得到了全世界广泛认同。然而,我国是一个人力资源极其丰富而人力资本极度匮乏的国家,劳动者所拥有的知识、技能还不能跟上知识经济时代的步伐,因此,重视人力资本的培育和配置问题将是提高我国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前提。本文以劳动力市场作为体现人力资本供求关系的载体,反映市场机制作用下人力资本的配置状态,通过对现阶段人力资本供求状态的分析和预测,以期为进行人力资本培育提供重要依据。
劳动力供求状态与人力资本供求趋势的关系
(一)人力资本水平的衡量
大量关于人力资本的研究成果认为,人力资本是凝结在人身上的知识、技能和健康的总和。其中,直接体现为人类劳动水平和效果的是劳动者所拥有的知识和技能。根据人力资本理论,我们用劳动者的受教育程度代表其知识积累程度,称为教育资本;用劳动者的技能水平以及职称等级等反映其劳动熟练程度,可称为技术资本。
(二)劳动力供求状态的本质
一个具备高效率的熟练的劳动力更容易被劳动力市场所接受,原因是其拥有更多的人力资本。我国劳动力市场上存在大量的低素质劳动力,这些低素质劳动力往往是供大于求,而对人力资本较高的行业和职位则是供小于求。因此,劳动力的供求状态从本质上来看正是其人力资本在市场上被认可、被接受和参与竞争的结果。
人力资本供求趋势预测与分析
为反映我国劳动力市场上人力资本供求关系的现状与未来趋势,本文选用求人倍率作为主要的分析工具。求人倍率是反映劳动力供给与需求适应程度的指标,其基本公式为:求人倍率=劳动力需求量/劳动力供给量,该指标用一个数值同时反映供需双方的状态,并衡量其供求平衡程度,可以反映相对供给的人力资本需求急迫程度,非常适于分析人力资本供求趋势的变化。
本文选取中国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的部分城市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数据,通过对2001年1季度至2005年2季度共18个季度中,100多个城市的数据进行加工汇总后进行统计分析。考虑原始数据散点图基本呈直线趋势和锯齿型波动,本文选择直线趋势模型作为衡量劳动力市场上教育资本以及技术资本供需动态的基本模型,其具体形式为:Yt=b0+b1t(t=1,2,Λ,18)。其中,Y为各季度对不同人力资本劳动力的求人倍率,t为时间变量,b0为截距项,反映人力资本初始供求状态,b1为斜率,反映人力资本供求状态的变化方向和变化幅度。将数据引入模型,用OLS法估计参数,可以分别得到对教育资本和技术资本供需状态的模拟结果和趋势分析。
(一)教育资本供需状态及趋势分析
表1列出了五个层级的人力资本供求模型的有关参数。模拟结果显示,大学和硕士及以上教育资本的初始相对需求最高,但近年来相对需求变化甚小,甚至在逐渐下降,说明市场对该层级人力资本的吸收愿望和能力较小。从供求变动情况来看,市场对较低学历的劳动力具有较高的吸收能力,初中和高中学历的劳动力是当前劳动力市场的主力军,相对需求日益增大。
劳动力市场对不同教育资本类型的不同态度恰好反映出了我国当前相对落后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缺乏竞争力的产业结构。当前劳动力市场上对劳动力的需求绝大部分集中在制造业、批发零售、商业餐饮业中,低层次的产业结构自然带来低层次的劳动力需求。
(二)技术资本供需状态及趋势分析
根据劳动者所拥有的不同技能水平,笔者对技术资本也分为五类分别模拟其供求趋势,并将有关参数列入表2中。
可以看到,对技术资本的需求较教育资本而言其增长态势相当明显,尤其是对初、中、高级技工的需求增长更为突出。虽然其初始相对需求较低,但近年来市场对技术型人力资本的认可程度已经越来越高,未来对技术型人力资本的需求还将看高。
(三)当前我国劳动力市场对人力资本的供求趋势
1.教育型人力资本并未受到市场认可和追捧。在现今的劳动力市场上,受教育程度的“筛选”功能日益减弱,这一方面说明企业在挑选人才的价值观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更加看重能力和综合素质,但是另一方面,也说明我国的高等教育存在不足,高等学历的“筛选”功能在新的市场环境下难以延续,而我国教育体系的培养目标、内容、方法和手段等仍然没有发生根本的改变,培养出的学生脱离实践,缺乏综合能力,千人一面的“机械化产品”。
2.对技能型人力资本受重视程度增强。随着劳动力市场的日益完备,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生产方式的变革,政府、地方和个人在技能型人力资本方面的投资力度会逐渐加大。由于技能型人力资本通常是通过“干中学”、在职培训和职业教育来获得的,因此我国未来的职业和成人教育将会得到大的发展,提倡“终身教育”将是我国提高人力资本水平的主要途径。
3.未来人力资本供求关系会进一步失衡。初级人力资本日益供过于求,高级人力资本总是供小于求,由于人力资本的形成主要依靠接受教育和积累工作经验,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此外,劳动者从接受教育并开始工作之后,还有一个技能应用和成为熟练劳动者的时间过程。因此,人力资本培育具有很强的“滞后”效应。因此,初级人力资本过剩和高级人力资本短缺的状况在未来一定时期会更加恶化。
4.教育型人力资本与技能型人力资本的割裂还将延续。教育型人力资本与技能型人力资本的割裂使得我国难以在短期内积累起符合新的经济增长方式需求的创新型人力资本,当前我国人力资本培育的目标应该是尽快改革我国的教育体系,培养出能被市场认可的劳动者,只有同时兼具厚实的教育型资本和丰富的技能型资本的劳动力才能成为我国新一轮经济增长的支撑力量。
解决人力资本供求失衡的对策
笔者认为,要解决未来人力资本供求失衡问题的关键在于改变人力资本的供给结构,而教育体系的重构正是前瞻性人力资本培育的核心所在。
(一)树立“大教育”观和“终身教育”观
“大教育”观是教育不仅依靠学校正规教育,还有赖于家庭、社区、企业的共同参与;“大教育”观强调丰富多样的教育内容和教育形式;“大教育”观强调的是各层级教育子系统的相互衔接和协调运转,为经济发展输送合适的人才,这也是我们重构教育体系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终身教育”观则是在实践中落实“大教育”观,建立“大教育体系”的基础。建立国民终身教育体系将对现有国民教育体系起到补充作用,并通过其完善和衔接,最后建成“大教育体系”。
(二)整合国家、企业、家庭、社区教育
与大多数人的一般经验相反,我国的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份额其实并不算低,关键在于我国是穷国办大教育,只依靠国家是很难办好教育的。在“大教育”体系中,还应该充分发挥企业、家庭和社区的教育功能。在这一点上,日本、德国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
在日本的教育体系中,学校负责培养具有高水平“综合智能”的毕业生,雇主则从学校挑选合适的雇员,为新员工提供所需的一切技术和工作技能,大雇主花大力气为新雇员提供一流职业技能的结果是日本企业的员工能够很快地适应不同的工作并在其中发挥创造性。德国企业则通过其著名的“学徒制”为新员工提升工作能力提供有效的帮助。
此外,我们应该重视家庭和社区的学习和教育功能,针对家庭和青少年教育及发展制订相关的政策和措施。如关注社会弱势群体、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以及女性人力资源开发问题等,并利用社区教育功能的广泛性,提供多种工作――学业衔接项目来提升劳动力的教育型人力资本和技能型人力资本,以弥补国家、企业和家庭教育的空档,对于构建完整的“大教育”体系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发展职业教育和职后培训
我国的职业教育从1998年开始出现生源减少、质量下降,这与高等教育的高速扩张、社会观念的限制作用以及职业学校规范化程度低,教学质量差,专业设置与现实需求脱节等不无关系。因此,我们必须对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培养方式、教学质量等方面重新以法律或制度的形式加以规范。
而职后培训则需要更长期的坚持和投入,由于职后培训往往在工作场合进行,是直接提高现有劳动者人力资本的重要手段。但我国职后培训还较为薄弱,企业不够重视,在职工培训方面的开支达不到国家规定的职工工资总额1.5%的最低标准。因此,制订法规政策保证企业和个人在职后培训上的投入应该得到重视。
2004年全省劳动力市场继续保持供求两旺的态势,供求总量达475.51万,与上年相比,增加134.64万,增幅达39.5%。其中需求236.99万,增加70.95万,增幅42.73%;求职238.52万,增加63.69万,增幅36.43%;求人倍率0.99。
(一)需求
区域。珠三角地区需求177.14万,同比增加51.82万,增幅41.35%;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需求分别为41.87万和17.98万,同比增加13.08万和6.06万,增幅为45.42%和50.77%。
产业。第一、二、三产业需求分别为3.09万、113.25万和120.65万,分别占需求总量的1.30%、47.79%和50.91%。与上年相比,一产业下降0.43万,降幅12.18%,二、三产业分别增加32.46万和38.91万,增幅分别为40.19%和47.16%。
行业。制造业需求87.70万,批发零售贸易和餐饮业需求58.60万,社会服务业需求17.55万,三者合计163.85万,占需求总量的69.14%,同比增加55.37万,增幅51.04%。
单位性质。企业需求206.75万,占需求总量的87.24%,同比增加61.48万,增幅42.32%。其中,私营企业和股份有限公司需求居前两位,分别为74.49万和37.09万,占总量的31.43%和15.65%。
职业工种。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工、商业服务业人员需求量最大,分别为85.45万和74.41万,合计占需求总量的67.46%。
性别年龄。16-34岁年龄段是需求主体,达175.89万,占需求总量的74.22%;男性需求69.07万,女性需求108.64万,男性需求比女性少39.57万。
(二)求职
人员类别。新成长失业青年、就业转失业人员和其他失业人员分别为58.91万、53.14万和57.24万,合计169.29万,占求职总量的70.98%。比上年增加37.47万,增幅28.43%。
性别。男性127.93万,女性110.59万,同比增加30.82万和32.86万,增幅为31.74%和42.28%。
年龄。16-34岁年龄段196.80万,占求职总量的82.51%,同比增加66.34万,增幅50.85%。35岁及以上年龄段41.72万,占求职总量的17.49%,同比下降2.65万,降幅5.98%。
文化程度。高中、中专及以下文化程度的177.24万,占求职总量的74.31%,同比增加34.40万,增幅24.08%;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61.28万,占求职总量的25.69%,同比增加29.28万,增幅91.52%。
技术等级职称。具有技术等级或职称的为112.16万,占求职总量的47.02%,同比增加45.58万,增幅68.47%。其中具有技术等级的65.99万,具有技术职称的46.17万,分别占求职总量的27.67%和19.35%。
二、2004年广东劳动力供求的特征
2004年广东省的劳动力市场供求运作属于正常状态,但有如下特征:
(一)劳动力市场供求增幅和企业缺工明显。
从第二季度开始,广东企业缺工明显。去年省劳动保障厅两次组织企业缺工调查,7、8月份调查了1138家企业,有普工缺口的395家,缺工企业面超过1/3;11月份,又调查了290家反映有技工缺口的企业,技工缺口人数占在岗技工的18.3%。同时,广东劳动力市场供求两旺,而且大幅增长。一是供求总量。03年需求总量166.04万,求职总量174.84万;04年需求总量236.99万,同比增长42.73%,求职总量238.52万,同比增长36.43%。二是流动就业。2004年末本省跨地区流动就业人员总量约600万人,新增量由2003年的47.8万增加到2004年的67.5万,同比增长41.21%。外省在广东就业半年以上的达1600万人,比2003年的1300万增加300万,同比增长23.1%。三是广东新成长劳动力。据劳动力市场的数字显示,新成长劳动力2003年48.05万,2004年58.91万,同比增长22.60%。各类需就业的应届中专、中技毕业生,2003年15万,2004年25万,同比增长66.7%;大专以上,2003年17万,2004年20万,同比增长17.7%。
(二)行业、企业间需求增长失衡明显。
近三年全省城镇年均新增就业岗位95.3万个,大大超过上世纪90年代70万个的水平,2004年创记录达到105.4万个。但在行业、企业间,需求增加不是平均增长。比如,2003年第二产业需求81.66万,同比增幅136.21%,而第三产业增幅只有8.23%;2004年第三产业需求达120.65万,同比增幅49.17%,而第二产业增幅38.67%,比03年大幅下降。需求的变化导致劳动力供求的失衡。
(三)工资、综合福利对供求的调节作用更加明显。
在广东市场就业机制比较完善,市场运作也已规范,因此,工资价位对供求的调控成为主导。改革开放后,广东经济总量二十多年增长了86倍,与此同时,广东企业外来工的工资也在提高,2000年前广东外来工月均工资约在450元左右,2004年底达800元左右,但员工工资与经济增长和企业效益未能合理对应,珠三角与长三角地区比,总体工资水平低100-150元。据组织对有缺工反映的1138家企业调查,有69.42%的企业普通工月均工资(含加班)在800元以下,而11月又对缺工状况没有改变的100多家企业回访调查,有54.70%的企业普工工资在600-800元之间,由于企业工资缺乏吸引力,老员工留不住,新员工又难招。去年据部分企业反映,有30%的员工流向长三角。据四川、江西等地区反映,近两年新输出劳动力有超过50%的流向长三角地区。
(四)劳动力供求结构错位更加明显。
广东企业缺工主要是劳动力供求结构错位,且表现越来越突出。从全省劳动力市场供求数字显示:一是性别错位。用人单位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企业男女工需求严重偏离,比例高达1:4,而劳动力市场男女求职比例为3:2。二是年龄错位。绝大部分企业要求招用18~34岁年龄段,尤其是25岁以下的,求人倍率达到1.16;而35岁以上年龄段的求人倍率均小于1,特别是45岁以上的求人倍率只有0.56。三是劳动力素质错位。对有技术等级劳动力需求去年76.96万,而求职65.99万,缺口10.97万;专业技术等级越高,求人倍率越大,初级、中级和高级技能求人倍率是1.56、1.69和1.88,技师、高级技师是2.32和2.21。随着经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产品科技含量不断提高,经济、产业结构的进一步优化调整,企业对劳动力文化技能素质要求将越来越高。从去年的调查看,有八成以上的岗位要求具有初中以上文化水平,50%的岗位要求具有初级工以上技术等级的熟练工。目前我省技能型劳动者约有400多万人,其中高级以上技工(包括技师、高级技师)20.37万人,仅占4.26%。而“十.五”期间,据测算,我省劳动力市场中级工供需缺口约180万人,而高级工以上技能型人才缺口在100万人左右,劳动力市场技能型劳动力需求明显大于供给。
(五)劳动力区域分流日趋明显。
随着我国长三角和国家重点扶持的西部及东北老工业基地,这些地区经济快速发展,改变了过去的“东西南北中,打工到广东”的局面,使劳动力的流向分散,不再像10年前那样大规模流向广东,也不会再现80年代广东的“民工潮”,当时在深圳,一般的企业一个岗位几十甚至上百个人应聘,这样的状况如果没有特殊情况,以后难以再现。2000年前在广东流动就业半年以上人员占全国1/3强,2004年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据了解,去年底仅北京(409.5万)、上海(398万)、江苏(1200万)、浙江(369万)、福建(591.1万)五省市的流动人员总量达2967万人,已经超过广东省2200万现有总量近700万。可见,这种分流对广东企业招用工影响很大。据企业反映,近2年36.96%流失的技工和29.81%普工离开广东,分流到其他省。同时,由于国家对农业农村工作扶持力度的加大,务农收入显著提高,如2004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936元,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增长6.8%,创下1997年来的最高点,从而使当地农村劳动力务农积极性进一步提高,导致这些地区的劳动力更多地选择就地就近就业或务农。
三、当前劳动力市场供求几个问题的反思
从广东劳动力市场供求和企业缺工问题分析,有几个问题值得反思:
(一)关于工资调整问题
在目前情况下,企业工资标准是缺工的一个关键因素,员工的劳动报酬要与其创造的产值相适应,与自身的劳动价值相对应。如果低于其劳动价值,将极大地降低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归属感;如果过高,势必会造成企业生产成本增加,生产竞争力削弱,企业很难生存;所以调整企业员工工资必须二者兼顾。这里有四个问题值得注意,一是对规模小、产值低、效益差、工资调整空间基本没有的企业,企业缺工问题要解决是很难的,从政府的角度,也很难帮助,这类企业只能逐步退出市场;二是有工资调整空间的企业,但为了掠夺员工的劳动价值,不积极甚至不愿意调整员工工资,价值与工资严重偏离,这类企业,政府应干预,通过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公布合理的工资指导价位,促进企业提高工资;三是对混淆员工工资结构,将加班费也计入最低工资标准,或加班不发加班费,拖欠克扣员工工资的企业,政府应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来纠正,保证员工合法工资的权益;四是加强在民营等非公有制企业中建立工会组织,提高员工集体谈判能力,通过工会工作,帮助员工提高工资福利待遇。
(二)关于教育培训问题
人才的培养教育要突出实际效果,要与市场需求相适应。一是培训与市场需求要紧密结合。市场经济体制下,劳动力资源配置主要通过市场完成。目前不少的毕业生找不到工作,而市场又缺乏所需人才,这是教育培训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的体现。因此人才的培养教育要加强规划,要有前瞻性。“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才培养的周期一般比较长,要加强对产业结构升级中可能短缺的工种预测性研究,提早制订培训计划,在市场变化中力争主动。二是强化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前,我省技能型人才所占比例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也低于其他的一些省份,有技能、具实操经验的人才尤其短缺,而我省已属于经济大省,经济发展和产业调整升级快,对人才的市场需求量大,为此我们必须全力搞好技能人才的培养。三是企业内部也要加强培训,提高员工素质。欧美发达国家投资的企业比较重视员工培训教育,而国内有的企业,特别是私营企业和一些港澳台投资企业就不太重视,所以这类企业缺口比较大。按规定,企业的培训教育经费投入应按职工工资总额的1.5%计提,不少企业达不到这个标准,由于企业不重视内部员工培训,使企业缺工问题增大,企业的生产效率也难于提高,因此要很好引导企业重视解决这个问题。
(三)关于引导企业加强技术升级改造的问题。
根据当前世界企业发展趋势和企业缺工实际,要使企业缺工问题有效解决,企业一定要加强技术升级改造,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企业要依靠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走品牌发展道路,逐步向技术密集型转变,减少用工量,尤其是经济发达的珠三角地区要发展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高新技术型企业,将劳动密集型企业转移至经济欠发达的山区和东西两翼地区,这样可减少缺工压力,同时对经济欠发达地区又可发挥当地劳动力充足的优势,促进经济发展。
(四)关于提高招用工现代化水平的问题。
要加强改进招用工手段,加强网络化信息化建设,要借助先进的网络和多媒体技术,远程可视招聘系统,实现招聘服务手段的多元化,消除劳动力市场中供求信息不联接现象,同时也要大力推进信息收集、分析评估和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以科学的方法对劳动力市场供求形势进行分析预测,引导劳动力资源合理流动,也是解决企业缺工问题的好办法。
四、2005年劳动力市场供求基本走势判断
(一)经济增长速度减缓,劳动力需求有所减少。
从宏观经济的运行来看,预计05年广东经济增长速度将有所放缓,主要原因:一是世界经济保持增长,但不确定因素增加。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加剧,特别是国际油价飚升后的走势及其对广东经济的影响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二是中央宏观调控的总体思路不变。就国家政策看来,宏观调控政策的趋向,财政赤字规模的减少,投资增长速度的控制,仍然是政府高度关注的方向;三是广东社会经济投入增加。广东取消农业税,要减少三十几个亿的收入,最近考虑取消农村的义务教育的一切费用,测试估算增加投入60个亿,另一方面环保规划执行完成也要花费2000多个亿。综合这些因素,省统计局预测,广东2005年GDP增长在11%-12%左右。
经济增长速度的减缓,意味着劳动力市场的需求总量会有所减少。按照一般规律GDP增长速度在10%,新增就业岗位约60万个。如果今年广东的总体经济增长在10%-12%,劳动力需求量将比去年减少,供求矛盾也相应缓和。版权所有
(二)产业结构调整加剧劳动力供求的结构性矛盾。
2004年全省劳动力市场继续保持供求两旺的态势,供求总量达475.51万,与上年相比,增加134.64万,增幅达39.5%。其中需求236.99万,增加70.95万,增幅42.73%;求职238.52万,增加63.69万,增幅36.43%;求人倍率0.99。
(一)需求
区域。珠三角地区需求177.14万,同比增加51.82万,增幅41.35%;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需求分别为41.87万和17.98万,同比增加13.08万和6.06万,增幅为45.42%和50.77%。
产业。第一、二、三产业需求分别为3.09万、113.25万和120.65万,分别占需求总量的1.30%、47.79%和50.91%。与上年相比,一产业下降0.43万,降幅12.18%,二、三产业分别增加32.46万和38.91万,增幅分别为40.19%和47.16%。
行业。制造业需求87.70万,批发零售贸易和餐饮业需求58.60万,社会服务业需求17.55万,三者合计163.85万,占需求总量的69.14%,同比增加55.37万,增幅51.04%。
单位性质。企业需求206.75万,占需求总量的87.24%,同比增加61.48万,增幅42.32%。其中,私营企业和股份有限公司需求居前两位,分别为74.49万和37.09万,占总量的31.43%和15.65%。
职业工种。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工、商业服务业人员需求量最大,分别为85.45万和74.41万,合计占需求总量的67.46%。
性别年龄。16-34岁年龄段是需求主体,达175.89万,占需求总量的74.22%;男性需求69.07万,女性需求108.64万,男性需求比女性少39.57万。
(二)求职
人员类别。新成长失业青年、就业转失业人员和其他失业人员分别为58.91万、53.14万和57.24万,合计169.29万,占求职总量的70.98%。比上年增加37.47万,增幅28.43%。
性别。男性127.93万,女性110.59万,同比增加30.82万和32.86万,增幅为31.74%和42.28%。
年龄。16-34岁年龄段196.80万,占求职总量的82.51%,同比增加66.34万,增幅50.85%。35岁及以上年龄段41.72万,占求职总量的17.49%,同比下降2.65万,降幅5.98%。
文化程度。高中、中专及以下文化程度的177.24万,占求职总量的74.31%,同比增加34.40万,增幅24.08%;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61.28万,占求职总量的25.69%,同比增加29.28万,增幅91.52%。
技术等级职称。具有技术等级或职称的为112.16万,占求职总量的47.02%,同比增加45.58万,增幅68.47%。其中具有技术等级的65.99万,具有技术职称的46.17万,分别占求职总量的27.67%和19.35%。
二、2004年广东劳动力供求的特征
2004年广东省的劳动力市场供求运作属于正常状态,但有如下特征:
(一)劳动力市场供求增幅和企业缺工明显。
从第二季度开始,广东企业缺工明显。去年省劳动保障厅两次组织企业缺工调查,7、8月份调查了1138家企业,有普工缺口的395家,缺工企业面超过1/3;11月份,又调查了290家反映有技工缺口的企业,技工缺口人数占在岗技工的18.3%。同时,广东劳动力市场供求两旺,而且大幅增长。一是供求总量。03年需求总量166.04万,求职总量174.84万;04年需求总量236.99万,同比增长42.73%,求职总量238.52万,同比增长36.43%。二是流动就业。2004年末本省跨地区流动就业人员总量约600万人,新增量由2003年的47.8万增加到2004年的67.5万,同比增长41.21%。外省在广东就业半年以上的达1600万人,比2003年的1300万增加300万,同比增长23.1%。三是广东新成长劳动力。据劳动力市场的数字显示,新成长劳动力2003年48.05万,2004年58.91万,同比增长22.60%。各类需就业的应届中专、中技毕业生,2003年15万,2004年25万,同比增长66.7%;大专以上,2003年17万,2004年20万,同比增长17.7%。
(二)行业、企业间需求增长失衡明显。
近三年全省城镇年均新增就业岗位95.3万个,大大超过上世纪90年代70万个的水平,2004年创记录达到105.4万个。但在行业、企业间,需求增加不是平均增长。比如,2003年第二产业需求81.66万,同比增幅136.21%,而第三产业增幅只有8.23%;2004年第三产业需求达120.65万,同比增幅49.17%,而第二产业增幅38.67%,比03年大幅下降。需求的变化导致劳动力供求的失衡。
(三)工资、综合福利对供求的调节作用更加明显。
在广东市场就业机制比较完善,市场运作也已规范,因此,工资价位对供求的调控成为主导。改革开放后,广东经济总量二十多年增长了86倍,与此同时,广东企业外来工的工资也在提高,2000年前广东外来工月均工资约在450元左右,2004年底达800元左右,但员工工资与经济增长和企业效益未能合理对应,珠三角与长三角地区比,总体工资水平低100-150元。据组织对有缺工反映的1138家企业调查,有69.42%的企业普通工月均工资(含加班)在800元以下,而11月又对缺工状况没有改变的100多家企业回访调查,有54.70%的企业普工工资在600-800元之间,由于企业工资缺乏吸引力,老员工留不住,新员工又难招。去年据部分企业反映,有30%的员工流向长三角。据四川、江西等地区反映,近两年新输出劳动力有超过50%的流向长三角地区。
(四)劳动力供求结构错位更加明显。
广东企业缺工主要是劳动力供求结构错位,且表现越来越突出。从全省劳动力市场供求数字显示:一是性别错位。用人单位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企业男女工需求严重偏离,比例高达1:4,而劳动力市场男女求职比例为3:2。二是年龄错位。绝大部分企业要求招用18~34岁年龄段,尤其是25岁以下的,求人倍率达到1.16;而35岁以上年龄段的求人倍率均小于1,特别是45岁以上的求人倍率只有0.56。三是劳动力素质错位。对有技术等级劳动力需求去年76.96万,而求职65.99万,缺口10.97万;专业技术等级越高,求人倍率越大,初级、中级和高级技能求人倍率是1.56、1.69和1.88,技师、高级技师是2.32和2.21。随着经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产品科技含量不断提高,经济、产业结构的进一步优化调整,企业对劳动力文化技能素质要求将越来越高。从去年的调查看,有八成以上的岗位要求具有初中以上文化水平,50%的岗位要求具有初级工以上技术等级的熟练工。目前我省技能型劳动者约有400多万人,其中高级以上技工(包括技师、高级技师)20.37万人,仅占4.26%。而“十.五”期间,据测算,我省劳动力市场中级工供需缺口约180万人,而高级工以上技能型人才缺口在100万人左右,劳动力市场技能型劳动力需求明显大于供给。
(五)劳动力区域分流日趋明显。
随着我国长三角和国家重点扶持的西部及东北老工业基地,这些地区经济快速发展,改变了过去的“东西南北中,打工到广东”的局面,使劳动力的流向分散,不再像10年前那样大规模流向广东,也不会再现80年代广东的“民工潮”,当时在深圳,一般的企业一个岗位几十甚至上百个人应聘,这样的状况如果没有特殊情况,以后难以再现。2000年前在广东流动就业半年以上人员占全国1/3强,2004年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据了解,去年底仅北京(409.5万)、上海(398万)、江苏(1200万)、浙江(369万)、福建(591.1万)五省市的流动人员总量达2967万人,已经超过广东省2200万现有总量近700万。可见,这种分流对广东企业招用工影响很大。据企业反映,近2年36.96%流失的技工和29.81%普工离开广东,分流到其他省。同时,由于国家对农业农村工作扶持力度的加大,务农收入显著提高,如2004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936元,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增长6.8%,创下1997年来的最高点,从而使当地农村劳动力务农积极性进一步提高,导致这些地区的劳动力更多地选择就地就近就业或务农。
三、当前劳动力市场供求几个问题的反思
从广东劳动力市场供求和企业缺工问题分析,有几个问题值得反思:
(一)关于工资调整问题
在目前情况下,企业工资标准是缺工的一个关键因素,员工的劳动报酬要与其创造的产值相适应,与自身的劳动价值相对应。如果低于其劳动价值,将极大地降低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归属感;如果过高,势必会造成企业生产成本增加,生产竞争力削弱,企业很难生存;所以调整企业员工工资必须二者兼顾。这里有四个问题值得注意,一是对规模小、产值低、效益差、工资调整空间基本没有的企业,企业缺工问题要解决是很难的,从政府的角度,也很难帮助,这类企业只能逐步退出市场;二是有工资调整空间的企业,但为了掠夺员工的劳动价值,不积极甚至不愿意调整员工工资,价值与工资严重偏离,这类企业,政府应干预,通过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公布合理的工资指导价位,促进企业提高工资;三是对混淆员工工资结构,将加班费也计入最低工资标准,或加班不发加班费,拖欠克扣员工工资的企业,政府应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来纠正,保证员工合法工资的权益;四是加强在民营等非公有制企业中建立工会组织,提高员工集体谈判能力,通过工会工作,帮助员工提高工资福利待遇。
(二)关于教育培训问题
人才的培养教育要突出实际效果,要与市场需求相适应。一是培训与市场需求要紧密结合。市场经济体制下,劳动力资源配置主要通过市场完成。目前不少的毕业生找不到工作,而市场又缺乏所需人才,这是教育培训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的体现。因此人才的培养教育要加强规划,要有前瞻性。“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才培养的周期一般比较长,要加强对产业结构升级中可能短缺的工种预测性研究,提早制订培训计划,在市场变化中力争主动。二是强化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前,我省技能型人才所占比例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也低于其他的一些省份,有技能、具实操经验的人才尤其短缺,而我省已属于经济大省,经济发展和产业调整升级快,对人才的市场需求量大,为此我们必须全力搞好技能人才的培养。三是企业内部也要加强培训,提高员工素质。欧美发达国家投资的企业比较重视员工培训教育,而国内有的企业,特别是私营企业和一些港澳台投资企业就不太重视,所以这类企业缺口比较大。按规定,企业的培训教育经费投入应按职工工资总额的1.5%计提,不少企业达不到这个标准,由于企业不重视内部员工培训,使企业缺工问题增大,企业的生产效率也难于提高,因此要很好引导企业重视解决这个问题。
(三)关于引导企业加强技术升级改造的问题。
根据当前世界企业发展趋势和企业缺工实际,要使企业缺工问题有效解决,企业一定要加强技术升级改造,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企业要依靠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走品牌发展道路,逐步向技术密集型转变,减少用工量,尤其是经济发达的珠三角地区要发展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高新技术型企业,将劳动密集型企业转移至经济欠发达的山区和东西两翼地区,这样可减少缺工压力,同时对经济欠发达地区又可发挥当地劳动力充足的优势,促进经济发展。
(四)关于提高招用工现代化水平的问题。
要加强改进招用工手段,加强网络化信息化建设,要借助先进的网络和多媒体技术,远程可视招聘系统,实现招聘服务手段的多元化,消除劳动力市场中供求信息不联接现象,同时也要大力推进信息收集、分析评估和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以科学的方法对劳动力市场供求形势进行分析预测,引导劳动力资源合理流动,也是解决企业缺工问题的好办法。
四、2005年劳动力市场供求基本走势判断
(一)经济增长速度减缓,劳动力需求有所减少。
从宏观经济的运行来看,预计05年广东经济增长速度将有所放缓,主要原因:一是世界经济保持增长,但不确定因素增加。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加剧,特别是国际油价飚升后的走势及其对广东经济的影响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二是中央宏观调控的总体思路不变。就国家政策看来,宏观调控政策的趋向,财政赤字规模的减少,投资增长速度的控制,仍然是政府高度关注的方向;三是广东社会经济投入增加。广东取消农业税,要减少三十几个亿的收入,最近考虑取消农村的义务教育的一切费用,测试估算增加投入60个亿,另一方面环保规划执行完成也要花费2000多个亿。综合这些因素,省统计局预测,广东2005年GDP增长在11%-12%左右。
经济增长速度的减缓,意味着劳动力市场的需求总量会有所减少。按照一般规律GDP增长速度在10%,新增就业岗位约60万个。如果今年广东的总体经济增长在10%-12%,劳动力需求量将比去年减少,供求矛盾也相应缓和。版权所有
(二)产业结构调整加剧劳动力供求的结构性矛盾。
根据该项报告的统计,##市上半年通过劳动力市场进行招聘的用人单位有17560家次,招聘各类人员225500人,进入劳动力市场进行求职登记的各类人员为306000人,其中单位在职人员为70114人,企业下岗待工人员为9986人,失业人员为98618人(其中预备就业人员为12088人),外省市人员为68239人,离退休人员为2054人,本市农村人员为56989人。
从产业需求状况看:上半年第三产业的需求人数为183390人,占81.3%,第二产业需求人数为41910人,占18.6%,第一产业的需求人数为200人,占0.1%。
从经济类型需求状况看:依次为股份制企业、外商独资企业、私营企业及个体、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
从行业需求状况看:排在前列的分别为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社会服务,制造业,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教育文化艺术和广播电影电视业,建筑业,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业,国家机关、党政机关和社会团体,电力、煤气和农、林、牧、渔业等。从职业需求状况中可以看到:
推销员市场需求人数为76606人,已连续17个季度位居需求首位。上半年前10位的职业分别是推销员、营业员、餐饮服务人员、计算机工程技术人员、一般管理人员、秘书、财会人员、饭店服务人员、记者、编辑、中西餐厨师。
网上招聘抬头复合型人才短缺明显
在对上半年劳动力市场运行的特点和问题所做的分析中,报告认为:
(一)、大型洽谈会有隐忧、专场供需会受青睐、上网招聘更盛行。
全市上半年举办了大型综合职业招聘洽谈会18场,比去年同期减少2场,参会单位达6000余家次,比去年同期减少了3.2,表明用人单位参加大型招聘洽谈会的热情正在降温,原因在于一方面大型招聘洽谈会虽然参会的单位和个人数量不少,但由于环境和时间的限制,成功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另一方面用人单位的招聘手段和渠道也逐渐增多,如在众多新闻媒体的人才与就业专版上刊登招聘广告、参加经济实用的定期和专场招聘洽谈会等。尤其是区分不同求职对象和不同职业需求的专场洽谈会虽然参会单位和个人数量不很多,但针对性强、洽谈成功率较高,应成为今后职业招聘洽谈会的发展方向。
享有“第四媒体”称谓的因特网日益为众多职业、人才中介机构所重视,网上招聘求职盛行一时。现在##地区开通的人才职业网站已有30余家,其中较为知名的有中华英才网、前程无忧网、##市人才网、赛伯工作网、百分网等。目前各人才网站都在积极探索着生存和发展之路,随着竞争的加剧,各网站还会推出自己的服务特色。但无论怎样都必须以满足人才供需双方的各种需求为前提,应打破网络单一的服务方式,将网络、平面媒体、猎头等不同方式进行组合,实现优势互补,走立体化服务的道路,只有这样职业人才网站才能生存和发展。
(二)、供需双方趋于冷静、复合型人才市场短缺。
当前职业中介服务机构加大了对用人单位科学招聘用人的职业指导,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表现在单位招聘人员日趋理性和务实,根据单位发展的实际需要招聘,也体现出再就业工程鼓励用人单位招聘下岗职工的优惠政策发挥了明显作用。
求职者的心态也正日趋成熟,许多人在择业时一改被动应考的形象,反过来“考”招聘者,通过各种途径观察、审视招聘单位,提出形形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这标志着求职者正力图追求在人力资源市场流动中的主动地位。
今年以来,人力资源市场招聘的职位越来越市场化,表现为职业分类越来越细,并且不断有新的职业和岗位出现,市场需求对求职者的专业技能要求越来越高。应聘人员不仅需掌握所学专业的知识技能,还应掌握最新科技最新管理理论,了解市场行情、具备公关和管理能力、精通计算机知识,这种复合型人才需求走势看涨。例如企业招聘“财务总监”,相当于原来的总会计师,而它既要懂得财务,又得通晓管理。此外,精通计算机如今要具备综合开发能力,例如,网络编辑是目前较为热门的职业,应聘者除熟练掌握Photoshop、DreamWeaver、Fireworks等软件操作外,还需要很强的专业知识,像做旅游网页的编辑,还要具有历史、地理等专业知识。
(三)、劳动力市场供求双方招聘求职行为有待规范。
随着人力资源流动的日趋明朗化、规范化,用人单位和求职者之间通过一则招聘广告便能达到双向选择的目的。但调查中发现,不少单位频繁出现在各类招聘洽谈会上,主要是由于人员流动性过大,陷入一种常招聘、高流失的恶性循环之中,用人单位招聘、用工行为不规范是主要原因之一。表现在招聘时承诺的薪金及福利待遇不兑现、试用期满后借故辞退、不与应聘者签定劳动合同、不按规定上各项社会保险等。使应聘者得不到应有的权益,造成人员严重流失。
而一部分求职人员轻率跳槽也给招聘单位带来了管理上的失控和经济上的损失。这里提醒求职者应当注意的是人的确应该流动,可是职业流动率和职业满意程度并非成正比关系,盲目和过于频繁的流动会降低自己的职业背景优势,削弱自身的敬业精神和招聘单位对其职业稳定性的信心,因此有流动意向者应在能发挥个人能力并权衡利弊的前提下合理流动。
(四)、劳动力市场倍受新闻媒体关注。
如何搞活劳动力市场,促进人力资源的合理流动、促进劳动就业工作如今引起众多新闻媒体的密切关注,几乎所有知名报纸都开辟了专版,宣传就业政策、分析劳动力市场行情、开展咨询服务、招聘求职广告。新闻媒体参与劳动力信息资源的竞争有利于新闻事业的发展,能更贴近现实生活、服务读者。但应在权威性、时效性和独家信息上下功夫,根据读者群的特点进行定位,这样才能在竞争中树立良好信誉和具有生命力。
(五)、市场日趋成熟规范,劳动力价格逐渐合理。
劳动力价格是劳动力市场需求的晴雨表,它客观地反映了劳动力余缺的状况,随着劳动力市场的成熟和稳定,劳动力价格也逐渐趋于合理。日前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向社会了2000年企业工资指导线,实行企业工资指导线制度,是建立“市场机制调节、企业自主分配、职工民主参与、政府监控指导”的企业工资制度的重要措施,它有利于劳动力市场体系的形成和完善,对于企业合理开发劳动力资源和鼓励劳动者提高自身素质有积极的作用。当前影响劳动力价格的因素除了职位所需学历、技能、年龄以外,还有行业、经济类型、企业规模、经济效益与知名度等差别。
(六)、政府部门开办的公益性职业介绍服务机构受信赖,劳动事务需求空间广阔。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开办的公益性职介收费价格低、服务功能全、可信度高,而且有存档和社会保险业务,因此越来越多的单位和个人都愿意接受它的服务,许多求职者包括一些破产、改制企业的职工和下岗职工纷纷将档案存在劳动保障部门开办的公益职介机构。这反映了人们就业观念的转变和国家政策的导向作用。
此外,企业和个人对劳动事务和人力资源派送行为越来越认可,对单位它可以减轻企业管理者事务性负担、降低管理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对劳动者个人来说,可以更好地保障自己的合法利益。
供大于求服务业仍是需求主力
报告对##市下半年本市劳动力市场职业供求趋势进行了分析,认为:
(一)、从供求比例上分析看:预计下半年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的趋势仍不会改变,供求比例大致为1.5:1。
(二)、从产业需求上看:目前新的经济增长点主要集中在第三产业,尤其是第三产业中的旅游业、社区服务业、房地产业、信息服务业、咨询广告业、文化产业、体育产业、科技服务业的发展符合产业结构升级的要求,正在成为吸纳劳动力就业的主要途径。下半年本市劳动力市场第三产业的需求人数仍将位居首位,约占用人总数的80.5-82.5%,第二产业因所属支柱行业的发展需要,需求人数将保持一定的比例,约占总人数的17-19%。版权所有